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利用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利用(精选6篇)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利用 篇1

课堂讨论包括小组交流和全班讨论展示两个基本环节,小组交流环节,时间要充足,做到交流不充分不展示,但是也要防止交流过程出现松懈、拖沓的现象。展示时,要讲究秩序,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补充的同学先发言,要展示另一个问题的同学后发言,以此保证展示问题的完整和透彻。

一、小组互助交流

交流前教师明确交流任务和交流时间:交流的内容包括三部分,即学生自学时所作的圈点批注,比较阅读的有关内容以及拓展延伸的内容。交流环节注意时效性,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交流的过程由小组长进行调控,组内同学互助探究,疑难问题可以组间互助,最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筛选组内有价值的问题,分配到人,做好展示的准备。

二、圈点批注的课堂讨论

学生讨论自己对文章的独特体验,通过互相补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发言时注意让补充的同学先说,另起一个问题的同学靠后,使课堂讨论快而不乱,井然有序。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和记录,加强对共性问题的积累。本环节完毕以后,教师要及时总结,使知识点深化、系统化。本环节是对文本的理解,是课堂的主要部分,一般用时10分钟。

三、比较阅读的展示

引导学生多角度比较课文和主题学习材料的异同点。可以从作者、文体、内容、写法、背景、语言等各个角度去谈,可以抓住感受最深的一点去谈,也可以评价这几篇文章的优劣,总之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一般用时5分钟。

四、拓展延伸的展示

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现自己对学习主题的认识,写作、表演、绘画、演唱等多种艺术样式在此环节引人了语文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才华的展示,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历来深受学生欢迎。此处教师可引导学生实现由主题相连到相关的突破,实现展示内容的极大丰富性,在一定意义上再次体现主题学习的指导思想。一般用10分钟。

五、归纳总结反馈

展示完毕以后,教师要对整个学习过程和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反馈,使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能力点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使课堂学习目标圆满达成。此环节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作用,使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和感悟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一般用时5分钟。

自学课的主要任务是指导方法,让学生独立学习,实现先学后教的目的。为保证启学的顺利进行,教师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方法指导,比如作圈点批注的方法、略读和详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等等。在此类课型中主要运用的自学方法是“三步读书法”。另外,学生自学以前教师要注意明确学习任务,规定学习时间,以便提高课堂效率。

一、导入新课,认定目标

学习新课文以前,注意利用导人新课环节创设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做准备。目标的认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最好一个单元设立几个固定目标,本单元几篇文章的学习都围绕这几个目标进行。

二、讲究方法,指导自学

学生接触新课文以后,一般按照“三步读书法”进行自学,即一读字词,二读大意,三读重点。一读字词:第一遍读书时,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边读边把生字词画下来,然后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不会写的字,不会读的字,不会解释的词,分别要求按照一定的格式写在预习本上,这样做一是展现学生的自学过程,便于日后学生自己复习,二是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二读大意:第二遍读书时,要求学生小声速读,读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并写在预习本上。三读重点:第三遍读书时,要求学生有选择地默读,读的过程中思考文章具体写了些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并按照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课本上圈点批注,体现自己对文本独特的感悟。圈点批注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的赏析、写法的借鉴、自己的感想或由此引发的联想等。这些学习内容完成后留待小组内交流。

三、比较阅读,开阔眼界

学生利用主题学习材料上的文章和课文进行比较阅读,通过阅读相近、相关或相反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文章所涉及的主题进行全面的了解,不断在阅读中丰富自己对主题的认识、感受,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语言,逐渐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阅读带给人的快乐,从而使学生真正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种比较阅读不仅能实现语文学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拓展延伸,放飞心声

学生通过自学,选取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一点,放飞自己的心声。拓展延伸的内容尽可以丰富,形式也可以多样。可以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想和联想,可以搜集资料为课文补充材料,形式上可以写诗歌、散文,也可以唱歌、画画,通过这一环节展现自己的才艺,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

一般学习流程分为四大环节,简单介绍如下:

(一)自学。首先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词典的方式解决生字词,把握文章大意;之后,学生静读课文回答自学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提出的大都是一两个能贯穿全文内容,升华文章主题的问题。自学解决此类问题时,一般让学生对文中重点句段进行圈画、批注,或让学生针对课文中心联系实际抒写自我感悟,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教益。

(二)交流。自学10——15分钟后,四人小组交流,解决疑难,取长补短。这一环节让学生做到资源共享,给基础薄弱的学生再提供一个自主合作学习机会,兵带兵、兵强兵,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合理有效的小组学习,这里就显得尤其重要,于此我们的孩子应该是训练有素,可以放心的。因为从06年春天开始,高密市教委就根据杜朗口中学的成功经验启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课堂教学改进行动,并且将2006年定为高密市素质教育深化年,引领全市中小学尽最大努力打造快乐、高效课堂。在这次活动中,我校领导、教师上下一心,抓住机遇,积极学习杜朗口中学的有益经验,大胆探索实践,将我校中高年级的小组合作学习搞的有声有色。在春季和秋季市举办的课堂改进行动开放周中,我校均作为示范点校推出了公开课,并获得了市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由此我校的一些好的做法和教研成果也作为成功资源在全市推广。我们强有力的小组合作队伍也就在这一次次的革新实践中塑成并不断完善发展着。

(三)汇报展示。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就会将前面自学和交流中的收获展示给大家,个人、小组内存在的困惑将在这里得到释疑,这里是孩子享受成功喜悦最个性、最自由的舞台;这时也是教师发挥其舵手功能最恰当、最充分的时候。

(四)拓展与积累。拓展的内容可以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感人故事、经典文章或优美诗词,也可以是课文本身里面的好词、好句、好段,即使课后不要求背诵的内容,只要文质兼美,我们就会引导学生及时诵读积累。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利用 篇2

一、主题阅读概述

主题阅读就是通过明确的阅读主题, 围绕学生的阅读特点、教学内容等因素开展的阅读活动。 主题阅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最初通过对文章关键词进行提取的静态形式开展, 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为根据课堂具体内容开展的动态形式。 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书本、同学及教师的沟通自主选择阅读的主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选取合适的主题阅读, 在进行主题选择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开放性的基础原则, 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提高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具体方法

1.整合课堂教学主要内容, 提高学生的主题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把教材作为基础的内容, 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把教材作为基础材料, 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发展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 通过特定主题的设定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 如教师在教授《称象》一文的时候, 可以把曹冲作为阅读的主题, 通过对其相关资料的阅读, 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引导,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开阔学生的视野,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 结合教学单元主题, 开展主题阅读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可以把单元主题作为阅读主题, 通过对相同类别的文章进行总结, 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一定的思路。 如在进行《汤姆·索亚历险记》 (小学生人教版六年级的第四单元) 的课程教授过程中, 可以以单元主题为单位, 开展课外名著的主题阅读活动。 例如通过“名著世界”的主题阅读活动, 组织学生通过校园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及同学之间的互相借阅等形式进行名著阅读。 学生在阅读之后可以对自己阅读的名著进行总结, 表达自己阅读名著之后的感受, 自己最喜欢哪本名著、哪个作者等, 通过学生的交流沟通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

3.创设情境, 加强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实际教学过中,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效的情景, 加强学生的情感共鸣, 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感受能力。 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及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的音频资料等方法, 点明主题, 提高学生的感染能力。 例如在教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时, 教师要先让学生了解比萨斜塔的具体状况、倾斜角度等实际状况, 通过将其图片悬挂在教室中, 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 教师通过视频播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视频, 让学生真切地了解这一物理现象。 这种情景带入的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题阅读兴趣。

4.通过朗读技巧的训练, 提高学生对主题阅读内涵的理解能力。 主题阅读主要是通过对文章进行阅读, 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与内涵。 教师在实际阅读课堂中, 要通过朗读技巧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实践能力。 在实际阅读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阅读模式, 通过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认知能力。 如在进行《触摸春天》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在朗读课文的同时, 让学生闭着眼睛感受文章中要传达的思想与感受, 通过朗读的抑扬顿挫让学生深切地感觉到盲童的内心情感。

5.根据生活情景, 设置阅读主题。 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教学资源与生活案例进行总结,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教师可以根据我国传统民俗、假日等生活元素开展主题阅读。 以端午节为例, 教师可以开展“端午”主题阅读, 让学生通过对端午节追根溯源, 了解其历史知识、关键人物、相关诗词及端午民俗等, 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 学生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可以得出端午节的关键人物是屈原, 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屈原著有《离骚》等经典诗词等相关知识。 这样具有民族性质的主题阅读间接地起到文化传承的教育意义, 为培养学生的精神面貌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可以通过特定的主体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 提高学生的知识累积程度, 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主题阅读模式可以通过优美的文字、浓重的民族精神、高质量的文学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语文手写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主题阅读模式将课内外阅读充分结合,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主题阅读模式, 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知识存储能力。

关键词:主题阅读,小学语文,阅读学习

参考文献

[1]朱琳.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想[J].教师博览 (科研版) , 2011 (10) :12.13.

[2]陈霞.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研穴[J].小学教学参考, 2011 (36) :45.46.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利用 篇3

一、丛书让低段学生入学“软着陆”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行为习惯还停留在幼儿园阶段。怎样让他们尽早进入一年级学生的状态,此时,丛书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假如我是雪花》一书前面1到22页的儿歌浅显易懂,朗朗上口,不但能帮助学生尽早进入状态,还能激发他们上学的乐趣。如儿歌《上学歌》《上学多么好》,让学生感受到上学是多么高兴的一件事情;《上学歌》《好学习》告诉学生校园的行为规范;《坐得正》《上课守纪律》告诉学生上课应该怎么做;《课间安全牢记心》《广播操》《做早操》等告诉学生课间要文明活动,安全活动;《学习歌》《值日歌》告诉学生要有担当,会为班集体服务。同学们在诵读这些朗朗上口的儿歌的同时,渐渐地学会了“站如松,坐如钟”,上课要认真听,下课要文明玩。他们的行为习惯在儿歌的熏陶下日渐规范。这些儿歌对他们的学习起到了衔接作用,让他们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愉快而顺利地进入一年级的学习,实现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二、丛书是拼音学习、识字的小助手

怎样让一年级的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汉语拼音,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儿歌。《假如我是雪花》一书里正好有非常全面的拼音儿歌,包括《标调规则》和《四声》,学生可以在诵读儿歌中识记这些枯燥的拼音,既提高了效果又激发了兴趣。如“牙齿对齐(iii),妈妈给我织毛衣;火车到站(uuu),运来钢材造新屋”等,既读准了拼音,还提高了效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一学段识字、写字的要求,笔者视情况有时通过教材来完成,有时通过丛书来完成或补充。如课标上要求的会写700个生字,会认400个生字,笔者就是带领学生通过教材学习,通过丛书进行巩固的。这些生字通过教材学习后,及时在课堂上使用丛书阅读儿歌,当堂巩固所学的生字,这样既扩大了课堂容量,也达到了很好的识字、认字效果。如学习了《操场上》后,及时阅读儿歌《太阳公公起得早》《广播操》《做早操》等,巩固了生字“操、跳、排、蹦、腰、身体、腿”等字。

三、通过丛书初涉经典

丛书《假如我是雪花》一书还安排了大量经典内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化的向往。如“趣味成语妙妙妙”,让学生在儿歌中学习了“惊弓之鸟、夜不闭户、百里挑一、百发百中、高枕无忧、趁火打劫、放虎归山”等大量成语;还有“走进古诗王国”中,学习了《敕勒歌》《江雪》《寻隐者不遇》《相思》《宿建德江》《风》《池上》《登鹳雀楼》《塞下曲》等古诗,不但让学生在记忆的黄金时间大量积累古典文化精髓,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教材《丑小鸭》带领学生走进了童话的大门,《拔苗助长》和《守株待兔》带领同学们走进寓言世界,丛书里还配置了大量优秀的童话和寓言,帮助学生认识童话与寓言、阅读童话与寓言:《樵夫与赫尔墨斯》《狐狸和鹤》《驴子和夜莺》《第一百棵大树下》《小花鹿迷路》等优秀的文章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童话与寓言体验,点燃了他们阅读童话与寓言的兴趣,进而激发了他们阅读整本童话和寓言书的兴趣。很多学生通过阅读丛书,激发起阅读兴趣,开始阅读整本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经典书籍。

《语文主题丛书》读后感 篇4

第一篇文章《春的消息》让我感受到冬去春来的样子。这一篇文章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一句,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子鸭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我盼望的春天已经来到了。从风中水中,万物复苏的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第二篇文章《萤火虫》述叙了萤火虫的性格身体色雌性和雄性的不同。《萤火虫》这一篇文章让我了解了苗火虫的知识,丰富了我的课外生活,提高了我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总结 篇5

柳家圈小学潘丽

我校自开展主题学习实验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 学,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课堂上更注重学生长期积 累,关注学生人文精神发展,注重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思想正在形成,并 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逐步形成了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立足大语文意识,培养高效语文课堂 立足大语文意识,(一)培养探究习惯,让学生“动”起来 我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认识到,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 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熟悉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在思索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 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 因势利导,让学生 对问题充分思索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 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是无穷 的,无论多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 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 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 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 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 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感悟,让课堂 “活”起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 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 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出色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出色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 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 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此外,注重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 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三)注重课内外阅读结合,让知识“连”起来。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 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练习与课外行为练习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 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今天,孩子 们 的语文素养正在有序提高!

(四)加强知识积累,把知识“加”起来。在教学中,针对各年级学生的实际,充分激发学生对课文中的精彩段落诵读 积极性,每早上拿出几分钟的时间朗读,周五下午开设大阅读课,师生共读主题 课本,进一步升华课本知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校一直要求学生坚持写阅读笔记,并且 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通过手抄报、黑板报、班级读书文摘等形式 进行展示。在阅读语文主体学习教材时,要求学生不要走马观花,只看故事情节,而要把自己认为好词佳句摘抄在读书记录本上,或读书卡上,把字工工整整写端 正,这样既练了写字又积累了语文知识,两全其美。

二、为学生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改革教学,需要发挥智力优势,更需要物质的保障。

我校组织各年级根据需 要购买潍坊教育局编写的主题学习丛书,保证满足学习需要。同时发动学生和家 长自己购买有关图书资料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几年来,我校每学期 征订《主题学习丛书》的数量都在全校人数的 80%以上,保障了实验的顺利开 展。

三、取得的成绩

(一)注重课堂,提升内涵 1.情意融融,上好每篇课文 在解读一篇文本时,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就是老师不断唤醒学生生命的过 程。对一篇课文来说,对显而易见的主题,教师一定要以学生情动为基础,将鲜 明的主题渗透在教学各个环节,让学生沉浸其中,受到情感的冲击。一篇课文的 主题让学生在动情中感受,在感受中动情,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焕发生命的活 力,为单元主题的落实打下扎实的基础。2.多元解读,感悟升华主题 阅读教学在把握文本内涵中,提倡个性化感悟,多元解读,在单元主题教学 中对于文本也应有教师、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单元主题的提升,将单元主题与个 人的生命意识培养结合,那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就成了一个极富生命力的过程。在 教学中教师就应从多元感悟中升华主题,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成长、发展。资料拓 展与学生共同提升文本主题:关爱生命,享受生命,关注亲情,关注人与自然和 谐。在这样的多元感悟中学生的生命意识在提升,让学生更广阔地了解文章的背 景来丰富文本内涵。3.整合文本,连接完善主题 如果说一篇课文的主题在浓浓的情意中学生有所感受,那一组课文主题的连 接,则将会给学生情感强有力的冲击。教材中一组课文一个主题,这几篇课文表 面是独立的,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是不相连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教学 时要教一篇看全组,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营造的意境中得到同一主题的陶冶和升 华,从而构建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而不仅仅是学会语言文字。

(二)用好“课外“场,让主题升华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语言积累,运用语言,形成语文能力。如果在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中也以“主题”形式出现开 展系列活动,学生就不仅在实践语文,而且在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悟、延伸,在实践主题,运用主题中,将主题思想内化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此时,课 堂四十分钟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语文主题性学习活动的加油站,一个动力资源库让 学生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同。1.多元辐射,丰富活动形式 对于主题学习而言,采取的方式要适时而变,灵活多样。采取的方式要依据 所确立的主题,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定,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题”实践活 动可以向其他学科、向课外阅读,向社会实践和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延伸,有层 次、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2.体验过程,享受主题熏陶 高境界的教育应该是无痕的,是渗透性的,是润物无声的。语文教育要让主 题内化成内在的,动态的,人格化的精神力量,就要在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过程 体验,要尽一切力量将语文实践与学生的生活连接。

A.选择方法,投入学习对于课外主题学习的研究,学生的研究方法比较多,常见的有查、画、编、赏、谈等几种。如何让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研究学习置关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尤其注重学生方法的选择。例如,在教完“爱祖国”这一组 课文时,我布置让学生课外去上网收集有关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图片,浏览祖国 的名胜古迹,主要通过以“查”来阔学;又如在学完保护环境这一组课文时,我又 布置学生课外去编一编保护环境的拍手歌,学生很乐意,效果也不错。可见,选 择恰倒好处的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课外研究,更能有效地使学生将研究进行 到底。B.交流探讨,开阔思维 交流探讨是一种

最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之一。学生在一段时间的课外研究后,肯定有了许多的新发现,也有了不少的研究经验,这时让学生交流是是最好的时 机。如:学完第三册“爱科学、学科学”主题单元时,布置学生去找一找你身边迫 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想一想,它们能不能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收集一些关于宇 宙、太空或科学家的故事,学生自行准备。几天后,不少学生已经耐不住心中的 欲望,急切地要将自己发现告诉老师、同学。于是我们又上了一节热火朝天的交 流探讨课,效果很好。因此,适时的对研究的主题进行一次交流探讨,集中谈谈 你的新收获,说说你的新发现,这时的学生最起劲,说得也很棒,整个研究氛围 可是如火如荼。C.注重评价,多元参与 评价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开展课外主题评价时,首先是多员参与评价,教 师、家长、同伴、社区人员、自己都是主题学习的参与者、评价者,从不同角度 发表各自的看法。其次是多纬度评价,在每次活动给学生发放课外学习卡,学生 在学习中如实记载自己的学习收获、疑惑、感受等,给每位学生建立课外学习登 记卡,详细摘录学习活动的点滴成功或教训,这些都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同时,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情感体验、活动成果都是评价的内容。让学生在记录、交 流、评价中表达情感,提升情感,在生活中实践,在生活中运用,得到精神的满 足和智慧的提升。

(三)处理好关系,让“主题”服务语文 1.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 人文性与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在“主题 学习”中教师往往会因为关注文本的主题,而忽视语文工具性特点的体现。应该 依据工具性的语言训练,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主题,提升主题,让主题内化为人格 的一部分,不能孤立地为“主题”而进行“主题学习”。2.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这里所指的个性与共性是指一篇文本的独特内涵和 一组文本的共同主题。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整组课文的主题前后的连接,而且珍惜 学生对文本的多元感悟和文本本身具有独特的内涵,让学生全方位感悟文本的美 丽,丰厚人文积淀。3.上好一篇与学好一组的关系 “主题学习”是凭借教材一个单元一个主题进 行的。在实施“主题学习”时应把握整组,进行有计划的“主题学习”系列语文实践 活动安排,达成整组学习的“三维”目标。就一篇课文应在完成总目标之外还要有 本课教学的语文“三维”目标。4.短期与长期的关系 根据“主题学习”的特点,不是在一次两次的练习或学习中就可以完成的,它是在一组课文的完整学习中进行的,并且有的主题不仅在 一个单元中集中体现,而且还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中有相同主题出现,这时教师既 要把握好学生一篇、一组课文的短期主题学习,又要考虑不同年级间的长期主题 学习。5.自主学习与教师、家长指导的关系 在学生课外的“主题学习”中,根据低 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水平,教师、家长的适时指导是不可少的,但指导 的“度”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四、实验中产生的几个问题

实验中产生的几个问题 中产生的 语文教材是智慧的结晶,是语文教育专家思想的“化身”,具有“经典”性。教 师要将生命教育和阅读教学融合一体,在以体现单元主题的文本解读过程中,要 促进读者和作者达到情感的交流,读者与读者之间达到情感的交流,在情感交流 中感受生命,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阅读能力。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发挥校本 教材研究的传势,将当地的风俗人情、历史典故、传统故事纳入学生课外探究学习的范围。1.实验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幅度不大,课堂形式还不利于主题学习丛 书这套教材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主题丛书的时间仍然比较少,方式比较单一。2.实验过程中虽然能够做到把语文教材和主题学习丛书结合起来,但是敢 于开展进行单元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篇6

语文教学要实现“人文性回归”,语文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语言文字转化成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再把语文定位为一种知识的教学,而更多的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生活的积累和文化的熏陶。本周有幸参加了有教育局组织的肃宁县“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研讨会,听取了来自于融天小学白艳翠老师、王卓老师、邢台年轻教师吴晶桦、华樾教育马学君老师等名师的展示课,并且听取了华樾教育陈局长精彩的评课以及改进阅读,学习语文的一些看法及建议,感受颇深。

1、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

为进一步解放老师与学生,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小组合作学习机制。课堂上老师少讲,精讲,让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老师要打破常规,制定科学合理适应学生的教学进度及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学习面,提升综合能力。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让学生不在觉得学习语文是件难事,不在觉得语文深不可测,让学生从此爱上语文。让语文回归“国语”。

主题单元教学必须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单元课文的相通点,找出学习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学案。在精读课文中教师引导学生摸索出学习方法,然后在略读课文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交流。

3、多种课型,多元化教学。

在实验的过程中提高效率,知道学生拓展学习内容,加大阅读量,增强分析能力。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学习方法,针对课文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巩固能力的养成与提升。

4、优化课程建设,建立评价机制

多元课程建设为语文主题学习拓展了渠道,更符合现在所倡导的大语文观;建立完善的评价激励体制有利于主题学习的实施。其实评价更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最终目标。王增艳老师的评价简洁而诙谐,让学生很自然的愿意喜欢与老师交流各种想法,很值得我学习。

5、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阅读兴趣

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选文的特点进行课外学习阅读的引导。在活动课上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语文学科的学习,也有助于各科学习的拓展。

上一篇:观《我的长征》有感作文下一篇:公司治理课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