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小城故事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台前小城故事(精选6篇)

台前小城故事 篇1

记得那还是我七岁的时候,一次,奶奶带我去小区里的朋友家里玩。出门后,我像出笼的小鸟兴奋地往楼底跑。奶奶也许是着急了,一边叫我慢点,一边气喘吁吁地紧赶慢赶地追我。我先到了楼底,等了一会儿,见奶奶出来了,我又小跑了起来……一瞬间,意外发生了!我刚跑了几步,只听后面“啪”的响了一声,还伴随着“啊”的一声,我回过头去看了一眼,只见奶奶摔在了地上,赶紧跑过去。只见手镯摔碎了,碎片无情地在奶奶的手上划了一道大口子,鲜血直流。我整个人都吓傻了,一旁带小孩下来玩的阿姨们看见了,叫我赶快上楼找妈妈带奶奶去医院,她们还主动把奶奶扶起来,帮奶奶用纸巾止血,还安慰着我,告诉我没事。

那天恰巧是周末,爸爸出差了,而妈妈又刚学会开车,妈妈只好向我们家楼的一户人家寻求帮助。他们家跟我们家一样,都有一儿一女。他们听完以后,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下来。叔叔帮忙开车和妈妈一起送奶奶去医院,阿姨帮忙照顾我。我在阿姨家有些坐立不安,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奶奶是因为我才受伤的,如果我当时能慢一点,就不会发生这件事了。我心如刀绞,难受极了。心思缜密的阿姨发现了,就一直安慰我,告诉我不会有事的,还陪我玩,陪我看电视,不停地转移我的注意力。渐渐地,我的心情好了许多。过了两三个小时左右,妈妈带着奶奶回来了,奶奶的手缝了针,已经没事了。这一次,多亏了有这些好邻居帮忙,不然我们有大麻烦了。

虽然在昆山这个小城的生活每天都平平淡淡,但是总会发生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温情故事,它们点缀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爱的链条在邻里之间传递,我们要善待身边每一个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让爱之链传递去,让文明之花开边昆城的每个角落!

作者|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 六(3)班 俞慕瑶

公众号|玉峰文苑

台前小城故事 篇2

地点:浙江海宁

赛事:第六届全国体育舞蹈团体舞及表演舞锦标赛

人物:摄影师游龍

城市印象:

虽然‘海宁潮’早已天下闻名,但在我的心中,海宁是一座充满故事的浪漫小城。这里有着乾隆皇帝和海宁陈家、诗人徐志摩和陆小曼,还有名满天下的金庸大侠的足迹。很难说清自己为什么会对这个小城有这么强烈的亲切感。行走在海宁中,我常会幻想自己如果早出生80年,会不会和那些前辈们一起,品味海宁的美好时光。

农历四月的海宁充满着《人间四月

天》里的浪漫味道。清晨起来,在城中沿河或街道缓行,会让你不再困惑为什么这里会诞生出徐志摩这样浪漫的诗人。城内许多小店面的早点铺,食客们常常将桌子放在沿街的位置,一边吃一边看着街道上越来越热闹的人群,尽享“小城我独坐,笑看天下客”的洒脱。

行走

位于海宁市干河街38号的徐志摩故居是一幢2层的小洋楼。这幢西式的两层小楼建于1926年秋,据说楼下的印花地砖还是当年从德国进口的。徐志摩和陆小曼短暂的隐居、著书生涯就居于此处。尽管这段美好的时光不足盈月,却给我们这些来参观的后人,留下了一个美丽遐想的空间。

和徐志摩的绝世才情和惊世爱情相比,其表弟查良镛(金庸)却显得洒脱,凭“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武侠小说名扬天下。从徐志摩故居到金庸旧居所在的海宁市袁花镇新伟村一组(山虹路)有20多公里,必须租车前往。一路行来,因远离了城市,处处都是绿油油的稻田,偶尔还有一些水塘、游鸭……金庸旧居就是白墙、灰瓦的檐翎房,漆黑的木门外竖起一座白色的影壁,颇有《射雕英雄传》中归云山庄的味道。旧居长廊上刻有金庸作品中的“72侠客”,金庸迷们不妨来按名索骥。

出旧居,再向东行20余公里,便是盐官观潮最佳的地点——盐官古镇。尽管钱塘江入海口观潮的地点有数个,可唯有盐官最好,不仅因为地段最佳,还因为这里的传奇故事、文化气息和名人古迹。最佳的观潮日期是每年的阴历八月十八,那日潮水最大,铺天盖地的一线压来,惊心动魄。在盐官,还可以到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故居和陈阁老宅去感受一下特有的文化氛围。

美食

观潮访古问幽之余,品尝海宁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海宁的美食有许多美丽的故事,例如民国期间流行的船菜。1923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徐志摩邀约了胡适、汪精卫等一班名流来海宁观潮。众人下了火车就上了早已租好的水网船,一边欣赏两岸的江南水乡风光,一边吃了顿富有地域特色的船菜,这桌船菜的菜谱,不知在谁的回忆录中被记载下来:小白菜芋芨、鲜菱豆腐、清炒虾仁、粉皮鲫鱼、雪菜豆板泥、水晶蹄膀、芙蓉蛋汤……只是如今,这“穿行明镜里”的美食已然销声匿迹了。不过,一些年代更久远的美食却流传了下来,比如钱塘江鱼圆、宰相府宴球,这两道美食都与海宁陈家有关,钱塘江鱼圆据说是乾隆皇帝在海宁期间最喜欢的一道菜,甚至还把做这道菜的厨师带进了御膳房,宰相府宴球则传说是陈阁老府的九小姐(跟乾隆掉了包的那位小公主)创制的。

Tips海宁因为城小,所以到城中任何一处,距离赛场都不远,只要合理安排时间,颇具名气的斜桥榨菜、老盐官系列蜜饯、缸肉、宴球、朱万昌特色糕点等美食绝对能尝到。

购物

到海宁的人必去海宁皮革城。皮革城就在海宁体育馆对面。共有4幢楼,分别售卖皮革、箱包、皮草和鞋子。但要想认真逛个遍,没三五天工夫可不成。周末有很多长三角地区的免费旅游团组织来的购物游游客,因此比较难砍价。

Tips据裁判莫德谊、选手吴稚安介绍,这里砍价有一定规律,皮衣一般在RMB500元左右, 好一些的也不会超过RMB800元;皮包因为货品品质参差不齐,买家只能凭眼力和经验与老板们交锋;手套、帽子等小玩艺据说海宁人十几块就能买,外地人是无论怎么折腾也难以买到的,不过,价格往下杀总没错。

编辑说话:

每每想到海宁,我会先想到海宁的历史,这里是良渚文化发源地之一,距今6000~7000年间就已有先民生息。还会想起海宁淡淡潮水味道的空气中古韵悠悠的石板路,海宁的童谣、美食和我迷恋多年的徐志摩、金庸,还有王国维。

多年前,我还是个懵懂少年,读着徐志摩的文字,跟随着他的心情:“

眉,这一潭清洌的泉水你不来洗濯谁来;你不来解渴谁来;你不来照形谁来……

眉,没有一分钟过去不带着想你的痴情,眉,上山,听泉,折花,望远,看星,独步,嗅草,捕虫,寻梦,——哪一处没有你,眉,哪一处不惦着你,眉,哪一个心跳不是为着你,眉!……”

我也深深地被《爱眉小札》中的轻柔软语的字句感动着,也猜测着深爱着彼此的他们,经历着怎样的炼狱般的煎熬?如同所有人间的秘密,情人间的耳语,悄悄地流传一世又一世。屈指细数,80年前吧,两个相爱的人不畏世俗,在海宁短暂相守。甭管往后的岁月是怎样的沧桑或痛心,就算下一秒坎坷,这一秒是快乐的,至少此时,彼此专注的私守着,相爱着,不想别的,没有忐忑。晨起的迷矇双眼,晚睡的星辰月光,与他们曾相伴,为他们作见证。

台前小城故事 篇3

朱定真是气象传媒入,也就是把天气预报结论解读出来传播给大众的入,他说气象传媒入的综合判断能力很重要,拿到预报结论后,要马上意识到哪些是今天最重要的天气信息,怎样才能使观众明白并采取应对措施,他说自己学气候专业,当天气预报员的经历对做气象传媒工作很有帮助。

意气风发的气象媒体人

华风影视楼在中国气象局大院里显得卓尔不群地“酷”,它用大胆的黑灰色做外墙,里面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现代的流线形铁艺装饰,加上璀璨的灯光效果,装点出一个科学与艺术的殿堂。

这里的员工神采飞扬、步履匆匆,据说平均年龄只有28岁;这里用于播音、摄像、录音、剪辑等工作的装备一应俱全,不亚于一个省级电视台;这里是中国气象局向外发布信息的窗口,每天我们从中央电视台看到的“天气预报”等气象节目都从这里发出;这里拥有世界最庞大的观众群,一项调查显示,光是中国大陆就有8亿观众收看他们的节目。

朱定真就在这里工作,不过他的角色经常“切换”,大多数时候他是华风影视集团的副总经理,有时是气象节目主持人,有时甚至是香港凤凰卫视的特约气象评论员。朱定真作气象评论的特点就是能把最冷峻的科学结论用最温暖的表达方式传递给观众,让百姓在寒流到来时加件衣服,暴雨之前带上雨具……他常说:“我们做的工作是向公众‘嘘寒问暖’的工作。”

天气预报员被雨淋的故事

朱定真出生于一个气象世家,他的父亲解放初期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从美国回国工作。尽管“文革”中父亲去世了,但冥冥之中父子间是有感应的,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朱定真考上了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气候专业,同样走上了气象之路。

他还记得大学毕业后进入扬州市气象台做天气预报员的一件事。那天是当地“文革”后首次恢复“三月三”庙会,街上熙熙攘攘,热闹极了。他们几个“小”预报员作好了天气预报,刚值完班就出去看热闹,没想到不一会儿一场雨就劈头盖脸地下起来,浇得他们和当地人一起躲到屋檐下避雨。这时旁边有群众抱怨:天气预报是干吗吃的?明明说晴天嘛,怎么瞎报呢?同样没带雨具的朱定真听得脸上直发烧,他说:“我们是最想说实话的人,可是老天爷偏偏不给面子。”

这个“天气预报员被雨淋”的故事今天听起来像个冷笑话,但他20多年来一直记在心里。因为天气预报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搞气象的人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里。

天气预报员的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天气系统是复杂的,影响天气的因素很多,假如您把几十年的天气资料调出来,会发现虽然每年到了雨季雨水都多,到了冬天则常见寒流,但是决不会有两天的天气是完全一样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啊!

有次凤凰卫视的记者问他:“您能不能不用专业术语来讲‘天气’究竟是什么?”他当时回答:“天气就是我们的对手,预报员就是要让这无形的对手显形!”

“令人遗憾的职业”

1984年,朱定真调到江苏省气象局。江苏省是我国的中纬度地区,气候非常复杂,几乎所有的灾害性天气,像台风、寒潮、暴雨、冰雹、阴雨、霜冻等都可能影响到那里,“在江苏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是我一生最好的锻炼。”他感叹道。

他说,几乎所有领域的科技进步都可能有助于气象预报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所以预报员必须要不懈地努力学习,与时俱进,采用各种先进的手段和仪器,逐步掌握天气的规律,让天气预报越来越准确。但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天气预报不准是绝对的,准是相对的,特别是晴雨预报,现在的准确率还是百分之七八十左右,提升一个百分点都非常困难。

预报员怎么就这样难当呢?我惊讶于其中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当人们很随意地坐在电视机前听那两句天气预报,思忖着第二天穿什么衣裳、安排什么活动时,谁曾想到预报员有那么多的苦恼与不安。

今天他们庄严地发布气象预报,明天又忐忑不安地看着老天爷的脸色。明明是很细心、很认真分析的一张张天气图,明明是经过巨型计算机数小时的运算、各位专家缜密考虑得出的结论,按说不会有大的差错,可偏偏第二天就变了天。

每天每天,永远有一只手在投掷硬币:正面还是反面,对还是错。“从上专业课起就被告知‘天有不测风云’不适用于气象工作者,而且天气预报员其实是最认真的人,他们非常敬业,想把天气预报得准确再准确,可老天爷的脾气不是总能摸得透。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预测完全准确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一种说法是:天气预报员是一种令人遗憾的职业。”说这句话时他的脸上露出几分无奈。

与媒体结缘

朱定真与媒体结缘始于1992年,他到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做访问学者。那一年正好碰到美国历史上最强的一次台风(在美国叫飓风)“安德鲁”正面袭击他们所在的城市迈阿密,他亲眼看到台风登陆时昏天黑地,火球四起,雷达被掀翻,汽车撞到墙上的景况,也注意到在特大灾害面前新闻媒体的作用。当时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专门辟出一块地方,给媒体用作新闻区,记者就睡在他们办公室的地上,台风专家不时地在那里向记者发布信息,记者则通过电视、电台传达给大众:目前台风中心到哪里了、风力有多大、大概多少时间影响到某个地方、人们应该向哪个方向和位置撤离等等。当时,电视里其他节目都停播了,只有台风消息被不停地跟踪报道、滚动播出……他说,其实那一次事先预报的台风路径并不特别准,但是后面的服务跟上了,电视台、电台的连续跟踪报道及时弥补了这个错误,使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那一年,他带回来两个成果:一是美国飓风中心因为他做的一个“对台风路径预报敏感性测试”的软件并入他们的业务运行系统,给朱定真颁发了《为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作出重大贡献》证书;二是他亲历了美国历史上罕见的“安德鲁”台风(为了永远记住那次台风的“威力”,“安德鲁”的名字从台风命名中取消了),同时也了解了媒体对气象灾害警报的服务作用,亲身体会到气象与媒体结合、媒体为气象服务的重要性。

与时俱进,情怀依旧

2002年,朱定真参加中国气象局的竞聘,成了华风影视集团的副总经理。他说:“在这里我做管理工作,其实也是服务工作,为全国百姓服务。气象服务是最敬业的,也是最诚实、最尽心的服务,这种服务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一年365天不能停,必须天天向老百姓嘘寒问暖。”

由于是预报员出身,朱定真对气象台每天发布的天气公报结论了

如指掌,但他不满足将这些枯燥严谨的科学术语发布给大众。他秉持着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努力宣传着将气象信息变成通俗易懂甚至妙趣横生的语言的气象服务信息传播理念,他还常常亲临主持现场,做专家,做主持,身先士卒,用最体贴的方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并从中找出管理上的不足。

我们问他,最近几年无论是媒体还是老百姓都更加关注气象了,是不是现在的天气发生异常了?朱定真则不以为然,他认为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工作节奏加快了,人们更注意生活舒适程度,也更关心经济效益了。比如现在的家长普遍娇惯独生子(女),孩子晒着不行、淋雨也不行,所以家长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又比如现代企业越来越讲究经济效益,就不得不利用气象经济了,如夏天哪些地方高温、哪些地方凉爽,空调、冰箱等企业就要根据气象条件调配产品了。

大家如此关注气象,气象媒体人的工作强度和难度也加大了。现在气象服务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大气成分、空间天气、生态和农业气象、雷电、人工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等),服务的针对性也越来越强(交通、旅游、卫生、农业、体育、生活等)。要在每档只有两三分钟的节目时间里说天气,还要适时做一些气象科普,本身就是对他们极大的挑战。同时,尽量在把握科学的前提下,用老百姓听得懂、理解得了的语言去表述,也需要下一番功夫。而他们却甘之如饴,“我们发布气象信息,就是希望大家利用它安排好生活和生产,防灾减灾,趋利避害,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向百姓嘘寒问暖,体现人文关怀,这是我们气象媒体人所追求的目标。”朱定真发自肺腑地说。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郑明忠——直接与卫星“对话”

57岁的高级工程师郑明忠对我的“卫星启蒙”很是费了一把子力气.他楼上楼下地找资料,在很滑的地面上跑来跑去,于是我得以获知:1960年4月,人类第一颗气象卫星——美国发射的“泰罗斯1号”卫星升空。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包括我国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在内的一些国家发射了数以百计的气象卫星,这些卫星在大气圈外旋转,从高空监测着大气和地球环境,人们通过电视每天都能看到气象卫星拍摄的照片——卫星云图。

我国建有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三个气象卫星地面站.郑明忠分别参加了这三个地面站的选址与建设,并在北京东北旺地面站作了10年。

从清华大学到国家气象卫星中心

郑明忠是那种看上去不大起眼的人,他的个头中等,五官也不那么有个性。他这级别的干部,甭说在北京城里,就是在中国气象局大院内也是举一只胳膊就能拦下好几个来的那种——“处级”。不过,告诉您他所工作的“处”,没准儿会吓您一跳——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运控处,他是那里的支部书记。

郑明忠他们处管的那些气象卫星,可是咱们国家从西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名为“风云一号…风云二号”等。当我初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看到门口“搁”着那好几口“大锅”时,心里多少有点兴奋和好奇。郑明忠颇能“知面知心”,他不紧不慢,让我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一堂“气象卫星科普课”的教育。

我们国家的气象卫星中心成立于1970年7月1日,当时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精神:“一要发展我国自己的气象卫星,二要接收利用国外气象卫星资料。”于是卫星中心就从接收国外气象卫星资料起步,配合我国航天航空部门筹划发展自己的气象卫星。正好赶在这个节骨眼上,郑明忠1978年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雷达专业毕业分配到此。

刚开始接收的是美国NOAA卫星发射的气象资料,同去的一位老兄询问是否得付费接受别国的资料,郑明忠摇头说:“不要。卫星从哪一国的上空经过,你用天线接收下来的资料就归你。”想想也是,气象卫星,资源共享嘛。“不过,当时的接收设备非常简陋,完全是手动操作。”郑明忠说:“信号来了,必须两手同时操作按钮,才能锁定信号。”我看他的手势,突发奇想:“和打游戏机差不多?”“不,比打游戏机要难。”他说。

我国气象卫星事业正蓬勃

我们国家成功发射的第一颗气象卫星叫“风云一号”,他从身后的电脑里调出资料:发射时间是1988年9月7日,这是一种极轨卫星,即运行轨道近乎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地区上空的气象卫星。1997年6月10日,我国发射了名为“风云二号”的静止气象卫星,它是位于赤道上空与地球同步运行的气象卫星。我们每天晚上在天气预报节目里看到的反映天气系统、云的移动图像,就是由它拍摄下来再经过计算机处理的卫星气象云图资料。

气象卫星是携带遥感仪器和探测装置对地球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可观测到云层、冰雪、植被、热源、洋面温度等。卫星云图在天气预报中广泛应用,静止气象卫星能够每小时拍摄一次固定区域的云图照片,每到汛期还要加密观测,每小时收两张图。郑明忠认为我国气象卫星拍摄的图像资料,其清晰度和质量都不逊于发达国家同类气象卫星。他带我经过门岗、填表登记、穿上鞋套、进入计算机房,在机房,你可以直接与卫星对话,给卫星发指令。

从1988年到现在,我国已成功发射了8颗气象卫星,目前正常运行、每天传输地面资料的有三颗,分别是“风云1-D”、“风云2-C”和“风云2-D"。老郑说,在气象卫星方面,我国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后,同时具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是世界气象组织对地观测卫星业务监测网的重要成员。预计今年10月,我国还将发射“风云三号”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为顺利完成这一新型气象卫星的资料接收和处理任务,目前他们正紧张地进行计算机房的改造建设,准备在5月份开始系统设备的安装,然后再进行软件调试等工作,将在9月底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特别的事业,平常的老郑

我说“您这一辈子可圈可点的事情不少,毕业于清华大学,参加了三个气象卫星地面站的建设,负责过七八颗卫星的接收工作,目睹了我国卫星气象事业的发展,更为此立下汗马功劳啦。”老郑倒不以为意,他轻描淡写地把自己称作“干活的官儿”,他说“我们是接收卫星云图的,我们把卫星资料接收下来,经过处理,提供给气象人员分析、研究、应用。我们是为天气预报和国家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服务的。”

“你说我不会表功?”郑明忠厚道地说,“活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光说不做不行。让你当官你就得在业务上有经验,还要有群众基础,经常到群众中去交流,不是说教,而是和他们交换思想,听取意见,改进工作方法。同志之间,工作上严格要求,平时还是要多理解、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他当“处级”干部已经十几年了,从处长到支部书记,“任劳任怨”成了他性格的一部分。要不是亲眼所见,谁又想象得到,那神秘的卫星信号就是从他们这些一派平常的“官儿”和“兵们”手下,传到千家万户的呢?

编辑

小城故事作文 篇4

那是一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站在小区楼顶望下去,那是一座模糊的夜景。晚上的大街很安静,七点左右便已显得冷清。而大街附近的夜市却是与这凄清的街显得格格不入。夜市离我家并不远,也就一条街的距离。夜市占据了两条街,一条叫东街,一条叫西街。看似随意的一个名字,确指出了两个不同的方向,让每个像我一样的路痴找到北在哪。夜市的人很多,就像白天一样,只是旁边的商铺关着门罢了。

除夕的时候,我们没有守岁的习惯,却也睡得很晚,大人们都在忙活烟花什么的,我们这群孩子去哪玩,自然是没人管的。于是,我领着一帮比我小的小屁孩儿一起跑去了夜市,放肆的买着一串又一串平时我都嫌不干净的烧烤。我们的身上往往都带着纸巾,为了把手上和嘴边的油擦干净以不被大人们发现。

中国人似乎对于美食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小陈的烧烤特别辣,而平时吃不了辣的我很不争气的沦陷了。每一家的烧烤味道都不同那是因为店主的故事不同。认识了一个新疆的店主,据说是为了小城的一个女朋友而来到这里,可是后来分手了,所以他的烧烤中有一丝苦涩。

每个小城都不一样,不管是一线,二线,三线,四线还是三十二线的小城市,都有很大的不同,那是因为每个小城都有不一样的故事。 不一定是一个很大的故事,哪怕是一个人,一场事故,一切物是人非,都是故事。故事多了便成了一座座不同的小城。

伤感散文《小城故事》 篇5

离了那座城之后,就感觉缺了一段情。

每天习惯到深夜一两点睡,在脑海中慢慢的构思,像在复原那座城市的一草一木。那时候在那座城里,有时也会睡得很晚,但不会是在宿舍玩手机或听歌或发呆,那时候的日子总是很丰富。

那年夏天,莫名的躁动。在背包中莫名的翻到一份信,怀着憧憬与好奇,在凌晨五点起床去往大桥赴约。吹了一早上的冷风,看到了朝阳在江的那头缓缓升起,看到桥上有人在慢跑,有人在练美声,看到郊区的农人担着新鲜的蔬菜赶往菜场,却没看到写信的那个人,所想的那个朦朦胧胧的人。事后才知是老妹的玩笑,怕我找不到女朋友,给我个念想。

那年夏天,周末,没有补课,带上了鱼竿和饵料,乘上车就出发了。沿途是匆忙的人众,急行的车流,太阳在云后玩着躲猫猫,却又仿怕人找不到,时不时的冒出个头,显露下位置。目的地不算近,水库不算大,却也可以在沿堤处看到些稀拉分布的垂钓者,每一个人都很安静,注视着水面,太阳伞在微风中静默。忘了钓了多久,只知道当水库老板提醒要不要吃饭的时候,我们起身买下部分鱼就离开了,口袋总是瘪瘪的,但架不住收获的诱惑。随后却又迷失在了回程中荒芜的田地中,泥鳅很肥,黄鳝很滑。事后,发现原本的取消补课又取消了,那是第一次逃课,只为了一餐鱼。虽是意外。

依稀还记得资江二桥左边工地旁的那些小山丘上的草坪,记得那草坪上独领风骚的巨大石块,还记得那连通资江的水塘边的长得及其茂盛的.竹子和刚冒头的竹笋。那次是第二次逃课,逃了周日下午的理综考试,只是因为我们彼此在那个年纪的叛逆与放纵。那时树梅果正青,摘下一把味道酸涩酸涩的;那时沿江风光带还没建,江边一片狼藉;那时正在读高三,大家都很忙;那时手上还有一相机,总爱显摆。

每一次,都会找一个少人又有好玩的地方,古老的向东街,听说粉不错,虽然很破旧,去了;北塔,听说是县城里最古老的建筑物,且沿着江岸,那就去吧。在小城,那是一段永远不知疲惫与害怕的日子,在日落黄昏时,徒步往郊区走,绕着村落一圈又一圈。

每一次都是那么熟悉的几个人,勾肩搭背着,互相倾诉着,在昏暗的灯光下远去留下拉长的背影。那一座小城的每一条街道,就在这样的时光与故事下,被我们抚摸了个遍。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陆续的离了小城了,而小城也在那之后逐渐陌生了我们的视线。每一次回到小城,总是会想起那些一起踏过的时光,去寻找那一起踏过的足迹,却总是在不断的寻找中渐渐地模糊着双眼,相间的时候慢慢的少了,熟悉的环境不再熟悉,当初遗留下的笑声也在耳旁慢慢逝去。

关于一个人的故事随笔:小城新貌 篇6

小城不大,朝阳大街贯通东西。白日,大街上各色小轿车川流不息,路边的高大建筑鳞次栉比,路上行人皆神色匆匆,为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忙碌奔波。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她便放下一身的肃然,取而代之的是轻松快乐的画面:露天剧场孩子们正在载歌载舞,东面广场中老年健身操也跳得正欢,西面篮球场上的小伙子们个个生龙活虎……望着这充满活力的运动场,您是否还记得当年那个尘土飞扬的土操场,那斑驳的老砖墙,和房顶长满苔藓的办公室?

穿过前进路十字往西,便是员张村的地界了。为了方便逸夫小学和前进路中学的学生上学所建的人行天桥,给这里增添了几分大都市气息,可我眼前看见的,却是二十年前一群背着书包的学子,在多雨的秋季,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泥泞的小路上的身影。其中心酸,只有经历的人才能体会!

沿着这条路继续西行,便又是个休闲锻炼的好去处___朝阳公园。五六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庄稼地,早春时节,在家闷了一个冬天的人们纷纷奔向这里:看,风筝在天空翻飞,地下是孩子们欢快的脚步。年轻的父母陪孩子一起追逐笑闹,老人们在一旁静静凝望,不知是怀想青春,还是在欣赏今日。如今虽然风筝是不能放了,但爬满绿色的长廊会瞬间使你浮躁的心沉静下来。廊下悠扬的琴声,愉快的歌声,能让你忘掉所有烦恼,轻声唱和。廊间小道上推着宝贝,领着父母的一家人,又怎不拨动你的心弦!

一声尖叫从空中传来,抬头仰望,见磨天轮正在飞转,是那帮“青春期”又在挑战快乐极限了!北面广场的大妈可顾不了这些,她们的各舞步扭得正酣,情侣人的窃窃私语更是不会被打断,只有我这个闲人躲在一旁还能看到这里的过去和现在。

好吧,用心拍几张照片来结束这次遛弯吧!我想,这些照片的画面或许在不久会变得陈旧、落伍,但那时我一定不会遗憾,因为一切在人们的创造中定是越来越好,越来越美!可不是吗,今天眼前这飞速发展的城市,这美不胜收的各色景致,不正是最好的佐证吗?

喜欢这夜幕下的城市,喜欢一个人的时候。

上一篇:赵玉娟先进事迹下一篇:对我市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