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课堂驾驭能力讲座(精选6篇)
感谢机会;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释题:有人这样理解:课堂驾驭能力不就是管住孩子,不让他们调皮吗?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进课堂之后才发现,课堂驾驭能力远远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肤浅。什么是课堂的驾驭能力?驾驭课堂不是让学生一味听话、服从,不是教师采用威严、专断、命令、压迫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也不是教师总保持一张“阴沉的脸”,课堂没有活力,学生完全处于压抑情况下学习。课堂驾驭能力是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课前);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和开展(课上);课堂教学结果反馈(课末或课后)的能力。它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所谓科学性,是因为课堂教学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如根据教学目标挖掘教材,合理地安排知识点,重难点突出,主次分明,教学线索清晰。所谓艺术性,就是强调教师要具有把处于静止的、沉睡状态的知识灵活地、智慧地传授给学生的技巧和能力。因此,叶圣陶先生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那么如何提高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呢?今天的讲座分三部分与大家分享:课前、课上、课末
一、课前: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1、备教材:教师只要上课就要备课,但怎么备课,当中大有学问。就语文而言,备课可以分五步走: 第一步——当读者,第二步——换位思考,站在作者的位置,从中心思想的高度推敲文章是怎样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的;
第三步——站在编者的位置,理解教材怎样体现课标的年段要求,从识字、阅读再到写作;从贴近“字词句段篇”到学生“听说读写思”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教材的理解九有一定的把握了。
第四步——站在学者的角度,思考学生的实际,决定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的设计。第五步——才是教者,如何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计,其中重要的是要认真思考自身如何“主导”?为课堂创设一个“生成”的空间;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六年级有一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读懂题目为例:“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一个”就是独一无二,只有表示唯一条件,可见其珍贵。之后再拼 读玩味这三个词语,感悟到地球是人类唯一生存的环境,就是人类的家,就是人类的母亲,家破人忙!这样一解题,学生就收到警醒。入境自然就动情!人们要珍爱地球母亲,正是这篇文艺性说明文的主题所在。以此走进课文,文章的情感自然就一以贯之。这样不仅对文章理解有深度,被情感大动荡同时,积累了良好的咬文嚼字的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能力,体现语文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整合。
五步备课法,能达到这一高度,显然备课必须先教材后教法,先学生后自己,才会设计出真正有实效的课。长期锤炼,怎能不内功深厚,外功自如!
2、备学生: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在讲坛上讲得很起劲,学生却无动于衷,进入不了理想的状态。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备课中心中还没装着学生。
现场提问:我们的孩子都在6到12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什么特点? 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但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这些都是他们长身体、长体力的需求,他们坐不住,坐不久。这一切都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怎样备学生呢:
1)本班学生普遍存在的性格特征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学习知识的方法与途径都各不相同,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也不应该相同。例如,在小学,普遍采用寓教于乐,通过游戏和故事让学生学习知识,在初中,可通过案例的分析,而到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增强,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推理来达到教学目的。
2)班级学生的分层情况
同一个班级里,既有学习能力强的优秀生,也有接受能力较慢的学困生,更多的是中等生。只有在了解班级学生的分层情况下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备课、授课,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3)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有哪些
知识的迁移很重要。因此,了解学生已经具备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将会对新知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对学生新知识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研究课标与教材,确定本节课哪些知识是学生未知的,也就是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要确定这些知识对学生成长所产生的影响。
5)学生已有知识与本节课所要学的未知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个联系对学生的触类旁通与举一反三之类的知识迁移至关重要。但学生受经验、年龄等条件的限制,对这种联系不能很好地进行总结、归纳,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这就显得很重要
6)学生与本节课知识内容相关的爱好、兴奋点及热点话题等。
7)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教学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才能达成。
因此,备学生要做到:瞻前顾后,思前想后
二、课上: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和开展
1、组织好一节课的开端 1)重视情感投入,营造学习氛围
有人以为驾驭课堂就是使学生听话、服从,所以采用威严、专断、命令、压迫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一堂课“阴沉着脸”,一双“警察般瞪得不能再大的眼睛”面对学生,好像是师生间有深仇大恨似的。这种“恐怖主义”真的能驾驭住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对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上课铃打响,老师就要精神抖擞地登上讲坛,环顾四周,检查出席人数,用饱满的精神状态作示范,用亲切的笑容感召学生尽快融入教学情境之中。
2)巧妙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法:如在教学《草原》这一课时,因为很多同学都没去过草原,对那里的环境不是很了解,于是我课前搜集了大量的草原风光图,在课堂一开始就展示给学生看,然后问问他们通过观察发现草原有哪些特点?草原美不美?美在哪里?再顺势导入“今天我们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看看作者笔下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认识草原的积极性,又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参照物,加深了学生对草原的美好印象。
音乐导入法:如在教学《猴王出世》这篇文章时,我先播放了《敢问路在何方》这首歌,由于这首歌大家都耳熟能详,所以有的同学便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于是我顺势问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电视剧的主题曲吗?生齐声答道:《西游记》。我又问:你们最喜欢《西游记》里面的谁?为什么?于是,同学们纷纷讨论起来了。我指名让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引入主题: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孙悟空,今天,就让我 3 们一起来学习《猴王出世》。这样,很快就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一节轻松愉快的语文课就在这种轻松地导入方式中拉开了帷幕。
故事导入法:这类导入法一般适用于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教学,尤其适合于古文名著类的节选。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时我先给学生讲讲《诸葛亮大摆空城计》这个故事,然后问问学生,听完故事你对诸葛亮有怎么样的印象?你想不想知道更多关于他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草船借箭》。
质疑导入法:疑是提出问题,这个“疑”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老师提出的。如在学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读题质疑,有的学生可能会问“这话是谁说的?”、“自己的花为什么要让别人看?”、“自己的花让别人看了,自己看什么?”然后教师趁势导入:“想知道答案吗?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季羡林先生一起走进文章看看吧。”又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可这样导入: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他为什么这样形容地球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找找答案。这种导入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创设出了探求知识的情境。
创设情境导入法、猜谜法、直接引入法、复习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总结:第斯多惠:“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2、抓好课堂秩序的管理
管理好课堂秩序是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有助于师生教学情绪的稳定及师生双方信息的交流。提醒克服以下的几种情况: 1)避免:为教案是从,照本宣科
写好教案后,大家把教案背的滚瓜烂熟,那么这节课就一定能成功吗?其实不然。听课时遇到这样一个案例:老师上的是《读数 写数》,出现一排计数器,计数器上的数都是40、50、80这样整十的数,师问学生:你们看一下,这些计数器上显示的数有什么相同点?其实老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个位上没有珠子的时候要用“0”占位,老师想得到的答案是个位上没有珠子,然而学生的回答是都是整十数,或者有的回答个位上有“0”,这个时候老师只想着教案上的答案不是这样的,就直接将学生的答案否定,并尽量引导他们按照教案上的答案去思考。这样做,过于关注教案,而忽视了学生。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错误的理解了“备课”的意义。所以,我们不仅要备好课、熟悉教案,还要注意将教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时刻关注到学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兴趣继续听下去,4 否则,他们的注意力会很快转移,那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了。2)正确对待课堂的乱
评判一节课秩序的“乱”是好是坏,是真“乱”还是假“乱”,标准有一个,那就是要看这种“乱”是不是在一定教学目标之下的“乱”。如果说全体学生都在紧紧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在“乱”,即使“乱”成一锅粥,也是好的,这说明学生的学习很投入,很主动,思维很活跃,学习方式是个性化的。这时候的“乱”,是有意义的“乱”,是假“乱”。换句话说,这恰恰是教学的“高潮”所在,是教学的成功。如果说不是在一定教学目标下的“乱”,一盘散沙,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统一,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学习目的性。那么,这种情况下的“乱”就是无意义的“乱”,就是真“乱”,就是教学的失败。
现场提问:面对这样的混乱,你会如何处理?
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用课件出示生字,请一名同学们领读,这时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都把手举的高高,并不停的喊:“我,我„„ ”课堂上出现了混乱。
(面对这种情况,上课的老师微笑着说到:“同学们都认识了生字朋友,都能积极踊跃地展示自我,老师真高兴,但是这次老师要找一个坐的最端正,不大吵大闹的同学来领读。”教师的话音刚落,教室内很快安静了下来。这位教师面对课堂教学中比较混乱的情况,既没头脑发懵,也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很平静、理性、巧妙的处理,不但稳定了教学秩序,也渗透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3)机智应对学生的提问
现场提问:面对这样的提问,你会如何处理?
在另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上,教学的内容是《美丽的大公鸡》。当老师问谁愿意到前面表演大公鸡和啄木鸟比美那一段时,同学们都高高的举起了手,可是当老师说,谁扮演演大公鸡时,同学们又都把手放下了,当时不但讲课的老师没有想到,就连我们在后面听课的老师也都是一楞,这时,老师问了一句,“你们不愿意演大公鸡吗?”这时,一个女孩站起来说:“我们都不喜欢它”。其他学生一听,马上也跟着说。
(老师笑着说:“既然同学们都不愿意演大公鸡,那我就来演吧”。学生们都笑了,连听课的也笑了,笑的是讲课教师的巧妙安排,笑的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进入了角色,这种处理方法收到了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东郭先生和狼》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狼明明知道人是狡猾、有 5 智慧、知道反抗的,而驴是不知道反抗的,这也就是说吃驴要容易的多,那作者为什么要安排狼要吃人而不是要吃驴呢?”显然这位教师在课前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他愣了一下,马上对这位同学说:“我们提问不要提与课文无关的问题。”接着又按部就班地开始了他的讲授,这位同学极不满意但又无可奈何地坐了下去。我不敢想象在这样的老师的长期引领下的学生会不会有自己的思想,课堂又会是怎样的死气沉沉,那学生又怎会有自主学习的愿望?
(其实这位教师完全可以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来领会寓言这一文学题材的特点——作者的意图不在于故事,而在于阐述观点,激发学生去关注更多关于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这位教师失去了生成课堂亮点的一次绝好的机会。)
3、锤炼自己的语言基本功。语言基本功包括“讲话语言”和“肢体语言”。首先说“讲话语言”。1)要求:用词准确,条理清楚,节奏适宜、富有激情、善于启发、铿锵有力、抑扬顿挫。不同年级应该有不同的语音语调(现场演绎一年级生字宝宝和六年级布置初读课文为例)。推荐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有意识的学习名家的讲课方式,学习其讲课艺术,什么时候该用重音,什么时候语速稍快,什么时候放慢语速等等。
2)积累课堂评价语。课堂评价以鼓励为主,但是,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一概以“真棒”“很好”进行笼统评价,这样不仅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导致学生形成浮躁心态和随意应付的品格。在学生发言后,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发言,抓住“小结点拨”的契机表达自己鲜明的观点。“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大家平时要积累一些关于课堂评价用语: 例举:
听:
1、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
2、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
说:
1、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
2、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想:
1、我想××同学一定在思考,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
2、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
做:
1、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能提醒同桌同学,真是了不起!
2、你看,很多小朋友把心里那个胆小鬼打倒,举起手来了!
3、第四组的同学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亮亮的,我感受到了你们特别认真,注意力特别集中!
只要在网上一搜索“教师课堂评价语”,资源非常丰富,大家积累,平时课堂上便能顺手拈来,个性化的评价语会让学生喜上心头。
其次是“肢体语言”,课堂上的肢体语言,主要有表情及动作两个方面。
1)运用眼神帮助我们传情达意。课堂上,教师的眼神常常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个别学生淘气影响课堂纪律了,如果当众批评,势必打断我们本来流利顺畅的教学活动,分散其他人的注意力,可能使整个课堂教学组织纪律更为混乱。此时,我们可以递一个责备的眼神过去,让他明白老师的不满,愧意顿生而有所收敛;对于问题回答得漂亮的学生,赞叹嘉许的目光配以微笑,自然有魔力般的作用——使学生信心倍增,从而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用亲切柔和的目光扫视全班同学,既能看清课堂全景,又仿佛告诉学生:“我在注意并关心着你们每一个人。”这使学生不至于产生被忽略的沮丧感„„用眼睛“说话”,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肢体语言方式,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眼神,能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2)肢体语言表达方式。现场示范,例如:手掌向上抬,示意学生起立或表示鼓励学生大胆讨论、答题;手掌侧立,用力下切,表示斩钉截铁的态度;双手虚按,表示要求中止正在进行的活动;指着板书勾画圈点,能帮助学生从中捕获信息、抓住重点。总之,随着教师手势的一起一落、一挥一晃,带动的是整个课堂的气氛,让课堂不显得呆板单一,使学生不因索然无味而情绪低落。
4、讲究提问设计,激活学生的思维。避免无效提问:好不好、对不对、美不美?
有效提问要处理好:何处提问、提什么问题、怎样呈现问题等环节,1)何处提问:不能问一些支离破碎漫无目的而偏离教学目标的问题。问题要问一些能理解重点的问题,问一些能分解难点的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提什么问题:学生需要经过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也就是要求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问题。从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实际出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我们所设计的内容不能只看优等生的表演,更不能只是让少数优等生 7 “吃得饱”,而中等生和后进生却“撑不了”。
3)怎样呈现问题:问题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问题之间要有过渡。
4、做好课堂40分钟的时间管理
课堂40分钟内,学生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为五个时区,呈波谷(起始时区5分钟)—波峰(兴奋时区15分钟)—波谷(调试时区5分钟)—波峰(回归时区10分钟)—波谷(终极时区5分钟)的起伏发展规律,教学中可根据这种规律,完成不同的课堂教学任务,解决关键问题。据此,一节课中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第5分钟一25分钟,这一时间段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时域,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一时域,就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保证在最佳时域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所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在每个环节旁边标注时间安排,便于操作起来心中有数。提醒杜绝:满堂灌、废话连篇、滥用教学媒体、三、课末(课后):课堂教学效果反馈
运用小结与作业布置结束好一堂课十分重要,它是一堂课升华结晶的关键,通常我们要做到:
1、帮助学生加以整理归纳,理出学习内容的层次结构,让知识“串成线,结成网“;
2、艺术性地结束课堂。如留下带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课后继续思考,促使学生展开想象;或在总结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之后提出与下节课有关的新问题,造成悬念,激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3、精选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有代表性又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的作业布置给学生;
4、按时结束,做到准时下课,不可提前,也不可拖堂。
5、课后养成反思的习惯,记录当天的得失成败,这将成为教师个人成长的一本秘笈。
在新课改背景下, 提高课堂驾驭能力是实施低负担、高效率的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课堂驾驭能力是一种实践操作能力, 它的成熟离不开长期的艰苦训练,同样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理论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提高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等基础理论水平的同时,更需要学习属于应用理论范畴的教改理论。教改理论大多是教育专家或教育工作者对他们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所进行的理性化、系统化的归纳总结,他们对教育教学艺术的追求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们所述及的组织和驾驭课堂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参考和学习价值。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可以补充营养,开阔眼界,少走弯路;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可以夯实驾驭功底,增长才干,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二、重视感情投入,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情感是启动认知技能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发动机。卢梭曾说过“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有人情味的。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对学习者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一张“板”着的严肃的面孔面对学生,采用威严、专断甚至命令、压迫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能驾驭住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高明的教师往往把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视为驾驭课堂的重要途径,用亲切、鼓励、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学生交流,使学生产生积极、合作的学习心理。当然,学生的缺点、错误切不可听之任之,要及时予以纠正或批评。但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自尊心不受伤害, 从内心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批评是由衷的爱护与帮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渐渐对学习丧失兴趣。因此,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三、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 注意把握 语速语调 。“讲”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讲课时声音的大小,语速的快慢,语调的轻重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声音太小,学生听不见;语速太快,听不清;语调平平,没有重音,学生则昏昏欲睡,即使教师课堂组织得再严谨,内容设计得再充实,知识再渊博,其课堂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课堂上,教师要特别注意语言艺术,语言要幽默、风趣,态度要和蔼可亲,使课堂生动活泼,真正达到“形散而神不散”。
2. 注意把握 神态举止 。教师上课时应做到举止端庄、落落大方、面带微笑、充满信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好感,并由此对课堂内容增加兴趣。
3. 注意把握 教学细节。 教师要精心把握课堂教学的导入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如同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的作用,好的导入语,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可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走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为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好导入语,使学生对新内容产生一种探索的冲动, 从而带动整堂课的学习氛围,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课;驾驭能力
体育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身体健康知识获得、运动技术技能传授、心理健康水平增进为主要学习内容,为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而进行的师生多边互动的教学活动。该教学活动存在着许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在诸多因素当中,体育教师本身解决教学活动中所存在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尤为重要,他直接影响体育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体育课有别于其它的课堂,空间比较广,如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不强,不但不能完成课堂任务,而且容易引发教学事故。体育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并不是天生的,是经过后天不断学习和总结而形成的,本文对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做以下论述。
一、树立教师自身威信
1.提高教师自身师德修养
(1)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往往就是社会的规范、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之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完善自身人格,使自己成为一个值得学生推崇的模范,才会真真正正地“亲其师,信其道”。
(2)高尚的师德是实现教育根本功能的前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爱是师德的核心体现,教师的自身师德修养表现在教师自己教育事业热爱,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教育事业是一个平凡而又平淡的职业,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才会一如既往地用一颗火热的心对待教育事业,才能用一颗热情的心对待学生。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一群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活生生的人,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教师必备的职业品质之一。
2.树立教师自身的良好形象
体育教师不同于其它专业的教师,体育教师是通过讲解、示范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在体育教师教学中的体育教师健美的形体、得体的服装、高雅的气势、潇洒的风度,都会对学生产生良性的影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科学锻炼,保持健美的形体,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在这种前提下,体育教师上课时饱满的精神、和蔼的态度,矫健的身姿等,都有助于创建一种自然、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喜欢上你的课,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从而获得相应的学习知识。
3.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
(1)专业知识是体育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也是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的体现。在新的时期,体育教师以往的知识结构已不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坚持不懈地增长自己的才学,不断探索教育技巧的奥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不但可以赢得学生的敬佩,使学生产生一种依赖感,而且还可以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魅力去鞭策和激励学生。
(2)中职生的可塑性很强,对于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他会自觉的去从事,为保证学生真正掌握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形成较好的体育能力,体育教师必须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此外,体育教师还应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向,并将新知识新观点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另外,体育教师除了要精通体育学科的知识外,还要有宽厚的知识储备,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
二、提高课前备课认识
很多体育教师对备课不太重视,认为体育课就那么回事,造成了在课前准备不充分,因此上课的效果就较差。学生在学校是想学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如果教师经常上课因为备课不充分面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可想而知,该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将会处于何种地位。在长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要备好课首先要教师必须首先理解和熟悉教学大纲和掌握有关教材,然后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基础、心理素质水平和思想品德设计好因地制宜、新颖和利于授课的环境,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师资建设·提高体育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实践探析
三、加强课后总结环节
(1)一直以来,绝大部分教师只注重于课前的准备工作,往往忽略了课后总结的重要性,课前的准工作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备课,这种准备工作一般是主观设计的,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实际效果往往会大打节扣。加强课后总结,其实就是加强课堂教学的信息反馈机制,只有掌握这个信息反馈机制,才能了解教学系统运行的情况,有效地调节和改善体育教学活动,才能在同类型的的教学更好的处理课堂的应急事件,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2)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认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明确改进的方向和方法,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从严治教努力营造优良教风学风
(1)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更是要从严治教。新课改以来,许多教师对新课改的精神,理解得不透彻,课堂上过于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课堂的总体规划,甚至课堂教学只注重了表面的热闹,而忽视了课堂应有的纪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的同时,更要注重课堂纪律,规范好学生的课堂行为,严格要求,并长期坚持,课堂纪律得到了加强,学生才能得到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2)从严治教要求教师要严而有方,坚持监督管理不懈怠,将制度上的约束力落到实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完成“三基”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教学和引导的方法,提优扶差,共同进步。
五、注重体育小组长的培养
1.体育课有别于其它的课堂,它的教学场地一般在室外,在教学中为了加大学生的练习密度,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往往采用分组练习轮换的教学方法进行按授课,但是这样教师就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小组长负起管理该小组的责任,所以对于小组长的培养也就成为重要。
2.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每接手一个班的时候,应该主动与班主任联系,了解班上的学生情况选准有哪些可以担当小组长的好苗子,然后进行培养,树立小组长的威信。(1)要教育学生尊重小组长,服从小组长的管理,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小组长是教师的代表,是协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助手。(2)要给小组长独立管理小组开展工作创造机会,开始的时候,在安排课教学内容时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简单的任务给小组长并在老师视线顾及的范围内开展工作,一步步地培养小组长的信心与能力。(3)提倡赏识教育,及时对小组长进行肯定。这样不但有利于激发小组长的热情,也让学生知道小组长在为小组服务。(4)一视同仁,小组长也是学生,他们也会犯错,特别是对于他们成绩要及时肯定,但是对于他的违纪行为也要严厉批评,但是要注意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不要挫伤其自尊心。
参考文献:
[1]林燕.谈师德修养之境界[J].中国教师,2010(18).
[2]魏喜宏.浅谈如何加强老师自师德修养[J].教师,2010(13).
[3]张晓莉,黄伟霞.浅谈体育教师师德修养[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03).
[4]刘寒森.浅谈如何备课及其重要性[J].科技信息,2009(20).
[5]李勇.以课后总结完善体育教案[J].体育师友,2011(03).
[6]王霞.浅论体育课后总结[J].考试周刊,2009(39).
[7]尹喜梅.浅谈高中班干部的培养[J].中国教研交流,2007(03).
《教师怎样驾驭课堂》,这本书是分专题介绍的,每专题都有相关案例指导。从各个方面诠释了该教师该如何驾驭课堂。不同的课堂应如何处理,怎样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引导学生有计划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有计划的学习要比无计划的学习好得多。有些学生学习毫无计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根本没有真正认识到有计划学习的重要性。高尔基曾说过“不知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首先确定学习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学习的保障。目标可分为短期和长期,先制定短期目标,在短时间内可完成的一个小目标,然后再制定长期目标,让自己的学习一步步从小目标走向大目标;其次引导学生恰当地安排多项任务,使学习有序的进行。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不断发现自己学习上的优势和劣势,优势继续发扬,劣势进行克服,长期以往,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学习习惯就会养成。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做到有条不紊、有序有章。学习也是一样,有了计划,我们就会按计划进行学习,就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这样,我们的学习就不会盲目,学习效率就不会低下,学习成绩也会大大提高。
于漪老师曾提出“语文教材应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沃土”,这实在是一个精彩的比喻。植物生长需要从土地汲取水分和养料,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也离不开语文教材。好的语文教材蕴含知识、思想、情感、审美等丰富的养料,学生学好语文教材,自然可以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如果语文教材没有丰富的养料,而是一片贫瘠,学生也难以获得知识和精神的滋养。所以要发挥语文教材的功能,首先要让语文教材成为沃土,然后要让学生植根于语文教材,发挥语文教材的功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一直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但是要切实做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首先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能否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认识,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不能走形式,不能刻意追求课堂气氛的火暴热烈。课堂是师生思维火花碰撞的场所,一切的发展都应顺其自然。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真正引领学生探索思考的、牵着学生思绪走的还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问题”要集中体现本节课内容的主体和生成背景,通过引导启发、为学生搭建“思维平台”,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其次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还应该提升课堂教学的高度。教师只有恰当地提升教学的高度,才能促进学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思考问题,也就是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最近发展区。从面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得到提升,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真正做到厚积薄发!其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时刻以学生为本,因势利导,充分挖掘教材,把探究的权利教师教学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改的灵魂。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策略、方法,将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针对不同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进行了尝试,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交流学习发现,学生通过读书很快就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当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他们才能明白教师提出问题的意思,有了反复阅读,理解,形成印象,学生更容易解决问题,即便是遇到难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在探究中,学生很快抓住文中重点。这样通过让学生进行探究,教师点拨,学生也在课上发挥了自主性。交给学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情感经验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语文素养。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但是要依据自己的课堂需要重新整合课件内容,形成新的、能够满足自己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课件。
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生生关系,使自主学习更好的实施。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师生之间情感、思想、信息的双向交流,教与学是互动且不可分割的过程,教学中的沟通和合作,互动与交往是教学的互动性的体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通信息、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角色,而是具有主观能动的人。教学并不是教师将已经掌握了的知识通过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不断交往、建构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广泛参与、形式多样、及时反馈。另外,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样可以促使自主学习得以更好进行。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建立一种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平等和谐、互尊互爱有利于营造一个能激励学生探索的良好气氛,让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敢想、敢说、敢问,也有利于创新教育成为可能和事实。
在实施新课改教学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初中生物教师,是深感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如何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更新教学理念,更好的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扬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主动的搜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善于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对培养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不少老师片面理解新课标,一谈到新课标,马上会想到探究性学习。认为新课标下的教学,就是探究性教学。认为每堂课都应该用探究方法;教师不能把答案告诉学生;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比学习知识更重要;让学生自由探究,想学什么就教什么;只要动手操作就是探究;这是非常不利的。科学探究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才能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课堂中有效的学习要依靠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只用一种方法来教是低效的。在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时比较明智的做法是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考虑。例如讲授法仍然大有用武之地。下面就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谈几点体会和看法。
一、结合教学实际,恰当的运用探究性学习。
所谓探究性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确实有不少值得学生探究的课题。例如,探究 “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 时,我提前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验,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验体会进行讨论: “ 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 两周后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发芽)拿到课堂上。学生对种种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和交流,教师几乎没费口舌,学生就得出结论: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讨论时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坚持光也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我就因势利导,布置他们继续做光是否影响种子萌发的探究实验,把探究活动引入了新的境界。这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课堂上讨论得非常热烈,组与组之间还发生了争论,并就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向教师提出质疑:“如果外界条件都具备,把大米种下去回会发芽吗? ”;“把炒熟的麦子种下去会发芽吗? ”等等,不知不觉,同学们在争论中深入,在争论中整合,在争论中得到提高。
二、讲授仍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无法进行自主性探究的问题,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运用讲授法。讲授知识的难点,疑点,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领悟知识的真谛。例如:《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人的心脏认识较少,仅靠学生看书,讨论是不会有结果的,探究根本无法谈起。教师应结合心脏挂图和模型详细的讲解心脏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使学生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编了心脏构造歌:“心脏结构要记全,上房下室相通连,房连静脉室连动,瓣膜确保血循环。”使学生轻松的掌握了心脏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情感体验。
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物世界,增强了教与学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血型与输血”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认识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但教材对无偿献血说明的不多。于是我是这样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利用图片向学生们展示有些地区由于 1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非法卖血而导致了严重恶果----许多人患上了艾滋病,甚至有的村成了“艾滋病村”。同学们对这些图片所震惊,听了我的介绍后,学生深刻理解了无偿献血的意义。我接着问他们:“当你们长大后谁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全班同学都高高的举起了手。
四、钻研新课标,驾驭新教材。在新课标下,教材多种版本并存,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且不可被教材束缚住手脚,要灵活的使用教材,驾驭教材。例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节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但教材对这一知识点介绍的很少,于是我利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图片向同学们展示说明,并让学生判断“多莉”的面部颜色应与哪一只母羊相同,从而说明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1.1拉 近 语 言 和 生 活 的 距 离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纠结于如何创设完美情境,情境要有趣,要新颖,最好还要能将所有要学的内容都渗透进去,难度可想而知。学生一会儿是情境中的人物,一会儿又回到自己本身,很混乱。何不直接以学生自己的真实生活为境呢? 我们可以多挖掘文本和学生真实生活的联系, 想必学生对于自己和身边同学的生活会感兴趣。
1.2拉 近课 堂 与 学生的 距 离
我们在上课时,PPT的页数是否可以精简些, 多和学生自然地交流, 引导学生有意无意地输出语言, 哪怕只是一个单词,一个短语,我们也要给予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地喜欢说英语,喜欢用英语表达情感,目的就达到了。
2.寻找新型的游戏 ,为课堂增趣
在课堂中,探索新游戏,增加课堂教学环节的新鲜感,使教学回味无穷,知识记忆深刻、久远。英语课堂要努力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探索新知,学生有勇气开口说英语,即使出现一些小插曲,也会得到同伴和老师的鼓励,他们就可以大胆开口,流畅表达。
3.用英语组织教学 ,营造使用英语的环境
3.1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少地说汉语 ,而是通过手势、眼神、动作、音调等辅助手段组织教学。用英语组织教学能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营造英语氛围,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 、表达的习 惯。例如 :我采用“Good morning(after-noon),class! ”作为一堂课的开场白 ,而下课时用“Class is over.Goodbye,class! ”作为结束语。在讲课过程中 ,我提醒学生看黑板时,便用手指着黑板并说:“Look at the blackboard.”让学生打开书时,我便会说: “Open your book,please.”同时将双手摊开。要求学生合上书,我便说:“Close your book,please.”并将双手由摊开到合并。
3.2教师要求学生在学校见到英语老师 , 用英语打招呼 ;凡是英语课堂,就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英语交流,如学生来晚了要进教室,就必须用英语说出:“May I come in,please?”老师就用英语回话:“Come in ,please! ”
当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用语。例如,在学完人体器官时运用趣味性游戏的方法,让全体学生起立,教师说:“Closeyour eyes.”“Touch your mouth.”“Touch your nose.”等等 ,学生做动作。当学生动作做错时,可自己坐下。留下最后一个,当然是“常胜”将军。
4.学习目标要明确
在教学中,设计每一个活动,都应该思考: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已经知道什么,设计这个活动,学生能达到什么程度。如果遇到预设的活动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没有操练到教师想让学生操练的内容, 就应该思考活动是否与教学目标相吻合。有的活动能够很好地调节气氛,但是花费时间太长、用到的目标语不多,就必须让位于更好的活动。有的教学设计中的两个活动,都是为了体现教学目标中的一项,而且学生能够很好掌握了,就应该合理安排时间,放弃其中一个,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5.练习内容要有层次性
活动的练习要有层次性,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将难度程度不同的材料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 共同执行一个大任务。例如,写一份健康饮食调查表,基础薄弱的同学制作一日三餐调查表,中等生调查,将调查结果汇总,小组成员再共同讨论,最后优等生将讨论结果以文字形式表述出来。
6.活动贴近实际 ,激发兴趣
设计一个教学活动,首先要考虑所设计的活动应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师需要精心创设真实可信的语言情境,设想在日常生活中什么场合和情景下会发生,并用语言描述出来。英语教师应在英语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 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场景,将课本上的内容融于生活,并巧用生活化的资源,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融为一体,活化英语课堂教学。如果为了激发兴趣,在引入卡通人物后花了大半节课教授新单词和日常交际用语,到最后才拿出教材读一读,如此,教材就成了泛读教材。其实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生活情境。不应只追求表面上的热闹和花哨,而应力求为学生搭建真实的交际平台,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7.注重英语课堂练习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7.1在 操 练 中 提 高学 习 英 语 的 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要扮演好引导者角色,用各种不同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例如,在教学fly a kite,watch TV等词汇时,要求学生在会读的基础上合作,一个表演动作,一个猜词语,然后上台表演,这样既巩固了词汇,又让他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展示了表演才能,提高了学习兴趣。
7.2在 游戏 中 体 验 学 习 英 语 的 乐 趣
每节课快结束时,学生最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这时单一的课本练习的操练往往效果不佳。教师可以变换方式,以游戏方式教学,让学生边玩边巩固,消除他们的疲劳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复习四会单词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请两名学生用手搭起一座“伦敦桥”让一组学生戴着四会单词的
头饰通过,全班学生一起唱:Our school will shine today ...音乐
一停,“桥”就垮了,卡在“桥”里的学生要把头饰上的单词拼出来,并用该单词造句或者让全班学生一起拼读。这样既可以很好地复习单词,又可以愉悦身心。
7.3在 竞赛 中 调 节 英 语 学 习 气 氛
【新教师课堂驾驭能力讲座】推荐阅读:
第十二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10-05
高效课堂教师口号07-17
教师如何管理好课堂05-26
教师课堂记录表06-02
高效课堂与教师激情06-06
教师父母课堂授课心得07-17
课堂:教师成长的沃土09-12
英语课堂教师常用口语09-16
教师教学课堂评价语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