起床前五分钟作文

2025-0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起床前五分钟作文(精选7篇)

起床前五分钟作文 篇1

第五分钟

我班已躁动不安了,老师的话他们根本没在听,只顾自己收拾书包,卷起袖子,拉好裤腿,准备好篮球,才稍微安分一点,其实心里已经怦怦直跳了,盼着快点下课啊!

第四分钟

同志们,四分钟,240秒,不长,但对于我们班来说真是“度秒如年”。如果按我们班男生说的“度秒如年”的话,240秒,他们已经240岁,成了“千年不死老妖怪”啊,不过那时,他们已经没劲跑了。通过椅子的小摩擦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在流汗,在流泪,在沸腾,在跳跃,啊,忍不住了。我班男生真的是在给自己“人工呼吸”啊,再不呼吸,就不行了啊!

(叮铃铃……预备铃响了……)

第三分钟

180秒,兄弟冷静啊,千万忍住,要不又像上次换老师批评了,老师还在讲台上说话,同学们已经背好书包,准备冲刺了。

第二分钟

还有120秒,我们班已经炸开了锅,个个都蹬蹬蹄子,摩拳擦掌,向门口看着,我不禁想作词两句:“面朝门口,等待下课。还有两分,怎的熬过?”那些人可爱的动作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啊!

第一分钟

同志们,今天的大革命还有一分钟就要结束了,请大家准备好。“60、59、58……40、39……”我们班的蒋xx同学已经开始倒计时了,男生们都激动不已,准备好百米冲刺了了“5、4、3、2、1 !下课啦!”终于下课了。

下课了

下课了,同学们个个像离弦之箭,以最快的速度冲出教室,每个人椅子也不架了,撞到人也来不及说“抱歉”了,老师还没说完“下课”两字,班上的人就已寥寥无几了。

瞬间,刚刚特别安静的操场突然热闹起来,有接孩子的家长,玩游戏的人、打球的人、跑步的人……像从一个山口涌出来一样。

这就是我们班最诡异的事,为什么天天拒跑的人,这时偏偏是第一个冲出教室的呢?所以“奇葩树上结葩果,葩果树下奇事多”啊!

起床前五分钟作文 篇2

一、现状

考场作文成功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材料的选用是不可忽视的。选用的前提是要有丰厚的素材积累。遗憾的是, 对于我们这种城乡结合部大多数高中生而言, 并没有这种选择的自由。生活阅历有限、阅读量少, 让不少学生失去了这种选择的自由。正如于漪、程红兵老师所忧虑的语文现状:“积淀太浅, 缺乏语文功底……且学生的业余时间被大量的数理化、英语作业占据, 很少看书, 或者根本不看书。”

针对这些特点, 我在带这两届学生时改变了方法教语文。先让前五分钟活起来, 把它作为一种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把课外时事结合到课内来, 通过课外时事阅读, 积累并丰富自己的社会生活, 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

二、具体实践

1. 高一年级开展时事评论。

高一学生特点: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其潜在的“舞台意识”特别强烈, 渴望获得新老师和新同学的青睐。基于这些特点, 我在教高一时主要开展“时事评论”。具体做法是:

准备:语文科代表准备时事积累本, 记录以下内容: (1) 主讲人; (2) 时事内容概述; (3) 同学的评论; (4) 主讲人的评论。

过程:主讲学生上台先概述时事内容, 并谈看法, 其他同学补充, 接着主讲人总结, 最后由教师作点评。

结果:由主讲同学轮流进行记录, 一直持续到期末, 最后汇编成册, 挂到教室墙上, 以备同学翻阅。而没轮到主讲的同学也要准备一本素材积累本, 要求将自己的意见及同学的精彩见解记录下来。这样, 日积月累, 素材也就积累不少了。

在这个活动中, 没有所谓的标准观点, 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 寻找属于自己的多元化、富于个性的观点。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学以致用, 把作文与生活、阅读结合起来, 打破学生作文学习只是在课堂的传统模式。

2. 高二年级进行的是素材选用, 之后就是占有的问题了。

首先, 对素材进行有意识的归类、整合。让学生准备一本新积累本, 对素材本中材料按它所蕴的哲理角度进行分类, 如亲情类、道德类、励志类等, 抄写、合并。

其次, 运用素材。要求学生可用单独叙的方式, 也可用组合叙的方式。如写有关亲情的文章时有同学这样写:“正是由于有了‘孟母三迁’这样的浓情关爱, 孟子的学习有了动力, 他成了中国历史上耀眼的圣人;也正是由于有了‘岳母刺字’这样的深切期望, 岳飞的人生有了动力, 他成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英雄;也正是由于有了‘父载子行’这样的非凡举动, 重病少年黄舸乐观地活下来了, 成了‘感动中国’的骄子。”

3. 高三年级推广高考优秀作文欣赏。

高三学生特点:到了高三, 随着高考的接近, 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 这时要让学生有更清晰的“把手”可抓, 主要让他们借鉴同龄人的成功之作, 如, 一些优秀作文欣赏, 特别是高考优秀作文欣赏。

具体做法:首先让主讲同学将近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出来并注上详细的评析, 然后把选文中最精彩部分投影出来, 让其他同学写评析, 讨论, 然后主讲者把评析亮出与同学探讨, 最后教师再做点评。这样通过范文引路让学生真正明确“好作文”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虽然还有些不足, 但对于我们这种城乡接合部的作文程度较差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较好的作文借鉴积累方法。

课前五分钟智力趣味幽默 篇3

“I‟m sorry.Please don‟t ask a lady about her age,” the actress said uneasily.“How much do you earn each month?” the Chinese tried hard to recall this sentence from his textbook.“Sorry again.We don‟t feel like telling others about that either, “ she again refused to answer.“Have you had lunch?” the Chinese tried again to show his traditional way of greeting.“No, are you planning to treat me to a meal?‟ she asked in surprise.你要请客吗?

有位美国女演员首次来中国演出,有一天演出结束后在找她的中国朋友时,碰见一位总想与老外练讲英语的中国人,可惜他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当看到这位女演员时,他走上前去互相问候,接着便练起英语来。

“你多大啦?”

“对不起,请不要问女士的年龄,”演员感到很不自在。

“你每月挣多少钱?”中国人极力回忆着教科书上的句子。

“对不起,我们也不愿意把这事告诉给人家。”她再次拒绝了对方。

“你吃过饭了吗?” 中国人再次用本民族的传方式询问对方。

“没有,你要请我吃饭吗?”她惊喜地问。

Busy with appointments Two friends meet in the street when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 takes place.Jane: “Well, you know, I have so many appointments with my doctor these days.”

Mary: “nothing wrong with me physically.The doctor is my fiancée.”

忙于约会

两个朋友在街上见面后说了下面这段话。珍妮:“最近没有见到您,忙什么呢?”

玛丽:“哦,您知道,我最近一直在忙着看医生。” 珍妮:“您患了什么病?” 玛丽:“我的身体没患任何病,医生是我未婚夫。”

More intelligent in Dreams When a student failed to solve a math problem in class, he expressed his regret to his teacher.“I remember solving the problem in my dream last night, but for the time being I‟ve forgotten it.What can that mean?”

“It means that you are more intelligent in dreams than when you are awake.” The teacher explained.梦中更聪明

一名没学生在班上没有做出老师的数学题,他感到很遗憾,对老师解释说;“我记得昨天夜里做梦时这道题解对了,但现在一时想不起了。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你做梦的时候比你醒着的时候更聪明。”

Alone and Lonely William Henry is a young American professor who has been teaching in a Chinese college for three years.He is popular among his students for his student for his intelligence and patience.He also has several favorite students.Among them is a beautiful girl, the monitor of the class, who has left a deep impression on him with her active class performance.After the last class before graduation, the girl asked the young professor a question as she had done before.“Mr Henry, would you tell m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lone‟ and „lonely‟?”

“Well, …let me explain this with my own example,” the young teacher started.“I live alone.That means that I live by myself, without the company of others.But I don‟t feel lonely because I have so many students around me, especially you.You‟re special to me.So after your graduation please don‟t leave me alone, or I‟ll feel lonely.Catch the meaning now?”

孤独和孤单

威廉·亨利是一位年轻的美国教授,他在中国一所大学任教已有三年了,他知识渊博,又耐心,深受学生欢迎。他还有几位得意门生呢。有一位漂亮的女班长课堂积极活跃而讨教师欢心。在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上,这位女生又像往常一样提问题。

“先生,请您讲解一下‘alone‟和 „lonely ’这两个英语单词的区分好吗?”

“噢,…让我用自身举例吧。我独自住,那就是说,我没跟其他人一起住。但我并不感到孤单,因为我周围有这么多学生,特别是有你在。你是那么与众不同。因此,毕业后,请不要让我独自一人,否则我会感到孤单的,现在你能明白了吧”

Be a Little Patient A man suddenly found that he was shrinking.Each day he wa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Very worried, he went to the doctor‟s office.“I‟ve got to see the doctor!” the man demanded, frantically.“He‟s very busy,” the nurse calmly replied.“Just take a seat and be a little patient.”

小病人

一位男子突然发现自己越来越矮,他担忧地走进一家诊疗所。“我要见大夫!”他着急地喊叫。

“他正忙着呢。”护士镇定地说。“你就坐着当个小病人吧。(耐心地等吧)。”

课前五分钟演讲法及效果 篇4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又往往只注重听、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说的能力的训练。目前不论是中学毕业生,还是大中专毕业生,甚至包括少数 硕士研究生,在面临双向选择的挑战下,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还有少数人是胆 小,不敢说。总之,在目前的人才走向市场的形势下,“说”这种能力,应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我在语文课讲授的过程中,也时时感觉到学生们在说的能力方面的欠缺。比如课堂提问,很少有同学能主 动发言,即使发言,不是不敢大声讲出来,就是表达的不准确,实在令人头疼。课下询问其原因,不是不会,主要是胆小,另外是怕出风头,惹人耻笑,宁肯不回答,也不让自己当众出丑。这种情况在同学中普遍存在。我对此也曾经尝试用其他方法改变过,但都无济于事。去年我在班上开展了课前五分钟演讲,时至今日,已一 年有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前五分钟演讲,是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先抽出五分钟时间,让五个同学依次登上讲台,要求他们态度大 方,表情自然,用洪亮的声音,完整、清楚地给同学们讲一个内容,时间是每人一分钟,内容范围不限制,当 然要健康,达到这个要求的算合格。但这个活动开始的时候,效果并不好,除了班干部之外,班上很少有同学 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大部分同学要么羞羞答答、满脸通红,局促不安地站在讲台上无话可说,要么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声音象蜜峰嗡嗡般咕哝两句。但是,教师和同学们并不就此恢心丧气,教师除了鼓劲,并加以 启发、诱导,学生下决心,同心协力,决心把此项活动搞好,于是就有了以后的第二次、第三次„„,一次比 一次理想,不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而且还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学期结束时,我们在班上作了调查,调查结果 表明,同学们对此项活动很感兴趣,而且希望这个活动继续搞下去。作为他们的任课教师,感到很欣慰,想把 此项活动推广开来,因此,我想就此谈谈我班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的好处。

其一,锻炼了学生们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课前五分钟演讲一开始,大部分同学都很感兴趣,只是太缺乏信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有一部分同学 对此活动不理解,认为纯粹是走形式,消磨时间,持不大情愿的态度。但经过教师的循循善诱,一再启发和鼓 励,阐明其意义和作用,同学们对此项活动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这是自身锻炼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也抓住了 这个机会,首先采取了启发、诱导学生兴趣的方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一次课前五分钟演讲之前,我先 出了几道智力思考题:“4的平方在什么情况下等于8?”(在错误的情况下);“汽车在向左转弯时哪个轮 胎不转?”(备用轮胎不转);“一个人能吃两个馒头,那么半个人能吃几个馒头?”(没有半个人);“贝 贝的妈妈说贝贝不是她亲生的儿子,那么贝贝和她的妈妈是什么关系?”(母女关系)“哪个月有28天?”(每个月都有28天)等等,要求同学们在我提出问题后马上回答,不容半分思考,这样一来,调动起了同学 们的积极性,我提出的问题,除了“哪个月有28天”回答错外其他全正确,同学们到此时兴趣就上来了,我 顺势找一两个人登台即兴演讲,效果很好,以后的课前五分钟我不时地启发、引导。比如有时我让同学们和名 人比口才,如我向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富商去见大作家肖伯纳,见面后富翁第一句话就说:‘ 一见你这样瘦,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假若你是肖伯纳,该怎样反驳?”问题提出后,同学们争相举手,回答的结果也很正确。肖伯纳这样反驳富翁:“我一看见你这样胖,就知道世界上闹饥荒的根源了。”再如,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性情温顺,为人和善,可他的妻子却十分暴躁,动 不动就发火。有一次他的妻子要他去做一件事,结果苏格拉底忘记了,便去给学生上课,正当他讲到高兴之处,他的妻子怒气冲冲走进教室,大发雷霆,顺势将一盆洗脸水泼了过去,将苏格拦底洗成了落汤鸡。我讲到此,便嗄然而止,接着提问:“此时苏格拉底会说些什么呢?”同学们顿时来了兴致,纷纷猜测,有很离谱的,有比较接近的。总之,同学们的情绪非常高涨,苏格拉底抖了抖身上的水,慢条斯理地说:“刚才给你们讲过,电闪雷鸣之后,必然会有一场倾盆大雨。”同学们在笑声中领会到语言幽默的妙处,也使苏格拉底摆脱了困 境。有时给同学们出个论题,让他们对此论题进行辩论,如“金华五里亭有两位老人,以拾破烂为生,二十多 年来,他们把一个个被遗弃的女婴抱回来抚养”同学们对此论题可以说是各抒已见,百家争鸣,有时则是让他 们讨论一句名言,如“对于没有说出的话,你是主人;而对于已说出的话,你是仆人,—一尼采”;有时则让 他们抽一张卡片等等。经过我的启发、引导,同学们的思路开阔了,信心增强了,都想当众施展自己的才华。一学期下来,全班同学大部分能仪表大方,态度自然地站在讲台上,用清晰、洪亮的声音,完整、准确地表达 自己的见解、感受,畅所欲言,尽情发挥。有一个班级为此还专门组织了一次“讲、说”比赛,班上参赛的人 过半,‘而且全用普通话,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令教师感到高兴,且得到了系学生会的承认和赞许,而且 同学们的信心加强了,都自信自已将来能成为演说家。从此以后,课堂提问时,不再出现以前的冷场现象,而 是争先恐后地举手,急欲回答问题。

其二,提高了同学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

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悟性就在你的脚下。”同学们为了能搜集到有意义的题材,在同学们面 前露一手,随时随地就能触发他们的感官,因此,在演讲中也不时爆出光点。他们能从寻常小事中发现哲理。下面仅举几例加以说明。他们从树根和树枝的关系,联想到不论干什么事都要有良好的根基。从叶和花的关系 联想到了以下几点:红花要用绿叶衬托;有人默默无闻(绿叶);风雨过后事情的本质才能显露出来。拍球的 启示:逆境使人奋进,没有压力轻飘飘;“气”足才能飞跃,要争“气”,鼓足奋争的勇气、志气。叫壶和高 压锅的联想“为人要踏实,少说多做;不要居功自傲。上坡与下坡联想到不要知难而退;要警惕思想上的滑坡 ;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是互相矛盾、互相依存的;顺境时思忧,逆境时思进等不一而足。他们不但善于从平常小事中发现哲理,而且谈风土人情、谈社会、谈理想、谈志趣、讲故事、说笑话、以及地名、成语故事的 来源等等。这不但锻炼了他们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从不同程度上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另外,也 丰富了一些同学的业余生活,在活动举行以前,有一部分同学在荼余饭后以及课外活动期间,常常感到百无聊 赖,无事可做,而活动开展以来,他们的视野开阔了,认为有做不完的事在等着他们。他们打心眼里喜欢上了 课前五分钟。

其三,沟通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心

正如一位同学所说:“课前五分钟演讲是心灵之桥。”名字的确起得不错,事实也确实如此。它首先沟通 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灵,教师哪些地方讲得不清楚,在方法上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学生可在课前五分钟演讲中提 出来,教师加以改正,使教师的教学方法逐步得到完善。与此同时,也沟通了同学的心。因为同学们来自祖国 各地,彼此之间很陌生,通过课前五分钟这座桥,同学们互吐心声,谈了自己的志趣、爱好以及对人生、对社 会、对友谊的看法,还有对班委工作的建议等等。这些话题都是同学们非常关心的话题,因此产生了共鸣,使 原来感到陌生的同学得到了互相了解的机会,增进了友谊,活跃了班级气氛,促进了班委工作的更好开展。正 如同学们所说:“假如课前想睡觉或情绪不佳,但经不住‘五分钟’的热烈气氛的诱导,好似注了一针兴奋剂,情绪马上振奋起来,认认真真地上完每一节课。”还有如是说:“课前五分钟,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好象一 缕清新的风,吹散了我们脸上的愁容,吹出了一张张的笑脸。”另外还增进了学生和学校的联系,有的同学在 五分钟演讲中提到想看晚间新闻,询问同学,同学们都有此愿望,于是班委和学校联系,学生会满足了他们的 要求。同学们通过这个窗口,了解了中国及世界的形势,更激发了上进的勇气和信心。

政治课前五分钟演讲的认识 篇5

黑龙江省绥化市四方台二中 王晓雨

摘 要:在大力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经常想,如果能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通过训练,最终达到全体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的目的,为达到此目的我现在主要利用课堂教学中前五分钟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以探索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更好的提高素质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我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产生的深深的思考,也是对今天素质教育的一个创新的教育观点。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

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当我们每次踏上讲台时,都希望本节课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都希望这良好的开端能铸就成功的一半,为此我们政治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会以良好的形象,极佳的才能、清晰的表达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做,你也许不知道会给学生造成年年岁岁听不同内容的政治课,但岁岁年年教师讲课的路子都相同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创造性才能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那么怎样才能在上每一节课时使喜欢学习政治的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使不喜欢学习政治的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呢?几年来,经过观察、探索、论断。我认为在每节课上进行五分钟演讲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具有自己获得知识的 能力,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进行五分钟演讲,将会使我们体验到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喜悦,会真正出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效果。

在大力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经常想,如果能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全体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通过训练,最终达到全体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的目的,为达到此目的我现在主要利用课堂教学中前五分钟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以探索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更好的提高素质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认清庐山真面目———谈谈对五分钟演讲的认识

1、五分钟演讲的可行性。有人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就可能相差20倍。”在每节课上进行五分钟演讲,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在进行的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提升为以知识传授为基本载体的对学生应付生活辩护基本能力的培养上来,不以是否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的传授,相反会使课堂内容更丰富,会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对今后的学习也会产生积极地影响;从时间上看,五分钟演讲不是规定就得进行五分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延长或缩短,可一名学生进行,也可两名学生来演讲。从学生的感受看,学生不喜欢平铺直叙的讲授,不喜欢没有生气的说教,不喜欢照本宣科的叙述。进行五分钟演讲可调节课堂气氛,教师、学生演讲时错落有致的内容,心平气和,充满激情的谈吐,合乎逻辑、和蔼可亲、轻松自如的谈笑,掷地有声、慷慨激昂的陈词,会从心理上调动学生情感,使学生与教师 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会给学生留下极深刻的印象。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进行五分钟演讲有利于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以适应当前课改的需要。

2、五分钟演讲的内容。演讲的内容可以是加工过的教材的内容,学生针对自身的思想实际、关心的身边事设计的内容,学生感兴趣的时事政治热点内容,或是教师根据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想教育内容、政治课中活动课有针对性的组织材料形成演讲内容等。通过演讲使学生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通过演讲使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常识,掌握中国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按”五爱“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具有民主意识,增强法制、纪律观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成为素质全面提高,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能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3、五分钟演讲的具体操作。五分钟演讲的具体安排在每节课开始后的五分钟内,每次安排一至二名同学进行演讲;一般来讲,我首先在起始课和重点课上进行演讲示范,通过有针对性地演讲,给全体学生讲清五分钟演讲的内容,重要性、要求、安排等,我事先把全班同学进行排序,安排好每一名学生演讲的时间表;课前我按要求对学生的演讲进行审查、修改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演讲稿;在学生演讲后,不管演讲怎样我都 给予鼓励、表扬、定期总结,从而使学生都养成良好习惯,这样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二、一石激起千层浪——浅谈五分钟演讲的效果

1、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每节课上进行五分钟演讲,我和第一名演讲的学生都以饱满的精神,充满激情的语言,去引起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政治学科内容,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有关的时事内容等。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我设法让学生对所学的政治学科感兴趣,进而会使学生深入地,高兴地去掌握这门学科知识。在每节课上要求每一名学生成功地进行五分钟演讲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前提下,愉悦地掌握知识、形成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我和学生成功的演讲,在情感上拉近我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我能更好地授课,也对今后的教学水平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我认为每节课上成功的演讲,特别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演讲,学生能在课堂上自觉地遵守纪律,在今后的教学中,学生能够自觉地按着老师的要求去做,违法课堂纪律的现象会越来越少,个别学生无意识 地违法纪律会因其他同学都遵守纪律儿觉得没面子,今后他也会自觉地做的更好。

再次,我认为每节课上成功的演讲,特别是我在演讲时表现出来的能力会使学生折服,当我批评违反课堂纪律的和没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时,他们也会对我有好感,他们会接受我的批评教育,会听我的劝告,不会产生抵触心理,在观察中我发现,他们今后在一定程度上会认真的对待学习,并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学生之间也会由于成功地进行演讲而化解彼此间的矛盾,产生佩服别人,向别人学习的念头,进而建立良好的友情。

3、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当我和每一名学生在每节课上进行成功的演讲时,一些学生会因为每次成功的演讲而萌生出努力学习,将来做的更棒的想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会更加自觉、有意识地锻炼自己,拥有达到目的的信心和毅力。使自己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从而出现竞相发展的良性效果。

三、要知未雨而绸缪——谈五分钟演讲应注意的问题

1、要针对性强,避免空洞无物的说教。在每节课,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思想实际,感兴趣的话题,重要的实事来设计演讲内容,不能偏离学生实际,空谈大道理,由于演讲的时间大约为五分钟,演讲要突出中心,抓住本质,不能偏离学生的自身实际,言之无物,不能完全看别人已有的现成内容进行演讲。

2、逻辑性强,避免杂乱无章地堆砌辞藻。演讲的内容,其词造句要符合逻辑,否则无条理,杂乱无章地堆砌辞藻,听后倒起反作用。有人说:“为了要做到清楚明白,在选用词汇的时候,应当选那些通行的、日常的词汇。”演讲时恰当地用那些词汇,会使自己的演讲充满激情,增强感染力,但一味地滥用词语,会给听者造成华而不实,做表面文章的感觉。要求每一名学生在演讲时,应注意这一点,从而使其演讲能更成功,能更吸引人,有说服力,达到最佳效果。

3、要节奏性强,避免平铺直叙的表述。有人说过:“没有一个能长久保持一个样子的东西能够是美的。”演讲不仅要有缓和、平静的低谷,应有紧张、激烈的高潮,才能使听者产生激情和美感,相反则使自己的演讲大打折扣,在学生进行演讲时,有目的、有意识地指导他们去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要求每一名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社会生活的实际,结合身边发生的有意义的,有教育性的事例,去写出有说服力,有影响力的文章,比卖弄凭感觉去写大家都已知的明显的道理,没有选择地大段,甚至全篇地抄袭别人的文章进行演讲,这样做会影响演讲的效果,失去它应有的意义,达不到真正锻炼自己的目的。

总之,近几年我在每节课上都要求全体学生进行五分钟演讲,通过坚持经常的训练,使全部学生在分析有关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分析当代社会存在的问题,学生身边发生的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通过演讲,锻炼了全体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对一些问题能谈出自己的想法。我想我们政治教师要通过努力,一定能在每节课上成功地引导学生进行五分钟演讲,这对搞好当前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对提高政治课教学水平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对当前进行的创新课实验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产生积极的影响,今后我们要继续探索,使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浅谈对政治课前五分钟演讲认识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四方台二中

课前五分钟激活语文课堂 篇6

改变一下每堂语文课的“开幕式”, 引入丰富多彩、不拘一格、以学生为主角的课前活动, 我们会发现语文多姿多彩、博大深厚, 语文魅力无穷、乐趣悠悠!

一.论题实践意义

课前活动体现的是一种教改理念, 注重的是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高起来。

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 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语文老师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出发, 大胆革新, 走出一条顺应潮流的教学新路。

而课堂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突显学生主体地位。要摒弃那种教师独霸讲台、学生被动承受的局面, 探索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的探索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正所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石激起千层浪”———利用有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活动, 营造快乐新奇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揭开高效鲜活语文课堂的序幕, 让学生活学活用语文, 爱语文、乐语文。同时, 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及能力有效提升, 学生的语文观念及学习方法获得战略性的提高。

本文拟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特别是实行新课标以来课前活动的得与失, 借鉴提升或推陈出新, 创设更活更新更实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前实践活动策略。以下是我语文课前五分钟活动的一些设想或具体做法。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五分钟激活语文课堂策略

(一) 课前五分钟朗读 (朗

诵) ———侧重于学生对文学作品“读”与“赏”能力的训练, 初一阶段可相应多开展。

东莞地区的学生尤其镇级农村中学白话方言交际运用较为普遍, 普通话缺少充分规范的训练, 学生朗读水平多处于初级阶段, 不利于语文氛围的营造及文学情感的培育, 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读”的能力得不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朗读 (朗诵) 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 它规范了学生普通话的表达, 启迪了学生的思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加深了学生对诗文的理解。

课前五分钟, 由主持人 (定期推选的学生) 组织学生朗读 (朗诵) , 每节课安排2-3人或小组。这之前, 教师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普通话培训、朗读 (朗诵) 技巧训练等, 诱发学生朗读 (朗诵) 的激情, 令其朗读 (朗诵) 时融情入境、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以下几个小板块可供参考:

1、经典古诗文朗诵

2、教材中现代文名篇名段朗读

3、中考名著片断赏读

4、课外精彩小品文、千字文、精品散文片断朗读

5、优秀作文 (包括班级、校级、中考等优秀作文) 朗读

经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课前朗读训练, 学生读书声音大了, 普通话标准多了, 默写测试得分更高了;他们学会“咬文嚼字”和揣摩词句, 情感丰富了, 语言积累厚了, 学语文信心更足了。

(二) 课前五分钟演讲———

侧重于学生口头表达———“说”及搜集运用语言素材能力的训练。

每节课前一至两人演讲, 上课铃前演讲者在黑板上写上题目, 铃响后, 主持人 (定期推选的学生) 组织演讲, 演讲者脱稿演讲, 讲完后主持人号召听众当堂评点, 并提请下节课演讲者作好准备。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演讲要求与技巧的培训, 让学生明白发音吐字、语气语调、语速停顿、身体语言、情感表达都是有讲究有技巧的;其次可让演讲突出的学生示范, 观看演讲视频;还要对学生进行搜集运用资料、语言素材积累等方面的指导。

演讲须有主题、有栏目、有板块, 以突显语文性、系统性。

经过一个学期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的开展, 学生从怯生生走向讲台, 手足无措, 细声细语到落落大方, 声音洪亮, 从容得体;从看着稿子念到从容脱稿, 即兴发挥。更为可喜的是, 班上涌现了一批演讲能手, 他们在校园各种活动中担当重要角色, 在校镇市的各类演讲比赛中获得出色成绩。

以下几个小板块可供参考:

1、自我介绍

适于初一新生, 他们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 迅速融入新的班级、学校, 了解新同学, 初步建立真诚友好的同学关系很有必要。老师要耐心指导、细心把关。既设定一些基本项目, 又让学生有充分的发挥空间, 务求其“自我介绍”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内容丰富、新颖独特, 切不可千人一面, 人云亦云。

2、开心驿站

生活处处有笑声, 你我心中藏快乐!讲一个经典的笑话或脑筋急转弯, 播一则令人捧腹的校内外新闻, 叙述一个让人开怀大笑的故事, 诉说你记忆中的趣事, 谈一谈你生活学习中的点滴快乐、欣喜瞬间。一节轻松愉悦的语文课从这里开始。

3、热点评说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既读圣贤书, 又闻窗外事。这是个海量信息共享的时代, 这是个无数热点、焦点伴学子们成长的年代。同学们对社会百态、民生喜忧发表自己的见解, 校园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在也在这里披露评点。同学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表达自己的声音。在老师的指引下, 学子们拨开迷雾见青天, 互陈利弊知是非。

4、小小故事

每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故事, 儿时的寓言、童话、成语故事在他们的心中扎根, 这种“故事情结”让学生们对故事喜闻乐道。何不顺水推舟, 开展课前5分钟“小小故事”演讲活动呢?让名人、哲理、民间小故事, 名著中的小故事、身边的小故事……在这里汇聚交流。语文课可从一个个精彩而蕴含着情理与智慧的小故事开始, 语文的教育传道功能也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5、敞开心扉

让学生有机会、有听众去倾诉、表达心声。同学们成长的滴滴点点感受、岁月的层层叠叠体悟, 在这里有了抒发的舞台、宣泄的痛快。真情实感的流露, 发自肺腑的心声, 不正是为学生们开启了另一扇语文学习的窗口吗?学生们的作文在这种情感滋润下岂不会文思如泉涌?课前五分钟, 让学生敞开心扉, 倾诉心语, 也可为师生彼此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

(三) 课前小辩论———侧重

于学生思辩能力的训练, 可在初三阶段开展, 并以自由式辩论为主。

每月可组织两至三次课前小辩论, 时间在课前五分钟基础上适当延长。

中学生开展辩论是中学语文新课标规定的口语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展示当代中学生机敏、睿智的头脑、雄辩的口才和团结协作精神的舞台。

赛前可组织学生观看精彩的辩论赛视频, 介绍学习相关的辩论知识、训练同学们特别是小辩手的思维能力、风度礼仪、心理素质等方面, 指导小辩手剖析辩题, 确立观点, 从各种渠道搜集并梳理材料, 掌握一些基本的辩论技巧、攻防应答等方法。

课前, 组织一场小小的辩论赛, 让论辩双方激烈对垒, 见仁见智。激情与智慧的火花给这一周这一时段的语文课注入了无穷的生机与活力。以下是我的学生辩论过的部分话题:

(1) 上网利大于弊—上网弊大于利

(2) 开卷有益—开卷未必有益

(3) 学生追星利大于弊—中学生追星弊大于利

(4) 逆境出人才—顺境出人才

(5) 愚公应该移山—愚公应该搬家

(6) 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

(7) 老实人吃亏—老实人不吃亏

(8) 知足常乐—不知足常乐

(9) 小错会造成大错—小错不会造成大错

(10) 中中学生打工利大于弊—中学生打工弊大于利

(四) 课前五分钟小创作———侧重于学生书面表达、写作能力的训练。

不少同学把写作文当作一件苦差事、麻烦事而畏难三分。如果转变一种思路, 改变一种做法:化整为零, 由易入难, 少些字数硬要求, 多些生动小创作, 少些一成不变的考场式写作, 多些新创意新点子, 你会发现, 写作也是很有创意有快乐有成就的一件事。

抓住时机, 因势利导, 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从他们喜欢的项目着手, 每个人都能成为快乐成功的创作者, 语文课前五分钟小创作, 给作文提供了另一种路径。所谓水到渠成, 水涨船高, 滴水成江, 这种深受学生欢迎的小型写作训练自然促成其考场作文水平的攀升。以下是我的一些尝试:

1、肖像描写, 猜猜他是谁?

2、学写名言警句

3、创作短信祝福语、写毕业赠言

4、创作标语、广告语

5、写对联、对对子

6、故事续写、改写

7、现场仿写小诗

(五) 课前五分钟才华展示———拓宽活跃语文课堂, 可在以上课前活动中穿插进行。

朝气蓬勃的青少年, 他们渴望展示自己, 释放心情。在紧张忙碌的学习中, 在中高考的压力下, 他们需要一个充满欢声笑语喝采声、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他们同样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激活语文课堂, 振作精神, 度过略显单调乏味甚至“三点一线”的每一天。生活处处有语文, 在娱乐中同样可以学到语文。挖掘每个同学的才华与闪光点, 增强其学习与生活的自信心, 展现语言、语文的魅力, 让每个学生获得认可与掌声、获得成就感。语文课, 也是学生们才华才情、语文素养展现的舞台。

在学生的精心组织及准备下, 课前五分钟, 可单人可多人进行才华展示。为体现语文色彩, 可设计以下板块:

1、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唱歌曲、赏歌词

2、说相声、说快板

3、演小品、课本剧

4、书法秀

(六) 课前五分钟学生当老师———兵教兵, 兵练兵。

新课标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们不妨转变观念, 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勇敢走上讲台当一回“小老师”。学生的潜力号召力不可低估, 所谓“兵教兵, 兵练兵”, 有时会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让学生出题、做题、评讲;让学生带领大家完成新课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互批作业、互评作文;让学生评讲试卷等等。

课前有效活动, 一直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研究者实践与探究的课题。但不少学校的中高考唯分数唯成绩论英雄的评价制度极大地束缚了语文教学, 无休无止的讲与练、题山题海淹没了语文课堂。学生们多年来已习惯于教师的讲、学生的练, 记笔记、做试题、在一堂堂教师操控的课堂中, 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个人良好品性等语文基本能力与素养得不到真正有效的提高。偶有一些打破沉闷课堂探索式的语文课前活动却被冠以“花架子”、“浪费时间”、“作秀”的帽子只得浅尝辄止或举步维艰。当然推行者的决心与理念、学生的调动和参与、课堂的管理, 计划的疏密, 钻研探究的深浅、实践与反思也在决定着此项活动的成败。这一切因素都是我们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深思与待解决的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生动活泼、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课前五分钟活动, 激活的是语文课堂, 点燃的是师生热情, 弥漫的是语文味道, 倡导的是大语文理念、进行的是语文课堂的大胆革新、着眼的是学生的长远发展。相信更多的语文工作者会用心灵和智慧、用热情和执着去创设更具活力、更显成效、更高瞻远瞩的语文新天地、语文真课堂。

参考资料和文献:

摘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有序有效的课前五分钟活动, 倡导的是大语文理念, 契合的是新课程标准。在朗诵、演讲、辩论、小创作、才华展示、“兵教兵”一系列策略中, 训练了学生的听读说写及思辩能力, 揭开高效鲜活语文课堂的序幕, 学生的语文观念及学习方法获得战略性的提高。

关键词:课前五分钟,激活,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朱永新著《请让孩子们“说”起来》, 载《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4期。

[2]、黄群芳著《关于课前五分钟活动的思考》, 载《文学教育》2008年第10期。

[3]、教育部师范司组编《韩军与新语文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英语课前五分钟演讲稿 篇7

Today, YuHuangJian will set up a new tourism development company, YuHuangJian made me again. To reduce the future work burden and pressure, before accepting the position, general manager of the company from my planning department minister. Although in recent years, due to my limited ability and level, the propaganda work, such as brand positioning, project marketing, event planning, enterprise brand publicity, news media, public relations,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the lack of this and that, but I still want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branding.

As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brand publicity can improve enterprise well-knownness, shaping the corporate image, establish enterprise reputation, cultivate brand loyalt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have the effect of get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It is not happen overnight bu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both must focus on service reality marketing demand, and to give attention to two or morethings enterprise br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it is a long process. Communication goals and marketing objectives should have consistency, target is a target for marketing brand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brand communication, want to understand their own brand core value, connotation, to public relations, sales promotion, visual, publicity tools such as language to achieve unity, harmonious communication effect.

上一篇:孵化器企业入驻孵化服务合同书·范本下一篇:一下归类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