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营养现状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居民营养现状

我国居民营养现状 篇1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

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具体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它将以往由不同专业分别进行的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调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对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设计科学,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多部门、多学科合作的优势,不仅大量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而且避免了调查内容和指标的重复,并为深入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本次调查正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通过调查不但可以建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库,为科学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资源,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按经济发展水平及类型将全国各县(市、区)划分为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农村、二类农村、三类农村、四类农村,共6类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2个县(区、市)(见图1)共抽取71971户(城市24034户、农村47937户),243479人(城市68656人、农村174823人)。为保证孕妇、乳母、婴幼儿和12岁及以下儿童的调查人数,以满足各组样本量的要求,在样本地区适当补充调查人数,本次调查总计272023人。本次调查包括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四个部分,其中膳食调查23463户(城市7683户、农村15780户)、69205人,体检221044人,血压测量153259人,血脂测定94996人,血红蛋白测定211726人,血糖测定98509人,血浆维生素A测定13870人。2002年8-10月在北方地区,2002年9-12月在南方地区进行现场调查;2003年1-8月完成各类实验室检验和数据录入;2003年5-12月完成数据清理和数据库建立;2004年1-7月完成数据分析报告。为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对整个调查进行了严格的全程质量控制。所有质控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各个环节均达到方案设计的质控要求。

三、数据质量评价与结果表述将样本人口资料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国家统计局2002年人口学指标(性别比例、负担系数、家庭规模、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比较,表明样本人群对总体有较好的代表性。由于抽样人口中有10.1的人外出未能参加体检,致使调查样本中15-25岁各年龄组人口比例偏低。因此,采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首先对6类地区样本患病率进行年龄别校正,各类地区校正后的患病率再用该地区的人口比例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推算全国的患病率。第二部分主要结果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同时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

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一)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克。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

我国居民营养现状 篇2

(一)居民收入增长变化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万户居民家庭开展的城乡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同比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同比名义增长9.0%,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同比名义增长11.2%,实际增长9.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同期GDP增速快0.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同期GDP增速慢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同期GDP增速快1.8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占主体,为56.7%。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最快,增速分别为12.6%和11.6%。

(二)居民收入差距变化情况

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缓慢缩小态势。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比2013年下降0.00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均有缩小,但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1. 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缩小。

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11.2%,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2个百分点。按照城乡同口径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2014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2.75:1,比2013年下降0.06。

2. 不同地区居民间收入差距略有下降。

分区域看,收入水平较低的中部、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速较快;收入水平较高的东部、东北地区居民收入增速较慢。2014年中部、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速均为10.5%,比东部地区高0.8个百分点,比东北地区高0.9个百分点。东部地区与西部、中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之比分别为1.69:1、1.54:1。东部与西部、中部地区差距均比2013年缩小0.01。

3. 省间收入差距有所下降。

分省看,2014年全体居民收入前5的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简单平均值为35823元/人;后5的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简单平均值为12686元/人,两者的比值为2.82,比2013年的2.86缩小0.04。这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欠发达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发达省份;另一方面,经济欠发达省份城镇化水平总体较低,城镇化速度快于发达地区,使得全体居民收入增速较快增长。

4. 全国居民分组收入增长呈“中间快、两头慢”。

2014年按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低到高进行五等份分组,全国低收入组、高收入组居民收入增速基本一致,分别为7.8%和7.4%,明显低于中等偏下、中等、中等偏上三组居民的12.8%、12.3%和10.6%。全国高、低收入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0.74:1,比2013年下降0.04。分城乡看,城镇居民较低收入组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较高收入组的增速,组间差距缩小。农村居民低收入组居民收入为负增长,与其他组收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在拉大,这主要是2014年生猪、棉花等部分农产品价格下降,使得部分经营户的生产经营亏损面有所扩大所致。同时全国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增速分别为12.4%、10.3%和12.7%,分别高于平均数增速2.3个、1.3个和1.5个百分点。

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的原因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主要指标。经国家统计局测算,2002—2014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情况见表5。从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看,2008年达到最高为0.491,2009年以后呈逐年缓慢下降态势。2014年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比2008年下降0.022。近6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主要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市场化力量有助于打破城乡分割,缓解地区差异,推动居民间收入差距缩小。一是市场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使得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农业部门流向非农部门,使得劳动力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流向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74亿人,比2008年增加4853万人。二是市场使得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劳动力要素相对资本要素变的稀缺,促使劳动力价格尤其是农民工工资水平不断上涨,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外出农民工月工资水平从2008年的1340元上升到2014年的2864元,6年间增长了1.14倍,年均增长13.5%。三是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相同要素有获取相同报酬的要求,推动近些年农产品价格的较快上涨。2008—2014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上升52.2%,同期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上升7.0%,工农产品比价有所缩小。市场化力量所带来的上述三方面影响,有力改善了处于收入分配中下端的农民和农民工的收入状况,对于缩小居民间收入差距有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国家的惠农惠民及区域发展政策对缩小收入差距起到巨大作用。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了中低群体生活状况,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标准大幅提高,直接拉动城乡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贫困地区发展战略,有效缩小了地区间收入差距。

三、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在国际上仍处于较高水平。

1.我国基尼系数仍处较高水平。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显示,2011年,34个OECD成员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平均为0.314。有15个国家基尼系数在0.3以下,有16个国家在0.3~0.4,只有3个国家在0.4以上。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中、东欧国家基尼系数不到0.3;亚洲国家除菲律宾、马来西亚外基尼系数基本都低于0.4;—些非洲和拉美国家基尼系数在0.5以上。在金砖国家官方发布数据中,南非基尼系数最高,为0.640;巴西为0.500;俄罗斯为0.420;印度最低,在0.4以下。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近年来尽管趋于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表明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还比较高。

2.再分配过程对收入差距调节力度有待提升。

从表6可以看出,一些发达国家税前收入基尼系数都比较高,多数国家在0.50左右;但经过税收调节,其税后收入基尼系数都会明显下降,多数国家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调节力度约为30%~40%。有关研究人员测算,我国居民收入再分配后基尼系数比初次分配时仅下降几个百分点,调节力度只有10%多一些。一些学者(李实等,2013)的研究结果表明,间接税一般对收入差距起扩大作用,直接税一般对收入差距起缩小作用,而我国直接税在税收总收入中占比偏少,未能发挥缩小收入差距的主导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社保水平还比较低。比如,农村居民原有的基本养老金标准只有55元/月,2015年将提高到70元/月,这项仅占农村居民平均消费的10%,占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的30%。

资料来源:印度的全国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其他金砖国家数据来源于《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G7国家数据来源于OECD数据库。

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改善收入分配的建议

第一,深化市场化改革,在发展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目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要坚持市场导向,逐步放开户籍制度等限制,促进劳动力等要素在城乡间、地区间自由有序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及劳动者报酬在初次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

第二,继续完善和推进区域性扶持政策。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发展条件相对较差,居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需要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贫困地区发展战略,在财政、税收、产业、土地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加快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同时,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相对落后,近两年经济和收入增速均明显慢于全国平均水平,要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加大扶持,促进转型升级,防止扩大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

第三,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托底”保障。城乡低收入群体生产、工作能力弱,对抗自然、市场风险的能力低,在为其提供劳动教育培训,提高其劳动能力的同时,要为低收入群体,尤其是丧失劳动能力等的家庭提供必要的保障,提高城乡低保政策的目标瞄准和保障标准,逐步提高城乡基本养老保险标准,提高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率,提高社会保障政策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效率和效果。

第四,完善税收等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税收等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完善税制、调整完善直接税和间接税比例,加大对垄断行业及高收入者过高收入的调节,防止税负转移,缩小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2014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情况,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同收入组差距等方面分析了2014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并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的原因。其次,通过对基尼系数的比较分析可知,近些年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虽有所下降,但在国际上仍处较高水平,同时再分配过程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有待提升。最后,提出了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

关键词:居民收入,收入差距,基尼系数

参考文献

[1]李实,佐藤宏,史泰丽,等.中国收入差距变动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Ⅳ[M].人民出版社,2013.

[2]王萍萍.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测算的几个问题[EB/OL].[2013-02-01].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rd d/201302/t20130201_59099.html.

专家解读我国食物营养现状 篇3

享受美食应警惕“隐性饥饿”

农业部食物营养所副所长王东阳表示,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我国有1.28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食物摄入量不足,热量、蛋白质等营养素难以满足人体需求,生长迟缓、低体重、贫血等营养不良发病率仍然较高。

“另一方面,营养过剩问题突出。”王东阳说,据卫生部门监测统计,2010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0.6%,肥胖率12.0%;全国有2.6亿人口被确诊为慢性病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9%。

“值得关注的是,在营养过剩的人群中还有‘营养不足’的问题,例如营养不平衡或者缺乏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同时又存在其他营养成分过度摄入,要警惕这种‘隐性饥饿’。”王东阳说。

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需营养干预

“目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1.28亿人口,最低营养需求为每人每日2100千卡热量,与纲要推荐的目标值相比,该基准值偏低。”王东阳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指出,2010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9.9%,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2.1%,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生长迟缓率为20.3%。

“在居民贫血患病率方面,缺铁性贫血仍然是我国普遍存在的營养缺乏病。”马冠生说。2010年全国孕妇贫血率为16.9%,在广大农村地区,老年人贫血问题依然严重。

我国居民营养现状 篇4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那么,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中央一直把提高农民收入放在各项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但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复杂,解决难度较大,尽管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有进一步拉大的现象。论文百事通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会影响到经济增长,会加剧经济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不利于社会稳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首先必须探究当前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可以从多个方面反映出来。

(一)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s1,1995年为2.72?s1,2001年为2.92?s1,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为3.23?s1,2005年约达3.22?s1。如果再将城市居民享受带有很大福利性成份的住房、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等计算在内,剔除农民收入中不可计算的实物部分,以及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更是十分巨大,约达5?s1或6?s1。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表明,城乡人均收入比一般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大于2,我国就是其中之一。可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到了社会承受的极限。

(二)从基尼系数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程度严重失衡。1978年前我国城乡居民收的综合基尼系数约在0.20~0.24之间,但此后城乡居民收入的综合基尼系数开始拉大。1990年为0.343,1995年为0.389,2000年后达到0.417。世界银行最新有关中国的发展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综合基尼系数将达到0.474,问题十分严重。

(三)从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来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也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1978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是267元,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为2.9?s1。2002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扩大到5713元,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为3.29?s1。可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为明显。

(四)从恩格尔系数看,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距很大。表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拉大。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较快,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逐渐接近。但是在90年代中后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的速度就比农村居民更快一些,城乡居民人均恩格尔系数差距逐渐拉大,高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1978年城乡之间恩格尔系数的差值不高于4.5个百分点,2002年扩大到8.5个百分点。2003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1%,已达到了国际通行标准的富裕阶段,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为45.6%,仍处在刚刚摆脱温饱阶段。

二、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分析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长期实施的城市偏向政策所导致。

(一)从农业内部来看,由于各种原因使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明显慢于城镇居民收入。1990~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7.6%,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仅为4.3%。2002年分别为13.4%和4.8%。2005年分别为9.6%和6.2%。收入增长速度的差距较大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制约因素很多,从农业内部因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产品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使得主要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下降。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7年的46.6%下降到2002年的37.7%,农民的恩格尔系数同期由55%下降到

46.2%,恩格尔系数下降意味着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下降。也就出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农业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构成的农民收入出现连年增长缓慢。

2、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农业效益下降。由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造成农业投入成本增加。据国家计委对农产品成本调查的结果显示:1990~1999年物质费用占产值的比重,6种主要粮食合计从30.3%上升为41.7%,亩用工尽管同期由14.7个减少到10.9个,但每个工日的价格则由2.9元上升到9.5元,用工成本相应由42.6元上升为103.6元。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减少了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

3、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减少,影响了农民的非农业收入。乡镇企业在经历早期快速发展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逐渐地形成了稳定的发展态势,吸纳农业劳动力的人数减少,也就减少了农民的非农业收入。

4、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难以适应全国乃至全球统一的大市场需求,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而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农业生产的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小农户生产供给对国内乃至国际大市场的需求之间产生了一定的不适应性。而且因农业生产规模小,难以应对市场风险,使农业生产在市场占有方面处于劣势。虽然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有些地方成立了各种合作经济组织,但并没有完全解决农户与市场对接之间的矛盾。

5、农村贫困人口多,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提高缓慢。据我国扶贫基金会统计,农村现在未解决温饱的人口有3000万人,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低于865元)为6000万人,两者相加为9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1%左右。而城镇居民中的贫困人口的实际数量为2200万人。

(二)从我国的政策、体制因素方面来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

1、财政对农业投资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财政支农投入是国家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重要方面,可我国的财政支农资金不但不足,而且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投资总量是不断增加的,但财政投资的城市偏向十分突出,财政的农业投资占总支出的比重极低。从1981~2000年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总投资不断增加,但财政支农资金所占比重仅仅维持在8%~10%左右,尽管近几年我国减免了农业税,以及对粮食生产进行了直补,但财政投入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从投资结构上看,用于农村事业及行政开支部分多,约占60%~70%,而用于建设性的支出比重少。在建设性支出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研与推广应用方面的比重少,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多;用于直接生产的资金少,间接支出多;农民直接得到实惠的资金投入少。2000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中直接补贴农民与农民有关的资金投入仅约占10%左右。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有关的资金投入约占23%左右,属于间接方式支持农业、农民、农村的资金,包括大型水利、生态、气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部门事业费、农产品流通补贴等约占67%。

2、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持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基本放开了工业消费品的价格,但仍有一些行业处于垄断经营状态,加上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仍很大。据有关专家估计1990年以来农民每年以“剪刀差”形式向国家贡献1000多亿元。总体上仍然是农村支持城市,其结果必然是工农业发展失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3、土地征用制度偏向城市,对农民土地多征少补。据统计1987~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31公顷,其中70%以上是征地。据测算,每征用1亩耕地造成1.4人失去土地,按此推算,同期至少3400万农民因此失去土地。随着改革的深入,城镇非农建设用地已由行政划拨转向市场化的出让,土地出让价格大幅飚升,但向农民集体征用土地的补偿办法和补偿标准仍很不合理,土地出让价格远远高于对农民的补偿。同时也使失地农民因此而失去了生活的保障。

4、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城乡居民、城乡劳动者的享有权利不平等,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随着经济建设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户口人员占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已经高达46.5%,其中建筑行业占38%。但进城的农村户口居民和城镇居民由于户籍不同,就业、社会保障、享受公共服务等权利是不平等的,这使大量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和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难以增长。如义务教育体制是按户籍关系安排儿童入学的,对于农民工的子女在城里就享受不到义务教育的待遇,至使儿童失学。据第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有流动儿童失学近2000万,而据中国儿童中

心的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失学率高达9.3%。再如进城的农民工不但收入低,居住环境恶劣,而且没有享受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据有关专家计算,每个农民工每年创造价值2.5万元,而所得仅为8000元,每个农民工每年的贡献为1.7万元,2002年9460万农民工的合计贡献为16082亿元.而大量的农民工没有社会保障,虽然有的地方政府要求企业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障,但这部分社会保障农民工是拿不走的,这一块农民每年又损失2~3千亿元.5、公共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支持有限。一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不合理。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要是由省、县、乡各级政府承担的。据有关调查,全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乡镇负担约占78%,县财政负担约占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2002年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城市平均水平的38%,农村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城市平均水平的40%。二是农村公共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薄弱,使广农民缺乏基本保障。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费占中央财政支出的份额从未达到1%。据世界银行调查,中国20%的城镇人口享受政府卫生支出的比重超过2/3,农村人口只享受了不到1/3。城乡之间的人均卫生总费用差距在3~4倍,甚至6~7倍之间。199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分别为245.59元和70.07元.由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严重不足,影响了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报务项目的展开。导致近年来有的地方儿童计划免疫任务不能完成,某些已经得到控制的地方病、传染病的发病率出现了反弹。由于缺乏医疗保障体系,农民的医疗费用已明显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出现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问题在贫困地区十分突出。三是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很薄弱。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只有少数用于农村社会救济。1990~1999年的10年中,国家和各级政府社会救济金的总和7.9亿元,定期救助的人数只有52.8万人。农村除社会救济和传统的土地保障外,体现公平原则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没有建立起来。在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上,只存在小范围内进行了改革试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仅为6172万人,领取养老金人数仅为97.8万人。而且由于农民投保挡次较低和投保时间较短,养老保险金的标准极低,人均只有180元左右。2002年农村仅有404万人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占应保人数的25%,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人口占6.6%,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基本没有。城乡居民享…… 受社会保障服务的待遇极不公平。

我国居民营养现状 篇5

知晓率调查方案

自2011年始邗江区创建国家级慢性病防治示范区,需要逐步规范慢性病监测体系。为了解我区营养标签知晓率、慢病高危行为知晓率等数据以及今后的变化趋势,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此监测方案为慢性病监测体系的一部分。

一、调查目的

通过每年一次营养标签知晓率、慢病高危行为知晓率等数据调查,掌握动态变化,评估综合防治干预系统的成效,以及慢性病防治政策支撑系统的支持现状,为制定本地区阶段性慢性病综合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二、调查内容

1.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调查

(1)营养标签:指食品标签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成分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营养标签是食品标签的一部分。

(2)人群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知道食品营养标签居民人数/调查总人数×100%

2.慢性病高危行为知晓率调查

(1)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是指:

①血压水平收缩压在130-139mmHg之间,舒张压在85-89mmHg之间者;

②现在吸烟者;

③空腹血糖水平在6.1-7.0mmol/L之间者; ④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在5.2-6.2mmol/L之间者; ⑤男性腰围在90cm以上,女性腰围在85cm以上者。(2)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知晓高危人群标准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

(3)体重知晓率=知晓自身体重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

(4)腰围知晓率=知晓自身腰围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

(5)血压知晓率=知晓自身血压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

(6)血糖知晓率=知晓自身血糖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

三、调查实施说明

本次调查拟于2011年和2012年在邗江区15个乡镇(街道)各选择一小区进行,调查对象为该小区所有成年人。

1.抽样方法:本次调查由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样本总容量为6000人,各社区服务站调查60人。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我们将先设计问卷,然后采用询问法中的人员访问收集第一手资料;

3.调查实施:本次调查的实施由邗江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负责完成。为保证调查的质量,要求每位成员要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本次调查工作中,认真做好每一个样本的访问,要调查中如果遇到被拒绝或中途停止的情况,则必须重取样本重新访问。

四、分析和提交结果的方式

调查结束后,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问卷进行交叉审核,剔除无效问卷,然后对所有的有效问卷进行人工汇总,将统计数据上报至疾控中心慢病科。慢病科同事将统计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汇总分析,最后以书面的形式提交调查报告。

邗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附件1:

人群相关知晓率调查记录表

随着社会发展,与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癌症等)发病率快速上升,邗江疾控中心对慢病高危人群标准进行了宣传,为了解人群相关知晓率,我们特地组织了这次调查,希望能得到你们的支持和合作。

1.您知道食品营养标签(营养成份表)吗? ① 知道 ② 不知道(如选②,请跳转至第4题)2.你在购买食品时,是否会看食品包装上的食品营养标签? ① 会 ②不会

(如选②,请跳转至第4题)3.你会看食品营养标签上的哪些内容?

① 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② 能量或营养成分的含量

② 营养成分对健康的作用 ④ 其它(请详细说明)4.您知道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标准(或什么样的人容易得慢性病)吗?

① 知道,请说出1-2个标准

,② 不知道

5.您知道自己的体重吗?

① 知道,大约 公斤 ② 不知道 6.您知道自己的腰围吗?

① 知道,大约 尺 ② 不知道 7.您知道自己的血压吗?

① 知道,大约 / mmHg ② 不知道

8.您知道自己的血糖吗?

① 知道,大约 mmol/L ② 不知道

调查员(签名):

日期:

中国营养师现状 篇6

据中医药大学调查显示,由于普通居民缺乏营养指导,营养失衡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吃得好却未吃出健康来,营养师这一新兴职业的“钱途”由此显现。据某人力资源公司调查,目前,营养师服务一个对象的收入平均在2000-3000元,如在保健品公司讲课,月薪可达数万。业内人士说,营养师做得越久收入越高,其收入水平与个人能力密切相关。而从未来趋势看,营养师的收入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随着我国首部《营养法》的即将出台,今后所有幼儿园、中小学、医院、社区、宾馆饭店、食品生产企业等单位都将强制配备专业营养师;同时规定直销、美容、体检机构等从业人员也必须持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按国家配备营养师比例,仅昆明市就需要10万名职业营养师。据成都市中医药大学公共营养师培训中心老师介绍,新兴职业营养师必将成为我市未来的黄金职业,既营养了别人又富裕了自己。同时,下半国家将提高营养师报考门槛,而现在报考不受相关限制。“我国要尽快制定《营养改善法》,百姓餐桌旁应出现专门指导膳食搭配的营养师。要让中国人吃得更健康。”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医附院整形医科主任医师汪春兰提出了这样一份议案。

“中国人都是用嘴巴吃饭,而不是用脑子吃饭。”日前,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专家组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万承奎教授在21世纪健康新概念讲座上指出中国现在需要140多万名高级公共营养师,同时呼吁有关部门进行全民的心理卫生扫盲运动。

万承奎指出,中国现在需要140多万名高级公共营养师来指导人们“吃什么、怎么吃和吃多少”,指导人们如何“吃”出健康,远离各种“富贵病”。他在讲座上介绍说,我国儿童肥胖率已经达到8.1%。根据我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2009年编写的“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09”,自1982年~2002年,我国7岁~17岁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率增加了3倍。其后几年则在此趋势上走得更快。肥胖不仅影响儿童少年的正常成长,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经济负担。上述报告称,儿童少年肥胖不仅可以延续到成人期,而且导致成人慢性病的发生,而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放眼日本各个中小学,找不到一个小胖墩。”万承奎指出,中国儿童肥胖率一直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人“不会吃”。

日本是压力最大,竞争最激烈,高效率、快节奏的国家。1945年日本战败后,全国人均寿命45岁。到2005年,日本全国人均寿命82岁,排列世界第四。万承奎指出这其中最重要的经验就是重视饮食。他介绍说,在日本几乎找不到胖子是因为日本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营养师指导。

日本现行的《营养师法》规定,超过700人进餐的餐厅、食堂,必须配备营养师。目前,日本总共拥有40万名专业营养师,大约330人中就有一名营养师。这些营养师广泛分布在医院、学校、宾馆、食堂、食品加工企业和政府部门,为人们提供营养指导。在美国,大约300人中也有一名营养师。中国首部《国民营养条例(草案)》也同样规定了,所有的幼儿园和学校,甚至包括社区都要配备专业营养师。然而事实却是我国的营养师是非常“珍稀”少见的。

万承奎同时指出,中国人早上马虎,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的饮食习惯是百病之源。据悉,现在很多人包括中、小学生20%早上不吃早饭,70%吃不好的早饭,致使这些人群普遍存在脑饥饿。针对这种一天营养收支不平衡的状况,他建议公众应该做到:皇帝的早餐,大臣的中餐,叫化子的晚餐,来彻底颠覆原来的不良饮食习惯。

汪春兰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由于营养知识的缺乏,一些人甚至不知道“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结果导致大量慢性病及亚健康人群的出现,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

我国居民营养现状 篇7

(一) 农村文化市场逐步形成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越来越丰富的文化产品进入农村地区, 农村文化市场逐步形成。据统计, 2004年我国农村文化经营单位只有56806家, 固定资产77亿元, 营业收入76.7亿元, 从业人口21万多人, 2011年5月我国农村地区的文化市场经营单位达到140807家, 占全国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总数的57.5%, 从业人员617500人, 文化经营收入近380亿元, 占我国文化产品收入总额的35.5%。

(二)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加

由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其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 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为366.7元, 相对于2001年的192.6元增加了174.1元, 增幅约为1.9倍。据2008年山东省农村文化消费调查结果显示, 农村家庭每年文化消费支出低于100元的占42.65%, 100~500元之间的占39.1%, 500~1000元之间的占13.4%, 高于1000元的占4.8%, 而低于500元的占81.7%。而在2011年底所做的调查中显示, 近40%的农村家庭每年用于文化消费的金额在1000元以下, 近30%的家庭开支在1000~2000元, 平均每个农村家庭文化消费额为1765.2元。

(三)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行为方式有所转变

改革开放前, 农村地区极为贫困, 人们更多关注温饱问题, 节俭意识很强, 对于文化消费投入甚少, 农村地区的主要娱乐方式为拉呱、打牌、戏曲和杂耍等, 形式单一且文化品位较低。改革开放后,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多样化的文化消费品和服务进入农村,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如今人们除了看书读报、收看电视节目和收听广播外, 还可以通过上网或电影院看电影和欣赏音乐会等形式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

二、农村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备

近年来, 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力度, 修建了乡镇文化站、图书馆以及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 但农村依然面临着文化活动场所缺乏、文化活动类型单一以及文化生活枯燥的局面。相关调查显示, 在我国农村有80%的村子没有体育锻炼场所、图书馆或文化活动室, 即使有的行政村或乡镇拥有文化站、农家书屋、体育锻炼场所, 但由于农村基层政府财力不足, 致使文化设施的更新、维护与管理不到位, 损坏严重, 形同摆设, 利用率非常低, 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

(二) 文化消费支出少、形式单一

由于农村居民收入低、消费观念落后且社会保障不健全差, 因此除去日常的物质生活消费外, 大多数农村居民通常把剩余的钱储存起来, 而除去子女教育费用外用于文化消费的开支十分有限。数据显示, 2000—2007年我国农村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产值的比重在逐年下降, 由2000年2.38%降至2007年的1.33%, 占人均收入的比重由8.29%降至6.61%。据统计, 在我国农村文化消费中67%的人把看电视作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 42%的农村青少年把上网当做主要的娱乐方式, 而农村群众参与户外集体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三) 不良文化消费盛行

由于农村条件的有限性, 农民缺乏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 赌博、黄色内容等不健康的文化消费形式在农村比较盛行, 迷信活动如算命、看风水以及巫医等在农村具有很大市场, 众多不良文化消费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健康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 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能力

收入水平是决定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实施更多的惠农政策, 为“三农”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同时, 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的状况, 切实提高农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 从而促进农村地区文化消费的多元化发展, 通过农村群众的经济水平、文化鉴别和欣赏能力的提升来带动其文化消费能力的提高。

(二) 改善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环境

第一, 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为村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和相关的配套设施, 如建设乡镇剧场、文化馆等;第二, 采取积极措施, 从资金和政策上扶持农民自发成立文化企业或文化服务团体, 建立农村文化合作社, 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农民文化活动;第三, 政府要多为农村提供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 如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等;第四, 加大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要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作用的同时发挥好政府的调控作用, 综合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为农村文化消费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积极开发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对于各种非法的不良文化行为给予取缔和处罚, 以此切实保护农村居民的文化权益, 净化农村文化消费环境。

(三) 增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意识

1.

注重对农村群众文化消费的教育, 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为文化消费产品和服务注入新的内容, 创造新的形式, 增强表现力和吸引力, 引导农村居民自觉养成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 使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

充分发挥广大人民在文化消费需求中的主体作用, 迎合农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为群众提供更多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开展“三下乡”、“文艺汇演”等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激发农村居民对文化消费的热情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文娟.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消费现状及其引导——以山东省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2012.

[2]高红凯.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12.

[3]杨延华.文化消费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 2005.

[4]温源.文化消费:别把农村遗忘[N].光明日报, 2012-02-09.

[5]胡昱.想消费、有消费、能消费[N].光明日报, 2012-02-09.

[6]刘芳, 刘玉荣.论居民文化消费与安徽文化产业发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4) :50-51.

我国居民营养现状 篇8

关键词:居民自治;合作治理;法制保障;政府主体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发生着深刻地变化,其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新的社会发展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城市居民委员会自治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城市居民委员自治的现状以及缺失

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从此,城市居民委员会自治作为社区建设的原则被确立下来。201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放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这是第一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对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下发的纲领性文件,对建设居民委员会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法律建设上,《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没有任何修改,显而易见,落后的法制建设,很难适应推进如今的社区建设,在现有的法律中,居委会的性质被规定为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但在实际运作中,在居委会这一组织类型上,我们可以看到它所具有的“双重代理人”身份:一是代表国家(基层政权)向居民(社会)传递国家意志,一是代表居民(社会)向国家(基层政权)表达意见。这种“双重代理人”特质使居委会的运作在社区中呈现出了非常特殊的角色,造成居民委员会过度行政化或者成“内卷化”,而街道办事处由于工作职能和工作责任的不统一,造成“权责不一”,困扰着“社区制”的发展。在实践中,很多法律问题和矛盾相继出现,并且同政府、业主委员会以及其他组织的关系存在不协调问题。具体地现状总结有三个方面。

(一)居委会过于行政化

长期以来,居委会的行政化倾向严重,主要表现在:

第一,政府干预居委会组织和人事管理权。根据我国宪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人员的生活补贴主要是由基层政府财政支付,由民政局下发给各社区。经居民会议同意,可以给予居民委员会适当的补助。而在现实中,存在一些基层政府的办公经费严重不足,且存在不能及时足额下拨,有时下拨的条件中还附件要为基层政府创建政绩的条件。就居委会而言,拿谁的钱替谁办事,因此,在工作上依附于政府,难以伸开手脚实现真正自治。

第二,在决策上以及通过考核、奖励和监督机制控制居委会的行为。可现实中,居民会议一年也召开不了几次,即使召开了,也行不成决议。而政府可以直接对居委会发号施令,因此,居委会实际成为政府和党组织的“执行机构”。

(二)物业相关组织与居民委员会存在矛盾

在商品房住宅中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存在管理职能和服务内容的交叉重叠问题,虽然他们的主体完全不同,但是在利益上会产生一些纠纷,如盈利地便民服务项目,在某些问题上还会出现相互推诿或不协调配合的情形,而关于这点在法律上并没有明且规定。再加上参与机制的缺乏规范性和操作性,很多社区居民根本无法参与进来,这就使得居民委员会在自治中的作用大打折扣。长此下去,居民委员会自治容易被业委会和物业管理公司架空和干扰,其角色身份也面临着被边缘化和空心化。

(三)居委会自身对于自治的舍弃

在目前,正因为城市居民委员会运作所需的各种收益和资源几乎全部依赖于政府拨款,导致在遇到“自治”同政府摊派的事务相抵触时,处于对居委会以及工作人员利益的考量,使得居委会的最终决定一般都会顺从政府及其机构。这也导致在面对政府侵犯居民利益的行为时,大多数居民不愿意也不敢制止甚至参与其中,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居委会自治功能严重偏离和萎缩,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同时,居委会在依照法律的规定兴办相关的服务事业时,经常会利用其在社区独特的政治、社会优势,与业主委员会等其他市场主体争利且产生矛盾,使得原有的自治权性质产生变化。

二、导致居民委员会自治缺失的主要因素

在现实中,导致居民委员会自治缺失,无法发挥应有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居民委员会自治在立法上的缺陷

1.现行法律对于居民委员会规制过于抽象化和原则化

在现行适用的城市社区自治的法律中,主要依照的是1982年《宪法》和1989年的《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我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比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的,在颁布之初有其合理性,但是我国社会经过二十年的变化,城市发展迅速,城乡问题也和当初大不相同。一系列社会新型社会问题相继出现,但是原有的法律规定却十分笼统,甚至出现空白,而从这些条文本身上来看,都是宏观上的,原则的性的,过于抽象,缺乏实际操作性的条文

2.居民委员会自治权规定过于模糊

虽然法律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群众自治组织,但是对自治的范围、性质都没有明确的限定和解释,由此模糊了政府和居委会的关系,为政府从人员安排、经费来源、监督考评、工作方式等方面控制居委会留下了空隙。虽然,各地制定了许多的《实施细则》、《自治条例》但都是流于形式主义,缺乏相应地惩治后果规定,这些都抑制了居民委员会实现自治。

3.法律在规制居委会和其他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上存在空白

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对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以及物业管理机构等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做出规定。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这些非政府组织在社区基础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自治性也越来越强。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居委会与这些组织经常有着交叉和复杂关系,但是法律在这方面的规定是空白的。因此,实践中,对于服务自治利益上的纠纷,使得居委会自治性质发生变化,并且不能形成共治与资源共享的良性互动。

(二)执法与守法上存在缺失

1.政府对居民委员会自治的阻却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薄弱,且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政府和居民委员会的定位存在认识上的错位。受旧体制观念习惯的“政社不分”并没有彻底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存在的“全能政府”的思想也导致他们无视宪法和法律,以封建“大家长”的做派自居,忽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没有切实履行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各类滥用权力、规避法律、肆意践踏公民合法权益的现象屡屡出现。

2.社区依法自治观念薄弱

缺乏现代法治观念的居民,是居委会自治的民众基础,同时也是其诞生的基础,本身依法自治的观念就淡薄,再加上,居委会由于工资待遇低等因素,使得其很多工作人员多为退休居民和下岗工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限制了他们依法履行其自治职责。很多情况下,他们甚至会出现为了维护自己利益而侵犯法律的情形。这更为社区居民委员会实现自治增加了难度。

(三)缺乏相应地监督救济机制

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缺失有利的救济措施,现行法律对居民参与并监督居委会和政府工作的权利并没有规定或规定过于模糊,尤其权力受到破坏与阻碍时,没有明确具体、行之有效的救济法律实质性规定,比如在监督的主体资格、具体内容、程序、惩罚等未作任何规定,如果没有法律来指引监督权,便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居民和其他组织参与自治的积极性。

三、完善居民委员会自治制度的建议

针对居民委员会自治的实践情况的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来完善我国居民委员会自治制度。

(一)完善修改《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从根本上来说,居民委员会自治的缺失和法律的滞后息息相关,因此很有必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一,将居民委员会自治原则更加全面化,细化组织法中原则性条文,尽力弥补法律条文中空白。特别是居委会职责这块内容,应当进行系统的修改,在居委会的自身建设方面,居委会的规模、职权、工作制度、选举制度、公众参与程序等,都应当进行细化,做到有法可依。

第二,从法律上规制居委会与其他组织的法律关系。居民委员会与物业管理机构、业主委员会关系方面:法律规定应当将三者的关系进行一个很好地规制。物业公司是企业主体,其角色是有偿提供服务,其应当受到居委会的监督,而居委会在监督的同时应当支持物业公司管理机构的工作,使社区资源得到更好的发挥。业主委员会作为群众自治组织,拥有对房屋的维修基金管理权。居民代表小组,对物业机构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逐步理顺三者关系,做到共同为居民服务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二)重塑政府,推进居委会自治

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的城市居民自治属于政府主导型自治,政府在推进社区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完善自己的管理,否则将会影响社区和居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1.政府应当转化观念,合理划分政府与居民委员会职责界限

在城市管理体制中,长期以来“治理城市的权力全部集中于政及准政府组织”,而实践中,居民委员会经常是被当作政府机构的“执行机构”而存在的。政府机构及其成员里所应当地认为,政府与居委会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没有人将其(居委会)认真看成是一个群众自治组织。”因此,居民实行自治意味着: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履行好自身职能,积极引导居委会开展工作,将居委会扶上正轨;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对政府的有关工作予以协助,并和社区居民一起监督政府部门的服务。政府应当定位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管理社区居民自治难以管理好的公共事务上。应当避免将居委会作为政府的行政组织执行机构来建设,随意向居民委员会摊派任务,干预社区自治。

2.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

在当下,过去政府“大家长”做派的坏习惯仍然存在,动辄以强制行政命令的方式粗暴敢于社区管理。随着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市场经济体制崛起必然引起政府与社区之间关系的重大转变,传统自上而下高压式命令式的方式日渐衰微,应取而代之采用科学、宏观的手段,讲法律、讲经济,而非过去单一的行政命令手段。在将来居民自治实践的广泛开展,政府需要更多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改变工作作风,由“管”到“治”,实现科学之治,民意之治,依法之治。

(三)强化居委会自治功能和观念

1.对居民委员会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尽管《宪法》和《居委会组织法》中规定了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但是并没有清楚界定它是属于政权的组织形式还是非政府的组织形式。为此,应当确立社区居委会“自治法人”地位,只有当社区居委会成为了自治法人,而不是基层政府的附属机构,它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治。

2.居委会的成员应当直接民选产生且具有非职业化特质

居委会自治功能能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与居委会成员来源息息相关。因此,首先要坚持民选的直接性。居委会的主任和委员都应当通过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在投票之前,广大居民有权了解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和管理方法。其次,坚持居委会成员非职业化。居委会成员的组成应当是一群活跃于社区的民间社会活动家,他们不以谋取劳动报酬为目的,而只是一种义务性、参与性的公益工作。

3.建立居民委员会独立财政机制

居委会财政无法独立,很容易形成“拿谁的钱,替谁办事”的局面,从而丧失了自治基础。因此,应当建立独立的社区居委会财政机制,赋予社区居民委员会财务自主支配权,并且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实施社区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布,受居民的监督。

(四)完善居委会的自治监督

现行对居委会自治权的监督规范和形式相当有限并且缺乏保障效力。增强司法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的作用。最为重要的是在诉讼程序上监督实现的完善,社区自治的诉讼程序与其他三大诉讼程序如何协调是关键所在,所以在三大诉讼要作出相应的规定保障,目前的诉讼上的困难较为突出的是居委会的诉讼主体资格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比如,其是否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资格,直接影响到群众的权利救济,新的法律在保护居民权利时就必须明确哪些情形下居委会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居委会自治监督制度必须从规范程序、强化监督措施入手,实现社区自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

四、结语

虽然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早已经确立,但城市居民的自治一直未真正得到实施。完善居民委员会自治制度是一个长期而巨大的任务,本文通过对于居委会自治现状分析初步提出相关建议,希望社区居委会自治制度能够更好地完善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丁茂战.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31.

[2]尹维真.中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40.

[3]董炯.国家、公民与行政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39~240

上一篇:员工宿舍空调使用管理制度下一篇:公司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