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研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教研(精选10篇)

历史教研 篇1

一、认真落实和坚决执行学校、教科室工作计划中对本科组工作的要求,并制定了本学年度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

二、教研活动每两周举行一次,认真总结每一阶段的教学状况。统筹安排一课一研活动,要求统一进度,统一调整,分层次、有选择安排完成了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听课、评课、以及课外活动。

三、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课件、论文等活动。

四、积极组织学生中学生历史漫画大赛。

五、全员参加并顺利完成定远中学教师“研题”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及水平奠定基础。

六、完成完善初高中衔接教材工作。

七、配合学科指导组完成对高三历史备课组的二轮调研工作,集全组之力为高三历史教学服务。

八、进一步打造青年教师,程小丽老师代表定远中学参加县中联盟同堂异构活动,并获得一致好评。

九、坚持“走出去、多学习、多交流”。

历史教研 篇2

2012年3月9日-10日, 我们组织了由绍兴县全体高中历史教师参加的《启蒙运动》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由前阶段活动综述 (2节课) 、专题讲座 (2节课) 、互动辩论 (2节课) 、研究课展示 (2节课) 、说课评课 (3节课) 等内容组成。基本任务是: (1) 正确理解“启蒙运动”。 (2) 构建《启蒙运动》教学框架。 (3) 丰富历史细节, 做活历史概念的推理。 (4) 科学设置问题, 更好地驱动课堂。 (5) 联系现实世界, 提升本课的育人价值。

从开课教师行为来看, 他们先是掌握“启蒙运动”这一知识内容, 然后才是自由地计划自己的教学方案。我们可以从史料、史实、史论三个方面来描述教师的行为。在史料方面, 教师首先是完成“丰富历史细节”这个任务, 储备更真实、更丰富、更多元的史料, 然后才选择一些史料进入课堂, 引导学生使史料意义化、理性化和内省化, 实践“求真”的教学观念。在史实方面, 教师首先是完成理解“启蒙运动”概念这个任务, 把握历史知识和历史问题的正当性, 然后才是想办法使这些知识成为学生的“自我认识”, 实践“求实”的教学观念。在史论方面, 教师首先是通过对“理性”、“自由”等概念的辨析, 进一步更新历史观念, 努力把握其“实证性”和“解释性”两个维度, 然后才是引导学生理解历史, 实践“求是”与“求善”相统一的教学观念。通过对老师的进一步调查和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 我们发现这实际上即是教师备课的普遍路径, 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现: (1) 教师备课的大部分时间是对知识内容的逻辑梳理和对相关史料的查找, 学生的有效学习就是指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2) 教师能构建并使学生接受一个较为新颖的课堂框架, 主要原因是双方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 (3) 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教学机智和教学幽默, 源自历史本身的生动性, 依赖于师生双方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据此, 我们可以认为, 只有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谈论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才是有意义的。教师“消费”教育教学理论, 实现教学思想和方式创新, 必须与其学科教育观联系起来。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在于历史学。

无论出于课程的认识还是教学的认知, 我们所需要的“用教材教”都应该是指在吸纳历史研究学术成果的前提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并努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使历史学科以自己的维度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然而, 由于知识老化、观念陈旧以及研究力的低下, 许多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领域内还长期处于“蒙昧状态”, 他们没有能力对自己的历史知识和教学行为进行理性的认识和批判, 而只能因循既定思维习惯, 安之若素而不觉得需要改变什么。据此, 我们认为, 历史教师只有通过历史阅读, 才能真正实现“用教材教”。

二、教研创新:历史“阅读工程”有效推进的平台

近年来,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逻辑分析, 进一步厘清了我县高中历史教师队伍中真实的、主要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历史教学有效性根本上取决于历史学”的观点。

《启蒙运动》教学研讨活动是诸多探索过程中的一次典型性展示。在此前近两年时间里, 我们已做了如下准备工作: (1) 在不同层面组织了五次相关的研讨活动; (2) 先后邀请了三位著名教授开设专题讲座; (3) 组织了一次该内容的“阅读论文”评比活动; (4) 先后开展了三次以该内容为载体的命题、评题活动; (5) 鲁迅中学历史教研组开展了该内容的四次学术沙龙。

该活动本身和前期的准备工作, 反映了我县历史学科通过教研创新构筑了有效实施教师历史“阅读工程”的平台。

1. 按照“梯式渐进”思路建立基本队伍。

在绍兴县历史教师队伍中, 有市名师培养班、市高中历史教科研中心组、市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等组织的成员5人。我们以这些教师为基础, 建立县高中历史名师班, 并逐步扩大到每个学校的每个年段。这支队伍的建设拟完成三个目标:其一, 通过省、市高中历史研训平台, 促进其自身成长;其二, 成为我县推进高中历史教师“阅读工程”的主干力量;其三, 通过历史“阅读工程”引领相应学校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 推动该校的历史学科建设。

2. 按照“差异发展”思路安排研究任务。

教师历史“阅读工程”是以课程知识研究为重点, 以教学实践改进为目标的。但历史教师的差异性规定了研究任务安排的差异性。

3. 按照“专项推进”思路推行教师历史阅读。

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研究是环环相通的。近两年来, 我们的大多数教研活动就围绕着“启蒙运动”展开。这一持续的研究, 不但使老师们对西方思想史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而且为理解“西方近代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国际关系”、“辛亥革命”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普遍适用的方法, 也为下一轮“专项研究”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按照“兼容并包”思想营造研究氛围。

我们教师通过历史阅读进行课程知识研究的初衷就是要发展师生的批判性思维, 不是以发现更多的“史实”来证明教材的观点为目标, 而是提倡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敢于和善于超越教科书。所以在整个教师历史“阅读工程”推进过程中, 我们强调以“兼容并包”营造研究氛围。一是强调自由和独立, 没有教条的束缚或者“权威”的控制;二是强调理性, 要求论证、辩论、写作, 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更充足和清晰的证据, 三是重过程甚于重效果, 以渐进地、正确地改进教学为最终目的。

5. 按照“务实有效”原则落实跟进措施。

我们强调培根的名言, “读书使人丰富, 辩论使人成熟, 写作使人精确”。我们落实的跟进措施主要有: (1) 购置和推荐相关经典著作, 推动教师比较式阅读。要求学员在精读规定经典的基础上, 再选择1-2本著作进行比较式阅读, 实现“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2) 实现科学的过程管理, 提升教师历史阅读效果。其一, 推荐书籍有阅读提纲, 阅读后需要有成果提交。其二, 组织“教师历史阅读改进历史教学”主题研修活动。围绕每个“专项推进”内容的研修活动一般分两阶段。第一阶段的活动任务是相对单一的:着力于解决某个问题, 如“怎样理解牛顿在启蒙运动中的地位”等;着力于完成某项任务, 如“怎样以卢梭和康德的相关观点材料来命制出一个历史综合题”等。第二阶段则是集中展示活动, 就如本年度3月9日至10日的活动。这一般是放在一个“专项推进”活动的结尾阶段。 (3) 积极参与省、市级有关研修活动, 多次邀请国内一流专家教授作相关的指导, 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我县历史“阅读工程”的质量。

三、师生发展:学科教研文化创新的目标定位

经过几年的努力, 我们已有理由认为教师的历史“阅读工程”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的高中历史学科建设。

首先是表现在历史课堂有效性的提高上。下面即是3月10号两节研究课的教学框架:

这两个教学框架可以反映出, 部分历史教师的历史阅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框架 (1) 以正确划分“启蒙”的“反对专制”和“反思理性”两个阶段, 以解答历史问题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框架 (2) 的学术味更为浓厚, 从各个标题即可以反映教师如何在用教材教。该教师还能合理应用最新历史研究成果、对历史知识进行提纲契领的理解与整合、对历史概念进行合理的区分与解释、对历史语言进行较为科学正确的表达。

其次是从各项指标来看, 教师专业成长瓶颈进一步得到突破。一是“历史教学有效性根本上取决于历史学”的观点得到更多老师的认同, 历史阅读圈逐渐扩大。二是在课堂教学评比、原创试题编制、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方面,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再次是提升了我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我们认为要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 必须通过一些载体。而这个突破口必须要从学科内部去找, 这个载体必须有利于促进教师对学科的理解。具体到历史学科, 一方面是历史课程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我们通过历史阅读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是历史教师的新陈代谢, 有必要对新教师进行“本体性知识”培训。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研组建设 篇3

关键词:新课改;教研组;建设

一、营造团结、和谐、协作、互助的氛围,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

1.建立教研组常规工作制度

首先,备课主讲制度。采用主讲制的备课方式,倡导多种方案的备课和专题性备课相结合,可围绕某个教学环节进行更多的研究性备课,将个体备课与集体备课、教研组备课相结合,将课前的设计与课后的反思、重建相结合。

其次,听课制度。要求组内教师轮流开展说课,重点说反思和重建情况。听课后,所有教师都要真诚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重点谈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第三,开展历史知识竞赛创新大赛及研究性学习。形成资源化、制度化的常规管理,使学生个体得到发展,总结完善新课程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情况。

2.明确教研组管理框架,落实组长、备课组长职责

组长对学科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负总责,对各年级历史教学质量负责,教研组长应不定期参加各年级备课组活动。备课组长应以促进本年级教师共同成长为职责,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开展教学研讨,探讨教学方法,研究学情、指导学法、解疑答难,做到教学五统一。

教研组长要转变身份,不可以领导者、检查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课改的参与者、实践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以指挥检查为主变为指导、研究为主。组长要引导组员主动沟通,在课改实践中相互支持、帮助、关心、鼓励、引导,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孤立走向合作,从独立走向分享,让教研组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信息中心、指导中心、研究中心、服务中心。

3.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研组是实现教师继续与自我教育的重要机构。教研组的服务目标是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有效学习、学科的建设。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研组服务的核心。

首先,进一步健全和强化学习制度,规范和落实学习计划,规范学习内容,拓宽学习领域,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每期学习教学理论书籍1~2本,在校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一篇。

其次,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实行师徒带教制度,促进新老教师的合作相长。

第三,教研组文化建设。教研活动要有目的性、针对性、计划性和有效性,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改革为重点,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立足点,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并搭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各种教研平台、教师专业化训练舞台,形成具有丰富个性的教研文化。

第四,以校本教材为契机,以课果题研究为主线,打造学校的核心教研品牌。新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开发校本教材,如课外读本的编写等。作为基层教学研究单位的教研组,要鼓励教师申报和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研究,解决教学实践问题,提升其专业发展。

二、加强学科素材库的建设

1.新课程信息资源的开展和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素材性资源开发,其思路集中在对课标的解读、对教材的把握上。教师必须把自己定位在学习者的角度,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终身学习之路,这就是自身工作和学习、成长和发展的个性化主题教育资源。

2.教师个体之间相互交流,融合百家,实现资源的不断融合与共生,形成在用中学、学中建、建中发展、创新的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态势。这样的资源,一旦形成,就具有再生性,可带来资源的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

3.提高教师搜集、整理、开发学科信息资源的能力。以学科课改资源网的开发和建设为契机,利用各备课组和学科骨干的作用,把新课程资源集中起来,师生共享这些资源,用网络把分散的资源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效应,从而达到加强交流、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效益

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为突破口,逐步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教教育教学质量。

1.以新课程理念为方向,以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升为目的,在教研组内形成一套对教师教学效果、教师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教师的评价应具有多维性和发展性,应注重全面考核,实事求是地正确地客观评价教师。

2.教师的评价应注意显性与隐性的关系、定量与定性的关系、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全面考核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工作态度、教学能力、参与承担教研组和备课组工作情况、公开课情况、课堂教学满意率、学生座谈会意见、常规检查情况、班级成绩递增率等。

3.评价体系要有助于教师监控、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和策略,有助于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信心

总之,加强教研组建设,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新课程改革下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一个环节。通过教研组这一阵地,吸引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激励一批人、提高一批人。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意义,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赵香芬.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历史教研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区历史组的教研活动将以教学改革思想为指导,做好全区部署的教研活动,并指导、监督各校备课组活动。九年级历史要为即将到来的中考做准备,因此抓好基础、确保升学率是其教学的主要任务;

八、九年级历史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历史思维习惯,更好的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为九年级作准备;课堂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加强教学教研。

二、工作重点

1.重学习,出实绩

利用教研活动,继续抓好各校教研组的常规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学习,打造师德好、师风正、技能精的队伍群体,提升教学层次。

加大学科整合知识的学习更新力度,多渠道、多形式继续做好业务技能的学习交流,坚持长效学习,拓展补充学科知识,认知理解专业知识,驾驭运用综合知识。

2.强内涵,显成效

以科学的发展观,加强教研组常规科学管理,坚持履行教研组活动制度,做到每次活动有重点要求,有具体措施,有记录结果。坚持做到经常性的下校听课,做到有记录,有

讨论,有评价,有反馈。单元练习有计划进度,测验考试有分析、讲评、总结。

3.深入课改,求高效

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强调有效学习时间为重心,扎实、有效地进行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和学习研究,探讨与研究课程改革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行动研究方式推动问题的解决。

在推动现代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同时,切实做好传统教学手段——讲授法的创新运用,强调讲授艺术,提高讲授、演示、表述能力。课堂教学中注意研究“学生要什么,有什么?我能给什么,怎么给?”的基本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拓展思维,内化学习情感,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这三维上,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辩证思维,驾驭知识技能。杜绝无效课,减少低效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性。

4.善思维,求发展

继续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分析总结课改经验,深入开展“历史课堂高效教学”课题的研究。针对实际,认真学习课标,切实研究解决当前课改所临的基本问题:课程所要达成的目标,完成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如何有机的统一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围绕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

来确定教学方法、手段等。就此,继续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

三、具体事项

九月:

1.下校进行教学视导调研。

2.组织历史优质课初选活动。

3.组织参加市关于历史试题分析、复习经验介绍、2011年中考历史复习安排。

4.对“十一五”立项未结题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十月:

1.下校对九年级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视导调研。

2.组织历史学科教研活动。

3.组织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4.组织参加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研讨会。

十一月:

1.组织历史学科教研活动。

2.进行教学视导调研,与教师一起就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扎扎实实做好好教学工作。

3.对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进行质量分析。

4.组织参加市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十二月:

1.组织历史学科教研活动。

2.进行期末复习教学视导调研,组织专题调研活动。

3.对学校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4.组织参加市历史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

5.完成每的教育技术装备统计工作。

一月:

1.上旬组织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和阅卷工作。

2.根据市部署,组织参加各级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高新区文教局教研室

历史教研会汇报材料 篇5

9月21日我去昌乐中学参加了历史教研会,先观摩了一堂历史公开课。从中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今后的历史教学提供了经验。然后由历史教研员进行评课,对讲课老师给予肯定,对与会教师提出了要求。

中考优胜单位做了典型发言,总结了教学中的经验,听后受益匪浅。最后历史教研员对2011年中考试卷做了分析,指出了答卷中的问题以及教师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此次教研会使我感悟到:

1、自己要熟练,精准地把握教材。

2、把提纲精心设置好。

3、教师要设计好各环节的组织和衔接。

4、教师要关注课堂,关注学生,了解学情,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5运用教学智慧,及时有效地解决课堂突发情况等。

只有做到秩序井然有序,气氛张弛有度,节奏快慢有致,思维识记训练有方,师生配合默契,整个课堂教学才能如行云流水,引人入胜。反之,如若调控不好,课堂上不是混乱糟糟,就是死气沉沉,激不起感情的波澜,擦不出思维的火花,结不出收获硕果。课堂上,有的老师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洗练精当,引导过渡自然。则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中,心领神会,顺着教师的思路,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个教学目标。

汇报人张吉琦

历史教研活动方案 篇6

为了活跃教研氛围,提高历史教育教学效益,并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激发教师学习、教学教研的积极性,促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期历史教研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让历史教师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精彩的故事呈现给其他的教师,突出教师对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让历史教师的才能等到展示,教师的智慧得到共享,教师的工作得到了解,让教师间获得最大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也想改变以往历史教研活动刻板和严肃,让教师在轻松和愉悦中获得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思想,启迪今后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

二、活动时间:2014年11月

三、活动安排:

1、活动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倪月荣

2、参与教师(全体历史任课教师):倪月荣 周俊丞 张方正

黎小茜。

3、所有历史教师参与上课,课前说课,课后评课,相互找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四、活动目标

1、推进尊重教育的实施;

2、抓好常态课研究,规范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

3、提高每一节历史课的教学质效,为每一位学生发展服务;

4、诊断常态历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5、搭建历史教师展示平台,促进历史教师专业成长。

五、教研活动的内容

1、研究教学内容和目标:包括基础知识及章节知识体系,章节知识在教材中的作用和“两纲”中的地位;通过教学应当实现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途径;知识考点及中考命题方式,课堂教学应该达到的深度和广度;补充的阅读教材、作业评讲、目标检测等,2、研究教法与学法:研究每个单元的课时划分及每课时的起止内容;研究每节课的授课方法、重难点的突破策略、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典型问题的剖析与纵横延伸,方法技巧的梳理归纳;对学生思维盲点和易错之处的把握,研究学科学法。

五、未尽事宜另行通知.庙溪初级中学校历史教研组

2014年10月

历史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与指导下,根据期初的教研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指导,结合历史“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学科特点,本次为期一个月的历史教研活动得到圆满结束.现将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活动收获

1.加强新老教师之间的沟通,利用传、帮、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根据期初的计划我们组开设了一系列的公开课,既有优秀教师、学科骨干的观摩课又有新教师的汇报课;既有初三教师的复习课模式又有成长中教师的公开课。这些课对新教师的迅速成长帮助很大。

2、加强集体备课,做到不备课不上课。为把集体备课做到实处,根据教务处的规定我们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进行。不定期检查教案,督促各任课教师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3、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科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积极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把立足点放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探究学习”中来,努力规范课堂教育行为,进行课改研究,提高教育实效。

4、各任课教师均能做到教学课后积极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促进教育教学能力提高。

二、存在不足

1教研形式缺乏多样性教研的“瓶颈”是专业引领不够,许多教研仍然是内容、形式没有多少改变,模式固定,主要是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经验总结等。

2应试理念制约了教研的方向应试理念制约了教研的方向,影响教研的深入开展。学校、家长要让学生考高分,教师只能在这一指挥棒下培养应试能力,而对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缺乏深入研究和探讨。

三、整改策略:

1、优化教研工作程序,避免教研活动的盲目无效教师要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走上研究之路。除了学校给教师创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外,教研组在常规工作中要优化教研工作程序,教研活动有主题,理论学习有内容,教学方法有指导,专业发展有目标。

2、丰富教研活动内容,激发教师的教研兴趣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让课堂教学有特色的教师指导年轻教师,通过集体备课、上示范课、共同研讨等形式带动大家一起提高。组织各备课组结合实际开展专题研讨、课题研究、教学方法交流,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创造良好教研的氛围。首先,可采用结对子、随堂研讨等形式给年青教师以帮助和指导。其次,要积极争取专业教研人员的支持,积极利用外部条件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再次,加强史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对每次的理论学习要有具体的要求。最后,充分利用资源共享的机会,使学科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促进学科组共同发展。

庙溪乡初级中学校

历史学科带头人:倪月荣

历史教研 篇7

“教师的教研是指教育实践研究或工作研究, 是教师通过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认识, 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 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说, 教研活动是教师的创造性实践过程, 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性, 直接目的不是构建教育理论, 而是改进实践效果。”教研的范围非常广泛, 其对象不单单指向教学工作, 包括教学活动在内的所有教育实践的都是教研的关注范围。

教研组就是教师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章制度, 集体进行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一般而言, 中小学教研组都是以学科为单位, 组成某某学科教研组。在教研组内, 由校长聘任某位教师担任教研组长, 主持本学科教研组的日常工作。

二、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的历史轨迹探析

1. 教研组的初创与确立时期 (1949年-1965年)

建国之后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 是教研组初创和确立时期。1952年3月18日, 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规程 (草案) 》和《小学暂行规程 (草案) 》两个文件。在文件中就中小学学科教研组的建立和学校教学研究会议制度作了明确规定。1954年2月, 《关于全国中学教育会议的报告》中提出:“为了加强中学的业务指导, 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批准之下, 可以成立教育研究室, 负责管理当地中学的教学研究与教师学习问题。”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 各地纷纷设立教研室, 加强对学校教学的引领和指导。校内学科教研组和校外教研室的建立, 标志着我国学科教研制度的正式形成。

学科教研制度确立了教研组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一时期教研组在组织属性、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式等方面有了初步探索,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研组体制, 成为以后教研组变革的雏形。

(1) 学科范围内的专业组织:教研组的组织属性

从组织属性上来讲, 这一时期教研组是专业导向的学科教学研究组织, 其目的就是解决本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改进教学。《中学暂行规程 (草案) 》规定:“中学各学科设教学研究组, 由各科教员分别组织之, 以研究改进教学工作为目的。”《小学暂行规程 (草案) 》规定:“由全体教师依照学科性质, 根据本校具体情况, 分别组织研究组, 各组设组长一人, 主持本组教学研究会议, 研究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导方法, 并交流、总结经验。”由于教研组长是由校长在各科教师中选聘而不是通过教师选举产生, 教研组又带有一定行政组织的色彩。总的来说, 这一时期的教研组是专业性组织, 其工作指向是教学和教育实践问题。

(2) 学科教学研究:教研组的活动内容

这一时期教研组的活动具有较强的学科性。学科教研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听课、交流会等方式探讨改进本学科教学的策略,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由于教研组的活动主要围绕教材展开, 并且在上级指示下进行, 导致教研缺乏自主性。

(3) 经验交流与传承:教研组的工作方式

这一时期学科教研组的工作主要是零星的教研, 缺乏制度保障。虽然学科教研制度已经形成,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完全落实。教师之间特别是新老教师之间主要通过集体备课、公开教学以及联席会议等经常交流教学经验。这种交流类似于手工作坊中师傅带徒弟, 随意性比较大。同时, 这种交流主要停留在经验层面上, 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

2. 教研组的消亡时期 (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首先在教育领域展开。1966年8月8日,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提出“改革旧的教育制度, 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 是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在此之后, 轰轰烈烈的夺权运动、“砸烂旧学校”和“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斗争造成整个教育事业的大瘫痪。这一时期, 学校教育事业遭到极大破坏, 中小学教研组也不复存在。

3. 教研组恢复与规范化时期 (1977年-1998年)

文革之前, 我国基础教育教研制度已经确立, 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对人员编制、队伍建设、领导管理、经费拨付等方面缺乏明确规定。文革结束之后, 教育部门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和整顿教育秩序, 学科教研制度得以恢复, 并且越来越规范化。中央和地方出台文件, 对各级教研室的人员编制、队伍建设、研究任务、领导管理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各级教研室在规范化建设中, 逐步形成了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管理三大职能, 尤其是教学管理职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国家教研制度的日益规范化对教研组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教研组在组织属性、工作范围等方面较之于文革之前有了明显的变化,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行政化趋势逐渐增强。

(1) 专业型到管理型:教研组性质的转变

进入20世纪80年代, 随着学校规模的日益扩大, 在一些学校出现了行政化组织———年级组。“由于学科教研是跨年级的, 教研组的教研功能无法由年级组承担, 因此, 不得不在年级组体制下保留学科教研组, 实行以年级组为主体, 年级组与教研组并存的双层管理体制。”置身于年级组之下的教研组在学科教研方面流于形式, 而将更多精力放在管理工作上, 教研组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学术性组织, 更大程度上是行政化组织。“教研组是中等学校集教学、科研、管理于一身的基层组织。它既是由相同或相近学科教师组成的专门从事教学、科研的学术性团体, 又是校长赖以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法规和对教师、教学进行管理的机构, 还是学校管理从经验型、行政型转到科学型的桥梁。”学科教研组的组织性质的变化也可以在一些学校管理的变革中有所体现。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 北京119中学“为改变学校管理以行政事务为中心, 转而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曾进行过一次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后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下的适度放权, “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性质, 校长把部分权力下放给各处室主任和教研组长, 把各处室主任的某些权力也交给教研组长。由各处室主任和各教研组长分别负责本处室、本组的日常工作, 如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每位任课教师的工作安排、奖金发放、职称评定、人事调动等, 使处室、教研组都成为直接与教育教学挂钩的管理单位”。不难看出, 这一时期对教研组的角色期望已经不再是专业性组织, 而是要其成为有利于学校管理顺利进行的行政化组织。

(2) 教学研究到管理与教研:教研组工作内容的转变

教研组组织属性的变化决定了其工作内容的变化, 这一时期的教研组活动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学研究, 课题研究、学生管理也成为其主要工作内容。

教学研究仍然是教研组最基本的活动, 主要是围绕教材展开集体备课与理论理念学习、开展听说评课与公开教学等常规教研。这一时期, 国家提倡中小学参加课题研究。一些学校教研组在教学研究之外也开始承担一部分课题的研究。除了教学研究与课题研究之外, 学校教研组更主要的一个职能就是参与学校的管理。上世纪80年代之后,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 “学校行政重心开始下移, 以确保学校管理对学校的整体控制能力。从而更加强化了教研组的管理职能, 将听课、教学检查和教师人事管理等原本属于学校行政机构的管理权‘下放’到教研组。教研组长因此不仅负责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组织集体备课, 还要完成教导处交付的日常考勤、考试安排、公开课组织、教案与作业检查等任务, 并且参与处理同教师教学相关的教学竞赛、教师进修、业务考核、职称评聘等事务”。

(3) 经验传承到规范教研:教研组工作方式的转变

文革之后, 随着教研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教研组的活动也越来越规范, 越来越有组织。在各级教研室的推动下, 学校教研组的工作出现了规范化、综合化、协同化的特点。教研组不再各自为战, 而是相互协同, 组成了多级教研网络。这一时期的教研组成为教改试验的基层实践基地, 各省、市教改实验由分散或零散的单项实验向有组织的综合性实验的方向发展, 对教育实验作统一的规划和安排。

4. 教研组的特色化时期 (1999年至今)

1999年酿酝开始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改变了以往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 课程权力的适度下放为学校教研创造了更大的空间。2003年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明确提出:“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 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 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这一政策的出台, 意味着我国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已经形成。校本教研制度的形成, 为学校教研组的变革提供了契机与条件, 学校教研组建设开始朝着特色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最主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学习型教研组的出现。

(1) 管理型到学习型:教研组性质的转变

传统观点一直将学校作为组织来看待, 教研组是学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规章和制度是其运行的保障。但是, 学校的功能应该是知识生产和育人, 这一功能决定了学校在本质上是学习共同体。将学校看作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本质观颠覆了长久以来对于学校的认识。新课改之后, 人们逐步认识到管理型教研组的缺陷, 开始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学习型教研组应运而生。“学习型教研组是指一个能支持和帮助教师个人学习和交流的教学研究小组, 是学校教学研究组织的一种类型, 组内教师之间是一种以共同参与和互教互学为基础的组织关系, 学习型教研组以‘教师的发展能力’为共同的目标, 特别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营造一种主动为师、主动求师的环境, 相互切磋, 使个体内向式的自我培训与群体间外向式的互学结合起来。”

(2) 教学到人:教研组工作目标的转变

在工作目标方面, 管理型教研组工作都是指向教学, 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效率, 恰恰忽视了人的因素。教学效率如何体现出来芽回答当然是“人”。管理型教研组将教研过程与教研的最终目的等同, 导致教研目标的迷失。学习型教研组的出现克服了管理型教研组中人的“不在场”。学习型教研组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如何通过加强组织管理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而是更加关注如何通过开展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教研组的活动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学业发展, 二是教师专业成长。其中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是教研组活动的核心。”

(3) 制度建设到愿景建设:教研组运作方式的转变

管理型教研组借鉴科学管理模式, 重视制度建设, 主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教研组的教研工作。在管理型教研组时代, 教研组的管理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制度建设, 管理型教研组提高了组织效率, 但同时也束缚了教师的手脚。可以说, 管理型教研组忽视了人的主动性, 将人异化为工具。学习型教研组也着手制度建设, 但更强调所有的成员要拥有共享的愿景、价值观。“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 它创造出人们是一体的感觉, 并遍及于组织各方面的活动中, 从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合起来。”相对于制度约束而言, 教研组共同愿景的建立更能激发教师的热情, 动力也会更持久。

三、中小学教研组变革的文化动因

通过对建国至今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的考察, 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其发展轨迹, 即专业型———管理型———学习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发展轨迹芽我们可以从教研制度入手来考察教研组变革的动因, 也可以从学校组织管理角度来解释教研组的变革, 但是这些都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笔者认为, 教研组变革的深层次原因是教研组文化的变革与发展。

教研立校、教研兴校 篇8

【关键词】质量 教研 倾情服务 特色模式 制度保障

农村小学教研工作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因素影响,某种程度上处于停顿状态,如何改变现状,让农村教研工作迎来春天?

一、营造和谐温馨工作氛围,倾情服务一线教师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是关键。以心换心,真诚对待每一位教师。其实农村老师要的并不多,重要的是心情愉悦,所做的工作能得到社会、家长的肯定,这种朴素的精神层面的满足就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幸福感。

首先,要及时了解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解决在课改中出现的困惑,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分享老师成功的喜悦;其次,经过由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到宽带接入的建设,逐步完善村小教育技术现代化,使师生共享现代教育资源;同时花大力气抓村小的后勤建设,师生都能拥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最后,加强激励制度的完善,评优评先以教研教绩为核心,让教优者脱颖而出,并带动全体教师专心于教学。

二、找准突破口,构建特色教学模式

我镇教育受制约的主要因素是点多面广、师资匮乏、生源不足。

(一)构建“小班化分层教学”模式

由于生源不足,我镇村小平均班额不足20人,但恰恰为我们开展“小班”教改提供了很好的客观条件。其核心是“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跟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多时间用于自主学习、自主训练,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多的因素,加强教师辅导,中低年级基本不留家庭作业,所有学习基本在学校完成,做到三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极大减轻家长后顾之忧,学生学得轻松,家长也放心。

“小班化分层教学”模式经过不断完善,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创造了自全县统一小学毕业素质检测以来,连续获得农村组数一数二的佳绩。

(二)注重“班级网点”的整合

我镇七个村完小,光六年级就需17位毕业班教师,但能胜任的经验丰富的教师还不到三分之二,新增的支教教师还处在成长期。通过“班级网点”的整合,进行优势互补。如:我镇庄上小学六年级成绩一直上不去,又无优秀教师任教,我把该校与邻村徐田小学的六年级学生合并到镇中心小学,合并成一个班,人数也不到40人,都享受到了中心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

(三)实施“跨校走教”措施,解决师资不足难题

我镇两个村小没有合适的英语教师,就选派一位教学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跨校“走教”,这种方式不但解决了教师紧缺的难题,还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他如音乐、科学等学科也采取这种模式安排教师。經过这几年的努力,我镇的毕业生不仅语数英成绩突出,综合素质也得到提升。

三、完善制度,以制度促教研。追求一流高效的教学质量

秉承“以制度促教研,以务实求质量”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规范教研管理制度,向管理要质量。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是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教研活动双向交流,“走出去”,定期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活动,开阔视野,锻炼提高;“请进来”,请教研员及专家来我镇培训辅导。这样下来既能提高年轻教师的专业水平,又能促进全体教师的业务学习,缩短同城区小学的教研差距。

二是坚持有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每学期期末检测后,镇学科教研组组织教师就一些学科专业开展讨论,分析优缺,以城区小学为标准寻找差距,提出解决方案;并安排一两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介绍交流。

三是开创新的校本教研形式。创造性地把集体备课转变成微时段,微参与、微内容的“微”模式,真正让集体备课活、巧、热。因为每所村小教师都在6人左右,每人兼教不同学科,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无法进行正常形式上的集体备课,我们因地制宜,有意识地安排业务水平责任心强的教师带新教师进行教学探讨,新教师能在这样的探讨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经验丰富的教师也能取“三人之长”。此外,各校负责人把平时收集到的教学困惑、难题或好的做法、需求与愿望反馈上来,通过全镇的教研会议探讨,经过集体智慧,互动交流。以形成大圈套小圈的教研方式,融入老师的血液里。

历史教研会活动总结 篇9

1、督促落实《教师工作手册》、教案检查、单元检测、教研活动、教学竞赛的各项常规工作。期初要求每位教师制定切实可行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分层情况预设期末考试质量目标。通过推门课了解教师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2、加强集体备课的有效性。根据教务处的规定我们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进行,把集体备课做到实处。就一些教学中的难题进行专门研讨,形成共识,找到突破方法。

3、要求教师进行课后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二、加强新课改理念学习和业务自修,不断提高本组教师的专业技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和安宁市学科教研会,认真准备活动材料,撰写心得体会,坚持业务自修,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

2、学习课改理论和新课程标准,提升理论素养,使教学实践以理论为支撑,各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普遍提高。通过组内老师互相听课,认真评课,采取案例分析,教学诊断等方式开展了“如何备课”、“如何说课”、“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学习和讨论。另外针对本组历史学科特点,本组老师经常捕捉当前的人文、时政和科技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充满了趣味性和生活化。

3、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科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积极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把立足点放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探究学习”中来,努力规范课堂教育行为,进行课改研究,提高教育实效。

三、营造浓厚的教教学科研氛围,以教带研,以研促教。

本学期以来,本教研组继续开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讨活动。3月中旬全体教师都上了一节组内公开课,全体教师认真听课评课,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4月中旬开展全组公开教研活动,主题为“合格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如何转变?”全组教师提前做了认真思考,并撰写5分钟以上发言提纲。本组骨干教师分别举行了两次专题讲座,主题为《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意识和期末复习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四、存在的不足。

1、本学期本组历史成绩与上学期相比有一定提高,但与市优秀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历史学科在学校仍然属于薄弱学科,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任重而道远。

2、教研形式缺乏多样性,专业引领不够,许多教研仍然是内容、形式没有多少改变,模式固定,主要是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经验总结等。

3、应试理念束缚了教研的方向,影响教研的深入开展。学校、家长要让学生考高分,教师只能在这一指挥棒下培养应试能力,而对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缺乏深入研究和探讨。

五、改进措施。

1、优化教研工作程序,避免教研活动的盲目无效教师要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走上研究之路。除了学校给教师创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外,教研组在常规工作中要优化教研工作程序,教研活动有主题,理论学习有内容,教学方法有指导,专业发展有目标。

2、丰富教研活动内容,激发教师的教研兴趣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让课堂教学有特色的教师指导年轻教师,通过集体备课、上示范课、共同研讨等形式带动大家一起提高。组织各备课组结合实际开展专题研讨、课题研究、教学方法交流。根据学年教师工作成绩。如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论文获奖情况评出先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3、加强专业引领,突破教研“瓶颈”。首先,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教研的开展要根据每个教师的特长,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创造良好教研的氛围。可采用结对子、随堂研讨等形式给年青教师以帮助和指导。其次,要积极争取专业教研人员的支持,积极利用外部条件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再次,加强史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对每次的理论学习要有具体的要求。最后,充分利用资源共享的机会,使学科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促进学科组共同发展。

历史教研组学期总结 篇10

高中历史组由7人组成,其中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3人,二级教师3人,既有提升教研水平的能力,又有年龄优势,新老搭配,配置合理。自从本学期开始独立进行教研活动以来,我们在摸索中贯彻教导处精神,初步形成了一套教研活动规划,使整个教研组有了一定的转变和起色。

一、学期工作小结

1、课题立项:

2014年在市教研室牵头,学校组织下,我们进行了《“一课一中心”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课题申报,并成功立项。开题阶段主要由朱枝春老师负责整体规划,姚万波、黄灵老师整理出开题报告,由我主持了开题活动。在镇科教办专家领导的点拨下,使我们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各模块内容更加具体,为后续的研究活动提供了便利。

2、集背与磨课:

在近一个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以课题为主线,贯彻和实践一课一中心理念,在备课思路上集思广益,通过每周一节公开课的形式历时近两个月,完成了第一轮课堂实践活动。新理念的落实,需要不断突破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如何在改革课堂模式的同时保证成绩的稳步提高,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需要充分调动,老师更要转变观念。我们会在下一阶段对课堂现状进行分析和反思,并形成相关文字成果。第二轮教研阶段为期中考试以后,由于学业任务加重,时间紧张,故采用说课的形式,每周由一个年级两名老师负责,主讲一课内容,其他成员充分准备后进行点评和补充,形成最优方案,每三周一个轮回,形成相关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3、教研风气:

历史组多名老师身兼数职,能够投入在教研上的时间有限,在之前的文综集体教研时期,受科目差异性影响,专业性难以体现。长期以来的各自为战,让历史组缺乏应有的凝聚力,种种原因使成员间缺少沟通,很难形成合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从改变教研风气入手,尽量在每次活动前认真准备好内容,让每次活动言之有物,行之有效,尽量将每周的活动定位成老师展现才华、交流共进的平台。目前基本杜绝迟到,缺席现象,成员间能够及时沟通,并将精力用在教研上,活动过程和谐有序。教学常规检查有条不紊,个别疏漏能够及时弥补完善。

二、工作上的疑惑和困扰

工作热情能否调动,前提是老师对工作的认可和归属感的增强,私立学校人员流动性较大,人各有志,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让老师肯付出,脚踏实地而不浮于形式?物质利益是一方面,大环境下的教研风气更是重中之重。

老师们来自五湖四海,经历了重重考核筛选,大都自命不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在沟通上难免有分歧,在处理问题上想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工作落实上的方式方法值得深思,单纯的用绩效考评甚至一票否决是否全面合理?

教研组的工作应该直接关乎于教学和成绩,通过教研活动,提升组内成员的教研水平,从而推动课堂模式的改进,形成学科特色,调动学生热情提高成绩。老师的水平和投入的精力对结果有巨大的影响,那么教学评价应该重视教学过程还是考试结果?每次的ABC不足以说明问题,也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建议与计划

1、教导处是教学一线阵地的指挥所,应和教研组保持直接联系,做到对每组的情况了如指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指导、辅助教研组长解决问题,对于教研组长的工作应予以实质性的支持,不能所有事物全部放手。

2、注重对学风、教风的培养,多鼓励勤引导,形成良性循环避免问题的产生。该肯定的要及时、正式的给与肯定,优秀的想法做法应该推广。批评上讲究方法,原则问题必须坚持,通过批评能促进提高和改变,如果产生消极情绪,则得不偿失。教导处现在公布的处罚决定明显高于奖励表扬。

3、会议内容有针对性,有事说事无可挑剔,高屋建瓴更能体现价值。事预则立,教研组长应该是教导处的得力助手,也应该是决议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高中教学应该有一只骨干力量,并且能够发挥作用,这股力量应该和教导处紧密团结在一起。

4、深入教研一线,尽量抽时间参加各组活动。学科之间虽有差异,可能对教研内容不了解,但观态度正风气同等重要。提出建议,听取意见。

上一篇:信息处理技术员上机练习下一篇:2024年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