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青海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推荐7篇)
[内容摘要]旅游业是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被誉为永恒的“朝阳产业”。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如何把具有高原特色的青海旅游业做大做强?为此,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对旅游业的投入,围绕这些观念的树立,统一思想认识,做出旅游总体规划,运用经营理念,围绕“特色”做文章,近年来我省已初步形成了青海湖,互助土族、循化撒拉族民俗为主的民族风情园景区;塔尔寺宗教文化旅游景区;黄南热贡艺术藏族绘画艺术景点;青藏铁路沿线旅游景区等重要旅游景区。努力把青海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和高原避暑旅游基地。
关键词: 旅游业问题对策
进入21世纪,我们发现这个世界遍及全球的平民百姓的大众旅游黄金
时代已经到来。青海的旅游业起步较晚,虽然青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
由于过去几十年的封闭,加上青海省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青海省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
入,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一、青海旅游业现状
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战略和全社会办旅游的方针,积极鼓励支持民营等多种所有制成分参与旅游开发,使旅游基础设
施和配套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据统计,2007年青海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
1001.6万人次,接近全省人口的2倍,实现旅游总收入47.38亿元,分别
比上年增长23%和32.8%。数字还显示,青海旅游业从1999年起步至今,不足10年的时间里,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快速攀升,分别增长了5倍和11
倍,建成了长达588公里的环青海湖、孟达自然保护区、互助北山国家级
森林公园、李家峡通往坎布拉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旅游公路;累计投资2.4 亿
元旅游国债资金,建成了青海湖151、沙岛、塔尔寺、日月山、贵德等景
区公路,还增加了塔尔寺、互助故土园、格尔木昆仑文化3个国家4A级景
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绿色家园和互助土族自治县古城村被命名为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初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综
合配套的产业体系和观光旅游为主,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不断发展的产业
结构。
二、青海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一)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长江、黄河上游,秉承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
独特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依托航空、铁路、公路等立体交通网的不断发达,以及西宁、格尔木等主要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近年来,青海湖、塔尔寺、江河源、原子城、盐湖等旅游品
牌效应渐显,旅游业正在成为青海省一大特色产业。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
中国西北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具有中国古典宫殿建筑特点和独特的民族风
格。塔尔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海湖距西宁约151公里,为中国
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孟达天池、西海郡古城遗址等都是青海自然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二)政府重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格局初步形成青海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对此,省政府加强了
对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功能。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第三产
业的龙头和支柱,并就加快全省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研究部署。青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旅游产业地位的提升。随着青海省委、省政府对
旅游投入力度的加大,全省各州、地、市和重点县也纷纷挖掘各自的优势
旅游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旅游业确定为优势产业或重要产业,一
个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格局初步形成。
(三)加强区域文化交流,展示青海地域特色
随着近年来“青洽会”、“环湖赛”、“郁金香节”、“民族文化旅游节”等
省内重大活动的蓬勃开展和“中国黄南热贡艺术节”、“中国原子城”等大
型对外推介活动的举办,青海作为“山宗水源”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
社会人文资源日益深入人心。2002年青海举办第一届“郁金香节”,2004
年已连续举办了三届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由2.5级升为2.3
级,成为亚洲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先后举办了中国
盐湖城昆仑文化旅游节、黄南热贡文化艺术节,充分展示了青海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树立了良好的青海形象。随着藏羚羊申吉成功,福娃“迎迎”
成为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之一,为青海旅游乃至青海经济发展创造无限商
机。
三、制约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旅游业是投入少、效益好、创汇多、可带动一些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增加
就业,并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产业。青海省虽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因
对旅游业缺乏投资,设施落后,缺乏市场竞争机制,以致青海省旅游业远
落后于发达城市,为发展青海省的旅游业,应扩大开放范围,完善与旅游
相关联的各项配套设施,加可宏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发展旅游商
品,扩大旅游宣传,重视旅游安全,并加强建立有关法规和人才和培养。
(一)国家保护主义严重
青海省的旅游市场长期受国家的高度保护,导致旅游市场迄今为止仍处
于封闭状态。众所周知,要发展国际旅游业,关键在于客源,客源是发展
旅游业的基础,而客源主要依赖旅行社想方设法去组织。目前,青海省主
要经营旅游业务的国际旅行社,在全国范围内既缺少网络,实力又单薄,“守株待兔”,办法不多,以致统而不活。
(二)基础设施落后,政府投资少
由于青海省有些旅游景点,交通不够便捷,民航不能直接到达,或由于
航班限制,客运能力差;铁路也经常处于超载状态运营;加上邮电传递、信息通讯也欠完善,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软”“硬”
环境都不够完善,由于财政困难,青海省对旅游设施的建设投入少,花钱
多的项目上不去,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有人说,青海省拥有丰
富的旅游资源,不愁无人问津。但事实是,如果没有良好的旅游及相关服
务设施和完善的软、硬环境是难以大量吸引客源的。
(三)旅游设施不配套,服务质量差
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个要素。由于青海对
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
生条件差,服务质量差是旅游景点的通病,收费往往缺乏统一标准,且中
外旅客有别。旅游消费品则品种单调,缺乏高质量的新颖产品,货架上还
常是一些老面孔,不能引导旅游消费。
(四)旅游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青海国际旅游在国家高度保护下,国有企业享有经营特权,缺乏引进和
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且在体制上存在政企不分现象,旅游企业没有真正走入市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制约企业的自我发展。
四、发展青海旅游服务业的相应对策
(一)发掘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品牌
青海旅游部门为做大做强高原特色旅游业,提出 “政府主导、社会参
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战略和全社会办旅游的方针,以环西宁为中心,以
青藏铁路旅游带、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圈、同仁热贡艺术等旅游精品,重点打造中国夏都,辐射带动高原特色旅游业上规模、上水平。旅游部门
配合“青洽会”、“环湖赛”、郁金香花节、盐湖城暨昆仑文化旅游节等省内
重大活动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以此吸引游客,拉动消费,扩大收入,提高
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快招商引资进度,整合资源,吸引省外、境外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本来源多样化,加快建设、打造青海
特色旅游产品。在发展高原风光和生态旅游产品的同时,深入挖掘青海民
族、宗教、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产品,提高品位和档次。同时,加快推进
青海省旅游集团公司的改革,引进和鼓励有实力的大型旅行社兼并省内小
型旅行社,组建旅行社集团,做大做强青海省旅游企业。
(二)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全面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
长期以来,青海省的旅游服务业因缺少各种设施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
员,以致服务质量普遍低下,导游素质差。在管理方面,如对餐厅和娱乐
场所以及在景点出售的旅游商品等,尤以对外籍和港台游客乱收费,漫天
要价的“斩”客行为屡见不鲜。为全面提高旅游业与相关服务的质量,应
加强宏观管理,严肃纪律,提高企业和有关人员的素质,转换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分开,然后把企业推入市场,使企业能在市场机制下真正成为自
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者,以促进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三)高度重视旅游安全,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旅游地区的不断扩大和国际游客的迅速增长,对游客的人身和财物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避免一切事故的发生。近
年来,青海对国际游客的人身和财物的保安工作方面,总的情况是好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建立有关法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层
层落实。还需要一提的是在旅游景点,尚须防止环境污染问题,净化环境,也是对安全的一种保障,进一步发展青海的旅游服务业,要不断地培养出
一批批熟悉国际旅游业务、外语水平高和作风过硬的旅游导游和相关的领
导干部,这是实现各项任务的保证。
总之,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业作为青海省第三产业龙头、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特色的优势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
位日趋重要。青海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今后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青海
旅游这一“朝阳产业”已开始向优势产业迈出坚实的步伐,随着青海经济的日益繁荣,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人数逐年上升,旅游
业已成为规模最大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对于青海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贡献。藏羚羊成功入选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青海湖被评为中国最美五大湖之首、“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一系列
历史性机遇,正在营造青海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旅游新形象。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作为新兴支柱产业的青海旅游业必将带动青海特色经济的全面发
展,青海旅游这一“朝阳产业”已开始向优势产业迈出坚实的步伐。
参考文献:
青海旅游基础设施亟须改善作者:王凯2007-11-16
http://青海向高原旅游名省迈进作者:颜琪2007-10-12http://.cn
青海旅游业优势渐显成三产龙头2005-4-19
关键词:特色经济,优势资源,深度开发
近年来, 青海把“四大支柱产业”、“四大优势产业”作为联合协作、吸引省外资金的重点, 按照壮大支柱产业、扶持优势产业的要求, 优势资源开发和特色经济构建得到稳步发展。青海优势资源的开发和特色经济的发展已在吸引着外省资金稳步驻入, 引领着西部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
一、水电鋁产业优势
青海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发展特色经济应以优势资源为基础。要使这种潜在的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竞争优势, 关键是要对某些关键性资源深度开发利用, 青海面积大、人口少, 资源富有而经济落后, 青海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这对于利用水资源作为再生资源进行工业电解铝生产的产业来说是一大优势, 就使得青海在西北乃至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中, 将日益发挥更显著的作用。青海应发展壮大水电工业并逐步在西北乃至西部地区形成竞争能力, 形成以水电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水电-铝产业开发和定位是从电能看, 国内电力供应不足, 未来几年仍有扩大趋势, 发展水电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也能充分利用青海水力资源的突出优势, 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铝金属产业的生产在中外历史上有百年发展史,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 铝金属一直作为国家重要的军用物资, 在使用方向上各国主要以军用为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后, 铝金属开始大量使用于电力、汽车、建筑和包装, 铝金属使用由军用为主转为以民用为主, 大大拓宽了铝的使用范围, 使铝的消费量和生产量获得较快增长。
我国传统铝生产为电解铝, 由于铝产业是需要电力保障的, 特别是电解铝工业是耗能大户, 而且消耗的是二次能源———电力, 是典型的电力密集型产业。因此, 我国电解铝工业发展总体规模和合理部局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我国能源———电力资源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合理分配使用的问题, 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大事。发展电解铝工业不仅要求量大, 有稳定的电力保证, 而且要求电价低廉, 从我国当前或今后相当长时间能源实际情况来分析, 今后我国电解铝产业布局重心地区应转移到水电比较丰富的西部地区。
我国电解铝工业发展较快, 用电量大幅增加, 是全球第一原铝生产国, 电解铝用量全年比全社会用量和电发机装机增长速度高几倍, 今后我国电解铝工业产量仍将保持适度增长, 由于发展电解铝工业需要消耗如此大的电力, 因此, 要研究分析发展电解铝工业时应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我国的能源———电力资源, 我国广东省的电解铝企业因能源枯竭而破产, 所以要重视电解铝工业布局重心地区转移, 要合理布局电解铝工业。
电解铝工业是电力密集型产业, 生产单位电解铝耗电量大, 电费是构成电解铝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 因此, 各国在发展电解铝工业中, 都要慎重考虑能源—电力可持续供应能力和电解铝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在铝金属的生产模式中, 应当优先发展水电一铝, 积极开发水电, 是有效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首选。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性资源, 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 开发水电利用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较少, 可减轻环保压力, 减少环保支出, 在开发水力资源时还可以让发电和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 有利于农、林、牧、渔、林业发展, 有利于改善生态状况;在一定能源———电力需求情况下, 多用水电, 就意味着节约煤炭、石油和天燃气等一次性矿物性能源, 有利于执行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水利资源受地域自然分布影响大, 不易输出, 就是长途输电, 投资大, 高损耗, 输电运营成本高, 因此有条件时, 尽量鼓励就近消费, 电解铝生产工业是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无论是发达国家的实践, 还是我国的资源优势, 发展水电是应对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最佳选择, 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国家, 总蕴藏量6.76亿千瓦, 其中可开发的水能资源3.8亿千瓦, 年发电量1.92亿千瓦小时, 相当于年产7.6亿吨标准煤。特别是西部地区水能资源最为富有, 占全国电蕴藏量70%以上的西部, 开发程度却很低, 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中电投资集团高度重视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我国电解铝工业发展中应尽可能多地利用西部水电能源, 这更有利于在西部大开发中将西部丰富的水力、煤炭等能源转换成经济优势。
水电是青海省的突出优势, 积极发展水电和高耗能产品是青海省资源优势的突出之处。青海水利资源丰富, 开发条件好、成本低, 建设同样规模的水电站造价只相当于国内其他地区造价的60%-70%, 而且居民迁移所需费用很少, 基本没有移民安置的后顾之忧。
青海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依靠廉价的水电和冶炼技术优势, 输入区外资源进行加工冶炼, 走水电-有色金属冶炼的路子, 发展与水电开发配套的高耗能有色产品, 推进铝电联合。同时, 高耗能产品属于规模经济明显、又容易产生污染的行业, 其发展应该积极引导各方力量进行联合, 以获取规模经济和强化对污染的治理, 提高竞争力。与水电开发配套仍应积极发展高耗能产品, 有色金属资源开发, 将重点发展铝、镁等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产品, 推进铝电、镁电联合, 铝镁锌等深加工产品。
实践表明, 在边远或自然经济条件较差地区, 如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可供开发利用时, 实施“资源转换”战术, 可以使边远落后地区的资源用活, 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是开发落后地区的成功之举。
二、大力发展青海省水电铝产业
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构建新时期青海对外开放新格局, 必须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在全球的范围内考察青海, 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 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优势互补为目的, 确定对外开放的战略取向。
第一, 中央要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加快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重点支持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专门列出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投向, 加大国家政策性贷款对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放额度, 并适当延长贷款年限。国家在投资的电网干线改造、主网建设中能尽量考虑多串联西部地区一些资源开发点。加大对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将对西部产业发展的支持列为西部开发的主要支持范围。在产业政策上向西部倾斜, 放宽市场准入, 将西部地区技术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资源开发产业确定为长期鼓励和支持类产业, 引导外资和社会资金的投入。重大项目布局上, 优先安排对西部地区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开发和源就地加工转化项目。尽快明确支持西部发展特色产业、把资源留在西部的具体政策。将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综合利用纳入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范围, 同时, 优先支持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综合利用项目发行债券、股票进行直接融资。
第二, 依靠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特色经济发展。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加快体制创新, 这是增强青海特色经济活力的根本保证。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进一步加大对现有企业改组的力度, 以重点骨干企业为核心, 以名优产品为龙头, 以资本为纽带, 依靠市场机制, 通过联合、兼并、参股等多种形式, 培育具有高经济效益和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集团, 使它们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 加快培育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筹措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围绕发展特色经济的要求, 对特色产业的资源、资金、技术等要素进行优化配置, 使特色产业产生最大效能, 为适应国际规则和惯例的新形势, 探索涉外经济体制方面的创新。要把握好政府管理与市场配置的关系, 既要充分依靠市场来配置经济和社会资源, 消除对企业的各种干预, 防止政府“越位”;也要明确政府在社会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责任, 创造好投资环境, 防止政府“缺位”。
第三, 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强化创新意识, 完善创新机制, 培育创新人才, 支持重点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 建立省级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工程中心,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增强科学技术支撑发展的能力。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并重, 加大科研投入, 整合科技资源, 集中力量对电解铝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瓶颈进行攻关,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工程和重大技术项目。大力引进、吸收和推广节能降耗、节约资源能源的技术工艺,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推进科研新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在农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领域的转化。保护知识产权, 改革科技评审评估和成果奖励等制度, 培育和完善技术市场。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在加强对国外先进科技学习、引进、消化、吸收的同时, 加快培养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改变对引进技术过度依赖和消化不良的状况, 为特色经济发展造就新技术基础。加快科技进步, 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攻关与开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方针, 建立健全多地名化投入机制和风险投资机制, 抓紧建设高新技术园区和创业服务中心,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科研院所改革, 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体系, 支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加快科研机构改革步伐, 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鼓励科研人员创办科技实体或以技术入股形式联合开发新技术, 创办科技型企业。加快发展各种所有制科技企业, 特别要大力扶持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
第四, 深化体制改革, 改善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制度保障。完善的公平贸易体系建设和正确运用国际规则是维护青海企业对外贸易中的正当权益。要在青海的外贸企业队伍中, 巩固资产多元化的企业形式, 企业国有股、民营股及沿海资本分配合理配置, 严格实施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责任制, 对严重资不抵债, 且无法正常经营的企业, 可实行歇业, 并申请依法实施破产。进一步完善和执行省内外部门协作制度、外经贸运行监控体系和预警反应机制, 进一步落实和巩固关贸、税贸、银贸、检贸、财贸协作成果, 巩固综合整治成果, 要创新工作思路,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大力改善投资硬环境, 改变基础设施问题, 公路设施问题, 能源供给不平衡问题, 资源与企业不匹配问题及电力大中型交通能源建设项目问题。着力改善投资软环境, 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建立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 建设规范有序的市场信用环境, 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服务体系, 建设文明向上的人文环境, 建设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
第五, 积极吸引人才, 服务于青海发展特色经济。青海发展特色经济, 必须把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制定有利于青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鼓励人才创业的政策。青海可依托本地开发的重点任务、重大建设项目及重要研究课题, 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吸引国内外专门人才投身于西部开发。加强与东部地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为青海提供智力服务和人才支持。做好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智力引进工作, 特别要加快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导。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人才, 积极促进科技成果向民族地区转移, 提高民族地区转化科技成果和科技创新能力。实行必要的优惠政策, 为全国各地人才和海外留学生来青海创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为创业者奠造“乐园”。对青海的科技专家教授授予特殊的荣誉, 提高专家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对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实行重奖, 使他们的经济收入超过东部地区同类人员的收入。建立公开、公平、择优的育人、选人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企业, 推进科技力量进入市场创新创业、转化科技成果。
参考文献
[1]、朱炳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热点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M].中央编辑出版社, 2008.
[2]、刘同德.青海应实施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4 (3) .
[3]、于永超.构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体系[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2) .
[4]、于永超.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思考[J].中国经贸, 2008 (7) .
摘要:由于旅游形象遮蔽效应、产品开发单一和进入条件差等因素制约,青海民族文化旅游处于替代性竞争的不利地位。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发展,文章研究提出的对策是塑造差异化旅游形象、实施区域旅游联合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 旅游空间竞争 旅游形象遮蔽
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藏文化所体现的艺术形式、建筑风格、民族风情,以及宗教文化与雪域高原的自然风貌相互融合,所展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环境与氛围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区都把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然而,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民族文化旅游概莫能外。目前,我国藏文化区的旅游空间竞争越来越激烈,藏文化旅游资源的高聚集性,诱发形象遮蔽效应和替代性竞争,导致旅游资源整体效能下降,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为此,本文基于旅游空间竞争的基本理论,分析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的影响因素,探寻青海民族文化发展的对策措施,为政府实施旅游宏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一、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的主要对象
按照旅游空间竞争理论,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产生的基本条件一是多个旅游地处于同一旅游区域内;二是各旅游地具有相同的民族文化成分。
我国藏文化区分布于辽阔的青藏高原,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大部分地区,以及甘肃、四川、云南的部分藏族自治州县。以青海民族文化旅游为考察对象,旅游空间结构形成从东到西(甘肃—青海—西藏)、从北向南(青海—四川—云南)各旅游地相互比邻的藏族文化旅游圈。藏文化的标志,比如寺院、殿堂、佛塔、转经筒、唐卡、壁画、法器等,在各旅游地区都有突出表现。所以从旅游需求角度而言,甘肃、云南、四川、西藏都是青海藏文化旅游的潜在竞争对手。
旅游资源的相似度决定着旅游空间竞争的程度和类型。甘肃以雅丹地貌和戈壁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旅游形象,四川、云南的藏文化旅游特征较为明显,但是,九寨沟、黄龙、香格里拉等奇山秀水旅游早已文明天下,因此青海与甘肃、四川、云南并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替代性竞争。青海是继西藏之后的第二大藏区,藏民族聚居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7%,在民族文化发展历程中,西藏一直是青海旅游空间竞争的主要对象。
二、青海民族文化旅游在空间竞争中的地位
旅游空间竞争是在旅游区域内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旅游流在各旅游地之间发生此消彼长和旅游市场结构再组织的现象。旅游空间竞争的最终结果反映到旅游人数及收入等指标上。从2000年到2014年旅游指标上看,两地的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但西藏的增长速度比青海的快,西藏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6.04%,青海的为13.98%,仅为西藏的一半。旅游收入2010年以前,西藏的绝对量虽不如青海,但增长率却大于青海;自2010年开始西藏的旅游收入绝对量也超过青海,2010年青海的旅游总收入为71.02亿元,西藏的达到71.44亿元,比青海高出0.6个百分点,自2014年高达204亿元,高于青海1.1个百分点,且西藏的年均增长率为27.57%,青海的为23.47%。无论是从旅游收入还是旅游总人数来看,西藏的增长速度都要快于青海,长此下去,西藏的旅游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形成绝对优势,逐渐抑制青海的旅游发展,最终出现两极分化,导致优者更优,劣者更劣,形成“马太效应”[1]。同时西藏因为“马太效应”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导致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青海难以展示其应有的魅力。又因为西藏的旅游产业链也较长,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为游客提供较全面的旅游产品,青海的旅游收入来源主要是旅游点门票,而西藏主要来自旅游住宿和购物等,据统计,2006年,青海省国内过夜游客人均在青花费1146元,而西藏自治区国内过夜游客人均花费4400元[2],仅过夜人数,青海就远不如西藏,青海的弱竞争力致使西藏最终成为旅游目的地,青海成为西藏的旅游过境地。
三、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形象遮蔽效应
旅游地形象遮蔽效应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分布着若干旅游地,其中旅游资源知名度高产品品牌效应大或者市场竞争力强的一个旅游地,在旅游形象方面也会更突出,从而对其他旅游地的形象形成遮蔽[3]。西藏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比青海多了一半,产业开发的资源基础较深厚。而且所有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与当地藏族居民的生活和宗教习惯息息相关。从知名度来看,西藏的知名度远大于青海,西藏旅游业起步较早,历史渊源久远。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留下了著名的布达拉宫;元朝时期蒙古大汗忽必烈划分了西藏地方行政区域;清朝确定了西藏与今云南省、四川省和青海省的界线等。同时它还是我国西部地区藏传佛教的发源地,藏族的民俗传统也保留的较为完整,因此游客愿意去西藏体验藏族与佛教文化。特别是大尺度和中尺度旅游者,会选择西藏旅游而放弃青海,入境游客人数能体现出这一点,无论是从入境游客的绝对量还是增长速度来看,西藏都要明显优于青海,青海的入境游客最高有5.17万人,而西藏的入境游客最低达到5.11万人,基本每年都在10万人以上,并且基本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由此看来,青海的民族文化旅游一直处于青海旅游的形象遮蔽之中。
(二)旅游产品开发单一
民族文化旅游者到民族地区参与民族文化旅游,追求的是感受一种民族文化氛围、体验一种民族文化生活,其不仅仅用以观赏性的游览,体验旅游和科考旅游的价值也很高,同时能够带动吃、住、行、购、娱多个行业的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然而青海旅游资源仅以观光为主,景点门票占旅游经济的绝大部分。能够让游客切身感受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也不成熟,体验型的资源未能充分开发,不能提高游客重游率。据统计,来青海旅游的游客60%以上皆是以观光为主,商务和文化科学研究活动不多,不能很好地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三)可进入性条件差
可进入性也是青藏两地替代性竞争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包括国际旅游者和省外旅游者进入旅游地的难易程度以及省内的旅游条件和设施等。2006年青藏铁路的开通,使西藏的交通得到极大改善,大大增加了西藏的游客,从2000年至2005年西藏的入境游客最高只有14.94万人,而2007年创历史新高达到36.54万人,旅游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对青海的旅游发展构成了威胁。根据“距离衰减”规律,两个具有替代性旅游资源的旅游地中,距离客源市场较近的有较大吸引力,西藏属于边疆地区,距离客源市场明显比青海远,但更多的游客选择了西藏。这是由于,近年来西藏的旅游发展较快,旅游设施较为完善,在满足游客的基本旅游需求方面要优于青海,据统计2010年青海的星级饭店有84家,西藏的达到102家,在其他设施方面,西藏也略胜一筹。据此,西藏的交通一旦更加完善,青海的竞争力就会更弱。
四、青海省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塑造差异化旅游形象
旅游空间竞争主要是旅游形象的竞争,要着重开发最有特色的资源,避免旅游形象定位重叠,实施旅游形象差异化定位策略。由于西藏是纯藏族自治区,西藏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定位就是藏族歌舞表演、藏民族艺术品等文化产业项目,形象定位清晰、简单、明确。虽然青海的藏族人口分布也颇多,但是如果青海着力发展藏族文化形象,在资源特色和产品差异上无法与西藏抗衡。人们一提到西藏就会最先想到布达拉宫,提到青海想到的是青海湖,所以西藏的“特色名片”是布达拉宫,青海的“特色名片”应该是青海湖,还有青海的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区也是一大品牌优势。因此,西藏突出了人文旅游资源特色的旅游形象定位,那么,青海应该借鉴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关于九寨沟的旅游形象定位策略,将人文和地文相结合重点突出地文形象带动人文旅游形象,不妨将青海民族文化旅游形象定义为“万水之源”。充分利用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和“中华水塔—三江源”的传播途径,打造旅游品牌。
(二)实施区域旅游合作
建立协调的旅游空间竞合关系是解决旅游地间过度竞争、规模效益低下等问题的必由途径,青海应与周边省份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旅游空间合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将青海和西藏单一的旅游资源组合起来,不同的旅游资源类型结合起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使青藏地区作为一个民族特色旅游地区在中国旅游地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提高藏族旅游区的整体实力;游客在感受藏族文化的同时也会到青海感受其他民族文化,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实现旅游市场的共同开发。旅游空间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区域组合,青海和西藏旅游资源具有高原特色和民族特色,两地属于毗邻区域,要打破两地的行政区划界限,通过交通线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建设特色旅游区,联合塑造旅游形象,实现资源使用最大化,使游客尽可能的停留更长的时间,增加游客的消费。二是产品组合,以青藏铁路为依托发展区域联合,其中著名的景区景点有:青海湖景观带、昆仑山景观带、长江源头景观带、羌塘草原景观带、那曲到拉萨景观带,这些自然旅游景观和人文旅游景观将联合打造出青藏高原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垄断资源,此外,青海湖在滇青、陕青、青川等跨省旅游枢纽干线上,与周边的甘肃、四川、陕西、宁夏、贵州等省份联系,共同打造中国最完整的西部旅游目的地,联合开发西部风光游和民族风情游,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青海省的交通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青海的交通体系存在两大缺点,一是国外游客和其他省游客进入本省难,二是省内旅游景点交通不便。因此增加国际航线非常必要,同时要完善省外与本省的交通体系,另外尽快完善省内旅游景点的交通路线也很重要,可以增加直达旅游景点的公交车以及旅游专线,同时设计更多的旅游线路,使游客可以用最经济的方式游玩更多的地方。另外加大对青海旅游的支持,使其不只是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吃住和购物的条件也要提升上去,使其旅游服务设施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韩晶晶等.试论旅游目的地空间关系马太效应的成因及影响[J].商业研究,2005(10)
[2]张巧莲.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发布时间:2011-8-
3信息来源: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网站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
我省具有发展红色旅游的资源、交通、需求、机制等优势,必须把握“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开发和建设重要景点景区和线路,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一、发展红色旅游具有突出优势
我省是中国革命和武装斗争的积极活动区域,革命遗址遗迹丰富,加之历史文化深厚,风景秀丽,经济发达,具有发展红色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红色旅游发展。红色旅游投入不断增加,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日益深化,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加快推进,游客人数较快增长,社会参与初显成效。
——革命遗存丰富奠定红色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浙江具有较长的革命传统和抵御外来侵略的光荣历史,党领导的革命遗迹遍布全省,红色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分布广泛,为发展红色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党史部门初步整理的重要革命遗迹及纪念设施有100多处。包含我省嘉兴南湖的沪浙红色旅游区,是《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温州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等5个红色旅游景区,列入国家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我省都保存着一批重要的革命遗址、遗迹和史实,如长兴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永嘉楠溪江红十三军军部旧址、萧山衙前农民运动遗迹等重要革命遗存,以及梁柏台故居、刘英烈士陵园、徐英烈士故居及纪念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浙江地方党领导人在杭州小车桥陆军监狱的斗争等。
——人文山水优势强化红色旅游发展的环境支持。浙江历史文化深厚,风景秀丽,富有“山水浙江、诗画江南”的美誉,革命历史文化遗存同秀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绚烂的民俗风情相汇聚,形成了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嘉兴南湖既有烟雨奇景,又有古典园林精巧;宁波四明山生态奇特,梁弄古镇古韵浓厚;一江山岛海天风光壮美,观海、攀岩相得益彰;长兴古银杏长廊魅力独特,永嘉楠溪江风景宜人,等等。江南风景和革命历史文化相互结合,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和海洋旅游相互促进,为发展红色旅游构建了一个潜力巨大、可持续开发的平台。
——经济快速发展创造红色旅游发展的较大空间。我省经济增长迅速,2005年全省人均GDP超过34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1067亿元,民间资金较多,政府财力有了较大增强,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需求结构正由物质生活为主,向更高的精神文化层次提升,2000-2004年城乡居民旅游娱乐性支出分别增长2.2倍和1.4倍,越来越多的居民外出旅游度假,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旺盛需求。旅游业发展迅速,较早确立了到2010年建成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自2005年起实施300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匡算800多亿元,有利于改善住宿餐饮、商业购物等服务条件,增强旅游业配套能力。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省四小时公路交通圈基本形成,大大便利了境内外游客进出浙江。
——体制机制领先提供红色旅游发展的有力支撑。我省体制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各类微观经济主体高度活跃,社会活力日益增强,民间资本投资文化社会事业的门槛不断降低,形成了发展红色旅游的良好社会环境。旅游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景区逐步实现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服务设施产权改革有序推进,积极推动社会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提供了重要产业体制支撑。红色旅游工作机制初步形成,成立了由省委领导任组长的“浙江省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政府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共同推进红色旅游发展的决策、规划以及贯彻落实工作。
当前,我省发展红色旅游还存在较多问题。发展红色旅游的认识有待深化,有的认为红色旅游仅仅是旅游促销的一种手段,有的忽视了周边人文山水资源开发,有的过分发展商业设施,破坏了革命遗址遗迹庄严肃穆的应有氛围。保护革命遗址遗迹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遗址遗迹因缺少资金,日益遭受风雨侵蚀、白蚁患害和人为破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毁损,有的甚至面临毁坏,一些保护较好的遗址遗迹也存在着消防、被盗等隐患,以及周边建设缺少统一规划的问题。发展红色旅游的机制有待强化,尚未形成发展红色旅游整体的规划机制,与大旅游的整合机制有待加强,市场营销机制较弱,景点景区表现手法陈旧,存在着重硬件、轻管理的倾向。部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难点有待克服,相当一部分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交通不便,缺少必要的接待设施;有些从业人员只具备初中文化程度,历史文化了解肤浅;部分地区还存在着景点孤立分散和内容单薄的开发难点。
二、“十一五”红色旅游发展的主要目标
发展红色旅游,必须积极贯彻实施《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深化红色旅游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主题,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整理、研究和保护革命遗址遗迹和史实,协调推进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和线路建设。坚持政府组织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和市场有效运作,建立和完善文化事业发展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强化重点项目建设和提高开发管理水平。发展红色旅游,还要坚持突出社会效益,统筹协调,多方参与,深化主题,分类推进的原则。
我省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目标是,强化革命遗址遗迹和史实保护,把其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具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建设和保护一批红色旅游重要景点,造就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整合优化若干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形成景点景区和线路联动发展的红色旅游整体架构;完善有利于保护开发和发展红色旅游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促进参加红色旅游人数的稳定增长,到2010年,全省红色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国8%左右,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50万人,旅游人数达到2000万人次,形成红色旅游与大旅游互为促进、相得益彰的健康快速发展态势。
——革命遗址遗迹和史实实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大保护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重点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展示和宣讲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面修缮和整体保护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遗址遗迹,分期分批维修和保护列入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重要景点名录的革命遗迹及纪念设施,妥善保护其他重要革命文物、遗址、纪念地、文献等。合理开发利用革命遗址遗迹所形成的山水、人文资源,防止项目开发中的建设性破坏,实现革命遗址遗迹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红色旅游发展的整体构架基本建立。南湖风景名胜区对全省红色旅游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增强,嘉兴南湖风景名胜区、绍兴鲁迅故居及纪念馆、台州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等7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率先建成并有效运转。加快建设“上海—嘉兴—平阳”国家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积极配套完善11条红色旅游省级精品线路。统筹实施40个红色旅游重要景点建设项目,形成红色旅游景区线路结合、主次分明、定位明确、有序开发的整体架构。7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达到国家旅游景区3A级标准,其中嘉兴南湖风景名胜区、绍兴鲁迅故居及纪念馆达到4A级标准。精品线路规范运行,重要景点建成开放。
——红色旅游市场开发和经营的体制机制富有活力。深化旅游资源管理、旅游企业经营体制等改革,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红色旅游的开发经营。形成政府组织引导、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市场有效运作的多元化发展机制。规范政府投资,激励民间投资,一批以红色旅游为主业的品牌企业发挥骨干作用,一批红色旅游产业化项目投入使用,带动酒店、餐饮、客运、休闲娱乐、特色旅游商品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到2010年,全省红色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国8%左右,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50万人。
——参加红色旅游人数持续稳定增长。强化红色旅游主题,丰富红色旅游内容,着力提高浙江红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的吸引力。红色旅游加快融入大旅游体系,红色旅游的宣传推广和组团机制有效,以党员、先进分子、青少年为重点,大力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加红色旅游活动。政府资助、社会赞助和个人自费相结合,构筑不同群体参加红色旅游的长效机制。复合性、综合性强的红色旅游景区及线路,加强对外宣传推广,吸引境外游客。重要景点常年开放,经典景区参观人数年平均增长25%左右,到2010年力争累计达到2000万人次。
2010年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与旅游业整体发展的融合,全面推进红色旅游发展的各项工作。全省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能力显著完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准显著提升,参观人数显著增加。红色旅游与生态、人文旅游的结合更加紧密,经典景区、精品线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加扩大。红色旅游资源的综合潜力得到深度开发,形成红色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红色旅游又快又好发展。
三、全面实施“71240”工程
根据浙江的革命历史地位和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开天辟地,党的创立;英华浙江,烽火东南;纵横两浙,决胜山海”为浙江红色旅游建设发展的总体定位,强化红色旅游资源有序开发的导向。重点提升和建设7个经典景区,着力整合和推广12条精品线路,积极保护和培育40个重要景点,形成71240工程的总体格局。合理开发建设地方其他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和线路,全面推进红色旅游发展。
(一)重点提升和建设7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必须加强景区建设衔接,明确发展定位,突出主题和特色,增强综合功能,形成景区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整体格局。
1、南湖风景名胜区。主题定位是“开天辟地、党的创立”。科学实施景区深度开发和建设方案,全面维修现有场馆设施,加快景区环境综合整理、配套景点建设。扩建部分场馆,全面提升接待能力。拓展红色旅游内容和特色景点,发展相关产业,增强景区的观光旅游和都市休闲功能,强化景区的辐射功能和带动效应。适当开辟浙江党史陈列场所,加大整体宣传我省革命历史的力度,便利游客加深对全省党史、革命史和特色旅游的全面了解,推动游客参加浙江深度游和精品游。
2、鲁迅故居及纪念馆。主题定位是“名士之乡、伟人故里”。深度推进鲁迅故里及纪念设施的综合开发和建设,形成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环境,清末民初绍兴市井生活风情和鲁迅作品人物场景,鲁迅文化研究3个展示区,以及绍兴传统商业区、旅游服务区2个区块。修缮周恩来祖居并丰富文物、史实陈列,加强与秋瑾故居、蔡元培故居、东湖陶社、大通学堂徐社等重要景点的联动参观和游览,形成全面反映中国近现代革命史和人文特色的红色旅游“绍兴板块”。
3、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主题定位是“三军海战、英雄丰碑”。改建扩建台州市区的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清理、修缮一江山岛和大陈岛的战场遗迹,完善战场标识说明等设施,增加陈列布展,修建环岛公路、游步道等交通配套设施。增设市区与一江山岛及大陈岛往返快速客轮,扩建客运码头、游客集散中心等设施,形成烈士陵园、登陆战纪念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各景点陆海联动的红色旅游景区。
4、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主题定位是“北上抗日、浙南红区”。突出红军挺进师和中共浙江省一大主题系列,重点开发建设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相对集中的凤卧、山门等区域,注重红色旅游资源与南雁荡山等自然风光结合,完善景区专项建设规划,加强与文成、泰顺、瑞安等地重要红色旅游景点开发建设的协作,加快建成旅游资源集中、游览体系完整、内部交通顺畅的红色旅游景区。
5、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主题定位是“浙东古镇、抗日堡垒”。保护和建设梁弄古镇,提升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优势,加快抗日根据地旧址、遗迹的开发建设,修缮和保护重要革命遗址遗迹,加强红色旅游与生态、民俗旅游的整体宣传推广,增加参与性、体验性的旅游项目。改善景区观光游览环境,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制定和完善整体旅游营销策略,加强与宁波、慈溪等重要红色旅游关联景点开发的协作,建设浙东地区红色旅游与生态休闲相结合的重要景区。
6、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及司令部旧址。主题定位是“抗战烽火、红色要津”。加强新四军苏浙军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和研究,加快制定和实施景区专项建设规划,重点开发建设槐坎温塘、仰峰岕、白岘茅山等核心景点,完善交通和接待设施。进一步整合特色旅游资源,拓展观光和休闲项目,加强与德清、安吉等地重要红色旅游关联景点开发的协作,建设成为浙北地区融革命文化、古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的重要景区。
7、红十三军军部旧址。主题定位是“游击浙南、浴血奋斗”。加快以红军创立发展为中心内容的景区规划建设,全面修缮纪念建筑,新建讲解大厅等接待设施,提升文物保护和陈列布展水准,加强景区环境治理和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深化红十三军历史研究,完善周边革命遗迹和纪念设施,加强与温州、仙居、乐清、永康、磐安等地相关红色旅游景点开发建设的协作,不断深化主题形象。强化与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融合,打造革命历史文化与浙南秀丽山水、特色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红色旅游景区。
(二)着力整合和推广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根据资源、交通、市场等综合条件,整合和优化12条精品线路,强化干线特色,协调关联景点景区的开发建设,形成干线带动景区,景区激活线路,红色旅游与观光休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1、“党的诞生与红色浙江”之旅:上海—嘉兴—平阳。以上海为起点,连接南湖风景名胜区和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景区,属于国家级精品线路。配套游览绍兴鲁迅故居及纪念馆、四明山浙东抗日根据地、永嘉楠溪江红十三军军部旧址经典景区,形成相关景区联动、红色浙江别具特色的国内重要旅游干线。这条线路的特点是,重温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的伟大历史,体会浙江军民的抗战风云,感受浙江人民当年如火如荼的革命活动。游览江南水乡,畅游四明山、楠溪江、南雁荡等风光秀丽的自然景区,领略山水浙江的独特魅力。
2、“名人故里”之旅:绍兴—诸暨—新昌。以参观绍兴鲁迅故居及纪念馆、周恩来祖居为核心,连接诸暨俞秀松故居、新昌梁柏台故居等景点,贯穿绍兴水乡风情、山涧奇观、寺庙文化等特色游。这条线路的特点是,感受伟人成长历程,体会革命志士的风范和精神。游览国家4A级的诸暨五泄、新昌大佛寺风景名胜区,观光绍兴东湖、大禹陵、柯岩、安昌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名胜。
3、“一江山岛战史”之旅:台州椒江—一江山岛—大陈岛。以参观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景区为核心,贯穿海岛胜景、海港灯火、海天一色、海鲜美味等观光休闲游。这条线路的特点是,全面参观了解三军首次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的战史,追怀在战争中牺牲的革命英烈,欣赏大陈岛海蚀和海积景观,体验一江山岛险峻环境,亲历海上旅行,跻身海港夜游,走海涂,尝海鲜,集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具有陆海联游的独特魅力。
4、“红色边区”之旅:平阳风卧—山门—南雁荡山。以参观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景区为核心,连接南雁荡山风景区,毗邻南麂列岛。这条线路的特点是,亲身体验红军挺进师艰苦卓越的革命岁月,追怀革命先烈,重温北上抗战的豪迈气概,感怀中共浙江省委早期革命斗争的艰辛,享受山林野趣,领略南雁荡山、大海列岛等秀丽旖旎的自然风光。
5、“四明山抗日堡垒”之旅:余姚梁弄镇—四明山景区。以游览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景区为重点,贯穿河姆渡文化遗址、森林公园、四明湖、山道古镇等观光休闲游。革命历史文化遗迹丰富,旧书店、苏区银行和兵工厂等保存完好,四明山景区山水交映,古镇风貌朴实独特,各种景观互相融合,形成了一条集红色历史与绿色生态于一体的精品线路。
6、“红色要津”之旅:长兴槐坎—莫干山白云山馆—安吉姚家大院—孝丰。以参观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景区为核心,配套参观莫干山浙西特委、白云山馆国共领导人合作谈判旧址,安吉反顽自卫战指挥部旧址等景点,连接古地质公园、莫干山风景区、安吉生态游。这条线路的特点是,重现抗战时期苏浙军区的风貌,体验敌后苏区生活和抗战风云,观光古银杏长廊,饱览莫干山自然人文胜景,跻身于中国竹乡生态游和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观光游,体会浙北民居民俗休闲风情。
7、“浙南红军寻踪”之旅 :温州—永嘉五尺乡—楠溪江景区。以参观永嘉红十三军军部旧址景区为重点,连接江心屿景区、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了解浙南红军创建历程,体验红军游击作战的艰苦岁月,领略江心屿历史人文胜迹,饱览楠溪江的自然风光,感受浙南古村落文化,红绿结合,独具特色。
8、“英烈光辉”之旅:杭州云居山—萧山衙前—富阳受降镇—桐庐新合。以云居山烈士纪念馆及碑为重点,连接解放杭州纪念碑、钱塘江大桥、萧山衙前农运纪念馆、新四军金萧支队遗址陈列馆等景点。贯穿西湖风光,“三江一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条线路的特点是,展示浙江革命全景,感受钱塘江大桥抗战风云,参观侵浙日军洽降仪式旧址,追怀游击战士的抗战艰苦岁月。欣赏云居山、玉皇山和凤凰山风景,饱览富春山水风光,置身瑶琳仙境,体验农家乐和民俗游。
9、“星火燎原”之旅:丽水—松阳安岱后—遂昌王村口—龙泉—庆元。以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和新四军驻浙江办事处旧址为起点,安岱后和王村口革命遗址群为重点,连接住龙—宝溪系列革命旧址、斋郎战斗红军指挥部旧址等景点,贯穿瓯江上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畲族风情游。这条线路的特点是,参观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体味安岱后红色古寨特色,体验红军战斗历程,游览箬寮原始森林,饱览百山祖、凤阳山奇特风光,感受畲族文化,了解香菇历史,观光廊桥风景,集教育性、观赏性、娱乐性于一体。
10、“浩然正气”之旅:金华—义乌—东阳—永康方岩—武义。以参观金华台湾义勇队和敌后抗日文化中心旧址为起点,连接施存统故居、陈望道故居、冯雪峰故居、日军侵华细菌战旧址、邵飘萍纪念馆、金佛庄纪念馆、刘英烈士陵园、徐英烈士故居及纪念馆等景点。贯穿名山、名城、名寺及古镇、古村、古建筑,兼有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这条线路的特点是,感受全民抗战的英雄气概,追怀红色理论家和抗敌勇士的革命精神,缅怀中共浙江早期领导人的革命风范和战斗历程,铭记日军侵华暴行,游览江南典型古民居古村落,饱览双龙洞、方岩景区等浙中山水风光和人文胜迹,购买价廉物美的小商品。
11、“浙西红区”之旅:衢州—江山—常山—开化。以衢州六英烈纪念碑及馆为起点,连接常山芙蓉乡红军战斗遗迹、开化库坑中共闽浙赣省委和福岭山中共浙皖特委、浙皖军分区、红军医院和军服厂旧址等景点,贯穿多个著名风景区。这条线路的特点是,感受工农红军艰难的战斗岁月,体验军民团结抗战的英雄气概,追怀边区革命历程,探险江西苏区“红色贸易”之路,观光南宗孔庙,求索龙游石窟,饱览烂柯山、江郎山、古田山、三清山及钱江源的山水风光和自然胜景。
12、“海上游击”之旅:舟山定海—普陀—岱山。以舟山烈士陵园、大鱼山和登步岛战斗旧址为起点,连接桃花岛革命烈士陵园、东海工委旧址、金维映烈士故居等景点,贯穿海上佛国普陀山、避暑胜地朱家尖、东海渔港沈家门、东方大港宁波—舟山港。这条线路的特色是,追忆大鱼山血战、登步岛战斗中抗敌勇士的英雄事迹,感受海上革命风云,观光普陀山海天景色和寺庙景观,揽胜岱山蓬莱十景,饱览海岛风情,遍尝渔家海鲜,感怀现代化港口的快速崛起。
此外,结合各地一些红色旅游资源相对独立的实际,打造富有地区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积极培育和建设环杭州湾地区的天目游击之旅、嘉善阻击战遗迹之旅,温台沿海地区的括苍山游击之旅、亭旁农民揭竿之旅,金衢丽地区的红色理论家故居之旅等,适应多层次游客需求,形成精品线路带动特色线路,不同群体共享红色旅游愉悦的格局。
(三)积极保护和培育红色旅游重要景点
保护和培育40个红色旅游重要景点。这些重要景点未列入省红色旅游7个经典景区之中,相对比较分散,但意义重要、开发价值较高、多数位于12条精品线路之中。其中环杭州湾地区18个,温台沿海地区8个,金衢丽地区14个。加快重点文物、史实的修缮和保护,加强景点的交通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改进陈列布展方式,丰富游览内容,打造特色景点。
——环杭州湾地区(杭州、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宁波)着重保护和培育以下18个红色旅游景点:杭州云居山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萧山衙前农运纪念馆,桐乡乌镇茅盾故居,德清莫干山白云山馆国共领导人合作谈判旧址、浙西特委旧址,安吉反顽自卫战指挥部旧址(姚家大院),诸暨俞秀松烈士陵园及故居,新昌梁柏台故居及纪念亭、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成立旧址,舟山大鱼山烈士纪念碑,岱山金维映故居、东海工委旧址,慈溪浙东区党委成立旧址、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旧址,象山贺威圣烈士墓及故居、王嘉谟烈士墓及故居、殷夫故居,奉化卓兰芳纪念馆。
——温台沿海地区(温州、台州)着重保护和培育以下8个红色旅游景点: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泰顺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旧址及红军挺进师纪念馆,瑞安浙南特委、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乐清永乐人民抗日游击自卫总队纪念馆,三门亭旁农民暴动旧址,温岭红十三军第二师革命烈士陵园及纪念馆,玉环潘心元烈士墓,仙居皤滩红十三军第三团旧址及纪念设施。
——金衢丽地区(金华、衢州、丽水)着重保护和培育以下14个红色旅游景点:金华台湾义勇队旧址,金东施存统故居,永康方岩刘英烈士陵园,武义徐英烈士故居及纪念馆,义乌陈望道故居、冯雪峰故居、日军侵华细菌战旧址,开化库坑闽浙赣省委旧址、福岭山浙皖特委旧址,丽水厦河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松阳安岱后革命遗址,遂昌王村口革命遗址群,龙泉住龙—宝溪系列革命旧址,庆元红军挺进师斋郎战斗旧址。
此外,各市县要根据党史、革命史研究成果,妥善保护当地革命历史文化遗存,积极开发和培育市县级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精心设计游览线路,着力扩大特色景点景区和线路的影响。
四、若干对策措施
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动员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创新发展红色旅游的体制机制,做好规划衔接,发掘红色旅游的时代意义,融红色旅游和整个旅游业于一体,加强宣传推广,加快红色旅游发展。
(一)统一思想认识,扩大宣传推广
深化红色旅游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认识。发展红色旅游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强化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革命老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我省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上来,加快发展红色旅游,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服务。
积极创新宣传方式。按照建设新时期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和经济工程的要求,利用各种手段和工具,打造有效的红色旅游宣传推广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加大红色旅游宣传力度,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统筹策划,结合建党、建军、建国等重大纪念活动以及其他重要节假日,组织好红色旅游的系列宣传推广工作。鼓励把发展红色旅游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同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相结合,同消费结构提升相结合,同文艺创作相结合。引导、督促旅游企业增强红色旅游发展意识,切实作好红色旅游线路推广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加强对发展红色旅游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在省委省政府和“省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旅游局、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的作用,加强沟通、密切合作、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统筹解决全省红色旅游发展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建议各市、县(区)相应成立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强总体指导,形成发展合力。
建立红色旅游发展的联动机制。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召集,沟通商议红色旅游发展工作,贯彻落实领导小组会议确定的有关事项。不定期召开市县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议以及各种专题会议,加强地方跨行政区域间的沟通交流和统筹协调,研究红色旅游发展的具体事项。以部门联席会议和市县协调会议为有效载体,促进各部门、各地区有机配合,形成齐心协力、整体联动、共同推进红色旅游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加大政府投入,鼓励社会参与
尽快设立红色旅游专项资金。为更好地推动我省红色旅游发展,省级专项资金每年不低于2000万元,争取“十一五”期间专项资金总额超过1亿元。省级专项资金主要是支持和引导,重点支持列入国家重点名录的项目、列入省红色旅游规划的经典景区、精品线路、重要景点的项目,并注重向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项目资金主要应以地方筹集为主,市县财政也要设立专项资金,对省重点资助的项目,要切实安排好配套资金。建立和完善政府资金监管机制,强化主管部门对项目方案的审核职责。完善和推广基本建设项目财政直接拨付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较大的建设项目应实施中期评估,必要时依照法定程序对专项资金拨付进行调整。
积极鼓励社会参与。调动和发挥民间团体、个人的积极性,拓宽建设资金来源,促进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和线路的建设经营。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鼓励民间捐资、捐工、捐献革命历史文物。引导旅游、客运、餐饮、酒店等企业,出资建设重要景点景区的接待、休闲、娱乐等配套商业性设施,规范经营秩序,保护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和引导骨干旅行社积极参与我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的市场推广和营销,创新旅行社与景点景区管理机构的合作机制,提升专业水准,降低运行成本,强化红色旅游发展的综合效益。
分类实施建设项目。根据目前我省红色旅游发展实际,将项目分成加快实施、争取实施、前期研究三种类型有序实施。加强项目管理,建立红色旅游发展建设项目数据库,加强对政府建设项目实施的监测和服务。应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项目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相关要求的红色旅游项目,在做好前期工作的情况下,可优先列入省重点工程。全力支持民间投资项目的建设,简化项目审核、备案等程序,进一步改善项目建设环境,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和矛盾,推动项目如期竣工和投入使用。
(四)强化教育培训,实施规范管理
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分级分类开展红色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宣传和旅游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符合浙江实际情况的红色旅游培训教材,加强对红色旅游管理人员、导游和讲解员的培训,切实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各地旅游部门根据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主题特色,精心编写和推广使用规范的导游词和解说词,有效提高红色旅游的质量。
切实加强对发展红色旅游的管理。积极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机制,加快形成既符合新时代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大力提高红色旅游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加强对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和线路的监管,制定和实施服务质量标准,切实提高红色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证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五)加快规划编制,推进区域合作
抓紧制定红色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深化主题,理顺思路,整合资源,明确重点,落实项目,切切实实把发展红色旅游工作落到实处。规划编制要强调科学性,注意发挥专家的作用,处理好与其他各方面规划的衔接,增强规划对红色旅游发展的指导作用。
加强省内各地以及和周边省市的合作。加强信息交流,推进资源共享,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共同打造和使用红色旅游主题品牌。加强与周边省市的互动合作,建立和拓展省际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丰富整体内涵,强化主题形象,推动浙江红色旅游相融于长三角以及全国红色旅游的整体发展之中。
课题协调人:金兴盛
课题组组长:李岩益 卓勇良
课题组副组长:李跃进
课题组成员:黄建华 孙裕增 丁凯 黄良浩 周鸿飞
摘 要: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是我国4大重点国有林区之一,在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走出一条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道路,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提高,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近年来,他们把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作为富民兴林的着力点,充分利用寒温带气候及文化、资源优势,从区域发展的大
局中统筹规划旅游产业格局、开发旅游产品、提高旅游基础设施条件,使森林旅游产业成长为国有林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林业产业旅游;资源优势
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开发建设已有60年,天保工程实施前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是木材生产。天保工程实施后木材产量大幅度减少,特别是天保2期工程实施后,林区木材产量由1期的每年229万m3一步减产到110m3,直接减少经济收入达12亿元左右。同时,《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实施以来,林区发展迫切需要新的产业作为支撑,综合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替代产业,实现科学发展。
据统计,2010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3.96亿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的18.8%,直接收入295亿元,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2376亿元。预计到2015年,森林旅游人数将达到5亿人次,直接收入达到600亿元,社会综合产值达2000亿元;到2020年,年森林旅游人数将达到14亿人次,社会综合产值达到8000亿元。同时,国家对森林旅游产业的高度重视,2011年11月,国家旅游局、国家林业局联合召开的全国森林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森林旅游发展步伐的要求,并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森林旅游的意见》。国有林区发展森林旅游市场空间巨大,政策环境优良。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主体功能区面积10.67万km2,文化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风光秀美,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十一五”期间,林区将森林旅游作为重点接续产业发展,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62.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3亿元。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景区(景点)130多个,星级涉外宾馆4家、度假村7处,旅游公司6家,直接从事森林旅游人员500多人,社会旅游从业人员近1.1万人。统筹规划,互利多赢
依托林区浓厚的历史、民族、林俗文化、森工文化,探索森林旅游与文化互动体验模式,以林区现有8个国家森林公园和2个旅游区(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借助北部漠河、西部海拉尔、南部乌兰浩特、东部齐齐哈尔、东北部加格达奇5个进出林区的通道,“以区为面、以面带点、以点穿线”。进一步整合资源,组建集团化旅游公司,对林区旅游产业进行统一规划、统一促销、统一经营,打造品牌,促进旅游产业市场化、规范化运作。同时,积极参与融入内蒙古自治区、全国旅游大格局,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改善交通环境,提高林区旅游的通达性
利用林区闲置的铁路运力,开通国内一流的旅游项目——森林豪华旅游列车,使游客在列车上领略林区美丽风光的同时,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需求。另外,可以探索利用林区防火机场开展低空支线旅游,提高游客的可进入性。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
完善景区住宿、餐饮、供电、供水、供热和通信等设施建设,加强资源保护、科普教育、标识、栈道、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以及各种安全、环卫设施的建设,打造展现森林文化演艺中心,全面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和档次。打造高端旅游产品
在提升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森林生态、冰雪体验、温泉度假、生态养生游、健身康复游、科考探幽、民俗风情等特色旅游,塑造大兴安岭森林旅游品牌,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的森林旅游产品,推出一批“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森林旅游精品景区。依托阿尔山现有的温泉、冰雪等旅游项目,按照建设“东方达沃斯”的理念,针对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客源,高标准开发建设国际化高端滑雪场、狩猎场等项目,延长林区旅游期,解决旅游淡旺季失衡、资源浪费、整体效益低下的问题;依托全国最大、总面积110万hm2的乌玛、永安山、奇乾北部原始林区,按照黄石公园的模式和标准,构筑大兴安岭北部旅游圈,开展森林探险、探密、野外生存训练、动植物观赏、休闲度假项目,使之成为国内唯一的、世界知名的旅游景区;依托敖鲁古雅鄂温克游牧民族文化,打造民族狩猎文化游,开展森林畜牧业、建设敖鲁古雅国际狩猎度假区;利用鄂伦春自治旗乌兰牧骑文化资源,演艺鄂伦春民族歌舞,展示民族文化;依托额尔古纳界河,完善中俄界河游项目,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和。在打造精品的同时,注重文化内涵,深入挖掘森林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新内容,塑造旅游文化灵魂。同时,走市场化道路,全方位满足游客差异性需求,利用市场化运作提高旅游产业的盈利能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林区知名度
引入科技手段,用现代计算机、网络、电子信息技术,建立旅游网络信息平台,为游客提供林区旅游政务及商务信息。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和富有文化创意的旅游纪念品,制作林区旅游推介专题片,积极参加国际及全国性旅游交易、博览会,提高林区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专 报
(温州市旅游局)
温州依托非公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工业旅游
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非公经济在全国影响巨大。自上个世纪兴起温州模式的学习热潮以来,温州非公工业企业游逐渐成为温州旅游的一个独具特色的项目。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温州经济探秘游发展到近几年的温州非公经济党建游等,温州工业旅游的内容不断丰富,接待点不断增多,各接待点特色鲜明,接待服务日趋规范。依托非公经济优势,温州工业旅游正蓬勃发展。截止2008年,温州共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6个,分别是温州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温州报喜鸟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奥康鞋业有限公司、温州正泰电器集团、温州红蜻蜓集团、温州奥康集团,均为非公企业。
在温州参观非公企业不仅可以了解温州企业的运作管理模式,获取工业知识和信息,同时也满足游客对温州经济温州模式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企业通过开展工业旅游不但是免费做广告,变看点为卖点,变游客为顾客,更是拥有了宣传企业形象、企业文化、提升品牌、促进销售、提高效益的新手段和新平台,是工业企业无形资产变为有形资产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通过发展工业旅游,提升了温州城市形象,游客在参观游览中认识了企业、认同产品、也认知了城市,达到企业、产品、城市“三赢”的目的。
温州旅游部门高度重视发展工业旅游,除开发纯工业旅游产品外,在开发其他旅游产品时注重将工业旅游和温州山水游线路相结合,如今年主推的2009 温州市十大旅游精品线路中就有“温州经济探秘与中雁生态山水精品线路二日游”。并予以大力宣传促销,同时对成功申报国家工业示范点的单位予以10万元的政府资金奖励。在温州大力扶持工业旅游的政策下,非公企业发展工业旅游的热情很高,具体表现在对工业旅游的投入,各个工业示范点普遍建立了大规模的展馆,设计了合理的生产线参观路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参观点。比如大虎打火机的创业展厅,康奈集团的员工之家,奥康集团的企业文化展厅,报喜鸟集团的西服生产流水线、红蜻蜓集团的鞋文化博物馆,以及正泰集团的立体式仓储设施展示等。
借助温州发达的非公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提升温州城市形象是现在以及今后一段时间,温州旅游坚持的原则之一。随着温州名品城的成功创建,相信温州工业旅游的一种新项目正在萌芽,更深层次的工业旅游开发正在来临。
【关键词】我国出境旅游;旅游市场;发展优势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006-02
我国旅游业的三大市场之一,是我国出境旅游,近几年在政策与行业市场的协调下,保持了全面高速的发展,持续的发展,不仅引起了国内业界的关注,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瞩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的功能与作用也将重新定位,新目标的确定,必然会对我国出境旅游产生重要影响,新政策的出台,会带给我国出境旅游向更健康、规范发展。
1 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分布和规模
1.1 出境旅游目的地的突破为我国出境旅游发展带来了活力。自2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10月底,和我国签订ADS(即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协议的国家和地区由最初的6个迅速扩展到108个。正式开展组团业务的国家和地区达76个。几乎包括了大洋洲、亚洲和欧洲所有主权国家和地区。在远距离市场上,非洲和南美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也都包括在ADS国家之内。一些目的地国家过去对我国公民居住地的限制也已经完全放开,并且原有的一些区域限制也已取消。可见,我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地域限制减少的同时,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也更加广泛,为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由于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宽泛性、出境旅游需求的增加和国家政策的开放,带动了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剧增。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迅速崛起的新兴客源国。
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对我国出境市场的发展有着直接因素。我国持续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为更多的国民出境创造了物质前提。从已批准的中外合资旅行社的经营状况和其试探性的我国市场发展战略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逐渐兑现承诺的短期内,对我国整个出境旅游不会有太大影响。
1.2 但随着2007年12月11日我国旅游业将全面开放,目的地有实力的旅行社介入到我国到访者市场经营,将会加速出境旅游的创新步伐,从而推动我国出境市场更快发展。在出境旅游目的地扩大的同时,规范发展出境旅游是未来在兑现承诺后健康发展的前提。2003年中央政府与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CEPA),取消不利限制并制定了一系列方便政策,提高了内地居民前往港澳游的兴趣。开放了“港澳自由行”后,出境人数高速增长。根据PATA统计,2004年大陆游客量达2190万人次,占内地到亚太地区出境总人次数的80.4%,香港和澳门接待的入境游客中,分别有56.1%和57.2%来自内地。出境旅游在周边得到了强有力的发展。2003年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将出境旅游者携带金额由原来2000美元和6000元人民币提高到5000美元和20000元人民币。
2 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2.1 自2004年我国与欧盟签订了ADS协议后,欧洲的一些国家一方面开展针对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开发与组织;另一方面,出于滞留不归和经营管理不规范,在签证方面采取了异常严格的审核制度,直接影响着出境旅游的正常运营。
2.2 海啸、地震、禽流感和恐怖主义活动等自然和社会因素会制约着出境旅游的发展速度,2003年SARS的影响,使我国旅游业受到重创,但“旅游冰冻期”结束后,我国出境旅游还是呈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阶段性的影响会对今后的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
2.3 我国出境旅游人数的激增,使境内外旅游经营与管理者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业界各方来努力解决现实中的不足和缺陷。一方面,根据国家旅游的有关政策加以引导,推行“诚信旅游”;另一方面,经营者注重品牌,强化企业形象,承诺诚信。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出境旅游市场变化和发展的同时,成熟的经营群体也在渐渐出现。
2.4 航空业对出境旅游的推动,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人数增加和旅游目的地的扩大,为航空业提供了商机,同时中外航空公司积极的参与航线和航班数量的安排,更促进了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
2.5 新航线的增加。至2004年,我国共与9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双边航空协定,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亚、菲律宾、韩国等国。国际航空公司纷纷加入我国航线行列,星空联盟陆续增加到我国的航班。
2.6 旅行社与航空公司联手推出新航运安排,香港机场管理局推出“经港飞”计划、我国南方航空公司与广之旅行社联合推出了“广州飞”,不仅缩短了旅行行程时间和减少中途转机麻烦,同时也降低旅行团价格。
2.7 航空公司拥有的分销渠道可介入旅游产品包括出境旅游产品的销售,进而推动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
2.8 我国大型企业涉足旅游业的间接推动,面对企业内部的出境旅游经营资源,大企业以直接投资方式组建或优化旅游企业,实现对行业内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带动其他旅游业的规范经营,中石化投资组建的我国石化国际旅行社就这样发展起来了。通过企业经济联系的紧密和频繁,进一步推动商务旅行市场的发展,间接促使了出境旅游的发展。
3 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趋势
3.1 我国出境旅游现阶段的发展速度很快,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民实际收入剧增的反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原来的出境旅游基数低。偏高的发展速度在开放之初属正常,从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就要制定出适宜的出境旅游政策。
3.2 出境旅游的相关政策日趋规范, 我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确定了“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政策,这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旅游发展状况,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5年下半年国家旅游局又就国家旅游发展总政策做出了新的表述,调整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显然在出境旅游方面更加突出了行业规范、治理市场秩序、满足公民出境需求等内容,淡化了对出境旅游规模和速度的控制。无疑会进一步促进出境旅游的发展。
3.3 出境旅游并不是简单的旅游者的输出和外汇的外流。实践证明,人员的流动会促进物资的流动,技术的流动,资本的流动。我国改革开放后入境旅游的发展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同样,我国出境旅游发展的实践,也会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这一点。随着我国出境人数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我国旅游业在走向世界,同时通过我国出境旅游的延伸,世界会更好的来认识我国。
3.4 我国出境旅游的规模将继续扩大,拓展新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已成为发展出境旅游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民素质的提高,我国会争取到更多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同时公民自费出境旅游的绝对数也在增长。
3.5 亚太地区是我国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亚太市场自身注重品质、提升质量的同时,我国出境旅游在亚太地区的发展速度还会持续稳步增长。
3.6 2005年香港迪士尼乐园的开业和采取积极措施向内地促销,对内地游客赴港旅游形成新的高潮,2006香港旅游年推出新的具有吸引力的产品活动和价格,也会促进内地赴港旅游者的增长。据PATA预测,2006港澳两地接待内地游客的数量分别将达到1536万和1376万人次,分别递增16%和19%。海峡两岸的旅游活动一直在发展扩大,双方业界都作了充分准备。2005年6月台湾旅游业界人士访问大陆,同年10月28日至11月6日国家旅游局赴台考察,为大陆居民今后到台湾岛的旅游构建桥梁。
3.7 构建有序市场现已成为我国和欧洲国家关注欧洲市场的焦点。一方面,目的地国家政府对签证应简化相关手续,另一方面,客源地旅行社要规范经营、有效管理、恪守诚信。相信一定会共创出新的出境旅游市场的秩序,这样欧洲市场的发展就完全可塑了。
3.8 内、外因素促进我国出境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国际航线的继续增加, 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开通或增加连接我国的直达国际航班,使国际交通更加通畅,价格有望降低。2002年,我国拥有1176条航空线路,其我国际航线161条。至2005年,国内航线增至1279条,国际航线增至244条,同时在自身的航线网络中新增75座城市。我国民航总局也于2006年3月披露,国航将在近期新开通3条国际航线。新航线的增加,更方便了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活动。
3.9 人民币的升值: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着高速发展,政策的调整、税率的变化会使部分公民的实际收入增加,尤其是人民币与国际主要货币汇率的浮动,人民币币值大幅上扬、在国际货币流通渠道的增多,加之国民经济观念的提升,会进一步刺激国民的出境旅游。
4 出境目的地旅游政策的积极发展
一些国家针对我国公民签证的限制会随着出境旅游经营的规范化而转为正常。国际社会的关注升温, 越来越多的目的地国家在我国设立旅游办事机构,开展宣传促销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仅集中在超大型城市,而是采用拉网式的战略宣传。尚未与我国签订ADS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像美国一些州和北美其他国家)也开始针对我国出境市场进行促销。不难看出,出境目的地市场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很大,在新政策下争取更深层次的推动和促进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
随着出境旅游者人数的增加和个性目的地的单一,越来越多人不再满足于旅行社组织的团队,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旅行方式及目的地,“自由行”便悄然兴起了。目前ADS协议的框架下,除了德国自由行得到批准、港澳地区的特殊安排外,出境游的“自由行”并没有得到官方认可,可见,“自由行”的发展是必然趋势。一方面,国内青年出境旅游对自由行的需求俱增;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改变,会给予我国公民个人旅游签证的信息。一些国外政府也简化对我国公民的签证方式,开始接受个人旅游签证。可预计,随着出境旅游团队的增长,各种“个人游”出境旅游活动将会不断扩大。
参考文献
[1、2] 张广瑞.2003~2006年我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袁建文.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01年08期
[4] 郑媛媛.国内旅游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评估[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浅议青海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推荐阅读:
实用的青海旅游作文01-21
西藏旅游业发展现状与优势探讨11-17
浅议新形势下旅游发展09-23
红色旅游产业化发展浅议05-29
青海经济发展方式11-26
发挥优势打造旅游名城12-13
我爱青海湖的作文07-12
青海湖的导游作文01-19
对青海玉树的慰问信10-22
迷人的青海湖教学反思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