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部调查意见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力资源部调查意见(通用10篇)

人力资源部调查意见 篇1

2009-02-04 信息来源: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发[2009] 10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国务院部署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自2007年7月1日全面部署启动以来,各地认真组织,扎实推进,调查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还存在工作进展不平衡、少数地区调查工作进展滞后、对上报土地调查数据有顾虑等问题。上述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下一步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为按时、保质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采取综合措施,整体推进工作

各地要按照第二次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认真总结2008年工作,以按照时限、全面完成、保证质量为重点,制订2009年具体工作计划和安排。要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综合措施,突出重点,整体推动工作。部建立动态通报制度,根据各地确定的工作时限,定期通报地方外业调查、数据库建设、成果核查等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对工作进度缓慢的地区,部将进行重点督导和检查。

对于地方在土地调查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部将组织力量,及时进行实地会商解决。对于经通报和督导后,整改措施不到位、组织不力、工作进度仍然滞后的,部领导约谈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对约谈后改进仍不明显的,国家土地总督察约谈该省(区、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组长。

二、统筹协调,按要求分步骤完成任务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目标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各地在全面推进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统筹协调,重点抓好农村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以及城镇各类专项用地面积统计,保证部2009年底前汇总全国土地利用数据,按时向国务院上报汇总结果。对城镇内部土地调查,各地要按照统一部署,分步实施,有计划地推进。

三、明确政策,据实上报土地调查数据

各地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分类标准,依据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地类认定。对使用耕地开垦费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已经在耕种且没有用于占补平衡的耕地,必须依法作为耕地如实调查统计,可以按照耕地指标储备管理的要求,用于今后的耕地占补平衡。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显示耕地增加或减少较多的省(区、市),部在确定省级耕地保护目标时,不增加或减少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等指标数量。国家向各省(区、市)下拨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数额,依照经部确认的该省(区、市)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数据计算。

四、主动服务,加强土地调查成果应用

各地要按照“边调查、边应用”原则,主动服务,及时将经审核确认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应用到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中。各地要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统筹考虑,提高修编工作的科学性。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要以经国家确定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及政策为依据,校核规划修编基数。省(区、市)报批省级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时,要承诺该省份确保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各项任务的时限。

2010年1月1日起,土地管理各项工作必须以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及政策为依据。各级建设用地报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立项等工作,必须以国家确认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及政策为基础依据。

五、严肃法纪,坚决纠正和查处在土地调查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行为 各地要按照《土地调查条例》要求,对本行政区域的土地调查成果质量负起责任。要加强对土地调查的日常检查,对耕地等要进行重点检查、核查。对于发现的土地调查成果质量问题,要坚决予以整改和纠正。

各地要严肃土地调查法纪,及时查处非法干预土地调查工作、篡改和瞒报土地调查结果的行为。根据违法情节,提请纪检、监察部门予以严肃处理,直至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确保土地调查数据真实、准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调查意见 篇2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省委第八届八次全会精神, 认真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根据河南省厅《关于在全省交通系统开展“新跨越、新解放、新崛起”大讨论活动方案》的要求, 河南省公路局党委高度重视, 坚持高起点、严要求, 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较好的完成了学习动员阶段的任务, 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收到了实效。根据河南省公路局要求, 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从8月15日开展了“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

进入查摆问题阶段后, 公司又下发了意见调查表, 向职工共发放45份征求意见表, 收回40份。现将公司大讨论活动意见调查表汇总说明如下:

1根据省局要求, 我公司自8月15日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以来,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和座谈, 谈谈学习的体会或座谈的感想

经过统计, 公司大多数人在理论知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大家一同表示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立足本职, 干好自己手中的工作, 把倡导的“新”思想、“新”方法融入到工作中去。一个单位, 一个企业, 不仅仅需要埋头创业、踏实苦干的劲头, 而且还需要用先进的“战法”, 完美的“战术”来武装精神, 武装头脑。更加懂得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新”思想更是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更可能成为行为的“推动剂”和“发酵剂”。

2你认为我公司除了破解的两个题目之外, 目前还存在的那些方面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上, 多数同志的回答还是比较保守, 基本上回答问题时就一个字“无”, 两个字“没有”。可以看出部分员工不愿对公司评头论足, 知道目前公司受到我省公路监理行业竞争力大、新开项目少等瓶颈的约束, 而造成中标率低, 这也都是大家可以理解的, 部分员工认为, 没有新开项目, 但也不要见标就投。注意把握重点项目和省内项目, 希望公司在投标的运作和攻关上加强加大力度, 对能给公司发展上带来帮助和贡献的个人, 公司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新业务要继续加大投入, 在检测和咨询业务上下功夫, 善于发现人才, 利用人才,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关系, 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作为生产经营性单位, 我们应该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继续完善公司的内部管理, 明确职责, 确实做到开源节流。最后, 进一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要求, 公司上下拧成一条绳, 合心、合力、合拍, 群策群力地顺着这条团结的道路勇敢走下去。

3针对我公司破解的题目:如何开拓新业务, 承揽新项目, 你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结合公司现有条件, 多数人认同应该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 整合。实验检测这项业务时间短、见效快, 能平衡公司现在这种不利的局面。在新项目的承揽上一致认为应该“稳”、“准”争取投一个, 中一个, 赚一个, 不能老抱着练兵的态度去投标, 不能老是去“陪标”, 投标前应该看看、想想中标的可能性有多大?不要怀有试试的想法去“赌”, 去“撞”。应该科学地、系统地、全面地来衡量这个新项目的可行性, 然后再来决定投还是不投。

4针对如何加强项目管理, 抓好廉政建设,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你的意见或建议是什么?

部分人认为应该加强总部与项目上的联系, 加强检查, 督促工作。也有部分人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 “身其正, 不令则行, 身其不正, 令则不行”。要教育、呼吁监理人员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情做起, 严格要求自身, 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 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还有部分人认为公司领导对工地监理人员关心不够, 要爱护监理一线人员, 多与其沟通交流, 让其感觉自己是有组织和有家的。领导要经常到工地一线巡视, 发现问题要立即解决, 对项目驻地高工等人员的任用上要规范化、合理化、管理化、科学化;对积极钻研业务, 谦虚进取, 工作能力强的监理一线人员要不拘一格用人才, 为其增长工资;对工程不负责任, 平时在标段上骄横傲慢, 吃拿卡要的驻地, 一经举报发现, 公司领导要严厉处罚。

5你认为我公司开展的大讨论活动是否扎实有效, 存在那些问题, 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更能够得到职工们的认同?

多数人认为学习不能停留在记笔记, 开个会, 学个习, 放个宣传板, 听个报告会, 完事后什么也没有记住;要切实做一些实际的东西, 在行动上实践, 在工作中落实, 融入平时工作中来, 新形势下要有新的学习态度, 应该有重点, 有形式, 有新意, 虚头巴脑的东西不要;要有具体的事例, 采取多样的方法, 新鲜的载体, 弄虚作假的不要, 要突出“真”和“实”。这次大讨论活动还要把大家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 让大家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 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来, 切实让大家觉得公司是自己的, 让其懂得“大河没水, 小河干”的道理, 形成一个“人人爱公司, 公司为人人”的局面;公司高层对监理行业的前景还要继续加以观望, 行业的发展还是否存在朝阳?要有敏锐的嗅觉, 清醒的判断力来谋划企业的发展战略, 拿出可行的方法, 解决当前切实问题, 行动起来, 让大家看到前景, 得到实惠, 享受利益, 带领大家走向未来。

通过这次学习, 公司全体人员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觉得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思想上的收获。特别是听了党组成员的学习体会和董厅长的动员讲话和个人学习体会后, 加深了思想认识, 尤其是提高了对开展这次活动意义的认识。深刻认识到, 开展“三新”大讨论活动, 是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 打破思维定式、克服传统习惯的有效载体, 是推动新一轮思想解放的重要手段,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河南两个“跨越”, 进而实现河南公路监理、咨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使自己的眼界宽了, 科学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充分认识到只有破除束缚自身思想解放的条条框框, 树立科学的发展思路, 完善科学的思路对策, 激励科学的发展体制机制, 解决影响河南公路监理、咨询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锐意改革, 不断创新, 才能闯出一条加快河南公路监理、咨询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摘要:根据河南省公路局要求, 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从8月15日开展了“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

人力资源部调查意见 篇3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需求引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面向多样化、多层次人力资源服务需求,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

鼓励创新,提升服务。强化科技支撑,鼓励发展新兴服务业态,开发服务产品,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供给水平。

深化改革,增强活力。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增强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依法管理,规范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宣传引导,坚持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两手抓,在鼓励发展的同时,保障市场规范运行。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立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充分保障,市场经营性服务逐步壮大,高端服务业务快速发展,服务社会就业创业与人力资源开发配置能力明显提升。

——规模逐步壮大。人力资源服务业结构更加合理,服务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各类业态发展协同性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

——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服务产品日益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规模化、品牌化和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充满活力,政策法规体系、诚信服务体系、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监管机制规范高效。

二、重点任务

(一)发展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集群,增加人力资源服务供给。支持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联盟、融资等方式,重点培育一批有核心产品、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集团,发挥大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综合性服务功能。鼓励发展有市场、有特色、有潜力的中小型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发展小型微型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到2020年,重点培育形成20家左右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

(二)增强人力资源服务创新能力

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推进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加强人力资源服务理论、商业模式、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和应用,丰富服务渠道和服务模式。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信息化建设,鼓励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务应用和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结合。培育服务需求,鼓励用人单位通过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引进高端急需紧缺人才和购买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细化专业分工,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鼓励人力资源外包、高级人才寻访、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

(三)培育人力资源服务品牌

鼓励企业注册和使用自主人力资源服务商标,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形成一批知名企业和著名品牌。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参选本地区服务业重点企业名录。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分类和评估指标体系,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水平等级认证工作。举办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服务产品推介等活动,搭建人力资源服务品牌推广平台。

(四)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

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依托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培育创新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形成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枢纽型基地和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加强园区建设,完善和落实产业园扶持政策,加大招商力度,充分发挥园区培育、孵化、展示、交易功能,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和产业链延伸。加强园区管理,制定完善园区管理办法。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影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五)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将其纳入相关人才计划和人才引进项目,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研修培训,依托著名高校、跨国公司,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引进人力资源服务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和相关服务领域的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人才队伍。

(六)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管理

依法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行政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设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许可由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探索建立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等制度。深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体系建设,健全诚信管理制度。加快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包括基础术语、机构评价、服务规范、人员资质、服务技术在内的人力资源服务标准体系。鼓励各地和行业协会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新兴业态标准的研究工作。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充分利用信息跟踪、市场巡查、受理投诉举报等监管手段,加大监管力度。

(七)推进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离改革

nlc202309041231

深化人力资源市场体制改革,实现人力资源市场领域的管办分离、政企分开、事企分开、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离。推进政府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设立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脱钩,鼓励以委托经营、公司性改造、吸引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成为自主经营实体,加快社会化、市场化改制步伐。对具有经营优势的,要注意保持服务品牌,鼓励其做大做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八)夯实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基础

完善行业统计调查制度,逐步建立科学、统一、全面的人力资源服务业统计制度,建立覆盖各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据库,加强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定期发布人力资源服务业行业发展报告,引导行业发展。培育发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代表、行业自律、行业协调等方面的功能。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扩大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三、政策措施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研究通过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对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团队给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也应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加大对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并探索采取政府股权投入、建立产业基金等市场化方式,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消除人力资源服务中间环节的重复征税问题。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总、分机构不在同一县(市),但在同一省(区、市)范围内的,经省财政、税务部门批准,可由总机构汇总申报缴纳增值税。符合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税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提供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增值税。在国务院批准的21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内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符合现行税收政策规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条件的,经认定后,可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

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上市或发行集合信托以及公司债、企业债、集合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公司信用类债券融资。进一步放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鼓励各类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收购、参股、联营等多种形式,进入人力资源服务领域,提高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社会资本参与程度。

(四)完善政府购买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政策

各地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将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人力资源服务交给社会力量。要稳步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人力资源服务,研究将人力资源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指导目录,明确政府购买人力资源服务种类、性质和内容,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动态调整。通过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择承接政府购买人力资源服务的社会力量,确保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平等参与竞争。要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人力资源服务各项制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监督检查和科学评估。

(五)扩大对外开放与交流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稳步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对外开放,积极构建公平稳定、透明高效、监管有力、与国际接轨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深入推进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人力资源服务合作。鼓励有条件的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去”,与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与合作。

(六)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制定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及配套规章,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人力资源市场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打破人力资源市场中存在的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等各种壁垒,纠正设置行政壁垒、分割市场、妨碍公平竞争的做法。鼓励各地按照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要求,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市场执法队伍,提升市场执法和监管水平。加大人力资源市场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人力资源部调查意见 篇4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我省经济建设服务,特别是为“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服务,现就进一步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社会和公众需求为导向,以公开透明、便捷高效、优质规范为原则,以公共服务大厅和网络为平台,转变观念,强化职能,创新手段,着力提高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逐步建成多方位、全天候、广覆盖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二、发展目标

1、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面加强省、市(地)、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力争用3-5年的时间,建立起覆盖城乡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2、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健全人事代理、社会保险代理、企业用工登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人事档案管理、就业服务等服务功能,实现公共服务产品的多样化,努力使人才公共服务产品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更加贴近地方经济建设。

3、服务领域更加宽广。坚持公益性原则,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人才公共服务的领域,从体制内同步延伸到体制外、从高端人才延伸到各类人才、从城市城镇延伸 1

到农村社区、从强势群体延伸到弱势对象,更好地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

4、服务制度更加健全。健全公共服务的机构、政府投入、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加强部门职能整合,推行公共服务队伍职业化,建立良好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提高人才公共服务的技术水平,引进专业化和信息化的服务手段,全面提升人才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5、服务标准更加规范。全面引入公共服务质量认证理念,加快人才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研究进程,进一步统一和规范服务平台、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努力以公共服务的标准化,保障和促进公共服务的人性化。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人才公共服务资源,发挥原有人才服务机构的优势,区(县)以上级人才公共服务机构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合理确定机构的性质和人员编制,规范机构名称,充实人员力量。各地要建立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街道(乡镇)要成立人才服务中心、社区(村)要建立人才服务站。各级人才服务机构由同级政府行政部门统筹管理,其经费由财政部门统一拨付。2013年底前,逐步形成省、市(地)、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人才服务机构统一的体系结构,实施人才政策,对各级各类人才提供公益性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展人事档案管理、人事代理、流动党员管理、农村人才开发、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人才培训、人才评价、权益保障等公共服务工作。

(二)整合人才公共服务资源

按照资源整合,统筹管理的要求,对原有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行整合。以现有机构和服务场所为基础,理顺职能,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发展规范现有私营、民营人才中介机构,重新换发人才服务许可证,明确服务范围,并统一向社会发布,使其成为政府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有意补充。积极吸引国有、民间和国(境)外资本、机构参与人才公共服务,促进人才公共服务的多样化。创新政府提供人才公共服务的方式,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产品制度,逐步形成以政府人才公共服务机构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人才公共服务的格局,以满足不同人才的需求。

(三)建立网上人才公共服务平台

加大人才公共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覆盖全省的人才公共服务信息网络。力争2015年底前,全省省、市(地)、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形成五级人才服务机构网络后台数据、业务软件、服务标准、管理维护统一的网上服务系统。建立全省各级各类人才基础数据库,项目数据库,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数据库,流动党员数据库,开发新的人事档案管理软件,实现数据查询全面化、便捷化;实现人才公共服务政策和信息发布、业务指南和业务表格免费下载、机关及事业单位进人招考、职称考试、工资福利、社会保障、业绩考核、人事代理、档案查询、报名缴费、视频在线学习、投诉及监督等“一卡通”式的服务功能。

(四)健全人才公共服务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健全公正公开的制度机制,完善有关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流动、评价、分配、激励、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政

策,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提高人才公共服务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健全依法行政的法治机制,加强人才执法责任制建设,努力实现人才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行为规范化;健全透明有效的监督机制,畅通各种监督渠道,不断提高人才公共服务机制的可信度和服务运作的透明度;拟定黑龙江省人才公共服务地方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使人才真正享受到满意的公共服务。

(五)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

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公共服务产品的设置和覆盖、公共服务方式的改革创新等受到经费保障制约,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统筹管理,优先保障人才公共服务载体、网络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比照《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将人才公共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各级人才公共服务机构要主动与当地财政部门协调,建立稳定的人才公共服务财政保障机制。

(六)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加强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形成工作合力,人保系统要上下联动,抓好具体实施工作,使全省人才公共服务上台阶、上水平。

牵头部门:省人保厅

人力资源部调查意见 篇5

起草说明

一、依据

(一)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18年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通知》(人社部规〔2018〕3号)精神,国家决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70元的基础上增加18元。提高标准所需资金,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省已明确按不低于国家 18元标准在目前120元基础上提高。

(二)按照《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切实做好社会保险扶贫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粤人社函〔2018〕340号,以下简称粤人社函〔2018〕340号文)规定,各地要完善并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扶贫政策,为贫困人员代缴养老保险费。其中,要求:

1、对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由地级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按不低于最低缴费标准全额代缴养老保险费;

2、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由地级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按不低于最低缴费标准代缴 部分或全额养老保险费。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转发省政府修订广东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深府〔2015〕49号,以下简称深府〔2015〕49号文)规定,我市对重度残疾人、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等特困群体, 已明确:

1、政府在补贴基础上,再按最低标准,补助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其个人应缴养老保险费为其个人缴费档次金额减去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与市、区财政共同承担;

2、除中央财政补贴外的其余资金,由市、区财政各承担一半个人缴费的政府补贴由市、区财政各承担一半;

3、市、区财政共同承担的补贴,先由市财政统一补贴,再由市、区财政结算。

按规定,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是指农村户籍,我市于2003年已实现城镇化。所以,我市无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目前,我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及享受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人数也不多,且多为户籍随迁老人。截至2018年5月,我市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7810人,其中,已办理养老待遇领取手续人员6610人,缴费人员1200人(其中,低保对象3人),每年新增待遇领取人约为300人。鉴于我市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不多,其中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占比较少。故建议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纳入本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扶贫范围,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由市区财政按最低缴费 标准代缴全额养老保险费,所需费用由市区财政各承担一半。

(三)根据(深府〔2015〕49号)文,市政府已授权人力资源保障局和财政委可根据广东省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后续政策,制定丧葬补助费、养老待遇正常调整标准等细节内容的具体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广东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粤府〔2014〕37号)第十七条规定,参保人死亡的,可发放丧葬补助费。丧葬补助费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自行确定,所需资金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自行负担。

二、主要内容及理由

(一)提高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即从2018年1月1日起,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具有本市户籍不满8周年的,基础养老金由原来的每月240元提高到280元;自其具有本市户籍满8周年的次月起,基础养老金由原来的每月360元提高到420元。按此次国家调整后每人每月 88元标准的50%计,中央财政给予每人每月44元补助,其余部分由市区财政各承担一半。

理由:广东省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连续3年进行了调整,2016年由100元提高至110元,2017年提高至120元,今年拟按不低于国家18元的标准提高。我市目前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已达到并超过广东省标准。为逐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促进我市居民基本养 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统筹考虑近年来居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保障标准调整情况,建议我市此次提高40元/60元。据悉,目前,广州标准为202元,东莞标准为350元,均计划在此基础上按不低于国家和省18元标准调整;珠海已经在380元基础上提高20元,调整至400元(其中在领取养老金时具有珠海户籍满15年的,全额发放;不满15年的,按60%即240元发放)。

(二)将困难群体纳入本市居民养老保险扶贫范围,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由市区财政按最低缴费标准代缴全额养老保险费。所需费用由市区财政各承担一半。

理由: 根据国家社保扶贫精神,结合深圳实际,由市区财政按最低缴费标准代缴全额养老保险费。

(三)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死亡的,可发放一次性丧葬补助费5000元(约为调整后的12个月的基础养老金为标准计420×12)。所需费用由市区财政各承担一半。

理由: 关于丧葬补助费,国家无明确规定。省于2015年颁布的《广东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参保人死亡的,可发放丧葬补助费,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自行确定,所需资金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自行负担。目前,我省绝大多数地区已建立该待遇制度,如广州为3000元,珠海为4560元,东莞为6810元。市、区财政共同承担的补贴,先由市财政统一补贴,再由市、区财政结算。

三、其他

安全事件调查处理意见 篇6

经过对上述事件的调查了解调查组认为:

1、电缆损坏事件:事件发生后施工方和公司积极处理把损失降到了最低,同时施工方积极配合事件调查并口头做了深刻的检查,但事件暴露了公司在生产区施工管理制度上的缺失和安全监管不彻底,本次事件完全是一次人为责任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间接经济损失万元。结合本次事件的发生下步在生产厂区施工过程中应该:

(1)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2)要求针对施工项目基建科、安全科、生产部研讨施工方案,形成文件上报

公司总工和总经理审批:

(3)施工方要详细定出施工作业方案与公司签订施工安全合同;

(4)落实安全监管人员全过程监督施工安全;

(5)安全设备科将全公司地下隐蔽电网图纸和水管线网图纸及全厂供电、供水

管网图纸整理存档,做到有档可查。

2、备用电源不备用和电缆损坏后夜间装油事件经过调查了解调查组认为:

(1)事件的发生说明公司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虽然老板天天讲安全但没有落实的实处;

(2)公司管理层各自为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备用电源而达不到备用在公司

高管会议后分公司重新安排后接线并网但迟迟没有接线;

(3)安全科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

(4)生产部在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没有积极配合落实安全方案组织实施; 在下步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安全管理高于一切,公司的各项生产及经营活动必须在安全保证前提下才能实施,在安全措施不到位和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生产部有权拒绝各项生产指令。公司在发生问题后,应根据问题程度向相关领导汇报,不要把重大问题消化在部门内部,特别是本次电缆损坏后备用电源不能运行,这么重大的问题没一人向总经理进行汇报,作为主管厂区安全的安全科和生产部应该做出深刻反思,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查隐患、查制度,举一反三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人力资源部调查意见 篇7

姓名:______性别:______年龄:______

文化程度:______职业:______电话:______

单位:______通讯地址 (含邮编) :______

1.对本期封面设计的评价:□很好□较好□一般□不好 (建议)

2.对本期内文版式设计的评价:□很好□较好□一般□不好 (建议)

3.对本期栏目设置的评价:□很好□较好□一般□不好 (建议)

4.您最关注的栏目是:理由:

5.您认为本刊栏目哪些需要调整 (删减或增加) ?

6.您希望本刊增加哪些方面的内容?

7.您拿到杂志后的阅读情况如何?□全部阅读□大部分阅读□少量阅读

8.您对杂志的整体满意程度如何?□满意□一般□不满意

9.您是否将订阅本杂志?□邮局订阅□编辑部订阅□不订阅

10.您认为本刊还有哪些不足, 您对本刊有何建议?

《读者调查表》反馈意见集锦 篇8

《企业兴盛,人才为本》一组文章适时宣传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人才队伍建设做了探讨,相对于洋洋洒洒的纯理论性大文章显然更受读者欢迎。《企业如何运用品牌延伸策略》分析详尽透彻,观点独到,文章写得通俗易懂,结构严谨,对企业有较好的启迪。另外,《智者的中庸之道》、《戴尔速度解读》、《卖“少”不卖“多”的企业家》、《话说“效应”》等也是令人爱读的好文章。

上海市 侯复兴

我十分喜欢贵刊总第157期刊登的《戴尔速度解读》、《卖“少”不卖“多”的企业家》、《“卫星”腾空高飞中的文化力》等文章。《戴尔速度解读》中所展现的顾客意识,《卖“少”不卖“多”的企业家》告诉世人的思维方式,《“卫星” 腾空高飞中的文化力》所强调的独特的质量观念,对读者具有强大的醒示作用。这些文化内容既是个性的,又是共性的,而且具有恒久的文化价值。杂志在今后若能多登一些这样的文章,不仅杂志本身会成为常青树,而且会为推动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市 张文喜

《智者的中庸之道》一文对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具有指导意义。俗话说“智者不锐”“过犹不及”,文中所说的“中庸之道”就是要企业的领导者在处理问题和解决矛盾时要恰到好处地掌握“度”,力戒“偏激”。此文文化底蕴深厚,有滋有味,很耐看。《“挤”出效益》一文切中时弊,它和目前流行的畅销书《利润倍增》中的观点是一致的,很值得倡导,特别是一些困难企业更应该很好把握,别看此文短小,笔者认为它是157期文章中的一个“亮点”。

山东省 傅玉祥

贵刊3月号刊登的《话说“效应”》给我们很多启示,确实在经济生活中有数不清的效应被人们忽视了。编者不妨将经济生活中诸多的效应做系列介绍,以使读者了解更多的“效应说”。感谢贵刊能刊登这类启发性和可读性都很强的文章。

上海市 钱天信

贵刊总第157期登载的《这个责任怎样问》一文,反映了当前一个敏感话题,对各级领导具有警示作用。《智者的中庸之道》不仅介绍了一本好书,还诠释了“中庸”的正确含义。

北京市 吴加求

读 者 点 题

“本期关注”的范围是否可以拓宽到一些民营企业。

石家庄市 钟立龙

兖矿集团是我国煤炭行业的排头兵,他们不仅安全生产搞得好,在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党建方面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希望关注他们是怎样建设企业文化的。

山东省 魏忠富

批评与建议

贵刊总第157期发表的《头可以在云彩里,脚一定要踩在地上》一文,比较精要地介绍了创建学习型组织国际论坛的情况,其中主讲嘉宾的一些观点和方法,读来不无启发。但唯一感到不足的是,介绍得比较简单,没有把文章做大。其实我觉得像这样的论坛,如果确实内容充实、精彩,哪怕做一个专刊都有价值。原因有三:其一,创建学习型组织至今仍未在中国“落地”,大有传播和推广空间;其二,利用论坛资源,让更多未能参加论坛者能及时分享有用的信息;其三,作为以中外企业文化为主旨的本杂志,完全有理由对请上门的外国专家的观点加以充分介绍和阐述,若有点评或参与讨论的意见,则更是提升刊物质量的大好机会。就此而言,我觉得贵刊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有点“大题小作”了。至少我认为介绍过于肤浅,缺乏深度和力度。建议贵刊今后对此类选题要多加留意,不惜版面,做出特色来。一般而言,论坛专家都是专家、行家,他们的言论自有妙处,通过刊物的整理,更会显其亮点和卖点。 上海市 徐 理

在贵刊总第153期“文苑艺圃”栏目中《高速经济和打工文化》(上)一文中,将“TCL”的解释写成“Today Chian Lion”,其中,Chian 应为China,我认为,作为一本面向国内外发行的杂志,出现这种失误不应该。 石家庄市 钟立龙

希望贵刊在保持风格的基础上,在内容上能合乎时宜,在形式上灵活变化。

上饶市 张继泉

贵刊在选材时不妨把触角伸得更远一点,更深一点,尽量多贴近生活,多些可读性,多些时代感,中与外,似可多些“外”,虚与实,尽量偏于实,我意是少些“大理论”、“空理论”,多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纪实”。

转正意见调查[范文模版] 篇9

1、xxx同志自入党以来,态度端正,有着较好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但在工作中有急躁的情绪,有待改进。

2、xxx同志学习态度端正,成绩良好。工作踏实肯干,积极组织各项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服务群众的经验不足,要继续积累经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xxx同志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为同学服务,组织能力较强,深受同学们的信赖,处处起带头作用。但在工作中,要更能分清主次关系,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4、xxx同志有较高的思想觉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对党有极高的热情,同时虚心好学,注意自我的提升。希望她之后能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

5、xxx同志生活上严于律己,以一名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在群众中评价很好。但她仍然需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群众

6、xxx同学为人热情大方,乐于奉献,积极参加班级活动,有很高的班级荣誉感和集体意识。希望他今后能注意细节,把细枝末节的问题解决好。

7、xxx同学在服务同学中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工作上踏实肯干,认真负责,是一名表现优秀的党员。但是在专业素养上,今后可以有更大的提升。

8、xxx同学关心同学,常常主动为同学服务,在班级上有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但是在做事时,偶尔粗心大意,需要改正。

9、xxx同学思想上和实践中均能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能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在许多方面都起到了表率作用。希望他之后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育素质。

农民对社区的意见调查 篇10

2011级地理科学一班

111301028 侯银梦

农村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小城镇为中心地,以自身为腹地,具有一定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口群体,并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的社区类型。它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要求。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社区除具备一般意义的社区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色,即我国的农村社区基本上与行政机构对位,自然型社区很少,行政型社区是农业社区的主要类型,这有利于各种政府行为协调一致地推行某项国家政策,能够动员起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所谓农村社区发展,就是农村社区居民与政府机关协同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福利等状况,逐步实现人口、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在社区内部的重新合理配置,从而促进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入市场经济体制,使农村社区充满了活力,在社区发展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与功能。

1.社区结构系统由封闭化趋于开放化。改革开放前,农村社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社会结构简单,血缘关系的结合是农村关系的中心。社会化与阶层区分和分化的程度低,因此,阶层少,初级群体多,社会组织单位间的结构关系较为松散,而不同于城市社区社会化与阶层区分和分化的程度高、阶层复杂多样,次级群体是社会群体的主流。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村社区没有城市社区那种随处可见的科层组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单位,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二是职业结构比较单纯,多数以农业为主,只有少数人从事手工业、商业、服务及其他行业;三是农村社区的社会关系多为社区型而非社团型。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制约着农村社区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改革后,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千百年来形成的以血缘为纽带、小农经济为根基的社会关系,传统的封闭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田园农耕式村落社区的结构开始分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农村,形成了独特的与城市不同的工业、农业、商业、建筑、运输、服务业齐全的产业结构,以及特有的开放化的社区结构。

2.劳动人口群体由同质化趋向异质化。改革开放前,农村社区居民无论从内在心理或外在表现上,均趋向于同质化,而城市居民则趋于异质化。加之农村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社区居民与城市居民在受教育上存在着机会的不平等,致使农村社区居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于城市居民。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农村联产承包家庭经营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带来了社区劳动组织方式、农民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劳动产品分配方式,社区居民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家庭功能,以及产业结构的大变化,由此农民群体开始分化,出现了多样化的职业类型。长期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农村

社区同质性的劳动人口逐渐分化为异质性的各行各业的劳动人口。劳动人口群体的流动与分化,众多农民成为相对自由的,不必固守土地的社会流动群体,从而改变了原先僵化的社会关系结构,使乡村社会具有了多元性、复杂性的特质,有利于整个社会结构的调整。

3.社区经济活动由简单化趋于复杂化。农村改革带来了两个直接结果,一个是农村社区生产力的大发展,具体表现为粮、棉、油等农产品的大量增长;一个是农村社区人口摆脱了千百年来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农业劳动力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具体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涌现,相对自由的劳动力要素流动,加快了农民向城乡二、三产业的转移。商品经济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自然经济,由此带来农村经济的非农化趋势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突破了旧有的农村经济的封闭式的生产格局。市场经济中,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每种产品的生产都需要由专门的部门来完成,劳动分工越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产品的规模效益越能体现,社区内外的经济联系也日益频繁。城市发展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业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了新的载体,由此农民从单纯的种植业这一经济活动中解脱出来,走向更加广阔的农、工、商、贸多种经营的生产与生活空间。

4. 社区组织由行政归属型趋于利益归属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来计划经济下的经济、政治、社会组织,在利益的驱动下,其功能日趋分化、专门化,开始与行政组织进行结构关系重组,包括乡村组织的变迁,即初级关系(如血缘的或地缘的群体)的重要性日益下降,而次级关系(如具有共同利益的正式组织、政府机构和商业公司)的重要性在逐步提高。社区组织已不完全依附于行政部门,由于利益分化、具体化,形成不同组织和层次间的利益关系网络。村民自治在农村社区管理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关系由乡村取向趋于城市取向,社会组织形式也从简单的行政依附型向复杂的利益归属型的运动成为农村社区组织变迁的基本趋势。

目前,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仍然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我国农村社区的建设。

1、劳动力的缺失;现在农村的经济模式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在家,年轻人出外打工,而且越有文化的年轻人,越是选择留在外面,好象无工不富。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流失。

2、重工商轻农业;农村的一个主要体现,就在于一个“农”字,而现在,则严重的重工、商,轻农业。甚至,农村城镇化,更使人们逐步脱离土地,驱使劳动力思想上的对农业的轻视,加速务农人员的流失。严重阻碍了农村社区的发展。

3、养儿防老观念还未退去;在农村,由于社区建设还不健全和农村自身的特性,人老后不能象城市职工一样,有退休金、保险等保障,大部分还是只能靠儿女的孝心来维持老后的生活,使老人不能保证生活的稳定及质量。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大前提下,无疑是一个隐形的强大的社会地雷。农民自治力弱,凝聚力不强,居民认同心理不明显,权利义务观念淡薄,以传统道德和礼俗作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等则是我国农村社区难以克服的弱点。

另外,农村社区党建工作同样面临许多问题:

1、基层干部群众的观念与农村社区建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概念模糊,认识存在偏差。有的干部群众认为社区就是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医疗卫生、养老失业等各种社会保障待遇;有的认为社区与村差不多,只是名称不一样。对社区的概念和主要功能比较模糊;有的乡镇和社区干部说不上什么是社区,社区有哪些功能;有的认为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就是农村党支部的简单的翻牌,没有本质区别。

2、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与社区建设的新形式不适应。一是群众自主意识增强与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弱化的矛盾。有的干部仍然沿用过去那种传统的、简单的工作方法,容易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二是农村基层组织与农民群众集体观念普遍淡化之间形成的矛盾。个别农民群众存在实用主义、自由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想倾向,“无事不理你、有事就找你、处理不满意就告你”,这对建成后的农村社区、村转社区党组织做好新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3、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与社区建设的新形式不适应,党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现在广大农村党员有一定的经济意识、服务意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比较融洽。但是社区建成后将逐步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点、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处、各种社会资源的承载体。面对比较繁杂的社区事务,如果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党组织受工作力量、业务素质的限制很难难履行好这些职责。

4、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缺乏持久有效的经济保障。目前,社区的建设资金和党建活动经费主要来自镇财政、村集体收入两个渠道,资金数额相对较小,且不固定,加之大部分社区自身无稳定经济来源和财政收入,经济基础薄弱,经费来源渠道单一,自身不具备造血功能,使得社区硬件设施不足,一些工作因受社区场所仄陋、资金不足等客观因素影响,难以推进展开。社区党建活动场地有限。办公场地面积不足,设备不全,工作环境较差。社区党建工作不足。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农村社区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对于社区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我提出几点建议:

1、坚持规划先行。编制镇域总体规划及镇政府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规划,根据村庄的区位条件、产业特点、基础设施现状等因素,运用科学的技术路线和评价方法,将行政村整合为社区。

2、坚持高标准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利用、便民利民的原则,确保社区设施能满足居民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公共卫生、综合治理、便民超市等社区服务功能的发展要求。

3、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服务引领作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加强和改进农社区党的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解决社区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的迫切要求。通过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明白社区建设的意义、社区建设的方式办法,激发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使他们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党员干部、村民代表、青年妇女等骨干,广泛开展各种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增强群众对社区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转入社区后居民生活提供保障。畅通社区建设资金来源。建立科学完善的从中央到省、市、县农村社区、村转社区建设资金补助渠道。完善农民自筹资金监管。为农村社区、村转社区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上一篇:听丁榕老师的报告有感下一篇:收看同上一堂国家网络安全课观后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