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共12篇)
------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协调发展, 构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当今的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现代化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也越来越大,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电化教学的魅力不仅是直观形象、光色绚丽和悦耳动听,还能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造就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信息技术的这些优势恰是现代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在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充分发挥其独特功能,并与传统教学手段进行优化组合,促使学生较快的掌握知识,开阔视野,展开想象,增强学习兴趣,以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为体育方面的知识也不例外,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学到更多的基础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并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采用点化教学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演示,能使难于留驻的瞬间的动作,清晰地反映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得到深刻的感受,激发了学习兴趣,集中了注意力,也有利于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心理学告诉我们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能推动人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但兴趣不是先天的,它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启动的,发展起来的。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任何新鲜的出现都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而电教媒体的应用,会使教学更直观形象,可以花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能有效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 活动中来,使学生爱学、乐学。例如:向学生们介绍前滚翻的技术动作时,如果用传统的示范、讲解方式来进行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因为在上课时,老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以后再进行讲解、分析,所讲的一切都较为抽象,在视觉上不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不易让学生理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很难完全掌握。然而,如果在上课时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屏幕展示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出示在相应动作的旁边,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练习起来便会更有劲,更主动,对动作要领便能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也就更快。这点也符合了儿童对直观、有趣、新奇的事物更容易理解,更具有强烈认同感的这一心理特征。又如:多媒体教学对指出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也有很大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运用画面演示各种错误动作,学生通过认真观看画面,动脑思考。然后,通过教师仔细分析、讲解产生错误动作的根源后再进行改正。另外,还可以将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剪辑到教学软件中,在上课过程中播放给学生看,使学生对滚翻动作在运动中的应用有个初步认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这样对以后在室外继续练习前滚翻动作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电教媒体,突破教材重难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如在进行投掷的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借助于计算机动画的模拟演示,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投掷距离受到空气阻力、出手角度、出手速度及出手高度的影响,这些因素中有些是客观的不能改变,控制出手角度与出手速度是提高运动成绩的最佳途径;进而在通过运动员的实战录象,通过慢放、定格等方式进行播放,再利用动画演示其出手角度,使学生理解不同投掷项目在不同条件下的出手角度,并在实际中加以应用,这样不仅突破了投掷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体育运动科学原理的兴趣,促进了体育教学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又例如,高年级学习“挺身式跳远”一节时,仅靠体育教师课堂上瞬间的几次示范,学生很难观察和模仿这一动作。如果通达VCD、录相机把优秀运动员比赛练习的动作慢放出来,可以让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和模仿这一动作。然后把助跑踏跳、腾空滑翔、展腹挺胸、缓冲落地四个要点分别定格播放或回放。同时教师结合画面,恰到好处的分析讲述,从而突出了教学中空中展腹挺胸的重点,突破了助跑踏跳的难点,存在问题也迎刃而解。三.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电教手段的直观性在教学中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电教手段,发挥电教手段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直观形象中,趣味活动中获取知识,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求知欲,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求新求异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增强电教手段的趣味性,把它作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在《蹲踞式起跑》一课的设计与实施中,课始,听音乐,走图形进行队列操,既激发学生健体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提高“齐步走”等队列水平,同时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准备运动我让学生模仿大自然各类动物跳,让学生操纵鼠标,在CAI课件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我在自己设计制作的CAI课件中,收集大量的大自然中各种各样动物起跑的动态镜头)学生在大自然的交响乐,猎豹跑、斑马跑、小鹿跑„ „的情景中兴趣盎然地自主模仿,自然创新准备运动。教学中,我运用CAI课件设计动画问题:小明为什么比小光跑得快?生动形象的问题有效启迪学生智慧,学生兴致勃勃地进行讨论,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 „多媒体计算机有效地帮助学生从“站立式起跑”、“蹲踞式起跑”的初步学习中向“蹲踞式起跑”的进一步学习正迁移。
新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认为:“基础教育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在借助电教媒体,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中,本课关注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课从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蹲踞式起跑”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同时关注个体差异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本课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学习蹲踞式起跑初,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或两人一组运用CAI课件辅助学习。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荐组长,自由灵活组合小组,利用CAI课件(优秀跳远运动员资料)自主选择最优方法学习蹲踞式起跑„„为学生留下广阔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本课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协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蹲踞式起跑”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融合传统数学 优化教学手段
心理学告诉我们: 知觉直接影响着表象的质量。知觉材料越直接,具体,学生调动的感官越多,知觉映象就越鲜明、强烈,表象就越清晰、深刻、稳定、持久,最能正确反映现实形象的表象莫过于实物表象,实物乃是最好的直观教具。学生通过视觉可以感知实物的形状、大小、颜色、位置,通过触,压可以感知实物的软、硬、冷、热,轻、重等. 因此,实物演示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立体感,这是电教手段演示所不能完全代替的。当然由于条件的限制(如能见度小),实物演示往往影响知觉的效果和表象动态的活动。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把电教手段与动作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技巧“跳山羊’一课,教学中创造性地把实物与投影巧妙地结合起来,职得了极佳的效果. 为了让学生了解跳山羊时过山羊时一些特征,将动作的分解置于实物投影仪上,调整焦距,过山羊时的重点和难点便清晰地映现在屏幕上,学生第一次清楚地看到过山羊的轻松姿态,极感 新奇,注意力一下集中起来,他们的脑中清晰的留下了真实、鲜明、立体曲表象,为掌握跳山羊准备了良好的条件。再者,运用电教设备,从此而带来教学载体在形式变换及衔接上的方便与快捷,使教师能在短时间内展示较多的教学信息,大幅度地提高了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强学生学习的获知率及习得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探究学习的强大动力之一。一堂课的开始, 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熟悉且感兴趣的生活情境, 图文、声像并茂, 将学生带入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求新知的欲望, 打开学生的心扉, 增强学习动力, 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教学内容上去, 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二、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由静态抽象变为动态直观, 为学生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的内容一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教师仅仅用语言描述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学生不易理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有化难为易的优势, 因此, 利用多媒体可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以形象思维为突破口, 为学生提供形象、具体、直观的图像, 使传统教学中教师很难讲解的数学知识, 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形象处理, 帮助学生理解, 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为学生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例如, 在进行“勾股定理”的教学时, 本节课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也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学起来效果不是很理想。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教师在课前制作Flash动画课件, 采用割补法为学生展示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看着动态的图形变化, 通过对比、观察、分析, 深刻理解了这种证明方法的奥妙, 科学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 培养学生养成利用数学思想分析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又一重要教学目标。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就成为我们教师非常关注的话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生仅仅凭借简单的记忆和运算很难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很难提到有效培养。利用多媒体, 可以通过平移、割补、展开、翻转等方式, 让学生通过直观图像在头脑中逐渐建立起空间观念, 在短时间内排除思维障碍, 这是语言描述和实物操作所无法比拟的, 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 在教学“轴对称”一课时, 轴对称的概念比较抽象, 不易理解,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如:蝴蝶、蜻蜓、人的身体、京剧脸谱、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圆、大写字母A、U、H、M、O、W、E、D等, 并演示它们沿对称轴对折并重合的现象引出轴对称的概念。在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后,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同一图形沿不同的轴进行对折, 发现也能重合, 学生小组讨论可知, 同一个图形可以有几条对称轴, 如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有的可以有无数条对称轴, 如圆。这样教学, 学生从直观观察对折后重合再到头脑中想象对折后重合的过程, 空间想象力逐渐形成, 实现高效教学, 提高教学实效性。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搭建平台
学会知识不是目的, 应用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 为了练而练, 不仅达不到练题的真正目的, 久而久之, 学生还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数学的学习迷失方向。这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根据教学内容, 设计学生喜欢的训练活动。比如, 通过动画课件设计摘苹果, 闯关等智力大比拼活动, 提高学生的训练效率。活动中, 教师精心设计一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习题,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应用新知的兴趣, 提高课堂的容量, 增强教学效果,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以进一步展示问题解决的过程,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新知, 扫清知识的盲区,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 利用信息技术的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等诸多优点, 激发学生学数学、应用数学的热情,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通过资源整合有效拉近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距离, 做到知识与生活相连, 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 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与此同时, 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规律、教学内容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利用信息技术, 使信息技术确实能起到提高教学效率, 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作用。
摘要: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极大地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它使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紧凑、形式更加新颖, 效果更加明显, 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扩展课堂的知识容量,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主动学习,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元生.用割补拼接法证明勾股定理[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2011 (Z2) .
显然,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已经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作文教学需要重新思考!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被广泛应用,这就为以往的写作教学模式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了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我在教学中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写作情境
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融于一体,以其图像直观,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优势,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很快进入写作心理状态。
1.制作精美课件,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
在指导学生写“雨”的作文时,我先用电脑课件创设情境,给学生呈现春雨绵绵、夏雨滂沱、秋雨萧瑟、冬雪飘逸等不同景象,展示雨中的山村、城市、动物、植物,各种人事活动的场景;然后展示课件中师生共同收集的有关描写雨的诗词佳句,让学生诵读赏析。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观看着唯美的图画,品赏着经典的诗句,学生的创作激情很快被调动起来。在学生的笔下,我看到了雨中美丽的风景,听到了雨的诉说,感受到了雨中细腻的情思……信息技术的介入,使作文教学活起来、动起来,使学生真正有物可写,达到“我要写”的写作心理状态。
2.利用网络提供的“新鲜”素材,营造写作氛围。
父爱是含蓄深沉、不易理解的,往往被我们忽略。去年春晚晚会上,王铮亮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最催人泪下的歌。筷子兄弟的《父亲》,引发我们思考现实生活中父亲对我们独特的爱。在作文课上,我播放MTV、视频图画,激发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对亲情的体会。于是,学生泛舟记忆的长河,追寻成长岁月里的那些感动的瞬间,将至爱至善的亲情展现了出来。在他们的笔下,我看到了骑在父亲肩头上放风筝的快乐、拐弯处含蓄的父爱、手术前父亲深情地拥抱等真挚而细腻的抒写。
二、巧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作文前必须对生活进行全面而仔细的观察,从而积累写作素材。而现实生活中,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在信息技术下,我们教研组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制作网页:信息技术下的作文教学。该网页共设置了六个板块:美文鉴赏、教苑天地、学生风采、互动论坛、写作点津、素材图库。
2.建立班级QQ群,让学生上传文章,关注群动态,参与各项活动。
3.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博客,粘贴自己读到的精华作品。
4.学会写博客,每周抽时间欣赏同学的博文,并认真的回复。
5.将积累的素材按类收藏:名言警句、生动事例、文学人物、精美语段、写法点拨、哲理反思等。
三、巧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互动评价
叶圣陶当年对传统作文评改感叹道:“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在信息技术下,如何改变传统作文评价中诸多弊端,实现师生的互动?
首先,我改变以往细读精批的批改方法,采用浏览式大体了解全班习作情况。从是否切题、语句流畅程度、感情渗透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我在初步阅读学生文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写作情况及本次作文要求,制定出评改标准和具体方案。再次,选取习作中的典型案例,借助投影仪展示,根据评改标准和方法,师生参与互动评价。最后,四人一组共同完成小组成员习作的评改任务。每组选出优秀评改,电脑展示,师生共同欣赏点拨。
对于在电脑上的写作,我要求学生写完后将其设为共享文件,每个人随时都可以阅读,都可以跟帖评论。这既可以使每个学生参与互动评价,也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巧用信息技术,改过去老师埋头苦批为师生共同批改,这样,批改作文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四、巧用信息技术,传递网络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正能量,鼓励学生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努力克服消极情绪,保持健康心理,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
每年九月份的《开学第一课》,其主题总是引人注目,从关注“安全”讲述“中国梦”,到注解“幸福”聚焦“身边之美”。围绕这些立意深刻的主题上好第一课,是我每年作文课的必修内容。通过观看影片,学生树立了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欣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道德楷模”颁奖词。聆听模范们的感人事迹,感悟他们用自己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执着信念、无悔付出,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通过观看,学生被深深的感动了,进而反思了自己的言行,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巧用信息技术,无论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丰富写作素材,还是进行作文互动评价,适时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方面,都起到了优化作文教学的效果。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课堂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屡见不鲜。多媒体技术如何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主体、教学内容三者相结合?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就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利与弊及如何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教学最优化 利与弊 案例剖析 新课程
一、案例事件剖析
在学习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4课“交友的智慧”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上课,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图出现在学生的面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的友谊”图,两侧慢慢出现一句诗“血雨腥风相执手,功勋友谊万古留!”接着我向学生讲述:“同学们,这副对联是人民为纪念马恩的友谊撰写的。在马恩的40年的友谊中,他们相互帮助,志同道合,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这时我又想起了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也用动画效果打了上去。我本以为可以借助名人警句来衬托突出马恩的友谊,自然导入新课。
正在这时,一名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老师,错了,《赠汪伦》这首诗是送给汪伦的,不是送给马恩的。”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名学生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马恩的友谊与李白和汪伦的友谊有什么相同的呢?”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应如何应对呢?
二、案例问题解决
我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暂时无法完整地回答,但是只要认真学习,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第一小组从对联入手,了解马恩在40年当中建立的是什么友谊,并把你们的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小组从他们的友谊有什么特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着手探究;第三小组考察中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错误的交友观念和方法,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以便达成教学目标。
三、案例分析启示
(一)多媒体技术教学中“利”的表现
首先,多媒体课件可将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易于理解。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能把枯燥的文本和理论以课件方式予以演示,使课堂气氛生动,学生思维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讲解九年级思品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迁安手工造纸、建昌营仁义胡同的传说图片,可播放唐山皮影《五峰会》、乐亭大鼓的音像画面、唐山评剧、唐山花吹等视频。无需教师过多讲解,学生通过这些图片、声像资料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非物质”概念,并切身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真的就在我们身边。在思品课教学中,有些事物、问题难以用言语去表达去解释,而多媒体的应用则生活化了这些现象,既增加了学生感官上的兴趣认识,又有效、准确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顺利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其次,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多媒体的运用缩短了课堂授课时间,节约了在黑板上作图、写字的时间,为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强化练习及实践应用提供了保证,同时也可以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在讲解九年级思品课有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具体内容时,教师可直接用多媒体课件介绍当前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影像资料、解读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等。这既是对学生进行时政教育,又是对教学内容的有力补充。
(二)多媒体也并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多媒体教学中“弊”的表现
首先,课件制作过于花哨,有本末倒置之嫌。过多的课件展示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就会减少,影响教学效果。
其次,教学内容太多,影响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教学的高效性,缩短的时间与额外增加的教学内容成正比,学生对大量的知识学起来吃力,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一节课下来学生手忙脚乱,犹如走马观花。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应做到“三个结合”
首先,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多媒体课件教学要与我们传统教学模式“一本教材、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结合起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可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调整节奏,课堂是师生的共同舞台,做到教材、师生、工具的三者融合,都要体现教师知识的渊博、高尚的情操及教学的灵活性。而多媒体技术的选用,关键是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读懂学生――学生是真正的主人。
其次,多媒体课件教学与学生主体结合起来。多媒体技术的中介作用决定了教学中教师仅是引导,学生是主体。而教学是根据“学生的需求是什么”而教,不是根据“我们需要学生怎样”而教。学生是具有思维的人,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因此,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必须很好地了解学情,认真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技能、实践经验等。另外,教师教学时,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预设,以便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再次,多媒体课件教学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教师在选用课件教学时,课件素材要保证与课标要求、教材一致,制作过程要体现简洁合理,具有启发性、实用性。因为技术仅仅是服务于教学的工具之一,教师不能为了展示先进设备使用的效果而教学,否则学生就会沉浸于“微电影”之中,而在对教学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中分散了注意力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是一种发展趋势。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在教学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对促成课堂教学改革的良好发展,对课堂教学手段的选用实现最优化,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高效性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以《黄河,母亲河》活动课为例谈教育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河南固始县第二中学 易 杰
【摘要】运用教育技术能创设课堂情境,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参与意识和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创新意识。减轻教师的负担。
关键词:教育技术 作文教学 写作能力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我国目前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主题。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被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去。
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课教学中,如何创新模式,提高效率,让学生有效提高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武装教师、武装课堂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运用教育技术,创设课堂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教育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而且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赋予课堂教学以新的活力,形成了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新局面。恰当地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够促使学生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例如:在七年级
四、运用教育技术,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为了检查学生集体活动的成果,到第三节课时,我开始听取同学们的活动汇报。三个小组的负责人分别主持本组的汇报活动,由小组发言人向全班同学汇报本小组搜集资料的情况:
第一组同学用多媒体展示了他们下载的黄河风光的精彩图片:包括黄河的发源地、黄河源、九曲回环、龙头等图片。
第二组同学有的讲述了自己搜集的神话故事;有的背诵了自己搜集的有关黄河的古诗词、名句;他们还请来了音乐老师担任指挥,为全班同学集体演唱了《游击队之歌》。
第三组同学或用多媒体展示了关于黄河的污染、断流、干旱、地上悬河、河水浑浊等方面的图片;或朗读自己搜集到的黄河历史多灾多难的原因的文字材料;有的提出了保护黄河的措施……
通过展示成果、评价活动等途径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将以上小组汇报综合起来达到资源共享,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整个过程气氛活跃,同学们情绪高涨。语文素养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五、运用教育技术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常言说得好:有感而发。学生只有情感受到刺激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努力寻找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会有创新意识。教育技术正是以它鲜明的色彩,动人的形象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思维,以引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行为。例如:在七年级下期语文第二单元活动课《黄河,师评讲作文的劳动强度。大大增强了同学们对保护黄河的忧患意识和作文成功的自豪感。
七、我的教学反思
人们常说:“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次活动,达到了培养兴趣,锻炼写作,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目的地。我感受到语文活动课贵在人人参与。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支持教师的“教”,也能支持了学生的“学”。要使学生“乐于写作”,教师就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使学生“善于写作”,除了在方法上引导外,还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条件、机会、时间、资料和技术方法,解决他们的困难,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为学生展示自已的个性和特长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同学们能够乐于钻研、勤于探索,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写作水平也会大提高。合理运用教育技术为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优化了课堂环境,改变了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改革的内容,提高了作文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刘仁八镇中心小学
肖凤莲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集图像、音频、视频等于一身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已逐步走入我们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学生在现代化教学中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真情实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语文知识, 真正实现了我们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现代化信息技术
农村
语文课堂
高效课堂
《语文新课标》在前言中提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结合《语文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很显然,作为一名一线的农村教师,过去的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适应不了现代教学的需要。语文课堂要高效,必须有效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精心组织策划下,才能在单位时间内解决更多的教学内容,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然而,如果仅为了体现教学模式的变化,而使用这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话,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那么,如何巧用这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呢?我个人认为要真正实现语文高效课堂,必须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深钻教材,巧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只有深钻教材,才能正确把握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此基础上,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还必须设计出一整套合理的教学流程。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才能做到心里有数,才能随机应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做到应付自如。在四年级语文S版上册的教材中有一篇科学性说明文《新型玻璃》,在教学此文时要求学生掌握文中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与作用,这是本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那怎样突破这个重难点呢?课前就应该进行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充分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讲授《新型玻璃》这一篇课文时,我觉得我们乡镇的邹爱华老师的教学过程就设计得很巧妙。这主要便现在:
(一)导入新颖。她先用课件出示一个谜底是“玻璃”的谜语让学生猜,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很自然地引出了这节课要学习的对象。然后,让学生寻找身边的玻璃,说说它们的作用,这样又巧用了身边的教学资源了解普通玻璃的作用。接着教师又巧妙质疑:“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几种新型玻璃,大家想知道它们是什么样的吗?”这样一来,既引出了课题,又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巧用网络视频,让学生从感官上了解什么是新型玻璃。在揭示课题后,邹老师她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介绍新型玻璃的视频,学生在观看的过程很快了解了这几种新型玻璃。
(三)学法引路,自主探究。在学生很快了解课文后,教师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第一种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很快学生就掌握了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这种玻璃,学生也表现十分踊跃。就这样,在活动中,学生既掌握了新知识和学习方法,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又都得到了提高。接下来,余下的几种新型玻璃,学生就能很快用自己学过的方法将它们读懂了!
二、把握课堂主旋律,所有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只能是为教学服务。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很有必要的,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作者的情感。比如,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在导入课题后,我播放了一段《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电影视频。这样可以让学生穿越时空,走入那段难忘的岁月,初步感受战争的残酷与严峻,体会在烈火中的邱少云的抉择,感悟他伟大的崇高形象,这为学生接下来能更好理解文中的内容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在教学历史题材的课文时,我们也可以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从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图片和相关的历史资料,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如《虎门硝烟》一文可以通过播放吸食鸦片的那些人的图片,学生观看后可以直观了解鸦片对人类的危害,再从网上下载有关虎门硝烟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过去那段屈辱的历史,了解当时清政府的懦弱无能以及林则徐在虎门硝烟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三、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不要让这些资源成为我们的累赘。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东西。网络上各种教学资源纷繁复杂,对于我们这些刚刚学会一些信息技术皮毛的老师来说,觉得网络上什么东西都是好的,常常会下载一些课件来为我们的课堂服务。但由于我们这些农村教师课程负担量重,往往没有时间,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修改这些课件,有时候课余时间比较紧张,我们往往就把课件下载来后,直接用于自己的课堂上。这时侯,由于课件不是我们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设计的,与自己的教学思路不能很好的吻合,导致课堂教学流程安排不紧凑,从而让我们被课件牵着鼻子走。结果,教师教学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也是囫囵吞枣,本来设计一节课完成的教学任务,却往往要两三节课才能完成。如此一来,教学效率还抵不上不用课件的好。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就要学会一些简单制作课件的方法,然后在使用别人的课件时,要把别人的课件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简单的修改,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课件才能真正发挥它特效功能。
四、巧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好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课前导入很重要,因为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很好利用课文插图,激情谈话引入课题,像《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 „这些类似写人的文章,我们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也可以猜谜语导入,课堂伊始,课件出示谜语,让大家竞猜引出课题,比如:《失去的一天》可以出示谜底是“时间”的谜语让大家猜,活跃气氛„ „总之,不同的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
其次,课中的探究也不可忽略。语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在品读祖国的语言文字过程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文中关于“我”的心理活动是文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学生找出这段话后,就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来体会作者此时心理活动的变化,体会作者只能眼睁睁看着最亲密的战友被烈火活活烧死的痛苦,继而体会这段话在文中表达的重要性,是为了从侧面来烘托邱少云伟大的光辉形象——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胜利,自觉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精神。作为教师,应该把这段话制作成幻灯片,并使用标注或字体的颜色选择功能,在学生找出重点词后,将重点词打上重点记号或将字体改变颜色引起学生注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朗读。这个时候,为了感受邱少云内心的坚定,还可以把烈火中的邱少云那一段视频给学生重复播放,想象此时邱少云内心的活动,走入邱少云的灵魂深处,进一步感悟他崇高精神品质。教学此文时,好多学生在观看视频和朗读了这些令人感动的语言后,都能结合具体的字词,谈了自己的真实的感悟。有的孩子说:“我从‘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体会到邱少云很坚强!”还有的孩子说:“我平时被开水不小心烫一下,就会痛得尖叫,可邱少云被烈火包围却一动不动,我体会到顽强的意志力,他为了战友和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真是一位伟大的战士!”“是呀,就是这样伟大的一位好战士,一个我最亲密的战友,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或活活地烧死,我的内心该是多么痛苦呀!”另一个孩子饱含热泪满怀激情地说道。„ „有了视频的辅助,孩子们结合生活的体验,很快理解了文本,同时对烈士邱少云更加敬佩,不知不觉中学生的灵魂也受到了熏陶。
在朗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下载合适的音乐,在音乐的渲染下,老师范读或学生朗读,在听觉和心灵的撞击下很容易与文本产生共鸣,学生从中也回味无穷。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深钻教材,多掌握一些教学技巧,巧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并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单位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高效课堂”。
【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语文学刊》
2010年08期
●●巧用网络资源, 提高理论教学实效
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 计算机的不断普及, 为我们收集大量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信息提供了便利。这大大弥补了由于教材自身编写的缺陷、学校体育图书资料的匮乏以及我们体育教师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 使原本比较单一的课堂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使我们能及时准确地将最新的各种体育与健康的信息以最快最好的方式讲授给我们的学生。只要我们使用“3721”、“GOOGLE”、“百度”等搜索方式, 输入想要查找的网址、网页或关键词就可以查到许多想要的信息和资料。然后我们只要对收集到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筛选、加工和处理, 制作成体育教学理论课件即可。
●●巧用课件示范, 提高技能授课效率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教材中常有一些踏跳、腾空、翻转等技术动作。学生很难在教师示范教学过程中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 所以就很难在自己的脑海中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但是, 如果教师放慢速度不但影响动作的完整性及效果, 也不利于教师的讲解, 而且难于做到示范与讲解的同步性, 更有可能对学生产生误导作用。这时教师只能反复示范, 重复讲解, 最终的结果是既影响了教学进程又压抑了学生对新事物的学习兴趣。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各种不同的或是错误的认识。这也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随着多媒体的出现, 体育课堂教学手段产生巨大变革, 多媒体课件已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行之有效的手段。我们只需用少量时间将所要讲解的技术做成课件, 从不同的角度采用多种播放形式向学生展示动作内涵, 让学生一目了然即可。这对于解决一些实践课中的具体问题将起到积极的、重要的互补作用, 提高实践课的授课效率。
●●巧用人机互动, 创设探究学习情景
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情境, 通过人机互动, 形成一种生动活泼、富有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授篮球时, 让学生学习进攻战术基础以配合战术思想。在讲授篮球裁判规则中的“回场”和足球裁判规则时, 可以将其中的“传切配合”、“突分配合”、“掩护配合”, “策应配合”通过flash动画和剪接比赛录像带、教学光碟等形式将其做成课件并附上简短的说明文字, 让学生只要点击各个按钮就可以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如:当学生点击“传切配合”按钮时, 就会出现常见的“传切配合”的场景, 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 很快就能领会教师的意图。如果通过教师讲解这些内容, 恐怕一两节课才能完成, 教学效果也未必好。这显然是多媒体课件的生动性、具体性、交互性等优势在起作用。它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中那种说教式的教学方式, 从而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巧用动画音乐,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是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以其鲜明的图像, 生动的画面, 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当我给学生讲授篮球的起源时, 我利用从网上下载的一个关于篮球起源的FLASH故事短片, 只用了二分钟左右的时间就把篮球的起源讲得清清楚楚。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可能要讲一刻钟才能解决问题。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授课质量和效率。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更是易如反掌。尤其是多媒体课件有着很强的直观性,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 甚至部分自己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思想, 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示范出来给学生看。这样就看清楚了动作技术的细节, 使学生更快、更全面地建立起整个动作表象, 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 缩短了泛化学习的过程。此外, 这还有助于学生对教师讲解的思想内容的掌握, 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授课质量。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普及,极大地满足现代教学模式的要求,这一教学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因此,对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主要从教师如何运用信息化的技术管理进行备课工作及如何应用信息化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进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教师如何运用信息化的技术管理进行备课工作
一些教师对于新的信息技术不太了解,所以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下面主要从在网络化的背景下进行备课工作及在管理动态化的背景下进行备课工作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对教师如何运用信息化的技术管理进行备课加以探讨。
1.1在网络化的背景下进行备课工作
在教学前,教师必须先对所讲的内容进行熟悉及理解,进行备课工作,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前的备课工作。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在备课工作时都是在一个专门的办公室里,把所有教师都聚集在一起,然后才开始备课工作,这种传统的备课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传统的备课方式进行改善。教师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备课工作,就是实现网络化备课,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备课模式拖沓的现象,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每一个教师都加以监督。与此同时,这种备课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备课水平。例如在进行《看电视》这篇文章的教学之前,教师们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在网络化平台上备课,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总结经验。
1.2在管理动态化的背景下进行备课工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是利用纸张进行知识点的记录工作,传统教案具有一定的模式,这就使得传统的教案内容比较封闭,新鲜元素无法融入传统教案中,导致教师的教案无法得到很好的保存,不能循环利用。因此,教师可以在管理动态化的背景下备课,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备课的内容保存在电子设备中,达到较好的保存目的,也可以随时进行修改更新。
2.如何应用信息化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进行管理
2.1扬长补短
每一个教师都有独特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这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在网络上搜索一些其他优秀教师的讲课视频,通过视频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式,取长补短,借助网络不断升华自我。例如教师在进行《月亮的心愿》这篇文章的教学之前,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一些其他教师讲课的视频,总结其讲课过程中的优点及缺点,再开始备课,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2.2丰富课堂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只是一味地听教师所讲的内容,传统的语文课堂变得十分无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很好的提高,信息化的技术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打造出丰富有趣的课堂。例如在进行《狼和小羊》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仅仅通过传统的阅读方式进行这篇文章的学习,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这篇文章的情境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具有声音及图像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声音及图像真正融入文章中,充分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结语
电子信息化技术具有非常强的视听感染能力及交互能力,将这种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突破局限,打造内容丰富的课堂,将教学内容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的激发,教学质量得到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丽.寻找灵动的语文课堂——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整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7):422.
[2]王爱玲.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12):270.
昌邑市都昌街办双台小学宋丽华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主要是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思维。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把复杂而抽象的知识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就是必须在抽象和形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引导学生感知为基础,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诱导学习兴趣
巧设导语,预伏诱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使学生利用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复杂抽象的认知活动变得简单而直观,从而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编制一些生动有趣的课件,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学《草原》这课的“洒脱”、“疾驰”时,我制作了一个动画课件,一辆汽车,在宽敞的马路上行驶,开始汽车伴随着动听的音乐随意移动,接下来随着音乐旋律的激烈变化,汽车越跑越快。随着画面的进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个个瞪大了眼睛,聚精会神的观看,并不时的随着画面的起伏跌宕发出“吔—吔—”的赞叹声。于是,我便对学生说,前者表示汽车“洒脱”,后者表示汽车“疾驰”。看了画面,听了老师的讲解,学生理解到“洒脱”就是自由,不受拘束;而“疾驰”就是飞快地奔跑。学生从形象上领略了着两个词的含义。
《黄河象》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往日的草原升成了高原,一座座山岭耸出地面”。我利用课件,把这两句话的意思通过画面展现出来,并把“升”字换成“变”字,把“耸”字换成“钻”字,反复的闪动画面、变换文字,要学生通过看画面体会哪个词用得好。通过比较,同学们都说每组前一个词用得好。因为前者生动地展现了地壳运动中草原、平地变成高原、山地的漫长的过程。
二、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认知指导
认知指导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本来散在的、游离的信息因素,在信息技术手段作用下,有效的实现了以情景促进认知,认知深化情景的激励状态。
1、利用信息技术动态演示,提高学生的认知技能,呈现认知过程,启发发散思维。运用信息技术课件动态演示,可以把文章的情景、意境直观、生动、便捷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如 在教学 《革命烈士诗二首》时,为了表达了革命者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我利用反馈性电教模式指导朗读。首先放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认真听,听后要学生回忆,那哪些地方读得高昂,哪些地方低沉,哪些地方读得重,哪些地方读得轻。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逐节放录音,让学生明确怎样读才能表达革命先烈的那种思想境界。如“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两句诗,同学们听出了“人”和“狗”、“紧锁”和“敞开”都读得比较重。我告诉同学们,这是对比重读。通过“录音带→学生→教师”的反馈性电教模式的训练,同学们初步掌握了读的技巧,以及通过读中的节奏、停顿与轻重缓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朗读水平。
2、利用信息技术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培养其创造能力的中心环节。创造思维更多的表现为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也就有了思维的动力,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不断的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挥。
三、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阅读难点。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色觉涉及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问题无法得到满意的解决,成为教学中的难点。现在教学中的这些难点借助于多媒体、录音、音响等电教手段全面直观化、具体化、简单化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孩子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较好地读懂了课文,重点、难点迎韧而解。
1、像、图结合。《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外洞和内洞的特点的确少见,特别是空隙究竟多矮多窄多低,课文中虽有文字交代,到底模糊不清。以前,每讲到这一课,我总少不了要说:“将来有机会到双龙洞一游,你们亲自去看看就知道了。”而现在,这一愿望在教学里实现了。去年暑假,我班一名学生随父母游双龙洞,他爸爸还带有录象机。我特地向家长借来录象带在课堂上放映。我边放边让那个学生讲解,让学生亲眼看到人们怎样进入空隙,又怎样出来,外洞和内洞的特点一目了然。为了使学生对泉水的来路了解得更清楚,对作者的写作顺序更明白,我又自制了动画,打出之后,学生说,他们将来去罗甸,顺着小溪走,不用向导也能参观双龙洞了。这种像、图结合的手段,拓宽了学生的视眼,真正体味到了“百闻不如一见”的真谛。
2、形、声结合。我让学生人人都设计“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图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设计意图,最后由大家评选优秀设计图片在班内放映。另一方面,我又组织学生回家后自己录音,带到课堂上让大家听、大家评。通过放映图片的“形”和录音带的“声”的结合,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沉浸在庄严肃穆缅怀周总理的感情氛围中。
3、动、静结合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文章的含义、作者的意图、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困难。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变静为动,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的演示出来,能有效的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的课文的真正寓意。在教《飞夺泸定桥》时,为了突出展现战士不畏艰险、英勇斗争的精神,应该让学生看看泸定桥究竟险到什么程度?首先,我放静立投影,让学生在脑海里树立泸定桥的总体印象。然后看动画。让学生看到了红军战士在只剩下铁链的险上加险的桥上边铺木板边冲锋的动人场面。动、静结合的电教手段,使学生仿佛也置身于炮火纷飞的战场上,一股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利用信息技术,在激趣入境、激情入境的过程中,形象化、具体化、感性化的层次信息逐步被深化为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的浓缩信息,资源转化为能量,量变带来了质变,使学生的认知行为水平逐步接近及至达到认知的目标。
【摘要】本文通过利用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详实教学描述,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种主要观点,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语文教学观,同时阐明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教学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物质支持,进而对该理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导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用于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收获将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建构主义;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自觉的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努力改革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几年来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使我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获得了一些体会。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把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有机结合,可以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而又具有极强感染力的画面和情境,为学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教学环境的语文教学改革,确实使课堂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一,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转变成为师生双向协调发展的“探究式”的教学形式;第二,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接受器”转变为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教师则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辅导者;第三,学生由单纯学习课本知识,死记硬背转变成为主动获取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第四,学生由过去只读课文、看图片、看投影等被动的阅读转变为现在运用现代化信息工具来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自主学习;第五,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也由过去单纯考虑“如何教”转变为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启发、引导学生“如何去研究、如何去学”;第六,教学方法也从过去的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协作讨论式的教学。以上六个方面的变化,标志着语文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更新更深的层次,从而使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自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之后更贴近学习者认知规律的一门学习哲学。其中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影响的主要观点有:
1.学生中心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是通过“建构意义”而获得。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教师则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主动建构意义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更重要的是培养认知主体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
2.教学过程互动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和互动就不可能发生真正的教学。
3.情境建构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使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4.协作学习观:建构主义专家指出,协作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观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的,能满足个体需要的;我们认为,新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应有如下变化:
(1)教学思想的转变:变重“教”为重“学”,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全人发展”的思想,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都要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五大素养的整体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促进和保证学生五大素养的整体发展。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网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走进了校园,给我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来空前的改革和创新机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运用息技术,不仅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运用;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48-01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信息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新型技术正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运用。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主宰课堂,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老师讲,缺乏学习兴趣,特别是数学学科,由于数学存在着抽象性,推理性强的特点,加之小学生思维能力较弱,他们总感到数学学习枯燥无味;针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学科特点,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生动化、直观化,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巧用信息技术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设计,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可见,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我们的课堂,发挥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所起不到的作用。 但是,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才能发挥应有的教学功能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后的老师。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求知欲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的激励或者是兴趣的支配。因此,兴趣是构成小学生去努力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重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敬而远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数学知识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讨厌学习数学,甚至讨厌数学老师,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根据学生实际,优化教学手段,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变成有趣的。众所周知,不管是高等数学,还是小学基础数学,数学知识都是严谨的,同时也是抽象的,要增强其趣味性,就需要我们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介入合理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比如,我们在教学有关“平行线的认识”一课时,通过课件制作,出示两组实物图片。一组是枕木、窗框、双杠、铁轨等。另外一组是红十字架、电线杆、剪刀等;在此基础上再用电脑抽象出这些物体的线来,接着隐去物体,直接出示线条。然后让学生们仔细观察比较,学生们发现一组直线呈相交状态,另一组呈不相交状态。据此引出平行线的概念。这一环节借助于多媒体的作用,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明了有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习任何知识都离不开理解,理解是一个心理过程,数学理解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建构心理意义的过程。如果离开理解去学习数学,单纯依靠死记硬背,那么只会得到一些机械的空洞的数学符号、概念等,不可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更谈不上应用。信息技术的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它能把原本在黑板上、书本中或是学生头脑里的信息激活,通过动态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比如,在教学有关小学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们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分解来认识和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屋面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观察到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数量关系,通过多媒体的视频展示,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弥补数学教材的不足
上文我们已经说到,运用信息技术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数学教学不能抓住书本不放,而要对书本知识的再加工利用。我们知道,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而小学数学课本中的某些知识,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我们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如果有效运用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就可以大大弥补教材本身的不足。比如我们在教学有关二年级“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时,刚接触的的学生比较难掌握这部分知识内容。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可创设一个虚拟现实的超市情境: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分为学习用品区、生活用品区、儿童玩具区、食品区等。在购物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看商品上的标价,还学会了拿钱找钱,也学会了合理花钱,懂得了节约用钱。这一情景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近距离接触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用脑去想,而且学会了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表达,用手去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空前的改革和创新机会,在教学效果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优势。信息技术的运用具有无限的创新空间,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就不一一展开讨论。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知识水平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目标将得到全面的落实,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将对我们的数学教学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学生的数学素养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春兰.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研究,2011(9).
一、约定俗成, 沟通师生心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如一个指挥官一样, 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 一颦一笑调动着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适时适度地运用肢体语言, 能够促进师生的有效沟通, 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师本身的权威性, 导致学生易受感染, 而教师正是通过自己的体态语言流露出来的情感信息, 渲染着调控着课堂气氛, 使得师生关系民主, 课堂氛围融洽。
处于童年的孩子们厌倦那种正襟危坐的学习状态, 他们生性活动好动, 一到操场就显得兴奋。因此, 每接手一个班, 第一堂课, 我总是和学生们一起约定好几个约定俗称的体态语言。如食指与嘴唇垂直并靠拢嘴唇或与嘴唇接触, 这时嘴唇通常撮起, 眼睛稍稍睁大, 表示“请安静”;走到某人面前, 单手上抬, 表示请您出列, 是“要求你做某事”的意思;一掌平放, 另一掌伸出食指, 或五指并拢伸出, 垂直向上顶在掌心, 此意思是“暂停”, 所以看到老师这样的手势, 你们就要立刻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双臂交叉护置于胸前, 眼睛直愣愣地盯着某个同学, 表明我看到你在开小差了……
这样的约定俗成的符号性的体态语言, 便于师生沟通。有时, 面对特殊的教学任务, 还可以事前和学生再次约定。一次韵律操比赛, 学生说跟不上摇滚一样的节奏, 听起来有点乱, 总是有学生因跟不上或超前于节拍而显得乱。于是我们约定, 我站在主席台前, 用微微点头示意节奏, 用击掌表示要换一节了。这样的约定, 促使学生用心投入到比赛中, 目光朝着主席台, 耳朵听着音乐。由于有了这样的约定, 学生的表现出奇得好。
目光也是一种语言, 学生精力不集中, 教师可通过一种暗示性的眼神提醒学生注意, 学生做得对的方面, 教师投以赞美的眼光, 学生会感到高兴、自豪。体育教学中, 教师总使自己的眼光与每个学生的眼光交替“对流”, 把握信息反馈, 以控制学生始终处于最佳求知状态下去接受各种信息, 达到体育的教学效果, 完成教学任务。
丰富的表情也是一读就懂的语言。喜、怒、哀、乐, 表情丰富多变, 与教学内容相映成趣, 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时而慷慨激昂, 时而宁静安详, 时而凝神思虑, 时而滑稽可笑, 时而严肃不苟, 时而故作糊涂, 丰富的表情可以随教学流程的发展而发展。这种表情的变化, 学生一看就懂, 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又使教学生动感人, 使课堂充满活力, 使知识变得浅显而有趣。
不管是师生商量约定的还是社会早就约定俗成的, 要注意这样体态语言也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正如海伦·凯勒所说:“手能拒人千里之外, 也可充满阳光, 让你感到温暖。”所以, 我们的体态语言也要注意呵护学生的心灵。斥责性的食指点动, 蔑视性地伸出小指, 讽刺性的倒鼓掌……这些都直接影响儿童的情感, 积极的情感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本质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需要教师的激励, 所以我们在使用体态语言的时候要持着鼓励性原则, 少一点伤害, 多一点宽容与呵护。
二、动作示范, 无声胜有声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在跑步中学会跑步, 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肢体语言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示范, 不仅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的表象,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 在掷标枪的教学中, 教师如果仅仅是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掷标枪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多轴性旋转项目, 它的完整技术是由肩上持枪经过一段预先助跑连接投掷步获得动量, 通过爆发式的最后用力作用于标枪的纵轴上, 将标枪经肩上投出去”, 那么, 我想孩子们肯定很茫然。如果能边描述边示范, 那么学生一定能“一目了然”。在动作技术的教学中, 动作示范对学生掌握动作技术有重要作用。正确、娴熟的示范动作、学生有效的观察距离和视角, 是建立学生正确动作表象的基础, 教师优美而富有吸引力的示范, 更是起到促使学生积极练习模仿, 从而达到掌握动作技术的作用。
因此, 教师的示范动作要过硬, 应该是动作的典范。一般要力求做到准确、熟练、轻快、优美、大方,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一开始, 就能受到教师示范动作的感染, 在欣赏示范动作的同时受到一种力的鼓舞, 美的熏陶。在教师正确的动作示范的影响下, 使学生油然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气氛, 从而提高学习动作技能的积极性, 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另外,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在动作示范时应流露出积极高涨的情绪、饱满专注的精神、丰富生动的感情、镇定自若的神态,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能够热情地投入到运动技能的练习中, 通过反复训练达到掌握的目的。
除了正面示范, 还有反面示范。例如课始的准备活动中的徒手操, 学生注意力往往不集中, 动作随意, 不到位, 显得拖沓松散, 起不到热身的作用。这时教师可通过模仿学生的不规范或错误动作, 给学生以“不雅”“可笑”的印象, 甚至以适度夸张的姿势给学生造成一种“难看”“滑稽”的感觉, 也能起到“镜子”的作用。这样, 既能起到纠正错误的作用, 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练习中去。
但是, 教师在新授课时, 要慎用反面示范。如果为了避免学生练习中将要可能出现的种种错误动作, 而将其一一列举示范, 结果会适得其反。因为学生大脑里会留下过多的反面示范, 产生模糊的动作概念, 是非混淆。
体态语言在体育这门学科中属于一种特别重要的、艺术性较高的语言。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每一个合理适度的手势, 每一道充满某种情感的目光, 一个恰如其分的表情, 都对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推荐阅读: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06-04
对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07-1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高中英语教学范文11-12
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案例剖析06-11
利用信息技术 更新教学理念 优化职校文秘专业课的教学12-02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有机整合10-04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11-21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环节优化学习总结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