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审判监督管理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推荐8篇)

完善审判监督管理 篇1

近两年来,任丘法院不断更新审判质量理念,以拓展案件质量评查职能为切入点,对案件质量全程动态管理的制度和措施,进行了大胆探索,进一步完善了审判质量管理机制。

一、更新审判质量理念,实现“三个转变”。

多年来,任丘法院坚持开展以审监庭为主导、以案卷评查制度为重点的审判质量管理工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运作模式显露了一定的弊端。如有的案情比较简单,矛盾也不复杂,本可以更早更顺利地结案,可是由于法官作风拖拉,在临近审限时才审结,给当事人造成了不必要的诉累;还有的法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态度粗暴、不重视司法礼仪,使当事人对法院和法官产生了较坏的印象等等。而这些通过案卷评查是难以发现的。还有的问题虽然能够发现,但已造成了既定的错误,难以挽回负面影响,不但浪费了司法资源,而且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公信力。

为了革除上述弊端,最大程度地实现提升审判质量,任丘法院党组经过学习考察和研究探讨,不断改进审判质量管理模式,实现了审判质量管理的三个改变:一是质量理念上实现了从“法律质量”到“全面质量”的转变,即过去评价案件质量主要是看程序是否合法,实体是否公正,案卷中有没有“硬伤”,而现在不仅要看这些,还要看案件的社会效果如何,是否化解了社会矛盾,法官在审案时是否遵循了职业道德,是否符合司法仪等等;二是在管理模式上实现了从“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的转变,过去对案件评查项目设立的较少,现在对

刑事、民商事、执行三大类案件,各自从案件审理过程、法律文书质量、卷宗质量三个方面列了约45项评查项目,每一个项目设定了不同的分值,使评价标准进一步量化、细化;三是在监督过程上实现了案后评查向案件全程同步监督的转化,通过巡查立案、观摩庭审、抽查裁判文书、询访当事人等方式,拓展了案件质量监督的范围。

二、调整管理机构,完善评价体系。

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过去,任丘法院对法官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工作作风、业务素质、审判效果、审判业绩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工作,分散在政治处、案件评查室、案件监督委员会、办公室等多个部门,使法官的综合考评工作程序复杂、步骤繁琐,既浪费管理时间,又空耗管理能量。针对上述问题,任丘法院撤消了原有的案件评查室和案件监督委员会,抽调三名法官成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专司审判管理和对法官的业绩考评工作,从而提高了考评工作效率,减少了考评工作流程。其职能是:负责审判质量、效率评估体系指标的汇总、上报、通报工作及指标数据准确性、真实性的督查工作,审判工作运行态势的评估分析工作,案件质量评查工作,优秀法律文书的评荐工作,庭审考核的组织和评比工作,对法官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实行月登记、季考核、半年通报、年终总考评。06年对全院审结的4846件案件的卷宗全部进行了评查,其中发现有问题案件106件,都得到了及时纠正,评查发改案件40件,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一定的经济处罚。通过案件审判质量监督管理,2005年再审案件的数量由45件降至2006年的38件,2005年上诉案件由231件下降

至2006年120件,其中发还改判案件由81件下降至40件,上诉维持调撤率较05年上升15个百分点,全院未出现一件超审限案件。

完善考核奖惩机制。为充分调动法官提高审判质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任丘法院将审判质量与法官的考核奖惩充分挂钩,制定了“以审判管理为中心,以法官队伍为主体”的法官评价体系,从政治思想、审判业绩、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审判效果、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对法官进行同岗同位评价,积分比较考核。为便于操作,制定并实施了《考核管理办法》、《考核奖惩办法》、《案件质量评查标准》、《庭审考评办法》、《优秀裁判文书评定标准》、《信息、调研、宣传工作考评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重点突出以案件质效评查为主体的法官审判业绩考核,从办案数量、审判效率、审判质量、审判效果、审判技能、调研能力等六个方面,将每个环节的考核分解为可直观操作、计分考评的具体内容,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公正合理地进行综合考评,形成真实、准确反映法官综合素质的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建立法官司法档案。任丘法院在规范法官考核标准的同时,为法官每人建立了一本司法档案,分月载明当月收、结案情况;案卷评查存在的问题;所办案件上诉后发还改判情况;申诉、抗诉再审改判情况;执行案件当事人的实体权利是否全部得到实现;涉诉上访和当事人反映执法作风问题等。对于发还、改判、上访的案件,由审判管理办公室进行全面剖析,找出原因,确定承办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提出处罚意见和改进措施。个人司法档案的建立,既是对每个法官全

年工作评价的依据,又使法官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纠正。

三、提高审判科技含量,强化案件流程管理。

任丘法院自2001年开始建设计算机局域网络,选用的软件紧密贴近审判、执行实际,年年升级版本,迄今“案件管理流程”等软件已升级至6.0版本。与之配套法院制定了《案件审判流程管理办法》、《微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规定》,设立了审执限预警、审执限跟踪、月结案情况公示、案件质量通报等制度,通过网络对案件实行全程监督。由立案庭将立案的相关情况输入微机,统一安排开庭的时间和地点,根据繁简分流的规定确定办案期限,利用分案系统将案件分到审判业务庭,由主办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将审理、结案、执行、归档的每一个环节及时输入微机。院、庭长可随时在网上查阅和监督案件的办案进度,对案件运行的每个环节实行全程在线监控,发现临近审限和执限的案件及时向承办人发出《案件催办函》,审限预警系统也会自动向办案人发出警报,提示审限。结案后,由审判管理办公室对案件信息录入情况进行检查,做为法官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整个办案过程在网络上公开化,解决了审判人员办案的随意性,确保了程序公正,使法院审判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转。

四、监督、学习、培训、练兵并重,不断提升法官综合素质。

实践中,任丘法院党组认识到,无论是案件审理过程中的监督还是案件审结后的评查,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审判质量与效率,促使法官的工作避免错误和失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想方设法提高法

官的综合素质,调动其工作的自学性,所以任丘法院积极组织开展了各种学习和练兵活动。

任丘法院先后邀请中国法官学院的教授、上级法院的法官来为干警们授课,授课内容包括裁判文书的写作、司法礼仪和职业道德、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等。每当颁布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时,主管院长都要亲自带队组织相关法官进行学习。此外任丘法院还制定了长期的教育培训规划,鼓励法官进行深造。

为提高案件质量,任丘法院数次开展了庭审观摩评比、裁判文书评比、执行人员能力测试、速录技能考核等评比练兵活动,对其中优秀的予以表彰,并做好立功授奖、评选先进的依据;对表现差的则通报批评,限令其学习改正。

几年来,任丘法院通过对案件质量实行全面的监督管理,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完善审判监督管理 篇2

关键词:审判监督程序,再审事由,抗诉

一、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特征与基本形式

(一)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及特征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即民事再审程序, 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 人民法院认为确有错误, 对案件再行审理的程序, 其主要作用, 是纠错与补救。审判监督程序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审判监督权、检察监督权以及当事人申请再审而引起的再审程序。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对某一法律事件进行再审再议;须由特定机关提出, 不以个人意愿决定;须符合审判条件, 才可以提出审判监督;须具有法律上的错误, 才可以重审;其审判监督的性质与其他审判活动一样。

(二)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基本形式

1. 人民法院决定再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 发现确有错误的, 认为需要再审的, 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 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 发现确有错误的, 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2. 基于检查监督权的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发现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 或者发现调解书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应当提出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法定情形之一, 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并报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上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3. 当事人申请再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认为有错误的, 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 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二、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存在的弊端

(一) 未能合理设置再审管辖

最初, 立法之所以取消原审法院对申请再审案件的管辖权, 是基于原审法院再审可能存在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事人及公众对原审法院管辖质疑等。然而, 最终立法又允许上级法院将再审的案件交由原审法院审理。在审判实践中, 已经忽视了申请再审管辖上提一级的意义。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 指令再审的情形被作出一定限制, 但在审判实践中, 上级法院因为案件积攒数量过多或提高结案率等因素的考虑, 符合可以指令再审的条件的, 一般都会被指令原审法院再审。

(二) 对于再审事由规定过于粗糙

2012年第二次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必须启动再审的十三条情形, 对进一步明确再审条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然而, 并未对这十三种情形从实体、程序及法律适用等三个方面进行区分, 对部分再审事由的规定仍然很模糊。在具体案件中, 可能存在漏洞, 致使其不能很好的发挥依据的作用。

(三) 提起再审的期限不合理

民事诉讼的目的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前提下, 个案当事人的权益有时会被牺牲来维护法律和社会的整体秩序。例如当事人申请再审如若没有一个合理的时效期间的限制, 则有可能会危害交易安全。为了维护司法裁判的公正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性, 时效限制是程序公正的直接体现。在我国, 《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再审的期限为2年, 明显过长, 使一些在判决生效时可以立即发现并更正的错误, 经过2年的救济期间, 早已不符合再审对司法效率和秩序价值的追求理念。另外, 对人民法院决定再审和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 并没有时间限制, 这样“拖长战线”的做法, 很可能造成司法浪费。

三、如何完善我国审判监督程序

近年来, 随着法制建设的逐步进行, 当事人法律意识提高, 由当事人提起的再生屡见不鲜, 基层检察院又没有抗诉权。如果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范围不明确的话, 即会造成大量案件缺乏审判监督这一环节。故而, 完善审判监督程序能够使监督主体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更为司法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一) 赋予同级检察院抗诉的权利

在民事诉讼法中, 只由上级人民检察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这一规定是不合理的。这样导致基层人民法院无法发挥其人数多、力量强的优势, 从而造成很很严重的司法浪费。即便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中加入了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给予检查建议的内容, 但这一规定仍然不足以减轻省级以上检查机关的压力。因此, 法律应当在此部分做一明确规定, 对民事案件的抗诉, 可以由作出生效裁判的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 之一做法不仅可以合理分配案件, 杜绝案件的积压, 更加灵活地解决抗诉案件。

(二) 应将民事裁定真正纳入到监督范围之内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87条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发现有本法第179条规定情形之一的, 应当提出抗诉。”但在实际的运用中, 却存在诸多困难。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对于不能通过上诉、不可以上诉的裁判, 由上级人民法院进行内部监督, 但是法院又通过司法解释来排除外部监督, 这一点显然是不适当的。

(三) 将民事决定也列入检察监督的范围

民事决定是指为了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对诉讼中的一些特殊事项所作的判断。它所解决的问题只是为保障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民事决定一旦做即具有法律效力, 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不得提出上诉。民事决定的形式只能通过发《纠正违法通知书》以及检察建议的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对法律规定可以复议的, 可以申请复议, 但在复议期间, 不停止民事决定的执行。这样的规定在实践中, 显现出其狭隘和不完善的一面。因此, 人民法院所做的民事决定列入检察监督中是非常必要的。

(四) 完善当事人申请再审制度

重新确立民事再审受理制度的重点是当事人的再审申请权利是否得到保护。当事人一旦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再审, 就意味着再审程序的启动, 即使法院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或驳回。当事人申请再审制度的完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因素:

七、再审事由必须具体, 便于人民法院提起再审。

八、是否再审决定必须经过再审前审查。

九、申请再审期限须缩短, 时间过长, 不利人民法院进行审查。

十、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次数限制在一次, 不允许多次提起再审, 防止司法浪费现象的发生。

(五) 对于法院提起再审的限定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 法院担任的角色一般是消极而非积极的, 这就应了在民事审判活动中遵循的“不告不理”的原则。无限制地赋予人民法院提起再审权会造成法院恣意的行使权利, 影响审判的公信力以及人民法院的威信以致产生不良后果。因此, 法院提起再审的权利应当得到一定的限制, 而不是笼统地归纳列举为有权对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提起再审。

四、结语

近几年来, 许多国家对民事再审制度均进行了改革, 在尊重当事人私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索。我们不仅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 也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 建立科学并符合国情的民事再审程序。我国民事审判监督制度有很好的过去, 为实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实现法律公正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对案外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法律实践中, 发现并解决更多的弊病和问题, 使我国民事诉讼法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常惦.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3]姜启波.民事再审制度改革与前景展望[N].人民法院报, 2007 (5版) .

[4]苏泽林.民事诉讼法修正后审判监督工作的方向[J].审判监督指导, 2007 (2辑) .

[5]孟德花.民事再审程序修订评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9 (1) .

[6]陈崇诺.浅析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缺陷[J].法制与社会, 2009, 9 (中) .

[7]张学武.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论坛, 2008 (4) .

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篇3

一、现行刑事审判监督制度存在的不足

一是有关监督措施的具体程序缺乏规定。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1条第3款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由院长主持,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列席”。该条规定了检察长可以通过列席审判委员会的方式来监督刑事审判活动,但是法律对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的有关程序缺乏规定。这必然影响到该监督方式的实施。司法实践中检察长几乎不列席审判委员会的事实则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检察机关无法对刑事自诉案件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现行刑诉法只规定了检察机关对公诉案件的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途径和措施。而未明确规定对自诉案件的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途径和措施。实践中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往往把审判监督的注意力放在刑事一审判决的审查上,法院刑事自诉案件的审判活动成了检察机关诉讼监督空白地带,影响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实现。

三是检察机关监督手段单一,缺乏有效保障机制。检察机关提起抗诉后仍由法院裁定。很多案件上级法院裁定均维持原判。检察机关对法院驳回抗诉的错误裁定往往束手无策。此外,检察机关的《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又缺乏强有力制约作用,法院一旦不予采纳。这些监督形式就显得苍白无力。

四是检察机关对刑事审判程序监督不力。检察机关的公诉部门多年来一直存在着案多人少的状况,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监督无用和监督影响团结的认识误区,甚至怕一旦得罪法院,法院对某些案件作无罪判决就会影响年终考评。因而对法院的有关案件久拖不判,宣判日期不通知,判决书延迟送达等违反程序的做法熟视无睹。

二、完善审判监督的几点思考

一是建议在立法上加以完善。刑事诉讼法新一轮修订工作已经启动,而完善刑事审判监督理应成为修订的重要内容之一。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当组织专门人员到基层检察院就刑事审判监督中存在的立法方面的缺陷和问题进行认真调研。向立法机关即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立法建议,同时,要规范检法两家的司法解释,真正做到立法上完善。

二是强化刑事审判监督意识。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的“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专题教育活动。以及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目的都是要求检察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在履行刑事审判职责时,切实做到指控与监督并重、打击与保护并重、实体与程序并重的意识,确保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三是改革组织机构,完善监督机制。我国现行的刑事审判职责主要由各级检察机关的公诉部门承担,公诉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致使公诉人无暇顾及审判监督工作。加之法院判决直接关系到对公诉人办案质量的评定。无力监督、不想监督和不敢监督严重制约着审判监督工作开展。可在检察机关内部设立专门的诉讼监督职能部门。将刑事诉讼活动过程中的侦查、审判和执行监督职能归并于这一职能部门,统一组织实施。这样就避免了办案人员之间为了搞好关系而疏于监督制约。确保监督的质量和效果。

完善审判监督管理 篇4

[摘要]:立案权与审判权的分立、程序性权利与实体性权利的分立、当事人与承办法官的分立,是审判流程管理存在的价值基础;而监督管理与服务的结合、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结合以及审判流程各环节之间的结合,是完善审判流程管理、实现司法公正的途径。证据交换、庭前调解、再审听证等制度是审判流程管理的新突破。

[关健词]:基础、分立、结合、突破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级法院都在推行审判流程管理模式的经验和做法,还有一些法院进行了其他有益的尝试。这些改革一扫以往重实体、轻程序的流弊,高举程序公正的大旗,将整个审判活动置于严密的监督之下,以公开保公正、以公开促高效,是在当前体制下从法院内部解决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的有效途径。由于司法公正本身包含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部分内容,如何使这两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程序公正有效地保障和促进实体公正,是当前法院审判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存在的价值基础

目前实行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是在法院内部实现立审、审执、审监分立,特别是在立案权与审判权分离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审判程序的动态管理与控制,从而使审判工作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监督,达到分权制衡、权责统一,以促使审判公开、公正、高效、有序、文明、廉洁地进行。

这种改革模式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和实现司法的公正,笔者认为有以下的理论基础:

第一、立案权与审判权的分立。在立审不分的情况下,一个案件能否受理,往往要受到多种因素尤其是实体因素的影响,比如案件的事实和证据、案件审理的难易程度、案件当事人的背景等方面,而不完全取决于案件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不一定都能被受理,有些案件被排除在法院的大门之外,从而排除了司法管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自然得不到保障,司法的公正也就无从谈起。实行彻底的`立审分立,有助于立案标准的统一,能够改变当事人有冤无处伸的状况。只要符合法定的立案条件,从事立案审查的法官就应依法受理,而不应也不需要去考虑审判案件的法官如何判决的问题。这样就解决了“告状难”,防止了“踢皮球”现象,减少了社会上潜在的矛盾,为当事人有效地解决纠纷铺平了司法道路。另一方面,立审分立也是出于保障案件公正审理的需要,防止审判案件的法官在审查起诉时形成主观预断,或产生某种偏见,或不适当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以至于对以后的判决产生不良的影响。

以立审分立为基础和中心,进而实现审监分立、审执分立这三个分立,是减少和遏制诉而不立、立而不审、审而不判、判而不执等司法怪现象的有效措施。

第二、程序性权利与实体性权利的分立。我们通常说,实体公正是相对的,而程序公正是绝对的,说明程序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实体,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实体还要重要。只有保持程序的正当性,使案件的实体审判始终处于程序的有效控制之下,成为程序发展的必然,才能确保司法的公正。要想杜绝审判过程中法官办案的随意性,就需要用程序加以控制,使程序成为约束法官行使审判权行为的准则,而不是法官用来为自己服务的工具。比如说,法律关于延长审限的规定,应当属于案件在特殊情况下不能审结的补救措施,而不是法官在正常情况下怠于行使审判权时所寻求的藉口。因此,将法官原本享有的部分程序性权利从审判权中剥离出来,使审判案件的法官对案件的进程(比如开庭日期的确定等)失去决定权,只能在他人为其设定的程序轨道上被动地前进,而没有停止或后退的权利。这样一来,法官审判权的行使便有了紧迫性,案件的审理情况将随

完善审判监督管理 篇5

在民事诉讼实践中,当事人缺席有三种情况:一是原告起诉时已知被告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因而被告自始至终没有参与诉讼,法院适用的是公告送达;二是原告起诉时被告住址明确清楚,且法院也依法送达了应诉通知书,但被告既没有到法院应诉,也没有出席开庭审理;三是当事人在开庭审理期日届至时,没有按照开庭传票的要求出席庭审。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缺席审判的规定仅限于第三种情形。本文将针对前述两种缺席情况并对它的缺陷试作探讨。

一、怎样理解缺席审判的现行规定

(一)被告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案件在原告起诉时,被告客观上已处于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状态的情形在实践中并不罕见,特别是离婚案件和债务纠纷案件尤其多见。

1、对起诉之始被告就属于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起诉。

如果原告不能提供被告明确的地址,有的法院就不予受理。依《民事诉讼法》第110条的规定,起诉状应当载明被告的工作单位或住址,倘若诉状中缺失该内容,经限期补正仍不能完善的,法院以起诉状内容有欠缺而不予受理应当也符合法律的规定。但是,如果原告确实不知道被告的下落或住址,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就有损害原告诉权之嫌,特别是在被告故意隐匿自己时尤其不公。正是在此意义上,对起诉之始被告就属于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起诉,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和具备其他的内容要求,法院就应当受理。原告可能明知被告的下落或住址,但恶意向法院声称确实不知道被告的下落或住址。基于此,法律要求原告起诉时提供被告明确的住址或工作单位是合理的,事实上,这应当是“明确被告”的要素之一。由此看来,对原告声称被告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起诉是受理还是不受理各有道理。

笔者认为,基于保护诉权的需要,对这类起诉法院应当受理,但立法应当对此设置预防机制和救济机制。预防机制的立法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其一,一般情况下,原告对被告下落不明的事实或已经搬迁的事实应当举证证明;但为避免加重原告举证负担,原告对此的证明标准可以不必苛刻。其二,原告谎称被告“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应归于诉讼欺诈的范围,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至于救济机制的立法内容,应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诉讼的任何阶段,如果法院认为原告有诉讼欺诈嫌疑时,可以依职权调查被告的下落和住址;二是被告在诉讼的任何阶段都可以以原告有诉讼欺诈为由请求驳回起诉;三是原告诉讼欺诈应当成为被告对生效的缺席判决提起再审之诉的法定事由。

2、对被告“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案件。

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不得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该解释意味着法院审理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必须适用普通程序,其目的在于表现一种应有的慎重,以免在被告缺失而无法实施辩论的情况下法官滥用裁判权。这种防范确有其必要,毕竟原告与独任法官恶意串通的几率比与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法官恶意串通的几率要高得多,更何况这种恶意串通的后果基本上都是原告胜诉,且挽回这种恶果的成本太高,甚至有时对被告造成的损害将难以逆转。因此,对于原告在起诉时声称被告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案件,立法应当将其排除在独任制的适用范围之外。但须指出的是,尽管被告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案件应当适用合议制审判,但并不意味着必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普通程序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程序,其适用前提应当以双方当事人都参与为前提,如果一方当事人自始至终都不参与,就无所谓普通程序的适用问题,同理,简易程序也无所谓适用与否。由此旨在说明,当被告在诉讼之始就缺失时,立法应当设置专门的审理程序——可以称为缺席审理程序,其内容包括诉讼之始的缺席和诉讼中的缺席,因而可以适用于任何阶段当事人缺席的情况,当然,对不同的缺席情况的规定应当有所区别。

3、对经公告送达后,被告不应诉、不出庭问题。

笔者认为,被告不管基于什么原因不应诉,都不能减免原告对其主张事实的举证责任,理由有二:其一,被告不应诉并不等于至开庭期日时不出庭,实践中有相当部分案件的被告都不提交答辩状和证据材料,但仍然出席开庭审理。被告既然有出席开庭审理的可能,原告就必须为其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材料,以便被告质证;其二,无论被告应诉与否,都要求原告履行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也是控制原告进行诉讼欺诈的预防措施之一。在此理由下,被原告声称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案件,如果被告在公告送达后仍未出现的,原告所主张的事实和提出的诉讼请求不能当然地视为被告自认。

(二)对被告既不应诉又不出庭的处理。

此种情况以被告并非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为前提,即在法院已经依法送达应诉通知书和开庭传票后,被告无故不应诉和不出庭。法院依法送达应诉通知书和开庭传票后,可能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被告虽然没有进行提交答辩状等应诉行为,但却出席了开庭审理;二是被告虽然进行提交答辩状等应诉行为,但却无故不出席开庭审理;三是被告既未进行提交答辩状等应诉行为,又无故不出席开庭审理。对于第一种情况,被告丧失对原告起诉状的内容主张不同意见的答辩权,但仍然享有出席开庭审理的权利,并有权对原告出示的证据材料进行质证的权利和对案件的法律适用发表意见的权利。对于第二种情况,应当按照无故不到庭的情形处理。至于第三种情况,既需要理清一些理论问题,又需要完善相关的立法。

首先,如果被告并非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且已收到法院的应诉通知书却逾期无故不应诉。笔者认为;立法不应采纳“视为自认”说,理由是:“视为自认”说的成立必须以被告的质证权前置为前提,即被告的质证权与答辩权是合一状态的,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应诉中的答辩仅针对起诉状所陈述的事实和诉讼请求,并不针对原告的证据材料和法律的适用问题。事实上,被告在收到应诉通知书时并没有同时收到或全部收到原告提交的证据材料,因而答辩权本身不可能针对证据材料。因此,被告逾期不应诉,丧失的只是对起诉内容提出异议的权利,但并未丧失对原告提交的证据材料的质证权,也不应该丧失对法律适用问题的辩论权,故被告依然享有质证权。那么,被告对证据材料的质证结果有可能使原告主张的事实不能成立,但如果采用“视为自认”说,势必会使背离客观真实的判决的几率加大,而这是有悖于诉讼公正旨意的。再者,就“谁主张谁举证”而言,原告主张的事实是否成立应当由他自己证明,被告没有证明其主张是否成立的义务。其次,被告逾期无故不提交答辩状时。笔者认为,当事人最基本、最重要的诉讼权利是参与诉讼权和知情权,为此,立法不能因为被告未行使某项诉讼权利而使其丧失其他诉讼权利,更不能因此而不让其知晓原告提供的证据材料,而且,被告不提交答辩状,并不等于其不提交证据材料。基于此,当被告逾期未提交答辩状时,庭前程序还应当依法进行,既要保证被告享有合理的举证期限,又要保障被告在开庭前对原告诉讼材料知情权的实现。再次,被告无故既不应诉又不出庭时。既然被告不应诉并不产生对原告起诉所主张的事实和诉讼请求推定自认的效果,而且庭前程序依然继续进行,那么,在依法向所有当事人送达开庭传票后,开庭审理同样应当依法如期进行。如果被告无故不到庭,法院仍应进行审理。其审理程序和判决原则与前述关于被告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案件相同,即由法庭对原告提出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查、询问和认定,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材料没有疑义,能够达到证明要求,且诉讼请求具有法律依据的,应当判决原告胜诉,反之,则应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二、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完善

(一)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或制定相关司法解释,对缺席予以重新界定。

关于缺席不同国家有不同规定,广义的缺席包括不出庭和未能在诉讼行为期间实施诉讼行为,如不行使法律规定的抗辩;狭义的缺席仅指当事人于言辞辩论日不到庭。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缺席是指当事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其中缺席不但要有未出庭的事实,还得有主观上的故意,给实际审查认定带来困难。为了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的程序利益,促使当事人正确行使辩论权,应把缺席界定为当事人在传唤的开庭时间未到庭;到庭未进行答辩即擅自退庭,视为未到庭。对于法庭主持调解阶段当事人未到庭或中途退庭不应视为缺席,法庭根据事实和法律所作出的判决为对席判决。

(二)原、被告一方缺席时,根据对方当事人申请,统一采用判决方式终结诉讼,避免诉讼程序无休止地被重复启动。

在现代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被认为是推动诉讼进行的主体,法院应对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予以必要尊重,同时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我国民诉的一项基本原则,在缺席审判时,不应区分原、被告地位,应根据“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立法精神,法院对未到庭当事人已经提出答辩状或其他诉讼材料的,法官应依职权认真进行审查,对于缺席方的合法权益应受到充分考虑,使案件处理结果在实体公正方面尽可能接近对席判决所达到的程度,而不是不分情况一概判决缺席方败诉。

(三)一定限度赋予缺席方对缺席判决的异议申请权。

缺席审判制度的模式,国际上一般分为:缺席判决主义和一方辩论主义,其中缺席判决主义对于缺席的救济往往通过异议申请程序,即缺席方对缺席判决不服,可在一定期间内提出异议申请而不是上诉,从而使原判决失去效力,诉讼恢复到缺席前状态。如德国让缺席方承担有关费用的规定以防止异议滥用;如美国则在异议制度方面规定只存在法定“正当理由”时才能撤销缺席判决。一方辩论主义指一方缺席时所作判决视为对席判决,对于对席判决,缺席方不能提出异议。在我国,由于缺席判决一般是在当事人缺席原因不明时作出,一定限度赋予缺席方缺席判决异议申请权,有利于更好协调民事诉讼中的实体公正和与程序公正,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等价值的衡平。根据我国法院的内部设置,缺席方异议申请可以向审判监督庭提出,并须相关证据支持,经审查异议成立可能撤销判决,但不管今后结果如何,缺席方必须承担对方再次出庭所造成的损失。此外,该审查只限于异议而不涉及案件实体情况。论民事诉讼庭前程序的完善

刘晓芬

摘要:所谓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而审理前的准备,则是指法院在受理原告的起诉以后到开庭审理之前,由案件承办人员依法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的总称。它是普通程序中开庭审理前的一个必经阶段,是保证庭审质量、提高庭审效率必不可少的基础,是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必备前提,对于保护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保证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做好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的意义,庭前准备的内容,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现状以及如何规范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阐明笔者在庭前准备这一问题上的个人见解。

一、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的重要意义

从当今世界各国的民事诉讼立法来看,都有关于审理前准备的规定。尽管各国在程序的称呼和具体内容甚至于诉讼功能上存在较大区别。例如,日本《民事诉讼法》第168条规定,“法院认为有必要整理争点及证据时,可以在听取当事人意见后,将案件付诸准备程序”。又比如,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民事诉讼规则》在第六章“开庭审理”之前,设置了“发现程序”,其中分别就当事人向对方收集证据与案件情况、审前会议、审前和解等问题作出了规定。庭前准备程序是普通程序中开庭审理前的一个必经阶段,是保证庭审质量、提高庭审效率必不可少的基础,是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必备前提,对于保护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保证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切实维护当事人的。

二、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的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3~119条以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审理前准备阶段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⒈ 在法定期限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限期被告提出答辩状,并在法定期限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通过此项工作的完成,有助于双方当事人在开庭前即了解对方主张的前提下有准备地参加法庭审理,并在充分行使诉讼权利的基础上,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⒉ 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与合议庭组成人员。依照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也可以口头告知,如果已经确定开庭日期的,应当一并告知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开庭时间、地点,以便其按时参加庭审活动。合议庭组成后,应当在3日内将合议庭组成人员告知当事人,以便其依法充分有效地行使申请回避权。⒊ 认真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这里所说的诉讼材料,仅指原、被告双方向受诉法院提交的起诉状、答辩状,以及他们各自提交的有关证据材料。进行此项工作的目的在于使审判工作人员通过认真审核诉讼材料和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来了解案情,审查证据,以便掌握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和需要庭审调查、辩论的主要问题,为在庭审活动中正确地指挥诉讼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⒋ 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人民法院除了应当严格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逐项完成上述必要的准确工作之外,还应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要求,适时进行下列活动:

⑴ 对专门性问题,合议庭认为需要鉴定、审计的,应当及时交由法定鉴定部门或者指定有关部门进行鉴定,委托审计机关进行审计。

⑵ 开庭前,合议庭可以召集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交换、核对证据,核算帐目。

⑶ 合议庭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在开庭审理前让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自行协商解决。

⑷ 合议庭审查案卷材料后,如果认为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经征得当事人双方同意,可以在开庭审理前径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制作调解书发给双方当事人。开庭审理前达不成协议的,合议庭应即研究确定开庭审理的日期和庭审提纲,并应明确合议庭成员在庭审中的分工。

⑸ 开庭日期确定以后,书记员应当在开庭3日以前将传票送达当事人,将开庭通知书送达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外地的,应当留有必要的在途时间。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案由、开庭时间和地点。

二、我国民事诉讼庭前程序的现状

⒈ 我国审前准备模式是为法官而设计的,当事人处于非主导被动状态。从《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现有的审前准备程序规定上看,其主要内容为:法官向当事人送达应诉材料、答辩状副本,法官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和合议庭组成人员,法官进行调查、收集证据,法官追加当事人等。不难看出这些程序规定是为法官而设定的,更多的是赋予法官职责和义务,法官是处于主动状态,当事人是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模式是不利于当事人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⒉ 现有审前准备模式极易促使法院审判职能替代当事人诉辩职能现象发生,容易形成法院与当事人之间对抗局势,不利于民商事审判工作有效开展。因此,法官开展庭前准备工作在当事人眼里显得尤为重要,法官积极主动状况与否,直接影响到审判的社会效果。有的法官为了查明案情,证明客观上真实,积

极主动核实起诉一方的举证材料,甚至亲自收集、补充证据,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违背了人民法院收集证据规则,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和法院收集证据的职能混为一谈。

⒊ 从“一步到庭”审理模式到现有审前准备模式转变,可以看出我国是非常重视审前准备工作的。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为了能够使民商事审判工作与国际顺利接轨,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相应的《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这是民商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否定了“一步到庭”审前模式的合理性,有着极其重大进步意义。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出台之前,《民事诉讼法》对审前程序仅作七条的规定,而《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却细化到八十三条规定,说明了审前准备工作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民商事审判方式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如何规范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

⒈ 确立专门送达制度。在法院内部成立专门执达队伍,从事各类诉讼文书送达工作。送达范围可选定为应诉通知书、起状状副本、答辩状副本、举证通知书、合议庭成员告知书、开庭传票、裁定书、判决书、上诉状等。其程序上的操作亦可按照民事诉讼规定进行。从我国的民事审判实践来看,被告一般均没有按期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答辩状,由此导致原告收到答辩状的时间推迟。这样虽然并未违反民事诉讼法的任何规定,但从实际来看,它使原告因此而丧失了作为诉讼当事人所应当依法享有的对对方当事人诉讼主张的了解权,处于与被告显然并非公平的诉讼境地。为了有效地避免这一负面影响的发生,我国民事诉讼法在这一问题上的规定,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⒉ 服务于庭审原则。审前准备工作的目的,就是要让法官与当事人更加明确案件争议焦点,使法官能够更加熟悉案件情况,当事人能够认清自已的举证方向、举证责任,以增强案件审理的透明度,提高庭审工作效率,起到促进当事人之间纠纷、矛盾化解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讲求服务于庭审这一原则。⒊ 讲求审判效率原则。审前程序准备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法官和当事人做好庭审准备工作,更好地发挥庭审效果,提高审判效率,以防止案件突袭裁判和拖延诉讼现象发生,保障诉讼公正与效益价值的实现。因此,审前程序改革是否趋于完善,很大程度要看审判效率是否得到提高,审判效率明显提高了,才能说明审前程序改革是成功的。因此,审前程序改革要不断寻求工作切合点,以真正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

⒋ 应进一步完善证据展示、交换制度。对于证据多、疑难复杂案件,在开庭审理前应当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展示与交换,证据展示与交换应由法官助理进行主持,或者由法官助理引导双方事人或代理人相互间进行展示或交换,证据展示与交换一般在开庭审理前进行,对于展示和交换的次数,笔者认为可以不加以限制,如果发现故意制造次数或拖延诉讼的,视情形可给予相应的民事制裁。

⒌ 应进一步规范庭前调解制度。明确庭前调解工作由法官助理主持,主审法官不得提前介入。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和解,也可以通过双方代理人之间交换意见进行和解,助理法官在庭前调解中的角色是处于促成和引导的作用。一旦双方达成协议的,仍应由独任法官或合议庭进行确认;不能达成协议,进入开庭审理程序的,庭前调解制度操作也避免了法官与当事人正面接触,起到预防司法腐败作用。此外,庭前调解制度应规范主持庭前调解的人员、时间、次数、场所及把握的原则、遵循的程序等,使庭前调解工作能够按照自愿、合法、有序进行。同时,必须注意将庭前调解与审前准备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二者之间互相能动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庭前程序的改革与完善,对于促进司法公正与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审判实践中,应当更加科学合理地把握好这一程序性工作,以利于全面发挥民商事审判工作效率。同时,能否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一丝不苟地完成审理前的各项准备活动,将直接决定着开庭审理工作的质量好坏与效率高低。但是,在近几年开展的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实践中,却出现了一种主张弱化甚至取消审理前的准备尤其是审前调查而直接开庭的错误做法,也即所谓“一步到庭”。一般来讲,持这种主张的人理由是:为防止法官因此而进行审前调查而先入为主,强化庭审功能,提高庭审效率,在受理原告的起诉后,除进行必要的事务性准备外,不应再进行任何调查活动而应当直接开庭。这种主张是十分有害的。首先,它不符合现行民事诉讼法的明确要求,是一种严重违反程序法的行为;其次,倘若取消审前调查,开庭审理中必将为确定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执点而花费大量时间,反而阻碍庭审的顺利进行;最后,由于目前我国法官的整体素质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一步到庭”模式下的庭审活动可能会因法官素质上的欠缺而中途受阻,最重要的是,还可能因此而影响到裁判的正确做出,损害了国家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审判管理 篇6

管理工作

近日,埇桥区人民法院党组召开全院干警大会,认真传达贯彻落实8月26日全市法院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动员部署,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提升审判管理水平,全力保证全年各项工作的完成。会上,党组书记、院长凤良龙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了具体部署。

一、明确责任目标,开展自查活动。针对省高院下发的《全省法院20111-6月份案件质量评估分析报告》中的18项评估指标,认真对照本院1-8月份的案件重新梳理一遍,核实清楚各项数据,认真总结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问题的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并且提出各项指标年终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将指标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二、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审判管理的核心作用。各庭要在院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审判管理办公室全力协调下,发挥好各庭长审判管理的能动作用。力争达到审判管理能力的提升,审判管理综合效应增强,审判质效提升和审判社会效果增强。

三、加强审判管理的队伍自身建设和审判管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尽快完善审判管理的基础信息平台,打牢审判管理的工作基础,实现全院所有案件运行情况信息化。强调网络化审判管理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审判管理软件系统的运行效率。对全院案件的结案审批权,统一收归到审判管理办公室。并且要求审管办干警加强学习,提高司法管理能力,准确把握审判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法律性。牢牢引领审判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时刻把人民群众的需要视为加强和改进审判工作的重点,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评价审判工作的根本指标。

四、进一步加强案件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要求审管办每月向院领导提交各相关指标的数据和案件运行态势分析,针对案件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各业务庭进行及时督促,总结审判管理经验。

五、严格案件质量评查,勤于审判管理与引导。加强对案件流程管理信息的经常性检查,完善案件质量监督评查标准,强化法官审判业绩考评,切实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坚持定期评查、专项评查与重点评查相结合,坚持纠正错误与总结经验相结合,重点剖析被发回重审案件,评查中发现的瑕疵案件,当事人反映强烈的投诉案件。

六、抓好司法统计分析工作。完善统计数据报送机制,及时汇总、及时核查报送的数据,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坚持对统计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解决问题,提出要求。加强审判态势分析调研,对案件审理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意见建议,为审判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七、完善审判流程管理,跟踪管控审判流程信息,严格执行案件管理报批制度。跟踪案件审限情况,及时对邻近审限案件信息、裁判文书情况,确保案件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地为院领导所掌握。加强对中止、延期案件的及时评查,确保案件报延工作规范、有序,防止规避审限的情况出现。对全院各业务庭审判工作绩效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年底提供全年流程管理绩效信息,提出审判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完善审判监督管理 篇7

一、刑事审判监督的概念和意义

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权, 是指检察机关依法定职权和程序, 对审判机关刑事审判程序以及做出的裁决是否合法、正确, 进行专门监督的权力。

刑事审判监督的意义在于:第一, 确保刑事审判权得到正确使用。刑事审判监督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审判机关的审判权能够得到统一、正确、有效地行使, 刑事法律可以得到正确的适用, 达到有效维护司法公正, 树立司法权威, 保证适用法律一致的效果, 保障公民权利得到有效地维护。审判权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督与制衡, 必将影响审判的公正, 甚至造成错案、冤案。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权能, 其目的就在于通过检察机关在刑事审判过程中行使监督权能, 纠正刑事审判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防止审判机关以及审判人员滥用审判职权, 保证法律的顺利实施。第二, 纠正刑事审判中可能或已经发生的错误。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的第一要务就是对审判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及人民法院错误的判决和裁定进行纠正和弥补。具体到刑事案件的理解认识上, 由于每一名司法工作者的立场观点、知识水平、思维方法、业务素质、实践经验等不同, 使得他们对证据的运用、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的适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 在具体刑事案件的证据运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 出现误判、错判在所难免。因此, 为了防范和纠正刑事审判中可能或已经发生的错误, 充分、有效地发挥对刑事审判活动的纠错功能, 健全和完善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机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二、我国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的现状

近年来, 我国各级检察机关加强了刑事审判监督的力度, 刑事审判监督工作总体上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以及检察机关自身存在的刑事审判监督意识薄弱、监督能力不强等问题, 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从司法实践看, 当前我国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工作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 监督制度存在空白区

现行法律对审判监督的某些方面规定较为原则, 未对具体程序、法律后果等作出明确规定, 造成检察机关在行使刑事审判监督时候缺乏可操作性。而且由于现行的审判监督制度中, 还存在着一些空白点, 使得检察机关行使刑事审判监督职能不能完全覆盖人民法院的全部审判活动。比如忽视审判机关对案件中各方当事人的告知工作;忽视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的方式监督刑事审判活动;对庭审笔录容易产生忽视等等实体和程序上的问题。

(二) 监督职责存在矛盾点

第一, 在刑事庭审当中, 检察人员身兼“公诉人”和“监督者”的双重身份, 公诉人出庭侧重控诉和指控犯罪的职能, 这种让检察人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模式, 注定了检察人员的审判监督职责无法完全的履行。第二, 面对疑难复杂案件法院系统比较经常采用“内部请示”方法, 即下级法院在案件庭审前向上级法院请示, 造成上级法院先入为主, 形成下级院审理、上级院定案, 使检察机关的抗诉等监督方式难于实施。第三, 在重合作轻监督的大环境下, 及检察机关内部争取杜绝无罪案件和撤回起诉的考评办法, 使得检察院的工作不能独立, 需要法院的配合与支持, 从而导致刑事审判监督流于形式。

(三) 监督活动存在滞后性

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障。检察机关依法肩负着监督纠正审判活动中违反诉讼程序行为的职责。然而由于当前我国现行法律没有赋予出庭的检察人员对庭审活动中违反法律规定行为的当庭处置权, 因此在实践中, 检察机关在发现审判机关不符合法定程序的行为时, 只能在庭审结束后进行监督和纠正, 而并不能在庭审进行过程中提出纠正。这使得庭审违法成为既定事实, 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这种监督并不能在发现审判程序不合法之时对其予以纠正, 也不能有效减少错误判决出现, 限制了审判监督效力的发挥, 也起不到确定刑事审判监督权所要求的及时、有效纠正违法审判程序的目的。

三、我国刑事审判监督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一) 完善相关立法及司法解释

完善并扩展刑事审判监督的现有范围。利用立法和司法解释完善刑事审判监督活动的内容, 并将行使途径、方式、程序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例如赋予检察人员当庭提出纠正意见的权力、规范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等相关制度。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同时, 建议把法院全部的审判活动;法院做出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以及法院进行的庭外勘验、检查等调查活动都纳入检察法律监督的范围, 使监督贯穿审判活动的各环节, 同时也能够使检察机关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 形成一个科学的、严谨的刑事审判法律监督体系, 从制度层面上避免出现监督的空白区。

(二) 完善检察机关内部机制

第一, 强化检察人员刑事审判监督的意识。刑事审判监督权, 是检察机关维护司法公正所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要求检察人员加强学习, 努力提高检察人员的诉讼监督能力。在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基础上, 进一步强化刑事审判监督的责任心和监督意识, 真正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

第二, 改进检察机关内部考核机制。要正确看待无罪判决及撤回起诉案件, 取消对无罪判决及撤回起诉案件“一票否决式”的考核。此外, 检察机关的考核体系中还应纳入刑事审判监督工作的内容, 加大对提起抗诉及纠正违法意见的分值, 将监督实效作为评价标准, 从而增加检察人员开展刑事审判监督的积极性。

(三) 完善检察机关外部机制

第一, 检察机关主动与法院建立健全与刑事审判监督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同时结合刚柔并济的监督态度, 对于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 提出抗诉或纠正违法等书面意见;对于相对较轻的违规行为, 进行口头提醒。使刑事审判监督工作既能达到监督效果, 又能避免检察院与法院的明显冲突。

第二, 加大刑事审判监督的宣传力度。以“阳光检务”为依托, 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形式大力宣传刑事审判监督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让人民群众了解并参与到刑事审判监督的过程中来, 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倒逼司法公正的实现。

摘要:人民检察院刑事审判监督权, 是指为保障各级人民法院能够统一、正确地行使审判权, 人民检察院依法定程序和职权, 对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程序以及所做出的裁决是否合法、正确, 依法进行专门监督的权力。现阶段由于法律对刑事审判监督权中事前、事中及事后监督规定的限制、检察公诉权与刑事审判监督权重合等问题, 导致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权能弱化, 因此, 有必要在现有法律框架内, 对刑事审判监督机制予以完善与创新。本文以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权的相关理论为基础, 在了解刑事审判监督权的概念和意义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完善立法、创新刑事审判监督机制、改革检察机关内部考核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完善我国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机制的具体构想。

关键词:刑事审判监督权,审判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卫平.再审制度修正解读[J].中国司法, 2008.

完善审判监督管理 篇8

航运市场低迷引发海事海商案件攀升

金融危机以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影响,航运市场低迷不振,海事海商纠纷矛盾凸显,并以案件形式进入到司法领域。据介绍,2011年,上海海事法院共审结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577件、货运代理合同纠纷682件,累计结案标的达4441万元;审结涉及船舶买卖、修建、租赁等交易活动的纠纷案件35件,同比上升59%;审结海上保险合同纠纷22件,同比上升29.4%,依法判决、调处保险机构承担保险理赔责任累计金额达4076万元;审结保险机构代位求偿纠纷126件,依法支持保险机构实现追偿权利累计金额达3063万元。同时,首次出现了涉及FFA远期运费协议的新类型纠纷;审结船员劳务纠纷21件、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纠纷18件和多起渔业养殖损失赔偿纠纷、渔船权属纠纷、渔船柴油补贴纠纷案件,处理涉及仲裁协议管辖争议及仲裁司法审查类案件21件。

“上海海事法院受理和审结的案件数量在全国十家海事法院中基本保持在前三之列,且每年都有大约5%左右的增量”,针对上述海事海商五大类案件高发,上海海事法院院长应新龙分析认为,近年来,海上货物运输纠纷案件突出,一是受国际贸易市场不景气影响,境外买家放弃提货,导致承运人在目的港无法收取“到付运费”,转而向国内托运人进行追索的案件因此增多;二是一些承运人利用虚设关联公司的方式,隐身背后操纵实际运输事宜,一旦运输过程中发生问题或实施无单放货,便以“代理人”身份规避责任。

而货运代理合同纠纷呈激增之势,主要三个“四分之三”的特点,即追讨代理费、包干费或各类垫付费用欠款的占四分之三以上;货代企业之间的连环追偿占四分之三以上;案件标的普遍较小,金额在5万元以下的占四分之三以上。这些特点折射出货代市场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中小货代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行业现状。

目前航运保险纠纷案件中,与保险机构有关的保险代位求偿诉讼具有相当规模,共计达到196件,远高于因保险合同本身引起的纠纷数量。“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在高端航运保险领域的市场份额还相对较小的行业现状”,应新龙还对船舶交易纠纷案件进行分析,他说,从案件看,相当部分涉及民间个体资本参与。这些个人投资者虽拥有一定的资产规模,但抗风险能力和融资能力毕竟有限,且欠缺涉足船舶交易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经济、法律、技术、财务运作等方面),交易不规范行为比较普遍。

创新完善海事海商纠纷解决机制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海事海商纠纷案件数量可能保持增长态势,航运对海事司法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海事审判白皮书评估认为,航运、金融、贸易关系将日趋紧密,交叉领域新类型纠纷可能不断涌现;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将愈发敏感,利益平衡的考量因素可能更为复杂;航运市场主体的素质及参与水平良莠不齐,航运交易安全需更加值得引起关注;涉外海事案件比例将保持相对稳定,但纠纷中隐含的涉外因素可能更为多样。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上海海事法院受理的船员劳务纠纷达33起,是2011年全年的157%。“国际贸易市场需求疲软,航运业也因此遭到拖累,一些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的苗头因素在航运领域已有所显露”,应新龙认为,不少中小船公司面临运力过剩、资金周转不灵的困难,出现严重亏损,并由此波及到了船员工资发放,船员因此申请法院扣押船舶。但有的船东因债务缠身,在船舶被依法扣押后,便以种种形式“避而不见”、“撒手不管”,船舶扣押期间的日常维护问题、船员在船的基本生活问题都可能成为影响港航安全、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在航运市场普遍比较困难的背景下,上海海事法院针对海事审判涉外因素较多、专业技术性较强、管辖地域覆盖较广等制约海事审判效率提升的瓶颈,优化审判资源和职权配置,一是缩短审结时间,去年该院海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控制在85天以内,较前一年度减少了20天;二是推进海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建设,2011年以调解或和解撤诉方式审结的案件达到74%,调解后因义务人反悔或拒不履行而进入执行程序的仅为7.67%。三是探索开展海事纠纷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对派出法庭辖区内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17起海事纠纷人民调解协议依法作出确认决定。

加快破解航运服务功能瓶颈

“随着上海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进出口船舶日益密集,高端航运要素不断集聚,各种促进航运发展的先行政策、试点项目逐步落地,都使得航运领域中带有趋势性、规律性的现象可能会在上海较早出现,航运建设中的瓶颈、困难可能会在上海较早显露,国际航运市场的最新变化可能会在上海较早波及”,应新龙直言,这既为创新发展,加速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也提出了包括法律上诸多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继2010年首次在全国海事审判领域发布白皮书,本次发布的白皮书专门甄选了10件具有规则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用简明、易懂的“规则要旨”帮助和指引航运主体依法、合规、诚信经营,进一步提升了“白皮书”的含金量和应用价值。而通过揭示航运领域矛盾纠纷多发、易发环节,剖析航运管理中存在的疏漏和制度缺失,还“把脉开方”,重点提出了亟待加强航运服务功能建设的五个方面。

一是航运法律服务队伍规模较小,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据统计,2010-2011年在上海海事法院审理的案件中,担任过诉讼代理人的律师不足百人,涉及的律师事务所仅30多家。从航运发展趋势来看,数量、规模难以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海事法律服务需求。

二是航运专业鉴定、评估机构可选数量有限,其中个别机构的商业化色彩过重,影响了其作为第三方的中立性和权威性。应从政府层面推动建立具有行业指导性和较高权威性的管理、复议、协调机构,增加航运专业鉴定、评估机构的数量,有效引入市场竞争,促进提升诚信度和公信力。

三是航运及航运法律方面的翻译水准与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尚有差距,去年由于合同关键条款翻译有误而引起多起案件纠纷。因此,必须加快对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加强对国际通行示范合同文本的译法研究。

四是与航运相关的金融结算服务,如跟单信用证的流转效率,直接关系到出口企业的利益实现以及对外索赔的诉讼时效。随着上海国际航运、贸易中心对国际结算需求大幅增长,提高银行在国际结算的服务质量已迫在眉睫。

上一篇:全等三角形的教案下一篇:开营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