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过故人庄(精选8篇)
鸡黍( )开轩( )面场圃( )桑麻( )
2.解释加点的字。(理解并记忆)
(1)故人具鸡黍(2)青山郭外斜
(3)把酒活桑麻(4)还来就菊花
(5)过故人庄
3.填空。
(1)孟浩然,代襄阳人,著名的诗人,他与当时的诗人齐名,并称“”,这首诗是诗人隐居时所作。
(2)全诗先叙事,交代的原因;再写景,由而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朋友准备好了鸡和黄米饭,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断。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菊花酒,一起观赏菊花的美丽。
注释
(1)过故人庄:选自《孟襄阳集》。过:造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2)过:拜访,探访,看望。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3)具:准备,置办。
(4)鸡黍:指烧鸡和黄米饭。黍(shǔ):黄米饭。
(5)邀:邀请。
(6)至:到。
(7)合:环绕。
(8)郭:古代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9)斜:[xiá]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 应读xiá
(10) 开:打开,开启。
(11)轩:指有带窗户的.长廊或小屋。
(12)面:面对。
(13)场圃:场:打谷场;圃:菜园。
(14)把酒:拿起酒杯。把:拿起。
(15)话:闲聊,谈论。
(16)桑麻:这里泛指庄稼。
(17)重阳日:阴历的九月九重阳节。
(18)还(huán):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返。
(19)就菊花:指欣赏菊花与饮酒。就:靠近、赴、来。这里指欣赏的意思。菊花:既指菊花又指菊花酒。指孟浩然的隐逸之情。
赏析
就这首诗看,用语平谈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美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过”是“过访”、“访问”的意思。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像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显得轻松自如,简单而随和。“黍”是田中所收,“鸡”是家中所养,二者正契合“田家”二字,使人联想起。“旧毂犹储今”和“鸡鸣桑树巅”的农家生活特点。又因为“鸡黍”是田家美食,所以敢邀朋友品尝话旧;只具鸡黍而无其他,又显现出“故人”特征,不讲虚礼与排场才不“外气”,才是至爱亲朋之间感情无间的表现。所以“故人”邀而我去,也毫不拘谨,视作等闲之事,确是语淡而昧不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写“故人庄”的自然环境美。上句是近景,绿树环合,别有天地,幽雅恬静而富有神秘感;下句是远景,是田庄的背景,村后青山迤逦伸向远方,又表明这田庄不是孤寂的,而与外界紧紧相连,这远山送青、眼前翻绿的景象,恰似一幅绝妙的青绿山水面,让人心往神驰,浮想联翩。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在故人家的生活场景。打开轩窗面对着一片菜园子,举起酒杯情不自禁谈起农桑之事。这后一句的“话”字含义很深,从全诗的情绪看,这谈话一定是愉快的;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以后也没做过官,故人庄环境的恬静美丽,农人劳动的乐趣。田家生活的安逸,都使诗人产生了共鸣。此时的诗人忘却了仕途的烦恼与都市的喧嚣,沉浸在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中,并被故人淳朴真挚的友情所同化,他似乎觉得在此情此景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阳光明媚,是个好日子。我向朋友家走去,一路上只见秋天己至,凉风习习,金黄色的树叶随着清风飞舞起来,慢慢飘落。空气中弥漫着一丝丝香味,是什么?原来是道路旁种的菊花在勾人魂魄。
来到村口,原来他已经在这等了好久。我和他一起来到他家,只见他早已摆好了酒菜,请我一起品尝。望向窗外,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打谷场与菜圃。秋天来了,只见打谷场上堆满了农作物,一片丰收的景象。菜圃里,更是展现出了一幅秋色的样子,瓜果蔬菜都熟了,四处飘香,等着人们来采摘呢!
我们越吃越开心,举起酒杯,谈往事、说农事,好不惬意!
坐在马车上,我向窗外看去,只见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望不到边,只是隐隐约约地看到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高山,高山上有一些五颜六色的花朵。随着陡峭的羊肠小道,我来到了老朋友朴实的农家大院。老朋友连忙走上前,和我不约而同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肯放。半晌,他才松开手,拍拍我的胳膊。看了看我,夸奖道:“几年不见长得更加帅气了。”我哈哈大笑,一边和他进了屋。
走进屋子,闷热的空气扑鼻而来。我急忙打开窗户,窗户下是一大片田地,田地上种着红红的高粱,金黄的稻谷……五颜六色,一阵风吹过,它们如波浪似的向我们扑来,波涛汹涌。田地外,一棵高大的桂花树上桂花竞相开放,它们在枝头或仨个一群,或伍个一伙,各自跳着婀娜多姿的舞蹈,再闻一闻,一阵沁人心脾的清香扑面而来。再向旁边看,一片菊花五彩缤纷,红的似火,黄的赛金,白的如雪,粉的像霞。它们的`花瓣一层包着一层,最中间,是嫩黄色的花蕊。它们随风摇曳,形成了花的海洋。向高山上看,火红的枫林,金黄的银杏树,碧绿的胡桐树层峦叠翠,黄、红、绿无顺序地长着,令人流连忘返。
不知不觉,该吃饭了。老朋友邀我坐下,同他一起喝酒说说往事。菜一道道上来了,有香喷喷的肉,有非常健康的蔬菜,更有美味的鱼,色香味俱全,当然还不忘上来一罐香浓的菊花酒,两个朋友一说话就打开了话匣子。酒喝了一杯又一杯,话从生活小事到国家大事……
不知不觉,已夕阳西下,太阳的余晖洒在了大地上,大地披上了一件红衣裳。是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朋友说:“没事,明年的九月九日重阳节,再来品尝菊花酒吧!”
一路上一棵棵绿树围绕着村庄,一座座青山也伴随着绿树把村庄围住了,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当我来到了村口,就看到一个人正在向我招手,哎呀,这不就是我的老朋友吗?他来接我了,刚进入他家的院子,我就闻到了小笨鸡,黄米饭的香味,真香啊,老朋友,又给我接了一杯酒,此时我把窗户打开,便看到那庄稼都已经成熟了,我和老朋友,一边津津有味的喝着小酒,一边讨论着庄家的事,我对他说:“今年庄稼不错呀!”他说:“嗯,是啊,今年气候也不错,都是风调雨顺的,一定有大丰收。”看那紫莹莹的茄子,黄澄澄的玉米,红彤彤的柿子,绿油油的豆角这乡村美丽的景色真是数不胜数呀,吃饱喝好,我也该回家了,老朋友不舍得让我走,但是我不回家可不行呀,我必须要回家,最后老朋友对我说:“那好,你走也行,但是在重阳节的时候你还要来,你看后院的菊花,到时候我们一起采菊花,颂菊花,饮菊花茶”“嗯嗯”我答应了老朋友,到重阳节的时候我还会来的。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认读注释能感知诗人营造出的浓浓情谊的意境。
2、通过品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3、品味本诗“淡而不薄”的语言特点,并能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认读注释能感知诗人营造出的浓浓情谊的意境。通过品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2、教学难点:品味本诗“淡而不薄”的语言特点,并能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认读注释能感知诗人营造出的浓浓情谊的意境。
2、通过品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3、品味本诗“淡而不薄”的语言特点,并能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2、教学难点:品味本诗“淡而不薄”的语言特点,并能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课前要求:了解孟浩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诗。有成就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个。以前,学过几首孟浩然的诗,谁来背一下?
2、学生背诵《春晓》、《宿建德江》。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浩然的另一首诗《过故人庄》。
(二)以读促思,初步感知(教学目标1、2,教学重点)
1、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要求一,请学生朗读,明确要求: ①读准字音,明确节奏
②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③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④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师: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首古诗。
2、学生自学,师巡视。
3、交流(回到老师的界面)
①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②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
③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④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4、齐读诗歌
(三)品读诗文,深入鉴赏(教学目标1、3,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一句
(1)指名读诗句,理解字词:故人——老朋友;具鸡黍——准备丰盛的饭菜。(2)受到老朋友的邀请,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菜,诗人心情怎样?(开心、高兴)(3)指导读好这句诗句。
2、学习“话”——“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句(1)指名读。
(2)把你的体会说说。(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畅饮美酒,闲谈农事。只有老朋友之间才会谈家常事。)(3)随机理解“桑麻”
(4)看着插图,发挥你的想象,完成“说一说”——“想象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一些什么?)(5)学生自己完成。(6)交流。
预设: 真是太感谢你为我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肴,下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你们这儿真美,真想一直住在这儿啊!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收。„„„„
※是啊,深情厚意只在淡淡的几句询问农事中,就在这悠然地举杯饮酒,闲谈农事中。(7)齐读这句诗句
3、学习“别”——“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句
(1)指名读(2)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依依 不舍)
(3)即将分别了,孟浩然会和友人说写什么?和旁边的同学说说。
(4)交流。
4、是啊,真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农家的生活让他向往,那还有什么让诗人要相约重阳日在来赏菊花呢?(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
(1)出示“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放眼望去绿树围绕着村边,青山在村外横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你看到的说出来。)(2)读好此句。
是啊,是主人待客热情淳朴、主客相处融洽亲切;环境清新宜人、开阔舒展;宾主把酒闲话、心情舒畅恬美。——景美人美氛围美,置身其中,诗人的身心倍感愉悦舒爽,自然心生依恋,有了再聚之念。
(3)讲述对仗句。
①师范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句诗读上去朗朗上口,你知道它永乐什么修辞手法吗?(对仗)
师讲述什么是对仗句。师生对对子:“绿树”对________;“村边”对_______;“合”对______;绿树村边合,”对____________。
②这首诗中还有一句对仗句找出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师生共对对子。读好这两句诗句并练习背诵。
5、有人说本诗“语淡而味终不薄”,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预设:“淡”是指本诗风格朴实自然、浅显平易;
“不薄”是指蕴含句中的情味深厚、隽永、耐人咀嚼。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本诗着力描写了农家生活的朴实与故人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朋友情谊的重视。在读本诗(带感情读)
(四)总结
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五)拓展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记得那些写朋友之间深情厚意的古诗,指名背一背。
(六)课后练习要求
1、必做:
(1)在理解的基础上背默本诗。(2)①孟浩然,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他与当时的诗人__________齐名,并称“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是诗人隐居____________________ 时所作。全诗先叙事,交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因;再写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而____________________ 地描绘了一幅山村优美风光;然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临窗对饮,畅淡农事,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田庄生活;最后写再约重阳赏菊。景、事、人融为一体。
二、阅读与理解 ②《过故人庄》的尾联的“就”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分别用“/”划分下列诗句的节奏(根据音节和意义)。(注意标准)
音节: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意义: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④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做:
1、能熟练地朗读、背诵古诗《过故人庄》。
2、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浓浓情谊,培养学生珍惜朋友之间情谊的美好情感。
3、在整体感悟全诗的基础上,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片断练习。
4、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学会与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古诗两首》之一《赠汪伦》的掌握、背诵情况。
2板书课题:过故人庄 指导学生写好“过”、“庄”两字。齐读课题。
二、读一读
1、出示古诗《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自由练习读。读准“黍shǔ”、“圃pǔ”等字音。3指名读,齐读。(达到熟练为止)
三、悟一悟
(过渡:同学们,德国大思想家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读一首好诗,就好像在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认真地读一读这首古诗,仔细地看一看这幅插图,用心地听一听,你会听到大诗人孟浩然正在对我们深情地诉说呢。)
1、学生自由进行整体感悟,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2、组织学生大组交流。
(预设:诗人在说:“老朋友真是热情好客!”这从“具鸡黍”、“邀我”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老朋友所住的地方太美了!”这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我们相处得可真愉快!”这从“把酒”、“话桑麻”等词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我很喜欢这里!”这从“待到”、“还来”等词可以体会出来……)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如 “具鸡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朋友之间情谊
的美好情感。
四、背一背
(过渡:同学们听得真用心,我想如果大诗人孟浩然听了你们的这番话,一定会视你们为知己。那你们能将你们所感受到的,通过读表达出来吗?)1、学生齐读。
(过渡:同学们,你们将诗人的感受读了出来,这很好。可是要想读好古诗还要注意抑扬顿挫。我们来听听朗读专家是怎么读的?)
2、教师放课文录音。学生根据录音,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不错,那你们能将这首诗记下来吗?)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五、写一写
(过渡:同学们,你们真不愧是大诗人孟浩然的知己,这么快就将好朋友们的诗记了下来。那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大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你们能通过你们的笔把它写下来吗?学生:能。好,我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第一组的同学写第一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其他组依次类推,请你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尽可能具体地写下来。)
1、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结合插图练习写片断,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每个组选一名学生读自己所写的片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将诗句中的重点词写好。比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的“具”,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老朋友一家为招待诗人,忙得热火朝天,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的情景写具体、写生动。
3、引导学生感悟到:如果把四个人所写的内容连起来,就成了一篇改写成记叙文的《过故人庄》。
六、练一练
1、回家后,将这首诗背给家长听。
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写的是诗人进庄之所见。这两句,上句描绘近景,葱茏茂密的绿树环绕村庄,清幽宁静;下句勾勒远景,雄伟的青山给田园筑起了一道天然的屏障,给人的眼界以开阔感。诗人就是用这平凡而自然的景物,表现出山水的美丽和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另外,这两句诗也暗示了孟浩然与其故人的友谊是建立在对理想和生活情趣的共同追求之上的,为下文的.开怀畅谈作了感情的铺垫。
颈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的是宴饮。
诗人在老朋友家中,临窗把盏,看到窗外的打谷场和青葱的菜园,不觉引起了诗人和老朋友对田园农作物收成的关切之情,年景收成也就成了饮宴的主要话题。
这里,家常的菜肴,家酿的美酒,田园的风光,再辅之以家常的高谈,就使诗境完全沉浸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这不禁又使人联想起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诗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诗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之郁结与孟之恬淡之别,从这里或许可以窥见一些消息吧。
诗歌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连描述的层次也完全顺乎自然,就是在这无雕无饰的“天然”之中,诗人大巧若拙地把艺术美巧妙地融入整个诗篇的血肉中,用平淡而蕴含着深厚韵味的口头语,勾勒了一个浑然天成的诗的境界,读后令人心旷神怡,回味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