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精选9篇)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 篇1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法律法规知识,着力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特制订以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

1、建立有“一把手”参加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局中层以上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本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2、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本单位法制宣传教育落实工作,研究提出每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意见和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普法活动;进行普法工作的经常性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配合上级组织对本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检查、指导等。

3、各领导小组成员依据普法规划和工作分工,组织实施日常的普法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和群众反应,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改进普法工作形式,增强普法活动的针对性;积极参与上一级组织对本单位普法工作的检查、指导,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有关工作等。

4、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普法工作。每年不少于2次,原则上定为上半年、下半年各1次。

5、领导班子成员是普法工作的重点对象,要把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列入学习计划,按照上级统一要求抓好普法学习并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

6、领导干部要按照上级要求参加各级、各类普法培训和考试,参训率、合格率必须达到100%。机关干部必须参加公务员培训、行政执法培训、其他专业培训和上一级组织的培训,参训率、合格率或领证率必须达100%。专业技术人员要参加继续教育规定的法律法规培训。所有人员必须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各类普法学习、教育、培训,参学(训)率、合格率要达100%。

7、每年进行1-2次的普法工作检查、督促活动,对已经学习的法律法规,必要时进行抽查、考试,以促进普法工作的开展,增强普法活动的实际成效。对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以确保普法内容的落实、掌握。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 篇2

充分认识在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在社区开展普法教育是法制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不断深入, 居民的生活方式、思想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呈现多样化。

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多种经济体制并存, 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经被打破, 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 这部分人由于没有一个具体的组织来管理, 法制教育状况非常薄弱;二是社会流动人口增加, 使得社区治安存在很大的压力;三是随着劳教制度的改革, 社会服刑和安置帮教人员将逐步增加, 对加强社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 大部分由社区来承接。同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 社区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社区居民不仅关注社区的发展, 参与社区的活动, 而且对社区的服务管理、居住环境、文化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

通过分析社区现状, 我们认为在社区进一步加大普法教育力度, 提高居民的法律素质和文明程度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的法治环境, 对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对于推进“文明城区”和“首善之区”建设, 保持社会稳定, 推动依法治区的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确保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在城市社会的转型过程中, 相当数量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 社区的“社会人”的人数不断在增加。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加强社区法制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使社区法制教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就要紧紧结合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研究新思想, 探索新途径, 解决新问题, 扎扎实实把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一) 在组织措施上要做到“两个到位”

一是要组织到位。作为以居委会为单位的社区主管部门要成立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党政主要负责人必须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并指派有一定工作能力和水平的班子干部负责此项工作。领导要亲自动员, 亲自部署, 亲自抓检查落实。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职能部门全力抓, 其他部门配合抓, 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保障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网络的科学完善。

二是要制度到位。为保证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根据形势和工作实际, 社区要有社区法制教育考评制度, 要将社区法制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 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

(二) 在普法宣传对象上要做到“三个突出”

一是要突出社区居民骨干。特别要注意调动和发挥居住在社区内的党员和法律工作者以及离退休干部的作用, 因为他们是做好居民群众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二是要突出社区青少年。各社区要加强与辖区内中小学校的沟通, 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 使在校的学生出了校门走进社区同样感受教育氛围, 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形式, 使社会每个环节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都不失控。

三是要突出外来流动人口和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员。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 人口流动越来越多, 外地人员来津务工经商的人员也随之增多, 在新兴居民小区购房居住和在老旧小区租房居住的外来人员也越来越多。随着劳教制度的改革, 社会服刑和安置帮教人员将逐步增加。因此, 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和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是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相当艰巨的任务和重点。

(三) 在普法内容上要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所需

街道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应由两方面组成, 第一是相对比较固定的学习内容, 这部分基本上要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婚姻法》、《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义务教育法》、《国旗法》以及涉及保护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第二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形势、不同地区的实际, 有侧重、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性的法制宣传教育。社区要充分借助社会上大型的法制宣传活动的舞台, 如综治宣传月、“6.26”禁毒日、“11.9”消防宣传日、“12.4”宪法宣传日等, 对社区群众开展适宜的法制宣传教育。

(四) 在方式方法上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

目前仍在采用的传统的宣传方式, 如法制橱窗、板报、法制图片展、印刷发放宣传资料等, 这些方式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要根据各社区的实际和形势发展需要, 在创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上下功夫。如利用网络开展法制动漫、利用播放广场电影时播放法制宣传短片、利用社区文艺宣传队开展法制文艺演出、利用社区电子显示屏做普法公益广告等。要注意开拓普法教育与维权相结合, 普法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 普法教育的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新途径和新渠道, 使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朝更有益于群众接受的方向扩展, 通过好的形式进一步增强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今年河西区司法局为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 为每个街道制作了一套与广大社区居民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展板, 由各街负责到各社区进行循回展览;还印制了普法凉扇和普法宣传彩页向社区居民发放;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 篇3

关键词:建设法制宣传教育 实效性 法治社会

今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以法治国是国家工作的重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建立法制国家的主要工作,也是基础性工作。近几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也存在很多部容忽视的问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实效性,正对性不够,没有起到应有的宣传教育的效果。只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起到一定的作用[1]。

1.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十八大提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实现社会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和法治保障。只有深入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真正的增强全民学法、守法、尊法、用法的意識。才能广大群众和高领导干部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确保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繁荣富强。总之,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就是提高全体人民的法治意识,自觉维护法律,懂法,守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际的建设。

2.当前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有待健全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缺乏一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激励机制,由于领导干部对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深度不够。没有一个长期性,紧迫性的认识,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来刺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和发展。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第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出发点和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各个单位主持领导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有的是党务办公室,有的是人事教育机构等,出现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不同,对待工作的态度差别很大。所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缺乏专门完整的领导工作体系。第三,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能够得到保障。目前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存在很多普法经费不够,设备设施不到位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工作效果[2]。

2.2、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单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学习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变的多种多样。尤其是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发展,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带来了好的时机。人们对于法律知识的追求也不只是了解而已,而是像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诉讼成本和时效等多方面,综合性的需求发展。所以,当前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能延续以前那种单一,落后的法律方式。影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3、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针对性不强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各种各样的法律宣传活动,也很重视人们对于普法活动的参与性。但是对于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内容过于复杂,没有针对性。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这就严重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该根据不同的人群对于法律知识的需求来进行宣传,并且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引导人民对于了解法律知识,做到懂法,守法。所以说法制宣传教育共并不是只做到大面积覆盖式的宣传,要更加注重形式和宣传内容的侧重点[3]。

2.4、 法制宣传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价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效果如何评价,如何体现更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需要考虑的。成功的法制宣传教育应该是人们观念的转变。从人治观念转变为法治观念。这样的观念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注意的是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中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能停止。所以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工作。

3.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3.1、 进一步完善普法制度

我国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在这几时年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仍需要改善。增加领导干部对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是目前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的有效的措施。若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纳入各级党政部门、各行业整体工作之中,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考核体系。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领导干部工作考核的一部分。这样领导干部就会大大提高对于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视。不在简单的 进行大面积的宣传而不重视其实效性。就会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建立完善的法制宣传教育体制,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制度,实施奖罚制度等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各个单位部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2、 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目标性

坚持一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不同的宣传教育对象和地方特色,制定详细的宣传教育方案,要有目标有重点的进行宣传教育。对于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侧重于法律至上、权力制约等的法治观念、法治精神的培养。并且把学习法律知识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奖罚的重要参考。对青年学生,将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精神并驾齐驱。将法律相关的课程纳入学科建设中。不仅仅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还要以学习情况作为奖学金的参考。对于广大人民,则要侧重对于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对于合法权益的保护。要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守法的意识。在对于相关法律宣传教育内容要做到贴近生活。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和需求出发,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各种诉讼的途径。

3.3、 不忘壮大普法队伍,发挥志愿者的中要作用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一个具有社会性的活动,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提供好的基础和保障。所以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壮大队伍,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就目前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来看,志愿者主要来自高校的法律专业的学生,老师和其他社会爱好者。志愿者作为普法工作者其出发点不一样,他们大多热爱公益事业,不需要回报,只求奉献。并且志愿者的加入使得普法工作形式更加灵活,宣传的内容更加具有志愿者的风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因为志愿者的加入更加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结语:在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开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也随着开始。几十年的发展中,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使得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比如缺乏完善的工作机制、宣传教育形式单一、宣传教育工作针对性不强、宣传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价等。也有很多相应的对策。相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实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司法,2009(2), 12.

[2]寇世照.新形势下法制宣传工作如何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J]. 辽宁经济统计,2008(12), 78.

[3]刘道龙.新形势下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司法, 2009(2), 396.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调研 篇4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调研

法制宣传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作。自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展“一五”普法以来,全民普法至今已走过28年的历程。28年来,宪法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广泛普及,广大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法制宣传教育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难以发挥最大的效能,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要求,尤其对法制宣传的实际效果不尽满意。今年的人大审议意见以及8月28日黄永祥局长走进南京电视台大型全媒体互动新闻栏目《民声》演播厅与嘉宾、市民互动中,都要求我们要针对各类受众对象,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实效。

如何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难点问题。对此,我们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梳理分析。本文试从原因分析及工作路径选择的角度,对如何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现阶段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1986年至今,我国已经开展了6次五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每个阶段都确定了不同的任务和目标:“一五”普法是普法学习的启蒙阶段,“二五”普法讲求学用结合,“三五”普法提倡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四五”普法提倡学用结合、普治并举,“五五”普法提倡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六五”普法注重法律观念意识的养成。经过多年的普法实践,还形成了“12?4”法制宣传日、“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法律六进”等宣传活动主题。普法宣传活动看上去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然而,认真分析现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缺乏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激励机制。部分领导干部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重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和形式上,没有落在实处,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影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机制不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牵头单位一般是各级普法办公室,而政府部门的法制宣传教育机构有的是法制机构,有的是人事教育机构,有的是党委办公室,各自工作出发点、落脚点不一致,工作步伐不协调,缺乏统一领导。

三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保障不到位。法制宣传教育点多面广,教育对象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地区普法经费、设备设施不到位,甚至十几年未增长,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效果。

(二)法制宣传教育形式陈旧单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群众接触互联网、数字多媒体、电子图书的机会越来越多,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也从单纯了解一般法律知识向了解维权途径、诉讼成本和诉讼时效等多层次、综合性需求的转变。而我们的法制宣传教育形式依然传统单

一、方法简单、手段相对落后,缺乏创新,必然影响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法制宣传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

目前,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普遍定位于干部和群众知法、守法,忽视引导其树立现代法治理念,依法维权。法制宣传教育内容设计普遍性有余但针对性不强,普法活动流于形式,学用脱节,学无所获。

(四)法制宣传效果缺乏科学评价

法制宣传教育属于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把长期存在的人治观念转变为法治观念,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辅之以科学评价机制。然而,多年来,法制宣传教育效果的评价依据一般是领导如何重视、建立了多少制度、开了多少次会、发了多少份材料、办了多少期培训班,而不是考察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与效果是否有机统一,教育对象崇尚法律、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二、影响法制宣传工作实效的原因分析

多年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为何总是针对性、实效性不够。究其原因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形式内容的,也有运行机制的,还有社会执法环境的影响,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仅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自身来看,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存在三个错位:

(一)重视错位

在当前行政体制下,要做好一项工作,各级领导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和关键部门的重视非常重要,甚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法制宣传工作来说,形式上各级领导部门都很重视,该发的文发,该讲的话讲,该参加的活动参加,显得都很重视。然而,实际情况却是,面子上的事情做完后,具体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实际问题难以得到解决,重视停留在了表面上,出现了错位。例如:虽然有庞大的工作机构,但真正干活的却只有几个人;虽然理解普法工作人员的工作辛劳,却没有积极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虽说要不断加大对普法工作的投入,普法工作经费却长期不见增长,甚至开展活动还要靠筹集经费等等。在当今行政运行体制下,出现这样的错位,如何能期望具体从事法制宣传工作的人员有力挽狂澜的作为。

(二)供求错位

随着全民普法经历的28年历程,普法目标任务实现了由最初的普及法律知识到树立法治理念、培育法治文化的转变,普法手段也从最初的“挺进报”模式发展到运用全媒体自媒体互动式转变。然而,随着这些转变,我们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转变,就是人民群众对法律需求的转变。随着二十多年的普法工作的进程,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的需求已经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获取法律知识的层面,而是要求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多年来,我们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行政运行模式,主仆角色错位导致我们长期主观替人民群众确定需要知道那些法律,要向人民群众普及什么法律,而忽视了广大普法对象对法律的真正需求。特别是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法律的需求也因群体、时期、环境等不同而呈现差别化,其中个体差异尤为明显。这种供求错位致使我们长期以统一的、不变的普法供给应对人民群众千差万别的法律需求,必然导致普法预期效果与实际成效之间的落差。

(三)评价错位

长期以来,对于普法工作的评价一直都是按照自上而下的一套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各级普法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这个考评体系开展的。多年来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评价,大都以组织领导、基础保障、重点对象、工作措施等为评价考核指标,以党委政府研究过多少次普法工作、开展了多少场次普法活动、举办了多少期法制学习讲座、下发了多少文件材料、开展了多少次广场咨询活动、承办了多少次法制培训等为考核依据,对于形式与效果是否达到有机统一、是否实现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最大效能,往往考虑不够,忽略了人民群众对普法工作的实际效果和满意度这样最重要的评价指标。甚至由于有些指标制定的不科学,造成各级普法工作部门为完成指标而弄虚作假的现象。这种评价错位也就必然导致普法工作唯上不唯下、忽视最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实际需求,普法工作如何能取得良好的实效?

三、切实提高法制宣传工作实效的思考

法制宣传教育是党的宣传工作的一部分,属于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它是做人的工作,是培养人的意识和观念。要把长期存在的传统“人治”观念,转变为适应建设法治国家需要的“法治”观念,需要时间和历程,更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人民群众对法制宣传工作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为宗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切实有效的法制宣传工作。

(一)各级领导部门要切实从法制宣传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来重视普法工作

法律必须被信仰,司法必须被尊重,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共识。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制的力量越来越显现,发挥着保证国家安宁、促进社会稳定、维护人民权益的重要作用。在现行体制下,各级领导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和关键部门,对普法工作的重视要落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在群众路线、为民执政上,聚焦关键,准确定位,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认真研究解决制约普法工作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力戒形式主义。

(二)转变观念,针对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有效地开展普法工作

一是要树立以人民群众为根本的思想,要从受众者的角度出发考虑普法工作重点,既要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部署,还要考虑“民生”这个工作大局,围绕服务“民生”确定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特别要加强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宣传,既不能对人民群众进行重义务、轻权利宣传,也要引导人民群众不能只讲权利,不尽义务。二是把主体需要做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宣传内容上,要把人民群众希望知道、了解、掌握的法律内容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宣传的重点。要改变行政部门说了算,我宣传什么,你听什么;我采用什么方式,你就按什么方式接受的理念,变被动普法为主动求法,切不可让人民群众“被普法”、“被宣传”。三是要坚决抛弃“向民施舍”的“救世主”观念,真正站在受众的角度,研究他们的心理,选择最适合的载体和形式,不仅在内容上要贴近群众的需求,在形式上也要生动活泼,易于公众的理解和参与,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提高普法工作的实效

近年来,较之于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外,出现了诸如网络、手机、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兴媒体,信息传播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趋势。普法工作也要适应这一变化,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普法工作媒体全覆盖。要认真分析研究各类受众群体接受信息的特点,有目的、有重点开展普法工作,增强实效。如分析机关干部、公务员主要通过党报、政务平台、互联网获取信息;年轻人主要通过网络、手机、微博、微信获取信息;老年人主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获取信息;进城务工人员主要通过广播、书籍资料获取信息等等。要深入调查了解各类群体最关注的法律热点问题,有重点、针对性地利用各类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各类媒资源优势,放大传播效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法制宣传的实际效果。如与《现代快报》开展的“法律大讲堂”栏目,就是把在有限课堂上所讲授的法制内容通过《现代快报》在南京的近30万发行量,传播到广大市民中,放大讲堂效应;又如南京市中院通过邀请十万群众进法庭旁听真实的庭审活动,力改传统“模拟法庭”宣传模式,让人民群众走进法院,了解法律,监督审判活动,不仅宣传了法律,而且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公平正义的需求,提升对司法公信的认同度。要利用电视专访、网络直播等形式,针对社会上法制热点问题,邀请法学专家、专业人士、各界代表等进行专题讨论,会更加有效地提高普法工作的实际效果。

(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提高普法工作实效

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政府主导的、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参与,旨在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公益性社会事业。法制宣传教育社会性的特点,决定了参与人员的社会性。在日常普法工作中,除了部门联动、协调推进、发挥普法联络员队伍作用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特别是发挥普法志愿者队伍的特殊作用,有效推动全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在长期的普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热爱普法公益事业、自愿参与、只求奉献、不图回报的法制宣传志愿者群体,如我市的“法律人在行动”群体。他们长期扎根基层,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义务为法制宣传作贡献。普法志愿者的工作没有条条框框,什么形式受群众欢迎,他们就采用什么形式;什么内容受群众欢迎,他们就宣传什么;因而对于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充分这只队伍在普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普法志愿者公益工作记录机制,统一纳入社会公益活动纪录,向社会公示,鼓励更多的普法志愿者参与到普法工作中来,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普法资源。

(五)制定科学有效的普法工作考评机制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这种长期性、复杂性、潜移默化、投入高而短期内不易见到成效的特点,需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研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要坚决摒弃形而上学、不切实际、官僚主义的考评机制,不为考评而考评,特别是要取消那些全凭拍脑袋想象的根本无法确定、无法完成的考核指标,使考评机制更加趋于合理,更加趋于实际,更加有利于推进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实效。如近期市委政法委委托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的法治建设满意度调查,涉及法制宣传工作的一个指标是:“表示近两年有参加过普法活动的占24%”。这个指标看似较低,仔细分析却很有成效。这个指标特指亲自参加普法活动的人群占总人群比例。南京有近1000万人口,24%就是240万,即近两年来全市有240万人亲身参加了普法活动,这个数字不小啊,反映了两年来普法的实际工作成效。这个指标远比“普法知晓率”指标更有意义。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篇5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法制工作的领导,把普法工作纳入医院的重要议事日程。

2、健全机构,明确职责。成立由党委书记和院长任组长的领导组织机构,院部办公室负责制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并指导、监督、检查,负责法制宣传教育的策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3、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制。本重点加快推进医院建设发展。拓展医患沟通渠道,请患者及其家属、社会各界代表进医院。增强医院与社会、医院领导与医务人员、医务人员与患者、医务人员与家属之间的沟通对话,就医疗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广泛的探讨和交流,促进院务公开和医院管理方式的转型。提高社会对医院工作的理解和信任,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二、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在全院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对医务人员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学习,既让医务人员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也让医务人员了解医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使广大医务人员真正懂得,学法用法不仅要讲权利,维护合法权益,也要讲义务,承担法律责任。

2、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在进一步落实我院领导干部人员学法用法各项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学法用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不

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维权的意识和依法决策的能力。加强行业作风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建立新型医患关系,搞好特色服务、全程优质服务,减少医患纠纷。

3、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规范及实施办法》等规定,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坚持“爱岗、敬业、奉献”精神,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规范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做到依法办事、依法执业。

4、把法制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把遵守法律与遵守纪律相结合,明确领导干部及相关职能部门在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工作中应履行的规定职责,增强对法规的理性认识,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依法实施医疗活动,保证党和国家的医疗卫生方针、政策全面执行。进一步落实依法管理、依法治院,完善院务公开制度,明确医院重大事项的议事决策,监督程序等,坚持事前审计制度,院内公示制度和公开招标制度。把学法用法贯穿于全院开展医疗活动的过程中。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保障措施

1、进一步抓好医务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医务人员要结合医院工作、医务人员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学习宣传,按计划完成法制课教学任务,要结合学习内容对医务人员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

2、营造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充分利用院会、学习会议、宣传板等宣传媒体对医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宣传相关法律知识。

3、利用患者座谈会、家属座谈会,向社会派发宣传单等形式向患者进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4、落实普法工作责任制。各科室负责人是科室普法宣传教育的具体负责人,负责科室的普法宣传。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科室考核管理。

通过全面深入和行之有效的法制宣传和形势教育,在我院形成学法、懂法、用法、守法,依法办事、依法执业、优质服务的浓厚氛围,对领导干部要侧重提高依法决策意识,对管理人员要提高依法管理能力,对工作人员要提高依法执业和依法行医意识,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进一步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学科建设以及医疗质量管理,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建设全面发展。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篇6

总结上年“六五”普法工作基本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国家、省、市关于普法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全师教育法制的基本状况,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广大师生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法律素质的提升,实现教育管理从过去的单一依靠行政手段向依靠法律手段的转变,全面提高学校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的工作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六五”普法工作的扎实开展,提高教职员工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知法、守法、用法水平,为“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教”方略在全师得以实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进一步完善法制教育网络,形成学校、社区、基层政法部门和家庭“四位一体”的有效机制。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我校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师生共同参与的普法依法治教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把普法依法治教作为科学和谐发

展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综合工作计划。落实普法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做到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将任务落实到人到位,做到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认真收集普法活动文字材料、图片资料等,做到台帐规范、资料齐全,工作有实绩,检查有资料,教育有成效,把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做好师资和经费保障。

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做好专兼职法制教师培训工作;把普法依法治教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安排专项经费,确保普法教育宣传和骨干培训的开展;学校要在公用经费中安排相应的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征订普法教育资料等,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正常开展。加强队伍建设。精心组织责任心强、能吃苦的人员从事普法工作,加强与校外兼职法制副校长的沟通,共同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三)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法律意识

1.重点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学校领导干部要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重点学习和掌握《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教育法律法规、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学习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法规。通过建立健全法制讲座制度、教育总支和支部学法制度、法律培训制度、学法合格证制度等制度,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现代法治理念,牢固树立四个观念,即:社会主义的人民主体观念、社会主义的法律价值观念、社会主义的法律至上观念和依法行政的观念。在熟悉《宪法》等国家基本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和运用教育法律法规,从而转变管理观念和手段,由注重依靠行政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转变,实现依法管理、依法治教。

2.全面提高教职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全体教职员工要结合师德建设,加强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学习。重点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教师资格条例》等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开设法制讲座、进行法律知识考试等形式,强化广大教职员工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观念,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观念,从而更加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法律义务,更加有效地行使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学校事务的权利,当好主人翁。

3.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学生要完成列入教学计划的法律课程学习,特别要学好《宪法》、《婚姻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国家和省、市禁毒、禁赌条例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常识课要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学生参加专题讲座等其他形式的普法教育和开展法律宣传咨询活动、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模拟法庭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四)营造普法氛围,行之有效地开展普法工作

1、通过广播、板报等宣传形式,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并组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条款,在学生中进行普法宣传,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2、通过板报法制宣传栏目,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极大地增强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杜绝违法犯罪行为在校园内的发生。

3、利用团日活动进行法律、案件的品评与讨论。在学生中开展“知法、懂法光荣,违法犯罪可耻”的活动。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

4、切实从“校园常规训练”入手,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及创建文明校园相结合,教育学生从小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5、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社区进行法制宣传和检查,起到宣传法律、提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目的。

6、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综合治理,积极争取街道、公安、派出所的支持,加强对娱乐、电子游戏、网吧等经营场所的管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学生中进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学生遵纪守法自觉性,不断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

全力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篇7

健全法制教育工作机制

以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长效机制为目标, 加强领导, 健全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网络体系。

一是由汉沽工委、管委会领导牵头, 普治办、司法局、综治办、教育局、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妇联、共青团、关工委等部门领导组成青少年法制教育领导小组, 明确成员部门职责和任务, 并做到细化各级岗位责任, 增加专项经费, 加强部门力量, 定期专题调研, 研究部署工作, 形成以教育系统、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机构为主, 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

二是建立中小学法制副校长为主体, 各校政教部门、班主任和团队组织为骨干的法制教育工作队伍, 形成在校青少年法制教育组织保障体系。

三是完善非校生青少年法制教育体系, 发挥公检法司、社区矫正和街镇司法所协调联动机制作用。

四是推行学校和家长协调沟通机制, 在中小学校建立由学生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学校领导组成的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委员会会议, 及时沟通了解学生及家长思想动态,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 以家长委员会为依托, 利用每学期末学生家长会宣传相关法律知识, 通过家长言传身教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深化在校生法制教育

一是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按照《中小学校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天津市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 各中小学校不断调整完善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保证教材、课时、师资落到实处, 尤其在教育内容上坚持预防犯罪与明确权利义务、维护自身权益相结合, 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及心理教育相结合, 对提高青少年学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成效十分明显。截至目前汉沽辖区内36所中小学的法制课开课率达到100%以上。

二是拓展法制教育第二课堂。在校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组织引导青少年学生自编自演法制文艺节目, 编制法律知识手抄报、自办法制教育宣传专栏,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诗文朗诵比赛, 组织学生参观图片展览, 观看法制教育影片、录像, 举办“法制故事上舞台”演讲会、“我与法律同行”观摩会等适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的法制教育活动, 使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增强崇尚法律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 在寓教于乐中健康成长。

三是推进依法治教。坚持不断加强各学校制度建设, 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都依法规范进行。同时,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教育和管理, 组织他们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 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治教的自觉性, 使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学法用法等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

四是强化法制副校长职能。汉沽自2003年起实施法制副校长制度, 由政法机关各部门选派30多名优秀干警担任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 他们定期为各学校举办法制讲座或法制报告会, 协助所在学校开展依法治校活动, 取得了较好成效。六五普法开展以来, 按照汉沽《关于加强法制副校长工作的意见》要求,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法制副校长考核和奖励机制, 推进校园法制教育教学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 更好的发挥了法制副校长职能作用。

五是开展延伸教育。在青少年学生寒暑假、节假日期间, 依托街道社区和镇村, 由政法各部门、街镇综治办、司法所会同学校, 通过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法制演讲、法律知识竞赛, 实地观看法官审案、参观展览等多种形式的有形活动, 教育熏陶青少年遵纪守法快乐成长。

强化重点人群重点教育

对在校生以外的外来务工青年、刑释解教回归社会社区矫正人员及有问题的重点人群等, 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 确定相关部门, 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法制教育。

一是由法院、检察院、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居 (村) 委会以及学校等单位, 对劣迹青少年 (包括在校学生) 在调查摸底基础上, 强化引导规范教育和管理。

二是由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负责对社区矫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重点对象定期检查, 掌握动态, 加强重点教育。

三是有针对性的开展外来务工青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2010年, 以外来务工青年聚居的胜佳公寓为依托, 组织开展了以“法律进公寓、劳动更和谐”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现场服务活动, 推动了此类人群的法制教育工作。

推进法制教育基地建设

在各街镇社区和农村建立完善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 利用基地组织政法干警、法制副校长举办法制报告会、模拟法庭、法制图片、禁毒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熏陶和教育。2010年7月, 汉沽首家进城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在胜佳公寓建立, 并举行揭牌仪式。依托该基地, 定期举办法制讲座, 对提升外来务工青年的法律素质发挥了促进作用。

发挥媒体宣传教育作用

一是充分利用《法治时空》电视栏目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 从2008年起, 汉沽普治办、汉沽司法局与汉沽电视台联合创办《法治时空》栏目, 至今每月一期, 选取发生在人们身边的鲜活案例, 生动形象地宣传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法律法规, 对教育青少年遵纪守法, 减少违法犯罪起到了积极作用。

浅析建筑企业工会宣传教育工作 篇8

建筑企业工会的宣传工作应适应建筑企业的特点,随着建筑企业的发展不断地变化。工会宣传工作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问题,要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加强工会宣传工作。

一、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工会宣传工作面临的问题

1.不适应建筑企业职工队伍组成的多样化。建筑企业职工队伍组成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群体、专业技术人员群体、普通职工群体、驻外地施工队伍、农民工群体等,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不注重对象的这种特殊性,就会大大降低工会宣传工作的实际效果。因此,工会宣传工作一定要考虑不同群体的接受程度,在增强差异化、针对性上下功夫。

2.工会宣传工作在建筑企业还存在“空白”领域。如建筑施工企业特点是点多、面广、流动性强,一线员工、农民工等长期在工地工作生活,组织结构和人员组合也是随工程建设项目的变动而变动,在一些偏远的项目,尤其是人数较少的项目,由于工会组织不健全,企业工会宣传工作存在空白点。

3.企业实施重组改制,使工会组织收到冲击,工会宣传工作弱化。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机构也在进行改革,许多企业工会进行合并、精简,工会干部几乎全部转为兼职,有的身兼数职。在这种情况下,工会的宣传工作自然也被削弱了。

4.工会宣传模式和手段陈旧落后。宣传手段单一,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新媒体不够,与基层实际情况和职工需求贴的不紧,缺乏时效性、针对性。

二、建筑企业工会宣传工作的内容

1.形势任务的宣传。对国家、对所在区域、对所在单位和对工会自身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与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宣传。

2、理论路线的宣传。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纲领的宣传,以及对工会理论、法规的宣传等。

3、思想道德的宣传。对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宣传,对社会主义公德、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的宣传等。

4、先进文化方面的宣传。组织读书会、演讲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群众性的业余文艺、体育活动,以及各种科技、文化、业务学习提高活动等。

三、做好建筑企业工会宣传工作的具体措施

1、各级工会要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当前,职工群众的思想上选择性、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各级工会要深入分析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搭准职工群众的思想脉搏,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切实防止“一刀切”、“一锅煮”,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职工队伍变化的客观实际,在强化传统工作对象的同时,更多地针对“白领”阶层、“三高”群体,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宣传工作。

2.要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不断拓展职工宣传工作领域。通过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更好地发挥工会“职工之家”的作用,消除工会宣传工作在企业中的“空白”点。尤其对一线职工、困难职工、农民工等群体,要向他们认真宣传国家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安全卫生等方面政策,切实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特别是普通职工的根本利益。

3.切实加强工会宣传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会宣教工作水平。近年来,工会干部兼职化、老龄化倾向明显,加上受社会上关于工人阶级、工会问题的错误思潮和模糊认识的影响,工会宣传工作基础受到很大影响。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群团组织建设的有关规定,从扩大党的领导基础、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的高度,加强工会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工会干部。要在岗位分工、专兼职干部配备和思想理论武装、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对重大及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一批站稳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本领作风过硬、群众感情深厚的人才队伍。各级工会和工会干部要认真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形势、学习新技能,特别要重视对青年干部的培养、锻炼和使用,充分发挥他们掌握现代传播技能、贴近新一代职工群体的优势,创新工作载体和手段,采取职工群众喜欢的活动方式、接受的话语模式和熟悉的事实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生动,让更多的人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4.创新工会宣传形式。坚持主题教育实践,凝聚职工思想共识。改进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造更多更好职工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组织文艺小分队、报告演讲团深入基层巡回演出,让职工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形成共识。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及时发现、培育、宣传、推广一批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岗位成才、共克时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开展专项劳动竞赛、创优争先、技术比武、小改小革等活动,使职工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精神创造成果得到升华。以职业道德为重点,以先进典型为宣传标杆,引导职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文明创建标准,使职工群众把实现个人理想与企业发展进步和为国家振兴作贡献统一起来。企业还要根基实际,量力开办工会刊物,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职工搭建平台,引起企业和职工的广泛关注。

5.高度关注并发挥新兴媒体作用,为加强工會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做好新时期建筑企业工会宣传工作,必须充分认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的重要,要重视工会新闻网站建设、运用和管理,力求快捷的把有价值的工会信息向社会传播,并通过互联网了解和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必要和及时引导。

参考文献

[1]章铮杨冬梅编著.工会工作规范文本与操作流程实务[M].红旗出版社,2013.7.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篇9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____”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__大精神,以推进“法治”为主线,紧紧围绕全市“全面小康、项目建设、宜居城市”等重点工作,认真落实本市和省、市统计局法制宣传工作实施意见,广泛深入学习宣传国家法律法规,为加快我市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创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而奋斗。

二、目标任务

(一)普法学习宣传的目标是:通过深入扎实的普法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市统计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统计工作者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尤其是统计法制意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增强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二)普法学习宣传的主要任务是:

1.紧贴中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党的__大关于法治建设精神的宣传教育,促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大力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律法规,向社会公众传播依法维权、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的理念,引导他们有序表达诉求,做好有关诉讼、信访、申诉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继续加强宣传宪法和有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与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2、围绕重点,深入学习宣传以统计法为主的规范统计工作行为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持之以恒地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和《省统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以法治统。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做好普法宣传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制度落实是保证。各科室、各部门领导要充分重视普法学习宣传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经常开展督查,确保普法学习各项任务得到落实。要建立领导和工作班子,本局仍以上年的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今年普法宣传学习教育的领导和工作班子,负责领导、协调和组织落实普法学习宣传的日常工作。自觉接受同级党委、政府和上级统计部门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加强与市委宣传部门、普法行政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加强对镇统计办公室普法宣传的指导,及时完成市普法办、市局交办的统计普法教育任务。

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镇统计办公室、本局各科室要将今年普法学习宣传工作列入本单位主要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做到有步骤地认真组织实施。理论学习中心组全年学法不少于2次,机关全体干部全年学法时间不少于40小时(学习计划安排见附件),基层单位的宣传教育应结合统计工作进行。

3、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全面小康、项目建设、宜居城市”等重点工作和本市普法宣传工作规划及省、市统计局统计工作要点开展普法学习教育活动,突出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统计法》这一重点,着力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千方百计提高基层单位和基层统计人员依法统计的法制意识,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4、形式多样,有机结合。普法学习与宣传应结合工作实际有序开展,充分利用集体学习日共同学习,工余时间自行学习,结合主题宣传周(月)、纪念日、专业工作、专业培训、职称培训、统计从业资格培训及继续教育、统计监审、督查、自查自纠和基层基础建设等工作,组织基层统计人员学习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和公共性法规知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标牌等多种阵地和工具,广泛开展公共性、公益性和专业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法制学习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多种形式有机结合,努力掀起学习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新高潮。

上一篇:生命的追问读后感作文下一篇:延期审理申请书辩护律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