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精选8篇)
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 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 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呈现出 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即陆地环境明显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
中国周边地区事件频繁,使中国所处的周边国际环境出现了日益复杂化的趋 势。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陆上有 10 余个邻国,海上与 6 个国家 隔海相望,最为关键的是中国与这些国家都存在着领土和领海的争端。比较重要 的有:与日本的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争端,以及东海石油问题;南海问题;与印 度的领土争议问题;在东北亚方向上,朝鲜“拥核自保”意图日显,朝核半岛局势 趋于严峻。美国明显加强了在我们周边的存在,加大了投入,而且不断增强对东 亚区域合作以及对中亚的影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主要问题——南海问题:其中的南沙群岛由于其显要的战略 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引起了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南海周边国家的强烈 兴趣,进而挑起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并发展成一个涉及多个国家且有 国际势力插手的复杂问题。中国和印度 所存在的问题:中印之间主要是边境划界问题:印度与我国存在着领土争端,并 坚持不合理的领土要求。其他影响中国周边安 全的因素有:韩国与中国的海上争端,我国西部地区的恐怖势力,美国在中亚地 区的驻军,泰国、缅甸等国的国内震荡,俄罗斯对中国的态度忽冷忽热的,朝鲜 半岛问题等等。
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特征是,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亚太安全格局演变和 地区国家间关系调整的首要因素。美国外交战略的重心加速转向亚太,继续利用海上安全问 题对“雁型安全模式”进行升级,力争打造美国主导的“太平洋世纪”。亚太地区军备呈现 竞赛趋势,中国周边国家利益分化重组加快。中国需要改变外交策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影响,促使自身和平快速的发展。
1、成本管理观念落后。许多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占有七成以上的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2、成本管理方法陈旧。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的发展,购买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要求厂方设计并生产自己最满意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一条生产线上可能只有几台相同甚至是没有两台完全一样的产品。这样的生产方式将适用于分批的计算成本,那些陈旧的成本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现在只有少数的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表明企业的生产组织还比较粗放,对消费个性的重视不够,相应带来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上的简单化。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和目标成本是目前成本与成本管理中较为流行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
3、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的确立失误。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职工看作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薄。职工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诺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4、不良利益动机驱动导致成本信息失真。有些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偷逃税款、粉饰业绩、谋取私利等不良利益动机的驱动,任意调整、编造成本资料,从而使成本信息失真现象日益严重,并造成以成本为基础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效能降低甚至给企业造成损失。
下面具体谈一下图书成本的管理。要进行图书成本的核算,首先必须了解图书出版成本的构成。图书成本是指图书在出版过程中所需要的稿费、编排费用、材料费用、加工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各种费用的总和。它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方面。
1.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图书在出版过程中所需要的编录经费、校对排版费,纸张材料费用,印制加工费用以及稿费、版税和租赁费用等。
2.间接成本主要包括出版单位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是出版单位在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在核算成本过程中,我们往往是以印张数或图书的印制码洋共同分摊的方式记入每种图书成本的。销售费用,主要是指图书在销售发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有些销售费用可直接记入各种图书成本,如运输费用、某一图书的宣传策划费用等,而有些销售费用只能通过共同分摊的方式记入成本,如销售部门的工资,办公费用等。
图书成本像一切产品或商品的成本一样,本质上说是该产品或商品取得收益的全部支出,图书成本核算的目的是尽可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某种或某类图书的全部支出,或为经营这一类图书而付出的全部代价。显然,这种为特定目的而付出的代价核算越全面、越准确,就越能为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提供正确的决策。但是,图书成本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出版经济的发展而内容不断丰富、结构不断变化的。近年来,我国图书出版经营管理的变化异常迅速,图书出版的市场经营特征更加突出,对图书成本核算也提出许多新的要求。
第一,图书策划成本比重上升,图书成本核算已经大大超出单纯制造成本的范畴。图书作为一种产品必须要付出生产成本,如果我们把从编辑、设计、校对及排版、印刷、装订等等算做图书生产流程的话,那么这期间为某种或某类图书而付出的全部直接或间接的支出,都应计入图书的生产成本。大多数出版社的成本核算都是以此为主要内容的。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核算,实际上主要是图书的生产成本或加工制造成本的核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扩大,出版社正在经历由事业向企业,由生产型企业向经营型企业的深刻转变。而一个完整的经营活动,不仅仅包括加工生产,而且是一种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包括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产品营销的完整活动。因此,再把图书成本核算的内容仅仅局限于图书生产或图书制造的范围已经远远不够了。图书的策划,特别是选题的开发、策划工作,在出版社的工作中越来越突出和重要。策划编辑主要从事图书选题的市场调研、选题的论证、研讨,以及为策划选题而举行的各种形式的活动等等,一直运作到该选题成为出版社所要求的书稿。图书策划工作和图书生产、制造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生产流程之前的,前期性的研制、开发活动。由于出版竞争的激烈化程度日益提高,这部分成本的比重日益上升。因此,出于全面反映图书成本为经营管理服务的需要,必须把这部分成本纳入图书成本核算的范畴中。
第二,图书营销成本的比重上升,成为图书成本当中与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并重的又一重要内容。图书经营作为面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预期效益的活动,不仅要为研发和生产付出代价,而且要为图书营销付出代价。这种营销成本指的主要是为某一类甚至是某一种图书举办宣传营销活动而作的付出。这种营销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以面对直接读者而不是以面对图书的分销商为主要特点的活动,因此,这部分可以核算到产品的支出不应计入期间费用,而应成为对象化的成本。这种营销活动和研发活动是密切结合的,往往在图书的选题研发阶段,先期的宣传、推广工作已经开始。并且,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图书营销的力度在不断加强,图书营销所付出的成本也日益增大,对于那些重点书的营销费用,已经远远大于它的生产费用。因此,对于图书成本的核算来说,如果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图书成本结构的这一部分内容,显然是不合适的。出版社的经营活动已经从单纯的出书、发行变成了以现代管理为依托,“研制、出版、营销”为一体的现代出版活动。相应地对出版财务管理、图书成本核算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应当借助现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一书一账式的单品种、全成本核算。经营规模的扩大,要求成本管理更加科学,对单品种书的核算更加准确、客观,才能提高经营效益。因此,如何进行科学的成本核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合理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应对从策划开始到生产到经营的整个图书经营活动进行了动态的监控和管理,对图书按品种、按印次单独设账,从选题策划开始,将每一种图书所发生的费用归集到该书的成本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共费用的均摊,避免由于责任不清而造成成本的“黑洞”。
第四,以图书研发成本、生产成本、营销成本为主干,并配合以均摊期间费用的核算方式,应当是当前出版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我们在成本核算的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应该把能够对象化到每一本书的支出都计入到本书的成本,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公共费用和均摊费用,这样才能以成本核算为导向,激励从策划、编辑到营销的各方面人员努力降低研发、生产、营销的成本,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图书成本核算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服务于出版社经营管理的需要与发展。我国的出版社已经由以编辑加工为主体,向着全面进行图书研发、生产、营销的现代企业转变,为适应这种要求,出版社的财务管理从观念到内容到形式,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财务管理的辐射面越来越大,图书成本核算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这是出版改革的大势所趋,图书成本核算内涵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出版企业的变化,也反映了这种变化给出版社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
[2]、朱美华《战略成本管理——新的成本管理》
美国借道双边同盟重返亚洲,在地区安全秩序上试图构造“雁型安全模式”。美国重返亚洲加大了周边国家对我国的离心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有所减弱,使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增加了复杂的不利因素。
说起“雁型模式”,人们都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一种说法:东亚经济发展犹如一队大雁在飞翔,其中日本是领头雁,“亚洲四小龙”紧随其后,再后是其他国家……
而目前在亚洲正形成一个新的“雁型模式”,即以美国为领头雁的“雁型安全模式”。这个“雁阵”中的第二梯队是美日、美韩同盟;借势朝鲜半岛的争端,美日韩又在进一步磋商建立三边军事同盟。第三梯队是美国与澳大利亚、泰国和菲律宾等盟国的关系。第四梯队是美国与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的关系。美国特别强调东盟作为地区多边主义支点的重要性,同时承诺将提高印度的国际地位,尤其是承诺赋予印度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
在美国试图塑造的这种亚洲地区安全秩序的第二梯队中,美日同盟被置于首要位置,是美国与亚太地区接触的“基石”。2010年是美日同盟建立50周年,美国高调要求日本复兴军事同盟关系,尽管日本民主党的鸠山政权初期不打算应承,但随着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的发生,日本迅速改变了政策,强化了同盟关系。美韩同盟也因“天安” 号事件和朝鲜炮击延坪岛事件而进一步强化。7月21日,美韩举行了两国历史上首次“2+2”会议,决定深化和扩大同盟合作。
此后,美日韩逐步走向三边同盟。在12月初举行的美日韩三边外长会议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声称,美国与日本、韩国的条约同盟是数十年来亚洲和平与稳定的基石,而日本与韩国的伙伴关系又有助于这种稳定与合作的三角关系。三国外长会议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关系。
第三梯队是美国与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的密切合作。美国启动了与泰国的《创造性合作伙伴协议》,与菲律宾签署了《千年挑战和约》,以加快菲经济发展,减少贫困。美国和菲律宾计划于2011年1月首次举行两国间的“2+2”战略对话。美国和澳大利亚于2010年11月8日举行“2+2”会议,双方表示要强化军事与防务合作关系,两国官员同意设立一个工作组,探索加强双方军事合作的方案,其中可能包括美国军队使用澳大利亚的港口、机场和军事基地等。
第四梯队是美国与越南、印度尼西亚以及印度的关系。2010年7月,希拉里依次访问了阿富汗、巴基斯坦、韩国和越南。越南总理在2010年10月底的东亚峰会上表示,金兰湾将再次开放,与外国海军共享。尽管越南方面表示越南不会成为美国的军事盟友,不依靠美国实现其安全方面的目的,但鉴于越南在东盟的地位,此举将给东盟造成重大影响。11月初奥巴马接连访问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尽管目前美印贸易只相当于中美贸易的1/9,但美国认为印度是一个像中国那样在未来可以取得经济业绩的巨人,某种程度上也具有对抗中国地位的战略意图。而印度尼西亚则是该地区最大的穆斯林国家,也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出生地。
第四梯队呈现出网络化发展趋势,是美国塑造亚洲地区秩序的最广阔依托。印度学者曾提出了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观点,即中国寻求一个多极世界、单极亚洲的格局,而美国需要的是一个单极世界、多极亚洲。也就是说,中美双方对亚洲地区秩序的理解存在显著的差异。美国一贯以塑造地区秩序来彰显实力,现在被塑造的对象轮到亚洲了。9月,希拉里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到与“地区”相关的词语的次数多达24次,表现出对亚太地区的高度重视。
奥巴马政府强调亚太地区的新局面,要求搭建新的机构性架构,以最有效地实现合作前景、建立互信并减少竞争摩擦。2010年1月12日,希拉里在夏威夷专门就亚洲的地区性架构发表讲话,阐明指导美国与该地区进行积极接触和发挥领导作用的五项原则。尽管希拉里强调美国在亚太各种机构中的参与和领导作用可以让各方受益,但实际上最终美国获得的利益实现了最大化。
美国非常重视东盟的作用。希拉里于10月28日在出访亚太地区之前在夏威夷发表的政策讲话中,提到美国把东盟视为东亚地区正在形成的地区性结构的支点,是“诸多政治、经济和战略问题上不可或缺的机构”。美国2009年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为加入东亚峰会铺平了道路。2010年,希拉里参加了在河内举行的东亚峰会,美国也表示2011年东亚峰会在印尼召开时,奥巴马总统会重返印尼。日本媒体称,这标志着亚洲迎来以中美日为核心的新一轮博弈。
除此之外,奥巴马政府致力于扩大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早在2005年,新西兰、智利、新加坡和文莱即签署《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TPP)。2010年美国积极申请加入该协定,同时申请加入的还有澳大利亚、越南和秘鲁。美国向TPP的迈进,可能有助于重新确立美国在未来地区经济一体化讨论中的领导地位。马来西亚学者认为,未来该地区的经济前景可能由三个不同区域强国主导的彼此重叠的模式构成:美国将主导TPP八国(P8),中国寻求全东亚自由贸易区(EAFTA),日本则将寻求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CEPEA)。美国试图拾起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遗产,在泛太平洋地区构建自由贸易区,在某种程度上,这分离了目前正在谈判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势力,并且还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
在美国看来,一个没有美国参与的东亚新秩序是不能容许的,美国介入亚洲的目的是维持和增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力。有分析人士认为,无論是东亚峰会的扩容,东盟10+8防长会议机制的建立,还是TPP进程的强势推进,都潜藏着亚太地区国家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和对中国崛起方式的深度疑虑。
朝鲜半岛:“软肋”面临的威胁
中国周边安全的最大软肋是东北亚,朝鲜半岛形势是风向标。2010年是近10年来朝鲜半岛局势最危急的一年,在同一年发生两起严重的军事安全事件,这在朝鲜停战后57年来不曾有过。美国和日本趁机迅速介入,在朝鲜半岛西部和东部海域进行规模空前的军事演习,美日韩三边军事同盟雏形初现。这给中国带来了安全威胁,使朝鲜半岛出现了停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以朝鲜半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是中国安全的致命弱点。历史上,1895年的甲午战争、1905年的日俄战争以及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等都在这个地区。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以及60年代中国与苏联的珍宝岛冲突都对中国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2010年是近10年来朝鲜半岛局势最危急的一年。在同一年发生两起严重的军事安全事件,这在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57年来不曾有过。不仅世人关注的“六方会谈”迟迟未能重启,因韩国“天安”号沉没等突发事件引起的一系列联动效应,更使朝鲜半岛局势急转之下,进入新一轮动荡期。
“天安”号事件后,美国和韩国转而推行对朝强硬路线,试图以强大的武力来震慑朝鲜。而朝鲜对外政策也趋于强硬。延坪岛炮击事件后,美国与韩国在西海(即我黄海)举行历史上双方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标志着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进一步升级。
不过,朝鲜半岛形势虽然危急,但仍在可控范围之内。临近年底,朝鲜的政策出现了缓和迹象。朝鲜向国际社会宣布,朝鲜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以便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
在现阶段乃至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在朝鲜和韩国、美国、日本阵营之间,由于缺乏基本的战略互信,突发事件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地区性的危机,且危机还可能持续升级。在现阶段,各方缺乏进行多边安全对话的基础和意愿,更遑论建立一种各方认可的多边安全合作的制度安排。总体上看,目前对抗和冲突的逻辑支配半岛事态的发展。
朝鲜半岛事态发展为美国积极介入创造了机会,美韩、美日的联合军演意味着一个兼具攻防能力的美日韩小型多边安全机制雏形隐现,这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新的威胁。由此可见,朝鲜半岛的军事对峙行为和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挤压,已经使中国面临严重的双重挑战。亚洲国家彼此间的窝里斗,是美国在此地坐收渔翁之利的最大“助缘”。
美国和韩国对中国在“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事件后的反应不满,指责中国不主持公道,一味偏袒朝鲜。中美关系和中韩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损害。特别是韩国国内对中国的不满情绪迅速上升,而且仍在持续。
延坪岛炮击事件后,中方关于迅速开始六方紧急磋商的提议再次遭到美韩日三国的拒绝。中国的朝鲜半岛外交遇到了复杂的难局。
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是促使朝鲜半岛形势“转危为机”不可或缺的斡旋者。因为只要敌对各方均缺乏发动全面战争的意愿或能力,它们最终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回到谈判桌前解决问题。而这离不开中国的帮助。因此,在各方可能“擦枪走火”的情况下,中国所要做的是静观局势变化,以静制动,而不是轻易作出情绪化的反应。
海上风浪:海洋安全环境恶化
海上安全成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紧张的重要来源,中国的海洋战略已成为国际社会判断中国是否和平崛起的重要指标。中国的深海战略已经触及美国的亚太乃至全球利益,周边国家借美国重返亚太之势在海洋问题上结成利益共同体抗衡中国的潜力大大增强。因此,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深海战略面临的海上压力将常态化。
2010年,围绕南海争端主要有两件大事:其一,一些国家利用所谓“南海是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下文简称“核心利益说”)指责中国“日趋明显的扩张性军事行动和强硬外交政策”。其二,美国适时利用南海事务,多次坚称自身在南海的航行自由权,与中国就此数次展开激烈的交锋,并支持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2010年4月,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一篇题为《中国军队寻求扩张海军力量》一文,7月该文被日本共同社引述,引起中国和国际媒体的广泛报道。文中声称,中国政府于2010年3月首次向访华的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和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声称,南海是关系到中国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不允许任何人干预南中国海事务。而在这之前,中国只将台湾问题、西藏和新疆问题等定位为“核心利益”。
“核心利益说”一经出台,便被国际社会不加分辨地全盘引用,成为佐证中国外交转向扩张的重要论据。而这一说法并没有官方来源,没有得到官方确认。学界和各种智囊机构的态度也较为谨慎并提出质疑,有军方学者撰文表示,“南海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提法仅见于中国个别学者的言论,并非高层领导的正式表述,更未写入国家战略性报告或者法律性文件。
长期以来,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这并不代表放弃主权要求。只是中国在美国高调介入亚洲事务时彰显主权,会成为将东南亚国家及背后支持的西方国家团结在一起、对中国实施遏制的一个契机。
国际社会对“核心利益说”的强烈反应,表现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中国崛起的严重忧虑。国外把“核心利益说”解读为崛起后的中国在划分东亚的势力范围,中国今后的外交政策会日益咄咄逼人。国外还普遍将“核心利益说”与钓鱼岛“撞船事件”相提并论,据此判定中国将采取日趋强硬的外交政策,中国崛起会对世界秩序产生重大的不确定性。
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的争端,一直以来就是中日之间的领海领土主权之争,2010年钓鱼岛“撞船事件”的爆发,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外交的新举措,以及中国突破美国海军的传统势力范围之后对旧地区秩序造成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周边国家对中国海军远洋能力的疑虑。
“撞船事件”后中国的反应速度与力度,让日本外交界感到中国的反应“超出了迄今为止的底线”,与以往发生冲突时中国尽量防止事态发展成全面冲突不同,此次日本人认为中国的反应似乎已顶掉了“安全阀”。甚至有日本学者呼吁,为阻止中国一意孤行,各国将从经济、资源和安全保障领域构筑对华包围圈,日美两国应肩负起主导构筑对华包围圈的重任。
“撞船事件”发生后中国的对日措施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一些国外媒体和学者、官员将中国的反应“升级化”看待,将中国描绘为“粗暴大国”,甚至给中国的反应与举措戴上“中国威胁论”的帽子。
与中国存在南沙群岛主权纠纷的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撞船事件”后的“强硬态度”也表示了担忧。日本学者紧紧抓住这种“担忧”将南海问题与钓鱼岛问题“扯”在一起。日本学者夸张地断定,“当前的中国外交似乎是以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历史为鉴,将列强的侵略手法运用至侵犯越南和菲律宾领土以及日本的领海上”。毋庸置疑,日本学者的这种 “逻辑论证”旨在离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蛊惑东南亚地区人民对中国的信任和友好,实现日本联合东南亚“共同对付”中国的企图。
但也必须看到,“撞船事件”后,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增大了。对于钓鱼岛问题,中日在认知上是有偏差的。在认清这个事实的前提下,中国要避免为美国拉拢东南亚国家联合牵制中国创造“可乘之机”,从而使中国在领土维护时处于更不利的局面。
在钓鱼岛“撞船事件”之前,2010年4月,中国海军舰艇穿越宫古海峡(琉球群岛主岛冲绳岛与宫古岛之间的公海)进行正常训练。日本媒体对此进行了大肆渲染,并将之视作中国突破第一岛链、挺进西太平洋区域的突破性举动。
如果从海上安全审视中国周边安全,那么南海争端升温、钓鱼岛“撞船事件”就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南海、黄海、东海等区域都出现了相当的动荡和不安定,以美国主导的、周边国家参与的海上军事演习贯穿整个2010年度,而中国也相应地加大了对抗力度。亚太海域频繁军演固然与一系列突发性事件相关,诸如“天安”号事件、朝鲜炮轰延坪岛等,但更长期性的、根本性的原因是美国重新高调介入亚太事务、试图维持其在亚太的军事优势的战略意图与实力上升中的中国实施“走出去”、加强国防现代化的战略转型相互碰撞的必然结果。
中国的海洋战略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中国的行为更多的是为了适应中国的客观需要,国防现代化尤其是海军现代化是中国国家现代化的一部分。海洋战略的转变是适应国家需要的客观之举,与“走出去”战略相适应。
对此,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将中国海洋战略作为判断中国崛起路径的重要指标。一些国外舆论认为,目前中國海军仍然相对落后,短期内仍无法与美国抗衡,但是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为其军队的转型和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支持,经济危机后的中国在外交上已不仅仅是自信而是咄咄逼人,中国加快了军事现代化的步伐。因此,面对中国海军的快速发展,国际舆论十分关注,周边国家尤为突出。故而,当美国提出重返亚太,中国周边国家多采取欢迎的态度,虽然他们也怀疑美国在国内经济状况一片糟糕的情况究竟能够采取多少实质性的措施。
在中国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美国高调重返东南亚的背景下,中美围绕南中国海的角逐,意义早已超出了问题本身,它标志着中美将在打破和维持现行亚太安全秩序上进行长期博弈。而随着中国海军现代化的发展,中国面临的海上压力将会常态化,海上安全将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水”的考验:周边非传统安全形势
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影响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家间关系好坏的重要因素,2010年中国周边非传统安全形势凸显为水的问题,诸如水灾、河流等跨境问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对中国公共外交构成重大考验。
2010年7、8月份,巴基斯坦发生特大洪灾。洪水淹没了巴基斯坦近1/5的土地,波及约2000万居民,近200万人无家可归。
洪灾后,为有效应对灾难带来的系列混乱,巴基斯坦军方的授权被大大提升。与军队的积极参与形成对比,文职政府在抗洪上的反应很不得力。有很多评论认为,巴军队不会放弃自己在政府和政坛的至高地位。如果军队介入政府并对联合力量施压的话,军队有可能重新控制政府,巴基斯坦国内的政治不稳定性增加。
此外,洪灾与反恐成效、非政府组织之间也存在关联性。为巩固之前的反恐成果,争取民心,巴基斯坦政府原计划在开伯尔—普什图省花费数十亿美元兴建发展项目,而洪灾将大大延迟这一进程。为了争取民意,各种力量开展了对巴民众的公众外交,很多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且大都比政府机构更有效率,这就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巴基斯坦洪灾后,国际社会给予了巴很大的援助,这对缓解巴基斯坦自然灾害、进行人道主义救助、维持地区和平与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国际合作的背后,传统的地缘战略竞争并未消失。除了“声望”等软性因素,美国积极参与救灾背后还有很浓的“阿富汗”色彩,美国很可能以救灾来换取巴基斯坦政府对打击阿富汗境内极端势力的支持。另外,美国还将巴基斯坦洪灾与气候问题联系起来,再次证明了美国作为全球性大国设立议事日程的能力。
作为历史上与巴基斯坦有过不友好经历的国家,巴基斯坦部分民众对政府接受印度捐款发出了不同声音。巴基斯坦部分媒体认为,“接受印度这样一个历史上曾是巴敌人国家的捐赠,正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巴基斯坦政府在救灾上表现不力”。更重要的还不是巴基斯坦国内民众对接受印度捐款的态度和认知问题,而是洪灾可能带来的巴基斯坦实力削弱、印巴力量对比不平衡加剧以及可能对整个南亚安全架构产生影响的问题。
中国政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巴基斯坦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提供了支持和帮助。然而,外媒对中国的救灾也有不少负面评价。这种评价一方面显示出中国的公共外交仍有待加强,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舆论影响力非常有限;另一方面,更反映了外媒借洪灾造势、担忧中国在南亚的系列举措(如中国对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孟加拉国的吉大港的港口援建)、给中国崛起设置障碍的意图。
对中国周边安全形成挑战的另一项非传统安全是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争端。2010年初,湄公河下游四国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发生了严重旱情,导致湄公河水位下降到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部分地区的水位仅33厘米。受干旱影响,泰国等国的大米产量受到严重冲击,而且湄公河的低水位严重影响了湄公河沿岸国的旅游、航运和渔业的发展。同样遭遇旱灾的还有中国的西南地区,其河流水位也降到50年来的最低水平,人民生活也因此受到影响。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遇旱灾之苦在历史上不算少见,但2010年的旱灾却引发了一场关于湄公河水量下降和旱情原因的争论,而这场争论造成的后续效应会对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湄公河干旱所导致的周边国家和域外国家的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对中国“大坝威胁论”和中国“干旱责任论”的渲染和攻击,不仅严重误导了中国周边国家民众对中国的认识与态度,继而影响到其政府对中国的行为判断,破坏了良性发展的周边关系。而且这些对“中国威胁论”的推陈出新会严重地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和平发展所需要的国际舆论环境,给中国带来更多国际社会的压力。另外,美日等国也乘势介入中国周边事务的处理,扩大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牵制中国。
面对相关的湄公河水域开发争端,我们当前需要做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思考中国如何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创建相关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在机制框架内协调解决澜沧江—湄公河的环境保护与开发问题。二是思考在美日介入湄公河地区事务已成为现实的情况下,中国如何发展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双边关系,如何减少美日牵制的消极后果。
中国应调整周边外交战略
随着美国高调介入亚洲事务引发的连锁性反应,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趋于恶化,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互动进程,正在告别过去十年的稳定态势,进入了一个战略摩擦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将减弱,周边国家对我海洋经济资源的争夺将加剧,尤其是,中美之间的角逐将越来越决定亚太地区的秩序,为此中国应该调整周边外交战略。
中美关系的调控空间缩短、缩小,战略性摩擦在所难免。今年以来,美国在中国周边的一系列动作,包括强调南中国海的航行自由权、加强美越安全合作、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美日韩三边合作的强化等都释放出明确的信息: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疑虑加深,美国要把中国的崛起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绝不允许中国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为防止中国对美国领导地位形成挑战,美国加强了对亚洲外交的力度,在中国周边步棋设子、巧妙经营。美国利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利用周边国家之间存在的问题,见缝插针式地介入到亚洲地区秩序中,相互联动制造和利用摩擦与争端。
《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将成为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代表的模式与以美国为代表的模式之争的焦点,有可能导致中国投入颇多的“10+3”机制名存实亡。在后危机时代,美国如要振兴其经济,就必须深度参与区域贸易。美国在TPP 中将处于绝对优势,在跨太平洋合作中的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强势推动TPP符合美国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由于TPP成员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各异,特别是包括越南、马来西亚等与西方“另类”的国家,可以预见,民主、人权等问题不可避免会成为各方争议所在。目前中国尚不是TPP成员,日本、韩国加入TPP,有可能导致中国投入颇多的“10+3”机制名存实亡。
印度2011年的动向值得分外关注,将成为检验大国关系的试金石。除了美国拉拢印度之外,日本与印度迅速走近,将影响中国在地区内的经济竞争力以及对东盟的影响力。2010年9月日本与印度就签署“经济伙伴协议”(EPA)基本达成一致。10月,印度总理辛格借出访越南之机出席东盟与印度领导人会议。12月,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印度,双方一致认为“中印关系超越双边范畴,具有全球和战略意义”。2011年,印度如何在美国、中国、日本之间作出进一步的抉择,可以看作是大国间关系亲疏远近的一面镜子。随着印度经济复苏、军事力量提升以及国际环境利好趋势进一步发展,印度国内对华强硬派的声音将上升,温和派将面临压力,执政当局维护中印关系健康发展的难度增大。在未来五至十年内,印度与美国、日本、越南等国家的关系将进一步发展,但印美关系仍将是印度大国外交的重中之重。鉴于美日同盟体系,印美关系的良性互动为印日关系的深化提供了基础平台。越南是印度深化“东向政策”的重要纽带,是印度军事力量辐射西太平洋的中转站,双边在安全上的合作意义明显大于经贸关系对两国关系的作用。
周边外交中经济的战略化趋势将更加突出,但其使用的时间和方式要慎重。2010年,中國对外经济政策具有了国家大战略的含义,中国通过经济手段实现了巩固和平的周边环境、塑造稳定的周边秩序的目的。即便是国际市场,也不完全是一个自由市场,政治手段和谋略可以发挥战略性作用。中国应该对国际市场的战略性含义做深入的研究,对中国自身在经济的战略化运用上的手段、管理能力以及市场行为体的应对能力做出更进一步的评估。从理论上讲,经济战略的有效性取决于对方受到这一经济手段影响时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尽管敏感性会随着中国国力增强而增多,但对方的脆弱性却可以通过其国内战略进行调整。并且,中国自身也会受到对方使用经济战略的影响。由于这种互动性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因此利用经济的战略化效应时还须慎重。
时代,迈着强健的步伐,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外国人无法实现的愿望。它就象一列呼啸着向前的列车,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淌过一条又一条洪流,不断更新着自我。它的进步理所当然也带动着人们的生活,带动着经济的发展,带动着时间的脚步,带动着人类步人了全新的“数字时代”。中国大地上,拥有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无数炎黄子孙,用自己的双手,通过一项又一项科技成果,向世人昭示,我们是勤劳的智慧的,我们有志气、有信心……
这就是我,一个普通的小学生,观看了《形势教育大课堂之生活新变化》后的由衷感想。
片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繁荣昌盛,却又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乐章。
说起变化,我们中国的科技不得不提。而我国的科技发展也是惊人的。就从~仅仅十年的光阴,我国就分别于194月1日、10月1日、10月21日、4月18日、204月18日,实行了6次列车大提速,铁路也一刻不停地向四面八方升延。目前,中国铁路通车里程就达到7.7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三呢。而且也于7月1日穿越了昆仑山的`岩石和坚冰,一直通往拉萨,实现了中国百年的梦想。铁路,真的像一条中国巨龙,飞跃了艰难,征服了讽刺,扫清了蔑视、耻辱。中国人,就这样在生活中突破,创新。
中华雄狮,一声震天吼!
也许,科技离老百姓有点远。我们也学着老太太们拉拉家常吧。从基本的柴米油盐算起。这消费嘛,当然是不用说,人们早已奔了“小康”。从以前的“温饱型”变为“享受型”。普通的老百姓们也能通过互联网看世界了。也能有精神享受了。
看到这里,我的思绪也随着屏幕飘到了社会上。
可不是,科技其实也在悄悄潜入了生活。以前,从北京到江苏可能是天涯海角,而现在,在火车上舒舒服服打个盹就到天安门。
欣喜,在于发展。
互联网真是神奇,它让人透过一个窗口,就可以看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即使你在再偏僻的地方,也可以一会儿去领略长城的宏伟气势,一会儿去参观埃及金字塔;你可以去攀登日本富士山,还可以在美国的唐人街上漫步……
哪怕你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野之人,也得变成周游世界的“麦哲伦”,成为一个旅行家。
欣喜,在于享受。
欣喜,欣喜,还欣喜。
中国13亿同胞,正乘着一条巨龙,在母亲大地上盘旋,飞速盘旋。每一个人都斗志满腔,都信心十足,每一个都在生活着条路上,一步一个脚印,一滴汗水,脚踏实地的,在向前新的迈进,迈进。我希望我能成为其中一员,为中国做贡献,也为自己的生活增一点苦乐。
摘要: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飞速状态,随着经济一年一年的大脚步迈进也奠基这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名族复兴。回望改革开放六十几年的过去,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单一的农业大国发展到轻工业,又由轻工业慢慢渐变到重工业,到现在的工业多重化,经济多样化。中国经济形势四个基本“没变”,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关键词:经济 多样化
正文:二十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金融危机,希腊经济崩溃等一系列的经济危机,在这样的全球大环境下,我国尚能踏着稳定的步伐在危机大环境下发展前进。我国在习近平主席带领下向多元化的经济体系迈进,并保持稳定发展。
一、中国经济四“没有变”。
2015年11月18日国家领导习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峰会演讲到,中国经济依旧面临这复杂的内、外经济压力,正在经历改革震痛,前所未有的机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长期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这就是习主席阐述的四“没有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经济的信心与努力不变,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全国人民跟这党的的路线下。并提出了四个“坚持”,第一、坚持推荐改革开放。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第二、坚持构造开放式经济。多年来,亚太坚持大开放、大融合、大发展、走出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区域经济合作道路,堪称发展水平悬殊的经济体共同推进一体化的典范。第三、坚持落
实发展议程。要富国必先富民,这是古人留下来的经验。第四、坚持推进互联互通。互联互通的根本目的,是使亚太经济血脉更加通畅,从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潜力。最后习主席还提出来了五个“注重”。我们将更加注重效益治疗,创新驱动,公平公正,绿色发展,对外开放。
二、近年国内经济增速下降的因素。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经济持续上涨已成为人们饭后聊点,但是近年经济增速持续下降的问题也成为了各个媒体,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大国远见”财经峰会上表示连续13个季度经济增长下滑,这是78年的改革开放以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下滑,原因是什么?作为一个发展中转型中的国家,我们肯定有体制问题,也有机制问题,但是经济出现这么长时期下滑的原因,不是我们的体制机制造成的,是国际经济周期的因素造成的。从中我们能够从专业人士的角度了解到,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经历啦长时间的增长所留下的问题是非常多的,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球经济大环境的衰败。我国的经济在此还是保持性很高的。根据查文献,在2008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很慢,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回归到正轨上,在这条经济列车上,我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定会收到这些国家的影响,导致增速下降。但是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在很多发达国家的比较当中我国的生产劳动力还是很发达的,需要把这些机遇转化为增长就必须深化改革,消除双轨制遗留下来的收入分配问题,消除腐败等影响经济秩序、社会稳定的问题,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不久前,习主席访问新加坡落定中新政府的第三个工业园区于西南重庆,这也将会增加内陆地区尤其西南地区的发展。也将对于西部大开发的工程添色添彩。
三、要准确把握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11日在北京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首次明确的确定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的九大趋势性变化。并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我国当今与往后的中国经济大逻辑。我们以此从九大趋势来了解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一,从消费需求来看,过去我国的消费方向是明显模仿式的,什么东西火啦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去消费,我们应该树立争取的价值观,会议提出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解放人民的购买力。二,从投资需求看,经过啦几十年的大规模政策帮扶,传统行业已经接近饱和,新型产业将成为未来的经济主要发展方向。三,从
出口国际收支看,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的出口产量日益降低,拉低经济发展,应选择新方向把出口经济握紧,使出口继续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四,从生产能力与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长期困扰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产业需求的减少,使其供大于求。智能型,小型产业,新兴产业,微型企业将会在增长经济发展的路上起重要地位。五,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廉价劳动力是很大的优势,但是现在人口日益老年化,农业劳动力的减少使很大的问题。往后应当创新成为发展的驱动。六,从市场竞争来看,过去主要是价格的竞争与数量的扩张,现在正在逐步的转型向质量型,市场统一,改变久市场竞争的坏习惯,加快形成透明,有序的市场大环境。七,从环境约束看,过去的发展占用环境很大,现正在向更加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八,从经济风险累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的下降,各类经济风险逐步显现化,但是要化解这些风险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九,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政策刺激应经不在那么明显,应全面调控与配置,进行科学的分配。从这九点了解到国家对于经济的新风标已经树立我们应该把握新常态的趋势变化去了解我国的经济。
四、唱空中国经济?你错了。
工作的创新发展
靳建军
安全是煤矿生产中的首要元素,它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矿山的稳定,更关系到每个职工家庭生活的幸福。由于煤矿行业的特殊性质,操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不能粗心大意,而女人细致、细心的特点恰恰符合了这个要求。煤矿女工家属协管会工作是近年来推行的、以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以提升人的潜意识为出发点,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社会氛围而产生的一种先进的安全管理辅助方法。面对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我们煤矿企业工会如何抓好女工家属协管工作,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安全意识,充分调动女工家属协管积极性。
新三矿北区主要劳动力为周边农村和矿上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和思想基础差异甚大,安全意识淡薄,工作中有章不循,冒险蛮干,“三违”现象时有发生,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煤矿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通风区针对这一实际,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两项”工程为契机,全面开展了“加强女工家属协管员素质提升”活动,举办专门的学习班和讲座,组织她们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她们对煤矿安全生产重要性,安全协管工作光荣职责的认识,提高安全协管效果。同时加大了安全协管组织机构建设,重新调整充实了女工协管队伍,充分调动起广大女工、家属参与安全协管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断扩大安全协管工作的影响和成果。通过加强安全协管队伍管理,提高安全思想认识,为煤矿女工家属适应新形势开展安全协管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形成女职工、家属协助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安全生产,人人为安全操心出力,个个为安全生产献计献策,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特殊作用,共同筑起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
二、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建立科学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机制。
女工家属协管会工作是以人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及和谐稳定为目的,把生产安全的目的、意图及各种安全法规、规程、规定等单调枯燥的条规以家属协管会帮教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职工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熟悉和掌握。针对近年来煤矿安全协管工作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和突出情况,我们逐步将工作重心放到以人为本、开展情感教育的安全帮教、深化协管工作上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规范化工作网络。首先是建立了“三违人员”一帮一结对子帮教制度。对重点人员、重点事件要进行了调查摸底,建档立卡,专人负责。对一些工作难度、反复性较大的“三违”人员,落实专人帮教,一帮到底。对于重点人物,要及时与区队、安监部门共同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定期家访谈心,随时注意职工的思想情绪变化,及时做好超前帮教工作,切实起到安全管理上的补充作用。
三、利用有效载体开展各项活动,切实抓好安全协管工作。
家属协管会工作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一种辅助方法,一项长期性工作,只有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把它纳入煤矿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利用有效载体进行有机结合,下大决心去抓,才能达到良好的人文环境,呈现出效果。我们必须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结合安全文化建设,开展好安全协管活动,在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中,要多重视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如组织女工家属在重大节日和大型活动中,根据实际工作、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自编自演一些安全文艺节目,并深入区队和井口为职工演出,使职工在欢笑、娱乐中受到潜意识的安全教育。积极组织举办因违章造成伤病残职工家属以亲身经历和伤残后带来的痛苦进行现身说法安全教育宣讲会,通过现身说法给广大职工,特别是违章人员起到真真切切的安全警示教育作用。二是结合后勤服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广大女工家属是井下生产的后备军,是做好思想政治的中间力量,是做好安全协管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我们通过在井口和洗衣房设立“安全茶水站”“缝补工服站”等爱心服务站,让入井前的职工能时常喝上热腾腾的安全茶水,衣服破了能及时得到缝补,用这种最为平常、朴实的行动为职工送去实实在在温暖和关心。并开展向职工“献爱心、赠送安全鞋垫”活动,鞋垫上一针一线绣出了亲人的片片深情,使职工鞋垫穿在脚上,安全常记在心中。三是结合家属安全联保合同签订活动,让妻子常吹枕边风,做到班前有嘱咐,班后有询问,保证职工休息好,一心无挂地搞安全生产。四是女职工要足岗位、积极参与安全协管工作。在全体女职工中尤其是像灯房、洗衣房、公寓楼这样的岗位广泛开展“提供优质服务,争当文明窗口”活动,在接待职工时,多关心职工、多嘱咐职工要注意安全不违章,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使职工集中精力搞好安全生产,安全意识进一步得到增强。
四、营造安全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把女工家属协管工作落在实处。
矿工会女工委根据各部门、各工种的特点,将安全警句制作成牌板悬挂于走廊、井口等工作区域,并制作成桌签座右铭放置在办公桌上,提醒每个员工时时刻刻牢记安全。并开展为职工发放安全警示扑克牌,观看“安全教育漫画展”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让职工在娱乐之中也能受到安全教育,为企业安全生产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协管会还把在女工家属协管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协管员和先进事例树立典型,在职工中广泛进行宣传推广,增加大家学先进、赶先进、比贡献创一流的决心和信心。并利用广播、电视、社区新闻以及举办社区安全文化专题节目等,推动家属协管会工作向纵深发展,调动职工参与家属协管会工作的积极性,使女工家属协管会越来越有号召力和影响力,并时刻绷紧安全弦。
一、独立学院图书馆采编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
独立学院大多是由重点中专校升格而来, 通过自身的扩大, 原来的图书馆已不能满足学校的发展, 大多都重新建设新的图书馆, 新馆建成后, 人员的增加赶不上面积的增加, 而采编工作也由原来的传统手工编目改为联机编目, 这种新的工作模式的改变, 对图书馆采编工作造成很大的冲击, 也给采编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尤其是独立学院采编部门原有的工作人员大多都非科班出身。再加上现在教育部对独立学院教学水平评估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 独立学院图书馆面临采书任务大, 采书量多, 回溯建库工作量繁重等问题, 给独立学院图书馆采编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独立学院图书馆采编工作在新形势下发生的变化
1. 独立学院图书馆采编工作模式的变化
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在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发生很大的变化。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广泛应用, 人们获取信息文献的方式得到空前的发展, “信息轰炸”“知识轰炸”的现象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的兴起而层出不穷。在这种环境下, 独立学院高校图书馆的采编工作模式也有了改变。具体有:
(1) 采访内容的改变。在当今数字信息化时代,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信息载体的方式, 从原来的纸质印刷文献, 发展到现在的原有模式与多种信息载体并存的方式。图书馆的采编工作也随之改变, 其中采访工作的内容也有所变化, 表现在采访的对象、环境等方面。如改变了信息的反馈渠道, 信息资源得到共享等。
(2) 文献采选方式的改变。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 图书馆采编部门文献资源采选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原来的采选方式已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广大读者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网上订购的采购方式取代了传统的依靠书目订购文献资料的采选方式, 目前大多都是通过网络、电子书完成采购。这些新的采购形式大大简化了采购程序, 提高了采编的工作效率。另外, 随着各国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 许多发达国家都向发展中国家捐赠大量外文书籍和其它影像资料, 大大丰富了图书馆外文资料的馆藏, 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加直接的外文文献信息, 节约了购书经费。
(3) 编目工作的改变。独立学院的采编部由于人员少和时间紧等原因, 把非核心的粗加工, 如盖馆藏章、粘贴磁条、条码、书标和保护模等业务承包给书商, 强化核心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高校图书馆的编目工作现在多是采取联机编目, 把以往传统的手工编目转为现在的自动化、现代化, 打破了区域的限制, 提高了编目工作效率和实效性。
(4) 编目技术的变化。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 图书馆编目技术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由以前的单一的、独立的编目转变为现在的以一个编目数据为主, 其他高校图书馆共享编目数据的方式。通过这种编目方式的改变, 使高校图书馆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 而且较标准的机读目录格式, 使采编业务工作更规范化。
三、独立学院图书馆采编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
在新形势下, 编目工作出现联机编目趋势, 采编工作业务外包也是必然发展趋势之一。
目前, 许多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已经采取外包方式。外包包括部分外包和完全外包, 各个图书馆应根据各自的馆藏建设和发展需求采取不同的方式。采访部分外包是将采访业务中的前期订单核实、查重、数据提供和数据录入等非核心工作外包给出版商;采访完全外包是将图书馆所有采访业务外包给书商或招标公司。而编目的外包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最常见的是将图书初加工的手工操作工序外包, 并由书商提供所购新书的MARC数据, 更有的图书馆进一步将新书的粗加工和编目工作全部外包给书商。采编业务外包可以降低图书馆运作的成本, 节约资源, 还可以弥补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 能缩短图书采编周期, 提高图书利用率, 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但是采编业务外包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将图书馆业务外包给书商, 会使采编人员对外部技术力量过于依赖, 不利于今后采编工作的开展;书商有可能将一些过时的、利润大的文献品种利用一切“插边球”的机会塞给图书馆;书商聘请的编目人员可能频繁更换而导致编目数据质量不稳定, 从而不利于编目数据格式的统一规范;另外可能出现由于多家书商同时进行加工, 导致大量加工出来的新书交叉到馆, 不利于图书馆及时分配馆藏和进行管理。因此, 各独立学院图书馆采编部门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方式, 切不可盲目跟风。
四、做好在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图书馆采编工作的转型
为了接受新挑战, 适应未来图书馆发展趋势, 独立学院图书馆采编工作应做出新的调整。
1. 着力建立科学合理的馆藏系统。
由于采编部大量繁重的初加工业务外包给书商后, 采编工作人员对图书加工的压力减轻, 但并不意味着无事可干, 而要实现自身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工作档次的提升, 从多方面考虑把采编工作做全、做细。其中比较突出的方面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采访上来。为了独立学院能更好的发展, 图书馆采编部门更是要根据学院专业课程的设置, 构建有本院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对学院今后的发展的方向和有可能增设的学科专业要有所了解, 使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有一定的前瞻性。独立学院图书馆采编人员应对馆内22大类图书的馆藏数量和馆藏种类情况充分了解, 达到合理分配馆藏。如掌握各类图书的馆藏结构状况, 并分析各类图书在馆所占的比例是否合理, 根据学院专业设置及招生情况做出及时的相应的调整;通过查看各专业文献的册数和种数以及在各库室的流通情况来决定各类图书复本量
情感在幼师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雷红 (石家庄市第二十中学河北石家庄050000)
情感来源于心理学范畴。心理学在舞蹈表演、特别是在舞蹈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观察力、想像力的形象思维及艺术创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还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并挖掘学生的内在情感和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首先舞蹈教学课堂上一定不能忽视“情”, 情是舞蹈生存的根基。
舞蹈是一种人体文化, 它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符号。它是通过舞着灵巧、轻盈、协调富有节奏的人体动作来传情达意和抒发艺术魅力的。它不需要任何台词就能创造出一个比现实更美妙、更丰富的意境, 从而唤起观众的情感上的共鸣和美的享受。
形象生动的语言具有煽动性, 能激起观众强烈的共鸣。舞蹈演员是否能与台下的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不是动作美不美、新颖不新颖、奇特不奇特的问题, 而是强烈、精练、形象地表现人物在某种情景中的特定感情。动作堆彻、组接平淡、起伏失调、形象呆板的舞蹈演员, 犹如一杯白水, 淡而无味, 尽管条件很好, 动作完成的很美, 但给人的总体印象仍是一杯白水。白水一杯不能给观众留下隽永的印象。为此作为舞蹈教师, 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例如:藏族舞《西马拉雅》这个舞蹈, 我先要介绍藏族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点, 将舞蹈心理教育引进课堂,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我会让学生想像自己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舞蹈。远方有雪山、牛羊、蓝蓝的天空。学习傣族舞蹈《小卜少》时, 我首先教学生傣族特有的体态“三道弯”和膝部的颤动以及傣族人民的风情。然后让学生想像自己是傣族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和伙伴在水中嬉戏玩耍的情景, 光着脚在水中趟水和洗头的情节。
的多少;结合实际馆藏情况, 及时了解国内外出版发行情况, 对原有馆藏资源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与整理, 调整馆藏结构, 提高馆藏质量, 合理地进行采编工作, 以推进独立学院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
2. 做好新书的宣传推荐工作。
新形势下, 多数独立学院图书馆在招标时就将新书加工处理的工作写进了合同, 一起交给图书公司, 因此, 采编部门工作人员可把一部分精力节省下来, 用于新书的宣传和推荐等工作, 进行新书的二次文献开发。新书由采编部门加工出来并上架, 这中间要有一段时间, 所以怎样才能使读者能更快的了解图书馆所到新书的信息就需要我们工作人员来思考。比如通过制作新书导读、新书通报、重点图书推荐以及在编新书目录等向读者传递最新的浓缩文献信息。还可以在图书馆自己的网络主页上建立图书新书推荐窗口, 向读者推荐近期上架的新书或优秀图书, 同时读者也可借此窗口推荐自己感兴趣的图书。
3. 建立有特色的图书采购方向。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很快的获取大量信息, 并可以海量下载电子图书等资料, 既快捷又方便。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图书馆纸质藏书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 因此要想赢得读者, 图书馆采编部门一定要在制定采购计划时确定有特色的采购方向, 充分利用网上资源, 快速接收新的信息, 通过提升图书馆的服务, 提高馆藏整体效应来求得长远发展。
幼师学生只有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想像力。才能引导幼儿在参与艺术活动时完成他们的心理发展和性格塑造, 真正在他们的心灵中打开一个神奇美妙的童趣世界。为此, 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和幼儿舞蹈动律的学习。
首先要选择一些幼儿会唱, 并能够很快理解其内容的歌曲个乐曲。例如:《大公鸡》《小星星》《小兔乖乖》等。这些乐曲, 学生们都会唱, 幼儿学起来也简单。学生们边唱边跳, 也感兴趣。其次是进行舞蹈动作的创作。创作来源于生活, 我们创作的动作必须与生活贴切。例如:在教授幼儿舞蹈《小鸡和小鸭》的时候, 我让学生说一说小鸡和小鸭在形象上有何差别。学生们就会说:小鸡灵巧, 爱蹦爱跳, 嘴是尖的;小鸭子笨拙, 动作很慢一摇一摆的, 嘴是扁的, 腿是弯的。这样鸡、鸭的形象基本成形。接着我帮助学生们分析音乐, 分析音乐的节奏和乐段, 使他们了解什么音乐小鸡出场, 什么音乐小鸭出场。使学生门基本掌握舞蹈的动律。
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就是舞蹈要富有情感, 要有表现力。在创编舞蹈《小鸡和小鸭》时, 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创编,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添加情节, 比如:小鸡和小鸭在路上相遇并一起游戏等。再比如舞蹈《我们去郊游》, 向学生展示一幅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让学生进行比较随意的感情创造, 从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 体验创造的快乐和满足。
总之, 情感是舞蹈教育的重要一环。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不但会使学生成功地运用肢体语言塑造不同的角色, 表现不同情感的舞蹈作品, 还能使幼师学生保持丰富的想像力, 适应未来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
综上所述, 在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的图书馆采编工作, 一方面要借助现代技术加强藏书质量, 完善馆藏结构, 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要从本馆实际情况出发, 分析采编工作发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趋势, 探讨这些变化的利与弊, 提出优化采编工作的策略, 以提高采编工作的效率, 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适应未来独立学院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开展要求, 从而更好地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摘要: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探析了在新形势下, 独立学院图书馆采编工作发生的改变及其发展趋势, 探讨这些变化的利与弊, 并提出优化对策, 以提高采编工作的效率, 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独立学院图书馆采编工作,挑战,变化,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程显秋, 张桂岩.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联合、创新与发展[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200-203.
[2]李虹.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8.26 (6) :48-49, 64.
[3]靳随玲.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初探[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 :129-131.
[4]杨文辉.图书馆采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现代企业教育, 2009 (3) :154-156
由于实施了正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十多年来,我国没有发生过大的饥荒。但是,也要看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和研究,2011-2013年全世界还有近8.42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占全世界人口的12%,这些饥饿人口,非洲占2.264亿,占21.2%,亚洲5.52亿,占65.56%,其中东亚有1.67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因此,对于粮食安全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我国粮食安全总体上不是很乐观。2006年到2011年中国粮食总量年均增长率为2.78%,谷物增长率为2.87%,每年递减1%,薯类年均增长3.92%。2006年我国人均粮食为380公斤,2011年人均粮食也只有425公斤,年均增长率为2.2%,而同期人口增长率为0.5%左右。但是,从2014年各地实行有条件的放开二胎生育政策,未来人口的增长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粮食安全又需要考虑这一新的变量。
新形势下,我国如何确保粮食安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考虑:
第一,增加种植面积,利用政策激励种粮的积极性,增加粮食总产量。中国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仍处下降趋势,已降至1.52亩,明显低于世界人均3.38亩水平。随着人口继续增长,人均耕地还将下降。另外,我国土地污染严重,环境保护部土壤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中重度污染有可能影响播种面积。因此,保持18亿亩耕地红线还是很有必要。2011年中国稻谷种植面积维持在3005.7万公顷,2012年稻谷种植面积在3029.7万公顷,较上年增长0.7%。从2000年到2011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平均每年递增率不到0.2%。
第二,加大技术投入和改善良种,提高单产。我国粮食单产从1991年亩产280公斤,到2011年380公斤,年均增长率为1.54%。但是我国粮食单产,2012年全国谷物平均是5824公斤/公顷,有15个省区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其中单产最低的贵州省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9%,而美国的粮食谷物单产1991年就达到了6296公斤/公顷。所以农业需要加大投入,推广良种,才能进一步提高单产。
第三,改善消费结构。我国居民食物消费主要还是以粮食和蔬菜为主,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粮食80.71公斤,鲜菜114.56公斤,猪肉20.61公斤,牛羊肉3.95公斤。中国居民消费食物结构从1990年到2011年基本没有很大改变。
【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推荐阅读:
国家安全形势论文09-14
浅谈新形势下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10-24
新国家财政教案10-17
个人安全形势对照检查06-27
连队安全形势分析汇报07-14
安全管理形势部队09-17
中国当前周边安全形势09-28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论文10-10
中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11-18
安全形势分析会汇报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