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2024-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精选12篇)

论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篇1

论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资源的数字化,高校图书馆要适应新时期读者的新需求,必须加强内部管理.从分析当前图书馆管理现状入手,探讨了影响图书馆科学管理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措施.

作 者:范梅兰 FAN Mei-lan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图书馆,山西,太原,030051刊 名:江西图书馆学刊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THE LIBRARY SCIENCE IN JIANGXI年,卷(期):39(4)分类号:G251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管理 管理创新

论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篇2

(1) 由于没有统一机构对各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进行管理协调, 因而图书馆各自为政, 分散管理的现象普遍。馆际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 缺少资源共享的平台, 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2) 从科学管理的角度看, 图书馆现在普遍实行的目标管理虽然有着诸多优点,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其局限性日益突出。如图书馆有些岗位的目标无法具体量化, 目标管理所造成的狭窄视野造成岗位之间、部门之间配合较差。

(3) 部分高校不够重视图书馆的建设, 缺少投入, 致使图书馆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水平上, 馆员的借阅效率低, 易出错, 文献不能被有效检索等现象, 导致读者满意度差。网络化也只能成为一纸空谈。

(4) 管理创新人才匮乏, 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 缺少图书馆专业人员。

(5) 服务模式陈旧。长期以来, 图书馆是以“购书—藏书—借阅”的服务模式等待读者的上门, 服务方式上因循守旧, 缺少创新。

(6) 馆员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现象, 具体表现为丧失职业热情, 工作缺少成就感;人际关系淡漠, 厌倦工作。

2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模式和方法

2.1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运用权变管理思想来加强对员工的管理。从内心里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在图书馆中每个馆员所处的位置不同, 所具能力各异, 作为管理者要坚持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的原则, 充分发挥每位馆员的特长, 做到人尽其才, 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愿望。

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励的方法主要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目标激励、培训和教育激励、尊重和信任激励等, 在综合运用这些激励方法的的同时, 应当注意如下问题:首先, 物质激励是用指用金钱和实物激发馆员积极性的一种方式, 是一种最常用的激励方法, 但物质奖励要适度, 过多过少都起不到好的激励作用。其次,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五个层次, 处于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员工, 更注重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体现。因此健全岗位轮换制度, 给与馆员有挑战性的工作, 充分挖掘他们的创造力, 是影响其创新行为的重要途径。再次, 在目标激励中, 馆员制定的奋斗目标必须是切实可行的, 明确具体的, 并且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最后, 培训教育激励要求管理者应根据馆里工作需要和工作人员的个人特点, 有计划、有重点、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培训, 如专业深造, 参加学术交流等, 以提高馆员的专业化水平。

运用情感管理代替硬性管理。情感管理不是感情用事, 以情代理。而是人性化管理的一种方法。也是科学化管理的有益补充。情感管理是通过塑造温馨的情感氛围来尊重人、满足人、激励人、感动人。让员工找到组织的认同感, 从而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2 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图书馆馆员除应掌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及外语、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外, 还必须向其他专业渗透, 便于解有关学科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提高文献的处理能力, 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力, 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以及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加强质量意识, 提高编目质量。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要建立一个高标准、高质量、兼容面广的数据库, 以支持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编目员应充分的认识到数据标准化的重要性, 加强质量意识。在数据录入时做好每一个字段的录入, 坚持数据录入查重, 以保证多卷书、连续出版物、同类图书著录格式上的一致性。

2.3 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不在是一味的追求藏书量的多少, 而是讲究服务满意度是多少, 文献的利用率是多少, 从传统服务型向知识服务型方面转变, 逐步改变被动等待读者上门封闭型服务模式。

提供网络信息资源链接。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内容, 可以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源, 图书馆可以按专题建立相关的网络连接, 方便读者查询。建立特色数据库, 做好随书光盘数据加工与网络化服务, 提高随书光盘利用率。整合多媒体资源, 做到统一平台检索。搜集网上免费多媒体资源, 重新分类标引或做好网址链接方便读者使用。

提供馆际互借等资源共享服务。一个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再多, 也无法囊括所有的信息资源。因此, 要满足读者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信息需求, 必须要走资源共享的道路。加强馆际之间的联系, 创建并完善馆际互借制度, 使馆际互借科学化规范化。

创新咨询模式。图书馆应该主动承担信息采集、检索、提供文献等服务, 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 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要求。如建立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

争取潜在的读者, 壮大读者队伍。图书馆应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如:编写读者指南, 定期对读者进行入馆教育, 举办图书馆专题知识讲座等, 让更多的读者充分了解图书馆。图书馆还应高度重视读者服务满意度的调查, 以利于改进各个环节的工作, 提整体服务水平。

创造良好环境, 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图书馆在各层楼或各个室配备检索机, 和装有光驱的计算机供读者检索和阅读随书光碟, 并为读者提供复印、打印和扫描等服务。以学科建设为出发点, 建立特色数据库, 以服务于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如收集论文和专著, 建立学术资料库。并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喜好特点, 为读者编辑专题简报等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服务。

2.4 创新图书馆组织管理模式

学习型图书馆组织管理模式, 是基于全员知识共享理念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 是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巨大变革, 是顺应时代的一种组织管理模式。

建立学习型的管理模式首先应在图书馆管理者和馆员之间建立一种相互认同的组织文化。创建有利于沟通和知识共享的环境, 强化学习意识, 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服务观念, 围绕组织目标开展学习和创新。其次, 调整图书馆的组织结构, 减少等级划分, 增强馆员的横向联系, 展开团体学习, 形成畅所欲言的学习气氛。促使馆员的系统思考和创新等能力得到提升, 也为学习型图书馆组织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2.5 创新组织结构

打破传统的等级结构的限制, 消部门之间功能的重叠。本着精简机构、减少环节、提高效率的原则, 对书馆传统的组织体系进行改革, 合并业相近的功能, 减少纵向管理层次, 建立扁平化组织。

采取开放的、动态的组织结构, 消除部门之间的障碍, 形成部门之间纵横畅通组织体系, 增加横向联系, 使之能够适应外环境的变化, 及时进行重新组合, 进而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图书馆人员结构必须与组织结构相统一。图书馆应根据工作需要选择适合的工作人员。除应掌握文献信息管理、网络、外语等专业知识, 还应具有协调、沟通等社会交往能力。这样才能构成一个有活力、有进取心、有归属感和凝聚力强的群体。

摘要: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学生查阅资料, 学习新知识, 探索新思维的主要场所, 在教育教学中发挥这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我院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实践, 阐述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 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

0引言

图书馆是信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属于传统信息服务业。作为拥有丰富信息源的图书馆,其信息服务的模式必须与信息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在变化的社会信息环境中,图书馆要发展,出路就在于探索创新,这是一个关系到本行业发展的关键,甚至可以说是关系到图书馆生存的问题。本文拟从服务模式的角度探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

1信息时代对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冲击

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经历了从单一型信息服务模式转变为综合型信息服务模式,它存在着服务方式的被动性,服务手段的传统性,服务内容的滞后性等一些缺陷。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越来越不适应高校师生对本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要求。

2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的内容

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图书馆的立身之本。“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一直是图书馆工作的主旋律。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其馆舍、资源、设备、人才的优势,针对其用户的特点,探索服务新模式,开展全方位的主动服务。信息时代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应用方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对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

2.1信息服务模式的个性化创新

2.1.1信息服务网络化、数字化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由手工服务变为网络服务,对本馆馆藏文献进行收集、加工、借阅的传统方式,变为在网络上不断查寻,收集用户所需的信息,并加以提炼、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有价值的信息提取出来,提供给用户的现代化服务手段,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满足读者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服务于教师和学生。

2.1.2服务质量优质化图书馆信息服务应具有广、快、精、准、新等特点,要以高品质的服务满足本校教职工和广大学生的需求。广,就是提供的信息范围要广,搜集资料要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仅包括本馆的馆藏,还有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这就要求有很高的查全率,否则所提供的信息就不会完整全面。快,就是提供信息的速度要快,网络加速了信息的传递与交流速度,在网上交流已成为学生喜爱的交流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精,就是提供的信息内容要经过高度地提炼,以增加有效信息的含金量。准,就是提供的信息内容要准确无误,查准率要高。新,就是提供的信息内容的时效要新,根据读者的实际需要,提供有效时段内的相关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2.1.3创新个性化服务随着信息资源的逐步网络化,为信息用户获取大量信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极大的便利。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推动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强大动力,是满足师生需求的服务,是培养个性、表现个性的信息服务。只有这样的服务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要求,尤其是信息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2.2为用户提供专业导航服务图书馆要根据读者的需求,在加工技术上经过存储、检索、重组、综合、浓缩等手段,有目的、有步骤地对网络信息资源加以合理的整序、开发、利用和管理,形成一个引导读者获取所需信息的导引系统,使他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满意的资料,以指引读者了解与获取世界范围最新、最好的有用信息。还可以通过人工或智能软件对网络信息资源按信息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如学科、专业、某领域等)或信息的结构特征(如文本、图片等)进行合理组织,并通过统一的用户界面向用户提供浏览或查询服务。当前主要的导航服务有书目式导航服务、智能搜索软件服务和内容收集器导航服务。这种服务非常适用高校教学科研人员,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校图书馆网站开设的“学科网络导航”,南开大学图书馆的“专题链接”,青岛海洋大学图书馆的“特色专题推介”等就属于这种类形。

2.3利用现代化手段提供文献信息检索服务高校图书馆如果仅仅满足于开辟专室连接网络终端,让读者自由使用这种浅层次的服务模式,就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所以必须创新服务模式。其做法是:

2.3.1把网络信息资源和本馆的文献资源结合起来,运用局域网和Internet为读者进行特定范围的文献信息检索和全球范围的文献信息检索;如:山东省大学校图书馆引进了ILAS集成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实现了以采、编、流、阅为一体的计算机管理,并利用计算机与通讯系统相结合的开放性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对内实现图书馆工作各个业务环节全面自动化控制,对外并入国际互联网。充分利用校园网,设立本馆网络信息导航站发布信息,实现馆与馆之间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协调与合作。完成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的有机结合:

2.3.2利用本馆主页指导读者有效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同时,通过电话、多媒体等工具,随时随地答复读者的咨询和查检要求:

2.3.3帮助读者根据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选择正确的获取途径,以便读者下载、打印等,从而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从集中走向分散,从面对面的查找走向网上的查寻。如:本校2006年启用的中国知网、清华同方数据库,以及自己制作的本校特色的图书馆网页,读者就会在网上查找与科研课题相关的资料然后下载或打印,大大方便了教职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仅靠一馆馆藏信息资源是不能满足本校教学与科研需要的,这就要求图书馆员通过网络、电子计算机现代化的手段,实现网络化服务,开阔高校图书馆的活动空间,在信息的海洋中邀游,寻找高校教学与科研所需的信息资源,真正担负起“信息导航员”的职责,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全新的信息服务。

2.4加强专题文献服务和定题跟踪服务高校教师绝大多数既是教学骨干,又是科研骨干,承担着各级各类科研项目。高校图书馆应和学校科研部门加强联系,及时掌握学校所承担的省部级、市级以上的科研项目,了解各类项目对文献信息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提供专题文献服务,减轻研究人员查阅文献的负担。特别是教学研究型高校的图书馆,要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实验为重点,集中人力、物力做好有关文献资料的收集、筛选、整理、加工工作,开展定题跟踪服务,确保文献信息能满足科研项目的需求。

论高校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 篇4

论高校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

对高校图书馆的职业道德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途径:①领导重视,率先垂范;②借鉴、继承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③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④发挥舆论监督作用;⑤从我做起,自我修养.

作 者:郑翔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福建,福州,350017刊 名:农业图书情报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IN AGRICULTURE年,卷(期):22(7)分类号:G251.6关键词:图书馆 职业道德

论加强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 篇5

地方文献中往往包含着大量的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其信息导向和决策功能,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重点地收集、存储地方文献,由此形成馆藏特色和优势,这是高校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建设最重要的着力点。每一个图书馆都要结合本地区,找准发展自己的着力点。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注重收集了回族文献资料;宁夏大学成立了回族研究所,特色藏书近册,形成了自己的馆藏优势,成为宁夏民族地方文献中心。而有些院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要么所占比例极不协调,许多地方特色的重要文献资料收藏不全或严重缺乏,要么即使是有一定的相关文献,却没有系统整理,专管专藏,因此难以形成重点和优势。抓住了文献资源的地方特色才能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馆藏特色和优势。

2.2 建立行之有效的地方文献收藏网络

2.2.1 和地方史志、党史整理、研究部门建立经常联系。和全省许多地区、市县建立了经常的联系,能够及时掌握地方志、党史类图书信息,及时购人自己需要的图书。

2.2.2 和全省各级政协、政府机构建立必要的联系。政协历年所出文史资料,在地方文献中的参考价值很大,但延续时间长,又均为薄薄的小册子,如果收藏的力度不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各级统计部门出版的统计年鉴和统计资料,是对各行业发展的量化反映,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但这些材料大多为内部出版,印数很少,只有及时搜集,才能保征搜集的连续化;各厅局经常印发大量的宣传资料、招商资料等,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反映当地现实经济状况的珍贵资料,需要经常联系,加强搜集。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各地文联掌握基本情况,和各地文联、作协加强合作是搜集此类资料的最好途径。

2.2.3 各地高校图书馆和各拍卖机构与旧书市场建立联系。许多地方文献资料为内部出版或作者自费出版,在书目上根本查不到,更别说订到了,而从古籍拍卖会或古旧图书市场上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3 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

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地方文献能否为读者所了解,为大家所利用,关键在于地方文献的数字化、数据库建设和网站建设。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工作正处起步阶段,地方文献数字化身逢其时。在数字化建设中应该明确,数字化是手段,资源共享,便于利用才是最终目的。因此,高校图书馆在特色上下功夫,建立有一定的规模、有效的检索功能和具有多媒体信息的特色数据库。图书馆应在统一领导下确定本馆的文献格局、人力及经费等现实条件和本校学科发展的文献需求,选择合适的主题,系统地收集整理书刊、文献、音像资料,运用文献重组技术,进行

深度标引和有序化,制成新颖独特的数据库。

2.3.1 对已收集整理的地方文献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对收集到的各种地方文献资料通过各种现行的数字化技术加以整理,制作音、像、文字资料一体化的系统数据库,开始时期的重点是要建立信息索引库。将馆藏量不足或利用率高的地方资源加工整理上网,从而加强网络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因此,每个图书馆在做好地方文献电子目录后经过对比,除了完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图书资料数字化和一部分公共图书资料的数字化供大家共享外,还需要针对所选主题搜集网上的资源,对其进行整理和加工,进行深度标引和有序化,形成“地方文献网络资源数据库”,以扩展馆藏资源。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购买相关的数字化产品,丰富和补充本馆的信息资源。

2.3.2 建立网站,促进资源共享。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料馆藏一旦形成,就要使其充分发挥功效。除提供实地查阅服务之外,还可以利用当今网络技术把最有价值、最有针对性的地方文献情报最快地提供给读者,更为便捷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如塔里木大学图书馆已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局域网工作站,将信息通过网络对外提供服务,将会大大提高信息服务的力度。但利用网络提供地方文献的信息服务,在当前还处在初级阶段,如何提高地方文献服务的针对性,如何充分体现地方文献资料的价值,及如何增强其有偿服务等均有待于摸索,这也是保持文献资料馆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2.3.3 加强横向联系,加快信息传递速度

图书馆之间要依靠网络搞好协作,避免重复开发和资源浪费,变个体地方文献馆藏为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地方文献共享资源,建立馆际互借,发挥整体效益,形成高校图书馆地方情报资料共享共用,充分提高地方文献资料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卢巧云.打造图书馆服务品牌的思考.图书情报知识,.6.

[2] 陈志仁.高校图书馆馆藏特色建设浅议.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0.1.

[3] 张英.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图书馆工作与研究,.3.

(石永梅 塔里木大学图书馆)

论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篇6

试论信息社会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角色转换

把握时代脉搏,融入信息社会.图书馆正处于传统型向信息化、自动化转变的转期型.馆员应实现角色转换,重构馆员的素质观.

作 者:蒙艳萍 白伟清 MENG Yan-ping BAI Wei-qing  作者单位:贺州学院图书馆,广西,贺州,542800 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 年,卷(期):2009 08(5) 分类号:G25 关键词:图书馆   馆员   角色转换   素质  

浅论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管理 篇7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使得图书馆在传统的管理服务中要不断的提高和改进, 以增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效能。高校图书馆是社会文化信息资源的载体, 是广大师生学习文化资源的平台, 要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就要加强图书馆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和以人为本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

1 为读者服务中体现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

1.1 依托现代化的技术力量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服务

在藏、借、阅、咨一体化的基础上, 以网络为载体, 加强网络信息服务建设。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互联网服务、数据库检索、网络阅览室服务等。

1) 通过互联网网络服务, 读者可以拥有自己的特色网上迷你图书馆, 收藏自己喜欢的图书, 方便以后的查询和借阅。通过登陆用户, 及时快捷的掌握自己的借阅信息, 例如:书刊借阅当前的状态、借阅的历史记录。另外读者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书籍的预约、续借、推荐购买图书等基础服务。

2) 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广泛应用互联网、数据库、联机检索等先进的信息传播方式, 结合学校特色, 满足科研需求,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可能的引进各种全文数据库, 建立中外文数据库、学科特色数据库、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等, 使文献资源扩大化。通过开展馆际互借, 使本馆没有的文献, 在本馆读者需要时, 根据馆际互借制度、协议、办法和收费标准, 向外馆借入。让读者充分感受到现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特色, 使文献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得到最广泛和最有效的利用及共享。

1.2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提高服务质量

1) 制度中体现人文关怀

实际工作中图书馆是以人为中心, 全方位为读者服务的, 在与各种各样读者打交道的同时一直秉持一切为读者着想的宗旨, 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科学的管理是以合理的制度为基础, 制度中要对馆员的行为举止、服务态度、服务程度加以规范, 明确读者的权利, 从读者的利益出发。

2) 服务中体现人文关怀

首先, 高校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是一种带有文化色彩的服务。在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的服务中, 不仅要求工作人员要完成基本的图书借还, 还要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 自觉的成为读者的咨询员、引导员, 不断地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下工夫。

其次, 在馆内的布置上要有明确的布局图、引导牌、读者须知、图书分类表等, 指导读者快速进入各个阅览室进行查询。足够数量的查询机能够帮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馆内的最大信息, 满足读者的需要, 为读者节省更多的时间。

再次, 针对新到校的学生和老师开展读者培训, 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如何有效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通过利用数据库和查新检索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更周到的服务。结合学校科研办学特色, 对读者展开深层次的服务, 提供图书导读、技术支持、前沿学科论文查新等服务。

最后, 图书馆的工作者要本着“一切为了读者, 为了读者的一切”的思想, 实行服务方式、服务态度的规范化管理, 激发读者参与图书馆的活动, 提高读者利用图书文献资源的主动性, 创造良好的人—书—人循环[2]。通过举办读者座谈会, 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师生的读书和科学研究需求, 规划图书采购的方向, 更有效的分配利用图书资源。另外建立建全读者反馈机制, 通过设立读者意见箱、网站主页设置读者反馈意见的沟通平台, 广泛收集读者的建议, 以促进图书馆各个方面工作的改善, 并结合实际不断调整, 使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形成馆员、读者之间良好的互动服务, 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2 图书馆管理体制中突出以人为本

2.1 夯实业务基础加强专业技术培训

高校图书馆应当根据自身的机制, 以学校现有的资源为依托, 使馆员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并结合工作需要和个人专业知识的发展方向, 提供继续教育的条件和机会。另外, 激励馆员参加符合需要的图书情报方面的培训以及个人学历的再深造, 积极开展和参加业务学习交流活动, 鼓励馆员参加计算机网络应用、外语等方面的基本业务考试和培训, 使个人专业知识和图书馆的事业相结合、齐发展, 以达到改善人员知识结构的目的, 从而提高基本服务能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合理分配部门管理者、计算机设备维护人员、业务流程管理者、查询检索人员等, 使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水平。

2.2 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团队合作意识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体现在人文关怀, 图书馆不仅要为读者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 还要为员工提供一个和谐统一的工作氛围。这就需要领导者在管理中加强集体凝聚力, 倡导团队协作精神。图书馆的各个业务部门之间既是相互独立的部门, 又是存在联系的有机体, 要想高效率的运转, 就必须激发图书馆员工的工作热情,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互相尊重、相互支持。只有让每个馆员都做到识大体、顾大局, 团结协作, 消除人际关系沟通障碍, 才能使图书馆的馆员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为图书馆带来更快更强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中,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注重落实人性化管理措施, 构建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要在管理上体现以人为本, 又要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 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读者群的精神文化要求, 推进图书馆的整体发展。

摘要:本文围绕“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思想, 从为读者服务和图书馆对馆员管理的两个方面来阐述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人文管理。

关键词:以人为本,读者服务,图书馆管理

参考文献

[1]花明.论以人为本理念在图书馆中的实施.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5 (1) :78-79.

论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馆员的管理 篇8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流通部 馆员 管理

流通部是图书馆的眼睛和窗口,是连接读者和图书馆的桥梁。流通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形象和声誉。流通部馆员的形象、素质和能力,决定着流通部工作的质量。所以,要抓好流通部的工作,提高文献图书的利用率,让读者对流通部称心满意,必须加强对流通部馆员的管理。

一、馆员的现状

1.学历普遍较低。流通部的馆员多是随调进来的家属,学历普遍较低。馆员刚进流通部时,有的仅有初中学历,多是中专学历,少数是大专学历。调到图书馆工作后,馆员们多通过函授或自学取得高一级的学历。但相对于我校这样的本科学校来说,馆员们的学历多达不到学校的要求。

2.专业水平较低。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流通部的馆员们很少是图书馆专业或情报学专业的。馆员们多是师范学校毕业的,来图书馆工作之前多是中小学的一线老师,调到大学工作后,因为学历不够,不能继续站讲台,便安排进图书馆工作。虽然后来通过函授或自学都取得了高一级的学历,但他们选择的多是中文或政治这样容易取得文凭的专业。所以馆员们专业技能水平都较低,对工作的专业了解不多。

3.电脑水平欠缺。虽然流通部的馆员们每天都在电脑上工作,但他们的电脑知识很欠缺,都只懂得电脑的一些基本操作和原理。工作期间,一旦电脑出了事故,馆员们不会维修,只有等专职的技术人员来处理。这样,就影响了排队等候还借书的读者,影响了流通部的正常工作。

4.女性馆员居多。流通部的馆员以女性居多。女性馆员都是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家庭的一把手。她们上有老下有小,除了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外,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辅导孩子学习,支持丈夫工作,伺候父母和公婆。有些馆员在家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流通部上班时就显得精力不济,疲劳厌倦,甚至心不在焉。

5.存在混日子的思想。有的馆员因为学历低,不能参加职称评定,于是对工作没有进取心;有的馆员认为流通部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借书还书,上架整架,于是无心学习专业知识;有的馆员认为自己作为家庭妇女,把孩子培养好,把家务做好,远比工作重要得多,于是对工作有些懒散;有的馆员认为自己在图书馆上班,工作舒适,收入稳定,已经很满意、很知足了,于是对事业毫无追求。这些馆员都不求进取,存在混日子的思想,很要不得。

二、馆员的要求

1.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流通部馆员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培养健康深厚的职业道德情感,锻炼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流通部馆员应热爱图书馆事业,具有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精神,为教学科研、为师生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1]

2.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馆员队伍是高校图书馆各项工作完成的根本保证。因此,流通部馆员应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出色地完成自己所分担的工作,熟悉书库的布局,熟练掌握图书流通系统的各种版块,认真做好导读工作,继续提高业务素质,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1]

3.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流通部馆员的工作不仅是简单的还书借书、上架整架,馆员们也要学习专业知识,不断追求上进,勤奋地撰写论文。这就要求馆员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至于被时代淘汰。馆员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会发现流通部工作中的不足,从而有效地、有目的地、有针对地解决流通部存在的各种问题。

4.较高的电脑操作水平。由于流通部的工作多是在电脑上操作完成的,这就要求馆员们必须有较高的电脑操作水平。一个不懂电脑,或懂电脑很少的馆员,不是一个合格的馆员。电脑也像人一样,经常会生病。电脑一旦生病,流通部的工作就会陷入瘫痪状态,影响读者借阅书籍的心情,影响文献图书的流通使用,也影响流通部的正常工作。所以,流通部的馆员必须多学电脑,做到电脑出了简单问题都能自己维修。

三、馆员的管理

1.领导重视。在高校图书馆,领导很重视采编部和信息部,而认为流通部就是简单的借借还还,就是把书整理好,不需要他们操心。所以,图书馆领导对流通部不太重视,使流通部馆员们出现一些不良情绪化反应,他们认为反正领导不重视,自己做好做坏一个样,所以对工作的热情不够。馆领导一定要转变这种观点,引起对流通部工作和馆员们的重视。馆领导要常来流通部巡视,找馆员谈话,了解馆员们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

2.责任到人。根据读者借阅量的情况,将书架划分到个人,馆员各自负责责任区的每项工作。在责任到人的同时,书库中又分成协作小组。当某个馆员因休假等原因不在岗时,由同书库的其他馆员替岗,共同搞好书库的工作。这样,可保证还回来的图书不积压,及时上架,保证图书的借阅率。[2]

3.馆员轮岗。流通部的馆员在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到退休,这种终身制会让馆员产生枯燥倦怠的思想,以致对工作失去兴趣、激情和热情。轮岗制可改变馆员的这种思想,让馆员熟悉全馆各部门的工作,培养复合型的人才。馆员轮岗包括馆内各部门轮岗和流通部内部轮岗。馆内各部门轮岗就是让馆员去馆内各部门轮换工作,可三年一换岗位。流通部内轮岗就是让馆员在流通部内部经常变换工作,可一月一调换。

4.分级管理。就是针对馆员的不同群体,如知识型馆员、实干型馆员、基层行政管理型馆员,分别依其特点制定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人员工作、学习、心理情绪特征,能调动、激发工作热情的措施和方案。[3]

5.奖勤罚懒。就是对工作勤奋、爱岗敬业的馆员在福利待遇上优先考虑,在职称评定和评先评优方面也给予优先考虑,让他们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为流通部的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对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馆员可扣除部分奖金,限制他们的职称评定,在评先评优方面不予考虑,以引起他们心里的震动,督促他们用心对待工作,尽力干好本职工作。奖勤罚懒可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何奎.浅谈图书馆流通部馆员素质的提高[J].现代经济信息

专题探讨,2008(07):218-219.

[2]覃风兰.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馆员的管理[J].柳州师

专学报,2003(1):120-122.

[3]刘红.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馆员心理分析及调适[J].前沿,2007

论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篇9

3.1 详细登录

刚采集到馆的民族地方文献,不管新旧,均应及时验收。指定专人,按文献的类型与载体形式分别进行财产登记造册。

3.2 科学分编

先按民族语言文字归类,再依地方文献学科内容属性分编,取著者号为书次号,集中同类型同著者的不同著作,便于管理与查检。

3.3标准著录

民族地方文献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标引著录,各馆都应创造条件,以CNMARC作为机读目录数据格式,为建立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打好基础。

3.4合理排架

民族地方文献应采用集中专藏、分类排架管理模式。设立民族地方文献专用库和阅览室,并划分成若干馆藏区,根据不同文种、不同载体类型、不同外表特征,购置不同样式的书架、柜橱,分门别类存放各种民族地方文献。

3.5 严格管理

论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篇10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推荐

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工作是馆藏建设的重点,它决定着图书馆的馆藏质量及采购水平,而新书到馆后的流通、借阅则是体现图书有效利用的依据。为提高图书的借阅率、流通率,体现图书价值,新书推荐服务的专业化、个性化需求逐渐显现。

1 新书推荐的意义

新书推荐是指图书馆员将新采购的图书,以不同的方式介绍给广大读者,使其了解图书馆的馆藏变化,及时获取最新图书信息。新书推荐服务的开展,弥补了图书馆某些方面的缺陷。该项服务有利于宣传图书馆新入藏的图书信息,鼓励读者借阅,为图书找读者,有效提高图书的利用率与流通率;新购进的图书一般是当年最新的、最前沿的文献资料,做好新书推荐宣传,可以充分发挥馆藏资源在开拓读者视野、启迪读者思维等方面的作用;对于图书馆而言,有选择的推荐新书,是实现“用最少的花费给最多的读者以最好的阅读”这一价值的有限途径。

2 新书推荐的途径

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采取网络平台推送、海报宣传这两种方式来推广新书,而有部分图书馆因为人员配置或其他问题还未开展此项活动,或者以好书推荐的形式代替新书推荐。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重视阅读推广,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

2.1 网络平台推送

网络平台包括图书馆主页专栏设置、QQ、微博、微信、APP等。高校图书馆主页新书推荐的内容一般是书名、作者、内容简介的书目信息,以简单的MARC数据字段为主,这种形式比较单一、死板,很难引起读者的关注,而与之相关联的APP平台也是如此。QQ、微博、微信等方式是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该种形式通过推送新书推荐文章,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到读者眼前,这种方式比较受到读者的欢迎。

2.2 海报宣传

海报宣传是传统的宣传模式,通过张贴海报来让读者了解推荐的图书,受到海报、场地大小的限制,宣传的内容也较为简单,主要有封面图片、书名、作者、内容简介等,与图书馆主页新书推荐专栏的内容基本相同。这种形式的宣传度不广,受影响的范围小,影响力有限。

3 新书推荐途径的优化管理

为了更大程度上推广新书,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提高图书资源的使用率,各高校图书馆在领导决策层面重视,图书馆自身也通过日常工作的积累、与其他高校图书馆的沟通与交流来优化管理新书推荐工作,使其更适合读者,更能受读者关注。

3.1 推荐内容丰富化

与简单的MARC数据相比,读者更喜欢有知名人士推荐的图书,并通过相关的图书评论、阅读趋势等方面的内容加深对书籍的认识,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追风筝的人》一书,在当当网的推荐词是“《追风筝的人》作者胡赛尼催泪三部曲经典套装,感动奥巴马、高圆圆和全球亿万读者的永恒经典。关于家庭、关于爱,关于人生”,这样的推荐词更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共鸣,使读者更直观的、感性的认识图书,从而节约图书。

3.2 推荐形式多渠道

除了上述的推荐方式,还可以通过开展阅读分享会、新书推荐会、书评征集活动等形式来辅助新书推荐活动的开展。阅读分享会主要是通过阅读某一本指定图书,大家交流、分享自己阅读后的感受,进一步的加强对该本图书的认识与理解。新书推荐会可以通过邀请教师、相关学者等人士为新书进行推荐,谈谈自己对该书的认识,鼓励大家多阅读好书,读者也能从他们的推荐中有收获。书评征集活动也是大家对某一图书的看法与感受,通过纸质形式来进行推荐。以上的形式因为受时间、人员等问题的限制,推荐的图书量有限。

3.3 推荐服务个性化

新书推荐主要目的是供他人阅读,因为推荐书目的个性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个性化服务:分析读者需求,分析读者的精神需求、所学专业、性格等,针对不同的群体给予不同的阅读建议;推荐的时代性,图书馆员应顺应时代热点,推荐当时社会的热门书目,如读书节的阅读书单、诺贝尔奖之后的相关著作等;开展读者调查,面对面的沟通,了解读者需求。在为读者推荐了书目后。还可以以优先借阅、预约图书的形式来方便读者的借阅,也为图书馆提供统计依据。

3.4 推荐层次专业化

图书馆员人员及水平有限,導致对专业性图书的认识不强、认知程度低,依靠图书馆员来推荐的专业性图书可能不具代表性。为更好地为师生推荐更专业、更前沿的学科知识,图书馆可以和学校的系部加强联系与沟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接受老师们的意见与建议,推荐给不同需求的学生人群,更好的服务读者,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师生获取知识的大容量数据库,图书馆员也努力让数据库信息传递到读者身边,让图书的价值最大化,让读者爱上图书馆。图书馆员积极寻求发展、不断自我提升,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让读者享受阅读。

参考文献:

[1] 马迪倩.谈图书美誉度在高校图书馆中的构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3):119-121.

[2] 吴江梅.浅析高校图书馆新书推荐工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3):4-5.

[3] 石卫.高校图书馆网络新书推荐服务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9):179-182.

浅论民办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篇11

1 创新服务的必要性

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本质是服务广大教师学生, 提高读者对文献信息的利用。在现代社会信息化进程中,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至关重要。图书馆应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在浩繁的信息资源中为用户导航, 指引用户以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得有用的信息和资源。图书馆要在资源来源、选择、加工处理、最终提供的信息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广开思路, 通过与用户的充分沟通, 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随着高校校园网的日益扩展及校园数字化、网络化资源的逐渐增多, 高校读者的信息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他们已经不满足于高校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 而要求提供网络化、数字化、集成化的信息服务。高校读者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专深的专业知识和使用网络的能力, 高校读者信息需求一般具有综合性、高效性、专业性、学术性、开放性及个性化等特点。因此, 高校图书馆只有创新服务, 才能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民办高校图书馆更需要创新服务,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走在公办高校的前列, 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2 服务观念的创新

服务不仅是一种言行, 更是一种观念。创新服务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作为一个高校信息中心的图书馆, 只有树立起全体馆员的创新意识, 建立起创新的体系, 才能为图书馆事业的兴旺发达提供不竭的动力。传统图书馆读者服务重藏轻用, 闭关自守, 仅仅只是“图书馆管图书”。新时期的高校图书馆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 开发利用网络资源, 以用定藏、资源共享, 呈现出开放性、主动性、针对性、多样性等服务特点, 要变封闭式办馆为开放式办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一的借阅服务为多元化信息服务。新时代的服务观念, 必须建立在现代科学的思考观念基础上, 尽快实现“以书为主体”的服务, 向“以人为主体”的服务观念的转变, 顺利完成“从物的传递”向“知识的传递”的过渡, 要站在读者的立场, 进行换位思考, 创造全新的现代化服务观念。一个优秀的图书馆员应当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一个先进的图书馆应当是拥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图书馆员的文化信息机构。每一位图书馆员都要在其工作岗位上创造性地工作, 将其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不断进取、不断自我完善, 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将会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3 服务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3.1 图书馆基本功能的培训

对于那些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同学, 在进入大学之前几乎都没有进过图书馆, 就算是有的高级中学有图书馆, 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对“图书馆”这个词不陌生, 但是他们对图书馆的了解就很少, 把图书馆的功能局限于简单的“借借还还”, 甚至许多人把“图书馆”和“书店”混为一谈, 到了图书馆第一句先问老师:“这书怎么租啊?”所以, 对新生的入学前的入馆培训的必要的。在新生入学前, 组织每个新生进行入学前的培训, 不培训不发图书证。培训的内容有图书馆的布局介绍、功能介绍、光盘检索、图书检索等。

3.2 成立培训部, 开展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

在当今网络信息的科技时代, 图书馆读者面临的大部分问题是各种电子信息资源的迅速获取和有效利用。图书馆应该成立培训部, 专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手段。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规程, 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的规定。民办高校, 特别是定位在教学型的高校, 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图书馆建立和引进的数据库很多, 数字资源是新时期图书馆不可缺少的, 而且占馆藏资源的一大部分。对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通过这个课程可以传授读者各个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图书馆应针对不同层次的读者开展获取信息能力的培训。也可以将这门课程作为必修课来上。

3.3 成立大学生读者协会, 建立读者与图书馆沟通的桥梁

国外把大学图书馆称之为大学的心脏, 而大学的心脏中最鲜活的血液就是大学生读者。民办高校图书馆可以成立大学生读者协会, 由学校具有较强读书兴趣和爱好并愿意协作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大学生组成。该协会以培养会员读书爱好, 提高阅读品位和阅读能力为重, 并自愿参与图书工作并宣传图书馆为己任。设立之目的是在图书馆和大学生之间建立一个便于两者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大学生读者协会直接参与图书馆的一些日常工作, 如阅览室管理、图书上架与加工等。

3.4 培养学科馆员, 对专业学科进行跟踪服务

学科馆员制度是国际图书馆界先进的办馆理念和全新的服务模式, 是图书馆开展深层次主动咨询服务而采取的最新服务措施。图书馆要重视学科馆员的培养, 实施人才培养计划, 对每个学科委派一名馆员与某一学科专业建立专门联系, 提供学科咨询的跟踪服务。认真做好各学科的文献配备工作, 了解他们的文献需求, 培养他们成为某一学科学科馆员。成为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组织加工及获取文献能力的图书馆高级专门服务人员。

3.5 开展多样的网络咨询服务

与传统的参考咨询不同, 网络环境下的参考咨询, 读者不用到图书馆来, 通过建立网上留言板、读者咨询台、Email、QQ群、飞信等网络通讯软件就可以和读者建立密切的联系。如果读者想通过图书馆咨询某一问题, 只须通过以上形式与参考咨询人员进行交流, 参考咨询人员便会将答案或所需的参考资料用电子邮件传到读者的电子邮箱, 这样读者的疑难就得以解决。

3.6 加大宣传力度

做好服务工作, 宣传很重要。图书馆要主动向读者推送图书馆的资源, 主要途径有:a.建立新书通报:利用图书馆的现有资源, 如宣传板、电子屏幕对近期到馆的新书进行展示, 以吸引同学们前来借阅;b.设立图书馆宣传栏:在校园内设立图书馆宣传栏, 主要宣传图书馆新进图书、图书馆近期大事记、图书馆近期开展的活动等;c.网络宣传: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 充分利用馆内网站及学校网站对图书馆进行全面宣传, 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图书馆, 加强网上正面宣传, 举办针对学生的网络知识, 网络应用情况的各种讲座培训班, 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图书馆各种新信息的感染。

摘要:传统的读者服务工作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创新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唯一选择和发展契机, 特别是民办高校更应该走在公办高校的前列, 积极创新, 开拓服务。

关键词:民办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吴淑君.新旧《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比较与研究.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 2002, 10.

[2]王汉桥.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J].财经政法资讯, 2006, 6.

[3]郑少燕.浅谈高校图书馆现代信息服务创新[J].福建省图书馆学刊, 2007, 2.

高校图书馆进行管理创新论文 篇12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应当由原来的满足本校师生借阅所需向着为高校及社会大众提供服务进行转变,将从整个社会所获取到的信息资源汇报给社会群众。同时,也应当改变以往的单方面重视图书馆收藏的管理理念,而转变为在扩充图书馆馆藏的同时也增加文献资料的利用效率。另外,要实现高校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其管理理念就必须要做到开放性,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开拓各种渠道,去获取更多的文献资源,另一方面,则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而不应当继续沿用以往闭塞的管理方式。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不仅仅是要为师生提供教学所需书籍材料,同时还要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将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丰富起来。

3.2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

高校图书馆的外部管理机制应当改变以往仅限于高校内部服务的管理机制,而应当逐步扩大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以先进的信息资源为基础,增强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大众化服务中的影响力。还应当采取合理分工、分散管理的方式,明确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责任,处理好高校图书馆对外服务的各项事务,并不断地吸收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管理经验,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的高效管理。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内部管理机制,则应当协调统一高校图书馆相关的各个部门,实现合作化管理,共同为做好图书馆服务工作而努力。另外,也要建立切实可靠的服务范畴管理机制,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3.3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

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创新,应当在为高校师生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为目的的前提下,制定更为详细、合理的服务管理制度。要明确高校图书馆管理部门及其他服务部门各自的责任,使全体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人员激励制度,对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公平的考核,实施合理的奖惩办法。要明确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具体服务内容相关制度,对提供哪些信息服务,如何做好服务工作等给出明确规定。要对读者在高校图书馆中所拥有的权利及应当履行的义务制定相应的制度。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创新不仅在于制定,更在于实施,将科学的管理制度运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3.4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

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更广范围内的读者提供服务,通过网络共享,高校图书馆内的数字化资料,可以被本校及其他地区的读者访问,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网络信息导航服务,使读者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中,更为便捷、迅速地查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创造读者的新型需求,将与图书馆相关的服务整合在一起,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新型的服务。丰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除了书籍借阅之外,还需要提供文献检索、信息咨询、资料下载等多种服务。

3.5实现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创新

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就业门槛,并提供更为丰厚的薪资待遇来吸引高学历、高素质、专业化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并且对于就职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其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丰富管理经验。同时,运用公平的奖惩方式来激励图书馆工作人员,督促其做好本职工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3.6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创新

上一篇:成长真好_成长的作文800字下一篇:党支部党员大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