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2024-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的认识和思考(精选8篇)

对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我国城市社区规模也不断扩大,对城市社区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社区作为一个基层的社会自治组织,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逐渐成为我们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城市社区管理在真正的实践环节面临很多问题。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发展的问题如下:

一、我国的城市社区管理偏行政化

一方面,街道办事处政社不分的状况并没有大的改观,它仍然承担着过多的行政管理职能,工作量过大,经常处于疲于应付状态,其后果是既未能够明显减轻政府的社会管理负担,也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已应有的社会管理职能,致使社区成员越来越高的物质文化生活要求难以得到满足,同时也没有从更深层次上提高广大居民民主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另一方面,作为居民群众自治组织的居委会的工作方式也带有较浓厚的行政色彩,居民没有发言权和选择权,只是被动的接受管理。因为事实上居民委员会受街道办事处的领导,所以其日常工作不得不服从街道的安排,进而也陷入了繁杂的具体事务之中。这不但造成基层社区管理的超负荷运转,减低了管理效能,而且有悖于居委会成立的初衷。居委会行政色彩浓厚,社区自治功能缺失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社区自治的主要载体,从字面上看,居委会只是具有协助政府的义务,并不具有代理政府部门行使职权的行政管理职能,但是实际上社区承担了大量来自政府的职能工作。社区居委会的行政色彩还体现在经费使用、人事任免上。一个自主充分的社区,它对自己的事务有充分的自主决策权,能动用社区财力进行社区各方面的建设,选聘自己需要的人员为社区服务,发展社区事业,为社区居民谋福利。但当前,社区拥有的自治权是有限的,居委会更像是一级基层政府。在经费方面,社区的建设经费、办公经费、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源于政府。对每个社区每年拨多少经费,政府享有充分的裁量权,因而社区的建设状况一般取决于政府的经费投入程度。对社区而言,争取更多的政府经费资助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而社区工作人员则需要获得相应的报酬来生活,因此,社区对政府有极大的依赖性。在用人方面,社区的自主权也是有限的,政府一般掌握着用人权,以保证其各项政策方针得以在社区顺利实行。

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行政机构,对自身行政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造成无权管理或越权管理。社区内的市、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别受各自条条的领导,按条条的指令行事,与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往往造成社区事务相互推诿扯皮。社区内的社会团体等组织没有形成有效的行为规范,让社区成员来共同遵守。对于社区行为越轨者,社区组织也缺乏行政上或法律上适当而有效的惩罚。社区管理运行尚未形成条块结合的监督机制,有关专业管理部门权力过于集中,对它们的工作质量和一些不正之风难以进行监督和制约。

二、社区的资源很难做到真正的资源共享

在社区文化兴起之初,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基本是无偿的,许多社区单位和个人完全不计较得失及报酬,为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市场的日渐成熟,一些社区单位已经不可能长期无条件地提供资源(如体育场、操场、文化中心、文化馆等)。因为资源的利用和共享有成本及消耗,仅仅强调义务与无偿,影响资源所有者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这又是一大困境。

三、社区管理职能分工模糊

四、城市公民对社区管理的参与意识不够

城市社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广度与深度有限。在社区管理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居委会平时几乎不召集居民参加会议,年终也只是邀请一小部分居民代表过来,开个茶话会,通报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谈谈下一年的打算,大家不提出什么异议,会议在掌声中结束。可见,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广度还是非常有限的。另外,即使居民参与,也主要局限于社区居委会组织的选举、捐款捐物、环境整治、治安巡逻、文娱活动等一般性社区活动,对于制订社区整体规划、决定居民群体利益的一些重大问题,普通居民很少参加。可见,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深度也非常有限,自然很难保证参与的效果

一些城市的社区已经进行了一些改革,也已获得初步成效。

1.减少了社区管理层级,提高了社区为民服务的效率

撤销街道办事处,实行区直管社区,打破了原有的社区管理模式,减少了管理层级,实现了扁平化管理,形成了区政府与社区的直接互动,降低了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失真,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居民,有效提高了区级政府办事效率和社区服务居民的水平,为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12)当前,我国基层政府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服务辖区居民、推动经济发展等职责,减少办事环节、缩小政府规模、减小社会管理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建设廉洁、高效、透明的服务型政府已成为社会共识。铜官山区“区直管社区”改革契合了当下社会的发展潮流,重构了城市基层治理结构,从长远来看,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步伐。

形成了区政府与社区的直接互动,降低了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失真,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居民,有效提高了区级政府办事效率和社区服务居民的水平,为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12)当前,我国基层政府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服务辖区居民、推动经济发展等职责,减少办事环节、缩小政府规模、减小社会管理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建设廉洁、高效、透明的服务型政府已成为社会共识。铜官山区“区直管社区”改革契合了当下社会的发展潮流,重构了城市基层治理结构,从长远来看,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步伐。

2.整合了社区的公共服务资源,提高了社区为民服务的能力

一是有效地增加了社区居民活动场所。6个街道办事处和49个社区整合为18个新社区后,节省了大量的办公用房。原有的办公用房除满足新社区工作用房外,全部作为居民服务、活动场所,大大增加了社区居民文化活动用房。二是降低了社区的财政资金需求。社区数量的减少,使得社区工作者人员经费支出和社区办公经费支出大幅减少,大大降低了区级政府的行政成本。三是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素质。改革后,一方面精简社区工作者队伍,另一方面部分区直部门、街道办事处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调整优化了社区工作者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改革前的街道、社区共有工作人员569人,改革后精简至49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作人员也从40.9%提升至53.8%。(13)四是社区全员网格化管理的施行,有效地激发了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社区工作者变被动服务、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代理服务,大大提高了社区为民服务的能力。3.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理顺了基层政府与社区居委会间的职责关系

“区直管社区”综合体制改革撤销了街道办事处这一“二传手”,彻底改变了政府治理机制和权力运行方式。经过改革,原由街道办事处办理属于区直部门履行的行政执法、审批、管理等职责全部归还有关职能部门,属于社区自治组织、民间组织履行的职责分别归还给这些组织,形成了区直部门和各类组织各归其位、各尽其责、各履其职的局面。此举最直接的成效是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区政府各职能部门由后台发布指示命令的“大爷”变为在前台提供服务的“仆人”,这一转变减少了居民的办事环节,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增强了政府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也对政府自身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各政府职能部门需不断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4.扩大了居民参与的范围,深化了社区居民自治

社区居民自治是社会的发育、社会组织的生长、社会权利的回归,是居委会组织动员下的有序自治。新社区成立后,首先通过直接差额选举社区居委会成员,调动了社区居民关注社区事务的热情,增强了社区居委会联系居民、服务居民的意识,改进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质量,使得社区居委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居民“代言人”。同时,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成立,集中办理了社区行政性事务,简化了居民群众的办事程序,缩短了各种业务的办结时限,有效地减轻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负担,进而使居委会有更多的精力带领社区居民组织开展居民自治。此外,社区社会组织的成立和各类社区公共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居民参与的范围,拓展了社区居民自治的成长空间。

第一,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来培养社区居民 的参与意识,进行宣传教育时必须注意宣传方式。首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要注意宣传的广泛性,尽量使各个层次的居民都能接受,可以让那些具有公益意识和能力强的居民骨干来作示范,以达到宣传教育的效果;再次,要避免宣传教育方式的单一性,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这样容易被更多的居民所接受。第二,可以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首先,要培养一定数量的志愿者和热心于公益事业的社区领袖为社区服务,在社区当中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树立正确的互助意识;其次,要培育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让社区居民有一种社区意识,把个人利益与社区紧密地联系起来;再次,要培养民主与宽容的社区氛围,它是志愿者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认同机制,是志愿者行动所必需的社会性基础设施。

1、坚持和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2、增强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

3、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健全社区服务体系

4、重塑社区公共文化,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对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篇2

关键词:城市社区管理,涵义,成功经验,建议

当前,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人们生活的空间越来越趋向于社区化, 人们自由积聚在社区生活, 逐步取代了过去院落划分的生活模式。无疑, 社区是城市化进程和住宅私有化的产物, 同时也是城市社会事务管理的基本单元。当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积聚在社区, 如何对这些社区人加强有效管理, 促进社区健康发展, 日益成为人们思考的课题。

一、正确理解社区及社区管理的涵义

“社区”是社会学中的基本概念, 最早是在德国社会学家斐迪·滕尼斯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一般认为:社区就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 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基本构成要素有四个方面:一个相对稳定的人文区位意义上的地域。特定的区域不仅是社区成员活动的基本空间场所, 而且社区成员的活动方式乃至思想感情也都被打上区域的烙印和特征。二是一定规模和具有同质性的人口。

一般来说, 社区管理是在政府的指导下, 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自我管理。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各类深层次社会矛盾层出不穷, 社区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目前我们习惯采取的“行政主导”式社区管理体制, 与发展基层民主自治的时代要求截然相反, 需要我们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管理创新工作, 也是完善城市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建设、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和有力保障。换句话说, 社区是党和政府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 社区稳则社会稳, 社区强则国家强, 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

为了切实推进社会管理, 加强和改进社区管理, 必须紧密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积极探索创新社区管理模式, 通过完善制度, 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优化社区环境, 整治社区治安, 才能不断推动基层社区党的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平安建设以及社会管理的全面发展。

二、各地在社区管理中的成功经验

当前全国普遍对社区管理进行了深入探寻。总体来说, 有益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内蒙古乌海:市委、市政府将社区建设工作列入每年的年度考核目标和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 并与各区、各部门签订责任状, 充分调动全市上下建设社区的积极性。健全了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社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并将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 配备了编制。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整合资源、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 科学规划社区布局, 实施行政区划调整, 将292个社区 (村) 调整为86个, 使社区功能更加集中和突出, 资源配置较为优化合理, 管理职责较为明确。将社区规模扩大到3000户左右, 有效整合各部门在社区的机构、人力、财产, 实行资源共享, 构建社区“十分钟服务圈”, 设立社区文化站、卫生计生服务站、综治工作站、老年人谈心室、老年人日间照护室、老年学校等服务功能。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立民政救助等七个社区服务窗口, 基本满足了居民劳动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服务需求, 居民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到各类基本服务。

上海宝山区:居委会整合了小区内在资源, 开设了24小时党员志愿者“服务热线”, 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服务。服务点开设了家电维修、水电工维修、法律咨询、医疗咨询、房产咨询、心理咨询、理发磨刀、声乐指导等各项服务内容。

创意性地开设了“民生微博”, 在网上注册认证微博, 每天上网发布就业政策、计划生育咨询、经济适用房、小区新鲜事等一系列民生信息。每月25日为理论小组学习日, 每月18日为党员、群众骨干学习日, 每月13日为读书日, 党支部、楼组、家庭联动学习, 小区理论学习小组成员自行备课, 撰写学习理论心得体会, 同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小区建设和管理、促进小区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小区内已培育了一批学习型楼组和学习型家庭, 学习型先进个人。

四川德阳市: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编制成该市“十二五”专项规划, 以项目促试点, 以点带面, 把社会管理创新纳入“十二五”规划, 确定建设项目191个, 计划投入超过52亿元, 并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挂帅重点项目。

德阳将全市社区划分为七类, 即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灾区新型社区、城乡结合部社区、移民和征地拆迁安置社区、产业园区社区和企业“家委会”, 分类施治, 探索加强不同类别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的基础工作。

社区综合服务站、警务室、矛盾纠纷调解室、青少年科普工作室、“悄悄话语室”一应俱全。包括了治安管理、人口数据、两新组织、法律援助、义务教育等10多个方面内容、涵纳46个市级部门的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功能的平台, 让原来被称为“中转站”的便民服务室, 真正转变为处理问题的“终点站”, 使群众“走进一个门, 能办多件事”。

综观我国部分省市地区在社区管理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有许多方面可以学习和借鉴。对比其他地区, 山西省各地也积聚了许多社区管理工作的有益经验。

比如, 阳泉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站, 完善监管组织网络。不断强化困难群体信息库建设, 完善重大病救助、帮困助学救助、临时救助等救助政策, 扩大受益面, 保障群众基本权益。长治:在城市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机制, 以实行社会管理服务的全面有效覆盖。晋城:社区党支部始终把稳定与发展摆在了社区工作的首位。太原:把社区划分为一个个“网格”, 由社区专职工作者担任“网格格长”, 拟实现管理无盲区。“网格格长”负责采集网格内人口、房屋、单位、计划生育、综治信访等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各类基础信息。之后将收集到的信息上报到社区、街办、区三级平台, 建立数据库, 方便及时查阅。通过成立各种居民自治组织, 让居民自己管理楼院, 最终实现无人管理楼院的长效治理。

三、切实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管理工作建议

通过对各地社区管理经验的梳理, 探索由街道管理体制向社区管理体制转变, 统一规划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站) , 承接街道办事处和各相关部门服务功能延伸到社区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 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 与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

要切实加强和改进社区管理工作,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同时应提供必要的保障。

一是依靠上级部门统筹协调与司法、公安、计生、移动、消防、环保、教育、医院、社会福利等部门的关系, 尽可能与多部门分头治理社区中存在的上述部门管辖范围内的问题, 尽可能为社区居民服务, 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水平。提供组织保障。政府将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工作纳入对市、县、区的目标责任考核, 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要按各自职能和权限, 支持社区服务管理创新。二是对包片管理和具体负责的领导干部要严格考核, 避免形式主义, 对具体的责任人在提高相关待遇的基础上要严格考评。切实抓好管理队伍建设, 把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和组建居民自治组织结合起来, 齐抓共管。提供机制保障, 将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考评体系, 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畅通服务渠道, 提高服务水平, 对居民的合理要求要有人负责, 由部门落实, 避免踢皮球现象, 真正把居民诉求合理解决好。提供资金保障。财政安排专项经费, 用于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平台搭建等, 各市、县、区财政负责落实平台维护、数据采集更新、硬件建设、网格管理员培训等费用。市、县区要安排必要的经费, 专项用于社居委换届、社区“两委”正职和相关工作人员培训等。

结合先进的社区管理工作的经验, 建议做好以下推进社区管理工作的“四化”建设。

1. 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

把社区划分为若干责任网格, 将人、地、物、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 实行“多网合一, 一网多格;一格多员, 全员参与”, 实现社区管理的全覆盖, 并建立起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和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

2. 推进社区组织化建设。

首先, 要按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 加强社区居委自身建设, 增强居民开展自治、提供公共服务和监督活动的能力;其次, 通过“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等方式, 打造一支服务社区、政府与社会支持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三是落实工资福利待遇。创新社区工作者培养和选拔机制;四是在社区服务工作机制、监督评估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 使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3. 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首先, 建立统一的社区基础信息数据库。统筹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房产、卫生、教育、文化、交通、工商等信息资源, 实现对社区人、地、物、情、事、组织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其次, 统一技术规范要求, 重点突破, 分步骤实施。推进智能化住宅小区 (楼宇、家庭) 建设。在有条件的社区, 推进水、电、气等城市公共事业消费和通讯等个人消费的自动记录和付费, 加快推进住宅小区安保电子监控建设;三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在平台建设、运营、维护、管理等方面, 依据政府采购管理规定, 积极探索“服务外包”、“以租代建”等成功建设模式。

4. 推进社区服务化建设。

逐步建立设施配套、功能完备、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 形成较为完善的市民“十五分钟生活圈”。在每个社区设立“一站式”办事大厅, 提供便捷、规范的行政服务。建立居家养老和残疾人服务中心, 面向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护理、康复、精神慰藉服务;建立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 面向未成年人提供陪护、兴趣培养和学习辅导服务。采取政府扶持和社会化运作相结合, 通过项目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 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机制, 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社区服务业。动员党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青少年学生等参加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建立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和监督评价体系, 使社区服务标准化、连锁化、专业化。成立秧歌队、武术队、健身队、夕阳红合唱队、门球队、曲艺队等社区文艺团体, 举办社区邻里节、社区文艺汇演、社区运动会等活动, 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增进社区居民间的关系, 增强社区凝聚力, 打造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景观。

参考文献

[1]周小亮.保障改善民生制度建设的理论回溯与框架构建[j].福建论坛, 2012 (12)

对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篇3

关键词:城市社区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6—0075—02

社区认同感就是社区成员自觉把自己归于社区,外在表现为一种归属感,其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思想意识。而社区归属感,就是社区成员对本社区有认同、喜爱和依恋、参与的心理感觉和行为,其主要体现是认同前提下的参与。因此,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两者关系极为紧密,认同是前提,归属是结果,归属感的增加将强化认同感的提升,而认同感的不断提升也将促进归属感的增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入发展,以单位体制为基础的社会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型,城市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已由纵向整合为机制的单位体制转向以横向整合体制为特征的以“块”管理为主的社区,“单位人”正向“社会人”、“社区人”转变。在这一背景下,要使

社区和谐,培育社区成员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城市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现状

我们调研中发现,当前很多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处于弱势状态。其表现为:

1.居民对社区知晓度偏低。我们在部分社区调研和统计发现:在每100人为一个单位中,有90%以上的人不知道社区的含义和来历,单位在职职工对社区知晓度更低,不到10%;有70%的人说不清社区的职责;主动了解社区情况的居民不到40%;除少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困难家庭、业主委员会委员、物管人员以及极少数学生和家长外,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社区在哪里;70%左右的人在了解信息、解决问题的渠道选择上仍然更倾向于相关职能部门;新建小区的居民与老小区居民相比,对社区的知晓度要更低。

2.居民邻里之间互助度不强。互助度不强也是社区居民对自己的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体现之一。统计数据显示,70%左右的邻里互不相识,互相都有一定的戒备性,“一墙之隔不了解”的现象呈普遍状态;80%左右的社区居民之间缺乏必要和正常的交往,相互之间交流联系方式的行为更是缺乏;90%以上的邻里纠纷的发生更倾向于互不相识的居民之间;85%~90%的人选择对社区困难居民的临时性帮助和紧急救助更依赖于相关部门而不是社区内居民;上述现象在新建小区中尤为严重。

3.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度较低。社区参与度主要是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各项建设的行为表现。调查显示,70%以上的居民没有或极少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在私事和参与社区活动发生碰撞时,60%的人更愿意选择前者;在参与社区建设是否需要建立一定的利益补偿机制上,60%以上的居民选择需要;70%以上的居民认为,在熟悉的居民、朋友等吸引或带领下,主观上更加愿意参与社区建设,而不是政府或社区代表组织社区居委会的通知或要求;在某些社区集体活动中,65%以上的居民认为不完全是自愿参加,一定程度上存在“面子”问题或预期利益问题;占社区居民总量很少的个体、私营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少数大学生等相对同样数量的“上班族”而言,参与社区建设的比例稍高。

二、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弱化的原因分析

1.社区管理模式难以快速进入社区居民的自主意识。长期以来,单位是我国城市居民的基本组织形式。单位不仅是社会成员的职业场所,而且是职工的政治归属、福利载体,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单位无所不包。单位体制是一种纵向整合体制,每一个单位都隶属各自的上级单位,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归属并依附于自己的工作单位,与所在的社区没有紧密的隶属关系。同时,对我国的社区发展而言,社区是新生事物,刚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一直处于单位负责制下的老居民——即使目前很多已有别传统单位制下的在职职工,在单位制意识的框架内和惯性驱动下,还没有或很难自觉产生或形成社区意识。从占社区1/2以上人口总量甚至更多的单位在职职工来看,单位意识较浓的反面就是社区意识薄弱,因此,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就是正常现象了。

2.社区居民构成的异质化。社区居民构成的异质化,主要是指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同一社区内的居民构成日渐多样化和复杂化。由于社区内不同居民个体所受到的教育程度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社会关系不同、定居时间长短不同、性格爱好不同、甚至户籍、语言、性别不同、是否定居等多种不同的存在,社区居民之间的求同存异性很难达成,阶层划分和“圈子”归类也在自觉不自觉的日益明显,个人对身份认同和阶层认同的程度大于对社区的认同。社区居民构成的异质化,导致了社区居民个体缺乏及时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整个社区则缺乏相对统一的社区理念和社区文化,也缺乏相对统一社区价值取向和社区生活圈的氛围。因此,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选择就比较多的倾向封闭性和孤独性,而不是开放性或交融性。反映到社区层面,就是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体现不出主观性,不愿去主动关心邻里或参与社区邻里之间的互动互助,不愿去主动了解和参与社区建设。

3.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倾向缺乏对居民沟通的动力。社区居委会是社区自治的主要载体,是社区建设的主要组织,是沟通政府和群众的桥梁和枢纽。从法律角度讲,社区居委会是群众自治性组织,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对社区居民负责。但是,实际上,目前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通过政府招聘的方式产生;工作经费、工资福利等主要费用有街道和政府承担和保障;由于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承担了不少职能部门向下转移的的社会性事务,职责不够清晰,职权利配套不到位,社区有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最末端任务承接者和执行者的趋势。在这种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下,社区自治明显不足,社区居委会直接面对的众多事务的对象是相关职能部门或街道政府,而不是社区居民,加之社区工作人员较少,经济待遇和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又身兼社区多项工作,时间精力及能力有限,从而使得社区与居民的沟通和交流机会直接打了折扣,弱化了建立沟通和交流机制的需要,对上负责的利益需求大于了对居民负责的职责需要,从而影响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同及归属。

4.社区缺乏和社区居民进行交流的有效载体。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社区居委会的基础实施建设有所改善,但是,总体上其基础实施建设还处于相对的低水平状态。政府对社区的投入相对不足且对各社区的投入量差异突出,很不均衡;社区驻地单位或共建单位与社区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社区自身缺乏提升基础实施建设的政策条件和财力保障机制,等等。种种原因都了造成社区服务资源不能有效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缺乏交流的载体,社区成员不得不向外寻求资源,满足自我需求,最终导致社区居民对社区一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其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容易缺乏。

三、提高社区吸引力与影响力的建议对策

1.完善社区自治体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社区自治和参与是社区认同和归属的核心价值。完善社区自治,关键是要落实《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社区自治章程》、《居规民约》,成立社区代表大会,由社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社区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范围内的业主代表大会、物管以及其他中介组织都要对社区代表大会负责,进而跳出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运作模式,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真正使社区居民在社区中当家作主。目前,这种社区自治体制已经北京、深圳、上海很多社区实行。通过这种社区自治模式,社区重大事项按民主程序决定,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意识,不断提升社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水平,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以服务群众为主题,积极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社区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居民,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综合生活质量。首先,加强社会支援网络对社区的支持力度。围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在硬件上为社区提供传统意义上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努力提高社区环境建设和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使居民团体性活动和交流有良好的平台。要进一步完善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政策措施,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社区单位内部甚至外部设施对外开放,使社区居民拥有交往沟通和互动互助的空间;在软件上,积极为社区发展、社区重建、社区服务提供全方位的理论支援、法律支撑、工作方法支援等,如以人为本、整体关怀、自治参与等社区发展的价值理念、义工制度等等,使社区居民的人文素质不断提高,社会环境不断优化,以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平台的作用。其次,加强各类民间服务组织和社区内团体组织建设,为满足社区居民为生活文化需求,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提供组织途径。再次,强化社区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体育、科普、教育、娱乐、互助等活动,为居民创造互相沟通、互相交往、互相了解的机会,激发他们“热爱社区、建设社区”的热情,培育社区居民共同的价值体系、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形成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社区自主建设水平。社区建设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更无法脱离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而独立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社区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宏观政策环境,促使微观环境下的社区能够努力提升自主建设水平。一是要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为社区直接提供必要的财力或资产支持,从而使社区的自我发展有了起始的资本和载体。二是从经济政策层面和社会稳定层面为社区发展提供间接支持。如,政府可以制定政策,将社区内的企业年度税收提取一定的比例返还社区;强化社会性事务“费随事转”的执行力度,使这种“费”真正落实到社区使用。三是建立和健全社区自主发展政策,允许和支持社区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制定鼓励性政策,推动有关单位和组织与社区合作共建。四是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原社区自治,弱化作为社区具体事务执行组织—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效应,促进非社区事务回归相应的职能部门,从政治层面提高社区自主建设水平。

对中小城市构建和谐新社区的思考 篇4

摘要: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和对农村扶持力度的不断增加,我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中小城市的许多村庄也都进行了村改居的改造。当然新成立的社区如何实现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新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研究莱芜市程故事社区个案入手,结合其发展现状,总结发展经验,提出中小城市构建和谐新社区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改居;和谐;新社区

1.社区发展现状概述

程故事社区面积0.66平方公里,驻区单位10余家,居民一万余人,于2002年3月在莱芜市莱城区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完成了村改居。近年来,社区以建设一个经济发展、平安稳定、和谐文明的新型社区为目标,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抓住城市建设的大好机遇,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实现了三个文明协调快速发展。社区先后荣获“全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省文化先进社区”、“全省创安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等称号。

2.社区发展思路

2.1解放思想谋发展

针对村改居后,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工作方式陈旧等问题,社区党支部一班人深刻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带头作用,加强社区党支部的建设,才能更好的统一干部和群众,从而促进社区干事创业、加快社区发展。在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中,先后召开座谈会7次,120多名群众参加,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1]在股份制改革中,坚持“党员、干部和一般群众享受同样股权”,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使群众顺心舒心,对党员放心满意,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2.2一心一意为民生

社区自成立以来投资120万元建起了小学,程故事小学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名列前茅,大大方便了社区居民就近上学;投资180多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老年公寓,4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在此安度晚年,而且每月可领取30元的生活补助金;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方便了居民就医取药,每年还开展一次免费查体;从道路硬化、街道亮化、社区绿化入手,加强村居环境综合整治,投资硬化道路3200米,[2]在居民区种植了大叶女贞、三叶草等20多个品种的花卉草木,安装路灯35杆,大大改善了环境。

2.3齐心协力促和谐

社区40岁以下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都实现了就业,并为外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620多个;实行了“三警进社区”的新型社区警务战略;[3]组建了12人的社区治安专职巡逻队,投资20万元在居民区安装了电视监控设施,使居民有了安全感;不断加强社区文化规范化建设,建起了“三室三站一校一场所”,组建了舞龙队、腰鼓队和秧歌队等文化队伍,购置了文体器械,活跃了居民文化生活;此外还成立社区老年艺术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促进了社区居民间的交流,使新老居民真正达到了和谐相处。

3.对农改居新社区发展的建议

3.1固堡垒,树形象,凝聚党心民心

重建立健全四项制度:一是学习制度。学理论,学政策,充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4]二是民主决策制度。建立健全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和民主理财小组,凡涉及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工作都及时提交议事会讨论,重大事项全民公决。三是居务公开制度。通过设立公开栏、张贴公开榜等形式,定期对社区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进行公开,自觉接受居民监督,提高了工作透明度。特别是财务开支,每一笔都通过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张榜公布,做到“群众明白、干部清白”。四是党员带头制度。对全体党员,服务居民要“真心、爱心、耐心”,开展工作要“高标准、细服务、求实效”,要求党员做到的支部成员带头做,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带头做,谁都不能搞特殊。

3.2新机制,新路子,加快经济发展

坚实的经济基础是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能否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奔小康是检验党支部战斗力的重要尺度。要加快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必须探索新的符合当地实际有地区具特色的新路径。[5]

探索新机制,就是实行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使居民变成了股民,人人持股、按股分红,既从根本上解决了集体资产所有权虚化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又使群众与集体的利益更加直接,关心集体、关心发展成为自觉行动,为加快社区经济发展凝聚了力量。闯出新路子,就是抓住高新区建设带来的千载难逢的机遇,走出了一条“依靠旧村改造,依靠集中建设标准厂房,依靠发展第三产业”具有地区特色的新路子。

3.3抓服务,优环境,打造“四好社区”

以服务群众、多办实事、优化环境为宗旨,努力建设保障好、治安好、环境好、生活好的“四好社区”。

一是保障好。做到小有教,保障适龄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老有靠,保障好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考有奖,鼓励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组建社区劳动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职业介绍、档案托管、劳动保险等项服务,保障就业。二是治安好。以创建“平安社区”为目标,成立社区警务室,组建社区治安专职巡逻队,安装电视监控设施。三是环境好。号召家家养花、人人爱美,进一步美化了社区环境;从道路硬化、街道亮化、社区绿化入手,加强村居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四是生活好。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始终不忘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活动,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加强社区文化规范化建设,利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积极开展活动,活跃居民文化生活。

建设村改居新型社区,在对各种硬件设施加以改造完善的同时,更需要立足民生,时刻不忘党的群众路线,做到让群众得实惠,让老百姓满意。和谐新社区的建设,要做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抓住发展机遇,以人为本,方能在改造中取得大家满意的成绩,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对团体辅导的认识和思考 篇5

摘要:

关键字: 正文: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

团体辅导被称为“神奇的圆圈”。一群人围坐在一起,经过几次密集的互动,每个团体成员都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改变,更适应、更快乐、更健康、更和谐。无论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还是积累了一定人生阅历的成年人,团体辅导都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理解他人,改善沟通,增强适应,排除困扰,提升能力,增进身心健康。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往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1。

二、团体心理辅导理论

1团体动力学为团体心理咨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团体动力学说明了如何组建有效团体,提供了促进团体成员的成长发展,创没和谐的团体气氛以及指导者如何发挥作用的方法。

2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团体咨询中如何改变成员的不适应行为提供了方法。该理论认为指导者在团体咨询中可为心理适应不良的成员提供可模仿的榜样,创设充满理解和信任的环境,进而引起个体行为的适应性改变。

3人际相互作用与人际沟通理论。人际相互作用理论提供了人际互动、沟通的方法。团体中的互动有助于成员增加对自我和他人的觉察力,使他们把焦点放在需要改变的地方并重新作出决定。人际沟通理论既有利于团体成员问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又为指导者提供了具体的调节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4个人中心理论在团体咨询的成员成长和人际关系改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理论创始人罗杰斯认为,在一个彼此尊重、以诚相待,大家有感同身受的团体环境中学习时,“自我实现”的动力就会出现。

三、团体心理咨询的主要优势

在解决来访者心理困扰、发挥个人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等方面,团体心理咨询较传统的个体咨询成效更加明显。

1它提高了咨询的效率,有效地利用了资源。面对大量的来访者,个体咨询往往满足不了需要,而且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2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可帮助成员掌握心理调控技能和完善心理素质。在团体中,个人实际改变了平时生活规则,进人一个新的角色,发掘真实自我,实现了“自我教育”。健康人格的建构离不开“自我教育”这一重要冈素。

3它有助于成员改善心理感受,处理不良情绪。归属感是人的基本需要,参加一个团体,可以帮助团体中的成员获得归属感与体验。一些曾受心灵创伤而感到痛苦失落的成员,通过交流,能够获得一种释然的心情。对群体的认同,也有助于公平感、安全感和接纳感的产生,这些都是个体心理咨询所难以实现的。

四、团体心理咨询实施的具体步骤

团体咨询类型较多。团体规模、目标、成员组成、活动内容等也各不相同。但是从团体指导者组织实施的角度来说,团体咨询一般都是按下列步骤展开的:

(一)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在团体组建前首先要设定咨询的目标。目标通常分为三类:人格发展目标、行为脱敏目标和障碍治疗目标

(二)选择团体成员。根据团体咨询的特点,参加团体的成员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自愿报名并有改变或发展自我的强烈愿望;愿意与他人交流,并具有一定的交流能力;能坚持参加团体活动全过程,并承诺遵守团体的各项规则。

(三)导入阶段。导入阶段的活动是为了让团体成员之间互相沟通而相识,逐渐形成团体合作互助的气氛。这一阶段最好选取比较简单、交流较多的游戏或活动。

(四)实施阶段。此阶段是指导者引导成员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团体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家在一起讨论问题,交流体验,完成各种具体的任务,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相互启发,从而自我领悟,从团体辅导中受益。

(五)结束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巩固团体咨询的成果,做好分别的心理准备。成员们在这个阶段共同总结和回顾团体心理咨询的历程,总结团体成员的成长和变化情况,并对将来的生活作出计划。

五、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

1、我国团体心理咨询发展的本土化趋势加强

身心灵全人健康辅导模式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团体心理咨询模式。运用我国传统文化中养生健身方法及生活哲学,从身体、情绪以及思想观念三个层面介入.通过生活一心理一精神互动。除此之外,韦志中在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创立了“本会团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武术类团体治疗技术“36式焦虑五行拳”、“32式抑郁缓解拳”。

2.基于终身发展观的生涯团体咨询将受青睐。

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生涯发展不是狭义的协助人做行业了解和职业选择, 而是广义的协助个人学习和认识人生中可能担当的各种角色、以及应对人生发展的各种课题。生涯团体咨询不再只是强调职业探索和职业规划, 而是协助成员从心理、社会、经济等各个层面去观察思考自己的人生怎样才能更加丰盛, 所以, 团体过程更关注成员个人的需求、能力、潜能、人格特质、价值观等探索, 更注重决策能力的提高。

3、团体心理咨询将成为高校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形式之一

1.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及日常心理教育应用中的体验性和实践性增强。2.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国大陆的团体心理咨询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团体心理咨询师的严重短缺,各种疗法的应用不够普遍.未真正推广开来。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对团体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进行探索.继续进行实践研究,规范团体心理咨询的培训系统.使团体心理咨询有进一步的发展。

六、对团体辅导的思考

在不同类型的团体咨询中,团体指导者始终起着组织与引导的作用。团体指导者是否称职是团体咨询能否成功的核心因素。我国团体辅导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团体心理咨询师专业训练不足, 专业培训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综合中外咨询教育家的观点, 以及笔者的学习经验, 结合内地心理咨询发展的现状, 提出包括理论、技巧、计划、个人成长、经验、实习、督导、伦理八个部分在内的培训方案。团体咨询的培训方式可以用采取课堂教学、课堂体验, 参与真实情境, 观看团体录像带, 观察他人带小组, 接受个别或团体督导等。参考文献:

对“中国梦”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篇6

中国梦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容.它植根于传统文化,成形于近代的峥嵘岁月,熔铸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中国梦是民族梦;中国梦是人民梦;中国梦是世界梦。

1;体悟“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对此,作为专职团干,我个人的理解是:首先,中国梦就是人民幸福的小康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稳步实现共同富裕,从而使人民感到幸福。其次,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的强国梦。我们欣然可见,中国已经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中国市场、中国投资、中国伙伴、中国责任,这些都是日渐强大的中国留给世界的印象。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日渐强盛的中国正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最后,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的复兴梦。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推进,中国的发展必将影响着亚洲乃至世界。

“小康梦”、强国梦“、复兴梦”,个人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三位一体,构成了我们的“中国梦”。中国梦这三个字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2;准确把握实现“中国梦”与践行群众路线的内在联系

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实现中国梦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群众路线不仅是党的基本工作路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工作路线,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国梦的实现就失去了的根基。作为团干我们必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力戒奢靡之风;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3;积极投身“中国梦,我的梦”圆梦行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是中国执政党的目标,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想。作为一名专职团干,我要做而且能做的就是,在思想上、工作和生活中永葆政治本色,永葆思想活力。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时刻审视自己的思想、道德、作风是否纯洁,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自觉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心灵的污垢,坚决克服“四风”,在思想上实现自我净化。

筑牢思想防线,自觉抵制腐败,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坚决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以实际行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完善。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地把学习作为一种使命、一份职责,始终做到勤奋好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努力成为思想上的标兵和工作中的精英,在学习中实现自我革新。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坚持深入工作,从实践中汲取智慧,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提高。第五,作为团干,我们应进一步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进一步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充分激发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进程中走前列、争先锋、作贡献。

对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篇7

在企业中, 后勤事务管理工作主要涉及企业日常事务和保障服务, 综合性强, 接触面广, 管理事务繁杂琐碎, 既承担着员工健康、计划生育、离退休、房产等管理职责, 又要为企业机关、基层单位做好物业保洁、绿化、维修、食宿管理、办公用品采购等全面服务, 保障企业机关和基层职工的工作生活需要。后勤事务管理部门同时肩负着上传下达、迎外安内的职责, 需要涉足企业各方面关系的协调沟通, 是企业有序顺畅运行的纽带和桥梁。

二、后勤事务管理工作的特点

企业后勤事务管理工作是企业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企业机关正常运转提供服务保障的基础性工作, 后勤综合事务管理工作有如下特点:

1. 业务面广、综合性强

企业后勤事务管理工作涵盖面广、业务项目繁杂, 综合性强, 几乎涉足于企业工作的各个领域, 如:车辆管理、资产管理、自用料及办公用品采购、设备配备、设施维修、水电维护、电话通讯、会议接待、员工健康、房产、宿舍及食堂等管理和服务工作, 上下左右, 纵横交错, 不仅与本企业职工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还要协调好本企业与外部的诸多方面的关系。

2. 管理与服务并存

企业后勤事务管理工作既是一项管理工作, 又是一项服务工作, 既是企业其他工作顺利运转的保障, 也是为企业机关和基层单位生活工作服务, 例如, 为生产顺利进行, 需安装空调, 从购买、安装、维修等都需要服务;办公用品领用、发放劳保用品、提供餐饮等都属于服务。但是房产、员工健康、办公用品采购这些工作又要管理。因此后勤事务工作者既需要热情、主动、耐心, 还需要有能力、有技能, 把两者结合起来, 才能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 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3. 繁杂与索琐并存

企业后勤管理工作常常是一些繁琐的小事, 但是这些“小事”工作绝对不可小看。具体工作中食堂及宿舍管理、办公用品及自用料采购等, 如果没有这些不起眼的准备工作, 就无法保证职工生活和办公的顺利进行。后勤管理工作事无巨细, 头绪繁多, 既有人之间的关系, 又有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如果处理不当, 就会影响到职工的心情和工作效率。

三、如何提升企业后勤事务管理工作

1. 后勤事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后勤事务管理工作繁杂琐碎, 涉及面广, 要同时开展好各项工作, 必须要制订和完善政务、会务、事务、采购、后勤保障等制度, 形成规范、严格的工作程序, 使后勤事务工作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标准化作业、程序化工作, 减少办事人员不必要的重复, 降低成本, 促使后勤事务工作更加严谨细致, 从而为方便基层办事提供优质保障。同时建立监督约束机制, 做到违章必究, 违章必罚, 让制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应。

2. 调动后勤管理人员服务的主动性

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靠的都是人, 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关心和爱护第一线的工作人员, 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 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增强他们的责任心, 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确保人员思想稳定, 工作尽心尽力, 努力建立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其次, 对员工的管理应该在感情上尊重、信任和理解他们。在此基础上实施目标激励、信任激励、荣誉激励, 以此来激发其工作热情, 发挥其潜能, 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员工立足本职岗位, 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围绕后勤服务的中心工作, 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计划性, 从而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改善工作态度、提高办事效率。

3. 后勤事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后勤事务管理工作环节多、责任大, 1%的疏忽, 可能会导致100%的失败。针对后勤管理工作环环相扣的特点, 我们必须善于抓住工作中的细节, 用严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后勤服务工作。后勤管理工作中, 如环境绿化、水电维修、办公室维护, 食堂管理、会务接待、宿舍管理等等, 都是不起眼的琐碎小事, 但是不认真对待, 不仅会影响办公环境和正常的办公秩序, 甚至还会造成大的事故或隐患。所以必须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个细节, 在精细化上下功夫。

后勤管理要求每位员工树立着眼小事, 成就大事的思想, 用心做好每一次服务, 细心管好每一项职能, 让每一项服务深入人心, 让每一个工作环节都精益求精。

4. 要加强后勤事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首先要抓好业务技能培养, 过硬的业务能力是一切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基础。这就要求后勤管理人员加强学习, 熟练掌握工作相关知识, 提升工作能力。其次由于后勤事务管理工作牵涉的部门多, 除了与企业内部有关科室的联系, 还要和相关项目单位沟通协作, 因此要在领会相关政策的同时, 努力培养应对突发事情和协调各方关系的能力, 更好地适应工作的要求。最后, 要想让繁琐的后勤事务管理工作正常运转必须形成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后勤管理“团队”, 团队成员间要经常进行主动沟通、协调配合, 树立埋头苦干、甘于奉献的精神, 体现后勤工作人员的整体形象, 发挥集体优势。

总之, 在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中, 细节决定管理水平, 态度决定服务质量。坚持从制度化建设入手、注重服务细节、提升人员主观能动性、塑造和谐团体, 努力创新工作方法, 促使企业后勤事务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范大武、张代军著, 《高校后勤目标管理》[m], 经济科学出版社, 9月.

[2]王振洪, 关于高校领导干部重视后勤工作的思考, 浙江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04) .

对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篇8

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但是二者又是有区别的。“公共艺术是一种内涵和表现形式更加宽泛的当代艺术的概念,城市雕塑对于公共艺术而言,只是它众多的可能方式的一种,即公共艺术可以借助城市雕塑的方式实现它的公共性”{1}。虽然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它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依然是雕塑造型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展现,因此,对于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而言,回归到艺术的本质中来,不仅是对艺术的尊重,更是体现出对城市公共艺术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公众权利的尊重。

公众的参与性是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的设置过程中,反映出的一个城市的社会民主和城市文化的深层次问题,体现的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尊重与被尊重的问题,同时体现出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与公众群体的关系。城市是公众的,空间是公众的,那么城市公共领域中的雕塑艺术表现出来的审美取向和社会价值要符合城市公共空间的需要,同时还要符合公众审美的需求。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应该体现对城市文化和公众权利的尊重,那么这就引申出公众参与到公共艺术中的关系,在这个关系里公众的参与有两种方式:一是主动参与,另一个是被动参与。

一 、被动参与性,实际上是指公众的审美是被制造出来的,是当下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存在的常态。这种常态是指城市雕塑的设置,尤其规格不算大的城市雕塑在公共空间中设置完成后往往让人吃了一惊,往往公众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时候多了个这东西,这是什么?什么材料的?怎么会有个这?”这是公众最正常的反应。

被动参与这种有两种形式,首先,“命题”参与,这是考量艺术家和公众的一个极好的方式。“命题”其二:毫不知情的被参与。“命题”参与是指组织者会根据公共空间来设置雕塑,雕塑是有命题的,命题是组织者自己提前设计好的,历史的亦或现代的题材,总之,根据这个题材来让公众参与这个城市雕塑所要形式、尺寸、规格、材料等等,当然,很多时候甚至连规格、材料等都是限制好了的,对进行参与的公众或者艺术家而言就是个“填空题”,只不过这个“填空题”没有标准答案罢了。这个明天及条件往往决定了这个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所能达到的审美层次和认识高度。并且,当组织者把选择出来的这个命题的“填空题”的几种答案以某种方式公布出来的时候,明天就变成了“选择题”,这时候公众的参与就变成了选一还是选二的问题了。

其次,被动参与的被参与,是指公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到其中,但是这个参与到其中只是参与了最后的环节——观赏。也就是组织者在根据公共空间中的需要或者根据组织者的需要在公共空间中设置了雕塑,雕塑完成后公众才发现公共环境中有了城市雕塑,这种城市雕塑很多时候有着强烈的个性表达,公众只是参与了观赏和评判,评判之后就是去适应和习惯,公众也就是一笑了之。这种被参与的现象在这几年的城市发展中逐渐的减少。

二、主动参与是指公众对包括对城市雕塑的内容、规格、形式、材料等,甚至到雕塑的建成之后的观赏参与,这些都是主动的参与。诚然,这种主动参与未必一定能够实现一种高水准、高审美层次的艺术作品。公共艺术未必一定就是公众的精神家园,因为,公众的文化层次和审美能力不同于创作个体的文化层次和审美能力,这也是很多文章中强调的“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体现”。但是这种参与性能够满足公众的一些精神需求,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某种精神满足;这种主动参与性体现了一定的公共性和民主性,在一个文明、民主的社会中应该是一种常态而存在。“公共艺术与公共性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或市场经济社会是公共性的前提条件,在经济领域中平等交换的原则体现为公共领域中公众意见的交流和公众意志的实现。”{2}因此,主动参与应该注重的是过程,注重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民主思想和文化精神,至于城市雕塑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层次的高低,与这种民主思想的体现相比,就应该变得不重要了。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社会民主程度的提高,我们应该相信这种被参与的形式也逐渐的被主动参与所代替,民主终究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文化精神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公众主动参与也是一个城市逐渐成熟的标志。

公共艺术的兴起给城市雕塑带来一定的发展,但是目前城市雕塑的现状像没有规则的游戏,无论是内容表达还是形式设计,都显得无序而杂乱,美与丑、好与坏缺少一种评判的标准。拿什么标准来设置、评价或者讨论眼下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以便更好地促进城市雕塑艺术的发展,是用西方人的观点或标准来评价,还是用最时髦的“当代艺术”作为标准,或者是用带有东方审美情节的“意象”来判定城市雕塑,这一系列的问题实际上是困扰公共艺术的一个大问题,也是受众群体所要弄清楚的问题。艺术已经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从高贵的殿堂走向大街小巷,走向广场花园,走近大众,由装点特权或者重在说教而转向与大众互动,成为生活的一种方式。因此,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实际上也印证了一个城市文化秩序的好坏,同时也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深厚与否的标志。

随着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和西方现代艺术文化对当代本土艺术文化的影响,长时期以来雕塑艺术造型的方式和形态都是学习或者模仿西方雕塑艺术造型的方式和形态,我们习惯了用西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方式和评判视角来看待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艺术,但是在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沿用西方的抽象、具象的表达方式,是不是就一定会是成功的呢?这个问题是一个很难盖棺定论的问题。

应该遵从温克尔曼的名言“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3},对于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的评判有两种尺度,一种是回归艺术的单纯性的角度,一种是追求城市文化性或者文化性的角度,这两种审视的角度实际上是有针对性的,是针对公共艺术中的雕塑小品和具有纪念性功能的城市雕塑。

“高贵的单纯”,这应该是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小品所要达到的状态。单纯是一切艺术追求的本质,放弃一切与艺术没有关系的复杂的东西,追求艺术作品中对美的单纯性的表达。很多时候,我们被附加在作品中的文化符号或者元素干扰,导致公众对形式和语言无法分辨,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的能力往往制约受众的审美想象力。

在这种单纯性的追求层面上,我们完全可以不去考虑文化视角的问题,只要是好的美的形式,能够打动人的形式,我们都可以拿来作为我们表达的形式,不要刻意去考虑是那种文化形态。

一件公共艺术中的作品,完全可以放弃或者摆脱传统意义上的,必须承担某种历史意义的重任,公共艺术中的作品完全可以是对单纯美的表达,让公众看得轻松而愉快。在社会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公众需要一些相对单纯不复杂的艺术作品来愉悦心情,毕竟是公共领域内,公众才是受众的主体。

“静穆的伟大”,是纪念性城市雕塑的追求的审美状态,也是一种审视城市雕塑的视角,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政治性和本土文化性的。这一类的雕塑在前苏联、美国、东欧等国家和地区比较多见,国内比较著名的有《人民英雄纪念碑》《歌乐山烈士纪念碑》《诗魂》等。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在很多时候是具有纪念功能的,因此它肩负着记载历史、传承文明、昭示后人的伟大使命。这是一类纪念性城市雕塑,这一类雕塑在城市文化发展的今天必须依然存在,将来还是需要存在;这一类的公共艺术往往会成为公共艺术的主角,往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公众对民族和历史的纪念性审美文化的共同需求。

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中要不要城市雕塑,要哪种形式的城市雕塑,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的问题。同时,如何审视与评判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个复杂的问题,也是很难有标准答案的,但是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也许会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从公众的角度,让公众审美取向和审美态度的成为评判城市雕塑的标准。这种标准中也许夹杂着诸如过于平庸的、世俗化、过于自然主义等城市文化中的弊病,但毕竟公众是审美的主体,因此,评判者不应该是某个专家或者机构而是公众,是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主体。“在丑陋城雕现象中真正受害的,只是城市里的普通市民。因为他们的生活空间被这些丑陋雕塑或者说被制造丑陋雕塑的人给破坏了。”{4}其实面对这些丑陋的城市雕塑,不禁会让人思考雕塑的尊严在哪?是谁放弃了大众的审美?“一个雕塑矗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你躲不开、绕不过,想不消费也不行,这其实已构成视觉暴力。”{5}

城市雕塑是不是一个城市的标志?一个城市的标志是不是就一定是城市雕塑呢?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做好的雕塑比把雕塑做好了更重要。是审美层次高低的问题,也是文化审美定位高低的问题,宁缺毋滥。由于形式的匮缺和评判标准的不确定,每个人对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的理解不同,比如外地人说起洛阳,人人都知道牡丹,甚至很多人都不能把洛阳和龙门石窟联系起来。说起西安,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兵马俑和钟鼓楼,再不就是回坊的贾三包子,印象里就彻底没有城市雕塑,算一算中国城市雕塑那么多,有几个是真正的“标志”起来了?

面对在塔利班已经被炸毁的巴米扬大佛,伊拉克已经拆掉的萨达姆像,苏联解体时已经推倒的列宁、斯大林像等等,我们是不是应该认真思考城市雕塑的含义?很多艺术家美化城市雕塑往往用这些语言:“城市雕塑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和精神风貌”,“是历史人文、地域文化的缩影”,“是一个城市的标志”, 但是站在历史的今天,辩证的去思考,对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而言,最重要的是解决形式问题,至于文化的涵盖与标志性的表达,只能算作一种追求。因为公共艺术不是百科全书,城市雕塑也不是字典,更不是历史小说或者史诗,任何一个公共艺术中或者城市雕塑中对一两个历史文物图案或者文化符号的运用都无法代表一个城市漫长的、甚至几千年的历史,没有哪个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真正能涵盖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域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历史文化,因此不能过份美化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在公共艺术中要清楚的理解所谓雕塑本身的特点,也要清楚面雕塑自身的弱点,如果我们真的想让城市雕塑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我们就必须遵循艺术的规律,“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6}。

对公众而言,如何让公众更好地融入到公共艺术中来,是艺术家要用城市雕塑解决的一个问题。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置身于开放的空间,以它自身所具有的形象特征,给予公众平等的欣赏或审视、评判或交流互动的权力,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公众文化及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具备城市文化中最基本的特征——民主化、世俗化,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本身就是一种共享艺术;它应该打破传统观念的禁锢,从艺术的圈层与界限中释放出来,从精英文化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彻底的融入公众文化生活中。

不要让公众与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的关系遥不可及,城市雕塑艺术不应该是公众生活中一个匆忙的、既熟悉又陌生的过客。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也许在公众的艺术审美观里,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很可能是一块石头、一根木头、一个拴马桩、一个饮马槽、一组假山……它应该是不突兀的,亲近人们情感的,亲到自然;美化环境的,美到极致。

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凝练也好,繁琐也好,实际上都是城市雕塑的公众文化,这也往往凝结着一个城市的气质。城市雕塑要遵循艺术发展的规律,塑造有真正尊严的城市雕塑,从而塑造一个有气质和品位的城市。

注释:

{1}孙振华:《关于当代城市雕塑社会价值的思考》,《西北美术》2004年第2期。

{2}易英:《公共艺术与公共性》,《文艺研究》2004年第5期。

{3}[英]克拉克:《裸体艺术》,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4}{5}王洪义:《丑陋雕塑谁之过》,《艺术评论》2012年第10期。

{6}邵大箴:《城市雕塑:宁缺毋滥》,《美术》1987年第6期。

上一篇:孩子的劳逸结合下一篇:《鱼我所欲也》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