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无常作文500字(通用10篇)
本周,我们进行了第五单元—— “走近鲁迅”,我也对鲁迅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
鲁迅,一个传奇般的名字。在我还没有学习本单元时,我只知道他在读书时的名字叫周樟寿,而补充了《鲁迅读本》和《阅读快车》之后,我对他的印象更加深刻了。
鲁迅先生的文章大多是白话文,而且有些词语我们从未接触过,比如“猹”、“值年”……所以才会有“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的“千古名句”。这其实也是我偏爱《少年闰土》的`原因,会有一些新词冒出来,令我知识面大增。
而我最喜欢的文章当然是《哈哈党》、《阿Q 阿Q》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啦!一篇《哈哈党》写出了当时社会的虚假,说真话的会挨打,说假话的反倒得到好评,所以如果不想挨打只能说假话,或者像“哈哈党”那样笑:“哈哈!哟唷!”
而《阿Q 阿Q》呢,却用了“找典型”的方法,使《阿Q正传》这本书刚出版时,所有中国人都以为鲁迅先生是在写自己。其实并不是,他只是用了“找典型”的方法,使许多人都情不自禁的对号入座。
可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走的又是另一种路线,以写景为主,但也有描写自己在百草园的欢乐时光,如拔何首乌,摘覆盆子……看的我心花怒放,真希望自己也能有机会试一试。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鲁迅作文500字10篇,欢迎大家分享。
鲁迅作文500字 篇1周末,爸爸带我了鲁迅故里,还没走进大门,一副巨大 墙画印入我的眼帘:一张刚毅的国字脸,一道浓黑的眉毛,还有那嘴角一丝的浅笑,勾勒出一张与众不同的脸。“这是谁,鲁迅先生吗?”我忍不住问爸爸,爸爸凝视着那堵墙,低沉着声音说:“是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惊世名言呼唤出一代文豪啊!”
从爸爸那儿我知道了他,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他就是我们绍兴人的骄傲——鲁迅先生。
进了鲁迅故里,我看了很多有关鲁迅的图片资料,他一生出版了无数著作:《呐喊》、《野草》、《华盖集》、《彷徨》、《朝花夕拾》等专集,倾注了他全部的热情,他用手中的笔对黑暗的旧社会,人吃人的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揭露和抨击。他四处演讲,带领年轻的大学生发起五四运动,他奔走于革命的前线,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线,他的一生真是让人佩服、崇敬的一生。
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要从鲁迅先生那里学到点什么呢?出了鲁迅故里,爸爸给我出难题。是啊,我该学点什么呢?我们现在是和平年代了,不需要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去粉碎国民党反动派了。我们应该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学校建设的更加美好。在班级中我是一名语文课代表,我应该像鲁迅先生那样做一头全心全意为同学、老师服务的“孺子牛”。每天按时收齐作业本,放在老师的办公桌上,每次老师批改好的作业都能督促同学及时订正;同学有不懂的问题我把它收集起来,向老师反映;老师不在时,我可以带领同学读好课文,和纪律委员组织大家上好课。
星期一,我踏着欢快的脚步向学校走去,我要用行动证明,我是鲁迅先生的接班人。
鲁迅作文500字 篇2今年暑假,我游玩了鲁迅故里。鲁迅故里包括:三味书屋、鲁迅故里、百草园和鲁迅纪念馆。
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就来到了鲁迅故里。哇!这里的游客可真多呀!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从入口进去,我们先去了鲁迅祖居,里面是鲁迅的祖父居住的地方,那里既宽敞又美观,每个房间都有每个房间的用处。比如有书房、卧室、琴房、藏书楼等,每个房间都是古色古香的。
然后我们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读书的地方。我终于知道了“早”字的来历,原来鲁迅当时为了给父亲买药,而迟到了,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后默默地在课桌上刻下了“早”字,从此以后,鲁迅再也没有迟到过。
出了三味书屋,我们又来到百草园。百草园是鲁迅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地方,里面有一口封了口的水井。可能是鲁迅太调皮了,大人怕他不慎掉下去才封住了吧。
最后我们参观了鲁迅纪念馆,一进纪念馆大门,迎面而来的几个金色的大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写在鲁迅铜像边上的墙上,这就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吧。纪念馆有许多先生用过的家具、衣物、儿时的玩具,每个阶段的简介,更多的是鲁迅的文稿。
我想鲁迅先生之所以能成为大文豪是因为他从小就对自己要求很高,而且有很强的自制力。今后,我也要向鲁迅先生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不怕困难,勇于挑战。
鲁迅作文500字 篇3我喜欢鲁迅,我没有装深沉。除了课本上的,我甚至没怎么看过他的作品。不是不想看,是真的太难理解了。一个顺口溜大概已传遍了中国的每所学校,说现在的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周树人和文言文并列,可见其难度。
若要我说出喜欢鲁迅先生理由,我还真说不出个所以然。也许是崇拜他的深刻见解,也许是折服于他独到眼界,也许是惊诧于他前沿的思想领悟,也许仅仅是沉迷于课本上鲁迅先生肖像那双深邃的眼睛。
后来在语文选修课本上跟随萧红的笔墨对鲁迅先生了解了更多,在萧红的笔下,鲁迅是一位绅士,一个温和的大哥哥。这让十七岁的我忍不住浮想联翩,若我生在那个时代,真想嫁给他啊。
有一天我跟朋友聊天儿,朋友向我抱怨为什么鲁迅的文章会被选为必学的课文,还变态地要求背诵。我的一句话结束了她喋喋不休的抱怨,我小声地说,我很喜欢鲁迅啊。她朝向远处的头大弧度地转向我,看我的眼神犹如看着一个傻子。然后我们一起沉默到上课铃响,默默地走进教室。
朋友的反应让我怀疑我是不是脑子坏了,可是我控制不住,对鲁迅先生的`迷恋没有任何消减。
随后在同桌的影响下我喜欢上了许嵩,最先吸引我的并不是歌声或嗓音,也不算曲调,而是歌词。那是我偶然间在网上看到关于《毁人不倦》的解读,那篇文章对我的震惊程度犹如一记炸雷,原来看似普通的歌词竟有如此的深意。好奇心驱使我去了解许嵩其他歌的解读,从此打开新世界……
之后的某一天,我又天马行空,我竟然觉得鲁迅先生和许嵩有相似之处,深刻的见解,独到的眼界,温和的大哥哥……我想我是不是魔怔了,两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我居然会联系在一起。
当然,我不会再把这种惊人的想法与朋友分享了。
鲁迅作文500字 篇4我国有一个这样的大文豪:他常常身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胡须成一个隶书“一”字。同学们,你知道他是谁吗?他还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出色的思想家,一个出众的文学家,他就是——鲁迅!
在我看来,他更是一个“特别”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方法与众不同。偶然的一次,我听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鲁迅先生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衣服去理发店理发,一位年轻的理发师打量了他一下,以为鲁迅是一个乞丐,于是就胡乱地给他理了几下,于是鲁迅也就乱抓一把钞票给那位年轻的理发师,理发师便数了数,呀!他猛地一惊,多了许多钱!他的心里乐开了花,真想鲁迅多来几次理发。
过了一个月,鲁迅再次来到那家店理发,那位年轻的理发师认出了鲁迅,就笑容满面地给鲁迅细心地理发,理完后,鲁迅细心地给年轻的理发师付钱,理发师数了数,咦?怎么钱刚好?他用疑惑的眼神望着鲁迅,鲁迅便笑着说:“前一次你乱理我的头发,我也就乱给你钱,但今天你仔细地理头发,那我也仔细的给你钱......“听到鲁迅的一番话,那位年轻的理发师惭愧地低下了头。当我看到这里时,我心想:鲁迅的教育方式真的很特别!
鲁迅不但是个特别的教育家,更是一个关心祖国青少年的好老师。这是我学了《一面》这篇课文后才知道的。
文中的阿累有一次在内山书店买书时,发现买书的钱不够,为了让年轻人可以汲取书里的知识,鲁迅把自己翻译的书送给了年轻人。可见鲁迅十分关心和爱护进步青年,他希望这些青年可以成为国之栋梁,为国效力!
鲁迅的身体虽然随着岁月变成了白骨,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鲁迅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像当年一样——从来没有过改变......
鲁迅作文500字 篇5鲁迅,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是中国的民族魂,是中国文学革命的主将,掀起了新文学的浪潮,为中国文学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他早年学医,在藤野先生的指引下,走上了救国救民之路。他这样做不是为了当官,也不是为了引人瞩目。相比之下,那些打着“改革中国文学”旗号的“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显得多么的卑微。在世人和那些所谓的“前辈”的挖苦下,他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坚强。人生之路本不平坦,不但要注意路面上的石头,还要小心前方的荆棘。但是,当你勇于前进、勇于挑战时,你会发现困难会随你的坚强而消退,最终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在人们眼中,鲁迅总是严峻的。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像刷子一样竖立的头发,一排“一”字型黑色的胡子。的确如此,在鲁迅的作品中,显露出了它对严酷现实的讽刺,对于那些“前辈”的挖苦,他经常反唇相讥。而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对他五彩缤纷的童年进行了描写,让我们领略到了这位文学大师也有柔情的一面。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珍惜和拥护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鲁迅的死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是奴隶性很强的半绝望的国家;也因鲁迅的死让人们意识到了民族的确尚有可为。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鲁迅这位伟人不但给后人留下了他的传世之作,还有他的丰功伟绩。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黄土中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鲁迅作文500字 篇6拂开历史的迷雾,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岸的身影,伫立在思考的悬崖上,冷眼对世间的玷辱污蔑,用一枝悲凉而又锋利的笔,写着世态沧桑。
童年时的他,家境还算殷实,无忧无虑地过着公子哥儿的生活,后来父亲病重,家道中落,他苦心为父亲治病,却仍不足以与死神对抗,后来他去了日本仙台留学,遇到了此生的恩师——藤野先生,在留学过程中,他意识到中国之所以如此衰败,根本在于人心,在于思想的落后,由此,他毅然决然地放下手中用来解剖动物的手术刀,拿起了另一把更为锋利的匕首,解剖着中国人落后已久的的思想,他用这支匕首,插进了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的心脏,他用这支匕首,呼唤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与振兴。
从鲁迅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精神,那是一种顶天立地,山海所不能摧之的精神,那是他对祖国的热爱,渴望祖国振兴的强大精神,是他对光明灿烂的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和坚持在昏沉的黑夜里同黑暗势力抗争的勇猛顽强的精神。
从鲁迅的文中,我看到了他的期盼,他对光辉灿烂的黎明的期盼,他对国人觉醒的期盼,他对祖国振兴的期盼,因而,他用他的笔,毫不留情的表述国人的劣根性,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满纸的“吃人吃人”,满纸的荒唐言,浸透着一把辛酸泪,他渴望以此来使国人觉醒,以此来使人思想进步,以此来使国家振兴。
走进鲁迅,看看鲁迅的一生,他的作品给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被誉为“投枪与匕首”插进了封建主义的心脏,其文,言辞辛辣,描绘人间百态,其人,铁骨铮铮,彰显民族精神,其文,其人,值得千万万后辈景仰。
鲁迅作文500字 篇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是鲁迅先生的名言,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身为一个绍兴人,我却连鲁迅先生都不了解,所以我决定先从鲁迅故居开始了解他。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来到了鲁迅故居。我迫不及待的冲进去,扑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石碑,上面刻着”鲁迅故里”四个大字。
绕过石碑,向前走一小段路往右转,跨入树阴遮蔽的石库门,就是鲁迅一家的住所,楼房后有一天井,青石板铺面,天井里种植着一株高大的桂树,每到深秋,桂香扑鼻,因而又称桂花明堂。过天井有两间南北朝向的楼房,前后缕披花格门窗,东边楼下中间用板隔开,前半间称小堂前,小堂前里太师椅,方桌,茶几仍照原样摆放,鲁迅小时候常到这里看书,写字,画画,他所写的《诗中画》也就从这里诞生。
走出鲁迅故居,往前过三间平屋就是百草园。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已道尽百草园里的斑谰色彩。百草占地两千多平方,那有“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根”至今仍保留原来的样子。百草园虽然名字好听,可却只是一个小菜园,即使是这样,这里还是成为了鲁迅儿时的乐园。百草园的旁边就是鲁迅纪念馆,在这里我知道鲁迅一生经历的事情,由于鲁迅的祖父是大官,他死了后鲁迅家就没入贫困,家里的东西一样一样的被当掉,鲁迅从中看透了世态的卑俗。
短短一天我就游遍了这个地方,鲁迅故居虽然不大,却令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鲁迅这位伟人。
鲁迅作文500字 篇8随着公交车的颠簸,我来到了鲁迅故里。
一下车,我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浮雕,上面雕刻着四个大字——鲁迅故里。我想这下可以见识见识鲁迅故里的风采了。
鲁迅故里的土特产和古玩不计其数,都是最主要的特色之一。
鲁迅故里的臭豆腐可是颇负盛名!那个臭豆腐炸出来的臭味越浓越好吃。我吃了一个,那种滋味比得上山珍海味,外脆里嫩,包裹着金黄色的脆皮。脆皮一下子脱落下来,剩下的洁白无瑕的豆腐也是颇有一番风味。让人吃了回味无穷,还想再吃。
鲁迅故里的陶瓷也是挺有名的。陶瓷的做工精致,巧夺天工。我也来为陶瓷釉彩。我先是在瓶中央画一个人,那个人手里拿着一朵花,瓶口染成红色的,代表喜庆,瓶底就画一个福字。瓶的边缘我就画了几棵小草,就完成了我的著作。
鲁迅故里最著名的就是鲁迅的故居了。鲁迅的故居分祖屋和故居,祖居是鲁迅爷爷的爷爷住的,跟鲁迅无关。最主要的就是鲁迅故居了。最让我感到稀奇的就是鲁迅的仓库。鲁迅的爷爷是清朝时代赫赫有名的大官,家财万贯,但由于最后家庭破落,只留下了套祖屋给鲁迅和周作人。鲁迅的仓库下面有一口类似井的一个大口,里面是个地窖,是专门窖藏酒的地方。也可以根据地窖改变地面温度。
最后,就是百草园了,百草园有一个石井,是周家汲水浇地之处。童年鲁迅经常在这玩耍,在石井上跳上跳下。
由于鲁迅故里的景物太多太多,我就不给大家一一道来了。鲁迅故里闻名中外,景物数不盛,吸引了不少国外游客,我们随同他们一起浏览了各个景点。
鲁迅故里可让我大饱眼福啊!
鲁迅作文500字 篇9今天,学校龙湫文学社组织去绍兴,游览文学巨匠鲁迅的家——鲁迅故里。大家早早地来到了学校,谈论着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大家对鲁迅充满好奇,个个都兴奋不以说个不停。我们的汽车经过三小时的漫长行驶终于来到了绍兴,来到了盼望已久的鲁迅的家。
鲁迅故里位于城区鲁迅路都昌坊口,是一所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坐北朝南的六进的大宅院,建于清代乾嘉年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我们首先来到了三味书屋。那里是鲁迅先生曾经攻读诗书近五年的地方。屋里摆放着一些椅子和桌子。一个“早”字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先生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样子。接着我们经过小桥来到了鲁迅的祖居。那里有“德寿堂”、“香火堂”等古建筑,是用于拜祭祖先、会客和居住之用。
鲁迅故居的后面即“百草园”,其实就是菜园,占地4000平方米,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已道尽了百草园的斑谰色彩、盎然情趣。有大小两园,南称大园,与西边梁家园子隔一堵1米多高的泥墙。有“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根”至今仍留存如故。那里有一口井听导游讲:鲁迅小时候经常在井口蹦上跳下,母亲怕他掉下去,在井口上盖了石盖,后来又用两根粗粗的木条拼成了一个叉叉钉在井口上,表明不能在井口玩耍。
绍兴之旅就要结束了,我们坐上了回程的车子,怀着喜悦与充实和鲁迅故里挥别。
鲁迅作文500字 篇10上个星期六,我和妈妈乘动车组来到了绍兴。我们先去了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包括鲁迅祖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等。一进鲁迅故里,就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因为外面都是高楼大厦,而里面都是老房子:不高,但很有特色。先进了祖居的大门,就来到了“客厅”,“客厅”里的家具已经很旧了,显然已经放了几十年。鲁迅他家里非常富有,都有一张高档的“宁式床”了。“宁式床”是一种木头做的床,木头上刻着十分漂亮的花纹,还镶嵌着漂亮的图画。
鲁迅故居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这里。故居没有祖居那么大,但家比祖居的要新。客厅的摆设与祖居的一模一样,刚进去时我还以为走错了。百草园其实就是鲁迅他家的菜地,也是鲁迅玩耍的地方。鲁迅先生曾写道如此生机勃勃:“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想必当时一定很美,但现在却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菜地。
以前有两种“学校”,是“私塾”和“家塾”。所谓“私塾”,就是由学生到老师家里去读书,“家塾”就是请老师到自己家里来教书。三味书屋是鲁迅读书的地方,是一个由寿镜吾老先生办的“家塾”。鲁迅的座位在东北角上。但他原本是坐在东南角上的,但因为你、那里是一条过道,经常有人进进出出,他很喜欢读书,但又静不下心来,于是他要求老师把他的座位东北角。鲁迅的座位上刻着一个一寸见方的“早”字,据说鲁迅有一次迟到了,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后刻下“早”用以自勉的。
从爸爸那儿我知道了他,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他就是我们绍兴人的骄傲——鲁迅先生。
进了鲁迅故里,我看了很多有关鲁迅的图片资料,他一生出版了无数著作:《呐喊》、《野草》、《华盖集》、《彷徨》、《朝花夕拾》等专集,倾注了他全部的热情,他用手中的笔对黑暗的旧社会,人吃人的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揭露和抨击。他四处演讲,带领年轻的大学生发起五四运动,他奔走于革命的前线,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线,他的一生真是让人佩服、崇敬的一生。
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要从鲁迅先生那里学到点什么呢?出了鲁迅故里,爸爸给我出难题。是啊,我该学点什么呢?我们现在是和平年代了,不需要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去粉碎国民党反动派了。我们应该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学校建设的更加美好。在班级中我是一名语文课代表,我应该像鲁迅先生那样做一头全心全意为同学、老师服务的“孺子牛”。每天按时收齐作业本,放在老师的办公桌上,每次老师批改好的作业都能督促同学及时订正;同学有不懂的问题我把它收集起来,向老师反映;老师不在时,我可以带领同学读好课文,和纪律委员组织大家上好课。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鲁迅作文500字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迅作文500字 篇1随着公交车的颠簸,我来到了鲁迅故里。
一下车,我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浮雕,上面雕刻着四个大字——鲁迅故里。我想这下可以见识见识鲁迅故里的风采了。
鲁迅故里的土特产和古玩不计其数,都是最主要的特色之一。
鲁迅故里的臭豆腐可是颇负盛名!那个臭豆腐炸出来的臭味越浓越好吃。我吃了一个,那种滋味比得上山珍海味,外脆里嫩,包裹着金黄色的脆皮。脆皮一下子脱落下来,剩下的洁白无瑕的豆腐也是颇有一番风味。让人吃了回味无穷,还想再吃。
鲁迅故里的陶瓷也是挺有名的。陶瓷的做工精致,巧夺天工。我也来为陶瓷釉彩。我先是在瓶中央画一个人,那个人手里拿着一朵花,瓶口染成红色的,代表喜庆,瓶底就画一个福字。瓶的边缘我就画了几棵小草,就完成了我的著作。
鲁迅故里最著名的就是鲁迅的故居了。鲁迅的故居分祖屋和故居,祖居是鲁迅爷爷的爷爷住的,跟鲁迅无关。最主要的就是鲁迅故居了。最让我感到稀奇的就是鲁迅的仓库。鲁迅的爷爷是清朝时代赫赫有名的大官,家财万贯,但由于最后家庭破落,只留下了套祖屋给鲁迅和周作人。鲁迅的仓库下面有一口类似井的一个大口,里面是个地窖,是专门窖藏酒的地方。也可以根据地窖改变地面温度。
最后,就是百草园了,百草园有一个石井,是周家汲水浇地之处。童年鲁迅经常在这玩耍,在石井上跳上跳下。
由于鲁迅故里的景物太多太多,我就不给大家一一道来了。鲁迅故里闻名中外,景物数不盛,吸引了不少国外游客,我们随同他们一起浏览了各个景点。
鲁迅故里可让我大饱眼福啊!
鲁迅作文500字 篇2一支笔就是一把利刃,一个字,就是一柄长矛,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您一生的写照,狂人日记你笔下的阿q你笔下的野草,啊鲁迅先生,你让我由衷的感受到了敬佩。
忆往昔,你那伟岸的背影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家庭中的大起大落原来是衣食无忧的您不得不担起生活的重担,可命运总是不太好,父亲的死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贫困,您不得不去国外求学,在那里你认识了藤野先生,在一次与留学生看电影时,片中因为背叛祖国被处决的中国人,使您深感悲痛,手术刀只能医好中国人外表的腐朽,但拯救不了他们内心的黑暗,于是您依然决定弃医从文,用自己尖锐的文笔刺破那些卖国求荣者的虚伪外表,激起中国麻木的人内心的世界。
离别啦,先台后您踏上了回国旅程,开始发表作品,狂人日记野草等等作品陆续发表,而您也完成了梦想的一部分,但只是唤起了一部分人的良知是没有太大的用处,你又开始了拯救之路。
随着更多人民被唤醒,您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但是你也不把自己生病当回事,仍然没日没夜的工作着,亲戚朋友,见了都想帮助你,可是明确明朗的笑了,笑说与其不工作多活几年,还不如好好工作少活几年,但这样没日没夜的工作始终是不行的,病魔最终还是耗尽了您的身体,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您闭上了双眼辞别了这人间,一颗文学史上的璀璨明星悄然离世,全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赶来哀悼,许多作家写下了您的故事。
我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还是会有的。您在文学史上不仅仅只留下了名言名句名著诗歌名留下的,还有那些令人敬佩的品质,鲁迅先生,你虽然消失在了红尘滚滚的人间,但你却永远活在了广大人民的心中。
鲁迅作文500字 篇3在铁时空中(3042年),地球上的人们用高科技复制了地球上的所有物置,就连穿越时空这个事情都可以做到。人们在半铁时空(3000年)的时候,就打造出来了非物质吸收器。它的最大容量是可以装下两个月球,最小容量都可以装下半个月球。就这样,一个黑洞就这样给"抓"了过来。科学家们就把黑洞的非物质的超反核能,这个超反核能只要一点点的差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半个地球被炸飞,半个地球被污染。(可这个世界它可以在反复强调下重新开始,生长出新的地球)但是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才有今天的成就。
现在就有了"黑洞"穿梭机。(不过要排号)终于到我了,工作人员就问我要传送到那个时空。我便说:"铜时空半尾圈7:00分"。工作人员就有点好奇问我为什么要去那么久的时空,为什么不回未来的的合金时空。我回了他一句,"我想见一下伟大的鲁迅先生的本人,他是我在书上看的伟大的人之一。"工作人员回答到:"好吧,因为铜时空的时空时间超过了现代的黑洞传送技术,所以最多也只能在那里呆上90个小时,这个时间如果你还没有回来的话,你就会被在那里时空同步化,就在也无法回来了。"我说:"走吧!"
终于回到了鲁迅在的时空了,我就跟鲁迅在"百草园"玩耍。他告诉我他的长妈妈说这里有"美女蛇",会吃人。之后,我和鲁迅先生去了他学习的地方,"三味书房"。可遗憾的是时间不够了,我跟鲁迅先生说了再见就离去了。
我终于见到了鲁迅先生!
鲁迅作文500字 篇412月27日,我们少年通讯社的同学们出了一趟差,把上课地点挪到了鲁迅的故乡绍兴。
坐着大巴经过近两个小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鲁迅故居。鲁迅故居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个字——大。房屋一间连着一间,前厅、书房、卧室、浴室、缝纫房、客房、餐厅、药房,再加上各式各样的祠堂,随处可见的天井,走得我晕头转向,像在穿越迷宫一样。鲁迅故居给我的第二感觉是两个字——古朴。房屋都是木头结构的,桌椅上的雕刻精细美观,祠堂里的每一把凳子上雕刻的图案,一模一样,简直像是复制的。门窗特别漂亮,方格形的,花朵样的,龙纹的,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鲁迅故居给我的第三感觉是三个字——有文化。祠堂里随处可见的是鲁迅先生的亲笔书画,就连卧室也挂满了鲁迅的诗词。端庄典雅的楷书,龙飞凤舞的行书,古色古香的隶书,虽然我读不懂上面写了什么,但是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绍兴之行最让人难忘的就是三味书屋了,这是鲁迅小时候上课的地方。为什么叫三味书屋呢?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三味即“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做大官;“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向往山珍海味;“诗书滋味长”就是体会书中深奥的内容,从而体会深长的滋味。走进三味书屋,大家最感兴趣的是鲁迅的座位,特别是他桌子上那个远近闻名的“早”字。我曾经听说,一次鲁迅为了给父亲抓药,上学迟到了,被老师批评了。鲁迅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在座位上刻了一个“早”字,以便提醒自己以后不能再迟到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这次体验活动,使我知道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鲁迅作文500字 篇5星期六下午,阳光明媚,妈妈带我和姐姐去鲁迅故里玩。到鲁迅故里,我们看到了好多游客。妈妈说:我们就跟着导游阿姨吧,这样就可以知道得更详细一些了。
我们先去了鲁迅祖居,那里有好多房子,我还看到了他们的厨房里有大灶和小灶,还有一些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东西。然后我们去了三味书屋,那里其实是鲁迅爷爷的老师——寿老先生的家,厅堂上挂了一张寿老先生一生唯一的照片。我看到了鲁迅爷爷读书时用过的刻了“早”字的桌子。导游阿姨说:当年鲁迅爷爷为了给他爸爸买药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了,鲁迅爷爷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迟到过。
走出三味书屋,路边在大声地叫卖臭豆腐,我馋了叫妈妈给我们买,嗯,真的好香又好吃。
接下去我们去了鲁迅故居,我看到了天井里有一块石板,问妈妈:“这个是不是做仰卧起坐的地方呀?”妈妈和姐姐都笑了,说这个是洗衣服的地方,旁边还有好大一只缸呢。故居后面就是百草园了,那里有高高的皂荚树和光滑的石井栏,还有好几棵一百多岁的老树呢。有一棵柿子树,它旁边的牌子说有一百多岁了,可是跟其他一些同样年龄的樟树相比,它怎么会小那么多呢?好奇怪!我问妈妈周老师上次拿来的小柿子是不是从这棵树上摘来呀。在园子里我还看到了好多竹子,而且它们身上都写着字,妈妈说这些字都是游客用刀刻上去的,那么这些竹子一定会很痛吧。我们要保护树木,不做这种坏人。
要回去了,我和姐姐还跑去和铜像拍了好多照片呢。
鲁迅作文500字 篇6照片中鲁迅先生是一位与孙中山先生长得很像的文绉绉的大叔,他俩都留着不长不短的八字胡,身着笔挺的中山装。他向上扬的嘴角看着那样的和蔼,可就是这样一位和蔼的大叔,文笔与思想却是那样犀利,慑人心魄。
鲁迅先生的文章看过后,会让人心头有一股说不出的伤心,为主人公的悲惨的命运而难过。这种感觉就像浓雾一样笼罩在心头挥之不去。善良且希望是有喜剧结局的我怕悲剧。由此,我脑海中划出一个奇特的等式:鲁迅=愤青=批判=和蔼=悲剧。
《孔乙己》一文中,“我”以一个酒馆学徒的身份目睹着整个过程。酒馆老板,客人和“我”对孔乙己都表现的是嘲笑,不耐烦,与冷漠。可怜的孔乙己老实,腼腆地回答着,脸一红,反而又成了大家的笑料。当孔乙己问“我”会不会写“茴”字时,“我”应都懒得应。孔乙己失望地走了。读到这一处,我的心一阵痛。我不禁想问:在这些人自顾自取笑别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社会底层人员的尊严?!如果换作一个官老爷,谁又敢如此放肆?是不是在欺软怕硬呢?都长着一双势利眼,看谁有权有钱就巴结……
当文章尾声说孔乙己最后一次用手走来喝酒,双腿因仅窃了一本书而被打折时,大伙不但没有同情与怜悯,反而变本加厉地侮辱他;老板明知孔乙己没钱还要他还19个大钱,并因此对他再次取笑一番。这些人是不是早对世界的悲剧麻木了?这些人还有没有人的灵魂?
鲁迅先生写悲剧但这些悲剧正是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鲁迅作文500字 篇7你每天很早起床,为生病的父亲熬药;你在百草园里和小朋友们一起欢乐的玩耍;你和小朋友们的友谊很好。你就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几个同学约好一起去鲁迅居里游玩。一走进门口我看到一座铜像上面站着鲁迅和他的朋友,据说小时候他们在百草园绿油油的草坪上玩,非常友好,重来都不会吵架。不像我有时候还要欺负一些弱小的同学,想起这些鲁迅小时候的故事,顿时让我感悟到了:我们再大也不可以欺负弱小的同学,那样的做法是不对的,我要把这个不好的毛病改正过来。
顺着弯弯曲曲的石头小径,我又来到了三味书屋。里面很暗,摆着几张非常简朴的课桌,一个教室最多只能坐下七到八个人。我走进去发现有一张课桌上刻着一个“早”字,提起这个早字,我还知道鲁迅小时候的一个故事:鲁迅的父亲生病了,鲁迅每天一早都要起来为父亲熬药,熬好药等父亲喝完再匆匆忙忙赶到学校。可是每天都要迟到,要被老师批评。于是鲁迅就在课桌上刻了一个大大的“早”字来提醒自己。从此有了这个早字,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鲁迅这么爱学习,我也要向他学习早上早点起床的好习惯。
入口处,一面洋溢着浓郁水乡风情的大型浮雕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浮雕上镌刻着“鲁迅故里”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虽然我不太了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正含义,但望着一旁鲁迅先生的半身像,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随着人潮,我们走进了鲁迅祖居,白墙黑瓦,典型的江南建筑。临近春节,乌黑的大门前高高地悬挂着红灯笼,地上铺着大块的青砖,雕花桌椅,镂空窗棂……穿梭在一间又一间的房屋中,我不禁迷了路,可想而知,鲁迅家族是多么富贵啊!
走出鲁迅祖居,穿过一条古色古香的朴素小巷,走过一座小石桥,便是那有名的“三味书屋”了。从一扇黑漆漆的竹门进去,第三间就是书屋,中间挂着一块刻有“三味书屋”四个大字的匾,匾下桌台上摆着一幅惟妙惟肖的《松鹿图》,那是当年学生行礼的地方。书屋东北角便是鲁迅用过的一张书桌,上面刻着一个“早”字,隔得太远,虽然我未能亲眼看到这个“早”字,但我知道这个“早”字是有故事的:当年鲁迅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上学迟到了,老先生严厉地批评了他,他便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来警醒自己。从此以后,鲁迅就再也没有迟到过。
离开“三味书屋”,我就直奔鲁迅先生笔下令人神往的百草园,我要寻找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可是,我在百草园找了半天,除了一片菜地和一口石井以及一块刻着“百草园”三个醒目大字的石头外,什么也没找到。那个曾给年少的鲁迅带来无穷乐趣的百草园如今只不过是个菜园子罢了,让人颇为遗憾。
鲁迅的笔下总能写出呢么多活灵活现的人物,其实他们都不存在但是却总是会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
他的笔下最典型的无疑是知识分子和普通人,所体现的是对黑暗和封建的批判。《祝福》中的祥林嫂本来有着善良、勤劳的精神品质,但是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的一直紧紧地缠绕在她身边,束缚着她,最终生活的压力使她终于支撑不住了,在厄运的折磨之中死去。其中在一遍又一遍听着祥林嫂诉说他的苦闷的人,没有体现出一丝的同情,黑暗的封建社会使他们麻木了。
在鲁迅文中只要有黑暗就会有光明,总是有一群知识分子活跃在黑暗之中。《药》中的夏瑜、《长明灯》中的疯子、《一件小事》中的“我”和《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等,他们都是封建社会的反抗者,但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鲁迅通过写他们从中仿佛找到了就中国的办法:“韧性”精神和恰当的斗争策略。渐渐地鲁迅开始利用他的文章,在文中探索,并在现实中实现批判。在《狂人日记 》中作品通过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观察了他身边的人,洞悉当时的吃人社会,作品不仅表现了彻底的对批判封建礼教,还表现了鲁迅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狂人日记》中不只有对封建黑暗的批评,还有的直射分子和爱国志士的提醒,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
在鲁迅身上,令人能感到满腔悲枪,千古兴衰及对中国未来美好的努力、期盼。鲁迅一直都在用他手中的笔及写下的文章,告诉着我们这些,只有经历推倒的痛苦,阻隔的墙才能成为沟通的桥,才能对未来有更好努力。
我记住了一个人,相必大家都认识,他就是我国的大文豪家——鲁迅,我十分喜欢看他写的《朝花夕拾》,里面有许多生动的故事,有十分疼爱我的长妈妈,有三味书屋的乐趣……
第一篇《狗。猫。鼠》,这是《朝花夕拾》的头篇美文。文章开篇联系现实,引出“我”对猫的仇恨,接着用西方童话做讽刺“现代评论派之流星”是“没眼力的狗”。之后才开始对往事的回忆,夏夜祖母在桂树下给我讲猫的故事。隐鼠之死;到了北京,猫伤害了兔的儿女们,夜间时常嚷嚷扰人。可见,自始至终,我仇恨猫的理由都是“光明正大”的。
第二篇《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写人的散文。文章起始,简略说明长妈妈姓名的来历和家人对她不同的称呼,从中便可以了解她身份的卑微和地位低下。随后通过“切切察察”“睡觉像个大字,”等细节表现她的饶舌、粗俗、不拘小节;又通过她懂得许多“道理”“规矩”表现长妈妈的迷信、善良;长妈妈给我们讲长毛的故事,让我觉得她有种神力。
第三篇《五猖会》是旧时酬神曰赛,也化指节日娱乐历史。文章虽名为五猖会,实是以小见大,揭露封建家庭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压制。文中始终没有正面叙述五猖会的场景,而是用了很大篇来说明迎神赛会对儿童的吸引力,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到来了。
第四篇《无常》承继《五猖会》而来,细致刻画了迎神赛会上的“活无常”的形象,若将这两篇散文和小说《社戏》集中来读,我们可以发现绍兴节日迎神赛会的民俗的真实景象。
鲁迅一生所写的著作不计其数,但是朝花夕拾的魅力和
——鲁迅小说中女主人公形象初探
文学院0503班 王悦 05010316 [内容梗概]:妇女问题,是关系社会文明的重要问题。鲁迅,对妇女问题始终给予极大的关注。他在作品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妇女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作者在同情她们的命运,关注她们的生活有的同时,也为她们的解放道路作了深层次的探索。
[关键词]:
单四嫂 祥林嫂 子君 爱姑 悲惨 反抗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作家对广大妇女的命运总是寄予了特别的关注和同情。他们以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丰富的审美意蕴,精心塑造了一个个真实动人的女性形象。在这个基础上,鲁迅小说中由单四嫂(《明天》)——祥林嫂(《祝福》)——子君(《伤逝》)——爱姑(《离婚》)四位女主人公组成的妇女形象,不仅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广大妇女在封建礼教统治下所遭受的残酷迫害和所进行的无力抗争,而且对妇女自身所背负的历史的负荷和精神的重压,作了全方位的剖析和多角度的透视,从而体现了鲁迅对中国妇女心态的深度把握和妇女解放问题的非凡思考。在这组妇女形象的身上,深深地烙上了属于鲁迅的那种深邃思想和高超艺术的印记。
一
《明天》的主人公单四嫂,“是一个粗笨女人”。她勤劳善良,丧失丈夫后,遵循着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观念不敢改嫁。她没有什么非分之想,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然而,厄运却向她袭来。宝儿生病,求签、许愿、吃偏方,宝儿的病依旧不见好转。她只好把希望押在庸医小仙身上。但宝儿最终还是死了,这个寡妇的最后一点希望也随之破灭。
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养成了逆来顺受、愚昧麻木、毫无抗争意识的奴隶性格。她对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打击和不幸,只是通过所寄托的如梦幻般的“明天”,依旧是永远无法兑现的梦。
鲁迅曾指出,妇女“是做了旧习惯的牺牲①”。单四嫂对封建道德教条的一味遵
从,对自己的命运甘心情愿地任人摆布,这就意味着等待这个可怜寡妇的,只能是更沉重更无穷尽的痛苦和悲哀,是更漫长更黑暗的无情岁月。
二
和单四嫂一样,《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位勤劳善良的普通村妇,也是被封建礼教吃掉的弱小者。封建社会的买卖婚姻使祥林嫂嫁给一比她小十岁的男人,丈夫死后,其婆婆又将她像牲畜般的卖给贺老六。但第二次婚姻更不幸,夫亡子丧,大伯收房,将她赶出贺家坳。当走投无路的她再次到鲁四爷家作佣工时,她已被封建礼教判定有罪:寡妇再嫁,伤风败俗;克夫克子,更是不祥之物。为赎罪名,祥林嫂用光她的工钱,到土地庙里捐了一条门槛,当作自己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然而,不管她怎么为自己的命运竭力挣扎,她的种种努力始终得不到人们的许可。最后,在人们喜气洋洋的祝福声中,祥林嫂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可以说,祥林嫂是被封建社会政权、族权、夫权、神权这四条绳索活活勒死的。
封建卫道士鲁四爷,他不但对祥林嫂这个廉价劳动者进行残酷的剥削,从身体上对她进行摧残,还从精神上进行无情打击,指责她“不干不净”、“败坏风俗”。最后将她踢出门外,使她沧为乞丐,最终倒毙街头。族权的代表者婆婆和大伯,一个将守寡的她当牲口出卖,一个又将夫亡子丧的她赶出家门。这一出卖一驱赶,充分暴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也使祥林嫂身心受到了打击。之后,社会无处不在的神权思想,又继续给她精神上的重创。柳妈对她宣传阎王对寡妇再嫁惩罚的因果报应,这使从肉体到精神都受着双重奴役的祥林嫂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尽管柳妈这种并非恶意的恫吓带着封建迷信色彩,但愚昧麻木的祥林嫂却深信不疑。当她“捐门槛,赎了罪”后,坦然去拿祭器时,四婶的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无异是死刑判决。封建神权这最后的致命一击,无情地碾碎了祥林嫂最后的希望。除了死,她别无选择了!祥林嫂最终被封建制度这座大山压碎了。她的死,是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彻底批判与否定。
鲁迅在揭示封建势力对祥林嫂迫害的同时,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但她这种反抗意识是朦胧的。由于长期以来,受着封建反动文化思想的毒害,所以祥林嫂本能地以封建文化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处世为人的依据和标准,故她的反抗是受封建思想意识支配的。她第一次逃到鲁镇工谋生,这种对族权和夫权的反抗本是正当合理的。但她不懂这是她求生存的权利,她逃走的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婆婆的虐待,最后她还是被婆婆劫回卖掉。她被强迫改嫁时,也拼命反抗,但这
种是对“从一而终”的恪守,是对封建节烈观的愚忠。最后,她临死时发出的究竟有没有魂灵地狱的疑问,虽然表明她对封建神权思想有所怀疑,但她的思想依旧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祥林嫂这一系列的挣扎和反抗,是不自觉的,其力量是微弱和苍白的,她最终还是被要深蒂固的封建大网络所捕杀。祥林嫂的最终死去,虽然与自己的愚昧软弱不无关系,但根子还是吃人的封建制度。
三
相对单四嫂、祥林嫂来说,《离婚》中的爱姑,是鲁迅妇女题材小说中最具反抗性的农村妇女形象。爱姑十五岁嫁入施家,婚后其夫另有新欢,要撇掉她。为了不被丈夫离弃,她大闹的,不是离婚,而是不离婚。她在众人面前怒骂其夫为“小畜生”,其公公为“老畜生”,这种大胆、泼辣、不屈不挠的性格,使这场斗争显得激烈和火药味十足。“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最后,在七大人的“调停”下,爱姑的不愿离婚最终还是离了。
在庞大而坚固的封建势力面前,爱姑这条不安分的鱼,只能在水池中掀起几点水花,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吃的命运。她想凭借个人的力量,去冲破用几千年时间织成的强大的封建罗网,那只能是妄想。当她意识到这点时,却又可悲地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身上,认为他会为她主持公道。而封建秩序和封建利益的维护都是由七大人之流操纵的。爱姑这种天真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最终只能自吞失败的苦果。在潜意识里,爱姑认为被丈夫休掉是“失节”的大事。在封建社会性,只有休妻,没有离婚,而休妻是当时社会被人们尤其是妇女认为最耻辱的事情,被休之人,其地位连寡妇也不如。为此,爱姑才反抗,想讨回一个“说法”。爱姑表现出来的行为,说明她灵魂深处还是被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从一而终”的观念牢牢地统治着。从这一角度看,尽管她的反抗激烈,但其意义是有限的。
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封建社会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在数千年漫长而黑暗的艰难历程中,所受的封建思想毒害更深,背负着更为沉重的精神重压,灵魂深处被奴化被扭曲更为严重。作者鲁迅对她们表现出更大的关怀与同情,同时也表现出无限的悲哀和忧愤。
四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在关注妇女问题时,不但把眼光放在农村妇女身上,也把焦点放在城市的新型女性身上。
《伤逝》是鲁迅以城市知识女性作为主人公的作品。子君与祥林嫂不同的是,她受过知识的熏陶,是被“五四”新风浪吹醒的知识青年。她敢爱敢恨,具有叛逆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子君追求个性解放
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的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②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确是大无畏的。子君不但“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而且勇敢地喊出了个性的最强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他们受西方自由平等、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奋起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二)、子君与涓生成功同居
共地同居同志趣和追求使两颗年轻的心贴在一起,涓生因为看不见子君而感到“百无聊赖”,并为子君的安全忧心忡忡,“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一旦子君来到自己身边,他就感到内心充实,提着的心也就“宁帖”下来。子君更是为了和涓生恋爱,不顾一切议论和阻拦,毅然冲出封建家庭,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她对路上遇到的各种敌意的眼光“全不关心”,两个青年人为着他们的纯真爱情和个人幸福,勇敢地跟周围的封建势力作斗争,并以两人的结合向封建社会予以强有力的回击。
(三)、子君与涓生爱情的破裂
他们同居后,幸福和甜蜜的生活却没有多久就开始有裂痕。子君在建立小家庭后,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阿随,见识越来越短,经常和官太太暗斗。她沉入日常生活而不作超越性人生追求是她生命中的缺陷。而涓生从恋爱转入婚姻后,由于不能从浪漫中回归到日常生活的现实,因而失去了爱情“更新、生长、创造”的心理能力。面临生存危机时,如何处理基本“求生”的难题时,他却避免与爱人共患难,从而在不顾惜爱人或曾爱过的人的生死的情况下先保证自己的生存,涓生虽标榜男女平等,也真心希望子君能与他共同奋进,却仍摆脱不了男权意识,最后还是习惯性地以女性为牺牲,抛弃了子君,最后子君死去。而涓生在他的“悔恨和悲哀”中自责,抱着悔恨的心情迁回原住的会
馆。涓生和子君这一对由浪漫转入婚姻生活的男女也由此而收场。
茅盾在1927年时就曾指出:“主人公幻想终于破灭,幸运的恶化,主要原因是经济压迫。”假如没有封建势力的经济压迫,使这个小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子君就不会成为涓生的拖累而遭抛弃。这是子君失败的原因之一。
此外,子君的失败,主观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她死于自身未褪尽的旧思想和依赖性;她死于自己的懦弱庸俗和谋生无力。子君一心追求的只是婚姻自由,目标如愿后,就把所有的心思和希望投入那个用爱组建的小家庭生活当作整个人生意义,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寄托在涓生身上,而忽略了婚姻家庭支柱的经济基础。子君这种全然陶醉在爱巢的生活,已没有了家庭生活以外的斗志,她的性格开始变得平庸怯弱,她已与现实生活脱轨。当家庭经济出现危机,她的幸福梦将要打破时,她曾振动过的翅膀已振动不起来了。经济的压迫,使谋生无门的子君,不得不回归封建家庭,最后无声地死去。鲁迅在早前所写的《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就曾深刻地指出:脱离现实的经济斗争,妇女的个性解放,只能是说诳和做梦。子君正如娜拉那样,“不是堕落,就是回来”。③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地位,没有独立自立的意识,只能依赖他人的女性,是注定要在家庭和社会中遭遇不幸的。子君的可悲之处,在于其身的思想局限与认识局限。
子君虽然成为追求个性解放的牺牲品,然而,她毕竟从封建桎梏中冲出来了。她与封建道德礼教毅然决裂的呼声将会成为时代的强音,她那凄丽的悲剧形象将使中国妇女,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
五
本着“为人生”的启蒙主义精神,借着对受压迫妇女的痛惜之情,鲁迅以悲愤的现实主义笔调,去揭露病态社会的魂灵。
作者塑造了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子君这几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典型,通过她们在封建社会及其道德礼教迫害下的悲苦人生命运,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暗和愚民政策所造成的罪恶。这是鲁迅塑造这些妇女形象的目的之一。
怎样才能使妇女脱离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获得真正的,争得做人的权利,这也是鲁迅深切关注和一直思考的问题。鲁迅对封建社会及其制度历来主张进行坚韧的战斗。
为此,在他的作品中,多处描写了女主人公们的挣扎与反抗。为了使自己获得起码的生存权利,祥林嫂一生都在反抗与挣扎;而爱姑,反抗更是强悍而出格;特
别是子君,自学运用了时代的新武器——资产阶级个性主义和个性解放来对抗世俗,争取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这些反抗,对强大的封建社会及其宗法制度来说虽然是微弱的,但却是顽强的,是茫茫黑幕笼罩下闪耀出的曾耀眼一时的火花,使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女性„„在不远的将来,更要看见辉煌的曙色。④”对这些女性们身上表现出的对封建恶习势力的奋不顾身的反抗行为,鲁迅显然是无限赞同与极力支持的。鲁迅的这一态度,与他指出的妇女要获得解放,必须把妇女解放运动融入社会革命大潮之中,只有解放了社会,妇女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观点是一致的。
半个世纪前鲁迅塑造的妇女形象,她们的反抗与挣扎,虽然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她们这种抗争精神及不屈性格,却启示和鼓舞了无数的后来姐妹,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鲁迅作品所塑造的这些妇女形象,其意义是深远的。
[研究综述]:在作这篇论文之前,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发现研究鲁迅的学者很多,无论是研究他的作品本身,还是研究他的思想特色,抑或是他的文学主张。我想,我是无法跨越这些学者的思想,而挖掘出什么新的观点。本来是准备放弃的,直到在渐江师范学院学报(1981第2期 P9—P16)看到文心慧老师的《鲁迅描写妇女题材小说的深刻性》一文后,我就决定写一篇综论鲁迅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的悲剧形象的论文。对这类题材,李德尧在《自我内省中的苦闷》(荆州师专学报,1986.3,P31—P36)中提出了《伤逝》的情感价值,姚馨丙在《直面惨淡的人生——鲁迅小说中女主人公形象新探》(佳木斯教育研究学院学报,1990.8,P38—P44)中也作了研究。
众多的学者认为,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⑤” 是中国妇女悲剧命运的缩影。鲁迅正是运用妇女解放的尺度,反映了旧中国广大妇女的极端不幸、屈辱、愚昧和痛苦。也正是通过对旧中国妇女悲剧人生的生动描绘,折射出旧中国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极端黑暗、残酷、腐败和反动,从而发出了惊世骇俗、激起千百万青年猛醒和奋进的“呐喊”:“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掉这厨房”、“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⑥
[注释]:
①、《热风·随感录四十》 鲁迅 ②④、《伤逝——涓生的手记》 鲁迅
③、《〈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
⑤、《<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12页 ⑥、《<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17页
[参考文献]:
AS0601112李杰华 摘要:“看客”这一形象经常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出现,它包含了丰富的意蕴,鲁迅先生常常借“看客”形象来揭开中国人灵魂深处的东西。本文通过分析“看客”在鲁迅小说的表现,分析“看客”成其为“看客”的最主要的原因,希望可以引起大家思考。
关键词:鲁迅看客原因启示
毛泽东主席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何其高,林贤治先生在《人间鲁迅》一书中也对鲁迅先生下了断言:“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确实,经过历史的考验,鲁迅这位“民族战士”终于成为了不朽。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分析鲁迅先生笔下“看客”形象得出一个道理。
一.看客形象在鲁迅小说中的体现及其形象,在我看来,鲁迅先生从来都是一名伟大的医生,先是一名“肉体医生”,后来弃医从文,于是便成为了一名“精神医生”。在他的手术刀下面,“看客”是一大焦点。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并且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这就使看客有了普通性,广泛地反映了中国民众的真实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具有辛辣的批判意味。《祝福》中祥林嫂周围的那些人,都可以成为看客,祥林嫂和他们之间存在着“看”与“被看”的关系。祥林嫂身边的看客身份不一,但却充当着同样的角色。柳妈和卫老婆子是下层看客的典型代表,她们身份低微,其实她们和祥林嫂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是受压迫的劳动妇女,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罢了。可悲的是,她们这一类看客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之处,这也是她们最让人觉得可悲的地方:被压迫却浑然不知,自己将自己蒙在鼓里。“‘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异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干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王只好把你
(第—页))据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1]124125“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
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做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
(第页)(第页)得死了去受苦。”[2]125这是“只吃素,不杀生,只肯洗器具”[3]124的“善女人”
[4](第124页)———柳妈的话。每一句每一顿都像针一样刺向祥林嫂的心,向祥林嫂疲惫不堪的心狠狠地撒了一把盐,但是柳妈并没有丝毫地觉悟和同情,她仍然把谈论祥林嫂当做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可谓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从这些下层的看客可以看出,当时的国民是何等的麻木和愚钝,在看客的话语和表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极大的可悲以及国民的劣根性!鲁四老爷和鲁四奶奶在《祝福》中是作为上层人物兼“看客”而出现的。在对待祥林嫂的态度中,他们似乎没有什么表情,既没有同情,对祥林嫂的遭遇也没有感到特别的惊讶。在他们看来,发生在祥林嫂的事情都是再自然不过的,被婆婆劫走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足以见其冷漠和麻木不仁。一定程度上,他们就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他们对下层劳动者表现出来的除了冷漠还是冷漠。这种上层看客何其残酷、冷血、可恶、可悲、可恨!
在《阿Q正传》中,阿Q是看客,同时也是被看的对象。“‘你们可看见过杀头么?’
阿Q说‘咳,好看。杀革命党。哎,好看好看。。。’他摇摇头,将唾沫飞在正对面的赵司晨的脸上。这一节,听的人都凛然了。但阿Q又四面一看,忽然扬起右手,照着
[5](第72——73页)伸长脖子听得出神的王胡的后颈直劈下去道‘嚓’。。。”充当看客的身份,阿Q是兴高采烈的,觉得“好看”,说的时候也是饶有兴致的,而听者也是“听得出神”,这是何等的悲哀与无奈呀!也是因为阿Q看过杀人,所以“阿Q这时在未庄人眼睛里
(第页)的地位,虽不敢说超过赵太爷,但谓之差不多,大约也没有什么语病的了。”[6]73
何等辛辣的讽刺和可悲!民众麻木的程度和可笑可悲的程度可想而知!最后,阿Q被推上了断头台,成为了被看的对象。“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7](第86页)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跑一趟。”这样的结尾不禁使人拍案称绝,鲁迅以“无
异议”的舆论来结束《阿Q正传》,结束阿Q悲剧的一生,这样的方式最能引导读者进行思考,把文章推向了更深的一个层次。通过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们常常可以轻易地对看客进行想像,想像他们的嘴脸,想像他们愚昧的心灵,想象冷漠、麻木、可悲的社会。通过《示众》,鲁迅先生对看客进行了全方位的刻画,写得透彻极致,把各式各样的看客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鲁迅先生在为我们展现看客时,就像为我们展现一幅精彩的画,画里面人物丰富,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尽显生活百态:“刹那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后鼻子胖大汉补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第页)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8]161接下来,鲁迅细致而详细地描写了看客
看热闹的过程,还描写了他们为了看好戏而互相挤压的情景,在无聊之中凸显出国民的愚昧无知。在《示众》中,各式各样的庸众一览无遗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面孔,各个阶层的嘴脸,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阶层,他们尽管拥有不同的身份,然而他们却因为拥有共同的兴趣而凑到一起:做看客、谈论被看者!看客并没有丝毫的兴趣去了解“被看者”为何处于“被看”的位置,看客们只要自己处于安全地带就足以使自己感到满足和愉悦。看客的眼睛充满饥饿,既愚钝又锋利,他们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但是却以看与自己一样受压迫的人们的好戏而满足、快乐,他们的眼睛可以吃掉人的肉体,同时也可以吃掉人们的灵魂!《祝福》就经典地为我们上演了这样一幕:祥林嫂备受压迫,始终处于被看的位置,看客不仅没有表示丝毫同情,相反地,柳妈等把她推向了地狱,使她彻底崩溃,走向死亡的深渊。
二.成其为看客的原因
什么样的人会成为看客呢?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又是怎么样的一种形象呢?而又是什么导致了人们成为了看客呢?如果把我们放置在被看的位置上,我们又会怎样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在思考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得出看客文化的现代意义。首先,成其为看客必须建立在有时间、有精力的前提条件下。封建文化的专制统治压抑了国民的情感,封建礼教的条条框框使他们思想封闭,精神麻木,从而进一步导致了民众心灵的空虚和空洞,于是只要生活中稍微出现了可以观看的事情,他们就会一拥而上,以此来为自己的生活增添点乐趣和刺激。但是看客的快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他们通过对被看者的无聊的谈论和嘲讽,来满足自己的抑制了的情感的需要。这是一种麻木、冷漠的庸众心理,同时也是一种病态心理。假如这种病态心理只是反映了社会少数人的精神状态的,那么它就不足为奇,鲁迅先生也就不会把笔锋落在上面。值得注意的是,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祝福》、《阿Q正传》、《药》以及《示众》等作品中看客充斥着整个社会。看客数量之多,看客范围之广,这就使看客变成了一种像镜子之类的工具,它照出了社会丑态,照出了社会的病态!
其次,中国人从众心理一直都是根深蒂固的。从众不一定是不好的行为,但是盲目的从众就会造成不良后果。在鲁迅的笔下,社会盲目从众已经成为一种恶习,这种恶习仿佛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倘使一个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又假使又有一个人,无端地大叫一声,拔步便跑,同时准可以大家都逃散”。这其实也就是民众愚昧,不能自主思考的结果。所以鲁迅主张“在乌合之前想一想,在云散之前想一想。”遇到什么事情,看客并没有加以任何的思考,他们谈论同类时并没有兴趣去了解他们为何处于被看的位置,自己是否和被看的人有类似之处,如果自己处于被看的位置那会怎样。。。。这些问题的思考对于看客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滑稽的笑话,他们谈论被看的人不需要动脑,他们不需要做任何假设,仿佛思考被视为奢侈和荒诞的行为,看客只需要进行无聊的谈话和议论就会觉得很刺激,心里很满足。人多的地方就想凑过去看看热闹,不怕挤,只怕没有得看!人家看,仿佛你没有跟着去挤反而会变成落伍的人。人家说,我也要参一脚,仿佛不说,就会成为异类。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看客的从众心里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看客将会吞噬掉被看者,自己也将被吞噬!
三.看客们带给我们的启示
看客代表着冷漠、麻木的庸民,他们心灵受到压抑,他们心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一种病态。在鲁迅一针见血的揭露中,他们暴露了丑陋的面目,鲁迅对他们是抱着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但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物欲纵流的现代社会中,这样的看客难道就没有吗?这样的看客难道就少而少之吗?我们已经从劣根性摆脱出来吗?不!看客文化仍没有消失!鲁迅曾经说过“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这句话对于现在的国民仍然适用。中国人似乎一直都处于“看”与“被看”的位置,封建的风气并没有完全从我们的心里清除掉。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没有充裕的时间让自己去做一名合格的百无聊赖的看客,这是由我们的经济带来的益处。但是,单单经济发展还是不行的。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国民走出看客的圈子呢?我认为,在追求物质之余,我们更应该为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修养,精神不空虚是最起码的要求。再次,保持一颗不被污染的纯净的心。这于我们新一代是尤其重要的。在心灵保存一个纯净的自我,不要因为生活的外在而失去自我,保持独立,保持一份珍贵的自我!
参考文献:
[1][2][3][4][5][6][7][8] 鲁迅著傅光明主编 《狂人日记》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感悟名家经典小说)
阅读书目:
彭定安《走向鲁迅世界》1992年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钱理群《与鲁迅相遇》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北大演讲录之二
在蓝宝石一样的天空中,飘浮着洁白如雪的云朵。
它们在天空中休闲自得地飘来飘去,一会儿浓,一会儿淡,一会儿聚,一会儿散,还时不时变换形态,似乎在显示它们的看家本领“七十二变”。有时,云像一匹马儿奔驰,好像有人骑在身上,可一眨眼工夫,便跑没了。有时,云又像一只野猪,在云海里横冲直撞,不一会儿,便一点儿一点儿变大,模糊了,就又变成了一朵白云。
在每天每刻,云的景象都是不同的。
清晨,骄阳刚从地平线跑出来,就被乌云遮住了。太阳无可奈何,只好给乌云镶上了一道金灿灿的金边,乌云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这时,亿万条光线从天而降,霎那间,世界上便光明了。这时,深藏不露的白云便“呼”的一下显现出来。洁白如雪,没有一丝污迹,朵朵重叠,且形态万千,各种各样的.云也不甘示弱,纷纷展开了自己的“本领”。你看,那朵云像一条长龙般冲向前头,正在咬那只变成小白兔的云呢!不一会儿,云便不知飞到哪个地方去了。
我就这样看着早晨的云,观着观着,就到了中午。这时,远处的天边缓缓飘来了几朵和“怪物”一般的乌云。不会儿工夫,乌云翻滚着,奔腾着,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起积越厚,起积越密,天顿时黑了大半边。黑云沉沉的,似乎被雨点压得喘不过气。我走到楼下观望,这时,雨点从天而降,落在我的伞上。接下来,雨点本打算落在我的手上,可一不留神,就打在了地上,便“哗”地一下哭了。最后,倾盆大雨渐渐停了,天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再加上朵朵闲散的白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
傍晚,太阳落山,可余晖却忘在天边,似火的晚霞仿佛把整个世界都要融化了。老人看了,总会说:“明天又是个好天气。”孩子们看了,会欢呼:“啊,火烧云来了!”
【鲁迅笔下的无常作文500字】推荐阅读:
悲哀的抗争—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09-29
冷漠的看客,浅谈鲁迅笔下看客形象09-27
笔下漫记散文随笔07-26
喜欢鲁迅作文550字09-28
游鲁迅故里600字作文11-05
鲁迅读后感800字作文06-29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字10-07
鲁迅读书心得600字10-27
介绍鲁迅作文汇总07-28
鲁迅纪念馆游记作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