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论文:浅析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教学的运用(精选10篇)
摘要:小学科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的改革之下,教学目标也倾向于在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增强学生体验机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学科学的教学不能使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因此通过情景教学这一方法,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去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能有机会亲自体验,有利于探究意识的培养,从而促进科学的学习。本文从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现状出发,结合相关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情境教学;技术
全球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着科技的影响,科技的不断进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科学课程要从小学生的生活出发,改变教学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关注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教师只知道一味的照本宣科,忽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难以调动课堂氛围。
第二,没有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无法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只是把书本的知识换一种方式呈现在屏幕上。
第三,科学学科的学习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而在教学中教师却很少将实验融入到课堂中,一些书本上的实验要求也只是直接给予答案就结束的,学生体验机会减少,对相应的知识点不能很好的理解,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运用情境教学,所谓的情境教学就是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虚拟的学习情境,将教学中较为抽象的概念以生活场景、真实实验等方式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为学生的学习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说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模拟化的场景增加学习的兴趣,能在学习中感到快乐,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因此,如何将情境教学应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出如下策略。
1.生活情境化
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是运用情境教学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第一步。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生活,而且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知识能对教育进行更好的理解,因此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的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能结合自身的生活常识来进行更好的知识点学习,同时学习科学合理的知识能纠正学生已形成的错误的生活常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由于学生的主要学习场地就是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将情境教学融入课堂中,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另一方面,创设生活化情境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注重将知识点与生活结合,在实际教学中,注意课堂提问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对知识点的理解,促进科学的有效学习。比如在上到食物这章节时,这一整大节都在介绍与我们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点,通过食物含有哪些成分,能从中获得哪些营养以及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等等小章节,学生可以学习到饮食方面的很多科学知识。像脂肪的`辨别方法就是用棉签蘸一点食用油,涂在白纸上,分别用肥肉、花生米等在白纸上挤压、滑动,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留有油渍。
2.结合多媒体技术创造学习情境
将多媒体技术与情境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小学科学的教学。首先在进行情境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深入专研于教材,使得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二是重点关注难点,有针对性进行整合;三是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四是注重评价与反思;五是以学习效果的最优化为目标。在遵循这五大原则的基础之后,利用信息技术将书本知识点与情境进行合理设计,学生能够通过生动形象化的画面来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置身与真实的场景中去思考,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加之多种媒体的特点,将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有利于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学习气氛。如《养蚕》一课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亲自饲养,这时,便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让学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以及蚕的形态、习性等知识。
3.进行实验操作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探究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它的特点就是实践性与操作性,直接也体现在教材内容编排中,教材中有许多的“动手做”和“观察”性实验,但这些实验往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是被教师忽略的。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学校的教学资源设备不足,无法为学生的参与实验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就是教师忽视实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模拟实验的情境,也可以要求学生私下完成实验,但要做好相关实验记录作为作业,老师在其中发挥监督作用,这样做的目的能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学习热情,有效解决资源设备紧缺的问题。实验使学生在感兴趣的状态下,进行探究活动和掌握知识。它既是帮助学生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比如在进行探究面包上的霉菌生长速度时,教师在讲解课程之后,发放给学生一张记录表,让学生准备四块面包,分为2组进行7天实验观察,记录相关数据。科学作为小学课程的主科之一,对于小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小学科学的对象是生活化的,只要你敢于开发思维,任何事物都存在这微妙的联系,一项伟大的发明往往来自意想不到的小事思考,所以只要你有想法就去做,必然会从中得到不少的经验,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作江.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科学课的教学模式研究..
[2]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中小学信息化教育
[3]赵玉,基于情境创设之教学模式的探究.中国电教化教育.
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 那么接下来的科学教学就轻松多了可以说是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了。老师就不需要像以前一样牵着学生走了, 只需要给学生提出要求指明研究的方向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交还给我们学习的主人———学生, 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究中发现科学的奥妙, 体验科学课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教师的引导与激励的作用还表现在指导本课题的探究的问题, 并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探究的问题上, 学生通过观察等渠道可获得知识和易于他们操作的探究方法, 以保证他们的探究活动既有趣, 又真正有所收获。
课堂是老师的生命力所在地, 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教师如何运用自身的素质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 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 是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积极启发、激励学生,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在观察、实验中体现出来, 在观察、实验之后也要让学生把他们在实验、观察中的发现说出来, 特别是结论性的、规律性的知识要让学生自己说出来。教师不能代替, 说对了给予鼓励, 说错了也让他说完。
作为新时代的科学教师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善于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和语言把更多的时间和自主性交还到学生的手中, 使我们的学生在更加融洽的环境中进学有效的学习和探索, 使科学课的灵魂———探究与发现得到更好的体现。
总之, 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 要指导学生自己去实验, 自己去观察, 自己去体验, 自己去讨论, 自己去得出结论, 不但要让学生获取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 真正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关键词】信息技术 必要性 优点 注意事项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产业阶段的到来,以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在无形中,不仅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向基础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基础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学生和电脑之间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学生通过电脑,将视觉、听觉等将系统进行调动,形成了教学中双方的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使学生的感知时空进一步扩展、激发学生发现与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研究,从各方面引导学生。
一、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各种学习和实践技能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所必须具有的科学素养,学生不但要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更要全面发展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方法和能力等方面的整体素质。”这是《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标准》中解析其时代性特点时所提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待多方面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进。激发学生对各门学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多方面经历,转变学生死记硬背、仅限于表象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点
(一)信息技术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目前的小学教材中,多以书本等纸质资料为主,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科研信息,虽然有不少的实物彩图以及直观的模型图,将知识生动的展现给学生,又做到了将文字与图片的合理结合。但与录像、投影、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等资源可以使各种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将各类枯燥的知识更有趣味,即能够优化教学环境,又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思路的扩宽,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最终目标。
(二)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得到充实。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各种网络资源的开放性,使得课程资源的观念不断改变。课程资源不再是单指课本教材,也包括了网络资源与音像制品等。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将教育资源进行组织,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对教学资源进行丰富,力求将过去静态传统的书本教材形式进行转变,转变为由声音、视频等共同构成的动态教材,使教学内容得到充实。进一步将这些动态教材带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寻找其解决方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
在课本教材的编写中,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使得编写内容亦有局限性,对于发生的现象与事实等,只能对其中的一小部分进行列举描述,无法顾及各类最新科学信息。此时,可以从网上搜索大量的最新信息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使网络的用处得到充分体现。
电子信息资源对教学内容的扩充,表现在教学中的任何阶段。在教师与学生对课程进行预习时,可利用搜索引擎,从网络中搜索查找课程相关的资料、图片或音响,对课程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教材以及自己搜索的网络资料信息参与课堂,进行合作探讨和学习,对课程中心思想有较深的认识。课后,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通过网络等资源,对知识进行更深层面的了解。
(三)信息技术打破了学生认识中的空间限制
在传统课本教学的条件下,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往往会受到各种的限制,只能对一时的情景与肉眼可看见的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对于不同时段或者是微观事物,即无法进行观察,也无法进行体验。但有了电子信息技术,一切大有改观。
三、注意事项
现代信息技术为今天的高质量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格外非常注重信息技术与课本教学的整合,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为课堂教学服务。但是,在我们对信息技术进行利用的同时,要加强对有效整合的更深一层理解,防止出现一些教学误区或造成本末倒置的做法,以致缺乏实际效用。
(一)忌喧宾夺主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但由于个别的教学课件中制作不当,出现了宣兵夺主的现象。
例如:课件中对图像、动画、音乐等素材进行了过量的穿插,使得特效出现过多,令人眼花缭乱,不但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如课件中在文字出现时加了旋转、声音等一类的特效,更是使学生忽视了最重要的图片和文字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课件中又满是视频、动画,浪费了大量时间,致使教学时间不足,虎头蛇尾,学生无法对知识进行真正掌握。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忙碌不停,学生看似极有兴趣,然而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并未参与其中,对教师运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所展示的内容也没有真正理解,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忌换汤不换药
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但在改革过程中,一些教师制作的课件仅仅是将投影仪取代了黑板,用播放视频取代了教师讲授。这样不过是对传话筒式教学的延续,并无实质改变。
四、小结
对教师来说,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不仅是授课的一种手段,更是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对学生而言,不仅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更是与实践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为现代新型人才打好基础的必备途径。具体到基础教育中,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不仅帮助教师有效传达各种理论、也帮助学生积极对理论进行理解,是培养现代综合性人才的重要途径,需要整个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新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同时,也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教学,必将引起一场新的关于教育改革,形成新的教育前景。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运用中是一把双刃剑
[2]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带来的优势
[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整合
江苏省兴化市西鲍初级中学 申家安
内容摘要: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教育评价观念的转变就要是构建崭新的教育教学评价观。学生评价是评价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发展性学生评价、表现性学生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等是现代学生评价方法。然而现行学生评价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提出作者的点滴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 英语教学 学生 科学 评价体系
学生评价是评价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环节,同样也是新型教育评价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评价是广大英语教师历来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经过多次的反复,不断创新,不断升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施行,为英语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如何进行学生评价指明了方向。
一、评价观的改革
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故应当更新评价理念,改革评价的体系。
教育评价观念的转变就是要构建崭新的教育教学评价观,其教育评价观上应完成六个转变:1.教育评价目的从“选拔”转移到“发展”;2.,教育评价方式从“他评”转移到“自评”;3.,教育评价的客体从“智育”转向“五育”,从“产出”走向“效率”;4.,教育评价的标准从“相对标准”转移到“绝对标准”与“个体标准”相结合;5.教育评价的方法与手段从定性与定量的分离走向两者的结合;6.教育评价结果的解释从“武断”走向“灵活”。
评价学生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学生的学习斗志与进取心,培养学习兴趣和调动积极性,激活个体,唤醒创新。对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的重视,意味着学生评价不仅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水平的提高,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其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其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学生评价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评价。学生是评价的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要发挥学生在学生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主体性评价不仅是靠外部力量的督促和控制,更多的是每一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
二.学生评价的方法
(一)发展性学生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本质追求,学生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评价亦是如此。因此,新课程倡导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必然要重视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与个体差异。常见的学生评价方法有下面三种:
1.按照评价的目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或教育活动进行之中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或特殊困难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准备。教师应借助于以前的成绩记录、摸底考试、智力测试、态度和情感调查、观察、访谈等手段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要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明确学生发展的起点水平,为教学活动提供设计依据;识别学生的发展差异,适当安置学生;诊断个别学生在发展上的特殊障碍,以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
形成性评价是教育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引导教育过程正确而高效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育效果所采取的评价。教师应借助于平常作业、日常观察和形成性测验等主要手段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引导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向,强化学生的学习,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矫正处方。
为了使形成性评价有机的融入英语教学中,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采用课程学习活动评比、学习小组评价、全班集体评价、学生互评、作业评价、建立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等非测试型课堂评价方式和平时测验等测试型课堂评价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内容除关注学业成绩以外,还要重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的发展,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评价标准及要体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法。如果学生对自己某次课堂测验成绩不满意,可以暂不记录成绩,学生在经过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可再次参加评价。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还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记录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提高教育评价的有效性。
终结性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做出的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内容比较广,概括性水平比较高。它可以考察学生群体或每个学生整体的发展水平,为各种评优、选拔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以总体把握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为教师和学生确定后续教学起点提供依据。
终结性评价通常与区别优劣,分出等级联系在一起,容易引起评价对象的焦虑,因而备受人们批评。但适度的焦虑可以起到提高学习的质量的动机作用。终结性评价也是检测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较好地反映出教学的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2.按照评价的参照标准的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相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群体中,为了对每个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作出区分而进行的评价。它有利于在群体内作出横向比较,可作为选拔和甄别的依据;也有利于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判断自己的位置,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习动力。绝对评价是以教育目标为基准,对每一个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作出的判断。它有一个共同的客观的标准作参照,从而作出合格与不合格的结论,明确学生发展状态与教育目标之间有无差别。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就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而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比较充分地照顾到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
3.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也就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
他人评价是指由其他有关方面的人员对评价对象所实施的评价。外来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指教师、家长和社会。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施要有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在实施中制定明确而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要以促进学生达到目标为根本目的。因此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关注个体差异,注重过程,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以《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各级课程目标为依据,明确各级评价内容,对各级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评价内容,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述出来,选择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工具,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和数据,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二)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它能克服传统学业成就检测上的种种弊端,重新回归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整而真实的生活,强调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来评价学生的发展,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要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新、实践、与人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表现性评价可以给学生评分,也可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诊断,但重点在其后。课堂上的评价领域应是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要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允许追求多样性的答案。教师对要评价的行为表现应自己先实际表现一下,评价的标准数量不宜太多,表现评价的工具可以直接借用也可自行编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学生知识结构的广度和宽度适当选择表现性任务的类型。除此而外,教师还要设计表现性任务的条件、情景和观察的次数。
(三)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一种新兴的质性评价方式,在英语学科课程评价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是当前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的亮点。它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反 3 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用于收集学生作业,通常为学生的较好作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他们所完成的作业中,选出比较特殊的几份,并且对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和学习的方法加以反思。它展示学生在努力学习后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同时学生也可以思考他们学到的内容和学习的过程。档案袋内还可收集课前预习笔记、优秀作业及优秀试卷和作品、学习小结或反思、探究活动中最深刻的解题方法。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首先要与评价目的联系起来考虑,确定收集材料的类型要与评价内容结合起来,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照顾个别。收集的内容是什么形式和类型并不重要,只要能描述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发展的价值,与评价的目的相关,就可以收进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的评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给成长记录袋中所收集的材料评分,即分项评分;二是对成长记录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能够促进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结合,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提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证据,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并从中受到鼓励。
三.现行评价方法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一)现行学生评价方法的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然而我们现行的评价工作还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还有一定的差距,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应该加以重视: 1.激励的导向性与实效性不强
现在不少英语教师开始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
(1)只重形式,不重实质,激励有表面化、形式化倾向(2)只谈表扬,不谈批评,评价走上了另一极端(3)奖励方式一味求新,学生产生浮躁情绪 2.“等级制”和“成长记录袋”操作困难重重(1)等级制的困难
小学平时采用“等级制”来,而在统一考试和教育质量检测考试中都用百分制,小学生不能适应。在评语的书写上,评价项目多,学生人数多,教师工作量很大,评语越写越少,雷同的多,作用降低了。2)成长记录袋的困惑
一、袋中成长记录没有很好的与学科相结合,缺乏目标和针对性,缺乏对学生发展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二、个性化与标准化的冲突。袋中的材料五花八门,使用 范围较大,但由于个人喜好不一,易产生分歧,影响了它的使用。三,时间、精力的加倍投入,让教师、学生负担加重。
四、成长记录袋的管理困难。一所学校也有近上百成千份记录袋,在哪保存,谁来管理,如何管理,还缺乏通盘考虑。3.学生、家长参与评价过程中的不足
家长、学生对新课程理念还很陌生。教师对新课程的了解而家长、学生的不理解。在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同时,却忽视了对家长和学生参与评价的必要指导,从而影响到家长和学生参与评价的质量。农村里还有许多学生是留守孩子,家长不可能参与学生评价活动。新课程实施后,允许学生多次参加考试,并以好的分数作为成绩记载。于是,好学生常会埋怨成绩不好的学生经过几次考试后成绩与他们差不多,或超过他们。不少学校怕麻烦,也没有组织多次的同类型的考试。4.配套机制的落后
(1)中、高考制度改革缓慢
中、高考制度的存在让老师们畏首畏尾,不敢放手去做。到目前为止,中、高考从内容到形式较以前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是一卷定终身,一分之差就会名落孙山,是完完全全的甄别功能,实实在在的知识比拼,真真切切的结果评价,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评价体系与高中阶段的旧评价体系之间有着极大的矛盾。
(2)教师和学校评价改革滞后
学生评价改革与教师、学校评价改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很多地区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仍然沿用旧有的评价体系,教师和学校评价改革已经滞后于学生评价改革。严重阻碍了评价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因此穿新鞋(教材改革)走老路(观念陈旧、分数第一)还在严重影响学生评价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学生评价的建议
如此多的问题亟待解决,要求我们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工作者们必须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笔者有如下思考与建议: 1.日常教学评价,应做到启发性与针对性相统一
教师要确定明确的目标,积累对学生观察的资料,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纵向比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进步和不足。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优缺点运用启发性原则,给以适当巧妙提示。委婉评价,点拨提醒,指点迷津,都可以让学生受到启发。学生评价要有针对性原则,教学评语要符合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依据不同的年龄特征、心理需要、兴趣爱好、个人习惯等给予不同的评语。
2.发挥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合力,完善“等级制”与“成长记录袋”(1)完善等级制
针对等级制实际内涵不稳定的情况,教师自己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帮助家长、学生认识等级制内涵的多变性,在编制试卷时力求试卷难度稳定,保持平衡,并可根据各次试卷的实际状况灵活划分等级。在评语的书写上,教师要在日常评价高质量的前提下,写出有质有量的期末评语来。针对教师担心学生不适应分数制的情况,国家可以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统一使用等级制,教育部门的各种检测试卷也应为等级制作好榜样。(2)完善成长记录袋
建议进一步细化,将其分为这样三类:作品成长记录袋、过程成长记录袋和进步成长记录袋。作品主要取自学生平常的作业而非额外的作业。评价时可以结合班队课、家长会,尽量不占用额外时间。
成长记录袋的管理,现在可由家长、学生来管理,平常放在家中,评价和展示时带进学校。英语教师要做好英语学科记录袋的指导、检查工作。今后,学校应有专人管理,辟出专门场地放置,要增加班与班之间,校与校之间的交流,尽快普及成长记录袋。
3.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切实兑现多元化评价
要让家长、学生真正参与评价,发挥评价的实效,教师应该进行必要的指导。鉴于当前实施方法有限的情况,笔者建议:
(1)家长参与评价的方式:①建立家庭学习档案 家长可以在家中给学生准备成长记录袋,让家长在家中看到显示的进步,也让家长和学校联系交流有了具体依据。②家长批语 即家长把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写在作品上,增加对孩子的了解,学生会感到自己作品的价值在增长。
(2)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①调查表 教师设计的针对学生某方面情况,采用问卷的形式,让学生思考一些问题,达到反思的目的。②信件 让学生通过交笔友或与父母通信的方式(特别是农村留守学生)来提高自评能力。4.加快完善配套机制,优化学生评价改革环境
中、高考应该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进行改革,改革考试本身和考试制度。高等学校、高级中学招收新生时除依据考生成绩,还应考察学生成长记录袋、其他必要的辅助考试,建立或完善优秀生特长生推荐制度。
开展对教师和学校评价改革的研究和实验,优化学生评价改革环境,推进新课程各项评价改革工作,让教师们觉得课程改革是他们职业发展和体现生命价值的一次重要机遇。还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增加教师改革动力,广泛宣传评价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使改革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课题小组.2003.小学等级制评价制度实施情况调查报告[J].北京:课程教材教法 . [3]Scott G.Paris,Lindak.Ayres(美).2001.培养反思力(袁坤译)[M].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4]周卫勇.2002.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吴钢.1996.现代教育评价基础[M] .北京:学林出版社
摘要: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现行的实验教学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在实验前设计合理的实验,给学生提供充足、合理的实验材料并在实验中适时的呈现出来。实验活动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并在实验后给学生充分交流的空间。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的实施使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的作用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是目前很多实验活动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的精神愉悦,实验教学的效率明显低下。那么如何真正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所学的理论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合理的实验教学设计是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一)实验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实验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锻炼培养学生的思维。因此,在科学实验中必须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由于三、四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感官认识,比如《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中需要教师设计多个小实验,学生通过多个实验的操作观察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加强,教师设计实验时只要加以一定的指导,学生就能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得出实验结论。如《浮力》一课中,学生把木块放入水中,用手按压来感受浮力,接着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自己设计实验来测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大小。然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是否一样?”学生再次设计实验研究得出结论。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更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实验教学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是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艺术。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探索,从而使教学活动更有效。要让学生对课堂中的探究活动产生兴趣,在导入部分,教师就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把教学任务转化为自主探究的愿望。所谓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二、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课上要用种种材料,是科学课的一大特点,有些老师觉得把材料交到学生的手中会造成课堂的一个混乱,但如果我们能做到以下两点,就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一)实验材料的准备要充分、合理
科学实验活动能否取得成功,能否达到预想的效果,实验材料起了很大的作用。实验材料不仅要准备的足够充分,而且所准备的实验材料学生使用起来要能得心应手,还要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和良好的实验效果。例如《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探究岩石变化的原因中冷热对岩石的作用这一实验活动对材料的选择就要慎重,如果没有选对材料的话,学生将无法从活动中看到预想的实验现象。我们这里选用的岩石应该是比较脆、易碎的一些岩石,这样通过两三次的冷热交替实验就能看到明显的现象,如果选用了花岗岩等岩石,那么这个实验肯定是失败的。当然有些老师会选用玻璃弹珠来代替岩石进行实验,虽然可以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是没有用岩石进行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二)要把握实验材料呈现的时机
要把握实验材料呈现的时机,因为根据学生的心理,他们对实验材料特别感兴趣,如果材料呈现过早,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往往还没有听清楚活动要求,甚至还没有明白要研究的内容,就开始动手了,导致活动毫无目的,成了学生的嬉戏活动,最后只图了个热闹。
三、实验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小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在实验时,如果教师不加指导或指导不明确,学生往往出现无目的、漫不经心地观察的情况。他们常常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或有强烈刺激的现象,而放过了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帮助,让学生科学地听,科学地做,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感知事物。如在《磁铁的磁性》一课,我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使他们乐于参与教学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游戏”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对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我采用“找朋友”的游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用磁铁跟实验桌上的各种材料靠近,看看谁是磁铁的好朋友。每位学生逐一实验,结果发现只有小铁片、铁钥匙、大头针、回形针等一些铁制品才能被磁铁吸引,而木条、铜钥匙、橡皮则不能被吸引。从而使学生能直观地认识磁铁能吸铁一类物质这一性质。
四、实验活动后的交流能进一步挖掘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交流也称之为活动后的信息处理加工,这是科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课不仅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活动,活动后更需要学生对活动的信息加以交流整合,最终达成一个共识,这样的实验活动才能提升实验的有效性。如五年级上册《种子发芽实验》一课,这一课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学生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然后小组交流确定自己小组所要研究的问题,制定小组计划。活动期间,学生既要和其他做相同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收集相关的实验数据,得出所研究问题的结论,最后还要进行全班交流,达成共识,得出绿豆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是:水、适宜的温度和空气这一结论。
前言: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科的教学就是通过设置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环境,并提供充分的指导与帮助,让学生从提出问题出发,通过设计实验,系统观察,搜集、分析、解释信息,做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过程,进行学习。
摘要:
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要依靠仔细地观察现象,并从观察中发现能成立的理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理解和技艺掌握之母。”由此可见,观察力对于学生了解并掌握客观事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教学中,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种心理品质,是在成长中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因此,我们在科学课上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去发现,逐步养成认真观察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 观察 培养 方法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观察现象和各种实验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科学素养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整个科学教学中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首要前提。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呢?下面就谈一下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立足于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强调:“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小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奇,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好奇心就是一个起点,一种力量,它会推动一个人寻求对他或她所看到的现象的解释,这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品质,也是实施观察能力的切入点。要使孩子学会观察,我们的起点就是立足于孩子的好奇心,保护好它,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教学中必须爱护学生的直接兴趣,鼓励学生多观察,同时把他们的观察兴趣引导到有益的方面来,培养他们的间接兴趣,从而使观察兴趣真正成为观察力发展的原动力。如教《植物的叶》一课时,师生共同采集各种植物的叶子,课堂上,通过让学生“给叶子找妈妈”的游戏,认识这些叶子都是什么植物的叶,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观察这些叶的形状像什么,比较这些叶有什么不同。学生学习兴致盎然,不但认识了教材中的几种叶形,还认识了当地一些常见植物的叶子。
二、备足观察材料,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观察的机会
充足的材料有利于分组观察,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观察的机会,更好地认识自然事物;典型的观察材料有利于学生顺利进行观察,找出其特征;新颖的材料可以激发学生乐于观察、主动探究的情绪,全面认识自然事物的特征。
为儿童准备充足、典型、新颖的观察材料,是保证儿童有意观察、主动探究自然事物的基础条件。例如,在上《蚂蚁》这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放大镜、蚂蚁及一些辅助材料,放手让学生分组去自由地观察研究他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们面对昆虫盒里放的蚂蚁和放大镜,忍不住地用手去拨弄拨弄,用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观察,自然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了。这时,我也不时地加入各小组的探究活动,让他们感觉到教师也是他们研究活动中的一份子。这时,还需要教师用眼睛和耳朵关注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要敏锐地注意到哪个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争论什么?多问几个“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等帮助他们开展有时效性的科学探究活动。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这类疑问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和新知识结构的建立,而且有新意的质疑是学生积极探索的内部动力,是学生认知水平的体现。所以,课堂上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点思考问题的时间,鼓励大家要大胆质疑。每个人对学习内容都有不同的体验和独立思考后的不同见解,“我认为”,“我可以这样”,“我还可以这样”,„„与他人不同的的即是创新的“闪光点”。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傻问题,怪想法”。要通过学生的这些“幼稚”想法看到其背后的无穷创新“潜力”。例如,我在教《导体和绝缘体》时,一个学生的发言对我的启发很大,他说:“绝缘体有时也会导电。”对此,我没有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说木块如果湿了肯定会导电,他的解释令大家大吃一惊,他所追求的已不是一般的现象了,这种创造性思维不正是我们教育者所希望的吗?我鼓励他继续研究,把自己的想法写成小论文。在教学中,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的不同见解,必将点燃起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科学探究的引航灯。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的源泉。可以说一个人的想象力决定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和发掘学生自由想象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异想天开的想象力。如《运动与摩擦力》一课,当通过老师的讲授,学生对摩擦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就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如果没有摩擦力,世界将会变成怎么样?当学生联想到没有摩擦力汽车将会横冲直撞,人们不能走路,人们将会很难拿起物体等多种很难想象的事情,世界将会变得一塌糊涂。通过这样的突破常规的想象,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摩擦力存在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适时引导,提高学生观察的实效
观察不是随意的看,而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感知活动。观察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到观察的效果,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对象上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情绪性明显,注意力常集中到次要的或与观察不相关的方面去,有些同学甚至以为观察是玩耍,因此,观察前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明确观察范围和观察重点。比如教《认识水》一课,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感知训练,教师要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运用感官观察事物的正确方法,如怎样闻气味、尝味道等。所以,观察目的明确,观察重点突出,就能避免学生在观察中偏离观察内容,提高观察效率。
六、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
没有科学的观察方法,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不到较好地培养,因此,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也非常的重要,在科学教学中一般可以让学生尝试以下几种观察的方法:
1、直接观察法。不借助任何仪器,凭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方法。直接用眼睛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等。科学课中最简单的观察法。
2、间接观察法。运用一定的工具进行观察的方法。像望远镜、显微镜和放大镜,哈勃望远镜和隧道扫描显微镜的发明,使我们将原来看不到的东西现在都能看到了。在间接观察前,如果是首次使用要介绍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醒学生要注意的问题。间接观察可以延伸人类的感觉器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观察手段。如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表面的气孔,用放大镜观察纸的纤维等。
3、全面观察法。综合运用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的方法。水的观察,让学生运用眼、耳、鼻、舌等感觉,对水进行全面观察,从而归纳出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
4、分解观察法。分解法就是将比较复杂的物体分成几个部分,对各个部分逐一地进行细致观察,然后再把各个部分综合起来认识,以便了解其全貌。如观察客轮,先看客轮的外形,再对客轮的船首、船身、船尾、船舱进行观察,最后将各个部分的观察综合起来,就认识了客轮的全貌。
5、比较观察法。比较是人们认识自然事物或现象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自然教学中,运用比较观察容易发现自然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异同。如在研究“哺乳动物”时,利用幻灯片或挂图指导学生观察猫、牛、猴、狮子等的特征,就容易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以及它们在繁殖、喂养方面的共同特征。又如,在研究“鸟类”时,指导学生先观察鹰、喜鹊、家燕、大雁、啄木鸟等外形上的共同特征,再通过比较,学生就容易发现它们身体都分为头、颈、躯干、尾、翅膀、腿六个部分。
6、长期观察法。如观察凤仙花的生长情况,观察蚕的一生变化,一周的天气变化。长期观察,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毅力品质,并能做好观察记录,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
„„
观察的方法还有很多,每一种观察法都有利弊,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另外,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往往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总之,小学科学教学,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观察活动中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深入指导、启发、点播和帮助学生,让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逐步养成科学观察的习惯和良好的科学态度,学会总结和应用观察结论,达到增强学生观察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的观察效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目的,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小学科学课中的十种观察方法》 杜志刚
科学来自生活。小学科学中的很大部分内容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只要处处留心, 善于观察, 生活中有很多材料是可以利用的。教具以它的直观性在小学的实验教学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通过教具的演示及学生亲自动手实验, 可以激发学生实验研究的兴趣,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归纳概括, 提高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这是其他教学方法所难以达到的。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 由于教具的配备不足, 或是配备的教具不够理想, 常会导致实验效果不明显。因此, 笔者从分析教材入手, 找出哪些教学内容需要自制教具, 明确制作目的。下面结合平时的教学, 谈谈笔者在自制教具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实验的科学直观性
教科书《科学》 (五年级上册) “在阳光下”单元中有个实验, 在向阳处和背阴处, 说明光照温度不一样。教材中的做法是用挖土工具把一支温度计埋在地里测得的温度, 就是背阴处的温度;把另一支温度计架在阳光下, 测出来的温度为向阳处的温度。两支温度计是在不相同的条件下测出的不同温度, 来说明向阳处和背阴处的不同温度, 这种做法其实是不科学的。因地里温度会受地的湿度和日照时间、地温积累影响的, 在下午上课时, 有时学生测出的地里温度会高出阳光下的温度, 不能体现出向阳处温度高、背阴处 (温度计埋在地里) 温度低, 影响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判断, 甚至会误导学生, 也不能体现出科学课中要求的相同条件下的比较。另外, 温度计埋在地里与沙泥摩擦容易断裂损坏。因此, 笔者想到制作一个装置来进行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温度比较。材料有一个木制双排试管架, 一块薄木板, 两支温度计。方法是在试管架的两排之间用一块薄木板隔开, 然后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在木板的前后两侧, 让木板的一侧面向阳光就是向阳处, 则另一侧就是背阴处。实验时, 将两支温度计分别贴上标记1和2, 先在室内记录两支温度计的室温, 然后去阳光下将两支温度计插在试管架薄木板的两侧, 使1号温度计在木板的前面向着太阳, 2号温度计在木板后面背着太阳 (如图1所示) 。这样两支温度计都是在试管架底板的木架上, 但光照强弱不同, 可测出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温度差别。从实验中发现:秋冬季的晴天强烈阳光照射时, 向阳处温度比背阴处的温度高出约6℃;秋冬季的多云天, 向阳处温度比背阴处的温度高出约3℃。此外, 秋冬季的晴天强烈阳光照射时的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高出10℃以上;秋冬季的多云天, 一般阳光照射的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高出6~7℃。运用实物整合制作的教具具有直观性和科学性, 更具有说服力。
二、注重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盐”实验, 教科书中示意先将盐分好, 每2 g一包。若教师课前秤好分包, 既浪费纸张, 又不环保, 学生也没有体验到实验的全过程。但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因素, 学生使用天平很困难, 会耗费大量时间, 一节课的时间就耗在称盐上肯定不行。因此, 考虑用“勺”来代替计算加盐的多少。上课时, 选用每勺大约4 g的小勺子, 这样实验时间不会很长。实验过后, 100 m L水不同小组用了9勺 (36 g) 、10勺 (40 g) 、11勺 (44 g) , 甚至有13勺 (52 g) 的。误差比较大的原因有盐撒落在桌上、水在搅拌时溅出等,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勺子口径大, 导致学生在刮平勺时不准确, 还有勺柄的原因。为了尽可能缩小误差, 使实验数据接近准确, 笔者课后不断地思考着应该找个更好的测量工具, 既能降低学生操作的难度, 又可以减少实验误差。通过多次试验、比较, 最后找到了口径小而平的笔帽。经过多次测量实践, 学生平时多数用真彩牌的笔, 其笔帽能装4 g盐。在笔帽外扭紧一根细铁丝作为手柄, 变为量盐的工具 (如图2所示) 。运用这种自制的量盐工具, 各组学生都得到了常温下100 m L的水能溶解大约36 g盐的准确数据。
三、变看不见为看得见
“冷水与热水”是教科书《科学》 (三年级下册) 的内容, 在探究热水与冷水不同之处的活动。教师先演示热水在冷水中扩散的“水火山”现象。材料有一个大烧杯、小玻璃瓶、红色墨水。实验方法如下:在一个小瓶子里装满热水, 再滴进一些红墨水。然后用线绳系住小瓶, 将它放入一个盛有冷水的大烧杯里, 会看到红色的“云雾”从小瓶子里冒了出来, 如同火山爆发一样, 一直上升到水面 (如图3所示) 。这个直观的实验能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将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 即把学生对水火山外部现象的兴趣转移到探求热水在冷水中上升的原因上来。
“我们自己”单元中有项内容为人体呼吸的肺活量。人体的肺活量有多大, 因人的体质和性别的不同而不同, 让学生真正体验了解自己的肺活量有多大。在仪器室配备有几个肺活量测量仪, 但体积大, 开口大, 不透明, 且没有大的水槽与之匹配, 不适用。因此自制肺活量测量仪, 材料有:大的废饮料瓶、口径1 cm的透明塑料管、量筒、签字笔的笔套、水槽。先用量筒量水倒入大饮料瓶里, 然后标上体积数。测肺活量时, 将大饮料瓶装满水, 然后倒转放入有水的水槽里, 接着把塑料管的一端插入饮料瓶口, 在塑料管的另一端插笔套并保证气密性。学生测肺活量时先深吸气, 然后对着笔套深呼气, 看饮料瓶排出了多少水量就是肺活量 (如图4所示) 。其他学生将饮料瓶装满水插入塑料管, 再换上自己的笔套, 就可以测自己的肺活量。这样的自制教具既简单卫生, 又耐用。
四、结束语
自制教具, 实际上是科学教师的自发行为, 这种行为是课堂的沉淀与积累以及课后的反思与创造的结果。自制教具既经济实用, 又直观形象, 使教学做到深入浅出, 融会贯通, 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学生看得见, 理解深, 记得牢, 会运用。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特别是当他们看到利用身边材料有效整合出来的教具能做出明显的实验效果后更受启发, 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自制教具对科学教学的探索研究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极为显著的效果, 对推进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徐敬标.小学科学教学技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1.变抽象化为具体化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尚不完全,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法,因此对于抽象化的事物很难理解和记忆,对于书本上的科学知识,仅用简短的文字介绍和几幅静态插图,很难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谈知识的掌握了。通过利用电教媒体,将抽象的事物和概念具体化,以动态的形式和直观的感受展现给小学生,对于帮助他们认识事物的变化特点、运动规律、构造组成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将静态化为动态化
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很多启蒙知识都是动态化的,比如金鱼是怎么游动的,细菌是怎样繁殖的等,通常面对这些知识,教材中只告诉学生它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做的过程就得靠小学生自己去想象。由于思维和认知能力有限,学生很难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
3.将复杂的规律简单化
利用电教媒体和互联网,可以将复杂的现象简单化,将远方的事物活灵活现展现在教室内。因此,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恰当运用一些录像短片,演示学生无法亲自看到的和身临其境的一些事物的变化规律,就能化难为易,让抽象的规律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便于学生接受,难点易于突破。
二、科学教学中电教媒体的应用方法
1.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由于活泼好动的天性,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师要想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尽量多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小学教育中教师强制性地知识灌输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无论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人成长看,都是徒劳无功的。因此一名优秀的小学科学教师,能够在课堂上通过对学生神态、眼神的变化,做到及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从而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利用电教媒体,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之产生对于知识的探索欲望。
2.利用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小学生常常存在着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奇思妙想的疑问,如果教师按照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很难达到解决小学生问题的目的,多数情况下就会出现教师生搬硬套、敷衍了事的现象,造成学生对知识的不理解和厌学心理。通过利用电教媒体手段,可以将这种问题化难为易,以一种便于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知识和原理上的讲解。
3.利用电教媒体,引导学生总结概括
总结概括是对本阶段教学的整理和为下一段教学的准备。就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讲,教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总是尽可能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这种出发点本身是好的,但是由于忽略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往往会适得其反。
4.利用电教媒体,帮助学生巩固深化
由于小学生大脑记忆功能发育的不完全性,对于印象不深或者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很快就会忘掉。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通过反复提醒、抄写、背诵等方式进行小学生所学内容的加深记忆和二次记忆,但是实践证明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通过利用电教媒体的短片回放、智能提醒等功能,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对所学知识的提醒和回忆作用,引导学生加强对旧有知识的深刻记忆能力。利用电教媒体,多数学生能较积极地感知事物,在教师的启发下观察新异的自然现象,识记自己遇到的事物和学习内容,动脑筋,想办法尽力解决,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力、想象力都有一定的发展。
5.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小学阶段正处于智力和身心的发展关键时期,对这段时间的培养优劣将直接决定着小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而小学阶段的科学学科无疑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升学生创造兴趣的关键。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作用,引导小学生走进身边的科学事物和科学现象,开启小学生的创造性智慧,发展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论是对于本身的知识学习,还是今后人生观的树立,都有着重要影响。
6.利用电教媒体,培养探究科学精神
探索未知事物一直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文明得以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从小学阶段,注重对小学生探究科学、寻根追源的科学精神进行培养,利用电教媒体展现复杂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当学生在课堂上看到自然现象的神奇、人类科学的奥妙时,就会吸引他们强烈的好奇心,进而产生求知欲,促使他们形成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究精神。
7.利用电教媒体,增强学生听说能力
小学中年级学生词汇贫乏,往往词不达意。有的学生甚至不能讲完整的话或者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及愿望,也无法进行必要的语言交流。思维和语言是密切相关的,锻炼他们的语言,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参与正常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要选择科学的方法和较为恰当的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多媒体协同训练,投影、幻灯、音乐、录像相结合,不但改进了教法,而且很好地指导了学法。在此基础上,学生不仅能有感情地读,而且能流利地背诵、完整地默写下来。可见,电教媒体在小学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三、结语
电教媒体的兴起和广泛应用,使得小学科学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通过电教媒体的普及,不仅在科学学科方面,而且对于学生的数学、语文等各学科的学习都有着积极推动作用。在今后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广大小学教师应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对教材中的内容做到动态再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和科学化。
萍乡市安源学校陈安岐
在科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有事半功倍之效。现代教育技术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科学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再现科学故事情境,使科学故事内容形象化,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我们怎样做判断》时先出示一段多媒体关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资料。由于有了视频的铺垫,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尽情地欣赏着哥伦布沉着指挥、冷静判断,终于找到新大陆的经过的画面。通过这些活生生的画面,学生深刻地理解哥伦布做出了怎样的判断,他是怎样做出这样的判断的。再引导学生挖掘、补充故事中没有交代出来的推理过程,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再如:教《探索月球的秘密》正好是我国嫦娥奔月期间,放上一段嫦娥奔月的视频,引入新课,学生被情节感染,整节课都热情高涨,达到了使学生兴趣大增,增强学生探究欲望的目的。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灵感,引导想象
教师要适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打开想象的天窗,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太阳能的利用》首先搜集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有关资料并做成图文并茂的资料卡片。在出示图片后,让学生观察图中都有些什么,说说这些对象和太阳能之间有什么联系。让学生发表看法,由于有了资料卡片的提示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太阳与我们、与万事万物密切的关系,从而进入太阳能的利用的学习。怎样利用太阳能?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太阳能为我们做了什么?这时教师出示以搜集的资料,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整理。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对太阳能的利用有了较深的了解。教师再次用多媒体课件补充介绍:目前情况下,人们还不能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教材中所示的太阳能汽车,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再转化为机械能的。进而让太阳能热水器,学生家里使用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同学,介绍太阳能热水器特点。从而为活动《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奠定了灵感的基础,学生根据现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特点提出与太阳能利用有关的问题,并思考这样设计和制造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假设。制定出了研究计划并准备对比实验的材料。
三、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教学。同样,科学课的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
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湘教版五年级《他能撬动地球吗》 是一堂科学探究课,要求学生会做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能够观察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学习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教学重难点为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该课是具体认识一种简单机械的起始课,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因操作不熟练总是挂不好钩码而导致只顾实验,不管记录实验数据的情况,从而影响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教师在导入阶段用多媒体演示一段科技史-阿基米德的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多媒体演示杠杆尺的构成,由于多媒体课件图比较大,学生比看实物演示更清楚,因此对杠杆尺的结构(阻力点、支点、动力点)了解的比较透。再通过对如何移动杠杆支点、阻力点、动力点的位置进行演示,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操作杠杆尺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减少了错误,实验探索过程大大缩短,不记录数据的组大大减少,为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模拟抽象的概念, 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在科学教学中,对微观世界的精细结构和宏观世界的自然规律等知识,教师无法准确表达,学生也学得一片迷茫。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将微观的、不可见的、抽象的,变化太快的或变化太慢的教学内容,逐层展示给学生观察,形象直观,效果显著。有一些抽象的现象, 如火山喷发现象、地震现象、生物链、地壳运动
等学生是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述或实验观察轻松掌握的。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多媒体把抽象理论和抽象模型具体形象地展示在屏幕上帮助学生理解,再加上模拟实验,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也就变得容易了。
五、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是科学课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社会为我们利用网络提供探究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奠定了基础。老师要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自学、自主探究。
让学生在家上网查找资料,可以使他们养成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学《探索宇宙》时,为什么太阳系中只有地球才会有生命,而其它星球没有呢?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在网络上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这个问题。又如在教学《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只局限于书本上讲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似乎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不大,后来我吩咐学生上网搜集有关方面的资料,学生讨论时的话题就多了,如有的学生就讲到:“水泥的生产过程,它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原来以为水泥就是水泥,不用生产;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他们才深刻体会到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
息相关。这样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在整个学习过程,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增强了学生科学的兴趣。
六、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与需注意的地方
(1)科学这门课程, 首先是以实验为基础, 观察多媒体演示只不过是辅助手段。教学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 决不能用演示现象及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动手操作而淡化实验能力的培养。传统教育媒体应与现代教育媒体相结合, 以免造成学生疲劳和注意力的分散, 要遵循感知、注意等心理活动规律, 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2)运用视听媒体(幻灯投影, 录像录音等)与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东北镇中心小学校
王春华
一、开发与利用科学课程资源从孩子身边常见的事物做起
提到学校科学课程资源,过去有许多人有这么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学校科学课程资源就是教材等书籍。这些书籍的确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但它们决不是科学教育课程的唯一资源。事实上存在于学校之内的课程资源种类很多,除了教科书以外,课程资源还应包括诸如教师、教育管理者、学校图书馆、网络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生物角、生态园、科技园地甚至花草树木等。
还有许多人提到科学课程资源总认为那是个神秘和抽象的概念,其实恰恰相反,它是非常具体和鲜活的。作为科学课程资源,它们往往就是孩子身边的一些常见事物,而这些常见的事物往往会给孩子以具体形象的感觉,也容易令孩子对它们产生亲切感,多种多样、具体鲜活的资源还易于引起孩子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欲望。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可以作为帮助小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很好的课程资源,它们的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值得孩子们探究的、有价值的内容。以一棵小树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许多问题如:这棵树叫什么名字?它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这种树到了秋天会落叶吗?有些树为什么到了秋天会落叶?水分在树内是怎样运输的?树是怎样吸收养分的?如何证明它进行了光合作用?有哪些昆虫对它的生长造成危害?如何防止这种昆虫对它的侵害?如果没有阳光,小树能活下去吗?能活多久?它与我们人类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等等。
孩子可以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设计探究性实验等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孩子对于生命世界多样性的理解、对于生物生命周期以及生物的基本需求的理解都会有新的认识,孩子的科学意识、科学能力通过这些活动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二、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从小处做起扩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体验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利用好多种科学资源,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例如,许多学校中都有小池塘的存在,在一位课程资源意识很强的教师眼里,小池塘便是一个很好的课程资源,它里面蕴含着许多可供探究的东西。如,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观察这个小小的生态系统究竟生存着哪些小生命?经过一番调查,学生不难发现:池塘的岸边生长着各种树木花草,还生活着许多诸如蚂蚁、蚂蚱,蚯蚓、蜜蜂、蝴蝶等小动物;池塘的水面上漂着浮萍,还不时地有蜻蜓、水蜘蛛在活动,池塘的水面下生长着水草、鱼类、青蛙还有各种浮游生物。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生命都是怎样生活的?它们之间有联系吗?这里面是否存在着食物链?如果将整个小池塘封闭起来,少了某种生物,是否会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影响?有哪些情况会对小池塘造成污染?如果池塘里的水受到了污染,哪种生物首先受到伤害?有哪些措施可以保护小池塘,使它免受或少受污染?在对这些问题思考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将问题拓展开,如:由对小池塘保护的思考,你对我们的城市环保有哪些建议? 这样,一片小池塘便可被我们用来作为锻炼学生观察能力,认识动植物,理解生态系统成员间的关系以及环保重要意义等方面具体、鲜活的课程资源了。
三、充分利用已有的图书资源
在校园当中,我们平时用的课本以及各种各样的图书资料是最为常见的课程资源。许多学校都建有自己的图书馆,图书馆中的各类藏书、报刊也是我们宝贵的课程资源。此外,许多家长也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种类不同的科普读物。这些读物利用好了,便是一笔不可忽视的精神财富。
布于各个学生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我们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起自己小小的图书馆。我们可以对每位学生家中的科普读物进行普查登记,随后对它们进行整理分类,按顺序将这部分读物登记在册。有了这样的小册子,每位同学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爱好向拥有的同学借阅了。这样不仅可以使存在于每位学生家中的图书资料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友好、相互帮助、爱护图书等可贵品质。同时,学生相互间的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四、立足学校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开辟科教天地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土地或学校的自然环境开辟科技园地、饲养园地等科学教育基地,如能将老师与学生发动起来,自己动手建设生态园、生态馆对于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大有帮助。有一所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这所小学的师生一起动手,开动脑筋,充分利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采集标本,自主设计与建设,在经费不足,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建起了蝴蝶馆、植物馆、鸟类馆、生态馆等五个室内主题场馆。他们还改造了校内原先狭长的垃圾场,建成了一个生长着大量植物,生活着鱼虫花鸟并点缀着亭台、池塘的室外生态园。这些场馆的建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了他们的团队精神而且还为学生的科学教育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素材。
五、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活动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动有科技特长的教师,结合学校的优势所在,开发学校的特色课程,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活动,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对达成科学课程的目标将起到重要作用。
【小学科学课论文:浅析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教学的运用】推荐阅读:
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10-29
自主探究活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开展论文07-10
小学科学教学怎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论文06-22
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的几点思考06-02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11-02
小学科学课教学探索06-02
小学科学教学体会07-20
基于网络的小学科学教学新模式探索11-12
小学科学教学测评方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