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荐8篇)

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篇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科学技术部等

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改能源〔2017〕17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统、“互联网+”智慧能源(以下简称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储能能够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备用、黑启动、需求响应支撑等多种服务,是提升传统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储能能够显著提高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支撑分布式电力及微网,是推动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关键技术;储能能够促进能源生产消费开放共享和灵活交易、实现多能协同,是构建能源互联网,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和促进能源新业态发展的核心基础。

近年来,我国储能呈现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抽水蓄能发展迅速;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和超级电容,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等储能技术研发应用加速;储热、储冷、储氢技术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我国储能技术总体上已经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加快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对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推进我国能源行业供给侧改革、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还将带动从材料制备到系统集成全产业链发展,成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为贯彻总书记关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思想,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任务,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第十四次会议和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次、第二次会议重大决策部署要求,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着眼能源产业全局和长远发展需求,紧密围绕改革创新,以机制突破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应用示范为手段,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促进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支撑和推动能源革命,为实现我国从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转变和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和产业保障。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研究出台金融等配套措施,统筹解决行业创新与发展重大共性问题。加强引导和信息服务,推动储能设施合理开放,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创新引领、示范先行。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鼓励各种形式的技术、机制及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发挥示范工程的试点作用,推进储能新技术与新模式先行先试,形成万众创新良好氛围。

市场主导、改革助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储能领域。结合电力体制改革进程,逐步建立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和灵活性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还原能源商品属性,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加强统筹规划,优化储能项目布局。重视上下游协调发展,优化从材料、部件、系统、运营到回收再利用的完整产业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储能,健全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有序竞争。推行绿色设计理念,研究建立储能产品的梯级利用与回收体系,加强监管,杜绝污染。

(三)发展目标

未来10年内分两个阶段推进相关工作,第一阶段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第二阶段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十三五”期间,建成一批不同技术类型、不同应用场景的试点示范项目;研发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主要储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建立储能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一批重点技术规范和标准;探索一批可推广的商业模式;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储能产业发展进入商业化初期,储能对于能源体系转型的关键作用初步显现。

“十四五”期间,储能项目广泛应用,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能源领域经济新增长点;全面掌握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储能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部分储能技术装备引领国际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和标准体系并拥有国际话语权;基于电力与能源市场的多种储能商业模式蓬勃发展;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储能在推动能源变革和能源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全面展现。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储能技术装备研发示范

集中攻关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意义的储能技术和材料。加强基础、共性技术攻关,围绕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总体目标,开展储能原理和关键材料、单元、模块、系统和回收技术研究,发展储能材料与器件测试分析和模拟仿真。重点包括变速抽水蓄能技术、大规模新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化学储电的各种新材料制备技术、高温超导磁储能技术、相变储热材料与高温储热技术、储能系统集成技术、能量管理技术等。

试验示范一批具有产业化潜力的储能技术和装备。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开发分别适用于长时间大容量、短时间大容量、分布式以及高功率等模式应用的储能技术装备。大力发展储能系统集成与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储能与现代电力系统协调优化运行。重点包括10MW/100MWh级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10MW/1000MJ级飞轮储能阵列机组、100MW级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大容量新型熔盐储热装置、应用于智能电网及分布式发电的超级电容电能质量调节系统等。

应用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储能技术和产品。加强引导和扶持,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加速技术转化。鼓励储能产品生产企业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理念提质增效,鼓励创新投融资模式降低成本,鼓励通过参与国外应用市场拉动国内装备制造水平提升。重点包括100MW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高性能铅炭电容电池储能系统等。

完善储能产品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建立与国际接轨、涵盖储能规划设计、设备及试验、施工及验收、并网及检测、运行与维护等各应用环节的标准体系,并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完善。完善储能产品性能、安全性等检测认证标准,建立国家级储能检测认证机构,加强和完善储能产品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建立和完善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

(二)推进储能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应用示范

鼓励可再生能源场站合理配置储能系统。研究确定不同特性储能系统接入方式、并网适应性、运行控制、涉网保护、信息交换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对于满足要求的储能系统,电网应准予接入并将其纳入电网调度管理。

推动储能系统与可再生能源协调运行。鼓励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场站作为联合体参与电网运行优化,接受电网运行调度,实现平滑出力波动、提升消纳能力、为电网提供辅助服务等功能。电网企业应将联合体作为特殊的“电厂”对待,在政府指导下签订并网调度协议和购售电合同,联合体享有相应的权利并承担应有的义务。

研究建立可再生能源场站侧储能补偿机制。研究和定量评估可再生能源场站侧配置储能设施的价值,探索合理补偿方式。

支持应用多种储能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支持在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突出的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储电、储热、制氢等多种形式能源存储与输出利用;推进风电储热、风电制氢等试点示范工程的建设。

(三)推进储能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稳定性应用示范

支持储能系统直接接入电网。研究储能接入电网的容量范围、电压等级、并网适应性、运行控制、涉网保护、信息交互及安全防护等技术要求。鼓励电网等企业根据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结合需求集中或分布式接入储能系统,并开展运行优化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支持各类主体按照市场化原则投资建设运营接入电网的储能系统。鼓励利用淘汰或退役发电厂既有线路和设施建设储能系统。

建立健全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参照火电厂提供辅助服务等相关政策和机制,允许储能系统与机组联合或作为独立主体参与辅助服务交易。根据电力市场发展逐步优化,在遵循自愿的交易原则基础上,形成“按效果付费、谁受益谁付费”的市场机制。

探索建立储能容量电费和储能参与容量市场的规则机制。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参考抽水蓄能相关政策,探索建立储能容量电费和储能参与容量市场的规则,对满足条件的各类大规模储能系统给予容量补偿。

(四)推进储能提升用能智能化水平应用示范

鼓励在用户侧建设分布式储能系统。研究制定用户侧接入储能的准入政策和技术标准,引导和规范用户侧分布式电储能系统建设运行。支持具有配电网经营权的售电公司和具备条件的居民用户配置储能,提高分布式能源本地消纳比例、参与需求响应,降低用能成本,鼓励相关商业模式探索。

完善用户侧储能系统支持政策。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允许储能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电能交易。支持用户侧建设的一定规模的电储能设施与发电企业联合或作为独立主体参与调频、调峰等辅助服务。

支持微电网和离网地区配置储能。鼓励通过配置多种储能提高微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积极探索含储能的微电网参与电能交易、电网运行优化的新技术和新模式。鼓励开发经济适用的储能系统解决或优化无电人口供电方式。

(五)推进储能多元化应用支撑能源互联网应用示范

提升储能系统的信息化和管控水平。在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储能基础设施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支持能量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应用。逐步实现对储能的能源互联网管控,提高储能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储能系统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多元化作用。

鼓励基于多种储能实现能源互联网多能互补、多源互动。鼓励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实现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支持开放共享的分布式储能大数据平台和能量服务平台的建设。鼓励家庭、园区、区域等不同层次的终端用户互补利用各类能源和储能资源,实现多能协同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

拓展电动汽车等分散电池资源的储能化应用。积极开展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业务,探索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通讯基站电池、不间断电源(UPS)等分散电池资源的能源互联网管控和储能化应用。完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监管,开展对淘汰动力电池进行储能梯次利用研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建立完善扶持政策,切实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形成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发展局面。依托行业力量建设国家级储能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专业协(学)会、研究会作用,引导行业创新方向。建立储能专业咨询委员会,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推动成立国家级产业联盟,加强产业研究、建立信息渠道。鼓励各省级政府依照已出台的智能电网、微电网、多能互补、“互联网+”智慧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配电网建设、电力现货市场等相关政策对储能进行支持,并根据实际情况出台配套政策、给予资金支持和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储能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将储能纳入智能电网、能源装备制造等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方向,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技术与政策机制综合性区域试点示范,鼓励清洁能源示范省因地制宜发展储能。各地能源及相关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适合本地的落实方案,因地制宜,科学组织,杜绝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务实有序推进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国家能源局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根据职责积极参与相关机制研究,加强安全和市场监管,督促相关政策和重大示范工程的落实。

(二)完善政策法规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储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电力体制改革与储能发展市场机制的协同对接,结合电力市场建设研究形成储能应用价格机制。积极开展储能创新应用政策试点,破除设备接入、主体身份、数据交互、交易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壁垒,研究制定适应储能新模式发展特点的金融、保险等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储能技术、产品和模式等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加强储能安全与环保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建立储能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鼓励储能系统开发采用标准化、通用性及易拆解的结构设计,协商开放储能控制系统接口和通讯协议等利于回收利用的相关信息。

(三)开展试点示范

围绕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发展分布式电力和微网、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加快建设能源互联网等重大需求,布局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重大储能试点示范工程。跟踪试点示范项目建设运营情况,建立健全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鼓励和支持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及其他具备条件的地区、部门和企业,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储能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在技术创新、运营模式、发展业态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试,总结积累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四)建立补偿机制

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研究推动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获得合理补偿的政策和建立与电力市场化运营服务相配套的储能服务补偿机制。推动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建立相配套的储能容量电费机制。建立健全补偿监管机制,严惩违规行为。

(五)引导社会投资

落实简政放权精神,研究建立程序简化、促进投资的储能投资管理机制,对于独立的储能项目,除《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已有规定的,一律实行备案制,按照属地原则备案,备案机关及其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规定。企业按照地方有关规定向主管部门备案。充分发挥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作用,支持开展储能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研究通过中央和地方基建投资实施先进储能示范工程,引导社会资本加快先进储能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通过金融创新降低储能发展准入门槛和风险,支持采用多种融资方式,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储能产业。

(六)推动市场改革

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建立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市场化交易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鼓励储能直接参与市场交易,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盈利,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健全准入制度,鼓励第三方资本、小微型企业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市场,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平等、协同发展。

(七)夯实发展基础

依托行业建立储能信息公共平台,加强信息对接、共享共用和交易服务。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培育一批专业人才,形成支持储能产业的智力保障体系。加强宣传,扩大示范带动效应,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储能技术研究和产业创新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

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篇2

一、国家级经开区总体情况

自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至今, 全国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已达219家, 其中东部地区107家, 中部地区63家, 西部地区49家, 区域分布渐趋平衡。

(一) 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过30多年发展, 国家级经开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近十年来, 国家级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快速增长, 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015年1-9月, 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010亿元, 税收收入929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9%、5.5%, 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1.9%、9.8%。

(二) 对外开放的主要载体。国家级经开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 率先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 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地。2015年1-9月, 国家级经开区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金额2433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39634亿元, 占全国比重为22.2%。

(三) 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 通过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国家级经开区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 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化工、食品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同时,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集群逐步成长壮大,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

(四) 体制改革的试验区域。国家级经开区始终走在体制机制创新的最前沿, 开创了精简高效的管委会模式, 被此后其他特殊经济区域普遍借鉴。坚持高起点统一规划、高标准滚动开发, 有力推动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 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投资环境, 首创“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等多种投资服务模式, 成为我国投资环境的优质品牌。

(五) 转型发展的示范基地。国家级经开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 成为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和高新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基地, 2015年1-9月, 国家级经开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8619亿元, 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30.3%。国家级经开区注重集约发展,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成为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强化节能环保, 单位产值能耗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 国家级经开区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瓶颈。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尚不够清晰, 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不突出, 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营商环境有待改善, 在行政效率、法制环境等方面均需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大部分国家级经开区土地发展空间不足, 但也有个别经开区存在节能环保意识不强、土地利用粗放等现象。

二、促进国家级经开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国家级经开区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肩负的历史使命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其管理模式、基础条件、发展水平各不相同, 迫切需要明确促进国家级经开区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通过完善考核、分类指导、综合施策, 消除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瓶颈, 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继续发挥生力军作用。

二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迫切需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推进我国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带来了良好机遇, 在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深化经贸往来、增强人才技术交流等方面搭建了平台。国家级经开区作为我国改革排头兵和开放试验田, 应借助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有利时机, 继续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积极探索, 主动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新形势和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 以开放促创新, 拓展对外开放新的空间和领域, 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 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三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当前, 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渐行渐近, 国际产业分工布局与组织形态正在加速重组, 中国经济自平衡与世界经济再平衡深入推进。美国、德国、日本分别推出“工业互联网”、“工业4.0”、“机器人战略”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 以占据产业分工体系最高端。国家级经开区是我国高端制造业的集聚区, 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 也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前沿阵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传统增长动力不断减弱, 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加剧, 国家级经开区依赖要素驱动为主的老路难以为继, 必须抓住新的调整周期, 尽快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积极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战略,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四是应对资源环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特别提出, 要坚持绿色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近年来, 我国雾霾天气范围扩大, 环境污染矛盾突出, 资源约束日趋紧张, 生态系统加速退化。国家级经开区产业集聚程度高, 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大, 对全国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低估。新形势下, 国家级经开区以及区内企业必须自我约束, 提高清洁生产的能力,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三、《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及重要举措

《指导意见》分为八部分, 共计20条。

(一) 提出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指导意见》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 提出坚持以对外开放为引领,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以体制创新为保障, 以考核评价为导向, 充分调动国家级经开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积极性, 把国家级经开区建设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 成为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 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落脚地。

2014年10月, 国家级经开区设立30周年时,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4〕54号, 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关于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目标的表述, 沿用了《若干意见》中提出的“三个成为”, 此外增加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落脚地”, 是在一脉相承基础上根据新的要求作了延伸和扩展。

(二)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实施动态管理。

《指导意见》要求商务部要改革完善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制度, 制订并发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 明确审核要求, 科学设计指标体系, 引导国家级经开区不断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 树立国家级经开区典型范例和良好品牌。

《指导意见》提出每年组织开展考核工作, 根据考核结果对国家级经开区进行综合评价, 反映国家级经开区的发展水平和进步情况, 不断激发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对发展好的国家级经开区一方面在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激励政策, 另一方面要鼓励其输出管理经验, 带动其他国家级经开区协同发展。对发展水平滞后的国家级经开区予以警告和通报, 对连续两次考核处于最后5名的, 将按程序报国务院批准后降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目前国家级经开区总量已达219家, 虽然数量众多, 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开发区升级以后, 受各方面因素制约, 开发建设进度迟缓, 未能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 影响了国家级开发区的声誉。今后, 按照差异化发展的要求, 必须进行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国家级”不再是“铁帽子王”, 不能只进不出, 只升不降。对于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低、环保不达标、发展水平低的, 要实行降级或者淘汰, 保持国家级经开区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含金量。

(三) 提出考核内容和具体要求。

《指导意见》围绕完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制度, 从夯实产业基础、激发创新活力、发挥区域带动作用、强化绿色集约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等五个方面, 提出具体考核内容及通过考核促进国家级经开区实现的目标要求,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提高政策精准度, 充分调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积极性。

一是夯实产业基础。当前, 国家级经开区区主导产业集中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食品等行业, 产业特色不鲜明, 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空间较大。《指导意见》从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创新产业投融资方式、争取更多金融支持等方面, 提出通过考核相关指标, 赋予相关政策支持, 促进国家级经开区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重组, 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 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强力推进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指导意见》特别强调, 发展较好的国家级经开区要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引领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跃升;产业集聚程度尚不高的国家级经开区要大力引资引技引智, 优化产业布局, 促进现代化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二是激发创新活力。新形势下, 培育创业创新成为我国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加速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在当前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国家级经开区必须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 通过打造发展新引擎, 增强发展新动力, 开拓发展新市场,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指导意见》从用好用足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打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加快人力资源集聚、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等方面, 提出通过考核相关指标, 集成相关政策措施, 鼓励高端人才、高端技术在国家级经开区集聚, 推进结构调整, 助力创业创新。

三是发挥区域带动作用。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国家级经开区有效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与周边地区的资源要素整合和联动发展, 东部地区经开区通过采取人才和管理经验输出、产业梯度转移等对口帮扶举措, 有力地支持了中西部地区发展。在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 国家级经开区仍然要主动作为, 为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做出积极贡献。《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考核国家级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占所在地市的比重, 推动国家级经开区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 促进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有效带动所在区域经济发展。

四是强化绿色集约发展。当前, 我国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凸显, 国家级经开区由于产业集聚而承受的资源环境压力更为突出。《指导意见》从提高土地开发利用率、鼓励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方面对国家级经开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土地利用方面, 通过考核单位土地地区生产总值产出强度、土地开发利用率, 促进国家级经开区科学划分产业用地与配套设施用地比例, 建立健全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 盘活存量工业用地。同时, 为了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指导意见》提出, 优先考虑发展好的国家级经开区扩区或调整区位需求。在生态环保方面, 通过考核工业企业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情况, 促进国家级经开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严格环境准入门槛, 增强环境监测监控能力,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 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此外, 《指导意见》强调, 鼓励国家级经开区积极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绿色园区, 通过双边机制开展国际合作生态 (创新) 园建设, 引入国际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

五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国家级经开区一直走在体制机制创新的最前沿。从率先建立精简高效的管委会模式, 到多年来坚持“一个窗口”对外和“一条龙”服务, 为投资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 成为投资环境的优质品牌。随着经开区的发展壮大, 其承担的社会管理责任日益重大, 开发区体制机制问题十分复杂, 要真正形成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 创新的任务仍然艰巨。在体制机制方面, 《指导意见》着重突出了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和提升投资便利化程度两方面内容。一方面, 通过考核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比、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等情况, 促进国家级经开区优化机构设置, 提高行政效能, 构建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行政管理体制;另一方面, 提出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审批权限, 总投资 (包括增资) 10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和总投资1亿美元以下的限制类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其变更事项,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省级城市商务主管部门及国家级经开区负责审批和管理, 提升投资便利化程度。

《指导意见》最后要求,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分类考核、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工作机制, 主动作为, 尽快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各国家级经开区要按照统一部署, 认真贯彻落实考核评价各项工作要求, 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客观, 取得实效。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分类考核、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工作机制, 主动作为, 尽快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各国家级经开区要按照统一部署, 认真贯彻落实考核评价各项工作要求, 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客观, 取得实效。

究竟什么是“新常态”?

2014年埃里安再次对“新常态”做了重新归纳总结:“新常态”概念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西方经济体不会出现类似此前普通的经济周期底部快速复苏 (V型复苏) , 而是保持长期疲弱和高失业率。

最前沿

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篇3

《指导意见》要点

工业设计定义: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

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广泛应用于轻工、纺织、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

工业设计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是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是创建自主品牌,提升工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消费需求的客观要求。

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政府积极扶持引导,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

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

①坚持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提高工业设计自主创新能力。②坚持专业化发展和在工业企业内发展相结合,提升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水平。⑤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为工业设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五年目标:

①培育出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设计企业。②形成5-10个辐射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国家级工业设计示范园区。③工业设计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和知名设计品牌数量大量增加。④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显著提高,培养出一批具有综合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强的优秀设计人才。

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六个方面及20条意见:

1提高工业设计的自主创新能力

①加强工业设计基础工作。②建立工业设计创新体系。③支持工业设计创新成果产业化。

2提升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水平

①促进工业企业与工业设计企业合作。②引导工业设计企业专业化发展。③推动工业设计集聚发展。

3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

①完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②建立健全工业设计人才培训机制。③积极引进优秀工业设计人才。

4推动对外交流与合作

①提高工业设计对外开放水平。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5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①提高全社会的工业设计意识。②建立工业设计评价与奖励制度。③加强和改改善行业管理。④加强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⑤健全信息统计工作。

6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①加大财政资金投入。②实施税收扶持。③拓宽融资渠道。④加大信贷支持。

编者:2010年7月22日,国务院11个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联合颁布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0]30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在中国工业设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10年9月17至18日,工信部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了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促进工业设计发展工作座谈会”。

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作了重要讲话,从转变发展方式的角度,通过对经济形势的分析,深刻阐述了发展工业设计的重要意义;强调要把工业设计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要求工业设计要做好三个服务;对于如何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推动工业设计加快发展,提出了六项具体要求。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许科敏对《指导意见》作了解读,介绍了《指导意见》制定的过程、总体的思路和主要的内容,并提出了五项重点工作的初步安排。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朱焘就工业设计的重要地位和国内外工业设计发展情况作了介绍,并就协会工作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提出要求。

本刊择要刊出。以飨读者。朱宏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迎接I业设计I作新局面

工业设计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促进我国工业设计加快发展,我部联合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这次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指导意见》。

一、把推动工业设计加快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做好经济工作特别是工业设计工作,必须要有全局、大局观念,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具备把本职工作放在全局中思考的能力。要因势而谋,借势成事,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工业设计发展。早在2007年,温家宝总理就做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的重要批示,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这都要求我们,要把加快发展工业设计切实作为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一)工业设计要切实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

转方式是应对危机和抢抓下一轮发展机遇的必然路径。工业设计作为体现转变发展方式要求的一项重要手段,要切实在五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二是在开发品种、培育品牌方面;三是在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方面;四是在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和发展方面;五是在促进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

(二)工业设计要为提升我国工业竞争力服务

工业设计是衡量一国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运用工业设计的手段和方法,对工业产品在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方面进行整合优化,在不增加原材料使用、不增加能源消耗的条件下,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塑造企业品牌形象。

(三)工业设计要为推进我国向工业强国迈进服务

工业设计优势是在竞争中取得主动的重要手段。当前,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工业设计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设立政府管理机构,制定发展政策,给予金融、财税支持等,引导和扶持工业设计发展。英国、荷兰、丹麦等欧盟国家设立了“国家设计委员会”,定期制定“国家设计振兴政策”;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拨付专项经费支持工业设计发展;印度也于2007年颁布了《国家设计政策》,意欲将“印度设计”打造成享有国际声誉的国际品牌。与此同时,危机以后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扩大出口”、“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发展战略和思路,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图谋在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网络等领域抢占国际产业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对我国相关产业带来威胁和挑战。

我们有制造大国的优势,但在工业设计方面与设计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工业设计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都迫切需要提升。我们要通过大力促进工业设计加快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推进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

二、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推动工业设计加快发展

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部门把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重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扶持,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总体上说,我国工业设计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各地发展水平还不平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与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长期规划、全面布局

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将于10月召开,会议将要讨论“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将是着墨的重点。而会议形成的建议将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编制确定框架。为促进经济结构转型,预计“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将会大幅上调,据专家测算,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超过50%。

2004年到2008年,服务业占GDP比重从40.4%上升为41.8%,年均仅提高0.35个百分点。按不变价计算,2004-2008年,服务业实际年均增长13.2%,其在GDP比重中增长缓匿,是由于工业发展更快,所占比重更大。

“十二五”是我国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工业设计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争取在完成制定“十二五”总体规划过程中,形成指导未来五年工业设计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把握方向、顺势而为

《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促进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即:坚持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专业化发展和在工业企业内发展相结合,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政府积极扶持引导,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工业设计已初步形成产业,一些知名企业取得了明显成效,涌现了海尔、联想、华为、毅昌等一批重视工业设计并取得卓越成效的企业。下一步要着力培育出一批在市场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工业设计企业,争取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设计企业,形成5-10个辐射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国家级工业设计示范园区,工业设计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三)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工业设计本身具有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特点,在《指导意见》的制定和发布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过程中,如实施税收等政策扶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健全信息统计工作,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等,仍然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合作,共同推动相关工作。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明确《指导意见》的具体承担处室,落实责任;要及时研究解决和反映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相关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在工作中要加强与地方各相关部门和有关方面的联系、沟通、协调和配合,主动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共同为推动工业设计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各职能司局要共同配合做好这项工作。

长期以来,工业设计行业协会在宣传和普及工业设计知识、加强行业自律、搭建行业合作与交流平台等各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许多工业设计界的领导、专家、学者都多次参与了《指导意见》的调研、讨论和论证等工作,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帮助。下一步,在贯彻落实《指导意见》过程中,各级主管部门仍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了解行业、了解企业、掌握行业专家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四)突出特点、培育优势

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注重工!设计与地区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的互动,真正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服务。同时,要根据《指导意见》制定具体办法,逐步建立完善体制机制,形成不同组织形式、各种规模协调发展的设计产业发展体系和各具特色的发展优势。各地在扶持和鼓励工业设计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整合资源,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培训,做好人才培育和引进。

(五)营造氛围、凝练共识

提高全社会的工业设计意识。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通过在全国开展工业设计宣传、展览、交流等活动,普及工业设计理念。提高工业设计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引进新的设计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国内工业设计水平。鼓励地区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工业设计交流与合作。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广泛重视和应用工业设计,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鼓励创办高水准的工业设计报刊、杂志和网站。

(六)重在实效、总结提高

各地在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在实践中积极摸索经验,推动工作进展。同时,要及时沟通情况,交流和反馈信息。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效,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学习、推广和借鉴。对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和大家一起研究解决,共同把我国工业设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许科敏:五项实际措施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的重要批示精神,促进我国工业设计加快发展,国务院11个部门于2010年7月联合颁布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08年组建以来,我们历经两年时间,通过多次认证和调研,加上之前的研究,合起来用了七八年的时间,《指导意见》终于正式出台。在整个起草过程中,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部委各级领导的重视,以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充分地征求了各方意见。《指导意见》以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相关政策为指导,坚持从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借鉴了国外发展工业设计的成功经验,并兼顾了政策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指导意见》首先明确了工业设计的定义,进而提出了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具体到近期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五点重点工作:

一、组织开展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工作,鼓励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中心。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鼓励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对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同,也涌现了海尔、联想等重视工业设计而且通过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实现产品升级、市场拓展,进而实现品牌价值提升的企业。开展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作,目的就是要引导更多的企业重视工业设计的创新。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至少要有三方面的特点:首先,必须是由企业建立的,包括企业内部和在外部出资控股的机构;其次,设计中心必须在企业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实际效益;第三,要具备一定的规模。目前已经委托有关单位开展了相关课题研究,之后会进一步组织调研,着手起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明确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条件、要求;研究制定申报、审

核、认定公布的程序和形式等,最终在广泛征求意见和论证后印发各地。

二、培育和认定国家级工业设计示范园区,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规范园区发展。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各地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产业资源的优势,建立工业设计产业园区。目前各地已经建立了一些工业设计园区,各具特色,但在园区发展水平上也存在一些差距,认定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和规范园区发展,激励园区提高服务水平。国家级工业设计示范园区至少要有以下几点条件:首先,园区必须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和依托地域优势来建立的,与特色产业相结合;其次,园区确实发挥了辐射和带动作用,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提升了整个区域的工业发展水平;三是,园区要有一定的规模,特别是要有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地方政府也要有一定的扶植政策。

三、研究并建立工业设计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制度,组织开展工业设计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

工业设计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评定,已经在广东进行了试点,下一步工信部准备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总结广东经验,制定工业设计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的管理办法,明确相关内容和要求,同时制定资格考试、评价、认证等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选择部分省市开展试点,在试点基础上,再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四、建立工业设计企业的资质评价制度,并开展评定,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

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公司制定评价体系,以星级评定的方式,对企业进行评定,有利于拉开企业档次,促进行业发展。但这一工作首先要在建立完善的统计数据情况下开展,充分了解掌握工业设计企业的现状,研究制定工业设计企业资质评价的管理办法,明确工业设计企业的分类、资质、等级标准、条件要求等相关情况。

五、建立工业设计统计调查制度,明确工业设计产业统计分类,为行业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当前对工业设计产业的现状掌握得还不清楚,机构数量、从业人员、产业规模等数据都不健全,各地虽然结合发展实际有一些数据,但之前没有统计分类,没有统一标准,数据也缺乏可比性,所以建立统计调查制度就十分迫切。需要行业协会和地方主管部门、国家统计局通力合作,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研究制定工业设计部门统计调查指标体系,明确调查项目,统计报表系统、资料来源、报送方式、统计方法、结果发布形式等,还需要广泛征求地方意见和组织论证。

需要注意的是,这五项工作只是工信部打算在近期重点推动的具体措施,而不是落实指导意见的全部工作,而以上提及的这些工作也需要各部委通力合作来推动。

朱焘:《指导意见》带来的历史机遇和任务

《指导意见》是我国发展工业设计的指南和纲领,是全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丰硕成果。今年上半年,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还指出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指导意见》的颁布,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历史机遇,是从国家层面上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要求、落实温家宝总理等国务院领导批示的重大举措。

我们当前正面临着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历史性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科学发展观正在全国继续深入地贯彻落实。工业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与科学发展观的方法是完全符合的,科学发展观中强调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统筹协调等内容都是与工业设计相一致的。可以说,科学发展观为工业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工业设计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隆工具。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已经拥有了较强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人均GDP在达到2000美元之后,设计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主导因素之一。现在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500美元,工业设计理应倍受重视,进入创新驱动阶段。

三、全球科技进步加速,科技成果日新月异,为工业设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智慧地球等科技为工业设计发展提供了高效高质的工具。

四、我国目前尽管经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面临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浪费、外贸摩擦不断等问题,迫使我们必须发展知识经济、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视设计创新。所以发展工业设计既是形势所迫,又是顺势之举。

工业设计的理念、方法,在改革开放之初首先在教育界兴起。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设计发展的速度也在逐步的提升,特别是近两年,开始形成快速发展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中央政府和领导人进一步关注和重视工业设计,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推进工业设计发展。

二、全国许多省市党委、政府开始重视工业设计发展。

三、企业重视工业设计的程度明显提高。许多知名企业的工业设计在渗透到全球品牌战略的管理层后,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四、专业设计公司有了较快发展。目前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设计公司有1200多家,许多设计公司最初只能提供外观造型设计,现在可以提供从内在功能到外观造型以至营销策略等全方位的综合解决方案。

五、工业设计园区正在发挥集聚效应。

六、设计教育发展很快,人才培养有了一定基础。目前高等院校设立工业设计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已有一千多家,设本科专业的有260余所,每年毕业生近30万。

七、社会上开展各类设计活动,对外交流显著增加。目前全国各种形式的交流会、研讨会、展览会、设计周、设计节、设计沙龙等活动大幅度增加。

总体上看,我国工业设计取得长足的发展,速度加快了,但规模还不大、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比、与工业发展要求比、与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主要问题有: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知度还不够高;在激励机制和扶植政策的具体落实上,还有待进一步突破;知识产权的保护、交易、使用不得力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亟待改革完善,设计教育在教育思想、要求、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对于工业设计协会来说,在促进《指导意见》贯彻落实方面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要把学习贯彻《指导意见》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继续当好政府部门的助手和产业发展的推手。在工信部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全力、积极主动地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既不越位,更不能不到位,初步计划有以下五点:

一、在明年上半年之前,要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指导意见,通过报告会、讲座、研讨、培训等多种方式,发挥媒体作用,重点理清《指导意见》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二、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制定具体政策办法。促进并协助地方政府尽快制订、完善落实“指导意见”的政策措施。

三、梳理指导意见内容,主动把协会应当办、要办的事情办好。

四、全力支持工信部等十一个部门的工作,完成交办的任务。

五、汇集信息,及时沟通。注意发现、研究、汇报和解决新问题。

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篇4

国办发〔2018〕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旅游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近年来,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产业格局日趋完善,市场规模品质同步提升,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但是,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我国旅游有效供给不足、市场秩序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发展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为指导各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推进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

(二)基本原则。

统筹协调,融合发展。把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凝聚全域旅游发展新合力。大力推进“旅游+”,促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功能,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方,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

因地制宜,绿色发展。注重产品、设施与项目的特色,不搞一个模式,防止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推行各具特色、差异化推进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方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合理有序开发,防止破坏环境,摒弃盲目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改革创新,示范引导。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努力破除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与障碍,不断完善全域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产业体系。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打造全域旅游发展典型,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树立全域旅游发展新标杆。

(三)主要目标。

旅游发展全域化。推进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服务提升、全域系统营销,构建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和放心旅游消费环境,实现全域宜居宜业宜游。

旅游供给品质化。加大旅游产业融合开放力度,提升科技水平、文化内涵、绿色含量,增加创意产品、体验产品、定制产品,发展融合新业态,提供更多精细化、差异化旅游产品和更加舒心、放心的旅游服务,增加有效供给。

旅游治理规范化。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全社会参与意识,建立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坚持依法治旅,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治理效能,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

旅游效益最大化。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孵化一批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提高旅游对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水平。

二、推进融合发展,创新产品供给

(四)推动旅游与城镇化、工业化和商贸业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旅游小镇、风情县城以及城市绿道、慢行系统,支持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等建设。依托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传统村落,探索名胜名城名镇名村“四名一体”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利用工业园区、工业展示区、工业历史遗迹等开展工业旅游,发展旅游用品、户外休闲用品和旅游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商务会展旅游,完善城市商业区旅游服务功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时尚性、实用性、便携性旅游商品,增加旅游购物收入。

(五)推动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培育田园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发展具备旅游功能的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等新型农业业态,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休闲乡村。积极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海洋公园,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科学合理利用水域和水利工程,发展观光、游憩、休闲度假等水利旅游。

(六)推动旅游与交通、环保、国土、海洋、气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自驾车房车旅游营地,推广精品自驾游线路,打造旅游风景道和铁路遗产、大型交通工程等特色交通旅游产品,积极发展邮轮游艇旅游、低空旅游。开发建设生态旅游区、天然氧吧、地质公园、矿山公园、气象公园以及山地旅游、海洋海岛旅游等产品,大力开发避暑避寒旅游产品,推动建设一批避暑避寒度假目的地。

(七)推动旅游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科技工程、科普场馆、科研设施等发展科技旅游。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发展红色旅游,积极开发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研学旅游产品。科学利用传统村落、文物遗迹及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文物旅游,推动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开展文化体验旅游。加快开发高端医疗、中医药特色、康复疗养、休闲养生等健康旅游。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航空运动、健身气功养生等体育旅游,将城市大型商场、有条件景区、开发区闲置空间、体育场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连片美丽乡村打造成体育旅游综合体。

(八)提升旅游产品品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等,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升传统工艺产品品质和旅游产品文化含量。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科技装备,提高旅游产品科技含量。推广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修复、无害化处理等生态技术,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旅游开发生态含量。

(九)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大力推进旅游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旅游创客行动,建设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加强政策引导和专业培训,促进旅游领域创业和就业。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通过资源整合、改革重组、收购兼并、线上线下融合等投资旅游业,促进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培育和引进有竞争力的旅游骨干企业和大型旅游集团,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落实中小旅游企业扶持政策,引导其向专业、精品、特色、创新方向发展,形成以旅游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旅游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加强旅游服务,提升满意指数

(十)以标准化提升服务品质。完善服务标准,加强涉旅行业从业人员培训,规范服务礼仪与服务流程,增强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塑造规范专业、热情主动的旅游服务形象。

(十一)以品牌化提高满意度。按照个性化需求,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引领计划和服务承诺制度,建立优质旅游服务商名录,推出优质旅游服务品牌,开展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十二)推进服务智能化。涉旅场所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实现在线预订、网上支付,主要旅游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开发建设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和分享评价等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

(十三)推行旅游志愿服务。建立旅游志愿服务工作站,制定管理激励制度,开展志愿服务公益行动,提供文明引导、游览讲解、信息咨询和应急救援等服务,打造旅游志愿服务品牌。

(十四)提升导游服务质量。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和权益保护,指导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导游签订劳动合同,落实导游薪酬和社会保险制度,明确用人单位与导游的权利义务,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持续提升导游服务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开展导游培训,组织导游服务技能竞赛,建设导游服务网络平台,切实提高导游服务水平。

四、加强基础配套,提升公共服务

(十五)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加强规划引导、科学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公厕管理维护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旅游发展基金和地方各级政府投资对“厕所革命”的支持力度,加强厕所技术攻关和科技支撑,全面开展文明用厕宣传教育。在重要旅游活动场所设置第三卫生间,做到主要旅游景区、旅游线路以及客运列车、车站等场所厕所数量充足、干净卫生、实用免费、管理有效。

(十六)构建畅达便捷交通网络。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新建或改建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优化旅游旺季以及通重点客源地与目的地的航班配置。改善公路通达条件,提高旅游景区可进入性,推进干线公路与重要景区连接,强化旅游客运、城市公交对旅游景区、景点的服务保障,推进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慢行系统、交通驿站等旅游休闲设施建设,打造具有通达、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旅游线路。鼓励在国省干线公路和通景区公路沿线增设观景台、自驾车房车营地和公路服务区等设施,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集交通、旅游、生态等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服务场所转型升级。

(十七)完善集散咨询服务体系。继续建设提升景区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在商业街区、交通枢纽、景点景区等游客集聚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有效提供景区、线路、交通、气象、海洋、安全、医疗急救等信息与服务。

(十八)规范完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建立位置科学、布局合理、指向清晰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重点涉旅场所规范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五、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共建共享

(十九)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强化对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的保护,依法保护名胜名城名镇名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严格规划建设管控,保持传统村镇原有肌理,延续传统空间格局,注重文化挖掘和传承,构筑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的城乡建筑风貌。倡导绿色旅游消费,实施旅游能效提升计划,降低资源消耗,推广使用节水节能产品和技术,推进节水节能型景区、酒店和旅游村镇建设。

(二十)推进全域环境整治。积极开展主要旅游线路沿线风貌集中整治,在路边、水边、山边、村边开展净化、绿化、美化行动,在重点旅游村镇实行改厨、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和垃圾污水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全面优化旅游环境。

(二十一)强化旅游安全保障。组织开展旅游风险评估,加强旅游安全制度建设,按照职责分工强化各有关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强化安全警示、宣传、引导,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政府救助与商业救援相结合的旅游救援体系。加强景点景区最大承载量警示、重点时段游客量调控和应急管理工作,提高景区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强化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玻璃栈道等设施设备和旅游客运、旅游道路、旅游节庆活动等重点领域及环节的监管,落实旅行社、饭店、景区安全规范。完善旅游保险产品,扩大旅游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理赔服务水平。

(二十二)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通过资源整合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健全完善“景区带村、能人带户”的旅游扶贫模式。通过民宿改造提升、安排就业、定点采购、输送客源、培训指导以及建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区、乡村旅游后备箱基地等方式,增加贫困村集体收入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加强对深度贫困地区旅游资源普查,完善旅游扶贫规划,指导和帮助深度贫困地区设计、推广跨区域自驾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性,真正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受益。

(二十三)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树立“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理念,面向目的地居民开展旅游知识宣传教育,强化居民旅游参与意识、形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推动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免费开放。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旅游服务。

六、实施系统营销,塑造品牌形象(二十四)制定营销规划。把营销工作纳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树立系统营销和全面营销理念,明确市场开发和营销战略,加强市场推广部门与生产供给部门的协调沟通,实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无缝对接。制定客源市场开发规划和工作计划,切实做好入境旅游营销。

(二十五)丰富营销内容。进一步提高景点景区、饭店宾馆等旅游宣传推广水平,深入挖掘和展示地区特色,做好商贸活动、科技产业、文化节庆、体育赛事、特色企业、知名院校、城乡社区、乡风民俗、优良生态等旅游宣传推介,提升旅游整体吸引力。

(二十六)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主题突出、传播广泛、社会认可度高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建立多层次、全产业链的品牌体系,提升区域内各类旅游品牌影响力。

(二十七)完善营销机制。建立政府、行业、媒体、公众等共同参与的整体营销机制,整合利用各类宣传营销资源和渠道,建立推广联盟等合作平台,形成上下结合、横向联动、多方参与的全域旅游营销格局。

(二十八)创新营销方式。有效运用高层营销、网络营销、公众营销、节庆营销等多种方式,借助大数据分析加强市场调研,充分运用现代新媒体、新技术和新手段,提高营销精准度。

七、加强规划工作,实施科学发展(二十九)加强旅游规划统筹协调。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海洋主体功能区和海洋功能区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中,由当地人民政府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并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三十)完善旅游规划体系。编制旅游产品指导目录,制定旅游公共服务、营销推广、市场治理、人力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或行动方案,形成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规划体系。

(三十一)做好旅游规划实施工作。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重要专项规划及重点项目规划应制定实施分工方案与细则,建立规划评估与实施督导机制,提升旅游规划实施效果。

八、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治理体系

(三十二)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旅游业发展统筹协调和部门联动,各级旅游部门要切实承担起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旅游规划与产业促进、旅游监督管理与综合执法、旅游营销推广与形象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与资金管理、旅游数据统计与综合考核等职责。发挥旅游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完善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健全旅游诚信体系。

(三十三)加强旅游综合执法。建立健全旅游部门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涉旅领域执法检查。加强旅游执法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促进旅游部门与有关监管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组织开展旅游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旅游执法专业化和人性化水平。(三十四)创新旅游协调参与机制。强化全域旅游组织领导,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健全旅游联席会议、旅游投融资、旅游标准化建设和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

(三十五)加强旅游投诉举报处理。建立统一受理旅游投诉举报机制,积极运用“12301”智慧旅游服务平台、“12345”政府服务热线以及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咨询中心等多种手段,形成线上线下联动、高效便捷畅通的旅游投诉举报受理、处理、反馈机制,做到及时公正,规范有效。

(三十六)推进文明旅游。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全面推行文明旅游公约,树立文明旅游典型,建立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和部门间信息通报机制,促进文明旅游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九、强化政策支持,认真组织实施

(三十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鼓励地方统筹相关资金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旅游产业促进基金并实行市场化运作,充分依托已有平台促进旅游资源资产交易,促进旅游资源市场化配置,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积极引导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等投资各类旅游项目。

(三十八)强化旅游用地用海保障。将旅游发展所需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统筹安排,土地利用计划适当向旅游领域倾斜,适度扩大旅游产业用地供给,优先保障旅游重点项目和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用地。鼓励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的方式建设旅游项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开办旅游企业。城乡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民宿等旅游经营。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市场主体利用旧厂房、仓库提供符合全域旅游发展需要的旅游休闲服务的,可执行在五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在符合管控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安排旅游产业用海需求。

(三十九)加强旅游人才保障。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纳入重点人才支持计划。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加快培养适应全域旅游发展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有条件的县市应积极推进涉旅行业全员培训。鼓励规划、建筑、设计、艺术等各类专业人才通过到基层挂职等方式帮扶指导旅游发展。

(四十)加强旅游专业支持。推进旅游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推动旅游科研单位、旅游规划单位与国土、交通、住建等相关规划研究机构服务全域旅游建设。强化全域旅游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环境氛围。增强科学技术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旅游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全域旅游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勇于创新,积极作为、狠抓落实,确保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取得实效。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要组织开展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域旅游发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评估,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国务院。

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篇5

关于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乡村民宿是经营者利用农村房屋和院落,结合地域性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人文风情及农林牧渔生产活动,以慢节奏生活、家庭服务、乡野体验、亲近自然为特色,为游客提供乡野生活、休闲度假的居住空间。科学引导乡村民宿发展,有利于推进我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为促进全省乡村民宿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百镇千村、全域旅游、脱贫攻坚等决策部署,依托我省独特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和人文底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建设生态、人本、特色的乡村民宿,打造休闲度假、康复疗养、避寒过冬的“鸟巢”,让农民更多参与到乡村旅游服务中,助力全域旅游,实现美丽乡村健康持续发展。重点在城市近郊、景区周边、文化遗存地、滨海避暑点等地,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旅游景观名村、传统村落、美丽乡村示范村等区域优先发展,成熟一批推出一批,稳步推进我省乡村民宿发展。到2020年,全省乡村民宿产业培育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一定市场知名度、服务水平一流和一定规模的重要产业。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规划引领、生态优先,注重品质、突出特色,产业融合、农民增收”的原则。构建不同规模、形式及经营方式的市场主体,共同推动乡村民宿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多规合一”成果及全省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规划为依据,因地制宜绿色发展;注重乡村民宿建设品质,挖掘放大文化特质,充分体现海南生活特色和乡情民俗;找准经营者与集体、农民的利益平衡点,以乡村民宿旅游发展为重点,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二、建设内容

(一)统一规划,统筹布局。在符合省及市县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选择一批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村庄及场队居民点率先发展乡村民宿。按照“保护生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的要求,优先在沿海、沿江、沿路、沿景区域以及传统村落布局乡村民宿,引导乡村民宿连点串线成片规模发展。重点针对为休闲度假康养服务的乡村休闲度假型民宿、为城市居民节假日旅游度假体验服务的农家乐型民宿、为来海南过冬人群服务的候鸟型民宿、为学生课外实习服务的基地型民宿等四类民宿,分类指导、规划与建设。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塑造乡村民宿特色品牌。

(二)精心设计,提升水平。结合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产业和市场需求,加大对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传承力度。将海南黎苗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华侨文化等各类本土文化融入乡村民宿开发和建设。在民宿建筑风格设计、房间装饰装修和风味乡村食品开发上深度策划,打造极具创意和景观美学概念的乡村特色民宿产品。乡村民宿应符合市县“多规合一”和村庄规划要求,建筑风格自然美观,体现农本和生态,建筑高度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建筑、道路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和谐相融,单体建筑内的经营房间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4个;室内摆设、用品和室外饰品布置体现乡土情调,注重淳朴民风的保持和发扬,做到人居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打造“一村一特”“一村一品”“一户一景”不同类型的民宿,凸显民宿地域特色文化,提高民宿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丰富业态,融合发展。引导民宿业加强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共享农庄建设,在趣味性、参与性、体验性上下功夫,推进深度体验休闲、乡村景点观光、农村运动休闲、传统民俗文化体验等农村新型业态的发展,延长民宿产业链,提升民宿价值,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村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我省独特的民宿魅力。

(四)创新模式,多元投入。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民宿建设。鼓励探索农户自主经营型、“公司+农户”型、“合作社+农户”型乡村民宿发展模式。扶持有条件的农户通过修缮、改造自有住房发展民宿。鼓励城镇有意愿的组织和个人通过下乡租赁民房开办民宿。鼓励通过注册乡村旅游投资开发公司、组建农家乐合作社、村民入股等方式整村连片发展乡村民宿。

(五)规范管理,细化标准。民宿从业人员应掌握旅游接待服务基本知识,文明礼貌,服务态度热情。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须持有专业知识培训合格证及健康合格证明。餐饮场所、卫生间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环保标准要求,有完善的给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制订和完善火灾、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治、治安事件、设施设备突发故障等各项突发事件的处置应急预案。建立安全巡查制度,主要从业人员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及操作技能,备有消防、防盗、救护、应急照明等设施,定期检查,确保完好有效。

三、扶持政策

(一)加强民宿用房保障。全面启动农村闲置房屋调查摸底、盘活利用工作,积极探索回购、租赁、置换、退出等模式,围绕民宿开发,有序盘活旧村委用房、旧厂房、旧校舍、农户闲置房等闲置合法资产。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权益的前提下,探索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以农户自愿为原则,由村民小组或村委会统一将盘活的闲置房屋集中,成立合作社进行股份制经营管理,或受农户委托,统一与投资方签订合作、出租、联营等协议,以减少投资方逐个与农户商谈产生的矛盾,更好地保护农户与投资方的利益。鼓励投资方长期租用乡村民宿用房,确保对民宿业的持续投入和开发。

(二)加强金融扶持。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民宿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推广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农村居民信用贷款等特色产品,围绕民宿发展需求,创新绿色金融产品,鼓励简化审批手续,加强信贷扶持。各市县政府可以对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发展乡村民宿贷款方面提供贴息补助。

(三)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全省各级财政安排资金扶持民宿产业发展。省级财政实施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对通过省级考核认定为“示范点”的乡村民宿,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四)鼓励社会各界返乡创业。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城镇居民、专家学者、退休公职人员、规划师、建筑师、技能人才、大学毕业生等返乡投身参与民宿建设经营。对返乡进行民宿开发创业的,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培养一支懂经营、善管理、高素质的民宿专业骨干队伍。

(五)简化营业证照审批流程。实施多证合一管理,将工商、卫生计生、公安、消防、食品安全、税务、环保等需要办理的各种证照合为一本营业执照,由相关部门依法许可后,工商部门统一办理发放,行业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指导。乡村民宿的开办经营实现“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证核发”。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乡村民宿是乡村休闲旅游业多元化、特色化、精细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符合当今城市居民追求休闲生活的消费潮流;同时也是充分利用闲置民居资源和乡村环境,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促进农户就业增收的可行渠道。各市县政府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发展乡村民宿作为经营美丽乡村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建立相应的协调工作机制,形成省、市县、乡镇、村四级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乡村民宿有序发展。

(二)制定政策,强化扶持。省住房城乡建设、旅游、财政、发展改革、工商、国土资源、卫生计生、交通运输、生态环保、金融、公安、食品监管等部门要围绕乡村民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食品卫生、金融创新、治安消防管理等方面,制定有利于乡村民宿发展的扶持政策,进一步简化项目有关审批手续。各市县政府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相应的奖补政策,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补助、贷款贴息、奖补结合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民宿发展的积极性。

(三)合力推进,加强管理。统筹整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危房改造、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等项目和资金,更多地向乡村民宿发展重点区块倾斜,加快形成乡村民宿发展合力。创建乡村民宿建设示范点,各市县政府要明确示范点主题、范围、建设内容、资金来源、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等内容,每个乡镇每年选定2-3个有条件的村庄,建设乡村民宿示范点。加强乡村民宿管理,制定《海南省乡村民宿管理办法》,重点在经营规模、服务设施、治安消防管理、环境保护、服务质量、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经营项目等方面明确具体要求,工商、卫生计生、公安、消防、食品安全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检查指导。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乡村民宿示范典型,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乡村民宿发展。依托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宣传平台,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吸引更多消费者。鼓励发展民宿电商,推动民宿经济品牌化、电商化发展。

(五)严格考核,加强服务。将乡村民宿发展纳入各市县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建立领导联系机制,加强服务和指导,及时帮助解决乡村民宿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市县政府和省政府直属有关单位要加强对民宿经营者的业务培训和服务指导,提升民宿经营者文化品位,优化服务理念,实现民宿规范有序经营。

海南省人民政府

2018年2月1日

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篇6

中煤协会政研【2010】240号

各会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制定了《关于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附: 《关于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关于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推进煤炭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是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近年来,煤炭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大力发展以煤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行业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吨煤能耗大幅度下降,矿区环境总体恶化局面开始得到遏制。但从总体上看,煤矿资源开采效率低、环境问题仍比较突出;发展以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重大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需要攻关;以市场为导向,有利于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考核体系和财政税收、投资融资等政策措施需要完善。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工作任务还相当繁重。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拉动煤炭需求快速增长。2003年以来,煤炭产能迅速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煤炭行业在不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增加了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损害。

煤炭行业是资源开发型产业,位于产业链的最前端,具备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条件。高度重视煤炭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利用,构建有利于煤炭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是实现煤炭科学开发、高效利用的重要保障;是促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是煤炭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重大举措。

全行业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作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高度重视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全面推进煤炭工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及工作目标

(二)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科学化水平为主攻方向,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企业为主体,推进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促进煤炭产业合理布局、集群发展、集约利用、产业延伸、清洁生产和无废排放,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能源保障。

(三)工作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统筹煤炭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着力推动行业科技进步、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煤炭资源的科学开发与高效利用。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增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责任意识,引导企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与煤相关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资源节约开发利用,有效控制环境损害,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的煤炭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推动煤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的研发,培育新兴产业,为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提供科技支撑。

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将发展煤炭循环经济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煤炭资源开发发展相关产业,形成高效开采、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低碳运行的产业价值链,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四)工作目标。到2015年,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煤炭行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低碳运行的标准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

大型煤炭企业基本做到全部污染物达标排放,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矿区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善,建成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全国原煤入选率达到60%;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瓦斯抽采利用率到达60%,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到达80%,土地复垦率提高到50%。

三、重点工作任务

(五)努力实现总量基本平衡。树立科学产能理念。开展行业预警研究,完善市场监测体系,及时发布信息。引导企业综合考虑区域市场需求、资源开采条件、科技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容量、灾害防治能力、转运条件等多种因素,合理确定生产规模和资源开发强度,推动煤炭转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转运效率,提升煤炭有效供应能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开发强度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六)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以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保护特殊和稀缺煤种。推动大型坑口电厂建设和煤焦化工产业延伸发展,推动煤炭上下游产业合理布局和有效衔接,促进煤炭就地高效转化。

(七)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地球物理勘探、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等现代高精度综合煤炭地质勘探技术装备研究,为煤矿提高开采效率、安全保障程度和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提供地质技术保障。

推动煤矿高效综采设备搬迁技术装备和辅助运输机械化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以及复杂地质条件、薄煤层和难采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装备攻关,提高矿井机械化程度和开采效率。推动低品位、难采煤层地下气化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发;鼓励企业优先采用资源回收率高的煤炭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大型现代化选煤厂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进程,组织开展自动集中控制高效干法选煤、节水型选煤和脱硫、回收硫矿资源和水煤浆等技术与装备研发,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八)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鼓励企业根据区域资源条件、区域经济特点,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积极发展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循环经济产业,推动多元产业协调发展。

支持煤矿配套建设选煤厂,推广应用先进的煤炭洗选加工装备和技术工艺,提高原煤入洗(选)比例。鼓励煤矿按市场需要、用户需求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研究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建设区域性配煤中心,发展煤炭物流产业。

推动大型矿区或煤炭集中开采地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产业集群,实现集聚生产、集约发展,促进园区物流、能流、技术集成,实现信息与基础设施共享,集中治污,提高煤炭资源、能源、水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

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支持大型企业瞄准现代煤化工发展前沿,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再创新,发展现代化煤化工技术和工艺,建设科技含

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规模效益的现代煤化工和循环经济骨干项目,推进煤炭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

鼓励企业综合开发利用油母页岩、煤系高岭土等与煤共伴生资源,支持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矿实现煤与瓦斯共采,支持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支持企业发展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建材(矸石砖、矸石水泥),及其他高附加值的煤矸石、煤泥、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支持企业以净化处理和达标排放为重点,实现矿井水资源化利用。

(九)突出抓好节能降耗工作。开展节能监测和能源审计,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自愿节能协议、节能设备融资租赁。加强节能监测和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大力推广使用符合国家能效标准的节能产品。鼓励企业按照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要求,做好新建、改扩建煤矿设计、施工和设备选型工作。

鼓励企业开展煤矿生产技术、安全保证能力、能耗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估,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坚决关闭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能源消耗高、产品附加值低、环境污染严重等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煤矿和多种经营项目。

鼓励煤矿井下采用高等级供电、直联传动、变频和电力电子调速、电源污染治理等先进技术,简化矿井提升传动系统,降低煤炭生产系统电耗。

引导企业加强工序能耗管理,推广矿井中央泵房排水集中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主排水设施及相关系统“避峰填谷”、分时用电。制定新建(改扩建)选煤厂能耗标准,强化选煤能耗管理。

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开发推广余热利用、分布式供暖等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采用新型保温材料,推广供热计量、调节、自控、管网和锅炉自动控制,优化矿区用能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研究开发煤矿热能利用技术与装备,努力实现产煤不烧煤。

推动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矿井地热利用、以矸换煤绿色开采、矿井水综合利用、绿色照明等煤炭重点节能工程建设。

(十)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引导和鼓励企业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技术、方法和工艺,实现煤炭资源控制开采;支持企业优化矿井开拓布置,减少井巷工程量,合理确定掘进断面,研究先进的煤矿井下排矸或初选系统,发展以矸石换煤和矸石充填绿色开采技术,减少矸石排放量,推行煤矿绿色开采。

煤炭企业要严格执行“先抽后采”规定,大力推行煤层气(瓦斯)综合利用,减少矿井瓦斯排空量。

鼓励煤矸石、煤泥综合利用电厂采用高效洁净燃煤发电技术和装备,降低发、供电标煤耗和厂用电率,有效控制废弃物排放。

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矿井水,保护水资源,实现矿井水达标排放。指导企业加强工业用水管理,实施节水技术改造。

组织开展大江、大河流域和重要水体下保水采煤技术研究,支持利用采煤沉陷区建设具有减洪、除涝、灌溉、饮水、生态等功能的蓄洪与水源工程,合理保护和利用矿区水资源。

鼓励企业编制复垦规划,开展复垦技术攻关、开展复垦国际合作与交流。支持企业利用煤矸石充填采空区、采煤沉陷区和露天矿坑开展复垦造地,利用工业广场、职工居住区、废弃土地开展植树造林,美化绿化环境。

支持企业推进循环经济、生态保护、节能、节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技术链接。

(十一)增强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企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专职管理、节能计量、环境能源检测机构,配齐专职工作人员,明确责任和任务,健全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努力增加投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

四、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十二)加强行业指导与协调。总结推广煤炭行业节能示范企业试点经验,扩大试点范围,组织企业能效对标,推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完善节能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节能管理。

协助政府开展固定资产投资能源消耗评价,指导企业开展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并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企业业绩考核和行业评先树优的基本条件。

抓住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机遇,研究碳交易,推动行业清洁发展机制国际合作。

(十三)组织编制行业规划。组织开展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相关规划研究,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十四)完善行业标准化体系。研究提出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规范,推动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建设。

组织编制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行业能效对标指南和行业节能降耗新技术新产品推荐目录,协助政府制定《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完善《煤炭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实施方案》,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制定煤炭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指导企业按照要求组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组织开展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建设,强化清洁生产审核。研究提出加强节水工作意见,完善煤矿复垦技术标准,推动矿区环境保护。

(十五)加强行业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煤炭工业能源消费统计工作,推广煤炭行业能源管理系统软件,提高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

(十六)加强政策研究。进一步提出完善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财税、价格、信贷等政策建议,推动煤炭行业走低碳发展道路。

(十七)做好技术咨询服务。充实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节能减排专家委员会人员,建立专家库,开展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咨询服务。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关键和共性技术开发,组织推广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十八)加强宣传教育。开展行业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低碳运行培训。总结先进经验,普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知识,提高节约和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篇7

一、充分认识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农业的深入推进, 农村分工分业进一步加剧, 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 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日趋严重, 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 亟待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符合农业生产特点和家庭经营的特征, 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环节, 是现代农业提升发展的内在要求。各地要从新时期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高度, 充分认识家庭农场的地位和作用, 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优化政策环境, 加大扶持力度, 进一步促进我省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家庭农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 以农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 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家庭农场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粮食生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来开展, 以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 以政府的引导、规范、扶持和服务为手段, 大力推进一般农户和专业大户向家庭农场转变,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加大农业要素投入, 优化农业生产管理, 尽快提高家庭经营的集约化水平, 为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奠定基础, 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孕育持续动力。

(二) 基本原则

1、坚持以农户家庭为主体的原则。承包农户是发展家庭农场的主体。家庭农场以农户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雇工人数不得超过家庭劳动力。要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户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 引导和扶持一般农户、专业大户、职业农民发展家庭农场, 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新型主体。2、坚持以承包和流转土地为主体的原则。家庭农场经营者要在自己家庭承包土地的基础上, 通过流转土地扩大经营规模。各级农业、农经部门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通过服务和扶持, 引导农户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3、坚持以发展粮食生产为主导的原则。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要引导家庭农场围绕粮食、蔬菜等生产经营, 保护和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提高农产品产出水平,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切实避免非粮化、非农化的倾向。4、坚持适度规模的原则。家庭农场要充分利用土地、劳力、技术、设施、资本、管理等要素, 注重实际, 讲求实效, 合理确定生产规模, 科学安排种养布局, 努力实现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业经营效益同步提高。

三、积极引导培育家庭农场发展

(一) 分类指导创办。

各地要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 对一般农户和专业大户进行分类指导, 根据《山西省农业厅关于认定家庭农场的暂行意见》, 帮助其创办家庭农场。对符合家庭农场登记条件的大户, 支持其及早认定登记;对暂时还不具备登记条件的, 引导和帮助其增加投入、扩大规模, 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对农民合作社内部符合家庭农场条件的社员, 鼓励其进行家庭农场认定登记。

(二) 提升经营水平。

支持家庭农场实施机械化、设施化、生态化生产, 使用先进技术, 发展种养结合、机农结合、循环利用等新型家庭经营模式。引导家庭农场引入企业化管理理念, 建立收支核算制度, 提高集约经营水平, 提高经济效益。鼓励家庭农场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基地建设, 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创建品牌、注册商标,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帮助其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三) 开展示范创建。

在家庭农场自主发展的基础上, 各级农业、农经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适时开展省、市、县示范性家庭农场评定工作, 制定生产经营规模、生产技能培训、资金、设施装备、经济效益等示范性标准, 规范和引领其发展方向。

四、搞好对家庭农场的扶持服务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把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培育。各级农业、农经部门要认真履行指导、认定、扶持和管理的职责。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家庭农场发展规划, 围绕主导产业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农经部门要把家庭农场纳入农经统计范围, 加强调查、监测和分析, 健全家庭农场统计工作制度, 因势利导推动家庭农场发展壮大。

(二) 优化政策扶持。

加大各级财政部门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要将家庭农场纳入现有支农惠农政策扶持范围, 在新增农业补贴、土地流转、奖励补助、扶持培训等方面向家庭农场倾斜。进一步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对家庭农场优惠政策, 支持示范性家庭农场承担适合的农业项目。根据家庭农场发展需要, 加强农田水利、交通、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 改善其生产条件。探索家庭农场风险保障机制, 帮助它们规避自然和市场风险。

(三) 强化人才培养。

建立家庭农场主培训制度。依托县 (市、区) 农业、农经部门, 广泛开展家庭农场主培训。加强农场主农业职业教育, 把农场主培训纳入当地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农业创业等培训计划。鼓励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人员进行农业职业技能资格认定, 提高农业生产管理能力。引导农业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等返乡创办家庭农场, 培养更多的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家庭农场管理人员。

(四) 建立服务机制。

各级各类农业服务组织要把家庭农场作为重要服务对象, 开通服务渠道, 拓展服务内容。建立农技人员包场联系制度, 每个示范性家庭农场明确1名农技人员联系指导, 搞好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引进、动植物疫病防控、质量检测检验等服务。依托我省“12316”信息平台, 建立家庭农场的信息服务机制, 为家庭农场主及时提供政策、气象、植保、防疫、市场、价格等各类信息。

(五) 营造发展氛围。

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篇8

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是建设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内容,对于优化新疆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推动新疆特别是南疆各族群众稳定就业、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加强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着力营造有利于市场有序竞争的良好发展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纺织服装产业体系。

突出企业主体,有效承接产业转移。以企业为主体,高起点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积极培育本地特色的纺织服装产业及本地企业。多元化多渠道开拓本地及内地市场,逐步开发中亚、西亚、俄罗斯及其他欧洲国家市场。

增加就业优先,重点发展终端行业。发展两端,带动中间环节,逐步完善产业链。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就业容量大、投资少、见效快的服装服饰、家纺、针织等终端消费品行业,配套发展研发设计、营销策划、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专业市场。

加强统筹协调,合力推进集聚发展。统筹新疆与全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加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和援疆省市分工协作,分阶段稳步推进。合理布局,因业因地制宜,工业园区集约发展与集群相对分散发展相结合,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纺织服装园区和产业集群,避免同质化、低水平竞争。

注重行业准入,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严格行业准入条件,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和清洁生产要求,审慎发展印染业,适度控制粘胶纤维产能扩张,完善园区集中供热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高标准处理生产废水、废气。

改善就业环境,协调推进城镇建设。促进纺织服装产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营造稳定就业环境,鼓励引导产业集中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统筹布局、配套建设职工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协同发展居民生活服务业,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就业人员更好融入城镇,实现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变。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新疆棉纺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居国内前列,服装服饰、家纺、针织行业初具规模,民族服装服饰、手工地毯等特色产业培育成效显著,织造、印染等产业链中间环节实现部分配套,粘胶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水平全面达到行业准入要求,产业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就业规模显著扩大,基本建成国家重要棉纺产业基地、西北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服装服饰生产基地与向西出口集散中心。

第一阶段:20152017年,棉纺产能达到1200万纱锭(含气流纺),棉花就地转化率为20%;粘胶产能87万吨;服装服饰产能达到1.6亿件(套)。全产业链就业容量达到30万人左右。

第二阶段:20182020年,棉纺产能达到1800万纱锭(含气流纺),棉花就地转化率保持在26%左右;粘胶产能控制在90万吨以内;服装服饰产能达到5亿件(套)。全产业链就业容量约50万60万人。相关服务业获得长足发展,就业岗位明显增加。

重点任务

(一)合理布局产业发展。重点支持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打造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着力扶持喀什(含兵团第三师,下同)、和田(含兵团第十四师,下同)等南疆人口集中区域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服装服饰、针织、地毯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建设乌鲁木齐、石河子、兵团第十二师等新疆国际纺织品服装服饰商贸中心、纺织服装机械及零配件和服饰辅料交易中心,以及喀什服装服饰专业市场、和田地毯专业市场、霍尔果斯纺织品边贸市场;依托新疆丰富的化工原料,推进聚酯、化纤产业链发展。

(二)有序推进产业进程。在充分利用现有棉纺产能前提下,高水平高起点适度扩大棉纺产能,着重提高混纺纱线比重,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和生产效率,防止棉纺产能无序过度扩张。重点发展服装服饰、家纺、针织产业,着力开拓本地、周边省份及国内市场,稳步提升出口比重。根据产业链发展配套需求,逐步完善织造、印染等产业链中间环节,提高本地产服装服饰面料供应比重。适度发展粘胶产业。利用新疆已有的对二甲苯(PX)等化工产能向下游延伸发展精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己内酰胺等合成石化原料及纤维产业,适时适度发展色纺涤纶短纤维及锦纶长丝、涤纶工业丝和高性能土工材料。

(三)有效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抓住东部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充分利用喀什、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乌鲁木齐等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功能作用,促进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发挥先期入疆企业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以有效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重点吸引东中部地区优势品牌企业、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入疆发展,同时带动衬布、纽扣等辅料生产企业协同转移。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装备,禁止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入疆。

(四)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和中小企业。吸引疆外投资与培育本地企业并举,大力发展民族服装服饰、穆斯林服装服饰、手工地毯、刺绣等特色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和带动能力强、品牌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鼓励服装服饰、织造、地毯、刺绣等家庭生产、手工作坊及中小企业在人口集中区域内集群化发展,有条件的企业集中到园区标准厂房。

(五)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构建多元化市场渠道,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不断提高商品档次、质量和知名度,着力开拓本地、周边省份和周边国家服装服饰、家纺等产品消费市场,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充分发挥新疆向西开放的地缘便利和口岸、文化优势,以进出口贸易、境外投资等多种形式,由近及远、由易到难拓展国际市场,支持一批出口带动作用强、市场影响力大的生产企业在境外建立营销网络。

(六)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的道路、供水、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及配套生活设施,增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支持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建设符合印染污水处理要求的高标准污水处理设施;大力扶持喀什、和田等南疆服装服饰、针织、地毯产业园区或产业集群建设。园区及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应积极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市场化经营模式。

(七)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持重点园区建设产品质量检测、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及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服务;支持配套建设面料和辅料、零配件等供应市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积极发挥中国—亚欧博览会、亚欧丝绸之路服装节等会展活动对开拓出口市场的作用。加强铁路运输组织协调,改善铁路运输服务水平,促进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完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培育研发设计、咨询培训等服务型企业。

(八)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产业工人主要由企业进行上岗、在岗培训。支持企业组织中高级技师技工和设计、研发、营销、企业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赴内地大中专院校、纺织服装企业集团定向学习培训。鼓励疆内院校适应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需要,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鼓励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开展纺织服装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形式,为企业、社会提供培训服务。

政策措施

(一)实施财政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加大对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纺织服装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增就业员工社保和岗前培训补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补贴等。对增加就业作用明显的服装服饰、针织、家纺项目和南疆地区(含兵团南疆四个师,下同)相关项目要加大支持力度。地方财政资金也要向纺织服装产业倾斜。

(二)实行社保和员工培训补助。推动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落实纺织服装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对企业吸纳劳动者并开展岗前就业技能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三)完善运费补贴政策。国家继续实施出疆棉纺织品运费补贴政策,并扩大到服装家纺等深加工产品。支持新疆开通国际货运班列。鼓励新疆加大对南疆的运费补贴支持力度。

(四)改善园区生产经营环境。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实行微利价供气、大用户直接购电政策,合理降低纺织服装企业用能用电成本。2020年前,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支持资金建设的标准厂房应免费或低价出租给相关生产企业使用。

(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研究制定金融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引导疆内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向纺织服装产业倾斜。贯彻落实国家和新疆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纺织服装中小微企业发展;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积极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企业采取发行企业债券、集合债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多方式多渠道融资。支持金融机构在新疆设立更多分支机构,适度扩大新疆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权限。

(六)健全地方配套政策。鼓励新疆出台地方配套扶持政策,做好水、电、热供应和污水集中处理等公共服务,切实加强对项目投资和财政补助资金审核、发放、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防止棉纺、粘胶产能无序过度扩张,超出阶段发展目标的产能建设应停止备案,不得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地方配套政策兵团同样适用。

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协调。加强省部联动机制建设,明确责任分工,及时研究部署和推进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抓紧制定具体措施或管理办法,认真落实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投资、财税、金融、就业等扶持政策,对新疆在政策实施、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各援疆省市要结合实际,积极引导本省市企业向新疆转移,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和配套商贸物流建设,积极协助开拓国内外市场。完善援疆工作考核办法,由援疆省市引入新疆的纺织服装企业及创造的就业岗位均可计入本省市援疆工作绩效。

(二)抓好组织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会同兵团,根据本意见分别提出具体实施方案,调整完善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促进就业规划,相应明确各自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细化配套政策措施。加强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做好与国家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强化与援疆省市互动合作,竭诚为企业服务,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上一篇:学习会议精神心得体会下一篇:南沙自贸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