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综合测试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有理数的意义。
2.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3.说出数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树立对数分类讨论的观点并发展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理数的分类,感受数学对称美。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2.难点:有理数的分类。
3.疑点:明确有理数分类标准。
教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教学设计思路
这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分类,讲解时要启发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1、什么是有理数?
(1)找区别:
结合教科书P9思考1提出问题1:
随着正负数的引入,我们学习的数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让学生分组讨论“现在你学习了哪些类型的数?每种类型各举一例.”看哪个组找的最全面.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各组讨论的结果.让学生说出各类数的名称.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出种不同类型的数: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学生讨论分析教科书P9思考2: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小数实际上是正分数.(2)找联系:
让学生根据数的特征,找出不同“数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归纳出整数、分数、有理数的概念.正整数
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0
负整数 负分数统称分数.我们规定,把上面两种数 正分数 合在一起,就成了有理数,既整数和分数统
负分数
分数 称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强调零的特殊性.(0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是整数)
(2)按正负性分类
问题:有理数可以分成正数和负数两类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结果.要让学生明确:
①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有理数,是整数.② 还存在一些正数和负数是我们没有学习的,但它们不是有理数.(如圆周率π)
③ 我们把有理数中的正数部分叫做正有理数,负数部分叫做负有理数.④ 我们把有理数中的正数部分包括正整数、正分数.负数部分包括负整数、负分数.有理数 0
负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应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标准不一样时,分类的结果也不同.所以分类要明确标准,使分类后,每一个参加分类的对象属于其中的一类,而且也只能属于这一类(即要不重不漏).三、例题讲解
补充例1:将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中
13.55 8.5,6,5,0,200,2,0.1,20%2.35,0.01,86,45810
2(1)正整数集合{}(2)负正数集合{}
(3)正分数集合{}(4)负分数集合{}
(5)整数集合 {}(6)分数集合 {}
(7)正有理数集合{ }(8)负有理数集合{ }
本题关键是要按有理数的分类方法将各数对号入座,填入时要做到不重不漏,最后要加上省略号.解本题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分类.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2.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3.有理数:正数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根据实际情况还可渗透以下几个数集,强化对0的理解.4.非负数: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5.非正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6.非负整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整数.7.非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同时要注意:有些数需要化简后,再判断.如-200%
在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对学生作简单的说明: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所有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分数集,所有正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正数集,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填上所给的数后,最后要加上省略号.补充例2: 判断对错
(1)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2)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3)0是最小的有理数.(4)0,1/4,2004,1.25是非负数.(5)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整数.(6)自然数一定是正数.(7)有理数包括正数、0、负数.分析:⑴对 ⑵错⑶错 ⑷对 ⑸错(注意零)⑹错(零是自然数)⑺错(正数负数不都是有理数)
补充例3 :选择题
1.负整数是指()
A是整数,但不是正数.B是整数,而且是非负数.C是整数,而且是负数.D是整数,但不包括0.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 自然数是正整数.② 不存在最小的正数,也不存在最大的正数.③ 0是最小的整数.④ 整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A 1B 2 C 3D4
3.下面两个集合有公共部分的是()
A正数集合与负数集合B整数集合与分数集合C整数集合与负数集合 D非负数数集合与负分数集合答案:1.C;2.C(自然数是正整数和0,负整数还要比零小,整数还有0);
本学期一(1)班有学生40人,新转学来一名女生。上学期末考试及格人数28人,高分人数3人,优秀人数15人,虽然学生成绩在年级排名第一,能过镇中线,但是学生未能发挥出真实水平。优秀临界生以及及格临界生的提升潜力较大。
一(7)班有学生38人, 上学期末考试及格人数18人,高分人数2人,优秀人数5人,全班优秀学生不多不够拔尖,成绩中层的学生占据大部分。学生好动,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够高,学生好动,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提升空间较大。 两班的整体成绩均不够理想。
二、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切合《标准》的课程目标,有以下特点:
1.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提供大量数学活动的线索,成为供所有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出发点。
2.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
3.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
4.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让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
5.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第一章:
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
2.经历探索整式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乘、除运算。
4.会推导乘法公式:(a+b)(a-b)=a2-b2 (a+b)=a2+2ab+b2
第二章:
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的特征。
4.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方面的兴趣,体验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现实 。
第三章:
1.能形象地描述百万分之一等较小的数据,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它们,进一步发展数感;能借助计算器进行有关科学记数法的计算。
2.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实例,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4.能读懂统计图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第四章:
1.经历从实际问题和游戏中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体会等可能性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抽象出概率模型,计算概率,解决实际、作出合理决策的过程,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
霍山县诸佛庵中学
谷旭
一、教材分析
相交线是几何学习的基础,而且还大量的出现在现实世界中。教学时刻紧密联系生活,使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观察,了解概念的本质,尽可能让学生经历一个亲身感悟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际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图形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对顶角的性质。
2.教学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性质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对比。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师多媒体出示图片感知相交线和平行线-------引入课题,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读)
(二)学生展示,点评补充
1.学生说说生活中给人以相交线形象的实例。2.学生画相交线(学生展示板演)。3.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几个角?
4.将这些角两两配对,根据它们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并填写表格。
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表格(见导学案)
小组汇报填写结果,师生补充、归纳,得出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
师多媒体出示习题判断对顶角(见课件)学生说明理由,师生点评总结。
强调:邻补角和对顶角都是相交的两条直线产生的。
(三)合作探究
观察下图∠1和∠3,∠2和∠4,猜想一下数量上有何关系,你能几种方式去验证你的结论?如何用几何说理的方法进行推理说明?
1.小组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可以从度量、折叠等方法去探究对顶角相等。(可以要求学生运用折叠法演示对顶角相等)
2.每位同学所画的图形不同(师旋转相交成模型)那么同类的角关系是不是不变化呢?
3.学生会作学习运用几何推理的方法证明性质。
学生先尝试推理说明,师展示过程,强调步步有理有据,规范证明。
(四)当堂检测
学生尝试完成练习(见课件)
(五)课堂小结
师多媒体出示表格总结知识点,强调研究方法及对顶角的性质。
(六)作业布置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做功的快慢》
宽阔中学:田仁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能说明有关问题并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判断做功的快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查了解常用机械的铭牌,了解机械功率。教学重、难点:
1、功率的概念及单位。
2、功率的计算。
教学方法:比较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怎样计算功?功的国际单位是什么?
无论是人做功,还是利用机械做功,都有做功快慢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物体做功的快慢。
二、新课教学
1、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将12块砖搬到 二楼,每块砖重为10N,楼高为 3m,在6min的时间里,甲搬12块砖,乙搬6块砖。
分析可得:在相同的时间里,比较物体做功的多少,做功多则做功快。
如果同样搬12块砖,甲用了6 min、乙用了12min
分析可得: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则做功快。
通过总结归纳得出:
(1)在相同的时间里,比较做功的多少。
(2)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若做功和时间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呢?
2、功率与测算功率的方法
为了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功率这个物理量,功率如何定 义?
物理学中把一段内做的功与做功所用这段时间的比叫做功率。功率用符号P表示,功用符号W表示,时间用符号t表示。功率的公式:P=W/t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由功和时间的单位组合而成的,为J/s,后人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瓦特所作出的贡献,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功率的单位,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
1W=1J/s,在工程技术上常用kW作为功率的单位。换算关系:1kW=103 W。
请同学们观看课本中的图片,了解一些物体的功率。
信息窗:了解机器铭牌中的一些数据,功率是其中的一项。知道机器中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
例题:起重机用钢绳吊起一个重10000N的货物,在10s内沿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10m,求:钢绳拉起重物的功率有多大?
解略。
三、归纳小结
1、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
2、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
3、功率的定义、公式及单位。
四、作业设计
1、课本201页作业1、2、3、4。
2、补充:实验探究:如何测出人上楼的功率?需要哪些器材,写出实验步骤及表达式。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做功的快慢
1、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的方法:
(1)在相同的时间里,比较做功的多少。
(2)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2、功率
(1)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3)公式:P=W/t
(4)功率国际单位为瓦特,简称瓦,符号W。在工程技术上常用单位是:kW,换算关系:1kW=103W
六、课后反思
课 后 反 思
宽阔中学:田仁山
首先通过课本10-29和图10-30中所示的两位同学做功快慢的比较出发,自然的引出功率的概念,以及功率的公式和单位;并通过给出人、一些动物和交通工具的功率,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功率概念和对功率单位“瓦特”具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还通过信息窗关于机器名牌中标出“功率”这一参考数据的介绍,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功率”这个概念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本节内容有: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功率的概念;测算功率。功率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功率的单位是本节的难点。本节教学方法有讨论、实验、讲解等,但以讨论为主。在本节教学中,首先要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课本图10-29和图10-30所提供的实例,总结出判断做功快慢的方法:若做功相同,比较做功的时间;若做功的时间相同,比较做功多少。
课后,听课的老师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使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好的方面是整节课有条有理,很有逻辑,不管是概念、公式的得出,还是习题的讲解,都是井井有条。对于这一点,我倒不否认,我觉得物理概念的教学既要强调严密性,更要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注意学生的发展性,构建概念的重要性,特别是注重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要重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从基础入手,认真分析物理过程,建立合理物理情
景的习惯和能力。缺点是:新课的引入不用那么复杂——通过例子计算来引出,其实可以举简单点的,不用计算的,只要能够说明时间的差异即可。我原来在备课时是认为:既然这节课的重点是功率概念的得出,我就要把概念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要有理有据,没计算太抽象。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课堂调控能力较差,语言表达较单调,除了专业语言,这些听课的老师虽然没有讲,但我自己知道,这也是我今后争取的目标。
多边形
1.由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些线段收尾顺次联结所组成的封闭图形骄傲做多边形
2.组成多边形每一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相邻的两条线段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
3.多边形相邻两边所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
4.对于一个多边形,画出它的任意一边所在的直线,如果其余个边都在这条直线的一侧,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做凸多边形;否则叫做凹多边形
5.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6.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邻补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7.对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从与它相邻的两个外角中取一个,这样取得的所有的外角的和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和
8.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平行四边形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用符号
2.(1)性质定理1: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2)性质定理2: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3)夹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4)性质定理3: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5)性质定理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3.(1)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简述为: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简述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简述为: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判定定理4: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简述为: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3.矩形的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菱形的性质定理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矩形的判定定理1:有三个内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判定定理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5.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6.正方形的判定定理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7.正方形的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互相垂直,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2.4梯形
1.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梯形中,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短—上底;长—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两底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4.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
1.等腰梯形性质定理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商的两个内角相等
2.性质定理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3.等腰梯形判定定理1:在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4.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
1.联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3.联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4.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平面向量
1.规定了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方向是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指向,这时线段的两个端点有顺序,我们把前一点叫做起点,另一点叫做终点,画图时在终点处画上箭头表示它的方向
2.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向量的大小也叫做向量的长度(或向量的模)
3.方向相同且长度相等的两个向量叫做相等的量
4.方向相反且长度相等的两个向量叫做互为相反向量
5.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两个向量叫做平行向量
平面向量的加法
1.求两个向量的和向量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2.求不平行的两个向量的和向量时,只要把第二个向量与第一个向量收尾相接,那么以第一个向量的起点为起点、第二个向量的终点为终点的向量就是和向量,这样的规定叫做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3.一般地,我们把长度为零的向量叫做零向量
4.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
平面向量的减法
1.已知两个向量的和及其中一个向量,求另一个向量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
2.在平面内任取一点,以这点为公共起点作出这两个向量,那么它们的差向量是以减向量的终点为起点、被减向量的终点为终点的向量;求两个向量的差向量的规定叫做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
3.减去一个向量等于加上这个向量的相反向量
4.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数学考试答题技巧
1、直接推演法
直接从命题给出的条件出发,运用概念、公式、定理等进行推理或运算,得出结论,选择正确答案,这就是传统的解题方法。
2、验证法
由题设找出合适的验证条件,再通过验证,找出正确答案,亦可将供选择的答案代入条件中去验证,找出正确答案,此法称为验证法(也称代入法)。当遇到定量命题时,常用此法。
3、特殊元素法
用合适的特殊元素(如数或图形)代入题设条件或结论中去,从而获得解答。这种方法叫特殊元素法。
4、排除法
对于正确答案有且只有一个的选择题,根据数学知识或推理、演算,把不正确的结论排除,余下的结论再经筛选,从而作出正确的结论的解法叫排除、筛选法。
5、图解法
借助于符合题设条件的图形或图象的性质、特点来判断,作出正确的选择称为图解法。图解法是解选择题常用方法之一。
数学学习方法
重视构建知识网络
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要掌握好代数中的数、式、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比、统计和几何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会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问题。
重视夯实数学双基
在复习过程中夯实数学基础,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重视强化题组训练——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除了做基础训练题、平面几何每日一题外,还可以做一些综合题,并且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而总结出它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题目编成一组,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学会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重视建立“病例档案”
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这样到中考时你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我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思路、形成解题思想、催生解题灵感、掌握学习方法。
重视常用公式技巧
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理解来龙去脉,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自行探究。对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对生活实际经常用到的常识,也要进行必要的训练。例如:1-20的平方数;简单的勾股数;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高和边长的关系;30°、45°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样做,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公式并胜过做大量习题,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重视掌握应试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中的神奇,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神奇是让人惊叹的。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课
时】1课时
【教
具】多媒体、水、塑料瓶、塑料绳、玻璃杯、磁铁、铁钉、三棱镜、光源漏斗、乒乓球
【教
法】讲解、实验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下面看
二.新课讲授
1、在自然中
自然现象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请看书上图1-1-----图1-7:
⑴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复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 ⑵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
⑶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 ⑷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 ⑸江河为何有时也会“发怒”?
⑹巍巍雪山,高耸入去,为何甚至一声喷嚏高可能导致雪崩?
用心
爱心
专心
⑺风是怎样形成的? 观看录像:海市蜃楼片段。
介绍:1988年6月的一次凌晨,旭日自海面冉冉升起,先出现的是一个扁平的太阳,突然人们发现在它的上方,又出现了一个太阳,奇怪怎么有两个太阳呢?
电脑模拟雷电的产生。
介绍雾凇:冬天,我国东北松花江畔百里长堤上常会出现满眼的玉树琼花——雾凇(又称“树霜”)。这是我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之一。这是怎么回事呢?
自然真美丽,真神奇。
请同学们举出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来。
学生举例(约5-10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生活中
在我们生活中也会呈现另一些神奇。看课本图1-8------图1-13 学生举例,你在生活中见到哪些些神奇的现象? 下面我们看几个有趣的现象 实验一:光的色散实验 实验二:隔掌吸钉 实验三:摩擦起电
散开的塑料绳有干燥的手捋几下,看有什么现象?塑料绳不仅不能合拢,反而会膨胀开,有趣吗?
实验四:放大镜
一矿泉水瓶中装水。把手指放到后面观察,手变粗了;用它看书上的字,字变大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还有一有趣的事,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111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身边似乎有一条小虫,他伸手抓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这个传说真实吗?
实验五:学生实验
用心
爱心
专心
请同学们做个实验,撕一长纸条,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把钢笔帽立在纸条的一端。你能不能把纸条从钢笔帽下抽出来,而钢笔帽不倒。
实验六:
现有一小漏斗,一个乒乓球,如果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给它吹气,会怎么样呢? 实验七:矿泉水为什么流不出来?
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理现象。大家举些来看。
以上的事例及很多有趣的现象都可以用我们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三.小结:
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认真地观察、实验、思考。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写出你见到或听到的一些神奇的物理现象(至少10个,书上没有的)3.阅读第二节内容,下节讨论 【板书设计】 §1-1 走进神奇
1、自然中„
2、生活中„ 【反
馈】
用心
爱心
工 作 计 划
新学年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开始,为了更好地完成《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任务,使学生尽可能地多学到知识,成绩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特拟定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沪科版九年级上物理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构成:
九(6)班共有学生60人,其中女生27人,留守学生18人。
优生名单: 学困名名单:
2、成绩分析:从上学年考试成绩来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较差,物理成绩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缺乏灵活应用的能力。二是对物理计算题也还没有入门。针对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本期工作的重点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突破,如果能突破这两个问题,那么学生的物理成绩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3、学生思想状况: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差,心思未放在学习上,纪律性也较差,但这部分学生思维敏捷,爱动手动脑,教师充分把握住这一特点,将这部分差生规范过来,认真搞好物理学科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总析:
(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3)教材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2、教学内容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
第十五章 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
3、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章 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对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 液化和汽化
内能与热机 比热容;内燃机;热机效率 比热容和热机效率的计算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电路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 并联电路、电流、电压 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 电阻和变阻器;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变阻器、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十五章
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 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功率;测量电功率 测量电功率
三、工作目标
(1)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40分,及格人数10人,及格率17%,优生人数2人,优秀率3%,工作计划《沪科版九年级上物理教学计划》。
(2)学生素质:通过一学期努力教学与辅导,让更多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学会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使动手动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构建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育教学方法与措施
1、科学地布置作业,尽量减少重复作业,提高作业的效益。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采用书面作业与实践操作作业相接合的方式,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3、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4、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拥有满足感及兴奋感。
5、书本为主、实验为辅进行教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
6、以自学探讨为主、讲授为辅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7、运用实验或实践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等。
8、更新评价观念,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
五、教学进度安排及课时分配(见下表)周数 日期 单元 内 容 课时 8.15-8.21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动员入学、发书,检查作业、养成教育
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3课时 8.22-8.28 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第四节 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 3课时 第1周 8.29-9.4 复习本章、单元检测,评讲试卷 3课时 第2周 9.5-9.11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
第二节 物质的比热容 3课时 第3周 9.12-9.18 第三节 内燃机
第四节 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3课时 第4周 9.19-9.25 复习检测 讲评 3课时 第5周 9.26-10.2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电是什么
第二节让电灯发光 3课时 第6周 10.3-10.9 国庆节放假 第7周 10.10-10.16 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复习巩固本节 3课时 第8周 10.17-10.23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第五节 测量电压 3课时 第9周 10.24-10.30 复习检测 讲评 3课时 第10周 10.31-11.6 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 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3课时 第11周 11.7-11.13 期中测试 3课时 第12周 11.14-11.20 期中小结 讲评 3课时 第13周 11.21-11.27 第三节 “伏安法”测电阻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3课时 第14周 11.28-12.4 第五节 家庭用电
复习检测 讲评 3课时 第15周 12.5-12.11 第十五章
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 第一节 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http://
第三节 空气的 “力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大气压是很大的。2.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3.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4.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过程与方法: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2.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确认大气压的存在。
【教学难点】感受大气压的存在,能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具准备】玻璃杯、硬纸片、水、注射器、饮料瓶、挂衣钩、钩码、玻璃片、水槽、吸管、胶塞、气压计、马德堡半球、抽气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让两个学生拉马德堡半球,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2.演示:在空玻璃杯口覆盖一张稍厚的纸,用手按住,将杯子倒转过来,先让学生猜测放手后纸片会不会掉下来,然后移开手后观察纸片会不会掉下来。
在玻璃杯里盛满水,在杯口覆盖一张硬纸,用手按住,将杯子倒转过来,先让学生猜测放手后纸片会不会掉下来,然后移开手,学生观察水有没有流出来,纸片有没有掉下来。
(二)进行新课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什么是大气压强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第一段有关内容。
讲述: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厚度有几千千米,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又叫大气层,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上述实验表明:大气对浸在它里的物体产生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层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地球周周的万物无不在大气层之中,它们都受到大气压强。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2、马德堡半球实验。
这是两个金属半球,合拢后很容易拉开。现在把阀门打开,把两半球内的空气抽出去一部分(抽气),再将阀门关闭,现在请两位大力士来拉拉看(学生操作)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在公元1654年的最初实验时,用十六匹马才把半球拉开。我们这个实验由于半球小,真空度不高,拉开它不必用十六匹马,但是已经足以证明了大气中存在着压强。
3、学生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分组实验:明确目标,介绍器材,学生实验发现大气压,体验大气压存在。设计实验: 目的: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器材:塑料杯、塑料片、2个吸盘、针筒、钩码、吸管、水槽、水等。要求:(1)自主设计多种实验(2)尽可能充分利用实验器材(3)用简要的语言解释现象
讨论、交流、展示学生的实验及解释现象
一个大试管,管内装水。把这个小试管放在大试管的水中,小试管内没有水。用食指托住小试管,将大试管倒过来,注意观察小试管如何?小试管上升。此实验说明大气层中存在着压强。
一个中医针灸科用的小瓷罐。这是一个煮熟的去皮鸡蛋。把鸡蛋放在罐口,将将落不下去。现在把一块棉花用水粘在罐的内壁用火柴将棉花点燃后立即把鸡蛋放在罐口,注意观察有什么现象?鸡蛋进入罐内。鸡蛋一定受到很大的压强才被压进去。这个压强是大气中的空气的压强。
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皮碗扣紧,排出其中的空气,用很大的力也不易来开,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4、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大气压的方向
演示水浇铁罐实验(由学生完成)。问: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讲述: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原因是空气具有流动性,和液体有相似性。利用设计的实验,引导学生感受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5、生活中的大气压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利用互联网打开google收索引擎,键入关键词:大气压,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大气压:(1)喝饮料依靠大气压(2)塑料吸盘挂衣钩(3)茶壶倒水(4)注射器吸药水(5)抽水机抽水
二、大气压强的大小
1、实验。试管内装满水,用食指堵住开口,倒立在水银槽内,水不流出。请大家考虑水为什么不流出?(提问,学生回答)水不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的缘故。但是试管内的水也产生压强,水不流出不仅是由于存在大气压强,而且大气压强大于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那么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早在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之前就由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解决了。
2、托里拆利实验。取一根大约一米长、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玻璃管,灌满水银。(边讲边做)管内没有空气。用食指堵在开口,倒立在水银槽内,P130图11—5注意观察现象。我们先看到管内水银下降,继而又静止不动了,请问,水银为什么下降?(学生回答)大气有压强,但是水银也有压强,水银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所以下降。那么现在为什么静止而不再继续下降?(学生回答)大气压强等于水银柱的压强。所以欲知现在的大气压强,就需要计算这个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根据上一章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设水银柱下有一个水平的小平面,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计算水银柱的质量和重力,利用压强的公式
P=F/S计算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现在我们来测量水银柱的高(操作)。(实际测量结果不一定是760毫米,但是仍可以认为水银柱的压强是10帕斯卡)。
可见,大气压强的值等于10帕斯卡,即等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这个实验就是托里拆利实验,它是用来测定大气压的值。
3、实验。现在将玻璃管稍稍上提,观察水银柱的高度,结果是不变的。现在将玻璃倾斜,注意,水银面上的真空体积如何变化?(学生回答)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如何变化?(学生回答)。当倾斜时,管内水银面上方的真空体积减小,水银柱变长,但是水银柱的高度如何?(测量,并在板图上画出)很显然,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4、注意的几个问题:(1)为什么玻璃管内要装满汞?(2)玻璃的上方有空气吗?(3)为什么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高760mm。(4)如果将玻璃管倾斜会怎样?
5、标准大气压:760mm高水银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13×10Pa
三、大气压的测量
55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提问,学生讨论。请大家讨论,如果由于天气的变化引起了大气压强的增大或减小,托里拆利实验的水银柱高度怎样变化?(学生讨论后回答)大气压强增大,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增大;大气压强减小,管内水银柱下降。所以这个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随大气压而变,这就为我们测量大气压提供了方便。这就是水银计气压计。
出示空盒气压计挂图产,解释工作原理。
出示管式弹簧压强计挂图,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其工作原理。
大气压强的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为了便于对比,人们通常把1.013×10Pa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013×10Pa 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强大约1.013×10Pa。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那里的大气压强越小。
观察大气压强随高度而变化的挂图。让学生分析挂图包含的物理知识。
讲述:在高山煮食,由于大气压比平地低,故水的沸点低于100℃。例如在珠穆朗玛峰,水的沸点为73.5℃,使用高压锅可以解决该困难。同学们能分析其原因吗?同样,在制糖工业中,糖汁也需要在低于100℃下沸腾,你有办法吗?
总结出气压与沸点的关系:大气压越大,沸点越高,大气压越小,沸点越低。【课堂小结】
对照板书提纲回顾本节学到的知识,小组内进行交流。【板书设计】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一、大气压强
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存在着压强,这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产生原因:空气具有重力且有流动性
二、大气压的大小 托里拆利实验
三、大气压的测量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等于760mm汞柱的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题。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2.完成同步探究本节的题目。
亿库教育网
第一节 力
学习目标:
1.初步知道什么是力
2.通过实例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学习过程: 一.力是什么
1.阅读课本78页图5-1表现力的实例并思考:
(1)这几个力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谈谈你是怎样分析得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的?
2.阅读课本79页最上面的两段内容并思考:
(1)力是。用字母 表示。
(2)一个力的产生要有 物体。其中,施加力的物体叫,受到力的物体叫。
(3)在推土机用力推走泥土的实例中,推力的受力物体是,施力物体是。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做一做:用手拍桌子,手给桌子一个力,你的手有什么感觉?说明了什么?
2.阅读课本79页图5-2,完成里面的填空,利用身边的条件体验体验。
3.通过1和2的体验、分析,你认为物体间力的作用具有什么特点?写在下面。
三.力的作用效果
1.阅读课本80页图5-3.请你再列举几个与图5-3相似的实例。
上述几个实例说明:。
2.阅读课本80页图5-4.请你再列举几个与图5-4相似的实例。
上述几个实例说明:。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指。3.总结1和2可得:力的作用效果有 和 两个方面。四 学习小结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写在下面。
2.本节你还有哪些疑问?写在下面。
【自我检测】
1.指出下列各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人推车时,给车一个向前的推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2)用力提水桶时,水桶对手的拉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C.只有接触的物体才有可能有力的作用 D.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汽车在下列运动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从静止开始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 B在平直的公路上加速行驶
C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 D在公路上转弯
4.体育课上,只见小明用力将铅球沿斜上方推了出去,在空中运动了一段弧线后落到地面,地面被砸了一个坑。在这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
(1)铅球受到小明的推力作用后,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由 变为 ;
(2)铅球脱离手后,不沿斜向直线运动,轨道向下弯曲,这是因为 ;(3)铅球以某个速度砸向地面,最后处于静止,这是因为 ;铅球落地时,地面被砸了一个凹陷的坑,这是因为。
5.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过下面的经验吗?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填空解释这些现象。(1)要让小船离开岸边,可以让岸上的人推一下小船,此时小船受到 对船的,船由静止变为运动了,也可以将竹篙用力撑岸边,此时 对岸有力的作用,那么 对 也有力的作用,船因此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2)人如果要从地面上跳起来,必须用脚蹬地,此时,对地有力的作用; 同时,对 也有力的作用,如果该力大于人的重,人就跳起来了。(3)小高用力去推一块大石块,大石块纹丝未动,而小高的脚向后滑。小高向后滑的原因是。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七年级数学教学。一学期来能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1、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认真备课
在认真钻研数学课标和教材外,还深入了解学生,注意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和个性心理品质,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并研究相应对策。把教材和学生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安排详细的教学过程的程序,认真写好教案。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后及时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2、课堂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
组织好课堂教学,这是顺利进行正常教学的保证。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的集中是相对的,分散是绝对的,因此,把组织教学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之中。其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主动积极的去引导、启发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并进行有针对性,切合实际的个别辅导,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定作用的。
3、认真批改作业
作业的选取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 出现的问题分类总结,然后进行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课后积极主动的辅导后进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加强了对后进生的辅导,耐心地帮助他们,一方面解决了学习中产生的 问题,补了基础,教了方法,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对他们精神上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不断地提高学习水平。
5、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主动积极与同备课老师同事交流,共同探究教育教学。积极参与学校公开课,县公开课教学,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继续学习,不断扩宽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认真学习新教育教学的理念,以新课改的思想理念指导教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本学期,期中考试取得了一定的好成绩。存在的不足是,但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沪科版七年级综合测试】推荐阅读:
物理教案八年级沪科版10-08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06-20
八年级上册数学沪科版复习提纲05-26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复习重点10-12
八年级物理综合测试06-08
九年级上册综合测试题10-03
五年级综合实践测试题11-04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综合测试题11-13
小学二年级的英语期末考试综合测试题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