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精选8篇)
金湖县河湖管理所--钟开伟
(2011年5月28日)
行政效能是衡量一个单位工作成效,检验干部职工工作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尺,效能建设的好坏是一个单位综合能力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我所通过大力开展软环境建设,积极探索推进机关及服务窗口单位效能建设工作,全所软环境得到明显优化,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但是,随着所管水利工程日趋老化及航道条件的制约,我所社会群众的服务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为此,本人就如何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创优软环境,推动全所科学发展进行了调研。
一、我所效能建设目前状况
我所隶属金湖县水务局,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担负着淮河入江水道(金湖段)31公里行洪道、115公里两岸防洪圩堤、38座穿堤涵闸及我县境内“三湖”的日常管理与保护工作。多年来,我所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来抓,积极围绕四个方面努力提高单位效能建设:一是认真贯彻执行水务局颁布的“水务系统六项禁令”和水务系统“十不准”,加强工作纪律和机关作风建设,强化纪律和效率意识、服务意识。二是在查处违章行为时,以文明执法为主导,坚持“重教育、轻处罚”原则,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三是按照限时办结制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实行帮办服务承诺制。四是利用报纸、内部刊物等各种宣传媒体向社会各界广泛深入地宣传政策,将我所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印发成宣传手册,发送到服务对象手中。做到宣传在先,服务跟上,收费在后。
通过全所上下的长期坚持与不懈努力,目前,我所的效能建设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一是有了效能建设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河湖所效能建设工作办公
1室,具体负责全所效能建设组织协调工作。二是形成了效能建设基本制度框架。全面推行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AB岗轮班制等。三是构建了效能建设考核督查工作机制,由各股室负责人轮流值日考核,对机关工作人员上下班纪律执行情况、工作时间外出办事去向牌使用情况及请销假等情况进行每周考核通报。四是实行奖惩制度,拿出绩效工资中的200元作为考核工资,进行按月考核,并严格按照考核得分进行奖惩兑现,从而增强了机关行政效能,社会满意率与群众满意率均得到大大提高。
二、当前我所效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一段时间调研,结果表明,尽管我所软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兄弟单位相比,与跨越发展的要求相比,与服务对象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从效能建设层面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存在执行力、办事效率不高,大局意识不强。一种是消极执行,对上级布置的工作态度不太积极,行动不够迅速;二种是被动执行,对上级布置的工作缺乏干事创业的勇气,化解矛盾的锐气,攻坚克难的志气,求稳怕乱,怕得罪人,不敢动真格解决辣手问题,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缺失主观能动性;三种是执行力不强,具体措施少,跟踪检查不够,使少部分布置的工作没有回音;四种是教条执行,对待上级布置工作仅机械地理解执行,遇有阻力或困难,办法不多。二是学习不够深入,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存在以干代学现象。对待政治理论和业务的学习虽然态度端正,也有学习计划,但由于业务工作量大,往往容易产生以干代学的思想,总以工作忙、任务重为由,没把学习摆到重要的位置。二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平时的学习中,看“快餐式”的报刊书籍较多,看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较少,学习深度和广度不够。三是学习的
2方法和效果上有所欠缺,没有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没有进行学习后检查和“回头看”,通过学习来指导实践不够。
三是发展思路还不够开阔,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所大部分工作虽然走在全市同行前列,但还有些工作在发展思路上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还不够开阔,工程管理与现代化管理要求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在工作中往往又存在固守经验的做法,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做事按部就班,缺乏闯劲,不敢迈开步子,造成有的工作打不开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湖管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是工程管理达标创建困难较多。一是我所管辖的堤防战线长、范围广、近堤居住渔民、居民较为密集,使堤防管理范围内倾倒垃圾、乱堆乱放、违章搭建、违章种植时有发生,给我所堤防的日常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因生产、经营需要,在入江水道沿线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我们作为管理单位,在建设项目的施工、验收、运行管理、占用证的发放及年检服务等方面还没有完全跟上,思想认识上还存在偏差,只是认为有批文,其它手续的办理以及工程建设期间的服务监督等事项能简化就简化了。三是近几年来虽然省财政厅、省水利厅陆续下拨了部分堤防养护经费,但这与部颁标准规定的工程养护经费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四是工程老化严重,我所管理的38座涵闸大多建设于上世纪60、70年代,工程老化、碳化严重。特别是东、西漫水闸,早在2005年就被省厅专家鉴定为四类闸,涵闸启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确保西漫水闸套闸安全运行,当上、下游水位差超过2米的情况,严禁开启套闸,这就意味着过往船只通航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我所效能建设也受到一定的阻碍。
五是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不够。平时与基层联系形式单一,多是通过会议或以文件的形式部署工作。
3调研时与负责的同志交流的多,与具体工作人员沟通的较少,没能更多地深入到职工群众中,沟通思想、交换意见。
三、深化效能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我所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中央到省市加快水利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迫切需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提高执行力为关键,以优质服务为重点,以绩效考评为抓手,以强化组织领导为保障,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效能建设,通过不懈努力,全面提升单位行政效能,推动全所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一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突出“三个转变”,努力解决观念陈旧、作风不实的问题。一是围绕转变观念,深入开展“深化效能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在效能建设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机遇意识、效率意识、责任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二是围绕转变职能,深入开展“创建效能机关、效能窗口”活动。创新服务理念,加快实现由管理职能向服务转变。三是围绕转变作风,深入开展“服务大局、争创一流”活动。着力解决中心工作思路跟不上、节奏跟不紧、能力不适应等问题。大力倡导“程序简化、会议简短、材料简练、汇报简明、方法简便、下基层简从”的“六简风尚”。
二是以提高执行力为关键,完善“三项机制”,着力解决政令不畅问题。通过加强执行力建设,把机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集中到上级部门的中心工作上来,做到思想不走神、精力不分散、行动不犹豫,保证令行禁止,政令畅通。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完善效能建设制度体系,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机关执行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切实提高机关执行力。二是整合督查资源,完善监督检查机制。积极探索现有监督资源和力量整合工作,提高效能督查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三是强化效
4能投诉,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对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存在突出问题久拖不决的,坚决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错必究。
三是以优质服务为重点,打造“服务窗口”新形象,全力营造优良的服务环境。一是加强船闸服务承诺的学习,对过往船民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尾巴,真正做到为民服务、贴心服务。在具体措施上方便过往船民。包括:免费为船民提供紧急电话,免费为船民提供生活用水,优先提放特殊船舶,发放船民联系卡等,切实将便民措施落到实处。提高便民服务窗口单位建设水平。二是用好用活政策,构建服务平台。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进一步研究制定有利于我所发展的激励性政策措施。建立占用补偿费、水产水费及船闸过闸费的检查收费审核、备案制度,规范涉企收费,严肃查处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确保合理收费。三是抓住治淮工程东西偏泓河道拓宽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尽早实现病险涵闸的拆建,从而为船民提供便捷通道。
陕西石泉县是省定贫困县, 全县总人口18.2万, 其中农业人口15.2万, 常年在外务工人员3.9万, 占农业人口的22.66%, 与此同时相伴而生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亦十分突出。石泉县有留守儿童18799人, 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11834人, 占全县儿童人数的48.4%, 是我省留守儿童人数较多的县市。2008年10月石泉县调查的1000名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MHT) ”显示,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总分39.81分, 非留守儿童35.99分。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行为冲动六个项目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二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0.000) 。这表明留守状态确实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尤以双亲外出的影响最为严重, 父母打工年限越长, 心理问题则越为严重。
石泉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效能模式的运行方式
石泉县自2006年开始, 按照从教育抓起兼顾生活的思路, 构建了一套“党政统筹、部门联动、教育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儿童为本”的“六位一体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党政统一领导和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1) 健全机构, 明确责任, 建立目标落实的组织管理机制。石泉县成立了由县委办、政府办牵头, 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 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县教体局负责日常工作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县—部门—乡镇—学校四级工作责任体系;在全县教育系统实行了教体局负责人—学校领导—辅导教师—代理家长的层级管理体系;建立了教育行政主管—专家指导—专职人员—优秀实践者参与的业务指导机制, 由此构建起上下成线、左右连网、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 各负其责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2) 创设平台, 完善设施, 形成健康成长的安全保护机制。石泉县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 在资金、设备和工作资源上向留守儿童集中的X学�校倾斜。根据留守儿童类型、年龄特征、心身发展规律, 科学设置了四种管护形式, 即“学校寄宿”、“校外监护”、“社区托管”、“教育管护”, 并相应成立了学习—生活—成长的三大中心:教育成长中心、校外活动中心、校外托管中心。这种形式符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需要;便于槯学�校榳对�留守儿童进行面对面的管理;消除了外出务工父母和家里老人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当地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
(3) 重视基层, 拓展渠道, 加强农村学校力量的工作操作机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在农村基层学校。为此, 石泉县突出了五项内容: (1) 积极搭建城市与农村校对校的“结对子”责任帮扶与互助平台; (2) 邀请大学心理学教师培训基层学校老师; (3) 选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先进的基层学校; (4) 解决基层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配备、建设心理咨询室、投入活动器材等; (5) 至2008年底, 石泉县集资筹建了15所基层学校留守儿童成长中心, 使分散居住貜的�留守儿童, 集中寄宿在学校的成长中心, 有效地保证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2.学校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X制�
石泉县教体局强调各级学校构成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链。
(1) 三级式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 (1) 一级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和规范行为; (2) 二级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 防范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3) 三级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 纠正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和品行不良。三级式组织:班主任担负一级发展性任务;年级组长督管二级预防性任务;心理咨询室教师担负三级矫正性任务。各科教师都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渗透在教学工作中, 开辟广泛有效的教育途径和内容补充。总体工作由学校校长负责。
(2) 动态式心理健康教育监护机制。学校配备专、兼职教师, 要求对留守儿童情况的建档率达到100%, 详细掌握留守儿童个人信息;记录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记录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有关信息;记录留守儿童的身体情况与预防接种情况, 做到总体情况清、个人信息全、监护过程明、管理机制全, 问题针对强,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 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
(3) 活动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机制。心理健康教育要符合留守儿童的心身特点, 以寓教于乐的活动作为主要载体, 提高留守儿童的参与面、积极性和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学期6个学时, 内容针对留守儿童的普遍问题、热点难点问题、留守儿童期、青少年期, 尤其是参加中考、高考者进行分类指导和重点关注。课程形式采取故事引导、才艺表演、心理剧、心理游戏、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 提高留守儿童心理训练的能力, 同时充实课余生活。
3.社会多元化—多渠道—多功能的人本关爱机制
石泉县的人力资源有限, 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工作格局和多渠道资源保障。
(1) 代理家长制——给予留守儿童亲情化的教育。2007年6月开始, 石泉县教育部门实行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 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尽可能担当, 便于实行责任帮扶、师生对话和家校沟通。目前全县15个乡已聘任代理家长2477名, 基本覆盖了所有的留守儿童。“代理家长”不仅要关心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生活情况, 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辅导功课。同时, 代理家长帮助留守儿童实施“亲子联系的五个一”活动, 即每月给父母打一次电话, 写一封信, 汇报一次学习情况, 讲一次自己的变化, 给父母提一个注意身体的建议。
(2) 志愿者服务制——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石泉县聘请有关单位的老校长、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员等志愿人士;建立女党员、女干部、女劳模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邀请县、乡、镇、村干部的志愿人员;组织大学生和研究生的“临时志愿者”, 使这些优势资源在关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作用。志愿者主要开展“六个一”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开展一次游戏活动, 打一次亲情电话, 写一封亲情书信, 帮助读一本好书, 参加一项兴趣小组活动。
(3) 城乡互补制——开拓留守儿童社会性功能的途径。开展城市与农村“儿童对儿童”的“手拉手”结对互助活动, 以品学兼优的城市儿童作为留守儿童的成长伙伴, 电话信函多沟通。鼓励城市�家[庭�利用周末将留守儿童领回家与自己子女一起游戏、学习和活动。倡导社会开展“三个一”爱心活动:写一封节日慰问卡, 送一份�爱心M礼物, �赠一件学习用品;利用寒暑假组织留守儿童到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参观。通过这些途径让留守儿童学会与社会互动, 激励成才的信念。
4.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机制
石泉县发展多元化、本土化和按需培训的方法, 帮助开拓和提高相关人员的教育视野和水平。
(1) 建立家长培训学校。这是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石泉县紧紧抓住外出务工人员春节返乡的时机, 精心培训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 先后进行了代理家长和家长家教知识培训。在学校建立了“家校通”平台, 开辟了“家教向导”、“教子有方”等栏目。
(2) 建立师资培训中心。这是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源头机制, 主要内容: (1) 普及型心理健康知识。使相关人员掌握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和处理一般心理问题的基本技能; (2) 专业型心理健康知识。主要培训专、兼职教师, 使其掌握处理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与矫正技能; (3) 教育网络专题内容。石泉县启动的“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已全面覆盖了所有中小学, 形成了社会化、开放式、大规模、高效应的教育网络, 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活力。
(3) 建立四支品牌队伍。这是扩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应机制。石泉县建设了四支队伍: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队伍、留守儿童代理家长队伍、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留守儿童教育管护专家顾问及本土课题组队伍, 运用多种渠道扩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
5.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评估机制
石泉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考核、督查、培训和评估。实行量化打分, 每一项做到评10分, 缺一项扣3分, 做得不好扣2分。
(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评估。做到“十有”:有组织领导、有教师队伍、有教学计划、有教材建设、有教学设施、有学生名册、有咨询阵地、有心理档案、有管理制度、有评估标准。
(2)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评估。做到“五落实”:教育经费、课程内容、指导教师、咨询场地以及问题解决落实。
(3)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评估。做到四挂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基层单位的综合考评、与留守儿童无心理事故、与创建省、市、县级“模范学校”、与让家长放心挂钩。
(4) 留守儿童工作者岗前培训认证的评估。做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师、代理家长和志愿者能够“资格证明、持证上岗”, 切实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
石泉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社会效益
1.促进了教师和志愿者心理健康知识的增强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运行, 促进教师和志愿者了解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并能够设计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案, 帮助留守儿童实施一些心理健康活动。
2.促进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的增强
依据心理健康量表测查, 总分64分以上者可认为存在心理障碍。本调查群没有发生心理障碍的现象, 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氛围中, 其心理健康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3.促进了外地专家与本地教师相结合的队伍建设
石泉县与陕西师范大学实施了项目组和项目校的研究合作, 形成一支外地专家+本地专家+一线教师的结合, 建立起一支专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 实现了优势互补的互助体系。
4.促进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关爱机制的完善
一、村民中心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设计思路
唐山市村民中心的建设工作始于2006年,是在该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中“一部(标准化村部)两室(卫生室、综合活动室)三栏(宣传栏、科普栏、村务公开栏)”和文体活动广场等基本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以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科技、文化、娱乐以及参政议事需求为目标,以整合现有服务资源、逐步完善服务设施为抓手,为农民搭建起集教育、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信息、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平台。
按照唐山市委的总体规划,2006—2007年为示范阶段,首先在基础较好的文明生态村中开展试点建设;2008年为村民中心建设推进年,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建设2000个村民中心,达到全市行政村总数的60%;2009年,计划建设1500个村民中心,完成总数的90%以上;2010年,建设497个村民中心,实现全市覆盖。
1、建设内容。村民中心建设根据行政村人口多少、规模大小、经济基础不同,实行因村制宜。原则上,充分利用和整合农村现有资源,不增加农民负担。
村民中心的基本设施包括室外、室内两个部分。室外部分要求有一个300平方米左右的文体活动广场,并配备健身器材;室内部分包括为村民提供服务的各类活动室和必要设施,包括村委会办公室、计生服务室、卫生室、科技服务室、法律咨询室、信息服务室、图书室、村民议事室、新农民夜校或综合服务室以及农村超市或农资服务站等。
2、功能设计。要求村民中心以服务村民为宗旨,围绕村民生产生活,重点开展八个方面的服务:一是教育培训服务:开展思想道德和文化教育,组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二是科技信息服务:以网络为基础,组织科技培训,提供农技服务,发布市场信息。三是生产服务: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一村一品”和特色产业,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四是流通服务:通过建立连锁“农家店”,服务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五是文体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六是卫生服务: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七是法律服务:开展普法教育,提供法律咨询、民事调解和信访服务。八是保障服务:为村民提供婚丧等服务,协办社会慈善事业,组织村民开展生产生活互助。
3、资金渠道。村集体承担投入的主体责任,不足部分通过部门帮扶、社会捐助、专项资金、以奖代补等多种渠道补充,形成“村里出一点、单位帮一点、社会捐一点、财政补一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4、产权归属。村民中心的建设用地、房屋等产权归属村集体所有,运行及修缮等费用也由村集体承担。
5、管理模式。村民中心目前主要通过两种模式进行管理。一是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兼任村民中心主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兼管各种服务室的管理运行,兼职管理人员除按国家规定的村干部补助外,无额外补助。目前多数村民中心属于此种管理方式。二是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来管理村民中心。主要由村民中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或热心公益的年轻人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村民中心的各项活动和服务场所的管理,有条件的村给予志愿者适当补助。目前这种管理模式正在探索之中。
(二)主要特点和成效
唐山市村民中心建设目前还处在试点示范阶段,已建成村民中心1511个。从调研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1、立足村情,坚持分类指导。村民中心贯彻分类指导的建设方针,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中心建设主要依托本村现有资源,建设用地多为闲置土地或废弃坑塘,也有部分在村部旧址改建或扩建。对村里的各类公共场所和服务设施充分整合利用:能集中的场所,调整集中;能改造的设施,不再新建;能使用的器材,不再重复配置;对村里缺乏、村民需要的场所和设施,根据条件逐步加以完善。对基础薄弱村不要求一步到位,坚持一室多用,先开展服务,后完善提高。
2、基层为主,多渠道筹资。村集体作为建设筹资的主体,需要承担主要的建设、运行和修缮资金,资金和设施缺口通过帮扶单位和社会捐助予以解决,县乡政府则根据具体建设运行情况给予财政奖励。这种以基层为主的多元投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基层参与中心建设和管理运行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唐山市还加强了对上级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根据上级资金的投入方向调整扩展中心功能设置,把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农村基层阵地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相对分散的资金结合在了村民中心的建设中,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
3、注重实效,加强中心规范管理。在管理体制方面,唐山市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管理网络。市一级建立了村民中心指导办公室,在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围绕村民中心建设和实施各项服务开展组织协调工作。各县(市)、区对应市级机构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乡镇一级依托镇农业办成立了专门服务中心,与村民中心直接对接。在建设标准方面,规定每个中心必须达到“有一个统一的标识、有一个章程、有一个活动阵地、有一套动态活动项目、有一套管理机制、有一名骨干、有一批志愿服务者、有一套保障自我运转机制”的“八个一”标准。在制度完善方面,有关部门着手拟定《村民中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村民中心专项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在各村民中心建立《村民中心章程》,健全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服务制度。
4、着眼发展,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在推进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软件建设,探索建立适合村民中心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通过建立志愿者队伍改善中心的服务形象,提高中心的服务能力。二是通过组建农民协会和经济技术合作组织提高中心的有效需求。如丰润区沙流河镇在各村原有群众组织基础上成立了奶牛、林果、蔬菜、文体等农民协会,与镇服务指导中心、村民中心共同开展联合服务;而迁安市闫官屯村则根据村民种植大棚蔬菜的习惯,引导农户成立贺春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常驻村民中心,统一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及销售、加工、运输、贮藏相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大大提高了当地棚菜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程度,年销售收入达90万元。三是通过搭建网络信息平台拓展中心的服务内容。丰润区沙流河镇与当地网通公司合作,开通了沙流河镇网站,及时发布农产品需求、劳动力转移、农资市场行情、疫病防治等实用信息;各服务指导中心和村民中心还实现了电脑联网,服务指导和培训可以随时进行。
村民中心试点建设一年来,在整合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健全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乡镇政府转变职能,密切基层党群干群关系,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丰润区沙流河镇为例,村民中心试运行的2006年,各村到镇的成型信访量仅32件,比上年减少了54.2%,零信访村达到了10个;仅今年上半年该镇就通过村民中心发布各类实用信息5000多条。通过村民中心,唐山全市年均培训农民达到150万人次,仅遵化市就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培训400余场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村民中心尚属新兴事物,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范例可以遵循,从调研看,有些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部分村民中心的建设规划不够科学合理。有的中心规模过大,不少房屋空置,造成一定资源浪费;有的中心行政办公用房比率过高,对中心的服务形象造成一定影响;有的中心建成服务设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降低了中心的服务能力;有的中心设施选址过于分散,无法发挥中心服务村民的集约化优势。
二是以基层为主的资金投入机制可能会加大基层负担。通过调研了解到,各中心建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拖欠工程队款项的问题。虽然就试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在一定年限内具备偿还能力,然而在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集体的筹资能力已大为减弱,建设一旦推开,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村,潜在的债务风险还是存在的。
三是持续的有效需求尚未形成。尽管中心建设在与村民需求的结合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采取的依然是政府单方面推行的方式,村民对决策和建设过程的参与还比较被动。
二、启示与建议
当前,全国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如何整合各种资源,发展符合国情的基层(村级)公共服务模式,已成为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唐山村民中心建设就此进行了探索,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尝试,如重庆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这些探索对于深化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和改革具有有益的启示和研究价值。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村民中心事实上已创造了一个平台,承担起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转变基层组织职能、整合基层服务资源、扩大社会参与渠道等重要功能,使农村基层公共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得以在同一平面进行交汇。因此,“中心”虽小,但可以透视大问题、总结大经验。
针对唐山等地农村基层公共服务改革实践,我们建议就如下方面加以完善和进一步深入探索:
(一)正确处理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和基层政权之间的关系
结合乡镇机构改革,明确两者的定位和职责,尤其是在目前大多数中心主任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兼任、主要管理运行由村两委班子成员负责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村民中心的行政化倾向。
(二)改善投入结构,加强资源整合力度
政府部门应合理控制村级服务中心建设规模,加大对中心建设的投入力度。并以中心为平台,有效整合各类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实现共建共享,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资源的效益。同时要注意避免中心建设造成基层负担过重,形成新的农村债务风险。
(三)采取综合手段推动形成持续的有效需求
一是扩大村民的参与渠道和参与范围,使村民在中心建设立项、服务确定等决策方面拥有更多的权力,可以有效提升村民对中心的认同度。二是采取措施支持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鼓励更多的志愿行为,并使之成为支持中心日常管理运行维护的主要力量。三是在对村民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中心提供综合服务包,扩大个性化服务的可选范围,提高服务内容的时效性。四是利用中心的基础设施,积极推动当地农民经济技术合作组织的发展,使村民的生产生活与中心的建设发展密切结合。
(四)建立健全项目实施的监测评价体系
在县(市、区)、乡(镇)、村三级管理网络基础上建立项目监测和评估的组织框架,逐步完善监测手段和评估方法,健全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对项目从建设到运行过程进行全程监测和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五)进一步组织开展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试点工作
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地区间差异明显,现有试点还不足以涵盖各种复杂情况。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有必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对此进行实践探索,从国家宏观层面支持并推动地方开展相关试点工作,以便摸索与总结出符合国情的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之路。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确保更好地履行好我局各项工作职能,提高机关综合工作效能,树立“创新、务实、高效、廉洁”的机关新形象,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结合本局的实际,制定了《岱山县物价局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部署》,局长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了《岱山县物价局机关效能建设责任状》,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各科室负责人抓落实,“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的良好局面。
二、着力于抓制度建设,确保效能建设取得实效
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是提高机关效能建设的基础,没有严格的制度就没有管理和行为的规范,效能建设也失去了其核心内容。我局从两个方面入手加强制度建设:一是从建章立制入手。根据效能建设要求,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为目标,先后制定了《局机关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局文件档案管理制度》、《局XX年各科室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转发发展计划局违反“八条禁令”处罚实施办法》、《局财务、资产管理工作制度》、《局学习制度》、《价格认证中心涉案资产价格鉴证制度》、《局机关工作岗位ab角制度》、《局服务承诺制度》、《局首问责任人制度》、《局机关请销假考勤制度》、《县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关于贯彻浙江省价格异事波动予警制度实施方案》等制度,对机关效能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作出详细的规定,统一了运转程序和操作规程。二是从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入手。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加强监督,狠抓制度的落实,先后制订了《岱山县物价局否定报备制度》、《岱山县物价局一次性告知制度》、《岱山县物价局限时办结制度》、《岱山县物价局行政执法结案追究制度》、《调整县物价局案审委员会人员》《岱山县物价局案件审理工作制度》、《县物价局成立集体审价委员会》、《县物价局集体审价工作制度》等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机关效能建设的有效性、规范性、长期性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畅通投诉渠道,切实强化效能监督
加强监督是效能建设的有力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必须通过监督予以制约,通过监督予以规范。在依托发展和改革局纪委监督的同时,局领导高度重视机关效能监督渠道的畅通,去年起建立了渔农村价格监督机制,在全县各乡镇建立了7个渔农村价格监督站,聘请8名联络员、110名监督员,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价格监督网络,并经常通过上门或邀请他们来局征求意见。同时,加强价格举报工作,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配备了专人负责举报电话12358的接听、登记和受理,节假日专门安排人员值守举报电话,并每天明确2名检查人员随时对举报件进行查处,确保了投诉渠道的畅通,促进了全局机关效能建设的顺利开展,为局机关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打下了基础。今年以来,机关效能建设的深入开展和先进性教育的扎实推进,尤其是去年《舟山市行政效能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出台后,经过县、局多次明查暗访,突击检查,局机关无一列上班时间玩游戏、上网聊天等严重违反纪律的现象发生,全局上下无一列投诉现象发生。制度措施的落实,同时使全局干部的工作责任性和进取性得到进一步发挥,在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上有新的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有新的改进,全局面貌有了进一步改变。局费管科开展了商品价格监测工作,对大米、面粉、肉、禽、农资等31只商品进行每周监测,定时上报,并动态跟踪市场热点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时分析市场行情及对我县经济的影响,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参谋。检查分局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做好举报工作,迄今为止,无一例被上级追究的投诉事件发生。各科室正逐项落实各项年初下达的“各科室考核目标任务”。
二、健全了效能告诫制 行政效能告诫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局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诫勉的一种方式。局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尚未构成党纪政纪处分的,应给予行政效能告诫。
1、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给予行政效能告诫:(1)对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的事项应该办理,无正当理由而拖延不办理,政令不畅通的。(2)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故意制造、纵容、庇护不正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3)利用管理和审批权限“……市商务局健全行政效能建设制度情况报告……)局党组交办的工作任务和局务会议决定的事项,有明确的时限要求的,要采取措施按时办结,不得推诿和延误,工作报告《市商务局健全行政效能建设制度的情况报告》。(二)服务对象来局机关办事时,对符合规定、手续齐全的,承办人要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及时办理;因故不能及时办结的要说明原因。(三)凡法规已明确办理时限的,能提前办结的,应尽量提前;难以提前办结的,必须保证在规定办理时限内办结。(四)局机关对外明确承诺了办结时限的,必须在承诺时限内办结。……为保护作者权益,此处省略,需要浏览全文请注册或登录……
……作小组,由纪检组长任组长,考核工作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
2、考核办法(1)采取百分制,政治工作20分,业务工作60分、行政管理工作10分、局领导考评10分。(2)采取分项考核的办法,各项考核累计扣分不超过该项分值。(3)以月度考核为主,集中考核为辅。办公室日常分别考核相关内容,并按月通报考核情况和考核结果,年底由办公室汇总。
同志们:
为了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两区发展环境,培育两区综合竞争优势,推进工作提效、服务提质、发展提速,推动两区又好又快发展,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效能建设,从年初提出这项工作,通过调研、考察、方案制定到研究决定,4月份开始全面启动,同时,结合质量建党工作,按照区委质量建党管理体系的要求,在全区开展了机关规范化管理活动,掀起了一场加强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树立两区新形象、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高潮。全区各街道、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区委、区政府效能建设的决定和机关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意见》要求,对照任务分解表和《细则》的各项标准、规定,全面开展了学习宣传、讨论和集中整治工作。最近,按照区委的安排部署,组织三个督导组,对全区加强效能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和重点抽查。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目的是对前段工作作一小结,推广一些单位好的做法,对下一步工作再分析、再安排、再部署,以达到这项工作扎实、有效的目的。刚才,区检察院、区人武部等6家单位,着重从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制度建
设、提升服务水平等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作了交流发言。这些好的做法可以说是我区在加强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机关规范化管理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代表,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值得大家借鉴。
全区各街道、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定及动员会议精神,领导重视,思想统一,健全机构,行动迅速,措施得力,开局良好,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组织到位。大多数单位都能站在推进两区发展的大局的高度,高度重视机关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素质,树立机关整体形象,优化发展服务环境,全面推进工作的重要措施来抓,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明确了职责分工,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传达学习了区委主要领导的讲话精神和相关文件,统一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增强了自觉性和主动性。区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检察院、司法局、财政局、环卫局、机关工委、人事局和十里店街道等单位采用多种形式,利用新闻媒体、内部刊物、信息简报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营造了人人讲效能、处处抓规范、事事创佳绩的良好氛围。
(二)措施得力,制度健全。大多数单位把党建工作和政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质量建党为契机,整章建制,查漏补缺,建立健全了机关工作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规章制度。大力推进党务、政务公开,按照流程不变,流速加快的要
求,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区委政法委、区检察院从建立执法档案入手,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区环卫局在加强机关环境建设,搞好建章立制的同时,将全区大环境建设放在首位,积极组织和筹备环卫“110”服务热线。在行为规范方面,组织部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导入党的建设,并顺利通过权威机构认证,开创了质量建党的先河。国税局、地税局围绕履行职责、服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城投公司、统计局、计生局、环保局、安监局等单位在自查的基础上,健全了管理制度,加强了队伍建设,精神面貌和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初步形成了执法有依据、操作有程序、行为有准则、权力有制约、过程有监督、责任有追究的工作机制。
(三)创优环境,服务提质。许多单位都能把加强效能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作为促进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的重要举措,按照《细则》的要求,集中人力,集中时间,对办公环境进行集中整治,改善了机关工作环境。武装部狠抓了营院美化、亮化、绿化,提升了机关文化氛围;各街道对机关办公楼进行全面整理,设臵了仪容镜、办公标示牌等设施;全区各单位围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龙头的“五城联创”工作,组织开展了“三清洁”活动,也塑造了安宁美好的硬环境。在软环境建设上,各单位、各部门通过狠抓服务的规范化,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自觉把个人角色和工作出发点定位为服务,做到份内事情立即办,份外事情协调办,重大事情上门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事中服
务为超前服务,变一般性服务为高效率服务,切实把服务体现在工作中,体现在效果上,为加快两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软环境。良好的软环境推动了安宁区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中石油、九州通、众友药业、佛慈药业、莫高酒业、雪花啤酒、蓝科石化等项目已经陆续入驻我区。
(四)转变作风,风清气正。“作风建设年”开展以来,区委通过启动“六百一千”工程和贫困救助线工程,开展“手拉手、献爱心” 结对帮扶活动等有力措施,解决了一大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和五个方面的优良作风,为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起了带动和示范作用。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对群众的感情、对事业的激情、对老百姓的真情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各涉农街道理清发展思路,引导、扶持农民走特色化、产业化的路子,增加了农民收入;城市街道围绕城市管理、产业开发、促进就业,积极探索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新路子。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招商局积极转变服务观念,拓展服务职能,优化了公共服务。所有这些都说明,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发扬安宁精神,真抓实干,转变作风,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存在的问题:
机关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开展以来,经过全区上下的
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个别单位对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认识上有偏差,重视程度不够,把此项工作当作一般工作任务来完成,有应付了事的思想,没有全面展开,效果不明显;二是个别单位工作不扎实、不细致、不彻底,表现在工作重点不突出,工作中还留有死角或存在空白点;三是进展不平衡,整体进度参差不齐,有些单位只作表面文章,甚至个别单位的工作还停留在低层次水平。四是制度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表现在有些制度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而没有真正发挥制度应有的规范作用。
下一步整改要求:
一是深化认识,把着眼点放在解决思想认识上。机关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做细,必须切实解决和纠正当前存在的一些错误思想和模糊认识。各街道和单位要坚持把加强机关干部的思想教育摆到突出位臵,贯穿于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始终,切实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重点是开展“三对照、三讨论”:一是对照机关效能建设和规范化总体要求,讨论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二是对照转变干部作风的要求,讨论干部职工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三是对照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要求,讨论本单位工作的出发点是否便于群众办
事,各项业务流程是否规范有序、高效便民,是否存在政令不畅、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以权谋私等问题。通过讨论整改,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俞书记提出的“四种意识”,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努力把机关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贯穿于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体现在干部职工的一言一行之中。
二是细化措施,把切入点建立在健全机关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上。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不能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形成稳定、长效的监督、评价运行机制。通过机制、制度的创新和完善,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当前特别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三个方面的制度。一是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明确各级应负的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出了问题不但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而且要视情况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二是建立监督约束制度。通过严格的纪律制度来规范机关党员干部的行为。同时,把党内监督同社会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广泛性、公开性,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三是建立奖惩机制。把对先进典型的培养、总结、推广、奖励和反面典型的惩处、警示制度规范起来,发挥先进的典型示范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威慑作用,以此促进机关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三是强化领导,把关键点放在责任落实上。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一把手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抓、负总责,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各街道、各单位机关效能建设和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搞好组织、协调和指导,切实负起牵头抓总的责任,抓紧分解工作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
四是优化环境,把落脚点定位在为民服务上。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必须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增强机关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实效性。要以“重行、重做”为工作着力点,从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起,把学、改、做有机统一起来。比如健全领导下基层制度、完善贫困救助线工程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形成一套科学、严密、规范的工作机制。总之,在为群众服务上,通过开展优质服务、文明办公、规范机关干部日常的言行,体现机关干部作风的转变;通过组织机关干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使机关干部作风的转变;通过广大机关干部的行与做,让群众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机关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新气象、新风气、新成效。
1 生物质能源林建设基本情况
赣南位于江西省南部,是全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种类繁多,林业生物质资源丰富。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03.49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77.1%,其中有林地面积271.31万hm2,森林覆盖率74.2%,位居全国前列。赣南有1 500余种树种,在这些树种中,许多都是发展能源林的优良原料树种。
1.1 油料能源林
全市现有油料能源林现状分布如下。
1.1.1 油茶。
现有面积9.49万hm2,球果产量750~1 500kg/hm2,出油率20%~30%,每年产油量37.5~75kg/hm2,利用初果期3~5年,利用年限25~80年。
1.1.2 光皮树。
现有面积300hm2,主要分布在于都、瑞金、赣县等县市,多数为乡土野生,少数于1970年代人工种植,现均以成林,平均蓄积达45m3/hm2,野生状态球果产量3 750~7 500kg/hm2左右,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1.3 油桐:
现有面积3 333.33hm2,球果产量750~15 000kg hm2,出油率25%~30%,年均产油量375~3 000 kg/hm2,利用初始期3~8年,利用年限10~50年。油桐在赣州市主要为人工种植,品种为三年桐和千年桐。三年桐多为块状分布,千年桐多为零星散状分布。
1.1.4 山苍子:
现有面积600hm2,球果产量600~1 050kg/hm2,出油率40%左右,年均产油量300kg/hm2,利用初果期3年,利用年限30年。
1.1.5 乌桕:
现有面积333.33hm2,球果产量1 200kg/hm2左右,出油率20%~40%,年均出油量360kg/hm2左右,利用初始期5~7年,利用年限40~50年。
这些油料能源林,大多管理粗放,有的林分处于荒芜或半荒芜状态,如光皮树、山苍子为野生状态,油茶、油桐、乌桕等多数只全铲抚育不施肥,生长势差。
1.2 木质能源林
全市现有木质能源林259.266万hm2,森林蓄积9 447万m3,灌木林900hm2,生物量1 349t。其中马尾松130.2万hm2,杉木73.6万hm2,国外松9.47万hm2,硬阔42.47万hm2,软阔2.07万hm2,黑荆树266.67hm2,桉树1.33万hm2,杨树66.67hm2,台湾想思20hm2,灌木900hm2。
全市以马尾松、湿地松为主的能源林面积139.67万hm2,可生产松脂600~1 050kg/hm2,利用初始期15~20年,利用年限10~20年,全市预计可年产松脂量5 000万kg。
1.3 新造生物质能源林可利用土地状况
据调查测算,全市现有可发展生物质能源林的土地面积为37.67万hm2,其中:
1.3.1 林地4.
3万hm2。其中无立木林地3.27万hm2,包括采伐迹地0.73万hm2、火烧迹地1.8万hm2、其他0.73万hm2;宜林地1.07万hm2,包括宜林荒山荒地0.97万hm2、宜林沙荒地200hm2、其他800hm2。
1.3.2
潜在林木生物质能源林发展用地33.33万hm2。按现有马尾松林分面积的1/4左右改造新种生物质能源林测算,可用于新建生物质能源林面积33.33万hm2,主要包括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马尾松低产低效林地。
2 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发展现状
赣南能够用于营造生物质能源林的物种资源种类繁多,但可规模化培育形成有一定市场的生物质能源林,主要有光皮树、油茶、油桐、乌桕、山苍子、松树、桉树等树种,其中光皮树已列入赣州市能源林基地建设重点,目前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情况是:
2.1 发展以光皮树为主的生物质能源林
江西丰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计划在赣南投资发展以光皮树为主的生物质能源林10万hm2。已经在赣县、瑞金等地建立了原料林示范点,今冬明春可完成光皮树造林666.67hm2。计划在宁都、于都联系筹建新的原料林示范点,在赣县3年内完成光皮树造林1.33万hm2。据介绍,光皮树矮化集约栽培,可产15t/hm2鲜果,100t鲜果可产25t生物柴油,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2 申报生物质能源林重点建设项目
瑞金市有适宜发展能源林宜林地6 667hm2,可改造的低质低效林1.33万hm2。瑞金市委、市政府对发展能源林项目高度重视,已成立能源林项目领导小组,做好了建设规划,落实了预备造林地和低产林改造地块,由赣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承诺,申请世界银行或亚洲开发银行贷款近700万美元,计划5年内新造能源林3 333hm2,改造低质低效林6 667hm2。计划建议在该市工业园建设能源林开发公司,专门从事能源林的培育和开发利用。瑞金、崇义正在积极争取新建以薪材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发电厂。项目建成后,将探索出适合本地区能源林培育模式和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为南方集体林区建设和利用能源林提供经验。
2.3 四旁零星种植的光皮树等能源树种
在于都、瑞金、赣县、定南等地存在以四旁零星分布的光皮树林和各地四旁零星种植的油桐、乌桕等能源树种。
3 发展生物质能源林存在的问题
3.1 政策环境滞后,资金缺乏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的政策,形成了有利于生物质能源发展的环境,四川、贵州、湖南、云南、内蒙古等省市由于前期投入多、研发基础和政策环境好,都相继争取到国家政策和项目的扶持,已开始大面积发展能源林,一些大企业也相继介入,形成快速发展的态势。而赣南作为南方重点林区却处在国家项目扶持的边缘,这与赣州市的林业地位不相称。全市速生丰产林投资热情高涨,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政策环境又相对滞后,许多有意投资能源林的投资者和企业处在观望和徘徊的状态,能源林建设进展缓慢。
3.2 缺乏生物质能源林发展规划
各地对生物质能源林发展的重点、目标任务和造林地类、造林树种及经营技术缺少整体规划。
3.3 生物柴油木本能源植物可利用资源总量少
虽然木本油料植物种类繁多,但绝大部分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人工资源比较少,制约整个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
3.4 林地少,基地缺,经营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
全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群众造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山地租金增加,集中连片大面积流转山地难度大,大面积发展存在一定困难,形成不了规模化的能源林基地。缺少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进而导致种植经济效益不佳。
3.5 对赣南乡土优良生物质能源树种———光皮树重视不够
缺乏系统的研究推广,尤其是良种繁育和大面积矮化集约栽培丰产等技术急需组织科研攻关。
4 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林几点建议
4.1 加强领导,增加投入
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是一项新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要求各级、各部门都能重视此项工作,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安排专门资金用于生物质能源林的研究开发利用,对能源林基地建设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4.2 认真搞好总体规划
要组织开展深入细致的资源调查与区划,摸清家底,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在组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建设规划,在能源林基地建设上既要防止一哄而上又要反对一味等待观望、错失良机。
4.3 加强传统木本油料植物的改造和研究,力争在经营水平、单位面积产量上有较大的突破
赣南传统木本油料植物有油茶、油桐、山苍子、乌桕等,且有一定的规模和比较好的基础,但由于传统的经营思想和模式的影响,大部分经营粗放,产量比较低,若在良种良法使用上下一定工夫,效果将是显著的。如油茶,全市现有面积约9.47万hm2,若通过改造产量提高75kg/hm2,将增加食用油产量7 100t,通过以茶油替代低质食用油,使低标准食用油脂用于生产生物柴油。
4.4 加强高含油、高产量优良树种或优良材料的选育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要加快研究解决在引种、栽培、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开展品种选育、栽培实验,制定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标准。光皮树是赣南优良乡土能源林树种,目前当务之急,必须加快优良树种或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尽快推出一批可供生产上应用的优良品种和速生丰产栽培技术。同时做好光皮树原产地保护工作,尽快组织争取申报赣南为“光皮树之乡”。
4.5 严把能源林基地建设质量关
严格按计划任务,建设质量标准,建设时间进度,工程管理要求,规范组织实施,严格检查验收。积极推行工程质量监理制,项目管理责任制,对工程质量实行责任事故追究制。
摘要:对赣州市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发展现状,提出生物质能源林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发展,调查报告,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R].(发改能源[2007]2174号).
[2]白卫国,张玲,翟明普.论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培育与发展[J].林业资源管理,2007(2):9-12.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建设一直得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11—2012年累计完成农业开发部门项目建设131个,总投资5.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95亿元。项目涉及农业、林业、畜牧、水利、供销、森工、国土共七个部门,这些部门项目的建设对于黑龙江省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工程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的引导示范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部门项目对中型灌区进行节水配套改造弥补了水利部门只对大型灌区和小型灌区投资的空白,是目前国家对中型灌区唯一的投资渠道。2011—2012年黑龙江省共实施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13个,总投资1亿元,初步解决了灌区多年工程不配套的问题,提高了灌区工程效益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如,总投资1.8亿元的40个黑土地治理水土保持项目累计完成治理面积735平方公里,构建起以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三大体系为主的综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开发建设体系,使当地的水资源配置合理,提高了利用率,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经国家批复农委立项的9个良种繁育项目中,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所“松粳号”优质水稻原种扩繁项目投资仅190万元,就带动适宜区域稻农种植“松粳号”400多万亩,亩增收稻谷30公斤,为农民年增收2亿多元。
一、做好部门项目工作的主要做法
部门项目是农发资金和项目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效益,增强协调配合是搞好部门项目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办法》执行到位。《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自2011年7月1日实施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结合实际修订了《黑龙江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从制度的层面上进一步加强对部门项目的管理,从而保证部门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在编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批准成立了省农业开发办部门项目处,专门加强对农口各部门项目管理。各地(市)成立了以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发改委、财政、农口部门领导任成员的部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县(市、区)也设立了项目协调组织或办公室,重点是规划的制定,任务的落实、指导、协调、督办、检查和考核,形成了“项目搭台、政府导演、农口唱戏、农发报账、社会监管”的齐抓共管工作局面。二是强化科学规划。按照“大农业”、“大开发”理念,各地编制完成农业综合开发 “十二五规划”的同时,建立了黑龙江省部门项目库,采取召开专题会议的办法,对申报的部门项目逐一筛选后纳入项目库。三是强化责任落实。要求各地将部门项目管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同时各级政府与项目实施部门负责人签订责任状,把部门项目管理工作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部门项目同其他农业开发项目一样对待,同步规划、同步检查、同步申报立项、同步检查验收。四是强化典型带动。穆棱市是黑龙江省重点水土保持重点市,国家水利部松辽委、黑龙江省水利厅多次在该市组织召开现场会,推广典型经验。鸡西市麻山区和北安市秸杆养畜项目建设标准高,效益好,示范作用强,省级验收确定为优秀项目,在全省推广典型经验,并采取了连续扶持的奖励措施,鼓励项目区做大做强。
(二)严格县级报账,资金管理到位。农发机构在项目管理上借鉴世界银行管理经验,多年来已经形成了高效的项目资金管理模式,特别是在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建设、项目检查验收和建后移交等方面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一直指导我省的部门项目工作。黑龙江省农发部门按照财政部“财政同步监督”的要求,全过程参与部门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严格执行资金报账制,有效杜绝了一些不合理开支,强化了支农资金管理,规范了程序,在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安全使用和项目的全面优质完成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加强沟通协调,项目衔接到位。要加强部门项目管理,保证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与正常项目管理接轨,必须做到“三个同步”。一是同步评审。在每年年初项目立项时,以全省农业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农民的意愿为着力点,以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坚持多中选优、好中选优的原则,统筹安排地方和部门项目,在资金上进行整合,打捆使用,形成合力。坚持“项目单位自愿申报,县(市)级农发和农口部门共同考察、共同推荐,省级农发和农口部门共同受理评审”的申报程序,促进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规范化。对由财政投资为主的大型工程进行招投标,保证了建设进度和质量。二是同步检查。省农发办每年与各农口部门组成联合检查验收组,完成年度部门项目和地方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对完善和提高部门项目建设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部门项目专项检查、审计、验收中,发现违规违纪问题,严格按照规定处理。三是同步监管。为适应新形势下农发部门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各地在项目建设上普遍实行了项目建设公示制的办法,对部门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项目投资、建设单位、管护单位等事项在项目区内予以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增强项目实施的透明度,杜绝了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同时引入竞争机制,体现优胜劣汰,重点推进财政同步监督、绩效评价工作,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管理,加强部门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的验收考评工作,实行严格的激励约束机制,使绩效评价结果成为分配资金、确定项目、提高效益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协作配合,分工合作到位。部门项目的管理在于发挥农发部门和农口各部门的特长齐抓共管,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在实施部门项目的过程中,农发部门与农口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十分必要。农发机构和农口各部门分工不分家,到位不越位,既互相支持又严格执行农业综合开发和相关行业各项规章制度,使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nlc202309041323
(五)提高思想认识,作用发挥到位。部门项目是经国家农发办批准,由中央农口部门组织、地方农发机构参与建设和管理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有着示范作用强、涉及部门多、影响面广的特点。因此,在部门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各地要注重发挥部门项目的示范、服务和保障作用,落实项目法人制和资产管护责任制,以达到突破一点带动全面的效应,进一步增强放大部门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黑龙江省农业开发部门项目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也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申报立项规定不统一。各农口部门项目与农业开发地方项目在申报材料形式上不一致,有的农口项目要求上报实施计划,有的上报实施方案;有的国家部委有批复,有的不需要批复,不利于部门项目有序管理。更有甚者,存在多头审查,重复劳动,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问题。
(二)农发部门项目投入标准偏低。从实施完成的农发水保项目看,单位面积投资标准低,经测算一般的项目区亩投入仅97元左右,加上现行人工费定额低(工程项目1.9元/小时,林草项目1.5元/小时),按计划实施项目压力非常大,致使治理效果差,示范作用大打折扣。
(三)农口部门之间投入不平衡。从黑龙江省情况看,农口项目水利占大头,其他部门仅1000多万元,少的几百万元,不但项目建成后在示范作用的发挥上有局限性,而且增加了管理成本。
(四)黑土区水土保持项目没有占地补偿和管护资金。黑土区水保项目是全省部门项目的重点,每年涉及十五六个县,资金占部门项目的30%左右。水保项目有其自身特点,需要在耕地上建工程、生物设施,占用耕地面积较大,无偿占地很难协调。
三、对策建议
根据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以及在部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部门项目管理:
(一)统一农口各部门立项程序及规定。国家办与中央农口有关部门下发各类文件时,应同步联合下发至省农发部门及农口相关部门,确保文件精神的时效性和一致性;申报材料统一以可研、扩初为主;在审批上以批复为主。计划报国家开发办,扩大初步设计由省级相关部门批复,报国家备案即可。
(二)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投入标准。将黑土区水保项目亩投资标准由目前的97元/亩提高到300元/亩。解决单个农口部门投入少的局面,投资标准要统一,特别是土地治理类项目亩投资标准应向高标准农田靠近。
(三)解决黑土区水土保持项目应占地补偿和管护资金问题。黑土区水保项目占用耕地的目的等同于退耕还林,因此应比照退耕还林操作及确定补偿标准,安排的占地补偿应在省级批复中列项,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在项目中设管护资金。
(四)提高农发干部对部门项目的认识。针对部门项目管理这一农发战线的新课题,国家可通过召开部门项目管理研讨会、项目管理培训班,加强宣传等有效形式,提高各级农发干部对部门项目的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求发展,掌握项目建设与管理的方法,不断研究在新形势下部门项目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责任编辑 洪峰
【效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水利部门加强效能建设情况汇报10-24
明溪口镇机关效能建设自查情况汇报12-10
市国土局机关效能建设情况汇报10-03
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自查报告10-08
推进行政效能建设的调研报告12-11
效能建设简报11-01
效能建设年度工作要点05-25
效能建设心得体会10-12
作风效能建设剖析材料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