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的教学设计

2024-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湖心亭看雪》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

《湖心亭看雪》的教学设计 篇1

引 子:

虽然初中生通过小学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朗读和自学的能力。但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前,我总感觉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很难实施,有时是为了朗读而朗读,缺少意义;有时朗读又没有和理解文章含义结合起来,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学生又朗读不出感情。针对以上问题,我通过在教学中的不断摸索、总结,终于在教学《湖心亭看雪》一课的朗读教学中得到一点心得。

教学过程:

第一步:老师有感情地、准确地范读课文,在朗读时对文中的生字词加强语气以示学生加强注意。

第二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结合注释,根据自己的预习读准字音。老师并提示文中的重点字词的读音。

词语:长堤(dī)一芥(jiè)

毡(zhān)

正沸(fèi)

喃喃(nán).....第三步:学生齐读。然后,老师纠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错误,并教读文中生字较多或句意深奥难懂的句子。老师在教读中特别强调语气和节奏。

湖中/人鸟声/俱绝

..

拥/毳衣/炉火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第四步: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中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课文并口头翻译课文。

第五步:赏读课文。

(一)、学生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并自己朗读感受其中的妙处。然后老师抽学生谈感受。

句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妙处:文中以上语句分别从正面和侧面,用白描手法写出了大雪的多而白的特点。

(二)、学生找出文中最能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主旨句并自己朗读感受其中的含义。然后老师抽学生谈感受。

句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含义:写出了作者湖中巧遇知己的欣喜,但又因自己清高孤傲,不随俗流而感到寂寞无奈的惆怅心情。

第六步:学生再次齐读文中的深意句,回味感受其妙处。要求读出感情。

反思:

通过以上步骤,我很顺利地教完了本课。学生也感觉轻松而学有所得。因为他们很亲切的身临其境地感受了课文的语言和内容。由此关于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我觉得应该注意下几点: 第一、朗读教学的过程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注意以下四个层次:(1)、认知性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本课中的第一、二、三步)

(2)、感知性朗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本课中的第四步)

(3)、理解性朗读,品味感受文中的深意句和主题。(本课中的第五步)(4)、感情朗读,读出文中作者在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思想情感。(本课中第六步)

第二、对课文的朗读应该紧密结合教材文本内容,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较强的征对性特别是对重点语句的赏读,切忌无目的的泛泛而读。

第三、朗读中老师应少讲停顿节奏等知识,而是应该放手让学生在朗读中去自己感受和体会文章的朗读技巧和意思。而老师只须引导、点播、小结而已不可越俎代庖。

《湖心亭看雪》的教学设计 篇2

学生情况分析:初二学生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储备, 疏通文意并不难, 如何通过品读体会雪后西湖的奇景, 理解作者复杂的精神世界是引导学生思考辩论的重点。

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体会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互动探究: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2.炼字赏析:体会重点字词的丰富蕴涵, 赏析景色特点, 体悟作者心情。

3.诵读课文, 培养鉴赏美的能力和诵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评价作者的情趣,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点:1.雪后奇景的赏析;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步骤1:导入:扣题直入, 引发思考。

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赏读晚明散文家张岱为我们带来的《湖心亭看雪》, 看到这个题目, 你想到了什么?

西湖, 张岱, 雪景……2分钟

步骤2:范读:正字音节奏, 知课文大意

叫学生诵读, 大屏幕给出重点字词的正确读音。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老师评价并引导:晚明时期的小品文, 它主要是通过事实和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 大都表现文人自己的性灵和情趣, 文章中叙事、描写和抒情的成分较多, 读来清新自然, 情趣盎然, 那么大家听读完课文, 感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看, 它的第一段侧重于? (板书:写景) 第二段侧重于? (板书:叙事) 。带着对课文的初步感知, 我们再读课文。3分钟

步骤3:自读:理文意脉络, 赏重点字词

自读课文,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教师引导:古人写文章讲究炼字, 今天我们也炼炼字。 (大屏幕给出) 找出你认为用得最好的字或词, 说说你在这些字眼里读出了什么?现在我们分组完成任务, 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在“炼字”上见解深刻、观点新颖。6分钟

步骤4:辩论:分享赏析结果, 理解文章内涵

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段中哪些字值得我们去推敲。

学生与老师交流, 老师拔高提升学生对某一字词的理解, 或老师挑出不同意见, 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与学生交流辩论, 老师指导评价。

预设字词:如第一段写景当中的相关词语。

学生:“绝”, (教师板书) 我觉得绝字用的好, 他表现了一种万籁俱寂的氛围。

老师:有没有其他理解?

学生补充:读出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读出了大雪过后, 一片静寂, 湖山封冻, 人鸟无声的森然寒意……让人感受到作者孤寂的、平静的心情;从声音写雪之威严, 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做铺垫。

老师:赏析不错, 再看看其他组的成果。

“独”独自。不约朋友同往, 让人感到作者特立独行的风格;让人感到作者追求清静, 怕人打扰的心境;让人感到作者的孤独寂寥……

老师:张岱是独自去的吗?

学生:不是, 因为文中写道“舟中人两三粒”, “舟子喃喃曰”这都说明不是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的。

老师:那为什么要用“独”呢?

学生:因为张岱看来, 芸芸众生虽可同行, 却不能为伍, 表现了他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表达了作者遗世独立的情怀。

老师:看来这“独”不是“形独”, 而是“心”独, 作者并非一人出游, 却用“独”字, 是侧重于自己心灵孤独啊!还有没有值得推敲的字?

“一”文中连用四个一, 前一个是全的意思, 茫茫天地, 上下皆白, 营造了一种空旷、沉寂的意境, 给人一种浑茫难辨的感觉, 而后三个一, 给人一种依稀可辨, 孤迥渺小的感觉。一大一小的对比, 让人体会到身处其中的人内心的孤独感, 渺小感, 无助, 伤感, 惆怅……

老师:一个数词你们也读出了这么丰富的意蕴, 真佩服, 眼光独特啊, 其他小组还有新的发现吗?“痕, 点, 芥, 粒”这几个量词一个比一个小, 写出了视线的移动, 景物的变化, 镜头从小而更小, 直至微乎其微, 让人想象到:茫茫天际中, 一叶小舟在静寂的湖面徐徐向前, 给人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体现了由近及远的写作顺序;一痕一点是舟中所见, 一芥两三粒是心中所想, 一实一虚的变化, 仿佛作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忘却了人世间的喧嚣和烦恼, 得到了宁静和超脱……

老师:你们组眼光更独特, 小小量词也能读出这么多意味, 真是佩服啊!其他组还有新的发现和见解吗?

“与”天与云与山与水浑茫难辨的感觉, 如果没有“与”仿佛事物间有了界限,

老师:鉴赏词语有个很好的方法, 就是替换法, 这组同学用得很好!

“而已”景啊, 人啊, 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 这个罢了, 表现了作者的伤感惆怅油然而生的心理。

老师:虚词也成了传达丰富复杂情感的途径, 张岱用得独到, 你们更是慧眼独具!还有哪些字词值得我们推敲?

(略)

老师总结:通过大家赏析字词, 我仿佛看到了在苍茫与静寂中站立着的孤独的张岱, 现在我们齐读写景的这两句, 读出那种天地茫茫, 读出其中你的感觉!

学生读体会, 老师在黑板上画。

老师:很好, 读出了天地茫茫, 读出了天人合一。大家读的时候, 我简单勾画了一下, 大家看, 上下皆白的背景中, 只有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的特写镜头, 他的文字简练, 自然质朴, 不加修饰, 不用修辞, 你们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手法?

学生:白描。 (教师板书)

老师: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的写法如出一辙, 。像这样抓住事物主要特征, 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手法叫白描。 (媒体资料包给出白描手法相关资料) 张岱正是用这种苍劲大气的手法, 用文字勾勒了西子淡妆的写意画卷, 这种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 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迥绝流俗的审美情趣。白描不光能写景还可以写人记事。 (拓展略)

老师:现在我们来看第二段叙事中哪些字词意蕴丰富呢?

“喜”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客人的惊喜激动, 也让我们感受到张岱的惊喜。

老师:张岱为什么会惊喜激动呢?

学生:茫茫白雪, 人鸟俱绝, 却在此时遇到了志趣相投的人, 是一种得莫逆之交的知己之乐!

老师:可是张岱从自己的角度叙述, 而说见他的客人喜, 这是一种反客为主 (教师板书) 的写法, 它能使叙事富于变化。其他小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和见解?

“强” (教师板书) 尽力, 本来不能喝酒, 但此情此景, 却不可不饮, 这尽力一喝, 表现了作者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快意;也表现了作者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惆怅!

老师:有没有不同看法?

学生:勉强。从前文的独往到此处的强饮三大杯而别, 作者冒寒独往, 却匆匆而别, 看来亭中的客人打扰了张岱的清静, 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淡淡的哀愁。

(学生争论)

老师:古诗文中的某个词出现两种解释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且似乎都有道理, 碰到这种模棱两可的难关, 我们就要体会全文的意味加以抉择。同学们只要联系全文, 自圆其说就可以, 就我个人而言, 我倾向于“勉强”与全文作者的孤独吻合。

“痴” (教师板书) 通过舟子之口, 说张岱痴, 可以看出张岱的与众不同;也可以看出舟子对张岱的不理解;还可以与前文中的“独”字照应, 表现张岱不被人理解的孤独。 (学生各抒己见)

老师:那么, 这个痴字用到张岱身上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看看张岱其人, (媒体资料包给出张岱的相关简介引导学生知人论世) 我们再看看痴的四个义项, (媒体资料包给出痴的四个词典解释: (1) 傻, 愚笨。 (2) 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 (3) 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的人。 (4) 由于某种事物的影响而变傻了的。

学生各抒己见。

老师:难道就没人觉得是呆, 愚笨吗?我就觉得是笨, 谁能帮我找到依据? (学生找到)

老师:大家对此字的参读真是很独到, 我很佩服同学们的细心和敏锐, 我也情不自禁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们看这个“痴“字, 病字框, 表明是不正常的, 为什么不同常人呢?下面一知字, 知有晓得, 明了的意思, 也有学问, 知识的意思。张岱从一个仕宦公子到一位抗清义士, 再到一位山中隐士, 他享尽了繁华, 凑够了热闹, 明了了世事变幻, 那一种参透一切的平淡之心本非常人能及, 张岱好山水, 晓音乐, 懂戏曲;经史子集, 天文地理无不涉猎, 著述宏富, 那一种博学思深的境界也非常人能及。所以这个痴字, 正是对张岱最准确的概括, 所谓痴, 正是张岱身上那种非同常人的超逸、清高。正是这清高超逸, 拉开了张岱与常人的距离, 成为他孤独的原因。 (教师板书)

雪妆的西子, 清雅脱俗, 面对她, 张岱暂时忘却了人间的喧嚣和烦恼, 暂得心灵的宁静和超脱, 他在孤独中享受这份静谧, 把自己融入到茫茫宇宙之中。当我们再读《湖心亭看雪》, 我们会发现, 张岱并不遥远, 他正穿越时空隧道, 和我们的心灵进行对话!25分钟

步骤5:齐读:悟难解真情, 谈一家之言来, 让我们齐读《湖心亭看雪》, 读出那份孤独, 读出那份静谧! (齐读课文)

《湖心亭看雪》一定还有更多的滋味, 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慢慢感悟吧!2分钟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品读课文,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解读作者的精神世界,理解他孤高自赏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三、教学难点

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浙江杭州被称作“人间天堂”,那里的西湖自古以来就令无数的文人墨客情有独钟、魂牵梦萦,并为它写下了无数的名篇佳句。我们先来欣赏两首古诗: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屏幕显示)。西湖很美,是吧?但有人说:西湖的雪景才是最美的。今天,我们就跟随张岱去领略一番湖心亭的雪景。(板书课题:湖心亭看雪 张岱)

(二)简介作者

1.师:你了解张岱吗?哪里告诉你了?(肯定学生预习时能注意到课下注释)(屏幕显示;勾画要点。由“明亡后不仕”引出他的“故国之思”。)

2.作者在两部作品的题目中反复用到了哪个字?(“梦”)(用多媒体显示两首有关西湖的、学生又比较熟悉的古诗,让他们对西湖有个感性的认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白雪覆盖的西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带着这份好奇走进课文。)

(屏幕显示全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尽量读准字音、把握停顿。(让其他学生听后给予指正,师引导明确。)

2.强调难点字词的音、形、义。(屏幕显示)崇祯、桡、毳衣、雾凇沆砀、芥、毡、焉得、强饮、痴(强调后师范读课文)。

3.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力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精彩赏析

1.引导学生从文中分别找出表现“隆冬”“雪夜”“独往”的句子。(强调:“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联想到哪句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二者写作角度的区别:前者从听觉来写,后者从视觉来写。)

2.也许,张岱早已料到,此时的西湖肯定会有一番别样的景致。他到底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呢?请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雾凇……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真是一幅奇景。咱们也来好好欣赏欣赏吧。作者极言宇宙之大,又极言人之渺小,请想象一下,此时此地的他会有怎样的感觉?(孤寂落寞 到这儿字里行间已有淡淡的哀愁流露出来)(板书:孤寂落寞);

3.张岱没料到,今晚还会有一次巧遇来暂时缓解他的孤寂落寞。(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1)指导本段的朗读(结合“大喜”“喃喃”具体指导“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两句话的朗读。)

(2)前一句是早在亭上的人说的,他们“大喜”,“我”也喜吗?根据何在?(“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强”:尽力,不能喝而尽力喝。是啊,天涯遇知音,怎能不喝?酒逢知己千杯少,怎能不尽力而为……?可见,他的心情也是“喜”的。自己的“喜”不直说,却说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喜”,有技巧!

4.理解到这儿,我们已迈进了张岱的精神世界。接下来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

(1)(屏幕显示:关于张岱的资料——明亡前的与明亡后的。)结合资料了解张岱对西湖的爱。

(2)结合资料了解张岱对故国的哀,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表达这种感情的语句。

a.“崇祯五年十二月。”(这是明朝皇帝的年号,而本文写于明亡后清朝时。实际上,张岱在作品中凡是写到昔日游玩的内容时,大多标明朝纪年,以此表示不忘故国。)

b.引导学生从文中看似前后矛盾的句子中去探寻他的故国之思:理解“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另一句:“独往湖心亭看雪”。

五、课堂小结(结合板书)

师:如果张岱没有隆重冬雪夜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痴行,就不会欣赏到奇绝妙绝、令他痴迷不已的雪景,就不会流露出他那超凡脱俗的雅趣,更不会有一次喜出望外的巧遇,我们也就无缘知道他酒后才问友人姓氏的痴言,而所有这些“痴”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巧妙含蓄地抒发他那腔与日俱增的爱国痴情、表达那颗永不变更的痴心!所以,文中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都是为了抒情!我们再来看看张岱的作品、好好了解一下他这个人。最后作业包括:收集有关“西湖”与描写“冬雪”的诗歌。练习背诵、默写课文。

(屏幕显示:关于张岱与《陶庵梦忆》)

师:现在让我们当一回张岱,满怀着对西湖的爱、对故国的哀来饱含深情地朗读一遍课文。(齐读课文)

六、作业

1.收集有关“西湖”与描写“冬雪”的诗歌。

2.练习背诵、默写课文。

作者简介:邱少玲,女,1978年生,汉族,山东诸城人,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吉林省安图县新合乡中心学校。任教学科:初中语文、小学综合实践;研究方向: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对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品味文章形象生动,语言精美的特色;学习本文对比、白描手法的运用。

3、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学习白描手法,理解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特点。

4、欣赏雪后西湖之美,感悟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湖心亭看雪》,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湖心亭”指西湖湖心亭,交代了赏雪的地点。“看”是欣赏,观赏的意思,“看雪”点明了事件。文题简洁、明了,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作品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3、学习生字:

更定(gēng)是日

余拏(ráo)一小舟

拥毳(cuì)衣炉火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芥(jiâ)

强(qiǎng).....

三、古汉语知识:

1、古今异义:

(1)、余往西湖。(余:我。今义:剩余,多余。).(2)、余拏一小舟。(拏:撑、划。今无此义。).(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今常用于颜色、光亮,没有效果,.无报偿等义。)

(4)、是日更定。(是:这,代词。课文指第三天。今常用于判断。).

2、词类活用: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名词作动词,客居。).(2)、与余舟一芥。(芥,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四、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1、主要描绘了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点染出西湖雪景的风采。

2、写亭中游人煮酒赏雪,邀“余”同饮的情景,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五、教师小结:

本文描写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叙写了湖心亭的奇遇,叙事、写景、抒情有机结合,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听写生字词,2、小品文的创作代表了晚明散文所具有的时代特色。小品文体制较为短小精练,体裁上则不拘一格。内容题材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性化,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晚明小品文的另一个特点是率真直露。

二、整体感知,翻译课文。

1、学生齐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2、“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告诉了我们什么?(点明时间、地点。)

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从哪种感觉来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俱”和“绝”各是什么意思?

明确:(从听觉来写。)(突出天气的严寒;也为下文更定到湖心亭看雪埋下伏笔,突出游兴强烈。)(“俱”指全、都;“绝”的意思是停止、消失。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4、“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么冷的天气,才凌晨时分,作者独自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吗?(孤怀雅兴,孤高自赏。)“是”字怎样理解?(是代词,这。)

明确:一个“独”字,显示了作者异俗傲世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思想品格。也体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5、“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几句写雪景,有什么特点?

明确: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6、齐读第二段: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意外遇到了什么?(已经有人在自己到之前到了。)作者看到了什么?和这些人有些什么交往?(即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翻译这段内容。)

明确: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7、“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尾声,你怎样理解这个“痴”字?“喃喃”一词,你看出了什么?

明确:舟子说作者“痴”,又说还有像作者一样“痴”的人,实际上是突出作者的“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的状态。)

三、问题研讨

1、关于白描手法:

读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手法就叫做白描。你能简要分析文中白描手法吗?(作者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却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些景物的小,他真正要突出的景物是什么?(是要突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壮观景象。正是这种满世界都白的奇观,才使他觉得眼前的具体景物都变小了。)

文章开头说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这里又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不矛盾。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足为伍,一个“独”字表现了文人雅士的孤傲。)

2、文章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文章用白描手法写要西湖雪景,叙述了湖心亭奇遇,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作者是一个超凡脱俗、孤高自傲的文人雅士,课文表达了他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四、教师小结:

“独钓寒江雪”的人,钓起的是一份心情;冒着严寒踏雪的人,踏出的是一条坚毅的路。有这样的胸襟和气魄,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六、板书设计:

28、湖心亭看雪

1、赏雪: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奇)

2、奇遇:两人对坐,三人同饮。(痴)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篇5

《湖心亭看雪》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篇描写雪景的小品文,文中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雪的世界,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那份“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逸致。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并掌握了文言学习的方法,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但是对文言文阅读的深层分析还不够到位。对于情境交融、借景抒情的文言文,还需要教师加强指导。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字词,理解文字基本内容。2.学习白描手法,感受文言词句之美,感受雪后景色之美。3.理解张岱的“痴”,感受张岱的闲情雅致和深深的故国之思。

【教学重点】

了解白描手法,品位语言词句之美,体味小品文于细微处见情致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张岱的“痴”,领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提问法;圈点勾画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准备上课。PPT上的诗句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呢?(PPT展示关于描写“西湖”的诗句)没错!就是西湖。在西湖中央有一个被称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湖心亭。【PPT展示湖心亭图片】“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里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那今天我们就跟随张岱的脚步去湖心亭赏雪。

二、检查预习,字词积累

{教师活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教师活动}:教师范读(提醒学生认真聆听老师的范读,注意重音及节奏)

{学生活动}:同学们自由朗读并结合书下注释自己疏通文意,把自己翻译不懂的记下来。

{小组合作}: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翻译,把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组内讨论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我们稍后共同探讨。(小组合作讨论,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巡回指导并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师活动}:小组讨论的差不多了,哪个小组在翻译的过程中存在问题。(解决小组问题)

{教师活动}:大家翻译的不错,对这篇文章的大意已有了基本的了解。那我请一名同学来分享一下,翻译的过程中有哪些文言词语需要格外注意吗?比如一词多义,通假字。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文章中的重点字词翻译。

{教师活动}:通过刚才的梳理,谁能用小标题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1:夜观西湖雪学生2:偶遇雅士饮酒

四、品读赏析,共赏雪景

{教师活动}:本文题目是湖心亭看雪,那哪句话是描写所看到的雪景呢?同学们再读文章,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并说出你感受到一幅怎样的雪景。

{学生活动}:学生快速朗读,圈点勾画出相应句子。学生1:我找到的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我感受到的是大雪茫茫,银装素裹,像童话世界一样。学生2:我找到的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我读出了静谧的感觉。

{教师点评}:同学们都找对了,并且也感受到这是一幅梦幻静谧美好的雪景。

{教师活动}:作者用短短两句话就把这美好的雪景呈现出来了,这种描写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学生1:简洁明了学生2:不加渲染{教师明确}:文字简单质朴,不加雕琢,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写作中它是一种描写方法,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简洁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文章中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概括,几个词就写出了景物的形与神。

{回顾拓展}:同学们还能想起哪些古诗也是运用了白描的手法?

{共同明确}:《天净沙·秋思》;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教师拓展}:白描也可用来描写人,写一个人的外貌时,无须长篇大论,只用寥寥笔数抓住其最本质的特征即可。想一想我们学过的《故乡》中对“杨二嫂”的描写。{教师活动}:了解了白描的写作手法,那文章是怎么运用这种方法来写雪景的呢?{学生活动}:教师指引,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小组代表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写出了雪后西湖全景,天地茫茫,突出一种“大”的境界。小组代表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从近景角度来写雪景,突出了“小”的境界。

{教师明确}: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天地的大与人物的渺小,令人产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感。这句情景交融,天人合一,既写出了观雪的乐趣又有一种孤独之感。

{学生活动}:学生齐读描写雪景的句子,再次体会雪景之美。(评价指导学生“雾凇沆砀”要读出弥漫之美;“痕、点、芥、粒”写的很轻,我们就要读出那种轻微的感觉。)

五、悟读延伸、感悟升华

{教师活动}:共赏完西湖雪景,接下来还有更精彩的风景等着我们。大家能用一句话评价一下张岱,概括他的情感吗?

{学生齐答}:“痴”

{教师活动}:非常好,作者“痴”在哪些地方?同学们思考

{教师明确}:“痴”于行:不寻常的天气(大雪过后)、不寻常的时间(晚上八点),不寻常的行踪(独往看雪)。“痴”于景:天地茫茫,天人合一,朦胧的冰雪世界。 “痴”于情:他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世俗之外的高雅情趣,超凡脱俗,孤芳自赏。

{共同探究}:酒后分别时,问其姓氏,回答是“金陵人”,是不是所问非所答?显然不是这就需要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作者,了解一下时代背景。

{教师补充}:作者在《陶庵梦忆·序》中说:“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因想余平生,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结合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作者在明亡之前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爱好广泛,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明朝灭亡,他不愿意与清为伍,这体现了作者深深的——故国之思。

{教师活动}:文中还有哪一处也能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

{学生思考并回答}:崇祯五年;写这篇文章时已是清朝,作者仍用明朝的年号,可见他对故国的留恋,体现故国之思。

六、对比阅读,深入主题

课件展示张岱作品《龙山雪》{教师活动}:带领学生解决重点字词,并翻译全文。{学生活动}:对比此篇与《湖心亭看雪》的异同之处。(教学重点:《龙山雪》中的白描手法及作者的情感)

七、课堂小结,切身领悟

小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既描绘了雪后西湖的雪景,又展现了作者的“痴”和他深深的故国之思。

【作业布置】

发挥想象,尝试把文中白描手法描写的雪景改写成一篇和雪景有关的作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 篇6

师:我想问下同学有没有去过苏杭两地,无论去或者没有去,你们一定听说过一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美的确是人尽皆知的,那苏杭最出名的地方大家知道吗?

生:知道。

师:那是哪里?

生:西湖

师:西湖作为我国的著名的旅游胜地,因此也有了“人间天堂”这种称呼。(屏幕显示西湖美景)西湖不仅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也对西湖的美景赞不绝口。因此,他们用大量的笔墨来描绘西湖的美景。你们知道有哪些描绘西湖的诗句吗?

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哪些诗句(屏幕显示: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

师:这些诗句用渲染的手法,多种色彩构成了春秋夏三季西湖不同的美,我们唯独没有看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西湖的湖心亭看一场雪!

二、整体感知

师:现在我要 请同学们一起将全文朗读一遍,同学们要注意两个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屏幕显示全文注音以及节奏的划分,学生齐读)

师:接下来我要检查预习的情况,看看大家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第一段重点词语,学生回答)

师:看来大家都掌握得不错,现在我要让同学们看一幅图,这是什么图?(显示图片)生:雪景图

师:你们能从文中找出描绘这幅画的文字吗? 生:能

师:我请一位同学起来将他找的读出来。

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师:还有吗?

生: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师:很好。生:刚才这位同学在说的时候,我想到了一个问题,这里天与云与山与水,用了三个“与”

子,在现代汉语中就会出现重复啰嗦的情况,而在这里,能不能去掉呢?

生:不能

师:那你们告诉我为什么?

生1:我也认为不能去掉。“与”字写出天、云、山、水万物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

师:很好,这三个“与”字,生动的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的浑然难辨 的景象。

师:那么我要是把“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改成“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这一句与之前的那一句比较,那一句好? 生(:前面一句。

师:你们既然说书上的一段文字比较好,告诉我为什么?

生:这些量词都缩小了,作者可能是借这缩小的量词来表现人、物的渺小,与苍茫浩大的天地形成对比。

师:很好,这些量词,一点、一痕、一芥、两三粒这些量词与我所说的相比,显得微乎其微,使得天地浑然一体。

师:如果我让大家写一段描写雪的文字,大家会怎么写?会不会用大量的修辞? 生:会

师:会不会用优美的语句? 生:会

师:那么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有没有用到修辞手法? 生(一部分):没有,生(一部分):有

师:说“有”的同学就起来说一下,你从中找出来哪些修辞手法。生1:比喻,将小船比喻成草芥。

师:不错,找出了一个修辞手法,大家还能找出其生他的修辞手法吗?

生2:排比,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还有吗?

生3:用了白描的修辞手法。

师:不错,找到了白描,但是白描不是修辞手法,是什么? 生:写作手法,表现手法。

师:这里还有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分为夸大和夸小,这里运用的是哪种? 生:夸小。

师:对,夸小,刚才有位同学说用到了白描的手法,的确是用到了白描的表现手法。白描究竟是什么呢?(屏幕出示白描的定义)白描是中国画的一种,所以刚才我们所欣赏的一段话就是一副图画一样呈现在我们面前,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手法,用在三个地方,写人、写景、写事,它能够使得事尽其态,人物生动形象。我这里有两个例子是使用了白描的这种写作手法。(屏幕出示写人的实例)用非常直观的手法,将杨二嫂以及鲁迅的形象展现出来。

师:接下来是写景的事例,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首词,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出示写景事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景物直观,并没有任何的渲染与衬托,只是对其进行了排列,就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图”成就一首千古绝唱。(出示关灯片)所以刚才我们一起学习的那段文字中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用白描的手法,写出大地之苍茫,人物之渺小轻淡,人似乎已经完全融入天地中,形成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出示小结)作者眼中人与大自然合为一体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热爱

赏雪景

师:我们刚刚所欣赏大的一幅雪景图,是张岱出游时看到的景象,并将它记录下来,我们称为游记,那么游记之中的几个重要因素,你们能将它找出来吗?(屏幕出示:时间 地点 人物 时间)是什么时间? 生:崇祯五年十二月 师:十二月的什么时候 生:更定

师:很好,那么事什么地点呢? 生1:西湖

生2 :湖心亭

师:那么,有哪些人呢? 生(齐声):余 金陵人 舟子 童子 师:他们在一起干什么? 生:赏雪喝酒

师:很好,我现在就要请一位同学根据这几个要素将课文复述一遍。

生3:崇祯五年十二月下了三天大雪,大学过后的这天晚上,张岱驾着一叶扁舟,前往西湖的湖心亭看雪,途中遇到一起赏雪的金陵人,于是把酒言欢,畅饮之后就此分别。师:这时候舟子说了一句话,什么话? 生: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说得简洁明了非常好。刚才这位同学给我讲述了张岱这次的游行,那么你们了解张岱这个人吗?(屏幕出示作者简介)张岱这个人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我们看课下注释是,他知晓音律,可以说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这么有才华的选择了隐居而没有选择走仕途这条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做事明末清初人,明朝灭亡后,他不承认清朝满族人统治的江山是自己的国家,他始终觉得生活在清朝的自己只身是客,所以张岱选择隐居著书立说,他的作品里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这种情绪是建立来怀念故国之上的,今天我们学到的这篇《湖心亭看雪》是在清朝统治时期写的。我们说张岱这个人很奇怪,那么张岱所做和所经历的事,有没有令大家觉得奇怪的呢,同学们能从文中找出来吗?

生4:文中说到是日更定,也就是晚上八点钟,在这么冷的天,我觉得时间上很奇怪。师:很好,这么冷的天,还是晚上八点钟,平时大家这个时间在做什么? 生:睡觉、看电视。

师:那么作者张岱,居然在这样的天寒地冻的晚上,独自一人去看雪,你能从他的行为中看出他什么性格吗

生:闲情雅致,孤傲,清高。

师:还有哪些你们认为奇怪的地方吗?

生:作者一开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出现舟子,我觉得这里很奇怪。师:这个同学找出了它认为奇怪的地方,还有同学找出其他的吗?

师:你们找不出来了吗?真的找不出来了吗?我到是找出来了几处,看你们能不能跟我解答。师:文章以开始就写到,崇祯五年十二月,同学们看课下注释,崇祯是什么时候的年号? 生:明朝

师:我刚说了,这篇文章是清朝统治年间写的,作者却一直使用明朝的年号,这是为什么呢?谁能告诉我。生:他始终不忘故国。

师:哦,原来他一直忘不了自己的国家所以他使用明朝的年号来记录时间。我还有一处

不明白,为什么作者问饮酒人,其姓氏,那人却说自己是金陵人,谁能告诉我?

师:如果是我们,问了别人什么,别人不答,我们要么追根问底,要么就生气。而张岱既不深究也不生气,这说明他什么性格? 生:洒脱 师:“金陵”在这里有什么含义没有? 师:金陵是哪? 生:南京

师:客人是金陵人,却住在杭州,肯定会思乡、思念金陵。客人思念金陵家乡,张岱听到“金陵”一词会思念什么? 生:思念故国

师:很好,我还有一个问题,跟才的一个同学一样,为什么,一开始作者是一个人,后来却出现了舟子?

师:舟子这里说了一句什么话? 生:莫说相公痴,还有痴似相公者。

师:舟子喃喃说,喃喃表明了什么舟子对于作者的痴理不理解? 生:不理解

师:作者是拥有雅情雅致的人,那么舟子是什么人? 生:凡夫俗子

师:凡夫俗子,也就是俗人,对于俗人作者一开始并没有放到眼中,这里表现作者怎样的性格特点? 生:孤傲

师:那么你们能从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性格特点的字词吗? 生:孤、痴

师:为什么说他孤?(出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师:痴是什么意思? 生:痴迷

师:他痴迷什么?(出示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游记由三个部分组成,叙事、写景、抒情。(出示叙事是行文的线索。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的结合起来。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师:我们说到张岱是一个隐士,与他相像的人还有哪些? 生:陶渊明

师:像他这样的人还有,林和靖,许由(出示相关)

《湖心亭看雪》析疑及其教学 篇7

老师们将张岱去湖心亭看雪的时间锁定于“晚上八点光景”, 应该是因为教材对“更定”有这样的注释: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

从“更定”来看, “更,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是没有问题的。定, 《古今汉语词典》有“停止”义项, 可引申为“结束”;也有“确定”义项。那么张岱看雪是“初更以后”还是五更结束 (早上五点) ?恐怕看原文所述内容后再来定夺比较好。

凌晨5点左右, 冬天的这个时间天色虽然还有些昏暗, 但是天地中的事物在雪的映衬下应该是可以依稀见其轮廓的。文中“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可以说这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雪景图。作者的描写很符合这个时间段的目之所及。

冬天晚上八点左右, 这个时间段天色很昏暗了, 目之所及很是有限。也许大雪之后, 雪光会削弱这种昏暗, 看东西时也不至于辨析不清, 但“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毕竟太过夸张。莫非是月夜?但文中所绘之景, 没有一点月光感, 哪怕是淡淡的。

“雾凇沆砀”, 湖中水气凝成的冰花一片弥漫。要见得这种冰花, 恐怕晚上八点肉眼是难以企及的, 在有些许光亮的凌晨及以后才会有可能。课文在对“雾凇”作注时, 特别引用了曾巩《冬夜即事诗》的自注:“齐寒甚, 夜气如雾, 凝于水上, 旦视如雪, 日出飘满阶庭, 齐人谓之雾凇。”旦视如雪, 这“旦”是天明、早晨的意思。从气象常识和生活经验来看, 凌晨冷于入夜, 西湖的水气在凌晨凝成冰花, 也就很自然。

张岱博洽多通, 经史子集, 无不该悉;天文地理, 靡不涉猎。但无缘功名。张岱对于自己的才高命蹇, 是不胜其愤的, 并将其愤世疾俗之情, 寓于山水。于是选择一个不见别人, 也不想被别人撞见的时刻, 来寻找与宇宙天地精神相通的心灵归宿, 是完全可能的。冬天的晚上八点和凌晨五点哪个时间段人更少呢?西湖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尽管“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但也不排除游人在晚上八点夜赏西湖的可能。可是在凌晨五点时分, 游人出来赏景的可能就微乎其微了。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推测这个时间还是梦酣之时啊!只有如张岱这样客居他乡又具脱俗性情的人才会夜不能寐呢。但还是在湖心亭撞见了金陵二客。金陵二客“见余, 大喜”, 热情洋溢, “拉余同饮”, 但毕竟看雪目的难以完成, 作者于是很礼节性地“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们也不应忽视文中所写的那个舟子:“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认为那两个金陵客比张岱更“痴”。如果张岱入夜来湖心亭, 金陵客迟于张岱, 方可谓之更“痴”。问题是金陵客早于张岱来湖心亭多时, 那么只有在大冷的凌晨或者更早来到湖心亭, 才够得上在舟子之辈看来的够“痴”!从舟子的“喃喃”来看, 舟子为张岱撑船到湖心亭, 似心有不甘, 至此还耿耿于怀。如果是入夜时分, 应该不至于此, 因为那时恐怕还没有就寝, 天也不至于如凌晨这般冷, 毕竟赚钱也不容易;但是凌晨, 正是被窝暖暖真好睡之时, 被张岱叫起, 虽然也赚钱, 毕竟太不爽。也难怪作者明明坐着舟子的船前往湖心亭看雪, 还说“独往湖心亭看雪”, 因为舟子不可能理解张岱看雪的意图在于释放心中的郁愤, 寻找与己心灵相通的净地。

这样, 湖心亭看雪, 终于因为金陵人的好客而未能看够, 郁愤之情也难得消解。只在去湖心亭的途中略见“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可见这世上, 难有清净之地。标题中的“看雪”而非“赏雪”之意, 也由此明晰起来。

因为上述诸多原因我们似乎可以推定“更定矣”的意思是:“更”结束了 (而不是开始) 。

由此, 我们不妨设定一个问题供学生推究:教材曾经将“更定”注为“凌晨时分”, 你认为张岱湖心亭看雪的时间是晚上八点钟, 还是凌晨五点钟?

当然, 我们还可以设定:标题“湖心亭看雪”中的“看”解释为“赏”, 好不好?

推究这两个问题, 不管结果怎样, 但在这个推究的过程中, 至少能够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相关知识来认识特定时间的景物特点的热情, 能够引导学生去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 作家的性情、观点态度, 甚至表情达意的技巧。这个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研读文本的习惯, 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而这些, 在人的发展中, 显得尤为重要。

至于教师, 大多不会不知道“更定”有两种理解, 有些也曾经心存疑虑;对于“看”解释为“赏”也不是没有意见, 可是为什么就没有把这些疑虑和意见推向课堂呢?难道是怕学生没有这种能力?在听课的过程中, 也听得学生窃窃私语:“张岱好眼力啊!”究其原因, 一则可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 一则恐怕是恐惧于权威, 另外可能就是贪图省力了。而长此以往, 培养的是一个个听话的却缺失创新能力的好孩子。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湖心亭看雪》教学所遇问题探讨 篇8

一、朗读节奏的划分问题

对“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这个句子的划法和划法解释,真可谓五花八门:

(1)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主谓)

(2)一童子/烧酒/炉正沸(并列)

(3)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主谓)

(4)一童子烧酒/炉正沸(并列)

(5)一童子//烧酒/炉正沸(并列)

(1)中把“一童子”当成整个句子的主语。(2)(3)(4)都认为前后两层意思是并列关系,(2)在“一童子”后停顿了一下,(5)则认为“一童子”后的停顿应作为第二层次的停顿;虽然(2)与(5)句子未读破,但不如(4)理解得正确。(3)则犯了(1)的错误,未正确理解句义,是“烧酒”,还是“烧酒炉”。

正确理解文意,是确定文言文中句子停顿节奏的前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的意思是:一個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其实这句话讲了两层意思:一是小书童在烧酒;一是酒已烧开了。这个句子应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正确的划法和划法解释是: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承接)。

二、对“强”“白”“拥”“痴”几个词的正确理解。

1.对“强饮三大白”中“强”的理解

“强”有三种读音,在读音上,上课教师都认为“强饮三大白”中“强”读“qiǎng”。但在解释上,有的解释为“痛快”,有的解释为“尽力”,有的解释为“勉强”。成语有“强词夺理”。根据在线新华字典解释,“强”作副词时,音读qiǎng,一义为:勉强。如:①不可强夺。②虽欲强聒。 一义为:竭力;尽力。如:①大臣强谏。②将军强留之。③而强假焉。对“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一句的翻译,“汉辞网”译为:“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中考网”译为:“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 教参译为:“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吴战垒《诗的小品 小品的诗-读张岱<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的一段话很值得玩味:“‘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强饮”者,本不能饮,何谈“痛饮”。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强”解释为“尽力”较为合理。

2.对“强饮三大白”中“白”的理解

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在点评时认为:“白”是张岱写的错别字,现代人则说成通假字。张岱是浙江绍兴人,绍兴方言“白”与“杯”同音。这一说法笔者不敢苟同。教材注释得很清楚:[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读音未变,仍读bái。根据在线新华字典解释,“白”作名词时,解释为古时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如:①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②飞觞举白。教材中的注释就是取这个意思。

3.“拥毳衣炉火”中“拥”的理解

不少教师按照教材的注释,把“拥毳衣炉火”中“拥”解释为“穿着”。“毳衣”能“穿”,“炉火”能“穿”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拥”有四种解释:①抱,持。如:余与四人~火以入。②围着。如:炽炭~炉危坐。③拥有。如:操已~百万之众。④保卫、护卫。如:董承、李乐~卫左右。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解释,把“拥”理解为“抱,持”,更符合语境。

4.对“莫说相公痴”中“痴”的理解

不少赏析文章都把“痴”定为《湖心亭看雪》一文的文眼。说张岱“痴行”-“痴景”-“痴情”。

对于 “痴”,《说文》中解释:“癡,不慧也。字俗作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四种解释:①傻。如:~愚之人,尚知怪之。②入了迷。如:独威尚文,诸兄诋为书~。③停滞不动。如:~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陆游诗)④久雨不止叫“痴雨”。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把“痴”理解为“傻”,有的教师把“痴”理解为“痴迷”。谁是谁非呢?笔者认为把“痴”理解为“傻”是正确的。理由有:(1)“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在舟子的眼中,张岱及金陵二人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又在“更定”时分,“独往湖心亭看雪”这种违背常情的做法,是不能被理解的,认为他们是真“傻”。(2)“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正如教参所说:“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作者这种孤傲、怪癖的性格特点,舟子虽然与作者同行,却并不同心,由于志趣不同,作为凡夫俗子的“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始终是理解不了的,更不可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他不由得自言自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经典课文,但通过此次能力竞赛,我们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所暴露出的问题值得反思。

反思一:不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语文专业水平,是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的先决条件。

反思二:靠一本教材一本教参,通过一复制一粘贴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

反思三: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学生对话,与生活对话,才是教学的根本。

上一篇:培智学校三年级数学下一篇:大学生艺术设计毕业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