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中考理综试卷分析(精选6篇)
物理部分:
彰显物理学科本质,注重能力考查。2014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符合2014年《考试说明》的各项规定,落实《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学习目标要求。试卷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变化。试卷将基础性和灵活性融为一体,突出物理学科特点,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能力考查,使人耳目一新,是一套比较理想的试题。这套试题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试题的调整彰显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核
2014年物理试题,新增加多项选择题题型。将原来的8个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调整为5个单项选择题和3个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值仍为2分,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多选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调整后试卷的分值分配是,卷Ⅰ为选择题,占47分,卷Ⅱ为非选择题,占73分。物理填空及简答题4个小题由原来的14分调整为11分。这样调整有利于学生发挥其真实的物理水平,不同水平的考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利于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今年物理试题较好地体现了《标准》的变化,如对新增知识点的考查,14题考查电荷相互作用,23题考查地磁场。对《标准》调整为必做探究内容进行考查,37题考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内容,33题考查“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标准》降低要求的内容,如机械效率由理解降为知道,试题中都得到体现。
无论是题型还是内容的变化无不体现出对学生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迁移能力的考查,对教学有很好的导向功能。
2.经典试题独具匠心,继承与创新巧妙结合在继承传统的经典题型精华的基础上,注重在知识和方法的交汇处进行有机的迁移、巧妙的整合,推陈出新。关注基础,考查能力。例如18题考查物态变化中放热问题,19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33题考查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常规测液体的密度,根据密度定义,需要的器材有天平和量筒,测出被测液体的质量和体积。但本题中既没天平也没量筒,能测出液体的密度吗?命题者结合液体压强、力的平衡、浮力等知识,在传统试题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赋予新的内含,设问层层递进。通过这个试题考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37题把人做俯卧撑作为背景材料,从中抽象出理想模型—杠杆,考查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作为压轴题,不仅情景选取客观公平,注意人文关怀,特别在三个问题的设问上更
加巧妙不落俗套。本题从表面看就是以A为支点的杠杆,但由于出题者智慧的设置第(3)个问题,要想解决此问题,必须找出另外一个支点,使得本题思维含量增大,具有很好的区分度。这些试题都是在传统经典试题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这些以客观事实为背景的试题,难度梯度分布合理,具有较高的区分功能和较好的效度。引导学生在平时善于观察生活或身边的物理现象,注重结合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注重基础,再现物理课堂学习过程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种种原因,物理课堂教学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现象。今年中考试题注意发挥其导向作用,多个试题体现了注重基础、回归课本,再现课堂教学的学习过程。如14题通过实验知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等基本上是课堂教学片段的再现,学生答题不会有陌生的感觉。特别是34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建立欧姆定律的重要依据之一。本题(1)以电路连接错误,正确连接实物电路为切入点,考查对电路的认识。(2)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能力。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是断开的。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其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位置。(3)控制变量是物理学研究重要方法之一。实验中保持与电阻(20Ω、15 Ω、10Ω)并联的电压表示数为4V不变,读出对应的电流表示数。这时老师告诉他有一组数据误差较大,由于测量的次数较少,不能总结规律,于是老师找来一个5Ω电阻让他再测一组数据。当他把5Ω的电阻接入上述电路时,要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仍为4V,发现实验不能进行,原因是什么?接下来该怎样操作才能继续实验?使问题得到升华,增加了试题的思维含量,使学生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是该题的一大亮点。[拓展]判断小明使用的变阻器最大值,综合考查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特点,考查了学生对基本规律的应用能力。该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体现了《标准》理念,从学生经历过的学习生活命题,对初中物理教学产生正导向。
4.加强科学探究和方法考查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物理素养的重要的途径。
2014年物理试题,注意落实《标准》要求,加大对科学探究的考查,体现物理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实验探究题中的32题主要从探究方法上进行考查。从小明看到公路上的限速标志牌,提出“汽车为什么要限速呢?”到搜集资料、分
析探究,知道影响汽车制动的主要因素是速度。通过分析材料进行探究,在我省中考物理试题中还是第一次出现,是今年的亮点之一。做到了让学生“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通过观察、实验和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证据”有利于改变探究一定要做实验的片面认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可以提出探究的问题,通过各种信息、资料也可以对问题进行探究。本题通过材料探究与实验探究相结合得出了结果。
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不仅体现在实验探究题型中,而且在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和计算应用题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如14、20、23、25、37、38题等,都涉及到对实验探究要素的考查,多个知识点融合自然、综合性较强。
5.注重考查“运用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014年物理试卷结构、题目设置、考查内容均以《标准》、《说明》和教材为基础。试题覆盖了《标准》中理解的全部内容,甚至考查了70%以上的认识、知道和会的内容。试题以考核基本的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为主,试题的起点要求较低,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物理试题没有偏题、怪题和繁难计算的试题,体现出“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评价观,对深化课程改革和指导初中物理教学将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例如:21题考查惯性、运动和力、平衡力、相互作用力和力的三要素等力和运动的重点内容。22题考查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电路的特点、滑动变阻器、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相关内容。38题是物理压轴题。以两个小灯泡在电路中某一个正常发光与电路安全为载体,考查了串并联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等内容。特别是提供的电源是电压可调的电源。(3)中求可调电源的调节范围。这在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中还是第一次。(1)问比较简单,可从图像获得信息,根据欧姆定律求得灯L2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6Ω。(2)画出闭合S1、S2,断开S3,滑片P置于最左端时的等效电路图,可知正常发光一只小灯泡为L1。电源电压为4V。接下来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和电学规律求出小灯泡为L1正常发光时电流。(3)画出只闭合S3,滑片P置于最右端的等效电路图,是一个串联电路,也有可知正常发光一只小灯泡为L1,接下来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电学规律求出电源电压的可调范围是4V~9V。这道试题,显著特点是叙述流畅,难易层次清楚,指向性强。不偏不怪,物理内容丰富,物理学科特点浓厚。今年的物理试题,命题思想明确,思路清晰,学科特点鲜明,难度梯度分布合理,具有较高的区分功能和较好的效度。选拔性与导向性并重,对我省的初中物理教学一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化学部分:
立足化学特色 引领学科教学。2014年中考理综试题化学(含综合)部分,从总体上来看:一是仍然遵循“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与2013年相比,试题在结构、题型、难度、考查重点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在试题情景的选取、信息的呈现方式等方面又有创新。二是严格依据《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河北省2014年中考《考试说明》,以初中化学核心内容为重点,注重三维目标的综合考查。三是整套试题科学严谨、贴近实际、难易合理、梯度分明。试题全部原创,既注重基础知识,又突出方法和能力,部分试题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但无偏、难、怪题,确保对全体学生公平、公正。能够对初中毕业生的化学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查,为高中段学校选拔学生、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检测等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1.突出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重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试题特别注重对化学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如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符号的意义、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实验探究、金属冶炼、溶液知识和基本计算能力等。试题中涉及的物质有70余种,化学反应20个(其中要求书写的化学方程式4个),考查知识内容84项,主干知识覆盖率达到80%以上。既突出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强调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又体现了新课程“提高全体学生化学素养”的理念,对理解课程改革,加强教与学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2.继续强化对实验和科学探究的考查,突出化学的学科特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既是初中化学学习的核心知识,也是学生学习核心知识的重要方法。新课程改革以来,河北省中考理综化学(含综合)部分试题一直非常重视对实验的考查,2014年命题者继续强化对实验和科学探究的考查力度,试题中的第5、9、11、14、30和35小题都是从实验的视角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共计20分,占化学(含综合)试题总分的33.3%。
如第11和30小题,分别考查初中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2011版课标中规定的8个必做实验。其中,第30小题的乙、丙两个实验素材均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其核心目的是要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
又如第5、9和14小题,分别考查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实验结论的判断。这3道试题不仅涉及的核心知识内容丰富,如氢氧化钠、碳酸钠、盐酸、金属铜等重要物质的性质;同时考查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因为只有对核心知识理解透彻,才能清晰地分析解决命题者在十二个选项中所设问的实验问题。
又如第35小题,“以探究蜡烛燃烧产物“为情景素材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道题可以说命题者是独具匠心,以生活中常见的“蜡烛燃烧”这一非常熟悉的素材作为情景,却又在熟悉的情景中挖掘出了学生看似陌生,实际上是需要学生通过知识迁移来解决的问题。此题可以达到如下几个目的:(1)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现象的描述”和“方程式的书写”。(2)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如“放入一团棉花的目的”和“接下来的操作”。(3)考查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如“石灰水变浑浊原因的分析”和“石蜡不充分燃烧的产物”。(4)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为使含碳燃料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综上所述,试题对教与学的明确导向是,既要重视基本实验技能的夯实,更要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在实验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发现、分析、概括和表述等化学学科能力,以及迁移、推理和对比实验等化学学科方法。
3.以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中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项基本要求。试题以简明、科学的文字呈现为主,辅以涵义准确的图片、图像和表格等多种信息呈现方式,整套试卷图示、表格共29个,其中化学部分10个,综合部分4个,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如第7小题,将金属与稀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变化过程与坐标图有机融合进行考查,命题角度新颖,设问巧妙,独具匠心。试题既有对金属与酸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等化学学科核心内容的认知性考查;又有对从图像中提取化学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运用理科思维、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会说很好的涵盖了对课标三维目标的综合考查。
又如第31小题,改变了传统框图题的模式,所有物质信息均以图示的形式给出,由封闭型改为开放型,由单图呈现改为多图体现,即以“框图+维恩图”的形式呈现,二图配合相得益彰,对学生的识图析图能力、知识归纳应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进行了很好的考查。又如第36小题,一是插入一幅学生非常熟悉的实验室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图片,看似与计算无关,实则起到良好的心理暗示作用,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熟悉感,消除对计算题的恐惧心理;同时,图片中出现 KClO3、MnO2的化学式,也为部分学生降低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难度,突出了本题“考查计算能力”这一目的。二是采用表格呈现已知量的信息,表格呈现的内容虽然并不复杂,但是却与学生以往所见方式有很大差别。
4.以合理的难度和恰当的梯度,确保试题实现多重功能
试题充分考虑了全省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充分考虑了试题的多种功能,加大了试题各档次的梯度。简单题使一般考生能够得分,能力题考查具有高度。
本套试题第1、2、3、4、8、9、10、11、12、13、27、29小题为容易题,便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容易得分,达到毕业水平。第5、6、7、14、28、30、31、36小题为中等难度题,题目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大,便于全面检测大部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掌握。第35小题提高难度,增大思维量,突出对能力和方法的考查,使试题更具区分、选拔功能。
关键词:生物试卷,非选择题,学生答题情况
很多学生在高三的生物模拟考试中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非选择题都写满了, 但就是得不了分。甚至在高考答题中也是如此, 许多学生的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得分往往与自己的估分有很大的距离, 学生很苦恼, 教师也找不出原因。本文通过分析湖北省考生2015 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非选择题答题情况, 从而挖掘出学生在生物非选择题部分失分的原因, 这将对于规范学生在高考中的答题有重要的意义, 使学生尽可能地做到能得分的题目不失分。
一、试卷非选择题考点分布、分值及能力要求
本文选取部分非选择题考点进行分析, 如表所示。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 非选择题29 题 (9 分)
(1) 总体情况分析。该题是非选择题部分得分率最低的试题, 得分率为0.4 左右, 主要因为第1 小题中判断C组与D组合成有机物的量的高低与判断的依据是连带给分, 判断高低错误, 则依据描述无分, 判断高低正确, 再依据描述情况给分, 全省约有一半左右的考生在判断高低时错误, 因此, 判断及依据是否正确是该题能否得高分的关键, 该题的其他设问考的都是主干和基础的内容, 考生得分率较高。
(2) 平均分。平均分为3.64 分。第1 问共5 分, 平均分为2.02 分;第2问共4 分, 平均分为1.62 分。
(3) 标准答案。高于 (1 分) ;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 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 (2 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光照;基质 (每空1 分, 共2 分) 。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 (2 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ATP和还原型辅酶II (2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
(4) 典型错误回答。第1 空:约有一半的考生能准确回答出“高于”, 约有一半的考生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如不能正确回答, 则判断依据不给分。典型错误回答:“低于”“等于”。第2空: 多数回答错误的考生不能将C组与D组进行比较, 或只回答事实而不能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写出判断依据而导致失分。典型错误回答:“单位时间内, C组光合速率高于D组”“C组光照时间短, 产物高于D组”“C组光合作用产量大于D组”等。第3 空:绝大多数考生能正确回答。典型错误回答:“有机物的消耗”“能量”“ATP”。第4 空:绝大多数考生能正确回答。典型错误回答:“细胞质基质”“基粒”“线粒体基质”“类囊体薄膜”等。第5空:大多数考生能正确回答, 部分考生因回答不准确而导致失分。典型错误回答:“光照频率”“光反应和暗反应交替的频率”“光照强度”。第6 空:绝大多数考生能正确回答。典型错误回答:“ADP”“[H]+”“[H+]”等。
2. 非选择题30 题 (11 分)
(1) 总体情况分析。该题虽然是以考生不太熟悉的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为背景知识, 但考查的知识内容却与教材直接相关, 因此, 考生整体得分情况较好, 得分率约为0.63, 第1 小问3 个空共5分, 有近一半的考生为满分, 第2、3 小问4 个空共6 分, 得4 分以上的考生有近一半。有许多考生在判断心脏的调节方式时出现错误, 将神经调节判断为神经—体液调节调节或激素调节。
(2) 平均分。 平均分为6.96 分。第1 问共5 分, 平均分为3.5 分;第2、3 问共6 分, 平均分为3.46 分。
(3) 标准答案。靶器官;灭活 (每空2 分, 共4 分) 。传递信息 (1 分) 。神经 (2 分) 。神经递质;受体 (每空1 分, 共2 分) 。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2 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
(4) 典型错误回答。第1 空, 典型错误回答:“靶细胞”“受体”等。第2 空, 典型错误回答:“利用”“移出体外或胞外”等。第3 空, 典型错误回答:“受体细胞”“载体”“突触小泡”等。第4 空, 典型错误回答:“神经-体液”“体液”“激素”等。第5 空, 典型错误回答:“酶”。第6 空, 典型错误回答:“受体细胞”“载体”“糖蛋白”等。第7 空, 典型错误回答:“微量、高效”“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都作用于心脏”。
3. 非选择题31 题 (10 分)
(1) 总体情况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点及能量流动的特点, 这些知识与题干信息和教材知识紧密联系, 因此, 考生在该题的得分率较高, 约为0.62。第1小问共7分, 约有一半考生可得5分以上。第2、3小问共3分, 约有60% 的考生可得满分, 主要失分是不能准确描述种群的三种年龄组成类型以及三种年龄个体数的比例的表示方式。其他的考点得分都较高。
(2) 平均分。总平均分为6.2 分。第1 问共7 分, 平均分为4.08 分。第2、3 问共5 分, 平均分为2.13 分。
(3) 标准答案。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3 分) 。1 ∶ 1 ∶ 1 , 保持稳定 (每空2 分, 共4 分) 。活动能力 (1 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 分) 。
(4) 典型错误回答。第1 空, 典型错误回答:“幼年、成年、老年”。第2 空, 典型错误回答:用具体的数据比代替比例, 如用89 ∶ 90 ∶ 91 或400 ∶ 400 ∶ 400 等代替1 ∶ 1 ∶ 1 等。第3 空, 典型错误回答:“稳定型”等。 第4 空, 典型错误回答:“繁殖能力或繁殖力”“生命力或生命活力”等。第5 空, 典型错误回答:“不可逆”“低级→高级或低能级→高能级”“定向”等。
4. 非选择题32 题 (9 分)
(1) 总体情况分析。该题涉及基因频率与基因致死, 是一道很简单的遗传试题, 该题是必修部分4 道题中得分率最高的题, 达到了0.66, 约有一半的考生可得7 分以上。多数失分是因不能准确和规范描述造成的。
(2) 平均分。平均分为6 分。
(3) 标准答案。 1 ∶ 1, 1 ∶ 2 ∶ 1, 1/2 (每空2 分, 共6 分) 。A基因纯合致死 (1 分) 。 1 ∶ 1 (2 分) 。
(4) 典型错误回答。第1 空, 典型错误回答:“4/9∶4/9”“2∶2”“1”等。第2 空, 典型错误回答:“50%”等。第3 空, 典型错误回答:无。第4 空, 典型错误回答:“A基因致死”“ 显性致死”“ 纯合子致死”“ 双显个体致死” 等。 第5 空, 典型错误回答:“4/9 ∶ 4/9”“2 ∶ 2”“1”等。
5. 非选择题39 题 (15 分)
(1) 总体情况分析。该题主要失分表现在“萃取法”“血细胞计数板”“稀释涂布平板”三个考点, 具体表现一是不能用准确规范的语言答题, 二是对相关专业名词记忆不清, 回答不准确, 三是不清楚微生物直接计数的方法。其他的考点整体回答较好。约有不到40%的考生得分在10 分以上。有极少数考生会出现题号书写混乱、对未填的空表示不明确, 建议在答题卡上答题时明确标出题号, 对未填的空最好画一横线表示该空未答。
(2) 平均分。平均分为7.44 分。
(3) 标准答案。苏丹III或苏丹IV染液, 萃取法 (每空2 分, 共4 分) 。油脂 (3 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血细胞计数板, 稀释涂布平板 (每空2分, 共4 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45, 40 (每空2 分, 共4 分) 。
6. 非选择题40 题 (15 分)
(1) 总体情况分析。该题主要失分一是将“RNA”答成“m RNA”或“核糖核苷酸”等, 二是将“逆转录酶”答成“逆转录”或“转录酶”或“逆录酶”等;三是不能准确描述检测的原理, 而将实验技术当原理进行回答;四是对免疫系统的功能记忆不清或描述不准确。此外, 少数考生将“T”细胞描述为“吞噬细胞”或“淋巴”或“B”。全省有45% 的考生得分在10 分以上, 有极少数考生会出现题号书写混乱、对未填的空表示不明确, 建议在答题卡上答题时明确标出题号, 对未填的空最好画一横线表示该空未答。
(2) 平均分。平均分为8.04 分。
(3) 标准答案。RNA , 逆转录酶, 以DNA (或DNA) (每空2 分, 共6 分) 。抗体 (2 分)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3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T细胞 (或T淋巴) (2 分) 。 监控和清除 (2 分) 。
三、总体答题情况
第一, 必修部分的试题比去年的整体难度略有增加, 而选考题的难度看似不大, 但得分率却不太高。
第29 题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区分度较好。而第30、31、32 题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试题区分度较小, 考生的得分率较高, 有些试题的满分率可达50% 以上。
第二, 选修部分的试题整体难度相对去年下降, 但选1 和选3 的试题中包含着对必修内容的考查, 该两部分难度相当, 选修3 的得分率比选修1 略高, 整个选修部分试题的区分度都较好。
第三, 遗传题难度进一步下降, 考生得分大幅度提升。遗传题以前都是高考生物试题中难度最大的题目, 而今年遗传题的难度大幅度下降。如第32 题主要考查基因频率及基因型比例的判断, 相对于往年, 今年的遗传题成为了得分率最高, 区分度较小的试题。
四、复习建议
1. 训练学生避免因非智力因素而失分
(1) 审题要仔细。审题, 是解题的第一步, 审题的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解题的成败。[1]其实很多学生已经掌握了题目的考点, 但是由于性格急躁, 做题时毛手毛脚, 审题不仔细。有的学生甚至连题目都没看就可开始答题, 从而导致能得分的题目不能得分。如本试卷31 题的第3 个空, 问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正确答案为保持稳定, 而学生却答成了稳定型。这是因为学生未看清“趋势”二字而失分。
(2) 应用专业术语答题。许多学生在生物非选择题答题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过于口语化。然而, 在高考阅卷标准中, 要求学生用简洁的专业术语来进行答题, 语言的描述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因此, 很多学生因语言表述不规范而失分。
(3) 改正不良习惯。有的学生答题时具有一些不良的答题习惯, 如答题书写不规范。如遗传图解中漏写亲代、子代, 杂交 (×) 、自交 (×) 的符号不能区分, 亲子代之间无箭头 (↓) 标示, 基因型中的字母颠倒书写等, 如把“剪断”写成“剪除”, “麻醉”写成“麻痹”等。还有就是书写超出答题框等。[2]又如有极少数考生在答39 题或40 题时会出现题号书写混乱、对未填的空表示不明确, 为避免考试中出现这种低级失误, 建议在答题卡上答题时明确标出题号, 对未填的空最好画一横线表示该空未答。
2. 注重基础、培养能力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今年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的整体难度低于去年, 学生的生物得分普遍也高于去年的得分。许多考题主要是对教材的主干知识和核心考点进行考查, 难度不大, 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如本试卷第31 题第1 空, 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分别_____。标准答案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而学生却答成了幼年、成年、老年。这就是因为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造成的。高考试题在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 也会加大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考查。对学生能力进行考查的题目往往是区分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水岭, 这类题目最容易拉开学生的档次。
因此, 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如本试卷第29 题的第1、2 两空, 单位光照时间内, 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___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 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 依据是_____。本题是非选择题中得分率最低的题目, 主要就是因为第1、2 两空错误率较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正确答案为:高于 (1 分) ;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 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 (2 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
参考文献
[1]钟华生.浅谈高中生物易错题之策略[J].课外阅读 (中旬刊) , 2013 (08) :198—199.
2011年河北省中考英语试题,既注重基础,又有部分试题灵活开放,使得整篇试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拔性。
试卷在结构上与2010年基本一致,其中听力第四题的材料由四篇减为三篇,题量10道小题3-3-4每小题1分,总分值不变,其他题型保持不变。
试题特点:
一、注重知识与语境的结合。2011年英语试题通过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考查,衡量了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及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整个试卷不是孤立地考查某些知识点,而是将基础知识的考查通过一定的语境来实现。基础知识立足于课本,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教学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二、强调运用,贴近生活,选材丰富多样。完型填空讲述的是一篇明信片的由来的说明性文章,阅读理解中文章选材丰富,比较贴近生活,且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守正创新 领风标向
河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顺时而变,全面关注核心素养,在整卷的布局、考点的选择、考查形式的呈现和考查手法的运用等诸多方面都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试题又坚持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坚持历史教学的规律和方向,可谓是守正出奇。
风格稳健,全面考查学科目标
今年的试题延续了近年来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的稳健风格,整体稳定,适度创新。具体特点是:
1.考点覆盖率较高,注重基础。
试题全卷共有11道选择题和3道非选择题,共涉及18个主题、64个知识点。80%以上属于基础知识。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要考查内容,还是坚持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与2017年相比,减少了一道非选择题,合理压缩了整卷题量,增加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控制了试题难度。
2.考查领域广泛,注重综合性。
从考查内容上看,既有与政治制度、战争和改革有关的政治史,如11、12、13、14、21题等;也有科技史、社会史,如15、19、26、27题等;还有经济史,如16、18题;国际关系史,如17、20、27题等。总之,试题涉及领域广泛,凸显了综合性特点。
3.突出重点、热点,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历史是现实的根脉,现实是历史的果实。《课程标准》要求历史学习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今年的试题更加注重发挥反映现实热点、服务现实发展的功能。如第17题:
下列国际会议中,由美国完全主导的是 A.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会议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会议 C.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 D.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的会议
该题考查了世界现代史上影响国际格局的四次重要会议与美国的关系,其命制的现实背景显然是当前国际社会正处在秩序重构过程中,美国依然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我们对此既要保持清醒认识,也要积极应对。
26题:(1)据材料一,指出苏联国防现代化迅速实现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国防现代化对当今俄罗斯的重大影响。该题通过提供史料和设置问题,在苏联国防现代化这个历史话题与俄罗斯当前国际地位这个现实话题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使考生将把对史事的记忆提升到历史认识的高度,将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等方面的关联。
引领方向,关注学科核心素养
《河北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确定历史学科考试要求:“应适当关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今年的历史试题适度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其突出亮点,具有合理创新、引领方向、推动教学改革等多重意义。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是历史课程改革的一贯原则,是新旧版本《课程标准》的共同要求,同时,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如26题第(2)问:
据材料二、三,归纳苏联国防现代化中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历程。该题选取苏联武器装备发展情况为考查目标,并以此作为苏联国防现代化历程的缩影,反映其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主要特征。解答该题的过程,就是认识和运用唯物史观有关观点的过程。
2.强化时空观念考查。
时空观念是最具历史学科特征的观念之一。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如11题:
某举人在光绪二十七年(光绪元年为1875年)的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 “洋夷”是指
A.英国殖民者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者 D.八国联军
该题通过提供光绪二十七年和山西这两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先确定“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的“和议”与《辛丑条约》相关,然后才能确定“洋夷”这个人物指的是八国联军。
3.注重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解释被解读为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学会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一个较高要求。史料和史事解读能力是历史课程的核心能力,是培养历史思维的重要基础。如12题:
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维新派缺乏经验 D.顽固派反对变法
该题通过提供时间和人物信息,要求考生首先确定需要分析的历史现象是以戊戌变法运动为背景的。进而通过归纳、比较等思维方法,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维新派缺乏经验。
又如14题: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
A.人心的向背B.军队的士气 C.决策者的作用D.外部势力的介入
该题属典型史料解读类试题,提供的史料来自著名史学家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需要考生解读出史料中包含的信息有:蒋介石、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解放战争)、兵员损失等。然后运用分析、概括等思维方法,认识到作者的观点是认为蒋介石指挥不当导致了其兵员损失的后果。进而再由蒋介石这个具体人物抽象到决策者这类人物,由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抽象到战争这类历史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4.全面培养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和社会责任,是历史学科教育的价值目标。对此,《课标》和《考试说明》都有明确的要求。今年的试题在全面培养家国情怀方面,可谓浓墨重彩。如19题:
下列科技成就在彭树智《20世纪科技革命与世界历史进程》一书中,应重点阐释的是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C.卡尔·本茨制造的汽车 D.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
该题考查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不仅会使考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进而树立科学态度。
再如27题第(2)问:
据材料二,指出一战每天死亡人数与过去战争相比有何特点。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西晋
2.出自襄阳的一代明君是()A.刘邦 B.诸葛亮 C.刘秀
D.米芾
3.下列史实,不属于中外友好交往的是()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4.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 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5.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中共七大的召开 D.三大战役的胜利
6.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7.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三大改造的完成
8.在欧洲,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是()A.百家争鸣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新文化运动
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A.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 C.世界贸易组织与欧盟
B.同盟国与轴心国 D.国际联盟与联合国
10.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中与我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是()
第1页(共20页)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信息技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6题,其中11题5分,12题6分,13题7分,14题6分,15、16题各8分,共40分)11.【中国智慧: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
(1)总书记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春秋时期,我国哪位思想家的主张能为“以德治国”这一理念提供思想来源?请写出一例汉唐时期因重视“德治”而出现的盛世局面名称。
(2)《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的播出掀起了国人学习唐诗宋词的热潮。唐宋时期,哪一制度的实施促进了诗词文学的繁荣?
(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始终。请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学习汉族文明的一项措施。指出孝文帝改革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12.【捍卫主权:充满坎坷的抗争之路】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无理拒绝,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5年9月,毛泽东为重庆《新华日报》题词:“庆祝抗战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1)近代中国主权的丧失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2)根据材料一判断,哪一事件的发生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说出该事件期间中国人民为捍卫主权喊出的口号。
(3)抗战开始于哪一年?结合抗战胜利的意义,说明材料二中“中华民族解放”的含义。
(4)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洗刷了百年国耻。香港回归祖国体现了哪一伟大构想?
13.【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的先锋队伍】
第2页(共20页)
材料一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记者说:“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二
……雄师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节选自《长征组歌》
材料三
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在罗马召开,专家告诉我们(与会代表),中国绝无可能养活10亿人口,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走向灾难,但事实上,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经济奇迹。
﹣﹣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
(1)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 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依据材料二,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除长征精神因素之外,答两条)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项决策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中国养活了十几亿人口直接得益于哪项政策的实施? 14.【革命风暴:新旧势力的利益之争】
材料一
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庶民的胜利》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1)材料一 中的“俄国革命” 指的是哪一事件?如何理解“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
第3页(共20页)
(3)结合法国大革命的有关知识,指出法国国内存在的压倒它自身的一块“巨石”。
(4)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15.【改革浪潮:巨变时代的强国之策】
材料一
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对美俄两国来说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时间节点:1861年4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了一个新法令。
材料三
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代哪一次改革?
(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的哪一文件为联邦政府赢得战争胜利起了巨大作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新法令是什么?材料二中涉及的两个事件的影响有何相同之处?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两条日本改革的措施。
(4)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三,指出在学习西方方面,中日两国存在的差异。16.【大国崛起: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材料一
第4页(共20页)
材料二
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落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是赞赏阶段。
材料四
2011年10月,西班牙《起义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虽然西方传统大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
(1)材料一中的图1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伟大发明的雏形?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所示路线的历史作用。
(2)指出中“公约”的名称。它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三中“1937﹣1944年” 期间的中国被美国人赞赏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从世界格局的角度,请你为西班牙《起义报》的这篇文章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第5页(共20页)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西晋
【考点】31: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
【分析】本题以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建立的知识.
【解答】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故选B.
2.出自襄阳的一代明君是()A.刘邦 B.诸葛亮 C.刘秀
D.米芾
【考点】39:东汉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东汉的建立,知道建立东汉的刘秀是襄阳人.
【解答】公元25年,参加过农民起义的西汉皇族襄阳人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为了使社会安定下来,光武帝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
显好转,历史上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故出自襄阳的一代明君是刘秀.故选C.
3.下列史实,不属于中外友好交往的是()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考点】76:戚继光抗倭.
【分析】本题以“中外友好交往”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 【解答】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都是对外交往的史实.戚继光抗倭属
第6页(共20页)
于中外冲突,性质不同. 故选D.
4.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 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考点】96: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解答】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可以知道,孙中山先生一生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故选B.
5.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中共七大的召开 D.三大战役的胜利 【考点】A2:西安事变.
【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解答】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7页(共20页)
故选B.
6.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考点】AE: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分析】本题考查了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原因及意义.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解答】题目材料中毛泽东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谈论的是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反映的是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所以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重庆. 故选A.
7.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三大改造的完成
【考点】CB:三大改造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析】本题以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的标志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完成的意义.
【解答】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选D.
8.在欧洲,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是()A.百家争鸣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新文化运动
【考点】H1:文艺复兴运动.
【分析】本题以在欧洲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文艺复兴.
第8页(共20页)
【解答】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其思想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即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它使人们开始意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肯定人在世界上价值的和作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故选B.
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A.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 C.世界贸易组织与欧盟
B.同盟国与轴心国 D.国际联盟与联合国
【考点】K5: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分析】本题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解答】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分别形成了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世界局势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 故选A.
10.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中与我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是()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信息技术 【考点】P3: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发展特点及用途.
【分析】本题以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为依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与我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发明.
【解答】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中与我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是信息技术.A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B内燃机、C发电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故选D.
第9页(共20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6题,其中11题5分,12题6分,13题7分,14题6分,15、16题各8分,共40分)11.【中国智慧: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
(1)总书记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春秋时期,我国哪位思想家的主张能为“以德治国”这一理念提供思想来源?请写出一例汉唐时期因重视“德治”而出现的盛世局面名称。
(2)《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的播出掀起了国人学习唐诗宋词的热潮。唐宋时期,哪一制度的实施促进了诗词文学的繁荣?
(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始终。请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学习汉族文明的一项措施。指出孝文帝改革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考点】2P:百家争鸣;49:北魏孝文帝改革;5D: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1)本题以习近平的话为依托,考查的是孔子的思想和汉唐时期盛世局面的知识.
(2)本题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依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知识.
(3)本题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依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的知识.
【解答】(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汉唐时期,统治者因重视“德治”而出现了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盛世局面.
(2)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科举制主要考试内容,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也促进了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3)为学习汉族地区先进的文化,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措施是:迁都洛阳;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实行均田制或租用调制;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 故答案为:
第10页(共20页)
(1)思想家:孔子.盛世局面: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科举制度.
(3)措施:迁都洛阳;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实行均田制或租用调制;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贡献:促进了民族融合.
12.【捍卫主权:充满坎坷的抗争之路】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无理拒绝,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5年9月,毛泽东为重庆《新华日报》题词:“庆祝抗战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1)近代中国主权的丧失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2)根据材料一判断,哪一事件的发生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说出该事件期间中国人民为捍卫主权喊出的口号。
(3)抗战开始于哪一年?结合抗战胜利的意义,说明材料二中“中华民族解放”的含义。
(4)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洗刷了百年国耻。香港回归祖国体现了哪一伟大构想?
【考点】82: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9B:五四运动;A1: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AD: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E3:“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影响;LB: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分析】(1)本题以近代中国主权的丧失为切入点,考查《南京条约》.(2)本题以巴黎和会为切入点,考查五四运动.(3)本题以抗战开始时间为切入点,考查抗日战争.(4)本题以香港回归祖国为切入点,考查一国两制.
第11页(共20页)
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解答】(1)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涌上、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竟将原来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惊,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首先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1937年的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材料二中“中华民族解放”的含义是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4)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回归祖国以后的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体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故答案为:(1)《南京条约》.
(2)五四运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3)1937年;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4)一国两制.
13.【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的先锋队伍】
材料一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记者说:“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二
……雄师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节选自《长征组歌》
第12页(共20页)
材料三
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在罗马召开,专家告诉我们(与会代表),中国绝无可能养活10亿人口,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走向灾难,但事实上,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经济奇迹。
﹣﹣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
(1)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 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依据材料二,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除长征精神因素之外,答两条)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项决策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中国养活了十几亿人口直接得益于哪项政策的实施?
【考点】9M: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9O:红军长征;D1: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D2: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析】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记者说:‘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1927年,还会孵出小鸡来’”可知,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 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人民军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材料二体现了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理想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甘共苦的集体主义精神,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据材料二“…雄师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可知,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运用,人民群众的支持等.
(3)据材料三“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在罗马召开,专家告诉我们(与会代表),中国绝无可能养活10亿人口,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走向灾难,但事实上,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经济奇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中国养活了十几亿人口直接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第13页(共20页)
故答案为:
(1)人民军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理想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甘共苦的集体主义精神,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运用,人民群众的支持等.(3)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革命风暴:新旧势力的利益之争】
材料一
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庶民的胜利》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1)材料一 中的“俄国革命” 指的是哪一事件?如何理解“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
(3)结合法国大革命的有关知识,指出法国国内存在的压倒它自身的一块“巨石”。
(4)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考点】L2:俄国十月革命;H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H8:美国独立战争;HD:法国大革命;I4: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分析】本题以“革命风暴”为主线,考查十月革命和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答】(1)据材料“ 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可知,材料一 中的“俄国革命” 指的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说“俄国革命是二
第14页(共20页)
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2)据材料和所学知,美国独立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后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所以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
(3)本题可以从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两个角度来理解.背景上,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再加上启蒙运动的影响等.从过程上看,人民群众的三次起义以及资产阶级法律文件的颁布如《人权宣言》的颁布,这些都成为压倒它自身的一块“巨石”.
(4)据所学知,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有,政治上,英
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故答案为:
(1)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美国独立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后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背景上,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再加上启蒙运动的影响等.从过程上看,人民群众的三次起义以及资产阶级法律文件的颁布如《人权宣言》的颁布.
(4)政治上,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15.【改革浪潮:巨变时代的强国之策】
材料一
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对美俄两国来说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时间节点:1861年4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了一个新法令。
第15页(共20页)
材料三
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代哪一次改革?
(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的哪一文件为联邦政府赢得战争胜利起了巨大作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新法令是什么?材料二中涉及的两个事件的影响有何相同之处?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两条日本改革的措施。
(4)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三,指出在学习西方方面,中日两国存在的差异。【考点】91:洋务运动;J8:《解放黑人奴隶宣言》;JB: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JD:日本明治维新;PD: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
(2)本题以“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新法令”等为切入点,考查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知识点.
(3)本题以“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为切入点,考查明治维新的措施.
(4)本题考查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差异.
【解答】(1)依据材料一“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可知,这是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恭亲王奕和地方官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这些人被叫做洋务派.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2)南北战争期间,于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调动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战争的形式开始有利于北方.依据材料二“1861年4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了一个新
第16页(共20页)
法令”可知,此材料涉及的两个事件是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奴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农奴便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也从此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点,都废除了奴隶制,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依据材料三“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可知,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有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军事制度等.
(4)依据材料一“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可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依据材料三“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可知,反映的是明治维新.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制度;日本明治维新不仅学西方的技术,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军事、教育等. 故答案为:(1)洋务运动.
(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或《宅地法》;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相同点:都废除了奴隶制,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军事制度等.
(4)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制度;日本不仅学技术,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军事、教育等.
16.【大国崛起: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材料一
第17页(共20页)
材料二
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落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是赞赏阶段。
材料四
2011年10月,西班牙《起义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虽然西方传统大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
(1)材料一中的图1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伟大发明的雏形?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所示路线的历史作用。
(2)指出中“公约”的名称。它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三中“1937﹣1944年” 期间的中国被美国人赞赏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从世界格局的角度,请你为西班牙《起义报》的这篇文章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考点】6K: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3H: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AD: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LC: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OC:世界格局多极化.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崛起的历史,共分四个小题来考查:
(1)本题考查材料一中,与图1的雏形相对应的我国四大发明的名称并指出图2所示路线的历史作用,考查我国古代指南针和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2)本题考查指出材料二中“公约”的名称和它的签订对中国产生的影响.(3)本题考查“1937﹣1944年” 期间的中国被美国人赞赏的原因.
(4)本题考查依据材料四,从世界格局的角度,为西班牙《起义报》的这篇文章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解答】(1)材料一中的图1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的雏形;图2是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路线图.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2)巴黎和会主要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而它们在远东和
第18页(共20页)
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年﹣1922年,英、法、美、日、意、荷、葡和中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在华盛顿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结合所学知识,“1937﹣1944年” 期间的中国被美国人赞赏的原因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对日作战的主战场:中国的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发西斯战争;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4)依据材料四:“虽然西方传统大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从世界格局的角度,西班牙《起义报》的这篇文章的主题应该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故答案为:
(1)指南针;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2)《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对日作战的主战场:中国的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发西斯战争;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4)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9页(共20页)
2017年6月28日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书称这一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他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
3.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政治制度,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4.请仔细观察如图,判断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与这一钱币铸造的同一年份()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的召开 D.黄埔军校的建立
5.下列四个历史事件中与其他三个性质明显不同的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6.“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上述材料出自某部法律文献,该法律文献的颁布为下列哪一事件的进行奠定了法律基础()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下列关于美国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 B.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C.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D.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8.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日益成为“地球村”。标志着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1861年改革
9.下表是世界历史发展线索略图,其中“体系建立”是通过什么历史事件确立的()
A.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0.1912年4月14日23点40分,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下列对于当时情况的场景设置中,符合史实的是()A.船上装有以核能为动力的发动机 B.嘹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 C.船长拿起手机拨打报警电话求救
D.游客纷纷通过互联网向家人发送电子邮件
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读图明史】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关键时刻的抉择,往往决定了历史的走向。请仔细观察下列地图并回答问题:
(1)毛泽东在图一A、B、C、D四处中的哪处(只填字母序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他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2)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的示意图?该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图三A、B、C三处中有一处既是近代我国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又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请问是图中的哪一处?(只答字母序号)该处能被设为经济特区是得益于哪一重大会议的召开?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2.【材料析史】
日本是我国重要的邻国,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政府)于1870年设立工部省,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建立国营为主、铁路和矿业为重点的近代工矿企业,同时扶植、保护私人资本主义企业。1872年,解除买卖禁令,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摘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日本)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转向以购买专利为主来引进新兴技术;从70年代中期开始又以引进尖端技术为主。日本经济在此期间得以高速发展,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摘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摘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科书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它反映的是明治维新中哪项具体改革措施?明治维新使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就走上了什么道路?(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日本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研读和问题的探究,你觉得日本有什么经验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有借鉴作用? 13.【问题探史】
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请围绕这一主题,探究下列问题:
(1)“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300多年前英国颁布了一部什么法律?请概括它颁布的重大意义。
(2)为避免权力过于集中,独立后的美国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制定了1787年宪法。请问美国将国家权力分为哪三个部分?
(3)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颁布了一部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请写出该部宪法的名称并举出一部在这之后颁布的法律。
(4)为更好地建设“法治中国”,请你设计一条与此有关的宣传标语。
2016年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江汉油田中考
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书称这一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他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考点】开元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开元盛世出现的相关史实.
【解答】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还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史书称开元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结合意题可知他是唐玄宗. 故选D.
2.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这种考试制度”是指我国的科举制度.隋朝文帝时期,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
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故选B.
3.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政治制度,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考点】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影响的认识.
【解答】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D.
4.请仔细观察如图,判断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与这一钱币铸造的同一年份()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的召开 D.黄埔军校的建立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
【解答】图中的货币铸造时间是民国十年,民国十年指的是1921年.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爆发的,五四运动的时间是1919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是1921年7月23日,黄埔军校的建立是在1924年. 故选C.
5.下列四个历史事件中与其他三个性质明显不同的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考点】西安事变.
【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知识点.
【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而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是日军制造的侵华事件.所以四个历史事件中与其他三个性质明显不同的是西安事变. 故选B.
6.“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上述材料出自某部法律文献,该法律文献的颁布为下列哪一事件的进行奠定了法律基础()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点】土地改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答】据题干“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知是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从而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故选A.
7.下列关于美国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 B.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C.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D.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考点】中美建交.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美国历史的说法. 【解答】A.《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1783年美国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 B.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C.美国实施的罗斯福新政,只是暂时消除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D.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8.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日益成为“地球村”。标志着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1861年改革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解答】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到达美洲,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完成了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故选A.
9.下表是世界历史发展线索略图,其中“体系建立”是通过什么历史事件确立的()
A.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考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解答】一战后,通过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故选A.
10.1912年4月14日23点40分,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下列对于当时情况的场景设置中,符合史实的是()A.船上装有以核能为动力的发动机 B.嘹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 C.船长拿起手机拨打报警电话求救
D.游客纷纷通过互联网向家人发送电子邮件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解答】由材料中的时间“1912年4月14日”可知,这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B项嘹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符合史实.核能、手机、互联网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当时不可能出现.所以ACD三项可排除.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读图明史】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关键时刻的抉择,往往决定了历史的走向。请仔细观察下列地图并回答问题:
(1)毛泽东在图一A、B、C、D四处中的哪处(只填字母序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他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2)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的示意图?该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图三A、B、C三处中有一处既是近代我国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又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请问是图中的哪一处?(只答字母序号)该处能被设为经济特区是得益于哪一重大会议的召开?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考点】材料解析题;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红军长征;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井冈山道路的相关知识.(2)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3)本题考查厦门经济特区的相关知识.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解答】(1)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根据图示判断A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根据图二中的地点: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以及行军路线判断是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10月,1936长征.由于红军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进行长征.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改革开放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由此可知该地是厦门.根据图示判断应是B处.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接着,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是我们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或只有选择符合国情的道路才能无往不胜;或要有坚韧不拔的信念,不畏艰难曲折的勇气,方可取得事业的成功;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故答案为:
(1)A处;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或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或会宁会师)(3)B处;十一届三中全会.
(4)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或只有选择符合国情的道路才能无往不胜;或要有坚韧不拔的信念,不畏艰难曲折的勇气,方可取得事业的成功;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12.【材料析史】
日本是我国重要的邻国,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政府)于1870年设立工部省,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建立国营为主、铁路和矿业为重点的近代工矿企业,同时扶植、保护私人资本主义企业。1872年,解除买卖禁令,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摘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日本)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转向以购买专利为主来引进新兴技术;从70年代中期开始又以引进尖端技术为主。日本经济在此期间得以高速发展,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摘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摘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科书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它反映的是明治维新中哪项具体改革措施?明治维新使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就走上了什么道路?(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日本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研读和问题的探究,你觉得日本有什么经验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有借鉴作用?
【考点】材料解析题;日本明治维新;战后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历史开放性问题;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2)本题考查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解答】(1)由材料一中关键词“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建立近代工矿企业”“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明治维新后,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2)由材料二中关键词“引进新兴技术”“引进尖端技术”和材料二中关键词“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结合所学可知,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重视发展教育.(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研读和问题的探究,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要积极学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大胆创新,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坚持实行改革开放. 故答案为:
(1)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2)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重视发展教育.
(3)要积极学习引进别国先进技术或要重视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或要坚持实行改革开放.
13.【问题探史】
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请围绕这一主题,探究下列问题:
(1)“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300多年前英国颁布了一部什么法律?请概括它颁布的重大意义。
(2)为避免权力过于集中,独立后的美国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制定了1787年宪法。请问美国将国家权力分为哪三个部分?
(3)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颁布了一部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请写出该部宪法的名称并举出一部在这之后颁布的法律。
(4)为更好地建设“法治中国”,请你设计一条与此有关的宣传标语。【考点】阐述见解题;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权利法案》及其意义.(2)本题主要考查了美国的1787年宪法及其内容.(3)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
(4)本题是历史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为建设“法制中国”应该设计怎样的宣传标语. 【解答】(1)“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300多年前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据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3)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大加紧了全面的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这说明,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
(4)为更好地建设“法治中国”,可以设计一下与此有关的宣传标语:加强法制建设,创建美丽中国. 故答案为:(1)《权利法案》;英国开始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2)立法、司法、行政.
(3)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或1982年宪法;《义务教育法》.(4)加强法制建设,创建美丽中国.
【2024年河北省中考理综试卷分析】推荐阅读:
2024年河北省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09-14
2024年上半年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法律考试试卷07-24
202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10-01
2024年河北省农村特岗教师招聘简章09-28
河北省中考满分作文:说墙07-17
河北省预测中考英语作文11-17
2024年河北会计证考试真题:财经法规10-02
河北省初三语文模拟试卷09-06
河北中考政治试题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