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精选9篇)
一、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个人)
要求:
1、每位同学都要独立完成,要手写,不得打印。
2、字数在1000字以上,要求立论明确,材料充分,层次分明。
二、制作以建国六十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一年广东的重大变化为主题的图片展览(以PPT的形式展示,小组提交,注明班次、参加制作学生的名字、学号)
要求:
1、以自然班为组,以老师提供的《广东建国六十年图片》为基础,制作一期以建国六十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一年广东的重大变化为主题的图片展览。
2、要将老师提供的《图片》进行归类整理,分为几个主题进行展示。
1 和谐社会的历史依据
“和谐’字面意义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话语权。孔子“和为贵”的思想;墨子“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理想;《礼记礼运》中描绘的“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养, 鲧、寡、孤、独、废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理想社会;太平天国提出的“务使天下共享”,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提出建立“人人相亲, 人人平等, 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1803年, 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1824年, 欧文在美国进行共产主义试验, 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 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 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 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党和政府时刻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 一系列喜人的变化就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收入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住上了新房子;促进就业再就业, 下岗职工当上了小老板;助学贷款, 贫困家庭的孩子也上得起大学了……百姓分享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 日子越过越红火。统计显示, 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 比上年增长14.9%,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中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 增长11.3%, 实际增长7.8%。社会也正渐渐编织一张结实的社会保障网。截至2010年底, 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5673万人, 比“十五”末增加822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4亿。“十一五”期间,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2009年开始试点, 截至2010年底, 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县和4个直辖市纳入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参保人数达到1.03亿人。其中, 约有2863万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享受由国家财政提供的基础养老金, 制度覆盖面达到24%, 健身热潮正在城市蔓延, 人们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这充分说明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 生活也越发多姿多彩。
3 不和谐的音符
大约从2009年夏天开始, 富二代、穷二代和官二代这几个新鲜词汇开始在网络上蹿红。主要来自网络的这些概念, 已经成为公共话语。更红的是“我爸是李刚”的豪语。在二代标签的背后, 是这个社会早已弥漫的仇富、仇官心理的进一步放大。这种放大已经发生质的变化:人们日益担心, 社会的优质资源将日益被少数人垄断, 大部分人会失去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已侦破的5月2日贺州市地税局长灭门案真相:金钱为何颠覆杀害亲情?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也显示, 目前我国1%的家庭占有社会41.4%的财富。这说明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者称实际收入差距达55倍制度漏洞是主因。我国贫富差距逼近“红线”, 让人们感到社会的不公正、不公平。目前的一些社会心态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因为经济多年持续快速发展而不思进取的心态有之, 因为看不到成功与进步的可能而放弃进取的心态亦有之;一些富起来的群体、一些有权有势的群体骄横狂妄、肆无忌惮的心态有之, 一些弱势群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铤而走险的心态亦有之。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不良社会心态折射出的, 是我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和谐因素。
4 和谐社会的意义
责任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和要求。在当代大学生中, 责任这两个字显得比较脆弱。洪战辉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拒绝接受捐赠, 靠自己的劳动与命运抗争, 值得当代大学生好好学习。古时齐人就有不吃嗟来之食的铮骨, 当代的莘莘学子也应有这种骨气。白芳礼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 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 挣下35万元人民币, 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 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而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惊异地发现, 他的个人生活近乎乞丐, 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白芳礼老人走了, 留下的遗产是那么微薄;白芳礼老人走了, 留下的遗产却那么丰硕。他像流星一样滑过, 他让自己不停燃烧, 它给世界留下最后光照。白芳礼是榜样, 他唤起了人们的道德良知;白芳礼是旗帜, 他驱使人们扶贫济弱;白芳礼是种子, 他的义举已在百姓中开花, 结果;白芳礼是符号, 他代表了时代精神。面对白芳礼, 我们只有行动, 无权停歇。只要像白芳礼那样, 积小善不断, 一个和谐社会就会到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展, 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只要我们将矛盾从大化小, 从小化了, 一个和谐社会必将来临。
参考文献
[1]2010年05月10日07:41经济参考报
[2]南风窗2010011期:转型中国的二代现象2011年5月22日《燕赵都市报》
一、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一)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必要性。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职业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现象,扰乱了市场秩序,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职业领域的诚信道德建设,非常必要。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但是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如趋利性、自发性等也会反映到道德生活中来,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这些因素都会干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建设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已成为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2.道德建设在公共生活中的必要性。人类社会是由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有机整体。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有两个,一个是道德,另一个是法律。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道德是法律的补充。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个体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为法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3.道德建设在家庭生活中的必要性。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因此,注重把握婚姻家庭演变的规律和现实状况,妥善协调婚姻家庭关系,既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又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乃至社会的长治久安。
家庭美德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功能。首先,要尊老爱幼,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非常讲究父慈子孝的国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我国社会中,强调尊老爱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对于解决日趋凸现的老龄化问题和独生子女的培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是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我国重要的法律原则和道德规范,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家庭关系中的平等是人格的平等,是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并不是要否定自然的伦常秩序。再次,夫妻是家庭的主要成员,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最后,邻里团结。邻里之间既无血缘关系又无法定关系,而是一种地缘关系。邻里之间长期相处,难免产生误会和矛盾,要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无理者主动认错,得理者款以让人,这样才能化解矛盾纠纷,增进邻里感情。
(二)道德建设的可能性
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实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如果离开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基础,而难以更好的推进。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才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能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人总是在一定的道德环境之中成长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它像是一块不会磨损的“胎记”,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有利于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优良道德传统的熏陶和润泽,能够内化为个人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准则,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成为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推进力量。
三、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为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我们才能够真正的继承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并及时总结人民群众的新的实践经验,遵循和探索道德建设的内在规律,感受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抵制外在因素对于自身道德信念的冲击。从而更加有计划的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二)思想道德建设也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向重视道德对人们行为的教化。正如孔子所提出的“为政以德”的德治主张。它一方面被后来的儒家学者们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更为系统的德治思想体系;另一方面也被历代封建帝王不断加以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德治制度和传统。其思想虽然在本质上是一种统治策略,有强烈的人治色彩和明显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但强调道德教化和道德激励,重视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从这一方面讲,是值得借鉴和吸收的。特别是进入当代社会,市场的趋利性、排他性和商品交换原则以及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法则,不断的在侵蚀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引发人们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导致国家整体意识、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奉献精神的削弱,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更加影响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大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规范,社会和谐便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必须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道德建设,有利于确保和谐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目标模式的科学性。建设什么样的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执政党在确立和谐社会目标前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在当代,不同的国家地区发展模式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的道德建设可以确保和谐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目标模式的科学性。这种正确性和科学性表现为制度安排,也就是通过道德建设引导人们自觉选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社会。
(四)道德建设,有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其一,道德建设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人们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处理社会问题,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其二,道德建设有利于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新科学发展观。其三,道德建设有利于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掘新的精神因子,提炼新的思想元素,进而培育新的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其四,道德建设本身就是有赖于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如其他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理念、体制机制和成功做法,做到为我所用。
(五)道德建设,有利于确立以和谐为宗旨的道德评判体系。通过道德建设,以和谐社会观为核心,大力宣传并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自然观、竞争观等现代观念,积极汲取优秀传统道德的积极成分,可以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衔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和的道德体系。道德建设,有助于全体社会成员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完善社会功能,实现社会公平,保护个人利益。
道德建设,有利于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通过大众媒体的方式途径,深入宣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人格等理念;深入宣传社会和谐、民族和谐、城乡和谐、阶层和谐、群际和谐、人际和谐的价值和意义,使尊重、理解、文明成为社会氛围的基调。同时还可借助文学艺术作品等作用于人的精神和心理的层面,引导人们的精神消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促进全体社会成员人格、意志、品格的完善,形成积极、健康、包容、宽容的心态,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
汉中市胥惠渠管理局党支部通过学习、研讨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理论、观点,结合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更深刻的理解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思想保证和价值观念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历史使命,必需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环节,为其提供思想保证、价值观念、舆论环境、文化条件,打牢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重要政治优势,在社会变革时期尤其是这样。在目前这种社会转型期,尤其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多样、多变、多元中统一人们的思想,在各种社会矛盾交叉多变的条件下凝结力量。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社会活力,增强全社会创造能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形成团结文明、扶贫济困的良好风气,形成公平正义、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有利于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利益矛盾,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全体人民主人翁意识,团结、凝聚和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党的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证。它能够紧紧抓住解决群众思想问题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这个环节,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使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使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
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党的重大政治任务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必然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核心价值目标的确定,但这种目标能否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同理想信念,并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发挥得如何。思想政治工作应围绕这一目标和主题,宣传和谐理念,普及和谐知识,营造和谐氛围,丰富和谐内涵,推广和谐理念,普及和谐精神,创建和谐生活,不断丰富人们的和谐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和谐精神力量,满足人们和谐社会的精神需求,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舆论环境、思想保证、价值观念、文化条件。
二、新时期、新任务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在新时期、新任务下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在价值取向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和谐氛围形成;在工作着力点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提高士气、振奋精神,保护公平,弘扬正义,鼓励创新,激发活力,深化教育,建设诚信,提倡关爱,和谐相处。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以提高群众素质为核心,着力构建诚信友爱的社会;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办实事好事暖人心、得人
心、稳人心的事为核心,着力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以平安、安定,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科学管理为核心,构建安宁有序的社会。
经过长期努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很好实效,为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坚强保证。但也必须看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应在坚持以往好的做法和经验基础上,认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使其在内容、形式、方法上增强亲和力、渗透力。要紧密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特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探索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思想精神文明需求的新方式。要紧密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趋势,探索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手段,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掌握和占领思想阵地。
针对多元化精神需求,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构筑主流意识形态统领下的多层次教育平台。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以科学态度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规律,内涵要求、方针、举措。使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用真理、真知教育人民群众,深入阐述为构建和谐社会所提出的新理论、新方针、新政策、新主张,以科学理论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同时要善于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服务群众,以鲜明事例感染人民群众。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广泛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优
势,就在于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立足于职工群众创建新生活的伟大实践,倾听群众呼声,努力运用各种形式,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水利行业要加强基层等薄弱环节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全员覆盖,全过程覆盖,全领域覆盖,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方针、政策进站入村,入耳入脑,进而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认识。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艺术性。要针对多样、多变、多元的社会实际做到既统一思想,又注重差异;既引导群众,又服务群众。尽可能用通俗语言解开群众思想上的困惑,用身边事例说明深刻道理,使理论为职工群众掌握。运用海报、宣传栏等形式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构筑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开辟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的6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既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6个方面的要求既阐明了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社会主义运动在苏东国家遭受的严重挫折,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现代化的社会。党的十二大明确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提出了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这不是简单的增加,而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这拓展深化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格局,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处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更完整、更科学的坐标系。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只有认真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不断完善执政方略,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地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执
政的本质要求。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从总体上看,这些因素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凝聚起来,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物质力量,可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也只有把社会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石国亮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充分吸收前人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资源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和重大战略任务,把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不仅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内涵,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战略性推进,也为包括道德能力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一、和谐社会呼唤道德能力
人类文明的历史,如果以“和谐社会”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来看,也是一个从不和谐逐渐走向和谐社会的历史。中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的“太平盛世”,就可以说是一种和谐社会。柏拉图所要建立的理想国,实际上也是一种和谐社会。世界现代化的历史,同样可以划分为社会逐渐走向不和谐的阶段、和谐社会的形成阶段以及和谐社会的反思和调整阶段。在追求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从来没有停止对道德能力的呼唤和探索,许多思想家、教育家曾不同程度地论及人的道德能力。在中国古代孟子的“性善说”中,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端是人“不学而能”的“良能”,是“不虑而知”的“良知”(《孟子·尽心上》)。在这里,他实际上是把“良能”、“良知”看作人自身具有的向善的要求和能力。洛克对人的能力和人心的能力作了区分,他所说的人心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指道德选择的能力。康德也曾谈到:“只有有理性的存在者有能力依照对法则的概念而行动。也就是按原则而行动。这就是说,有一个意志。”(《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论及的也是人在道德领域的能力。20世纪几乎所有的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家都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教授特定社会或集团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是培养公民的道德推理、道德判断的能力。可见,人类追求和谐社会文明的历史,也是不断追求道德能力的历史。
道德能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本质要求。与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和谐社会相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高水平的和谐社会。前者往往以牺牲个人利益来换取社会的和谐局面,后者则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能够激发最广大人民的创造力的发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能够协调好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能够整合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因而能够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前者建立在少数群体剥夺多数群体、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基础之上,缺乏社会公平和正义,它是不能长久的,后者则是建立在社会公平和正义基础上的,具有可持续性。在社会主义这种高水平的和谐社会中,道德能力建设不仅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存在,而且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着方向引导和重要的精神动力。离开了道德能力建设,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就失去了基础。这是其一。其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指一个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平安,而且、甚至首先是指人们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宁静。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人们和谐宁静的心理精神秩序,就不可能有真正持久的、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或者换句话说,比之于构建社会生活的和谐秩序或状态,构造人们心理—精神的和谐秩序或状态要更为复杂、更为深刻、更为根本。惟其如此,一种真正优良而持久的社会生活秩序和谐才有可能,也才值得人们信赖和期待。这就必然引申出一个基本的理论判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政治和法律的事情,而且也是道德能力的事情,因为只有通过道德能力的方式而不是政治法律的方式才能真正深入人们的心理与精神世界,关照人们的心理—精神秩序问题。其三,从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哪一项都离不开道德能力的提升。可见,只有真正加强道德能力建设,才能真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还必须看到,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能力建设的要求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我国公民道德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是,我国现在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能力建设的水平还不高,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还不完全相适应。而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相应地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甚至出现了道德能力滑坡的现象。一些原有的道德规范已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因而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蔓延滋长。经济活动中,掺假制假、以次充好、欺行霸市、偷税漏税、不讲信用等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道德能力的作用更加有力地彰显出来。就是说,道德不仅仅表现为一种知识,一种规范,更多地是表现为一种判断能力,一种选择能力,一种评价能力,一种行动能力,一种创新能力。可以这么说,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需要道德能力。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所有这些都表明,如何在谋求科学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道德能力建设的水平,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的稳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课题。
二、道德能力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和谐社会呼唤道德能力。道德能力建设的探索及其实践,反过来又推动了人类历史上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历史经验表明,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能力。没有全社会成员共同的道德努力,社会和谐便无从谈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道德能力居于更加重要的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道德能力具有导向功能,有助于人们主动适应社会的新变化,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价值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最广大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之上的。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新事物,人们还不完全理解,甚至会做出有悖于和谐社会的行为。大力加强道德能力建设,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有助于人们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选择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念,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从而支持并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2)道德能力具有激励功能,有助于激励最广大人民的创造活力,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全社会创造活力的发挥,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这就离不开道德能力的激励功能。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物质利益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对物质利益的需求是人的思想活动产生的客观原因,也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首要条件。但是,绝不能因此就忽视精神的激励功能。道德能力作为精神激励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把人们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上来,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事业的良好氛围,有助于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和创造潜能,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3)道德能力具有调节功能,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人际环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但客观现实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社会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难免引起心理上、情绪上的变化,不满、焦虑、怨恨等情绪就可能随之产生。这些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有效的缓解、消除,就有可能使人产生过激行为,对社会造成危害。这就要求我们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道德能力等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其中,道德能力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功能,它有助于在一些繁杂的道德境遇中迅速做
出道德评价和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选择,有助于人们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并使之由不适应、不平衡向适应、平衡转化,从而建立起新型的人际关系,保持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4)道德能力具有控制功能,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安定有序的和谐局面。维护社会稳定,是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没有稳定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就无从谈起。而全社会的强有力的道德能力,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全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它可以在主体思想意识和外部行为的状态发生以前,对主体进行有效控制,未雨绸缪,把各种错误思想倾向消除在发生之前;可能增强道德主体的自觉意识,提高全社会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防范危机成本,减少社会震荡。
三、用道德能力引领和谐社会建设
道德能力建设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关涉诸如个人的心理品质、社会的道德环境等诸多因素。比如,如何把道德能力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极为重要的内容,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如何加强弱势群体的道德能力建设,扩大道德能力建设的覆盖面;如何统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形成全社会支持道德能力建设的合力;如何建立科学的道德能力建设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等等,都是迫切需要我们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
铸造道德能力,最根本的是应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首先,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具有创新精神、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有希望则国就有希望。现在的青少年若干年后将走向社会,他们的道德能力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其次,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强,是进行道德能力培养的好时机。而且,这一时期培育起来的道德能力,比较牢固,好坚持,不易蜕变。第三,对青少年进行道德能力建设不仅重要而且紧迫。当前,受种种因素的影响,青少年道德能力建设的状况不尽人意,一些青少年道德能力缺失,智力的发展与道德能力的发展严重失衡。以中小学生为例,他们欺骗老师、欺骗家长、欺骗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更可怕的是,某些同学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大学生诚信危机也许表现得更为突出,作弊严重、求职作假、拖欠助学贷款还款、拖欠学费等更是让人甚感忧虑。加强青少年的道德能力建设,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第一,把道德能力的培养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追求,纳入青少年教育的总体规划。客观地说,过去较长一个时期,我们对青少年道德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是不够的。尤其是在制定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目标时,比较多地是强调道德知识的培养。强调道德知识的培养是完全正确的,因为道德知识是社会人的内在东西,是形成道德能力的先导和基础。当然,道德知识教育本身也存在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即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不断充实和完善道德教育的内容,改进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全面地把握道德的理性知识。但是,道德教育只停留在知识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转化提升为道德能力,才能完成道德活动。也就是说,道德知识是为道德能力服务的,道德能力培养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着力点。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一些青少年中错误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原因并不是道德主体的道德品质不好,而是由于对道德的“错知”、“假知”、以及对“真知”的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引起的。因此,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来说,必须把道德能力的培养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纳入教育的总体规划,通过让他们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来培养他们的道德能力。重点是教育引导他们在面对道德是非时,学会判断;在面对道德困惑时,学会取舍;在面对道德冲突时,学会选择;在碰到挫折和压力时,学会心理调试;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人际关系协调的能力。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青少年在道德能力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也是道德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因为,个体道德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外在教育引导,就是借助他律性的方法引导道德主体遵守和践
行道德规范、提高道德能力的一种形式。如灌输、说服、激励、批评、环境陶冶、奖惩等等,都是从外部强化人们对道德规范接受和践行程度,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德,从而发展道德能力。但是,道德在本质上讲是自律的,是人内心中对自我的自觉要求。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思想相对比较活跃,在价值选择的过程中,很自然的会站在最前面。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的教育引导毕竟是外在的,容易游离于他们内在的道德需求,而使他们失去主动性。同时,教育者的教育引导往往是“批量化”的活动,可以解决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但难以细致具体,缺乏个别的针对性。因此,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必须树立青少年是主体的观念,尊重他们,关心他们,从他们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他们在道德能力建设中的主体功能,注意培养他们道德的自我锻炼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陶冶能力,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履行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本领,使其表现出一种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状况,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第三,建立知行统一的青少年道德能力建设模式。道德本身是人的一种实践理性,人在道德认知教育中获得的“道德心灵之花”,不仅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结出客观的道德之果,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检验、确证、巩固和完善。过去我们不仅对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而且在道德能力的培养问题上,也是比较多地强调了教育,对道德能力实践要求得相对较少,不利于道德能力建设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遵循道德能力形成的规律,不失时机地创造条件,组织青少年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组织青少年参加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军民共建活动、志愿者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雷锋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工厂和农村调查活动、是与非或善与恶或美与丑专题演讲及专题辩论活动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让青少年感受社会道德生活,加深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增强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践行能力;鼓励他们发挥创新能力,努力去分析新的道德问题,正确认识负面道德现象,捕捉蕴含新的道德生命力的社会规则,提出新见解,主动自觉地进行道德评判和选择,从而发展相应的道德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统一的道德能力建设模式,引导青少年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此外,还可以对青少年进行专门的有意识的道德能力训练。道德能力有其培养的一般规律,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多样化的道德思维训练,如道德概括能力、道德猜测能力、道德思维的敏捷性、求同求异的道德思维训练等,对发展青少年的道德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效果。
一、教育的功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个社会要实现和谐, 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都能正常地发挥功能, 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由于社会是由各个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 只有当它的各个子系统都能实现良性运行又能互相协调时, 整个社会的和谐才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的子系统, 必然会在和谐社会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系统本身是否能够良性运行, 是否能够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 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实现快慢甚至实现与否。那么教育这个系统是如何通过自身的运行对其他社会子系统发挥作用的呢?这主要体现在教育系统所具有的功能上:
1.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培养现代化国民
社会化是教育最直接、最基本的功能。在传统社会, 只有少部分人在人生的一定时间内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实现社会化。而在现代社会, 特别是在实行义务教育制度的国家, 个体的社会化普遍地要经历正规学校教育, 而且在时间跨度上也越来越长, 由于工作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从幼儿到成人乃至老年, 都有人通过教育实现不同阶段的社会化。正是通过学校教育, 个人获得了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得以顺利地步入社会。也正是通过学校教育, 教育系统不但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受教育者, 还把国家的意识形态、社会的规范价值观施诸于受教育者, 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成员。另外, 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教育还担负着通过社会化使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获得更大更全面的发展的任务。
2. 教育的经济功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教育的经济功能是巨大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发展的好, 就能够有力地开发人力资源, 提升国民整体素质, 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根据胡鞍钢、熊义志对20世纪以来, 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先后出现的后进国和地区追赶先行国的三个成功范例的研究发现, 每一次成功的经济追赶都同时伴随着成功的人力资本追赶, 而且在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追赶的相互关系上, 人力资本的追赶一般先于经济赶超。后进国和地区都是通过政府教育制度的创新推动教育的飞跃式发展, 实现人力资本的快速追赶, 由此带动经济的快速追赶。由此可见, 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就必须重视教育的发展, 通过教育改变我国相对落后的人力资源状况,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注入强大动力, 充分发挥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 教育的政治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列宁曾谈到, 世界上没有脱离政治的教育, 教育总是服务于一定的政治目标的。这个论断指出了政治与教育之间无法割离的关系。一方面, 教育发展的好坏快慢总是与统治阶级的政策息息相关, 而统治阶级总是通过教育来提升本阶级的文化素质, 从而提高执政能力, 使政治管理趋于科学化, 同时也通过教育把本阶级的意识形态灌输给国民, 取得意识形态上的相对一致;另一方面, 教育又是国民政治社会化, 培养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渠道, 从而使国民能够广泛地参与政治。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当中, 同样需要教育在这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教育的文化功能———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文化的传承、传播、创造三个方面:一方面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传统, 维系民族同一性的重任。通过教育, 民族的文化传统得以一代代地传承、积累, 而受教育者也因此获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 通过教育的传播功能, 可以普遍的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 使文化成果得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当然, 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固然重要, 但仅仅如此无以使一个民族真正走向进步, 当代中国教育最重要的文化功能还应该归结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上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唯有保持文化上的先进性, 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基石。如果说保持文化上的先进性, 就是不断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那么, 教育可以说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第一部门。教育通过它对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使受教育者得到更全面更自由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激发出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 从而真正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二、教育与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
阶层结构是一个社会结构的骨架。只有骨架协调健康了, 才可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根基就在于能够形成一个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那么, 什么样的社会阶层结构才是合理的呢?从国际上的经验和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 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至少应该具有这么几个特征:第一, 社会阶层结构在总体上呈橄榄形, 两头小, 中间大, 中间阶层在社会中占大多数, 起主要作用;第二, 各阶层间具有开放性, 社会流动渠道畅通, 社会流动率高;第三, 后致性规则成为主要的社会流动规则。
从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这些特征来看, 在它的形成过程中, 教育必然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研究报告的启发, 下面结合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现状, 着重分析教育在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中何以重要。
总的来说, 社会阶层结构在历史上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发展过程。在传统社会里, 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主要通过统治阶级的阶级安排来实现, 先赋的条件特别是阶级、阶层出身成为决定个人社会地位的最重要因素, 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等级明确, 越往上的社会阶层越封闭, 尽管也有像科举取士、经商致富、从军立功这样的渠道, 但从总体上讲, 个人实现社会地位上升的条件和机会有限, 社会流动规模小, 流动率很低。在这样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中, 教育的作用只是在几个有限的阶层上升的通道中占据主要地位, 但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形成中的作用十分有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 一些传统部门被淘汰, 大量的新兴部门和新增岗位出现, 同时政治制度的变革使得明确封闭的阶级、阶层界限开始变得越来越开放, 个人通过自身努力获取更高社会地位的机会大增。这样, 频率快、规模大的社会流动就成了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形成的主要途径, 更重要的是, 后致性规则逐步成为社会流动的主要规则, 由于教育的普及, 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 教育因素在个人社会流动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就中国而言, 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自不用说, 社会阶层结构非常封闭, 甚至在1978年以前, 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 中国社会整体上趋于封闭, 先赋性规则成为社会流动的主要规则。像教育这样重要的后致性因素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要让位于诸如制度安排、阶级出身、政治身份这样的先赋性因素。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 整个社会才变得越来越开放, 社会阶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已经在中国形成, 当然这个雏形还不是公平、公正、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 该缩小的阶层没有小下去 (农业劳动者还占44%) , 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 (如社会中间阶层只占约15%) , 整个阶层结构的形态呈洋葱头形。从这种特征来看, 今后要推动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 必须缩小底层, 壮大中间阶层, 在这个过程当中, 教育是必须重视的巨大推动力量。
根据《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研究报告的发现,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正在形成一种现代社会流动模式, 后致性因素对个人地位的获得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 中国的职业结构渐趋高级化, 未来10年左右, 职业高级化水平将有一个跳跃式的提高, 中国的社会中间阶层也将有一个跳跃式的扩大。由此便可见教育在今后我国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 后致性因素成为社会流动的主要决定因素, 而在后致性因素中, 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又是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 职业结构高级化的趋势对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才有获得这些高级职业的可能, 尤其是在个人谋求初次职业时, 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现代社会知识和能力的取得主要是通过接受教育。可以说, 能够接受何种程度、何种质量的教育对于个人在社会阶层结构中能够占据什么样的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和谐 和谐社会
“和谐”一词,是“调和”与“谐合”的复合词,《广雅·释诂三》记:“和,谐也。”《尔雅·释诂》曰:“谐,和也。”说明“和”与“谐”两者可以互训。最初,人们试图从功能上把“和”解释为酒器与乐器,《广韵·戈韵》中记载:“和,不坚不柔也,”其意又引申为一种恰到好处的适中状态。“和谐”思想是中国儒家哲学思想中重要的研究范畴之一,儒家思想主要是通过内省外修,进而推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儒家和谐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庸》说:“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把人与自然的发展变化看作是相辅相成的和谐、平衡运动。《道德经》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天、地、人之间的自然共生,共同遵循自然法则的天人和谐。我国西汉时期哲学家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思想。儒家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是天地万物的有机部分,认为要顺应自然,依循事物的自然本性,从而实现“太和”景观:“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大传·彖传》)即自然界万物并存共育的盛况。[1]马克思则认为人与自然的相通不是泛神论意义上的相通,而是自然意义上的相通,是现实意义上的相通。他把这种“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辩证法的基础之上,他把“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然的本质”辩证地统一起来。指出:“因为人和自然的现实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成为实际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的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无神论,作为对这种非实在性的否定,已不再有任何意义。”[2]人与自然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当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尤为重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人类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对自然界进行毫无节制的索取,森林滥伐、江河与空气污染、不可再生资源的肆意开采等等,都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谐调发展,而人类也在不断承受由此带来的后果。目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广泛受到各国的重视,中国政府适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保持自身内外和谐
儒家思想强调人身心内外的和谐,认为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根本。孟子指出:天下之大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中庸》也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知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孟子.离娄上》)而提到修养身心的方法,儒家强调要“惠而不患,老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要保持中和的态度,实现自身内外和谐,所谓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天下一切情感和道理的根据,和是对待万物的普遍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就会“万物并育于其间而不相害,四时日月,错行代明而不相悖,”万物各得其所而生和发育,实现天地人的和谐发展。[3]同时,儒家也非常讲求修身,“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仅使个体达到了安身立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也最终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正所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而修身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躬行”,只有先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践行社会行为规范,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寻求自身的和谐。[4]事实上,每个社会成员自身的和谐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社会各因素的和谐发展必须以实现个人内外兼修为基础。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日益迫切,一种传统道德感的缺失正在困扰越来越多的人们,往往产生莫名的孤独感、焦虑感、不平衡感等等,所以传统儒家所倡导的内外兼修的思想在今天则具有更加重要的启示意义。
提倡“仁者爱人”、“和而不同”思想
人与人和谐包括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群体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在人与人关系上,儒家传统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思想是促进“人和”的道德原则,尤其推崇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必须以“仁”作为根本立足点,正如《论语·颜渊》中提到的“仁者,爱人也”。同时,指出人与人间应互相帮助,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自己所不愿意的也不强加于他人,这就是儒家所提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强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不断忍让并与人为善,这就是其一直遵守的“忠恕”思想,而这种处理人与人间关系的思想延伸扩展到整个社会,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将小爱升华为大爱,把小我转化为大我,这样人际间的和谐相处最终便会延伸到一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和谐发展,正所谓“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无耻矣;士不知有耻,为国家大耻。士荣在于施仁,士辱在于施不仁”(龚自珍〈明良论二〉)同时,儒家强调和而不同的思想,体现出了事物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主张把握事物的差别性,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形成以和谐为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5]《礼记.礼运篇》中又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份,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当今世界逐步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民族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不尽相同,目前在求同存异中谋求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对外交往的共识。现阶段,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提供一种解决各种矛盾调解冲突的机制,有效调节、疏导各种社会矛盾,最终形成总体上的平衡与和谐。[6]
中国传统儒家和谐思想对于我们所提倡的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它为和谐社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继承与批判中国传统儒家和谐思想的基础上,其内涵必将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最终实现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合理、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岱年著,文化与价值[M],新华出版社,2004,P219.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2.
[3]黎昕.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J].东南学术,2008(4):135.
[4]李申.简明儒学史[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12.
[5]覃翠玲.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前沿,2008(6):180.
[6]黎昕.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J].东南学术,2008(4):135.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08级汉语言文学班
高敬宜
00859006
摘要:党中央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着眼实践, 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实现和谐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引领社会主流意识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本文从和谐文化的内涵、建设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四个方面论述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是社会和谐的文化升华,也是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智慧结晶。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
一、和谐文化的内涵: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指出: “人始终是主体。”①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脉相承、互为因果、自成体系, 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出发点。
(二)科学性。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现象,科学性反映了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反映了科学和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文化发展中不断继承和不断创新的辩证统一。
(三)时代性。一部人类文明史证明,和谐文化总是与社会进步、社会发展同步的,它能在任何情况下,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四)开放性。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出现了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趋势。因此,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且同样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五)群众性。和谐文化始终是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紧密相连的, 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和谐文化应来源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 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为目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二、建设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
(二)培育文明道德的社会风尚。要按照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成为人们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
(三)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样,我国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四)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食粮。和谐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反对相互敌视、相互欺诈、相互对抗。建设和谐文化,就能够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认识、处理社会关系的新方法,形
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三、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和谐文化作为以和谐为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旨在倡导和传播和谐理念的文化形态,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深度的精神支撑。“实践证明,没有和谐的文化,就会失去和谐社会的根基,就会失去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②
(一)建设和谐文化是顺乎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与此相伴随,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实践表明,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思想文化问题上的历史自觉。
(二)建设和谐文化是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社会。这个总要求是人类精神进步的升华,它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在思想文化领域得到体现,成为和谐文化形成发展的源泉和基础。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它可以通过自身建设,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从而激发人们的历史主动性。
(三)建设和谐文化是更好地巩固和发展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不是无矛盾、无利益冲突的社会。事实上,正是这种矛盾和冲突,赋予和谐社会的发展前进以无限的活力。只是和谐社会的活力不是自发、无序的,因为“和谐”本身就是一种有序状态。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不仅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而且需要相应文化的支撑。通过建设和谐文化,在全社会成员中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良好风尚,真正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工作落到实处,打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四、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 文化对于人们的精神心理、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具有重要影响。因此, 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和谐文化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根本的价值导向。价值导向关系到一个社会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发展的根本问题。而和谐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核心价值,它必将指引着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朝着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振兴中华的和谐社会、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发展。
和谐文化,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文化形式外化的一种表现和展示,也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武器和具体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地发展和建设和谐文化。根本任务是用“和谐”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在和谐文化的帮助和影响下,采取各种现实的措施,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
国的基本方略,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从而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得到加强。因此,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
(二)和谐文化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根本的精神支柱。一个社会,有了共同的精神支柱,这个社会才有强大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以和谐的价值体系,作为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思想内核;就是要通过对和谐的肯定评价和相应的奖惩褒贬,形成以尊重和实践和谐为荣,以背离和破坏和谐为耻的社会风尚;就是要建立和健全各种制度体系以及法律规范、行为准则、道德标准等等,使之成为指导和约束社会各种行为的框架体系。当然,也包括将和谐理念和价值取向融入到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中去,以美的形象和方式促进和谐理念的传播和应用。
(三)和谐文化是我们倡导的价值取向和理念
对和谐问题也要持辩证的观点。要看到,和谐,只是社会运行状态的一种最高境界、最高理想。现实存在的事物和社会,既没有绝对的和谐,也没有绝对的不和谐。和谐与不和谐始终是相伴而生的。某些情况下,不和谐的因素超过和谐的因素,社会就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和谐的因素超过不和谐的因素,社会就比较稳定有序。和谐不和谐都是相对的。社会是否和谐,并不是看是否彻底消除了不和谐因素,而是看整个社会的和谐因素是否占主导地位,特别是一些关键的领域和环节是否比较和谐。建设和谐文化,并不是无视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更不是要去掩盖和抹杀这些矛盾。恰恰相反,是要正视这些矛盾,鼓励人们用适当的方式去解决这些矛盾,在解决矛盾的基础上争取达到比较和谐的状态。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给自己设定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是把和谐作为一种根本和长远的价值取向,努力消除或减少一些影响全局的不和谐因素,使社会的和谐因素不断增长,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更加全面、均衡和协调地发展。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和谐文化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包含关系,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推荐阅读:
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11-29
构建和谐社会 英文10-21
构建和谐社会怎么做06-28
构建和谐校园的演讲稿与构建和谐社会演讲稿12-02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认识06-08
构建和谐社会青春的誓言演讲稿07-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各尽其07-17
构建和谐社会调查报告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