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的散文欣赏
每一个花朵的绽放
都是一张张纯真的笑脸
和着轻轻的风
伴着远大的理想
歌声和笑语
在满山遍野里飘荡
明媚春光洒在身上
温馨着诗意的时光
青春的歌在高唱
高唱那片青色山坡
用绿色写满未来的希望!
阳光下
摊开火热的手心
里面有句句滚谈的誓言
曾经的哭过与笑过
爱过与恨过
哪怕是飞蛾扑火
也毫不在乎
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充满着精彩的画面
回顾青春
暖风飘逸的长发
那羞涩的笑
还有一双精美的高跟鞋
都是青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青春是一曲《蓝色的多瑙河》
每一个跳动的音符
都记录着生命辉煌的时刻
青春是浪漫的浪漫的与梦交织在一起
那遥远的前方
是驻足的天堂
只为那美丽的向往
青春的畅想
一路谱写动人的乐章
青春的岁月
是意气风发峥嵘岁月
如大红玫瑰燃烧的艳丽
给予你灿烂火热的心情
记不清多少的冲动
和碰壁后的疼痛
都在来来过过中
随着时光的飘去而洒落
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存在的不存在的都在驱动着你的前行
从青春的诗里品味着人生滋味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青春电台从未停播
当所有的故事
凝结成记忆的时候
青春的封口
用的是永恒的标签
生命是一支歌
一支青春之歌
人们赞美青春
因为青春
是生命精力最旺盛的时期
青春虽短暂
却储存了一生中
所有的能量与知识的精华
青春时
满腔热血往前冲不畏惧怕
所以我们要高喊青春万岁!
背靠着背
坐在午后的草坪上
一.创设活动,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在教学中我常创设一些灵活多样、活泼生动的教学活动, 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既让学生消化文言知识, 接受审美鉴赏方法, 也带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 使他们徜徉其间, 学会感动和欣赏。
如为了落实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我借鉴“开心辞典”节目形式, 组织了几次知识抢答活动。由各小组出题 (题型为字词释义、语句翻译、句式判断等) , 然后以组为单位抽签决定主考官和应考者, 最后以组为单位记总分, 胜出者给以奖励。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热情, 使枯燥的文言文学习变得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是“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为此, 我在班上组织了一次特殊的诗歌朗诵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任选诗歌单元中一首或几首诗进行朗诵, 可辅助以其他任何手段来突出朗诵效果, 更充分地表现诗歌情感与意境。结果显示, 学生的创造力超乎我的想象:
第一组选的是《将进酒》, 他们在朗诵中穿插演唱。用《Sand dream》来配乐朗诵, 富有激情;组员们自己依据《将进酒》创作歌词并进行深情地演唱。
第二组选用《虞美人》, 形式是歌曲串烧加小品剧。她们将《虞美人》配上几首流行歌曲的曲调, 并将它们串起来。之后她们还自创了李煜被俘后的小品剧, 再现当年沦为阶下囚的君王的凄苦境地。
第三组选的是《春江花月夜》, 采用诗画结合的形式。由一位同学配乐朗诵, 其他五位组员在要求观众闭上眼睛后开始在黑板上作画。当诗歌朗诵完时, 学生睁开眼睛, 看到的是一幅已经完成的“春江花月夜”粉笔画, 山水相间, 明月当空, 完全将诗中的意境展现出来, 创意非凡, 赢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第四组以配乐朗诵和情景剧的形式为大家重现了《琵琶行》中琵琶女与白居易的相识过程, 最出人意料的是扮演琵琶女的女孩用琵琶演奏了《十面埋伏》。他们的配乐与旁白、朗诵、表演搭配得很和谐, 将整个朗诵会推向了高潮。
这样将朗诵与音乐、歌唱、写作、表演、绘画等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使学生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 沉浸在作者创造的艺术境界里, 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可谓一举多得, 效果明显。
二.因材施教, 用心取舍
针对这门选修课容量大、课时紧等特点,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 即对教材的处理因“文”制宜, 用心取舍, 做到“详略”得当, 在教学中精心选择适合各单元教学目标及各篇目内容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方法。
比如第四单元教学重点在于从形象性入手赏析散文, 而《过小孤山大孤山》虽列为“赏析示例”, 但文章词句障碍不多, 所附赏析清楚, 所以我的处理方式就是在充分预习记忆的基础上要学生完成一套课内练习题, 达到“以练代讲”的目的。
而我把《庖丁解牛》列为精讲篇目, 从对庖丁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描写及与其他厨师的对比等方面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了解庖丁的形象特点、他独到的“解牛经”, 从而循循善诱, 让学生明白文本的思想内涵。目的在于通过这样的鉴赏分析使学生掌握鉴赏散文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学会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项羽是学生非常熟悉且喜爱的一位历史人物, 再加上这篇古文文字理解上障碍不多, 难度不大, 我便布置了学生自学《项羽之死》。具体过程下文将详述。
这几篇课文的教学安排, 既传授了知识技能, 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多样的教学形式丰富了课堂,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效果突出。选修课教学要更多地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 这是教师备课的策略, 更是一个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三.开设“百家讲坛”, 鼓励个性化解读
本课程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 为此我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形式,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如执教《项羽之死》, 我在班内开设学生“百家讲坛”, 让每个学生从不同角度鉴赏文章, 为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提供平台。
我在上课之前先布置预习要求:围绕“项羽形象”这一主题每人写一篇鉴赏文章, 可以就局部的描写做深入赏析, 也可就全文对项羽做全面的分析评价, 篇幅、形式不限,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选出三篇左右在课堂上朗读。在后来的汇报课上, 学生的赏析不仅深入, 而且很多文章感情饱满, 对项羽或褒扬或贬抑或惋惜, 读来很有感染力。异彩纷呈个性鲜明的文章, 使课堂高潮迭起。摘录几段文字如下: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当漫漫长夜和着四面的楚歌送来末路的讯息, 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吟唱出这首柔肠百转的《垓下歌》。勇猛无敌的大丈夫面对注定的结局, 面对忠心跟随的江东子弟, 面对最宠爱的女人, 他也会多情善感, 也会潸然泪下。悲壮而又哀婉的《垓下歌》, 为这位曾所向披靡的汉子增添了一份柔情, 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霸王豪气万丈中的刻骨柔情, 随着那一剑挥去的悲壮, 融入了乌江之水而流传了百年、千年。
叹英雄末路, 慷慨悲歌, 万丈豪气中星星点点的柔情, 让项羽离我们更近。
———沙诗怡《从〈垓下歌〉透视项羽的性格》
我们用现代人的理性去审视项羽:哈, 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连分析内因外因都不会, 还想在乱世中独占一席?回家洗洗睡吧。诚然, 失败是决策的失误还是天意的捉弄, 答案不言而喻。但我宁愿相信, 他是不愿看清。试想, 曾经身经百战战无不胜叱咤风云的男人, 会承认如今的落魄吗?他只能把满腔的无奈与痛苦归咎于天, 以保存自己最后一丝骄傲:
你知道么, 虞, 我命不久矣, 我的江山, 我们的承诺, 都将化作尘埃。但我想在最后一刻打一场快战, 横扫千军威震四海。我曾经是英雄, 现在是, 将来也是。只有战场能撑起我卑微的骄傲, 我要让我的敌人在飞扬箭矢中为我折服。天黑了, 我们来打仗。即使我死了, 也要人会记起, 我曾经是王, 是那个英姿勃发、谈笑间灰飞烟灭的王。
——袁小也《天黑了, 我们来打仗》
我想, 他便是这样一个王者, 在生命的最后一缕血色滑入汹涌的乌江之后, 在漫长无止境的黑夜里用仅存的勇气去快战一场的王。
此次尝试的成功, 使“百家讲坛”成为了我教学中常采用的特色课堂形式, 也深受学生的欢迎。不同的学生极富个性的文本解读时常会给老师意外的惊喜, 给同学以智慧的启迪。
四.转换角色, 学生争当小老师
我的选修课教学大都以学生为主体, 大胆放手,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如诗歌单元教学, 放手让学生来讲, 先由学生申报所讲课题, 然后在充分备课反复修改教案的基础上走上讲台为同学们讲解诗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能力, 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是一位同学讲解《旅夜书怀》时写的“教案”, 节选两段如下:
天地间一只不屈的沙鸥
———浅析《旅夜书怀》的人物形象
胡学文
细草微风, 月朗星稀, 诗人漂泊寄居于一叶扁舟之中, 不得安睡。安史之乱未定, 国家时局未稳, 自己又失去依靠, 不得不再次离开安逸的草堂, 顺江漂流。星光低垂, 旷野无边, 江水奔涌, 冷月无声, 面对茫茫宇宙, 诗人归程无处, 悲愤难平。他曾有“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济世报国之志, 可是在生命的壮年之时便失去了问鼎功名的机会。即使因诗文超群, 声名远播, 但终不是诗人本意。“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与其说是写“生命的伟大、胸襟的旷远”, 不如说是突出诗人自身的渺小、前程的无依。尾联“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诗人以沙鸥自况, 这只沙鸥曾经有翱翔蓝天的梦想, 然而在这个旷野无边的暗夜里, 沙鸥失群, 漂泊无依, 天地何其大, 沙鸥何其小, 多么悲苦孤寂!可是透过全诗, 我分明看到的是诗人在孤独中的不屈。诗人此时已进入人生的暮年, 可他对自己无辜被黜始终愤难息, 意难平, 这冷嘲热讽中不正透露出诗人虽然被朝廷遗落于江湖但是大济天下的梦想他却从未弄丢过吗?
《旅夜书怀》浓缩了诗人一生悲苦却又时刻不忘梦想的不屈的高大形象。历史虽已远去, 但是因为《旅夜书怀》我看到了一个贫穷但“未敢忘忧国”的杜工部。
这份特别的“教案”足见学生态度之认真, 思考之深入, 见解之独到, 实在难能可贵。他探究思考的精神, 他对一个伟大诗人所倾注的满腔热情, 让人感动。听了胡学文这篇文章后, 其他讲诗的同学纷纷效仿, 使得这项教学活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给我的启示是, 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 教师做好导演的角色, 给学生足够的舞台, 他们就能够演好“老师”这个角色。
读着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仿佛在你面前,呈现出一条紫色的瀑布,色彩绚丽,幽香缭绕,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作者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爱心体贴物情,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地描摹了紫藤萝瀑布亮丽可爱,玲珑透剔的品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顺着“温晴”这幅长轴,铺展了小山摇篮图、雪霁晴峦图、空灵水晶图等多幅图案,文章语言如诗如画,遣词造句非常精妙,如“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作者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在傍晚雪光的渲染中画出了形中的情。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它“把终年储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一个“拿”活脱脱地道出了尽心尽力,使人看到了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最后写下了珠落玉盘般的结句“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这两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借景抒情散文,最大的成功得意于作者对于景物的仔细观察,观察细致才会写得具体。中学生要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可分为三种形式(见下图):
恰当贴切的修辞手法,也是写好借景抒情散文的重要手段,这两篇散文都多次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通俗易懂。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写景的文章从形式上看是写外界环境,而实际上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的感受揣摩才能成文。没有真正被外界景色感动了的情,就无法把景写好。
总在笑得最灿烂的时候,害怕幸福突然远去。不敢把幸福表现得太明显,怕当有天幸福离去时,狼狈得路人皆知。所以总是小心翼翼,戴着微笑的面具,走在人潮中,面具下的表情却无人能知;
喜欢看那些网文,即使故事半真半假,却依旧感动得一塌糊涂。宁愿选择欺骗自己,相信世上还有这样深刻的爱情,却也始终相信,那种爱情与自己无关。自己只是那些故事的一个观者,远远近近,却不曾融入过;
一天一换的个性签名,主调是不变的忧伤。那些不想说出口的心情,却渴望能被谁看懂,被谁暗暗关注着;
手机里反反复复地播着相同的歌,始终听不厌。听到时始终能让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于是背过身,假装不在意,假装没有想起谁。原来“坚强”,不过是忍住眼泪不让掉下,不让别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原来“坚强”,不是那么难,原来“坚强”,是一种比较彻底的伪装;
喜欢看天,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总能让自己思绪翻飞,然后莫名伤感。才明白,那些看风景的人,其实是在怀念某个人与某段时光。但过往始终是过往,要怎么走出写好的结局?
有些人走远了,却依旧舍不得删掉那些短信,寂寞孤单的时候,反反复复地看,笑容还没在嘴角泛开,却突然难过起来,因为那些短信,是多久以前了呢?手机,安静地躺着,回忆,却汹涌着;
总是在离开的车开走很远很远后才明白,妈妈的唠叨和爸爸无言的关心都是满满的爱,以为自己厌烦的,竟是心里最最牵挂的……
我们总是固执地认为没人懂自己,用微笑掩饰所有的伤口,害怕别人看透心情却又希望有人能看懂。那些迷茫、无助、寂寞的疼,我们以为无人能明,只有自己体会最深,却不知道,原来周围的他们有着与自己相同的无奈与不言说的沉默。原来不止你和我,还有他和她,原来我们都一样……
总需要那么一个人那么一段稚嫩的感情,教你懂得青春。而青春,无非是一场华美的秀,每个人都上演自己的悲伤与幸福,总要落幕,总会落幕,一场戏的完结,不会是一世的寂寞,不该把一季华彩,叹成一生荒芜。
摩天轮不停息的旋转,带走了我的回忆,却没带走那沧桑的故事。其实它的经历和世间所有事物都是一样,由起点回到起点,经历的并不是一个轮回,却能够欺骗一个个深藏故事中的人。
看着摩天轮,我想到了一个恍惚迷离的忧伤,那抹去的青春记忆。
这个年纪,在写下青春两个字心痛的同时,深切的体会到“流年易逝,青春难回”的味道,着实是不好受。
虽然,对当年写下这句话的心情,早就随时间的磨灭已经不留半点痕迹,什么也不能回想起。
曾经所有沉重的梦想,就在这恍惚迷离的忧伤中,坠落,然后支离破碎。
原来,心痛是没有声音的,只有爆裂的撕扯。
原来,疼痛,也是青春的一部分。
曾经,我对自己说,明天,我将消失,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时刻,不需要群鸟,不需要孤舟,就那样烟消云散,再无踪迹。人类不会有记载。只有某些人会悲伤哭泣,而其中一些,是一辈子,另一些,则只是片许。这个世界就是这般残忍,你来的不够隆重,失去,亦是无声息。
可是,现在,我在自己编织的笼子里,抗拒并渴望着外面世界的自由,却再没有消失如烟消云散般的勇气。虽然我也知道,不论是抗拒还是渴望,只要烟消云散,笼子终究是关不住的。
我把这,说成是成长的代价。
成长,让我沦为一个没有激情,没有灵魂,没有冲动的行尸走肉。总之,早就不在是一个人。
我们总在失去。一步步,悲壮、不知疲倦的迈向死亡的年华,亦或是不知的。青春燃烧殆尽,等待的是空壳躯体的最后一刻倾颓。
二(写给自己)
人的老去其实只在一瞬间。一辈子老去的是身体,一瞬间老去的灵魂。又有多少个人,可以让自己的灵魂永驻。可是,我们可以找个方法,让自己的灵魂延续。
如果有一天/我自杀了/请不要哭泣/我不是你的/眼泪何必为我而流/人终有一死/我只不过比你早走一步/你选择了时间的老去/我选择了岁月不留痕/与其等身体没有生命/不如等灵魂还未堕落/我只想告诉你/趁青春还在/请轻轻的死去
面对洗涤与同化,我们总有不同的抉择。
有的人青春永驻了,其实早已腐朽。有的人都已经腐朽了,却也还在我们面前。
空白的人生,有人写满了追求,与寂寞为伴,然后成就一个辉煌。有人选择了世俗的繁华,空有外表,而虚无在内。
我渴望自我,我不想被同化,我不要被洗涤,我要耐得住寂寞。
孤独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有思想的人,人有了思想最可怕。
依赖别人不能塑造出个性的自己,没有一个被自我充实的躯体,生与死,又有什么意义。
人类不能失去联想,人类最怕幻想。幻想让人堕落,幻想让人迷茫,幻想的都不是真的。不会写现实两个字的人,活的真的有些悲哀。
那一刻让我明白,人有时候得对自己残忍一些。用永远的温柔成为自我逃避的借口,就算别人能够原谅,自己,也不能原谅。
有些人成功了,他们一直在付出。我没有成功,我还不知道什么是付出。我所渴望的拥有一切,在付出面前,比我自己勇敢,烟消云散,成功的从笼子逃出,无论任何时候。
我不要做一具尸体去吓唬别人,我要成为一个有灵魂的人去温暖别人。
我也不要去死,青春已经在我的躯体留下了挥不去痕迹,我就只能往前,一直往前。
三(写给时间)
杜拉斯说,“十八岁时我就已经老去”。于是,陆缄写下了《十七岁开始苍老》。
我也想起了我的十七岁。
十七岁,我在梦中拼命的奔跑,惊醒后常常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十七岁,我用幼稚的语句来支撑自己那渐行渐远、支离破碎的时光和梦想,然后去欣赏和嘲笑别人写下的挥霍青春的文字。
十七岁,我讨厌所有的故事中总有一个爱着王子的公主,也讨厌所有的公主最终都能够得到王子的爱。
十七岁,我还不知道要从音乐中去聆听心情,还读不懂音律的美妙。
十七岁,我分不清玫瑰还是百合,只知道每天总有那么一种香味萦绕。
十七岁,我们的十七岁……
时光的流逝改变不了岁月的痕迹,只是在改变岁月中的你。有人因此恐惧,有人满是珍惜。呼吸同样的空气,就那样渐行渐离。
活着,真的不容易。老去,又有什么可怕。时间是永恒的,总要有过去、现在和未来。
如果不会变老,我们又何必去回忆青春?如果不会变老,我们又何必去珍惜青春?
在青春里,还是让那些未知的忧伤与彷徨,一点点遗忘吧。
每一天,我们都在长大。所以总有那么一天,我们终归苍老。到那时,我们只要手挽手去看要落下的夕阳,即便没有力气做到像曾经那样大声的欢笑,那样毫无顾忌的大肆奔跑。但这一切,不就是满足,不就幸福么?老成的我们,选择一个有阳光的下午,彼此分享那深藏内心的青春记忆,去回味那再也触碰不到的年华,就已经,很好。
变老,没什么可怕。苍老,更没什么可怕。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青春也是。
四(写给20XX——20XX年的夏末)
20XX年的夏末,炽热的太阳似乎要融化大地,身上的衣服总是和前后背保持着亲密无间,穿梭在拥挤的人流中,我们擦肩而过,谁也不认识谁。
20XX年的夏末,那个木质的讲台,流动着八月的彷徨,十五六岁激昂的青春梦想,我们从那里起航。
20XX年的夏末,校园里被树荫割裂的小道上,破碎的阳光打落在我们的脸上,抬起头想要向蓝天呐喊自己的青春宣言,没有被太阳刺眼,却遗忘了要说的话。
20XX年夏末,我们寻找感动,书写那美丽的故事开头。
20XX年夏末,时间遗失了一切,大家都在践行一个不知道被谁发明的“挤”字,语言和行为都是那么的苍白,文字也瞬间失效。
20XX年夏末,我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我们决定着各自不同的未来。你在奋斗,我也乐在其中。
20XX年夏末,当一场暴雨过后,我们踏着铺满树叶的小路,重温那初见的美好。只是,再也找不到当时的感觉,再也回不到过去。
20XX年夏末,我们明白故事原来也可以改写,因为不断的有我们所不能控制的人和事加入。你说,故事在美丽,也都是向着结局奔去。
20XX年夏末,我们惊奇的发现,十五岁的小男生已经成了十八岁的少年。原来,20XX年,我们其实长大了不止一点点。
20XX年夏末,我开始钟爱一个词,青春。然而,我却不知道你在留意些什么。
20XX年夏末,当还没有开始分离,哀伤已经布满了整片空气。其实,再见的不只是我们,还有这将完的夏天。
20XX年夏末,我们送走时间的煎熬,写下一首首美好的青春颂歌,只是在后来的岁月里,再也没有共同吟唱……
20XX年夏末,我们从20XX年走过的那个门,不是进去,而是出来。然后,各分东西,背影相离。
20XX年夏末,十八岁天空的云很白很白,我幻想着那很长很长时间的未来。最终终于知道,你的未来,没有给我预留过存在。
20XX年夏末,我独自一个,踏上远方未知的征程,用一双好奇的眼睛重新打探着这个丰富的世界。我知道,夏末渐远,秋华将至。
20XX年夏末,当故事的结局已定,我恍惚明白,故事是我们的,没有人会知道主角的我此时的心痛是怎样的节奏。梦醒,曲终,人散。眼泪,原来是无味的。
20XX年夏末,我将岁月定格,看着,听着,想着,忆着我们的故事。然后写下,泪水是咸的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20XX年夏末,我按下发送,邮件飘向远方,飘到你在的空间,以为存档的故事还可以继续,可后来才知道,原来错的不只是情节,还有回不去的时间。
20XX年的昙花一现,真希望它永远没有出现。如果没有这一年,我们,将是怎样?
流浪,看着眼前成双成对的脚印,我在想,你在何方?桥边红药,不只叹夜太漫长,也说,夜再冰凉也难诉情殇。
我相信,没有人会看见我寂寞的眼泪是如何划过我苍白的面庞。
五(写给青春的结局)
生活给我一张泛白、泛白的纸,我把他折成纸船放在地上,却不见它前行。只有在风雨中,偶尔会漂泊摇摆,却也不听我言。
成长的标志之一,就是学会承受命运。不管它是好是坏。
是谁说“我为希望而延续着我的生命,为失望而忍受着我的命运”的?
我只知道,前面的路是没有尽头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走下去,一直走,一直走,寻找那不存在的终点……
六(不再拥有青春的日子)
走进与青春不再相符的年纪,经历过岁月的洗礼,我开始有你,我开始珍惜。
你的出现,打乱了我原有的生活节奏,为你,我开始给人生的歌重新谱曲。疯狂的想法,和从没有过的冲动。
是命运的劫还是人生的结?我不要去分辨,也不要去辩解。
我不怕做错,却怕错过。无论是当初的选择,现在的行为,还是那迷茫的未来。
可是至少现在,我应该说上一句庆幸。庆幸有你,庆幸有你的时间,还有那些时间里留过的悲乐哀囍。
飞过的时光,伸出手,什么也不曾拥有,思念的弧线,却可以停留。就让这不会暂停的时间来记住和证明一切吧!我相信,有些记忆是不会在时间里褪色的。
要怎样证明爱一个人?如果有,我愿意为你。
我不要你和我一直走,如果我走的路是没有尽头。
重新为你而划定的蓝图,我要给你预留足够的存在,我相信,我可以,你也可以。
我不要现实,现实是什么,现实也只不过是人,用时间一点点积累出来的奇迹和用脚一步步走出来的路,而已,没什么了不起。
事在人为,只要我们努力,我相信,没有什么不可以!
我要把信念转化成永远,我要把文字转化成实际,我要手拿一份未来,也不是虚幻。我要把你紧紧攒在手里,然后,让早已发芽、也不会凋谢的幸福之花,一直长大。
如果给我一片天空,而你却没有翅膀,那我也不要成为那会飞翔的鸟。
如果我现在最怕失去,却又没有什么可以失去,那也只是在担心着你。
如果给我一个未来,没有孤寂的未来,那我想带进去的,也只会是你。
如果可以有一个永远,没有虚幻的永远,我只要用心对你说,我爱你!
生命的列车穿过季节的隧道,岁月的航程跚跚地走到了一个新的起点。青春红颜染尽生命的诗章,盘点着城池一隅里的喜怒哀乐。青春,在烟雨的呼吸中缀满冬日末端的枝头,于依稀的过往中搜索年轮在生命历程中留下的影踪。
青春轻裘,红尘漫漫。青春在短暂的生命行旅中,永远没有一条既定的轨迹,飞旋的时空,孤寂地随风飘流着轻舟的风帆。青春的雨露,总有甜蜜的情爱与淡恬的心怀,注满幸福的曼妙与矜持的天空。青春的风云,也总有点滴的伤悲与些许的惆怅,溢出苦涩的辛酸与独寞的凄凉。
青春广袤,韶光沧桑。青春,漫步于天涯海角,静观风月变幻。天长地久的诺言幻化成默默的叹息,独舞离殇。海枯石烂的梦幻飘泊成凛冽的清影,轻奏悲怆。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绵绵蔓延,永无休止。哪怕是到了生命的尽头,沧桑流逝的脚步,或许会青睐幸运的眷恋,抑或深深浅浅地折磨着结疤的伤痛。
青春轮回,苍茫云天。青春,生命,无休止地旋转着,恍如被狠狠抽打不停一直转动着的陀螺,永不歇息。也仿佛是拉着沉重碾子的驴,蒙着黑色的眼罩,艰难而沉重地转了一圈又一圈,却始终不能冲破那羁绊的半径。周而复始地在憔悴与疲惫中轮回,日复一日踯躅着年年岁岁重复的路程。
依依眷恋,流水轻潺。青春的妩媚,并非可以随心所欲的任意选择。有的人穷其一生也难如愿,有的人于茫茫人海之中苦苦寻觅,即使终究找到,却也只能遥遥相望。青春的缘份,如莲的碎步,曾经惜惜相依,曾经浅斟低唱。缘灭了,爱湮了,如云消雾散,流水逝去,霜打堙灭,花谢叶凋。
多彩的季节,青春如梦一般绚丽。灰色的天空,青春缀满呆滞的眉睫。岁月的车轮在往昔的辗转中渐渐远去,翻滚着粲然的美丽,摇曳着凋零的故事,碎片飘落一地。日历像纷纷扬扬的雪片,飘飘洒洒流失在过往的漩涡里。
往事如云,云淡风轻。白云悠悠,融入云的怀抱,沉醉在彩云的梦中,浸没在云舞的遐想,心潮澎湃,怡然飞舞。乌云伴随风雨滚滚袭来,往昔的故事也就如浮云般遗失殆尽,饮恨吞声,茫然无助。走不出浮云的落寞,点不亮一盏烛光。云已散,梦已醒。梦幻中的痴迷枉想,一切皆如浮云般寂寞成空。
往事如风,风卷雪飘。风,吹拂着灵魂。雪,冻结了心瓣。清风宜人,在心海中激起阵阵涟漪,抚平心灵的创伤。西风卷帘,雪花凝霜。位立在往事的寂寞围城里,倏地掀起波涛汹涌,犹如一叶狂风暴雨中的小舟,任凭颠簸,却找不到一处风平浪静的海滩。也似一只断线的风筝,尽管飞得再远再高,也只能随风飘逝而去,作伴漫天雪舞的冰凉。
往事如水,水波粼粼。清澈的碧水中,有着笑靥的潋滟,有着泪流的盈盈。泉水丁咚的声声韵律里,弥漫着温馨,湮渍着心殇。昨夜的往事,一江春水,几多怨愁。涕泪交零的伤痛,潸然黯淡的沮丧,裹挟着微微苦涩的笑容,静静地荡漾在寂寞的水边。在水一方,氤氲的艳丽,凄美的缱绻,大江东去,俱往矣。
往事如烟,月落乌啼。城南旧事,如烟般飘荡在悠悠云端,袅袅升腾,婷婷留连。如烟花般的烂漫,焰火的美丽瞬息消逝,融化在湿漉漉的记忆中。清幽的月色纠结着丝丝缕缕的情殇,在烟雾中簌簌泪下。带着一帘的烟雨,揣着一树的忧伤,清婉遍野,烟消云散,泪珠充盈了寂寞的酒窝。
云累了,风困了,水瘦了,烟醉了。岁月的风铃声声,苍天的呻吟凄凄。青春如飘落手心的细雨在掌纹里蜿蜒一勾弯弯的曲线,在无声无息的瞬间融化风干,悄然离殇。点点凄清,孤寂几许,月影依稀,青春几何。
青春年华,曾经的美丽童话演绎成不泯的记忆,尘封于渐逝的岁月。一声告别,一抹淡然,就让青春回归平静,唯求一颗皈依恬淡的灵魂。
诗歌需吟诵, 小说靠反思, 而散文却呼唤“鉴赏”二字。虽说论“语言”不及诗歌, 论“思想”不及小说, 但“散文”却将此二者的结合发挥到了极致, 所以散文最流行, 所以古今中外的精品散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角色。我们今天学习这些精美的散文就是要从这些名篇中发现美, 感受美, 鉴赏美, 在美的熏陶中成长。
一、披文以入情, 分享作家的喜怒哀乐
文以载道, 文可示情, 文章不著一“情”字而情已自现方为佳作。白居易有诗云:“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散文直接面对的是宇宙间最美丽的生命体——人, 直接面对的是最为丰富多样的生命体验。散文之“魂”就是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思考, 对于生存之理的探索。我们阅读散文唯有意会一个“情”字, 唯有沉浸到文章中去, 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日常的所见所闻来细细地揣摩作家在文中所着力向世人表达的喜怒哀乐, 文章才没有白学, 作者才如在眼前。鲁迅先生于灯下沉思, 执笔剖析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 至多不过是奴隶”。读这篇文章不能不令人惊叹先生之洞察力、判断力的深刻与准确。散文的魅力, 说到底就是思想的魅力, 就是作家见出了常人所不能见的魅力。又如女作家攸敏和林希在《鸟儿中的理想主义》和《石缝间的生命》中分别写道:“但在看到那只囚笼中的以残酷的方式练飞的鸟之后, 我明白, 天空的辽阔与否, 是由你自己造就的, 这种事情上帝根本无能为力。上帝只是说, 天空和飞翔是鸟类的生命形式, 而灾难和厄运也是世界存在的另一种形式。至于在灾难和厄运中你是否放弃, 那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愿一切生命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期期艾艾, 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从而锤炼自己, 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笼中的鸟儿, 石缝间的生命, 跟它们比, 有谁敢说自己已经不堪重负了呢?生命啊, 你可以不伟大, 但你要庄严;你可以不完满, 但你要努力;你可以不永恒, 但你要真诚。多读散文, 多跟思想深刻的作家作心灵层面上的交流, 对我们中学生的成长无疑是一条捷径。
稍有鉴赏力的读者都有从阅读兴奋中享受艺术美感的经验与体验, 而唤起读者审美体验的正是作品中或浓郁或淡然或婉曲或直率的情感。英国哲学家罗素在《我为何而生》中直率而又热烈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对爱情的渴望, 对知识的追求, 对人类苦难不可影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情感”。相信所有的同学读到这篇文章在理想上都会被感染, 都会在心头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一种伟大而崇高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 不同经历不同阶层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都可能从某一角度找到与散文作者的共同处, 达到部分或全部地接受作品。鉴赏散文需要“披文以入情, 赏句以入境”, 需要换位思考, 需要发挥想象。罗丹在提及其著名作品《思想者》时说:“艺术人的整个美, 来自思想, 来自意图, 来自作者在宇宙中得到启发的思想和意图。”这句话适用于散文的鉴赏。
二、赏句以入境, 感受语言的伟大力量
大海中怎能没有珍珠, 文海中怎能没有佳句。情来自何方, 情负载于何处?一切都得靠赏句以入境。中外散文在语言上是极富魅力的, 佳词丽句俯拾皆是, 很值得同学们用心品读, 细细咀嚼。唯有如此, 方能增强我们作文中词句的表现力。
散文语言的优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富有诗意, 表现力很强的句子;二是能见出人生世相的富含哲理的句子。这样的例子在中外精品散文里比比皆是。如台湾女作家琦君在《泪珠与珍珠》中写道“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 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雨后的青山, 好像泪洗过的良心”“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 是天使的眼泪吗”, 读这些句子只能用三个字形容, 那就是“太美了”。什么叫精神享受?应该就是指这特强的表现力, 指这能激发读者神游太虚的想象力。文学语言啊, 你的力量真是伟大。再读一读下面几组句子, 你会作何感想呢?
1.也许, 家是你最大的伤疤;也许, 家是你最重的行囊;也许, 家是你梦想中的梦想, 牵挂中的牵挂;也许……你又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它呢? (谭延桐《家是地球的中心》)
2.我想说的话在于, 今天最重要。今天就是你搬来的一块砖, 虽然朴素不足道,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一段高度;今天是一件披在身上的棉袄, 虽然不够阔气, 却能挡住寒气, 使你明天不会感冒;今天是拧开水龙头冲出的清水, 可以濯足, 可以洗衣, 可以变为香茶一杯。 (原野《今天最好》)
3.这就是自然, 不光是一片树叶, 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 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 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 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 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东山魁夷《一片树叶》)
4.秋是成熟的季节, 是收获的季节, 是充实的季节, 却也是澹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 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 而只愿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罗兰《秋颂》)
无须刻意发现, 这些语句自会在第一时间留住读者的眼睛, 引发读者的思考, 自会唤起人们对创造这些精粹语言的伟大作家的惊奇、骄傲和快乐。
三、谋篇以入理, 欣赏作家的匠心独运
文贵含蓄, 文忌直露是散文创作中的通则。散文之反映人生世相最讲究“小切口, 深主旨”, 看似漫笔成文, 实则形散神聚。高举“素面朝天”大旗的毕淑敏是一个驾驭文章的高手。她的《今世的五百次回眸》先带读者兜了一个大大的圈子, 而且让你兜得乐颠颠的, 差不多就完全认同了她的选择:“想我这余生, 也不用干其他的事了, 每天就在窗前屋后呆呆地看山看树看人群吧, 以求个来世的擦肩而过。”然而结尾峰回路转, 作者突然又笑了, 原为顿悟也。于是毅然决然地作出了“从此不再东张西望, 只心定如水, 把握当前”的决定, 艺术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念, 给读者以深深的启迪。
再如, 一篇《灯下漫笔》谈的是中国人的“国民性”, 却从“乡下人钞票兑现银”的小事写起;一篇《道士塔》将巨大的民族悲剧寓于冷静的故事叙述中;金开诚谈清高不泛泛而谈, 而是将它表现在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雅士身上。凡此种种, 都说明“以小见大”对于散文来说已成定律。此外如象征、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亦为散文所常用, 同学们若以此为例, 在自己构思作文时加以援引, 是大有益处的。
1. 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鼙(pí)鼓 悄(qiāo)然 绰(chuò)约
迤逦(yǐlǐ) 眇眇(miǎo)
B. 央浼(miǎn)脂(zhī)肪 潺湲(yuán)
玉簟(diàn) 杳(yǎo)然
C. 衣袂(mèi)驰骋(chěng) 鹧(zhè)鸪
豆蔻(kòu) 黍(shǔ)离
D. 扁舟(biǎn) 砧(zhēn)板 纤(qiān)尘
天姥(mǔ) 啼啭(zhuàn)
2. 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词语。(3分,5小题1分)
(1)御宇多年求不得 御宇:
(2)可怜光彩生门户 可怜:
(3)椒房阿监青娥老 青娥:
(4)玉容寂寞泪阑干 阑干:
(5)云鬓半偏新睡觉 睡觉:
(6)与佳期兮夕张 期:
(7)三顾频烦天下计 频烦:
(8)出师一表真名世 名世:
(9)薄帷鉴明月 鉴:
(10)有志不获骋 骋:
(11)月照花林皆似霰 霰:
(12)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
(13)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
(14)积雨空林烟雨迟 迟:
(15)聒碎乡心梦不成 聒: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填空(10分)
3. 文学常识填空(3分,两小题1分)
(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与元稹倡导了。他的讽喻诗代表作是,感伤诗的代表作是和 。
(2)阮籍,字嗣宗,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称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八十二首最为著名。
(3)陶渊明,名潜,自号 ,是我国 的鼻祖。
(4)李清照, (朝代)女词人,号 ,是宋词中(风格流派) 的代表,而苏轼、辛弃疾是宋词中 的代表。
(5)张若虚,唐朝诗人,与 并称为“吴中四士”。他的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6)杜甫,字子美,其作品被誉为一代 ,杜甫诗歌风格概括为四个字: 4. 名句默写填空。(7分)
(1)《长恨歌》中“ ”这两句,作者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杨贵妃的美貌。
(2)杜甫、陆游都在诗歌中留下了吟咏诸葛亮的名句。杜甫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说:“ ”。
(3)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落木”形象来源于屈原的 (《湘夫人》)。
(4)李清照在《一剪梅》中写愁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全诗主旨的句子是“ ”。
(6)历来诗人笔下的洞庭湖气势浩大。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就有“ ”句。而孟浩然有诗“ ”。
(7)月在古代诗歌中是最常见的对象。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春江潮水连海平, ”。杜甫在《旅夜书怀》中写到“星垂平野阔, ”。姜夔《扬州慢》中写到“二十四桥仍在, ”。
三、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5. 简析《蜀相》是如何表达作者感情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6. 用典明志是《书愤》这首诗的突出特点,请结合具体的诗句简要分析。(4分)
7. 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的身世,比较两诗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8. 与《长恨歌》一样,上面两首诗均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但立意却大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9. 请对“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进行赏析。(4分)
10. 请对“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进行赏析。(4分)
二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 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1. 请简析《越中览古》中的“尽”和“满”字的作用。(4分)
12. 请比较这两首诗歌在主旨、写法上的异同。(4分)
三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3. 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14. 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4分)
四、语言运用(4分)
15. 我们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例句写两个句子,与例句构成排比。(4分)
例句: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仿句1:
仿句2:
五、单元写作(40分)
16. 鲍照在《拟行路难》中说:“举杯断绝歌路难。”表达出在人生路上的苦闷。李白也有“行路难,行路难”的感叹。读到这些诗句,你有哪些感慨?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每一段青春都不一定要有一个明晰的结局,就像是一个人暗恋的故事,我们可以猜中故事的开头,却永远猜不到这个故事的结尾。
――题记
青春就像是一场倾城盛宴,浓妆艳抹着登场,又低调奢华着落幕。在这场充斥着眼泪与欢笑的戏份里,每场暗恋最后都会无疾而终,每次追求最后都会无迹可寻,每条线索最后都会销声匿迹,所有的故事都将在梦醒的那一刻被打散,而那些甜蜜又美好的葱茏,也将带着我们心底最真最美的伤痛凝结成人生中一段美好的记忆。
生活太过浅薄,而青春这条河则很深很深。踏过最初懵懂的印记,一些人,一些事,还有一些记忆带着不甘与不舍就这样被流水湮没。最后只剩下窗外那些模糊的脚印,让我们微笑着怀念。
寂寞染指流年,一眨眼,我们再次站到了一个年华的渡口前。望了望以前时光明镜上的自己,细数眉间飘落的那几抹朱砂,暮然惊觉,时光在悄然无声中渐次逝去,刹那间,心情无味陈杂:人生真的太过仓促就像是一杯闲茶,由凉转至暖由浓转至淡,片刻而已。
走过了繁华深处幽深寂静的小路,看过了江南烟雨古巷内迷人的风景,翻过了那些年看似很二很纯洁的光阴。我们拾起青春的碎片,打包着往事的情感,走进了曾经写过的故事。
那些年,我们喜欢在阳光微醺的操场上追逐打闹,任骄阳似火的运动碰撞激情的火花,我们笑着,喊着,哭着,闹着在学校里边或者是野外都可以疯玩一整天。然后带着满身的汗水走进童年的课堂,之后我们放弃呓语的能力,在百无聊赖的课堂上通过纸条,来表达我们友情的信息,老师看到了我们的天真,走到了我们的面前数落我们的不是,大家对着老师嬉皮笑脸,厚着脸皮做出下次不会再犯的承诺。下课了,就聚在一起给各种各样的老师起外号,说一些老师的八卦和对同学的嘲讽,大家你推我搡不亦乐乎。放学了,同学们结伴行走,一起沐浴在柔和的霞光下数南飞的大雁,一起描绘出今日天空的颜色,一起走在喧嚣的马路上看车水马龙,赏花月秋风。童年就像是一杯储钱罐,我们把快乐与自由投进其中,让它在温暖的洗礼中满溢时光的重量,倒映梦想的深蓝。
那些年,我们以为考试就是一切,为了考试能够取得好成绩,之后获得家长和老师的赏识。我们打小抄,做纸条,甚至不惜更改成绩单来得到亲友的认可。在那些机械的时光中,我们似乎总是活在家长与老师的眼中,成为了一个只会工作的提线木偶,试卷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主宰。每年开学都憧憬着假期的来临却又畏惧着考试的压力,成堆的练习册摆在我们的眼前,眼神中却依旧充斥着迷茫,青春的路为何如此的难走?在学校的那些度日如年的日子里时光就像是刺骨萧凉的寒冬,总是希望它快点流逝。
那些年,我们踏进了爱情的城堡,有了自己喜欢的女孩,收获爱情的一瞬间,仿佛灵魂抽离了我们的身体,让我们自己本身变得不能自已。于是乎,她几乎成为了我们生命中的全部,为了她,我们可以放弃自己的行为准则与身为男人的尊严,可以放弃身份,咽下苦水,忍下伤悲,可以毫不犹豫的走向地平线的`尽头用背影来面对整个世界。我们为了她无怨无悔的付出可是到了故事的结尾却只能是站在青春的渡口前,任肆无忌惮的泪水飞上天际去拥抱那一场离别的烟火。或许在青春的世界里爱情只是一场旅行,收获的只有经历而没有结果,而那些大团圆的结局或者撕心裂肺的痛哭终究也只是属于小说故事里的桥段,生活真实到只能让我们擦肩,一场盛世繁华过后的陌路,谱写的终归是一场无可奈何的结局。天涯过往,一段刻骨的相思,谁辜负了谁,一场时光的爱恋,谁又改变了谁。
终于,一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一件事想着想着就忘了,一个节念着念着就开了,一首歌听着听着就厌了。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懂身边的人与事为何变化的如此之快,就在那场淡若轻痕的乐曲中,悄然散场。其实我知道:青春的繁华不过一场镜花水月的虚无。
亦或许时光就是一把刻刀,可以把岁月雕刻成沧桑的姿态,一些年华逝去了,一些事物也改变了曾经的模样,斑驳的墙壁上刻满了往事的印痕,而那些记忆深处开过的花儿你们还会再开吗?
那些年,我们不懂人情世故,不懂仰人鼻息,不懂趋炎附势,只知道吃喝玩乐,潇洒快活,无忧无虑。
那些年,我们真的很天真,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所谓对领导的“奉承”与对社会的“巴结”。
那些年,我们的本事很小,但是我们却可以穿漂亮的衣服吃丰盛的食物。那些年,我们的身体很累但是我们的心里很甜。那些年我们做什么都率性而且丝毫不计后果可是却身心舒适。那些年,我们真的很“二”,很“傻”但是我们却坐享着人生最深邃的快乐。
青春去哪儿了?我慌慌张张的四下寻觅也不知所踪。只是追的气喘吁吁、累的精疲力尽。茫然若失之中,不经意的一瞥却发现,原来青春就是个顽皮的家伙,和你捉着迷藏,若即若离,忽远忽近。青春藏在眼角细碎的皱纹里,执拗的不肯探头,青春隐匿在两鬓丛生的白发中若隐若现;青春在那一张张发黄的照片中绽放着笑容,青春在那本厚厚的日记本中诉说着懵懂;青春在那张三角形的信笺中袒露着纯净的情怀,青春在年轻的心湖中泛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青春在和柳绿花红的漫山缤纷翩翩起舞,青春在芳草萋萋的小河边和虫儿窃窃呢喃;青春在和那个骑着自行车疾驰的少年玩着赛跑,青春在和那个漫步乡间小路上的放学姑娘一路欢笑……
青春哪去了?原来青春一直都在,虽然它生来随性、不羁、不长情,从来都不肯为谁停留,为谁驻足。但是,它总是能给人们铺展一程山水,明媚动人;描绘一方画卷,色彩斑斓;带来一段美好,赏心悦目;留下一片回忆,刻骨铭心。
青春走了,带走了一批又一批人们悱恻缠绵的故事。青春来了,憧憬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瑰丽梦想。只要眼前有风景,心中有爱,那么,青春不老,岁月无恙!
一、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有的放矢
在古诗文欣赏的教学中,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大体了解了李白的狂放,杜甫的沉郁,白居易的感伤,王维诗的自然清新……从此对古典诗文产生熟稔亲近的感情,不再把学诗背诗视为畏途,反觉乐在其中,这样也就够了。我们教一首诗或一篇散文,根本目的不在于翻译、背诵,而在于熏陶、感染,在于人格的培养和审美趣味的提高。目前,选修课教学面临的困难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像必修课那样对各种知识点进行详细而充分的展开,因此,如果不能对选修课进行合理的课时安排,很可能因时间紧而完不成教学任务,无法达成教学要求,更谈不上高效。为了解决好这一困难,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进行选修课的教学时,事先选择好每一个单元的切入点,从某一角度入手,把几个文本整合在一起读精研透,品精析透,同时把阅读鉴赏的方法贯穿其中,确保学生每节课都能有所收获。
二、灵活调整教材,确定教学方法
古诗文欣赏所选篇目都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应该是教师教着有劲,学生学得也有兴趣。但是如果机械地按教材编排顺序,相对集中地进行单一文学题材或体裁样式的教学,很容易让师生产生审美疲劳,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型的多样性上下功夫,适当调整教材顺序,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具体做法是:
(一)起始课常识介绍到位
上选修教材伊始,应首先向学生说明教材的学习目标,进行学法指导,如诵读、诗文知识积累、学习鉴赏古诗文的方法、多动笔写等。可以简要地梳理中国古代诗歌和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简史,如风骚传统、魏晋五言诗、建安风骨、山水田园诗派、先秦散文、唐宋散文等,为后面的诗文鉴赏储备必要的文学史知识。每单元教学也要恰当地介绍一些历史常识。因为诗文与史相联,要想充分地准确地理解诗词文赋的内涵,教师讲授必须深谙知人论世之道,如讲李白的诗歌,如果教师不讲李白的诗风与盛唐气象之间的关系或讲不清楚,学生对李白诗歌艺术成就的体会就可能理解不到位;不把作者和作品置入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教师就不能带领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去鉴赏作品。
(二)鉴赏课做好鉴赏指导
一要特别重视诗文的诵读。诵读能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提高学生观察与思考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审美与想象能力,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大部分学生没有诵读的习惯。所以,要充分利用古诗文欣赏这本选修书,使学生养成读背的习惯。二要在尊重诗文、尊重作者的前提下进行鉴赏方法的指导。新课改决不意味着无边无际的盲目散放,要尊重古典诗文阅读的规律与本质。学生自我的感悟与生成的前提是与文本与作者展开对话,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品味诗歌的意境,把握文中的形象。三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各种形式来展示学生对诗文的合理理解与对诗文意境的想象。
(三)探究交流课指导读写结合
探究活动是选修课教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注重学生的参与,才能真正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此活动虽然以学生为主,但仍然不能缺少教师的必要指导。教师指导要到位,要让学生动手去搜集材料,组织筛选材料,并能形成较为成型的研究性小论文,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次数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定。教师可以定期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如小论文报告会、专题研讨会。对于学生展示的学习探究成果,师生要对此作出恰当评价,以更好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学生参与授课构建高效课堂
一般老师担心课堂教学效果不好,不敢放手让学生讲课。其实让学生当一回老师还是极有好处的。把过去由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变成让一些文言诗文功底比较扎实的学生来组织课堂的学习。具体安排如下:事先教师将要讲内容分配下去,并提供部分参考资料,而把备课、讲解、检查反馈等教学环节全部交由学生完成,教师只是及时地查缺补漏,最后予以全面的总结评价,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讲课的学生由于从以往听课的学生变成了讲课的老师,课堂身份发生了变化,所以既怕讲不好,又担心讲得不如其他的学生,因此一定准备得都非常认真充分;而听的学生也听得格外认真,他们不仅要参与课堂的学习,还要评价讲解的情况,所以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教学循序渐进善于启发
宋代教育家朱熹主张,“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远者大者”(《朱子语类》)。古人讲授古典诗文之循序渐进之法,即使今日亦有借鉴之必要。
由于学生受自身学识和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于蕴含于古典诗文本身深层次的人文问题缺乏应有的自觉,而这恰好也是古典诗文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教师必须循循善诱,启发引导,使学生健康地迈入古典诗词的人文殿堂。《礼记·学记》上说“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以小鸣,叩之以大者以大鸣”,《孟子·尽心上》所谓“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毂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讲的都是启发设问的重要性。古诗文选修课的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文的兴趣,开启学生的心志,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问题,掌握引而不发的教学平衡,始终使学生处于学习的最佳动力状态。
四、把诗文鉴赏与写作结合,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的特点决定了这本书的落脚点应在提高学生的诗文欣赏能力上,需要在铺垫渗透—诵读鉴赏的基础上实现落实拓展—碰撞生成,并通过诗文写意(或素描)、文学小评论甚至仿写古典诗文等方式来感悟作者以及其艺术人生这种鉴赏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较为扎实的诗词鉴赏的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不仅使学生在选修中国典诗文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写作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对于中国古典诗文的评价能力,提高了鉴赏水平。
【青春之歌的散文欣赏】推荐阅读:
青春的优秀散文10-15
高中青春梦想的散文07-06
曾经的青春少年散文09-22
致逝去的青春散文10-26
那些青春的往事的散文10-04
致青春的散文诗07-02
致那些逝去的青春散文12-10
致那个失去的青春的短篇散文09-12
优秀散文:当青春不再青春11-03
青春札记散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