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制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土地制(精选6篇)

土地制 篇1

摘要: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发展变化是历经几千年,它在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中。演变的实质是对社会各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行的重新调整,它的变化是古代经济发展以及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关键词:土地制;土地税;税制改革

一直以来,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活保障,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是古老的税基和税源。在古代,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商业没有发展时的阶段,农耕就成最重要的生产事业,所以土地税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各国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是人类税史上最古老的税种。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变化

中国田赋起源于夏、商、周之“贡、助、彻”三法,中国古代长期实行以土地税(包括依附于土地的户税与丁税)为主,以商税(包括关税与市税)为辅的税收制度。这一税制,初步形成于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而战国时代鲁国的“初税亩”(公元前594年)和秦简公“初租禾”的实行(公元前408年)奠定了封建社会的田赋制度。;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一整套赋役制度,形成田有租、人有赋、力有役的局面;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称田租,后来官田称租,私田称税。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在均田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完善。到了宋、元、明、清时期,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土地兼并之风日盛,在不断清丈田亩、整理地籍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地、户、丁税的合并征收,宋有“官田之赋”和“私田之赋”,这是不分官田、私田,统称田赋之始。元至明初,叫税粮。明推行“一条鞭法”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叫田赋。田赋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田赋制度的改革,如唐初的“租庸调”和唐中期的“两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地”、“地丁合一”,对后代有重大影响。

夏商周时期的三代实行贡赋制度,这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雏形。夏、商时期:占主要地位的以族为单位的土地公有制,农业生产往往采取集体劳作的方式进行。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虽然有“薄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说,但是,实际上却是和分封制度相适应的多层次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当时的土地制度划分为井田,井田以公田和私田的划分为主要特征。

井田制是和分封制度相适应的多层次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当时的土地制度划分为井田,井田以公田和私田的划分为主要特征。各级贵族主要剥削民众的劳役地租。公田由村社成员共同耕种,收获全部上交国家,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地,公社成员必须按照制度定期交换份地,随着份地的变动迁居,村社劳动者对私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是以在公田上无偿劳动为条件的。

春秋后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到了春秋后期,农业生产已开始使用铁制农具,使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利用铁制农具大量开垦荒田,这些被开垦出的田地相对于公田(即井田)来讲称为“私田”。由于“私田”出产的农产品可以由耕种者自由支配不用缴税,出现了老百姓不肯尽力耕种公田的现象,公田上野草丛生。随着“私田”的发展和“公田”的没落,原来只向公田主(即分封的各级贵族)征收赋税的国君日益感到财政收入不能满足他的奢侈生活的挥霍,于是就把私田主作为新的征税目标。公元前594年鲁国正式推翻了过去按井田征收赋税的制度,开始实行“初税亩”从字面上看:初是开始的意思,税亩就是按照土地的亩数对土地进行征税。初税亩即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须按亩纳税,这种税收以实物为主。井田之外的私田也要纳税,这是夏、商、周三代以来第一次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初税亩”的出现,使我国历史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秦国在战国初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这六个大国。其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比山东各国晚了很久。如鲁国 “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秦国的“初租禾”是在公元前408年,落后186年。可是这时,秦国已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社会经济发展较快,这不仅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过程,而且还引起社会秩序的变动。

在这种背景下,商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

商鞅在经济上推行的重大举措是“废井田、开阡陌”.《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战国策》说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废止“田里不粥”的原则。所谓“阡陌”,指“井田”中间灌溉的水渠以及与之相应的纵横道路,纵者称“阡”,横者称“陌”。“封疆”就是奴隶主贵族受封井田的界限。“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此后秦政府虽仍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无主荒田、山林川泽及新占他国土地等,但后来又陆续转向私有。依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汉高祖刘邦记录了强秦死亡的教训,在汉初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汉书·食货志》中说:“汉兴,按秦之敝,诸侯记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以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这就是说,从汉高祖时起,实行“十五税一”的政策,及至汉文帝时期,又有“田租减半”之诏,也就是采取“三十税一”的政策。并有13年“除田之租税”。汉景帝时(前155年)复“三十税一”之制。东汉时,刘秀曾经实行过“什一之税”,但不久又恢复“三十税一”的旧制。纵观两汉赋税制度,除恒帝、灵帝曾加亩税十钱以外,一般通行“十五税一”或“三十税一”的实物地租。

其间有一次不成功的王莽改制,他力图使土地国有化,其中规定私人不准买卖,恢复1200年以前已废除了的古代井田制度。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过九百亩,超过了的土地,一律没收,或由地主直接分给他的邻居或家属。没有土地的农夫(佃农),由政府分给土地。以一对夫妇一百亩为原则,不满一百亩的,由政府补足。最后,不仅没有解决社会土地问题,相反又把农民禁锢在“王田”里当牛做马,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北魏到隋唐时期均田制发生了一系列的演变。均田制是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制度。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作为中国封建政府的重要土地制度之一的均田制,在历史的长河中历时约三百年。

北魏初年,华北及中原地区由于长期战乱,土地荒芜,人口大量逃亡。一些未曾南逃的农民,因不堪承受沉重的租调徭役负担,多荫庇于世家大族,出现了30家、50家为一户,甚至一宗近万室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按户征收的赋役收入。另外,北魏统一中国后,很多以前南逃的农民相继重返家园,其原有土地往往已为别人耕种,即产生很多地权纠纷,耽误了农耕,也扰乱了社会秩序的安定。为解决上述矛盾,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采纳李安世的均田建议,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北魏以后,均田制为其后的北齐、北周、隋、唐等朝沿用,具体办法略有变更。至唐中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空前盛行,国有土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转化为私有土地,政府控制的土地日益稀少,政府已无地授田。同时,唐政府对原来授田的农民横征暴敛,农民不堪忍受,或纷纷逃亡,或出卖土地而投靠贵族官僚地主为佃客。“丁口滋众,盲无宋田”,德宗建中元年(780),两税法颁布,均田制最后瓦解。

宋朝积贫积弱,屡遭侵略。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解决土地税负不均的向题,在宰相王安石的推动下实行了方田均税法。“方田”就是每年九月由县令负责丈量土地,按照肥沃程度定为五等,登记在册,“均税”就是以“方田”的结果为依据来确定税负。这个法令是针对地主豪强隐漏田税、为增加政府的田赋收入而发布的。清丈后,将田地的亩数、主人姓名、土地肥瘠等级登记上册,并按照土地好坏分为五等,确定税额大小。在清丈过的地区,原来向政府纳税的自耕农,多少减轻了一些负担,而拥有土地多者则要多交税,非常符合公平税负原则。

1581年明朝大学士张居正在清查全国的土地的基础上下令推行一条鞭法,张居正把赋役合并、将田赋、徭役、杂役分摊在田亩上,即役归于地、量地计丁、计亩征收、折银征收。就是对农民不征收劳役,而是将劳役折合成银两摊入土地按亩进行征收,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多占田的人多交税一条鞭法既简化了税制,又由实物税转化为货币税,这对当时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折银征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清初摊丁入地是一条鞭法的继承和发展。雍正帝在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为固定丁数的基础上,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彻底解决就丁、田并征的双轨制征税形式.而清初摊丁入和一条鞭法的共同之处都只按地征税,不同的是前者实行的范围大,在全国推行,而一条鞭法只是在某些地区推行。它彻底解决就丁、田并征的双轨制征税形式,最终结束了我国历史上按人丁和按土地征税的双重标准,结束了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了几千年的人头税。摊丁入地也有其局限性,特别是“永不加赋”并没有真正做到。

二.中国古代土地税制变迁的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数次变化,其中一个总的趋势是从国有到私有。土地的私有化并不意味着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消失,而是以另外不同的方式存在。秦汉以至明清,国有土地大致有公田、屯田、学田、皇庄、官庄等名目。土地的私有化只是导致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半自耕农土地所有制的出现。秦汉以后的土地制度,大致有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半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

这些归根结底是对社会各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行的重新调整,是对税制不合理的地方不的不断变革和完善。新的政治制度的变化,劳动者的人身自由变化,生产工具的变化,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都促进了赋税制度的变化。

首先,政治基础即上层建筑的稳定制约着赋税制度的发展及成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王莽的王田制以及王莽推行的以资产课税这种在当时比较能够体现税收公平原则的思想应该比较先进,但是由于王莽政权的统治基础的不稳固,以及封建社会本身土地私有化的趋势,使得意在抑止土地兼并的王莽改革最终变为泡影。

其次,一个原因是国家肯招募贤能之人,这部分人为土地制度的改革出谋划策,如秦孝公即位后,便四处招募贤能之人,后召商鞅入秦,实施了“商鞅变法”。并且有些取得良好的收效,后人也往往效仿,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这些都促进了土地制度的改进。

再者,土地产权结构的剧烈变动也是促进土地税制更迭的另一个因素。自春秋以降,土地产权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动,多级贵族所有制向其两极—— 国家与个体家庭集中。铁制农具的使用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成为可能,一方面,各诸侯国间的兼并战争、大型水利设施的修筑等要求强化国家权力,增加国家可以直接调配的人财物力,而贵族的世袭繁衍使上缴给上级贵族的贡赋越来越少,农奴的负担则越来越重。以劳役地租为主要剥削形态的井田制难以维持,于是各国相继取消了“公田”与“私田”的差别,改进原来定期分配土地的制度,允许耕者长期占有固定的土地,使土地成为他们的“恒产”。春秋时期齐国的“案田而税”,晋国的“作爰田”,鲁国的“初税亩”等等,都是强化劳动者土地占有权、促进村社土地私有化的措施。另一方面,王室衰微,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在兼并战争中强大起来的少数诸候国,都不同程度地削弱贵族特权,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实行地域统治的郡县制,限制血缘与地域结合的封邑制,使国家不经过中间层次直接统治民户,土地多级所有制向单级所有制过渡。郡县制的实行使政治统辖权由贵族多元制向国家一元制演变,井田制的瓦解导致土地所有权摆脱村社共同体而独立。至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凭籍国家政权的力量大规模推行“辕田”或“授田”,进一步强化了个体一极(自耕农和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从此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的主导地位。尚未授给民户而由国家经营的土地和可耕荒地,则成为国有土地。

最后,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变化,与土地的实际占有状况有关。土地的兼并、土地的隐占、土地占有权的频繁变动促进了中国古代的土地税制变革。如土地的兼并,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并且总是与一部分人享有政治-经济的特权有关。江山代兴、宫廷易主、仕途变幻,不断地引起权力变动,而昨日的兼并者,或就是明天的被兼并者。在中国封建土地制度下,当一个新朝代建立之时,统治者调整土地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伴随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的势力不断增强,土地兼并也就愈演愈烈。这是封建社会自身无法克服的经济现象。当土地兼并情况严重时,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加剧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封建社会的两种矛盾——农民同地主和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就突出起来。封建政府与土地兼并有直接的厉害冲突,二者的矛盾在于争夺财源,因而历代王朝都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采取的新的土地制度或者土地税法,如隋唐的均田制,北宋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等。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实质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是对税制不合理的地方不的不断变革和完善;是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中国土地制度史研究的新成果》,吴兴南 ;

《中国经济史研究》,西鸠定生;

《浅议我国古代税收制度》,崔晓东;

土地制 篇2

1 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土地产权不清晰

目前农村土地所有权主题呈现多样性。就我国的现行法律来说,尽管规定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但各级管理处置权却由国家掌握,集体所有名不符实,再加上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中,家庭经营层次日益强大扩大,农村集体机构对土地使用方面的监督管理和调控能力也就非常有限了[1]。如在征地过程中,一些政府部门滥用征地权,动用行政手段圈占耕地,“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现象大量存在。

1.2 土地资源零碎化

土地制度改革后,我们采取的是人均分配土地的办法。由于中国人多地少,使得农地经营规模小加之实行好坏搭配以及定期调整等,形成了分散,细碎,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模式不利于合理利用农业机械和采用先进技术,这样就减少了农户对土地的投入,必然造成农业的粗放经营和低效益,并且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大规模,集约化经营相违背。

1.3 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相关的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政策,造成了集体土地管理相当薄弱。有关法规对农村承包地的流转也只是抽象规定,对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流转中各方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致使流转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地方利益和意志倾向。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也存在着盲目随意、操作无序,一旦发生纠纷则处理难度很大。同时,流转农地的用途也缺乏有效管理,一些农户随意改变土地用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秩序。

1.4 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过强

我国现在仍有大约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在土地日渐升值的情况下,放弃承包地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利益。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土地的依赖性更强。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全民的视线聚焦到中国农村,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轨迹现在又转到了农村,这个举动是不同凡响的。中国乃至世界,能否从当前的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尤其是农村。可以说,农村的改革发展与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三大问题——内需问题、粮食问题、社会稳定问题息息相关。

首先是内需问题。三十年前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也为中国创造了惊人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由于受到土地不能流转的限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后续效应越来越弱,再加上城乡二元壁垒,阻碍了农民平等分享改革的成果,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从而造成农村内需长期不足。市场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开发农村市场,如果七亿多农民的消费能力很弱,那么这个市场是难以做起来的。

其次是粮食安全问题。作为人口大国,中国不能把粮食供给完全甚至大部分交给国际市场,否则,不仅会造成国内粮食短缺,还会加剧世界粮食供应紧张。目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已经发生并且还将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更要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而要保证粮食安全,首先是要有足够的耕地用于粮食种植,并且农民具有种粮的积极性。由于土地制度问题,我们在这两点上都很欠缺。

再次是社会稳定问题。中国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农村的稳定发展,当前土地制度存在的弊端是农民未能与土地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从而为一些不法官商勾结、利用建设征地牟取暴利提供了可乘之机,造成了“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对农村的稳定发展构成隐患。所以,对农村土地的改革迫在眉睫。

而最近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就把农村的改革发展作为主题。全会做出的《决定》在土地制度方面指出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要完善土地流转办法,确保农户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而胡锦涛主席在安徽农村考察时也表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规模经营。

2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意义

2.1 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使得现代化的耕作方式很难大面积推广,土地粗放式经营、大量闲置、撂荒严重等现象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也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成本的高昂和农产品商品率的低下。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增强农业的盈利能力,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实现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2]。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建立起有偿的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让土地向一些有种田技术、经营有方、愿意继续扩大经营规模的大户集中,才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广现代农业耕作方式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2.2 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优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土地向大户手中集中,同时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和配置土地资源,会有利于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搞效益农业,而效益农业首先就要按照效益原则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同时,土地的相对集中,便于新品种的推广和高效经济作物的开发,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这样农业效益和效率的提高使得务农农民的收入也随之提高,而另外一些农民转出了土地使用权,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得在非农产业打工的农民收入也增加[3]。

2.3 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镇化进程

农村中人地关系紧张在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凸显出来,土地逐渐失去作为生产资料的功能,成为对农民的“最后的保障”,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4]。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我国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如果限制其自由流转,必将会束缚农民,即使有更好的出路,他们也会担心土地的处置问题。如能建立起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让农民从市场上有偿地转让土地使用权,就能够解放农民,使那些无心从事农业经营的农民更好的利用这一资本放心地进城务工,在城镇安家落户,从而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

3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流转不规范

目前的土地流转大多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小规模流转占主导地位,多为亲戚朋友和农户间的流转,并且大都采用口头协议的形式,这样双方利益缺乏法律保护,使得承包方缺乏长期经营的打算,产业投入积极性不高,也为以后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留下隐患,并且解决纠纷时无法可依。

3.2 土地承包的社会保障功能过强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土地承担着农民就业保障和伤病养老的保险功能。虽然农民就业范围越来越广,农民收入中农业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但大多数农民宁可粗放经营,甚至荒芜弃耕,也不愿意转包。

3.3 畸形行政干预阻碍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必要的行政干预和监督指导,但有的地方政府不顾农民利益强制干预或无端干预,造成不良的影响和后果,还有些基层政府借招商引资之名,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等等。这些都对土地流转产生不利的影响,也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引发消极因素。

3.4 土地流转的市场配套服务跟不上

土地流转手续复杂,需遵循许多法律制度。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法律法规不健全。同时,流转服务质量差,流转程序复杂,信息不畅通,因此阻碍了流转的积极性。特别是产权界限不清导致土地流转的责权利关系不明。土地流转中,虽然存在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承包权等,但各项权利的界限没有具体规定,权责利关系很不明确,这是市场经济最大的阻碍。

3.5 缺乏金融信贷支持

农村金融信贷管理制度与农村土地流转资金借贷需求不匹配,无法满足土地流转的需要。另外,农业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都很大,很多农业企业在争取资金和立项的过程中,由于在农村信用社或其他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中,没有建立农户直接信贷担保机制,金融机构对农户不肯或不愿给予资金支持,这就制约了土地健康流转。

4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建议

4.1 延长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进行创新。现实生活中存在土地频繁调整的现象,因而土地对农民而言缺乏归属感、稳定感。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延长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只有在土地产权关系恒定的前提下,农民才会自觉地协调好与土地的关系,从而不断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加大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

4.2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离开土地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因此必须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保障体系,包括农村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安抚、社会互助,以及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等,逐步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4.3 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法规

一是在民法中确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二是在有关财产法中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或使用权是一种财产权、他物权,并明确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是一种物权行为;三是制定格式合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的使用权转让行为。

4.4 确立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农户自愿原则,并辅之以政府调控与服务的原则

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要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农户转让[5]。同时,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离不开政府的调控和服务,要明确政府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职责,强化政府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管理、调控和服务职能。

4.5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都需要足够的农村信贷支持和资金投入,因此建议,要充分发挥既存的农村金融组织资源的作用,加强信贷资源的支持力度,为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能提供“催化剂”。另外,还可以以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的办法,使农民较为方便的获得信贷资金,以发展农业或农村二、三产业,以此促进农村土地流转[1]。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自由流转前景广阔,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个过程需要结合中国农村的特定情况,提前考虑到这一政策在实行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循序渐进,谨慎操作。正如一些学者所说,中国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农村的稳定进步,如果给予农民平等的权利和自由的准入市场,他们会像30年前那次改革所释放的能量一样,创作出新的人间奇迹。

摘要: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不仅影响农业而且影响全局。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在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了农地经营的零碎化,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从而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坚持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明确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独立性、利益性和转移性,允许农民在遵守有关法规政策的情况下流转,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改革,土地制度,使用权流转

参考文献

[1]曹明贵,盛正国.新农村的制度建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77-83.

[2]胡映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发展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2-33.

[3]郑景骥.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略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91-93.

[4]郑黎芳.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247.

土地批租制:成也垄断,败也垄断 篇3

地方也罢,国家也罢,都是一个由上到下的集权体系,究其实质,土地所有权最终还是被收拢于一个集权机构了。存在于土地市场的多重垄断因此出现。权力层对于土地拥有源头垄断的绝对优势。土地获得和交易的游戏规则由权力层来决定,他们还要决定交易总量、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而这种绝对优势又必然更深一层地决定土地的交易价格和获得代价。

当土地被批租出去之后,大的资本又对土地层面形成二次或多次重复垄断,他们可以囤积,可以分批次利用,或者进行多次转手倒卖。毫无疑问的是,土地最终以何种方式、何种数量进入市场,以及产生何种供给效应,将由后续的垄断主体决定。

多主体的、呈梯次流转的土地批租制,其代价最终都要由接手的人偿付。因此,当土地每流转一次,价格就会出现明显的递增幅度。当土地被利用起来开发成商品房,获得土地的代价将与房屋建设多项成本一道转嫁给居于链条末端的购买者。此时,地价与房价必然双双攀高。

因之,有人建议打破批租制,使土地流通更为自由,获得更为容易。表面上看,放量增加,供给扩大,似乎能够解决一点问题。至少,减少了流转环节,也就避免了因层层加价而最终导致由购买者负担全部的可能。但这实际上是在废黜批租制,是不可能的。政府既不可能放弃手中持有的土地,也不可能使土地自由买卖和交易,否则便可能丧失根本。

因此,当下首要的任务,是在不动摇批租制的前提下,如何迫使土地价格及建立在土地之上的商品房价格不出现畸形增长?有没有可能?这对于代持土地所有权的批租主体——政府而言,委实是一个考验。

解决之道可以归结为8个字:成也垄断,败也垄断。垄断也有好的垄断和坏的垄断。具体到土地层面,要懂得扬弃。扬的是垄断的优势一面,弃的是垄断的劣处。怎么扬弃,这要看政府为谁垄断,垄断的目的是什么,屁股坐在哪里。政府垄断了土地,就具有了土地的调配、供给优势。若这一优势发挥得恰到好处,就可以造福市场。譬如,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垄断优势,调整土地供给结构,迫使土地与住房层面的双重供给更加趋于高效、合理,这恐怕是最有效地抑制价格泡沫的手段之一了。现在进入低端供应市场的土地,连50%的量都不到,未免有点小家子气,作为不大。

再譬如,政府根本不必为农村集体土地流入市场而担忧,诸如小产权房之类的房屋供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住房体系的有益补充。不要担心农村土地会被卖光,全部盖成小产权房,农民们自己会规划好。排除因为地方政府帮开发商去强征土地致使农地大量流失之外,农民自己挥霍土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他们明白土地是根本,丧失了土地,就没有出路。这是他们的底线,他们将维护这一底线——留下一块生产粮食的土地。

我的意思是,要尊重他们的选择,由他们决定自己的未来。当然,这也是政府扶持多种土地供应形式以缓解价格压力,同时又不动摇土地批租制的好办法。

党员三会一课制和民主评议党员制 篇4

“三会一课”(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课)制度是我党总结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建立的有效的组织生活制度,是我党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党组织生活制度,是党的组织生活最基本的制度。为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建立健全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根据党章和党内有关文件规定,现就“三会一课”制度作出如下具体规定。

一、支部党员大会

1、支部党员大会,是由党支部书记主持,全体党员(包括预备党员)参加,讨论研究支部重要议题的一种组织活动。

2、支部党员大会的内容:

(1)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和工作计划等;(2)审查和通过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3)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

(4)评定合格党员,处分犯有错误的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

(5)选举支委会及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罢免、撤换不称职的支委和出席上级党代会代表;

(6)讨论执行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和党支部提交的其他主要问题。

3、支部党员大会的时间。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

4、支部党员大会的人数要求。支部党员大会一般要有本支部半数以上党员参加才能召开,大会决议必须经应到会正式党员半数以上通过,方能有效。

二、支部委员会

1、支委会是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的党的基层领导班子。支委会是党内生活的重要内容。

2、支委会内容。

(1)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决定;(2)研究党支部工作计划、总结、重要活动的安排部署等;

(3)研究党支部建设包括支部班子自身建设和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纪律检查等工作;

(4)研究讨论群众工作,包括群众的思想倾向和如何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工会、共青团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3、支委会时间。支委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根据需要也可随时召开,也可召开支委扩大会议,吸收党员和非党领导干部列席,听取意见。

三、党小组会

1、党小组会是党小组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党员组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党小组会的内容。

(1)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不断提高党员素质;

(2)听取党员关于思想、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的汇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党员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根据支部的布置,向党员分配、布置工作;(4)讨论党支部的决议,研究制定贯彻措施;

(5)讨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以及预备党员转正问题;

(6)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和鉴定,评选优秀党员。讨论违纪党员的处分及不合格党员的处置;

(7)分析周围群众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密切同群众的联系。

3、党小组会的时间。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1次。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次数。党员人数较少的党支部,支部大会和党小组会全年不少于12次。

四、党课

1、党课是党支部以授课形式定期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以及其他经常性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党支部的一项重要工作。

2、党课内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中心任务、党风党纪、国内外形势等。

3、党课时间。基层支部自行上党课,每年不少于二次。支部要制定好党课计划,将讲课时间、地点、内容,通知到每位党员,提高到课率。

4、党课形式。可采取请老师讲课、重点发言、电化教育、社会调查、知识测验等形式,尽可能使党课上得生动活泼,以取得良好成效。党员领导干部要讲课。

五、总体要求

1、准备要充分。在组织“三会一课”之前,要做一定的调查研究工作,分析党员的思想状况,找准问题症结所在,根据上级组织的要求,结合本支部(小组)党员的思想实际,确定会议内容。要事先将会议内容通告给党员或与会委员,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组织学习前,可要求党员先行自学,打好基础。

2、内容集中,重点突出。组织生活安排的内容要适当集中,每次活动集中解决一至两个主要问题。组织学习或听党课后,要及时组织党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加深体会,提高认识。

3、突出政治性和思想性。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工作,围绕党的自身建设,围绕如何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来安排和组织好“三会一课”内容。“三会一课”要突出思想性,着重解决党员思想问题,重点解决党员的理想、信念等问题。

4、坚持党性原则。要坚持党性立场,坚持真理,不回避矛盾,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不苟同,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5、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党员领导干部应以普通党员身份,按照要求积极参加学习讨论,如实汇报思想情况,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为其他党员做出表率。党员领导干部要强化党的组织观念,妥善处理工作与参加组织生活的矛盾,主动与支部联系,积极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因故确实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必须向所在支部履行请假手续,但必须保证全年参加半数以上的党支部会。党员领导干部所在的党支部、党小组负责人要认真履行职责,既要对包括党员领导干部在内的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进行大胆管理,又要从实际出发,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提前安排,灵活调整,必要时可利用业余时间,尽量保证本支部党员领导干部尽可能多地参加本支部的组织生活会。

六、组织领导

党支部要根据党章和党内的有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对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情况严重的,要 依据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坚决维护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严肃性。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党支部要结合支部工作计划,做好支部“三会一课”计划,认真做好“三会一课”的记录,注意“三会一课”资料的保存和积累。上级党委要对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经常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等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党委要经常组织“三会一课”落实情况的检查、抽查或支部之间互查,发现问题,及时帮助支部改进。要把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情况作为评选先进党支部的一个重要依据。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切实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把开门受教育、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意见》精神,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有关规定,吸取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体要求

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对党员的要求,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党内外群众评议以及组织考核等方法,对每个党员在学习、思想、工作中的表现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通过表彰、处理等组织措施,达到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提高素质、纯洁组织的目的。

二、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摆事实、讲道理,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名党员。既不降低党员标准,又不提过高的要求。既按照标准严格要求,又不搞打击报复。

(二)民主平等原则。坚持党的组织路线,按照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规定,充分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让广大党员充分发表意见。

(三)教育为主原则。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和开门受教育的方法,切实帮助党员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党员素质,同时疏通出口,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

(四)开门评议原则。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征求和认真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积极吸收一定比例的群众代表全过程参与。

三、评议内容

(一)理想信念方面。是否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坚持学习方面。是否坚持勤奋学习,做到不断提高素质、增强能力,扎扎实实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

(三)牢记宗旨方面。是否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本职工作方面。是否坚持勤奋工作,能够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本职工作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奋敬业,扎实工作,做到愿干事、能干事、干实事、干好事,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五)遵纪守法方面。是否坚持遵守党的纪律,具有较强的党员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坚决执行党的决议,严守党纪、政纪、国法,坚决做到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六)保持作风方面。是否坚持“两个务必”,能够坚持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四、方法步骤

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每年进行一次,一般安排在每年底进行,在各级党委(党组)的领导下,以所辖各党支部为单位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

(一)学习动员。在经常性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了解民主评议党员的方法、内容和要求,通过宣传发动,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增强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党支部应当吸收一定数量的群众代表参加。

(二)谈心交流。在本支部范围内广泛开展一对一谈心交流活动,每名党员应积极主动地与支部所有党员和群众代表谈心一次,真诚虚心地征求党员和群众代表的意见,保证谈心质量,以达到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查找问题、相互帮助、增进了解、增强团结的目的。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普遍谈心一次。

(三)党性分析。党员个人认真总结一年来的学习、思想和工作情况,切实对照党员标准和评议内容,自觉进行对照检查,对自己作出基本评价,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积极制定整改措施。具有文字写作能力的党员要认真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并经党支部书记审阅同意。领导班子成员的分析材料,须经党委(党组)书记审阅同意。

(四)民主评议。召开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每名党员都要作严肃认真的党性分析,并充分发扬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的民主评议。在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一般应当采取无记名的方式,对全体党员进行一次民主测评。党员领导干部要参加班子民主生活会和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会,过双重组织生活。

(五)组织考核。召开党支部委员会(不设党支部委员会的应召开支部大会),对照党员民主评议的内容,对党员的党性分析、党内外评议意见和测评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综合,形成组织意见,确定评议结果。领导班子成员的评议结果由党委(党组)会确定。评议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评议结果应书面或当面通知每名党员,并向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通报。

(六)表彰处理。对评议为优秀的党员,由党支部报上级党委,由上级党委审核后 予以通报表彰;对存在问题的党员,由支部书记进行谈话,进行帮助教育和整改;对违反党纪受到纪律处分的党员,必须与本人见面,帮助改正错误;对评议为不合格的党员,按照有关规定和组织程序,疏通出口,慎重处理。

民主评议工作结束后,被评为优秀党员的,不合格党员受到组织处理的,违纪党员受到纪律处分的,其有关材料除存入文书档案外,应及时存入本人档案。其他党员的有关材料由所在单位党组织按文书档案保存。

五、组织领导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利弊 篇5

一、收付实现制的利与弊

收付实现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作为我国会计确认的基础而存在,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会计核算程序十分简单。会计主体的全部资产只有现金,现金以外的如债券、债务一律不考虑。假设会计主体从事的经营活动极其简单,并且事前没有进行大量的投入,而且在经营的过程中都是现金交易。在这种前提下,收付实现制是非常适用的。但是在现有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体制下,这种主体很难存在了,因此这种会计基础无法满足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一)对资金收付的影响

利:纯粹的收付实现制下,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无需考虑应计收入、预算收入和费用等问题,而且会计不会确认现金收支以外的业务,会计期末也没有必要对账项进行调整,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会计核算方法好就好在方便操作、易于理解。

弊:现代企业经营已经很少采用现金交易了,很多企业之间都利用虚拟资金进行交易,而且交易也不仅仅限于资金,也可以是资产等,那么只以现金作为收支确认的收付实现制就局限了资金收付的范围。

(二)对资产估算的影响

利:账目设置简单,结构清晰明了。

弊:纯粹的收付实现制下只对当期实际已经发生的现金收支进行确认,预期的现金收支不做考虑,那么当期发生的资产负债就无法在会计信息中反映出来,而本期支出的预算支出也将被视作是当期的支出而列入支出项目。

(三)对成本结算的影响

利:收付实现制下利润是按照收入减去费用方式来计算的,因为收入和费用就是现金收支,那么所谓的利润就是现金净余额,核算简单,操作方便。

弊:成本与收入同生产期间根本就是不相配比的,所以说我们无法通过利润准确的计算真实发生的成本。而且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企业当期的预算结余就是当期实际发生的收入和支出的差额,支出费用调整的随意性是很大的,这种随意性在跨年度的经济业务中的体现是最明显的。无论是提前结算还是延迟到下一年结算都会对当期实际发生的成本和预算执行情况产生影响,无法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我们以医疗保险基金为例,收付实现制下“一次性征缴”政策预收,跨年预收一年、十年甚至更多。造成当期保险费用虚高。

(四)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利:确实能够反映出一段时期内现金存量和流量的情况。

弊:对于经营者来说,他们都希望利用会计信息来掌握并控制生产的成本,并通过确认一段时期内的收入情况,判断一段时期内的经营状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下一步部署。但是如上文所说,收付实现制下,无论是利润的计算,还是成本结算都无法真实地反映出企业一段时期的内经营状况,这种财务信息对决策者而言,没有任何价值。我们假设某企业进行物资采购,而且该采购业务跨年度,那么在收付实现制下采购部门只能按照当期实际拨出的金额确认支出,假如该企业在年末就已经基本完成采购活动,但款项未结清,那么根据采购合同必须要缴纳一部分的保证金,这样一来年末结算时就会有资金结余产生,这项业务的实际情况就不能准确而完整地反映出来,也会对预算执行的情况产生影响。

(五)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利:对于规模小、结构简单、完全采用现金交易的会计主体而言,可以帮助所有者管理好财务。

弊:对于规模较大、结构和业务都比较复杂的会计主体而言,现有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或是投资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财务报告是决策者判断决策方向的最有利的依据,就收付实现制的适用范围来看,这样的信息要求是满足不了的。正如上文所说,它连基本的资产和负债情况都无法如实反映,财务报告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决策者很容易在某些环节上出现失误,很有可能就是一步走错,满盘皆输。最后带给所有者的就是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权责发生制的利与弊

随着收付实现制局限性的日益凸显,权责发生制渐渐代替了其会计基础的地位。相较于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能够更客观地对待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和收付,对于经营业绩的计算更加的科学、合理,可以更有效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是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环境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经济活动参与的各方对会计信息的实效性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背景下,权责发生制也暴露出了局限性。在以下方面,权责发生制还是存在弊端的。

(一)对资金支付的影响

利: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现金资产,还包括收入、费用、负债、盈利与亏损的计量。会计对象的扩展就打破了收付实现制对资金支付确认的局限性。以该制度为基础的核算方法对物权转移的反映更加准确。

弊端:对非交易性的经济活动无法进行确认。

(二)对资产、存货估算的影响

利:计量对象的拓展可以有效地将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与风险和资金运转等情况联系起来,为特定的主体提供动态的资产、负债信息。即权责发生制下对物资的转移能够做出更准确地反映。

弊:权责发生制下,会计信息最终反映的是净利润,而不是现金流量。传统会计处理虽然有对费用和收入进行恰当配比,但是对所持有资产的利得情况却不进行确认,也没有反应现金流动的情况,这样一来,现金流动就会脱离账面收益,账面就很容易被当做调节利润的工具而被管理者操纵,很有可能误导信息使用者。

(三)对成本结算的影响

利:权责发生制下,费用与收入之间可以合理的配比。这使得发生的费用与现实的收入之间建立起了内在的联系,是对资本保全原则的体现。

弊:我们以证券企业为例,发行人在上市前要向证券机构缴纳相关费用,缴费形式是发行人自行划款缴费。这可能就要涉及到诚信的问题,所以为了明确“权、责”证券机构会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但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的确认原则,这部分费用就会被当做应收款项进行确认,但是发行人,有可能并没有缴纳这部分费用,也会被列在应收款项之中。同期核算出来的利润并不是以现金的形式存在,是“虚拟”的利润,但是却还要根据这个利润数字进行利润分配。

(四)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利:该基础下财务信息对企业收益的反映,比当期通过现金支出确认的方式对经营业绩的反映效果要好。因为它设置了递延资金账户,可以均衡各期损益,不会有剧烈的波动产生。

弊:权责发生制要求将费用和收入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内进行分配,以求更准确的计算会计主体的利润。会计人员根据这一要求必须分期确认、计算并分配收入和费用。这一过程中处理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在方法选择方面给了会计人员很大的判断空间,于是在费用摊配、存货计价、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面主观臆断的成分就会多一些,损益计算就会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就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五)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利:相对于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下会计提供给决策者的信息更具实效性,更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的指引带来的将会是更好的经济效益。

弊:主要是对影响着会计主体经济效益的交易活动的反映,而非交易范畴的事项一律不予受理。然而对于那些已经形成权力和义务却没有实际发生交易的活动就无法得到确认。那么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建立起来的信誉就无法从会计信息中反映出来。此外,随着经济浪潮涌现出来的新兴经济活动,权责发生制也无法对其作出合理的处理。税收风险对所有者权益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三、结论

道德与法制 篇6

金鸡小学

苏钦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快乐学习”、“我们的学校”、“安全护我成长”、“家是最温暖的地方”。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总目标: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上一篇:乡镇年度建设扶贫工作总结下一篇:oem代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