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感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感(精选12篇)

读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感 篇1

徐州市特殊教育中心白雪

这段时间我有幸阅读了《视障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一书。这本书是《视障教育丛书》中的其中一册。《视障教育丛书》共分六册,分别为《视障儿童个别矫正与康复》、《视障学生劳技与家政教育》、《视障学生美工教学与制作》、《视障学生兴趣活动与实践》和《视障教育专用资源与应用》。这套丛书为了促进视障教育的发展,为了提高我国教育视障的教育质量,特组织盲校中有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了这套丛书。在《视障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这本书中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理论探讨又有实践指导,突出了视障学生的身心特点,读了之后使我受益匪浅。

《视障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这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盲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第三章视障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第四章视障学生心理障碍辅导,第五章学生心理辅导案例,第六章盲校心理辅导参考课程,第七章盲校教师的心理保健与调适。在这本书中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我国学者王计生等一些心理学家都对心理健康总结了很多标准,综合他们的观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乐于学习,对新鲜的事物具有积极探索的兴趣。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很好地处理与同学、朋友、老师、家长、之间的关系,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

3、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能

以合理的方式进行积极地应付。

读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感 篇2

2005年, 我接手了一个五年级的班级, 班级中有这样一名男同学, 高高的个头, 粗壮的身体, 非常调皮, 很爱捣蛋, 上课的时候时常会做鬼脸, 拉前面同学的衣服, 拽女同学的辫子, 下课后到处乱蹿, 惹是生非, 找人打架……同学经常会来打他的小报告, 只要你想到的他都能做到, 你想不到的他也能做到, 让同学、老师头疼不已。批评对于他效果不大, 想表扬也无从下手。

一次秋游时, 他的表现却让我刮目相看, 并找到了教育良方。在秋游的早晨, 他兴高采烈地拿来两个话筒, 给我和搭班的教师, 让我惊讶不已。在爬山的时候, 尽管他气喘吁吁, 但他一直在我的身边。问他为什么, 他的回答让我非常感动, 我担心老师爬不动就准备背你。多好的孩子!那天也许是累了的原因, 他非常安分, 相当守规矩。看到他的样子, 我猜想他平时的那些举动是不是与他过剩的精力有关呢?

在后来的日子里, 我给他买了一个篮球, 要求他下课后就到操场上打球, 上课时回教室。每次下课他都很积极, 一般都是满头大汗才回来。也许是因为累了, 以往的一些举动明显减少。上课他开始能够定神了, 作业也慢慢能够做出来了, 他受到的表扬也随之多了起来。同学对他的评价也渐渐好了起来。当然, 对于他, 我倾注了比其他学生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 他的变化非常显著, 行为改变明显, 成绩迅速攀升。

反思本个案的教育, 结合学习《给教师的建议》的体验, 笔者认为, 我们应该这样对待我们的学生。

一、教师要研究学生, 实行个性化教育

教师应注意研究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行为习惯, 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 同样, 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 有不同的性格特点, 有不同的观念与习惯, 就是出现了相同的问题, 出现问题的原因也可能不一样。因此, 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也不能简单和单一。我们在教育教学当中应该仔细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特点, 了解学生与父母的互动模式, 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 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在上述的个案中, 我没有采取批评和惩罚的教育, 而是让那名男同学出去打球以宣泄他过剩的能量, 批评和惩罚对他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了, 因为他已经非常适应这些了, 不太在乎了。而且批评和惩罚只能积累更多的怨恨, 只能形成恶性循环。当然, 不是我们不需要批评和惩罚了, 只是对于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具体方法的选择应该适合学生的具体特点。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 进行亲情化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都是有需要的, 并且把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认为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从低层次开始的, 并逐渐向高层次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可能性。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满足了学生的尊重与爱的需要, 学生才容易产生求知的需要。因此, 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先适当满足学生尊重与爱的需求, 抚摸一下学生的头顶、给学生一个关爱的问候等适当的亲昵行为, 学生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愉悦感, 这对学生而言会产生莫大的学习动力, 这是一种亲情化的教育。

三、教师要欣赏学生, 施行激励性教育

心理学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抱以希望,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 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取得进步。《中国教育报》曾刊出了戴嵩松回忆30多年前受到“一次意外表扬”引发了她一生对自然科学的偏爱。事情是说:上五年级时, 她生病住了20多天的医院, 病愈回校上课的第一天, 恰巧碰上自然课小测验, 由于她一堂课也没有上过, 自然考不好, 只考了50分, 晨读课上新来的班主任讲评自然测验情况。戴嵩松同学是在一节课也没有上的情况下参加考试, 居然能答对一半, 这非常不简单, 要提出来给予表扬。同学们也给予热烈的掌声。也就是这次意外的表扬, 使她以后对自然科学格外偏爱。因此, 教师应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肯定。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 即使是那些存在各种各样问题的学生, 我们也应该抓住一些优点或挖掘一些优点对学生进行欣赏教育,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感, 激发上进心。有人说欣赏犹如一盏高悬的智慧明灯, 不仅照亮学生, 也照亮师者。

四、教师要信任学生, 奉行宽容性教育

信任是情感产生的基础,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应用真心之犁去耕耘学生心田。若忽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则两者间缺少平等相待、倾心交流的氛围。在实践中, 教师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一瞥饱含爱和信任的眼光, 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会“感光显影”。信任学生, 特别是那些犯过错误的学生,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他们, 帮助他们消除隔膜, 化解对立情绪, 给他们多一些理解与宽容, 就可以化消极为积极。我们只有成为学生的朋友, 与学生加强双向交流, 理解学生, 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创设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 以心交心, 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建立彼此的默契。

读《学生第二》有感 篇3

在参加山东省临沂市教科研优秀实验教师培训时,给我们发了李希贵老师的《学生第二》,拿到书后,我爱不释手,一口气就把书读完了。今年暑假,我又拿出这本书,再一次熟读,感触颇深。

《学生第二》是一本教育管理随笔,是李希贵老师在二十多年的管理中所提炼的成功经验,是对教育的感悟,也是他管理中的精华。那一个个小小的案例折射的是智慧,那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蕴含的是哲理,而那每一个小小的改革凸显的是胆识。

李希贵老师在《自序》中对用《学生第二》作为书名是这样解释的:对一位校长或者教育管理工作者来说,关注学生首先应该从关注教师开始。在管理工作中,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与我们需要运用的手段并不是同一件事情。如果我们总是一味地盯着目标而不去思量自己的角色,说不定会闹出南辕北辙的笑话来。

这段话引起了多少人的思考,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啊。不错,“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成了很多学校的口号。学生成了我们的顾客,成了我们的上帝,我们把所有目光都聚焦到学生身上,而忽视了教师的健康,忽视了教师的发展。据专家调查,目前教师的健康状况、生存状态不容乐观,教师队伍是心理健康高危群体。教育是生命培育生命,爱心滋养爱心,温暖传递温暖,尊重撒播尊重,智慧启迪智慧的崇高事业,“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任何关爱都必须经过人的传递才显得真切、动人。教师心理扭曲怎能让学生心理健康,教师不懂得幸福又怎么能让学生享受幸福。李希贵老师在《学生第二》中就告诉我们:当强调学生主体、学生中心的时候,我们应当把教师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豪尔认为,当公司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员工就会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同样,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培养教师在学校的“幸福感”,這是教育的理性和管理的智慧。

李希贵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怎样才能提升教职工的生命质量,怎样才能让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

一是以学校文化凝聚人。李希贵在当校长时,重视学校文化的经营,让核心价值观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同和维护,并成为学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他追求的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学校文化,让每一个老师都感到自己重要,让每一个老师都成为英雄。为了让老教师感到自己还是重要的,他在高密一中时采用了老教师备课本借阅率制度,设立“孺子牛”奖。为了突出优秀教师的地位,他在高密四中时,建立的教代会优秀提案制度,以及由学校评出的学生最爱戴老师给最优秀的学生发放毕业证书。在用人上,他坚持“不同寻常用人才”,在解决选修课、活动课的师资紧缺问题时,他另辟蹊径,搜集了校外众多的能人、才人,为学校所用;在学校管理中,他让优秀的教师同时担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务,“响鼓还需重槌敲”,促使这些有才华的老师脱颖而出,更快、更好的发展;他在学校的老师中间开展了“在造就学生中成就自我”的系列活动,创造一个让全体教职工发挥其潜能的氛围和环境,让每一个人在学校都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并把这化为一个鲜明而又响亮的口号:让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成为英雄!同时,为了让师生共同经营学校文化,他实施学校文化股份制,使师生们成为学校文化的“股东”,并让高密四中的“苦累文化”上市。在学校文化经营过程中,帮助每一位教师实现“成为那个最重要人物”的愿望。

二是以学校制度规范人。李希贵老师重视学校制度的建设,但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和智慧,让教师成为制度建设的主人。为此,他开展了“给校训找100条理由”的活动,提升了师生对校训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向心力。实行班主任职务聘任制,把班主任的级别分为五个档次,每年进行一次聘任。并把提高班级生活质量、建设良好校风、为学生创造充满成长气息的精神家园成为衡量班主任工作的首要条件。这样一来,班主任就变得大度、宽容和自信起来,塑造了良好的班风。

李希贵也一直在探索改革,推动改革,在改革中前进,但他追求的是没有“压力”的改革。他认为,改革,不应该是一个人的“作品”,而应该是改革主体共同的事业,应该有“万人划船唱大风”的团队文化,把改革的压力转化为团队每一个人的动力。在教师聘任制改革中,李校长采用了分层聘任、双向选择的方式,把聘任的权力交给中层部门,把矛盾消化掉,使这一项旁人认最艰难的改革最终成功。

三是以师生关系和谐人。李希贵老师认为师生关系是一所学校能够立足的重点,而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学校管理的着力点。在管理中始终贯穿“把自己与学生的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的思想,让老师明白,如果你创造一个奇迹,那么这个奇迹也同时造就了你自己。鼓励教师张扬教学个性,还学生以自由,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在评价中多一些衡量学生的尺子,取消了以往学生成绩排名次的方法,采用一个用“比值”衡量的方法,既把分数当作了学生的隐私,又避免了学习上的盲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都能发展。在高密四中时每年评选优秀贺卡和学生优秀贺辞的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是对师生关系新的提升,也是对老师们教书育人境界的新的升华。在新课程实施中,他致力于造就一个选择的校园。即让学生自主选择,走班上课;破解“转班”难题;让学生拥有自己的导师;竞选辅导员,等等。努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提升教师素质成为教师的自觉。

读《健康成长》有感 篇4

这篇文章写了童辛小朋友和爸爸一起在山林里发现了一只果子狸,爸爸想把它当美餐吃,可童辛却以智取保护了果子狸,可是,不一会儿,又遇到了反对把果子狸带回家的妈妈,但童辛再一次用智取保护了果子狸,把它的伤医好了,还让它返回了大自然的事情。

现在,虽然有很多人知道要保护野生动物,但是还是有少部分人,偷偷的贩卖野生动物,让野生动物的生命受到威胁。这不,以前有一次,我回老家去过年,高高兴兴地去买鞭炮,回来看见对面的一家伯伯正在抓青蛙,我就走过去,问他:“伯伯,您抓青蛙来干什么呢?”伯伯说:“抓了青蛙,可以到地摊上卖个好价钱呀!”我一听,哎呀,书上不是写了不能抓野生青蛙的吗?可见,这位伯伯缺乏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于是,我就跟他说:“伯伯您不知道吗?一只野生青蛙每天可以捉上万只虫,让您的庄稼受到保护,不是更好吗?再说,书上写了不能抓野生动物的。”谁知他却说:“要啥紧,咱们现在都有农药了,一只小青蛙也没啥用了,而且,青蛙还有那么多只,我每天抓十几只,算得了啥呢?得了得了,小孩子不懂,去一边玩去,啊!”没办法,我只好去找奶奶出来,劝了劝他,他才承认错误,把青蛙放了。

读《健康是1》有感 篇5

我暗暗为这个比喻叫好,风趣幽默,简单易懂,对我们供电企业来讲,安全则是1,电力设施、人才和技术是0,有了安全,其他项越多越好,效益就越高;反之,没有安全则一切皆无。安全是个怪东西,就如健康一样,拥有往往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失去才知其珍贵。我们纵观事故发生的惨痛教训,发现问题大都不外乎安全意识谈薄、习惯性违章等通病。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命脉,是每个员工的生命线,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抓好安全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长期抓,深入抓,抓出真效果,彻底杜绝违章。有些职工一边学习着“安全规程”,一边违反着“安全规程”,也许在他们看来,这是正常的现象,学习它是为了应付考试,违反它是因为工作方便,而且多少次违反它都没发生什么事故,预计这次也不会发生!麻痹大意就这样产生了,习惯性违章就养成了,虽然大会小会强调,仍有习惯性违章的现象。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安全规程的条条款款往往会给工作的人带来“不方便”,而就为了贪图一点点的方便,他们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就视而不见,一次次的与事故擦肩,看似“平常”的违章,造成了一个个严重的事故,而此时此刻,这些事故中违反的“安全规程”,或许我们一条一条都能指出来,因为我们都学过,背过,因为每个事故的发生都是违反了“安全规程”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思考:这些“规程”我们违反过没有?是不是正在违反?我们还继续违反吗?我们是不是已把违章当成了习惯!

习惯是一种潜意识行为,对人生、对事业、对生活起着长期性的作用。习惯性的违章也是如此,我们要预防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长此以往的坚持下去,是一个“冰冻三尺”的过程。我认为:我们每一名电力员工要牢固树立我要安全的思想,在工作中从我做起,从小处、细节做起,自觉遵守安全制度和规程,改掉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从他律到自律,从被动到主动,养成一种不仅仅是对企业负责,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和家庭负责的安全意识。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要靠我们每一名员工来创造和维护,我们只有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做到人人想着安全,个个重视安全,处处注意安全,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从所有尽可能多的方面预防、杜绝违章习惯。健康是1,安全也是1,请长怀安全的心,绷紧安全的弦,如果安全渐行渐远的话,我们又怎样去期待企业的效益?怎样来感受生活的幸福?

读《学前心理学》有感 篇6

目前,我们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我觉得就面临了缺少同伴间的交往,当然,幼儿在幼儿园时,都会有很多的同伴,在家里就缺少了玩伴,对此,我看了《学前心理学》中的同伴交往,让我明白了:同伴交往的意义和方式。

孩子在家都是与大人接触的多,这其实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儿童所有事情,都被大人安排的井井有条的,所以孩子思考的事也就好少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存能力被弱化,生活能力没有形成。还有可能身心早熟的隐患,可能会形成“小大人”的性格。由此看来,同伴交往对孩子非常重要。

在和同伴交往过程中,同龄伙伴具有同步性,能够促进身心全方位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同龄伙伴生理、心理和认知经验的相似性决定的。有人说,只有儿童最了解儿童。确实是这样的。有一次,我看到两个妈妈分别抱着自己不满岁的宝宝在一起聊天,此时发现两个孩子也在用无声的语言进行交流:一个宝宝笑了,另一个宝宝也笑了;一个宝宝发出声音,另一个宝宝也发出声音……这就说明同伴交往认知的同步性,使他们的沟通非常容易,包括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也是这样的,而大人就不明白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以,儿童也同伴交往更能促进其身心全方位发展。

同龄伙伴认知的同步性,就决定了同伴交往影响的有效性。孩子的心理、生理的现有水平与同伴更为接近,在同一事物认知过程、情感体验以及目的性、自控能力等方面极易产生共鸣。尤其是在社会化行为规范的形成上,具有同步进程。当孩子遇到矛盾时,我们成年人总习惯这样教育孩子:“你是大哥哥(大姐姐),应该让着小弟弟(小妹妹)”。这事两种不同的暗示,可能对两个孩子形成不同的影响和结果。一方会觉得我是大哥哥(大姐姐),我只好吃亏了,时间久了会形成性格倾向;而另一方会觉得我是小弟弟(小妹妹),他应该让着我,久而久之,也会出现性格倾向。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儿童形成解决矛盾的能力,不具有交往影响的有效性。

读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感 篇7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 以分数论英雄, 学生的名次、教师的教育能力、学校的招生资本等等无不以分数说话。社会上充斥着各种成功学, 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 更是激起了人们追求成功的欲望, 在不知不觉中很多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幸福观转嫁到孩子身上, “24小时记1000个英语单词”、对4岁学生的“思维训练”、100天提高高考分数等等铺天盖地。我们在貌似幸福的阳光下, 看到了孩子日渐扭曲的心灵。还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 给孩子自由的天空, 让孩子感受幸福的灿烂, 成了素质教育的一种奢望。

从某种方面说, 我国的应试教育是成功的, 是硕果累累的, 你看国际上的各种竞赛, 往往是中国的学生独占鳌头。可是到了顶级的奖项———诺贝尔奖, 却寥寥无几, 要说文学奖存在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有的评委连中文都说不利索, 哪里指望他们为中国的文学作品投票?但是物理学、数学、生理学等领域, 没能获得奖, 这就很不正常了, 刺痛了无数中国人的“钱学森之问”, 不就是对这种现象的质问吗?

在适当的条件下幼苗必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同样要想让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就得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只有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幸福, 自己不由自主地进行学习、思考, 继而去探究知识的奥妙, 才能掌握更多、更高端的知识。

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幸福, 老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每一位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 做到因材施教, 给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关心, 给学生更多的爱, 增强学生生活的信心,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产生幸福感。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幸福, 说到底其实就是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自由生长的幼苗, 也有良莠不齐的时候, 同样自由生长的学生, 也有错的时候, 就需要教师———这一伟大的园丁进行适当的修剪。这就要求老师要做好引路人, 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做好“玩中学”, 引导他们在玩耍和游戏中, 培养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和良好的习惯。在备课和制作课件的时候要形象生动, 多举一些鲜活的例子, 多进行一些小游戏,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用尽可能足够的时间、精力, 创造更多的机会, 去接触外面那异彩纷呈的世界, 了解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与之息息相关的社会, 引导他们主动地思考, 探究他们想要思考、探究的问题。

读《上学记》有感 篇8

看似不经意的几句话,何兆武却还了北大历史系主任姚从吾一个公道。殊不知姚从吾1946年底曾经出任国立河南大学校长,他在两年任期的风雨中,可以说招致的污蔑与诽谤前所未有。譬如有人撰文公开打击:“田伯苍(即1945年~1946年任河大校长的田培林)和朱家骅(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是属一个小派系,不久他荣升了教育部次长。校长位置让与姚从吾。姚从吾是朱家骅的忠实奴仆,是田伯苍的小同乡。开封第一次解放后,他秉承朱、田意旨,把学校迁到苏州,妄图长期把持。”

但是,另一篇文中对姚从吾和“让与”他校长位置的田培林却另有所评:“1945年6月,田培林出任河南大学校长……田校长一方面扩充校舍,一方面将黄河水利工程学校并入河大组建水利系,并与土木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合为工学院,又将医学专科学校并入河大,增强了医学院,期望河大成为国内一所完备的大学。至此,河大有文、理、法、农、医、工六个学院,十五个学系,正副教授达一百二十六人之多,讲师助教一百一十人,学生达二千一百五十余人,成为华北地区院系最多、校园最大的学校之一,为新中国建立之前河南大学历史上最盛时期。”

1946年冬姚从吾接任河大校长后有文章记载:“他延聘名学者专家来校任教,并亲授《史学方法论》,领导师生埋头读书,努力研究学问……他常对学生说:‘学生的学问最后应该超过老师才对,不然国家的学术界怎能一代比一代进步呢?’这是他自谦也是勉励学生努力读书的话。”

同时,他的学生吴相湘在姚从吾逝世后的纪念文章《姚从吾尽瘁史学》中对他的人格有一段最为贴切的描述:“从吾先生是最敬佩胡适之、傅孟真两位先生的。在胡、傅两位先生相继辞世以后,从吾先生为求振兴中国史学,曾不顾嫌怨,与恶势力奋斗,对于培植后进更是鞠躬尽瘁,临死不懈,当其辞世前两小时,即4月15日(1960年)上午十时许尚与商务印书馆顾问杨树人教授通电话询问台大学生一篇论文刊行的事。当杨教授告诉他:论文已经付排,他异常兴奋地笑了。而不到两小时,忽被他得意门生发现他坐在台大历史系研究室已因心脏衰竭而气息奄奄。这和适之先生死在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馆,傅孟真先生死在省议会议场,鼎足而三,为中国近代学术界留下鞠躬尽瘁的珍贵典型。”

写到这里,不禁令人想到才华横溢、特立独行、傲世无羁,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的台湾风云人物李敖在插科打诨之余,却偏偏对他在台大历史系的业师姚从吾老夫子情有独钟。在李敖1962年出道时的佳作《传统下的独白》一书的开场篇“十三年和十三月”中,曾经有一段发自内心的独自:“多少次,在太阳下山的时候,我坐在姚从吾先生的身边,望着他那脸上的皱纹与稀疏的白发,看着他编织成功的自首校书的图画,我忍不住油然而生的敬意,也忍不住油然而生的茫然。在一位辛勤努力的身教面前,我似乎不该不跟他走那纯学院的道路,但是每当我在天黑时锁上研究室,望着他那迟缓的背影在黑暗里消失,我竟忍不住要问我自己:也许有更适合我做的事……”

以上寥寥数语,真真切切勾勒出姚从吾的人品和在台湾几代文坛乃至在中国文史界的学术地位。最近,中国社科院一位研究员到台湾讲学,返京后谈到台湾一些中生代历史学者对导师姚从吾推崇备至,他们将姚先生的有点木纳、讲课时对学生们称“兄弟”的口头禅都视为姚先生忠厚、谦逊的美德。

毋宁置疑,仅以政治需要强加在姚从吾头上所谓的“小派系”、“小同乡”、“忠实奴仆”,以及什么“让与”、“妄图长期把持”等深文巧诋的妄言,就不攻自破、不值一提了。

但是,使人不解的是在《上学记》中,何兆武先生却对留在大陆的冯友兰先生采取和姚从吾先生不一样的评价标准,在该书的第二章“几个难忘的人”中“5、冯友兰先生”的专题中,竟以不负责任的偏见和误解连篇累牍向冯友兰发难,使笔者好像又回到对知识分子求全责备、揪辫子、打棍子的那个远去的时代。

如果脱离了历史的大格局而对一位备受煎熬、在夹缝里求生存还能作出大学问,以九十余岁高龄达到“天地境界”,全世界公认的哲学家、国学大师冯友兰,仅凭何兆武的臆想就能随意地指指戳戳,是极不公正的。作为对冯先生望尘莫及的晚辈,不由得心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不知我们在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时,国人该如何评价国学的“一代文化托命之人”冯友兰。

首先,对冯先生的政治身份认知问题,何兆武在文中写道:“1945年国民党在重庆开全党的代表大会,主席团有十几个人,自然都是国民党最重量级的人物了,冯友兰也躬逢其盛,赫然名列其中。后来听说国民党要他做中央委员,他没有接受,还是留在学校教书。那时候在民间,民主的气氛还是占上风,所以大家跟冯先生的思想就拉开距离了。”以上何先生所述冯友兰“还是留在学校教书”这件事中,莫非认为冯友兰不识抬举、没有出息,拒当中央委员而当穷酸教员,“大家跟冯先生的思想就拉开距离了”?这与何先生看法的初衷,似乎是矛盾的。

无疑,这就牵涉到冯友兰是否是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问题。几年前笔者曾经向《道通天地——冯友兰》一书的作者范鹏请教,范先生在研究冯友兰时,提出一个“文化场效应”现象,对笔者颇有启发。冯友兰出生于内地河南省南阳府唐河县,在娘胎里就背负着中原文化厚重的十字架,“烙”上了中原“士”文化的胎记。由于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以及沿海文化的差异,他不可能像胡适那样个性化、那样超脱。在冯友兰的精神世界里只有“社稷”、“家国”,而个人前途一定是融合在其中的。正如冯友兰1949年拒绝到台湾的原因,他在《三松堂自序》中说得明明白白:“无论什么党派当权,只要它能把中国治理好,我都拥护。”据笔者查询,说这番话前后的背景之一,是在因战事而南迁苏州的国立河南大学,冯友兰和当年绝大多数学贯中西的河大教授们的“故乡事”,不外乎在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着一次重大历史性的抉择时,以冯友兰为代表留在大陆的一代中国学人,是惟“家国”的前途马首是瞻的。笔者在《国立河南大学之命运》一文中,对这一代背负着中原文化传承的土著文人是这样评说的:“他们心目中的‘爱国’和政客嘴中的‘爱国’是不一样的,融进

这一代文人血脉中的‘家国’,始终是那一片生养他们的土地与这片土地孕育出来的中华民族文化。”

以笔者之愚见,维系中华民族立足世界之林号称五千年文明的纽带,不能舍弃的就是这么一点中华民族的“共”性。当前在世界要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文化时,这就是中国本土优秀文化的“正宗”!

何兆武对冯先生释今古之“三史”、纪贞元之“六书”的巨著评说时强调:“1942年,教育部举办过一次全国学术评奖……当时评出一等奖两名,一是冯友兰的《新理学》,也是《贞元六书》的第一本,另一部是华罗庚关于数论的著作。冯书的评审者是张君劢,对冯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冯先生在学术上是有贡献的,但是否即如张君劢所推崇的那么高,恐怕不无疑问。”何兆武质疑之后,就其本人来说并未在学术上对《新理学》提出质疑的论据,对此“不无疑问”的空头质疑,笔者认为在学术界是最为不可取的“风”气了。文中何兆武又对冯先生另一部著作评价:“像他《新世训》的最后一篇《应帝王》鲜明地表现出想作‘王者师’的心态。在我们看来,一个学者这样做不但没有必要,而且有失身份。”这就奇怪了,“学而致用”人人皆知。何兆武代表的“我们”是认为冯友兰要以他的满腹经纶服务于政府、社会而当“王者师”是“有失身份”?按何兆武的逻辑,是否所有出任政府智囊、顾问、咨询的专家、学者都为此“有失身份”了。

这不是宽容的问题,这是公正与良知的大是大非问题。冯友兰留在大陆、坚守在清华大学的教学岗位上错了吗?从西南联大、清华大学一路走来的一位忠诚于教育事业的著名教授,该不该受到如此求全责备的苛求?

对于冯友兰一生宏富的著作,如果用只争朝夕来感悟冯友兰的勤奋,那就用宁弯不折来理悟冯友兰的韧性。冯友兰在抗战时期陆续出版的《贞元六书》,是他“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的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在艰难困苦、生命攸关的战争年代,冯友兰奋发有为著书立说,并不在于得“奖”。冯友兰、华罗庚一文一理、一代双骄,出类拔萃。这种在“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激励下,焕发出的精神境界是任何奖赏都无法比拟的。在飞机轰炸、流离失所的战乱中,能将生死置之度外而潜心研究学问者,精英也。

冯友兰在之后一波又一波严酷的政治“运动”中,他能屈能伸,大气磅礴化腐朽为神奇,将生命融进他一生追求的学术,晚年在失明后仍用心在写、用口在述,有始有终、善始善终,用毕生的精力和生命将《中国哲学史新编》奉献给世人的就是冯友兰的人格魅力,在困境中,只有具备卓越逆境的智商,才能成大气候。

这种精神恰恰是目前急功近利、浮躁的学术界最应当认真借鉴的。

记得2003年前后在新加坡大众书局的新书展示柜中,看到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哲学小史》(大师小作丛书),署名冯友兰著,在该书的首页有一篇介绍《大师小作》的出版说明,中间一段写道:“大师多有启蒙之愿。皇皇巨著之外,每每有小作发表。志在训练学子,普及文化,启迪民智。这些作品都是精心之作,写作时并不比著撰学术文章省力和容易。因此往往能融会贯通、深入浅出,挥洒自如中显露真知灼见。与其后坊间出现的辗转编撰之作相比,这些作品实在更值得传之久远,成为后学的必读。”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笔者没有研究过哲学,本不在“行”,可哲学又无所不在;三人行必有吾师,何况面对的是“大师”。一本薄薄的六十九页的《中国哲学小史》,竟能浓缩中华数千年哲人之精华,在两岸三地、东南亚的华人世界里,冯友兰大名如雷贯耳。笔者作为“后学”只有“必读”,被“普及”、“启迪”的份。人贵有自知之明,站在巨人肩上学习、继承、求发展和将巨人踩在脚下哗众取宠,毕竟是两码事,这其中牵涉的何止是学风?!

冯友兰通释古今、纵横中西,坚守“教授”之节操,是“士”文化的顽强坚守者,“士”文化竞争核心是“节”。纵观冯友兰一生不离本土,不为权利所左右,不受官位、金钱所诱惑,顽强坚持一生一世做学问,而且以刚柔相济的韧性做出大学问,毫不含糊的他是一位纯粹的哲人,自觉地担当着中华文化道义的使命,这就是冯友兰的大节。在二十世纪纷纭复杂的政治形势下,能够终身恪守学术阵地,为哲学而鞠躬尽瘁,可以说他是中华“士”文化在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这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根”!

冯友兰在“文革”中不过是二位“教授”,他自贬为“哲学工作者”或人称“臭老九”的一介草民,这就够了。即便曾经被点名在“梁效”的写作班子当过顾问,也并没有改变他被批判、遭迫害的地位和命运。“文革”中,冯友兰在小组讨论会上的一席发言,有人因政治需要,以“对于孔子的批判和对于我过去的尊孔思想的自我批判”而见诸1973年《北大学报》第四期,据说该文还上了《光明日报》、《北京日报》。这些批孔文章出笼的背景,正如冯先生《三松堂自序》中所述:“1973年,批林批孔运动转向批孔运动。批孔还要批尊孔。当时我心里又紧张起来,觉得自己又要成为‘众矢之的’了。后来又想,我何必一定要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呢。要相信党,相信群众嘛,我和群众一同批孔批尊孔,这不就没有问题了吗……”冯友兰这番表白是“自救”还是捞到了什么权与利,明眼人应当一目了然。

但是,笔者不能不说的是,冯友兰以哲学家的睿智,有意无意地以他的声望与学识和“政治”开了一个大玩笑。那是在阶级斗争月月讲、天天讲的紧箍咒念到极端,惶惶不可终日的老九们处境艰险,不知下一个被抛出去的“罪羊”是你、是我还是他的时候,冯友兰对批孔推波助澜,一时间,几亿人“唰”的一声将脑袋扭向了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金睛火眼个个盯住了“孔仲尼”,人称“孔老二”,顿时身边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的气氛松弛下来了。因孔老夫子占用了这段至关重要阶级斗争的时空,转移了“大批判”的目标,而使一些老九安然过了这个“村”、又过了那个“店”,幸运也。

儒家学说能不能包装到“个人崇拜”的绝对地步,孔子在和叶公对话时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也不能容人质疑!

中国要走中国自己的路,国人就必须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的精髓无限热爱、充满信心,这才是中国要崛起的真正底蕴。如果我们在学习西方先进经验时,不重视自己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这将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毋宁置疑,冯友兰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融贯中西、通释古今”,展现给世界的中国近代哲学思想就是中华民族史不绝书的一个“图腾”。

哲人远去了吗?!

在北大燕南园的三松堂,如今三松挺拔。冯老夫子的女儿钟璞仍然守护着这座幽幽静谧、苍凉肃穆的小园。偶尔笔者从燕南园走过,似乎呼吸到这里的灵气,感觉到冯友兰做学问的那份执著与深沉。

读《环境心理学》有感 篇9

————读《环境心理学》有感

什么是环境心理学??单单从字面的意思讲就是研究人类自己与周围环境的一种关系的学科。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难道这门学科就这么重要?在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国家的城市环境严重恶化,对居民的身心和行为产生了各种消极影响,同时,不少新建筑因无视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导致社区崩溃、建筑拆毁、居民抗议等严重后果,并遭到社会的严厉批评。因此,我们知道这门学科在我们之后的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的课程要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为我们设计出“以人为本”生活安逸的方案奠定一定的基础。

环境心理学汇集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的新兴交叉领域的研究。经过对《环境心理学》的初读,它主要包含了住宅与社区环境,城市环境意识与认知,建成环境的历史与文化,公共空间、景观与休闲,视觉与听觉环境的心理影响,建筑节能、照明、通风与人体舒适性,老人、儿童及其他特殊群体的环境,办公场所、学校、展演环境中的行为,环境变迁对社会和心理的影响,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经过十几天对《环境心理学》的阅读,它 的主要特点是: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关系;具有浓厚的的多学科性质;以现场研究为主,采用来自多学科的、富有创新精神的这种研究方法。而且这门学科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重要性不会动摇。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不可回避、也永远不会过时的问题。尤其在当代,愈演愈烈的城市环境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是形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位日本专家的专业阐释是“研究环境和人的心理相互作用的边缘性学科,研究人与周围社会、物理环境的关系,研究环境感知、评价、刺激和行为以及个人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利用科学手段,系统说明人与环境关系的领域,探讨解决其中的问题,使人类能适应和改造环境”。

我逐渐认识到环境心理学,不应该是一门纸上谈兵的学科,更应该注重它的真实性,我也试着通过对生活与设计中的点点滴滴来感悟一下自己掌握不多的建筑环境心理学知识。

在这本书里我熟悉的了解塔式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偏重于知觉理论方面。在自己做设计的过程中,均能感悟格式塔学派的三大原则。1。图底关系,在一定的场合里,我们并不是对其中所有的对象都明显感知到,而总是有选择的感知一定的对象。有些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有些退居衬托成为背景,俗称图底之分。如著名的两可图形,杯形和两侧的人脸不可能同时被人眼感知。而是人选择看杯形的时候,人脸就退居为相对的背景,反之亦然。图底关系式人凭直觉认识世界的最基本规律。在环境设计中,强调图底之分,不仅符合人的视觉需要,而且有助于突出景观和建筑的视觉冲击。建筑小品一旦被感知为图形,它就会取得对背景的支配地位,是整个形态构图形成对比,主次和等级。反之缺乏图底关系的环境容易造成主次混乱和相对消极的视觉效果。

一个雕塑可以让人驻足观赏而获得美的感受,一块树种说明牌可以让人阅读而获取信息,动感的水流可以让人兴奋而快乐,到底是什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显示就是图——底关系。例如摩尔的雕塑在相对统一的色调的绿色背景衬托下,成为景观的焦点和视觉的焦点,是典型的图底关系的杰作。

读《殡葬心理学概论》有感 篇10

心理,是人们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意志、性格、能力、气质等内心活动的总称,我们通常称它们为心理现象。而这本书,正是研究人们在殡葬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包括对死亡本身的认识,对死者的感情,对殡葬活动的感受、认识,以及相关的情绪、从前的记忆等的书籍。

情感抚慰、社会整合、渲染死亡气氛这三点是殡葬活动的心理意义,而这也是本书研究价值所在的一部分。

这本书着重介绍了人们在殡葬活动中的一些心理,这些人包括社会人、治丧者、殡葬职工这三个部分的人。而在看过本书后给我感触最大,印象最深的便是殡葬异常心理这一章。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殡葬异常心理的区分标准和殡葬活动中常见的心理障碍这两节。

第一节殡葬异常心理的区分标准教我们怎样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这些都不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二节介绍的内容:殡葬活动中常见的心理障碍。这里列出了五个障碍种类:殡葬恐惧症、抑郁心境障碍、焦虑症、癔症以及恋尸癖。下面我将着重介绍一下我对这一节的感悟。

这一节充分的介绍了人们在殡葬活动中会出现的各种异常心理症状。让我对殡葬异常心理这一方面有了个初步的了解,后面的详细介绍就让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中最让我感触就是提到了“鬼神附体”及“恋尸癖”这么一说。我们在港台鬼片中很容易见到“鬼神附体”的镜头,可以说我们是在这种类似的镜头伴随下长大的,因此对我们的影响也是最深刻的。所谓的“鬼神附体”是一种较为常见但有特殊的癔症发作形式,偶尔也见于精神分裂及其他精神障碍。这对它的科学解释让我对此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所谓的“鬼神附体”就是一种心理或精神病而已,但却被江湖骗子利用封建迷信思想来坑骗病人的钱财,摧残病人的心灵和躯体,此举着实可恶,我们不得不防。而这本书的详实介绍无异于打破封建迷信的一盏明灯。

还有一个就是我第一此听说的“恋尸癖”。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压根就不知道这世上还有这种病,这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一看这病名我就很自然的把恋尸癖者想象成一个面无表情、阴森恐怖的杀人魔王。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恋尸癖者是属于性变态的病人,他们只是通常以与尸体进行性接触来满足欲望。书上记载了一篇报道:某患者,男,17岁,农民,在三年内先后七次挖掘坟墓,进行奸尸活动,受害尸体距死亡时间长达35天,尸体已腐败。虽说恶心,但却不是十恶不赦的。不仅如此,通常这些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远没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有了对于这种病人的正确认识,加深了我对异常心理症状的认识,更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受益匪浅。

我一直认为,读书就要读些有用的书,学些有用的东西。在《殡葬心理学概论》中,我读到了一些我认为有用的东西,相信也切实有用的东西,这正是我们读书的意义所在!

读《颜真卿》有感 篇11

我最初学也最擅长的字体是颜体。每次翻开《勤礼碑》,流连于那丰腴端庄的碑文,我便会猜想颜真卿的样子——他一定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文弱书生吧。可是,走进《颜真卿》,我才发现,我心目中那个颜真卿的形象被颠覆了。

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颜真卿26岁中进士,后因仰慕张旭,初涉官场的他毅然辞官意欲求学于张旭,岂料未得张旭的赏识。但他并不甘心,37岁时再次辞官拜访张旭,终得其口授书法要诀,他的书法从此有了飞跃。“学而优则仕”,在那样的年代,有哪个书生不以谋得一官半职为荣?而颜真卿为了心仪的书法艺术两次辞官,这种为了追求理想而放弃功名的行为,怎能不让人为之赞叹?

他是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安史之乱”期间,他毅然投笔从戎,后被推为盟主,统兵二十万,横驰燕赵,大震军威,捍卫了国家的尊严。谁能想到,颜真卿还是一位戎马倥偬的大将军?长期驰骋沙场的他,居然能将书法技艺练得如此炉火纯青。我想,他的《祭侄文稿》能享有“天下第二行书”的盛誉,恐怕与他在作品中融入侠骨豪情是密不可分的吧。

他是个视死如归的爱国者。颜真卿一生最壮烈的一幕,是晚年与李希烈的斗争。李希烈叛变,朝廷受挑拨竞派75岁高龄的颜真卿去劝降。他明知此去凶多吉少,却大义凛然受命前往。李希烈先以宰相的高官厚禄诱惑他,再用火刑、绞刑等酷刑来恐吓折磨他,他毫不屈服,大声痛斥李希烈不忠不义、大逆不道,最终被缢杀,为国捐躯,其赤胆忠心彪炳史册。

他是一代书法宗师。颜真卿晚年的书法艺术臻妙绝顶,彻悟生命哲学与书法艺术,并将生命哲学与书法艺术打通,因此,在其点捺撇画中既留着生活的斑驳血泪,又在笔墨的动势中洋溢着生命的颂歌;既在线条的起落移动中倾注一腔豪情,又在鳞次栉比的布白中激射人格光辉。

颜真卿的书品和人品,万世景仰。

(指导老师:朱理华)

读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感 篇12

一、解放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实现高效的课堂, 我们就必须相信学生, 解放学生, 把讲解权、思考权、评价权还给学生。泗县二中以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 给学生以开放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说、敢问、敢做, 真正实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这让我想起了在承德县逸夫学校听的杨老师讲的“Famous Zoo”一课。当时有这样一个课堂辩论的环节:你认为动物是住在动物园好呢, 还是回归大自然好?为什么?请你们用英语展开辩论。这个问题, 是教师根据教材课前布置给学生的。由于问题设计得新颖而又贴近生活, 学生非常乐于完成这个任务。他们课下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也进行了对于英语句型、单词的练习。由于准备充分, 学生课上争论得非常激烈, 把学到的知识运用自如, 口语表达也非常流利, 英语似乎成了他们的母语。辩论之后, 老师又请同学们根据辩论的结果, 设计自己理想的动物园, 并用英文展示给大家, 学生怀着极大的热情去主动参与, 在快乐中学习, 成了学习的主人, 真正体现了学习的“自主”。

二、小组合作, 打造“狂欢”课堂。

合作探究能力是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要求。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 要培养小组合作的习惯和方法, 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首先进行小组内合作交流。学习小组内的每个成员有序地将个人自主学习过程中未解决的或拿不准的问题呈现出来, 兵教兵、兵导兵、生生互动, 从而达到共同解疑的目的。其次进行组际合作, 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互换学习成果。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平时在教学生单词的时候, 总是我领读, 教了好多遍学生还是掌握不好, 一些同学根本不张嘴, 我提醒后也只是读几个又不读了。怎么办呢?我想, 激起学生的兴趣是其中的关键。于是, 我用了这样的办法:先教音标后自学, 小组合作比高低。哪个组学得认真, 读得好就加分, 每个组的同一水平的同学进行单词朗读、背诵PK, 结果纳入到优秀小组的考评中。这样一来, 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 我也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帮助那些确实有困难的学生。小组合作的效果过一段时间马上就显现了出来:有一个组原来什么都懒得做, 经过小组合作的洗礼, 现在发言是最多的, 原来基础很差的一个同学, 甚至能主动挑战别组同学了, 尽管他有些词读得不是很准。小组合作, 让每名同学都有机会收获赞赏的掌声, 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同学们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他们主动开口, 觉得英语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了。我被他们你争我抢的激情感染, 一种快乐感由衷地产生, 禁不住和他们一起在课堂上“狂欢”。

三、创设生活情境, 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英语是语言学科, 但又不是我们的母语, 加之闭塞的生活环境, 使农村孩子的英语学习成了老大难。如何给他们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成了我最大的困惑。读了《中国教育报》第九期的《你拿什么留住我》和李镇西的《让课堂成为“民主”土壤》两篇文章, 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 使我深切地认识到, 教育的希望在课堂, 在课改。于是, 我在课堂上做了这样大胆的尝试:让学生学什么演什么, 用“角色”来激发学生的热情。比如说, 学“问路”这个单元, 教室就是一个大的居民区, 同学边找地点边用英语表达, 由于是角色扮演, 学生兴致极高, 谁都想下座走两圈, 说两句。学“职业”单元, 就让大家去表演各种职业, 看谁表演得形象, 由大家来猜。同时, 我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英语知识写招聘广告, 做记者采访等, 然后带到班上来表演, 每次大家都是不亦乐乎。由于学生主动参与, 他必须先在课下熟悉单词, 熟悉句型, 练习口语, 这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在课堂上, 虽说他们有的表达还不够完美, 但却说得有声有色。通过这样的练习, 学生以前作文没话说, 现在谁都能写几句了, 英语课上, 听“天书”式的“呆子”少了, 英语的“小表演者”多了, 课堂充满了笑声, 基本做到了“人人参与, 个个精彩”。我也越发感到课堂充满了生命的灵气。

上一篇:人防工程竣工资料下一篇: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