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组织生活心得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团组织生活心得(精选8篇)

团组织生活心得 篇1

九十年光辉岁月,九十年风雨兼程,九十年新旧交替,你是不变的主题。而听从祖国召唤,顺应时代要求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青团员不变的使命和责任。共青团,在你建立九十年之际,我们举办了以“五四建团九十周年”为主题的团组织生活,让我们知道青年人应该志高而远,百折不挠,我们青春的脸上应该时刻洋溢着朝气、自信。活动中主持人简要介绍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并领导的一个具有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接下来由封义先,李青格,曹永为大家倾情演唱他们准备好的歌曲,李青格的一首金沙的《他不爱我》唤醒了我记忆深处的情感,是不是每份纯真的爱情总是让人觉得很美好,封义先带有地方特色的粤语歌加上深情的语调给人无穷的回味,连平时略带羞涩的曹永唱起歌来都显得很有味道。

接下来的游戏《爱来不来》环节模拟了娱乐节目《非诚勿扰》,由幽默风趣的卢卫,石飞主持,五位女嘉宾,五种风格,什么毕婷婷,兰花花,看不上你,高小月,不差钱等,雷人的介绍,搞笑的对话,令大家捧腹大笑,还有五位男嘉宾也很给力,王蒙扮演了一个见钱眼开的角色,一上台直奔富婆而去,结果一不小心就被大家全部灭灯,惨败而归,后面的四位男嘉宾机灵了许多,充分介绍完自己后才表露心意,除了力宝贝没有牵手成功,其余几位都成功的牵手,虽然只是个游戏,但大家如此高的默契度确实让我诧异不已啊。

游戏环节让大家放松了心情,大家笑声连连,提问过程中状况不断,引发一次次的哄堂大笑,并在游戏中体会团结和合作意识,游戏结束后,获胜的同学还获得了棒棒糖,果冻等精美礼品。时间过的很快,临近结束时,杨衡,高月的智力大开发环节真是让大家是“头疼不已”啊,绞尽脑汁都想不出答案,知道答案后大家中有一个反应,咋能这么简单哩,还记得最清楚的一个是“东边有战事”打一个地方,我当时一直想东部地区以东开头的地方,不一会曹永一句“西安”,我才恍然大悟,东边有战事,反过来不是西边很安宁嘛,哎,只管自己思维定式啊,不过很高心我还是很努力的抢答对了一道。

团组织生活心得 篇2

为了对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和把握, 探索提高高校党内组织生活实效性的途径, 2014年3~8月, 课题组对昆明医科大学、云南省中医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5所高校开展了有关党内组织生活现状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 发放问卷600份, 回收568份, 回收率为94.67%, 其中有效问卷567份, 有效率99.8%。本次调查数据的录入及分析均使用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问卷围绕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基本内容来设计, 包括相关制度、形式、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内容。

一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现状

1. 高校党内组织生活开展的频率

从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开展频率来看, 时间间隔应该缩短, 次数应该增加。以“您所在单位支部平均多长时间过一次组织生活”来调查, 有275人认为所在党支部一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就会开展一次, 占48.5%;有165人认为所在党支部两个月会开展一次, 占29.1%;有127人认为所在党支部三个月或超过三个月开展一次, 占22.4%。按照《中国共产党生活制度》中有关组织生活的规定, 正常情况下, 党小组会每月召开一次, 党支部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 党员每学期参加一次支部民主生活会, 所以根据调查结果和有关文件规定可知, 调查对象所在单位支部党内组织生活的时间间隔还应缩短, 次数还应增加。

2. 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高校党内组织生活内容比较丰富, 形势也比较多样。以“所在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来调查, 有409人认为是学习理论时政, 占72.0%;有381人认为是党员发展转正审批大会, 占67.1%;有297人认为是上党课, 占52.3%;有253人认为是学习讨论业务知识, 占44.5%;有215人认为是文体活动, 占37.9%;有101人认为是外出参观考察, 占17.8%;有86人认为是志愿服务, 占15.1%, 有34人认为是其他, 占6.0%。

3. 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效果

从每次参加的人数来看, 活动都能保证半数以上的同志参加。就“所在支部经常参加组织生活的人数”来看, 有112人选择全部到, 占19.7%;有423人选择半数以上, 占74.7%;有32人选择不到半数, 占5.6%。从所在单位党支部开展的组织生活活动效果的调查显示, 大部分调查对象对活动效果比较满意。对所在党支部的活动效果, 有117人认为效果很好, 占20.6%;有314人认为效果较好, 占55.4%;有123人认为效果一般, 占21.7%;有10人认为效果较差, 占1.8%;有3人认为效果很差, 占0.5%。

4. 普通党员主体地位的体现情况

从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因来看, 选择“活动确实有意义, 自己很愿意参加”的调查对象有279人, 占49.3%;选择“党内制度要求必须参加”的调查对象有246人, 占43.4%;选择“看在活动组织者的情面上不参加不好意思”的有31人, 占5.5%;选择“其他原因”的有11人, 占1.8%。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调查对象或主动或被动都参加了党内组织生活。

从给所在党支部提建议的方式来看, 有49人通过网上提建议, 占8.6%;有301人在现场提建议, 占53.1%;有83人书面提建议, 占14.6%;有43人通过打电话提建议, 占7.6%;有91人没有提过建议, 占16.1%。现场提意见成为大部分人的选择, 但还有少数同志没有使用好自己提意见、建议的权利。

从自己在支部组织生活中发言的情况来看, 选择“每次都积极发言”的有171人, 占30.3%;选择“依主题而定, 感兴趣的才发言”的有349人, 占61.4%;选择“基本不发言”的有47人, 占8.3%。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调查对象或主动或通过引导能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能保障自己在组织生活中的主体地位。

二高校党内组织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组织生活缺乏计划性

部分党支部不能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前对组织活动进行科学规划、周密安排, 没有明确每个阶段活动的时间、内容和形式, 随意改动活动内容, 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导致组织生活不系统、不规范。在调查过程中, 少数高校党支部没有制订党内组织生活的计划, 部分高校党支部虽制订了相关活动计划, 但执行起来随意性较大。在调查中, 部分支部书记表示, 鉴于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自身发展以及其他行政性、事务性工作, 党支部组织生活没有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内容和形式。通常支部生活的开展会选择大家都比较空闲的时候, 但事实上会存在一定时间内大家一直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 支部活动一推再推, 等到稍微空闲, 支部活动就一次又一次召开。这样虽能保证组织生活的数量, 但在质量的保证上还有待加强。

2. 组织生活缺乏创新, 形式单一

党组织生活的内容老化、活动形式单调是目前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突出问题。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 面对新形势对党建工作特别是党内组织生活的新要求, 部分高校党务工作者还习惯于以老眼光看问题、以老办法抓工作, 在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组织策划和内容设计上与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结合不够, 党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党的组织生活还基本停留在听报告、念文件的水平上, 组织生活的公式化、形式化现象严重, 且形式单调, 内容枯燥乏味, 导致支部成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甚至出现有的人干脆不参加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从集中学习的情况看, 当前大部分高校党组织在理论学习、时政学习和上党课方面还通过阅读、看新闻等传统方式来获取时事政治信息, 花费时间长, 信息量小, 内容重复交叉, 降低了学习者的新鲜感, 使党员对集中学习感到厌烦, 学习效果普遍不佳。参观考察本是一种比较好的活动方式, 但由于普遍不进行总结、反思, 致其沦为纯粹的旅游休闲活动。从组织生活的内容看, 不少支部开展组织生活时, 搞得最多的是参观考察和休闲娱乐活动, 而很少开展学习、服务、报告、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活动。党组织生活变成“缴缴党费, 读读文件, 看看片子, 碰碰杯子”, 内容与形式不够丰富, 组织生活流于形式, 参与者态度淡漠, 参与积极性不高, 严重削弱了党组织在思想政治上的优势。

3. 组织生活质量不高

调查中, 被调查者在对所在单位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活动效果进行评价时, 认为“很好”的有117人, 占20.6%;认为“较好”的有314人, 占55.4%;认为“一般”的有123人, 占21.7%;认为“较差”的有10人, 占1.8%;认为“很差”的有3人, 占0.5%。本次调查的对象来自云南省部分在昆高校, 除了一所高校只有一个校区外, 其他都是多校区、多模式管理。加上近几年高校扩招, 高等院校在招生规模、办学规模双扩大的背景下, 以往一个党支部只有几个人的情况已不多见, 党内组织生活开展存在较大困难。调查过程中, 某教师支部书记反映, 现在教师忙于多校区授课和自己的科研, 大家时间不一致, 开展一次支部活动都存在一定困难, 更谈不上创新。某教师支部支委反映, 自己所在的支部原来一个月收一次党费, 但很多老师一个月都不能见上一面, 只好调整为一季度收一次党费。虽两位老师谈论的是个别现象, 但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高校扩招、多校区管理背景下, 高校党内组织生活仅能完成规定动作, 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提高高校党内组织生活实效性的对策

1. 加强教育引导, 在强化主业和主体意识上下功夫

第一, 在强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主业意识上下功夫。牢固树立主业意识是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 也是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质量的根本前提。提高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 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关键, 必须切实负起抓党建的责任。一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提高对开展党组织生活重要性的认识。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要充分认识到, 党组织生活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 加强对党员教育和监督, 增强其党性观念, 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重要组织措施, 是保障党员权利、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途径, 是党内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活动, 从而提高其抓党组织生活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要把开展党组织生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定期签订工作责任书, 强化党组织负责人的主业意识。测评党员群众对党建工作、对党组织生活的满意度, 并把其作为党组织负责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 对无所作为的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落实问责制。三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必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带头参加组织生活, 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 要主动向党小组 (党支部) 汇报思想动态, 自觉将自己置于党组织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之中。

第二, 在强化党员意识上下功夫。在日常工作中, 加强对党员角色意识、使命意识、宗旨意识和执政意识等的教育, 使其明白, 身为一名党员, 必须坚持为师生服务, 把为师生服务当成自己的使命、追求, 心甘情愿地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把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要教育党员充分认识到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党章党规的组成部分, 是党员接受党的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途径, 能否严格遵守组织生活制度是党员组织观念、纪律观念的重要体现;要教育党员了解组织生活的性质和特点, 认识七项制度的内容、要求和程序, 明确作为一个党员如何积极遵守、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制度, 养成在党的组织生活中自觉按制度办事的良好习惯和风气, 广大党员的意识提高了, 组织生活制度才能有效落实, 形式才能进一步创新, 组织生活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取得实际效果。

第三, 在强化党员主体意识上下功夫。党员是党的一切活动的主体, 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实践中居于核心地位。党员过组织生活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其主体意识是影响组织生活质量的根本因素。开展党的组织生活要以党员为主体, 依靠党员, 为了党员, 从而激发党员的主人翁精神, 调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组织生活形式, 就要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在传统的组织生活中, 支部书记通常是组织生活的中心, 支部书记说了算, 一般党员是受教育者。因此, 要加强教育, 切实提高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自觉性, 解决好当前一些党员主体意识不强的问题, 特别是高校师生党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缺乏参与党内事务和民主生活的积极性, 缺乏对党的事业负责的主人翁意识。要充分利用理论学习的机会, 组织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相关规定, 使广大党员认识到, 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是党组织加强对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 是提高党性觉悟、增强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 也是增进党内团结的重要保证。对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 要认真进行教育帮助, 使其自觉接受组织管理。要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 坚持“少讲成绩、多讲问题”“言者无罪, 闻之足戒”的原则, 按照党性的要求, 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营造开诚布公、畅所欲言的氛围。

2. 加强改革探索, 在创新活动方式上下功夫

党组织生活要与时俱进, 把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融为一体, 使活动形式更富有时代气息, 更好地为内容服务。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都要从各自的特点出发, 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职责, 努力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必须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改进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 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此, 紧紧围绕“规范、开放、创新”等关键词, 按照组织生活“有主题、有讨论、有共识”的要求, 高校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工作实际, 针对组织生活中的薄弱环节, 勇于改革探索, 不断挖掘资源, 探索出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党组织生活方式。

第一, 结合多校区、多模式管理, 可以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开展支部生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成为高校师生沟通交流不可或缺的媒介。要积极探索运用网络开展党员教育、互动交流的组织生活, 将党的知识、不涉密的党内文件和有关的学习资料等及时地、有计划地在网络上发布, 让党员们通过网络随时阅读、学习党的知识, 讨论党的事务。这不仅能激发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还可拓宽党员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不断扩大组织生活的覆盖面。辅导员还可以通过班级QQ群及时传递信息;平时师生间可以通过邮箱发送邮件, 传递资料;飞信、微信也成为高校教师管理学生的重要渠道。鉴于党内组织生活的严肃性、纪律性, 每个党员必须在党的一个组织中过组织生活, 但多校区、多模式管理的现实促使我们利用互联网的联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将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开展支部生活, 通过远程在线视频参加组织生活, 通过在线语音来发表意见和建议。

第二, 结合专业实际, 增加党内组织生活的场所。高校党组织主要由教书育人的教师党员群体构成, 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传统组织生活的场地主要是会议室或教室, 事实上组织生活的开展可以结合高校各支部教师的专业实际, 将相关的活动安排到实验室中或社会现实场景中。例如:昆医护理学院党支部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相关的支部生活可以到医院、社区, 真正为百姓服务、为患者服务。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教工党员的文化、专业、智力优势, 到实际生活中去, 既能增强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又能增强大家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并在实践中增强党性锻炼。

第三, 创新方式方法, 使教育内容入心入脑。调查中, 在问到“您觉得党的组织生活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展更合适”时, 认为“严肃认真地学习和研讨”的有125人, 占22%;认为“随意畅谈”的有200人, 占35.2%;认为“结合相关单位建设发展问题开展讨论研究”的有242人, 占42.6%。可见,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勇于改革探索, 活跃组织生活形式, 在重点与特色工作中发掘新亮点。在这方面主要是变被动教育为互动教育、变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变灌输教育为研讨教育, 切实防止出现“就党建抓党建”或一味地“娱乐化”“业务化”的现象, 努力做到“三个增强”:一是增强组织生活的时代特征;二是增强组织生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三是增强组织人员实现角色互换的实效性。转变这种组织生活形式, 可采取党员轮流主持、轮流授课的方式, 使党员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从角色转换中唤起党员的参与意识, 发挥每个党员的主观能动性。这样, 既能培养党员的参与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荣誉意识, 又能提高党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3. 加强理念引领, 在增强组织生活实效性上下功夫

第一, 要以先进理念引领, 找准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 面对改革开放的新情况、新问题, 要找准高校党内组织生活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 突出组织生活内容的新颖性。具体来说, 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及时向全体党员传达新信息和国内外重大新闻, 积极创造条件,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党员对新时期党的性质、宗旨、目标和任务有新的认识, 对党充满信心, 更加热爱教育事业, 积极主动参加党内组织生活。二是内容上要紧贴时代、紧贴现实、紧贴基层。我们应当顺时代的潮流, 力求组织生活内容新颖, 树立创新意识, 组织党员学习十八大理论, 并紧紧联系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 让党员们能感到学习的乐趣, 有话可说, 有情可抒。三是要与高校教育教学特点紧密结合。牢固树立“融入教学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意识, 在组织生活里, 应千方百计地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学习, 组织党员听评课, 举行党员教学比武活动, 探讨教学疑难问题, 交流教学经验, 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把党的组织生活与教学融为一体。同时, 使党员们认识到组织生活不仅能使思想得到陶冶, 而且能使业务得到提高, 为党员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四是要与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党员是师生的榜样, 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体现在每个党员身上, 若全体党员都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就能带动了全体师生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奋刻苦的良好风气。在组织生活里要大力宣扬师德先进事迹, 通过党员师德演讲、师德知识问答、教育个案分析、党员论文答辩、专题学习、党员讲坛及主题实践、义务劳动等内容, 突出党员的先进性与先锋模范作用, 丰富组织生活形式, 使其提高认识。要改变以往党组织生活死气沉沉的局面, 将其从读文件、报纸中解放出来, 使组织生活内容充实, 增强党员教育有效性。

第二, 丰富组织生活内容, 增强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当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组织生活的内容, 在传统组织生活内容的基础上, 把富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 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研究解决当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等纳入党组织生活, 进一步丰富党组织生活的内容, 增强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实效性。一是组织生活要突出思想性和政治性。把组织生活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坚持“三会一课”, 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培训、党课、专题辅导、座谈讨论等活动, 把党员思想汇报、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党课教育等作为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 对党员严格教育、严格要求和严格管理。二是组织生活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对象、思想理论和观点, 针对焦点、热点问题和普遍性问题, 要注重联系本单位、本部门改革发展的实际, 紧密结合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坚持解放思想, 以改革的精神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从而不断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三是组织生活要注重实效性。组织生活要掌握时机, 紧密配合当前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工作, 通过主题活动、讲座等形式, 围绕教学科研、医疗保健、后勤保障、社会服务、就业培训等师生党员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开展党组织生活, 解决党员、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密切党群关系, 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四是组织生活要具有预见性。所谓预见性, 就是善于抓苗头,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切从实际出发, 结合具体事例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组织局.党的组织工作问答[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2]伍锦昌.提高高校党组织生活质量的创新探索[J].高教论坛, 2006 (1)

[3]李雁.增强高校党的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J].科教文汇, 2009 (18)

[4]杨大钧、于祥成、刘志云.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的辩证思考[J].文史博览 (理论) , 2010 (9)

[5]蒋秀碧.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考试周刊, 2012 (7)

[6]陈志峰.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的基本路径[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

[7]陈志峰.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问题研究[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

引入生活实例,组织实验探究 篇3

一、引入生活实例,理论联系实际

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其次,由新课程标准看,注重回归生活,要求教师沟通知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将问题生活化。再者,由高中生物教材看,不少内容贴近实际,蕴含着丰富的生活背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深刻认识生物概念与原理。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入生活实例,如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材料,或者引导学生活用知识进行小研究与小制作,从而让学生感受生物学习的乐趣,激活学习热情。

比如教学《细胞呼吸》,分析有氧呼吸时,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日常生活现象:①为什么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呢?②甜玉米放久了味道会变淡?……(呼吸作用中:消耗糖类等有机物)分析无氧呼吸时,思考:①做完一些高强度体育运动后,为什么第二天会感觉肌肉发酸?②苹果放久了会散发出酒味,说说原因。……另外,本课教学后,教师可进行深化拓展: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则称为发酵。比如乳酸菌发酵:乳酸菌;酒精发酵:酵母菌。教学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果醋等,既给学生创造了自我展示的机会,也让他们观察生活,发掘微生物知识,做中学习。另外,生物与医疗保健有着紧密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保健知识,形成正确的生活与饮食习惯。比如教学必修一《身边的生物科学》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健康问题及其预防措施,并认识生物科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再如分析细胞膜成分时,可呈现肿瘤医院有关检验报告单,表明癌细胞膜成分的变化影响了癌细胞恶性增殖与转移。或者结合生物,分析环保方面的知识。如学习必修三身边的生物科学时,首先呈现有关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特点。接着,引导学生观看有关图片,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这些物种的灭绝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何要保护濒危动物?我们又该怎样保护呢?而后呈现外来物种的入侵、严重的水体污染、环境恶化,青蛙畸形比例逐步增加等一些图片,让学生明白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学会科学合理的保护动物,形成环保意识。又或者利用花卉的培育、饮料研发等例子,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经济活动的联系,感受到生物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更有学习热情。

二、组织实验探究,增强感知体验

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利用生物实验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也可以利用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探究能力,使其自主发掘生物规律,形成科学探索意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应试教育影响,不少教师侧重知识讲解,忽视实验课,或者以教师演示实验或验证实验为主,没有给学生自主探究空机会,难以满足新课程提倡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因此,在高中生活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实际,组织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动脑,学习知识,并将知识内化成能力。

如教学《光合作用》时,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说说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以及获得产物。思考:倘若没有了阳光,绿色植物是否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否能够生成有机物?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为了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实验,教师可要求学生前一天用纸片把叶子一部分遮住,上课时将叶子拿回实验室继续进行实验。在课前实验中,不少同学们不清楚为何如此做,因此,在课堂实验中,教师可引导他们回顾实验过程,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何如此设计。①将植物在黑夜中放上一晚。②用黑纸片遮盖叶子的一部分。③摘叶去纸放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叶绿素。另外,是否可以直接加热装有酒精的小烧杯?④清水漂洗,将叶片置于培养皿中,再滴入适量碘液,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而后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叶子需要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光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同时,实验探究活动不能局限在课堂内,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课后探究,既有研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还可以是一些观察制作类实验。比如学习《生态系统的稳态》时,布置课后学习任务:制作生态瓶,同时观察与记录生物的生活时间,还可借助相机等拍下有关照片。

九月份团组织生活心得体会 篇4

为了深入贯彻和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勤修德的态度,九月份以“学习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团组织生活在本月22日在3306展开。

关于团组织生活首先要做的就是唱团歌了,一曲嘹亮的团歌为这次活动拉开了序幕,然后是观看一些关于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一些小视频以及讲话的具体内容,他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年一代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是当代青年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健康成长、建功立业的行动指南。同时,他们也针对各自行业对青年工作提出了建议,纷纷表示新时期青年要明确各自行业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行业问题的宣传、教育力量,同时要明确责任感和使命感,善于发现问题,激发斗志从而解决问题。就团组织而言,也要把对青年的关爱落在实处,做好顶层设计,打造发现、引导青年人的优秀产品。随后是同学朗诵以及做一些小游戏,通过游戏来让所有同学打成一片,使我们能够更加团结,一起努力。

党组织生活心得体会 篇5

——大学生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此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观的内涵和要求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每个党员的光荣使命,也是每个党员应当践行的责任。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如何做到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结合对“限塑令”实施状况的调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

发展是硬道理。全面的发展观要求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为此,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要求我们改变以前那种发展模式,不能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中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全国每天使用的塑料袋超过30亿个,仅买菜一项,每天就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巨大的需求量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效益,而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同时,调查与科学研究显示,商场赠送的塑料袋主要都是不可降解的,如果用作垃圾袋,将严重危害环境。所以,限塑令的出台可以说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举措,也是坚持全面的发展观的举措。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

“限塑令”的实施,不仅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对于塑料袋生产厂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机遇。是否实施、怎样实施“限塑令”,不仅对于塑料袋生产厂家有着重要的的影响,对于超市、商场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限塑令”切实有效的落实,需要政府的监管,如何使得限塑令不成为一纸空文,是政府所要面临的考验。可见在“限塑令”的实施过程中涉及多方利益,如何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直接关系到限塑令的实际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科学的看待各种利益冲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使限塑令能够真正得到贯彻实施,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再次,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引导消费者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国务院办公厅是于2008年1月8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对塑料袋的生

产销售使用作出了具体规定,以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生产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购物袋,引导、鼓励群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通知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商家一律不得为顾客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国家的这一举措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心得 篇6

坚持提高站位,责任落实到位。把主题教育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推动党中央和区党委决策部署在林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周密谋划部署。以市委书记马升昌同志为组长的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全市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提前谋划部署,市委常委班子成员先行学习、先行检视、先行整改,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要求成立领导机构,组建工作专班,党委(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主题教育,形成了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局面。强化督促指导。全市各级巡回指导组,针对不同层级、不同行业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督促指导各领域各行业主题教育扎实推进,总结研判主题教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累计发现问题407个,提出意见建议444个,帮助解决问题261个,确保各级各部门主题教育方向不偏离、效果不打折。营造舆论氛围。深入宣传中央和区党委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精神和部署要求,对主题教育进展情况及成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宣传报道。用好新兴媒体,确保网上网下有林芝声音、有党员身影。同时,通过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举办书画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参与,积极营造学用新思想、奋斗新时代的浓厚氛围。

坚持紧扣主线,学习教育到位。紧扣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采取“四学”模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领导班子带头学。市委常委会集中学习21次、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23次,对区党委明确的6个专题和市委自选的3个专题进行集中研讨,马升昌同志既作带头发言又作主持强调,其他班子成员分别作重点发言。市委对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传达和研讨,马升昌同志围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了专题辅导。走进基地实地学。充分利用波密红楼、察隅县英雄坡纪念园、鲁朗知青点等18个红色教育基地,推出3条党性教育精品路线,开展重走十八军行军路、观看红色电影、参观林芝军分区军史馆、中共一大图片展览馆等党性教育实践活动,组织42名村党支部书记赴井冈山革命圣地开展党性教育,将红色元素注入主题教育。身边典型引领学。组建宣讲团广泛宣讲“时代楷模”卓嘎、央宗姐妹和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高荣、自治区“时代楷模”“优秀共产党员”索朗朗杰等先进事迹,受教育群众达3万余人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三会一课”普遍学。将主题教育作为党支部“三会一课”主要内容,推动普通党员广泛参与学、及时跟进学。各级基层党组织累计开展集中学习5798次,组织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2.5万人次。在做好“十个一”活动基础上,积极开展“主题党日+精准扶贫”“主题党日+扫黑除恶”等“主题党日+”活动,服务工作大局、凝聚工作合力。

坚持问题导向,调查研究到位。把问题导向作为做决策、抓工作的科学方法,深入开展政治“大体检”、思想“大扫除”、问题“大清查”。奔着问题“找”。马升昌同志带头采取“一线工作法”和“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开展解剖麻雀式蹲点调研,面对面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市级领导干部积极跟进,以调查研究“五个一”活动为抓手,聚焦全市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分赴分管领域和7县区实地调研,带领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走访调研单位2455个,做到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找准、把矛盾搞清。围绕问题“议”。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认真梳理调研情况,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734份,先后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93场次,相互交流情况,分析研究问题,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联系问题“讲”。把讲好党课作为提炼升华调研成果的有力抓手,马升昌同志围绕如何理解好、践行好、引领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带头讲主题教育专题党课,通过回顾来时的路、坚定走好现在的路、谋划展望未来的路,激励广大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深入边境村、重点寺庙,与农牧民、僧侣面对面宣讲、心贴心交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党组织书记在征求意见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讲专题党课1484场次,重温入党初心、激励担当作为。

坚持刀刃向内,检视问题到位。大力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广泛听取意见,深刻检视剖析。边学边查抓检视。市委常委班子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党章党规,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共检视问题640条,分类梳理为112条。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自我分析查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寻不足、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各级各部门梳理汇总检视问题6422个。敞开大门抓检视。市委常委班子采取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主动征求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组织部领导班子和区党委第四巡回指导组意见建议,广泛收集全市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和广大党员群众、十九大基层一线代表、市“两代表一委员”代表意见建议,并及时进行任务分解,反馈给班子成员进行整改。特别是针对区党委反馈的5条重要意见,在市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进行传达学习,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各级各部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1327条,确保意见征求和问题检视覆盖各领域、各层级。开展批评抓检视。市委常委班子示范开好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会。马升昌同志主持起草班子检视剖析材料,班子成员集体把脉,反复修改完善,共检视6个方面21条问题。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常委同志逐个发言,认真开展检视剖析和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了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满意度测评达100%。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主动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市直和县区班子平均检视问题20条以上,班子成员自我批评平均10条以上、批评同志平均2条以上,达到了强身治病的目的。

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思考 篇7

关键词:组织生活,创新,考核

1 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1. 1 党的组织生活

党的组织生活是指由党支部或党小组组织召开的,以党员为主体的,以培养党员的党性修养和践行宗旨意识为目标的,以增强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归属感为内在要求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一部分。党的组织生活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党的组织生活是指党支部和党小组以组织名义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广义的党的组织生活与党的生活接近; 狭义的党的组织生活是指 “三会一课”,即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会议、党小组会议和党课。

1. 2 党的组织生活的制度要求

党章规定,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员的基本权利,同时又是党员的基本义务。 《党章》第八条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

中组部组织局1998 年编著出版的 《党员管理手册》中规定党的组织生活应有六种制度要求,一是会议制度,二是党课制度,即 “三会一课”,三是批评制度,四是评议制度,五是汇报制度,六是谈心制度。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党的组织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建立学习型党组织,构建学习平台; 在组织生活中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要为党员提供畅通意见表达渠道; 要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要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和实效性; 要建立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把作风作为党性分析的重要内容。

1. 3 党的组织生活要坚持的原则

( 1) 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是我们党起家建国的根基,党组织应成为民主政治的载体和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示范平台,在党的组织生活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要尊重少数人的意见。

( 2) 主体性原则。要坚持党员主体性原则,我们党的意志和宗旨最终是通过8668. 6 万党员践行来实现的,在党的组织生活中,要坚持党员的主体地位,要去行政化,要调动党员参与党内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3) 讲政治、讲党性原则。政治目的性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组织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肩负实现“中国梦”的重任,党的组织生活应讲政治原则、讲党性。

( 4) 平等性原则。党员在组织生活中,一律平等,无特殊党员。

( 5) 实效性原则。党的组织生活要有实效性,要结合单位实际和党员自身实际,在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上要创新。

2 现阶段高校党的组织生活面临的问题

2. 1 内容沉闷,形式僵化,且呈现行政化趋势

2. 1. 1 内容沉闷,“三会一课” 开展不好

高校党的组织生活内容比较沉闷,在 “三会”中支部委员会会议很少召开,大多数支部没有设立党小组,就无所谓党小组会议,支部大会一般是学习文件,偶尔讨论发展党员事项,由于院系采取主任、院长负责制,基层支部一般是分专业设立,因此,支部大会既无行政决策事项,学术事项又无法决策。政治学习成为支部的组织生活的主要内容。政治学习材料一般是党委宣传部规定,涉及党的规范性文件、重要会议精神。学习方式,一般是宣读,大多数支部无专职干部,对党的规范性文件、重要会议精神领会不深,既无讲解,又无法开展讨论,大多数党员云里雾里地完成了任务。

2. 1. 2 形式僵化,多为上级党委规定动作,无创新

支部组织生活一般是召集党员坐在一起,学习文件,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组织生活既脱离社会实际,又无法结合党员个人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内容乏味,形式僵化。尤其是对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不够。

2. 1. 3 支部设置与机构设置密切结合,工作大包大揽,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缺乏调动,支部管理呈现行政化趋势

当前,组织活动中经常表现出党员主体地位不突出,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通常是支部书记组织或者操办,书记往往以教育者或者领导角色出现,传达上级精神或者学习文件,党员成为被动的受教育者,书记和党员之间上下级关系的意识强,组织生活的互动性差。

2.2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组织生活没有发挥高校师生智力资源的优势

学校各二级学院党委或总支大包大揽,成为开展组织生活的主体,各二级学院党委或总支下面的党支部定位不明确,与教研室的关系有待梳理,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的使命感、组织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工作计划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

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有待创新,没有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和学生智力资源的优势,没有能充分发挥高校及高校师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职能。教师、学生走出象牙塔参与社会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需要组织调动,并提供组织保障和服务平台。

2. 3 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高校中党员的构成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平时忙于本职工作和学习,从而导致在制度的落实上存在很大随意性的现象,在组织生活的开展中存在 “形式化”,表现为: 日常会议结束后宣读文件,拍照结束等。对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推诿,怕得罪人,弱化党组织生活。

3 高校党支部生活创新的思考

3. 1 防止行政化趋势

党组织生活的主题由领导干部或多数党员提议而让普通党员主持,防止党的领导凌驾于党组织和普通党员之上。改变普通党员在组织生活中始终处于 “配角”角色,增强普通党员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力求使组织生活呈现出活泼的局面。

3. 2 创新组织生活形式

在传统的组织生活形式( 如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历史纪念碑、向先烈献花、过党的生日等) 的基础之上,引入知识竞赛、党建书画摄影展、学先进、专题式演讲、微信知识抢答、党员定向扶贫点、贫困生帮扶等。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用身边的事情去教育、引导身边的人,挖掘高校党组织生活的潜力。

3. 3 创新载体,构建高效网络化组织生活平台

高校党组织生活要针对面向的学生和教师思维动态情况,从传统的单一的 “灌输方式”向新技术新方式的 “渗透方式”转变,利用互联网、微信、微信公众号、党员群等形式,加强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

3. 4 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工作能力

定期开展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努力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一般都是一线教师或者学生干部兼任,平时工作学习较忙,因此需要围绕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培训班,探索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3. 5 切实贯彻和落实检查考核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良好的制度是促进党组织制度落实的内在动力,因此需要落实检查考核制度,预防出现 “形式考核”、 “人情考核”,定期组织对各基层党支部的考核,检查等,协助基层党组织落实整改,解决基层党组织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奖惩制度,提高高校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虹.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调查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6).

[2]陈国荣.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10).

[3]伍锦昌.提高高校党组织生活质量的创新探索[J].高教论坛,2006(4).

[4]吴雪丰.多校区高校党建工作探析[J].中国市场,2015(12).

团组织生活心得 篇8

关键词: 基层组织网络党建作用

网络党建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候我党为了实现党的发展先进性而产生发展的,具体的是在2000年7月的时候北京市党委在互联网上创建了“北京党建”网站。在随后的不断发展中,网络党建工作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在网络党建的发展进过了十多年的历程之后,对于网络党建的范围还在不断的扩大,以至于在企业的发展中也要实现网络党建的先进性。让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企业中基层组织的生活中关于党建的宣传,使得企业的发展在当先进性的指导下真正的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企业的基层组织生活中在党建方面的缺陷

企业的发展更多的是关注经济体制的增长,在对于一些政治上的宣传与学习就会相应的少一些,当然对于企业的基层组织中,他们认为政治上的发展和他们没有关系,这些都是领导们的事情,他们只需要干好本职的工作。这就造成了党建的工作并不能在企业基层的党组织中得到政治动向的宣传,这是党组织工作不能彻底实施的根本所在,对于党内信息的不能清除的了解就让基层的党组织没有创新的能力和感悟的体验。

因为我党的基层党组织的存在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组织,对于基层党组织的调动问题上一直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使得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得不到充实,这样渐渐地党建的意识就在基层党组织的队伍中不断的薄弱;当然一些对于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教育上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在教育形式上的一些创新意识不够,使得思想教育陷入一个枯燥无味的认识中,对于我党实现基层组织建设的提升就不断的大打折扣。

由于受到一些客观原因上的影响,我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一直不能实现与上层的高度一致,使得我党的工作不能基本任务受到了限制,这些原因主要体现在:一些地区由于思想模式的不与时俱进而导致了党员的自身先进性不能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实施。这些原因都是由于从管理上不能得到系统的指挥和监管所造成的。

二、网络党建在党基层组织中发挥作用的表现

党建工作在党组织基层的建设中一直得不到好的发展,让我党的工作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处于落后的状态,不能发挥党的先进性力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党建工作也在实现着高科技的体现。网络党建就是在不断的利用网络的力量,将我党的最新信息,最新动态进行及时的传播,充分的调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活力。网络党建对于基层组织建设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网络党建有利于基层党组织的信息实现直接的传输。一直以来我党对于信息的传达上都是实行由上至下依次的传输顺序的,这就使得信息的传达上存在着不及时,不客观等等一些因素,网络党建就实现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党通过利用在党组织的网络平台来直接的发布信息,让基层的组织直接有效的了解各项工作的具体安排,同时也是对于一些特殊的时期让基层的党员很好了解关键时期时,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这样从根本上就有效的提高了我党的创新能力的存在力量。企业内部的党组织建设也是企业的整体思想得以发展的因素。从思想上的建设是提升企业内部党组织的重要体现。

2.网络党建有利于直接的了解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动态。对于企业基层的党组织建设来说,对于基层党员的思想动态的掌握和了解是党工作展开的一个基础环节,网络党建就实现在党组织对于党员间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可以利用他们的眼镜去看到我们的不足与缺点,才能更好的实现党组织的建立健全的思想。当然这种交流可以不仅仅是局限于对于基层党员间的交流,还有对于一些党外认识的思想的了解,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对于一些思想先进的群众的了解来选拔培养他们成为党组织的后备储蓄力量,另一方面还可以从这些党外群众的眼里看到他们对于党组织的期望和要求,这样有有利于我们完善自己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那对于企业来说网络党建就是在加强对于党员思想的了解之外还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来了解其他的员工对于企业的期望和要求,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去完成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目标。

3.网络党建有利于提高党建的管理形式的革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一点上来看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网络党建的不断实现就是对于党建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下逐渐的步入国际化的队伍,这样一来就是对于党组织的先进性的正面反映。具体的落实到对于企业基层的党组织的建设管理形式再实现高科技的现代化管理的同时是对于企业走向国际化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契机。我们在党建的内容上依然传承党的传统的思想光辉,一方面对于形式的改变上,也有助于更多的人们去了解党组织的意识形态。

以上的表述都是对于网络党建在基层组织的重要作用,以这些作用为发展的前提,我们就曾今看到了中石油企业在实现企业的网络党建的过程中一些有利的方面,例如在2012年的11月,中石油的思想政治部主任就提到了对于中石油的党建思想的建设中要意识秉承着企业当的领导思想的先进性,并且在此基础上要不断的实现创新发展网络党建对于中石油政治文化发展的作用。让企业的基层组织及时全面的学习了解党的政治思想,以及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卓越成长,从而全面的实现中石油的群众服务路线。

三、结束语

企业基层的党建存在一些客观原因上的问题是党实现基层组织党建思想的阻碍因素,只有在建立网络党建的完整体系后才能实现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网络党建的先进性力量是我党实现基层组织党建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企业的基层党建中要不断的实现网络党建的系统化管理,才能保持党政治思想上的先进性,才能更好的发展企业的政治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周红丽.浅谈网络党建在基层党组织生活中的作用[J].商情.2013,(2):66-67.

[2]计海东.网络党建初探[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6):3-4.

上一篇:地理七年级下册总结世界之最下一篇:房屋增建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