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综合性学习(精选9篇)

语文综合性学习 篇1

新晃中寨中学 吴家启

第一站:错别字门诊

1、你能找出街头巷尾、荧屏报刊中﹑平时作业中的错别字吗?请至少写出20个常见的错别字。

例:“鸡蛋”写作“鸡旦”。

2、请用你的火眼金睛,改正下面这些成语中的错别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一明惊人()默默无蚊()天尝地酒()

饮以为荣()咳不容缓()随心所浴()

乐在骑中()我型我塑()坐以待币()

3、我给文字治治病。

○1怎样看待“默默无蚊(闻)的奉献”,“钱(前)途无量”一类改动成语的广告?

○2你能就街头规范用字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吗?

第二站:精彩广告语集

1、请说说这些广告词好在哪里。

○1肯德基:家有肯德基,生活好滋味。

○2李宁:把精彩留给自己

○3奶粉广告:“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

○4中国移动:“沟通从心开始”。

2、猜猜看

下面几句话分别是为何种商品作的广告词。

○1不打不相识!()

○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你的心灵,请给你的窗户装上玻璃吧!()

○3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

○4实不相瞒,我们的名声是吹出来的。()

3、连连看,这些告示语应该贴在什么场所?

字字含意韵,句句传真情阅览室

求知而来,载知而归锻炼场

懒惰者不会在此留下矫健的身影门寄语

该出手时莫出脚宣传栏

4、下面几句话分别是为何种商品做的广告词?

①、夏天的“凉”友,冬日的“火”伴(家用电器)

②、空杯尚留余香。(饮品)

③、鲜为人知,佳肴最懂。(餐桌用品)

④、十天恢复青春,十天大放光彩,十天令人羡慕。(日用品)

⑤、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日用品)

5、露一手

○1请以“爱护校园的花草”为主题为拟一条广告。

○2请为“节约用水”拟一条公益广告。

第三站:精彩店名举隅

1、连连看(将店名与营业特连线)

衣心衣意包子

花缘服装

一剪美鲜花

狗不理理发

2、说说看你在街头搜集到了哪些精彩店名呢?请至少写两个。

第四站:网络流行风

1、猜一猜,下列网络语言的意思:

菜鸟:酱紫:草根:给力:

2、大家还能举出一些网络用语吗?

3、谈一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网络流行语?

第五站:对联

一、下面对联分别为哪些店铺所使用?

1、由此登堂入室,任君步月凌云。()

2、好将妙手夸针巧,漫把春光细剪裁。()

3、此是春华秋实事业,并非东途西抹文章。()

4、虽是毫末技巧,却是顶上功夫。()

二、出示上联,对下联:

①千秋岁月千秋业(A.万里江山万里春B.四序图新纪岁功C.千岱青岗入画图

②风暖日华丽(A.乾坤福气临B.风云浩荡春C.气澄天宇高

③春满千家万户(A.心连四海五湖B.新春紫燕归来C.春来碧水若蓝

④松柏常青河山千里秀(A.穿云紫燕喜迎四化春B.万盏春灯祝人寿丰年 C.云霞放彩社稷万年春

三、下面是一副寿联,想一想应该是多少岁。))))

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还多一个春秋。

《漫游语文世界》部分答案:

第一站:

1广告策划者利用成语及俗语琅琅上口、妇孺皆知的特点,将他们改“头”换“面”

3、○,变为广告词。这样做,固然能产生较强的广告效应,但很容易对理解、辨别能力弱的中小学生产生误导,对于纯洁的语言文字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站:

1、优秀广告词赏析

1该广告语一语双关,既说明了肯德基味道好,又能给生活增添滋味。○

2体育用品是年轻人的天下,你必须塑造独特的品牌个性,才能吸引他们,这句广告语正切○

合年青人渴望表现自己,渴望精彩的心理。

3这则广告从反面人手,从具体的制作过程人手,用形象的语言来表示,前一句“没有加入○

什么”表现了产品之纯,后一句用“不过”急转,进一步表现出产品纯还不够,还必须没有水分,突出了“粉”的特性,语言简练,12个字中有转折,有波澜,文字浅显但具体形象,初看语不惊人,细品则回味无穷。

4这是一句口号,但用在移动公司的广告语上,既体现了公司服务特色,又易于人际传播!○

1打印机○2眼镜○3洗发水○4电扇

2、○

3、字字含意韵,句句传真情 求知而来,载知而归

懒惰者不会在此留下矫健的身影

该出手时莫出脚

1请以“爱护校园的花草”为主题为拟一条广告

4、○

示例:

a、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b、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2请为“节约用水”拟一条公益广告。○

示例:

A、如果人类不从现在节约水源,保护环境,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B、爱惜生命之源,“关”住滴滴点点。

第三站:

1、包子

花缘服装

一剪美鲜花

狗不理理发

你能就街头规范用字

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吗?

语文综合性学习 篇2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语文综合性学习, 其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学习内容上的综合, 二是在学习方式上的综合。对此, 许多教师认识较为充分。在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的同时, 却忽视了“语文性”。其实, 语文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根本, 离开了语文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就不是语文课程, 只有认清这一点, 语文综合实践才能正本清源, 回归其最本质的目的, 发挥其在语文课程的作用。

当前在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 混淆了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区别。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区别于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与其他课程并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 是依附于语文课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 是独立存在的。但现在有种普遍的倾向, 语文学科内的综合性学习忽略了学科边界, 从而失去了“语文性”。

不少执教者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对主题的把握有所偏差, 直接导致其内容上的非语文化。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的“黄河, 母亲河”, 侧重点应该是“母亲河”, 应该是通过对黄河的了解, 促使学生对黄河的珍视, 通过听说读写的形式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 而不应该纠结于“为什么说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说出黄河从哪儿发源、流到哪里、黄河有多长、流经哪几个省区”等这些科学常识的积累。

认清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直接影响到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全面认识。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特征是以语文性为基础的。《义务制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可见,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是以语文性为基础的, 体现为语文识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学习目标的综合, 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 使学生学会在各个领域重视语文的跨学科学习目标的综合, 重视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课内外学习方式的综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特征也是以语文性为基础。语文综合性学习从形式上而言, 是一门实践活动课, 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 这也是对语文学习规律的充分体现。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到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语文, 学习语文, 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是通过语文课作为载体得以展开的, 实践性是显性特点, 语文性是隐性特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向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但其实际效果又往往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以语文性为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 既是一种学习方式, 也是综合性学习活动衍生的必然特征, 但不管我们以何种形式开展活动, 涉及哪个领域哪门学科, 落脚点都应该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 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和实践。

如何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中体现其语文性特征, 是当前语文新课改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我们认为, 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语文性的把握和体现, 关键还是看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和挖掘, 继而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和点拨。

首先, 语文性特征体现在对文本主题内涵的挖掘上。“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 由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的支持者和指导者, 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资料的开发者。”因此, 语文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对主题内涵的挖掘和把握, 就直接影响到学生活动的方向性和实效性。而对语文性的把握, 恰恰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前提和根本。只有把握到这一点, 才不会上成形式丰富却偏离语文课程轨道的“杂糅课”, 才使得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可能饱满地体现以语文性为源点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其次, 语文性特征体现在教师课堂导向点拨之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体现出自主选择、自由组合、主动探究的特点, 往往容易导致教师指导作用的缺失, 造成学习活动的偏差和失控。”教师给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搜集资料、自主探究, 并不等于就是放任自留被学生牵着鼻子走。适时引导, 伺机点拨, 巧妙促进, 是一个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 教师应做好前期的预设工作, 这样, 才能在引导学生过程中, 让语文性如“春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学生心灵, 让其领略到语文的无限魅力。

再次, 语文性特征也体现在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中。语文性在学生综合性学习成果中的体现尤为可贵。学生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自己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又能在实践中回归语文学习的本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往往是多方面的, 是一个综合的成果, 如何将这一成果语文化, 也是其语文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语文不仅仅是交际工具, 它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性, 是人的精神活动的载体。它的学习外延是很宽广的, 应创设良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环境让学生去感悟、理解, 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内隐学习。综合性学习顺应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 是语文课程学习的一种补充和扩展。而反过来说,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为学生语文学习服务的, 它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由此可见, 语文性是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必然体现, 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特征。

语文综合性学习“宗”在语文 篇3

一、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携手,共建综合性学习平台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可进一步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学科融合过程中,落脚点必须在语文素养的提升上,只注重形式的丰富多样而脱离了语文宗旨的综合性学习,是舍本逐末。

人教版课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内容是《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在历史上建功立业、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物事迹,找到自己前进的动力。开展这次学习离不开中国历史,但不少教师在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的事迹、评价人物的功过,结果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上成了历史课。

再如,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教材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到青春的重要性,为自己加油、鼓劲、歌唱。这应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但有的教师教学时,把歌唱“青春”和绘画“青春”当作了“主旋律”,然后还经过评比,评出“唱歌优胜组”和“绘画最美组”,并进行表彰和总结。热闹过后冷静一想,这不等于上了一节音乐课或美术课吗?在这热闹的唱和画之后,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否得到提升呢?

这两个案例之所以将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音乐课、美术课,是因为教师没有把握好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的“度”。怎样适度地沟通呢?还以上面的两个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里罗列的风流人物中不乏毛泽东、诸葛亮、曹操、范仲淹这样的文人代表,他们的文学作品、文人情怀、文学素养,才是课堂中应当引导学生重点认识和把握的内容。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教学的重点应是突出他们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影响,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增加积累的目的。与这些人物相关的历史知识,要么作为楔子引出相关人物,要么作为查阅资料、积累素材的课外作业。这样就厘清了语文课与历史课的界限,还语文综合性学习真面目了。

案例二可以巧用音乐课和美术课的相关因素,将其演化成语文课堂中的亮点。第一步,以《青春进行曲》为背景音乐,男、女主持人配乐朗诵散文诗《青春的宣言》。第二步,选择你最崇敬的古今中外的一个青年名人,先用简单的线条画出他的肖像(像不像无关紧要),然后给画配上一段文字或者一首詩。第三步,分小组选取你最喜欢的青春歌曲,就歌词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结合自己对青春的认识和体验,写一段点评文字,或谈谈你的感受。第四步,评选出最优秀的配图诗文和最短小精炼的歌词赏析文段,进行表彰。第五步,学生用最投入的状态、最丰富的情感大声朗读自己选择的青春座右铭。

这样设计,音乐和绘画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它们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每项活动的真正落脚点都在语文上,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学习无疑具有“语文味”。

二、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共促综合性学习发展

生活是语文之源。没有生活就没有语文,没有语文综合性学习,更没有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这意味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生活出发,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升语文实践能力,又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真正实现语文课堂和现实生活的无缝对接。

笔者曾观摩过一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的课:先分小组介绍之前搜集的家乡名胜古迹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以及影像资料),接着介绍家乡的特产(特产名称,为何叫特产),然后介绍家乡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将上述内容进行整理、编辑成册。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必须要走进生活,通过观察、采访等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体现了语文的生活化,但不难看出,整个活动中,介绍生活知识成了活动的主体,形似一次家乡风情的宣传介绍和展览,“语文味”又有几分呢?

实际上,这些活动只要巧妙地变换一下形式,就可以很好地发挥语文的主体地位。比如,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可以采用解说词的形式,介绍家乡的特产可以用广告词的形式,家乡风俗习惯可针对每个节日以诗词等形式呈现。解说词、广告词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语言形式,选用这样的形式开展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解说词、广告词的写法,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收集、积累古诗词的过程,又是丰富学生文学素养的过程。这样既采了人文地理之风,又展了语文素养之味,可谓一举两得。

再来看一个案例。组织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时,笔者本着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了以下活动: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调查零用钱的消费状况,并用三段论式的结构写一篇简短的调查报告;教师以金钱的口吻,写一篇《金钱的劝告》的下水文,供全班学生朗读,以深化学生对“金钱不是万能的”认识;组织学生倾听歌曲《钞票》,写出自己听后的感受;要求学生制作“诚信誓言书”,并在上面完成“面对金钱,我懂得——”的誓言,拿回家去与家人共同张贴在家中大厅的墙壁上。这些活动的设计,既起到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对待金钱的作用,又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此“宗”即为“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紧扣“语文素养”这个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就不会失去语文的本色。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探讨 篇4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语文教师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要让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内容为例,分析如何在现阶段开展小学语文的综合性教学,力求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人教版

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主要是基于现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让小学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锻炼小学学生的综合能力。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按照课文的内容分成了不同的单元,每个单元形成一个单独的专题,将小学语文的口语能力、写作能力和展示能力进行整合。希望达到培养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四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上册的第三单元主要讲述了一些有趣的童话,以下针对这部分内容,简单讨论了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的综合性教学活动。

一、教学教材内容分析

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当中,所有课文都是和童话故事有关的。《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和《小木偶的故事》都用有趣的童话讲述了一些道理。其中,《巨人的花园》和《去年的树》是精读课文,而剩下两篇则是简读课文。

在这些童话故事当中,《巨人的花园》主要从一个巨人花园的变化当中阐述了快乐要与人共享的道理,而《去年的树》则是一则表演性质的童话故事,在表演学习当中,小学生能够领会其中的真挚感情。剩下两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用讲故事的手法完成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童话故事和动画片一样具有吸引力。在这单元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更要抓住这次机会,将这部分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充分的解析,让学生领会其中的道理。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写作教学开展的策略

1.利用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由于所有的课文都是童话故事。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故事来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热情。小学学生本身还处在容易被有趣的故事吸引的年龄,童话故事作为教学课文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其中表达的真挚情感,还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热情。

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习充分利用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通过讲述童话故事课文当中有趣的内容让学生学习童话写作的技巧。使得小学学生学习将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拟化成人的手法,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小学生的写作热情,在自己的习作作品当中,多多写出有趣的童话故事内容

2.让学生学习编写童话故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还能促使小学学生编写童话故事。由于童话故事本身结构较简单,语言也相当活泼有趣。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利用这一内容开展小学学生的写作教学活动也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单元的内容,让小学学生自己来编写童话故事。将小学学生自己在生活中体会到的一些思想感情蕴含在其中,让学生通过一些小动物的活动和交际来表现这一主题。童话故事的编写能够有效提高小学学生的写作水平,从知识、语言和情感体验中全面升华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童话故事的编写要依托于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其中拟人、拟物、比喻、排比等写作手法,充分提高小学学生的写作能力。

3.评价学生所写的童话故事作品

在小学学生的童话写作教学活动完成之后,小学语文教师要和小学学生开展对童话故事的讲评活动。首先要将小学学生所写的童话故事收集起来,然后分别分发给不同的学生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阅读的感觉来写上对别人的评价。教师再将其收起进行统一的汇总分析。

小学教师在对学生的童话故事进行讲评的过程中要注意,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的方式评价小学学生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充分采纳其他学生的阅读意见。将大家的看法结合起来。对编写童话故事较好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和奖励,让这些学生来讲台上讲述自己所写的童话故事和表达的内在含义,以期提高其他学生的写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其中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在写作这类童话故事当中遇到的问题,避免下次再犯。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当中,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要以单元课文为基础,开展综合性教学活动。小学生还处于思维活跃发展的年龄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当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想法,使小学生体会到课文内容当中深厚的情感,让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进步和发展。在这种综合性的教学中,小学生的道德观念、自身的审美意识和思考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熏陶。

参考文献: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总结 篇5

收获成果、感受快乐

孩子们喜欢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因为活动内容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还因为这种学习方式犹如一道风味大餐,最妙的是由孩子们亲自“掌勺烹制”的。他们徜徉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展示的是活动的收获,享受的是综合性学习带来的快乐!

如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怎样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带给他们的快乐,又避免形式的单一,我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通过具体的学习实践,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体验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为此,我特意安排了三次有关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遨游汉字王国、春节传统文化、语言的艺术。

在“遨游汉字王国”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充分参与,十月份,我就给他们布置了具体的自主学习的任务,查找汉字演变过程、欣赏书法、查找街头错别字、汉字笑话、合作办手抄报、开“传统文化”主题队会的节目准备的活动。十一月份,班上成立汇报成果小组,每人汇报时每个组员都在参与,台上的同学说的激情洋溢,底下的同学听得津津有味。每组的成果汇报形式各不相同:有表演的、有演讲的、有手抄报展示的、有讲笑话的,真是精彩纷呈。

在对汉字了解的基础上,我又把视角投向了春节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利用寒假,搜集春节的传统有哪些?这既是对“遨游汉字王国”活动的一次拓展,又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学生通过相机抓拍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用图片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诠释。在活动中,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春节风俗习惯,了解了不同地区不同的风俗民情,体会到了体会了博大精深的春节传统文化。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同学们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了精神劳动的艰辛,体验了合作学习与创造成果的成功的喜悦。

在本学期,我又通过“语言的艺术”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历代文人墨客机智、幽默的语言,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并试着用自己的理解表演课本剧,使传统文化的营养更加滋润他们的心田!

同学们在谈到学习体会时总结说:我们觉得这样形式的学习很有趣,通过自我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我们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学会了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开拓了学习视野,也分享了他人的学习成果,很有收获。这些活动的开展,也让我们体会到老师教学的辛苦,让我们更深切的了解教师这个职务,让我们更加尊重老师。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 篇6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严重忽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还未完全摆脱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的束缚,忽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依旧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达到提升升学率的目的,使学生沦为学习的机器,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其产生懈怠心理,不利于语文教学的长远发展。

(二)理论脱离实际,照本宣科现象比比皆是

许多年纪较大的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难以完全转换自身角色,依旧时刻以学习主体的姿态立足于讲台之上,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局限学生的思维,限制其创造力,让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严重脱离实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师生间缺乏最基本的交流,对综合性学习的开展造成阻碍。

(三)缺乏新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过于陈旧也是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中难以推行的关键问题。部分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教学习惯与模式,即便新课改后融入新的内容与教学目标,依旧难以于第一时间打破他们教学的常规习惯,不能根据课程需求选择最佳教学模式、引进新奇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语文综合性学习中。

(四)还未建立起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还沿袭传统的单一式评价方法,即教师根据学生的最终成绩对其该阶段学习成果进行评分。这类评价模式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与偶然性,不能完全代表该学生这一学段的整体水平与能力,缺乏必要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提升初中综合性学习有效性的应对策略

(一)认清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各初中语文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从自身做起,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综合性学习对初中语文课堂的积极影响,明白在教学中融入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大幅度添加综合性学习内容,()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逐渐成长为勤动手、乐思考,具备信息收集、分类、整合、良好交流协作能力的优秀青年,为后续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展创造条件。

(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摆脱教材的束缚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实践领略其独特魅力。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排演话剧、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打破传统语文教学一味依赖课本的局面,使初中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轻松自然。学生在课下还可以向教师提出感兴趣的综合性学习主题,以此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全身心投入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大大提升语文课堂效率与质量,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构建新颖的教学模式,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正处于求知欲与探索欲旺盛的年龄,面对千篇 一律的教学模式易产生懈怠感,不利于教师后续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此,语文教师应当及时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根据实际教学需求构建新颖奇特的教学模式,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断带给学生新奇的课堂体验,以此吸引其注意力,提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

(四)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除了传统的单一式评价标准外,教师还应当增加学生自评与互评环节,打破教师根据期末成绩判断学生学习成果的局面,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合理、有效。这种评价模式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肯定其付出的努力与艰辛,还能使其对前期的教学成果进行公证评价,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改进不足之处,为后续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的拟定创造条件。

【结语】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篇7

一、以主题统摄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内容

综合性学习可以视作为一种课程形态, 在确立课程活动内容时, 我们应坚持以主题统摄综合性学习内容, 即通过“主题”或“问题”沟通语文学科内、学科间知识的联系, 建立起以语文为核心的学科综合性课程。通过主题统摄学习内容, 一方面可以提升知识的整合度, 力图打破学科封闭的框架模式, 突出语文学科内在的联系。另一方面提升了知识的开放度。“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使学生超越文本、超越课堂, 走进广阔的自然、社会生产、生活环境中去体验、去探索、去创新。诚然, 当我们打开闭锁的目光, 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多元的文化, 以创新的精神审视身边的“平常”时, 那么语文课程就会变得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例如,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 我们以“中秋”为主题确立活动目标, 统摄教学内容,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继承并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积累与体悟有关中秋的文学作品, 提高语文素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以实践彰显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特色

语文综合学习课程特色是实践性, 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 在实践中体验感悟, 学会学习。因此, 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使小河边、田野旁、树林里、草地上……广阔天地无一不可以成为语文的课堂;使路边的野花、紫色的桑葚、茂密的芦苇丛、蜜蜂蝴蝶、鸣蝉青蛙、霜露冰雪……无一不可以成为语文的教材;乡村习俗、俚语戏曲、农家菜肴……无一不是等待我们开发的课程资源。例如: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主策划《中秋之夜》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方案, 搜集传说、成语、诗词等语文知识, 表达学生的独特体验。尤其是让同学创作并朗读了自己的“中秋”习作等, 活动中, 学生们既能积累知识、培养语感、训练表达, 又能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情趣, 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有机统一。

三、以生为本构建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可视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其改变了长期以来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 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氛围。例如《中秋之夜》综合性学习展示如下:

第一乐章明月几时有

1. 开场白:

明月几时有?八月十五月儿明。如洗的天空中一轮圆月散发着无限温馨的金黄的光芒。我们凝神遐思, 遨游月宫, 聆听一个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 尽情享受明月带给我们的绮丽与浪漫。

2. 活动:

学生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传说故事。

第二乐章把酒问青天

1.开场白:

中秋节的历史源远流长, 追溯到远古时代, 是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古书中记载, 这一天各家都要“陈瓜果于庭”、“其祭果饼必圆”、“向月供而拜”表达祈愿。今夜, 我们以最真挚的情许下心中最美的愿望, 以最虔诚的心向善良的嫦娥祈福, 保佑我们吉祥平安, 实现美好的心愿。

2.活动:

方桌上摆好四盘糕点与瓜果:月饼、苹果 (或其它圆形水果) 、蛋糕、饼干 (圆形) 。朝东方向点上两根高烛, 中间焚三柱香, 摆上一杯酒。

学生面对朗月, 闭上眼睛, 默默许下心愿。

第三乐章千里共婵娟

1.开场白:

当夕阳收起最后一抹余辉, 我们就翘首期盼圆月的升起。在这如水如绸的月光下, 我们欢聚一堂, 用文学、用歌舞、用我们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欢度这一佳节, 传送我们“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祝福。

2.活动:

成语接龙:学生分成四组, 每组依次说出带“月”的成语, 胜者奖品为月饼。

诗词吟诵:学生上台表演或吟诵搜集的诗词 (可配乐) , 而后介绍作者及背景, 并作简单赏析;也可朗诵自创习作。

文娱表演:学生演唱歌曲、表演舞蹈、相声、小品等节目。

传送祝福:学生手持“中秋贺卡”, 借这一轮皓月, 传送给远在他乡的亲人或身处异地的朋友真诚祝福。

晚会在《千里共婵娟》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语文综合性学习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能力培养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开放性与实践性,它注重学科内外的联系和学习过程,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因此,课标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能力呢?

一、巧设话题,激发兴趣

可以通过谈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如新学年开始,我设计了 “我爱旅游”的专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谈旅游趣闻,画祖国美景,抒胸中豪情。孩子们刚刚经历了暑假,去了很多好玩好看的地方,都有很多话要说。课上展示时,有的同学拿来了照片,有人制作了课件,还有人把旅游时的录像也放给大家看。在轻松快乐、兴趣盎然的交流汇报中,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展现了各自的风采,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乡土资源,充分利用

保定是一座文明古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出自保定或与保定有关。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有的老师设计了“可爱的保定”专题,让学生们课下问家长、查资料、看新闻、拍图片,然后分组分话题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保定。在交流汇报课上,同学们或说或唱,或演或画,或读或写……从“辉煌的历史、丰富的物产、优美的风景、腾飞的现在”等多个方面介绍了保定。“保定名人,保定三宝、白洋淀、狼牙山、冉庄地道、长城汽车……”孩子们在兴致勃勃中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在快乐参与中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就连教师也是获益良多。

三、借力生活,巧学语文

语文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学语文自然也离不开生活。引导孩子们从生活中寻找语文资源,可以随时随地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看书报杂志时,可以让学生运用跳读、泛读、细读、略读、品读等读书方法,通过摘抄、札记等方法积累资料,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及读书思维;看电视、听广播时,可以顺便学习普通话,练习朗读、讲故事、复述、新闻写作、广告设计、评论等能力;与人交谈时,又可以练习听说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还可以搜集民间故事、风土人情、谚语……以丰富语文知识。

春暖花开时,让学生观察小区里,街道旁桃花的特点,并通过查资料了解桃树的相关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或建议家长带孩子去顺平参加桃花节,了解尧乡风情和民俗文化。

四、发现问题,善学语文

四五年级的孩子作文中经常会出现错别字,屡次提醒纠正,效果都不明显。根据这个情况,保定师范附属小学的一位老师设计了“遨游汉字王国”的专题。经过和学生讨论,决定从“汉字之源、汉字之美、汉字之用(包括歇后语、绕口令、字谜等内容)、汉字之法、汉字规范”等方面进行探讨。活动分组分任务进行。接受任务后,孩子们立刻上网查找、求教家长、街头寻找拍摄,作业里咬文嚼字……一派热火朝天的气象。

汇报交流时,有的小组自编了《汉字三字经》进行表演,有的通过课件和现场互动展示汉字的形美、音美、意美,有的表演歇后语相声来介绍歇后语的特点、种类和学习心得,还有的甚至让听课的老师也参与到绕口令和猜字谜的活动中……

小小课堂,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短短的40分钟里,遨游汉字王国,感受汉字神奇,体验身为华夏儿女的自豪;也认识到了正确使用汉字的重要,掌握了正确使用汉字的方法。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认识自然、社会的同时,实现语文学习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洪志玲.立足文本,挖掘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途径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1.

语文综合性学习 篇9

“综合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活动课型。你一定对这个活动课型很感兴趣吧!进入本章节你会发现:这个领域我们既熟悉又陌生,通过学习,你不仅能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理念,还能借鉴并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为你今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我们需要学习理解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解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别

综合性学习评价 我们需要阅读借鉴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

“综合性学习”教学指导及教学案例 我们需要实践

怎样实施“综合性学习”活动

怎样评价“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体验为主要活动方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课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际中学会学习。”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创造性、实践性的体现,也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空间,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教学时我们应根据什么来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怎样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因此,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标综合化

在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时,既要将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目标有机整合,又要重视学生收集、运用、创造信息能力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情感熏陶、品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等,发挥活动的多重功能,使每项活动都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某实验区的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了课文《黄河魂》后,开展了“我爱你,黄河”的系列活动。1.学生搜集描写黄河的词语、诗、词、歌、文、图、音像等信息,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文、歌等,让学生读,背,唱。2.组织学生到黄河边活动,并拍摄录像。3.在语文活动课上,展示前两个活动成果。活动课通过“走近黄河(展示信息)———畅游黄河(初步运用信息)———依恋黄河(综合运用信息)———赞美黄河(创造信息)”这几步进行。4.总结拓展,小组合作展示研究成果。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丰富了有关黄河的语言积累,培养了搜集、处理、运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并进一步了解了黄河是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激发了学生爱黄河、爱家乡、爱中华的情感。活动中,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也得到进一步培养。

二、内容主题化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中心展开的学习活动。它以学习语言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和形成语言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听说能力)为主要活动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经验、条件、能力等选定所要学习的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课内的内容,也可以是课外的。也可以由教师提供参考问题或课题由学生自主选择。要注意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展开学习。但自主绝不等于可以放任自流,随心所欲,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教学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并在一个确定的主题统率下,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这样才能使活动课精彩纷呈,富有成效。如有位教师在语文课上组织学生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后,在全班举办了“安徒生童话周”。活动设计如下:

1.向全班学生征集本次主题活动的会标和吉祥物,由学生从候选作品中投票决定。2.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了解安徒生生平、创作经历和作品。3.邀请童话作家到班级举行讲座,接受小记者采访。4.教师上童话赏析课。5.在班内举办“故事会”、“朗诵会”、“表演赛”等活动。评选“故事大王”、“朗诵能手”,开展“安徒生童话续编大奖赛”,评选出“童话大王”。6.汇报表彰会。各小组将前阶段的活动成果作一个展示。可以以故事、表演剧、朗诵、歌舞等形式汇报,也可以以小报、班级童话集、读书心得等形式展示,最后老师对优秀成果进行表彰。这样的主题活动,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极受欢迎。

三、形式多样化

综合性学习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地点不限于课堂,不限于校内,时间不限于40分钟。形式的多样化是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之一,形式越多样,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就越宽广,受到的语文教育就越全面,学习的兴奋点就越多,学习动机也越强。但是,形式的多样化不等于形式化,最重要的是讲求实际效果。常见的语文活动形式有以下几种:

1.竞赛型

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于形式的大小,如谁是儿歌王、成语大串联、歇后语大奖赛、格言警句大家背、古诗中找春天、小小朗诵会、寓言故事新编、名句接龙、小小辩论会、课本剧表演赛、长文速读赛等等。语文竞赛活动要面向大多数学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爱上语文。

2.表演型

小学生很愿意模仿故事式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课本剧或童话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促进语言发展,增强自信和勇气。如学习了《小露珠》、《半截蜡烛》等课文后,可组织学生自己创作、设计、表演课本剧。

3.游戏型

爱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如学了苏教版的《黄山奇松》、《烟台的海》、《九寨沟》、《庐山云雾》等精美的课文后,师生可一起设计小导游的游戏,请一名学生当导游,其余的学生做游客。导游挑自己最喜欢的景点给大家介绍。游客可随时向导游提问,还可以设计词语接力、开火车、找朋友、猜字游戏、语文大冲浪等游戏。

4.辩论型

小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常常为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根据这一特点,课堂上可开展一些小小的辩论会。学生在辩论前积极准备资料,编写提纲,辩论时唇枪舌战,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又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赏析型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可开设一些赏析型的活动课。如学完苏教版第十册《望月》一课后,有位教师发现学生对其中描写月色美的一段课文特别感兴趣。于是,就让同学们去搜集名家对月色的描写。学生们找到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沈从文的《边城》、巴金的《春》、峻青的《老水牛爷爷》等名篇的片断,老师特地增加了一节欣赏课。课上,同学们有滋有味地读片断,争先恐后地谈感受,还配上音乐、图画进行欣赏,有的还争着做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背。当学生情难自抑时,老师又让学生动笔随意写点儿什么,各种描述或赞美月亮的句子从同学们笔端徐徐流淌出来,清新自如,引人入胜。

6.综合型

即把比赛、表演、游戏、调查、汇报等各种形式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上一堂综合课,如前面所例举的《我爱你,黄河》就是一堂综合型的语文活动课。学完《草原》,有的老师设计了《走进草原》,学了《恐龙》,设计了《我知道的恐龙》等语文综合活动课。语文活动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调研型、故事型、演讲型、讨论型、操作型、阅读型等。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学生的喜好、课文涉及的内容挑选合适的形式展开活动。

四、过程活动化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究、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以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动脑思维,动口表达,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协调活动,通过看、听、说、议、诵、赞、辩、唱、跳、画、拼、摆、量、剪等多种形式,在做中学,动中悟,教、学、做合一,使语文训练实而见活,动而有序,真正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理念,从而摆脱课堂教学惯用的讲解、提问等手段,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如在教学古诗《绝句》时,可一边指导学生诵读,一边启发想象,引导学生给诗配画,再借画读诗。《快乐的节日》课文的学习,可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再唱一唱,让学生获得更直接、更生动的感悟。

五、活动开放化

学习活动的开放性是保证学生主体能够自主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时要注意:

1.学习内容的开放

要求教师一要保证活动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二要保证活动内容的可供选择性。因为只有具备这两点的活动内容才能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多方面需要,才能促使他们通过对活动内容的自主选择、积极参与,获得各得其所的相应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

2.学习方式的开放

综合性学习打破了语文学习单一的授受模式,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倡导体验式、感悟式学习,倡导综合性、实践性学习等。

3.学习空间的开放

这是指要把以往固定的空间(教室)变为弹性的空间,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活动的场所要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确定。即便确定在室内,也可以根据活动的特点,打破单一的“秧田式”座位,进行多种形式的座位组合。

4.学习结果的开放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活动结果的表现形式要具多样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调查报告、实物说明、诗歌、小品表演等等。二是活动得出的结论要具多样性,既可以得出统一认识,也可以保留多种意见,既可以形成完整结论,也可以留有一块“空白”。

5.师生关系的开放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人格上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在角色扮演上形成良好的转换机制。教师可以是传道者、真理的代言人,也可以是学习者、意见的倾听者,可以是长辈、导师,也可以是兄长、朋友。向何种角色转换,何时转换,要视活动的需要而定。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活动的准备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和问题求解阶段;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

一、活动的准备阶段

首先要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或课题。综合性学习主题或课题的确立应该基于学生的“内需”,源于学生的兴趣。这种“内需”可能是自发的,更多情况下需要教师诱导引发。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各种版本的语文实验教科书在板块设计中都专门列项设置了“综合性学习”板块。教师要切实利用这一载体,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语言能力、审美情趣、合作精神等。

2.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就有多丰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联系语文,养成在生活中事事、时时、处处吸取语文知识与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做到家庭生活语文化,学校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

确定主题时要考虑学段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中高年级可考虑这样一些选题: 为班级策划一次春游活动。要考虑好春游的路线、地点、交通工具、组织管理、费用开支以及开展哪些活动等。写一份春游活动方案,先在小组开展交流评比,再择优向全班推荐。阅读《西游记》原著,在班级讨论会上,谈谈自己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这个人物。先写发言稿,然后参加讨论。也可以召开一次《西游记》故事会,讲讲自己喜欢的故事片断。给大地一些绿色,为家园增添一片亮丽。你觉得校园、社区或者城镇绿化还存在哪些不足,你的建议和方案是什么?请你绘制一幅图或写一份建议书,递交有关部门。

过新年时,你们收到了压岁钱吧,自己设计一份调查表(例如来源、金额、用途等等),在班内或学校作一次调查,对这份调查,就你的看法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二、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这一阶段就是对问题进行理解,将问题情境与已有的知识基础或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在这一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多个角度思考分析问题,了解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线索,建立综合性学习小组,讨论具体研究的思路和措施。为此,教师可提供适当的知识背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激发学习情绪,诱发探索动机。

如有个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开展了这样一个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周昱同学的父亲经营着一个贸易公司,他常常看到父亲到银行取钱。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有了这样的疑问:银行不是造币机构,它的钱从何而来?于是他决定对“银行利润从哪里来”进行研究。

确定了研究课题,周昱请教了老师,咨询了爸爸,制订了研究方案。

三、实践体验、问题求解阶段

这一阶段是综合学习的关键。当学生明确问题、进入问题情境之后,便要进入探索实践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主要包括:为解决问题搜集、筛选信息资料,寻找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并实施直至检验结果;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沟通活动等。实践体 验、问题求解的过程是知识增长、能力提高的过程,更是加强体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这个阶段中,不要单纯追求问题解决的结果,有的问题也无需得到最终结果,即使有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也并不意味着学习失败。但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要注重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全员参与。

如上面案例中周昱同学明确问题后,他制订的研究方案是: 采访提纲1(采访对象:银行一负责人)1.银行属于哪种单位?

2.银行的客户分哪几种?银行分别为他们提供哪些服务? 3.银行的收入有哪些?开支有哪些? 4.银行会不会亏损?倒闭? 采访提纲2(采访对象:隔壁邻居)1.你与银行打过交道吗? 2.银行能为你提供哪些服务? 3.银行为你提供服务后获得什么收益? 采访提纲3(采访对象:父亲公司的财务科长)1.银行为公司提供了哪些服务? 2.资金通过银行往来有什么好处? 3.银行为公司提供服务,获取哪些收益?

经过了多次采访,周昱同学基本上解开了自己心中的疑团,他就把这次调查访问的结果制成了一张表格,还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四、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将独立探究或小组合作取得的学习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和发表。成果呈现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书面形式呈现,也可以运用口头表达形式,可以是讨论、辩论、演讲、演示、表演等形式,也可以办展览,搞竞赛,出墙报,编刊物,制网页等。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既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阶段,也是学习成果分享阶段,还是互相评价、自我反思阶段,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可以说,它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新的学习的开始。

周昱同学在总结中是这样写的:银行利润从哪里来? 我的观点:银行以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和无处不在的网点,吸纳储户,筹措资金,银行员工充分发挥其智慧,将资本充分地运作,赚取息差和汇差,通过中介服务,收取服务费。这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加强管理,降低运作成本,扩展业务,增加服务收入,合理调整存款结构,代理收缴各种行业规费,如电话费、水电费等,从中收取劳务费,同时吸纳资金。办理各种汇票,发行国债、债券的费用,开展咨询业务,收取信息费等,这也是银行利润的来源之一。

因此我的结论是:

1.贷款与存款之间的利息差。

2.代收费用(如有线电视费、电话费)的手续费。3.加强管理,降低运作成本。4.汇率差。

5.积极吸纳储户,及时放贷,加快资金运转。

以上几方面的总和减去银行运作成本,即为银行的利润。反思:

以前我觉得银行利润是从存户的钱里拿的,现在经过调查采访我知道了银行利润的产生还有一些知识和风险呢!我明白了: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像“银行利润是从储户的钱里拿的”那么简单,因而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你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了解,不要人云亦云。

———转摘自《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 戴晓娥

“银行利润从哪里来”是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周昱同学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通过访谈解决问题,了解到相关的知识,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最后在总结中既得出了问题的结论,又获得了体会,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是有效的。

案例:

小学语文综合性活动课设计

———从《草船借箭》引开去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中心小学 韦幼愿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少年版)的基础上,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三国的成语、歇后语、故事,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丰富优美的语言营养,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多媒体为载体,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及听、说、读、写、演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

课前发给学生《三国演义》原著中与《草船借箭》有关的内容、《草船借箭》的课本剧。引导学生熟读《三国演义》(少年版),浏览原著编目,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通过上网查阅、到图书馆借阅各种相关资料,准备与三国有关的成语、歇后语、诗词、表演片断、朗读片断等。并选出朗读组组长、表演组组长,由组长与小组成员自由组合,商议并排练好朗读片断及表演片断。准备时间为两个星期。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博士头饰。

三、教学过程

(一)以《草船借箭》为引子,激发兴趣

1.播放《草船借箭》录像片断。设疑:这个片断反映的是什么故事?出自哪一部名著哪一回?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全班抢答。

2.教师小结:《三国演义》这部名著不仅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而且语言表达形象生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文艺中,看谁能了解到最多的三国知识,我们将评出这一次活动的小博士。现在比赛开始,看谁能当上“三国文艺小博士”。

(二)以课件为载体,激活知识 课件出示画面,画面内容如下:

辞海拾贝 才华展示 脑力冲浪 成语 歇后语 讲故事 朗读 表演 写一写 评一评 开心一刻 三国主题歌 诗词鉴赏 三国地图 三国连环画

学生自由选择以上内容选答题目,教师相机点击课件,凡答对一个方面的问题,就可以选择开心一刻中的内容。(答题形式多样化,可以个别答、小组答或全班抢答)学生答完每部分内容,教师要加上合理的评价,并要注意用上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始终保持参加活动的兴趣。此外,教师也要注意加上自然的过渡语。

课件中的具体内容如下: A.【辞海拾贝】

1.成语:(1)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着力赞美的一个人物,你能用哪些成语来赞扬诸葛亮?

(神机妙算、胸有成竹、鞠躬尽瘁、忠心耿耿、能说会道、料事如神……)(2)你能讲出其他与三国有关的成语吗?

(三顾茅庐、七擒孟获、桃园结义、如鱼得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歇后语:(1)课件出示歇后语的前半部分,让学生说出后半部分。(周郎的计谋 诸葛亮弹琴 诸葛亮的鹅毛扇 关公照镜子 张飞穿针……)

(2)出示草船借箭、刘备摔阿斗、周瑜打黄盖、曹操败走华容道、关公赴会等画面,让学生根据画面猜歇后语。(3)指名补充课件以外的歇后语。

B.【才华展示】

讲故事:《三国演义》中的哪个故事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选择你喜爱的一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可以配上动作。

朗读:请朗读组同学展示朗读才华,看哪一组的同学最能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课前已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三组,由组长分配好朗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原著片断、《草船借箭》的剧本相应片断、《草船借箭》的原文相应片断,朗读形式由小组成员决定。可齐读,分角色读,领读等)

表演:请你自找伙伴演一演课前已准备好的三国故事(其他同学参与评价。)C.【脑力冲浪】

写一写:让我们坐上时光穿梭机,去跟三国人物交个朋友。请以“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

评一评:课件出示三国人物,(诸葛亮、周瑜、曹操、刘备、张飞、关羽、赵云等)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请你评一评。

教师小结:评人物时,要客观,既要看到人物的优点,也要看到人物的缺点。比如:周瑜在《草船借箭》一文中妒忌心强,但在《赤壁之战》中,他又有很高的指挥才能,苏轼在《赤壁怀古》这首词中还赞美了他,请大家共同欣赏《赤壁怀古》。

D.【开心一刻】

三国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诗词鉴赏(《七步诗》、《赤壁怀古》),三国地图(魏蜀吴地图、荆州图),三国连环画(草船借箭、赤壁之战)。

(三)以评比为契机,激励学习

由全班同学一起推选出各个节目的小博士,并为他们戴上“三国文艺小博士”头饰,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课后延伸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灿烂辉煌的,这一节课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诗词、成语、歇后语等。这只是沧海一粟,本单元我们还要学习从其他名著节选出来的片断,更进一步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请同学们课后再读一读其他名著,相信通过学习,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我们将会举行《四大名著》知多少活动,老师期待着大家再次走进我国的文化长河中,去寻找更多美丽、发光的贝壳!

【点 评】

这个课例是教师从《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引开,设计的一堂语文综合活动课。学生学完《草船借箭》后意犹未尽,对周瑜、诸葛亮、曹操等人物还不能很好地了解。因此教师根据课后题“读一读《三国演义》中跟本课有关的部分”,设计了语文综合活动课。这节活动课通过课前的准备工作,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创造潜能得到发挥,互助合作精神得到发扬。本节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趣,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乐学。通过课堂活动的实施,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能力、表演能力、评判他人的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等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受到我国优秀文化的熏陶。此次综合性学习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得到协调发展。

阅读材料: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用好祖国文字

一、学生搜集平时作业中的错别字和学校附近商店的广告牌上、各单位宣传栏里的错别字和繁(简)体字,搜集有关汉字的知识材料。

二、举行一次有关汉字知识的交流会,让学生将各自搜集来的有关汉字的知识说给同学们听,具体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a.汉字的来历。b.汉字的演变。

c.汉字对人类文明发展起的作用。d.“一字之差”的故事。

三、将搜集到的错别字和繁(简)体字向全班展示,再分小组进行改正。1.纠正错别字,指出错在什么地方,该怎样改正。

2.指出繁(简)体字给读者带来的不便,并找出他们的常用字体。3.将纠正后的生字与原错别字进行比较,分析一下造成错别字的原因。

4.根据出现错别字的原因进行分类,总结出易出现错别字的几大类型,以警示其他同学。

四、分小组深入到出现错别字和繁(简)体字的地方进行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写成调查报告,并在全班开一个调查报告评比会。

注意事项:

1.在搜集有关汉字的知识资料时,要指导学生根据 a—d的有关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找,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2.课外进行的调查活动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语文无处不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3.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

———摘自《小学教学设计》2001年第7—8期

这个活动设计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哪些原则?你读后受到哪些启发?请将你的想法写在空白处:

上一篇:小路旁写景作文下一篇:银行营业厅工作流程与服务规范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