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经理工作职责职能范围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行政经理工作职责职能范围(精选7篇)

行政经理工作职责职能范围 篇1

上述第五十一条规定, “有预算收入上缴义务的部门和单位, 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 将应当上缴的预算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家金库和依法设立的财经专户, 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前款规定的财政专户是指对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规定的特定专用资金设立的专户。财政专户纳入单一国库账户管理体系。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将财政专户收支情况纳入信息管理系统, 并与国库实现信息共享。”从上面的表述, 我们很容易发现,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 在预算执行与管理过程中, 其经理国库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和分离了。而且五十一条的表述也不符合现代法治语境, 值得商榷。

经理国库是现代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国家金库均设置在央行。我国《人民银行法》第四条有关人民银行的之职责 (七) 经理国库。也就是说, 人民银行经理国库是法律规定的职责。但是我们看到第五十一条对人民银行经理国库问题的规定是模糊的, 存在很大问题, 在实践中可能引起部门之间的冲突, 明显的不但冲淡了人民银行在国家预算中经理国库的职责, 而且可能与《人民银行法》出现矛盾。无论如何, 人民银行经理国库是有法律的规定与货币银行学的学理基础支持的。因此我认为《预算法》修改草案第五十一条的规定除了与《人民银行法》不协调外, 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 分割了国库的统一性。根据《草案》, 我们发现, 同时存在着两个平行的国库。虽然提到了统一国库存, 一个是央行的国库, 一个是在商业银行的财政专户。平行国库问题, 在我国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一般预算内税收收入归入央行国库, 预算外非税收入由财政部门选择商业银行账户。在目前财政体制下, 预算外收入比例大约占一半, 也就是说, 多达50%的财政收入没有进入央行国库, 而是在另外的国库里, 显然是对人民银行法经理国库法定职能的分离。使得两部法律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

参考国际实践, 有些国家在中央银行之外也有开设财政专户的, 但是, 这些财政专户都是一些次要的, 辅助性账户, 为了收支方便, 不是主体性账户。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 国库收入归纳到国家银行是天经地义的, 也便于自我控制与使用。若国家把很大比例的收入放置于商业银行不合现代国家的专业化管理原则。因此我认为, 草案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明确表明, 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能, 而不能刻意回避或模糊化。

第二, 与草案第一稿比较, 虽有很大进步, 取消了代理国库的相关表述, 但与商业银行法之间会产生不协调。我们考察现行《商业银行法》, 没有代理国库的业务职能。经理国库与代理国库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其内涵有非常大的区别。经理国库说明其具有主体性地位, 代理国库, 只是一个代理作用。中央银行的独特地位是它同时具有预算执行主体的资格。商业银行不可能参与预算执行过程中。按照第五十一条的安排, 商业银行法需要做相应修改, 其业务范围在接受公众存款之外, 同时接受财政性存款或预算资金。

第三, 在法币政策下, 国库收入属于法币发行流通的准备。我国的人民币属于法币。人民币发行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没有法定准备金。也就是说我国人民币发行是根据需要计划发行。没有法定准备不等于没有实际准备。货币发行需要一定准备金是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常识。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流通需要一定的物质保证。根据人民银行法, 人民银行的利润全部上缴财政, 货币发行的铸币税也归财政, 财政就承担了人民币发行准备金的责任。财政收入归央行国库, 对维持人民币流通秩序, 与币值稳定起到基础性的支持。我们知道, 从理论上, 预算收入归央行国库, 能够减少广义的货币流通量, 也相应地减少现金投放量。如果存放于商业银行, 则会增加货币投放。

第四, 预算资金的安全性问题。我们知道, 从理论上来说, 商业银行会面临经营不善所带来的经营风险。一旦商业银行出现经营风险, 预算资金也面临风险。为了确保预算资金安全, 必须给予优先受偿的法律安排。因此预算账户的选择就成了问题。是一般性存款账户, 还是信托账户。信托账户, 属于信托资产, 根据《信托法》具有优先受偿权, 如果是一般存款账户, 则没有优先受偿权。若要确立优先受偿, 必须开设信托账户。若是信托账户, 受《信托法》限制, 受托人必须按照委托人的意思运用信托资金。商业银行就不能将财政存款作为一般性资金来源运用。而且信托账户与存款账户的性质是有区别的, 不能像存款账户一样结算。如此涉及对《信托法》进行相应的修订。若《信托法》对信托账户运行进行修订, 使之具有支票存款账户功能, 必将淆信托与银行分业的基本原则, 给信托银行化提供法律便利。

第五, 货币政策问题。从货币政策的实践与理论上, 也支持实施央行集中统一经理国库制度。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现代经济的宏观调控工具。代理国库制与经理国库制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完全不同。在财政专户情况下, 财政资金表现为M1, 通过货币乘数作用, 进而影响M2水平。央行对货币供应量控制处于被动地位。在经理国库情况下, 国库资金虽然表现为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 但它不属于基础货币范畴。央行可以主动调控货币供应量。未来我国货币政策功能必定加强, 等于增加央行的宏观调控的能力与效率。以目前平均1.5万亿财政专户资金估算, 按目前M1与M2的比例关系, 影响到M2有5万亿, 也就是说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可以减少因此大约5万亿。可以说它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很大。显然货币政策的意义远远大于财政专户的便利性。二者对经济的影响结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第六, 腐败问题。人民银行集中经理国库也有助于发挥预算监督作用, 完善国库资金的安全。从广东佛山财政局案、江西波阳财政局案等案例分析, 均是发生在自我控制的财政专户, 由于缺乏央行监督制约, 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有利于杜绝职权腐败, 压缩职权人士寻租空间, 如江苏财政厅张美玉案, 利用财政资金在商业银行的调配权, 谋取个人私利。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考量, 《预算法》草案第二稿第五十一条有关国库问题方面的条文中应该明确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能, 同时兼顾到我国预算实践, 在经过人民银行同意的前提下, 可以设立若干财政专户, 并明确此等财经专户属于辅助性账户, 只能是预算资金中的较少一部分。

摘要:本论文主要讨论《预算法》第二次修稿草案第五十一条有关经理国库问题。经理国库是《人民银行法》规定的央行基本职责。在央行以外设立财政专户是历史遗留问题, 应该逐步予以解决, 而不能加以法律确认。同时, 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效率也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经理国库,财政专户,预算法,发行准备

参考文献

[1]【美】大卫.H.弗里德著, 潘文星译.货币与银行[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

[2]陶玲琴.比较金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3]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陈铨亚.中国本土商业银行的截面—宁波钱庄[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行政经理工作职责范围 篇2

2、负责根据公司生产营运情况,制定公司的岗位职责说明书,完善公司的规章制度,并实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3、负责组织分析评估人力需求,制定专项人才招聘计划、招聘策略;

4、负责协调、指导各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等工作的开展,确保公司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及时处理公司管理过程中的人力资源问题;

5、负责建立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并指导具体绩效考核实施。

6、优化公司薪酬体系,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管理制度。

行政秘书工作职责职能范围 篇3

行程确认.日期时间.议题内容.具体情况.流程安排.出行食宿.会议记录.事务处理.到期提醒.客户互动,等等;

2.设计中心事务跟进与协调

协助总裁对设计中心设计任务的落实和方案图纸输出情况予以跟踪和协调,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呈报;

3.公司事务文件归口收集:

文件报批.财务申请.合同签字等等,交由行政秘书(简要说明情况)统一转交总裁。行政秘书需大致了解上报的文件情况,可回答总裁提问,并跟进经办人员的沟通互动。

4总裁社会资源及关系维护

协助总裁对重要社会资源及客户关系进行紧密维护,节假日问候送礼等等。

5.总裁交办任务跟进

对《经理人员的职能》的研究述评 篇4

1. 协作的必要性和目的

巴纳德从个体行为的物的因素、生物的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出发, 指出人们为了达到目的, 通常都有两类因素的限制:个人生物的才能或能力和环境的物的因素。通过详细比较协作和不协作这两个方面, 指出, 协作的重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在速度和力量占主要地位时, 协作仍然是占主要地位的; (2) 个人在体力方面的协作, 如果没有感觉器官和知觉方面的协作, 当然是不可能的; (3) 对协作的作用产生抵消作用的因素也是很大的。

自然而然地, 巴纳德提出了建立协作体系的必要性。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就要进行协作。协作的间接目的有四种: (1) 改变环境以便将来的行动; (2) 改变环境以期将来能产生效用; (3) 改变在将来有用的物资的地点; (4) 对物资进行加工, 以便将来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巴纳德认为, 协作是整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而又重要的前提条件。协作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的运营环境以及组成要素都在不断地变化, 因此协作系统也处于不不断地变化过程之中。协作体系要进行调节并克服环境中新的限制, 这种调节过程就是管理过程, 专职机构则是经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组织。

2. 协作体系的社会因素的意义

在巴纳德看来, 个人若欲同他人建立协作关系, 就必须处理好相关的社会因素。作者在这里主要是分为五个方面来讲:

(1) 协作体系中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当一个人参加了一个协作体系之后, 他就处于一种同其他参加者接触的地位。这种接触必然产生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们是社会性的。

(2) 个人和集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协作体系中不仅存在着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且存在着个人同集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 作为协作体系影响对象的个人。从有意识和逻辑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 就有这样两个看法, 采取特殊的行动把个人引导入协作体系之中;对体系中的个人的行动加以控制。

(4) 社会目的和协作的有效性。正式的协作体系本身就是协作的产物, 并成为识别协作体系所采取行动的要素, 是协作性的一种标志。

(5) 个人动机和协作的能率。从能率的角度讲, 协作能率是个人能率的组合物, 因为协作正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动机而组成的。协作的一般后果是对所有参加协作的人的社会影响。

二、正式组织

1. 正式组织的定义

巴纳德既不赞成法约尔将组织看成是由物质和人所组成的观点, 也不同意将组织简单地看成是由个人和个人所构成的集团的看法。他在该书中提出了:正式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一个体系, 企业是最重要的社会组织之一, 职业经理人则是有组织的体系或协作体系中最关键的因素。关于组织, 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 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 (2) 这些人们愿意作出贡献; (3) 实现一个共同的目的。

2. 正式组织的三要素

巴纳德认为, 组织要形成以一个整体, 一个体系, 就要具备三个方面的要素: (1) 彼此的交流沟通; (2) 个人的贡献意愿; (3) 组织的共同目标。

关于信息沟通。信息沟通在组织三个要素中处于中心地位, 信息沟通的中心问题是方法, 这里是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巴纳德第一次将信息问题列入到组织要素之中, 这不仅填补了古典组织理论的空白, 而且对于当今教育组织办公手段的现代化建设, 以及各种组织如何面对信息化浪潮, 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于协作的意愿。巴纳德强调, 在任何一个正式组织中没有积极贡献意愿的人数, 以及中立的或没有贡献意愿的人数是经常变动的;在任何一个正式的协作体系中, 可能的贡献者的贡献意愿总量是不稳定的。协作的就意味着自我克制, 对自己个人行动控制权的放弃, 个人行为的非个人化。巴纳德认为, 组织成员的协作意愿, 是构成组织及组织能够得以持续存在的必要因素。

关于组织的共同目标。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存在都有自己的目标, 而组织一旦成立, 就会改变他们的统一的目的, 就可能改变他们存在的理由, 这是个人目的和组织目的需要协调的地方。个人的目标则是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而间接得到实现, 个人目标的实现是组织有效性的二次分配。

当代的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强调, 组织结构必须具备三个原则:一是对完成事业目标或组织使命有作用, 二是人数尽可能少的管理层, 三是能够训练和考验未来的高层经营者。仔细考察, 不难会发现, 这三个原则实际上就是对应巴纳德组织三要素 (目标、沟通、协作) 的实现手段。另外, 也有很多现代管理学界的大师关于组织要素的一些阐述, 与巴纳德的组织理论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3. 组织平衡论

组织的存续问题就是组织的平衡问题, 组织的存续取决于协作系统的平衡维持, 最终和基本的是这个协作系统要和外部的环境平衡。个人为组织做出了贡献, 而组织则为个人提供了诱因, 组织与管理的全部活动, 都围绕着贡献与诱因之间的平衡而展开。组织中的一切运转机制和行为规则, 来自于这种组织平衡。

巴纳德指出, 一个组织要持续存在, 就必须既有有效性, 又有能率;组织存在的时间越长, 对这两者越是需要。组织保持平衡的条件是, 组织向每个成员提供或分配的诱因要大于、起码是等于个人所作的贡献。

所谓贡献是指有助于实现组织目的的个人活动, 通过个人活动的贡献而实现了组织目的, 那就是组织的有效性。而诱因是指组织为满足个人的动机而提供的效用。一个组织能为其成员提供满足以维持系统平衡的能力就是组织的能率。

三、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

1. 非正式组织的定义

巴纳德是第一个正式提出非正式组织理论的人, 他把非正式组织定义为:“非正式组织是指自发的无意识的, 行动无规律, 仅以感情、习惯、喜爱、相互依赖来满足个人不同的心理需要的群体。”

非正式组织出现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某种共同的背景、利益及信息沟通的需要而产生的, 其作用对正式组织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当非正式组织的组织结构和行为取向与正式组织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时, 非正式组织往往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当非正式组织不配合正式组织的工作时, 非正式组织就会产生消极作用, 激化矛盾, 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2. 非正式组织的正负作用

巴纳德发现, 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存续和发展有三种良好的作用:信息交流;通过对协作意愿的调节, 维持正式组织内部的团结;维护个人品德和自尊。这些职能是普遍存在的, 能使正式组织更有效率, 并提高正式组织的效力, 使非正式组织成为正式组织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同时, 我们应注意到, 非正式组织在管理上值得注意的问题有四个:抵制变革, 非正式组织往往变成一种力量, 刺激人们产生抵制革新的心理;滋生谣言, 谣言在非正式组织中, 极易牵强附会, 以讹传讹信以为真;阻碍努力, 工作人员在其工作上特别尽力, 必受到非正式组织中其它成员的歧视, 使人不敢过分努力;操纵群众, 有些人员居然成了非正式组织的领袖, 常利用其地位, 对群众施以压力从中操纵, 容易在企业不景气的时候造成员工的流失率升高。

3. 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 领导要对非正式组织有清醒地认识其地位、作用和意义, 并能正确对待它。可以先借人员组合的方法让他们成为正式组织, 把其小团体的利益和正式组织的利益紧紧栓在一起, 给予政策和制度上的优惠待遇, 达到正确引导其正确的方向来, 并能为正式组织有更多更好的帮助。

四、权威接受论

1. 权威的形成

权威是正式组织中信息交流的一种性质, 通过它的被接受, 组织的贡献者或成员支配自己所贡献的行为, 即支配或决定什么是要对组织做的事, 什么是不对组织做的事。巴纳德反对正式权威论, 主张权威接受论。他认为, 权威并不象正式权威论所宣称的那样, 是上级领导委让的并由财产私有制这种得到社会公认的制度所规定的。权威, 从根本上说, 取决于支配属下的命令是否能为属下所接受。

从信息传递出发, 巴纳德认为权威来自于下属的接受, 由此而提出了著名的权威接受论, 并进而分析论证了组织中不加怀疑无条件接受权威的领域“无差别区”。巴纳德指出:权威的接受是有条件的, 这四个条件是:他能够而且的确理解命令;在他作决定时, 他认为这个命令同组织目的是没有矛盾的;在他作决定时, 他认为这个命令, 整个讲来同他的个人利益是一致的;他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能够执行这个命令。

2. 权威的两个方面

权威包括两个方面:主体方面, 把命令作为有权威的来接受;客体方面, 命令被接受的性质。也即是关于权威巴纳德所形成的结论:权威的形成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个人的协作态度, 二是组织的信息交流体系。

关于权威的主观方面, 上面已经做了相应的介绍, 这里不再重复。关于权威的客观方面, 巴纳德论证了信息交流体系中的七方面的要素:

首先, 信息交流的渠道要清楚地为大家知道。其次, 客观权威要求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有一个明确的正式的信息交流渠道。第三个要素是信息交流的线路必须尽可能地直接和短捷。第四个要素就是原则上必须应用整个信息交流线路。第五个要素就是在信息交流中心服务的人员即职员和监督者的能力必须合格。第六个要素是在组织执行职能时, 信息交流线路不能中断。最后一个要素是, 每一个信息都要被认证。针对第一个要素, 组织要做到: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个明确的、正式的信息交流渠道, 即每一个成员必须向某个人作报告或从属于某人;信息交流的渠道必须尽可能地直接和简捷。

五、经理人员的职能

正式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一个体系, 企业是最重要的社会组织之一, 职业经理人则是有组织的体系或协作体系中最关键的因素。巴纳德开篇就对经理人员的重要性做了说明。基于正式组织的三要素, 巴纳德提出了经理人员行使的三项重要的组织管理职能, 即提供信息交流的体系;促成个人付出必要的努力;提出和制定目的。

在这本书的最后, 巴纳德还讨论了经理人员责任方面的问题, 指出责任和能力要有适应性的匹配。在这部分的论述中, 他指出责任和能力对经理人员都有很大的作限制用。要使组织有能率, 经理人员就只能承担与其能力相对应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美) C.I.巴纳德著.孙耀君等译.经理人员的职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1997年

[2]赵娟.巴纳德:现代组织理论奠基人[J].经济参考报, 2007 (3) , 第014版

[3]陈春花.巴纳德对于经理人的意义[J].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 (5) , 第024版

[4]张新平.巴纳德组织理论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12)

本院行政总值班的职能与实施 篇5

1 行政总值班的内涵和概念

行政总值班在各行各业都有特定的概念,核心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或空间范围内,代表行政机构行使管理职能的管理行为。行政值班具体而言就是管理,行政机构就是管理机构。国家有工商、税务、公安等行政机构,各种企、事业单位有人事、财务、保卫等行政部门。同样,医疗机构中也有各类职能管理部门,但医疗管理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类管理既要对内部职工(医务人员)和内部流程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对成百上千的在院患者进行管理。

由于疾病的诱因、发展、转归等自然属性具有突发事件的特性,医院管理是无时间限制、全天候的,所以相对人们就医看病这一社会实践过程而言,医疗行业特定的时间或特定的空间就比其他行业多或大,也就是说工作日、非工作日或院内院外工作范围的管理行为应当有充分的特殊管理行为作补充,例如在节假日、八小时工作时间外;在院外抢救现场等,这些若没有充分、良好、有效的特殊管理行为补充,那么体现医院属性的完整诊断过程、有效治疗措施就难以获得成功。作为补充形式的管理行为在实际工作中就是院行政总值班的内涵或概念。

2 行政总值班的特征和任务

行政总值班应该有很多任务,具体任务是不确定和难预知的,是特定条件下产生的任务,也可以说工作内容千变万化,很难简单概括,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处置突发事件、进行人员调配、沟通信息联系、决定特殊措施。这些任务突出的核心就是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作、医疗行为正常执行、医疗水平正常实现。

由于行政总值班职能隶属管理范畴,因此其任务的根本源泉在于行政总值班存在的职能特性,这些特征也就是形成行政总值班任务的基础,也就是能够完成行政总值班任务的条件。明确、掌握行政总值班职能特征在具体实践中将具有积极主动的意义,而且也是发现任务、完成任务的理论依据。行政总值班职能特征有3个方面:(1)强制职权性。这些特征也就是正常医疗机构管理职能的延续,行政总值班在特定环境下代表的是院方管理机构,所以强制职权性表现在可以从医院利益角度或医院目的高度指挥从业医护人员的职务行为、其他行政人员的管理行为、后勤人员的保障行为。例如:现场医护人员医疗水平不佳或人员不足可以命令调度相关人员,而被调度人员不得拒绝,否则医院就可处分,这就是强制力保障的职权;(2)主动积极性。主动积极性主要表现在行政总值班职权的行使可以不以他人的请求为条件,为实现其职能可以主动地采取所需要的措施。例如:值班人员脱岗应当是行政总值班主动发现,而不需脱岗衍变至具体工作流程脱节后才被发现;还有成批伤员到院,行政总值班可以是被请求也可以是不被请求,主动去协调处置,这也是体现现代医院管理水平是否全方位、全天候的重要组成部分;(3)直接规范性。直接规范性就是可以直接规定相对一方权利义务并付诸实现。医院的业务活动不可中断性是一大特点,但事实上构成医疗业务活动的因素很多、很复杂,有些可以请示,有些无时间汇报,有些还存在局部与整本利益矛盾,例如:欠费抢救、紧急会诊、跨科住院、临时开机等,对于这些行政总值班都可以代表医院进行规定,同时也代表医院对特定条件下对医、患关系进行第三者见证,这些行为不仅对当事医务人员专心致志的诊疗极其有利,而且又是医疗水平医院属性的重要体现。

3 做好医院行政总值班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3.1 提高行政值班人员的综合素质

行政值班人员多是医院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经验,但是处理错综复杂的紧急事务有时会出现混乱的或处理不当的现象,表现出综合能力欠缺,应变能力较差。因此,要加强对行政值班人员综合能力的培训。首先要加强医院管理理论上的培训,组织值班人员参加医院管理研讨班、学习班的学习,提高管理理论。现代医院管理不同以往的传统管理,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世界先进的医院管理理论武装每个值班人员的头脑:第二要经常组织值班人员对在值班中遇到的问题即个案处理的情况进行分析,互相学习总结经验写出心得;第三要把医院总值班的管理要系统化、科学化、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管理氛围,使值班人员对总值班有一个更高更新的认识,它是医院行政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另外,对行政总值班人员的培训还应着重以下几个具体方面。(1)到岗准时,严禁脱岗;(2)讲究原则,灵活机动;(3)善于请教,敢担责任。职务要求是相对行为人效率而言,是一个行政总值班人员具有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具体是:(1)充分了解医院医疗流程;(2)一切以医院整体利益为核心;(3)提高主动应变的处事能力。总之,行政总值班人员的培训成功与否,是决定行政总值班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

3.2 提高行政值班人员的责任心

把对值班人员的培养作为对医院管理人员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提高其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并列入培养干部的重要环节之一。跟踪观察值班人员处理日常和应急事务的能力,作为选拔培养干部的途径之一,提高行政值班人员的积极性,明确行政值班人员的工作职责,让行政值班人员感受到行政值班时医院对他们的信任和培养,提高行政值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3 提高行政值班人员的待遇

虽然行政总值班人员可以获得一定标准和行政值班费,但是与行政值班所要承担的临时管理医院的职责比较而言是相对较低的,尤其是遇到酗酒闹事、吸毒者等,自身的安全也受到一定的威胁。希望可以通过适当提高行政值班费标准,达到体现行政总值班的价值和提高工作士气的双重作用,同时,也要想尽办法提高行政值班的生活舒适度,提高设施与设备,减轻行政总值班时的精神压力,为进一步做好行政总值班工作创造适宜的条件。

服务行政的职能异化及其矫正还原 篇6

所谓服务行政, 就是把服务作为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 政府定位于公共服务者的角色上, 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服务行政源自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所倡导的顾客至上理念, 把公民尊为顾客, 以政府最大限度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追求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 政府需要站在顾客的立场出发, 为顾客设计和提供所需的服务和产品, 了解顾客需求, 从而建立并加强与顾客之间的互动和谐关系, 并以此作为政府进一步改进工作绩效的方向。

服务行政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一个长期、反复的论证和实践过程。在某些特殊社会条件下, 服务行政可能偏离其初衷, 衍生出服务行政的职能异化。因此如何厘清这一异化现象, 并有效规避和矫正还原是发展和完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课题。

一、服务行政的职能异化形态

目前, 关于服务行政在国家层面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 由于对认知的偏差、制度的缺失以及操作的走样等等因素, 导致地方政府在致力于服务行政, 转变职能时难免出现服务异化的乱象。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重形式轻内容

不少地方政府在政务公开方面往往信息失真、滞后公开、报喜不报忧, 在公开某些项目或者重要经济数据往往给人一种雾里看花、云遮雾绕的朦胧感, 甚至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公开透明化, 常常公布一些无关紧要、无关痛痒的信息, 而对群众真正关心的内容总是以信息敏感、公开难度大为由来敷衍搪塞, 停留在做表面文章, 将“以公开为原则, 以不公开为例外”诠释成“以不公开为原则, 以公开为例外”。

2. 重承诺轻实效

近年来, 抑或为了绩效评估排名靠前, 抑或为了投资环境评价得高分, 对公众轻许承诺, 一些地方官员大力美化自己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而没能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丧失了群众信任和政府公信力。

2.重措施轻落实

譬如屡见不鲜的安全责任事故。每每在发生安全事故后, 地方政府为了规避被问责的风险, 常常会多制订些安全条例、多宣传些安全知识, 但真正落实到位, 消除的不多, 有定性考核, 没有定量标准, 有要求无检查, 有布置无验收, 贴在墙上, 挂在嘴上, 未能真正地紧绷着安全生产这根弦。

3. 重审批轻监管

基于对传统管制型行政思维依赖, 不少地方政府官员重审批、轻监管, 甚至以罚代管。有的凭借掌握有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的主动权, 通过服务行政的缺位、错位、越位的垄断和寻租, 以强制服务、个别服务、变相服务的方式, 把服务行政异化成权力部门化, 个人利益化, 限制了市场竞争力, 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 滋生了行政腐败。

上述服务行政的异化形态不仅折射出当前地方政府在服务行政存在着基础不牢、机制单调、运作失范的薄弱之处, 而且凸显了在履行服务行政职能上面临着被服务对象异化和自我异化的双重困境。一方面, 政府要发挥服务的主动性, 简化行政流程, 及时服务、靠前服务, 另一方面, 要规避服务异化可能导致的问责风险;一方面, 必须依法行政的底线, 另一方面, 要面对来自外部环境呼吁寻求变革、突破、灵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压力。

二、服务行政职能异化的原因剖析

1. 法律制度和公共伦理的缺失

法律制度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坚强后盾, 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和惩戒性。在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和成熟, 对政府行政权力运行和行政行为进行规范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备, 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加之由传统“官本位”衍化出的等级观念, 道德自律不够、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 难免给服务行政的滥用和谋取私利提供了可乘之机, 为服务行政的职能异化孕育了土壤。

2. 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机制弱化

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目前我国权力监督的制度化程度不高, 监督主体独立性不强, 事后监督多, 预防监督少;对服务行政的职能异化缺少应有的“防火墙”效应。

3. 政府过多地干预市场活动

政府的职责是“掌舵”, 而不是“划桨”。政府与市场各有分工, 政府角色的定位应当是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的“清道夫”, 尽量减少对市场的盲目干预,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加强市场主体的有效监管。特别在医药购销、产权交易、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行政审批领域, 要杜绝吃拿卡要、权钱交易等异化服务。

三、服务行政的矫正还原

1. 矫正还原服务行政的理念

一是要理性审视服务行政的理念;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让地方政府回归到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提供公共服务本身就是地方政府的职责, 不能为了实现“服务”这一目标而放弃法定职责。二是要破除错误的异化服务观;不能把异化服务视为所谓的“改革特色”或服务创新, 应以公众需求和市场价值取向来衡量。三是区别公共与商业服务、个别服务的不同;服务行政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属于基本服务、大众化服务、非营利性服务, 决不能混淆成公共服务商业化、个别化或以商业化服务、个别化服务标榜为公共服务的多样化。

2. 坚持服务行政的职能原则

一是法治原则;法律必须是服务行政的底线, 法治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创新服务方式的基础和前提。实施法治公共服务, 摒弃行政行为的随意性, 保障政府权力的规范运行。二是便民原则;服务行政应当是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是马上就办, 办就办好的“星级服务”。三是均等化原则;公共服务的价值在于社会的“公共均衡”。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 不能盲目追求效率, 必须遵循均等化, 不损害社会公平为原则, 兼顾城市与农村的均衡, 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均衡,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均衡。

3. 灵活运用公共服务的职能

一是坚持政务公开, 建设阳光政府;让服务型政府的阳光照进市场和民众, 实现服务内容、服务程序透明化, 主动接受服务对象监督, 提升服务效率;二是建设有限政府,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服务与监管是统一的, 把放权与监管两手抓, 在服务中体现监管, 监管中体现服务。三是创新服务方式, 探索公共服务流程再造;例如包括案后回访、行政指导、流动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一站式服务等品牌化服务, 普及法律法规、加强与群众沟通联系、指导企业做大做强, 努力实现纵深服务、延伸服务。

4. 健全和完善行政问责与监督机制

要防止权力异化, 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和完善行政决策问责制, 包括决策的听证与公示、专家咨询、效果评价、跟踪反馈等, 发挥行政问责事前防范、事中监督和事后追究功能, 实现监督机制的制度化、程序化和常态化。

服务行政不仅有助于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而且有助于改变传统政府与市场的二元对立, 促进和建立基于社会理性的二元协同, 通过制度耦合和社会化监督尽可能避免服务职能异化, 少走弯路。

摘要:本文简要叙述以服务行政为导向的政府职能选择作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 归纳我国地方政府服务行政的职能异化形态乱象, 剖析服务行政职能异化的原因, 并对如何矫正还原服务行政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行政,异化,矫正还原

参考文献

[1]贾建平.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权力异化及其控制[J].人民论坛, 2013 (20) .

[2]孔凡河.行政权力异化的制度成因及治理路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2, 24 (5) .

[3]马千里.从异化到服务——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行政绩效观念转变[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0 (2) .

[4]刘莘.论服务政府中的服务行政[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

[5]盛小伟.工商行政管理服务职能的异化及其还原[J].工商行政管理, 2007 (4) .

[6]高建华.论公共权力的异化与反异化--兼论服务行政理念的确立[J].行政与法, 2005 (8) .

[7]赵宗, 赵晨.加入WTO后服务性政府的创建[J].理论月刊, 2004 (3) .

试论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合理界定 篇7

(一) 我国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概况

《行政许可法》在总结行政许可制度改革的经验基础上, 在正确处理政府管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政府管理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主决定等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列举和概括了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和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行政许可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明确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 是指依据设定行政许可所应遵循的价值取向, 确定在立法上哪一些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哪一些项不能设定行政许可。

(二) 行政许可设定范围当前出现的问题

1.《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规定过于原则, 比较宽松, 操作性相对差一些, 而且从具体的领域来看, 有些领域虽符合第十二条的规定, 但也未必要设定行政许可。依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许可设定范围, 既有正面的积极作用, 也可能产生一些消极的负面影响, 目前条件下行政许可设定的范围, 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权宜规范。但“我国政府行政从根本层面观察, 仍属于传统的以管制为本质特征的全能统制型的政府行政模式。”对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规范化, 不利于活化僵硬的操作实施, 对设定范围的规范化也显得没有充分的灵活性。

2.可以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主要是考虑了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出的规定, 但随着经济发展, 尤其是我国经济体制处在转轨的特殊时期。为此而在《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补充规定了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 但行政管理的很多领域会不断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许可对象的广泛而复杂, 其设定范围本身的不确定性, 为行政许可的全面完善带来挑战。

二、对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思考

行政许可内容和形式的繁复多样, 其设定又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实践中行政许可的设定混乱和不规范表现在行政许可的设定主体和设定权限不明, 有些行政机关为自己设定行政许可, 然后再自己实施行政许可, 重复许可, 以及行政许可设定权成了达到行政性垄断的手段和途径。行政许可设定范围不清是行政许可法的弊端, 因此, 必须做到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规范化。

三、行政许可范围的合理界定的意义

行政许可设定范围在行政许可制度中具有重要地位。行政许可实践中存在的大量弊端正是由于设定范围不明确, 因此, 行政许可制度要实现规范化必须要明确行政许可设定范围。

(一) 确定行政许可设定范围有助于防止行政许可权的随意膨胀

行政许可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行政控制手段, 关系着政府管理职能的实现和行政管理方的权利义务。因此, 行政许可设定范围不仅关系到行政机关如何协调分配社会资源, 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 而且关系到公民、法人的权利自由, 如何得到有效保障。现实情况中, 存在行政机关在一些完全应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主的领域或是可由社会中介机构介入的领域设定行政许可的事例。这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因此, 必须对行政许可设定的范围进行明确, 防止许可权随意膨胀。

(二) 确定行政许可设定范围有助于完备许可程序

就目前而言, 行政管理工作的许多领域都在采用许可证制度。这样做, 虽然有一定成效, 但由于缺乏一套统一规范的行政许可程序, 使得许多行政机关在实施许可行为时随意性很大。例如, 在许可事项的公告上, 许可证的终止、变更、换发上, 就没有统一的程序性规定。而确定了行政许可的的设定范围之后, 行政机关必然要制定一套统一规范的行政许可程序, 在设定行政许可事项上, 用明确的程序性规定来引导许可的实施。

四、完善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合理界定的路径设想

(一) 行政许可设定的原则不可忽视

如何科学、合理的界定行政许可事项的范围是行政许可立法过程中最难, 也是较关键的问题之一。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说具体法律规范在执行时可以根据情况加以改变的话, 那么, 法的精神、法律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能改变的, 都必须加以遵守和执行。”行政许可的原则对于设定行政许可的具体事项范围来说, 就相当于法律的原则和精神。

(二) 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合理界定要注重政府职能

设定行政许可事项范围的大小, 与政府职能密切相关。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干预强度过大会阻碍经济发展。无论是公权不宜干预私权, 还是市场优先, 自治优先, 事后监督优先, 其间反映的一个共同政策导向是, 政府干预从缓的原则。

(三) 行政许可评价机制的落实与完善

行政许可评价机制在大多数的地方性许可立法中尚无统一规定, 或在法规、规章中寥寥无几, 具有公众参与色彩的公民评价机制被虚置。许可评价机制未能在许可设定中的必要性上把好关, 作用显得微乎其微。因此, 盘活许可评价机制势在必得, 应尽早出台统一的许可评价制度立法。《重庆市行政许可评价暂行办法》于2004年出台, 取得较好成绩, 为各地区提供了可行的经验。在许可评价中, 应严格规定评价机制的启动时限, 扩大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行政许可直接牵涉公民的自由权, 应当允许献计献策。公民的参与深度广度越高, 许可的正当性越值得肯定, 执行的阻力就越小。

五、结语

关于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合理界定的问题, 牵涉到各方面、多层次的利益因素, 是比较棘手的难题。行政许可目前还处于初创时期, 各方面的实践还有待趋向成熟。就目前出现的许多问题而言, 也是情理之中, 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体现。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对行政立法的意义无可厚非, 如何保障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合理界定, 有待于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成熟与完善, 因此, 我们应在遵循《行政许可法》的立法精神的同时, 还期望于对行政许可的研究和探索。虽无法对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给予一个确定性的结论, 但相信对许可法界定问题的不确定是催促对其思考的动因。

参考文献

[1]张武扬.行政许可法释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

[2]徐邦友.中国政府传统行政的逻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01.01.

[3][美]理查德.B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4]张福森.中华人名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讲话[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5]马怀德.行政许可[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162.

上一篇:幼儿园集体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教师节学生祝福教师的问候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