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产业论文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影视产业论文(精选7篇)

影视产业论文 篇1

1 现有产业困境

杭州电视台4 频道是本市内专业的影视频道, 根据集团设定要求, 本频道要侧重于发展影视。从现状看, 电视台配有本身的影视公司, 然而进展之中却出现了难题。困境之内的地方台若要突围, 必须面对如下问题:影视创作规模构建达不到市场化设定的真实水准;供应资金链条无序;开发节目必备的本土认知仍旧缺失, 造成开发思路狭隘;缺乏产业化开发路径;缺失新颖的宣传途径, 后续搭配的产品也没能助推长久的宣传。

2 产业化发展影视剧

从韩剧、美剧的风靡到国内电视剧兴盛的经验来看, 影视剧还是人们娱乐休闲的主流。当我们来到韩国MBC WORLD主题馆参观体验时, 心里充满了新奇感、代入感, 这种体验极大迎合了粉丝追星的心理需求, 这样的项目是影视作品产业化的极好例证。作为一个专业影视频道, 可以在已有资源基础上, 引进国外先进模式, 加以开发利用。

例如, 可以开发影视频道230 演播室的粉丝体验功能, 尝试对外开放, 让普通观众也能成为电视里的主角, 他可以是阿六头, 也可以是和事佬, 还可以是健康专家。达到能够起到扩大影响力并提升知名度的目的。同时, 电视台还可以开发一些新媒体项目, 通过新媒体技术, 穿越到某剧的场景中, 体验与明星直接对话、穿上剧中明星的服装, 和明星一起拍照的真实感, 其照片可作为宝贵收藏, 同时也可起到为自产的影视剧推广宣传的作用。

3 摸索突围的新路径

3.1 整合一切可用资源

借助独有的优势, 整合制作公司及摄制类公司, 发挥摄像及新式制作的优势, 依托网络推进整合, 带动进展中的手指经济, 有序调用新颖的网络渠道。

3.2 打破偏窄的思路

不应局限于偏窄的自身视角, 要不断接纳新的喜好倾向, 变更并且增设节目必备的新要素。在不同地域内, 文化显现了较大的彼此差异。但市场倾向于整合之后的优良节目, 因此, 电视台要摒弃偏窄的思路, 促进节目整合, 并形成规模化。

3.3 拓展传播渠道

从现今态势看, 三网融合被设定成未来进展的大体走向。要顺应这种倾向, 为地方节目添加网络特色。地方影视类新作品融汇于网络, 让更多受众真正去了解。内外的驱动整合于一体, 彼此紧密协作以便推进节目样式变更。

3.4 开发参与性与娱乐性兼具的电视节目

通过影视频道与自身影视公司的资源渠道, 全方位呈现明日之星的养成培训和视听真人秀, 帮助富有电视影视梦想的年轻人开拓事业, 同时也能够储备人才。作为市级电视媒体, 杭州电视台应极力策划符合市场需求的节目, 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 增强娱乐节目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不仅能让观众在收看节目时感到轻松愉悦, 还能实际参与进来。电视节目的娱乐属性理应成为电视台节目改革的重要部分。为此, 影视频道计划在接下去的节目开发中, 设计一档既立足本土又兼具时尚娱乐的品牌栏目, 拟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 实现影视频道与自身影视公司的资源整合:如新片发布会、明星见面会、演员角色选拔、嘉艺独播剧等方面, 实现整合推送;其次, 人才培养与储备:联合各高校打造明日之星, 将青春、成长、考验、蜕变、真人秀等元素融合在一起。

4 结语

影视产业吸纳了地域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 地方影视若要获取自身进步, 在最大范畴内吸纳受众, 就应根植于区域独有的特性, 创设新颖的影视品牌。杭州电视台拥有独特的文化优势, 在此基础上整合地方影视的多样特色, 增添影视软实力, 影视产业才能超越现存困境, 获取突围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1]刘潇.地方影视产业如何突围——以河南安阳影视产业为例[J].传媒, 2014 (19) .

[2]杨泳.云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今日南国 (中旬刊) , 2012 (10) .

[3]王思昱, 林小菲.中国影视产业集聚区的产业链研究[J].现代物业 (中旬刊) , 2013 (7) .

影视产业论文 篇2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社长王卫平表示,此次活动是图书推介会,也是影视作品推介会,更深层次的含义则是借助活动致敬影视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者。“没有艺术家精湛的创作,作品便无法获得观众认可;没有制作人对品质的把控,作品更无法获得持续关注;没有平台的精心编播,作品不可能声名远播。”

“对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来说,推出众多影视同期书旨在更好为影视界及图书界制作方服务、为更多观众和读者服务。”王卫平表示。

今年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携12部影视同期书亮相。这12部是《大唐玄奘》《南宋》《白鹿原》《芈月传奇》《少帅》《三八线》《吉鸿昌》《蜀山战纪之剑侠传奇手绘珍藏纪念版》《无名者》《谋圣鬼谷子》《麻雀》等一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电影、电视、纪录片的影视同期书。这些影视衍生品涵盖了从影视作品原创小说、剧本改编、拍摄散记、制作幕后等多种形式内容,与当下最有影响力的影视内容相辅相成、互为推动,对盘活影视资源,传播影视作品,丰富普及影视文化、传播出版社品牌起到抓手和推动作用。发布会现场,这些优秀影视作品的主创及播出平台嘉宾就各自项目进行了精彩阐述。

秉承以精品立社的宗旨,在出版影视同期书的同时,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还立足行业,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具有行业标志的专业图书。如《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6)》《中国电视剧(2015)产业调查报告》《广播电视概论(第三版)》《纪录片:历史与理论》《中国影视纪录片产业链及产业政策研究》《纪录庄园》《数字电影技术研究文集》等。

此外,推介会上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还向9家图书发行单位颁发了“最佳合作商”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们在相关书籍出版方面做出的贡献。

“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众筹、混搭、融合阶段,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所走的路就是跨界,愿景则是让更多的读书人关注影视创作,更多的影视人关注图书出版,更多机构跻身跨界经营的行列。”王卫平表示,作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属中央级综合性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以影视娱乐为核心,立足广播影视专业,加强与影视行业的合作,聚焦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业界反响强烈的电影、电视、纪录片,出版相关影视同期书,将影视和图书相结合、跨界经营,在多领域扩大了影响力。

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分析论文 篇3

温州影视产业的现状

1、温州影视产业呈朝阳趋势

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xx年工作重点,其中就有“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发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随着温州经济和文化的共同发展,本土化的影视文化产业正随之兴起,成为社会关注的经济焦点和文化焦点,并在近年得到高速发展。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2010年实现总收入5.28亿元,同比增长11.97%。温州广电传媒集团积极拓宽产业发展领域,走多元化、集团化发展道路,现下辖8个文化产业子公司市、县广播电视台9家,自办电视节目12套和广播节目12套,20xx年集团经营收入6.01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广告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10%,继续领跑温州文化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大量由温州投拍的影视剧和温州民间资本介入的影视作品,都在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这其中的多部影视作品,如《温州一家人》、《精武风云》、《穿越时空的密令》等等,不仅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而且多次获得省级以上的奖项,甚至走出国门参展国外的各大电影节,为温州影视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标兵作用。

2、温州民间投资影视剧的热情高涨

同时,民间资本投资影视剧的热情逐渐高涨,20xx年左右开始,温州民资对影视产业产生了兴趣,随后出现过几次投资热潮,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中国电影市场日益升温,经过一两年“生产”就有望卖出上亿元甚至数亿元的影视产品自然就成为温州民资青睐的投资方向之一,温商对影视产业已逐渐熟悉,投资也越来越成熟,开始敢于频出大手笔。比如,在20xx年8月份,由温商黄晨创办的温州天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的影片《请勿靠近》将在温州开拍,投资额高达4000万元。这是近两年来温州民资在影视产业千万元以上的大手笔投资之一,也创下温州民资在影视产业的投资新记录;去年7月,由正栩影视、生活秀集团投资打造的30集都市情感大剧《钱多多嫁人记》杀青,投资额约2700万元,结果未播先红,被湖南卫视高价购得首播权;由钱仁高、钱金波、钱成锡、钱维等温商投资的《吴越钱王》、雪歌服饰投资的惊悚片《异空危情》等,投资额也分别达到1000多万元、2000多万元。

3、温州影视产业硬件发展成果喜人

近年来,随着市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影视产业,随着民间资本的大量介入,温州影视产业在硬件建设上得到了高速发展。一方面,原来的影视院线在进行改革,新增的影视院线正在投入使用,新中国、白鹿、新时代三家国有影院近年来开始从硬件及服务上进行改建与提升,白鹿影城的全面形象改造早已完成,新中国影都设备和形象不断升级,率先打造了4D影厅又成功改造了多个影厅,全市唯一的一家五星级影院新时代电影大世界也在精益求精,最近更是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3D设备,打造我市规模最大的3D影院。此外,目前仅市区已经营业和即将营业的民营影院就将有6家之多,包括恒隆、中环、赛格金典、新国光、全都、鑫乐,使得温州的影院无论从硬件还是服务都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另一方面,温州在影视基地和影视城、影视产业园区的建设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有多个影视基地和影视城已经竣工或正在紧张施工中,如泰顺国际影视城,位于温州市泰顺县雅阳一带,占地约为5000亩,由泰顺县政府、中央电视台新影集团和中汇联合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三方正式签约,项目总投资约为50亿元人民币,是我国目前唯一以欧美特色为主、规模最大的影视城。

温州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然,在温州影视文化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之余,我们同样也应该注意到,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温州影视文化产业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温州影视文化产业投入严重失衡,影视文化产业单位机制僵化,市场竞争力不强,影视文化产业地方性政策不健全,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互动的良性投资机制尚未形成等等,而这些现存的问题,显然对于温州影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视产业规模偏小且不均衡

温州的影视文化产业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因为在发展初期起步较晚,又缺乏统一的领导和指挥,所以导致了温州的影视文化产业目前出现了规模偏小且不均衡的现象。总体上来看,目前温州的影视文化产业,经营状态较分散,大多属于小打小闹各自经营的各自为战模式,影视文化产业单位竞争力不强;大公司大品牌较少,没有形成著名的文化企业和战略品牌,在市场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本地影视文化产业缺乏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出现断层,不得不向外寻求帮助和支持;在资本和产业的结合上,更是出现了盲目投资重复投资的情况,进一步使得影视文化产业内部出现强弱不均衡的不良发展现象。

2、国有影视制作机构制度僵化,地方政府直接介入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

目前,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温州国有影视产业机构的发展,那么可以形容为“戴着镣铐跳舞”。温州市电视剧制作中心成立以来,出品了二十多部高质量的影视剧。电视剧均在各省级电视台及卫视成功发行播出,电影成功在院线上映、与央视电影频道签订收购合同,并获国家电影局及各级政府奖励,是我市目前最上规模的国有影视剧制作机构。除了《村支书郑九万》、《一代大儒孙诒让》等,还有30集电视连续剧《冰山上的来客》、48集电视连续剧《梦断紫禁城》等优秀作品,在全国播放,获得很高的收视率,有的还排名第一并形成收视高潮,电影《美人草》入围第四十届美国芝加哥国际电影节展。毫无疑问,作为国有机构,温州市电视剧制作中心有自己的优势。摒弃了更为直接的私人盈利目的`,影视剧创作运转的过程更规范。然而,正是因为国有机构,也面临很多掣肘。在融资方面,明显不如民间经济行为灵活,温州市影视剧制作中心就曾遇到不少优秀剧本,因缺少资金而胎死腹中,或被其他投资者所得错失良机;影视创作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积极而迅速地配合,政府的审批等环节不如民间经济行为便捷;在财务制度方面不灵活,不能像横店等地具有免税、减税等政策,带来具体运作时的颇多困难;主流文化较为严肃,如何让主流文化与流行因素较好结合,是摄制机构当下面临的难题,从长远角度看,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困扰。

3、民间资本投入存在盲目化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电视市场的高速发展,影视产业正成为投资商眼中的钻石矿,传统行业的利润在10%以内,影视业却往往在30%以上,根据专业人士的调查,目前40万元一集的电视剧,往往可以卖到100万元,一部片子40集,赚个2000万-3000万元没什么大问题,其它产业望尘莫及。正因如此,随着中国电影市场日益升温,温州商人显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黄金行业,进军影视文化行业,可以说是对温州商人视野和高度的提升,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温商,将资金从传统行业中抽离出来,转而投入到影视产业中去,希望能在这个新兴的朝阳产业中获得一杯羹。然而,必须注意到的是,由于缺乏对市场的了解,温州民间资本的影视投资往往是盲目的,对长期专注于制造业的温州企业家来说,影视文化产业毕竟是陌生的领域,这使得温州民间资本的投入往往出现扎堆和跟风的现象,一部作品拍摄出来以后,却在市场上无人问津,进而导致投资成本根本无法收回。这其中,《温州美人》这部以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为背景、反映改革开放成果的片子,其拍摄过程的一波三折和最终结果的不理想,就充分说明了民间资本盲目投入所带来的负面效果。

4、影视文化产业软硬件建设不均衡,影视专业人才极度缺乏

就目前而言,温州发展影视剧产业最缺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温州民间资本庞大,风景名胜也不少,最近几年来也在大规模建设影视城和影视基地,为发展影视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创意人才极度缺乏的现象,导致了温州在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的时候,往往出现“无人可用、无才可举”的不利现象,许多影视公司在拍摄影视作品时,甚至要远赴上海北京聘请剧组,既缺乏专业的导演也缺乏优秀的剧本,长期以往这样发展下去,温州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显然会受到极大的阻碍,这也与我们温州目前提倡的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政策是背道而驰的。

温州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综合以上来看,我们看到了温州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进步,也看到了温州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种种不足,影视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创意和高流通的特点,是一个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经济系统,对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温州现有的影视文化产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以下策略和建议:

1、改革原来的影视制作模式,让影视产业真正实现市场化、商业化

温州影视文化产业想得到大规模的发展,目前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改革原有的影视制作模式,政府应该放弃原有的影视制作主导者和发起者的角色,转而成为影视产业的倡导者和支持者,营造良好的影视产业发展环境,为影视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强调影视产业和市场相结合,真正让影视产业走上商业化的道路。在这个基础上,鼓励民间资本大量投入影视市场,探索商业化的影视题材,拍摄出真正有市场认可度的商业影视作品,建立起更好的企业平台、更完整的产业链条,更有信心的市场控制力、更坚实的商业和技术积累制度,大力挖掘本土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投入到商业市场,将传统文化和现代产业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有温州特色的影视文化产业之路。利用天下温州人的知名度、温州本土作家群的优势,挖掘历史上和当代温州精英人物、草根英雄的传奇故事,拍摄充满温州元素、具备温州人文特色的电影、电视剧和动漫作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影视精品力作。

2、引导民间资本正确投资

民间资本的投资对于温州影视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相当有利的因素,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温州民间资本在投入影视产业的过程中,无疑存在着投资盲目、跟风、一窝蜂赶集上的不良现象,这对于温州影视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显然是很不利的。正因如此,温州影视产业想要正确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这种“温州特色”中的诸多不良现象,正如一位投资影视产业的温州企业家所言,在商言商,影视投资总是希望赚钱的,但影视不像其它产品,投资者无法通过改进质量或销售手段来吸引消费者,所以对结果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发生亏损的重要原因,只能说明温州投资者对这个影视行业不熟悉,从而导致了影视投资的盲目现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民间资本想要在影视产业中分一杯羹,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投资者要对影视产业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二是要意识到影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何在,三是政府要对民间资本的投资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3、注重软件方面的建设,培养引进影视专业人才

正如前文在温州影视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中所说,发展影视文化产业需要人才支撑,人才是文化产业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影视文化产业是高新科技和文化资源相结合的产业,是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首先,要为影视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塑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务实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加快建设“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城市”,搭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探索建立企业保守商业秘密和竞业限制制度,坚决打击侵犯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非法行为,同时,对国家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梳理整合,力求最大限度的用足用好,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创业成本。其次,考虑到温州本土的影视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本土影视文化产业人才较为缺少,温州要秉承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实施影视专业人才发现计划,将外地的影视文化产业人才引进温州,设立影视人才产业专项资金,安排专门资金用于影视人才的培养、交流和引进,同时落实高层次影视人才专项用房政策,并为引进人才在温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在引入影视专业人才的同时,温州应该投入大量的专项资金,培养温州本地的影视专业人才,建立发展影视专业人才培养的院校,开设一批影视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在影视企业内部建立起人才培养机制,让影视企业在商业运行的同时,大力培养属于自己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多方面的齐头并进,才能让温州的影视产业发展不受“人才之困”,才能在今后的影视文化产业竞争中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

总言而之,当今世界,影视文化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博弈的重要战场,也正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在这种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温州作为浙江沿海的重要经济城市,显然要抓住这个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机遇,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克服本地文化产业起步较晚的障碍,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将温州影视文化产业做大最强,为温州经济和文化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作者:朱乾 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实证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论文

★ 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分析论文

★ 文化产业面临发展机遇论文

★ 发展文化产业心得体会

★ 发展文化产业心得体会

★ 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探析论文

★ 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研究对象与建设发展思考论文

★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

★ 经济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影视产业论文 篇4

00818030,新闻与传播学院,卢茜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了中外运用、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制造影视产品的几个成功案例,涉及武侠、古装和动漫中的中国思维,解释中国文化内涵在其中的运用和体现。试图通过对比发现国内影视产业的不足,阐述寓文化于影视产业的重要性,主张从中创新,通过影视文化产业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挖掘中国文化的当代意义,并从中总结出一些如何在影视作品中恰当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提议。

关键词:影视文化,中国文化,文化软实力,日本动漫,金庸武侠

2003年《大长今》携其健康均衡、含义丰富的饮食文化席卷东亚,使街头韩国料理餐馆备受追捧、书店里韩国料理烹制小册一时洛阳纸贵。《大长今》用电视剧拍摄的方式重新塑造民间传说里那个坚忍、勇敢、聪慧、善良的朝鲜女子形象,既拖带出浩大的历史背景,展现了韩国古代的制度文明、饮食文化、医学理念和传统服饰,又与现代人追求理想的价值观结合,实为融传统元素于影视产品的经典之作。08年《功夫熊猫》以好莱坞的大手笔模式拍摄制作、却借用了中国“功夫”和“熊猫”的套路和形象投放世界市场(绝似当年借用日本传统元素的《忍者神龟》),金发碧眼的西方人拍手称号的同时,也不得不让身处“功夫”和“熊猫”的原产地——中国的东方人心中五味掺杂。

中国面临影视贸易严重逆差的同时,不仅好莱坞的强劲风暴永远势不可挡,连韩剧、日本动漫也已在短短几年中疯狂占领了中国市场。韩国爱情泡沫剧给予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许剧情结束后就被人遗忘,但《大长今》的影响却留存至今,并且仍时不时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影视鉴赏课上不可缺的研究案例。慢工细活的拍摄手法颇可称道外,究其根本,正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核心在起作用。

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的地位本是不可怀疑的,五千年的积淀与不中断的传承使中国文化元素的庞杂丰富让多少后起之秀无可望其项背。然而如今中国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首先,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输出容易被误解为意识形态的灌输而遭到西方世界的抵制,这也使得以国际眼光看来中国人缺乏个性鲜明的现代文明价值观;其次,民间文化产业的创造往往因循守旧难有突破,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通常只能让老外了解到“功夫”与“孔子”。究竟金融风暴下经济实力愈来愈受世界瞩目的中国手中是否还拥有未曾出手的文化“王牌”?而如何才能让世界了解到好莱坞电影中动作敏捷身手过人的功夫明星、竭力铺陈中国元素的《英雄》和《黄金甲》并不是真正的中国呢?

一、日本的成功

日本固有其风格迥异的民族特色,但是中日文化交流千年不断的悠久历史使两国之间的文化有着远远浓于其所相隔的一湾海水的血肉联系。然而正是这一湾海水之隔,给予了日本动漫无限创新的机会和可能。典型案例有著名动画片(改编自漫画)的《龙珠》和《中华小当家》。

《中华小当家》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阿昴”的小男孩、“四川仙女”阿贝师傅之子,赴广州阳泉酒家拜师研习厨艺,多次与“黑暗料理界”交手,并被皇上指派寻找传说中的厨具的故事。全剧背景均设在中国,让人难以相信这竟是一部日本动画片。剧中虽然有许多虚构的菜色,也不乏经典川菜、粤菜,不仅如此,身穿汉服的人物角色,亦时不时展现了中国式的思维方式。

1. 人的意志重于外在技巧。不同于西式快餐中油盐酱醋都要通过精细测量、按

比例投放的流程化操作,动画片在开头两集就点明厨艺之要在乎用心。一 味 经典川菜“麻婆豆腐”,色香味之外,关键的“第六要素”何在,首先须由厨师自行参悟——“酥”。如何实现“酥”香味美?其途径,又分纯技巧与有感情的记忆回味。主人公凭借儿时记忆中的味觉与手法打败了纯粹运用精湛技巧的对手,本剧由此跳脱工业时代的量化思维,化实为虚,将厨艺上升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体现了中国古代乐于超脱物质本身而寻求玄虚的精神奥妙所在——抽象如“道”、如“义”——的哲学思维。但是创作者又没有太过故弄玄虚,最终把原因归结为厨师的情感因素将留于菜味间,这又与《大长今》中关于韩国料理的要义阐述不谋而合。可见中国思维早已不仅是中国的了,它融入了中国文化圈的多个国家民族思维中,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思维也不仅影响着诗词歌赋这样的高雅艺术,连饮食文化,都如书法、国画、古乐一般,讲求意境。

2.奢华不如质朴。动画片中大肆渲染的绝妙菜色,有山珍海味,也有看似并不起眼的家常小炒。花哨的组合、奢华的食材、炫目的成品常常先声夺人,吸引眼球。品尝者陶醉其中,唇齿留香。然而最终获胜的,却是貌不惊人的小烧卖、素炒饭。先抑后扬,四两拨千斤,费尽心力制作出一道小菜,但小东西有大奥妙,烹小鲜如治大国。越是简单,越可从中生出无穷变化,剧中“黄金开口笑”饺子、富含大地营养而振奋人心的素炒饭,莫不如此。动画片将中华料理渲染到堪比春秋笔法,并强调它不可以貌取之。这些元素在我们看来,是很顺理成章的,原因是我们处在同一种文化思维习惯之中。倘若最后取胜的菜色华丽豪奢,我们肯定觉得讶异与别扭。中国人所追求的,从来不是外表张扬的东西,而是一种神韵内敛的文化。我们欣赏“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我们还相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所以我们的君主喜欢访终南山衣衫褴褛、名不见经传的隐士;所以我们能珍视丑陋的璞石,并最终发现里面润滑如脂的琳琅美玉。

可见,《中华小当家》不只是采用了中国的背景,也不只是借用了中国佳肴的名号,更顺带展现了东方世界摹神重于求真求准的模糊思维。而《龙珠》,虽然看似只用了“孙悟空”、“筋斗云”、“金箍棒”这几个名词而已,但也在片中反复探求武道精神,是争强好胜称霸世界,还是强身健体不以武自恃如世外龟仙?“武”,是全剧线索,但它的光芒时不时被“爱”的主题掩盖,最后“武”被主角用来对抗魔王拯救世界,说明了暴力存在的意义是制止暴力,这既体现了中国武术精义,又可以说符合关怀生命的普世价值观。这样,《龙珠》能走出日本,被“孙悟空”的老家接受,甚至在东亚都大受欢迎,就不奇怪了。

二、金庸的成功

有人戏称中国国内影视剧主题无非四类,武侠、宫廷、三角恋与其他。确实,现在萤幕上讲尔虞我诈宫廷争斗的太多了,浅薄的恋情太多了,只会飞檐走壁、语怪力乱神的武侠片也太多了。宫廷争斗,当然富含中国文化,但往往是糟粕居多。武侠精神,本在于锄强扶弱,要体现墨家侠义思想,拍至今其内核却常常被更换为言情和暴力,使武侠徒有其躯壳,就算特技再炫目,观众也已审美疲劳。然而这其中以金庸小说改编的武侠片却翻拍至今都有人埋单,其市场不见枯竭之势,究其原因,难道只是情节曲折、对白精彩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没有文化支撑,就没有这样的生命力。且以《天龙八部》为例,浅薄地谈谈金庸小说的文化内涵。1.近佛避武

《天龙八部》主角之一段誉的出场是为逃避习武而离家出走。“我学的都是儒家的仁人„,佛家的戒杀„,忽然爹爹教我练武,学打人杀人的法子,我自然觉得不对头。”——这是段誉不学武的理由——一开场就带出了儒家的仁爱与释家的慈悲,境界比之大多数武侠片主角登场或已功夫绝世、或初出江湖而立志学武,云泥立判。而段誉一角也可谓集儒释道于一身,慈悲为怀、仁以爱人、自由逍遥,三者在其身上并不见冲突,可见主宰中国文化的这三大主流思想说得上是“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在一个普通人物身上都可体现。段誉最初的信念是“以理服人”,而非“以暴制暴”,直到大哥受难,慕容复伤及父亲才血气上涌大打出手,完全符合中国人“讲道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思维传统。中国人爱讲道理,天地运行有道,政治更迭有道,日常行为有道,道就是

①规范准则——这是中国人看重的。刀剑相向之时,段誉总是笑脸相迎向前一声“且慢”,要和持刀剑的人理论。可见儒学迂腐,可见佛家慈悲,也可见古道热肠。现实生活中,本来就少有动辄诉诸武力解决问题的人。段誉的形象,虽有贵族气质,却有草根意识。他的心理活动往往以平民自居,常常希望化解暴力,两方妥协,不伤和气。但这不代表没有原则,当钟灵受胁时,他敢于以对武学一窍不通的书生弱体挺身相救,这又体现了钱穆先生所说的中国人“讲性情”。“义”字当头的时候,理智是可弃之不顾的。不仅是段誉,你可见萧峰孜孜于武学追求么?聚贤庄天下英雄云集欲杀萧峰,萧单刀赴会,以一敌百,不为自己的降龙十八掌能扬名天下,只为救人。虚竹更是出身佛门,虽然因缘际会得到无涯子一生内功修为,却恨不得自废武功,执意回少林请罪。此后修习逍遥派至尊功夫“天山折梅手”和“天山六阳掌”,也都是出于慈悲之心,为救素不相识的天山童姥而“不得已”为之。纵然金庸把武术描绘得精妙绝世、绚丽多姿、变幻万千,“武”也永远只是点缀。相比之下,虚竹、段誉因“福缘深厚”而得奇遇,宅心仁厚,济世救人,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这样释家的思想,在剧中倒是随处可见。

2.伦理的无奈

萧峰以天下英雄当仁不让的姿态登场,丐帮帮主,行侠仗义,英明盖世,瞬息之间沦为人人喊打的恶人,无非因其契丹人的身份被说穿。“伦理”二字是如何根植于中国文化核心,由此可见一斑。中国人向有五伦之说,其中为首的是“君臣”,臣对君要忠,如子对父要孝。忠君不同,犹生父不同;国不同,犹家族血脉不同。萧峰身流契丹血,首先便被排斥为外人,而中原轻夷狄的传统,加之边境民族矛盾,又使这“外人”之“人”字汉人都吝惜用之,直斥萧为“辽狗”。也许在萧峰未知自己非汉人时,未受伦理之苦时,并未意识到伦理的害人之处;直到行至巅峰亢龙有悔,一朝被污身兼骂名无数,亲眼见了辽汉相互残杀,方知伦理枷锁套颈的凄凉无奈。

所以《天龙八部》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宣扬,也是斥责和反叛。

萧峰最终认识到“汉猪”“辽狗”背后人的平等与可悲,他投耶律阿保机麾下却不肯发兵南朝,无半点报复汉人之心,宁愿身陷牢狱,也不愿挑起战事,使百姓受苦。这已经超脱了狭义上有如郭靖、黄蓉死守襄阳的爱国精神,不仅“为国”,更是“为民”。一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万般苦难,一人承担;二来以德报怨,心存慈悲;三来入朝为仕,心忧天下苍生。这不能不让人想到墨子的“兼爱”与“非攻”:兼爱辽汉,反对 ①钱穆,《中国文化十二讲》,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版。“我们讲话常说道理,中国人最重讲道理,便是不识字的人也懂要讲道理。如说:‘你这人讲不讲道理呀!’‘这是什么道理呀!’这道理二字,中国人最看重。” 不义战争。当“天下兴亡”与“忠君爱国”、“兄弟之义”冲突时,萧峰权衡轻重,牺牲后者,再自刎谢契丹王知遇之恩,壮烈至此,儒耶?侠耶?佛耶?已不可论。

这是用英雄式的牺牲挑战伦理价值。

3.妙哉武学

金庸笔下的武学包含的哲理也很耐人寻味。《笑傲江湖》中有独孤九剑自无招式,重临场应变、见招拆招,遂天下无敌。《倚天屠龙记》里太极剑法一脉相承,要求修习者忘却所有有形招式,化用于心,以达变幻无常的如神境界。所谓太极,如道生万物,永无止尽。类似的,《天龙八部》中虚竹回少林后用一招简单的“黑虎掏心”力克丁春秋,实在是因其内功深厚,使外在招式厚积薄发,再平常也变得精妙无比、威力无穷。这是否让人想到“三易”的阐释呢?“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招式简易,却招招致命;越是简单,越可变化无穷;虽是变化无穷,但万变不离其宗,一但得其要领,无招便胜有招,无需神兵利器,一枝一叶均可伤人。对比西方大片中威力强劲的巨兽利器,可见差别。此外,金庸笔下的武学还提醒习武者懂得物极必反、内外兼修的道理。如月盈则亏,杯满则溢,越是戾气重、杀伤力大的功夫,越需要相应心法修身养性以免误入魔道,否则将反噬自身。如鸠摩智苦心孤诣、贪图修习少林寺七十二门绝学,却不知之所以惟有达摩祖师能身兼七十二门绝学,并非后来人武学天赋不足,而是他们不够有足够的佛性压制伤人的魔性。功夫是把双刃剑,伤人也可伤己。而杀伤力越大的功夫,魔性也就越大,若不能克制,走火入魔就是必然的下场。这既体现了佛家习武的真谛并非伤人,也符合道家辩证思想。推而及当今社会,功夫好比手中权力,掌权越大,越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自守,这是不难想到的。

三、创新中发扬

通过轻松、面广的途径传播中国文化,古装剧固然是很好的载体,只是迄今并未得到尽如人意的运用。旧主题实在用滥了,可否学习一下《大长今》,尝试用茶文化、玉文化、酒文化、古琴文化、赏花文化等等为核心呢?就像《非诚勿扰》这样的现代商业大片通过内置商品广告而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古装剧在直接的商业利益层面虽相对逊色,但若将丰富的文化内涵填充其间,则等于是为中国文化做了广告。在邻国多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我国对于自身文化的宣传却是寥寥且难见成效,而这恰是一个谁保护、谁宣传,就谁拥有的时代,一个官方宣传效力大大亚于民间传播的时代,一个影视文化取代戏曲、图书等成为影响最巨的文化承载形式的时代。如果说有什么文化形式可以在国内压倒日潮韩流,唤起年少一代对本国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又能在国外亮出更有底气的中国文化的铭牌,让老外了解到中国式的奉献精神、奋斗精神、宽容精神与淡泊精神,我以为非“中国风”的影视剧不可。单纯地用中国文化包装影视产品如《英雄》仅仅是第一步。搜集传说,去粗取精,发挥想象,深入了解一种文化的来龙去脉,用慢工细活,烹制一道文化娱乐的佳肴,点心亦可,大餐亦可。

可以注意这几点:

一、中国人重视万物灵性,享受物我相冥、乐山乐水的意境;

二、中国人追求天与人的和谐,推而及人与人的和谐、社会与社会的和谐,从而融入反对暴力、爱好和平的世界主题;

三、中国人的审美意趣有中庸平和的倾向,温润如玉、清雅如茶,最受文人追捧;

四、中国人重视家族观念,强调枝叶相连、落叶归根,虽然这之中也有糟粕,但大可将其演绎为血浓于水的亲情至重和魂牵梦萦的乡愁不断;

五、中国人古来有侠义传统、仁爱之心,儒家之仁,墨家之侠义,释家之慈悲大爱,古装、现代剧均可表现;

六、两千年的封建糟粕,要敢于自我否定。

其实中国文化并不是穿了古装就能演绎,也不是非要穿着古装才算在表现它。以王家卫的影片为例,其中有如记忆碎片式的大量蒙太奇,如诗如梦的影片风格,无序、杂乱的影片节奏,触动心弦的人物独白,虽然可以不见半点古装的影子,但那又何尝不是一种追求形式之外的玄妙意境的哲学体现呢?这样的电影,才算是得到了大道无形的中国文化精髓之一。而如《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一类电影,不过是机械铺陈中国元素,红衣书法、黑衣秦兵、金甲武士,只得其躯壳,不得其灵魂。

能够出产独具中国文化意义的现代影视剧,有一个很好的代表,那就是台湾。台湾也许是出于它尴尬的政治背景,在影视作品中,一句“爱国”往往难以出口。爱台湾,还是爱中国?这是一个让文化人难以措辞的概念。台湾又因它与大陆五十年又五十年的分隔,而仿佛产生一种流浪、漂泊的情绪。这一种漂泊感有时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诗人浩瀚不绝的羁旅乡愁,悲情是主调。台湾电影,有时正像一句乡愁、家愁的咏叹。李道新在《中国电影文化史》中曾称之为“以家为国的道德关怀”。②我觉得它似乎是有意地对“国”避而不谈,对“家”情有独钟。家国观念,自是中国古已有之。所谓“家和万事兴”,家的“不和”,一度成为台湾本土剧的核心。体现在其中的,当然不会是西方式注重个人价值的对家的叛逃与离家后个人的拼搏,而是如何委曲求全,通过妥协、个人牺牲与默默承担误解、压力、苦难,来维护家庭的伟大。爱家俨然成为高于一切的道德标准。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电视剧《星星知我心》中,古秋霞为五个子女承受的一切,赚了两岸无数热泪。中国有句俗话叫“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台湾影视中表现得尤为深刻。重视家庭和血缘的文化根源于大陆,但不得不承认台湾以它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感受对之做出了更深沉、更感人的解释。闽南语的悲戚,饱含着对家无限的依恋。亲情至重、“以家为天”的古秋霞的形象,亦代表了一种台湾的影视文化。

另外,张艺谋早期的作品不可不说其具有色彩鲜明的人文感悟,但是很难说它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风格。不过,中国文化是在继承中创新的,张艺谋的影视作品中“人”的“痛苦的觉醒”,有时让我想到鲁迅。影视的艺术张力,不亚于文学。如果这样的作品能更多地进入现代人的视野,感染更多中国人,那有朝一日将它列入中国文化的范畴,又有何不可?所以说影视产业、影视艺术在发掘、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有很大创造新的中国文化的空间!

四、总结

用中国文化填充影视作品并不完全为着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影视产业毕竟属于商业领域,赋予它过多的文化意义是不现实的。且影视产业虽有强大的传播力,但若其中内容枯燥乏味,说教式地传输中国文化,那么传播效力也将大打折扣。可中国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又不可或缺,我们其实是要从中国文化的宝藏中挖掘可利用的资源以振兴有中国特色的影视产业,展现有中国特色、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风貌。

如上所说,虽然影视文化作品时常包含着道德、原则等的社会价值核心,也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但其所展现的主体往往是文化的外延,如衣食住行、野史传说。广义文化无所不在,就算创作者不有意为之,举手投足间依然处处可见文化,问题是这种表现出来 ② 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P286:“台湾电影充溢着一种流浪的悲情与狂欢的气息„„体现出台湾电影以家为国的道德关怀。” 的文化是根源自中国还是舶来于大洋彼岸,是精华还是糟粕,是庸常还是精彩。大洋彼岸的普世价值观大可结合进来,文化中的精华应相对有深度地展现,对文化中的糟粕则不妨采用反叛、自我否定的形式——正视并否定自己的错误,最能得到世界的赞许。

作为一种商业形式,一种文化产品,影视剧注定难以深刻解析民族文化,就算再多地添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无法真正承担向世界观众剖析中国文化的使命。它所能展现的,往往是文化的浅层和多个侧面。而在质上加固文化浅层所蕴含的民族性格,在量上完善其展现的各个文化侧面,抛弃乏善可陈的老套主题,拓展新的可有所作为的文化领域,正是有志于传播中国文化的影视产业工作者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影视产业论文 篇5

[摘 要] 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而影视文化作为是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在现代文化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主要研究了影视业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及其发展趋势,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影视业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关键词] 文化产业;影视业;地位;发展趋势

文化产业是指为提升人类生活品质而提供的一切可以进行商品交易的生产与服务。文化产业包括了传媒、影视、娱乐、旅游、教育、游戏、网络服务、音乐、戏剧等行业。影视业是一个庞大而综合的产业链,优先发展影视业将会迅速带动我国整个文化产业的崛起。文化产业具有无污染、高附加值等特点,代表文化产业的影视业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和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文化管理的经验,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不难看出影视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一、影视业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

1.影视产业是整个文化产业的支柱

在世界排名前10位的传媒集团中,九个都涉及到影视业。近年来,我国影视产业飞速发展,增长速率维持在20%以上;在2011年文化产业市场份额中,游戏、动漫产业占比较高,分别为44%和27%,电影产业占比23%。另据数据显示,2011年,北美地区电影票房占全球市场30%以上;中国2011年票房收入保持30%的高速增长,票房总额20亿美元。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影视业在文化产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2.影视产业是整个文化产业的核心

影视产业对其他的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联动作用。如大连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通过影视产业的宣传可以积极开发影视旅游。同时通过统筹规划影视产业带动体育、音乐等产业的发展。中国影视产业已经树立了经济效益观念,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策划开始再到宣传发行,最后是延伸到电影产品和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如最近比较流行的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随着该动画片的不断热播,与之相关的产品层出不穷。如玩偶玩具、图书画册、舞台剧、手机游戏等衍生品也同时推出市场,这些相关产品的交叉销售,互相促进,促使了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

3.影视业是广众消费

影视业的受众是人,影视业文化对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塑造性。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影视,如电视节目、网络游戏、体育比赛等,这些影视业的组成部分时刻到在我们的身边。通过丰富多彩的视听产品,以电影电视为传播媒介的影视文化不仅在传媒文化、艺术文化、娱乐休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科技等领域都产生着重要影响。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发展,影视文化也会逐步走向全球化,影视业未来的发展更具发展空间,服务的受众会更加全面,那么人们对影视文化的消费也会日趋大众化、市场化。

4.影视业的广泛影响

优秀影视产品的诞生,不仅直接带动消费,而且还会对文化生产产生反作用力。消费范围的扩大,次数的增加,从而推动了文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影视业文化的消费可以优化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和合理安排,有利于提高文化消费质量和文化生产要素的组合效率,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而影视业文化消费作为文化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影视业的发展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反向的推动影视业的发展。影视业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产业链延伸、促进其他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优化文化消费的结构、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视业在文化产业中未来的发展趋势

1.影视产品的优质化

影视业包含了很多影视产品,所以影视产品的质量是发展影视业的核心。例如电影行业,要从影响影片质量的因素着手,首先电影故事情节是电影的核心,有创意的剧本使电影更具吸引力。其次,演员的演技水平对剧本人物的演绎有着重要作用,选择大明星、大导演对电影的质量起着一定的保证作用;第三,电影的制作技术是影响电影产品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目前电影制作技术已经成为电影产业新的刺激点,将技术变成电影欣赏的内容,给观众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效果,比如《阿凡达》把技术和电影内容叙事做到和谐统一,通过3D技术增强了剧情对消费者心灵的冲击力。

为了生产出更好的影视作品,企业要抓住深化体制改革的契机,确定合理的市场地位和消费群体,生产出更多的符合大众需求的影视作品。同时,影视行业的管理部门也要贯彻落实政府的政策,提升行业的管理水平,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增强电影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同时,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要实时监督影视市场的发展和规范,对于宣传不良信息的企业和违法违规的企业要及时上报,由上级文化部门进行查处和打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影视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电影产业的商业化,旅游业主动寻求影视合作,整合双方的营销传播渠道,相互合作,拉动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促成合作。旅游业具有更加丰富的品牌文化内涵,影视剧情与拍摄地旅游资源的结合,会使影视剧中的文化注入旅游地场地、风景之中,提高其知名度,增添了文化内涵。最终,随着相互合作的逐渐成熟,影视与旅游的结合,将会是一种精神与物质的结合,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具有无穷的力量。其实也是一种能容纳足够多创意的平台。正因为文化产业自身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所以它产生的立体辐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一部电影、一本书都能够衍生出无数相关产品,带动整条产业链的运行。以打造影视剧带来的旅游品牌为契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并进行包装策划,从而焕发新的生机。现代大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节奏快,休闲时间比较少,所以消费者看电影的机会成本比较大。而电影产品是文化产品,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品。所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抓住观众的消费需求特点,提高首轮票房收入,获得较好的口碑,以便发展后续的产品开发和产业链的延伸。同时,旅游业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决定了它不会被动的坐等机会,而是会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寻求与影视制作方的合作,借助影视的传播效应,为旅游业进行全方位的营销整合。影视作品与旅游业的这种在合作中形成的良性互动,可以全面打造旅游地的品牌。

河北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古长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清东陵和清西陵3项世界文化遗产,邯郸、保定、承德、正定、山海关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荆轲、廉颇、蔺相如,董仲舒,刘备等诸多著名历史人物。尤其是红色历史文化遗产丰厚,留下了众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进程中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历史遗址和遗迹,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李大钊纪念馆、一二九师司令

部旧址、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区(点)120余处。《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小兵张嘎》、《新儿女英雄传》、《平原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白求恩》、《青春之歌》、《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等一部部大家耳熟能详的红色影片,均取材和拍摄于河北。立足丰厚的文化资源,以河北影视集团为龙头的全省各类影视制作单位积极投身电影创作生产当中,主创和参与拍摄了《西柏坡》、《戎冠秀》、《谁主沉浮》、《少奇同志过渭水》、《亲兄弟》、《英雄黄骅》、《骏马少年》等一批红色经典电影。作为领衔联合出品方之一,河北影视集团还加盟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献礼大片《辛亥革命》的拍摄制作,电影精品力作的品牌效应正逐步显现。在社会效益凸显的同时,经济效益也愈加明显,2010年全省电影票房收入同比增长150%,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3.影视业在文化产业中的多元拓展

(1)数字技术对影视产业的“全方位”推动

随着数字技术的推进,数字技术化在我国逐渐成为热点概念,具体包括数字出版、数字学习、数字游戏、数字影音和网络服务等内容。针对数字电在中国市场的需求,我国政 府从投资环境、税收优惠和技术进步上给予支持。2008年8月,总投资近20亿元的“中影国家数字制作基地”开始运营,从电影的拍摄制作、发行和放映等技术环节实现数字化。2012年由天津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投资的《爱开始的地方》和浙江天鹏传媒有限公司投资的《秘密花园》的两部数字电 影开机,拍摄期一个月,预计年内上映。此外,新型数字电影放映厅的模块化运营打破了传统影院的单一模式,更大限度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娱乐消费需求,为电影业的蓬勃发展提供规模灵活、拍摄制作周期较短、院线支持和投资回收快等优势。(2)网络新媒介与影视传媒的 “全业务”布局

近几年,中国网络视频行业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周期,从土豆、优酷、迅雷、酷6几家称霸发展到2011年的17家在线竞争的局面,播放覆盖人数达到3.4亿,网络视频已经成为影视作品的主流媒体模式。网络新媒介的可观效益不仅吸引了资金的投入,也提高了影视作品的版权收益,从而在营销和展出等环节促进我国影视业的发展。同时,为抢占市场份额和不断负重的运营成本将网站间从恶性竞争推动到战略整合阶段。2012年3月土豆和优酷两大视网的合并未能实现独霸天下的梦想,但是推动了影视行业的整合和改革。网络视频作为播放主流介质之一,网络版权日益成为影视作品收益的主要部分,也是网站运营的主要成本和网络监管的难题。2010 年开始,相关部门加大网络盗版的管理和处罚,网络 版权的争夺已经成为视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马蕾韩国影视业的发展及启示北京观察2005

【3】康燕.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方向与策略选择[D].复旦大学 2010

网游与影视产业的“联姻” 篇6

关键词:网络游戏,影视产业,联姻,路径

一、网游与影视产业“联姻”的原因

传统贴片广告和植入广告不再是网游厂商介入电影的唯一方式。明星效应、元素互动成为热门话题。网游的持久热度也为电影植入了全新的生命力, 解决了电影昙花一现的窘境, 让花开更久, 互相借势、互通有无促成了双方的共赢。

当完美时空投拍的电影《非常完美》大获成功之后, 网游进军影视的首战告捷, 预示着网游公司涉足大娱乐产业的时代已经来临。

无论是片名, 还是影片内容、贴片广告、效果制作, 电影《非常完美》都做到了网游与电影的充分结合。无论是宣传之名还是实际之利, 《完美时空》都收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 成为网游和电影产业化合作的经典范例。

1. 题材难觅, 拉近了网游与影视产业的结合

如今网游题材难觅, 而文艺作品版权费用高, 无论是网游公司还是影视公司都将原创内容在游戏、影视、文学、音乐之间流转。而且, “一代游戏人总会成熟甚至离开游戏”, 把游戏作品的版权延伸到影片, 可以延伸产品的影响力和生命周期。网游、动漫和影视的结合模式已经在美国形成了成熟的机制, 迪士尼等公司的收入都是由电影票房、游戏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开发共同构成的。过去几年里, 迪士尼的玩具、服装、文具、书籍、手表等衍生产品为公司贡献了超过60%的利润。[2]

电影《剑雨》与网游《剑雨》不同程度地交叉造势、互相宣传。

对于迈进影视圈的中国网游公司来说, 游戏和影视等衍生品的结合将是扩大盈利的一个选择。如果说迪士尼是靠电影发迹, 那么如今, 加速整合资源的网游公司, 无疑可以使他们离建立娱乐王国的梦想更近一步。

2. 利益的诱因, 吸引网游与影视相互靠拢

影视与网游互助是因为他们都在牟取跨行业推广目的。影视无非是赢取票房收视率, 而网游是赢取用户的在线率。网络游戏与影视产业都想利用其雄厚的行业实力来增加产品的曝光度。电影发行方知道网络游戏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影响力很大, 而电影公司的宣传没有办法覆盖这些人, 因此与网络游戏合作的目的之一是通过网络游戏影响这些人。对于与电影合作的网络游戏运营商而言, 一部大片所吸引的眼球正是他们看重的, 网络游戏运营商可以借助电影将网络游戏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中去。

一方面,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国内网络游戏公司得到了充足发展, 多元化扩张, 充足的现金储备也是网游大鳄垂青电影投资的原因。对于电影这一与游戏产品性格属性十分相近的娱乐产品, 网游大鳄跃跃欲试。

另一方面, 网游可以作为电影的周边产品, 拓宽电影的营收渠道。2010年9月28日, 吴宇森导演年度力作《剑雨》上映, 由台湾游戏橘子研发的同名网游《剑雨》于2010年4月上线。在上海电影节、东京电玩展上, 不管是电影《剑雨》还是网游《剑雨》, 都在不同程度地交叉造势, 互相宣传, 吸引更多观众或者游戏玩家的关注。

3. 网络游戏与影视都具有文化创意的相似性

网络游戏与影视两者的内容都具备极强的文学色彩 (游戏世界观与电影故事情节) , 场景、人物造型都具备可视化要素, 都可以完整清晰地呈现在电影观众或游戏玩家面前, 电影改编的网游让玩家有更深刻的亲身体验感, 把电影中看到的视觉元素、听到的音乐元素等延伸到另外一个虚拟世界。武侠电影的故事情节融入到游戏背景中去, 用各种各样的任务进行串联, 游戏制作人员在尽力保持电影原汁原味特色的基础上, 加入游戏的互动要素, 观众可以亲身扮演电影中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角色, 快意恩仇, 切身体会个中滋味。

同样, 对于热门网络游戏而言, 在聚集了大量的玩家人气之后, 拍摄制作成影视剧, 对于游戏公司来说, 多了一个品牌传播的载体。相比于网络游戏玩家群体的单一性, 影视剧观众的年龄分布群更加多样, 通过影视剧的传播宣传, 对于网络游戏又是一番全新的营销, 让更多的观众通过影视剧了解到这款网游, 进而成为玩家。

二、网游与影视产业“联姻”存在的风险

1. 高投入的风险

网游专家张书乐认为, 网游与电影二者“相识尚浅”, 大多数只停留在版权合作或借助资源互相炒作层面, 还没有针对市场营销的细节沟通和整体规划。[3]改编自影视作品的网游内容没有多少创新, 难以长期吸引玩家关注。虽然凭借电影大片的轰动效应, 同名游戏像是镀上了一层金, 但由电影改编而成的网游, 往往只是单纯利用电影的明星效应, 而游戏制作周期短, 往往出现游戏与电影内容联系牵强、游戏品质参差不齐等现象, 广大的影迷和网游迷并不买账。

一方面, 和电影相比, 游戏存在弱项, 比如剧本。游戏虽然也有剧情, 但绝大部分无法和电影、文学这些领域的作品抗衡, 即使在众多游戏中有好剧本, 放到电影圈里一比也就小巫见大巫了。最重要的是, 游戏拥有的东西是电影无法做到的, 就算以故事剧情为主的游戏也一样。

另一方面, 游戏作品改编为电影最大的弊端是剧情被大幅度改编, 几乎失去原本游戏的体验, 很难唤起玩家对游戏的回忆, 而所谓的游戏作品改编成电影更多地借用了游戏的影响力为电影做宣传, 诸如《生化危机》、《最终幻想》等改编作品在剧情方面都和原作相去甚远。

电影与游戏都有各自的规则, 互相缺乏了解, 不尊重各自的规则, 造成了一些合作的失败。不是每一部被改编的网游电影都会票房大卖。不管是网游行业向影视行业进军, 还是影视行业向网游行业靠拢, 都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 投资出去的钱很有可能一去不复返, 达不到预期效果。由著名游戏《银河战士》改编的电影《铁翼司令》放映时票房欠佳, 最多时曾有2000多家电影院上映, 却只取得1000多万美元的收入;电影《古墓丽影》放映当年刷新了女性主角电影票房的新纪录, 女冒险家劳拉成为了欧洲家喻户晓的人物, 然而《古墓丽影2》却大不如前, 拍摄水平一般, 故事情节俗套乏味, 冒险看起来更像是旅游, 首映票房收入为2170万美元, 远低于该片第一集首映时创下的47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4]

2. 不良内容产生负面影响

网络游戏和电影是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部分。一些网络游戏含有色情淫秽内容;一些则以黑帮为主题, 在翻拍成电影时, 会把这些不良的内容进行低俗宣传, 宣扬暴力、色情淫秽、赌博等。网络游戏行业的低俗之风主要存在于市场推广环节, 一些游戏运营商、推广公司为了追求短期高流量, 往往以打色情淫秽擦边球的广告来诱骗用户点击, 这些含有低俗内容的游戏广告广泛存在于互联网上, 对以青少年为主的玩家造成负面影响, 严重破坏了行业形象。

三、网络游戏与影视产业“联姻”的发展路径

在中国, 网游与影视两个行业尚处于“放电”阶段, 双方都期望找到最佳的投资契机。网游在网络产业中仅占据部分市场, 电影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比例也不高, 因此有远见的企业正在动手尝试进行综合娱乐业务的拓展。游戏产业与电影产业的横向联合将使双方拥有前所未有的产业资源。通过双方在共享资源时的互相融合, 一个业内盼望和呼吁多年的产业链正在悄然形成。

1. 网游与影视合作产品要相符合

网游与影视的互助, 需要谨慎。首先, 被互助的影视是否与网游产品相互吻合。太过牵强往往会导致花了钱互助效果却不佳。网友评价《刺陵》并非一部多么成功的电影, 从电影角度来看无非是一部盗窟版的《冒险王》, 而票房来源主要依靠该片的名人声势, 周杰伦、林志玲、陈道明, 他们的粉丝团为电影铺垫了强大的用户基础。

从网游行业角度来看, 《成吉思汗》借助《刺陵》不单得到了品牌效应, 《刺陵》的名人效应还为《成吉思汗》输送了大笔的用户资源。

2. 遵循自身发展规律

以游戏为源头改编拍摄电影, 转换视点、视听语言技巧、意识形态等, 成功的关键在于遵循自身的创作规律。已公映的多数游戏电影都遭到影评人的痛斥, 票房收入大都不甚理想, 但是电影公司仍然趋之若鹜, 原因为何?在数码技术越来越先进的今天, 游戏画面和音效越来越真实, 不少游戏都号称自己有接近电影的感官效果, 不少游戏的片头和过场动画都以电影或电影水准的动画方式来表现, 游戏中的虚拟人物与电影明星的知名度相差无几。以青少年为主的游戏玩家群体很容易接受一部由熟悉的虚拟人物担任主角的游戏电影, 由于大多数被改编为电影的游戏都是卖出千万套级别的大作, 对于电影公司来说, 只要有一半的玩家愿意掏钱买票他们就能收回成本。所以, 一部成功的游戏改编成电影, 一定要遵循自身发展规律。

3. 多元化的娱乐模式发展空间大

网络游戏与电影的融合, 不仅吸引了一部分游戏玩家走进电影院, 也将有越来越多的影迷通过这种形式接触网络游戏, 可谓一箭双雕。网游与电影这两大领域的融合是大势所趋。电影观众可以站在游戏之外欣赏不一样的风景, 玩家则可走进风景之中成为掌控剧情的主角。

业内人士表示, 目前国内“影视+网游”的“联姻”大都基于资本运作, 更多是出于利益考虑, 从而进行共同联合圈钱, 无法做到挖掘潜在用户, 实现娱乐产业和网游业产业链的进一步整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二者发展的道路, 尚待时日。

注释

1[1]本文为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013B161) “闽台文化创意产业深度合作的机制与对策研究”和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 (skzd201201) “保证和提高文化建设投入的机制和政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2]高旭琳.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SWOT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 (02) :145—148.

3[3]郝文静, 惠太望.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探析.浙江统计, 2006 (05) :13—15.

动画影视渲染技术助力产业腾飞 篇7

渲染制作是动画领域的重头戏,为打造超级云渲染服务平台,抢占我国动画影视领域的技术制高点,国家动漫园在自身拥有近400刀片渲染能力的基础上,与拥有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的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将世界领先的超级计算能力运用到动画影视渲染制作领域,联手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动画影视超级渲染中心。

经过多次技术论证和改造试验,动画影视超级渲染中心已顺利完成一期改造,超算中心为国家动漫园提供的服务器达到512刀片。目前,动漫园与超算中心已经完成光纤连接。在国家动漫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以流畅地远程操作国家超算天津中心的计算机集群,为客户提供动画渲染、逐帧检查等后续服务,开创了基于互联网远程渲染的全新模式。国家动漫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超级渲染中心由此成为国内最大的动画影视渲染平台。

在这里,512个刀片如果全部用于一部动画影视作品的渲染,制作周期将由4~6个月缩短到一天时间;如果根据项目的任务量合理分配,可同时为8部动画影视作品提供渲染制作,完全颠覆了传统动画影视作品的生产方式和制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

国家动漫园是国家文化部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与地方共建的第一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园。园区搭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3D立体动画电影高端制作流水线为基础,可以为动漫企业提供国内最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自2011年年初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平台团队参与并完成了2011年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赛尔号》、日本3D立体动画电影《铁拳》、中影动画公司《兔气扬眉》、游戏《大决战》等多个国内外知名作品的制作。

上一篇:有效教学的三大原则下一篇:关于校园安全问题致家长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