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评点(共8篇)

评点 篇1

今天看了2011年的高考试题,其他的先别说,单单从作文来说,其实我感觉还是挺悲凉的。1.作文题目要不就是的;要不就是陈旧古老的。看到这样的高考作文题目,我这样一个三流大学里的中文系的三流学生确实很难写出我忽然想到之前看的一篇文章,说中国考历只史会考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背景,内容,影响等,而日本考历东海引发冲突了应该怎么办?我们一直在回忆过去,却不能正视现在,更不用说展望未来了。我倒没有说夸日贬值得我们好好深思。联想到今年的作文题目,比如四川卷的《总有一种期待》,乍看题目挺有诗意,文采气息浓实感何在?让考生应该怎么写?是写成抒情散文,还是小说,还是诗歌?但面对现实,大家都很清楚议论文是高是北岛,张爱玲,周作人不是?更何况即使大家真的是,阅卷者也不一定能看的懂!好吧!现在就是面对着这样话,总有一种期待,怎么议论?我不懂。2.高考作文是不需要考生说真话的,更不需要考生展现自己的个性,我在我的理解中除了**暴力和***反道德之外,其他的就是健康的。好吧!我现在是个考生,我不说共产党不好,我其中”的现实,甚至我不敢说现在的中国就是个阶级固话的社会,我还是不敢说中国现在99.99999%的官员都是我最多只能说现在有些人情冷暖,我还得说的很隐晦,我害怕“被零分”,甚至我的词汇太现代化了也不好,会宽容的高考环境来表达我的思想,可惜,真话永远是不能说的,我只能说所谓的健康向上的,积极的,唯心的套未来的,是会被淘汰的。中国未来的栋梁们只能粉饰太平,毫无思想,缺少与现实社会的联系,这是可以窥一斑文我是看过的,说真的,我嗤之以鼻,我觉得写得很垃圾,不值一看,倒是新概念作文还是不错的,只要不是瞎且这种说的难听点考生的“谄媚”的态度无疑会使他们的功利性更重,缺乏纯粹。试问一句“中国现在还有多少到底又在哪里?难道我们只有再来一次抗日战争才明白淡看功利,这时才知道大家其实是同胞吗?但我怀疑,再汉奸满天飞,不要说中国军事比日本好,醒醒吧!孩子们,差远了!我们是打不过的。每每看到人们脸上虚伪而悲的人们啊!这样的社会啊!前途何在?希望何在?共产主义?去做梦梦去吧!现实中是没有的。4.钱学森先生那是在中国永远解决不了的,我也想问问:中国教育什么时候能不要那么功利?中国教育什么时候能不要那么盲真正的回归纯粹?我觉得这倒是根本问题,我也知道没人能告诉我答案,呵呵,拉倒,睡吧!

评点 篇2

有所畏惧

在对待“畏惧”的问题上, 一直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无所畏惧”, 一种是“有所畏惧”。年轻的时候, 听到的多是对无所畏惧的推崇, 加之年轻气盛, 便总有一种大无畏的劲头。待过了知天命之年, 身上的锐气消减, 有些事就不免畏首畏尾、怕这怕那。经历了这两种说法的打架, 心里常常会困惑:是无所畏惧对, 还是有所畏惧对?琢磨的结果是:人当有所畏惧。

自古以来, 圣人们就明白这样的道理:人生在世, 就需有所敬畏。就是说, 要秉持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操守, 知道哪些事情该做, 哪些事情不该做。孔子就曾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荀子则认为:“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 小心则畏义而节”;“小人则不然, 大心则慢而暴, 小心则淫而倾。”他们不但指明了敬畏的对象, 而且把有无敬畏精神视为“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线。由此可见, 有所敬畏对于人们在世上安身立命的重要程度。

有所畏惧能够使人严于律己、谨慎为官、堂堂做人。东汉杨震升任东莱太守, 上任途中经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荐举的官员。闻知恩公到来, 王密带十斤黄金于夜晚前往馆驿拜访杨震。杨震不受。王密以为他故作客气, 说:“夜幕无知者。”杨震来气了, 反驳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怎说无知?”从此, “四知”便传为佳话, 流传至今。

南宋高宗时的进士王十朋, 在46岁那年才中举当官。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不欺室”, 并将《书不欺室》诗作为座右铭。诗曰:“室明室暗两何疑, 方寸长存不可欺。勿谓天高鬼神远, 要须先畏自家知。”正因为他“畏鬼神”、“畏自家”, 为官十几年, 倾心尽力为百姓造福, 被当地百姓视为清官、好官、为民之官而念念不忘。

无所畏惧者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 因有恃无恐而栽跟头, 而且会栽得很惨。《三国演义》中几个人物的命运就很典型。比如何进。东汉末年, 汉灵帝驾崩, 大将军何进贵为国舅, 又是辅政大臣, 可谓权倾天下。这时, 有人提醒他宦官张让、段珪等人 (即“十常侍”) 要谋反。可何进并不以为然, 说:“吾掌天下之权, 十常侍敢待如何?”结果怎么样?时间不长, 何进就身首异处了。杀他的人正是十常侍。这是恃权而无恐。

经验证明, 与无所畏惧、有恃无恐相伴的, 往往是失败;相反, 倒是有所敬畏、自知自律常常与成功为伍。这是因为, 无所敬畏的人不懂得人并不能主宰一切, 需要敬重自然、敬重百姓的道理。既然违背了客观规律, 所谓的“无所畏惧”也就只能是盲目的“无畏”, 顶多也就是蛮勇罢了。这跟真正意义上的“大无畏精神”实在是相去甚远, 不能同日而语。

《有所畏惧》是一篇见解独特、视野广阔、立意深刻高远的议论佳作, 仔细咀嚼, 有几点值得借鉴:

一、广泛联系见深意。古往今来, 大无畏的精神历来为正人君子、仁人志士所推崇, 而“畏惧”则是懦弱、胆小鬼的代名词。本文毫不讳言于此, 旗帜鲜明地提出“人当有所畏惧”的观点, 可谓推陈出新, 另辟蹊径, 令人耳目一新。紧接着, 作者将有所畏惧同古之圣人、同安身立命结合起来, 表现出更深层的人生思考;并自然地联系到“有所畏惧能够使人严于律己、谨慎为官、堂堂做人”的为人为官之道。并警醒为官者要为清官、好官、为民之官, 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可见一斑。当然, 作者并未止于此, 而是由此提升到敬畏自然、敬重百姓, 敬重客观规律的高度, 足见其立意之高深, 见解之深刻。

二、旁征博引显厚重。作者有着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广阔的阅读视野, 论述道理旁征博引, 信手拈来;诸多故事, 如话家常, 娓娓道来, 让读者于厚重中领略出几分议论的分量。

小说评点三趣 篇3

《红楼梦》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的结尾部分,有这么一段情节: 宝玉和黛玉说了好一阵子你甜我酸的气话、疼话,史湘云走了进来,笑着说道:“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这湘云说话大概是有点大舌头,有些字儿说不清楚,如把“二”说成是“爱”。所以,黛玉听了,笑她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宝玉则笑黛玉:“你学惯了他,明儿连你还咬起来呢。” 这段有趣的情节,往往令读者感到湘云的甜、黛玉的酸,生发出善意的笑。《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在宝玉笑黛玉的话后,有一段评语,大意是:可笑近来的野史小说中,对美人的描写全是羞花闭月、莺啼燕语,却不知道真正的美人都并非十全十美的,总有一处缺陋。像杨贵妃的肥,赵飞燕的瘦,西施的病。这些不足之处,在别的人身上一定是不美的,而在她们三人身上则美了。此处“咬舌”二字加在湘云身上,不是大法手眼,怎敢如此?这正是以此陋而显其美,令人更觉得湘云的娇媚。一位娇憨的史湘云立于纸上。

在《红楼梦》众多的纯洁少女中,史湘云有黛玉、宝钗的美,还多一份独特的娇憨。“咬舌”虽是他的生理缺陋,偏添姿色;正是无意,却更有趣。

刘玄德之惧内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可谓是一位英雄,他夺得与曹魏、孙吴鼎足而立的一份天下。不过,他却有与英雄称号极不相称的一面,那就是“惧内”和儿女情长。他去东吴招亲,先是洞房之夜与孙夫人第一次见面,见到枪刀森列,侍婢佩剑,“不觉失色”,他怕自己被同瑜和孙权骗了。一旦“招亲”成真,刘备便变得贪恋声色,久度蜜月,乐不思归,连赵云也不想见了。而在赵云以孔明锦囊妙计催归之后,刘备入见孙夫人,暗暗垂泪。刘备是一哭,二诉,三跪,四求,直到“泪如雨下”乞求夫人。好在孙夫人是一位敢作敢当的女中丈夫,愿与刘备“私奔”去荆州。一路上,前有周瑜的堵截之兵,后有孙权的围追之将。刘备按照孔明的第三个锦囊妙计,再拿出看家本领:显之以盈盈之泪,动之以脉脉之情,让孙夫人出面怒目责骂围追堵截的将军,解决了危难,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修改并评点《三国演义》的毛纶、毛宗岗父子对此有几笔妙评。刘备也是一英雄豪杰,南征北战已非一日,岂会怕刀枪剑戟?乃是怕夫人之兵;而夫人之兵又有什么可怕之处?实是怕好兵之夫人。这就把刘备“惧内”之情点出来了,为本是有趣的情节增色。毛氏又说:而现在那些惧内之人,他们的夫人倒不一定好兵,为什么会怕呢?原因是:虽不好兵,但未尝不好战,好战比好兵还厉害。

何为“好兵”,即喜爱玩枪耍剑;何为“好战”,倒不一定是爱好发动战争或脱下红装穿武装;“管教”丈夫、斗嘴吵架、无事生非大概都可列入“好战”之中。

鲁智深之阔绰

在明清时期众多的小说批评家中,金圣叹是最有成就的一位,他在评点《水浒传》第二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智深打人的特征时,用了两个字:“阔绰”。

“阔绰”,原是指他借银救济金老汉父女,出手大方。自己身上有五两银子,自嫌钱少,向史进借,又向李忠借。史进给他十两,他接了,转送金老汉;李忠只带了二两银子,他看不上眼,说人家是个“不爽利的人”,将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

“写鲁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当然是说他打人时同样“出手大方”。

打店小二:“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落两个当门牙齿。小二扒将起来,一道烟跑向店里去躲了。” 打镇关西郑屠:“鲁达听得,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肉)臊子在手,睁眼看着郑屠说道:‘洒家特地要消遣你!’把两包臊子劈面打将过去,却似下了一阵的‘肉雨’。……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着那醋钵儿大小的拳头,看着这郑屠……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进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稍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进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就这么三拳,让这个杀猪的屠户、害人的恶霸呜呼哀哉,一命归西。鲁智深嫉恶如仇,杀恶不赦,“阔绰”非常。

(责任编辑/陈东有)

《乡愁》教学实录及评点 篇4

执教:山东省邹平县邹平镇

赵东晓 评点:山东省邹平县教育局教研室

成浩

课堂实录:

(课前听歌曲———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师:中秋佳节就要到了,我了解到大家都是寄宿生。常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今天我们来谈论乡愁这个话题。首先我们一起欣赏生在大陆、长在台湾的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请大家欣赏配乐朗诵,体会诗人的感情。

(播放配乐朗诵)

师:大家听得很投入,这样的好诗,想不想读? 生:想。

师:那好,现在咱们就投入地读两遍。(生自由地朗读)

师:老师和大家一样非常爱诗,喜欢读诗,有时感受特别深刻,有时会发现许多新奇的地方,有时则会遇到一些读不懂的地方。不知同学们是否有同感。现在就请大家把读诗过程中的感受、发现或其他任何一方面的收获说给同组的同学听一听。

(生分小组交流,教师也参与交流。)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吗? 生:读了这首诗我感到特别想家。师:想家时怎么办? 生:给家里打个电话。师:可不可以说给同学听一听?

生:可以。我想说的是:“爸爸妈妈,我很想念你们,不过,我会克制自己的。” 师:说出了心里话。

生:我也很想家,我觉得和诗人的思想产生了共鸣。师:能不能具体地谈一谈?

生:从第一节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小时侯经常给母亲写信,我想家的时候也会给妈妈写信。师:你有什么话要带给家人吗? 生:我会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爸爸妈妈的。

生:老师,我发现了这首诗的写作顺序。它是按照“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样的顺序写的。师:还有补充吗? 生:每一节中诗人与亲人的距离也不一样。

师:说得很好。这首诗就是按照时空的变化来组织的。生:老师,我还发现诗的每一小节所表达的感情不一样。师:说一说。

生:第一节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第二节表达对妻子的思念,第三节是说母亲去世了,对母亲的思念成了永久的怀念,第四节是说对大陆的思念。

师:不错。大家有没有看出前三节与最后一节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不同呢? 生:前三节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第四节升华为爱国之情。师:说得非常好。那我们应如何读这首诗呢? 生:要读出感情的变化———由浅入深。师:那好,你能否试一试?生读。(不是很好)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有点快,感情表达不够充分。师:那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下听听?

(生读,很投入的样子。读完,其他同学热烈鼓掌。)师:太棒了!你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读诗的经验? 生:感情要饱满,语速不能太快。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生纷纷发言,略。)

师(小结):读诗首先要把握好感情,语速适当,还要读出节奏和重音。(板书:感情〓语速〓节奏〓重音)

师:评价某位同学读得如何,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下面请大家四人一组讨论一下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然后互相听读,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教师巡回了解各组读的情况,学生积极性很高。)师:下面我们开始朗读欣赏,谁先来?

(生争相朗读,并自由发言评价。约有六七个同学作了范读,大都声情并茂。)师:(重点指导)重音并不一定重读,有时根据感情需要应处理为重音轻读。例如“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中“小小的”三字读为重音,但不能重读,而应轻读。

师:在读诗的过程中,同学们和诗人的心沟通了,我们读懂了余光中那殷殷赤子情怀。诗言志,同学们能不能用形象的语言即兴表达出你想家的感觉呢?(沉思片刻)

生:我来说几句。小时候/乡愁是一个长长的枕头/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座弯弯的石拱桥/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掌声响起)

生: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贺卡/我在泊头/母亲在乔庄 长大后/乡愁是一段遥远的路/我在城里/母亲在城外 后来啊/乡愁是一封封情书/我在他乡/新娘在家乡(笑声和掌声同时响起)师:太精彩了!还有想说的吗?

生:我还有。乡愁/是一列长长的客车/我在里头/亲人在外头 乡愁/是根连根的荷花/把我与亲人连在一起 乡愁/是一本写不完的书/在我心头绵延流动

师:真为你们的家长和老师感到骄傲,咱们班有这么多的才子佳人。思乡是游子共同的心声。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另一位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自由朗读几遍,比较席诗和余诗的异同。

(学生朗读,然后讨论,自由发言)生: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的乡愁。

师:不错,这是两首诗的相同点,除此之外还有吗? 生: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

师:乡愁本来是抽象的,作者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把它表现出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像。生:我觉得两首诗在形式上不一样。师:能不能具体说说?

生:余光中的诗分了四节,每节的句数和字数基本上一样多,看上去比较整齐,而席慕蓉的诗看上去参差不齐。师:说得非常好。还有吗?

生:席慕蓉的诗表达感情比较朦胧含蓄,余光中的诗比较直接清晰。„„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老师也忍不住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我觉得这两首诗的风格不一样。如果把余诗比作一杯陈年老酒,那席诗就是一杯温热的咖啡。常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你更喜欢哪一首?请用最快的速度把它背诵下来。

(学生积极背诵,约一分钟后纷纷举手。两名同学分别背诵两首诗。)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有哪位同学愿意代替老师给全班同学留一个作业? 生:我布置大家将这两首诗背熟。生:不好,太俗了。我布置大家将这两首诗对比阅读赏析,并整理到阅读笔记本上。生:我觉得我们不能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我建议大家课下搜集整理余光中和席慕蓉的诗,增加课外阅读量。

师:这个主意好。不过,老师再补充一点,乡愁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古今中外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乡愁诗,大家可以把范围放大些,把能搜集到的所有乡愁诗整理成《乡愁专集》。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这个活动就叫“八月十五话乡愁”,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师:(放歌曲———佟铁鑫演唱的《乡愁》)伴随着余光中的乡愁,咱们就要说再见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故乡,月是故乡明,回家的感觉真好!谢谢大家!愿做你们永远的朋友!

说课稿

这堂课可以说是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的一堂实践课,也是一堂开放课。

首先说说这堂课的设计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意—朗读指导—语言运用—对比阅读。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而诗歌又是最富情感的语言。因此,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情。在整体感知理解诗意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阅读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过程。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习者。阅读过程是师生共同感悟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真话、诉真情,将个人的阅读体验与作者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

关于朗读指导:初二学生首次接触新诗,我认为应在朗读方面加强正确的指导。主要是读出感情、节奏、重音,并且始终把感情放在首位。事实上,我们在读诗时大都是凭直感一下子进入诗歌的境界,然后自然地在诵读中诠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并不是机械地先读熟,再读出感情。因此,有感情地读是始终贯彻在诗歌教学之中的。

关于第三环节:即兴写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正是一笔丰厚的语文资源。当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被感性的文本升华时,抓住学生感情的火花及时点火,让学生有倾诉的机会,有成功的体验,诗情自然喷薄而出了。

关于对比阅读: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想渗透对比赏析诗歌的方法。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特点,设计的问题较简单一些。不管学生从哪个角度对比,我都予以肯定,关键是引导学生有思考的过程,力求养成对比赏析的习惯。

除此之外,还有几点说明:第一,乡愁是一首极好的诗,乡愁在余光中的笔下被诠释得淋漓尽致。这种感情是全人类共有的。我及时抓住寄宿生都有过想家的经历这一点让他们品味、感悟、表达。为了烘托气氛,我主要利用电教手段将诗歌做成MTV的形式,并配上精心设计的画面渲染气氛,使学生尽快感情定位,进入诗歌情境。第二,每个环节设计始终把握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第三,关于教师角色的定位问题。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而不是单一的。教师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的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习者、升华者。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园地。最后,关于课件,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对语文课件的使用,近年来褒贬不一。随着电脑网络的兴起和发展,课件以它特有的形式和无与伦比的优势登上了课堂教学的宝座。但如果用不好就会弄巧成拙,喧宾夺主。语文教学要慎用课件,尤其不可做成一环扣一环的固定模式,那是不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的。我们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选一些经典的图片、音乐,以及相关的资料等。这样运用起来灵活、实用、不拘泥于形式。

评点

这是一节让学生真正精彩起来的课。学生的精彩突出表现在他们自己真切的感受和诸多的“发现”上。

课堂上的学生来自博兴县实验中学,他们大多是寄宿生,县内县外的都有,一般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对于离家在外的初二的孩子们来说,读着《乡愁》,引起乡愁,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只有具备这种真切的体验,才能真正读进诗里去。

诗是抒情的,是入境的,有时能够体验到,但不一定说得清。可贵的是,这些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有自己的发现,并且能用得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们的发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的层次结构,二是诗的立意。用时空的变化顺序来组诗,使这首诗的层次非常清楚,由对家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正是作者感情的升华,也是这首诗得以广泛传播的生命力所在。

学生听读一遍,又自读两遍,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感受,就有这么多的发现,可见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在课的后十分钟,教师让学生将余光中和席慕蓉的两首诗比较阅读时,学生们发现了更多的东西。两首诗的主题、形式、表达感情上的异同点他们都能理解得清清楚楚。

除了学生感受和发现的精彩以外,我们看到学生在借助诗的表达方式迁移运用时所写的即兴小诗也很精彩。如果没有把诗读进心里去,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的。学生精彩起来了,那么,课堂上教师是怎样表现的呢?

我们看到,在学生精彩的背后,是教师能“退”则“退”。这节课教师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朗读指导—语言运用—对比阅读。在每个环节的内容处理上,教师一直遵循着一条“多退少补”的原则,学生能做的事,教师不会去包办代替。教师把发现的权力给了学生,把如何读诗的选择、决定权给了学生,把评价的权力给了学生,甚至作业的布置也让学生参与了进来。在学生的参与下,从课内的学习,迁移拓展到课外相关诗文的阅读积累,课内课外构成了一个“大语文”的学习框架。教师“退”下来,真正还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地位,但教师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该“补”则“补”,这个“补”,主要表现在教师不露痕迹的相机引导和对重点之处的适时强化。如对诗意的理解,对朗读的指导,对两首诗风格的比较,再如引导学生从学诗到模仿写诗。

学生精彩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要让小主人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仅仅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学的民主、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往往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方面,赵老师做得很出色。在课的开始,赵老师是以一种近乎聊天的方式和同学们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师的语言自然、随意,句句发自内心,让人听得心里暖暖的。课堂上如春风拂面般的鼓励性话语时时可见。

中国报纸广告词评点 篇5

(1).相关: 一般指含有报名品牌;

(2).印像: 指带给读者的感受, 或者叫穿透力;

(3).传播性: 是否上口易记;

(4).内容或特色介绍.A.相关, 印像深刻, 传播性强:

北京晚报:晚报,不晚报

今晚报:清茶一盏,今晚浓情

中国电视报:中国电视报,生活真需要

大庆晚报:没事看晚报,有事找晚报

长沙晚报:同饮湘江水,共读长沙报

扬子晚报:风雨人生路,扬子伴君行

B.相关, 传播性强:

燕赵晚报:燕赵晚报,家家需要

惠州日报:看惠州日报,惠州大事早知道

柳州日报:喝柳江水,看柳州报,做柳州人

市场报:提供商情商机,维护市场秩序

C.相关, 简明:

新快报:新锐、新知、新见

深圳日报:日日伴您前进

鹤城晚报:晴空一鹤排云上

D.简明, 印像深:

海口晚报:更快,更新,更亲切

锦州晚报:愿做读者真诚的朋友

粤港信息日报:想成功者的报纸

羊城晚报:真知影响人生

E.内容或特色介绍:

华夏时报:弘扬人道,关注民生,服务社会

成都晚报:大众化,平民化,都市化,时尚化

参考消息:播四海风云,采五洲气象

E.相关:

京江晚报:不管你家住几楼,晚报送到家门口

潮州日报:潮州人看自己的报纸,知潮州事,晓天下事

金华晚报:时代特征,金华特色,百姓挚友

F.其它:

京华时报:北京人的都市报

深圳都市报:21世纪都市人的生活消费服务完全手册

深圳周刊:新闻聚焦点,广告黄金点

北京青年报: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

中国旅游报:坐地日行八万里,神州内外收眼底

检察日报:天天传播反腐新闻,期期提供法律服务

南方都市报:办中国最好的报纸

南方体育报:新生活,新眼界

新闻周刊:有观点,有魅力

梅州日报:努力成为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深圳晚报:市民最喜欢的报纸

西安晚报:大西北最精彩的媒体

江南晚报:飞入寻常百姓家

青岛晚报:新世纪里与您风雨同

G.过于高深:

北京娱乐信报:新闻一条是一条

广州日报:追求最出色的新闻

南方周末:深入成就深度

福州晚报:新观点,活新闻

南方日报:新闻生产力

H.个别举例:

城市晚报:捎去我们的真诚与骄傲

大连晚报:虽然外表相似,但我们给予你们的会更多

深圳特区报:坚持正确导向,版版精彩,内容更好看

《两小儿辩日》课堂实录评点 篇6

[上课]

(旁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理解此句意思的同学,谁能阐释一下自己的见解?

生1:我认为此句是告诫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的人。

生2:我认为这句的意思是说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切忌不懂装懂。

师:两位同学分析得很好,有自己的观点。的确,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列子•汤问》里记载的一则传说故事就进一步证实了孔子的言行一致。同学们想听一听这个故事吗?

生:(异口同声)想!

【评点】由悟其名言初步了解孔圣人,“听其言,察其人”,使学生从人物身上抑或故事之中受到启发,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当然也激发出学生学习本课的浓郁兴趣。

师:好——下面请听配乐朗诵《两小儿辩日》。

(放录音。用投影仪显示本课的学习目标:1、熟读理解课文;2、复述故事情节;3、分析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师:这篇故事短小精悍,读起来很有情趣,哪些同学听了录音之后,能为我们大家分角色朗读一下课文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四位被选中的同学的声音在教室里响起。)

师:同学们评判一下,他们朗读得如何?

生1:我觉得“小儿乙”读出了争论的语气。

生2:我觉得“孔子”读出了老夫子的语气特征。

生3:“旁白”的普通话真好。

师:是啊,老师也认为他们读得非常好。这些同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的声音听起来亲切、自然。好!下面我们向他们看齐,集体将课文朗读一遍。

(齐读)

师:故事虽短小,却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谁起来为我们复述一下故事情节?

(俩学生复述故事)

【评点】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要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读出古文的韵味。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者显然明白这一点,同时也考虑到了《两小儿辩日》属于寓言体裁,可以当作故事略读,粗知其意即可,不必深究,而是注重整体理解,让学生自读自悟。

师:文中两小儿为什么争斗?

生1:他们在争辩太阳离地球的远近。

生2: 他们一个认为早晨太阳离地球近,一个认为中午太阳离地球近。

师:那他们争论的依据是什么呢?

生1:一个是从形状的大小来判断的。

生2:另一个是通过触觉来感知的。

生3: 我们认为他们两人都是从自身的感觉上来说的,一个是从视觉上说的,另一个是从体肤的感觉上说的,都不是客观实际。

师:好,说得真好!掌声鼓励一下!(掌声四起)同学们不仅对课文理解深入,而且还有自己的观点。我们学语文,就是要像这样,有主见,有独特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文中的两小儿就具有这种大胆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大家知道,古时候自然科学还不发达,人们能够用自己的切身经验去理解去想象,这点精神是可嘉的。同学们想想,两小儿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呢?(学生议论纷纷讨论后自由发言)

生:老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师:这问题提得好,说明这个同学很有思想。其实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万公里,地球每天围绕太阳作自转,它们之间的距离不会因早晚而改变。早上地球表面有云气,透过云气来看太阳,就显得太阳大;中午云气消散,就显得小,这是视觉差异。另一小儿认为早晨凉快,中午热,是因为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而中午太阳的热度正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近。请进一步注意:两小儿最终争论不下,问到了孔子,作为大学问家的孔子是怎样回答的呢?

生:(齐读)“不能决也。”

师:孔子为什么不能决?他为什么不随便下个结论呢?

(学生讨论后自由回答)

生1:我认为孔子应验了他在《论语》中提出的观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生2: 我认为孔子不想和两小儿争辩。

生3: 我认为孔子的态度实事求是。

师:同学们,我们做学问是应该像孔子一样实事求是,还是“强不知以为知”呢?

生:要诚实,不要不懂装懂。

师:大量事实证明,做学问一定不能不懂装懂,否则会后患无穷。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例子呢?

生:南郭先生吹竽的故事就告诫我们要诚实,不要装懂。

师:老师也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给大家听。有一次,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你知道大黄鱼和小黄鱼的区别吗?”我愣了一下说:“大的叫大黄鱼,小的叫小黄鱼。”同学们面面相觑,最后一个大胆的同学说:“老师,大黄鱼和小黄鱼的区别在鳞片的大小和尾柄的长短。”我一下傻了眼,我知道这就是强不知以为知带来的后果。希望同学们要谨记我的教训,不要效仿。好了,短小精悍的故事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将课文试着背一下,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照着书读。

(同学们试背课文)

师:真不错!

【评点】有机进行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富有成效地对话,体现“课标”当中的新理念。教者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交流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及自己的看法等等,畅所欲言,从多种角度有所感悟,理解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如:两小儿喜欢探索,精神可嘉;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儿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对学生的观点和阐释并不强求一致,而且不失时机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鼓励了学生谋求思维的广度和多面性。在不会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依据短文的精彩部分是人物对话,两小儿的对话(含转述)共87字,宜于诵读,则适当地要求学生用一节课背下课文来,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及对对语言敏锐的感悟能力。

师:不知大家有没有兴趣,把它编成一段课本剧,现场为同学们表演一下。

(座间一阵骚动,片刻后有10位同学举手。师分别请出两组同学上台表演。演出完毕后掌声响亮。)

师:演出非常精彩!这充分说明同学们很有表演天赋,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为将来成为表演明星而努力奋斗。好,接下来大家根据以上同学的表演,着手将本文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注意:要淡化文言成分,强化故事情节。

(学生动笔改写,教师巡回视导;然后就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评议。)

【评点】创设古人与现代人交流的情境,形成情境串,打破时空的界限,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使“演”与“读”相辅相成,理解背诵相得益彰,以“演”揭示写作特点与顺序,为学生背诵做铺垫,从而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最后设计“改写”这个作业,使语文课内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延伸,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师:(小结)通过学习本文,我们明白了以下几个道理:①做任何事情都要诚实; ②要有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下课]

【总评】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着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古文教学类似于古诗,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本文的人文内涵基本上有两种理解: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或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课堂上学生的感悟都没有错,因为教师特别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生成过程,强化了学生体验、感悟、情感目标的生成,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者善教。从警句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读懂了课文的基础上对阅读文本重新加工改组,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演、练,让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充分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积累语言,从而热爱古代灿烂的文化。并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形成个体独特的体验,使得作者、学生及文中主人公的思想得到交融,富有成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中学路分明。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耳听、眼看、脑想、口读、身演、手写,“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立体式”展开。

教学从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思路流畅,脉络清晰。

作文教学评点三“境界” 篇7

宜昌市2010年4月的九年级语文调研考试的作文命题颇具匠心。其题如下:

世界以痛吻我, 要我回报以歌。是啊, 这痛是范仲淹以水沃面的艰辛, 是文天祥不能驰骋疆场的遗憾, 是男孩不能像常人一样站立的痛苦, 是李白四处飘泊的孤独, 还是你我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磨砺, 你能读懂泰戈尔的这句话所蕴含的人生况味吗?在你成长的过程中, 也许你有过痛的亲身经历, 那或许是一次误会, 一次委屈, 一次受伤, 一次打击;也许你有过关于痛的深沉思考与独特感悟……请你以《生命中的痛与歌》为题,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在评阅学生交上的作文时, 喜忧参半。既有少量佳作, 也有不少病文, 尤其是少数作文功底较好的学生在审题、选材上出现偏差, 导致作文失误。为此, 我决定上一堂关于记叙文的审题与选材的作文指导课。适逢区教研员曹冰先生来听课, 我觉得这是难得的聆听指导机会。

这堂课, 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即病文解剖、方法导引和佳作共赏。在得到专家和同行的肯定的基础上, 将三个环节提升为三“境界”, 实乃受王国维大师“读书三境界”之启发。

第一境界———病文解剖:误入藕花深处

上课伊始, 我给学生在屏幕上展示了陈发洋同学的考场作文 (附文于后) , 我特意隐去了他的姓名, 防他尴尬, 但我选择让他来读自己的作文。他读得声情并茂, 颇为自得;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以为妙极。读完后, 布置学生评点, 学生纷纷评点说:好文章。或赞文采飞扬, 或云选材精当, 等等。曹冰老师见同学们纷纷叫好, 他忙举手请求发言。临近中考的学生见“老师的老师”要评点, 都兴奋地洗耳恭听。曹老师在肯定了该文的几点优点后, 话锋一转:这是一篇病文。

这时, 我让学生再读作文题的要求。学生再读题后琢磨, 方悟出此文确实犯了审题失误的毛病, 没有体现出“我”在成长经历中的深沉思考与独特感悟。课例中, 作者“误写”, 读者“误评”, 可见初中学生作文必会经历的一个阶段:迷茫。

第二境界———为有源头活水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找材”与“选材”?我在课堂上联系文例给出两条途径:一是从阅读中获取材料, 历史、名著等等都是材料。杜甫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是强调阅读的重要。二是从生活中选材。如何让学生学会选材?要让学生明确选材三原则, 即“真”、“小”、“新”。

我在课堂上, 一方面联系生活实际和自身经历, 让学生懂得如何在生活中开掘素材;一方面通过链接, 让学生品味相关作品, 明白生活才是作文的源头活水, 阅读与观察感受生活是写作的两大法宝。该环节的方法引导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明白了“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真谛, 学生进入作文的第二阶段:清醒。

第三境界———佳作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

学生在交流互动后, 课堂进入第三环节:佳作品读。该环节分两部分。一是学生考场佳作, 我选取了蒋晓玲同学的同题作文。二是教师的一篇旧作《一双草鞋》。

蒋晓玲的作文文笔细腻优美, 让师生惊叹, 我让她谈了写作的体会, 给学生写好作文增添了信心。我选择我的一篇旧作而没有写同题的下水文, 意在告诉学生, 只要拥有真实的材料, 可以根据需要, 围绕中心去加以修改。材料是第一位的, 技巧是第二位的。我给学生讲, 我的这篇作文稍加改动, 即可合《生命中的痛与歌》这一题目。

此环节的作文品读, 让学生和教师同台展示自己的作文, 收到很好的示范效果。教师常与学生一起写作文, 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写作心理, 引领学生。发掘学生的潜力, 给他们以展示的舞台, 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长期坚持, 作文教学的苗圃里必然会“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此环节, 学生进入第三阶段:出采。

反思这堂课, 成功之处有二:一是环节设计环环相扣, 首尾对照, 由病文“入”, 由佳作“出”, 梯级上升,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材料真实,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让老师与学生都“动”起来。

曹老师在评点这节课时, 称该课“一箭三雕”, 将学生、听课老师和他这位评委都“雕”了进去, 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波澜起伏, 真实丰富, 属高效课堂。我既感惶恐, 又倍受鼓舞。于是, 信笔为文, 以反思, 以抛砖引玉。

附:相关文章

【病文示例】

生命中的痛与歌 (片段)

生命中的痛, 让你知道生命的苦;

生命中的歌, 让你知道生命的甜。

没有痛, 哪里知道歌的甜?

没有歌, 哪里知道痛的苦?

所以说生命其实很简单:苦与甜的掺合, 痛与歌的结晶。

从古至今, 哪个有成就的人不是经历痛与歌的洗礼, 苦与甜的磨合?

文天祥, 一位有着铮铮铁骨的民族英雄, 面对如风中飘絮一般破碎的祖国河山, 他无力回天, 自己也不幸被俘,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祖国陷入元军的铁蹄之下。这不是他的痛吗?

然而, 文天祥没有委曲求全, 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临刑前要求面南而死, 留下了慷慨激昂的歌:“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邰丽华, 一位感动了亿万人的舞蹈家。在她的世界里, 没有声音, 这对于一个舞者该是何等的痛苦!

然而, 当她在春晚的舞台上领舞的《千手观音》一亮相, 瞬间震撼了世界。邰丽华, 以她的残缺, 以她优美的舞姿, 向世界诠释着生命的美好, 演绎了一首无声的爱之歌。

在这里, 还有一个人, 她生命中充满了无数的痛。一次次大地震让她体无完肤, 甚至还有无数的子女因此死亡;一次次大海啸让她喘不过气来, 灾害带走了她的家人。不错, 她就是我们的母亲———中国。

但是, 她没有倒下, 而是坚强地站起来了。她屹立在世界东方, 唱着一曲又一曲胜利的凯歌。

【佳作品读】

生命中的痛与歌 (蒋晓玲)

“他说风雨中, 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 不要怕, 至少我们还有梦……”一首悠扬的《水手》传来, 思接千载。

花, 不是因为懈怠了枝头的喧闹而枯萎, 放弃了点缀枝头的使命。鹰, 不是因为厌倦了凌霄的惬意而返巢, 舍弃了九天揽月的信念。人, 不是因为畏惧了错误的羁绊而俯首, 摒弃了拨云见日的气魄。

生命中有太多痛, 那些痛的记忆, 散落在春的泥土里, 滋养了大地, 开出下一个花季。我们是否应该珍惜?

独行在夜色中, 任思绪埋没于这些痛苦的记忆中。夜, 好静, 好孤独!如我的天空, 那么不见天日!

生命, 黑得彻底!痛得彻底!

犹记得老师对我的鼓励:“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 至少你曾经飞过!”那个时候的轻率鲁莽, 却终于结就了失败的果实。忍不住摘下轻轻品尝———原来是如此之涩。

不知何时, 喜欢上孤独———其实是不可选择的。于是, 怅惘和沉默便如树一般立足于我的雨季, 给心灵之窗浇灌了那数不尽、道不完的痛。

无缘无故的, 习惯于独处。

无缘无故的, 有了惆怅。

有时, 一曲柔软的音乐, 传来的不仅是痛的追忆, 也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丝丝安慰。

有时, 苏轼会让我想象, 是否我也会以“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宽容去思念每一个人?

生命本是一场赌局, 一开始输了就落幕, 承认失败?不, 不可以, 不可以输掉整盘局!

“有的人, 一生错了一次;有的人, 一次错了一生。”不, 我不要做后者, 我正值年轻, 花束刚开就凋谢岂不可惜?

耳边再次响起老师的话语:“天空中不留下鸟的影子, 至少你曾经飞过!”既然来去匆匆, 何不在生命中认真体会其中的过程?

回到现实, 那首《水手》依然在播放, 只是此刻, 它增添了一份坦然!

【教师作文】

一双草鞋 (左东升)

在我的鞋柜里, 珍藏着一双草鞋。它承载着一个故事, 好长, 好长……

在儿时的记忆中, 父亲永远是一个穿着草鞋的人。他常年在大老岭林场伐木, 很少回家。隆冬时节, 我坐在火塘旁, 看父亲支起草鞋架, 用稻草、桐麻、棕丝, 编织着草鞋。他的手黑而且瘦, 皲裂的手指用布片缠着。在那时, 用胶布缠手指的就算是奢侈了。一个冬, 父亲要编二十多双, 拴在一起, 挂在墙上。有一次, 我好奇地问:“爸, 草鞋穿着舒服吗?”他笑着说:“舒服。草鞋爽汗, 离水, 把滑 (防滑) , 下雨天晴都能穿, 走雪路也好。”我说:“让我试试, 好的话也给我打一双吧。”我边说边把脚钻进一双草鞋。“哇, 好锥人!”父亲笑着说:“你的脚还嫩着呢。有时间, 我给你打一双夹布片打的草鞋吧, 那样的软和些。”

后来, 上了中学, 又进了师范, 父亲的草鞋也渐渐少了。然而, 我仍时常忆起父亲的草鞋, 那虽是用草编织的却极具韧性的草鞋。我知道, 在县城念书的我是羞于提起草鞋的, 何况即将走上讲台的我呢?也许父亲也早已把那诺言忘记了吧?

17岁那年的一个秋日, 我分配到邓村中学去上班。父亲背着行李送我。20多里山路, 又正是“秋老虎”发威的大热天, 他已累得满头大汗, 脚上的解放鞋早湿透了。他已是年近花甲的人了, 我有9个未曾见面的哥姐都因病夭折了, 他39岁时才有了我这个“秋葫芦”。大姐的高中录取通知书送到半路被干部拦下让给家庭成分好的学生了, 二姐也只念了初中就去挣工分了。我姗姗来迟却也给了我念书的机会。我的成长让他们多年压抑的心灵有了些许的慰藉。蓦地, 我心中一动:“爸, 您怎么不穿草鞋呢?这么热的天!”父亲打好杵, 擦了把汗后说:“时代变了, 草鞋早没了, 再说, 我今天是送‘先生’呀!”我说:“我还是想要一双草鞋。”父亲说:“穿草鞋好是好, 只是你穿不合适了。你只要记住做人要踏实、勤奋, 不忘你是农民的儿子就行了。”

岁月悠悠, 我耕耘我的“黑土地”也10多个春秋了, 而且也做了父亲, 早把草鞋淡忘了。那年的正月初二, 父亲去给叔祖父拜年回来, 进门就叫着我的名字:“你看我给你带什么回来了?”“啊?草鞋!”父亲小心地放好那根我从庐山给他带回的龙头拐杖, 悠悠地说:“你不是一直想要一双草鞋吗?我老了, 打草鞋的家什也早没有了。我去童家湾见左昌美在打草鞋, 给你要了一双。他听说是你要草鞋, 起初还不相信呢。”

我端详着这双极普通的草鞋, 知道它已快成为历史名词了, 只在深山里还偶尔能从樵夫的脚上见到。我并非一定会穿它, 在我心中, 父亲勤劳一生, 草鞋已成了他的象征。他已年逾古稀, 留它作个纪念吧。

我便珍藏起这双草鞋, 心中也珍藏起张明敏的那首老歌:“草鞋是船, 爸爸是帆……”

课后, 我仅试对结尾作了这样的修改 (文题改为《草鞋恋歌》) :

评点作文“五不”说 篇8

【关键词】感悟 尊重 自由思想 独立精神 作文评改

批改作文是语文老师的日常工作之一。不管你愿不愿意,也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对教师而言,批改作文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那种只要学生写而教师从来不批或者只要学生互批、小组长批、课代表批之类,都是打着教改的旗号,瞎起哄而已。其实作文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抄写,模仿,积累,强化记忆为我所用;引领,感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教师也要认真反思,注意细节,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文章说话,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这样我们的作文评点就会收到点石成金之效。

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我总结了作文评改的“五不要”,也就是“五不”主义评作文。

不要敷衍

批改作文就是和每个朝气蓬勃的少男少女心灵的对话。老师的一句评语甚至一个符号,都会引动学生的心海泛起阵阵涟漪。君不见那憧憬的目光是字里行间透出的渴望,是种子期盼发芽而对雨露的梦想,这作文怎一个“阅”字了得?眉批总批圈圈点点就是对充满疑问而思索着的中学生思想的点拨——或商量或建议,或赞美或鞭策。这一圈一点可以点燃学生思想的火炬,可以竖起学生人生的路标。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萎靡消沉。教师的“惜墨如金”或信笔写来的职业惯性都会冷却学生的表现欲和创作的热情,那我们还谈什么能力和创新?

不要总是套话

中心比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楚,语言比较通畅,……诸如此类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比较糟糕的评语恐非偶然。这些放之千篇而皆准的评语,可以说是空洞无物,没有个性,缺少“独立之精神”,自然会导致体现“自由之思想”的作文——学生创造精神的萎缩。在党八股、帮八股早该寿终正寝的今天,难道我们还要创造出一个作文讲评的新八股吗?

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把作文看作是一项技能,一种得分手段,一种应试教育下争取拿下满分60分的题型;因此往往把批改的重点总是放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如此“只顾到学生作的文,却忘了作文的学生”(叶圣陶语),这是教师目中无人——眼里没有学生,只有自己设计的一个批改套路的结果。这实际上是闭着眼睛看世界,即使眼前是无限的春光,你也自然什么都没看见。还奢谈什么“老师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不要偏爱

古人云:吾心如秤,不为人轻重。作文批改虽不是经天纬地的大事业,可是教师的评点也是对公平公正公开的民主意识和自由精神的滋养,对平等竞争意识的一种激励,教师应该把鼓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角落,照耀每一片渴望真善美的心空。那些差生可能更需要你的一个眼神,一句赞美,一行评语。当你看到一篇优秀习作出自无名者之手,请不要先入为主,不要急于下结论——“必须说清楚”,“抄袭者可耻”,“你以为你是谁?鲁迅?茅盾?郭沫若?”!应该冷静下来,调查一下,这文章也许是学生感情的真实的流露,也许撞到他的枪口上了也未可知。即使是抄袭,处理好了也会激发学生的斗志,至少他向往高品质,知道什么是优秀的东西,而且好文章的铸就往往也是要经历抄写和模仿的初级阶段的,这一切全看教师的点拨了。

不要求全责备

作文评改,多鼓励,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自信很重要。如果你用爱心去观察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就充满了爱。于是你就发现学生作文有了可喜的进步。或者材料鲜活了,或者内容丰厚了,或者思想深刻了,或者结构不再松散反而完整甚至严整了,或者语言不再磕磕绊绊反而通畅甚至精炼了,或者题目新颖了,主题鲜明了,中心突出了……至少可以是字迹工整了,态度认真了。总之,哪怕学生有了点滴进步,教师都应该及时发现,热情地给予肯定和褒奖。当然语文老师也不能做好好先生,对习作中存在的不足,要及时指出,并指出改正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使用评语要注意分寸。要留有余地,多用商量的口吻,赞赏的语言。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我们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能老做医生,而应该像一个园丁,不只勤于剪莠除草,更要乐于按时施肥浇水,帮助禾苗健康茁壮地成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哪怕只有微小的进步,都会令我们教师欢欣鼓舞。那么请不要吝惜赞美的语言——“这个词用得妙极了”“这句话写得十分具体形象、鲜明生动”“这一段写得何其简练深刻”“这篇习作文从字顺,我为你的进步高兴,愿你再接再厉,再立新功”,……这样学生阅读之下必然身心愉悦,慢慢就会接受并感受自己写作的快乐,因为被欣赏和赞美永远是快乐的。给学生成功和快乐体验,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正是我们作文教学乃至语文学习的目标之一。

不要“大刀阔斧”

尊重学生的创造力,欣赏他们的想象力。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老师问“雪化了以后是什么?”有学生回答“雪化了以后是水”;也有学生回答“雪化了以后是春天”。对后一种答案,教师判为错误,其理由是与标准答案不相符。其实成人知道什么是自然科学,但是儿童的世界是整体的。这两个答案一个实,一个虚;而第二个答案更富有想象力。应该具有“我爱每一片绿叶”的情怀,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哪怕是另类的心得和感悟。不能简单地判断是对还是错,不能什么事情都是“我的地盘我做主”。

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创作,尽量保留原有的东西。评改当以评为主,改为辅;最好是画出重点,让学生思考感悟。如有不妥,提出意见,让学生自己去改好了。不要越俎代庖,不要以成人的成熟代替青少年对成长的思考和人生的烦恼,应该允许甚至鼓励青春的理想得到自由的发挥。常常看到“作文评点”之类的报刊栏目,煞有介事地对学生的习作胡批乱改一通,改得面目全非却自以为得意。这种喧宾夺主、强加于人的文章做法可以休矣!

【评点】推荐阅读:

上一篇:报纸创意下一篇:中职旅游教学课程改革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