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精选18篇)
读书自学是每个护理人员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结合我院开展的党员读书周活动,工作闲暇之余,读完李开复博士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细细品来,回味悠长,感慨颇深。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指导所有态度和行为的根本因素。《大学》中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与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段话点明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为人处事乃至建功立业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不正确,无论他怎样努力,都会像南辕北辙的赶车人那样离成功越来越远;如果一个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他就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如果一个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就意味着他可以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做出正确的抉择;如果一个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就意味着他是一个有道德、讲诚信、负责任的人,是一个值得信赖、值得托付的人。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态度是行动的前提,态度受价值观的指导,态度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态度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社会和他人心目中的映射结果---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他就不可能体现出这些正确的态度或品质来。现在社会需要积极向上、勇于参与、勇于挑战的人,只要拥有积极的态度,乐观面对人生;远离被动的习惯,从小事做起;对自己负责,把握自己的命运;积极尝试,邂逅机遇;充分准备,把握机遇;积极争取,创造机遇;积极地推销自己;要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要有“海纳百川”的境界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融会中西,协调均衡,成功就不会太远。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有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和合作沟通的行为。行为是态度在具体行动中的反映;行为是一个人与社会、他人乃至自己接触和沟通的必然结果;行为是社会衡量每个人的价值的外在指标;行为是态度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我们在追寻成功的时候,要以勇气指导自己追寻理想、以自信培养兴趣、以自省指导有效执行、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学习、以同理心指导人际交流、以宽广的胸怀促进团队合作与相互沟通。我们要善于接受不同的思想和意见,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陷,善
于从各种不同的思潮中汲取力量。我们要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以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真正体现自我的价值。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你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掌握自己;你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运用今天;你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顺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应用到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中去,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寻找通往成功的道路,每个人才有可能真正做好自己,真正取得多元化的成功。
在书中,李开复老师用成功同心圆来阐述成功的秘诀,他告诉我们成功=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具体的行为。价值观是人生的基石,是成功的前提,所以它是同心圆的圆心;而态度则是行动的前提,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因而积极、同理心、自省、自信、勇气、胸怀这六种可适应当代社会的人生态度构成了同心圆的第二层;同心圆的最外层是由六种行为构成,每一种态度都主导了一种具体的行为,以勇气指导自己追寻理想;以自信培养、发现兴趣;以自省指导有效执行;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学习;以同理心指导人际交流;以胸怀促进团队合作与相互沟通。只有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寻找通往成功的道路,每个人才能有可能真正做最好的自己,真正取得多元化的成功。然而物极必反,所以这里提到的六个方面,并不是说要朝着最极端的方向去发展,例如自省过度则会自卑。所以在这六个方面,提倡中庸之道,中庸并非无能,“老好人”,而是在合理范围内控制自己这六点的表现,并可根据个人性格及实际情况做出合适的调整,也可以说获得成功最困难的地方就在如何掌握这六点的尺度。是让读者用“智慧选择成功”,成功也能选择吗?当然,智慧并不是指人的智商,而是主动发现并选择最完整,最均衡的状态,以此来获得成功。当你做出选择后,就要“轻轻”放下,不要过多去考虑,而是用实际行动去完成你的选择,那么这就是成功。“选择成功”的智慧概括起来有七句话:用中庸拒绝极端;用理智反对片面;用务实发挥影响;用冷静掌控抉择;用学习积累经验;用自觉端正态度;用真心追随智慧。
所以,让我们都做最好的自己,客观地审视自己、评价自己,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从容淡定,宁静谐和,把护理当作一种享受;对工作充满激情,因小事而
高兴;有勇往直前,追求理想的勇气;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优待身边的每个人。相信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只要我们好好把握机会,就会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
其实,成功的真谛就是不虚度此生,让自己的人生快乐、充实、有意义。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应该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态度,积极主动、充满自信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诠释自己的职业价值。
一、读书要践行
李老师是真正爱读书的人,几乎手不释卷,而且读有思考,读有行动。他读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先生的书,不是在死读书,而是联系中国的教育现状,联系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有感而发,写下了系列读书笔记,剖析了他们教育成功的原因,然后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这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也成就了自己。读到这里,我不禁惭愧之极,想起前年暑假,我读了韩兴娥老师的《让学生踏上阅读的快车道》一书,拍案叫好。就把她介绍给了付老师, 付老师在读了后,马上把韩兴娥老师让学生读儿歌编儿歌的做法, 在她教学的年级中进行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我为什么就没有这么大的收获呢?是没有把所读所得落实到工作实践中,虽然读书使自己的理念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然而,不深入思考,就不能悟透书中的精髓,不亲身实践,再好的经验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啊!
由此,要向李老师学习,做到手不释卷,更要做到深入思考, 做到将所思所感及时记录整理,更要做到将其用于教学实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更要笃行之!
二、做个阳光教师
李老师由于工作出色,学校要把一个“六年一贯”的实验班给李老师,这个实验班,是从全校学生中挑选出来的60名学习尖子生, 可李老师他认为素质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只针对优生,这样的实验怎么能叫素质教育?相反,要是把所有的差生组成一个班,将更有实验价值。于是,在他的极力争取下,学校真的组成了一个“后进生实验班”,让李老师当班主任。于是,李老师同时任教最好班和最差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学——两个班的学生总数131人!有人认为李老师疯了,这不是自找苦吃吗?也有人夸他“高尚”。可是李老师他说:“纯属个人爱好!既与‘逞能’无关,也与高尚无关! 因为我的爱好就是研究后进生!”在李老师看来,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他也真的全身心地开始了对后进生的研究和转化。他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坚持写教育手记,积累教育经验,研究后进生转化规律。光转化万同同学, 他就写了近四万字!后来,他的教育手记被《四川教育》连载,引起了很好的反响。这个“后进生实验班”后来不但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李老师和他的同事们也发表了有关后进生转化的论文。这个班再次成就了李老师!
所以,不要去抱怨你的工作,有一颗阳光的心,爱工作、爱学生、爱研究,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当成课题,当成提升自己能力的一次机会,并把你宝贵的经验总结下来,这是你的财富,别人可以分享,但却无法占有。这样做,你不但能体验到工作的快乐,说不定还会走出一条改变自己命运的路呢!
三、教师要做个智者
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更要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的成长。可是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该如何把教育与引领智慧成长巧妙地结合起来呢?李老师在他的书中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他为了转化后进生,制定了十条行之有效的方法,无论是让学生自己寻找“帮助人”督促自己改正缺点,还是每周给学生发报喜单,布置全班同学写《同学进步大》的作文,无不凝聚着老师的爱与智慧。
当那个全校闻名的差学生万同好不容易有点进步的时候,却又在考试时作弊,李老师没有惩罚他,而是敏锐地感觉到,孩子这一看似“可耻的行为”背后,透出的是希望得到好成绩的良好愿望, 是美好的上进心。这种上进心对一个语文只考个位数的后进生来说, 是难能可贵的,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于是,他尝试“降低要求,增强信心,逐步提高,帮助成功”的教学方法,对万同进行学习扶贫, 课堂上只要求他会读写三个生字,会读全文。孩子的信心大增,居然能够把课文读正确了。然后李老师逐步提高要求,这个孩子居然在期末考了79分。我们不能不佩服李老师的智慧。
如果我们的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老师的教学又该变得多么轻松啊!你瞧,这就是智慧的老师,这就是智慧的引领。所以,我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用爱的眼光审视孩子们的每个行为,潜心钻研,发现孩子们真正的需求,不断锤炼自己的智慧,让自己也成为一个智慧的引领者。
《做最好的老师》引发我心灵触动和震撼的地方实在太多,最深的感受就是:“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对比李老师,我们的差距还很大,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比如,对学生心理的研究,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等,还有就是教师自己内功的修炼还远远不够。我只有永不满足,不断探索,多读书,多思考,把所思所得用于教学实践,才能更加胜任我的工作,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
摘要:“做最好的自己!”李镇西老师这样对学生说。“做最好的教师!”李镇西老师这样对自己说。他说到了,也做到了。他用自己25年的教育教学经历,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也成就自己,成为了一名著名的教育家。李老师的成长经历,带给我巨大的震撼,我受益匪浅。
走在人群中,偶尔被时尚达人的目光捕捉到,哪怕是不经意的一瞥,自己的每一根神经都会跟着囧起来。此刻,我是卑微的。为恼人的体重和无疾而终的美丽计划。
办公室里,一个刚刚加上我QQ的读者振臂高呼:你是《中学生博览》的春艳姐姐吗?真的是你?我好崇拜你们呢!没想到可以加到你……
呵。其实大家都一样。因为成不了别人,而羡慕别人;时而讨厌自己,却只能做自己。
卑微的情结也曾无数次落在自己手中的杂志上,不大气,不时尚,不光鲜……在琳琅满目的杂志堆里,有谁会留意这只天鹅群里的丑小鸭?一次次地假想着,也许大一点,炫一点,潮一点,才会吸引到更多的目光吧。那像是一个人的搏斗,在变与不变中苦苦挣扎……
一个叫静苜蓿的女孩讲述了她与《中学生博览》的兜兜转转。“最初我是爱《中学生博览》的,直到某天,遇到了更会讲故事的杂志,我就曾移情别恋了。可是,美好的故事看多了也会觉得腻,故事再精彩,也仅仅是一个故事而已。我决定重新回到《中学生博览》身边来。虽然她的文字稍显稚嫩,却很真实,那种直抵灵魂深处的东西,能给我带来或深或浅的感动。”
没有厚重,奢华,高调。但却实在,精致,贴心。是呢,《中学生博览》的光芒一直都在,只是被忽视而已。
迷茫的时候,与其否定自己,不如静下心来,先找到自己,然后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对自己负责、自己把握命运——积极主动抓住命运中自己可以选择、改变和可以最大化自身影响里的部分,勇敢面对人生;多做尝试、邂逅机遇——换工作的意义在于,一开始的决定并不是终生的决定。有机会尝试更多,才能找到真正的兴趣所在。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充分准备、把握机遇——在机遇还没有来临时,就应事事用心、事事尽心,掌握足够信息,以便必要时做出抉择,抓住机遇;努力争取、创造机遇——不知道兴趣何在?马上做发掘兴趣的计划;不知道毕业后做什么?马上制定尝试新领域的计划;不知道欠缺什么?马上写简历,找师友打分。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积极推销自己——主动寻找每一个机会,让老板或老师知道自己的业绩、能力和功劳。同时不忘团队精神,发表见解、贡献主张,协助他人、鼓励大家。以事为本、以人为先。
总之,做最好的自己,梦想不再遥远,快乐不再遥远,辉煌不再遥远!美好的明天也终将成为永恒的历史,在做最好的自己的实践中,自己也将被从中散发出的万丈光芒包裹着,在黑暗中也能依旧熠熠生辉,照亮前路,勇往直前!
最近趁着空余时间我阅读了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从中也收获了许多做人之道。
当我们处于这样一个外界压力巨大的社会时,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和别人比较,毕竟世界何其大,牛人何其多,人比人并不能使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强大起来,反而会对自己的身心造成极大地伤害,所以《做最好的自己》献给大家,希望自己能在这样一个高压社会中能做最好的自己,尽自己的努力,调整好心态,追寻自己的梦想,做自己适合的事。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学会相信自己。对自己来说你最大的敌人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身。别人并不会影响你什么,因为他们虽然与你做着同样的事,但是你们是相互独立的,他做事完全不会影响到你,反而是我们自己会扰乱我们的心智,使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效率严重下降。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相信自己,坚持着不断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看重自己,自信、自律、自强、自尊,坚信自己作为宇宙之子降临大地,那么大地自然会给你我一席之地。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重视他人。不要一直批评别人,觉得是别人错误,忠言逆耳,不把别人的意见放在眼里。总是一味的自高自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许现在的我们这样做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但长期如此,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会发现,一切都是这样不太平,因此也会受到不小的打击,那时你绝望,你哭泣,恐怕没有一人回怜惜你。所以不管怎样,学会聆听,学会重视其他人的意见,给自己更广阔的天地去发掘自己的潜能,相信这样的我们才更有可能成功。
这个结论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我们把金。奥特雷和柏林之间的故事深挖下去,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理解:
为什么金。奥特雷这个先前靠独特成名的人,反而会要一个年轻人去模仿他呢?所以,做自己最好,但并不容易,因为一个成熟的社会里,充斥着太多的成功者的范例和经验。如同一条新路,后面走上去的人往往很多,另辟蹊径的人常常很少,可谓凤毛麟角。这个社会现在有太多的模仿,许多电视台都出过模仿秀,这些“模仿秀”达到了一定的目的,但并不独特,也并不辉煌。所以,在金。奥特雷和柏林的故事中,我们还应该感悟出这样一个观点:
独辟蹊径者,常常有更高的目标,更大的追求。
假如我们自比于泥块,那我们将真的会成为被人践踏的泥块;假如我们心里总是嘀咕自己是愚笨的,无能的,那我们就会变得无足轻重,毫无作用。试想一下,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人,总是以他人为尺度,唯唯诺诺,自卑不堪,这样的人怎会快乐,怎能体验到快乐。我们应该觉悟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觉悟到造物育我,必须充分体现出生命的至善至高至美的境界。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理想中的自我,才能赢得出色的人生,才能创造辉煌的奇迹,才能与快乐相伴。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看重自己,自信、自律、自强、自尊,坚信自己作为宇宙之子降临大地,那么大地自然会给你我一席之地。
做最好的自己,决不是说你要固执,要变得狂妄自大,忠言逆耳,我行我素,自我陶醉自我膨胀自我吹嘘自我感觉特别好,而是找到快乐,就要学会寻回自我。生命里要有一种硬度,不要轻轻叹息,也不要露出你指头的点点伤痕。当你受到挫折、面临坎坷、失去快乐的时候,我们不能卑躬屈膝垂头丧气,双目无神丧失自我,而应该坦坦荡荡地来到人群中间,用挺拔的身躯,用嘴角眉梢上平静的微笑来证明:我不会退缩不会逃避不会沉沦,做最好的自己,梦想不再遥远,快乐不再遥远。
这本书的插画以及杨杨的摄影占据了半本以上的位置,这也是我认为的这本书的全部看点。所以与其说让我相信张皓宸是一个多好的作家,不如让我去相信他是一个多好的正能量插画家。
全书由21个故事组成,大概有17-18个故事讲述的是爱情,剩下的几个故事讲得是梦想与亲情。这十七八个爱情故事作者都是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上叙述,讲述发生在他身边朋友身上的故事。颇具真实感,仿佛就是我们昨天刚刚遇到的他和她。
于是,作者身边的固执小姐,白开水小姐,可乐先生,霸道小姐,多疑小姐,受伤先生,装矜持小姐,没勇气先生,难受小姐,勇敢小姐……应声而出。平凡的人却性格鲜明,喜欢这样的小故事,读起来并不费力,如沐春风。一颗浮躁的心也能慢慢的沉寂下来。最喜欢手捧一杯香茗,静静地坐在窗边,捧起这一本小清新的书默默地读起来,仿佛时间都静止了。
回过头简单翻了一下照片,其实有些照片并不复杂,技巧性也不是特别高。但是能这么精准的找到这种小清新正能量的定位,把看似简单的东西拍出来配上文字达到这样的效果,确实是一门技术。摄影图片插入的位置,大小,与文字的关联性,整体非常协调。看上去不凌乱,读起文字扫到图片的时候会有图片共鸣感存在,图片大小适中,让读整本书的时候不会觉得图片过于繁琐儿有压迫感。所以作为在一本书中加入如此大量的摄影图片而不显得凌乱的角度上,我是很佩服的。至于插画,纯粹的治愈系插画,满足小女生内心全部需求。插画的创意色彩也极高,不规整,看着舒服,句子正能量,失落的时候看看,定会觉得有阳光照进自己的内心。
人生便如同书中所写:“每当遇到阴雨天,就努力做自己的小太阳。”的确啊,人生这条路,无论你走到哪里,身后有人追赶你,远方有人回头找你,已是最大的福分。这是最好的时光,你是最好的自己。
喜欢书中关于友情、爱情与亲情的判定,亲情的故事让我珍惜眼前与父母相处的时光,曾看过一篇文章,计算了我们从上大学起还能与父母相处的所有时间,发现少的可怜。小的时候不懂事,不明白人生怎么会有离别,认为父母是能够陪自己一辈子的人。长大后,我们才明白,没有人会陪你走一辈子,有些事还是不得不自己去面对。你现在遇到的每个人都是上帝安排好要教会你一些道理的乘客,到站了,他们自然会下车,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走下去,可能以后的路你还会遇到你需要的人。那么,就请珍惜眼前人,不希望子欲养而亲不待,在我们最需要离家拼搏的年纪里,时光也过得最快,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不要留下遗憾,在这世界上,除了你的父母,没有人是毫无条件,毫无目的的对你好。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是何等的幸福,这一份最容易获得的爱我们总是忽视,总是不以为然,殊不知,正是这样的一份爱,支撑起我们的一生。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即便是在外地,只要我们在一起,就不会害怕。
关于爱情的部分,我只想珍惜眼前人,爱了就是爱了,认准了一个人 ,就不会轻易去改变。就像曾听过的那句话:如果爱,请深爱。可能最幸福的事情便是你爱的人也正好爱着你,一生只谈一次恋爱,这次恋爱便成了一辈子的婚姻。我爱的人成了我一辈子的牵挂,心里从此再装不下别人。“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一生一次一个人。愿这样美好的爱情伴随你我。
一、关注学生成长的细节, 呵护孩子自然发展的规律
很多教师有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 拔苗助长的现象很严重, 给学生不断地进行拔高训练, 学习中设置重重障碍。这种做法很多时候是违背教育法则和规律的, 教师作为成人不能总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学生身上, 用我们在脑海里构思好的模子去限制学生的发展, 用善意的“渠道”引学生走大人的“路”。教师应该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适宜的温度与气候, 让学生在自由自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舒枝展叶, 开自己的花, 结自己的果。
二、相信学生的潜质, 注视学生“上天揽明月”
在与学生相处相融中, 教师不要忽视学生任何一点奇思妙想, 要学会为学生喝彩。只要对的事情大胆让学生去做, 只要学生敢站出来承担的任务就交给学生去承担。我们可以给学生制定规范、制约甚至强制, 但不要压抑学生的个性, 我们可以点拨学生、启发学生, 但不要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 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三、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 如何使学生成为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公民意识的发展, 要不断探索学生道德发展中的知、行、意、情的规律, 逐步培养学生承担个人责任、他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思想意识, 更要关注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同时, 要培养学生对自我和社会角色的认同感, 培养他们担当社会责任的能力, 让学生成为善于合作、乐于分享、友好团结、尊重他人、懂得包容的现代公民, 更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共处, 掌握解决不和、冲突、矛盾、对抗、竞争等的社会能力。
依托载体,搭建女工成长平台
丰富形式,强化学习。女工委充分利用女职工学习日、女职工业余学校,女工干部培训班等形式,举办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女职工培训班、关爱女性,关注健康更年期知识讲座,“拥抱美丽”女职工美容知识讲座等课堂。结合全矿“职工素质工程”,开展了持续学习文化理论知识、提高文化素质,女职工工作创新理论研讨,“迎接新挑战,当好主人翁”理论研讨征文和“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心得,开展一次读书体会交流”,“与书籍为伴、做智慧女性”等系列活动。
搭建平台,历练团队。为打造“工人先锋号”女工团队,营造学习知识历练本领的成才环境,女工委以“学练树”活动为载体,以全面提高女职工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为目的,先后开展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协管知识,消防知识培训,维修电工、电焊工、编网工,护理、面点,计算机等多个工种的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全矿女职工参与率达60%以上。
目前,全矿女职工中初,中,高级工,技师等技术工人占女职工总数的30%以上。
拓展阵地,引领时尚。以加强女职工爱岗敬业教育为切入点,女工委开展了“节能减排巾帼行动”、“节约伴我行,身边无浪费”、“135”创新实践和“创节约型岗位,创节约型家庭、创节约型标兵”等活动,全矿共征集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3000余条,涌现了一大批“家庭节能减排金点子,小窍门”成果。
矿里精心编选印制了1000册《节能减排家庭金点子手册》,并发放到职工家庭,岗位,进行广泛推广应用。女工委组织全矿女职工开展了节能减排巾帼行动演讲比赛、时装秀表演活动。通过女工们深情的诉说和精彩的表演,向职工家属传达了“营造绿色矿区、呵护地球家园”的环保意识,营造了倡导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
以人为本,筑牢安全亲情防线
注重教育,营造氛围。安全为天,女工有责。召开矿嫂话安全座谈会,开展安全“进社区、进区队、进班组、进家庭”等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邀请东滩煤矿优秀协管员张华来矿做事迹报告。元旦期间的“迎新年、送祝福、安全心连心”活动,把安全理念,亲情寄语,节日祝福编辑成短信,发送给全矿近万名职工,春节期间的“同撑一片天,安全过新年”活动:季度开展“反思事故、遵章守法”主题教育和“暖心,聚爱、携手共筑安全长堤”联保活动,年终开展“筑牢安全防线,共建和谐兴隆”演讲比赛和“强化安全质量意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大讨论活动,营造了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
真诚服务,持之以恒。为促进井下区队的安全生产,她们制订了《兴隆庄煤矿女工协管联谊制度》,18个基层女工委员会与一线单位结成联保单位,以“遵章守法关爱生命共筑安全”、“贴近职工、贴近实际,贴近亲情”联保活动为主题,深入到井口区队和职工家庭,开展安全慰问、安全文艺演出等活动,做到长流水、不断线。
爱心帮教,筑牢防线。为减少职工“三违”现象,矿女工委,女工协管会年初及时组织协管员与一线职工和家庭签订《安全协议书》,《安全幸福家庭公约》,坚持每月一次区队走访活动,建立“三违”人员档案,每月初到安监处核实协管对象“三违”情况,及时做好“三违”人员的跟踪帮教工作。
履行职责,维护女工合法权益
源头参与,积极维权。为将<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落到实处,她们积极加大源头参与力度,设立法律咨询服务制度,建立女职工健康档案,坚持女职工家中突发事件必到,婚丧事件必到、伤病情况必到,家庭困难必到,每年组织全矿女职工进行妇科健康查体,举办健康保健科普知识讲座,为女职工提供科学健康生命理念。加强对基层女工组织维权情况、女职工安全卫生状况和劳动保护工作的检查,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强化维权机制建设维护女工合法权益》的调研报告,被煤业公司工会评为一等奖。
心系女工,热情帮扶。按照“抓机遇、办实事,转作风、求实效、促发展”的思路,以全心全意为女职工服务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全矿排查出68个特殊家庭,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单亲、困难,大病女职工家庭档案,按照“随时探访,信息共享,小事基层帮,大事工会管”的帮扶方式,落实了“一对一”的帮扶责任,建立了日常帮扶机制,随时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开展“姐妹献爱心”活动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女职工及时进行帮扶救助,让她们时刻感受到女工组织的温暖,
普及知识,提升能力。为培养女职工的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意识,提升女工自身的法律意识,针对女职工中存在的法律盲区,她们立足女职工权益保护实际,大力加强《劳动合同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各级有关女职工权益保护规定的学习。开展以“送健康送法律,送安全,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四送”维权周活动。购买发放《妇女权益保护法读本》、《知识问答》书籍,开设了专题讲座,开展了法律知识问答、典型案例分析等专题学习活动,提高了女职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读《做最好的党员》有感
最近几天,我有幸读到了《做最好的党员》一书,读完后我深深的被书中的内容所震撼,让我更深刻的明白了优秀共产党员是怎样的,因而对如何去争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有了更多的感慨。书中以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案例和作者独特的点评,通过平白的语言,诠释出了值得千万人学习的道理,用生活中的实例,讲述了优秀的共产党该“怎样想”、“怎样做”、“怎样说”、“怎样学”,这增添了我们要以自己实际的行动去争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信心。
本书举了很多优秀党员的故事,比如当代优秀共产党员典型沈浩、优秀党员王争艳、张云泉等等,他们立足自己的岗位用实际行动甚至是生命向我们践行了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党员,他们在生活中为了人民的利益舍小家、顾大家,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向我们阐述了为人民奉献一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的,从我们每个党员入党的第一天我们就知道奉献一词,他是共产党员的“代名词”。可是要成为一个最好的党员,不光得为“人民服务”,还得提一个更高的标准,那就是“全心全意”。这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书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王顺友的事迹,平凡的工作,但他有着不平凡的境界,用二十年的寂寞,换取小村庄一村人的期盼与希望,在他的心里群众的事比天大,正是自觉的认识了这一点,所以他才能在邮包掉进江里时,能奋不顾身的纵身一跳。这种比天大的觉悟,已经深入他的灵魂,化作他的自觉行为,要不然,又有谁能承受地住这20年的孤独寂寞?难怪在新华社记者采访他时,他说道:“今晚真像做梦,20年里,我在这条路上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如果天天有这么多人,我愿意走到死,我愿„„”忽然,他用手捂住了脸,泪水从黝黑的手指间淌落下来„„每每读到这些,给我留下的不仅仅是眼中的泪水,更是内心的震撼,这种不畏艰苦,敢于担当的精神正是共产党员该追求的!看完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我也对自己如何去争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有了更多的心得,对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1)学习上
“一流主动,二流被动,三流不动”,在高中,自己绝对是一流的,那时的自己遇到了问题会及时向老师请教,可一进入大学,自己就懈怠了许多,生活中就有一些被动,平时上课时很少和老师交流,浪费了许多宝贵的资源。而我现在也明白了被动的错误性,要我下决心改掉这个毛病,正如李开复老师教育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那样“做一个主动的人”,只有学
会了主动,才能让自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很多人都觉得学习很难,尽管有许多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做起来是一件很难得事,但如果不学习,图享乐,就没有办法超越,想要超越,就必须要忍受学习的苦,在品尝学习的甜。而我要做的就是,一点点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习惯,在今后的大学学习中学会给自己定目标,这样成长才能更快。另外,我也要走出书本,更多的在实践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这样才能让我真正拓宽知识面。现在,我担任三中队的中队长,我知道自己虽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学习者。中队是一个大家庭,而我就要在这里面不断的增强自己的能力,否则,对我个人来说也就失去了担任中队长的意义。
2)工作上
书中提到一个公式:成功=“笨功夫”+“巧心思”,真可谓是点睛之笔,十分恰当又不失活泼,而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应该运用这样的方式,“笨功夫”就是一心一意为大家服务,这是一个骨干该做的,更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该做的,共产党员的价值就是通过“为大家服务”体现出来的。只有下足了“笨功夫”,才会积累足够的经验,才会把工作做到位,有问题了,大家来找你,这时的你才让人信任。做工作时要做到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全力以赴”。“巧心思”就是要求我们多动些脑子,多想想主意,在处理事情时要多找些方法,通知事情时主意口气,多用商量句,少用命令句,多用数量词,少用形容词。这样既能保证工作能顺利执行下去,更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犹太人有句名言“当两条路摆在我的面前,我选择第三条。”我觉得,这就是教会我们工作中要注意创造性,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在工作中我也要体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5书中曾用“5个特别”来形容最好的党员,即“特别能贡献、特别能负责、特别能自觉、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这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境界,更是一名党员看似平凡却崇高,看似简单却不易坚持的优秀品质。书中说“最优秀的党员都是肩膀最硬的人,敢于承担责任,处处体现主人翁精神”,有这样的人在,身边必会有一个先进的、富有战斗力和生命力的团队。而我做为国防生骨干,就更要时刻牢记自己党员的身份,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努力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团结带领同学,昂扬斗志、努力拼搏,共同为国防生的发展壮大而努力。
3)生活上
生活中,我更会以一名优秀党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做到时刻体现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做到党员的模范榜样作用,骨干的先进带头作用,时刻保持自己思想的积极向上,时刻保持着与党的高度统一。注意提高观察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保持思想上的稳定,是保持我们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思想基础。共产党员要加强理论、作风、道德等方面的修养锻炼。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模范,做艰苦奋斗、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做遵守纪律、勤奋工作的模范。在平时与大家相处的过程中,我更要做好的是一名道德模范,因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成为爱国奉献的典范,时刻引领同学成长;应该是助人为乐的典范,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应该是文明礼貌的典范,为和谐校园构建一份力量。
每个人在短暂的一生中都会担当很多角色,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是如此。要做最好的共产党员,首先要做最好的自己,最理想的就是要担当起每个角色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在各个方面力争取得良好的成绩。我常扪心自问,在工作和生活中我离“最好”还有多大差距?
《做最好的共产党员》一书紧紧围绕最好的共产党员讲忠诚、当先锋、敢担当、能奉献、重求实、爱学习、善创新、有敬畏这八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教导我如何去做一个最好的党员。我认为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做最好的共产党员,要立场坚定,无限忠诚
忠诚是衡量人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更是衡量一个党员对组织归属感、认同感的基本标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是每个党员在入党时的誓言,是不可动摇的行为准则。
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无数共产党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是一种忠诚。在和平时代,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牢记党员身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是忠诚。只有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共产党员才能无愧于这个光荣的称号。忠诚不老的李文祥老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敢于“晒出”党员身份的韩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将军的儿子巴特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雷锋传人”郭明义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当前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要学习这些榜样,做到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迷失方向,立场坚定跟党走,以对党的无限忠诚为力量,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二、做最好的共产党员,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党员,在工作上要把自己当成工作的主人,以“不缺位,做到位,不越位,能补位”四个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面对工作和任务时,要特别能自觉,不是被动应付,而是自动自发。
对于最好的党员,做事只有一个衡量标准,那就是要做就做最好。做事情既要凭能力,更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完成每一个任务。作为年轻党员或干部,要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培养自己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还要注意探索科学的工作方法,如工作要有计划;工作要细致——注意每一个细节,完成好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还要有所创新,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三、做最好的共产党员,要勤于思考,不断学习 “肯干”还要“会干”、“巧干”,“会干”、“巧干”则要求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与时俱进。因此,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学习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淘汰。学习就是竞争力,已有的知识,只能管用一时,但好的学习却能管用一世。优秀的学习者总是主动充电,主动钻研的,只有通过不断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充实自己,并运用到工作中,真正干得“出彩”。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
四、做最好的共产党员,要甘于奉献,爱岗敬业
奉献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只求付出而不图回报,赵世术老师,把自己全部的青春奉献给了学生。他每天主动背孩子过冰凉彻骨的河水,即使后来患上风湿性关节炎,病情严重到无法握笔时还找来橡皮筋和胶鞋带,叫学生帮忙把粉笔绑在大拇指和食指间……,他先后将400多个山里娃送出大山,有的还留学国外。
还有同样有着奉献精神的水电维修工徐虎,虽然只是一位普通的修理工,可是他却干着不普通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义务为居民修理2100余处故障,花费了6300多小时的业务时间。他还开设了“徐虎热线”,深入社区听取意见,及时处理群众来信,解决了多起物业维修方面的疑难杂症……
索性就关掉电脑,开始看书、看碟、画画、写字儿。修身闲逸的慢工细活过滤掉周遭的浮躁,让岁月重新回归静好。这么做,大概有逃避现实之嫌,但是它们却统统有种曲线救国的天真与美好:
做好自己,再去改变世界。
我们生活的社会变化太快,高晓松在他录制的节目《晓说》里也感慨,中国这三十多年来的变化太快太大,不但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有这种变化,就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也没有哪个三十年能有这样的跌宕起伏。曾经树立起来的价值观被打破,曾经的信仰被颠覆,光怪陆离之中,充满怪力乱神。60、70 后们大概都有这样的感慨吧,但是少有人问:在脚步匆匆如潮流奔涌的时代里,怎样做最好的自己?
想起家里老人曾经给我讲过的一个故事:文革时,一个和尚在监狱里受尽折磨,多年之后当他出狱时,人们问他在那样的苦难里最怕什么,他说,最怕对那些害我的人失去慈悲心。这个故事带着巨大的冲击力呼啸而至,坠入我的心中。多少年过了,仍旧忘不掉。我想,在监狱里的他,每天一定拂开那么多的苦难,去直视自己的内心。因为时时直视,他所珍视的慈悲之心才始终没在悄然之中溜走。
我们认为美好的那些东西可曾在悄然之中溜走了呢?
曾经信奉的美德,曾经践行的爱好,曾经藏匿的小梦想……究竟还剩多少?有时候我们会怪父母和学校的教育塑造了现在的我们;也会把责任推给社会的阴险狡诈,以致我们也变得不那么美好;更多时候,也许会苛责这片奇怪的土壤……
视线向内,其实只要把自己的缺点一点一点改过来,把曾经信奉的美德和践行的那些爱好当成一种信仰去侍奉,去培养一点一滴的小美好,就是在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一代宗师》说的是人生的修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宫二一生都在规矩里生活,看似什么都舍得,其实心里什么都舍不得放不下,走到“见天地”这一步,再也走不下去了。
1985年,我以一名优秀的师范毕业生的身份,接到了去牟平县第十六中学任语文教师的调令。说起这段,还特别有趣。拿到调令,我顿时慌乱,因为,我学的是小学教育,不懂中学教育,十六中,那是全镇的重点校啊,误人子弟可不得了!于是,直奔我的恩师家,急切地表达我的要求:“老师,您认识领导,求他们调我到小学!”老师乐了:“谁说你不会教,没听说嘛,最好的老师教语文,最差的老师也教语文,咱就做那最差的!”“作文有什么难教的,你第一篇作文是《暑假里的一件事》,第二篇还是《暑假里的一件事》,到第八篇也还是《暑假里的一件事》。领导批评你,你就说:没写好啊,第八次比第一次明显进步啦!”就这样,在老师的鼓励下,我终于怀着忐忑的心情去报到了。
明天就要上班了,晚饭桌上,妈妈唠唠叨叨地说着她的担心。不善言辞的父亲等妈妈唠叨完了,才慢慢地说:“闺女,记着:到哪儿都别懒,勤快点,人家喜欢,人家才愿意帮咱。早晨早点起来,把办公室收拾好,人家都有家,忙,这些活,别等着人家干。”“别要强,别跟人比,自己做好了,就行了。”于是,我明白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需要学习的小学生、一个需要帮助的小妹妹、一个不能给父亲丢脸的乖女儿。
上班了,一年四季,我们的办公室卫生就是我的责任,老师们的第一杯水就是我的功课。我严格地履行着对父亲的承诺:做他的乖女儿,绝不给他丢脸!我勤奋,我更好学,因为,我没有底气,我是中师毕业。老教师的每一种方法、每一句讨论,学生的每一条建议都是我笔记本里的内容,落实一条划去一条,相应的方法也就总结出来。
忐忑中,第一次三所乡镇统考成绩公布了:我的两个班成绩是第一名!不对了,一定是别人没重视,一定是别人都没复习,这样想着,更加不敢有丝毫懈怠。直至今后的每一次成绩都在前列,我长吁一口,原来是我的方法好啊!这才是最好的我自己!
最好的我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每一件事!
牢记着父亲的教诲,我经历了两次调动:从家乡的中学调到老公所在地区的小学、从乡镇小学调到市内小学。有趣的是第二次调动,再次印证了父亲教诲的经典。那是1990年春天的一天,镇教委突然通知我第二天去中心小学讲课,区教研室领导要听课。我乐了,急忙打电话给主任:“我怀孕六个月了,不合适啊。”主任说:“讲吧,咱们是根据考试成绩,全镇谁考第一就谁讲。”
于是,心无负担地、轻松自然地,我讲了《挑山工》,我用的就是自己从《山东教育》上学的思路,结合自己的“紧扣重点、提挈全篇”的教学方法。无心插柳柳成荫了———我被当作优秀青年教师选拔进城了!我是小有名气的讲课很好的青年教师了!
呵呵,感谢我的老父亲———我就要做最好的我自己!感谢《山东教育》———我一直的良师益友!
二、1995年,体验荣誉的鞭策
1995年,我参加了逐级的教学能手评选。过程中,没有紧张、没有震撼,只有按部就班地准备、参与,结果,一路走来,我被推荐参加山东省第二批教学能手评选。这下,我紧张了,因为,我最敬佩的老校长参加过第一批省教学能手评选,结果落选了。所以,当有机会参加在沈阳举办的全国青年教师课堂大赛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上,放弃能手的评选,因为,我认为:学习是必然的好结果,能手是必然的评不上的坏结果,我不愿浪费自己。我从沈阳回来,区领导不高兴了:没见过你这样对待机会的!好好准备,必须参加!只有不足一周的时间了,六册语文书,我真感到了老虎吃天的无奈。于是,放下教材,理顺自己的教学思路,然后,背上教材,直奔省府。
火车上,陪同我的领导小心地说:“你不看看书吗?要不,你说说思路,我们商量一下。”我乐:“咱不费劲吧,抓到课题再说,反正评不上。”一路轻松的我,完全没有理会领导承担的巨大压力。
抓到课题《再见了,亲人》,心喜:长文短教是咱的强项!评不上,也不让人笑话,课一定要上好!仍然轻松地、投入地与孩子们经历了那节下午的最后一节语文课。当掌声响起的时候,我知道课是成功的,能手是不行的,因为,资料分太少。
当师院的老师追着我讨论课时、当省领导通知要课堂实录时,我高兴了:这就是最好的我自己!我平日的用心琢磨,在这堂课上都表现出来了,我满意自己了。
省能手出乎意料地评上了,领导说: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那节课!哈,歪打正着———最好的我自己就是让我和孩子们一起享受课堂!
拥有了省能手的光环,我越发不敢懈怠:不能辱没了这份荣誉啊!于是,学习、研究、提升就自然地成为了自觉自愿的工作习惯。
荣誉的鞭策让我决心做一名称职的教导主任———帮助教师、成全教师成为我的工作标准。
最有趣的是那年的哑语辅导:因为我声带刚做过手术,又接到省示范课的辅导任务,于是,我便采取了书写加哑语表演的方法与上课教师同研同上。最终,我们成功了!省领导在赞叹我们的课堂时,更加感动于我们独特的合作方式,一时间,被传为佳话。
有省能手荣誉的教导主任,就应该是业务内行,就应该是专家型的领导———这是我自己的定位。荣誉的鞭策让我不断地获得成功:与教师愉快合作、快乐成长,自身风格引领了教师队伍的和谐发展,多名教师在各级比赛中获奖,成长为各级名师。
三、2001年,担当重任的考验
2001年,我成为一名校长。此时,最好的我自己应该是:让师生享受教育、享受成长,让自己成为师生生命中的贵人。
结合自己对教育对学校的深度理解,我先后提出了“文化立校、素质立身”的办学理念、“生命因爱而精彩”的教育理念,让爱成为师生生命的基础与目标。我以行动准则细化“爱”的标准:让教师做到爱学生,奉献大爱;爱事业,追求更好;爱自己,享受快乐。让学生做到爱自己,学会负责和自主;爱他人,学会尊重和感恩;爱环境,学会欣赏和珍惜。我以行动口诀引领学校文化:思想引领、方法指导、逐层示范,多指导、少指责,多做加法、少做减法。
为实现志同道合、心相通的和谐发展目标,我采取多渠道搭建心桥,沟通心灵:计划反馈、我对你说、三段式总结、畅通通讯、及时交流等,尽一切所能,消除一切内耗。因此,我们的校园内永远是政通人和的其乐融融。
因为我坚信:管理就是帮助。于是,我帮助大家明确方向、掌握原则、练就技巧,大家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享受好时光。
回顾自身成长历程,我深知:师生的幸福来源于课堂,我必须尽全力让师生享受课堂,享受生命成长。于是,在与大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我和我的领导团队便狠狠地钻进了课堂:分层培养、逐级达标、细节打磨,让我的师生成在课堂、乐在课堂。
记得我们的趣味转轨:英老师:“不可能,不可能,孩子那么小,没有那么高的能力。检查预习,问题必须一个一个牵出来。”几个月后,还是这位英老师:“哈哈,孩子的潜力无限啊!孩子完全有这种自主能力。”
波老师刚毕业三年,在学校《课堂教学百问百答》的引领下,他快速成长,以体验感知的课堂风格荣获省优质课一等奖。如他这样的青年,谈起课堂,都明明白白:“落实三维目标,课堂自然精彩。”
为了成为最好的自己,我和我的老师让读书和思考成为了习惯:学校各项比赛的奖品永远都是大家喜爱的各种书籍,尖毛草读书社成为远近闻名的快乐组织,各种专业论坛在自动与自愿中蓬勃发展。
最好的自己,首先是遵循“身正为范”的教育真理:我们坚持每年一届“孝老敬亲模范”评选、每年一届班主任节、每年一届“真爱课堂研讨”、每年一届“爱在这里飞扬”成果展示……校园妈妈让特需生们感受特殊的母爱、“心情晴雨作业”让作业本成为师生心灵对话的秘途。
为了让孩子们成为最好的自己,实现让孩子们懂爱、会爱的培养目标,我培养孩子们的自主能力:每天中午的自主社团、每天自主的课间操、自主的课堂;我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情怀:每天感恩分享十分钟、每周感恩日记、感恩体验;我培养孩子们珍惜环境的能力:走进社区服务、“我的祖国我最爱”大型活动……
我、我的老师、我的孩子们都在努力,都在努力地做最好的自己。
四、2010年,收获成果的沉思
2010年,好像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我们的特色专辑《生命因爱而精彩》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学校被评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在区内的多年督导评估中,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先后被评为省科研创新校长、市十佳校长、市劳动模范。
此时的我,已奔跑在冲向半百的人生跑道上,享受自然、从心所欲不逾矩已成为我执著的人生追求,大道至简、尊重生命是我越来越明确的人生信条。
当我拿着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时,我觉得就像得到了一本宝典一般,一直困扰我的问题的答案不就在这本书中么!以前一直以为教师是一个重复性的职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教的都是那几本书,等时间长了,闭着眼睛都能倒背如流了。现在才知道当初的想法简直是大错特错,首先是知识上,即使是相同的知识在不断更新的课程标准下也要求教师采用不同的教授方法,教师如果一成不变只能被时代淘汰。另外就是学生,学生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每天和他们打交道都会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教育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天都充满了新的挑战的行业。
书中第一章中的两个小节对我启发非常之大,一个是“童心是师爱的源泉”,一个是“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李镇西老师说“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但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试想如果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那就不会出现“猫鼠”的师生关系了,有的只能是朋友之间的推心置腹和坦诚相待。如果在教师在自己火冒三丈之前,能先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去听也许结果会截然不同,事情也会处理的更好。书中还讲了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教师的尊严不是通过教师的“高深莫测”和“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来获取的,而是他的学生对他道德的一种肯定、知识的折服和情感上的依赖。在这方面我就走过很多弯路,原来我生怕在学生面前失去尊严,所以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往往是把自己的尊严放在头一位,正是这样的想法导致了有的事情处理的有点不分青红皂白,有时也损害了一些同学的尊严,虽然我也能感觉到这些不妥,但却不肯也不敢在学生面前认错,只会在心理暗暗告诫自己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其实现在想想,就在这些想法和做法下,我一直想要维持教师的尊严其实已经在大打折扣了。
李镇西老师还在书中的第四章“走出教育的误区”中讲了很多他和学生相处的真实实例,有成功的教育典范也有李老师总结的经验教训,这些对我来讲都是非常宝贵的,能帮我检查从前自己是否犯过类似的错误或者在将来自己遇到类似事件的时候提供一个依据。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这句话是在网络上流传已久名言。我没有看过他们写过的教育心得和教育札记,但偶然买到一本李镇西写的《做最好的家长》,细细读来,不仅是深深的共鸣不已,还有对李镇西老师真诚的景仰和佩服。
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从家长的角度,兼从老师的角度,告诉我们怎么样培养自己的孩子。他为了让女儿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起和女儿快乐的成长。他告诉我们:“从人才学的角度讲,越有个性的人,将来越有成就。”他用自己的“童心”,与孩子“一同哭泣一同欢笑”,以积极的态度辅助孩子完成“精神生命”的诞生。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镇西老师在每一届新生入学第一次家长会上,都会对家长们说:“我们是同事关系。我们也许在社会角色、专业知识、性格特征、气质修养等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而且我们的教育对象完全一致――那就是你的孩子!”他还告诉我们,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伴随终身的老师。权威不属于年龄和辈分,只属于真理。孩子在学习我们,我们也在学习孩子;我们在教育孩子,孩子也在教育我们;我们在培养孩子,孩子也在培养我们;我们在成就孩子,孩子也在成就我们;我们让孩子成为了好孩子,孩子也让我们成了好父母。我们都在共同完成一门永无止境的功课――学会做人。他还说道:“我给了女儿以生命,女儿则延续着我的青春,然后我们的生命和青春在成长的过程中交织在一起,燃烧。”
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但书中的激情已经也把我燃烧起来,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其中的“手记十七”分享给大家,也就是李镇西老师写的“我教女儿写作文”。
从想象到文字
李镇西老师教女儿写作文,是从培养她的想象力开始的。孩子越小想象力越丰富,作为教育者,应该引导孩子面对眼前的事物展开想象,然后把想象用文字表达出来。
他女儿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直接写作,先是写“悄悄话”,然后是“日记”,再到“作文”。从身边看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写下来。大家一定要注意,是“写”而不是“说”,这也和我们作文连线小城说雨老师倡导的“好文章自己写”如出一辙,都是鼓励孩子从小动笔去写,而且一定是自己去写。
从想象力开始培养孩子的作文能力,核心是“我手写我口”,就像我们班主任李宗英(荷塘清清)老师曾经在《与日记交“朋友”》里写到:“把日记当成朋友,那就无话不说,有事没事与它谈谈心,有了烦恼向它倾诉,有了高兴事可以向它抒发心中的喜悦,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串记下来。”也正如树叶飘飘老师在原创乐园里提出的口号:“我口说我想,我手写我心,我文表我情”,都属于宝贵的经验之谈。
让女儿坚持写日记
李镇西老师在女儿六岁的时候,开始让女儿坚持写日记,先从老师要求的“悄悄话”写起来,先是一句话,然后慢慢过渡到一二百字,后来逐步写到三四百字。
内容大多是鸡毛蒜皮的“流水帐”,最后往往是“今天过得真愉快”之类的话。但他高明在于女儿无论怎么写,都给予表扬。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刚刚开始写作的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写得怎样好,而是需要坚持去写。
决不在作文中说假话
李镇西老师认为,作文首先不是技巧的施展,而是真情实感的自然体现。他对自己的女儿不断强调,作文应该是心灵泉水自然而然的涌动,决不能说假话。
他还说:“日记的生命在于真实。儿童日记的魅力更在于其质朴、纯真。除了科幻、童话之类的‘想象日记’以外,孩子们的日记应该忠实于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只要写出了童趣、童真、童心,就是好日记。”
他对女儿日记的要求,只有八个字:“真情实感,随心所欲。”哪怕他女儿日记或作文里流露出一些幼稚的想法,甚至消极的情绪,他也予以理解和尊重。他就是让女儿在写作时有一种心灵的安全感,愿意向他和老师敞开心扉!他还强调所有“真实的消极”都比任何“虚假的积极”珍贵一百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的确就是做人的体现。
在博客里,曾经有梦老师在她的《童真不可缺失》里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孩子的‘成人化’呢?”她总结原因的时候也说道:“首先,在当今的社会,在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背景下,我们成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也逐渐商业化了,价值取向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功利性和目的性更强了。其次,环境也是造成孩子们失去童真的主要因素。再者,应试教育也是孩子们失去童真的罪魁祸首之一。”
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作为家长和老师都把“真实的文章”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可见怎样去用“真实的笔触”描绘生活,很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
指导女儿把作文写出新意
在具体的写作上,李镇西老师不断鼓励女儿写有新意的文章,在构思上竭尽可能“与众不同”,主要从“立意新、题材新、语言新”三方面入手。
立意新,就是在忠于生活和自己心灵的基础上,勇于突破陈旧的思路和思维模式,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题材新,就是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普通但又真实反映生活本质的一些素材。
语言新,就是摒弃作文中的一些公式化、套路化语言描写,取而代之的是富有生活化、新鲜感和时代气息的语言,用最质朴的一面反映真实的生活。
他告诉我们,写文章绝对不是惊心动魄的大场面和胡编乱造的离奇故事,只要真正忠实于自己的生活,就不会和别人雷同,就能保证写出独一无二的文章,就能表达独特的生活感受。
关键词:平等,培养,根源
这个暑期, 我认真研读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一书。通过学习李镇西老师的著作, 被李老师那神奇的教育魅力所折服;被李老师那执著的教育精神所感动。李老师在书中提出许多新的教育观点, 我深受启发。今天我主要谈谈对李老师“在平等中培养平等”的一点认识与体会。
一、我对“在教育中坚持平等”这一原则认识上的偏颇
“在教育中坚持平等”, 在我的脑海里, 我对这一教育原则的理解是“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也就是说, 不管哪一位学生, 他的学习成绩好与差, 家庭背景高与低, 经济状况贫与富, 对他们都要一视同仁, 一碗水端平。
然而在李老师的著作中, 这一原则有两层含义:不仅是要求我们老师去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而且还要坚持老师与学生的平等。
对于第一层含义, 我们老师可以说比较容易做到。而对于第二层含义, 要想做到恐怕比较难了。
二、现实生活中师生不平等现象示例
例如, 每当我们老师向学生借一样东西时, 学生往往会争先恐后把东西借给我们, 而且是毕恭毕敬的双手送上。而学生有求于我们时, 我们是否也会以饱满的热情迎接他们?是否有懈怠的时候?在校园里师生相逢, 当学生向我们问好时, 我们是否送上一个微笑, 是否存在不予理睬的行为?上课了老师走进教室, 学生齐声向老师问好, 我们是否也回敬一声问候?学生到医院看望老师, 我们总认为是“应有的礼貌”, 而老师到医院看望学生成了难能可贵的“事迹”。到学生家进行家访, 学生为我们搬来椅子, 而学生到办公室很少享受“请坐”的“礼遇”。
三、师生不平等的根源
其实这一切都源于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是不平等的。自古以来, 强调师道尊严。家贫出孝子, 严师出高徒。教师与学生平等, 会丧失教师的威严, 在学生面前没有了威信。这些传统的观念无形中拉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造成了师生的对立与不平等。
四、确立新型的师生平等关系的意义及做法
在师生不平等的氛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 实际上是为未来培养了一群“顺民”。 (李老师之语) 他们只能顺从别人的意志, 很少有自己的见解或创造力。
现代社会要求人与人之间拥有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让学生从小在心灵深处确立平等的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这种“平等”, 不仅是我们教育分内的事, 而且是教育应有的职责。那么怎样才能与学生实现平等呢?
1.“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现在我们教育中流行一句“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我想这个“蹲下来”未必就是单纯让我们“肢体上的蹲下来”, 它更重要的是要我们“心理上的蹲下来”。“肢体的下蹲”是一种“姿势”, 而“心里的下蹲”是一种“境界”。这是能否与学生实现真正“平等”的根本。
2. 真正与学生实现平等还要求我们拥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
只有拥有孩子般的童心, 我们才能站在孩子们的角度看待问题, 才能与学生心心交流, 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3. 更要关注学困生。
要想营造平等的校园、班级氛围, 创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还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多关注学困生。我们教师对“学困生”要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和信心。由于智力因素、学习基础、家庭教养以及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学生不可能均衡同步, 往往总有一部分学生暂时滞后或者掉队, 这部分学生在应试的考场上只能沦为屡战屡挫的失败者, 这些学困生在心理上往往有自卑感, 与老师疏远, 见了老师有意回避, 进一步拉开了师生距离, 增加了不平等感。
对学困生而言, 他们成绩不好, 但是他可能更加关心班集体, 更乐善好施, 他可能成为运动场上的一员虎将, 他可能会小发明、小制作……我们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心血, 倾注更多的关爱。唤起他们的尊严感。这与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不谋而合。
李老师说得太精彩了, 让我把这段话抄录下来, 与同行们共勉吧!
近几年,她先后在市、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崭露头角。在第32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作品《脱落自刹气压弹簧缓冲电梯》荣获一等奖;在今年举办的第32届长沙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作品《色诱灭蚊路灯》再次收获一等奖。
虽然科技创新上佳绩连连,但肖敏淇并没有因此耽误学习,“学习和科技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在创新的过程中也能学有所用。只有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肖敏淇的妈妈张敏是长沙市砂子塘小学的科学教师,耳濡目染中,肖敏淇对科技创新也有了兴趣。她经常去妈妈的办公室玩,妈妈培养的每一届学生都成了她的师哥、师姐。小小年纪的她成天像“小尾巴”般粘着他们,和他样一起观察标本,一起参加实践活动,一起捣鼓各类实验。
“她喜欢听故事,但偏偏不喜欢听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时为了哄她开心,我们还得现编故事讲给她听。”张敏说,这种“追求不一样”的个性对女儿爱上科技创新无疑产生了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肖敏淇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天赋逐渐显露。她曾用妈妈的旧衣服为自己设计新衣服,还组织小区里的小朋友来家里举办过好几场服装秀呢。
看着妈妈培养的学生一个个都在科技创新大赛中有所斩获,时间长了,肖敏淇也想自己弄出点名堂来。
因为自家居住的楼层较高,肖敏淇每次上下楼都得乘坐电梯。有一次她和妈妈被困在电梯里,直到维修工人把电梯撬开才将她们解救出来。这次难忘的经历让肖敏淇不免有些后怕。如果当时电梯发生故障后不是停留而是直线坠落,那可怎么办?如何解决这种安全隐患?
在妈妈的帮助下,肖敏淇开始对电梯脱落后如何制动进行研究。“看似简单,做起来一点都不轻松。”肖敏淇回想起那段经历时说。
既要分析电梯设计中用到的物理知识、画草图、验证其可行性,还要自己做模型。历时半年多,每天都在查资料、做实验,不停地修改设计方案,她有时也会失去耐心。“想过放弃,又不想让自己的努力白费,只得咬牙坚持。”
2011年,在第32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肖敏淇的作品《脱落自刹气压弹簧缓冲电梯》荣获一等奖。“再多的苦因为有了收获的喜悦而有所值。学术研究培养了我严谨的思维方式,让我对问题的分析更全面。”肖敏淇说,做实验需用到不少物理和数学方面的知识,不仅提高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还增强了自学能力。
对于自己的爱女,爸爸总是赞不绝口,一直夸奖她很有灵性,“不论钢琴、琵琶、舞蹈还是科技创新,她都进步很快,老师对她的评价也很高。”
说到科技创新,肖敏淇坦言自己的研究完全源于生活。“这也许就是对生活的灵性吧。”肖敏淇笑着说。今年的新作品《色诱灭蚊路灯》就是肖敏淇根据蚊子的生活习性设计制作的,而想法来源也很简单。
暑假的一天吃完晚饭下楼散步,肖敏淇发现楼下的绿地上到处都是恼人的蚊子,就想着如何驱赶它们。“灭蚊器大都在室内使用,虽然也有室外的杀虫装置,但专门针对蚊子的还没有,于是我想发明一种高效新型的室外灭蚊器填补这个空白。”
制作装置时,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蚊子吸引过来。最初,肖敏淇发现灯光能吸引蚊子,就尝试在路灯上安装脉冲高压网罩,利用蚊子的趋光性将其杀灭,但实验后发现灭蚊效率并不高。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肖敏淇得知蚊子喜欢二氧化碳的味道,可自己实验时,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蚊子对干冰简直就是爱理不理。”一个偶然的发现帮她解决了难题。
一天做完实验,肖敏淇顺手把喝完的酸奶瓶放在装有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干冰的瓶子旁,不一会儿,她惊奇地发现瓶子周围聚集了不少蚊子。通过询问指导老师,肖敏淇弄清了其中的原理,原来单纯的二氧化碳气体缺乏人体的味道,加上酸奶之后释放出的混合气味与人体气味相似,是蚊子最喜欢闻的。肖敏淇灵光一闪,把干冰和酸奶混合,解决了装置对蚊子缺乏吸引力的问题。
这个简单的装置不仅收获了第32届长沙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还荣获全国环保发明大赛金奖。
除了科技创新,阳光、开朗的肖敏淇还有不少兴趣爱好,如跳舞、画画、弹钢琴等。如果问她最喜欢什么,她一定毫不犹豫地回答——弹琵琶。“虽然现在学习任务很重,每天下晚自习回到家已经10点多,也要抱起琵琶弹一会儿。”肖敏淇笑着说,“一天不弹,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经过三年的学习,肖敏淇早已考取了琵琶九级专业证书。“那时候给她报钢琴班,她学了几节就告诉我‘不想学了,想弹琵琶,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假指甲好漂亮,自己也想戴。”张敏说,女儿顺着自己内心的喜欢一直坚持弹到现在。
在这坚持的背后也有不少故事。第一天学琵琶时,老师就告诉肖敏淇,学琵琶一定要“耳到、手到、心到”。“那时我还小,老师说的话似懂非懂。所以,回家后练琵琶一点儿也不认真。第二次上课时,我什么都不会,尴尬极了。”下课后,肖敏淇哭着对妈妈说不想学了,是妈妈的鼓励让她有了再次坚持的动力。
别看那富有古典韵味的琵琶和透明指甲很吸引人,要把这两样东西协调起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锻炼自己的右臂,肖敏淇还专门找来健身球锻炼。
现在肖敏淇的琵琶弹得越来越好,已经能熟练演奏各种优美的经典曲目。“学琴是这样,学习是这样,科技创新也是这样,凡事开头难,一定要有恒心和毅力。”对于学习与科技创新,肖敏淇也有了自己的心得。
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你也许不是最富有的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力所以及的最好程度。
读书心得:
我们听说过很多感人的故事:某位老师重病在身,依旧坚持给学生上课;某位老师十年如一日资助着贫困学生;甚至,在地震中舍弃自己生命给学生生存希望的伟大老师。他们都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但是,如果,老师不生病、不捐助、不舍生救学生就不是爱学生了吗?相反,常态下的老师应该更爱学生,而最好的表现则是,对孩子们存有依恋之情。想和学生在一起,想和学生沟通,不怕学生出现问题,甚至会在周末、假期想念自己的学生,这就是对学生的依恋,正是这种依恋让一位老师可以无怨无悔投身教育事业,真正做到服务学生,引导学生走适合他们自己的路,成就他们的未来!
学习好的学生、表现优异的学生向来是老师青睐的对象,但是,一位好老师关注的不应该是仅仅是优异的学生,更应该是后进生,我特别欣赏一句话,天下没有差学生,只是方法不对,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结合后进生特点对他们进行特殊的辅导,给他们制定学习计划,给他们生活上、学习上的关怀,我相信,在老师的无私关怀下,后进生一定会变成前进生。
和学生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常常听见学生们抱怨:物理老师从来都不听学生的建议;数学老师从来不问我们是否能够接受。这些怨言慢慢积累,渐渐就疏远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因此,老师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修筑起与学生的沟通之桥,老师可以成为学生的朋友,真正走进学生心中!
【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推荐阅读:
读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有感11-12
做最好的自己美文随笔07-13
做最好的自己作文讲解11-18
做最好的自己作文650字07-22
做最好的自己观后感09-30
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10-21
做自己最好作文10-13
读《做最好的执行者》有感12-24
随笔做最好的自己记叙文11-24
做自己最好小学作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