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建议书(精选8篇)
税收筹划建议书
——郁金香花园开发项目
编制单位:无锡光正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oo八年八月二十八日 目 录
一、总论..................................................................................................................................2
(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2
(二)开发项目概况:.........................................................................................................2
(三)税收筹划建议书的编制依据与原则..............................................................................2
(四)税收筹划建议书的工作目标........................................................................................3
二、经济指标分析.........................................................................................................................3
(一)基本经济技术指标......................................................................................................3
(二)预期财务指标分析......................................................................................................4
(三)纳税指标分析..............................................................................................................6
三、本开发项目的纳税筹划...........................................................................................................8
(一)销售收入的筹划...........................................................................................................8
(二)成本费用的筹划...........................................................................................................9(三)营业税的税收筹划.....................................................................................................10
(四)土地使用税的税收筹划..............................................................................................13
(五)房产税的税收筹划.....................................................................................................13
(六)土地增值税的税收筹划..............................................................................................13
(七)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15
四、项目税务筹划中需要说明的问题及风险................................................................................19
(一)项目土地增值税平均增值率偏低,开发成本存在高估.................................................19
(二)项目税务筹划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19
(三)不能享受二免三减半的所得税优惠政策......................................................................20 一总论
(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范思特(宜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商注册号:企独苏宜第004419号。住所:宜兴环科园百合场路。
所有制性质: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法宝代表人:vahstal johannes joseph。注册资金:2710万美元。
经营范围:从事房产的开发,经营本公司开发的房产。营业期限:2005年4月30日至2045年4月29日。
(二)开发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江苏宜兴郁金香花园开发项目。立项批复:中宜环科委字(2005)125号。建设规模:用地面积24225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7231平方米。
建设内容:建设6幢高层住宅,29幢景观排屋,122幢独立住宅和相应的附属设施。投资总额:暂估75000万元。贷款金额:18000万元。建设主体:范思特(宜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三)税收筹划建议书的编制依据与原则
我们以范思特(宜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苏天工咨字(2007)5-61号江苏宜兴郁金香花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贵公司工程部、财务部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作为本次税收筹划的分析范围及依据。通过对项目的财务评价,从税务和转让定价角度进行进行测试和量化研究、分析,提出与税务筹划有关的建议。我们在报告中援引的数据均来源于上述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贵公司应保证前述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我们并不承担因前述资料数据不准确而导致数据匡算偏差的责任。
(四)税收筹划建议书的工作目标
通过对范思特(宜兴)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宜兴郁金香花园项目财务评价,提出与税务筹划有关的建议,以协助贵公司管理层优化项目税务结构,降低税务风险。二 经济指标分析
(一)基本经济技术指标
按照税法规定,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普通标准住宅的界定必须以财税[2006]141号规定的为准),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20%时,免征土地增值税;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应就将全部增值额按规定计税。
根据上述指标分析,贵公司的本开发项目不符合标准普通住宅的划分范畴,无法享受土地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二)预期财务指标分析
1、经营收入预测
项目自实施后开始预售,房屋可销售面积为156,68.05m2,其中独栋别墅43,225.56m2,景观排屋50,546.84m2,高层62,995.65m2。根据现阶段宜兴市商品房市场行情预测,该项目销售单价为:独栋别墅1.5万元/m2;景观排屋0.85万元/m2;高层均价0.5万元/m2,商铺、车库等配套设施由于管理层决定隶属于物业管理,故未在此进行收入预测。可销售面积总收入预测表篇二:纳税筹划建议书完整模板(1)关于山西兴华煤业有限公司整合重组 委托单位: 委托项目:
受托人员:古唯美纳税筹划建 议 书 山西合肥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历史文化有限公司重组项目纳税筹划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1、企业名称:山西合肥煤业有限公司
2、注册资金:3800万元、存货账面价值1200万,评估值8302万,机器设备账面净值3000万,评估值 2400万;不动产账面净值10000万元,评估值7300万元
3、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拥有债权8000万元,其中6000万元为母公司关联债权;应承担债务5000万元,其中,预收账款3000万,银行贷款2000万;欠缴税款及附加1000万元
4、职工情况:有职工120人,其中签署正式合同人员80人
二、原企业重组方案的纳税情况
1、增值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转让企业全部产权是整体转让企业资产、债权、债务及劳动力的行为,因此,转让企业全部产权涉及的应税货物的转让,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不征收增值税。但对其资产重组过程中涉及的应税货物转让等行为,应照章征收增值税。
2、营业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兼并重组企业以转让产权和出售资产等方式进行兼并重组,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征收营业税,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3、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三条和第五十五条规定,被兼并重组企业依法进行清算,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就其清算所得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关于企业兼并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问题。按照现行税法规定,企业兼并重组改制过程中资产评估增值部分应该缴纳企业所得税。
4、契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第九条,兼并重组双方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缴纳税款。契税。对购买方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征收契税。
对兼并重组企业承接被兼并煤矿企业土地、房屋权属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重组若干契税政策的通知》执行。
在股权转让中,单位、个人承受企业股权,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不发生转移,不征收契税。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注销、破产后,债权人承受注销、破产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以抵偿债务的,免征契税;对非债权人承受注销、破产企业土地、房屋权属等同出售,买受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妥善安置原企业全部职工,其中与原企业30%以上职工签订服务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劳动用工合同的,对其承受所购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减半征收契税;与原企业全部职工签订服务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劳动用工合同的,免征契税。
5、印花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七条,兼并重组双方应纳税凭证应当于书立或者领受时贴花。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印花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183号)有关规定,在企业资金账簿方面,对实行公司制改造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成立的新企业,其新启用的资金账簿记载的资金或因企业建立资本纽带关系而新增加的资金,凡原已贴花的部分可不再贴花,未贴花的部分和以后新增加的资金按规定贴花。在企业各类应税合同和产权转移书据方面,对企业改制前签订但尚未履行完的各类应税合同,改制后需要变更执行主体的,对仅改变执行主体、其余条款未作变动且改制前已贴花的,不再贴花。企业因改制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免予贴花。
6、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三条,纳税人实际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时,同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根据《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纳税人实际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时,同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教育费附加。
7、土地增值税
在企业兼并中,对被兼并企业将房地产转让到兼并企业中的,暂免征收 土地增值税。
三、企业重组纳税筹划方案
1、企业重组双方交易支付时间的选择
企业重组双方交易支付时间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来讲,交易支付时间的推迟为延迟纳税创造了条件。重组企业可以根据税法所规定各税种的纳税期限,把交易支付时间选定在纳税期限的期初进行。或者采用分期付款的支付手段,分期纳税,使税负得以递延。
2、所得税方面的筹划选择
在重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使企业满足国家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条件。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文件规定,企业股东在该企业合并发生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以及同一控制下且不需要支付对价的企业合并,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1)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合并企 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2)被合并企业合并前的相关所得税事项由合并企业承继。
(3)可由合并企业弥补的被合并企业亏损的限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4)被合并企业股东取得合并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其原持有的被合并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确定。(5)重组交易各方对交易中股权支付暂不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的,其非股权支付仍应在交易当期确认相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并调整相应资产的计税基础。
3、主动积极的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税并登记备案
在兼并重组过程中,按规定可享受印花税、契税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129号)第十九条,纳税人在执行备案类减免税之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减免税政策的执行情况和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申报备案;根据该《通知》第五条规定,经税务机关登记备案后,自登记备案之日起执行。纳税人未按规定备案的,一律不得减免税。
4、重组方式的比较
从税务管理的角度,可以重组方式可以归结为:企业整体产权转让、企业整体资产转让、企业整体股权转让、企业整体资产出售四类形式。
1)企业整体产权转让(合并)。是指企业的所有者(股东)将企业的资产、债权、债务及劳动力等进行作价转让的行为,实际上就是转让企业的全部产权,这种情况的转让价格不单纯是由资产价值决定的。对企业整体产权转让的界定应把握六个要点:
① 必须是煤矿企业将其资产、债权、债务及劳动力全部转让的行为,四者缺一不可; ② 劳动力的转让应以受让人是否按《劳动法》与原企业职工签 订劳务用工合同并妥善安置企业全部职工为标准; ③ 支付的对价包括股权支付或非股权支付。
④ 原企业可能解散也可能不解散,具体由双方协商决定。⑤ 受让企业对原企业的债务承担承继义务。
⑥ 必须经过法定的转让程序。营业税 据国税发[2000]118号及国税函[2000]420号、国税函[2002]165号文件精神,企业整体产权转让的主体是企业,不征收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 据财税[2009]59号精神,分别按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殊性税务处理确认转让所得和损失,对特殊性税务处理中非股权支付额仍应确认相对应的转让所得或损失,征收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据国税函[2007]244号、国税发[2008]115号和国税函
[2009]285号文件精神,对自然人股东分别按“财产转让所得”和“股息所得”征收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
土地增值税 据土地增值税条例,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据国税函[2000]687号文件,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房地产行为应征收土地增值税; 印花税据财税[2003]183号文件,经评估增值的资金按规定贴花,企业其他会计科目记载的资金转为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的应贴花。
契税 据国税发[2009]89号文件,财税[2008]175号文件(1)若不改变原企业的投资主体,并承继原企业权利义务的行为,可免征契税。(2)即使发生股权转让,但原当事人要进行注销,重新设立登记,对新设企业承受原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征收契税。(3)企业出售,被出售企业法人予以注销,并且买受人按《劳动法》安置原企业全部职工,其中与原企业30%以上职工签订服务年限不小于3年劳动合同,减半征收契税,与全部职工签订年限不少于3年劳动合同,免征契税。
2)企业整体资产转让(资产收购)。也叫整体资产投资,实际是企业的一项资产投资活动,是指企业将自己的全部净资产投资换取股权或非股权的行为,企业由原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转化为从事投资活动。对企业整体资产转让的界定应把握四个要点: ① 原企业并不解散。
② 必须是将资产、负债同时转让的行为。③ 受让企业对转让企业的债务承担承继义务。
④ 支付的对价可以是股权支付也可能是非股权支付或二者的 结合,但一般应以股权支付为主。
营业税 据国税函[2005]504号文件:非整体转让企业资产,债权、债务及劳动力,不属于企业的整体交易行为?..在整体资产出售过程中,其发生的销售货物行为应照章征收增值税,转让土地使用权和销售不动产的行为照章征收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契税。与企业整体产权转让基本相同。篇三:对我单位纳税筹划几点建议
对我单位纳税筹划的几点建议
摘要:纳税筹划是财务成本控制、提高税收收益的一种手段。作者通过对各项税法的学习,结合自己多年的财务工作经验,对本单位在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三方面的纳税筹划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地质勘查业;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通过“开源”即营销手段来扩大市场份额已经相当困难的情况下,要想与同行业先进企业同台竞争,就应该把策略重点放到“节流”,即企业内部财务成本的控制上。作为财务成本很大一块的税收支出,如何通过纳税筹划予以控制,对企业来说就变得相当关键。
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属于地质勘查行业,主要上缴的税种有: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及各项附加。笔者通过对各项税法的学习,结合自己多年的财务工作经验,对我单位在纳税筹划方面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营业税纳税筹划
我单位经营范围包括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找矿、地质勘查找矿、煤田勘探、工程地质勘察、工程物探、工程测绘、大地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等。在营业税税目注释中,“其他服务业”包括“测绘”、“勘探”,根据营业税税目税率表,似乎适用5%税率。但在税目注释中,还标明了“航空勘探、钻井(打井)勘探、爆破勘探,不按本税目征税”。仔细分析我单位的业务,勘探业务中,我们有大部分属于“钻井”勘探,应按“建筑业”的其他工程作业纳税,适用税率3%。测绘业务中,实际包含航空测量业务,在税目注释中,应归属“航空运输业”的通用航空业务(航空摄影、航空测量、航空勘探等),适用3%税率。细化以后,我单位在营业税金及附加方面就可节税2.23%。5%-3%+(5%-3%)*11.5%=2.23% 11.5%为当地营业税附加税率之和。
以往我们把测绘这一块业务打捆核算,按5%税率上交营业税。建议在“测绘”业务核算上,首先依据合同内容,分“航测”和“测量”开具发票。其次在账务处理上细化收入,将按3%和5%上交营业税的营业收入分别核算。我单位每年航空测量收入在1500万元以上,按年收入1500万元计算,通过此项纳税筹划,每年可节税33.45万元。1500*2.23%=33.45万元
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新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新个人所得税税法解释还有:下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⑴独生子女补贴;⑵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⑶托儿补助费;⑷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经过分析我院发放工资内容,做出以下几种节税规划: 1.将“三险一金”纳入工资表 改变工资表结构,具体公式如下:
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岗位津贴+“三险一金”=应付工资 应付工资-“三险一金”-3500=应纳税所得额。应付工资+福利+??-代扣款-税金??=实发工资 应交个人所得税只依据“应纳税所得额” 计提。
我单位原来未把“三险一金”纳入月工资表中,致使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少扣除。目前我单位拥有职工452人,长期合同工105人,近几年单位效益不断增长,职工收入也大副增加,大多数职工月工资都达到扣除标准,按400人计算,每人每月“三险一金”约400元,如果不做工资表结构的调整,一年下来,将会多交个人所得税 5.76万元(不包含增加纳税级次因素)。400*400*3%*12=57600元
2.将外业生活费以“误餐补助”形式发放
国税发[1994]089号文件规定不征税的误餐补助,是指按财政部门规定,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的标准领取的误餐费。一些单位以误餐补助名义发给职工的补贴、津贴,应当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因工作性质,我院外业施工人员常年在外流动作业,没有固定的吃饭地点,所享受的津补贴称为“外业生活费”,不像机关后勤人员出差在外有差旅费补贴。此类外业生活费实际等同于“误餐补助”,而我单位将此类补助均纳入计税工资中,造成个人所得税多交。2010年外业人员月工资至少达6000元(含生活费补贴),参照机关差旅津贴中的省内伙食补贴标准每人每天50元计算,外业施工人员每人每年多交个人所得税240元。1500*3%*12=540元
我院在外业工作人员至少300人,依此推算出2011年我院多交个人所得税16.2万元(不包含增加纳税级次因素)。540*300=162000元
建议我院出台误餐补助发放文件,按地区差别规定补助标准,在工资发放表里统一增加“误餐补助”栏,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三、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1.划分招待费和会议费 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招待费为:全年营业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含)以下的,按营业收入净额的千分之五计算,全年营业收入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按该部分的千分之三计算。在以往的会计核算中,所有的餐费、纪念品等都列入招待费,而实质上有些属于会议中所支餐费及所发纪念品,此类开支应在“管理费用”下增设二级科目“会议费”中核算,同时办公室形成有关会议费开支的制度,依照执行,减少招待费开支数额,进而减少企业所得税上交额。2.计提教育经费
以前核算只计提工会经费和职工福利费,而教育经费是允许税前扣除的。3.计提坏账准备金
坏账准备也是允许税前扣除的。4.加速计提折旧
在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中规定,电子设备使用年限是5年。按直线法、无残值计算,每年的折旧率为20%,而我院现在采用综合折旧率,年折旧率为15%。我院电子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原值约1000万元,假设每年折旧率提高5%,则应纳税所得额就减少50万元,在税前利润大于50万元的情况下,企业所得税就少交12.5万元。50*25%=12.5万元
5.改定期存款为购买国债
一、企业纳税筹划中存在的风险
首先是政策性风险, 要求工作人员认真研究国家的税收政策, 保证在合法的前提下节税, 否则就存在政策性风险。同时, 国家的税收政策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如果工作人员不能以动态的眼光看待税收政策, 对于这些政策的理解存在局限性, 就很有可能会引起政策变化风险。
其次是经营风险, 因为纳税筹划具有明显的计划性, 需要先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营状况进行预测, 并根据预测结果开展纳税筹划工作。一旦实际运营情况与预计不符, 筹划活动很有可能也会随之失败。因为一些税收政策具备较强的针对性, 一旦没有达到预期经营目标, 就没有权利享受相应的税收政策, 最终不但达不到节税的目的, 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加重税收负担。
第三是执法风险,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 我国相关法律虽然明确了税收规定, 但是一些具体条文还不够细致, 这就导致企业与税务部门在对一些政策的理解上可能存在一些偏差, 引起风险;二, 一些税收事项本身就具有可变范围, 执法部门在这一可变范围内拥有裁量权, 执法过程可能因此存在偏差;三, 国家本身对一些避税方式可能原本是默许的, 但是在完善税法政策的过程中可能又突然开始抵制这种方式, 导致纳税筹划失效。
最后企业本身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就存在一定风险, 具体有以下几点风险来源:一是方案本身就不切合实际, 与企业经营管理脱节, 导致执行失败;二是执行方案过程中相关部门没有积极配合, 导致方案执行受阻, 引发风险;三是对于方案政策的执行不够彻底, 导致筹划活动没能成功[1]。
二、加强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 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应该认识到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首先, 筹划人员要树立法治观念, 仔细研究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开展纳税筹划工作;其次, 工作人员要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 不能急于求成;第三, 要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核算水平, 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准确及时的核算, 明确企业在财务管理以及经营中有可能存在的风险, 并对这些风险进行事前控制, 尽量降低纳税筹划活动的风险;最后, 企业要不断完善财务预警功能, 根据国家政策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更新财务指标, 一旦发现风险要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并及时对方案作出调整, 有效避免各类风险[2]。
(二)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
企业要积极完善与纳税筹划有关的各项制度, 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水平。要及时发现企业运作流程中的漏洞, 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一旦发现纳税筹划中存在风险, 就要对相关制度以及运作流程进行梳理, 找到风险来源, 并及时解决。同时, 要求各个部门之间积极配合, 纳税筹划管理人员要与其他部门管理人员积极沟通, 准确掌握企业的财务信息、运营情况以及业务流程等, 相关工作人员一起为纳税筹划提出建议, 提升筹划方案的实际性。
(三) 用动态眼光看待纳税筹划工作
纳税筹划管理人员一定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国家税收政策, 仔细研究政策细则, 有效利用其中的政策点, 在不违犯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将企业利益最大化。管理人员要随时关注国家的政策变化, 并根据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筹划方案, 避免政策变化导致筹划活动失败。同时, 管理人员还要敏锐洞察国内以及国际的经济形势, 准确预测经济的变化趋势, 并根据这些趋势选择合适的纳税筹划方案。另外, 在进行纳税筹划时要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 明确纳税筹划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一方面是避免由于目标不明确引发风险, 另一方面是使该项工作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 如果为了眼前的节税利益放弃企业长远发展利益就得不偿失了。
(四) 提升纳税筹划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一定要注重培养纳税筹划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 可以加强对这些管理人员的培训, 积极学习税收知识、财务管理知识以及风险管理知识, 不断完善其知识结构, 进行纳税筹划时能够从多个角度规避风险。其次, 企业可以聘请纳税筹划专家负责该项工作, 企业内部筹划人员协助其工作。值得注意的是, 专家虽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对国家政策以及市场形势都比较了解, 但是其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了解, 因此要求企业将自身财务情况、业务流程等信息真实全面的反应出来, 保证筹划方案切合实际[3]。
三、总结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纳税筹划工作中的风险管理不够重视, 不能预计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导致筹划方案的可操作性不强, 严重影响企业利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不断提升内部控制水平, 开展筹划工作时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 同时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养, 不断提升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梁文涛.我国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现存问题与改进措施[J].山东纺织经济, 2009, 12 (14) 06:69-70.
[2]茆艳屏.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和规避策略解析[J].经营管理者, 2015, 11 (13) 03:52.
摘 要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或者至少在法律不禁止的范围内,通过对尚未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应税行为进行合理的筹划和安排,利用税法给出的对自己企业有利的可能选择或者优惠政策,从中找到合适的纳税方法,最大限度地延缓或减轻本身税负,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种行为过程。
关键词 纳税筹划 风险防范 合理避税 企业成本
一、新企业所得税税法下的税收筹划方法
1.合理选择分公司与子公司
企业在计划投资时,选择设立分公司还是通过控股形式组建子公司,在企业所得税纳税上就有很大的不同。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他实现的盈亏要同总公司合并纳税,而子公司只有税后利润才能按股东占有的股份进行股利分配。一般来说,如果新组建的公司一开始就能盈利,从母公司集团整体税负利益考虑,设立子公司和设立分公司并没有区别,但如新设的子公司可以享受到所在地政府提供的各种税收优惠和其他经营优惠,此时设立子公司就可能更为有利,因为在与母公司合并计算企业所得税时能够减轻母公司的税收负担。
2.利用产业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
(1)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旧企业所得税法仅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优惠税率。新《企业所得税法》放宽了地域限制,扩大到全国范围,同时严格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
(2)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有关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和安全生产的产业和项目的税收优惠。新《企业所得税法》中,产业优惠政策的另一个亮点就是把有关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和安全生产的产业和项目纳入了产业优惠体系。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10%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这里原材料占生产产品材料的比例不得低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标准。
3.运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纳税筹划
(1)符合以下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
①享受优惠的技术转让主体是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居民企业;
②技术转让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范围;
③境内技术转让经省级以上科技部门认定;
④向境外转让技术经省级以上商务部门认定;
⑤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即一个纳税年度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即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3)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4.合理选择融资方式筹划
我国较小型企业都需要进行相适应的融资活动,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权益方式融资,二是负债方式融资。
二、纳税筹划在所得税领域的注意事项和筹划建议
1.在日常经营中注重税收筹划。学好、用好税法,严格按税法办事,以避免涉税处理上产生不应有的损失,是最基本的纳税筹划。细微的筹划应随时贯穿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当中。企业日常账务处理的好坏,影响到涉税计算的正确与否。比如企业接受了不规范的发票或者接受了不正当的发票,或者在正规发票的种类上未取得自己所需的发票,对企业来讲都是不利的。
2.以重大决策筹划为重点。在进行重大投资决策时,要分别比较所选不同方案的相关税收政策,力求采用投资成本最优方案。如企业拟投资设立一高新技术企业,就要考虑投资地点、投资方式和合作伙伴。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融资,税法对不同的融资方式有不同的规定。如税法规定向一个关联企业的融资超过注册资本50%部分的利息不得在税前列支等,这就需要选择融资渠道、数额。在进行重大分配决策时,投资者对企业享有收益权,企业在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时要兼顾对投资者个人所得税的影响。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纳税筹划作为企业理财的一种方式,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和重要。因此,企业应该树立依法纳税意识,放弃偷税的违法行为和避税的不道德行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选择适合自己实际的节税方法,尽可能地分析一切可能妨碍筹划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以收益最大化为目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等事项进行事前安排,使纳税筹划真正发挥其作用,真正在市场经济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保证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隋玉明,王雪玲.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08).
一、调查活动基本情况
1.从调查时间来看,此次纳税服务需求征集活动从今年4月10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历时两个多月。
2.从调查内容来看,主要包括纳税服务需求与服务满意度测评两大方面,涉及税法宣传、纳税咨询辅导、办税服务、权益保护以及总体评价等5大内容30个问题。
3.从调查形式来看,主要采取发放纸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各基层部门积极参与,形式多样。一是以办税服务厅为主阵地,现场向纳税人发放调查问卷,提供咨询辅导,取得第一手资料;二是在市局办税服务厅开设纳税服务需求调查角,前来办税的纳税人结合当前遇到的办税难题真实填写调查表;三是依托纳税辅导、税收调查等日常税收工作开展面对面询问调查;四是在走访企业、举办培训、召开税企座谈会时开展“零距离”对话活动,向纳税人征求需求、意见建议;五是在门户网站首页上开设纳税服务需求和满意度调查项目,对社会公众和纳税人开展网络调查。
4.从调查参与度来看,此次活动赢得了广大纳税人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共发放问卷3600份,收回有效问卷3175份,回收率达88.19%,收集各种意见和建议500余条,体现了广大纳税人对本次活动积极配合、踊跃参与。
5.从调查人员构成来看,企业财务人员和办税人员占64.75%;在涉及的单位中,有限责任公司、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成为参与调查的主力军。
6.从调查特点来看,呈现三“高”特点:一是总体评价高,纳税人对国税部门纳税服务整体满意率达93.61%;二是关注度较高,纳税人提出的各类意见和建议涵盖纳税服务、征收管理、税收执法和队伍建设等多个层面;三是期望值较高,纳税人期望国税部门能不断优化服务、简化流程、减轻涉税负担。
7.从调查效果来看,问卷调查结果客观展现了我局纳税服务真实现状,反映出纳税人对纳税服务及整个国税工作的真实诉求和预期,为推进纳税服务工作健康有效开展,促进全局纳税服务水平提升明确了方向。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我局纳税服务总体满意度、纳税服务需求满意率、税法宣传满意率、纳税咨询满意率、办税厅工作满意率分别高达93.61%、93.42%、91.29%、90.25%、87.39%,以上充分凸显了全市国税系统优化纳税服务取得的成果,但也有小部分纳税人对纳税服务工作存有诸多意见,纳税服务工作仍需大力改进。基于问卷回收情况,本文采用重点统计与抽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抽取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问题,从五个方面做出具体分析。
(一)税法宣传。
共涉及宣传渠道、办税公开、宣传资料等5项内容。在宣传渠道的调查中,选取国税网站的比例最高,为26.28%;选取专题培训班、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和短信平台的相对较高,分别为19.19%、12.01%和10.7%;在线访谈、报刊杂志的选择率最低,仅为3.39%和2.75%。办税公开方面,23.31%的人员选择“办税程序公开”,20.49%的人员选择“税收法规需要进一步公开”,17.5%的人员选择“办税标准公开”。在税法宣传资料调查中30.15%的人员认为目前税法宣传缺乏行业针对性,要针对纳税人特点编制“纳税指南”,26.13%的人员选择“语言较为专业,难以理解”,25.14%的纳税人认为资料更新不及时。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当前网络宣传优势较为突出,国税网站成纳税人获取涉税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时也反映出其他渠道宣传的薄弱性;办税程序公开度是纳税人关注热点,办税程序公开不到位究其根本在于办税流程、涉税资料的不统一,办税公开仍需完善;而宣传资料针对性和时效性不足也反映资料编制前期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纳税人需求,并且更新不够及时。
(二)纳税咨询辅导。
此项共涉及咨询渠道、12366纳税服务热线、纳税辅导等6大内容。调查显示,在纳税人遇到疑难问题时,选办税服务厅导税台和12366纳税服务热线进行咨询解答,分别占33.96%和25.48%。在拨打12366热线方面,52.26%的纳税人过去的一年中没有或仅拨打过1-2次热线。在纳税辅导形式调查中,选择网站或电话、专题培训、短信提醒辅导的分别占35.44%、23.04%、19.7%。在最希望国税网站提供的服务方面,选择全面的税收政策查询、最新税收政策解读的分别占23.04%、19.78%。以上结果反映办税服务厅导税台(或窗口)仍是纳税人咨询主渠道,大多数纳税人倾向面对面咨询方式和电话咨询方式;大部分纳税人拨打12366热线的次数较少且满意度不高,除了宣传力度不到位(尤其是对新办纳税人)原因外,纳税人对热线答复不满意而放弃拨打也是主因之一。但拨打5次以上的纳税人满意度较高,这说明仍需加强对12366热线坐席人员的管理培训,力求每一次答复均能做到准确无误。同时应进一步发挥12366热线、国税网站作用,加大网站对政策查询及政策解读力度,完善纳税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
(三)办税服务。
共涉及办税耗时、涉税资料、税款缴纳等7项内容。调查显示,在纳税人最需要的办税服务方面,选择提高办税质量和效率的占28.17%,认为应该降低办税成本、加大税法宣传和政策辅导力度的分别占24.06%和16.98%;在及时准确缴纳税款方面,因对办税流程不熟悉影响税款缴纳的占34.89%,认为因对税收政策不了解影响缴纳的占30.67%;在个性化服务需求方面,需要提供涉税审批服务、申报征收和办税流程服务的分别占18.11%、17.65%,在登记认定、发票管理方面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分别占13.39%、11.02%;在提高办税服务质量和效率建议方面,纳税人选择前两位的是:“统一办税项目和标准,简化办税流程”(占比28.77%)、“拓展纳税咨询服务渠道”(占比23.22%)。以上调查结果反映纳税人迫切希望税务机关提高办税质量和办税效率;希望获取最新办税流程和税收政策信息,以免因对政策、流程不熟悉导致自身合法权益受损;希望税务机关提供涉税审批服务、申报征收和办税流程服务等个性化服务。
(四)权益保护。
共涉及纳税人需求获取方式、维权渠道、提高税法遵从等5项内容。调查显示,在如何获取纳税人需求、听取纳税人意见及建议方面,选择上门走访、问卷调查、在办税服务厅设立意见箱、税务部门网站开设专栏分别占22.28%、21.07%、15.02%、13.18%。在纳税人维权方式选择方面,39.7%的人员选择向本级税务部门的相关职能处室投诉或反映,34.79%的选择向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举报。在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有效途径方面,28.53%的纳税人认为应简化办税程序、提高办税效率,19.56%的选择对纳税人需求的响应和反馈应及时高效。以上调查反映出上门走访、问卷调查为最合理、有效的纳税需求采集方式;向本级税务部门的相关职能处室投诉、拨打12366热线电话投诉为最快速、有效的维权渠道;简化办税程序、提高办税效率为促进纳税人税法遵从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五)纳税人意见及建议
本次问卷调查共收集纳税人意见建议500余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简化办税流程,节省纳税成本。近年来,我局通过优化业务流程,简并报表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纳税人负担。特别是税源专业化改革以来,将部分基础管理事项前移至办税服务厅,大部分涉税事项在大厅可直接办结,有效缓解了纳税人“多头跑”现象。但问卷调查中仍有120余条意见建议集中反映了纳税环节复杂、办税耗时过长等问题。因此,一方面税务部门要积极做好宣传,使纳税人理性看待减负,认识到减并流程不可能完全脱离征管实际;另一方面也要分析目前的办税环节还存在哪些问题会导致办税质量和效率低下,仍需继续改进。在确保依法办税的前提下,努力创造条件,尽可能地优化办税流程,减少资料报送。
二是强化运维支持,优化网上办税。近年来,全省统一的网上申报系统上线后,80%以上的纳税人通过网上办税服务厅进行纳税申报。,省局对网上办税功能进行进一步拓展,相继开通了网上申请代理开发票功能和网上申请票种、票量、最高开票限额等新功能,方便了纳税人快捷办税。但是本次调查纳税人在网站改进方面提出了近100条意见建议,其中建议推进网上办税的近60条,问题主要集中在系统登录不了和遇到问题无法解决两个方面。基于以上问题,一是建议省局继续优化网上办税系统,保障系统稳定运行;二是加强网上办税系统运维团队建设,提供有力的运维保障;三是加强对纳税人的宣传辅导,使纳税人熟知网上办税系统的操作流程;四是畅通咨询渠道,定期发布网上办税系统热点问题。
三是提高干部素养,拓展个性化服务。税务干部综合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办税的效率和质量。本次问卷调查,共有50余条反映税务干部需提高业务素质,10余条反映税务部门要满足纳税人个性化服务的意见建议。这就要求税务部门要强化纳税服务人力资源调配,加强税务干部岗位知识和服务技能培训,开展岗位练兵,进一步提高税务干部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还要探索推行个性化服务措施,最大限度满足不同纳税人的需求。如:分行业、分类型对纳税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纳税辅导或者召开税企座谈会等。
三、完善纳税服务的几点建议
(一)拓展税法宣传渠道,提升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发挥短信平台、国税网站、办税服务厅优势,加强与报纸、电视、电台等公共媒体的合作,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
二是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分类分层次进行宣传。围绕纳税人最关心的热点、疑点问题及最新政策变化等进行政策解读;编制内容覆盖全面的纳税人办税指南;注重对新办企业、具有复杂涉税事项纳税人、所得税汇算清缴、营改增纳税人的专项宣传,提升宣传的针对性。
三是以税法宣传月为切入点,统筹计划全年宣传项目,使税法宣传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今年上半年,市局针对新办纳税人“量身”编制了《新办纳税人指南》,制作了以“一卡、一提醒、一指南”为内容的税法宣传套餐,深受纳税人欢迎。
(二)“一对一”提供纳税咨询,提升咨询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一是建立健全纳税咨询服务制度,建立纳税咨询团队,明确职责和服务标准,完善以12366纳税服务热线远程坐席、办税服务厅咨询台(科室、窗口)、12366联络员为主体,以专家团队为业务政策支持的咨询团队建设。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对12366座席人员和咨询岗人员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税收政策答复的专业性和准确率,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
三是统一咨询平台,开放税法知识库,为咨询提供标准化政策支持。
四是拓展咨询渠道,继续推进QQ群咨询、网络咨询等,尝试税务微博、博客等前沿的.交互方式,定期发布热点问题,变被动咨询为主动。
五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纳税辅导,通过开展上门辅导、“一对一”专项辅导、召开专题培训辅导班、开办网上税校等形式对纳税人关心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辅导,引导纳税人熟练掌握相关税收政策及办税流程,提高其自主办税能力。
(三)优化办税内容及方式,提升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一是优化办税流程。统一、规范全市办税流程是当务之急,流程规范、统一纳税咨询答复才有据可依,办税服务各环节流程才能衔接顺畅,各节点岗位职责才能清晰界定,各个业务流程才能规范运作,最终解决纳税人多头跑、多次跑现象。
二是精简涉税资料。减少纳税人需要填写的涉税表证单书,探索推行免填单服务;减少纸质资料的报送,探索开展无纸化试点;对税务机关已掌握的信息,不再要求纳税人重复报送。
三是推行多元化办税。应进一步拓展网上办税职能和自助办税终端功能,同时上线推广影像系统,试点通过邮政快递方式送达税务文书票据等,进一步方便纳税人快捷办税。
四是推进同城通办。目前,市区三个办税服务厅已实现了部分涉税业务的同城通办,通过两个月的试运行,各办税服务厅总体运行稳定,且纳税人反映较好。下一步将扩大同城通办的地域范围,将铜山区纳入到通办范围内来。同时,随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推进,进一步扩大通办的业务范围。
(四)加强纳税人权益保护,提升纳税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
一是加强办税公开。通过办税场所、国税网站、短信平台、12366纳税服务热线、新闻媒体等及时准确发布涉税信息,公开行政执法或纳税服务的主体、事项、依据、标准、结果等内容。试行向纳税人报告制度,接受纳税人监督。
二是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建立纳税人投诉快速处理机制,明确岗位职责、流程规范、时限要求,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在办税大厅设置投诉箱、投诉岗专人受理,对投诉事项分类统计、定期分析,持续降低纳税人投诉。
三是定期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利用网上办税厅、12366平台等资源开展调查,收集分析纳税人需求,不断改进纳税服务工作。四是探索建立纳税人权益保护平台。建立由第三方参与的纳税人权益保护组织,与地税、行业协会等共同组建“纳税人之家”,为进一步加强纳税人权益保护探索新路径。
(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提升办税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提升纳税服务满意度的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会议,迅速传达学习市局有关要求,贯彻落实市局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十项措施;二是狠抓落实。由一把手亲自安排部署,班子成员分片负责,分管领导主抓落实,迅速查找问题短板,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积极整改;三是全员动员。以推行“两个规范”为契机,全体干部加强学习,切实把纳税服务规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视纳税人为客户的服务理念;四是开展走访。利用召开税企座谈会、春风送暖入小微、送政策上门等活动,发放纳税人满意度调查问卷,征求纳税人意见建议,做好纳税人满意度工作;五是优化服务。严格落实纳税服务各项制度,严格执行办税厅值班制度,落实首问责任制,积极引导纳税人,合理分流,尽最大可能减少和杜绝纳税人拥堵现象;六是强化培训。利用纳税人学堂,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辅导,对纳税人提出的合理诉求,积极解决,提升纳税人满意度;七是统筹兼顾。积极贯彻落实好市局有关提升纳税人满意度的各项措施,做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工作,在做好调查工作的同时,统筹开展其他各项工作。
一、纳税评估定义的确定不明晰
对纳税评估的定性以及职责的划分,目前包括《征管法》和《实施细则》在内的有关涉税法律、法规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国家税务总局和青岛市国税局所表述的内容也有所区别。
(一)定义上的区别。国家税务总局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43号)第二条,对纳税评估是这样表述的“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
青岛市国家税务局在《青岛市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对纳税评估是这样表述的:“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为纳税人依法纳税提供纳税风险预警服务,掌握和分析税源变化状况,明确征管方向和重点乃至确定稽查对象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是实现税源监控的中心环节和重要手段”。
(二)职责上的区别。国家税务总局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40号)第八条 ,对管理员纳税评估工作职责是这样规定的“对分管纳税人开展纳税评估,综合运用各类信息资料和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查找异常,筛选重点评估分析对象;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做出初步判断;根据评估分析发现的问题,约谈纳税人,进行实地调查;对纳税人违反税收管理规定行为提出处理建议。”
青岛市国家税务局在《青岛市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对管理员纳税评估工作职责是这样规定的“评估监控岗主要负责纳税评估、票表稽核、发票协查及户籍信息监控分析工作。评估监控岗应每周查阅综合征管软件中分管纳税人的有关开业、变更、注销等信息。对分管监控行业新增纳税人,登记台帐,确定企业法人代表、办税人员的通讯方式,并将本人和所在部门的通讯方式提供给办税人员。”第十二条还规定“ 评估监控岗负责对“失踪户”的实地查找。对催报过程中联系不上的纳税人,根据《工作单》的安排一周内由两名以上(含两名)管理员在规定时限内进行实地核实,填写《工作底稿》。实地查找不到的,制作《失踪纳税人通知书》,统一转有关部门处理。”
从国家税务总局对纳税评估的工作职责与青岛市国家税务局对纳税评估岗的工作职责
来看不完全相同。青岛市国家税务局对纳税评估岗的工作职责范围广而杂,本人认为对纳税评估岗的工作职责范围,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国税发[2005]40号)第八条的规定定位较好。应将纳税评估岗现在“对分管监控行业新增纳税人,登记台帐,确定企业法人代表、办税人员的通讯方式,并将本人和所在部门的通讯方式提供给办税人员。”和“负责对失踪户的实地查找” 工作职责范围剥离给事务岗。
二、纳税评估工作的目标任务难以作出准确的界定
国家税务总局在《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纳税评估工作以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我认为这就是纳税评估工作的目标任务。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对纳税评估工作的要求,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事实上,在纳税评估工作的实践中能否真正对“两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呢?针对目前纳税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现有的评估资料、方式、手段、程序、工作内容与法律依据,在纳税评估实际操作中是很难达到对“两性”判断的要求。这是因为:
(一)纳税评估资料的欠缺。纳税评估资料是根据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资料与有关数据信息对比资料。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资料,可信度是个未知数,用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资料对其作出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判断,资料单一难以判断;其他有关数据信息对比资料,在准确性上欠缺,在时间上滞后,只能做一些单项纳税评估工作。比如:海关完税凭证比对不符的纳税评估工作。对纳税人自行申报的购、销、存书面资料的真实情况需要深入、细致的了解与掌握后,才能对“两性”作出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判断。纳税评估需要的企业的真正的库存、企业的真正的现金流、纳税人是否存在着可能的做假账和隐蔽性极强的帐外帐情况。虽然国家税务总局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的通知》中,规定 “根据评估分析发现的问题,约谈纳税人,进行实地调查”的内容,调查只是调查而已,不是检查,纳税人对税务管理员的调查,可以配合也可以不配合,配合的程度如何,决定管理员对纳税人真正的纳税申报情况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二)纳税评估的手段、方式简单。我们现有的纳税评估的手段,就是借助纳税人纳税申报资料与其他有关数据信息对比资料进行分析;再就是找纳税人约谈。由于纳税评估资料的欠缺,纳税评估的手段、方式软弱性就显示出来了。进行实地调查的作用前面已经讲过。
(三)纳税评估结论难以确定。根据纳税评估工作内容的要求,纳税评估工作要求有约谈记录、评估结论。评估结论对我们税务机关而言,要在掌握纳税人真实和准确的纳税情况后才能作出整确的判断,用目前的纳税评估方式不足以发现和说明问题,比如纳税人存在着可能的做假账和隐蔽性极强的帐外帐情况,即使评估后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完全说明纳税人最终导致虚假申报的全部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税务管理员是很难掌握纳税评估所必需的评判标准的,因而也不能作出真实的纳税评估结论,不能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因此,税务管理员无论对企业的纳税情况作出是“真实、准确的”或是“不真实、不准确的”结论;特别是当对被评估企业纳税情况作出
是“真实的和准确的”结论时,由于实际上税务机关并没有十足把握证明纳税人的申报是真实准确的,这样的结论可能会给今后的工作带来隐患和风险。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明晰纳税评估工作的目的任务。尽管纳税评估工作在征管工作中成效显著,但远不能达到它的那种定义要求,建议市局在总局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重新对纳税评估工作的目的任务进行恰如其分的认识定义,以利于基层局在日常工作中便于把握。
(二)建立一套健全、有效的评估机制。纳税评估作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税收征管各个环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其本身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环节,建立一套健全、有效的评估机制是促进纳税评估协调运行的客观要求。
(三)增强纳税评估的手段。智能化分析是纳税评估的重要手段。纳税评估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借助于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因为,纳税评估不仅要占有大量的征管基础资料和涉税信息,还要针对评估对象的纳税行为进行大量的数据化测算与分析。因此,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加工、分析和处理,要以计算机现代化手段为依托,智能化分析为手段,才能有效发挥纳税评估的特有功能。
(四)纳税评估工作要与日常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当前各管理科日常事物性工作太多、太杂的实际状况,应该将纳税评估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结合起来,目前应做好以下四个结合:一是将纳税评估工作与税收收入分析工作结合起来,二是将纳税评估工作与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结合起来,三是将纳税评估工作与“一窗式”、“一户式”、“四小票”比对结合起来,四是将纳税评估工作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工作结合起来。
(五)提高管理员的约谈举证技巧。约谈举证是纳税评估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外纳税服务过程。纳税评估可以通过约谈举证等方式,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提高纳税申报质量,并可以在纳税评估环节,有效解决纳税人因主观疏忽或对税法理解产生偏差而产生的涉税问题,为税务稽查确认违法事实,准确定案,提供事实依据。因此,市局应抓紧对纳税评估工作的培训,促进纳税评估工作全面开展。
(六)增强评估素质,打好业务技能基础。纳税评估工作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综合性工作,这一过程,对评估人员的财会知识、税收政策、税收工作经验、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水平等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一是强化业务学习。包括评估工作涉及的税收业务、财务管理、会计制度、计算机相关知识;二是强化业务培训。围绕经营特点观察、评估疑点把握、评估指标应用、评估约谈技巧、逻辑分析能力等,对照上级编发的纳税评估典型案例,进行系统培训,为纳税评估工作提供业务指导;三是强化业务交流。适时召开评估经验交流会、典型案例分析会,通过评估人员对报表分析、约谈技巧等评估方法的交流,使评估人员的评估水平在相互探讨中得以共同提高。
(七)加强对纳税人的培训。纳税人要对税收政策、税收基本知识了解与掌握,能运用税收政策、税收基本知识对该纳税事宜进行基本的操作实施。没有以上前提,纳税评估岗的评估工作将会以事务管理岗税收政策咨询辅导工作为主。当然纳税评估岗要依法为纳税人提供纳税风险预警服务,就是以税收法律、税收法规为准绳,向纳税人正确解答税收
一、不断确立纳税评估工作在税收征管中的核心地位
纳税评估工作通过定期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审核和分析, 及时发现纳税人少报、瞒报和不报的现象, 核实税源基础, 进而对纳税人依法纳税的程度和信誉等级做出综合性评价, 它是对纳税人相对全面的各项信息进行提炼、加工、整理和分析,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 纳税评估既是对纳税人纳税情况的整体评价, 又是对税收征管质量的总体评价。它既有管理职能, 又有监控职能。在实践中确立纳税评估在税收征管中的核心地位, 可以使相互脱离的税收征管资料与税款征收紧密地联系起来, 并贯穿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 从而使税收征管形成一个更加完整和牢固的链条。同时, 可以使征管体系更加严谨, 征管工作更具活力, 精细化程度更高, 使税收的管理与服务功能更加凸显。
二、注重收集各类信息, 逐步建立功能完备的税收信息数据库
信息采集是纳税评估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 主要为计算评估指标和评估分析提供足够的基础数据支撑。国外的纳税评估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主要归功于税务部门能够收集、传送、分析、处理大量的信息。而我国不仅可供采集的外部信息资源非常少, 而且在征管系统中几乎没有采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栏中的相关指标等企业财务信息, 所以很难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纳税评估。实际上, 纳税评估可以获取资料为目的, 逐步建立各类数据库。
(一) 要及时保存、整理纳税评估过程中的各类数据。
目前纳税评估的实际情况是, 一些数据只在某次评估中用一次, 就丢弃了。既不进行数据保存, 也不进行数据交流, 如开展房地产评估中获得的建委提供的数据、在非学历教育评估中获得的教委提供的数据等。建议今后获得的无论是从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 还是从纳税人处收集的资料, 都应该进行整理、分析、录入, 以备以后随时调取、查阅。
(二) 要建立内部信息收集机制。
完善信息纵向联系, 在税务机关上下级之间以及内部的征收、管理、稽查各部门之间加强配合, 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公开, 建立内部信息共享的“税务数据库”。在现有的征管、申报资料的基础上, 要重视企业的会计资料信息的采集。
(三) 要加强外部信息采集, 建立数据交换和互连互通机制。
国外纳税评估部门信息数据来源渠道广泛, 而且信息的获取有法律保障。我国的实际情况是, 尽管《税收征管法》第5条规定: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但这个原则性的规定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在实际工作中, 很难获取银行、法院和其他国家机关的相关信息, 纳税评估部门应主动联系工商、公安、建委等部门, 通过科技手段, 与这些国家机关建立数据交换和互通互联机制, 广泛地采集各方面信息。
三、结合实际设定行业指标, 建立行业模型
目前的纳税评估, 没有注重分析同行业与不同行业之间的销售、成本、利润等相互关系, 没有考察企业的实际税负, 建立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还不完善, 导致纳税评估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逐步完善纳税评估分析指标体系, 由专职评估人员, 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的营运方式分门别类地进行调查, 区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生产能力、不同经营方式、不同登记注册类型, 逐步丰富完善科学的指标分析体系, 并随着社会经济和税收征管的发展变化, 不断地进行更新完善。对已稽查较彻底、已评估较深入的实例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分析测算, 将这些真实的指标录入评估系统, 建立模型并应用到其他同类企业评估中。
四、进一步提供有针对性的纳税服务, 加大税法宣传力度
纳税评估的目标定位决定其具有服务的功能。纳税评估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宣传贯彻税收政策的过程, 是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手段。首先, 通过纳税评估, 使企业由于过失或政策理解不深等原因造成的大量的一般性违章行为, 能够在评估环节得以妥善处理, 不至于进入稽查环节加以处罚, 这事实上是对广大纳税人合法利益的最大保护, 也是税务机关提供的最优质的服务。其次, 在纳税评估过程中, 通过约谈, 税务机关还可以为纳税人提供贴近式的服务。税企双方通过平等的交流, 纳税人可以陈述其对有关规定的掌握和理解, 税务机关可以对其进行更好的宣传和解释, 纠正纳税人政策理解上的一些偏差, 从而进一步密切征纳双方的关系。第三, 在纳税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一般不像税务稽查那样强调处罚, 而是更加注重帮助纳税人识错、纠错, 提高其正确纳税的能力。虽然纳税评估中发现的涉税问题不能完全免责, 但相对于税务稽查而言, 其免责范围相对较广, 处罚力度也相对较小。这种相对温和的处理方式深受纳税人的欢迎, 尤其是因税收无知而造成申报错误的纳税人, 往往能从中获得不少的纳税帮助, 这对于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积极为税务稽查部门提供案源
纳税评估可为税务稽查提供可靠案源。通过对纳税人海量的、全部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审核并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 从而筛选出存有疑点的纳税人, 有利于稽查资源的有效运用。但是, “未经评估不得稽查”的做法值得商榷。所谓“未经评估不得稽查”是指“税务检查前, 原则上应进行纳税评估, 制作《纳税评估意见书》, 作为税务检查约谈和税务检查的依据。”由于纳税评估工作本身的局限性, 不可能发现所有的涉税问题, 即使是通过纳税评估的纳税户也不一定就没有问题。因而规定这样的程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税务稽查的选案权, 并打乱了税务稽查的具体计划。所以, 在实际工作中, 出现稽查与评估关系的倒置, 即由稽查提供案源 (稽查名单) , 评估人员再据此实施评估。由于是被动开展评估, 资料数据仅仅是税务系统内部数据, 因此评估部门所提供的评估报告质量不高, 对稽查工作的贡献率较低。建议一方面通过纳税评估, 将发现的有重点问题的纳税户提交给稽查部门;另一方面, 不限制稽查部门选案权, 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 自行选案, 开展稽查。
[关键词] 纳税筹划 特征 注意事项
纳税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行生产经营的直接动机和最终目的,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纳税人的利润,而税收又是影响生产经营成本高低的重要因素。纳税人有权利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安排自己的涉税活动来规避或减轻自身税负,运用法律手段来充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纳税筹划是依法治税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科学理解纳税筹划。
一、科学理解纳税筹划的特征
1.合法性。合法性是指纳税筹划不仅符合税法的规定,还应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这具体表现在企业采用的各种纳税筹划方法以及纳税筹划实施的效果和采用的手段都应当符合税法的规定,应当符合税收政策调控的目标。
2.筹划性。纳税筹划是纳税义务人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就对自己的纳税方式、规模作出了安排,一旦作出决策,就严格遵守税法,照章纳税。纳税筹划不同于纳税义务发生之后才想办法规避纳税义务的偷税、逃税行为。
3.目的性。纳税筹划的目的,就是要减轻税收负担,同时也要使企业的各项税收风险降至最低,追求税收利益的最大化。
4.专业性。纳税筹划的开展,并不是某一家企业、某一人员凭借自己的主观愿望就可以实施的一项计划,而是一门集会计、税法、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专业性很强。
5.综合性。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不能只盯着个别税种税负的高低而应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如果有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企业要选择使自身价值最大化或税后利润最大化的方案,而不一定是税负最轻的方案。
6.整体性。纳税筹划不仅仅着眼于税法上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总体的管理决策。纳税义务人进行税收筹划时,除了要通晓税法,必然旁及到与管理决策相关的其他法规。
二、纳税筹划的注意事项
1.税收筹划属于财务管理的范畴,其性质是一种理财活动,企业管理决策层要有正确的认识。
纳税义务人为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而开展的税收筹划活动--属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体现在选择和安排企业的投资、经营及交易等事项的过程之中。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纳税人往往面临着税负不同的多种纳税方案的选择,纳税人可以避重就轻,选择低税负的纳税方案,合理地、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但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应以合法为前提,管理决策层要了解纳税筹划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性,给予积极支持,才能正常开展纳税筹划活动。所以,讲求纳税筹划,不是如何去挖空心思偷、逃、漏税,而是充分利用税法赋予纳税人的权利,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2.充分考虑纳税筹划的成本与风险。纳税筹划是为了获得“整体税收经济利益”,而不是“某一环节税收利益”。因此企业在税收筹划时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判断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必要。
纳税筹划的效益是指它给企业带来的纯经济利益( 筹划后的经济利益-筹划前的经济利益)。纳税筹划的成本包括为进行筹划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由于纳税筹划涉及面广,有时需要税务方面的专业人才进行方可成功,因此很多企业聘请税务专家为其筹划,这就有支付税务专家费用的问题。
纳税筹划一般在纳税人的经济行为发生之前作出安排。由于经济环境及其他考虑因素错综复杂,且常常有不能主观左右的事件发生,这就给纳税筹划带来不确定性的因素。因此,纳税人在实施纳税筹划时,还应充分考虑纳税筹划的风险,然后再作出决策。
3.纳税筹划要有全局观,应从整体角度和长远战略考虑。纳税筹划的目的不只是使企业税负最轻,其真正的目的是在纳税约束的市场环境下,使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或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不能仅注重个别税种的税负高低,要着眼于整体税负。即使有的方案会使某些税种的税负减轻,但从整体上来说,可能会因为影响其他税种的税负变化而导致整体税负增加,因此不具有实际意义。纳税筹划时,还应注意税收和非税收因素,综合衡量筹划方案。有的方案可以节省税款,但是却增加了很多非税支出,比如企业机构设置费、运费等。税收负担的减少并不一定等于企业总体收益的增加,有時一味追求税款的减少反而会导致企业总体收益的下降。比如,企业所得税有两档优惠税率18%和27%,我们总不能为了适用低税率少缴税,而把生产经营活动限制在较小的规模内。
纳税人还要认识到纳税筹划是为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服务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否则就会发生本末倒置的行为。例如,为了少交企业所得税而铺张浪费,增加不必要的费用开支。在选择方案时,不能仅注意某一时期纳税最少的方案上,而应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4.设计纳税筹划方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纳税筹划的生命力在于它并不是僵硬的教条,而是有着极强的适应性。经济情况的纷繁复杂决定了纳税筹划方法的变化多端。因此,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也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模式上,而应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使纳税筹划有效进行。换言之,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避免发生“刻舟求剑”似的错误。对于税法修正的内容,必须加以密切注意并适时对纳税方案做出调整,使筹划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贺志东:纳税筹划,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2]张中秀汪昊:纳税筹划宝典,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纳税筹划建议书】推荐阅读:
纳税筹划学习心得10-07
纳税筹划期末复习资料10-13
浅谈企业纳税筹划管理10-26
高校教师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分析论文07-12
元旦晚会筹划书05-29
税收管理与筹划06-30
税收筹划宣传07-17
个人所得税筹划09-13
税收筹划范文10-02
税务筹划总结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