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征地补偿新办法出台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州征地补偿新办法出台(精选8篇)

广州征地补偿新办法出台 篇1

一、征求意见时间:20xx年3月24日—20xx年4月1日。

二、公众获得征求意见稿全文的途径:登录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首页页面即可获得。

三、联系部门及方式:广州市人民政府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办公室,联系人:张小姐,联系电话:83875085。

四、公众提交意见的途径:公众可将书面意见通过邮寄(广州市越秀区德政北路486号之2,邮编:510000)或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广州市人民政府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办公室。

3年前实施的《广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将于今年届满,日前市住建委也公布了修订后新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和旧版相比,新办法仅在个别表述有修改,关键条款基本上原样继承。征收方案被半数拆迁户反对时需开听证会的做法也保留下来。

镇政府和街道办可实施房屋征收

市住建委表示,新办法的上位法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同时修订新办法时也考虑了全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在房屋征收的实施主体上,新办法延续了设两级主体的做法,房屋征收部门大致相当于后台指挥部门,而房屋征收实施部门相当于前台实施部门。后台指挥部门基本固定,而前台实施部门则可以视情况进行选择和轮换。

房屋征收可以由后台部门实施,也可以由前台部门实施。当选择前台部门时,后台部门需要进行委托,而被委托的前台部门可以是被征收房屋所在地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征收拆迁经验的事业单位或其他机构。

办法还规定,后台部门对前台部门在委托范围内实施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负责监督,并对其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后台部门应对前台部门建立信用档案和人员信息库,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考试。前台部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政府征收房屋须出于公共利益需要

新办法规定,市区政府征收房屋时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同时要有发改部门的立项批文和国土部门的用地意见。

而可以被认为公共利益的情况则具体包括:国防和外交的需要;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最后,还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特别的是,新办法还规定征收项目涉及被征收人数量达100户以上(含100户)的,或者存在其他重大复杂情况的,市、区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当经本级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同时,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房屋征收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就房屋征收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定风险化解措施及应急处置预案,出具风险评估报告。

过半拆迁户反对需召开听证会

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对拟定的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将补偿方案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布,在房屋征收范围内显著位置公告,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拆迁户应持本人身份证明和房屋权属证明在征求意见期限内以书面形式提交意见。

新办法还规定,因旧城区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如果半数以上拆迁户反对补偿方案,则应组织由被征收人和公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房屋征收 的 听 证 程序,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为配合房屋征收,给拆迁人提供安置房,市住建委每年需根据全市计划编制市级安置房建设计划,向发改部门报送。

相关新闻

《株洲市集体土地征收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会上透露,相较于原政策,新颁布实施的《办法》适当提高了部分补偿标准,并在补偿安置的结构上做出了调整。

房屋征收补偿与人员安置补助分离,取消“人均不足120m²面积补差”

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原《办法》中实施的“人均不足120m²面积补差”政策,将房屋补偿面积与人员安置补助挂钩,导致房屋拆迁补偿与人员安置混淆,未真实体现房屋实际补偿。因此,新《办法》采用给予符合建房资格、因规划控制等原因未批准建房的被拆迁人10万元/人的补助。

同时,为确保《办法》的公平公正,还进一步规范了房屋合法性、安置人员资格及建房资格认定,要求各县市区将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政策、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公示,并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台账和集体研究决策机制。

适当提高部分补偿标准,征地补偿标准不变

为确保被征地拆迁户基本生活水平不因征地拆迁而降低,新《办法》在对补偿安置综合成本不造成较大影响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了部分补偿安置标准。

广州征地补偿新办法出台 篇2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征地补偿安置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遵循被征地农民当前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方针,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是指经依法批准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建设用地,依法给予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理补偿,并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被征地农民,是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被征为建设用地后,从拥有该土地的集体经济组织中产生的需要安置和保障的人员。

第四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适用本办法。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以及铁路、公路、水运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征地的补偿标准和安置办法,国务院、省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条

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由市人民政府统一负责。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国土部门)负责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数量台账,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被征地农民人数以及收取和解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市财政部门负责征地补偿资金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管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下简称市人保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发放管理和参保业务办理;市公安部门负责相关户籍登记审核及人员迁移变动情况的审核。

各镇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负责做好辖区内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安置保障工作。

第六条

按照全省统一规定,以2002年12月31日作为建立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人口和耕地面积动态数据库的基准年时点,并根据征地情况进行更新。

经依法批准征地后,纳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人数和被征耕地的面积,由市公安和国土部门自依法批准之日起从数据库中相应核减。

第二章

征地补偿

第七条

依法征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必须按照规定足额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第八条

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分别按照下列标准确定:

(一)土地补偿费

1、征用耕地的,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0倍。

2、征用精养鱼池的,按其邻近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0倍计算;征用其他养殖水面的,按其邻近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倍计算。

3、征用果园或者其他经济林地的,按其邻近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0倍计算。

4、征用其他农用地的,按其邻近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倍计算。

5、征用未利用地的,按其邻近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倍计算。

6、征用农民集体所有的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按其邻近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8倍计算。

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为1600元/亩。

(二)安置补助费

1、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被征地农民人数计算。需要安置的被征地农民人数,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该集体经济组织人均耕地占有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补助费为17000元。

2、征用其他农用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该土地补偿费标准的70%计算。

3、征用未利用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非农业建设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补助费。

(三)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1、房屋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补偿费,按拆迁补偿的规定执行;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按《宜兴市建设用地统一征地办法》的规定执行。

2、青苗补偿费,耕地秋熟每亩1000元,夏熟每亩600元,蔬菜地(含耕地挖塘养殖)每亩1200元。

3、对违法、违章的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无合法产权证书或其他有效证明的建(构)筑物以及征地规划红线确定后,突击抢种的树木、花木,抢建的设施,一律不予补偿。

市人民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省政府的相关规定,对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标准、安置补助费标准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标准作相应调整。

第九条

青苗补偿费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支付给青苗及地上附着物所有者;土地补偿费的70%用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安置补助费用于未年满16周岁被征地农民的生活补助和其他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土地补偿费的30%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纳入公积金管理,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生产和公益性事业,以及解决历史遗留的被征地农民生活问题,不得挪作他用。

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没有足额到位的,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有权拒绝交地;征地补偿安置费用足额到位的,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不得拖延交地。

第三章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第十条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按照刚性进保、应保尽保的原则,建立征地补偿款出资与政府出资补贴相配套、养老保障与生活补助相结合、征地保障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的有效保障机制。

第十一条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包括:

(一)参加社会保障的被征地农民70%的土地补偿费和全部安置补助费及其增值收入;

(二)市财政部门从新增建设用地出让金中提取每亩2万元资金及其增值收入;

(三)市财政部门从收取的土地使用税中提取一部分资金和其他可用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资金。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不足支付的,由市财政负责解决。

第十二条

市财政部门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财政专户,用于核算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财政专户由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个人总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组成。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及其增值部分和享受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人员领取的养老金、生活补助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征税、费。

第十三条

市人保部门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个人支出账户,用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发放和管理,个人账户资金按城乡居民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结息。

第十四条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个人账户标准为:该集体经济组织被征地时,按征地前人均耕地数计算出每个安置人员的70%的土地补偿费和全部安置补助费。

第十五条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统筹账户资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市财政部门从全市新增建设用地出让金中提取每亩2万元;二是市财政部门从收取的土地使用税中提取一部分资金;三是其他可用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资金。

第十六条

被征地农民应当从征地前在拥有该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承担农业义务的成员中产生,原土地承包经营者享有优先权。具体人数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数除以征地前该集体经济组织人均耕地占有量计算。

已参加和享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员不列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第十七条

被征地农民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名并上报,由所在镇(园区、街道)的国土所(分局)牵头,社保、派出所等单位参加,对具体名单进行审核,审核确定的名单由所在镇政府(园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在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公示7天无异议的,按公示名单确定被征地农民。

第十八条

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为界限,将被征地农民划分为下列三个年龄段:

(一)第一年龄段为16周岁以下;

(二)第二年龄段为女性16周岁以上至55周岁,男性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

(三)第三年龄段为女性55周岁以上,男性60周岁以上。

前款所称的“以上”均包括本数。

被征地农民三个年龄段具体人员的产生,可以在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员中自行选择确定。

第十九条

不同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享受以下补偿安置和社会保障:

(一)第一年龄段人员,按安置补助费的标准一次性领取生活补助费,不纳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范围。

(二)第二年龄段人员从实行社会保障的当月起计算,按年领取生活补助费1000元,到达养老年龄后按月领取养老金。

(三)第三年龄段人员从实行社会保障的当月起,按月领取360元养老金。

养老年龄是指女55周岁以上(含55周岁),男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

以上各年龄段的安置补助费、生活补助费和养老金标准根据省定保障标准的调整而相应调整。

第二十条

实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养老金首先从其个人账户中支付,个人账户不足以支付的,从社会统筹账户中支付。

第二十一条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涉及的其他相关问题,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征用农户承包经营的园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的,被征地农民人数按征地补偿款总额减去集体留存部分后,除以人均1亩耕地的个人应得征地补偿款(目前为28200元)计算确定。

(二)承包地全部征完的农户,该户中符合本办法保障条件的家庭人员可以全部进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如家庭需要保障的人数超过本办法规定保障人数时,超出部分的人员如需进入保障,个人应承担80%的个人账户资金,其余部分由所在镇(园区、街道)、村承担。

(三)以户为单位,符合保障条件的人数少于本办法规定保障人数时,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员进入保障,并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其余征地补偿款由集体经济组织按照相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四)户口迁出本市的,不再享受本办法规定的相关保障待遇,但可以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余额。

(五)被征地农民死亡的,其个人账户余额可由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

(六)土地征用时,不属于农民自留地和承包地的其他各类集体土地,不列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范围,征地补偿款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与集体留存30%的土地补偿费一并管理,用于发展生产和公益性事业,以及解决历史遗留的被征地农民生活问题。

第二十二条

市国土部门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征地补偿费足额支付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偿资金由所在镇政府(园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负责监管。

第二十三条

被征地农民名单确定后,由所在镇政府(园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对征地补偿款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将进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个人账户的资金及时足额上解市财政专户,并同时上报被征地农民名单等相关资料。

(二)将16周岁以下人员一次性领取的生活补助费等其他应支付给被征地农民的资金,及时足额支付到位。

(三)将属于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留在集体经济组织,并加强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市财政部门应根据被征地农民名单和解缴的资金以及相关资料,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个人总账户,并按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用款计划,定期将资金划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户,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二)通知市人保部门按名单及金额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个人支出账户。

第二十五条

市人保部门应根据被征地农民名单和解缴财政部门的资金,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个人支出账户,并做好核算、发放和管理工作。

第二十六条

被征地农民的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资金,专项用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七条

纳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人员,不再享受《市政府关于印发宜兴市历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暂行办法的通知》(宜政发〔2005〕162号)规定的补贴。

第二十八条

历次被征地农民相关遗留问题的处理办法参照本办法另行制订。历次被征地农民相关遗留问题是指目前仍在实行每年支付本金收益或粮差补贴的征地补偿行为。

第二十九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11年2月1日起在相关镇试行。

编者按:前阶段,市委、市政府本着对群众高度负责、对历史高度负责、对宜兴未来高度负责的宗旨,结合贯彻《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制订出台了《宜兴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试行)》(宜政发【2011】16号),该《办法》将在相关镇试行后在全市推开。为使广大群众全面了解政策、吃透精神,本报现予全文刊登。

广州征地补偿新办法出台 篇3

问:《办法》是如何规定区片综合地价的?

答:为了更好地体现同地同价,减少征地纠纷,方便补偿费用计算,《办法》推行区片综合地价计算标准,同时,考虑到本省一些地区仍实行耕地年产值计算标准,《办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在市、县人民政府制定公布本行政区域区片综合地价前,按照耕地年产值倍数计发征地补偿费用的,仍按照原计算办法执行。

问:《办法》是如何规定征地补偿费用支付的?

答:征地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在总结我省多年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办法》明确了征地补偿费用的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第十三条规定,土地补偿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未调整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土地给被征地农民承包或者被征地土地属于农民自留地的,应当将不少于70%的土地补偿费支付给被征地农民。第十四条规定,被征地农民的承包地被征收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调整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土地给被征地农民承包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被征地农民。本办法施行后,通过动态调整和其他方式提高的安置补助费纳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调整承包地的,安置补助费可以在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统一管理或者依法分配。同时,为规范支付方式,《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给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费用,由集体经济组织提供补偿费分配方案和具体名单,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或者征地实施单位通过记名银行卡或者存折等方式直接发放给被征地农民。直接发放有困难的,可委托乡(镇)人民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单位发放征地补偿费用,将征地补偿费用拨付到受委托单位的资金专户。受委托的单位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公示征地补偿费用使用、分配方案和发放名单,及时发放征地补偿费用,并将征地补偿费用发放登记表、收据等凭证报国土资源部门备案。

问:被征地农民符合哪些条件才能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答:明确社会保障对象是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在总结多年经验的基础上,《办法》第十九条规定,保障对象范围被征地农民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才能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一是依法征收农村集体耕地;二是征地后被征地农户人均剩余耕地面积低于所在县(市、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的30%;三是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四是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户籍。考虑到有些市、县因农民户口迁移或者改变的原因,《办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扩大保障范围,具体对象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

问: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如何产生?

答:为保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产生的公平、公正,《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保障对象具体名单由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在村(社区)公示7个工作日,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查,报县(市、区)农业、国土资源部门确定后,提交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由其所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保障对象办理登记手续,并提供相关凭证。

问:劳动年龄段被征地农民参加什么社保?

答:《办法》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年龄段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在企业等用人单位全日制就业的,按照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事非全日制工作或者灵活就业且符合规定的,可按照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属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按照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问:养老年龄段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养老保障金如何发放?

答:为了明确养老年龄段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养老保障金如何发放,《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养老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次月起,按照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月领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养老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征地前已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叠加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已享受其他法定退休保障待遇的人员,不再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

问: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除享受养老保障以外还享受哪些社会保障?

广州征地补偿新办法出台 篇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集体土地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保障各项建设顺利进行,保护被征收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和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县城镇规划区集体土地范围内,进行征地、房屋拆迁和对被征地农民扶持扶助等事宜,适用本办法;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办法所称被拆迁征地人是指享有被征地或被征地上有建筑物或构筑物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农民。

第三条 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县范围内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县建设部门统一管理全县搬迁安置工作。

第四条 县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的领导。发改、财政、监察、农业、民政、劳动保障、审计、物价、司法、规划、房产、公安、统计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国土资源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相关乡镇人民政府、村(居)民

委员会应当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并负责做好被拆迁征地人的思想工作。

县财政安排必要的征地拆迁工作经费,保障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征地补偿

第五条 县人民政府在将拟征地报件依法报上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发布征地告知书(征前公告),或者以征地告知书的形式送达给被拆迁征地人。

征地告知后,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拟征地范围内拟拆迁的房屋及附属设施的现状(地类、权属、面积等)进行调查核实,调查结果由被拆迁征地人共同确认,并在确认书上签字盖章。被拆迁征地人拒不签字盖章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采取照像、摄像等方式取证,并将取证结果予以公示、公证,作为实施拆迁征地补偿安置的依据。征地公告告知后,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不得在拟征地范围内抢建建(构)筑物,突击装修建(构)筑物,抢栽、抢种农作物。林木、花卉和改变土地用途及用地类型,已取得建房批准文件但新房尚未建造完毕的,应当立即停止建房,具体补偿金额根据相关规定协商议定。凡抢建的建(构)筑物,突击装修、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林木、花卉等不予补偿。改变土地用途及用地类型的按改变前的土地用途补偿。

征地告知后,有关部门应暂停办理被征地村民小组的户口迁入、分户以及房屋改(扩)建用地审批手续。

第六条 征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县人民政府依法进行公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地所在地依法公告5日以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被拆迁征地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集体土地使用证或其他合法有效证件到公告指定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补偿登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征地工作人员到现场调查核实。

被拆迁征地人未如期办理补偿登记的,其补偿内容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调查结果为准。

第七条 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拆迁补偿等各项费用应当在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三个月内全额支付。被拆迁征地人逾期拒不领取的,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由相关部门在银行设立专户储存。

被拆迁征地人应当在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规定的期限内拆迁腾交土地。逾期不交出土地的,由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条 对拆迁征地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人民政府协调解决;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第九条 凡在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征地的补偿标准,按照《平坝县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征地补偿安置和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等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的相关规定执行。各乡镇征地补偿标准按全县统一年产值测算标准,根据《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执行。

征地面积是指经国土资源部门实地测量并认定的被征地面积。

第三章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

第十条 拆迁村民住宅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可选择货币补偿或产权调换的方式。在规划中应当合理规划村民住宅房屋安置用地,安置房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建设。

第十一条 实行货币补偿的,被拆迁房屋估价参照《平坝县县城规划区土地及房屋拆迁补偿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实行产权调换的,依据被拆迁征地人合法的房屋产权来源依据,由拆迁人在规划定点地区,按照住宅小区设计统一建造多层或者高层成套住宅用房,按下列标准进行产权调换:

安置房面积按原房建筑面积结算。安置房建筑面积大于原房建筑面积10平方米以内部分,被拆迁人不补款;安置房建筑面积大于原建筑面积10平方米以外,40平方米以内的,由被拆迁人按房屋开发成本价补款。安置房建筑面积大于原房建筑面积40平方米以外部分,由被拆迁人按同等地段商品房市场价补款。安置房建筑面积小于原房建筑面积的,其不足面积部分由拆迁人对被拆迁人按同等地段商品房市场价进行补差。

被拆迁征地人在同一拆迁范围内有多处合法手续住房的,合并计算其原住宅用房面积。

第十二条 凡原住宅用房未经批准改作非住宅用房的,拆迁时仍按住宅用房安置补偿。租(借)住宅用房的,对承租(借)人不予安置补偿。

第十三条 依法取得用益物权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补偿、处理。

第十四条 农村村民(含转户居民)房屋拆迁补偿以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或其它合法有效证件确认的房屋结构、用途、质量、面积和使用年限为依据。房屋拆迁公告发布后,在拆迁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翻建、扩建活动,对新建、翻建、扩建的部分,一律不予安置补偿。拆迁未到期的临时建(构)筑物,酌情补偿;违法违章建(构)筑物、超过批准使用期限的临时建(构)筑物和废弃设施不予补偿,由被征地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自行无偿拆除。

对非农业人口及外来人口在平坝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上购房、建房,未按法定程序审批取得合法建设手续,未办理产权登记的,一律不予安置补偿。

第十五 条平坝县城规划区范围内,修建用于安置村民的住宅房屋,享受经济适用住房的有关政策。实行产权调换的村民房屋按私房办理。第十六 条拆除产权不明的房屋,由有资质的评估机构提出补偿安置方案,报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向公证机关办理保全后实施拆迁,待产权明确后再补偿给产权所有人。

第十七条 征地范围内的坟墓,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发布迁坟公告,限期由坟主自行迁移,并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核实后按混凝土坟墓1500元,石砌坟墓1000元,有石碑土坟墓600元,土坟墓400元补偿迁坟费。逾期未迁的,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处理。

第十八条 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拆迁的(含搬迁完毕、签订弃房协议的)拆迁户,实行拆迁奖励,奖励人民币3000元/户。

第四章 村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

广州征地补偿新办法出台 篇5

印发《泰州市高港区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各委办局,区科技创业园、永安洲工业园、扬子江医药产业园,驻区各单位,扬子江药业集团、口岸船舶有限公司、泰州港务有限公司:

《泰州市高港区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实施办法(试行)》已经区政府研究通过,现予印发,希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泰州市高港区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实施办法(试行)

为为规范征收、征用集体土地房屋的拆迁补偿安置工作,保障城市开发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泰州市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管理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结合全区实际情况及周边做法,制定本实施办法(试行,下同)。

一、适用范围

第一条 在本区城市建设规划控制区(北至宁通公路、南至长江边、西至南官河、东至沿江高等级公路)范围内征收、征用集体土地实施房屋及附属物的拆迁,并需要对被拆迁人补偿、安置的,适用本实施办法。

二、补偿面积及安置人口确认

第二条 以房屋所有权证书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载明的建筑面积确认合法建筑面积。

第三条 区监察局牵头相关部门,以“一户一卡”为依据,按照相关政策,逐户核定实际合法建筑面积、家庭人口及户数,最终核定结果在拆迁现场公示。

第四条 “未界定面积”只给予重置价结合成新补偿,且不予安置。

第五条 违章建筑(超标准面积)不予补偿,不予安置。

第六条 经批准的临时建筑,按照剩余年限占批准年限的比例,给予重置价结合成新同比例的补偿,且不予安置。

三、拆迁补偿标准

第七条 产权调换补偿金额=被拆迁房屋每平方米重置价格结合成新评估价×合法建筑面积+装饰装潢及附属物补偿+提前搬迁奖励+临时安置补助费+搬家费-安置房最终结算价格

第八条 货币补偿金额=(政府公布的每平方米安置房价格-每平方米安置房建安造价+被拆迁房屋每平方米重置价格结合成新评估价)×合法建筑面积+装饰装潢及附属物补偿+提前搬迁奖励+一次性安置补助费+搬家费

规划、建设、国土、城投、财政、物价等部门及实施单位,在项目编审阶段根据实际情况测算每平方米安置房价格、每平方米安置房建安造价及同地区商品房市场价,报区政府批准后由分指挥部以项目为单位公布实施。

第九条 提前搬迁奖励:在公告规定期限内签订协议腾空交房的给予30元/平方米的奖励;在规定的提前交房时间内签订协议腾空交房的,再给予不超过50元/平方米的奖励。

第十条 被拆迁房屋重置价格按照泰建发[2009]26号文件执行。第十一条 附属物、附属设施、装饰装潢及其他补偿标准按照泰建发[2009]27号文件执行。

银杏树补偿标准按照泰房发[2009]43号文件执行。

第十二条 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按照泰政办发[2009]34号文件执行。

第十三条 土地证和产权证载明用途为工矿企业用房及其他非商业经营用房的,按重置价结合成新的2倍补偿,不实行产权调换。

第十四条 土地证和产权证载明用途为商业经营用房的,按重置价结合成新的3倍补偿,不实行产权调换。

第十五条 土地证和产权证载明用途为住宅,但拆迁公告发布之日前被拆迁人已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并连续正常营业一年以上,至拆迁之日仍在继续营业的,用于实际经营的建筑面积,可根据其工商登记、纳税状况、经营现状、经营年限等,按照每经营1年增加不超过房屋重置价结合成新的5%给予补助,最高不得超过房屋重置价结合成新的1倍。

实际营业面积大于批准面积的,按批准的营业面积计算;实际营业面积小于批准面积的,按实际营业面积计算。

实际营业面积由规划、建设、国土、工商、税务等部门及实施单位成立专业小组逐户核实,经拆迁分指挥部审批后,以项目为单位在拆迁现场公布后实施。

第十六条 拆迁人申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通知书时,被拆迁人具有合法建房手续且新房已建造完毕不满5年的,拆迁人应当给予增加补偿:不满1年按被拆迁房屋重置价结合成新增加19%的补偿金额、1年以上不满3年的按被拆迁房屋重置价结合成新增加17%的补偿金额、3年以上不满5年的按被拆迁房屋重置价结合成新增加15%的补偿金额。

第十七条 被拆迁人具有被拆迁房屋所在地常住户口,仅有被拆迁房屋一处住房,且在该房屋中实际居住的,被拆迁人按房屋重置价结合成新补偿低于6万元的,拆迁人按6万元补偿。享受最低补偿的,需在拆迁现场公示,并经拆迁分指挥部审批后方可执行。

第十八条 被拆迁房屋有产权争议、权属不明确、产权人下落不明的,在拆迁公告规定的拆迁期限内仍未明确所有权归属的,由拆迁人按本办法规定提出补偿安置方案,报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批准并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后,实施拆迁。拆迁补偿经费提存公证,待被拆迁人拆迁补偿安置手续履行完备后支付。

四、拆迁安置标准

第十九条 安置方式:住宅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按照“拆一还一”,实行产权调换;非住宅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原则上实行货币补偿。

住宅房屋的被拆迁人书面承诺自行解决住房并申请要求进行货币补偿安置的,需经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证明,提供以本人或家庭人口为产权人的《房屋所有权证》原件,并在拆迁现场公示,经分指挥部批准后方可按本办法第八条之规定计算提取被拆迁房屋补偿安置款,所在镇(街道)、村不再安排宅基地及安置房源。

第二十条 安置面积:原则上以被拆迁人的合法建筑面积确定安置面积。

被拆迁人的合法建筑面积小于建房政策可以批准的建筑面积时,安置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人,并可放宽至建房政策可以批准的建筑面积。安置面积大于合法建筑面积10平方米以内的,按照政府公布的安置房价格结算,10平方米以上的按照同地区商品房市场价结算。

被拆迁人的合法建筑面积大于建房政策可以批准的建筑面积时,安置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人,且不大于被拆迁人的合法建筑面积。合法建筑面积大于安置面积的部分,按照其重置价格结合成新的2倍给予补偿。

第二十一条 符合特困户、低保户、五保户标准的特殊困难户,享受最低保障面积,但需经拆迁现场公示,经拆迁分指挥部审批后方可执行。

最低保障面积标准

家庭常住人口 最低保障面积 1-2人 60平方米 3人 80平方米 4人及以上 100平方米

最低保障面积内的安置房按照安置房建安造价结算。被拆迁人的拆迁补偿总额折算成安置面积后,仍低于最低保障面积的,其差额面积签定租赁合同,按照解困房标准收取租金。被拆迁人经济状况好转后,可仍按照原价取得产权。

第二十二条 生活保障:因集体土地房屋拆迁,丧失宅基地和承包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按照《泰州市高港区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的规定,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五、拆迁操作程序

第二十三条 各拆迁项目可参照下列程序实施拆迁: 1.拆迁人申请核发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通知书;2.冻结办理相关手续;

3.确定评估机构及拆迁实施单位;

4.发布拆迁公告;公布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公布安置房价格、安置房建安造价、同地区商品房市场价;公布安置方案;

5.入户丈量、登记,核查并公布合法建筑面积; 6.依据拆迁政策计算补偿价款; 7.公布各户拆迁补偿情况; 8.签定拆迁补偿协议,腾空交房; 9.签定安置房合同,结算拆迁补偿款。

六、附则

第二十四条 区科技创业园、永安洲工业园、扬子江医药产业园规划区域内的房屋及附属物拆迁补偿安置,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另行制定实施办法,报区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五条 本实施办法(试行)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六条 本实施办法(试行)由高港区建设局解释。

主题词:征地 拆迁 补偿 办法 通知

2017福建省征地补偿新标准 篇6

2016年9月26日,于伟国省长签署福建省人民政府第177号令,公布了《福建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2017福建省征地新标准是怎么样的呢?《福建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告诉你答案!福建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规范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被征地农民应当从征地时依法享有被征土地承包权或者具有所在地户籍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中产生。具体产生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条 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给予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偿,安排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按照即征即保、分类施保的原则,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办法建立和实施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统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林业、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财政、公安、审计、监察等部门负责对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协调和指导。

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第六条 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标准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

第二章 征地补偿

第七条 征地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按照所在区域的区片综合地价计算。

第八条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收入、土地价值等情况,全省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划分为若干地区类别。地区类别划分及其区片综合地价的最低标准,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

第九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区片综合地价最低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区片综合地价,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等向社会公布。

在市、县人民政府制定公布本行政区域区片综合地价前,按照耕地年产值倍数计发征地补偿费用的,仍按照原计算办法执行。

第十条 区片综合地价包括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不包括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区片综合地价中,需明确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所占比例的,按照土地补偿费占40%、安置补助费占60%确定。

第十一条 征收宅基地涉及农民房屋的,应当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居住条件。能够重新安排宅基地的,按照有关规定采取迁建方式重新安排宅基地;不能重新安排宅基地或者不符合宅基地取得条件的,主要采取货币或者实物方式给予补偿。

征收建设用地涉及依法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能够重新安排其他建设用地的,对其建筑物、构筑物按照重置价格结合成新给予补偿;不能重新安排其他建设用地的,对其建筑物、构筑物按照市场评估价格给予补偿。

第十二条 征收耕地涉及青苗的,青苗补偿费按照实际予以补偿。

对可以移植的苗木、花草以及多年生经济林木等,支付移植费;不能移植的,给予合理补偿。

第十三条 土地补偿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未调整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土地给被征地农民承包或者被征土地属于农民自留地的,应当将不少于70%的土地补偿费支付给被征地农民。

第十四条 被征地农民的承包地被征收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未调整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土地给被征地农民承包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被征地农民。本办法施行后,通过动态调整和其他方式提高的安置补助费纳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调整承包地的,安置补助费可以在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统一管理或者依法分配。

第十五条 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支付给附着物所有权人,青苗补偿费支付给青苗实际投入人。

第十六条 应当支付给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费用,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补偿费用分配方案和具体名单,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征地实施单位通过记名银行卡或者存折等方式直接发放给被征地农民。直接发放有困难的,可委托乡(镇)人民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单位发放征地补偿费用,并将征地补偿费用拨付到受委托单位的资金专户。

受委托的单位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公示征地补偿费用使用、分配方案和发放名单,及时发放征地补偿费用,并将征地补偿费用发放登记表、收据等凭证报委托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征地实施单位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按照有关规定将征地补偿费用足额支付。

被征地农民拒绝领取的,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书面通知或者张贴公告告知领取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第十八条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被征地农民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争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第三章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第十九条 依法征收农村集体耕地,被征地农户人均剩余耕地面积低于所在县(市、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的30%、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户籍的被征地农民纳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范围。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扩大保障范围,具体对象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

第二十条 保障对象具体名单由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在村(社区)公示7个工作日,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查,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农业、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后,提交县(市、区)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由其所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保障对象办理登记手续,并提供相关凭证。

第二十一条 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为时点,将被征地农民划分为下列三个年龄段:

(一)未满16周岁(未成年年龄段);

(二)年满16周岁未满60周岁(劳动年龄段);

(三)60周岁以上(养老年龄段)。

第二十二条 未成年年龄段被征地农民按照规定领取安置补助费,不作为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

第二十三条 劳动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在企业等用人单位全日制就业的,按照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事非全日制工作或者灵活就业且符合规定的,可按照灵

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属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按照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第二十四条 养老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次月起,按照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月领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

养老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征地前已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叠加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已享受其他法定退休保障待遇的人员,不再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

第二十五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人均筹资标准应当不低于当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发放标准的139倍,具体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包括:

(一)按照规定安排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

(二)省级补助资金;

(三)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提取不低于1%的资金;

(四)按照规定用于社会保障资金的安置补助费。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的,由市、县人民政府负责解决。

第二十六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为每个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建立个人账户,个人账户记账标准为当地人民政府确定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人均筹资标准。

劳动年龄段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的个人账户资金用于对其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进行补贴,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养老年龄段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的个人账户资金用于为其逐月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

劳动年龄段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符合条件时,按照规定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其个人账户资金本息尚有余额的,一次性退还本人;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死亡的,其个人账户资金本息余额可依法继承。

第二十七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为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查询个人相关信息提供便利。

第二十八条 被征地农民按照基本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有关规定缴纳保险费后,享受相应待遇。

被征地农民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以按照规定申请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符合其他社会救助条件的,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和享受相关待遇。

第二十九条 市、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劳动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培训和指导,创造就业条件,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三十条 市、县人民政府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社保基金专户下设立分户,单独管理、核算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专款专用,按照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十一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征地报批前,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预存入市、县人民政府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分户。

征地报批时,市、县人民政府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出具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落实的相关凭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社会保障资金落实情况提出审核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征地的,由设区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征地的,由省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不落实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出具审核意见。

第三十二条 市、县人民政府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从本市、县上年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提取不低于1%的资金转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分户,并应当根据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使用情况及保留余额的要求,逐年做好财政预算安排。

第三十三条 依法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征地补偿费用,纳入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生产和公益性事业,不得挪作他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在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中,有关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出具征地补偿费用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落实虚假凭证的;

(二)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落实情况提供虚假审核意见的;

(三)侵占、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用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

第三十五条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弄虚作假,冒领、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用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由有关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第三十六条 厦门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由厦门市人民政府自行制定。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参加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仍按照原政策执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衔接。

广州征地补偿新办法出台 篇7

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征地补偿准备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安徽省征地补偿准备金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一0年五月四日

安徽省征地补偿准备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征地补偿准备金是申请用地或申请先行用地单位在征地报批材料报送省国土资源厅审查之前,将依法应予缴纳的征地补偿费用足额预先存入征地补偿费用预存专户,作为确保征地补偿费用能够及时足额兑付给被征地农民而准备的资金。

第二章 范围、标准和缴纳方法

第三条 征地补偿准备金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房屋等地上附着物补偿费,以及从土地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应提取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

第四条 征地补偿准备金计算方法和标准,依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第五条 各地在向省国土资源厅报送征地报批材料之前,申请用地或申请先行用地单位必须将征地补偿准备金缴入到相关市或县财政部门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对跨市、县的建设项目用地,由申请用地或申请先行用地单位将征地补偿准备金缴入到用地所在地的市或县财政部门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

各地报送建设用地报批材料时,必须附具金融部门出具的预存征地补偿准备金进账凭证,随报批材料报送省国土资源厅。凡未附具预存征地补偿准备金进账凭证的,省国土资源厅不予受理。

第三章 发放

第六条 申请征地或申请先行用地获批后,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拟定征地补偿费用发放名单,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所在市或县财政部门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定。

第七条 市或县财政部门原则上要在收到用地批复或先行用地批复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预存的征地补偿准备金从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缴入金库,并根据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和审定的征地补偿费用发放名单,依法将征地补偿费用足额拨付到位。

属补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拨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属补偿被征地农民的,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给被征地农民;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直接拨付至社保基金专户。

第八条 各地要将征地补偿费用发放情况向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公示。

第四章 结算和监管

第九条 征地补偿准备金不计利息、多退少补。

第十条 申请征地或申请先行用地未获批准的,或实施征地后预存的征地补偿准备金经结算有结余的,市或县财政部门应自愿缴款单位申请返还征地补偿准备金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预存或结余的征地补偿准备金退回原缴款单位。

第十一条 申请用地或申请先行用地单位缴纳的征地补偿准备金不足的,由该单位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及时补缴。

第十二条 征地补偿准备金实行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分账核算,不同建设项目、不同批次建设用地的征地补偿准备金不得混用。

第十三条 各级监察、财政和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征地补偿准备金的监管,对弄虚作假或违规挪用、混用、拖欠、截留征地补偿准备金的,由有关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肃查处。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四条 各市、县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办法制订具体实施细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区、各部门应按照《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要求及职责分工,积极推进本地区和本部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工作。

有关《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省发展改革委。

联系人:省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处袁业,刘金合

电话:0311-88600509(兼传真)、***

二0一0年五月二十一日

附件:

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维护国家及我省经济安全和利益,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企业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境外非政府组织、科研教学机构等签署或承担执行的涉及应对气候变化和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方面的合作属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

第三条 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应遵守国家及省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及我省可持续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要求。

第四条 在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实行归口管理、分工负责、加强指导。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全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的主管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规划和政策,协调开展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工作,并对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进行审核监督管理。

第五条 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的审核监督管理,是指对全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申请进行审核,对合作条件、协议签署、协议执行进行监督,并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估,使之符合国家及省方针政策及其相关规定,促进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开展。

第六条 各设区市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及各级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开展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中,应接受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管理,按照国家及省有关规定,规范开展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相关合作,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有关情况,同时将合作方案或相关资料送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 执行机构(即与外方签署合同,并承担具体实施任务的单位)实施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应向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实施,主管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书面答复,需组织专家论证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15个工作日内。

执行机构提交的申请应包括合作双方情况介绍、合作目的、合作范围、合作方式、合作期限以及效果评价等内容,并明确合作完成后提交执行报告具体时间。

第八条 在合作过程中需要调整合作内容、实施区域或执行机构的,原执行机构应当向主管部门提出书面变更申请。主管部门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组织专家论证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15个工作日内。

变更申请应包括变更原因、变更内容、变更时间等内容。

第九条 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机构应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定期报告执行情况;合作结束后,执行机构要及时编制合作执行报告,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执行报告应包括合作双方执行情况介绍、合作目的、合作范围、合作方式、合作期限、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第十条 公开发布或对外提供科研成果和相关信息的,应当遵守国家及我省相关规定。涉及下列三种情况的,应当经主管部门同意,主管部门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要组织专家论证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15个工作日内。

(一)与国家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相关的合作。

(二)与国家及我省履约信息通报、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排放预测、观测和监测、行业排放数据等相关的合作。

(三)与国家及我省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政策走向及重大政策、技术选择相关的合作。

拟公开发布或对外提供信息是否属于禁止范围尚不明确的,执行机构应向主管部门查询,主管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第十一条 已颁布的有关对外合作管理办法在管理程序上与本《实施细则》不相冲突的可继续执行。属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适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发展改革委等部委令第37号)。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从其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违反本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或可能危害国家及我省经济安全和利益的合作须及时采取措施终止执行。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部门可暂停其合作,并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主管部门可终止其合作:

(一)未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或申请未经批准,擅自开展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的;

(二)拒不接受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的;

(三)执行机构违反规定发布或提供信息、损害国家及我省经济利益的;

(四)在执行过程中,不按照主管部门要求定期报告执行情况;合作结束后,不及时编制合作执行报告,报主管部门备案的。

广州征地补偿新办法出台 篇8

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市直各单位,中央、省属驻岳各单位:

《岳阳市城区集体土地征地拆迁补偿费用概算审查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四日

岳阳市城区集体土地征地拆迁补偿费用

概算审查办法

第一条为依法规范市城区集体土地征地拆迁补偿费用概算审查工作,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湖南省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湘政发〔2009〕43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岳阳市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的通知》(岳政发〔2009〕16号)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城区范围内(含岳阳楼区、云溪区、君山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风景区)集体土地征地拆迁补偿费用的概算审查(以下简称概算审查)。

第三条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城区集体土地征地拆迁补偿费用概算审查工作。具体工作由市征地拆迁中心承办。

第四条各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负责组织所辖行政区域内集体土地上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调查摸底及概算的编制工作。

第五条市征地拆迁中心主要对下列概算事项进行审查:

(一)对概算事实部分的审查。包括项目、类别、数量等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二)对概算标准部分的审查。包括概算中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房屋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不可预见费、征地管理费及村、组干部误工补助费等所适用的补偿依据及标准是否正确。

(三)对概算计算部分的审查。包括计算方式及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四)其他应当予以概算审查的事项。

对本条第(一)项进行审查时,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抽查率不低于10%,具体比例由市征地拆迁中心根据项目情况确定。

第六条市征地拆迁中心在对事实部分、标准部分进行审查时,发现存在问题的,应将概算资料退回申报单位进行补充;对计算部分或其他事项进行审查时,发现存在问题的,可直接修改或退回申报单位重新测算。

第七条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概算编制报告之日起十日内,对符合条件的,出具概算审查报告;对不符合条件的,退回申报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八条征地拆迁概算审查费用在征地管理费中列支。具体计算比例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国土资源局核定。

第九条其他县、市、区集体土地征地拆迁补偿费用概算审查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上一篇:关于做寿司的作文600字下一篇:7年级作文500字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