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精选15篇)
宣传活动
2010年5月是塔什库尔干县第29个民族团结教育月,塔什库尔干镇旭东社区长期以来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团结工作精神和深入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区法》,统一部署,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组织得力、主题旗帜鲜明
旭东社区成立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开展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新疆”为主题的形式多样、有针对性地系列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举办“民族团结,从我做起”签名仪式,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掌握各族群众的思想动态,把民族团结教育做实做细,确保教育系统稳定。
二、加强师资、拓宽教学渠道
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各学校严格落实“四清楚、四掌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制度,切实筑牢学校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坚强阵地,为社会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高度树立“三维两反”民族思想,广泛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高度认同 ”学习活动。为指导认真开设民族团结教育和地方教育课程,制定《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意见》,已将各阶段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内容、自治区安排的教学内容、地区“三维两反”教育课教学内容及 “三维两反”地方教育读本教学内容共同纳入了考察和考试范围,与此同时下发《关于重视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教学的通知》,要求切实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做到“五进”,在开设课程的同时,广泛向社会各界、各族群众征求修改意见,力求规范、实用、可行。切实做到民族团结教育深入民心。
三、严格落实、加大宣传力度
为促进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进头脑, 有效推进我省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 省教育厅、省民委将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 在《云南教育》和《今日民族·中小学版》开展云南省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征文活动。一、活动意义通过活动, 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和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树立建设伟大祖国的远大志向, 学习建设美丽家乡的知识技能, 投身民族团结的伟大实践, 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梦、56个兄弟民族一家亲的团结梦。二、征文内容及要求o学生作品 (反映民族文化、民族团结的作品) ·文章类1000字以内·绘画类类型不限, 可是单幅作品也可是系列作品, 配作品说明, 100字以内·摄影类配照片说明, 300字以内©教师作品 (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小故事、经典教学案例、教学心得体会等) ·文章类3000字以内·绘画类类型不限, 可是单幅作品也可是系列作品, 配作品说明, 100字以内·摄影类配照片说明, 300字以内©记录性作品 (记录教师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感人事迹, 记录学校在幵展民族团结教育中有特色、有亮点的活动) ·文章类3000字以内·绘画类类型不限, 可是单幅作品也可是系列作品, 配作品说明, 100字以内·摄影类配照片说明, 300字以内三、征文作品刊登及评选O优秀作品刊登。师生反映民族团结的优秀作品将刊登在《云南教育》和《今日民族·中小学版》上。©征文作品评选。为表彰先进, 活动结束后, 省教育厅、省民委将组织评选出“优秀组织奖”和“优秀作品奖”。四、投稿方式投稿请发电子邮件至:728970638@qq.com或邮寄到:昆明市学府路61号云南教育报刊社《云南教育·视界》编辑部邮编:650223;联系人:张金灿;联系电话:0871—65844725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创新载体和方式共同体意识
一、现状分析,确定研究内容
管庄学区地处朝阳区城乡结合部,所属6所学校、8个校区,两所农村校。教师367人,回、满、壮、蒙古族4个少数民族教师42人,占教师总数11.4%;学生4662人,回、满、蒙古、锡伯、俄罗斯、壮、朝鲜、苗、土、土家、鄂温克、阿昌族12个少数民族学生共347人,占学生总数的7.4%。
由于校际之间跨度大、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不均衡,在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有差别,总体存在民族团结教育概念化、模糊化、形式化、口号化的普遍现状。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管庄学区面向全体,针对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团结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创新载体和方式,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区域均衡发展。
二、强化管理,保障推进顺畅
(一)加强管理
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教育引导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思想意识,即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学区成立民族团结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培训、组织、开展区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二)创新机制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为了持久、深入、持续、实效性地推进工作,学区完善和创新如下机制:
1.队伍建设机制。定期对党员干部、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全体教师分层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专项培训。
2.宣传教育机制。树立人文化理念,针对区域和学校实际,开展“滴灌式”宣传教育,使民族团结教育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之中。
3.创新交流机制。建立巡回型-观摩式考察交流机制。区域内巡回组织干部和骨干教师下校观摩学习,促进校际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
4.专项评比机制。开展学校、班级、教师、学生层面的评比活动,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发现、树立和推广典型。
三、创新载体与活动,提高教育实效
(一)主渠道育人
1.学科课程。学区定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学科课堂教学评比展示活动。以此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挖掘学科特色与民族教育的结合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发挥学科优势,在教案设计、课堂育德、知识传授、资料搜集、能力考查等各环节自然融入、润物无声。并对评选出的优秀课例进行展示。
2.特色课程。借助市区课题研究项目,学区成立以综合实践教师为主体,研制《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实践与评价手册》(现已出版全区使用);作为北京市社会大课堂课程开发项目研究实验单位,积极开发并出版《社会大课堂课程开发成果集》《中国农业博物馆导学手册》做为学区特色课程指导资料。
(二)文化育人
1.核心文化。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从学生入学开始,以《“做儒雅小学生”~新生入学习惯培养指导手册》《原创少数民族童谣》等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小建立祖国意识、中华民族意识、民族平等团结意识,明白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
2.特色文化。各校教师发挥教育智慧,将民族特征、民族风俗、民族礼仪、民族文化、民族英雄等的学习与班级文化有机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将学、写、唱、演、舞、画、评等方式体现在班级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创建上,营造出平等、团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例如:传媒附小“尚美文化”、兴隆小学校园剧创编、高碑店中心小学一班一课程等,呈现出班级文化与学校特色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
3.网络文化。为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形势,为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多渠道、的开展宣传教育,引领全体师生和家长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借助校园网站、公共微信号、班级微信群等载体,不留死角地做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
(三)活动育人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载体。学区利用各种资源,创新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切实提高民族团结教育实效。
1.民族团结歌曲创编、传唱活动。学区开展原创民族团结歌曲创编征集活动,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遴选出两首优秀歌曲《金色童年》《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朝阳区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现场会主题歌,在朝阳区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室表彰及展示会上进行展示,并在学区范围内学习、传唱。
2.“做儒雅教师育文明学生”才艺展演。学区搭建展示平台、促进文化交流,每年组织开展师生才艺展演,各校师生们发挥集体智慧,通过表演唱、舞蹈、校园剧、朗诵、民乐、书画、剪纸等多种形式,展示优秀灿烂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成果。
3.优秀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学区总体策划,覆盖各校,深入开展“优秀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学区的每一所学校,为师生们讲解优秀的少数民族知识,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历史,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进一步深化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
4.学区、区级层面展示活动。为进一步扩大宣传,营造氛围,今年5月28日,朝阳区少工委组织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庆六一活动中,做民族团结教育经验介绍和成果展示;5月30日,学区组织开展“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
(四)实践育人
1.推进学校特色。在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在注重发挥学区引领作用的同时,更倡导学校结合地区和学生实际开展特色活动。例如,半壁店小学开展“红领巾心向党”心理关爱等系列活动;定福庄一小开展民族体育项目活动;高碑店开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学实践,收到显著成效。传媒附小金帆民乐团、兴隆小学金帆话剧团体现了民族团结教育与学校特色发展的与时俱进,提升了办学影响力。
2.利用地区资源。学区指导各校积极开发和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将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有机结合。例如,高碑店中心小学不仅将国粹苑、励志堂的民族文化引入校园,还多次与社区合作在民族传统节庆日展示民族团结艺术教育成果。传媒附小金帆民乐团、兴隆小学金帆话剧团也多次与社区合作,学校教育对周边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稳定和谐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拓宽社会资源。为使学生从小强化祖国意识、民族意识、平等团结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区引领学校有效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学区与北京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优秀民族文化进校园”进校园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进学校,与学生一起学习、体验优秀民族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向心力、凝聚力。传媒附小与传媒大学、第二外国语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大师讲坛”“媒介素养”“英语夏令营”“美德教育”等系列活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研究效果
(一)学区
学区承办朝阳区“和谐杯”民族团结课堂评优课活动、朝阳区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现场会,朝阳区第二届优秀班主任工作室表彰和展示会、朝阳区小学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现场会、北京市“美德在我心”课题推进会并介绍经验、朝阳区“庆六一”优秀民族文化展示等。学区精品课程在平台上供各校共享。
(二)学校
1.形成协同教育良好氛围。各校注意挖掘家长、家属、社区志愿者等的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如:传媒附小家长利用专业特长为开办家长大讲堂;兴隆小学教师家属积极参与课本剧创编;高碑店小学与社区密切合作,形成了协同教育的良好氛围。
2.骨干教师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通过加强培训,教师们的专业素质、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三)学生
通过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推进,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中国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家园;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是经过长期交往融合形成的相互依存、多样统一的民族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各民族平等友好、相互尊重、团结合作的意识初步形成。各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体育、艺术、科技、器乐、书画、朗诵等方面获奖率逐年上升。上年度全国市区级学生获奖三百余项,上万人次。
(四)物化成果
1.《润物无声—民族团结教育特色项目成果集》;
2.《加强民族团结 共享金色童年—少数民族童谣汇编》;
3.《传承优秀文化 实现中华梦想—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传承优秀文化 实现中华梦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做儒雅小学生”新生入学习惯培养指导手册(修订版)》;
6.《朝阳区基于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开发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集》;
7.朝阳区改革创新项目成果集——《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践研究》;
8.《导师带教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系列成果丛书(上下册)》;
9.管庄学区教学立项成果系列(五册)。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卓有陈晓的管理者.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熊梅.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5.
实 施 方 案
为认真落实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和《中共某某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精神,推进以县为单位的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县的工作实际,经研究,拟定我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的各项部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把握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定不移地促进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全力服务我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我县2016年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全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确保无涉及民族纠纷重大案件发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四项教育”宣传活动和 “六进”示范建设活动,确保我县民族团结和睦指数大幅提高;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筑牢民族团结基石。
三、工作原则
(一)未发生重大民族纠纷事件:
(1)制定民族纠纷排查方案并组织实施。(2)制定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3)设置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建立信息报送及处理机制。
(二)开展民族政策四项教育和“六进”活动:(1)每年集中举办一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系列活动,进行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2)四项教育进机关(含进事业单位,开展1次以上)。(3)四项教育进学校(开展1次以上)。(4)四项教育进社区(开展1次以上)。(5)四项教育进村寨(开展1次以上)。(6)四项教育进企业(开展1次以上)。(7)四项教育进部队(开展1次以上)。
上述开展四项教育和“六进”活动内容的载体、形式及方法,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宣传教育活动方案进行。
(三)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1)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组织领导机构。(2)建立健全创建活动协调配合机制。(3)研究制定开展创建活动实施方案。(4)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开展创建活动。(5)培育县级创建活动的示范典型。(6)县级以上媒体对创建活动宣传报道。(7)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矛盾纠纷。
四、工作措施
(一)面向基层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
1、举办一次全县少数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座谈会,会议规模30人,会期一天,时间安排在10月下旬。(责任单位:民宗局)
2、组织县直各单位、乡镇订购、学习《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任务,副乡科级以上领导每人订购一本。(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民宗局、县教育局)
3、在某某电视台滚动播放民族团结宣传标语。(责任单位:民宗局、文广局)
4、县领导在某某电视台发表民族团结活动月专题讲话。(责任单位:政府办、民宗局、文广局)
5、在城关地区悬挂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宣传标语,五幅以上。(责任单位:民宗局、城管局)
6、在《今日某某》报上开辟“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专题栏目,宣传报道某某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优秀成果。(责任单位:县宣传部、《某某报社》、民宗局、文广局)
7、加强干部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民族法律法规的培训,把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民族法律法规 的培训纳入县党校各主体班次培训必修课程,纳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培训内容。(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人事局、县委党校、县民宗局)
8、加强对乡(镇)、村(居)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指导,推动乡(镇)、村(居)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民宗局)
(二)全面在学校深入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1、推进全县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着重在小学三、四年级开设《中华大家庭》,五、六年级开设《民族常识》,初中阶段七、八年级开设《民族政策常识》,普通高中十、十一年级开设《民族理论常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逐步完善中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的教学工作,使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2、做好开展全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及开设课程所需教科书预算,申请财政专项经费,以便顺利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财政局)
3、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针对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思想实际,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各族师生互访、民族知识讲座、民族歌舞演出等体验活动,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开展青少年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责任单 位:县教育局、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
4、每年举办一期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5、大力推进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进校园,在全县中小学深入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扩大我县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进校园范围。(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民宗局)
6、编辑录制《共同的家乡——某某》少数民族文化作品,注重反映我县多民族和睦聚居的悠久历史,展现多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的社会风貌,在某某电视台播出,组织全县中小学生收看。(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教育局、县民宗局)
7、积极响应和参与省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
(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
1、积极支持和指导各乡(镇)、村居开展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文艺活动,大力夯实我县“多彩某某”文化底蕴。(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
2、积极支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工作,推动全县民族文化体育活动。(责任单位:县文广局、县民宗局)
3、全力组织参与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少数民族风情展活动。(责任单位:县文广局、县民宗局)
(四)大力开展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
1、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表彰一批我县近年来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号召全县各级各部门、各族各界向民族团结模范学习,树立民族团结事业典范。(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
2、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每个乡(镇)要创建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居),努力探索民族团结进步的基层工作经验和方法,进一步拓展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
(五)积极营造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舆论氛围
1、在《今日某某》报上开辟“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专栏,深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友爱、民族地区发展成就、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报道。(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今日某某》、县民宗局)
2、积极引导和指导乡(镇)、村(居)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责任单位:县民宗局)
3、大力倡导为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送温暖和献爱心活动,积极促成县直各部门深入民族乡村为少数民族办实事、办好事。(责任单位: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县直各单位和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开 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要与本部门、本乡镇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要与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紧密结合,把宣传教育活动作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抓好抓实。
(二)加强组织领导。县直各单位和各乡镇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和协调,突出工作重点,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宣传教育活动制度化、经常化,确保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三)明确部门职责。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要形成县委统一领导,宣传、统战、教育、民族宗教、司法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宣传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统战部门要切实做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政法部门要将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法律法规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县普法活动之中;机关工委要认真组织督办落实县直各单位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部门要切实完善充实全县各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体验活动;民族宗教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一手抓宣传教育活动的有关落实,一手抓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和清真食品产业发展;司法部门要把民族团结教育与普法教育紧密结合,认真抓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中各项法制宣传与教育工作,探索建立民族宗教领域矛盾纠纷化 解新机制;财政部门要做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经费保障工作;文化部门要组织编排专题文艺节目;工会、共青团、妇联、伊协、科协、工商联等群众组织要结合自身特点,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各乡镇在开展“六进”活动中,100%的中小学要有教材,每个班级每周教学课时达1个以上,以学校为单位,每个学校每年集中开展两次以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100%乡镇、村、街道社区要有固定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专栏,每年集中开展两次以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大型企业要有固定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专栏,每年集中开展一次以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各个民族团结创建示范单位要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好创建工作,归档完善好创建资料,并及时将创建情况反馈给民宗局,由民宗局汇总报县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其它各部门、各单位也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遏制极端化思想对道路运输行业的渗透,我局把“去极端化”工作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紧抓不放,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工作目标任务,理清工作思路,研究制定了《红其拉甫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局去极端化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党组副书记书记、局长马金山为组长,其余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检查指导、信息交流等工作,形成了以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单位人员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高位推动此项工作,从人员、经费、物资上大力支持和保障。结合包户住户工作,引导干部常态化开展去极端化工作,实现了本单位、本系统去极端化工作全覆盖,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成效明显。
二、立足实际,强化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我局根据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活动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地区实际,切实落实方案要求,明确具体任务标准,抓紧为开展“去极端化”教育活动营造德育氛围。我局充分利用交通系统公众微信、qq群、工作简报、橱窗、电子屏、道德讲堂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开展“去极端化”活动的重要目的及深远意义,切实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向干部职工和从业人员深入揭批宗教极端思想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反动本质,声讨遣责暴力恐怖分子滥杀无辜的罪恶行径和暴力恐怖活动对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所带来的严重危害,进行“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的宣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和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公民意识、稳定意识、维护祖国统一的内容,教育引导信教群众自觉反暴力,事事讲法制,处处讲秩序,自觉抵制和远离宗教极端思想、反暴力恐怖活动,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做一个遵纪守法,爱国爱教的好公民,坚决维护和平、捍卫和平。
(二)加强学习,强化思想觉悟。积极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宣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坚持干部职工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教育引导行业从业人员学习,从干部职工、系统从业人员思想认识和理论灌输入手,加强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把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到中巴国际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培训教育中,着眼于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抵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自觉性和能力,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坚决反对非法宗教活动,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地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大局。
(三)驻村工作队队员、包户干部齐动员。
一是发挥“访惠聚”工作队与群众零距离。红其拉甫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局共有两人在海拔3500米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恰乡库尕丹(五村)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这里是新疆道路运输管理局系统地理位置最偏远、海拔最高、自然条件和工作环境最艰苦的驻村点。他们经常在空气稀薄的帕米尔高原翻越山坡,聚焦总目标,服务总目标,让深处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亲戚们切身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积极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努力使乡风民风美起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引导村民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习惯:提高餐桌、书桌的利用率,提倡样板房,鼓励勤洗澡、勤换衣服、推广卫生纸、香皂的使用,督促其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传播途径。
二是做好“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亲情宣传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有力抓手。我局7名干部职工按照要求参加“四同四送”、“结亲周”活动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恰乡库尕丹(五村)的11户塔吉克乡亲接对子。我局积极拓展丰富的宣传活动,让广大干部和农牧民通过微信,电视等形式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社会治理全过程完善村规民约,加强社会组织的行业规范、诚信和自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向村民宣传宪法、计划生育法、民族宗教等法律法规,引导村民少生优生、正确理解宗教政策、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
深入宣传“三股势力”的罪恶本质和险恶用心以及“双泛”思想和“极端化”思想的危害,引导村民自觉反对“三股势力”、自觉抵制“双泛”思想和“极端化”思想的侵蚀;
定期开展谈心谈话,结合住户、结亲、联谊活动,及时了解村民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政策解释和情绪疏导。让远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乡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深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了解,传递了党的关怀与温暖,激发各族群众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情感,营造民族大团结的浓郁氛围。
(四)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开展“去极端化”、维护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工作中,我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抓手,以践行“新疆精神”为着力点,倡导科学文明、包容开放、敢于创新,反对愚昧落后、封闭保守、不思进取;
倡导“我能行”的主体意识,以“四个认同”及自治区党委、喀什地委《关于进一步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若干指导意见》,一是通过led显示屏滚动显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让全体干部职工熟知于心;二是通过职工学习会进行宣传,让全体干部职工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三是利用宣传标语、大小会议,向社会宣传,为群众宣传,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晓率;四是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向干部职工宣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入脑入心;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统一共识,自觉抵制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引领全局干部职工和所有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自觉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不断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让求发展、谋富裕、盼和谐、思稳定成为全体交通人的共同梦想。压缩了恐暴分子的活动空间,巩固了各民族团结的群众基础,促进了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在全社会的普遍认同。
(五)、提倡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大力开展“十抵制十提倡”活动。抵制家园脏乱,提倡清洁宜居;
抵制不孝父母,提倡孝老爱亲;
抵制婚嫁恶俗,提倡喜事新办;
抵制丧葬陋习,提倡文明治丧;
抵制乱摆酒席,提倡节俭适度;
抵制迷信邪教,提倡崇尚科学;
抵制好逸恶劳,提倡勤劳致富;
抵制不讲诚信,提倡信守诺言;
抵制宗教极端,提倡现代文明;
抵制泛清真化,提倡民族融合。
(六)维护社会稳定,持续发声亮剑。
一是严格按照自治区运管局、喀什地委、塔什库尔干县县委开展维稳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建立健全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和《红其拉甫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局维稳应急预案》。通过制定维稳制度、购置维稳设备、干部职工全心投入,有效保障了社会大局稳定。我局每周五按时参加红其拉甫口岸联检单位研判会,并在喀什地区口岸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与各联检单位一同不定期开展防恐应突应急演练活动。
二是深入开展新疆“四史”教育。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发展史、新疆宗教演变史和屯垦戍边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新疆“四史”,统一认识,肃清错误思潮流毒。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新疆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增强五个认同,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三是常态化开展核查去极端化工作。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巩固提升干部专项考核工作成效,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上来。结合巡视整活动,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我局积极开展专项考核清查回头看工作,认真清查梳理我局人员情况,经核查我局无被收押、判刑和教育转化的“三类人员”、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人员及被纪检部门核实的相关问题人员,无“两面人”“两面派”。“去极端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局将持续跟进该工作,确保总目标在我局落地生根,自觉抵制和远离宗教极端思想、反暴力恐怖活动,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做一个遵纪守法,爱国爱教的好公民,坚决维护和平、捍卫和平。
四是持续深入开展发声亮剑活动。我局利用红其拉甫国门、7号界碑和老皮拉力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党日活动”等时机开展爱国主题教育发声亮剑活动,教育引导全局干部职工敢于坚决斗争,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坚决同“三股势力”“两面人”作坚决斗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做到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敢于发声亮剑,向“三股势力”宣战。引导各族群众主动参与到打击暴恐、抵制极端、维护稳定的具体实践中,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三、下一步:
我校 “民族团结月”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即时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的分工职责,责任具体到各部门和各年级,确保工作推进到位。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包括横幅、校园网站、班级板报、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主题班会教育、教职工大会等,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年”、“民族团结月”活动的指导思想、相关要求及活动意义,以营造浓厚的氛围,使民族团结工作深入人心。
1、利用我校每周一国旗下讲话时间先后两次安排党支部书记校长和政教主任的相关内容讲话。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思想。
2、利用每学期一次的教室布置和黑板报设计评比活动为契机,要求各班宣传民族、开斋节、斋月、封斋等回族习俗风情。加强斋月期间安全稳定工作。
3、举办民族团结专题广播讲座,由政教主任为师生做了题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主题教育讲座。讲了“中华民族的由来、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的称谓、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加强民族团结的目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以及民族团结作为小学生应该做到的六条要求。内容集中、语言通俗易懂,使师生都从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坚定了民族团结的信念: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回汉各族人民只有手拉手、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一家亲,同进步。使广大师生更加明白民族团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的深刻道理,牢固树立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4、利用每月一次的主题班会公开课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学校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公开教学,在古尔邦节之前进行了民族党员教师马玉琦的《回族民俗风情介绍》主题班会公开课。让师生了解回民地方风俗习惯知识等内容。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主题教育。
学校语言组结合“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双语口语演讲比赛活动,利用每周一、三、五中午课前五分钟时间,诵读经典古诗文。确定诵读篇目,要求篇篇熟读成诵,各班选送1-2名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双语成果展比赛,使华夏文化传承下去。
音体美组结合“红歌大家唱”活动,利用每周二、四中午课前五分钟时间,请音乐教师进行引导各班唱红歌,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民族团结与进步。
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如: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论语等)。
发动学生绘制包括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在内的各种题材的手抄报、绘画作品和民族基本知识集。利用音乐课组织学生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以班级为单位在各年级召开民族英雄故事会演讲比赛。
发挥片区捆绑交流优势,结对互助,携手共进,创和谐校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正式颁布施行。《条例》要求各级政府应当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 纳入公民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全过程, 纳入各族青少年学习教育全过程。
《条例》规定, 教育部门应当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贯穿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进课堂、进教材。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 坚定不移依法推进双语教育, 建立和完善从学前到大学的双语教育衔接体系, 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融情实践活动, 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使各族青少年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
[背景材料]
2009年7月16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的《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指出,我国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
教育部负责人指出,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中断。各地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列入当地课题研究规划,保证经费投入;各学校也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育人全过程中。
[考点链接]
一、经济常识
1.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最终会影响民族团结的巩固和民族平等的全面实现。所以,实现民族团结,从根本上讲要靠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进民族团结,实现社会和谐。
二、哲学常识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西藏“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充分说明,当前妨碍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因素仍然存在。在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这“三股势力”的策划煽动下,国内还有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进行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活动。在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还存在着一些民族偏见,存在着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影响。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正是我党从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现状做出的科学决策。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民族团结是一种正确的社会意识,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需要,是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果、开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局面的需要,是凝聚全民族力量、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民族的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密切关系,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安定,也就不能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民族也就失去了依靠而难以发展。所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利益。
三、政治常识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组织文化建设和搞好社会公共服务是我国重要的对内职能。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国家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搞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表现,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2.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需要,是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果、开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局面的需要,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
3.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民族团结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应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好、开展好,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维护好、发展好。
4.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有利于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5.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民族的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6.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公民要自觉地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综合演练]
新华社8月25日电,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通知指出,在学校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根本保证。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组织中不能履行国家职能的是()
A.中宣部
B.教育部
C.国家民委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2.从政治常识看,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是国家机关在履行()
A.维护政治统治和社会稳定的职能
B.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3.从哲学角度看,之所以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是因为()
A.国家观、民族观属于物质范畴,是自然形成的东西
B.看问题要坚持两分法
C.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拥有56个民族的中国,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探索出一条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这一成功实践是以62年前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为标志而正式拉开大幕的。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和实践,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据此回答4~6题。
4.下列有关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项基本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D.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
5.在我国之所以能实现民族团结的根本原因是()
A.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互助的关系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C.各民族有共同的利益
D.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消除了民族不平等的阶级根源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哲学依据是()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看问题要全面,反对一点论
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从政治常识看,下列与巩固民族团结无关的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三项基本原则
C.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D.建立经济特区
8.2009年8月24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召开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讲话中强调,要高举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定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定自觉地促进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
(1)从国家职能的角度看,国家应怎样加强民族团结?
(2)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1.A 2.C 3.C 4.B 5.D 6.B 7.D
8.(1)①国家要履行好政治职能,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的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同时,国家要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切实维护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②国家要履行好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快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③国家要履行好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④国家要履行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搞好社会治安,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医疗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等。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加强与周边国家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交流与合作,为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也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为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以月促年抓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全面筑牢各民族师生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全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深入发展,根据全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安排,决定在9月份开展我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为切实做好宣传教育活动,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教育引导各民族干部职工、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三个离不开”思想,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推动各族干部职工、师生多层次、多形式、多方式地走动互动,交往交流交融,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活动主题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三、成立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周新加
副组长:公保杰 角巴才让
成 员:官却谢日 索南仁青 各班主任
四、活动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体师生要充分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对我校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的建设。
2、各负其责,统一行动。学校各部门组织都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组织好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确保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
3、狠抓落实,务实求效。学校要把督促检查作为重要环节,定期进行督查,并将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上报。各部门要将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五、活动安排
1、加强领导,认真制定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
2、学校利用悬挂横幅、校园广播、电子屏、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等一切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和发生在身边的感人事例。
3、利用教职工大会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
4、办一期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板报。
5、组织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
塘格木镇寄宿制小学
根据县教育局的有关要求,在校长马海成同志的正确领导下,在校委会的精心组织下,我校全体师生积极投身于金色的九月,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整个活动程序布置得紧紧有条。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活动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完成,每个阶段的活动都举行的扎实有效。现就不同阶段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是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教育系统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组织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作分工和相关责任制度,学校建立了校级领导包年级、教师党员和中层干部包班级、任课教师包学生的制度,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格局,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
二是积极宣传动员,认真安排部署。学校组织召开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动员大会。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出黑板报,布置展板,建立学习园地,营造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浓厚氛围。
三是积极组织集中学习,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学校及时制定了具体的学习日程安排,组织学校教职员工参加集中学习。重点学习《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海北州藏传佛教事务管理条例》等民族团结教育材料。采取学习、记录,写读书笔记、召开座谈会、组织校领导与教职工一对一谈话等方式进行学习交流。
四是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实践活动。通过扶贫帮困、联谊活动、入户走访、参观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为全体教职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问题,寓教育活动于各项实际活动之中。在各班级中展开汉族和少数民族同学的“手拉手,结对子”的学习互助组活动。
五是认真安排部署查找问题,整改提高工作。认真总结集中学习阶段工作成果,广泛深入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学校专门召开阶段性总结会议,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做了专门的安排部署。要求学校通过征求学校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广泛深入的查找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源。领导班子、成员和教职工要根据查摆出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将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全面做好校园的安全稳定工作,加强应急措施建设力度,认真排查安全隐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排好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六是领导高度重视,推动教育活动纵深开展。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扎实开展好教育活动,要确保通过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真正解决广大教职工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时刻树立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校园稳定,保障学生安全的思想意识。
峨堡中心寄校
2012年10月19日
峨堡镇中心寄校
2012
民
族
团
结
进
步
宣
传
月
工
作
总
结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中图分类号:G63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69-02
在民族自治地方的中小学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开展这一专项教育应着力研究和必须抓住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其一,民族自治地方往往多民族杂居,各民族的团结是本区域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从少年儿童开始就培养民族团结意识,可以使基石更加牢固;其二,中小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很好地形成,判断是非能力较弱,亟需正面教育;其三,民族自治地方开展团结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也有显见的困难,优势为各民族地区由于多年来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实施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长期开展,正确的观点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困难为多民族的杂居,在不同文化的融合与撞击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错误或偏颇的观点,也极有可能会给学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只有通过充分的教育,才能去伪存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一、以我们喀左蒙古族自治县为例,对这一问题作简要分析
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全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成立于1958年,现有人口约43万人,有汉、蒙古、回、满、朝鲜、壮、彝、锡伯等十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中以蒙古族为多,共有8.3万人,占总人口的19.5%。喀左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所以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由于历史原因,也有着消极和复杂的一面,这些,构成了具有地域性的鲜明特点。
1.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有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自治县成立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各民族互相尊重、平等互助、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能切实感受到这种浓郁的氛围,可以水到渠成地接受和认同正确观点,增强维护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
2.由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认识有偏颇。例如:①单纯强调民族团结就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②强调克服大汉族主义的观点得到重视,而克服地方民族主义的观点被淡化;③认为各族群众关系和谐,民族团结教育已无必要;④认为强调团结就是淡化各民族的文化特点,把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混同于民族融合;⑤认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只是做好那些唱唱歌、跳跳舞之类的表面文章。
3.教育资源丰富,但有待于甄别、开发和使用。喀左县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着悠久的各民族发展历史和民族团结历史。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借鉴中繁荣,也在碰撞中融合,升华出和谐的元素,形成了极具地域特点的民族团结的文化。比如,从历史沿革看,这里有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特别是清朝中期的“蒙禁”半开放、开放,民国初年的“放垦蒙地”,尽管对原住居民造成冲击,但“阵痛”之后,最终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和蒙元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繁荣与融合。比如,自治县成立50年来,各民族群众携手奋斗,喀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都是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教材。再比如,喀左有丰富的民间故事资源,“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有很多关于蒙汉群众共同生活、与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内容,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必将会使教学更生动,更有针对性。
二、根据喀左蒙古族自治县的具体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使中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1.教育行政部门和民族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开设、活动的开展、专项督导、检查、评估作了规范。
2.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各门课程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作用:①开好民族团结教育课,遵从教育部、国家民委《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以正面教育、正确引导为主,注重理论与当地民族问题实际、地域文化特点结合。②强调其他学科尤其是思想品德课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之间渗透而不取代的关系,一方面必须在遵循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渗透,一方面做到各有侧重。如汉语文课,通过精美的篇章,重点渗透各民族的文化繁荣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观点;民族语文(蒙语文课),弘扬蒙古族灿烂文化,重点渗透“三个离不开”教育;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教育,使学生正确理解弘扬民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关系。思想品德课,主要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历史地理课,从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分析民族现象,渗透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祖国历史的观点和祖国是多民族大家庭,团结则盛、分裂即衰的历史观点教育。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我们积极组织学校参加“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了“民族团结杯”征文和师生民族团结演讲比赛,以这些活动为载体,推动民族团结教育的顺利开展。各学校也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等形式作为课程教育的补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建设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因地制宜,建起了以民族英烈“莫德”烈士雕塑、学习室为主体的大城子镇蒙古族小学基地,以“蒙古族文化园”为主题的东哨乡蒙古族小学基地,让学生在基地愉快地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5.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氛围的感染作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县报、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和信息技术手段(如开设“喀左民族教育网站”),作为对学校教育的补充,积极普及民族知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为民族团结教育做出贡献的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的事迹。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关注民族团结教育的网络。
一、保证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毛泽东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1]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主要指高校承担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任务的老师包括校领导、政教主任、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相关学科教师等等。他们在整个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主导和支配着民族团结教育的客体、介体和环体等等因素。马克思指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2]毛泽东也强调“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因为他们是教育者, 是当先生的, 他们就有一个先受教育的任务。”[2]教育主体把自身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进行自我改造、自我提升, 才能用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满足大学生们求知和发展的需要。因此, 我们探究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的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具体而言应该通过开展岗前培训、教学研究、集体备课、集体教研、教学竞赛和教学经验交流, 有计划地组织优秀教师考察学习、参加学术会议、调查研究等途径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 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
作为一个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具备正确的世界观、祖国观、民族观和宗教观;坚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坚信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马克思的民族理论。
2. 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
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从事这项教育工作的每一个教育者, 都应该通过学习和锻炼, 掌握丰富的知识, 达到较高的水平。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构成。首先需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具体体现为具备有关中华民族概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系统理论知识;其次需掌握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民族团结教育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历史等学科的知识, 做学生思想工作又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知识, 因此高校民族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些相关学科的知识懂得越多, 对工作越有利。
3. 多种能力素养的提高。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 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首先, 思想宣传能力, 这主要是指需具备较强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 讲话能抓住要领、突出重点, 富有鼓动性和说服力, 对待学生要热情、耐心、细致, 能够理解人、关心人;其次, 调查研究能力, 这主要是指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 善于接触、观察、了解、分析教育对象和社会环境, 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以达到教育目标的能力;最后, 运用现代化手段的能力, 现阶段的民族团结教育再也不是以往单一的谈话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运用, 例如, 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 所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学会熟练运用这些现代化手段, 要学会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及时地与人沟通, 快捷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
二、全面调动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客体主动性和主体性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客体即各类高校的大学生。他们与一般的物质客体不同, 作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 他们在接受教育时, 不是完全被动的, 而是具有主动性。当然这种主动性是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而不是教育的主动性, 全面调动他们的主动性, 可以有效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但是大学生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主动性的调动, 要求我们对他们的身心特点、思想特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首先, 大学生的生理发展特征:中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2岁左右, 生理发育已全面接近或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平, 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已趋于完善和成熟, 进入相对稳定期。这意味着他们有从事复杂的思维活动, 能够独立学习比较复杂而高深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的生理基础。其次,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大学生们智能发展迅速, 记忆力、观察力、理解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显著提高;求知欲强, 但辨别力低;感情丰富, 并不断社会化, 情感活动的强度大, 但还不够稳定, 不成熟, 情感的表现形式上不断间接化, 情感的持续时间更长;自我意识和独立意向不断增强;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完善, 理想与信念逐步稳固。最后, 大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 大学生们处在思想意志的形成时期, 头脑中固有的东西少, 思想活跃, 不易保守, 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信息, 更容易观察到时代的变化, 能够较快地同时代精神产生共鸣。但同时他们并不是总能准确无误地把握住时代精神, 容易迷茫, 甚至迷失方向;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大学生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实际的社会生活, 并对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群体成员的互动性, 大学生的集体性生活使得他们在思想上互相认同, 在行动上互相模仿, 特别是在涉及共同利益和要求时互相激励、强化和支持。大学生的这些身心特点、思想特点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1. 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双向互动的。
这种关系要求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在传递民族团结的信息和内容时不能持居高临下、单向施教的错误观念, 应该是在坚持平等的基础上, 全面了解大学生们各自的思想特点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共同参与、积极互动、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教学相长,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民主团结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们应该从他教他律转向自教自律。
大学生是从依赖走向独立, 从非成人变为成人, 从别人对自己提期望到自己对自己提出期望的转变时期;是自我意识、自我发展、责任心不断增强的关键时期, 单纯的进行灌输式的教育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中, 有时甚至会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 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由此,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疏与导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 让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达到民族团结教育中的本真状态———自教自律。
摘要: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必然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从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客体两个方面深入研讨如何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 切实保障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不流于形式, 不走过场。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主体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526.
通过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围绕中心,贴近生活,营造氛围。利用报刊、电视、黑板报、标语、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基本知识,宣传我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主要经验做法。我校宣传教育的主题是“促进团结和谐,推动共同进步”。
在工作中,从讲政治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和贯彻落实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结合起来;二是把加强舆论宣传与树立典型结合起来;三是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与维护稳定结合起来;四是把领导干部为学校办实事、办好事与推动教育发展结合起来,着力推进我校教育质量又好又快的发展。
峰堆乡中心学校
9月22日,2016年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在白塔区跃进街道新世纪社区启动,正式拉开了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序幕。副市长刘文军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刘文军要求,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要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一主题,集中开展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优秀事迹,开展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具体工作,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树立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信念。
启动仪式上,刘文军为获得“辽宁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的白塔区跃进街道新世纪社区授匾。新世纪社区的居民表演了舞蹈、诗朗诵、萨克斯、小提琴演奏等节目。
1 加强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 新疆是我国民族分裂主义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 如何有效抵御分裂势力的侵蚀和渗透, 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四个认同”意识, 维护新疆的稳定发展是摆在新疆人民面前一项重要使命。尤其是民族分裂分子利用现代传媒工具, 大肆在青年人、特备是高校学生中宣传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极力拉拢高校部分政治立场不够坚定、鉴别能力较差、易受煽动的青年学生, 与我抢夺人才, 极力干扰高校的教育工作, 试图分化我教育战线。在新疆7·5事件中, 部分高校大学生参与其中, 就是一个很好例证。新疆高校着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是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高校培养的各民族高素质人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推进新疆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是新疆美好未来的建设者和引领者, 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 将分布到新疆各地区、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各行各业中, 他们的民族观念及行为是否正确, 将对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新疆的稳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是维护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 因此在高校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并取得良好成效, 是新疆发展千秋大业、祖国和谐稳定重大任务的根本保障, 事关重大且意义深远。
二是关系到校园和谐与民族团结细胞力量的增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和谐稳定和师生团结, 是增进各民族师生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重要途径, 是增进校园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消除误解, 提升思想认识水平的必要手段。同时, 来自于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往往是家里学历最高者, 经过教育形成正确的民族观, 树立坚定的民族团结意识, 能够带动和影响家庭其他人员, 成为社会基层促进民族团结的有力细胞单元。
2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要做到科学性与适用性、理论与现实、正面与反面的结合, 使民族团结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形成坚定意识, 又能使学生发现、珍惜、践行增进民族团结的行为。总体而言,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在理论的高度上应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民族地区发展史、宗教史和民族史等。在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上, 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建国后民族地区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 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具体落实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身边的民族团结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等。在教育活动中, 还要注重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的结合, 以正面教育为主导, 辅之以反面教育, 在学生中形成只有维护和践行民族团结方能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 破坏民族团结必将受到严惩和唾弃的思想意识。
3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措施
1)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根基, 构建和谐团结校园氛围。
文化作为教育的软因素, 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作为多民族高校来说, 校园文化是以科学文化为主导, 以中华文化为基础, 糅合各民族文化特色, 凸显青年学子文化需求的文化高地, 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引领者和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因此, 在多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要以坚定的立场和高度的包容性来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文化环境。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要引导各族学生深刻认识我国各民族团结互助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根基, 正确认识西方社会提出的民族关系理论的构建背景和局限性, 自觉抵御西方反华势力借他们所谓的“民族自决权”来挑拨民族关系, 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1]。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 帮助学生深刻认清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危险性、围绕民族团结意识的培养,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如民汉双语学习、结对子帮扶活动等。优秀校园文化具备的熏陶功能和潜移默化影响功能必然对在校各族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各族学生在其中学习生活, 会逐步养成团结互助, 互敬互爱的良好校园氛围。
2) 围绕教育工作, 构建校园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取得成效, 离不开思想上、物质上和制度上的充分保障。
首先, 高校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民族理论素养, 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为己任, 在坚持科学的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基础上, 善于总结, 积极创新, 勇于探索, 不断丰富和完善民族团结教育途径和内容, 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其次, 在物质保障上, 针对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 有针对性的在饮食上和住宿上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 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可以举办各类文娱活动, 邀请不同民族学生共同参加、共享欢乐, 在民族学生奖助贷勤等方面, 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 确保少数民族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 在这些物质保障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重感恩意识教育的跟进, 要在体现祖国大家庭温暖的同时明确向各族学生阐明他们所承担的责任, 不能将关怀帮助与责任相脱离。
最后, 要建立完善的民族团结教育制度和机构, 依托制度、机构构建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成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跟踪考评机制。多民族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 及时指导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并排查解决各类民族问题, 同时成立民族学生工作委员会, 由民族学生任骨干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工作[2]。积极搭建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 注重少数民族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培养一批政治合格、素质过硬、能力较强的少数民族学生干部投入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 起到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强日常管理, 对于违背民族团结言行的个人及行为进行坚决的惩处和制止。
3) 充分挖掘和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 不但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积极作用, 更要深入挖掘专业课教师及学工队伍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及班会教育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功能, 统一思想, 言传身教, 要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五观”、“三个离不开”等思想通过课堂教学或言传身教灌输到所有学生的头脑中去, 同时不断创新教育方法, 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通过不断的强调反复及言传身教, 最终帮助学生将民族团结思想入脑、入心、入行。
4) 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走向具体化。
相较于课堂教学注重理论说教而言, 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更加直接的展现民族特色、密切各民族学生之间的联系, 并培养相互之间的友谊。高校通过开展具有多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增强校园凝聚力和影响力。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 学校应积极引导各族学生围绕增进相互了解, 促进团结友谊的目标开展, 利用联谊、多民族参与等途径, 为各族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交流平台, 使各族学生能够利用该平台展示本民族的特点和优点, 同时了解和学习其他民族学生的习俗和优点, 培养相互包容、欣赏、学习的良好氛围, 逐步达到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校园团结氛围。
5) 直接服务各族群众, 使民族团结教育更加深化。
在加大校园民族团结教育的同时, 利用社会实践将教育工作与服务各族群众结合起来, 将民族团结教育直接落实到践行民族团结活动中来。多民族高校应组织由各民族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小组, 开展志愿者服务、“三下乡”、社区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 发挥专业优势, 为各族群众提供帮助, 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 让大学生对各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更加直接客观的了解,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进一步使各民族学生充分理解“三个离不开”思想,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自觉抵制民族分裂活动。S
参考文献
[1]孙剑坪.从文化视角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深化[J].中国民族教育, 2011, 5.
【学习宣传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推荐阅读:
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10-25
东川卫生院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工作总结10-31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方案09-12
乡民族团结宣传月计划07-15
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学习10-22
民族团结进步学习心得体会05-25
学习民族团结政策心得体会09-09
学习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心得体会09-16
“”学习教育宣传口号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