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EMBA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共7篇)

EMBA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 篇1

目录

一、EMBA教育的发展趋势...................................1

1、EMBA教育国际化...............................................1

2、EMBA教育品牌化...............................................2

3、EMBA教育中国化...............................................3

二、对EMBA教育改革的思考................................3

1、EMBA教育要实现课程多样化.....................................3

2、EMBA教育要实现服务精品化.....................................4

3、EMBA教育要实现教学现代化.....................................4

4、EMBA教育要实现资源网络化.....................................5

三、以国际化为导向,走品牌建设之路.......................6

1、项目设置:构建整合化的课程结构...............................6

2、师资建设:实施引进与培养双轨制...............................7

3、管理运营:坚持规范促质量促品牌...............................7

4、校友发展:打造广泛合作校友网络...............................9

EMBA教育发展趋势与改革

2008年1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

2007年是我国EMBA教育发展的五周年,回顾这五年,我国EMBA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发展趋势,这需要我们针对这一趋势制定和实行相应的改革。上海交大EMBA对国内外EMBA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总结,并提出了上海交大的应对措施。

一、EMBA教育的发展趋势

1、EMBA教育国际化

随着世界经济迅速向全球化方向迈进,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国家经济和民族经济正越来越快地转向世界经济,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往来、资金融通和技术转移的规模日益扩大,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加深,跨国公司的不断建立渗透、企业的国际业务不断扩展已成为企业内外环境的主要成分。对于企业竞争管理者,一方面要能够解决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里所遇到的新问题,一方面要剧本和提高经营现代化国际工商企业的运作能力。这就要求再EMBA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开拓学院的国际化事业,使其掌握国际规则,了解国际文化,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需要。EMBA教育的国际化主要由以下几个层面构成:师资队伍国际化、学员结构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以及教学形式的国际化。

不少商学院虽然是独立办学,但是为了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配置,适应学员的全球化需要,其课程形式都有变化。对于具有自身教学特色,同时又希望推进EMBA项目走向世界的著名商学院来说,采用跨国合办EMBA项目的课程形式是首选之举。由于地域文化和本土教学模式的差异,跨国项目的课程设置也会风格不一。跨国合作项目可以充分利用地域差异的优势,对希望了解跨文化管理的学员提供了机会。

随着公司支持的增多以及更多高素质的潜在生源对自我未来的投资,商学院已经看到快速增长的EMBA教育市场。由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坚挺成长、企业为股票市场带来新的信心,商学院发现EMBA项目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凯洛格、Trium、INSEAD、牛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等欧美商学院都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全球市场。全球市场对EMBA教育的巨大需求,给商学院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因此越来越多的商学院在开办EMBA项目,招生规模也日益庞大。

据《经理人》杂志介绍,自2000年全球Trium EMBA开办以来,该项目申请者增长了140%。伴随着全球生源市场的成熟和壮大,联合办学已经成为商学院尽可能扩大自身生源影响,提供全球化教育服务的重要手段。2006年EMBA委员会调查显示,312个成员项目中,自1990年以来多于2/3的成员参与了EMBA国际教育市场,其中自2000年到2006年加入EMBA国际市场的商学院占28%。与其他商学院合作的全球项目能够让学员在经济全球化下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中国,EMBA教育的起步比较晚,国情也不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中国,EMBA教育的办学模式目前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为顾问模式,这类模式的商学院送教师到国际一流的商学院学习,主要靠本校老师完成授课,国际师资起顾问作用;第二种是合资模式,项目的老师一部分来自美国或欧洲的知名商学院,一部分来自于国内本土大学,共同来培养 学生;第三种是独资模式,国外商学院在国内本土大学举办的EMBA项目,师资和课程基本由外方决定;第四种是独立办学模式,EMBA课程授予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学校根据中国国内市场需要的特征,自主决定聘请师资和设置课程。

采取国际联合办学已然在中国普通高校的EMBA项目中成为将项目推向国际化的首选手段。EMBA更大的国际化需求已经将中国大陆各商学院引入了与国外著名商学院合资共同打造国际化EMBA项目的趋势道路上。

世界知名商学院EMBA项目的生源都是来自全球各地。生源结构的多元化可以较为真实地模拟出国际化的商业环境,辅助课堂教学。世界著名商学院在春秋两季通过各种举办各种招生活动来寻求国际生源。全球EMBA巡展是重多商学院固定的招生参与项目。来自不同国家的学员的参与更能体现EMBA课程的国际性。通过在全球设立分校区也为很多商学院招收国际学员提供了条件。

2、EMBA教育品牌化

据2006年世界EMBA委员会调查显示,在美国市场60%的成员项目在近16年内才开始启动,而在亚洲、拉丁美洲和欧洲这个数字分别是91%、83%、78%。在美国的南部地区,新的项目还在不断涌现。EMBA生源市场在全球和中国都在不断增长,很多以前持观望的人已经开始投身于项目选择,生源的增长也促使竞争无处不在。商学院只有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才能够在竞争中留存下来。

目前,国内据有EMBA办学资格的普通高校共有30家,由于生源的相对特殊性,加之国外与香港等地众多商学院纷纷进入中国大陆地区,EMBA教育市场已然进入了白热化竞争阶段。

21世纪是品牌化的时代,作为一种完全的商业化教育,EMBA必须走品牌建设之路。在面对竞争,不少高校均以特色化办学作为应对措施。有的专门设立中国案例中心和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也有的商学院则在师资配备上下足功夫;有的在引用哈佛EMBA教学案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案例公司的在华情况,以保证教学案例的国际化和中国式。也有很多EMBA项目以本校浓厚的人文环境、丰富的校友资源和著名的学校品牌作为支撑,在自主创新案例、特色选修课程、吸引国内外优秀师资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还有学校通过在课堂探讨当地企业案例并将讨论结果反馈给企业的形式,和当地众多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区域性的双赢。

品牌的号召也促使学员对项目学习有更高的期望。据2007年全球EMBA调查显示,新入学的EMBA学员都具有极高的期望。期望在加入EMBA项目的过程中能够胜任更大责任的人数占到了75%.。40%的学员希望在就读过程中就能得到提升;59%的学员期望在他们就读完EMBA项目后能够在职位上获得提升。学生期望在项目攻读结束后,他们的薪水能够比入学前增加23%.。

据调查,EMBA委员会成员项目中的毕业生获得提升的人数从2004年的34%增长到了2006年的43%。在2006年,新生的平均薪资为108,392美元,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129,740美元。相比于2003年,新生的平均薪资为60,926,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78,977美元。总体收入增长增加了30%。职位和薪资的提升已经成为攻读EMBA的潜在增长趋势。

优秀的教育品牌也同样会为商学院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就EMBA项目的学费来看,在国际上基本保持平稳。EMBA委员会顶级项目的平均学费略微上涨,从2005年的50,006美元涨到2006年的50,239美元。中国市场上,EMBA的学费随着中文EMBA项目市场的发展和成熟,每年都在以10%以上的速度持续上涨,直逼国际知名商学院的学费水平。高额的学费反过来也要求中国商学院必须打造知名的物超所值的项目品牌。

3、EMBA教育中国化

2007年10月22日,工商管理教育领域最具知名度榜单之一《金融时报》2007年EMBA排名发布,中国有四个EMBA项目榜上有名。这四个项目中有两个就是中外联合办学项目。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升温以及中国EMBA教育市场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国外商学院跨越国境来到中国,与中国商学院联合举办EMBA项目,而且联合办学的EMBA项目的实力越来越强劲。

中国大陆地区不但是全球商学院关注的生源热点,而且已经成为全球各商学院EMBA项目最受欢迎的国际旅行目的地。在2006年,EMBA委员会下的成员项目中,62%的EMBA项目进行了国际游学旅行,相比于2004年的65%略有下降。其中42%的项目将国际游学选在了中国大陆,成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印度(13%)和中国香港(13%)。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中国管理哲学等一系列与中国相关的学科内容已经成为众多跨国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国内各类管理者所期望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国内很多商学院的中文项目借助这一时机推出了这一类课程,帮助学生更准确和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化在企业管理和领导力塑造等方面的影响,得到了学生的广泛和称赞。

近年来,随着中国同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的深入,在部分高等院校的EMBA项目中韩国和日本等邻邦国家的企业高管也慢慢增多。

二、对EMBA教育改革的思考

1、EMBA教育要实现课程多样化

从全球范围看,EMBA项目的类型存在两种:商学院自办的EMBA项目,以及不同商学院跨国合办的EMBA项目。这两大类项目的课程形式都在不断变化。

根据实践可以发现,能够取得很大成功的课程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开设的课程形式能够适应班级内大多数EMBA学员群体的需要,即课程内容如果恰好是学员工作中实际涉及到的,则往往容易取得较高的学员评价。因此,对学员类型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为学员设计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已经变得非常重要。

商学院对于自办EMBA项目的课程创新层出不穷。丰富的课程开设形式(传统的讲授型课堂、移动课堂、开设周末班、家眷班等)是吸引EMBA学员的一大亮点。此外,各院校除了开设国务院学位办指定的14门EMBA核心课程之外,还结合本院校的特长开发了很多丰富的选修课程。将EMBA项目同给企业量身定做人才培养相结合,可以吸引很多跨国企业总部及子公司的高管前来学习,并且和他们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

设立移动课堂(或国内外游学)是对传统教室授课的良好补充。在传统课堂上,学员要坐在教室里像管理学研究生那样听大师们讲课。在移动课堂,还可以申请参加到国内外各地优秀企业考察和学习的机会。国内外知名商学院普遍都已采用移动课堂的形式为学员提供更好的授课服务。

除了案例教学外,在学员学习过程中设置类似于课程实践环节是充分迎合学员学习需求的重要课程设置。通过课程实践可以促进学员对相关课程知识和管理工具的吸收内化,对现实企业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学员对于自身企业发展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思考提供机会。

当各个商学院开始意识到针对特定EMBA学员群体需求而设计课程的重要性之后,开展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已经成为了EMBA课程类别发展的热门趋势。

课程设置的丰富程度是EMBA项目是否跟得上时代节拍的一项标准。课程设置落后,必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课程形式,学员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课程,全 面系统地学习到工商管理及热门行业的理论和知识。

2、EMBA教育要实现服务精品化

对于依靠市场机制运作的EMBA项目而言,学员就是顾客。为了创造更高的顾客感知价值,提升项目的美誉度,为学员提供精细化的服务也是EMBA教育能够在严峻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虽然国内外各商学院办学能力上存在差距,但是各商学院EMBA项目都在尽最大的努力为学员提供最优秀的服务,打造自身的项目品牌。为了充分做好学员服务,很多商学院都在学员入学后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将学员根据行业或职位等因素进行充分的分类研究,以期望能够提供更为到位的教学和管理服务。

上海交大EMBA为学员提供了细致入微的系列服务。在课程组织上,设置有学生意见和需求反馈机制,老师讲课围绕学员的需求进行。学员在毕业后能够定期或不定期地收到母校通过多种途径寄来的各种资料或活动邀请函。

如今,很多商学院EMBA项目以帮助学员成就事业为己任。事实上,全球各商学院在针对EMBA项目的学员服务工作都做得卓有成效并在不断进步。

EMBA委员会成员项目为学员提供更多的职业建议服务,2004年约67%的成员项目提供此类服务,而2006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74%。成员项目也越来越多地提供职业相关的辅导,从2004年的55%增长到了64%。50%的项目提供领导力或人格测试。总体来看,提供职业咨询相关的服务在商学院EMBA项目中渐成普遍性增值服务。

商学院将主要精力放在学员的数据信息的挖掘上,针对学员的特征,尽量根据学员的需求服务。在EMBA课程期间,通过丰富的课程形式来帮助学员处理好工作、生活和学习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国内顶级的商学院中,学员的利益永远都被放在第一位。项目总是尽力提供一切学员提出的需求。从精致的课间茶点到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从装帧考究的讲义到体贴入微的学员服务无一不反应出商学院在项目精品化上的追求卓越。

目前中国很多中文的EMBA项目,还在依托大学的品牌维持自身价值。放眼国内外著名商学院,更多EMBA项目的成功来源于他们自身的细致入微、完善规范的教学服务,以及帮助学员实现职业发展愿景的程度。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真正实现学员价值的提升,EMBA教育的项目价值才能够真正长远地区地循序渐进地发展。

EMBA项目的高学费和EMBA学员对项目的高度期望,都要求EMBA项目必须为学员提供星级服务,将服务做成高端精品。

3、EMBA教育要实现教学现代化

EMBA教育作为最前沿和高端的商业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为学员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和课程服务。

很多国外EMBA项目的学员正在充分利用EMBA教育平台的灵活性安排自身的学习,他们可以选择参加周末班或者是假期班以将对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大部分的EMBA学生会在机场或是飞行中进行课程作业。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互联网逐渐构建出世界信息交流的大平台,普遍运用于每个行业。E-Learning是互联网在教育产业中高度发展的产物。E-Learning为学员实现不放弃手头工作而在间隙之际学习到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工具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可能。E-Learning系统可以帮助学员在宾馆就可以进行学习,不再顾忌时间和地点的问题。技术提供了EMBA教育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通过E-Learning商学院可以将国际优秀的师资报告源源不断地提供给所有项目学员,为学员提供终生教育,打造更为深厚的项目教育价值创造可能。对于中国的很多EMBA求学者来说,远涉重洋去欧美等地攻读MBA,不仅时间和金钱上的消耗巨大,语言和文化等方面同国外师生的沟通一样存在障碍。面对师资水平偏低的亚洲市场,欧美知名商学院透过E-Learning可能实现师资共享的同时大大压缩课程运行的成本和费用。E-Learning 也为学员提供了更具弹性的上课选择,可以实现学员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随着实时技术和虚拟技术的不断改进,E-Learning也必然能够发挥更大的教学效用。

然而,尽管E-Learning能够为学员和项目带来诸多便利和好处,很多商学院也都开始了大量的以E-Learning的方式开展部分课程的在线讲授,但是这种课程形式还是缺乏有效的互动性,对于学员的行为不易控制和约束。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商学院EMBA项目都只将E-Learning作为补充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E-Learning的成功还需有赖于学员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普遍接受。而且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增加学员之间的互动,拓展人脉关系对于学习EMBA的商业精英而言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潜在学习动因。

据EMBA委员会在2006年的调查显示,43%的成员项目已经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替换为远程或分散式学习,这一趋势开始于2004年。平均而言,7%的项目总学时被远程或分散式教育所取代。其中更有四所来自中东的项目约63%的项目内容采用了远程教育方式。加拿大和欧洲在采用远程网络教育的数字为1.5%和9%。在2006年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有群软件(37%)和异步传输软件(16%)。

随着移动课堂、海外联合培养以及远程教育的展开,越来越少的EMBA项目依赖于传统的住读形式。从2003年的61%到2006年的48%,每年降低约4%。

E-Learning作为商学院传统课程的有力辅助,必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取得长足的进步,为EMBA学员带来更为弹性便捷和终生的教育新方式。

4、EMBA教育要实现资源网络化

作为一种完全的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教育,在师资和教学设备等方面都需要极大的投入。引进一流的国际师资和配套先进智能化的教学辅助软、硬件环境,无论对于国外还是国内的商学院而言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在国外,私立商学院EMBA项目的整体教学水平较公立商学院要高。私立商学院除了通过收取高昂的学费以支持优秀师资和项目服务的运作外,还有大量的私人捐助,EMBA项目的收入基本不用为商学院其他项目进行过多的支出,从而可以维系一种良好的持续增长的趋势。

中国普通高校商学院的EMBA教育已经开始意识到借助政府和企业的资助的重要性,多采取和企业、政府合作的形式。中国普通高校的商学院不但培养来自多方面企业的高层管理人才而且担负着为国有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培养高层人才。与此同时,企业、政府也大力扶持商学院的EMBA。

EMBA教育虽然采取市场化运作,但是政府和企业的支持能够帮助中国EMBA项目发展减少很多困难和阻碍。如果一个项目自身建设和投入不足,也缺乏外援,则很难取得价值的全面提升,最终也会危害到学员的利益,引起学员的不满。中国商学院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争取国家政府部门政策倾斜的努力基础上,也努力透过校友资源吸引各方企业对于教学活动中的费用给予支持和帮助。

EMBA学员作为各类企业和政府各层面的高层管理人员,本身控制着众多的社会资源。透过建设广泛而坚实的校友网络,可以在同学之间将这些资源盘活,帮助学员解决企业和自身职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从而增进学员对EMBA项目的感情,也进一步推动了项目同学员之间的关系网络建设。是一种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有效措施。

在国内众多知名商学院的EMBA项目已经开始透过丰富多彩的校友活动来建设并实现者校友资源网络的价值。

三、以国际化为导向,走品牌建设之路

2002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根据国务院学位办„2002‟64号文件通知,开始开展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专业学位教育工作。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秉承交大百年办学的优良传统,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以进取务实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在规范、质量、品牌、特色上下工夫,初步实现了教育品牌的示范效应。

上海交大EMBA项目的使命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据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领袖。

上海交大EMBA项目依托交大安泰和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合作,通过与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合作,学习顶级EMBA项目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管理模式、项目运作经验等。邀请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国外知名教授,使学生在多种文化、多种思维方式碰撞的国际化氛围中学习先进管理知识。上海交大EMBA项目还积极组织EMBA海外游学,接待国外各种EMBA团的来访,通过中外学员之间的交流,开拓国际视野、增进交流,拓展人脉。

交大安泰的努力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今后,上海交大EMBA不仅要继续做好教学理念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管理方式的国际化、课程案例的国际化,更要在当前比较薄弱的几个环节,如学生生源的国际化、案例开发的国际化、学员学习经历的国际化、教学成果传播的国际化等方面,加大国际化的力度。未来的国际化方向将是“以我为主”的国际化。从现在“听欧美发言”,走向我们“向世界发言”的高级阶段。

1、项目设置:设计整合化的课程结构

按照“立足实践、拓宽视野;多元并重、良性互动”教学要求,上海交大EMBA项目不断丰富和拓展的新的教学方法,从中国国情出发,立足中国的管理实践,通过商业模式大赛、海外游学、移动课堂等特色教学方式,拓展学员全球化的战略性视野。并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案例研讨、情境模拟、项目作业、管理实战、电脑模拟竞争对抗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讲授的效果。

EMBA教学质量不仅需要严格的流程进行控制,更需要精心地设计。“布局决定结局,定位决定地位”。质量必须从源头抓起,对EMBA项目而言,课程就是质量的源头。在内部,交大安泰组织包括境外教授在内的科研团队,对现有课程进行充分论证;在外部,交大安泰加强调研,通过在读学员、毕业校友、用人单位等多种途径,多方面、多渠道地听取意见。同时,更加深入地研究国际同类项目的课程设置,汲取先进课程的精要,使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并确保每年EMBA课程有10%左右的调整与更新。

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要有不同的组织和支持形式。将内容主题相近的课程或组合或分散地在学员培养计划中进行有机的组合可以帮助学员建立起清晰的商业管理知识体系。上海交大EMBA项目中的整合项目不但是一种特殊的课程形式,也是有效地将其他相关课程进行串联和整合的有效课程组织形式。围绕三个整合项目,上海交大EMBA将课程的组织顺序和组合方式都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学员的认同。实践证明,整合化的课程结构可以更深入贴近学员的实际需求,能为学员展现更为系统而实用的工商管理知识体系,打造学员全面的知识结构。

整合项目作为交大EMBA项目的一个特色,其设计理念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个整合项目(赢利模式大赛、绩效提升、企业战略规划)环环相扣,旨在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逻辑地整合EMBA学员所在单位经营管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形成系统性、针对性和战略前瞻性的思维框架,促进学员对所学课程内容的吸收和内化。通过规范流程、细化环节、调整过程、控制质量来进一步凝练整合项目的特色。

2、师资建设:实施引进与培养双轨制

近年来,交大安泰一方面加大从海外引进人才的力度;另一方面,通过“海天计划”和“青年教师特训营计划”等,把一些有潜质的优秀中青年教师,通过访问学者、短期交流、博士后、联合案例开发等多种途径,送往哈佛、MIT、沃顿、斯坦福、哥伦比亚、康奈尔等海外一流大学商学院,师从一流的教授,体验一流的课程。同时,学院加大“请进来”的力度,已邀请多位海外著名学者及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学院讲学,和本学员教师联合研究,通过这些努力,学院师资水平得以明显提升。

上海交大EMBA项目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授课教师。项目遵循严格、规范和高标准的课程教授选聘原则,坚持聘任理论功底扎实、实务教学见长的教授。目前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授课教授总数在80%以上;具有实践经验者占授课教授总数90%以上;符合要求的教授通过讲座、责任教授座谈等形式进行前期审核,经EMBA学术委员会批准后担任EMBA课程教授。并通过学生评估、办公室考核等各种反馈机制对老师进行评估,不断的筛选和改进、优化,使EMBA师资质量有了重要保证。

上海交大EMBA项目在引进国内外优秀教授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本院师资的授课比例,为EMBA课程教学提供充足、优秀的师资力量。几年来,担任EMBA项目的课程教授从最初的100多人逐步稳定在50位左右,师资的比例也从最初的校内1/

3、境外和国内2/3,向校内50%、国内和境外50%的转变。所有能胜任EMBA教学的老师都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对管理问题有洞察力、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学方式新颖、教学内容和案例前沿,能把握EMBA学员特点。稳定充实的本校师资队伍是EMBA项目长远发展的基石和保障。

此外,上海交大EMBA项目通过积极开发新课程,采用整合课程的模式,由多名教授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从而也可进一步增加院内教授的比例。

3、管理运营:坚持规范促质量促品牌

上海交大EMBA项目积极参与国际认证,研究国内外EMBA项目发展趋势和特色,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促进交大EMBA项目进一步发展,接受过程性指导,融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同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EMBA项目的各项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制定工作手册,确保交大EMBA质量,提升交大EMBA品牌。

EMBA是针对高级工商管理人员进行的专门化培养的教学项目,由于它具有独特的培养理念与模式、教学方式和手段,使EMBA教育具有品牌特色。交大EMBA 项目秉承“以规范保质量,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求发展”的办学方针,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品牌。在任何情况下,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不断自我告诫,质量就是生存力,质量就是生命力,质量就是影响力,质量就是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注重细节,追求卓越,精心呵护来之不易的口碑。

1)设立系统的管理体制

EMBA教育是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EMBA项目建立了严格、系统的管理体制。

学校成立EMBA教育领导小组,由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校长为组长,校研究生院和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组织制定规范的招生考试录取办法,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组织制定严格的师资选聘标准,组织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树立交大EMBA教育的品牌和形象。

在学校、学院的领导下,EMBA办公室作为项目的参谋机构与执行机构,负责各项工作的规划、执行和落实。办公室工作人员体现了“敬业、主动、团队、奉献、吃苦耐劳、公而 7 忘私、坚忍不拔”的精神,为保障EMBA项目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形成了独特的“E办”文化。

由研究生院、安泰经管学院负责人及政府部门、企业界人士共同组成本校EMBA招生考试委员会。使招生考试录取工作做到科学、公正、合理,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保证有培养潜力的优秀高级管理人员入学。

学术委员会由研究生院、经管学院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根据EMBA的教育特点,研究EMBA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根据本校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特点,吸收国际上一流商学院举办EMBA的先进经验,制定高标准的、切实可行的、体现我国特色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2)建立系统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

结合EMBA学员的特点,项目制定一系列从EMBA招生、培养、学籍管理、整合项目报告等涉及培养的全过程的管理条例,并汇编成EMBA教学管理手册,学生人手一册,学院和学生相互监督,严格执行。在教学管理上,严肃课堂纪律和课后作业制度,树立良好的学风,作为保障项目质量的基本前提。3)健全各项管理工作制度,规范操作流程

EMBA项目要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必须规范项目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流程的细化、工作地图、周度计划,使各项工作更细致化、系统化,同时加强检查和监督力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EMBA项目的制度可以细化成十多项,包括EMBA教师工作条例、EMBA教学助理工作条例、EMBA班主任工作条例、EMBA教学评估制度、论文工作制度等。在此基础上,EMBA项目再将制度拆分成每个岗位的工作目标、工作流程,项目的管理权责分明。同时制订一本办公室工作手册,以标准化流程来指导日常工作,要求各个岗位的工作有计划、有效率、有创新。

4)强化教学考核环节,以质量评估促教学。

品牌的质量不仅要靠规范化的制度,还要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对于教育品牌建设而言,强化教学考核、检查教学效果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手段。为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规范EMBA教学评教工作,交大EMBA项目在研究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估体系和长处,参照国内兄弟院校的做法,设计了一套教学评估考评指标。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各位任课教师、及相关部门,学期总结时将统计结果及分析报告交院长及其他主管领导,以帮助教学的改进与提高。几年来,这项措施已经制度化、经常化。5)持续进行课程改革和开发

课程是EMBA项目品牌的核心,交大EMBA项目不再一味强调国外教学的原汁原味和本土教学的中国特色,而是相互借鉴、融合,以一体化、整合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和更新。EMBA课程开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综合思维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本院、本校研究特色,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上海交大EMBA教学品牌。

对于EMBA课程的教学模式,我们进行了一些稳妥的改革,如一部分课程采取“2+2”模式,两位教授分别从理论和实务角度授课,以最大化发挥教授的特长;又如增加2天的选修课程,以丰富课程内容,便于学员学到更多的知识。

另外,上海交大EMBA项目在针对学员进行课程需求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一些现有的课程从内容和授课形式上都进行了调整。上海交大EMBA还拟通过互联网上的“安泰在线”和虚拟课堂等方式将授课时间弹性化,实现学员及校友的终生教育目的,弥补现有教学方式的不足。

今后EMBA项目将在保留优化理论导向课程的同时,重点加强市场导向和问题导向课程的开放和改革,尤其是问题导向课程的创新,以提高学员综合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参加项目质量保证与持续改进的国际认证体系。

EMBA项目的稳定、持续、长期发展,除了拥有自己的特色外,还要参加项目质量保证与持续改进的国际认证体系,并以通过国际认证来促进质量的提高和品牌的提升。目前交大安泰正在积极参与国际著名的AMBA认证、EQUIS认证,力争在2-3年内顺利通过,以使交大EMBA项目达到国际领先。认证的过程是一个“对标”的过程。国际认证从战略、师资、学生、课程、科研、项目、国际化、企业关系、资源、硬件等方面都对商学院走向世界一流予以指引;对学院的发展状态、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估,强调使命驱动,战略导向。通过扎实有效地推进认证工作,实现从“商学院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商学院”的转变。

4、校友发展:打造广泛合作校友网络

在严格控制生源质量的同时,上海交大EMBA也积极探索、建设和发展校友网络资源。上海交大EMBA校友会是为会员提供增值服务的非营利性的学习型组织,主要由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在校学生及毕业生组成。EMBA学生可自愿报名参加EMBA校友会。EMBA校友会的宗旨是以活动为载体,以交流为内容,以合作发展为目标,为EMBA会员提供一个交流、交友、学习的服务平台,借此平台,传递成功经验,谋求资源整合、共同发展。

现上海交大EMBA校友会下设“组织与宣传委员会”、“筹资与理财委员会”、“活动拓展委员会”等五个执行委员会,除此以外还包括高尔夫球队、通讯沙龙、房地产俱乐部等组织,通过定期组织相关活动将相同行业或相同爱好的EMBA校友联系在一起,共谋发展。此外上海交大EMBA校友会还与同属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MBA校友会、CEO俱乐部等各种形式的校友会加强战略联盟,互相补充,共享资源。

上海交大EMBA校友会建立了完善的运行机制,2007年顺利完成校友会第四届常务理事的改选,并有专人负责校友会的日常管理、组织和运作。并组织有丰富的校友活动。

07中国商学院EMBA高尔夫全国巡回赛,交大EMBA球队作为主办单位成功地组织了“2007中国商学院EMBA高尔夫全国巡回赛”并获得了团体第一和个人单项奖第一的好成绩。活动在新浪网、《21世纪经济报导》等十余家国内媒体发布,达到了很好的宣传交大EMBA品牌的效果。

在中央电视台的鼎立支持和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EMBA学员的热情参与下,2006年和2007年两届商学院戈壁挑战赛获得了圆满的成功,社会反响强烈,在团队协作精神上获得其他各高校队员的好评。

校友商旅考察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支持与认可,深入了上海交大EMBA学员之间有组织的校际、城际交流的活动,增强了校友之间的凝聚力,进一步促进EMBA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探讨了如何在中国的EMBA之间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充分发挥EMBA教育的优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以“班级携手EMBA校友会”的活动组织形式为校友会工作开拓了新的思路,极大的促进了班级与校友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同学们广泛参与到校友会活动中,同时,有利于校友会与同学们更为深入的交流,了解同学们对校友会的需求与期望,提升校友会活动的质量与满意度。

EMBA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 篇2

一、EMBA发展背景

1.国内发展态势。

在中国, EMBA教育的起步比较晚, 国情也不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EMBA教育的办学模式目前大致分为顾问模式、合资模式、独立办学模式。在EMBA的教学当中, 师资力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一流高校具有EMBA授课能力的高层次师资相对优越, 授课师资涵盖方向也相对较广, 同时一流高校师资具有丰富的理论, 实战经验丰富, 可以更好地传授最新的前沿管理理念和知识, 这将大大提高EMBA教育的内在竞争力。让学员在国内的课堂学习国际一流的管理经验, 掌握前沿的经济发展趋势。

2.国际化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国家经济和民族经济正越来越快地转向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往来、资金融通和技术转移的规模日益扩大, 各国互通、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加深、跨国公司的不断建立渗透、企业的国际业务不断扩展已慢慢成为企业内外环境的主要成分。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者, 一方面不仅要能够解决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里所遇到的新问题, 另一方面也要提高经营现代化国际工商企业的运作能力。这就要求在EMBA教育过程中, 必须注重开拓学员的国际化视野, 使其掌握国际经营规则, 了解国际文化, 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需要。EMBA教育的国际化主要有师资队伍国际化、学员结构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和教学形式的国际化。

二、地方高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师资力量薄弱制约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升温以及中国EMBA教育市场的日渐成熟,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管理哲学等一系列与中国相关的学科内容已经成为众多跨国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国内各类管理者所期望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地方高校因为人员紧缺, 缺少能够涵盖各个科学领域的优秀师资, 这已经成为制约EMBA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

2.竞争特点薄弱制约发展。

由于EMBA生源的相对特殊性, EMBA教育市场已然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阶段。品牌的号召将促使学员对项目学习有更高的期望。因此品牌建设之路已成为EMBA的必走之路。在当前的竞争趋势下, 地方高校商学院EMBA要以特色办学作为竞争优势越来越薄弱。

三、改革与创新思路

1.贴近学员实际办学。

根据实践发现, 能够取得成功的课程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特征, 那就是能够适应大多数EMBA学员群体的需要, 即课程内容如果恰好是学员工作中实际涉及到的, 则往往容易取得较高的评价。因此, 认真分析学员类型, 有针对性地为学员设计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在认真分析自身学员结构的同时, 地方高校以学校自身的特色, 浓厚的人文环境, 丰富的校友资源作为支撑, 更多地投入到自主创新案例、吸引国内外优秀师资等方面。此外, 设立案例研究中心和企业研究中心, 在引用国外高校教学案例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案例, 以保证教学案例的针对性和特色化。通过这一类课程, 帮助学生更准确和全面地了解中国化在企业管理和领导力塑造等方面的影响。此外, 地方院校除了开设指定的课程之外, 结合本校特色开设丰富的特色选修课程, 将EMBA项目与为企业量身定做的人才培养相结合, 可以吸引很多跨国企业的高管前来学习, 并且和他们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

2.以国际视野办学。

近年来, 随着中国同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的深入, 在部分高校的EMBA项目中, 韩国、日本等邻邦国家的企业高管也慢慢增多。EMBA教学中的移动课堂和出国访学, 可以让学员走出国门, 掌握国际经济局势, 吸收西方经济哲学的精髓, 来弥补自身师资不足。同时也可以让国外的企业管理者, 成功人士了解到中国EMBA的发展和优势, 结识中国管理者, 加入我们的EMBA, 在我们的课堂互相交流, 共同发展, 以提升自身发展的影响力及优势。

多样的移动课堂、海外访学等系一列丰富的课程开设形式是吸引EMBA学员的一大亮点。放眼全球, EMBA教育要更好、更优质地发展, 需要实现课程的特色化、多样化。

3.以市场理念办学。

EMBA项目是依靠市场机制运作的, 学员即是顾客, 不断地创造优异的顾客感知度, 不断提升项目口碑, 不断提高服务品质也是EMBA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在EMBA教学中, 学员的利益永远都是第一位, 做到尽力满足学员提出的需求。从精致的服务到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从考究的讲义到体贴入微的服务无一不反应出EMBA项目的精品化追求。

EMBA教育作为最前沿和高端的商业教育, 作为一种完全的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教育, 引进一流的国际师资和配套智能化的教学辅助环境, 旨在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更多先进的国际理念, 使地方高校的EMBA教育与国际接轨, 更好、更快的发展。

摘要:EMBA教育在我国经历了十几年发展, EMBA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少数具有招生资格的地方高校在发展中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越来发严峻的考验, 地方高校急需制定和实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 以谋求更好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地方高校,EMBA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欧剑.我国EMBA教育目标剖析[J].文教资料;2011, 01.

[2]李鑫璐.我国EMBA教育的特点、现状和发展态势[J].常州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 .2007, 02:28.

[3]黄国菊.工商管理教育的昨天与今天[J].安徽大学学报.2006, 01:30.

EMBA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 篇3

高职教育现状改革趋势

一、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高职,它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特殊的教育层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我国的高职教育是从1999年开始成规模地发展起来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具有就业率高,就业面广特点,同时,毕业生还可以灵活选择专升本等途径继续深造。现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是一群“90后”,他们更加注重自我,更加懂得张扬个性,不再对家长言听计从,而高职教育的这些灵活性的特点对于被称为“新新人类”的“90后”们来说,是一个好的选择,选择高职院校,将来毕业了可以选择直接进入社会就业,也可以选择深造,继续升学。可谓是就业、升学两不误。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培养则离不开教育,在我国的各类教育中,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有着最为密切和直接关系的便是高职教育。在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快速。经济结构也得到了战略性调整,现代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高等职业教育是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中转站,学生在学校里通过技能型的专业培训后,在进入工厂后,把高、精、尖的书本理论知识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便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同时,这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效渠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二、高职教育教学的现状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数千万的高技能型专门技术人才,发展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的基础和保证。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高职教育规模不断不断增长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高职教育的规模不断增长。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6%,2002年达到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和大众化阶段的临界点15%,到2005年上升至21%,10年间年均递增1.5个百分点。这其中,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与决定性作用。并且,高职毕业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也在比例在不断增加,从前几年的近50%上升到如今的52%,2007年达到258万人。并且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总数将进一步增加。

2.高职教育结构、定位不合理

21世纪的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不容置疑的是,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迅猛,形势喜人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困难,不少问题与矛盾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已直接困扰到高职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不小的影响,所以必须引起各方高度的关注。比如,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自身定位不准,有的办成了本科的“压缩饼干”,有的又成了中专的“发面馒头”。定位尚且不准,特色又如何形成?高职应向何处去;高职应如何办学,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这既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

3.传统思想与市场需求的偏差

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是人们接受新鲜事物和思想的意识有所进步。但是受传统经济模式和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社会上仍存在一部分人对高职教育是轻视的。比如,一些用人单位明明需要应用型的高级人才,但在招聘时却指明“本科以上”,从而将高职生排斥在外;在国家政策方面,则有许多规定人为制造高职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区别,比如助学贷款、公费医疗、生活补助等,使高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要转变“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是困难的需要长期的努力,这也说明了高职教育发展与实践过程的复杂与艰辛。

三、高职教学改革发展趋势

1.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

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在人们的衣食住行解决了以后,家庭日常生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期望获得新的适应力。人们开始对现实生活及自我实现的要求進行追求。因而具有终生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等特点的终身教育便运用而生。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高职教育相当于人一生中所接受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终结性教育。因此,建立和完善高职教育的衔接机制,为高职教学生提供继续接受高一级普通教育的机会,是现在高职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

2.结合学徒制度,加强校企合作

学徒制度是一种高度情境性的学习方式,学徒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观察师傅的实际作品,感知和捕捉师傅的知识和技艺,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作,逐渐学会师傅的技能。学徒制曾经是人们学习的最普遍的方式,从语言、绘画、雕刻、复杂的社会交往技能到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都可以通过类似学徒制的方式进行非正式的学习获得。在高职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以及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与日常生活中,在实习基地通过观察、模仿师傅的技艺,在实践中掌握技能,从而受用终身。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教育在国家社会的发展中的确立重要的地位。而高等职业院校也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同时顺应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趋势,不断深化改革的深度,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积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从而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大量的优秀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旭,李忠华.把握结合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4,(24).

[2]郭扬.从ISCED新修订本看高职的学历定位和生源入口问题[J].高等职业教育,2001,(2).

EMBA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 篇4

中文摘要: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的介绍了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特征,展望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道路。

一、前言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个相对崭新的教育领域,它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出现并逐渐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教育领域。近二三十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使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生相伴,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其所揭示的规律逐渐为人们所理解、接受、运用,对规范和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可否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历史还不长,理论探索还不深入,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象还很严重,许多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还亟待研究解决,许多研究也还停留在一般现象、经验的层面上。因此,如何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深入地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世界各地区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自60年代以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尽管进步不是太明显。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1996年撒哈拉以南非洲职业教育学生占中等教育阶段学生数的比例为5.3%,阿拉伯国家15.3%,远东及太平洋13.6%,南亚1.5%,拉美及加勒比26.3%,欧洲26.7%,世界平均13%。情况表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同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和中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也就是收入水平和中等教育水平越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这反映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受着外在和内在需要的拉动。撒哈拉以南非洲自60年代以来,南亚自8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下降的趋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国别间的差距也很大,高的达到60%以上,如德国、部分东欧国家及个别拉美国家,低的不足10%,如一些非洲、南亚国家及个别拉美国家。在经济增长强劲的国家和地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职业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它对促进就业增长起的关键作用。欧盟的研究表明,受教育水平越高,失业的风险就越小,青年人的失业率高于年长的人,1995年欧盟国家20—29岁年龄组中仅受完义务教育的人的失业率为22%,而具有高中学历的人为14.1%。在30—59岁年龄组中,仅受完义务教育的人的失业率为11.4%,具有高中学历的人为7.6%,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为4.7%。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年轻人的职业教育被视作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1.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确立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一级教育相互衔接沟通。

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职业教育被看作是人整个一生中所接受的一部分教育,一个阶段性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建立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机制。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吸引力是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机制,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向普通高等教育的路径,变终结性的中等职业教育为阶段性的教育,为职教学生提供继续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的机会,大力扭转中等职业教育入口大、出口小的局面,进一步拓宽出口,解决等值承认职教普教学历资格问题,允许中等教育学生报考高等院校。

2.发展综合高中,推迟分流时间,提高学生普通教育水平,兼顾升学和就业。高中阶段选择什么样的办学模式是由各国教育传统和教育发展水平决定的。目前各国高中阶段大致有这样四种办学模式:普高、职高和综合高中并举,普高和职高二分制(含双元制模式)、普高占主导和综合高中占主导。在高中阶段办学以综合高中为主流形式的国家都普及了高中阶段的教育,发展综合高中主要是解决好高中学生特别是职业定向学生的升学与就业的关系。综合高中的特点是:分班不分校,一所综合高中一般分为普通班和职业班,两班学生都在同一所学校就学,不再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所有学生在第一学年都学习相同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定向性课从第二年开设,形成高二分流,比初中后分流推迟了一年,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的普通教育水平;实施宽口径专业课程,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建立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有效机制,处理好职业班学生就业与升学的关系,职业班学生的毕业出路是面向就业,兼顾升学,允许职业班学生直接或经过补习后报考高等院校,增强职业班的吸引力。瑞典和挪威发展综合高中具有代表性。

3.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教育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各国改革的重点拓宽专业面向,增强适应性,注重加强职业教育中的环保教育和外语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特别是把创业能力的培养摆在突出位置。

4.加强企校结合,发展现代学徒制度。

学徒制是一种传统的职业教育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国家在吸取借鉴传统学徒制优点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化学徒制度,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以进一步密切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面对日益严峻的青年就业形势,许多国家高度重视学徒制培训在增加就业机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学徒制培训。为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除传统产业外,一些国家开始在朝阳产业实施学徒制培训。不少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学徒制培训是实现产教结合的一种好形式,在个别国家它已成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主流形式。1996年欧洲理事会要求欧洲委员会就“学徒制在增加就业机会中的作用”进行调研,受欧洲委员会委托,1997年荷兰经济研究所提交题为“学徒制在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中的作用:学徒制培训在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性”,报告的结论是学徒制培训对改善青年人的就业前景起着关键作用。1996年欧洲委员会发表《教与学:迈向学习化社会》白皮书,强调大力加强企校结合,发展各种形式的学徒制培训,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欧盟各成员国建立学徒制培训网络中心。

5.发展全民技术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机会均等

机会均等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全民教育概念后,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发展全民职业教育概念,并作为大会的6个议题之一。按照大会的《建议书》,全民职业教育概念是指建立全纳性职业教育制度,面向全体,满足全体学习者的需要,努力发展面向边缘群体的职业教育,增加妇女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同时转变观念,鼓励男性进入以女性为主导的培训和职业领域,培养男女职业教育教师积极,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事业。

全民职业教育就是要拓宽覆盖面,特别是要面向边缘群体、妇女群体和残疾人群体。边缘群众指的是失业者、过早离校的学生和失学青年、边远地区人口、农村贫民、土著居民、城市贫民、在非正式劳动力市场就业的但不具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劳工,从事有害工作的童工、难民、移民和经历武装冲突的退伍军人。《建议书》指出:“技术教育是使社区全体成员能面对新的挑战和发挥他们社会生产性成员作用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是实现社会聚合、整合和自尊的有效工具。”《建议书》还指出,实施全民职业教育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和措施,增加投入,实现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男女职业教育机会均等,提高职教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强企业参与。

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国际大环境下的发展现状

1.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法律法规上来看,我国高职教育由高等教育的补充地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主渠道的组成部分。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立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问题。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第一次确立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这就真正确立了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从经济社会发展上来看,发展高职教育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再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因此,我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重点地位。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十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强调要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5年11月,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走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使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2.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经过近几年探索,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日益清晰。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推进高职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高职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高职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推动高职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这些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已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和高职教育界的共识,并引导着高职教育不断深化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3.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办学规模迅速形成。在办学体制方面,打破了单一的政府办学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这种办学体制促进了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快速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在数量、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等方面与本科院校持平或超出,因此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占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4.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1999年,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积极探索以多种途径发展高职教育,国家决定改革现行管理办法,以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职教育。经过积极探索,目前形成了“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速度;有利于扩大省级政府对发展高等教育的决策权和统筹权,使得地方政府更积极探索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和多种机制发展地方高职教育。200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建立了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5]。目前,全国多数地方都建立了省级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强化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领导,促进了政府有关部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沟通与协调,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体制创新,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展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之路

根据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拟提出以下若干政策建议: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地规划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合理确定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学生的比例。从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学生的比例差异很大,目前仅有少数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如德国和奥地利及部分东欧国家达到60%的比例,象韩国和芬兰在40%左右,而日本仅为24%。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基本是以学校为主的、终结性的教育,缺乏吸引力,供给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失衡,高中阶段职教学生比例目前确定在40%左右为宜,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高的地区还可适当降低,分流的重点放在高中后,其他地区则放在初中后。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将职业教育作为人生中接受教育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终结性教育,建立职业教育纵向横向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的新机制,特别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有关政策,等值承认职教和普教学历资格,允许优秀的职教学生报考普通高等院校,打通、拓宽职教出口,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持续保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

——调整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理顺办学管理体制,加大地方统筹力度,形成以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和职业高中为主的办学模式,逐步将中专、技校调整合并为职业高级中学,同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同现代比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调整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拓宽专业面向,增加适应性。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议,开发编写面向21世纪的,反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课程和教材。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要把创业能力的培养摆在突出位置,开辟就业的新途径。注重环保教育和外语能力的培养,了解各国优秀文化传统。建立和完善职业指导和咨询制度。

——大力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建立一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加快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步伐,形成和完善重点和一般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网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同国外联合培养培训职教师资,进一步提高教师全面素质。

——加强产教结合,发展现代学徒制培训,逐步扩大实施规模,争取到2005年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学生接受现代学徒制培训的比例达到5—10%,提供实训的企业要录用其中大部分学生,建立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强有力联系。同时借鉴国外经验,以法律的形式硬件约束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提供必要的实训场所、设施和人员。参考文献:

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 篇5

2008-9-24 10:40:58 来源:中国教育和计算机科研网 作者:彭正梅 【大 中 小】 点击:144 次

来势滔滔的全球化浪潮和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而引起社会的持续变革,使得一切曾经是久负盛名的、行之有效的东西受到冲击和挑战,不得不通过变革和变化来为自己的合法性寻找辩护和存在的依据。被誉为德国经济起飞和持续繁荣的“秘密武器”——双元制职业教育,也同样经历着这种命运。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在产业化和在传统经济上的应用、经济全球化及国际间竞争的日益加剧、欧洲一体化加深和扩展以及由此推动而逐渐产生的新的国际化工持续地作用着和影响着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当然也深刻地影响着德国职业界的发展,一些新的产业开始兴起并获得发展,一些产业开始衰弱或不得不进行革新和改造。另一方面,德国政府也不想被动地适应这种变化趋势,还想力图进行积极的战略调整,以期在这场新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像德国历来的思考方式一样,存在于社会大系统并受其影响的教育特别是与产业和经济发展密切的职业教育便又一次成了政府关注的一个重点。对于不断变化的世界和政府的战略期望,传统的职业教育很难适应和有效承担推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角色,因而不得不着手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德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1.体制僵化,不能及时适应和反应社会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变化和需求。

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双元制”固然可以加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而且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企业可以挑选自己中意的雇员,减少了雇员不了解的风险和相互之间的磨合时间,这是其优点。另一方面,“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制度对企业和经济依赖性过强,而企业和经济对于技术革新和变化的反应速度不一,一般相对迟缓。而单纯的“学校性”的职业教育可以凭借政党和专家通过学校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的修订以及课程和教学计划的革新来影响职业教育发展,这比“双元制”要来得相对灵活、方便和快捷。(这个观点也体现联邦职教所2001年8月出版的关于欧洲几个国家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的成果中。)这种立足于实践却又往往落后于实践的“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对不断变化的外界反应迟钝,很难从人才培养规格、类型以及教学和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上及时或超前地反应科技和经济的变化和变化趋势。

2.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企业没有足够的培训位置。

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年轻人在培训开始之前必须与某一企业鉴定培训合同。由于德国经济不景气和失业人数偏高(2000年失业人口已超过428万),有些企业认为吸收、增加培训人员会增加企业负担,因而不愿或无力提供培训位置,致使有些行业的职业教育相对萎缩或发展缓慢,这在德国东部各州表现尤为明显。政府虽采取各种措施,收效不是很大。

3.人才缺乏,企业需要的人才培训位置又没有申请

与第二个问题相反的是,企业迫切需要的培训位置又没有人申请。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于和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竞争。特别是IT技术和IT人才在今天和今后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德国政府的决策失误,致使德国IT产业发展滞后,IT人才异常缺乏。2000年施罗德政府实施引进国外IT人才的“绿卡”政策,希望缓解IT和其他行业的人才需求。此政策虽也收到一定效果,然而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去年CDU主席迈克发表了“ausbildung statt Einwanderung”的演讲,强调要立足自己培养人才,而不是引进人才。实际上,除了IT业,德国其他行业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

二、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方向和原则,“Ausbildung fuer alle”

德国新一界政府承诺,政府将采取措施,使得任何愿意接受培训的人都可以有培训的机会,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培训所有人”的发展目标,(即“Ausbildung fuer alle”),在联邦教育部提出的《2001年职业教育报告》中提出,要致力于建立一个专业化、个性化、面向未来、机会均等、体制灵活而且相互协调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这实际上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指针和发展方向。

三、职业教育改革重点和发展趋势

1.扩大职业教育,减少失业人口

德国目前的失业率,其中年轻人的失业率很高,教育部长布尔曼2000年3月在“青年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变革职业教育”论坛上发表的《红绿联合政府教育政策改革前景》讲话中指出,在20—29岁的青年人中间有近12%也就是130万的年轻人没有职业教育结业,而且每年还要新增80000人,这是德国社会潜在的“炸弹”,影响着德国社会稳定和发展。德国去年东部的极右势力抬头显然与当地的高失业高有关系。2000年9月23日,10000名青年在柏林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更多的培训位置和更好的职业前景。

目前,扩大职业教育和培训位置已经提到了政治的高度。政府官员和社会各界呼吁企业界要认识到人才培训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增加培训位置,减少失业人口。IGMetall前董事会成员 Erwin Vitt在一个发布会上针对那些不愿意提供培训位子的企业说:“谁不愿意提供培训位置,谁就必须掏钱”。

德国总理施罗德和DGB也多次在各种场合呼吁经济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提供更多的位子给那些希望参加培训的青年人。虽然政府提供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于那些提供培训位置的企业特别是东部企业给予一定补贴《例如 2000年提出的“东部培训位置计划”中提出,在2000—2003年联邦政府将提供2.25亿马克的资助资金。),很多企业还是不愿意提供培训位置。至2000年8月也只有6.6%的企业参与了政府1998年提出的“消除青年人失业的紧急计划”(Sofortprogramm)。德国总统2000年7月指出,德国有120万家企业可以提供培训位置,但是只有一半提供了位子。他说,如果每个企业提供一个位子,就要以提供200000个位子。2000年德国共有621693人找到了培训位置,比1999年(631015人)下降1.5%。看来,鼓励和促进企业增加培训位置还有一段路要走。

德政府也曾提出自己建立培训中心,并加强那些由自己出资或出资资助的企业培训中心的建设。

2.改善社会处境不利群体的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提高妇女在职业教育中的比重

确保教育机会均等,要最大可能地帮助那些在物质、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处于不利境地的公民(特别是有德籍的处境不利的外国人的职业教育问题。),使他们有机会接受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实现对生活的向往。“谁都不会因为无钱而不能接受教育和培训”,这是联邦政府对国民作出的承诺。为此,政府拟从2001—2005年拨款1.05亿马克,用于改善不利群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问题。

另外,提高妇女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比例也是德国政府目前和今后职业教育的一个重点。

3.加强个性化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建立有助于促进天赋能力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不能忽视和抹杀人的能力和个性倾向之间的差别,要注意培养人的特殊的职业能力和倾向。为此,联邦教育部在1999年1月出版了《职业教育促进天赋能力的效果和益处》的研究报告。今年3月教育部长布尔曼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国际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德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一批精英人才,精英的数量和质量将代表着德国社会的竞争力。要加强发现和促进那些有特殊能力倾向的人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本人,更有利于德国社会和经济发展。

4.加强新职业和未来职业研究和预测,及时或及早确定未来职业的发展及其素质要求,使之及时地反应和落实到现实的职业教育中来

例如,最近几年由于IT技术的发展,德国服务业发展迅速(不仅第三产业,第一和第二产业中的服务业在快速发展。),冲击和改变、改善着以前的产业结构,出现了一些新职业和新的职业素质要求,需要进行研究,调整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前,德国教育部已经拔出巨款,加强未来对职业动向的研究。这也是对“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对实践变化反应迟钝的一个修正,增加职业教育对技术变化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灵敏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5.改革目前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改善教学、学习和实习设备

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职业生涯和日常生活,劳动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社会交际能力、外语水平、跨文化的沟通能力、自主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劳动者越来越多受到青睐。这些素质要求必须反应到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之中,而不能像传统的职业教育中单纯地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外语能力,电脑技术和社会活动能力以及自觉自主的学习能力在职业教育中越来越受到强调。

教育部长布尔曼今年在谈到欧洲义务教育时指出,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未来所有的欧洲学生都必须掌握至少两门外语。德国一些州已经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第一门外语学习。

职业教育的实习要尽早进行。布尔曼2000年8月25日在视察 Mecklenbrug-Vorpommern职业学校时指出,学生仅在进入职业之前,也就是在9或10年级才开始进企业,这很不够,企业实习应该越早越好,越多越好,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尽早选择和确定它所愿意培训的人才。

另外,改善职业教育的教学和实习设备也在进行之中。2000年教育部决定通过“未来投资计划”,投资2.5亿马克,改善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设施。

6.改革职业教育评价和考核方式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素质要求以及专业和课程设置发生变化的同时,必须改革传统的评价和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考核和考试将更加注重实践,注重技能掌握的整体性和个人的创新精神,减少标准化考试。

7.加强IT人才培养

教育部长布尔曼认为,IT技术是未来社会的关键技术,谁在IT业落后了,谁就会在其他领域也落后。她在2000年5月提出,绿卡只是权宜之计,IT人才需要德国自己培养,培训和改变某些学校。1999年,联邦教育研究部和金属工业工会以及信息技术专业协会共同发起了“向信息业缺乏专业人才进攻”计划。根据计划,到2003年将提供6万个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的培训机会。2000年提出IT教育及IT在教育中应用的行动计划(Anschluss statt Ausschluss--IT in der Bildung),拟从 2000—2004年拨款14亿马克,用于加强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IT和IT教育

8.加强网络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网上学习有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特点,有利于改善和扩展职业教育和增加职业继续教育的对象,降低培训费用,也有利于落实政府提出的建立学习化社会和强调终身学习的目标。目前德国很多州都建立了网上职业教育和网上继续教育。例如,今年巴伐利亚州长Stoiber2001年7月4日提出要加强网络培训中心建设(http://www.vcb.de)。

9.加强职业学校和实习企业之间和职业教育之间的渗透及合作

现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要求一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职业者,要求职业教育要加强在人才培养和素质要求上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跨行业的职业教育之间要加强人才培养的协作和合作。这也要求建立和加强跨企业的培训中心建设。据统计,32%的企业培训者和16%的职业学校的教师与其他的职业教育没有联系。当然,职业学校和实习企业的联系也有待加强。

10.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贯通性和文凭等值性,加强普通教育的职业教育性,特别是要加强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专科学校)为职业教育服务,承担部分职业继续教育功能

德国职教和普教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很好解决,职教和普教的贯通性和等值性有待改善和加强,确保职教和普教之间的流通渠道,确保有职业教育的文凭者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可能性和前景。

2000年9月21日,Augsburg大学继续教育和知识转化中心主任Michael Kochs在一次论坛上提出,德国高等学校为在职者提供继续教育,称这是高等学校未来的发展机遇。在这方面高等专科学校更有优势。目前德国高等学校在继续教育发挥的作用不大,加强高等学校在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这既对经济界而对高校自身都是非常有益的事情。

11.加强继续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不再是狭义上的学校职业教育,而是包括职业继续教育在内的广义上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职业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目前德国显得日益明显和突出。职业继续教育从1979年的参与率不足10%增加到1997年的30%。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技术和经济发展迅速,对于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适应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要求。现在社会的工作岗位的获得和升迁于继续职业培训的关系越来越大。职业教育只是职业的开始,还必须进行不断职业继续教育。德《2001年职业教育报告》指出,“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

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职业继续教育是未来社会和经济的钥匙”(见22页)。DGB去年8月提出加强职业继续教育立法,规定所有的职员都有权每年5天的带薪的继续职业培训。布尔曼也支持将继续教育写入劳资合同。今年3月布尔曼又提出,自1998年以来,联邦政府将继续教育资金提高了3分之一,从1亿马克提高到1.5亿马克。这个计划的名称是“为每个人的终身学习”的行动计划,并称这是走向学习化社会的一个具体措施。2001年8月23日黑森州通过了继续教育立法。

12.改善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加强职教咨询,加强职业教育的自主性

德国目前职业教育对市场和技术变化反应不灵敏有其管理上的原因,即职业教育的管理者过多,企业培训的自主性不强。特别是政府参与过多和统一性要求太多,会削弱职业教育的灵活性甚至积极性。政府的统一规划也会扭曲企业和经济界的真实需求和地区间的合理差异。目前,德国一些企业要求培训自主的呼声较大,反应快捷,灵活的职业教育将是发展方向。

13.加强职业教育中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建立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职业继续教育都是阶段性的教育和训练,只有自我规划、自我负责、自我管理的个体化不断的学习,才是职业和职业变更的最根本的保障。德国渐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化严重,老年职业者也将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在职业要求不断提高和个体职业不断变更的社会中,学习或培训不可一次性完成,学习不仅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也是职业生涯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赋予受培训者当下职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学习能力,而且特别要赋予受培训者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EMBA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 篇6

【摘要】: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计算机教育的创新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计算机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计算机实践的创新,准确把握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的应用;发展趋势;计算机教育

中国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7)0220077-01

1.计算机应用技术向集成化、综合化、智能化发展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与各应用领域专业技术相互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复合技术。近年来,计算机单项应用技术,如CAN、CAT、CAM、CAE、CNC、FMS、PLC、DCS、CAPP、MIS、OA、DSS、AI等,逐年扩大应用,并日益向集成化与综合化方向发展。工厂综合自动化、办公室综合自动化、调度指挥自动化、管理控制一体化是计算机应用综合的发展趋势,在部分大中型企业、乡镇骨干企业试点基础上将逐步推广。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多媒体技术在文教、卫生、出版、工业、交通、影视及政府等部门的应用将取得较快的发展。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在工业控制、MIS、QA决策支持系统、调度指挥系统及医疗辅助诊断系统中逐步推广;农业专家系统(施肥,品种选育,病虫害测报,棉花、小麦、水稻栽培等)已取得成效并得到进一步推广;智能传感器、仪器仪表在仪表工业中的比重将增加;智能机器人已取得一批科研成果,1994年可望在产品化、商品化方面取得进展。

2.计算机应用系统网络化,国家级大型信息系统工程将取得进展

计算机应用系统向网络化发展,微型机局部网络在计算机各个应用领域、科学与工程设计计算、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信息检索处理、业务管理、企业(工矿企业、宾馆饭店、商场等)、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中得到了日益广泛地应用。全国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网络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局部网络在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将基本得到普及。全国十几个大型信息系统工程都已基本建成,全国性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如国家经济信息系统、银行电子化联行系统卫星通信网、铁路运营管理系统、气象预报系统、民航飞机订票系统、电网调度系统以及科技情报联机检索系统等,中央各部委都建立了不同规模的专用网,实现了大中小型机与微机异种机联网。今后,将不断扩充与完善网络功能,部分设备将更新换代,并在数据库建设上下功。

3.计算机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中的应用将稳步增长

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是采用微电子技术改造生产机械设备,提高微电子技术装备(传感器、检仪表、控制计算机、PLC、分布式控制系统、直流交流调速系统等)在固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如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炉窑改造,采用微型机实现炉窑节能控制,STD总线工控机、AT总线工控机、VME总线工控机均可用于控制锅炉、加热炉、电炉等工业炉窑。技术成熟,控制系统已实现商品化,大力组织推广可取得节能8~10%的效果。化工、冶金、轻工、建材、石化、电力等生产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后,已能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单机控制或分布式控制系统过去大量依赖进口,还需要在推广应用中不断提高性能价格比,提高软硬件商品化程度,搞好技术服务,进一步促进计算机控制的普及推广。

4.计算机教育改革

4.1.关于计算机课的地位

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龙头,它的出现和发展,把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创了一个技术革命的新时代。计算机把人从重复性的或有固定程式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类智能获得空前发展。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大趋势。在学校开设计算机课是提高人才科学素养的需要。社会向前发展了,跨世纪人才的科学素质应有五大支柱: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近年来国家教委提出了在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的规划,强调了计算机在中小学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十分重要和正确的,也真正体现了小平同志曾说的“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要提高计算机课的地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⑴ 计算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知道当今社会计算机的普及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计算机教学。我们肩负着“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

⑵ 对已有的计算机房加强管理,让设备发挥最大效能,而不是应付上级检查或为了提高学校名气的单纯的“摆设”。

⑶ 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狠抓计算机教学效果,干出成绩,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看得见“有投入必有收成”。

⑷ 保护和调动计算机课程教师的积极性,在考核、晋升、进修等方面与其他学科等同对待,甚至优先考虑。

4.2 改革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

4.3计算机与统计学教育相结合,教学所用软件要与统计软件相结合现在计算机已经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不管哪一个层次,都已说不过去。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4.3 要有一批能用统计学知识来丰富计算机教学的教师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手段,还深深地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需求,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的专业知识是一个计算机管理者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对号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各管各教一套的办法已经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龚炳铮,计算机应用推动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发展,中国信息与自动化技术推广应用大会文集,2001,81-85

[2] 龚炳铮,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初探,微型机与应用,2001(10期),7-9

EMBA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 篇7

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现状;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曹艳(1962—),女,汉族,山西灵石人,昆明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

国家教育部为了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推出了我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这是高等教育开展的以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起点高、立意新、系统性强、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改革系统工程。1997年2月原国家教委办公厅还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试行)的通知”。通知要求有关院校从1997年新学年开始实施《课程方案》,及时总结经验,认真研究试行中存在的问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其特征就是以人为本,以创新为灵魂,以知识为产品,以全球为背景。大学教育必须围绕知识经济的特征来考虑,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些要求,需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办学效益。而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则需要更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及时把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进到教学中来。

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探讨课程体系改革必须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有了明确的定位,才可能进一步确定和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根据原国家教委1994年提出制定并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受到体育科研基本训练的体育专门人才”[1]。但当前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现在的中学体育教学仅仅是基本适应,与未来多元化的中学体育教学发展方向存在一定差距。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注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中学和小学体育教师是本专业主要培养目标,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扩大的目标口径,具有动态性特征。

在对云南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现状以及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体育教育专业部分毕业生工作表现与实际需要有一定的差距,表现为:缺乏事业心和敬业精神;不能正确处理愿望与现实的关系;综合素质能力有待提高:应聘能力弱;品德教育能力弱;教学训练能力弱;科研创新能力弱;竞争和适应能力弱。从毕业生的学校教学的反馈意见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体育院系重专业知识教育,轻文化素质培养;课程设置不合理,开设科目太多,学得太粗太浅,理论教学门类分的过细,重复内容较多,缺乏教材之间的系统性;部分科目不能与毕业后的就业紧密结合,缺乏实践锻炼机会;对学生毕业论文重视不够;教学方法手段陈旧,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应是利用综合性大学、重点师范大学学术优势,进行跨系选课,有利于培养知识含量较高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毕业生可以适应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体育管理、体育新闻等工作。一般性师范院校应重点考虑面向农村、面向小学培养体育师资[2]。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教育能力结构体系是:组织教学能力;讲解能力;示范能力;观察、分析、纠正错误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分析教材能力;编写教材能力;辅导余暇体育活动能力;宣传、诱导能力。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应具备:思想素质;组织能力;讲解示范能力;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业余训练能力;裁判能力;运动场地的设计与画法能力;口令和哨子能力。

从以上可以看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需要培养的是既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同时又具备社会体育指导能力的新型人才。其实质是人才培养的口径更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更注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这也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从计划时代逐步向市场时代转轨转变的必然结果。

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的基本框架

课程分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提高水平,减少重复,加强综合,重视实践,培养能力,因材施教”为指导思想。把课程分为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规定学生应掌握的三基的必修课,按照不同培养要求设置的限选课和照顾学生兴趣、扩大知识面的任选课3大类,三者的比例为7∶2∶1。这一分类方法实质上是将课程体系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课下辖公共必修和专业必修,选修课下辖专项选修、限制选修和任意选修,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教学管理。

在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上,目前主要集中在政治理论和外语上,容易造成知识面狭窄,忽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育类课程门数少,只局限在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课,而提高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尚还欠缺。在专业基础课中,主要的学时集中在国家规定的专业主干课,因此,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比较强,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很快的胜任工作,但也容易造成学生的人文知识贫乏,在学科交叉和横向联系上较弱的现象[3]。一些学者认为以必修课程为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既强调共性,又不忽视个性,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合理、科学,并进一步构建合理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强化人文社会学学科课程,精选专业课程,增加选修课的门类和学时数,确实实行主辅修制。通过调查发现,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体系不尽合理,基础理论课比重偏低,选修课偏少,忽视了人文社会学科及交叉学科知识的传授。

课程的门数、学时和课程比例。有关体育教育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规定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为73%︰27%,学科课程和术科课程在专业学时中分别占63%和37%[4]。在对云南省部分高校的调查中看出,公共必修课平均为18%,教育类课程为8%,二者合计为26%,专业必修课程为59.6%,专业选修课程为17.2%,学科课程和技术课程占专业课时的63%和37%,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5%和27%,基本和指导性计划相吻合,但从调查中发现部分院校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则相差悬殊,其中,公共必修课最高达50%,最低为20%,二者相差一倍多,选修课最高为29%,最低为17%。一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的课程分量明显偏高,集中的科目主要是专业主干课,因学时太多,影响了选修课的开展,学校过于重视竞技项目,势必造成学生毕业后,学的用不上,而中学需要的适合于学生的健身项目以及一些非竞技项目又不会。学科中,72学时以上的课程主要集中在人体解剖、运动生理,36学时以下的课程偏少,术科中,有的学校田径、体操(竞技体操)超过160学时。

国家指导性计划的制定目的在于构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各院校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地区经济、文化的特点作灵活的调整。但数据表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极不均衡。

3.课程设置的特点和建议

目前课程设置的特点是:重视政治思想理论课;重视师范教育类课程;理论课和技术课并重的思想在逐步加强;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市场意识”初步形成;更加注重工具课程。

课程设置要注重素质教育的整体育人效应;适应体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学生体育能力特长的发展;增强科研创新的学术成份;满足学生的择业需求。

在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中,应注重加强基础,突出主干,拓宽知

识面,注重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课程的交差渗透。

在必修课程中实行“必”中有“选”,在选修课程中实行“选”中有“必”[5]。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虽发展不均衡,但总的趋势是向着课程目标综合化,结构弹性化和多功能化,课程小型化发展。学生能用较短的时间、较快的速度修完自己喜欢的或适合于自己发展、社会需要的课程,也能为多学科选修提供条件。

综上所述,现代“必修课综合化,选修课小型化”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同时加强地方课程的开发,突出特色;利用校际资源尝试跨校选修形式;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更加和谐的课程体系。

[1]黄汉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体育科学,1998.03

[2]宋亚炳.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

[3]王丙振.培养体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方法和途径[J].体育学刊,2002.09

[4]陈俊钦.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整体改革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06

上一篇:廉政文化警示语怎么写下一篇:退伍军人个人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