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服务机构工作总结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业服务机构工作总结(共8篇)

创业服务机构工作总结 篇1

创业服务工作总结

一、工作基本情况、主要特点

二、工作效果

(一)创业环境方面

1、创业环境是否得到改善。在创业政策,金融支持、创业投资、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及创业硬件环境方面的变化。

2、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创办小企业的情况。

3、各有关部门联合推动情况。

(二)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1、组织带动中介机构参与创业服务情况。

2、采购(购买)服务的做法及效果。如降低服务收费、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等。

3、规范创业服务,提升服务能力,创建服务品牌方面的做法。典型案例。

(三)服务效果方面

1、新办小企业情况,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情况。

2、新创小企业创造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统计分析。

3、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4、典型创业辅导案例。

三、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创业服务机构工作总结 篇2

1 当前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不足

为提升就业工作成效,各高校纷纷想方设法采取措施进行工作推动与深化,但我们不得不正视,目前的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1)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的系统性不强。就业创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工作,需要整合全校各部门及院系的力量共同去推进。但高校在具体实施时,往往只是学生工作部门单方面在做工作,虽不乏创新之举,但因未整合全校力量,未形成“组合拳”,而只是在一定层面、范围解决问题,满足学生需求,因而缺乏整体工作的系统性。

(2)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的针对性不够。网络化的普及使得社会进入了全媒体时代,电子产品升级换代速度的加快,导致电子产品价格逐渐降低,绝大部分学生均能够购买并熟练使用计算机及智能手机,因而使得学生对社会的了解速度越来越快,程度越来越深。再加之学校已经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在入学后不久即对自己的将来有了一定的规划,或就业,或升学,或创业。对于学生逐渐清晰的职业规划及目标,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就显得单薄而无力,针对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3)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的有效性需加强。为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各高校都在探讨、研究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措施与途径,甚至有些高校也形成了自己特色的理论,但这些理论停留在书面的居多,真正付诸于实践的为少数。或者当理论真正用于实践时,便发现未能非常理想化的解决原有问题,有效性不强。

2 分类指导与服务的必要性

为切实解决当前就业创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工作有效性,必须对学生加强分类指导与服务,从创业、就业、升学三个领域分别做文章。

(1)学生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急切要求。学生因自身性格、特点、专业、家庭背景等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职业规划与发展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分类指导,可以提升学生指导与服务的针对性,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进而提升学生目标实现的成功率。

(2)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途径。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日益加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也越来越多,2012年达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4%,国家给高等学校的生均拨款达到了每生每年12000元。但最终具体到高校的经费则取决于高校本身在各级各类评估、排名中的位次。而作为受众人瞩目的就业创业工作则是各种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学校要获得更好的社会声誉,获得政府更多的支持,必须要做好就业创业工作。而提升就业创业工作成效的最佳方法,就是做到分类指导与服务。

(3)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家的发展,区域的竞争取决于科技的发展与创新的能力,但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高校分类对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可以更好地在学生意向的领域深入开展工作,提升人才培养的速度与成效,进而更好更快地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3 分类指导与服务的主要方法

(1)实施分类指导教学。高校在具体实施时,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一至大四不断线的原则下,可以进行模块教学,即将教学过程分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基础教育、就业指导教育3个模块,在大一至大四开设。在必修课程基础之上,可以加大升学学生的理论教学比例;同时开设演讲与口才、职场礼仪、化妆技巧等课程供直接就业的学生选修;并开设SIYB、GYB培训班等提升创业学生的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2)实行双导师制。为满足学生综合发展及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升分类指导的效果,高校可推行双导师制。一方面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作用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尤其是前沿理论及实践的了解与把握,一方面可以邀请本专业、本领域的优秀校友、企业家、专家学者等作为学生的课外导师,在升学复习技巧、职业发展、就业创业实践、能力拓展等方面给予学生辅导与帮助。

(3)运用好两个手册。为增强工作的可操作性性,实时了解掌握不同类别学生的需求及实际工作进展,高校可以制作《学生职业规划手册》、《目标推进记录本》两个手册。大一时,高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等对其进行测评,使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在学业进行过程中,可以依托《学生职业规划手册》指导学生不断修正、调整发展目标。大三开始,高校可打破班级界限,以年级为单位建立升学班、创业班及直接就业班,以《目标推进记录本》为载体,制定分类培养计划及月份工作目标,并加强日常的跟踪辅导力度,帮助学生清晰阶段发展目标,并及时做好检验与反馈。

(4)课程设置全面推行学分制。高校一方面可以适度降低部分公共课程的必修比例,由升学意向的学生重点选修;一方面可以在大一至大三年级加大选修课程比例,大四不再设置必修课,直接就业、升学的学生可结合个人职业发展意向选修课程,创业的学生可专注于自身的创业实践。同时学校还可以积极开展学分互认、学分置换等工作,创业成效明显、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可获得一定的创新性学分。

(5)积极开展分类项目考核与奖励。为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过程及目标管理,高校可以制定《就业创业工作日常考核细则》及《就业创业工作奖惩办法》等政策,并且对升学、就业、基层服务、创业等工作成效分别进行专项考核,并进行奖励。

(6)科学规划学生社团。为对应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学校可规划成立考研(专升本)提升协会、就业指导促进协会、生涯发展协会、营销精英俱乐部、创业协会等社团,并配备辅导教师,加大指导力度。学生社团可积极开展考研强化培训、简历制作大赛、“我的求职体验”征文、模拟招聘大赛、学涯规划大赛、创业梦营销大赛等活动,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 就业创业工作分类指导与服务的具体做法

4.1 多措并举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

一是打造全覆盖信息平台。学校在设立开发校内就业创业信息网的基础上,要建立毕业生就业动态信息库、基层就业毕业生信息库,完善毕业生派遣单位信息库、基层服务校友档案等,并通过就业团队QQ群、官方微博、微信等多种新型媒体渠道,全覆盖式地向毕业生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确保学生能及时知晓相关的政策及岗位信息。

二是开展基层项目就业专题培训。国家的基层服务项目逐渐增多,为提升学生报考等的成功率,高校应根据学生报名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特岗教师”、“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的专题培训。同时为提升学生报考的积极性,高校还应通过政策咨询平台搭建、校内宣传氛围营造、优秀基层服务人员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全方位为在校学生展现基层服务人员的魅力所在。

三是落实一对一帮扶工程。为帮助困难学生就业,高校应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数据库,详细记录每一位困难学生的基本信息、困难原因,召开院系就业困难毕业生分类座谈会,了解学生具体需求,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职业咨询、就业训练及具体帮扶,确保学生顺利就业。

四是丰富服务方式。首先要细化学生就业目标,在学生分类确立职业发展意向的基础上,大二时学校可以将其就业意向细分为技术类、管理类、社会类等,设定不同教学目标及内容。其次要丰富指导方式,通过开展模拟招聘会、优秀人物访谈、“简历门诊”等活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实现“点铁成金”。同时高校还应开辟多种就业渠道,开展订单式服务,建立行业学院,有条件的高校也可通过收购企业、建立企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2 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升学质量

一是组建专项培训班。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开设考研班、专升本训练营。且要根据文理科学生继续深造的不同需要,适当调整不同课程的理论教学比例,增设学生需要的课程内容,为学生打牢专业基础课程。

二是进行具体帮扶。根据报考情况,高校可将拟报考同一院校或同类院校的学生进行再次分类,利用校内资源帮助其做好专业选择、答题技巧、面试辅导等,从而最大化地提升学生录取率。

4.3 终身服务,打造立体化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一是搭建课程支持平台。高校在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做好32个学时的创业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还可适当开设《创业学》、《创业思维》、《大学生创业理论与实践》选修课程及GYB等专项培训,进一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实践技能。

二是建立社团支持平台。高校应成立大学生创业协会、营销精英俱乐部等社团,定期邀请企业精英、优秀创业型校友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梦大讲堂、创业论坛等活动,营造浓郁创新创业创意氛围;并配备教师对社团会员进行专项辅导,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三是建立创新创业竞赛平台。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创业营销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类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训练计划等活动的基础上,可选拔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及学科竞赛,通过竞赛锻炼和检验学生创业能力,并对优秀项目重点培育,给予资金支持。

四是建立创业孵化平台。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高校可以在校内设立创业一条街,经过选拔、审批后,每周允许学生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实践。在此基础上,高校也可建立创业园区,将在创业一条街中实践的操作性、可行性强的创业项目推荐到园区进行重点孵化,并由学校提供场地、政策、资金、公司注册等全方位支持,组建“创业导师团”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咨询,帮助学生转化专利成果。

创业服务机构工作总结 篇3

中小创业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许多中小创业企业是典型的家族式企业,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又是企业的经营者,企业领导集权现象十分严重,企业财务人员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利,只是决策的具体执行者。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不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良好的内部环境,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财务监控失灵,会计信息失真。

2.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中小创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加上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财务机构的设置、财务人员的岗位安排随意性较大,财务人员职责分工不清,权责不明,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约束机制,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同时,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内容单一,日常工作主要侧重于记账、算账和编制财会报表,而分析、预测、监督、控制、检查等财务职能缺失,没有发挥作用,无法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种经济活动的过程控制,实现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财务管理目标。

3.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中小创业企业由于受到自身组织结构等因素的制约,财会人员的任用“家族化”现象严重,许多财会职位由家族成员出任,企业选聘财会人员不是以专业素养为标准,而是看选聘人员是否听话,是否信得过。任人唯亲的用人观念造成在实际工作中,财会人员素质较低,无法起到决策参谋作用。而上述现象的存在又使得中小创业企业无法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4.财务会计信息失真

高质量的财务信息可以帮助企业改善财务管理、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是,许多中小创业企业因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在实际经营中为达到避税、逃债等目的,编制多套会计报表,导致财会信息失真。虚假的财会信息不仅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财务风险隐患丛生,影响企业的正常决策,危及长远的发展,同时酿造了中小创业企业的信用危机。

5.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资金短缺、融资困难、融资手段单一是目前许多中小创业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造成中小创业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原因,即中小创业企业因自身财务会计信息失真、透明度不高及信用观念淡薄而产生的信用危机,使外部投资者望而却步,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缺乏信心,企业难以步人良性发展轨道。

6.缺乏有效的财务激励机制

现代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激励职能,企业财务人员通过财务方案的设计、财务制度的安排来实现激励效应,激发员工的潜能,体现财务管理的激励职能。但许多中小创业企业缺乏有效的财务激励机制,未能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积累与扩张之间的关系;有的片面注重财力的积累,忽视了分配的激励作用,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有的片面注重分配,不注重资本的长期积累,影响了企业的规模扩张和长期发展。

二、创投机构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协助创业企业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

创投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创业投资企业对中小创业企业的真正价值不仅仅是单纯提供资本,更重要的是提供增值服务,这也是创业投资区别于传统投资的一大特征,是创业投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业投资成功的关键所在。针对中小创业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创业投资企业主要通过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增值服务,帮助中小创业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

1.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创业资本进入创业企业后,可以优化创业企业的股权结构,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形成由创业者、技术骨干、投资机构组成的股本结构,实现创业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度分离,并且通过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基础和前提。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法人治理结构架构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董事会对经营者的财务约束和控制,创业投资企业通过向中小创业企业推荐董事,完善董事会议事规则,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经营者的责、权,充分发挥董事会在规范创业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为提高中小创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

2.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创业投资企业应帮助中小创业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构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和授权控制的原则设置企业财会机构、配置财会人员,建章立制,明确职责,对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财务报告的编制等事项作出详细规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做到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内部涉及财会工作的任何人均有约束力,内部控制制度涵盖企业经营工作的各个环节,使财会管理工作有章可依,杜绝“家族化”管理形成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同时,董事会应建立必要的内部稽核制度,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做到有章必依。

3.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

创业投资企业通过推荐、派出财务总监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总监应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财会人员选聘、培训、考核制度。严把选聘关,财会人员的选聘应重专业素养、轻亲缘关系;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使财会人员在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晋升、淘汰制度,实现财会人员的良性流动。高素质的财会人员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人力资源保证。

4.增加企业财会信息的透明度

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高素质的财会人员对中小创业企业财会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为改善中小创业企业的外部形象,创业投资企业除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品牌形象为企业进行策划、宣传外,可考虑引进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咨询、审计等专业服务,进一步规范企业运作,同时,可以增加企业财会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公信力,改善形象,获得外界的认同,为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向金融机构融资乃至上市创造条件。

5.利用自身优势,缓解创业企业融资困难

创业投资的资本投入缓解了创业企业的资金压力,增加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了资产负债率,优化了各项财务指标,有利于企业的后续融资。同时,创业投资企业还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信誉优势为创业企业争取政府创新基金、贴息贷款,为企业融资提供阶段性担保,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实现创业企业的良性发展,创业资本也可实现增值并顺利退出。

6.帮助创业企业建立有效的财务激励机制

创业投资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设计和安排,在创业企业建立起股票期股期权激励制度,激发核心团队和员工的潜能。创业企业核心团队和员工是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他们若能得到有效激励,企业的发展就有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而创业企业的高成长性为股票期股期权激励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对核心团队和员工是巨大的刺激和诱惑。因此,有效的激励制度,加之因创业而产生的激情和精神满足,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起潜能,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积累与扩张、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为创业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创业服务年活动总结 篇4

同志们:

今天市局召开全系统创业服务年活动总结暨发展提升年活动动员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局创业服务年活动总结暨发展提升年活动动员视频会议精神,总结xx年全市地税系统创业服务年工作,动员部署20xx年在全系统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

xx年,全市各级地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提升纳税服务水平为核心,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特别是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的普遍好评。在全市创业服务年考核评比中,市局在所有被考核的单位中得了最高分,1月7日全市召开创业服务年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市委、市政府授予我局“创业服务年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局、市委和市政府正确领导,市纪委、市效能办有力指导,全市各级党政、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广大纳税人理解和帮助的结果;也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奋勇争先、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地税局,向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广大纳税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谢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创业服务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年来,全市地税系统齐心协力,精心组织,广泛发动,从四个方面强化措施,着力推进了创业服务年的各项工作。一是围绕大局,准确定位。各级地税部门始终站在服从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的高度,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最优发展环境的决定》和《全省地税系统创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服务重大项目、提高服务创业水平为重点,以创建纳税人满意、创业者满意、社会各界满意的地税机关为目标,进一步深化认识,拓宽思路,积极调研,创新举措,从宏观层面与全市创业服务年活动主题有机接轨,从落实层面注重解决活动进程的各种障碍和不足;各级地税机关坚持把创业服务年活动与地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到各项地税业务工作始终,有力推动了创业服务年活动深入扎实开展。

二是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各级地税部门都把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及时成立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和效能办内部工作目标、分工和任务,经常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工作,督促各部门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市局实行层层对口协调机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协调: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积极主动与市纪委、效能办进行沟通协调;成立以税政、人事、办公室和监察室等科室负责人为组长的5个推进小组,积极与市效能办的5个推进工作小组沟通协调,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级地税领导亲力亲为,靠前指挥,亲自挂点,亲自督办,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机构专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使创业服务年活动做到上下联动、全员参与、扎实推进。XX县地税局层层签订创业服务年活动责任书,促进创业服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XX县地税局领导分片包干及时与监测点沟通协调,确保监测点综合满意度全部为优秀。由于各级党组高度重视,强化领导,硬化措施,落实责任,在全系统形成了上下一心、齐抓共管、高位推进、共谋大局的良好局面。

三是强化督查,狠抓整改。市局制定了工作督查方案,实行市局领导和机关科室挂点县局指导督查;建立特邀监督员制度;在电视台、报纸和网站等媒体全面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服务承诺内容;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进行明察和暗访,确保了检查成效。xx年市局共实施各类督查17次,下发督查通报6期。在督查中发现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政务公开和机关作风等方面问题23个,对4个县局36人次进行通报批评,这种不遮丑、不护短的做法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较好地解决了创业服务年的“绊脚石”和“中梗阻”等问题,促进了全系统机关作风建设。XX区地税局加强机关作风督查,及时查处不按时上下班或擅自离岗的工作人员;XX县地税局主动邀请县效能办组织行风监督员进行督查,向省、市、县三级环境监测点发放投诉监督联系卡。

四是注重宣传,扩大影响。各级地税部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创业服务年活动,营造活动的浓厚氛围。市局在网站开辟创业服务年活动宣传专栏,编发《创业服务年工作简报》36期,全系统积极向各类媒体投稿1023篇,发表460篇,其中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刊发相关稿件130篇;编印、发送《支持创业服务措施30条》、《简并发票票种知识》、《网上报税指南》等各种宣传资料17种29000余册;《上饶日报》、《上饶晚报》、市效能办和省局都多次宣传地税创业服务年的经验和做法。XX县地税局举办了13期创业服务年地税优惠政策专题讲座;XX县地税局组织摄影记者采访

地税干部服务工业园区企业典型事例;XX县地税局派出服务小分队,深入合福铁路闽赣段工程指挥部宣传税法,积极营造了服务创业的浓厚氛围,扩大了地税影响。

回顾一年来的创业服务年活动,我们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做法和经验: 一是服务创业力度进一步加大。全系统积极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中心工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和措施,包括支持创业服务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30条、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20条、支持旅游业发展若干税收优惠措施等;开展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回头看”活动,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xx年全市各级地税部门共减免税收3.25亿元,对我市加快产业升级、支持全民创业、改善民生、壮大税源、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依法依纪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各级地税部门坚持依法治税,规范执法,认真执行各项廉政规定,杜绝了“吃、拿卡、要、报”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今年,未收到一封省、市效能办转来的反映我市地税干部工作作风的举报信,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也多次对我局规范执法、廉洁执法进行表扬和肯定,地税规范执法、廉洁执法已深入每个地税干部心中,深入广大纳税人和各级领导心中,通过大家的努力,地税部门已树立了一块“规范廉洁”的金字招牌。

三是纳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系统大胆探索和实践新形势下纳税服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创新工作机制,深化服务内涵,全面开展“创业对接、创新推动”专项行动,切实增强了地税部门的服务意识,提高了纳税服务水平。第一,积极开展专项纳税辅导。围绕办税业务、新出台的税收政策等内容,各单位积极开展集中培训和辅导,为新办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及时帮扶和支持。XX县地税局开展了“一对

一、面对面、手把手”的专项纳税辅导服务,认真为缺少操作经验、网上报税和业务不熟悉的纳税人服务;第二,积极改进重大产业项目服务机制。在办税服务厅新增纳税辅导专区和辅导专员,建立服务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为重大产业项目纳税人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XX市地税局落实了“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责任人、一支服务队伍、一项服务计划、一个奖惩办法”的“六个一”重大产业项目服务机制;第三,积极组建纳税服务队。为促进地税干部快速、专业、高效地为纳税人服务,XX县地税局整合优化本单位业务行家,在全系统第一个成立了纳税服务队,为创业者上门服务。目前全系统组建了16个纳税服务队,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纳税人提供面对面的税收政策咨询、纳税援助服务1417人次;第四,积极推行挂钩服务制。全系统推行挂钩服务纳税人活动,对大学生就业、返乡农民工创业和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实行挂钩服务,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XX县地税局建立了局领导班子挂钩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责任制和“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个目标、一条龙服务、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服务机制;第五,积极倡导延伸服务。全系统严格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行“预约、提醒、延时、限时、引导、上门”等六项服务,延伸纳税服务内容,最大限度满足纳税需求。大力推行pos机刷卡缴税和网上报税,极大方便纳税人,减轻了纳税人负担,目前我市pos机刷卡缴税在全省走在前列。XX县地税局向全县纳税人发送“办税服务联系卡”和开展“效率上高人一等、作风上强人一等、奉献上多人一等、服务上优人一等”的“四个一等”为主题的服务竞赛活动。纳税服务水平的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的好评,省效能办致函省局建议对XX县地税局进行通报表彰,XX市效能办致函市局建议对XX市地税局进行通报表彰。

四是地税形象进一步提升。全系统以创建“学习型地税机关”为载体,加强教育培训,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促进了干部队伍健康成长;以建设法治、服务、责任、和谐、廉洁地税机关为目标,开展了窗口党员亮牌示范岗活动,有力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抓好地税文化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多个单位获得省文明单位、市文明行业、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廉政文化示范点等荣誉称号。据统计局第三方调查,全系统纳税人满意度达98.15%,地税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出表扬的是,市局机关各科室和直属各单位在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中,大局意识强烈、工作推进扎实,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考虑 到有的地方创业服务年活动考核结果尚未发文,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在下次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们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虽然依法治税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进行责任追究;二是工作执行力虽然有了明显提升,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落实市局布置的各项工作仍然有待加强;三是纳税服务水平虽然有了一定提升,但与广大纳税人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办事效率低、作风散漫等影响机关效能、损害发展环境的问题时有发生;四是个别单位和少数同志对活动存在畏难和厌烦情绪,工作被动应付。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各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整改,努力在今年的发展提升年活动中取得新的成效。

二、突出重点,严格要求,扎实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提升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工作水平,省委、省政府决定xx年在全省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市局结合实际情况,已制定印发了《全市地税系统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刚才,曾辉组长宣读了该方案,请各单位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开展好这项活动强调几点:

(一)统一思想认识。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的要求,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充分履行地税部门职能,全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全力支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和自主创新,全力助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强化依法治税,不断规范纳税服务,不断提升机关效能,不断优化政务环境;要努力提升依法履职、高效办事、破解难题、狠抓落实的“四种能力和水平”;要广泛动员,切实增强全体地税人员投身发展提升年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全系统“一盘棋”,人人都有责任、个个都要参与的浓厚活动氛围。

(二)明确工作要点。各级地税部门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部署安排,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好发展提升年活动。一是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依法组织地税收入,严格执行“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坚持从严执法和文明执法,推行“一案双查”,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坚决克服和纠正重审批轻监管、重权力轻责任、重利益轻服务的现象,坚决防止随意执法、执法不公行为的发生;严格依法做好行政复议工作,维护和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为纳税人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增强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相统一;建立健全工作落实机制,对每项工作都要实行“四定两保两制止”责任制,即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定措施,确保顺利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坚决制止“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二是要提高创新水平。各级地税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协调解决税收政策执行、税收征管、纳税服务、行政审批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研究可行方案、落实措施;紧密结合“xx”税收工作规划,结合全国税制改革,着力优化纳税服务职能体系,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着力争取国家税收政策支持,着力改进地方税种征管措施,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工作,研究建立适合我市实际的环境税征管模式;优化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划转后的征管流程,制定配套服务措施;对涉及到多个部门的重点工作、重大问题,要建立协调会议制度,对协调确定的事项要建档立卡,加强跟踪督查,确保落到实处。三是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办税服务厅软、硬件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区划、窗口设置、服务标识、环境设施。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纳税人自助办税功能,优化网上办税服务;严格执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三项制度,不断丰富提醒服务、预约服务、驻企服务、特殊窗口等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内容;健全服务质效考评体系,逐步形成“大服务、一体化”的纳税服务工作格局,为纳税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不断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四是要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各单位要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进一步简化征管流程和办税程序,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杜绝不必要的庆典、论坛和研讨活动,进一步整治各种影响机关效能、损害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

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发展提升年活动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地税部门是发展提升年活动的责任主体,“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市局已经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效能办具体实施,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工作人员人人参与,坚决防止仅靠少数部门做和少数人参与的现象。各牵头部门要承担起牵头任务的组织、调度、指导和监督职能,协办部门要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整体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加强协调,扩大宣传。各单位领导小组和效能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主动向当地党政领导勤汇报,多请示,主动与当地效能办加强联系沟通,争取各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宣传力度,继续办好工作简报,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重点宣传好支持项目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税收政策和服务措施,及时总结、宣传和推广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点带面,形成典型示范效应,进一步扩大地税影响,积极赢得各级党政、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的充分认可。

(三)强化督导,严格考核。各级地税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效能监察方式,充分运用日常督查、明查暗访、受理效能投诉、发展环境监测等多种手段,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及时了解、掌握本系统本单位的工作措施、进度和工作成效,特别要注意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找薄弱环节,认真督促整改,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各牵头部门要采取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各级地税部门开展活动的绩效考核,特别要注重突出平时的检查考核。要加强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对发展提升年活动先进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对考核未达标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四)令行禁止,责任追究。各级地税部门要严格执行“三个不放过”原则,强化问题整改与责任追究,严明纪律约束、奖惩规定。对“雷声大、雨点小”、光说不做、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单位,一律通报批评,整改不到位的,从严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责任;对单位和个人执行不力、效率低下,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一经查实,主要负责人要向上一级效能办说明情况;对出现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阻碍重大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投资环境的典型案件,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直接责任人,同时追究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创业服务部11月份工作总结 篇5

2016年11月,是我们作为第三届联合会部长正式工作的第三个月,下面我们将对11月份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1.2017年毕业生双选洽谈会:

一样的,今年的双选洽谈会如往年一样隆重,这是一个大型的校级性活动。在招就处老师以及主席的带领下,双选会的前期工作顺利完成,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就创集体成员参与进来,为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准备。虽然活动当天遇上了小雨天气,不过招聘公司以及应聘者的热情却不减,这无疑给了我们工作人员极大的心理安慰,看着大家在雨中奔波,感觉很美好。在后期的收尾工作,工作人员相对少了好多,但是工作量却一样,非常感谢坚守到最后的就创成员,有了你们,工作才会顺利完成。

2、有关讲座的举行

2016年11月份,大致有四场关于创业的讲座在产教融合中心一楼举办。其中,22号的创业讲座最具有影响,也是举办创业讲座最为成功的一次讲座。我以它为例做一次总结。讲座前期,场地布置,中期,主持人安排,店铺签到,拍照,场地维护秩序。后期,我负责写新闻稿,然后上传给王老师。经过又好几场的讲座,大一的同学也都可以独挡一面了。2简历制作后期工作

经过了前面初赛以及网上投票阶段,到了决赛,老师们对这些作品精心评选,最后评定出来了结果。就创成员积极配合老师完成了评选以及颁奖仪式,可以说取得了圆满成功,为这次简历设计制作大赛画上了句号。

3、今年第三次SYB创业培训工作报名

第三期SYB培训正式开始,因为这次培训的大多数都是我们就创内部的人,所以没有安排在那里值班的人。每次的培训,前期都要买写零食,给培训的人免费发放。而且最几期培训,陈瑛老师为我们征求到了更多的福利。每人发14张二食堂的餐劵。

4、就创大一成员第三轮笔试

经过了两个月的历练和考验,这个月对大一成员进行了第三轮笔试,此次笔试也是考验他们前段时间所收获的东西,只要是越用心的成绩也就越好。第三轮后,对就创大一干事人员进行了调整,一些人被调剂一些人被淘汰,淘汰的人,感谢他们的付出,留下来了的,也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上他们可以尽心尽力,不然也是会面临淘汰。我也会尽力做好副部长一职,带领部门人员,让他们越来越成长,越来越优秀。

5、就创成员全体例会

例会上,刘老师对我们做出了六点要求,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回过头看看会议记录这些要求真是老师细心总结的,我获益匪浅,以后就带着这些教导,继续努力

4、创业服务部其他工作

创业服务部每天检查校外孵化中心和校内孵化中心的卫生情

况,并通报在孵化中心群里和相关记录。

负责孵化中心各店铺物品借出和登记。

和店铺负责人一起商讨有关店铺宣传活动的相关事宜。协助老师办理新项目入园的相关手续。

几点建议: 大二的成员应该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大一的同学中做好榜样。大二的部长们没事应该多往办公室走走,先抓好内务,把一些日常的小事规范。和老师以及大一的小伙伴多交流交流。作为部长,很多东西并都不属于我们个人了,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会影响我们的学弟学妹们,所以我们要从各方面来锻炼自己,加强自身综合素质。

创业服务部 张有清

创业服务机构工作总结 篇6

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服务工作总结1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提升工程,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加强平台建设,加强引导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中小企业服务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现将本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强化组织保障。加强对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的领导,成立市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建立例会、企业家座谈会、工作总结会、表彰会等制度,完善绩效评估和监督考核机制,将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形成争先进位的工作氛围和奖惩分明的考核导向。

2.加强基地建设。依托市内14家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在已建成基地及园区的基础上,加强企业及人才引进,做好企业培训,增强手续代办的能力,帮助企业融资贷款,不断优化“一站式”入驻服务水平。基地运营商县为无为电子商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分别获得省级民营经济政策奖补资金110万元。各县区对于创业创新基地建设亦是高度重视,如经济开发区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成功申报市级返乡创业园并获得补助资金100万元;电商产业获得省小微企业基地奖补50万元、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100万元;衡山众创园获得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100万元等。

3.吸引企业入驻。2019年相继印发了《2019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市返乡创业工程的实施意见》《2019年返乡创业主攻行动重点任务》等,开展返乡创业工程考核,严格落实“一把手”工作职责。全市返乡创业平台达49个,总建筑面积逾400万平方米,带动就业4.8万人。其中,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12家,入驻企业729家,开展服务活动2834次,服务中小企业3480次,累计毕业企业101家。

4.注重政策实效。一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开展国家、省各类扶持政策研究,加强对申报企业的指导服务工作,2019年,我市有119个项目获得省“制造强省、民营经济”奖补资金7646.7万元,获得国家融资担保机构降费奖补2177万元,有力支持了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2019年,市财政专项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支持企业力度进一步加强。全年共有316个工业项目获得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1.48亿元,切实提高民营企业获得感。

二、重点服务开展情况

1、鼓励园区积极吸引层次高、能力强的中介机构入驻,建立健全精品中介服务体系。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监督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建立竞争淘汰机制,每年签订合作协议,做到“好的留、差的走”,不断补充新的力量,逐步提升中介服务功能和效率。同时为中介机构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开展业务的办公环境。保证创业者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效率、最低的成本创办企业。

2、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及时通过工作群和定点推送向企业宣传政策,开展“四送一服”走访,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对园区政策申报进行指导。在全市开展为期半年的“千名干部进万企”“四送一服”专项行动,聚焦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为企业服务解难题。组织了市四大班子领导、市直正处职干部、县(区)正科职以上干部、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共计3035人,走访联系7438家企业,每位领导(干部)与企业都实现一对一帮扶联系。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在“千名干部进万企”行动中,办结诉求(问题)1662个,办结率65.5%,其中:市本级办结201个,办结率75.6%。

3、整合产学研资源。加强与皖西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为企业实现产学研结合创造机会。其中皖西学院与企业交流收效显著,已有多家企业接受该校学生参与企业管理;组织学生与企业老总畅谈创业感受;召开企业引进人才开放日活动,组织有人才需求的企业与皖西学院等七所高校的毕业生进行现场交流。

4、整合技术平台资源。创业基地的技术资源条件有限,如何利用园内外的专业技术平台来为企业服务,是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经过沟通和洽谈,已与上海市软件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瀚海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等多家机构签订了共享软件和生物医药技术平台的合作协议,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搭建推动高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服务体系。

5.大力开展企业家培训,推动企业家视野开拓。2019年以来,全市经信系统共举办企业家培训34场,培训4263人次。其中赴浙江大学、深圳大学等研学培训5期,培训245人次;市经信局直接组织的专题培训主要有:8月21日-23日,2019年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专题培训班在市委党校成功举办,全市规模以上120名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培训。9月25日-29日,市“新生代”青年企业家培训班在浙江余姚健峰培训城举办,50余家企业负责人参加培训。10月31日至11月1日2019年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题培训班在市委党校成功举办。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负责人,市级“专精特新”培育库中小企业负责人120余人参加了培训。12月9日-11日2019年市制造型企业市场维护与销售拓展专题培训班将在市委党校举办,培训规模120人。

三、存在问题

1.中小企业规模不大,质量不优。一是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大部分中小企业处在产业链的中下游,多数为普通加工配套型企业,没有自主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大多企业观念守旧、小富即安,中长期发展定位不明确,创新意识,品牌意识不强。二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部分企业仍采用作坊式、家族式管理方式,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技术、管理人才缺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2.政策门槛高,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不够。制造强省、科技大省、三重一创、技工大省等省级政策,支持方向偏向于较大企业,鼓励做大做强,对于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不够。

3.中小企业服务水平仍需提高。虽然我市对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办公环境,提升手续代办、服务管理等保障水平,但是离企业家的心中期盼、离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服务水平和保障发展的能力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服务基地建设。继续加强对我市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件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宣传推介,发挥平台在集聚吸引人才、创新驱动发展的优势,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的水平和能力。

2.推进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推深做实“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完善“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认真落实“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制度,精简环节,优化流程,杜绝“体外循环”,消除审批和许可的“灰色地带”,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压减行政审批事项,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切实提高企业的开办办理效率。积极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扎实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后续相关工作,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继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积极开展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对涉及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追踪问效,不断推动我县营商环境走在全市全省前列。

3.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严格按照“四送一服”活动相关要求,积极深入企业一线,扎实开展常态化走访,及时反馈走访情况和问题收集情况,确保企业问题真实、准确得到反映。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千方百计解决企业提出的诉求、反映的问题。扎实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要素对接等活动,不断提升企业政策知晓率和锲合度,着力满足企业对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的需求,积极助推我县企业和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4.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在抓好现有政策积极申报和及时兑现各级扶持专项资金的同时,研究出台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产业扶持政策,注重定向发力、有的放矢,强化政策的聚焦性、撬动性和催化效应。创新产业资金使用方式,充分发挥产投公司的作用,以创投、风投、贷款风险补偿、参股等有偿使用的方式,重点支持我县战新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切实发挥政策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服务工作总结2

我省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优化创新创业服务,建设培育了一批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服务业绩突出、社会公信度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以下简称省级创业基地),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为全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一、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成效明显

(一)整体规模不断壮大。2018年新增省级创业基地30家,新增入驻企业3702户。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省级创业基地188家,入驻企业15298户,平均每家基地入驻企业81.4户;2018年入驻企业销售收入1121.6亿元,利润166.7亿元,税收34.6亿元,带动就业325560人;平均每户企业销售收入733.1万元,利润108.9万元,税收41.9万元,带动就业21.3人。

(二)配套功能不断完善。2018年新增省级创业基地建筑面积108.8万平方米,公共服务场所面积18.6万平方米,平均每家省级创业基地建筑面积和公共服务场所面积分别达到36269.8平方米和6210.8平方米,为入驻企业提供标准化厂房、办公用房、多功能会议室、公共服务大厅等多种服务场所,满足企业不同需求。省级创业基地均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建立了规范的运营管理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管理服务。如合肥高新创业园通过整合现有服务网络,建成信息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智慧高创”平台,实现信息查询、项目入驻、合同管理、费用收缴、管理咨询、专业服务、数据分析等在线服务功能,园区管理能力、工作质量、服务效率有了质的飞跃。

(三)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立足基础服务,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引进专业化公共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全年共开展各类服务活动23441场、服务企业68003户次,分别比上年增长24.7%和31.7%。如蚌埠金业科技创业产业园引进德国服务中小企业的标准化模式,为创业者提供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法律服务和新媒体推广等八大公共服务平台,让入驻企业能专注技术、产品和市场开发。省级创业基地以入驻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纾解企业融资难题。如铜陵新能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小微企业创业互助基金”,为108户小微企业融资9202万元;桐城市小微企业创业基地通过组织银企对接会,帮助20多户小微企业获得6000万元银行资金支持;黄山市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组织融资对接活动7次,服务企业28家,服务140人次,累计融资5700万元。

(四)示范效应不断增强。对标典型,争创先进。通过国家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各市推广。合肥高新创业园等4家省级创业基地被评为2018年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2家,位列全国前茅。同时,我省积极创建龙头企业主导+小微企业孵化的特色载体,促进大中小企业创业创新融通发展。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阜阳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并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推动省级创业基地以工业互联网建设为载体,推进制造业+双创融合发展。如荣事达智能家居全价值链双创中心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中韩海外联合研发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并向行业内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等服务,实现从生产制造向提供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化转型,不断激发制造企业开展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连续第三年举办“创客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达到471个,比上届增加40%;评选出一批优秀获奖项目推荐参加全国大赛,其中5个项目进入全国前100强,2个进入全国前50强,展现了我省中小企业和创客的创新创业成果,激发了我省广大企业和创业者的双创热情。

(五)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国家出台《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从环境、创业带动就业、科技支撑、平台服务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双创升级的重要举措,我省也出台贯彻落实意见,推动双创深入发展。发挥省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全年兑现奖补资金1450万元,有效支持了省级创业基地建设发展。各市也结合实际相应出台政策对国家级、省级创业基地进行奖补。大力营造敢于创业,乐于创业,争当创业能手的环境氛围。全国“双创周”活动期间,开展了政策宣传、项目对接等多种公益性服务活动。如合肥市举办了双创扶持政策咨询活动,免费发放双创政策汇编500余本;马鞍山市通过网站、微博、微信,悬挂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等形式,举办政策宣讲9场、创业辅导19场,帮助企业和创客更好地掌握政策,进一步扩大了政策影响力。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我省省级创业基地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尤其是合肥市,资源集聚效应好,政策支持力度大,双创活动多且影响大,氛围浓厚,推动效果明显。一些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受地域和资源限制,吸引外来人才、技术、资金等相对较少,创业基地普遍规模不大,实力较弱,影响力不足。二是服务体系支撑不充分。经过多年努力,我省服务中小企业的各类服务机构大量涌现,服务功能和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能力水平逐年上升。但相对大量企业需求,尤其是小微企业和创客在政策信息、融资支持和财务、法律、知识产权、商品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需求,还不能完全做到全方位精准对接服务。三是企业实力有待增强。部分入驻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同时,少数企业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经验,对产品、客户、市场发展前景、商业模式缺乏准确判断和明确定位,企业成长性不足。

三、打造双创升级版,促进创业基地高质量发展

贯彻国家和省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搭建创业平台,培育创业主体,强化创业服务,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成本,促进省级创业基地培育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强化创业载体培育。修订省级创业基地管理办法,完善扶持政策,加强示范培育,规范基地建设,强化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出,优胜劣汰,促进省级创业基地健康发展。结合各类省级创业基地建设运营主体的特点和运营发展需求,有重点、有特色提高省级创业基地孵化和产业化能力。依托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运营的省级创业基地,重点发挥产业资源集聚优势,构建从孵化到产业化全链条企业培育能力;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运营的省级创业基地,重点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能力;依托行业骨干企业建设运营的省级创业基地,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专业化协作和配套,支持入驻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推动各市开展市级创业基地认定备案工作,完善配套支持政策,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调动各类园区、企业、科研院所、创业投资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建设和改造提升相结合,推动省级创业基地创新发展。

二是强化服务水平提升。鼓励省级创业基地接入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对接服务需求,为小微企业和创客提供便捷有效、广覆盖、低成本的服务。支持省级创业基地引入专业化服务机构或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集聚优质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成果转化、项目融资等多种增值服务。引导省级创业基地建立规范服务质量管理和评价体系,制定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依据服务效果满意度对服务机构进行动态管理,推动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创业服务机构工作总结 篇7

1. 政府推动, 全员参与。

把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摆上政府工作重要议程, 由县政府整合资源、明晰责任、协同推进。通过广泛宣传, 使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以及相关的优惠政策、扶持措施等家喻户晓;采取部门联动, 明确联席会议和组成单位职责范围, 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使分工协作、合力共为形成共识;强化责任考评, 县政府与乡镇、部门签订责任状, 将创城工作目标纳入就业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创城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全民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2. 立足县情, 引领创业。

把开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发展第三产业带创业。抓住近年来县城扩容、人员聚集的有利契机, 在城乡结合部的西城镇建立了“农村及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创业一条街”, 在新开发的城关镇大儒名城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小区”, 引导各类创业人群, 充分发挥个体工商户投资小、经营形式灵活的特点, 自主创办微小企业。二是立足产业特色抓创业。充分利用尤溪县“两叶两柑两竹一油一稻”八大农业特色产业优势, 鼓励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 开展农业特色产业种植、农副产品深加工创业活动。为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尤溪县建立了4个创业示范乡镇, 并在国家级闽湖水利风景区设立“库区移民创业园”, 制订出台各项扶持措施。众多农村劳动力依托全县18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参与到生猪、渔业养殖及金柑、芦柑、竹业、油茶种植等农业创业项目上来, 实现了自主创业。三是发挥“三大三小”抓创业。围绕尤溪“三大三小” (三大:矿业、纺织、林业;三小:水电、鞋业、食品) 产业格局, 鼓励有资金、有技术的各类人员领办、创办企业, 2009年至今, 全县新增私营企业527家, 带动就业1万人以上。

3. 强化扶持, 优质服务。

重点是加强资金扶持, 制订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进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 将小额 (担保) 贷款贴息的对象、范围扩大到城乡九类人员。同时增加担保基金, 提高个人小额贷款额度。县创业指导中心简化办事程序, 与各金融部门加强协调配合, 并指派专门人员负责小额 (担保) 贷款贴息的申请、审核和审批, 着力提高小额贷款的创业扶持成效。为扶持创业, 全县各相关部门还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扶持政策, 为各领域创业人员提供资金扶持。

4. 强抓培训, 增强本领。

确定尤溪县劳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尤溪职业中专学校为创业培训基地。在组织培训的过程中, 将创业培训与项目开发、专家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有机结合起来, 要求各培训机构按规范要求, 提出开班申请, 尤溪县创业指导中心进行跟踪督查和考核考评。两年多来, 各培训机构严格按照SIYB的教学课程、教学时间进行规范培训, 学员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完成《创业计划书》的设计。我县特别注重创新培训模式, 开展了“专业+创业”培训、“课堂+现场参观”培训模式, 并确定了4家创业实训 (见习) 基地, 在组织创业培训的基础上, 组织创业培训人员到孵化基地进行见学和实训, 进一步提升了创业人群的创业本领。

5. 典型示范, 形成氛围。

以“海西应先行、创业在尤溪”为主题, 大力宣传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内容和优惠政策, 群众对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不断提高。注重树立典型。在创建过程中, 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成功创业人员, 我们及时进行总结和推广, 在《三明日报》、三明创业网、尤溪电视台等媒体上宣传报道了数十位优秀企业家、成功创业人士和创业事迹, 进一步激发了劳动者的创业原动力, 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干部创事业, 能人创大业、企业创新业”的良好氛围。

李根文:创业导师要注重创业服务 篇8

新创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目前创新创业仍是粗放模式,站在创业者角度,他们需要更精准、更细化、更高效、更专业的指导。而中国“双创”还处于摸索阶段,创业导师无疑成为“双创”中的关键环节。那么创业导师将如何发挥作用?为此,《经济》记者采访了中国科技咨询协会创业导师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李根文。

最本质:创业服务

《经济》:您认为成为一名创业导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李根文:创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创业到什么阶段或达到什么成就才算创业成功?这个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韩国三星公司,世界级企业仍然提出二次创业、三次创业的概念。其实在创业过程中会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市场、营销、法律、人事、管理、研发等,某一个环节或因素没有考虑到都有可能导致创业失败。因此,广义上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导师,甚至是创业导师;狭义上讲,创业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且必须具有一定社会实践的人可以成为创业导师。创业导师通过各种思路引导,多种正规渠道来帮助创业者实现创业和就业,两者亦师亦友。

《经济》:目前创业导师最缺乏的是什么?中国科技咨询协会创业导师工作委员会从哪方面给予帮助?

李根文:许多成功企业家愿意把自己的创业经验、创业知识传递给青年创业者。但是普遍存在沟通方式不当、表达意思不准、层次高低不一、缺乏科学指导方法、工作流程标准欠缺,经验、经历和知识跟不上时代等诸多问题。

为此,我们拟从两个方面去完善,一是编制《创业导师工作手册》规范创业导师的行为准则、工作流程和必要创业指导工具,使创业导师能够相对规范地进行创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创业导师工作委员会正在积极与高校接洽,创建创业导师学院,设计较为完整、适用的课程体系,通过该课程体系对企业家、投资人等创业导师进行系统创业知识培训,来完善他们的创业知识体系,以更加科学、更加规范地指导创业者。

《经济》:我国“双创”发展到现在,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给予刺激,从而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

李根文:我认为,中国目前对创业的硬件投入足够大,设施足够完善,政策支持力度也足够大。当前的主要问题还是软件方面,即创业服务做得不到位,创业者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就回到创业导师的本质上来,即进入创业2.0时代——注重创业服务。在此层面上,也需要创业导师具备良好创业经验、科学指导方法和良好沟通技巧。

最有效:“扶上马,送一程”

《经济》:从创业导师的服务角度来说,创业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李根文: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双创”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创业意识,二是创业实践。中国传统教育还是现行教育体系,都没有涉及创业方面,因此,中国广泛缺乏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在创业实践方面,从我以往经历来说,创业前期应从以下4个方面考虑:第一,初衷。为何创业?这是创业的动因和理想,我认为,创业也是一种信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能否始终坚持自己创业的初衷和理想,就显得至关重要。第二,团队。团队的理想或梦想是否一致,团队成员是否有担当,是否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等。第三,定位。包括个人定位、公司定位、市场定位、产品定位等。第四,情商。一个成功者应该有很高的情商,比如,如何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此外,懂得感恩、懂得合作、知道分享都是成功的要素。当然,创业本身就是一件复杂的体系工程,创业的因素绝不仅仅是这几个方面,包含的因素还有更多。

《经济》:从供给侧角度来说,中国科技咨询协会创业导师工作委员会如何进行层级性、选择性供给?

李根文:创业导师服务只是外因,最终创业的发展还是靠创业团队的努力。创业导师的作用就是“扶上马,送一程”。从技术角度来说,凭借创业导师的知识、经验让创业者少走弯路,快速走上健康道路。创业初期遇见问题对每个人来说可能是人生第一次遇见,这就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来正确解决。企业家在自己创业过程中磕磕绊绊一路走过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对初创者都是宝贵的财富。中国科技咨询协会创业导师工作委员会就是要创造一个创业导师和创业者交流、沟通、互助的平台来满足各方需求。创业导师可以满足帮助年轻人实现创业的愿望,并在此过程中发现商机,给自身企业发展带来机会。创业者可以从中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经验,扩展人脉关系,寻求资源等。

最直接:打造创业环

《经济》:如今,创业导师工作委员会所提供的创业服务体系是怎样的?

李根文:中国科技咨询协会创业导师工作委员会正在逐步建立完善创业导师数据库,根据创业导师专业进行分类、分级工作,对创业者能够提供精准服务。下一步将建立科技创业项目征集体系,从中发现高科技项目,并与导师、资金对接,帮助创业者能够快速成长。还将形成创业导师培训体系,以便用专业、科学的方法指导创业。

《經济》:未来,中国科技咨询协会创业导师工作委员会将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李根文:从中国科技咨询协会的领导要求来说,希望我们稳扎稳打,不要急于求成,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现符合中国国情的创业规律和创业指导方法。为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中国科技咨询协会先后成立科技成果评价专业委员会、创业导师工作委员会,在2016年下半年准备成立投资专业委员会,这将形成从科技成果评估到创业导师指导,再到最后融投资跟进的创业环,形成创业良性循环。这样,一方面促进创业成果转化,另一方面打通创业的各个环节,提高创业成功率。

此外,我们将在广泛合作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和完善中国科技咨询协会创业导师工作委员会的基础工作,如团队扩充、组织架构的完善以及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等。第二,积极发展创业导师会员、注册创业导师会员,建立创业导师数据库。第三,编制《创业导师工作手册》,同时进行创业导师会员的培训及注册工作。第四,设立首家科技创新体验馆。第五,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开展创业公益分享会及座谈会等活动。第六,与孵化器、高校合作建立创业指导基地,组织创业导师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创业项目诊断等创业服务,如举办“中华老字号中国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等。第七,在北京(初步拟定)举办一次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业导师年会,内容包括学术研讨、创业成功项目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巅峰对话等。第八,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方式,尝试在台北、台中等地区进行交流合作,并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共同使中国的“双创”事业走向常态化。

上一篇:二年级下品德教案下一篇:比大小学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