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教研组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三英语教研组(共7篇)

高三英语教研组 篇1

沈阳市翔宇中学

周力心

2013---2014学,紧张而繁忙的高三教学工作结束了,现在就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本学期的主要任务

高三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复习备考,而到了高三的下学期,这种氛围就更加浓厚,我们的任务目的更加明确:帮助学生复习备考,迎接高考。为了充分备考,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在开学初,我们全体高三的英语教师统一学校,明确下列几个问题.我们的目的是迎接高考,一切都以高考为中心。我们的教学原则是“三为主”原则,即,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我们的教学理念是,老师累在两头,学生累在课中。我们的课堂是:三段式教学法。我们的策略是:小学号教学,统计成功率。

2、组织老师,分工合作,编写了二轮复习提纲。提纲贴近教材贴近高考,简明实用实战,不摆花架子。每人负责一个考试专项。既发挥集体协作的优势又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

3、协助冯校长安排好月考和周考。本学期我们进行了4次月考3次大型考试,周考每月4次。出题、阅卷、统计成绩、讲评,每项工作,我们全组上下积极合作,各项工作高效优质完成。

4、组织全体英语老师听课评课。每人每周至少听一次别人的课,并写出听课感悟,指出授课人的优缺点,对照自己,找出差距,并发在网上进行交流。

5、抓上课流程。

每位教师上课必须是“三段式”,坚持“三为主”原则,“小学号,统计成功率”战略,发现不按套路出牌者,立即叫停。二.本学期的收获

本学期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我们业务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我们的目的任务明确,打法清晰,流程顺畅。尤其是“静默训练进课堂”,训练了学生,解放了教师,师生获益匪浅。今后要继续坚持。三.存在的问题

这一学期我们的很多做法都是成功的。但是有一点我觉得应该改进:那就是考试过于频繁。考试固然有许多益处,但是如果考试过于频繁,在一定程度上滞阻冲击了我们正常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进度。因为每举行一次考试,都要阅卷讲评,每次考试之后,至少要用2-3节课的时间,每次刚刚恢复正常教学,马上就又考试了。因此,我建议,我们考试频率要降低,至少应该吧周考变成双周考。

高三英语教研组 篇2

一、编写校本教材,不断完善更新

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在我校进行试点后,我们感到缺少相应的教辅材料,于是,我们教研组决定自编教材。我们通过构建框架→分头收集整理→相互交流→专题研制→资源共享这一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特长,积累并形成了与课程建设相配套的包括“课外拓展读物”“教案”“测试卷”在内的三个模块教学资源,供大家选用。同时,每一届高三教研组都会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教师对于教材、课程的把握都得到了加强,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例如,针对学生的测试卷这一内容的编写,我们教研组在选择练习题时根据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结合高考的动向精心选择。另外,我们把近十年高考试卷中的一些典型题目和近五年一模、二模试卷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筛选出来,重新整合成一套套新的试卷,让学生练习。除了做手头上现有的一些练习之外,我们教研组还自编练习,如我们会选择教材中一部分适合的文章,不再沿用传统的教法,而是把这些文章模仿高考的题型以练习的形式来进行讲解,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集体备课,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质量的保障,而集体备课能以全体教师的智慧,创设出具有较强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方式。我校集体备课的要求具体可以概括为“四定五备六统一”,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目标、备教法与学法、备教学资源、备练习,同年级统一教学目标、统一课时分配、统一教学重点和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布置量、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我们教研组在遵守学校集体备课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同课异构”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具体过程为:教研组选择一篇课文作为组内重点研究对象,以“同课异构”(同一篇课文,组内4至5位教师用不同的方法来上课)的展示课方式展开实践研究。教研组其他教师一起参与听课、评课、反思,然后,再由教研组组长进行修改,形成一堂“精品课”。最后,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体会,撰写成一个案例。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教研组内教师对于文本的处理,对于课堂教学的引导与驾驭,都越来越娴熟,而学生对学习也显得越来越有兴趣,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了。

三、科学批改,针对学生个性解决问题

我们教研组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形成了一种常态,无论是对试卷,还是课后的练习,教师都会认真进行批改,从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盲点。同时,教研组内教师还会互相交流,通过与其他班级的比较,了解本班学生的优点与缺点,帮助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英语教育与英语教研组关系浅析 篇3

关键词:中职 英语教育 英语教研组 浅析

搞好学生和家长满意的中职英语教育,一直是我们英语教研组不懈的追求。多年来,我校英语教研组始终坚持把家长和学生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教研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准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教育教学公平、教学质量等问题,不断推进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了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一.学生和家长的建议是教研组工作源动力

今年以来,我校教研组坚持以“做好学生满意的英语教育教学”为目标,以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对优质英语教育的需求为动力,加强组员的教学能力,推动学生英语能力提升,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着力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教学问题,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生的意见建议是推动教研组工作开展的源动力。今年第一季度,教研组不断加强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大力提倡“细致、用心、落实”的工作作风。在教研组内深入开展了“组长深入组员心底做思想工作、教师融入学生开展好教育辅导活动”,在校园网的英语教研组网站上设立阳光对话栏目,发放1000份致家长的一封信,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对英语教学的意见建议。组员自愿公开自己的QQ和微信号加强与家长和学生的联系,就学校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征询意见建议。从多条渠道征集的意见建议源源不断反馈到教研组,针对家长和学生提出的意见建议,教研组积极制定改进措施,切实改进工作,确保每一条意见建议都落到实处。

二.英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研组生命线

针对家长反映集中的课堂管理学生不够严、有偿家教等问题,教研组在学校教务处的具体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了“修素质强师德、树形象展师风”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和“爱在教育、心系学校、情暖学生”系列主题活动,推进学生、家长评教活动,树立师德典范。教研组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中心,质量第一,坚持“向纪律管理要质量,向课外辅导要质量,向高效课堂要质量,向科研要质量,向教学改革要质量”的工作思路,全面提升英语教育实施水平。建立教研组长、年级组负责者和英语教师个人进课堂听评课制度,开展教学基本功大比武、学科大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是教研组的最大梦想

英语教育与中职生面向世界的国际化、开放性素质的发展息息相关。学校积极推进管理提升与人才强校并举的发展战略。根据学校党委、学校行政的统一部署,我校教务处按照“优 化教风学风,提升学校形象;打造品牌专业,增强办学实力”的思路,加强了中职学校管理,坚持从严治校,加大日常管理力度,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深化了校企合作,与几十家企业建立合作办学关系,探索引进企业资金工作,在校内外建立实训基地和专业工作室。加强专业建设,推行专业理论和技能实践一体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英语教研组紧紧围绕学校和教务处的指导和安排积极开展工作,强化教师开展口语教学的能力,不断加强学生英语交流意识和口语素质的培养。

“全民英语”与“应试教育”并举的英语教育模式,使英语的交流工具作用被人遗忘,变为“应试英语”、“学位英语”和“职称英语”,发展成“英语宗教”。笔者觉得这样的英语教育教学,根本没有提高我们民族的英语交流能力,我们并没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所谓的国际化人才,也只是概念上的。今天的中职的英语教学改革应将发展口语作为“突破口”,这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英语教研组在推进英语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能对所有学生提出“一刀切”的英语能力要求,而是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就业方向,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中职的英语专业学生,要自主提出学科、成绩的要求,对于要到高校进一步深造的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的英语专业学生,要不断强化其英语口语素质、翻译素养,对他们今后的出国和更好发展做好我们教研组今天该做的工作,对他们的英语教育要提出明确的较高要求。

高三英语教研组 篇4

一、2013年新课程高考英语学科命题新趋势分析

2013年是河南省普通高考英语采用含听力的全国课标卷的第三年。试题的命制基于课标和考纲,力求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试题注重双基、突出语篇、强调应用、重视能力,测试的价值取向正确,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和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试题是题型结构稳定、题量适中、梯度明显、难易搭配适当、重点突出、选材丰富、紧跟时代、贴近生活,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能够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013年高考英语试题有五个主要特点:(1)基于课标和考纲,以能力立意为核心;(2)保持基本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和创新;(3)立足“双基”,注重能力,突出应用理念;(4)关注测试内容的教育意义,关注考生的思维能力;(5)阅读理解部分仍然保持较大的阅读量。2013年高考英语试题的难度系数为0.51,是近三年难度最大的试题。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其难度都比2011年、2012年逐渐提高。三年来,试题的整体难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请看下面近三年河南省高考英语课标卷的考试情况对比表(客观题平均分不含听力):

二、2014年英语学科高三一测命题意图

2014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英语试题依据课程标准实验版《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其说明命制,旨在诊断我市高三英语教学完成考试大纲及其说明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达到的能力要求的情况,一则让考生了解自己达到的水平、发现自己复习备考中存在的不足,二则让教师了解考生的复习备考效果、发现考生存在的问题和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及时采取措施,与考生一起共同解决复习备考中存在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复习效果、整体提高考生的英语水平的目的。

命题时,我们不仅关注考生应该达到的知识和技能层面的要求,而且还关注测试内容的教育意义和考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完形填空通过一件小事谈及朋友给人的第一印象到最终成为挚友,教育考生要对朋友理解、宽容和帮助,弘扬社会主旋律。阅读理解A篇通过外国人对中国烹饪方法改变原因的推断,宣传中国的饮食文化;B篇通过举例说明美国人使用了很多与“狗”相关的习语,让考生了解语言典故,开阔视野;C篇讲述Candy Lightner发起的Mothers Against Drunk Driving,告诫人们遵守交通法规,关爱生命,拒绝酒驾;D篇以科幻形式讲述金星人对地球的探测,警示我们要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积极同污染作斗争;任务型阅读以“你是一个节俭者还是一个花钱者?”告诉人们要厉行节约;如此等等,这些情景材料在完成测试任务的同时,对考生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教育,也对一些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

高三三次质量预测命题考试的整体规划是:一测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检测考生的“双基”达标情况;二测全面考查考纲内容,突出能力立意,检测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读、写能力;三测重在查漏补缺,强化“双基”,全面检测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实现与高考的稳步对接。

另外,我们对试题的难易度把握较好,本着接近高考、但又稍难于高考的原则命题。请

1三、高三一测中考生呈现出的薄弱环节及解决思路

高三一测多数考生的英语成绩在70-110分之间,占63.28%。70分以下的占34.26%,90分以下的占70.08%;90分以上的占29.92%,110分以上的占0.47%。可见,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是今后一段时期的艰巨任务。(注:不含听力,卷面满分为120分)

整套试题中,考生的客观题得分率为66%、主观题得分率为50%,各大题型的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是:阅读理解(68%)、完形填空(67%)、单项填空(57%)、书面表达(54%)、短文改错(45%)。

根据网评数据和抽样分析,本次考试中考生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三个:(1)不能灵活运用语法基础知识,尤其是对动词时态、固定句型和惯用法掌握不准;(2)识别、判断、纠正语篇中语言知识错误的能力欠缺,突出表现在短文改错中,有一半题目的得分率低于50%;(3)不能有效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清楚、连贯地表达意思,写作能力亟待提高。37%的考生的书面表达未达到平均水平,其中25%的考生的书面表达成绩在10分以下(满分25分)。为此,我们提出如下的解决思路,供参考:

(一)加强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提高识错和纠错能力

关于英语语言知识,我们着重对考生在本次考试中表现最不理想的短文改错提出解决思路。短文改错中设置的错误基本上都是考生在书面表达中常犯的错误,没有生编硬造的错误,错误的设置非常真实、自然。在常见的语法项目中,重点考查冠词、名词、介词、副词、连词、动词时态、代词、形容词和非谓语动词等的基本用法。该题不仅考查语法基础知识,而且还考查行文逻辑关系。

由于很多考生对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把握不准,找不到错误、找不准错误、找准错误但改不对,另外也有不少考生答题不规范,这些都导致了该题作答不甚理想。因此,教师要指导考生识错、纠错的思考方法,点拨答题技巧,促使考生规范答题。教考生以语篇为整体、以句子为单位,从词法、句法和逻辑关系等方面来诊断错误,从语法着手、兼顾行文逻辑改错,尤其要从整体上把握短文的时态和语态。要求考生学会分析句子结构,弄清词性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掌握常用介词的用法,弄清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还要弄清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告诫考生不要随意改变词义,除了行文逻辑出错以外,所改错误多数是在同根词上作修改。强调答题的规范性,使考生严格按照题目要求做题。另外,教师要总结归纳短文改错的命题规律,使考生熟悉常用词类如名词、冠词、代词、介词(短语)、(短语)动词、连词等的常考点及命题方式。例如:名词通常考查其单、复数及所有格形式,命题形式为“错词”;连词通常考查其行文逻辑关系,侧重并列、因果、转折等关系的考查,命题形式为“错词”、“缺词”。教师还要指导考生将语法学习与改错相结合、将书面表达与改错相结合,让考生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在不断纠错中提高对语篇的校验能力。

(二)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高考考试大纲对写作提出了两项能力要求,即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考试说明又从语言知识的应用方面对写作能力要求做了详细的说明,强调在书面表达中,要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可见,考纲对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较高。鉴于考生在本次质量预测考试中书面表达的表现情况,我们建议教师:

1.重视常用基础词汇的使用。将考试说明中常用于书面表达的词汇挑选出来,参考高考书面表达范文,用这些词汇编写汉语句子,让考生进行汉译英训练。侧重考生选词、拼写的训练。逐渐地,提供写作要点,规定表达范围,让考生自己组织句子进行表达,重点抓考

生表达的正确性与得体性。

2.加强写作基础知识的训练。书面表达要求考生写出100个左右单词的短文,对大多数考生来说,不需要使用很多较高级的词汇和较复杂的语法现象或句子结构。只要围绕提纲或内容要点组织通俗易懂的句子,用英语表达出来即可。因此,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训练。例如:训练考生弄清词性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学会正确使用简单句的五个基本句型及There be句型,把握好主谓一致,把握好写作中常用的时态,适当使用句子之间的过渡词语等。在考生的写作基本功练得比较扎实时,再教他们如何使用较高级的词汇和较复杂的句子结构,使其书面表达水平逐步提高。

3.加强限时训练,引导考生自评、互评,教师尽量少评、精评或个别点评。教师每周要对考生至少进行一次限时写作训练,一般控制在20分钟左右,督促考生不查阅词典或工具书、独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督促考生写后一定要自己先修改,再认真誊写,养成自觉纠错、修改的好习惯。为了培养考生识错、纠错的能力,提高考生的鉴赏能力,教师要告知考生不同档次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引导考生互评,使其感知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让考生在相互评改和交流中学会用英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对考生每次的习作尽量做到全部批改,在课堂上重点讲评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尽量做到少评、精评。对于多数考生,教师尽量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点评时,不要只局限于纠正考生的语言知识错误,更重要的是,关注考生的篇章结构的布局、内容要点的组织、语句表达的切题与得体等。写作训练要常态化,每节课上最好能让考生练习写2-3个英语句子,教师可点拨不同的表达方式。写作课要以训练考生动手多写为主,以考生自评和互评为主。建议展示、点评优秀考生的习作和参考范文,正能量引领。

四、英语学科下阶段备考建议

从第一次质量预测考试之后,转入第二阶段复习备考工作,直到3月下旬。该阶段,首先要完成7-8模块的复习工作,然后以专题复习为主线、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专题复习。教师要以考纲中的语言运用技能要求为抓手,以知识板块为突破口,分专题对考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全面提升听、读、写能力。可以按照听力、语法与词汇知识、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六个专题对考生进行指导与训练,使其在适量的训练中巩固复习内容,掌握解题技巧,提高综合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专题复习以考生练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培养和提高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月下旬,我们将进行第二次质量预测考试。之后,转入第三阶段复习备考工作,直到5月上旬。该阶段的中心工作是搞好模拟训练,做好查漏补缺,全面提升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要以考纲中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为抓手、以语言运用技能的提升为目标,按套题对考生进行模拟考试训练,也可根据考生的薄弱项目按专题进行强化训练,整体提升考生的听、读、写能力。

下面,我们提出几点复习备考建议,供参考:

(一)认真研究考纲,细化解读考纲内容,依据考纲进行复习

在第二轮复习之前,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考试大纲,把握考纲的考查内容和要求,把握高考的命题趋势。要认真对比新、旧考纲,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看考纲是否有变化?是否有新增内容与要求?

考纲中的考试性质、考核目标与要求是备考的指南,其中的语言知识、语言运用项目以及附录中的语音、语法、功能意念、话题项目和词汇都是高考考查的内容。因此,在第二阶段复习中,必须把考纲内容目标落到实处,依照考纲进行复习。

考纲说明中只对考试要求(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做了说明或解读。由于考纲附录内容较多,各个附录的条目仅做了罗列,没有说明具体考查哪些内容、考到什么水平或程度。为此,教师很有必要花些时间认真研究考纲,细化解读考纲内容,尤其

是附录内容。

(二)潜心研究高考试题,掌握命题规律,复习备考做到有的放矢

考纲及其说明是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是考纲及其说明中知识与技能的具体体现。教师要潜心研究近几年(至少是近五年)全国各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认真归纳总结试题考查的重点知识和主要技能,探索其命题规律,把握其发展趋势,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复习备考做到有的放矢。我们建议教师分工协作,按照考纲要求的语法项目、功能意念项目以及各种语言运用技能项目,将近五年全国课标卷以及各自主命题地区的高考试题分类逐一分析、总结、归纳,推断出其命题的双向细目表,总结命题规律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高效地指导复习备考工作。

(三)重视词汇,督促考生加强记忆和应用

按照考试大纲说明的要求,考生需要掌握约3000个单词,这是高考命题的词汇范围。在下一阶段复习中,要想方设法督促考生突破考纲词汇,要求他们不仅要记住词语释义、词性,还要掌握常用单词的主要用法和搭配。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上的词汇表中的词汇只有词条和词性,没有词义,也没有词组、短语或惯用法,不便考生记忆和使用单词,建议教师选用规范注释的新高考词汇表。

教师要对词汇给予足够的重视,督促考生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记单词,掌握高考要求的3000个左右的单词是高考英语的最基本要求。建议考生从课文中找出生词,读准单词,掌握词义,掌握它们的最基本用法,同时记忆常见的引申义,还要掌握单词的基本变换形式。记单词最好放到句子、篇章等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记忆效果较好,并且在遗忘之前及时复习。另外,还要督促考生加快循环复习单词的频率,不要老是只复习前面的单词而冷落后面的单词。

(四)进行专题复习指导,弱化语法,强化读写训练,提升考生的应用能力

第二阶段复习的主要工作是分专题进行复习和训练,全面提升听、读、写能力。要按照考纲考查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要求,对考生进行听力、语法与词汇知识、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六个专题的复习指导,归纳近几年新课程高考英语考查的知识要点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对考生进行切实可行的做题方法指导,在适量的练习中巩固复习内容,提高综合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专题复习以考生训练为主,以教师讲解为辅,着重培养和提高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题要精选精编,把握好广度、深度和难度。

弱化语法不等于不重视或忽视语法,而是对语法提出了更高的语用要求,注重交际功能,把握好语法复习的度。考纲中规定的语法项目都要复习到位,既要保证语法知识复习的系统性、完整性,又要结合高考试题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可采用多种形式复习语法,以练代讲,精讲多练,练中归纳,练中提高。

在专题复习中,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复习,更要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要重视语篇,突出读、写两个专题,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注意训练考生的做题技巧,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复习专题时,可以穿插综合训练,如将语法复习与词汇运用、短文改错、书面表达相结合,将阅读理解与完形填空相结合,将书面表达与短文改错相结合,将阅读理解与书面表达相结合,也可以用整套试题进行综合训练。

(五)精选模拟试题,搞好模拟训练,查漏补缺,提升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模块复习和专题复习之后,考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了清楚的认识。到复习的第三阶段,即模拟训练阶段,全国各地的质量预测题、教学诊断题、调研题、高考仿真模拟题、高考冲刺题、知名重点学校的压题卷或猜题卷等已经大规模地涌向市场,其中有很多试题都代表一个地区的水平,都是众多命题人心血和智慧的结晶,这些预测题是在给高考把脉,是在探索高考命题的方向和趋势,有较高的信度。建议教师群策群力,发挥

备课组的智慧,精心选择一些贴近高考的模拟试题对考生进行训练,以提升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切忌“拿来主义”或“剪刀 + 胶水”懒省事的做法,也不要过于迷信名校试题,更不要把精力用与猜题和押题上。除了三次质量预测考试之外,我们教研室每年都命制有三套考前测试题,以原创为主、改编为辅,难度略高于高考,命题有一定的预测性和前瞻性,可以满足不同学校进行模拟考试使用。

模拟训练时,一定要按照考纲的要求,对考生进行限时训练,听力内容也要按要求进行。从知识到能力、从规范做题到心态调整全面训练考生,并密切注意高考动态和信息。另外,还要对考生进一步点拨解题方法与技巧,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

综合模拟训练练的是整体效果,但不可过于密集,可将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穿插进行,以防把考生搞得过于疲劳。每次模拟考试之后,要精心评讲,针对考生的薄弱环节加强单项训练,以补缺复习中的疏漏和不足。要多留给考生一些自主复习、吸收、消化的时间。

高三历史教研组期中工作小结 篇5

2012届高三历史教研组期中工作总结

高三历史备课组

一、本组基本情况

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由2位教师组成,只有两个教学班共78人。教学过程中,我们在立足学生总体素质偏差,并且对选科思想认识不够,基础不够扎实,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比较薄弱的学情基础上,加强合作、研讨,努力提高三门总分达线的学生的达标率。

二、主要工作回顾:

1、明确思想,制定计划。计划到天,到每一节课,并张贴上墙,便于学生了解进度也方便学校督促检查。

2、设定流程,规范模式。依学校要求,研讨制定了一轮复习的课堂流程,规范课堂教学模式,防止随意性的课堂出现。

3、研究考纲,分析考题。把“三纲二题一要求”作为复习的基本依据。“三纲”即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2012年考试说明。“二题”即2011年江苏省高考历史卷试题和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样题。“一要求”指《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两位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考纲,领会相关的要求和精神,深入分析近几年高考的试题,了解近年高考的特点,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备考工作力求做实做细,尽量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4、加强教研,共同提高。加强教研,体现在集体备课,微型课和互相听课、评课。每周备课组活动两次,集体备课时定出每节的重点难点以及高考可能考点。互相听课评课,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统一节奏,备课组内做到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练习、统一教辅资料、统一测验。

5、减时增效,立足课堂。用好一轮资料,设计了随堂万能答题纸,课后一般不布置作业,万能答题纸主要做选择题,并及时批改,做到全批全改。生点生面批,经常向学生了解教学情况,及时改进了存在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分析考情,及时补救。每次测验后认真做好质量的分析工作,找出存在问题和制订出整改的措施,对进步较大的学生进行表扬,对退步较大的学生进行谈心,了解有关原因,帮助其赶上。特别是2012届高三历史市调研分析,提交了分析材料并规划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举措。

7、面向重点,提优补差。重点生是三门总分达线的,选科不达一B一C 的,努力帮助这些学生达标。

8、指导学法,授之以渔。为了迎接市一摸在年级部安排下,对学生做了学法指导。

9、外出学习,收集信息。积极作好信息的收集工作,还加强和兄弟学校的联系以及业务的进修。去南京参加学科活动,了解前沿信息指导教学工作。

10、参加例会,明确要求。多是在周末放弃休息时间,参加备课组长会议,接受学校校长室和年级部的最新工作要求,并及时完成任务。

三、存在问题:

尽管我们做了一些积极的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和遗憾:

1、微型课和互相听课、评课还不够到位。

2、对重点生的提优补差措施和力度还不够。

3、老师有时讲得过多、包得过多的教法还需进一步改进。课堂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努力方向:

1、依校长室和年级部要求,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从细处、实处着手,努力提高效率。

2、认真回头看高三一轮计划和时间安排,从紧、从学生实际和内容需要出发做出调整。努力备考市一调。

3、完善一轮复习模式,向科学管理和先进教学方法、理念要质量,努力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得更多的考分。

4、做好错题集锦和回头补救工作,不留盲点和薄弱点。

5、紧盯目标生和错位生,特别是语数外达线,选修未达一B一C的,努力在不争抢语数外的时间情况下,想办法、动脑筋,努力帮助学生达B或达C。

6、精选精练,高三练习多如牛毛,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精选精练是关键。要对练习的好坏做出明确的判断,必须充分地对近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进行认真研究,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另外,根据当前的焦点、热点,结合教学的内容,精选练习。

执笔人:李怀军

高三英语教研组 篇6

一、指导思想 高考语文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和《考纲》,明确《考纲》中每一个考点的要求、范围、难度,明确出题点并找出规律。在语文复习中训练、探究、巩固哪一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影响复习效果,所以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上下工夫,使学生始终保持适当的兴奋度;要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中心、以学生的领悟为基础、以学生的运用为落脚点,使学生全面介入教学活动而不是被老师牵着走;要帮助学生形成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感悟归纳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方法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争取让学生在每一堂课、每一个步骤都有所悟,有所得。

二、工作目标 1.深刻领会高考考试大纲的基本精神,准确把握考试大纲的整体要求,把对高考考试大纲的理解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2.坚持课堂教学改革,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究,争取在高三一年的学习中使学生在不同层面都得到提升。

3.搞好学科教研组建设,强化协作精神,创建团结、和谐并充满创新与活力的优秀教研组,关键要在研究高考考题的方向上,要有校本化的学习资料,争取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三、主要问题:

1.回归课本不到位。教师在复习课本知识时有些浮躁,认为除了默写不会有原题,何必过它,于是就对课本轻描淡写地走一遍,甚至对许多课文不闻不问,就是过也只是只看知识,不注重用课本的经典材料训练思维能力,结果导致大量印发、购买材料,不加判断地使用材料,使学生的能力难以提高。

2.教师不能做到精选习题。因为教师缺乏对复习整体的思考,缺乏对《课标》和《考纲》的认真分析,缺乏对提高教学效率重要性的认识,因而不能对习题进行必要的取舍和整合,导致题海战术,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教师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训练不足。学生在第二卷失分较多,一是理解有问题,经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是语言表达不准确、不简练、逻辑性差。对于“理解”问题,主要因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学法指导,没有很好地摸索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在平时训练过程中总是懒于思考,静等教师讲解答案,然后抄在纸上了事。对于“表达”问题,主要因为教师过多地注重讲,而没有注重写,没有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训练。学生仅仅听一听、看一看和亲自写一写、练一练的效果是不同的,听过看过就忘了,而写过练过印象就深刻多了,因为它可以促使学生思考,这样才会使学生有实际的提高。

4.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积累量少。高三教师还是就资料讲资料,忽视了学生最基本的语言感知力还是来自阅读,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解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培养他逻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5.作文训练效果甚微。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教师都花大力气布置作文,可是写到最后学生却越来越不会写作文,不喜欢上作文课,许多老师最后就只有放弃了。

四、主要措施: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考察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而课本是基础知识的重要载体。比如说,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选文虽然在课外,但考查的知识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都可以在课本里找到。基本能力在课本中也有体现,如高考题中的现代文阅读考查的能力点:理清思路、筛选信息、把握文意、揣摩语言等都是我们学习课本时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复习时,涉及到相关的知识点、能力点,多翻一翻课本是大有裨益的。再者,中学语文教材精选了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精华,有深厚的文化内蕴,尤其是高中五、六册的选文,谈人生,谈哲学,谈艺术,认真阅读钻研这些优秀的文化精品,是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根本的手段。

学科组要集体讨论如何使知识回归课本的问题,并安排教师对课本主要知识进行归类,编成校本教材,同时要指导学生进行复习。教师要写教学反思谈谈对如何运用课本的认识。

2.依据《课标》和《考试说明》精选习题 进入高三以后,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语文有这样的感觉:语文知识不少,管用的不多;学习的课文不少,考试考到的不多;做的练习不少,心中有底的不多。问题就出在练习上,教师基本都是一本资料讲到底,不了解学情,不分析考试方向从而让学生做了很多无用功。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以高考试题、试卷为蓝本,全面地研究高考试题、试卷,包括它的总体设计、各题的考查目的、设问的角度、干扰项设计的特点、解题思路等等,并在此基础上精选习题。教师应当让学生通过做题,多多思考,举一反三,悟出规律,练就“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习题的选用应以以下三点为标准:一是知识的高含量。试题要最大限度地增加覆盖面,尽可能囊括最多的知识点。二是思维的开放度。适度开放,给考生以思维的空间,而不是就题论题,死记答案。三是文化内涵的厚重性。各地试卷在选材上都趋向于文化含量高、文学色彩浓的文章,命题时注意挖掘其内蕴。

学科组要组织教师对资料进行筛选,重新组题,自己编题,形成校本特色。学科组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不断反思,有错必纠。

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题库。把每次考试学生做错的题集中起来,并养成对错题进行反思的教学习惯。学生的反思应突出:自己是否很好的理解了题意,弄清了问题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较快地找到了答题的突破口,在答题过程中曾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这些问题后来是怎样改正的,表述是否符合逻辑,语言是否流畅等等。学生的反思和探究的思维习惯要靠老师来引导。

反思以后要改错,要求学生把高三一年来所做过的试卷、练习,分类整理装订,把做错的题目一一纠正过来,明确错误原因,以免再犯同类错误。要相信高考的能力要求和知识要求不会超出这一年来所作练习的范围。

4.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主观题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定下心来读文章的习惯。对文章要总体把握,有总体印象,答题时注意上挂下联,到文章中寻找对应点。在阅读中,一些同学不会从文字出发欣赏“细节”,从而逐步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没有养成“依言”入情悟道的习惯,精读文章,学会欣赏“内涵”,更谈不到情感得到调动与熏陶,思维得到“内化”与拓展了。

其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里提供一种思路:

例题引路——感悟探究——巩固训练 例题引路:以近年高考试题或模拟试题中的典型试题为例子,引导学生分析答题的基本要求和思路,并对今后此类考题作前瞻性预测。例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它是检测的标尺,是分析失误的前提,是归纳总结的基础。

感悟探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你在做这道题时是怎样思考的?说说你的答题思路。你以为这类题将来会怎样考?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谈出各自的看法,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思路与方法。“探究”即是对命题规律的探求,也是对答题思路的归纳和方法的总结。

巩固训练:配合练xxx行逐项训练,以此培养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是对思路、方法的验证与应用,进行有效的训练从而达到能力层级的要求才是终极目的。当然,训练的类型要全面,难度要适中,能力要求要到位,要多动手。

总之,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而不要教师代替思考,要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到自己的进步,不断提高自信心。

教师要做案例分析,反思如何更有效的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5.要注意引导学生大量阅读。

只有大量阅读,才能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知识得到积累。教师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或规定让学生每天自读一篇文章,或给学生提供适量的文章供他们阅读……当然,在让学生阅读时,教师应提出相应的要求,以便学生读有方向,同时也便于督促、检查,最后使阅读落到实处。

教师要制定阅读计划,留出阅读时间,推荐阅读书目(或者让学生推荐)。教师尤其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文章,每周让学生进行一次片段练习,重在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6.要明确作文教学目标,避免走弯路。

A、审题意识。高考作文的审题不可能成为一大障碍,但也不是一眼就能看到底的,需要好好琢磨,细细思辨。只有领会命题意图,才能把握写作思路。

B、文体意识。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平时训练要有文体意识,记叙文就是要有描写意识;议论文观点鲜明,要有思辨意识、哲理意味;散文要有人有事,揭示哲理。

C、结构意识。段落不要分得太零碎,以免给人一种很散的感觉,不要故作高深写“题记”,不要分成“一”、“二”、“三”、“四”,很自然的分成4——6个自然段即可,要文气贯通,一气呵成。

D、“亮点”(创新)意识。一个巧妙机智的构思,一个精彩的段落,一段内涵丰厚的句子,一个有个性的词汇,甚至一个有如诗眼的字,一个非常有特点的标点符号,都可以作为亮点,提升文章的层次。有的考生喜欢故作深沉,故意把文章写得很“含蓄”,缺乏开点题的意识,以致使得观点不亮。要凸显自己的亮点,不怕张扬,不怕“招摇”,把文章的语言美、立意美、结构美发挥到极致。

E、语言意识。尽量“装潢”作文的语言。要进行写好一段排比或一段比喻的训练,进行写好一段逻辑性强的文字的训练,进行写好头一段精辟有哲理的话的训练,进行写出一段生动形象的话的训练。总之,要在语言上“征服”阅卷教师。

首先,学科组要制定详细的作文教学计划。其次,学科组要认真研究课本,从课本中挖掘作文素材,研究课本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写教学反思。第三,教师要整合信息广泛收集资料,编写校本教材。

7.加强集体备课,保质保量完成集体备课。学科组长要制定学科计划,各备课组合理分工,统筹安排科学运作,真正做到教学情况的有效反馈。市教研室会把学科组建设作为重点督导检查的对象。

8.教师要注意制定目标,因人施教。

复习要讲究个性差异,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和特点制订目标,研究方法,使复习带有个性化特点。克服目前教师“过度期望、过分干预、过度包办”的弊病,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层次上有所进步,明确自己的方向,明白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既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以自我为主的学习,又要及时给予关心和指导,譬如帮助学生在确定目标、准备资料、整理思路、检测调控、得失总结的各个环节中,帮助学生了解他自己的迫切需要,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为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能力的建构过程服务,适时进行师生双边活动,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诱发思维碰撞,监控学习的过程,并参与学生的活动,共同探讨、提高。

高三地理教研计划 篇7

高三地理教研计划1

一.工作思路

遵照学校今年本期的工作计划,我们高三地理科在本期的工作思路主要是: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取得20__年高考的优异成绩。

二.工作目标

1.上好每堂课,规范课堂教学。根据20__年考试说明,逐一落实考点。努力完成学校下荙的高考任务。上重点线的人数超过目标上本科线的人数超过要求上专科线的人数超过98%。开展培优和补差的工作关注尖子生力争在20__年的高考中再现地理学科的辉煌。

2.按质按量完成学校在创建工作中所下荙的各项工作。根据教学处和教务处各项工作计划高三地理科要求每位教师完成教育教学档案资料工作(包括教师个人计划、总结、教案、听课本、积分册;教研组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报表;科组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报表、第二课堂活动报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工作80%以上的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覆盖率50%以上;能纯熟制作开发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3.按新高考的要求上好每一堂课,做到考点过关,能力过关。

三、工作要求

在第一轮复习中,坚持从严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教材,建立必修概念系统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全面了解教材,掌握重点。

(2)突出主干,落实基础,做好用好概念系统化。

(3)留意总结,特殊是地理事现象、规律分析与归纳。

2、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集体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掌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聪明。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按学校安排本科组每周于周三下午第八节在五楼教师办公室进行。

(2)上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上好每一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留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课后反思:总结课堂得失,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求进步。

(4)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年轻老师多向老教师学习,共同提高。

(5)遵照学校安排,坚持做好教学常规。

3、全面备考,习题精选、精练、精评

坚定执行学校提出的习题系列化教学要求,对试题要精心组合。从不同的习题难度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上合理安排学生训练时间。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留意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回元强调答题的规范化,地理语言的专业化。提高学生的解题析题能力。

四.工作措施

为荙到今年的高考目标我们高三地理科a组决心: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既要质量、又元数量。清楚措施如下:

1.充分利用每节课,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还是以夯实基础为主,在高考中提高基础分;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力争提高第二卷的分数。为荙到这一目的,我们全体高三教师要齐心协力,共同抓重点,释疑点,收集今年的高考信息。

2.切实搞好培优和补差的工作,培优工作主要由周、罗老师负责,对象主要以第一层次班的学生为主,清楚措施是:关注尖子学生答题的正确规范,上课加大容量;每两周训练一套高质量的模仿试题;与尖子生进行个别谈话

辅导。对基础较差学生的补差工作主措施是,按照考纲的要求落实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衡量高考的成败标准,但是,考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考生的思想负担过重,精神过度紧张,势必影响到考生的知识水平的畸形发挥。临考之际,良好心理状态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好的心态,不要使学生在平时的考试中患得患失,要培养他们大度的心理。

4.加强文科地理的教学,本期文科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一轮专题复习任务、讲练结合,夯实基础,为深圳一模、二模和高考作预备。

5.配合各部门做好各项工作,科组及老师果断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任务。

高三地理教研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以《20__年地理高考考试说明》为抓手,以“两效”为重点,按照学校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狠抓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重视每一堂课,用好每一分钟,发展每一位学生。

二、复习备考策略

1.加强研究,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1)集体研究近5年的地理高考的特点和命题趋势;

(2)重点分析近5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对地理复习备考的启示;

(3)研究20__年地理考试说明,把握好复习的方向,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

(4)研究学情、学法和教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提高复习备考的有效性。研究学情,既需要了解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上、不同的学习阶段中,知识上存在的疑点和难点、能力上存在的弱点和缺失、心理上存在的困惑和障碍;也需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研究训练题和解题技巧,通过高质量训练题的做答,提炼出解答同类试题的技巧和方法,具备纲举目张的能力。

2.注重复习备考的计划性

(1)总体目标

强调基础知识重点化、重点知识考点化、考点知识网络化、网络知识习题化和习题知识全真化;要求学生对学科内容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以不变的知识点应付多变的题型和能力考查

(2)阶段目标

第一轮复习2月底前结束,形式为章节单元复习,注重双基,查漏补缺,彻底清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使知识系统化。

第二轮复习从3月到5月中旬,形式为专题复习,根据高考的重点、热点内容,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按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在联系划分专题,深刻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培养分析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能力,提高综合能力。

第三轮复习从5月中旬到5月底,形式为冲刺复习,查看已做试卷中的错题,抓住主干知识,重视地图,关注热点和焦点,讲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3)学生目标

淡化平均分,追求与其它四门功课的匹配率,紧紧围绕达标率,死盯“边缘生、临界生”,大打盯人战术和感情攻势,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3.夯实双基,把握复习备考的根本性

(1)列出知识清单,扫清理解障碍

自然地理注重理清概念、原理,提炼原理;养好良好的学习和解题的习惯。人文地理关注事物发生背景、产生原因、引起的后果以及应对的策略。

(2)结合高考试题,指出考点要求

通过历年高考试题的做、讲,明确考点的能力要求,突出重点考点、高频考点、变化考点和与热点结合紧密的考点,将考点问题化,或以关键词填空等形式,引导学生看书并掌握。

(3)联系区域地理,完善知识网络

教师要充分重视利用地图,重视对各种“图”的专题训练,提高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与推理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联系能力,逻辑思维及空间思维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与运用,抓住重点骨干知识,突破难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复习过程中不留盲点,重点放在梳理知识系统,强化知识的逻辑性与层次性。

(4)精讲精做习题,透析解题思路

“精细化练习”即追求精益求精、精雕细凿,在讲与练的关系上,更加注重以练习为主线;在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上,更加注重练习的质量;在练习的过程管理上,更加注重练习的全程管理;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更加注重学生解题的过程体验。要做好选、批、评、补、等环节。

自然地理要善于运用显性的条件,挖掘隐性的条件,并学会联系和转换,准确的反馈和遴选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从而达到正确解题的目的。人文地理特别要训练学生提高针对性的答题,规范用语,用地理术语表述的能力。

4.重视落实,加强复习备考的实效性

(1)要循序渐进。“知识——能力——综合素质”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复习中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对学生要求太多太高,使之手忙脚乱,无所适从。从第一轮复习到第三轮复习应统筹兼顾而又各有侧重,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并让学生明白每一阶段复习的主要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以便其自我观照,及时跟进。

(2)要抓好常规。即要求学生平时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及时预习、复习和完成练习,制定好计划,认真反思试卷、勤学好问、建立错题集等。

(3)要讲练结合。从掌握知识,到知识内化为能力,能力升华为素质,光靠讲是做不到的,每一步都必须辅之以必要的练习,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是训练出来的。必要的练习可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知识。一般而言,高三复习备考中,除每节课课堂上要有针对性的练习之外,每一单元或专题复习结束后也需做一次系统的练习。此外,还可通过周练、阶段性调研卷和模拟考试来进行训练。当然,无论那一种形式的练习,选题都须尽量科学规范、合理适度,并针对疑点、突出重点、折射热点;讲评必须及时精炼,有的放矢,多讲方法和过程,多点拨少包办;对于失分较多的知识点,还要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补救性的训练。

(4)要加强辅导。这主要包括学法指导、考法指导、心理辅导。采取的形式,既应有集中辅导,更要有个别辅导;既要渗透在平时的上课的过程中,也要抽出一定的专门时间进行辅导。其中,特别要重视地理薄弱学生的辅导,对地理薄弱的辅导对象,采取面批,谈话等方式进行辅导。不仅要辅导其学习,还要关心其生活、心理;辅导的内容,不仅要帮助其提高学习水平,还要帮助其改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总之,要通过老师的辅导,让更多的学生在高考前达到自己应有的学科水平高度,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使地理学科的弱者不弱,强者更强。

三、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周次节次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周考出题顺序

16专题1:地球与地图、地球的运动规律 郭 周26专题2:大气的运动规律 周 郭

36专题3:水循环与水运动、自然灾害 杨 范

46专题5:地壳循环的原理与地壳的运动规律 范 杨

专题6: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郭 周66 专题7: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8:人口城市与交通问题 周 郭

76专题9:(农业、工业、商业、交通等)区位因素 杨 范

86专题5:区域可持续发展 范 杨

96专题11:区域定位与区域地理郭 周106专题12:热点问题与四川乡土地理 周 郭

116回归课本,查看错题集 杨 范

126回归课本,查看错题集 范 杨

136学生自由复习,教师答疑,解题指导、心里疏导郭 周根据放假以及学校的月考等的安排,可有适当的调整。出题人为前,审题人做题人为后者,且包括完成每个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筛选、习题筛选等。

高三地理教研计划3

一、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教学是面向高考的教学,因此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及2019年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及本届学情为依据制定本计划。

二、教学目的以培养能力为主导,考察学生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所学课程内容能够融会贯通,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是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现象,学以至用。

三、具体复习计划及对策

全高三复习分三轮:

第一轮复习,从20__年7月底到20__年3月底,通读教材,主要是基础能力过关。

复习对策:1,对照考纲,夯实基础不遗漏,扫清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地理知识都进行梳理和归纳,使之系统化。

2,分析近年高考的新变化,把握高考脉搏;

3,实行滚动复习,做到适当回顾,合理练习(复习过的内容),提升应用能力。

4,全面阅读教材,掌握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5,狠抓落实,特别注意目标生中地理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

6,合理安排考与练,引导学生注意总结归纳考试和练习中反映出的自己在知识、能力及方法上的缺漏,在日后学习中注意调整提高。

第二轮复习,20__年3月底至5月中,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能力提高

.复习对策:本轮复习可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专题为基础,以区域为平台,通过加强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全面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1,自然地理原理的图式化:自然地理的很多原理,其实都蕴涵在某些图式中,而图就在课本上;

2,人文地理思维的模式化;

3,热点区域联系的自然化:

(1)不盲目追逐热点;

(2)多联系自然地理特征,少联系人文特征.第三轮复习:20__年5月中至5月底,注重查漏补缺和解题技巧的培养。

复习对策:注重,精选练题,回归课本,个别辅导.1、抓主干知识,纲举目张。

2、重地图,抓区域核心。

3、重原理,讲解题思路。

4、关注热点,了解热点问题的地理背景。

高三地理教研计划4

一、指导思想:

本组继续以推进中学地理素质教育为工作中心,以新课改教学理念为指导,加强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手段、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研究探索,切实落实学校对教研组的各项工作要求。以继续创建优秀教研组为动力,团结组员,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努力使地理教研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工作重点:

1、加强集体教研和集体备课

通过集体备课,研究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重难点、教法、学法、能力培养、练习测试,研究新课如何导入,知识如何落实,能力如何培养,课标如何实现,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备出更多更好的精品课。发挥集体智慧,齐心协力,并和教学反思活动紧密结合,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2、认真作好听课评课活动

本学期,学校继续实施示范课活动,借助公开课比赛,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鼓励教师跨科听课,借鉴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推陈出新,组员之间要形成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力争形成一个高素质的教研组。

3、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来完成。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求知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策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使学生获得分析、综合、评价、概括、比较等各种能力。教师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体验,让学生掌握接受、探究、质疑、讨论、体验等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能力与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教师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活跃状态。

4、继续重点抓好图示教学法课题研究工作

地图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工具,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图示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图形或图象来揭示地理事物现象或本质特征,以激发学生跳跃式思维,加快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方面的研究

①读图方法研究 包括学生读图习惯的培养,各种类型地图、图表的读法,读图形式的利用,读图能力的提高等等。

②、多媒体地理课件的实用性研究、地理课件的制作、传统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等。

③、创建切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高效课堂模式研究,教研组会上多安排高效课堂研讨的内容,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做好这方面的研究,做好计划安排。

高三地理教研计划5

秋风送爽,硕果飘香。又是一个新学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二34、35、36及初一48、49共五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我根据各年级地理学科的特点,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参考、推行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任务

1、初二:本学期新授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湘教版)——《中国地理》(八年级上、下册)。

2、初一:新授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

三、学生情况分析

总体上讲,初二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地理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课堂讨论较激烈,具备一定的学习自觉性,求知欲较高。课堂气氛好,学生思维灵活;当然,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目的不明确,成绩不理想。

四、教材分析

1、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教材内容是中国地理为主,分为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区域差异四大部分。八年级地理上册表现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教材更多篇幅的图片和活动的训练。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这就需要在教学上处理好整体与差异的关系。

例如:我国的疆域面积居世界第三,但东西和南北都跨度很大,带来了冬季气候上的南北差异也带来了东西的时间差异。

例如: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但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境存在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降水的差异。自然环境的差异带来了各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北方地区的能源与工业,南方地区的商业与农业,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与畜牧业,青藏地区的高寒景观各具特色形成了四大地区差异。

又例如: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资源的总量都居世界前列。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东西差距较大,许多重要的资源分布不均,在利用的过程中出现极大的浪费。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可更新能源,保护好现有的能源是我们在这一章节不可忽略的主题思想。

2、八年级地理下册主要学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内容,介绍了中国的农业、工业、高技术产业、交通运输业以及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分为经济发展与区域地理两大板块。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

发展中的作用。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在区域地理中,从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三个角度来认识我国的各个区域。

a.位置与分布:

运用地图和资料,叙述区域的位置、范围,描述地形类型及特点。叙述气温、降水的分布概况,归纳气候特征;叙述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b.联系与差异: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叙述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根据有关材料,运用分析,对比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的地理差异。

c.环境与发展:

根据资料分析区域内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知道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料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区域地理中重点掌握北京市、上海市、台湾省、香港、澳门、湖南省区域地理内容。

3、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教材内容分为五个大的板块:认识地理学科、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在内容上表现出:从地球环境到人文环境,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环境的知识结构。从地理知识的体系中看,主要以全球、世界为出发点,讲的是整个地球、整个世界的地理知识,即表现地球环境的整体性,也不失地理学科区域性的特点。每一章节内容都有突出发展性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观点。从现代教学的体系中看,众多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探究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一个个设计巧妙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渴求性。真正体现了教材的可读性。

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教材结构也分为:导读、正文、阅读、活动和图片五大部分。

导读内容在每一大章的前面,介绍了每一大章的核心内容和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虽然篇幅不大,但也足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

正文部分大约占整个教材的二分之一左右,主要叙述地理知识的概念和一些地理事物分布,是教材的主体内容。

阅读是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对一些地理事物进行专题性较详细的介绍。

活动部分的内容是对教材的更深一部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图片可分为专题地图、示意图和景观图,是地理教材的核心内容,也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如何教会学生在图中提取地理信息,从而获得地理知识,是一位地理教师主要传递知识的任务和目标。

例如:读p16图2-5地球的基本数据图,需要完成以下的任务: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的描述地球的大小。

而不是简单告诉学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的结论。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读图的习惯,对教材中每一幅图不只是看一看图例,而是要了解这些图例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分布的状况和为什么会这样分布。每一幅图都表达了一种或几种地理的事物以及这些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

教学建议:

七年级地理可以讲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开始,把握了教材结构各部分的主要问题是关键。从看图说话入手来学习地理,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和技巧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的主要任务。

要学会看图,首先要知道图中每一个元素讲的是什么,主体元素的背景是什么,背景与主体元素存在一个什么关系?

例如:p3图1-1和图1-2两幅图是展示给学生的最早两幅图,要学会用地理的眼光是看这两幅图。第一,这两幅图中的运动员在做什么?他们在什么地方?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在我国哪个省可以找到适合做这些运动的场地?他们能互换场地吗?为什么?所以这两幅图不仅仅是指的运动员的活动,而且揭示了开展这种活动的地理环境以及运动与环境的必然联系。

例如:p9图1-15和图1-16,教学目的不是由教师告诉学生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而是引导学生们去仔细观察这两幅图在面积大小、内容详简方面有什么不同,再对比一下两幅图的比例尺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最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从以上两组图的教学也可以表现出从单图的阅读到图与图的比较;从观察图的内含到归纳地理事物的规律,学生在学习地理的同时得到了认知方面的飞跃。

在学习教材过程中还必须与新课程标准进行对比。也许选用的教材会有所不同,但课程

标准是一样的,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一样的。

五、教学总目标:

1、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得到发展。

2、成绩: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争取没有不及格学生。

3、中考目标:人平分90以上,综合成绩排名力争株洲市前2名

六、措施

1.教学中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2.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3.教学中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要做到精选、精练,鼓励微型试题。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4.重点热点抓辐射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习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习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5、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搞好集体备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讲究练习的实效性。

6、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7、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8、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9、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0、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总之,在本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向学校、学生、家长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初二教材内容 课时 初一教材内容 课时 2 1-1中国的疆域、1-2中国行政区划 3 让我们走进地理 2 3 1-3中国的人口、1-4中国的民族3 地球的形状 2 4 1-5中国的地形 3 海陆分布 2 4 2-2中国的气候 3 世界地形 2 5 国庆放假 6 2-3中国的河流 3 海陆变迁 2 73-1自然资源概况、3-2土地资源、3-3中国水资源3-4中国海洋资源 3 世界的人口 2 8 4-1秦岭-淮河线4-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3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2 9 4-3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3 世界的聚落 2 10 期中考试 3 期中考试 2 11 八年级下 3 天气和气候 2 12八年级下 3 气温和降水 2 13 八年级下 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14 八年级下 3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2 15 八年级下 3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216 八年级下 3 国际合作、国际组织 2 17 期末复习、考试 3 期末复习、考试 2 18 期末复习、考试 3 期末复习、考试

上一篇:王安石的梅花赏析下一篇: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