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文化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全县文化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文化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同志们:

全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工作会议于今天召开。刚才,会上传达了有关文件精神,部署了2012年文化要点,表彰了先进,xx同志对工作做出具体安排,我完全赞同。下面,就如何做好我县文化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开拓创新,锐意进取,2011年工作卓有成效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文化系统励精图治,扎实工作,全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为实现“文化活县”战略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刚才,xx局长对工作总结部署的很全面,我这里不再重复。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全县文化工作基础不完善仍是主要问题,发展不平衡仍是基本特征;二是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效益不明显,文化服务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三是文化体制改革深度不够,文化市场主体缺乏,财政支持仍需加大;四是文化产业实质性发展相对缓慢,对地区生产总值的的贡献率不高;五是繁荣培育文化市场,规范市场秩序的任务艰巨。六是文化人才紧缺,尤其是新兴业态人才需求更为紧迫。对此,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战 略,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实现文化跨越发展,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承德市倾力建设以满清文化为支撑,以避暑山庄及其周边寺庙为核心的国际旅游城市,平泉县委、县政府明确把“文化活县”作为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极,这充分表明各级党政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文化战线工作的同志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文化建设在国家整个建设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关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关系思想领域健康、意识形态正确的重大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肩负起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年,中央两会即将召开,前不久省委安排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文化系统一定要在保稳定,促发展,净化文化市场,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做好工作。

三、突出重点,硬化举措,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按照公益性、基本型、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使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努力构建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坚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加快乡 镇综合文化站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统筹建设,同步推进,避免重复建设。通过建设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更加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城乡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群众文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把文化触角延伸到基层,引导群众主动组建文艺团队,适时组织群众文化会演活动。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

2、破解文化产业发展难题,推动科技创新。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走在了承德市乃至河北省前列,四个文化产业园区强势发展,但总的来说文化产业仍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缺乏科学规划指导、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缺少龙头企业和特色产品,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不高、优势不足、品牌不响等问题。分析原因,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瓶颈主要是资金短缺、人才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务实发展不够。针对四个产业园区的具体问题,要深入调研,找出结症,区别对待,分别解决。当然,解决这些问题难度很大,但这是我们发展产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找准切入点,解决了问题,产业就实现跨越发展。在文化产业发展初始阶段,产业投资大,周期长,政府及其政策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要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引导,用足用好文化产业政策,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发展。要促进群众的文化消费,消费形成市场,市场带动产业,进而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在契丹民俗、地方曲艺、体育健身、游戏娱乐、环保健康、民间技艺等方面开发。利用政 3 策和效益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文化市场开发,积极参加银企对接活动,实现文化产业资本化。

3、强力实施文化市场净化工程。坚持开放准入与加强管理相结合,对文化市场从严管理。日常管理实行制度化、规范化,加大专项集中整治力度,重点加强对音像市场和网络文化、出版印刷经营场所的监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引导。及时有效地查处大案,坚决抵制和打击不良有害产品进入文化市场。创新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文化市场预警检测系统,逐步在文化经营单位布点控制,实行电脑联网管理,推行企业注册登记并网审批。文化行政执法队要落实人员编制,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履行监管职责。

4、大力建设地方文化品牌。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突出地方文化品牌建设。系统挖掘整理契丹文化精髓,开展第二届中国〃平泉契丹研讨会活动,打造契丹文化品牌。增强精品意识,加快契丹乐舞的发掘与研究,打造燕山大板、泽州大鼓等特色品牌,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向国内舞台,展示平泉文化风采。文化馆马双福、马明哲创作表演的对口快板《壮丽九十年》参加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举办的党旗飘扬 希望河北-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大型活动汇演,荣获创作、表演一等奖,文化馆王秀敏创作,李艳梅表演的泽州大鼓《契丹传说留人间》获得河北省民族宗教厅举办的文艺汇演创作、表演三等奖,这表明我们地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要加以深度挖掘整理发扬光大。坚持“二为”方向和“双 百”方针,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发挥文联和基层协会的职能作用,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文艺创作、表演、交流活动,推出一批内容新颖,主题鲜明,反映时代特征的精品力作,发挥引领思想、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落实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的建设理念,防止出现人才断层。

5、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工作职责。我们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工作制度已经建立,为保证各项任务目标完成,就要切实加强领导,重于管理,重在落实。刚才彦春局长和各位分管领导签定了目标责任书,这是很好的做法,任务还要细化,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全系统干部职工要在彦春同志的带领下,攻坚克难,奋力拼搏,不折不扣地完成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各项任务。

在全县文化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首颗直播卫星发射成功、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扎实做好“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启动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确保在2010年底前圆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实现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视听权益。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的第十个年头。回顾村村通工程走过的十年历程,我们深深感到,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没有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就没有今天村村通工程的良好效果。正是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村通工程从点到面全面推开,从部门行为上升为国家行为,从工程建设上升到了广电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在此,我代表广电总局和王太华部长、代表全国广电系统,向国家发改委和各级发改部门表示衷心感谢。村村通工程从1998年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效显著。到2006年6月,全国各级政府共投入建设资金36亿元,完成了11.7万个已通电行政村“盲村”和10万个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的村村通建设,解决了近亿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村村通”的实施,为农村的改革、农业的发展、农民的致富、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热情支持,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村村通工程已经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从2006年开始到“十一五”末,要强力推进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200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6]79号),明确了新时期“村村通”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具体要求和工作措施,是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村村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同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会议要求各地认真贯彻国办发[2006]79号文件要求,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政策,切实做到“五个纳入”,确保新时期“村村通”工作的顺利实施。

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时期“村村通”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是各地高度重视,积极落实工作措施。国办发[2006]79号文件下发后,各地党委政府对新时期“村村通”工作非常重视,普遍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各地高度重视文件的贯彻落实,研究提出了实施意见和措施。广西、云南、安徽、四川、陕西、福建、浙江、重庆等省(区、市)党委、政府专门印发文件,贯彻落实国办发[2006]79号文件精神,做好新时期“村村通”工作。甘肃、宁夏、湖南、河南、内蒙古、安徽、山东、北京、福建、云南、陕西、宁夏、浙江、江苏等省区将“村村通”工程纳入了本省区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

二是落实工程建设资金,积极推动工程建设。各地进一步加大了对“村村通”工作的支持力度。“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安排3.26亿元资金解决全省20户以上“盲村”建设,浙江省投入1.59亿元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村村通”工程建设,陕西省明确省市两级政府解决1.61亿元建设资金;安徽省明确省市两级政府按照6∶4的分担比例,每村补助1万元,解决20户以上“盲村”建设资金;福建省安排落实9700万元“盲村”建设资金;江苏省每年安排3436万元用于经济薄弱地区和贫困地区“村村通”建设;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诺20户以上“盲村”地方建设资金全部由自治区政府解决;山东、北京、吉林、辽宁、内蒙古、海南、重庆、山西、河北、广东、河南、江西、贵州、青海等省(区、市)也落实了年度“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湖北省重视“村村通”长效机制的建立,落实每年维护经费1000万元,并为每个县配备了一辆“村村通”专用维护车辆。

在落实资金的同时,各地按照国家发改委和总局的统一部署,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核实了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数据,编制了“盲村”村村通工程建设方案。

三是认真做好利用直播卫星进行覆盖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2007年1月8日中央领导主持召开“村村通”专题工作会确定的关于20户以上“盲村”采用直播卫星进行覆盖的要求和国办发[2006]79号文件精神,广电总局围绕“村村通”直播卫星建设,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了确保卫星传输安全,广播科学研究院自主创新,及时研制了直播卫星传输标准(ABS-S)。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广电系统第一次自主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传输标准。该标准在接收性能等方面优于目前通用的卫星传输标准,并且与现有其它卫星采用的传输标准不兼容,使“村村通”用户无法接收到其他卫星上的节目,可以显著提高“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的安全性。与通信卫星相比,直播卫星只覆盖本国范围,并且频率高、功率大、接收天线小,方便用户接收。目前,国内十几个厂家推出了采用该技术接收芯片的“村村通”专用接收机样机,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的条件。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广电总局无线局已经完成“村村通”直播卫星上行节目平台建设,利用直播卫星可以传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在内的中央和省级40多套广播电视节目,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服务。

四是积极推进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根据国办发[2006]79号文件精神,加强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是新时期“村村通”工程的重要内容。国办发[2006]79号文件把村村通工程的范围从过去的“盲村”扩大了整个农村地区,并且把无线作为农村广电公共服务的主要手段,由各级政府提供设备更新和运行维护资金,保证农民群众打开电视机、收音机,就能免费接收到广播电视节目。2006年,全国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全面展开。经过各级广电部门积极努力,截至6月底,大部分更新发射机已经开播,其中,北京、河南、宁夏、浙江、海南、湖南、青海、内蒙古等8个省(区、市)和大连、宁波2个计划单列市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现在离奥运会开幕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未完成建设任务的省区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抓紧工程建设,确保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让广大农村群众能够看到北京奥运会节目。

二、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特别强调要重视城乡和区域文化的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公共文化服务。广播电视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政令畅通、确保公共服务、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我们广电部门的首要职责和基本任务。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因地制宜,采用适合当地特点的技术手段。在覆盖手段上,无线、有线、卫星有不同的定位功能:无线覆盖是广播电视覆盖的最初手段,也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基本手段;有线电视是城镇居民接受中央和当地节目服务的主要手段;卫星传输是为全国各地传输转播机构提供节目源的主要手段;卫星直播是从技术上根本解决偏远山区和覆盖盲区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有效手段。根据中央领导在2007年1月8日“村村通”专题工作会上的要求和国办发[2006]79号文件规定,对于广大农村地区,要大力提高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无偿收听收看到包括中央第一套广播节目、中央第一套和第七套电视节目,以及本省、本地第一套广播电视节目的4套以上无线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对于无线覆盖无法解决的“盲村”,要通过直播卫星方式解决农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

我们要充分认识采用直播卫星方式进行“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20户以上的“盲村”,都处在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采用无线、有线方式都很难解决“村村通”。而直播卫星方式传送的节目套数多、接收质量好、建设运行维护成本低,并且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传输标准,可以保障信息安全,便于加强管理,是“盲村”群众接收广播电视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方式。“村村通”直播卫星平台,从技术手段上根本解决了边远地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为实现户户通、长期通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直播卫星技术的采用,带来了方式的改变,使村村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节目套数由过去的1+1、2+1、4+2变为了40+40,村村通由临时通、低水平向长期通、高水平发展,有利于改变边远地区广电的落后局面、缩小城乡差距,为边远地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带着对广大农村群众的深厚感情,切实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周密部署,抓紧施工,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

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办发[2006]79号文件精神,去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十一五”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明确要求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建设主要采用直播卫星方式,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各地要按照通知的要求,认真抓好“村村通”工程的各项任务。

一要认真制定年度建设方案。建设方案是做好“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国家将按照“十一五”村村通规划确定的71.66万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分年度下达建设任务,各地根据国家下达的建设任务编制本省(区、市)年度建设方案。为集中力量、有利于后期检查、确保建设效果,国家要求20户以上“盲村”建设以乡镇为单位集中整片推进,要安排一片,完成一片,验收一片,不留死角,已经纳入当年“村村通”建设的乡镇不得再列入下一年度建设范围。建设方案要明确县、乡镇、行政村及“盲村”具体名单、拟配置设备“盲村”的农户数量,要明确年度工程实施资金来源和使用计划。各地要按照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建设方案,已经完成的乡镇、村不得再进行重复建设。

二要积极落实建设资金。广播电视村村通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工作,是由政府主导投入的基本公共服务。根据国办发[2006]79号文件精神,地方各级政府是“村村通”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资金原则上由省、市地两级政府负责解决。国家安排资金用于中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盲村”建设补助。目前国家“十一五”村村通建设补助资金已经落实,2007年和2008年建设资金已经下达拨付各省(区、市)。各级广电部门要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村村通”工作,抓紧落实地方资金,确保“村村通”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要严格落实国家支农、惠农的有关政策,不得在“村村通”工程建设中加重农民的负担。

三要认真组织好工程建设。做好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发放、安装调试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和重点。根据国办发[2006]79号文件要求,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村村通”建设所需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由国家统一组织招标,这包括国家安排的补助资金和各地落实的建设资金需要购置的设备。东部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盲村”所需直播卫星接收设备是否参加全国统一招标。如果不参加全国统一招标,应由省市组织本地设备的统一招标,在招标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政策法规,要在具有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内销资质的定点生产企业中招标选择,产品必须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广电总局关于卫星接收设施的监管要求。

在工程建设中,各级广电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各省(区、市)要指导督促市地、县级广电部门,严格执行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的政策法规,严格按照年度建设方案确定的乡镇、行政村和“盲村”名单,组织设备的定向发放和安装,不得将设备用于建设方案确定的“盲村”以外的其他地区和农户。要加强与中标生产企业的联系、配合,统筹安排,认真做好卫星接收设备安装、调试,做好设备的保修维修工作。

四要加强工程监督管理。强化监管,是发现问题、堵塞漏洞,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合理有效使用、工程建设质量和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要对工程建设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进一步完善制度,严格纪律,强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把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的每一分钱都用在“村村通”建设上。要严格招投标程序,建立健全工程建设责任制。要进一步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督促检查,建立逐级信息反馈机制,定期上报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和解决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工程完成后,各省、市地、县要将完成的“盲村”名单、安装的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数量及时在当地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要对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农户登记造册,加强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监管,确保各地按规定接收广播电视信号,维护农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基本文化权益,维护国家信息和文化安全。

五要抓紧做好技术规模试验。由于我国专用直播卫星系统是一个全新的技术体系,需要对整个技术系统、技术标准和相关设备进行规模技术试验,然后再进行推广。总局计划在7~8月份进行规模技术试验,由设备生产企业以自愿捐赠的方式提供5000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安装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陕西、江西、福建、海南和四川灾区的部分“盲村”以及部队的边防哨所。希望参加试验的省局要积极组织好这次试验,确保在7月底前全部完成设备的安装工作,让“盲村”的群众能够收看到奥运节目。

六要做好宣传工作。各地要做好直播卫星“盲村”建设的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张贴公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要宣传到村、宣传到户,让广大农民真正了解国家的政策,切实把好事办好。

七要加强对“村村通”工作的领导。广播电视村村通是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农村千家万户的政治工程,是最现实、最有效地把文化活动和知识带到农民群众家中的文化工程和基础工程,是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各级广电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办[2006]79号文件的要求,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抓实,做到组织领导、任务落实、人员落实和责任落实。

八要加强与发改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各级广电部门做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国家发改委对“村村通”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十一五”期间将安排34亿元补助资金。张茅同志还将作重要讲话,对工作任务、方案制定、资金筹集使用、工程监督等提出明确要求。各级广电部门要按照张茅同志的讲话要求,加强与发改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主动向发改部门汇报工程建设方案、资金需求,尽可能多地争取地方资金投入;积极主动向发改部门汇报工程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配合发改部门加强对“村村通”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此外,还要积极配合发改部门做好“村村通”工程的验收工作。

这次会议后,国家发改委、广电总局还要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项目责任书》,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

高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田欣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团结奋斗,教育事业稳步推进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多方面严峻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省教育事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拓展事业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工作实效,教育事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以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和绩效分配为核心的“三制改革”不断深化,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立了“以县为主,州市统筹,定期拆除,分期拨款,先拆后补,奖励先进”的危房改造新机制,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全省各地排危积极性高涨,排危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开展了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在4个州市共计安排20万平方米建设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住房不足问题。组建了5个省级、4个州市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提高了高校生均经费标准,加大了呈贡高校新校区财政投入力度,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新增5个“普九”县,全省“普九”县已达126个,“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4.7%。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602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210万名寄宿学生得到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在校生总数达到41.39万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达到1∶0.83。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6.7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6.17%。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累计竣工11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2.5亿元,先期开工建设的4所高校已入住学生1.7万名。

三是稳定局面得到有效维护。切实加强在招生、收费等环节上的管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加大了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有效缓解了因物价上涨给学生带来的生活压力。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思想疏导、政策宣传和解释说服工作,教师罢教事件、大学生聚集家乐福抵制法货事件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全省教育系统的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收获,大家流下的汗水结出了硕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教育事业新突破

当前,我省的教育事业已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如何,决定着教育事业能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刚才,田欣同志已对今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田欣同志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抓好落实。对做好2009年工作,我再提四点要求。

一是保稳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之年,保持教育系统安定局面,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一要确保教师稳定。要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2009年元旦收假第一天,光荣省长就主持召开会议对此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部署。目前,省里已在制订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好事办好。要加强政策宣传,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解释、说服工作,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坚决防止因要提高教师待遇而出现乱收费、乱摊派、乱招生等现象。二要确保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社会和谐和稳定。2008年的最后一天,光荣省长工作调研的问题就是就业工作,2009年省政府印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20项措施。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近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据估计,历届未就业的毕业生还有近4万多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用足现有政策,用好新出台的政策,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做好服务。要积极挖掘潜力,扩大容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要积极制定毕业生继续升学攻读研究生和双学位、实施“准就业”制度、鼓励高校等事业单位扩大招聘数量、扩大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今年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水平的目标。三要确保学校安全。要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提高师生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防止发生恶性事件;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安全工作,防止发生中毒事件;加强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防止发生校舍倒塌和交通安全事故。

二是推改革。要破解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一要推进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素质教育虽然已抓了很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上风。现在不少中小学生是“身体越来越胖,体质越来越差;书包越来越重,视力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快乐越来越少”,实在令人担忧。去年以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切实采取措施,制定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减负”工作要注意:减负要适度,不能矫枉过正,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减负”不减质,不能因“减负”而降低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减负”要配套,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课程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考评制度改革等相互配套。“减负”要统筹,全省上下要“一盘棋”,要“一刀切”,防止相互攀比,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减负”工作既要区别对待,但又要统筹协调。“减负”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努力做到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教师安心,让社会满意。二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贯彻落实《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要实现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的目标,今年就必须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我省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一是扶优扶强,让一部分有规模、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以此带动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作用,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企业的发展带动职业学校专业发展,实现产学研的互动,并通过专业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按照“东帮西、城帮乡、强帮弱”的方式,积极推动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三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省委、省政府如此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按照今天会上签订的《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学科、科研平台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四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和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投融资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鼓励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促发展。一要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契机,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积极破解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努力实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大投入,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机遇,按照光荣省长“危中寻机,危中转机”的要求,及早做好项目规划方案,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我省实际,争取得到更大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抓住原材料价格下滑的时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当前,我省招商引资是红红火火,可招商办教却冷冷清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吸引力不够,现有鼓励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新的优惠措施又十分缺乏。二是“一视同仁”难以落实。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现有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兴办民办学校,促进我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扩大民办教育在全省教育中的比重。同时,要针对当前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三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学校办学不能“千校一面,千篇一律”,必须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风格。要向改革要质量,向创新要特色。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强化教学管理,鼓励名师、教授上讲台,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定要从严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以质量促发展。

四是抓重点。一要抓好“两基”攻坚。按照规划,今年是我省“两基”攻坚的最后一年,一定要确保3个未“普九”县完成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的目标。已完成“普九”的县,要继续下大力气做好巩固提高工作。二要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办人民放心的教育。当前,在我省64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中,在地震断裂带上的就有近300万平方米。危房不除,教育不稳;危房不消,政府不安。从今年起,省委、省政府已决定用3到5年的时间,全面排除现有中小学D级危房。省里已成立了以田欣同志为组长、我和建方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各地也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落实责任,不能把教育优先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用“真金白银”来优先发展教育。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在资金、项目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机制、用足政策,实现全面排除中小学危房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同时,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联系,积极反映我省解决中小学危房的思路和拟采取的措施,争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三要抓好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今年是新校区建设至关重要的一年,按照目标,要新开工面积3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达到50亿元。各高校一方面要加大多渠道融资力度,加快老校区资产的处置进度。省级有关部门和昆明市要按照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争取在今年3月前完成第一批老校区资产处置交易,并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二批老校区资产收储工作。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加快工程进度。工程建设一定要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确保建设过程在阳光下运行。四要抓好经费管理。当前,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用于教育的资金数量逐年增长,去年,仅中央和省安排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以及农村初中工程、寄宿制学校工程等建设资金就达10多亿元,若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总量可达到数十亿。要确保各项经费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老百姓的教育负担,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的阳光。

同志们,今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去迎接挑战,破解难题,收获成功,用实际行动迎接建国60周年的到来,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县文化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新一轮的森林防火期已全面进入。根据12月11日和今年1月21日分别召开的全省、全市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就抓好2010年我县森林防火工作,我讲四点意见。

一、我县森林防火工作成效显著

是我县森林防火形势较为严峻的一年,也是森林防火工作经受诸多考验、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各级、各有关部门及森林防火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团结奋战和共同努力,战胜了持续高火险的严峻挑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森林火灾的发生。防火期内,共接到国家和省级通报卫星火点42个,“12119”报警30次,核实为生产性用火63个、林火3个,查无火源2个,境外火4个。全县发生森林火灾7起,其中一般森林火灾3起、较大森林火灾4起,占市下达控制指标的43.8%;森林火灾受害面积55.81公顷,占市下达控制指标的29.8%,受害率为0.28‰;森林火灾查处率为86%,高出控制指标6个百分点。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指标控制任务,避免了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取得了连续23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的好成绩,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是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及时调整充实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切实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召开了全县森林防火电视电话会议,贯彻传达国家、省、市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有关领导人批示指示精神,全面安排部署年度的森林防火工作。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对7个乡(镇)实行分片挂钩督导,将防火责任落实到了每个领导肩上。县、乡、村层层落实责任,确保了领导到位、责任到位、经费到位和措施到位。

(二)宣传深入,培训扎实。在进入森林防火期之际,全县广泛开展了森林防火宣传月和宣传周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发放省、市森林防火令0.9万份,发放防火户主通知书2.6万份,上中、小学森林防火宣传课28个课时。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台、报刊等多种形式,加大森林防火知识宣传,使森林防火意识深入人心。积极选派县防火办人员参加省、市扑火指挥集训;对全县600多名基层干部、扑火队员、护林员进行了防灭火知识培训,提高了一线指挥员安全防扑火和科学指挥水平。

(三)措施有力,防范严密。针对火险等级高、农(林)事野外用火多,极易发生森林火灾的特点,各乡(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了5项100%野外火源管理制度的落实。一是下达防火戒严令和禁火令,要求在旱情未有效缓解前停止一切野外非生产性用火;二是强化措施,认真落实野外生产性用火审批制度;三是强化对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守护,尤其是在易发生森林火灾的高火险时段和春节、清明等重点节假日,组织人员对重点部位严防硬守;四是加大野外违章用火查处力度,组织人员巡山护林,并建立惩治野外违规用火的相关村规民约,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罚,从源头上管住,尽最大努力把火灾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准备充分,应急高效。把强化应急准备作为应对严峻形势的首要任务,认真抓好各项扑火准备工作,全面提高了应急反应能力。不断加强村级防火队伍建设和充实扑火机具,增强扑火力量。县、乡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应对森林火灾的能力,通过卫星监测、地面巡逻、高山了望,加强了火情监测。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立即分级启动应急预案,有关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科学组织扑救,将火灾的损失降到最小。

(五)部门配合,协作增强。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属各部门、各乡(镇)通力协作,形成强大的森林防火工作合力。县气象部门及时提供中长期天气预报,帮助分析森林火险天气;县电视台在高火险天气连续滚动播放森林防火公益广告、字幕;县通信、移动利用短信平台,发布森林防火警示短语;县财政部门协助县扑火专业队购置扑火机具;县教育局多次下发文件强调做好全县中小学生的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县报社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专题报道;清明期间,县公安、交警、工商等部门也积极参与了森林防火工作。在火灾扑救中,各单位相互配合,精诚合作,坚决服从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指挥和调度,确保了各项扑火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森林防火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森林火灾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灾害性事故,一旦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不仅使多年造林、护林的成果被毁,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从国际情况看,美国、希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相继发生了一系列特别重大的森林火灾,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从国内情况看,广西、内蒙古等省外一些地方相继发生多起森林火灾,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从我省情况看,据全省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通报,重、特气象

干旱严重,极大地提高了森林火险级别,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1—10月,全省平均降水量才达到846毫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了200毫米,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少记录;而同期气温与多年平均相比偏高了1.5℃,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记录,大部分地方森林高火险时段提前、森林火险等级提高。据气象分析,受新一轮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到今年雨季开始前,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少,干旱还会进一步发展,整个森林防火期将以持续性高森林火险天气为主,全省大部分森林处于易燃和极其易燃的高危状态。面对今年森林防火工作的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科学防控,坚决打好今年森林防火攻坚战。

从我县情况看,森林防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是森林火灾隐患日益增多。林区烧蔗地、烧牧场、春耕用火等各种生产性用火普遍存在,加之集体林改大幅提高了林农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炼山造林等野外生产活动和生产用火频率提高,特别是全县中低产林地改造及中密度板原料采伐剩余物等林区可燃物成倍增加,更加提高了森林火险等级。同时,我县属山地地形,山高坡陡,地形地貌复杂,山林连片,火灾一旦发生,应急处置工作扑救难、围控难、危情多。二是境外林火防堵任务越来越重。与我县相邻的老挝、越南境内随意烧地、烧山,跑火成灾十分频繁,近年来边境林火经常烧胛蚁兀蓝氯挝窦敝亍h羌辶指亩陨址阑鹛岢鲂碌母咭蟆k孀偶辶指牡纳钊胪平愦罅峙┯涤辛秩ê螅鲇猩只鹪址⑸扔诨愀刹亢偷胤缴窒蓝拥酱锘鸪。谌狈ζ嘶鹁楹桶踩芟粘j兜那榭鱿拢自斐扇嗽鄙送觯惹幸笪颐谴葱律址阑鹛逯苹疲忧慷粤峙┢嘶稹踩兜慕逃k氖遣糠窒纾ㄕ颍┰谏址阑鸬男逃⒁巴饣鹪垂芾怼⑵嘶鹱氨概浔富共蛔悖仄饲岱浪枷胙现兀岩允视ψ来蠡稹⒕却笤值男枰?/span>

面对今年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森林防火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认真分析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紧急行动起来,克服困难,采取得力措施,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将此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确保全县森林资源安全。

三、强化措施,切实做好今年森林防火工作

(一)坚持包干负责,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责任制。各乡(镇)要严格按照《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等规定,认真落实政府主要领导是森林防火第一责任人的行政领导负责制,坚持实行行政领导包干负责,各部门密切配合,真正把各个环节、各个部位的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要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强化对防火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督察考核制度,严肃森林防火纪律,严禁发生火情瞒报、漏报、迟报和不按程序上报,着力解决行政领导负责制不落实、职责分工有空档、基层责任制落实不到人等问题。全县各级森林防火责任人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忠于职守,切实履行防火职责,认真研究落实本区域的防火措施,要亲自组织开展防火大检查,排查火灾隐患,堵死防火工作漏洞,全面落实防火措施,切实做好辖区内森林防火工作,杜绝和防范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对因领导不力、工作疏忽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有关规定,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坚持专群结合,建立森林火灾扑救新机制。一是要建立适应当前林区的护林防火组织体系和护林防火机制。要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强化森林防火扑火队伍建设(来源:好范文 http:///)。加快组建10—20人的县级专业化扑火队伍,引导广大群众本着自愿、互助、互利的原则,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成立各种联防、联保、联控的护林防火组织,坚持联防护林,从根本上解决一家一户护林防火力量单薄、扑火风险高的问题。二要积极探索和建立森林防火多层次、多元化、多主体的社会化投入机制和森林火灾扑救模式。文教体育部门要通过印发防火倡议书,上好防火课等形式,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宣传作用;广电、气象部门要根据天气情况,在天气预报栏目中,增加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频率,做好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警预报;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大防火知识的培训和扑火队伍的演练,强化管理,全面提高扑火队伍综合扑火能力、后勤保障能力、安全扑救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一旦有火情,能快速反应,安全扑救,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杜绝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坚持疏堵结合,切实加强野外火源管理。近年来,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种粮、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野外生产性用火剧增。加之我县山区林田相连,村林交错,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增加了生产性火源管理的难度。对此,各乡(镇)要明确各自防火工作重点,在防火戒严期,严禁林区的一切野外用火,对重点林区、易发生火灾的重点部位,加大巡查力度,切实把火源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要坚持疏堵结合,加强对野外生产性用火的管理,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火源管理机制,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在农事、林事用火高峰期,要安排乡村和林业干部深入村组,针对森林火险等级较低的时段,主动组织群众有计划、有防范措施地在林缘田埂边烧除杂草等易燃物,从根本上解决群众乱点乱烧引发森林火灾的问题。在春节、元宵节和清明节等重要节日,对祭祀上坟集中地段路口,要采取上坟登记、发放防火卡,要求祭祀人员自带防火工具、水等措施,实行严格管理,做到火熄人走,严防死守,最大限度降低火灾发生几率。林业部门、各乡(镇)要不断总结和推广一些好的经验,着眼防范,从治本入手,把防火工作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林业部门要把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作为森林防火工作关键性的治本措施来抓,加大项目争取和投入力度,努力提高森林的自身防范能力。

(四)坚持常抓不懈,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各项基础工作。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各乡(镇)、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制订和完善各项防火规章制度。要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制度,防止规章制度流于形式。二要加强值班,确保信息畅通。县防火办和各乡(镇)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在防火期间要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到有火情及时按程序上报。县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与有关部门要加强督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各乡(镇)防火责任落实情况和值班情况,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要严格纪律要求,强化责任追究,对一经发现有不按程序上报、隐瞒不报导致火情贻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和领导责任。三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扑火,严防人员伤亡。要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和教训,掌握扑火的有利时机,做到科学扑火,禁止夜间扑火,禁止老弱病残、妇女和中小学生参加扑火,坚决杜绝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五)强化宣传,切实增强全民防火意识。各乡(镇)、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协调,通力合作,加大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力度。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站等载体以及刷写标语,召开村、组会议等多种有效的形式,多层次宣传护林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使“护林防火,人人有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组织宣传车到林火频发地段、重点林区宣传护林防火知识,组织中小学校上好护林防火课,使每个学生争当森林防火的宣传员。在节日期间,要落实对智障人员的监护责任,做好上坟祭祖的火源预防工作,要在林区设置醒目的防火宣传牌和警示牌,张贴宣传标语,要把森林防火知识、林区野外用火管理规定发放到林区的村、组、户并张贴上墙,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人人自觉遵规守纪的局面,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加强领导,密切协作配合,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当前的一件大事来抓。一是层层夯实森林防火责任。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要切实负起责任,制定具体办法,加强对落实防火责任制的考核,实行必要的奖惩制度和通报制度;各乡(镇)要细化责任,把责任落实到人。要按照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状考核办法,从严考核,严格奖惩。对预防措施的落实、目标责任制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失职、渎职引起森林火灾并造成重大损失的,要坚决追究防火责任人的责任。希望大家以对党、对人民、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强化部门配合。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配合,自觉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主动完成本部门所承担的森林防火任务,认真研究解决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千方百计增加防火投入,添置防火器具,努力为森林防火工作做好各项服务。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各乡(镇)要迅速对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开展自查自纠和查缺补漏工作,认真整改,及时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确保万无一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要适时组织开展全县森林防火工作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各项基础工作扎实细致。四是加大对失火行为的打击力度。县森林公安分局要严厉打击乱点、乱用火,或因用火管理不善而引发火灾的行为,从严从快查处各类涉火治安案件,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做到见烟就查,违章就罚、犯罪就抓,用打击违法违纪行为来教育广大群众,增强防范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全县文化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刚才,我们集中收听收看了省市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电视电话会,省、市领导分别做了重要讲话,我们要按照省市关于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切实做好我县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就省市会议的贯彻落实,我讲几点意见:

一、2009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回顾

2009卫片土地执法检查,是国土资源部卫片执法检查首次实施全国全覆盖。在这次检查工作中,我县涉及卫片图斑共71个,图斑面积2360.9亩。经实地查对和核实,共涉及地块51宗,面积2366.06亩。其中合法用地17宗,图斑面积509.1亩;实地未变化1宗,面积79.1亩;违法用地33宗,面积1777.86亩。符合补办用地手续条件的22宗,不符合补办用地手续条件的11宗(需拆除)。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扎实工作,强力推进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我县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整改,我县对卫片涉及的所有违法违规用地,已全部立案查处,立案率100%,查处率100%。对整改方案列为拆除复耕的9宗违法用地,已责成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拆除复耕。将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控制在1.92%的比例,实现了“免约谈”、“零问责”。

二、认真做好2010卫片执法检查工作

随着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许昌新区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违法用地情况时有发生。2010国家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已全面铺开,我们要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认真做好2010卫片执法检查工作。

一是任务和目标。这次开展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任务是全面掌握我县违法用地情况,发现并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行为,通过自查自纠、积极整改,有效的降低我县违法占用耕地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比例,使我县违法占用耕地的比例降低到8%以下,同时确保我县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顺利通过上级的检查、验收,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秩序,促进和加强耕地保护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国土资源部违法用地卫片监测图斑下发后,县委、县政府将根据具体情况,将任务分解到违法用地宗地所属乡镇和管委会。二是积极补办用地手续。通过多方努力,我县已补办用地手续11个批次,面积260.24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补办8个批次,面积233.79公顷;乡镇建设用地补办3个批次,面积26.44公顷(其中含一批农用地转用,面积0.4668公顷),并已上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待批。

三是严格落实责任。违法宗地位于哪个行政区域,哪个行政区域的党政一把手就是第一责任人。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就要追究哪个地方主要领导的责任,要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始终保持“卫片”执法的高压态势,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在保证稳定的同时,对违法宗地的建筑物要一拆到底,复耕到位。

三、切实保障新区建设用地需求

许昌新区是省委、省政府批准的六个城市新区之一,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许昌县164平方公里,占新区规划面积的91%。新区内共有中原电气谷、尚集产业集聚区两个省定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39.6平方公里,目前共入驻企业140家。2008年以来,我县共报批建设用地18883亩,其中许昌新区报批建设用地12171亩,并且全部实施供应,及时保障了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为新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土地支撑。

一要科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统筹安排有限用地指标,科学合理编制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向布局要地,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国土资源文秘网收集二是把重大产业项目、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保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事关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建设项目用地。科学安排各项用地比例,按照一定的比例分解用地指标,增强用地计划性,减少用地随意性。三要加强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全力做好项目包装工作,促使更多项目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用地供应速度,积极申报先行用地项目,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组件报征。加大土地后备资源开发整理力度,为用地报批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准备。

四要积极开展“重点建设项目服务月”活动,建立重大项目报征“绿色通道”,特事特办,积极为重大建设项目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要提前介入,跟踪服务,加强与项目主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衔接、协调和沟通,积极参与项目前期

前期论证,确保具备报征条件的重大建设项目早启动、快报征。加强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等涉地的服务和指导,加快用地预审,实现在项目开工前完成用地预审,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大项目未批先用和未批先占现象。

在全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6

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2011年全县项目工作、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商贸流通和市场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市场监管及工商、电力等工作进行安排。

一、项目工作

要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全力抓好一批重大项目的论证、争取和实施,确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争取项目无偿资金xx亿元以上。一是高度重视项目储备。加强与国家财政、金融、投资、产业等政策的对接,找准国家政策支持的领域和重点,紧盯国家投资方向,筛选、论证、储备一批能够带动全局,具有较强支撑和辐射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项目库。二是全力以赴争取项目。继续实行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赴京、上省、进市争取重大项目和部门、单位包抓争取项目的制度。进一步明确项目任务,紧盯项目信息,靠实工作责任,确保项目落实。全力争取xx饮水安全、土地开发整理、易地扶贫搬迁等一批重大项目,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投资计划,千方百计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加快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三是认真抓好项目实施。全力服务xx等2个省列重点项目的建设,抓好东部新城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循环经济产业园、

境、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强力攻坚。各乡镇、各部门要时刻关注关心招商引资,满腔热情地做好招商引资服务工作,努力营造重商、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二是围绕工业经济、农业产业化、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筛选论证一批有深度、有价值,特别是能支持当前、带动长远、关联度高的招商引资项目,形成“储备一批、推介一批、洽谈一批、签约一批、投资一批、建设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三是认真落实《xx县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奖励办法》和《xx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在土地供应、配套设施、收费减免和财政投资等方面给予扶持,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更多扶持。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乡镇、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要巩固扩大友好县区和院地合作成果,充分发挥县外xx籍人士联谊会的作用,加强与xx市xx区、xx市xx区、xx省xx区的紧密联系,扩大交流,做到优势互补、经济互动、文化互融、人脉互亲。五是进一步靠实招商引资工作领导责任制和部门责任制,调整充实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招商引资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促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到位。

三、工业经济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

要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落实好工业经济发展政策,引进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大力发展酒饮、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和矿产资源开发四大工业主导产业,年内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x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xx亿元。一是突出抓好循

积极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优势、对全县经济有较大带动效应的大企业,配套建设火电、煤化工等项目,谋划全县工业发展集群。尤其要重视、紧紧抓住xx项目的全力争取和武汉凯迪公司生物质能源项目的加快实施。四是抓好节能减排。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强化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管,有效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确保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五是抓好工业发展的协调服务。坚持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例会制度,研究企业发展形势,建立投融资担保体制,落实工业专项扶持资金xx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兑现、纳税大户技术创新、企业名牌创建等方面的支持。积极协调解决企业能源、原材料、运输、资金、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四、商贸流通和市场建设

一是完善商贸流通体系。要以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为切入点,以改造和提升商业网点为重点,以“假日经济”、“节会经济”为增长点,完善以消费品与生产资料共同发展、专业与综合相结合、批发与零售相依托、大中小市场相联系的商贸流通体系。推行现代营销方式,发展现代流通业,保持消费品市场呈现繁荣活跃的态势。以xx建设为依托,规划建设xx现代物流园。要精心办好夏、秋两季商品交易会,促进消费,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亿元以上。积极开展“特色名店”、“商业服务业诚信企业”创建活动。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确保全县商贸流

故隐患,解决影响全县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积极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诚信企业、安全社区等创建工作。四是按照《xx县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善各种安全预案、安全生产信息体系,加强应急演练和队伍建设,落实预案责任和防范措施,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五是县安监、公安、交通、国土、建设、教育、卫生、水利等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每半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集中督查和专项督查。

六、环境保护工作

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积极巩固生态示范县建设成果,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是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阵地,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二是加强协作,争创全国生态示范区。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目标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指标均达到验收的目标要求。三是围绕“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能源”目标,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积极组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四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配合农口部门推进农村沼气能源工程,减少柴料燃烧和人畜粪便污染;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减少农药施用。五是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坚持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开展温泉生态旅游景区、三皇谷森林公园及资源开发项目环保专项整治大检查。六是搞好绿色单位、生态文明村、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重点抓好医院、学校、企业等行业“绿色单位”的创建,

在全县文化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关于质量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李毅中部长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部署,切实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落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将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联系轻工实际,提高对产品质量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轻工业是繁荣市场、增加出口、扩大就业、服务“三农”的重要民生产业。轻工40多个行业,几十万种产品,涵盖吃穿用住行教乐等诸多方面,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产品质量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与企业生存和发展、与我国国际声誉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轻工业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地提高,不仅极大丰富国内市场,而且成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创造出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名牌产品。轻工中国名牌产品占全国34.6%,中国世界名牌占全国40%。轻工产品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出口总额占全国的21.7%。

但是,轻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品质量问题逐步凸显。刚才李毅中部长分析了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方面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轻工来讲,产品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档次偏低。出口产品以贴牌加工为主,中低端产品多,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企业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近年出现的“苏丹红”、“三鹿奶粉”等食品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声誉,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关于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批示以及这次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切实提高对产品质量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断增强执行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的自觉性,把产品质量工作作为实施《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落实上下功夫。

二、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切实抓好轻工产品质量管理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行业标准制订和修订工作。制订食品添加剂、酿酒、乳制品、饮料、家具、装饰装修材料等行业新标准。健全家电、造纸、塑料、照明电器、五金、皮革等重点行业的安全标准、基础通用标准、重点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制订和修订塑料降解、制浆造纸、皮革鞣制、电池回收等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标准。全面清理现有国家、行业标准,并及时组织修订,满足产业升级和优化调整的需求。推动企业贯彻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外先进产品标准,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

二是推动轻工各行业,特别是食品行业加强和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建设。健全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切实贯彻产品质量法,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完备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动态监测和产品出厂检验设备,特别是加强快速检验和在线检验设备的添置;配合政府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通过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区域的集中整治,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健全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紧密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专项检查和清理工作,规范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

三是加强对轻工现有各行业检测站的监督管理。开展对在岗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鼓励行业检测机构发挥专业优势,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市场。根据轻工产品生产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加快制定专业计量技术规范。

四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推进国家关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政策措施的落实。认真研究解决制约轻工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重要装备等突出问题,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提出并实施技术创新的重点项目,优化产品结构,对食品、造纸、电池等行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提升行业总体技术水平,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科技支撑。

五是加大自主品牌建设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扶持轻工企业提高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支持优势品牌企业“走出去”,扩大产品覆盖面,提高品牌影响力,引导轻工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由比较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为发展轻工业品牌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是加强对“家电下乡”产品的质量控制,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售后服务机制。

三、发挥行业协会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规划、政策、标准及指导等政府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能,运用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及时反映企业和消费者在质量方面的需求,承接国家有关部门委托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协助政府加强和改善质量管理,加强与相关方面的沟通协作,发挥企业在质量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协调研究解决轻工行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

二是加强轻工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凝聚专家学者的人才优势,广泛利用专题研讨、产品展销等多种形式,组织轻工企业积极开展对质量管理的交流合作。及时总结推广质量管理中好的典型和经验,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应用,推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建立本行业与国内上下游行业组织的联系机制,加强与国内外行业协会的沟通和交流。组织以企业为主体的质量共性技术攻关,为企业开发品种和提升质量提供服务。

三是把产品质量作为行业自律、企业诚信建设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行业自律的管理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准则。大力推进行业诚信建设,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全面开展质量诚信宣传教育活动,规范企业行为,防止同业恶性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探索在提升产品质量方面行业自律的实现方式。

在全县文化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8

今天,在大理州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现场会,大家一起来交流经验、探讨问题、查找差距、研究对策,推动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今天上午,我们参观考察了大理州4所职业学校,大理州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强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经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午,大理、楚雄、玉溪、临沧等州市和旅游职业教育集团负责人交流了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做法,畅谈了改革体会,也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人作了发言,对下一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要求。大家的发言都很好,很有借鉴意义,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推广各地职业教育的好做法和好经验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2005年,国家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会议刚结束,我省立即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7年8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光荣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七大工程”建设;2008年3月,省政府印发了《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按照省里的部署,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是先导。近年来,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定不移地调整教育结构,确立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教育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持续不断地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促进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等,不断破除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社会办学,面向市场施教,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发展路子,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领导是关键。实践证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的州市,基本上都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各级领导干部都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抓职业教育。由于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有关部门认识统一,许多长期难以解决的体制不顺、资源分割、教师缺编、增加投入等问题迎刃而解。

(三)改革创新是核心。一是改革招生方式。如玉溪市实行一年多次招生,积极营造“读完初中读职中,就业致富路路通”的浓厚氛围,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达到1:1.05;楚雄州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印制职业学校招生手册,建立乡镇长、初中校长、学生家长送初中毕业生到职业学校就学的“三长送学”制度;临沧市实行常年招生、免试入学,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在校生比例达到1:1.01。二是改革教学方法。临沧市的职业学校在农村初中加挂职业培训牌子,在初中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实现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衔接;玉溪市围绕当地“三优一特”优势产业及省内外用人趋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依靠行业、企业,极力打造職教特色品牌;大理州组建专业教学联谊会,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三是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大理州职业学校先后与上海财经大学、东芝集团等十几所高校和二十多家企业联合办学,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玉溪市的职业学校与长三角多家企业开展“2+1”带薪顶岗实习,2008年首次就业率达96.8%;怒江州着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云南旅游职业教育集团采取两个“三段式”教学(一个是“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另一个是“一年在当地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中心城市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习”),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训练。四是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作用。积极组建职教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灵活开放的办学。玉溪市在2005年就成立烟草、工贸、旅游三大职教集团,联办企业发展到了上海、广东、青岛等东部发达地区.建立了实习、就业一体化伙伴关系。通过这些措施,促进了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

(四)加大投入是基础。各州市在改革中,坚持政府主导,拓宽投融资渠道,以各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教育,努力扩大教育资源。如昆明市投资2亿多元,改建、扩建校舍3万多平方米;大理州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采取政府划拨、学校自筹、银行贷款、资产置换等办法,筹资4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20万平方米;玉溪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保证每年1200万元投入的基础上,确保职业教育经费占全部教育经费的比重逐年增加;临沧市采取招商建设、政府逐年回购的方式加快职业学校的建设步伐;楚雄、曲靖、普洱等州市积极筹集资金,建设职教园区、公共实训基地;红河、文山、德宏等地投入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都达到历年新高,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下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五)队伍建设是根本。各地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事关长远的大事来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培训,把优秀骨干教师送到省外进修学习提高,不断加大教师的招聘力度。如昆明市向省内外招聘优秀教师到本地任教;玉溪市以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以“特聘教师”选聘工作为突破口,加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楚雄州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

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达到20.24万人,比2007年增加2.22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49.29万人,比2007年增加6.08万人。全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由2007年的1:0.75提高到2008年的1:0.83,全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达到502万人次。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

二、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滇、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措施,对全省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加快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教育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宗旨在教育上的具体体

现。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明确要求“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省第八次党代会也提出了要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我们要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第二,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迫切需要。我省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对于我省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劳动者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从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第三,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省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逐步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2008年,全省初中毕业生61万人,其中20万人进入中等职业学校,21万人升入普通高中,还有20万的初中毕业生未接受培训就直接进入社会。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高中阶段教育形成合理的结构,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有利于教育自身的健康协调发展。总体上看,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省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办学资源严重不足。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75%,而我省仅为52%。目前,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只有307所,校舍建筑总面积为480万平方米,平均每所学校只有1.6万平方米,而平均在校生规模已经超过1500人,按国家规定的生均建筑面积测算,校舍缺口达300万平方米以上。相当数量的中等职业学校已经超负荷运行,教室拥挤,实作实训场地设备缺乏,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所等不足现象突出。二是发展不平衡。昆明、曲靖、楚雄、大理、玉溪、临沧等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但仍有部分州市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在1:0.5以下;县一级的差距更大,不少县的比例在1:0.4以下。行业和企业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部分校企合作仅满足于企业内部的一般性培训。举办学历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实践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三是筹资渠道单一。社会融资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仍然偏小。各州市每年投入的经费与发展需要差距很大。大部分地区难以做到城市教育费附加按不低于30%的比例用于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信贷和融资困难。四是办学水平有待提高。截至2008年底,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专职教师有1 85万人,生师比为26:1,远远高于教育部提出的16:1的要求。按照规划,到2010年,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要达到60万人,教师缺口达1.4万人。专业课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缺乏,结构不合理。五是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少数地区学校还没有实行岗位设置管理、教职工全员聘用和校长公开招聘及任期制度。不少地区虽然已经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但仅只是搭起了台,并没有充分发挥集团办学的优势,没有建立以服務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的办学体制。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全力以赴做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工作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从2009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在实施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省委、省政府也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科教兴滇、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措施,不断完善鼓励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特别是发展现代制造业、构建特色经济、生态旅游业等为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今年1月份,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江苏的职业教育工作时指出:“应对金融危机,需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不发生大的波动,二是保证群众就业而不造成大批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靠发展,也需要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职业教育直接为就业服务,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扩大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是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当务之急和一举多得的重大举措。按照教育部的计划,今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还要扩招50万人。三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省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上这些,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创造条件,自觉地、主动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省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55%以上,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30万人以上,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到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70%以上,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68万人以上,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80万人以上。要实现上述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以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举措和超常规的努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超常规发展。重点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实现突破。

上一篇:真正的朋友初中作文下一篇:非主流姐妹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