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技术与侦查破案

2024-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刑事技术与侦查破案(精选5篇)

刑事技术与侦查破案 篇1

摘要:现代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包括可以准确认定案件的性质,为侦查划定范围、指明方向,并认定罪犯。但是目前刑事技术仅处于次要的地位,只有在侦查破案出现困难或者重大疑难案件时,才使用技术侦查。随着社会法制的健全,应当提高刑事技术的应用范围,转变思想观念,使刑事技术更好地为侦查破案服务。

关键词:刑事技术;侦查;破案

现代刑事科学技术也不例外,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要求刑事科学技术的建设应当紧紧围绕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现代刑事科学技术的职能作用,实现其多破案、破大案、破好案的工作目标,为改革开放和完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和保障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过渡。目前,司法队伍中有部分同志对现代刑事科学技术在侦查工作中的价值、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十分清楚。因此在刑事技术的机构设置、人员调配、技术研究和运用以及技术设备的购置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笔者试图对现代刑事科学技术在侦查工作中的价值、功能及作用作些探讨,以引起同行们的高度重视并供其工作和决策参考。

一、现代刑事科学技术的基本功能

现代刑事科学技术一经被侦查人员用于侦查活动之中,就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斗争的破案力。随着刑事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其功能也不断拓展。现代刑事科学技术除具有侦查的基础功能外,还具有侦查的破案功能,尤其还具有人类器官和思维的延展功能,为侦查破案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现代刑事科学技术具有侦查工作的基础功能

因为现代犯罪活动,侦查部门采取侦查活动都离不开刑事科学技术。对犯罪信息的记的发现、提取、保存等需要技术手段去实现。因此,刑事科学技术是开展侦查活动的基础。现代技术设备储存的侦查情报资料和技术资料,是非常重要的线索依据,是发现、审查、确定重点犯罪嫌疑对象的依据,同时又是监控犯罪动态的手段。因此,刑事科学技术是推动侦查工作的支点。许多案件证据都要通过技术检验鉴定加以核实,确定该物痕与案件和犯罪嫌疑人的关系,从而为定案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刑事科学技术是最终认定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不可替代的重要证据。

2现代刑事科学技术具有侦查工作的破案功能

现代刑事科学技术检验鉴定本身就是一种侦查活动,它运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研究犯罪现场存在的痕迹物证,并作出科学的检验结论,为侦查破案服务。就刑事案件而言,无论什么案件,无论犯罪分子如何伪装、破坏现场,都会在现场上留下痕迹。因为其犯罪行为和事实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只要我们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以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去勘验现场,总会发现蛛丝马迹的。如现代侦查中,微量物证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运用,为刑事技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前景。另外,在许多民事案件的处理中,也离不开刑事科学技术。

3现代刑事科学技术具有人类器官、思维的延展功能

同当代刑事犯罪作斗争,客观上要求侦查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刑事科学技术知识,否则“科技强警”将是一句空话。因为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器官功能的延长和扩大,是人类智慧的物化形式。现代社会中,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只有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扩大与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才能增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最终实现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的使命。现代刑事科学技术也下例外,它是侦查人员认识现代犯罪现象的有力手段。因为犯罪现象极为复杂,不可能完全凭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是需要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去扩大自己的感知范围,为理性认识提供丰富的资料和依据,确保对犯罪案件认识的客观性与完整性,从而正确指导侦查实践活动。

二、现代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

现代刑事技术是刑事侦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侦查破案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刑事技术通过运用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查明案件的法律性质,为刑事侦查提供有效的证据和线索并帮助刑事侦查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同时还可以根据刑事诉讼程序的要求为刑事侦查提供现场勘验到的文件、文案和涉及的相关证据进行鉴定。

1规范管理,依法办案

由于在办案过程中对证据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所以文明力、案、依法办案是顺应刑事侦查的发展要求。只有按照法定程序收集起来的证据才能成为刑事诉讼的有效证据。因此赊了收集的证据主体要合法以为取证的手段、方法以及证据的表现形式也必须合法。增强侦查人员的法制意识依法审讯禁止逼供在法庭上法官要对证据的合法性和充分性进行核实。完善法制建设,增强侦查人员的法制意识重视刑事技术在搜集证据的过程中的作用。

2从思想上转变刑事技术破案的观念

要充分发挥现代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和地位。首先,要转变刑事技术破案的思想观念,重新认识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价值,打破长期以来对刑事技术的不重视、不善于利用的思想。在日常侦查办案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加强刑事侦查人员的刑事技术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多关注刑事技术科学动态肩意识地开发和利用刑事技术。

3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刑事技术人才队伍

重视人才培养组织刑事技术人员进行规范的、正统的培训,培养队伍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工作人员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充分发挥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指导作用奠定人才基础。加强队伍的团结合作力、案能力开事侦查和刑事技术是刑事案件侦查中要相辅相成,之间要保持紧密合作相互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出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才能在现代高明的犯罪手段下立于不败之地,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时,要加大地方财政的投入,高度重视刑事技术的基础建设,改善技术装备进口一些实用性设备,提高刑事技术的标准化程度。拓宽技术领域应用多重前瞻性设备和技术,结合长期工作的宝贵经验,改革创新刑事侦查手段,切实巩固和提高刑事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益。

三、结语

总之,要使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充分发挥其该有的作用,除了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用于先进的刑事侦查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之外,还需加大刑事侦查和刑事技术的合作力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紧密联系精诚合作洪同办案。

参考文献:

刑事技术与侦查破案 篇2

一、刑事技术服务侦查破案效能现状分析

(一) 刑事技术工作软硬件建设问题仍旧突出

群众看公安, 关键在破案。刑事技术在公安机关侦查破案过程中, 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即便如此, 刑事技术由于受历史、政策、经济、人才等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在软硬件建设方面仍旧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

1、刑事技术人少质差, 工作量大、压力强, 待遇低且无发展空间。

首先, 由于历史的原因, 公安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 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现象, 大部分没有受过系统、正规的专业培训, 而是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 由老技术员培养。这样一来, 发展受到局限, 难以把高新技术运用到专业上来。据统计, XX省有鉴定权证的技术人员中, 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全部技术人员的76%, 更谈不上是科班出身。在这种情形下, 技术人员在侦查破案中还得采取较陈旧, 较低层次的手段方法来进行, 就使得技术直破率在整个破案率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轻, 刑事技术在有些案件的侦破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不少案件因此久侦不破。

其次, 工作量大、压力大, 勘查忙于应付、质量低。刑事技术劳动强度大, 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 稍一疏漏就会给案件侦破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且由于各类刑事案件的大幅上升趋势, 刑事技术人员不但没有得到相应补充, 相反经常有受待遇低且无发展空间的影响“成熟一个离开一个”, 工作量大, 如某区公安分局每位技术员每年平均出现场达140次以上, 有时一天出现场达4次。因为人员缺少, 所以技术专业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区分, 往往痕迹员既要搞现场勘查、提取痕迹物证, 还要兼职刑事照相工作, 拍照现场、痕迹物证等。由于疲于应对, 以致有些刑事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 勘查工作马虎、粗糙, 该做的不做, 到现场转一转, 看一看, 照几张照片就走。

再次, 刑事技术工作责任重、要求高, 工作条件艰苦且必须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 然而相对公安其它部门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待遇都要低, 政策上无保障, 即使有政策, 也很难或很少落实。如普通技术人员, 工作再出色, 退休能混一个副科级就算上是“祖上积德”了。因而出现技术员外流、队伍不稳定, 业务素质相对下降的局面。

2、刑事技术装备触角延伸不够, 现有设备滞后犯罪形势, 地方财政投入不足。

就湖南省来说, 派出所基本上无专职刑事技术人员, 勘查设备有的甚至连一台数码相机都没有。辖区一般案件, 有的基本上做个笔录就算完事。刑侦队刑事技术人员只对全县 (区) 比较大一点的或是离城区近一点的现场进行勘查, 无法或是无精力完成全县 (区) 所有发案现场勘查任务。同时,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各地方财政投入购买先进刑事技术设备的意识薄弱、支持力度低。

3、刑事技术人员专业培训、进修学习不足。

由于刑侦队刑事技术人员数量少, 案子多, 经常连正常的节假日或是休息时间都无法保障, 即使有外出专业培训、进修学习的机会, 也无法脱身。此外, 各地办案经费有限, 即使有经费往往用于招待时, 用于外出培训、进修学习却“经费紧张、挤不出”了, 没有从制度上予以保障。

4、疑难鉴定送检用时长, 侦破服务效能低。

由于经济条件、区域条件以及技术条件的限制, 不可能各县市均设立所有刑事技术检验鉴定场所, 往往是几个县市区或省设立一个检验鉴定中心, 且由于司法鉴定制度规定公安内部刑事案件不收费, 导致鉴定中心工作人员效能低下, 驱利性强, 有利或有关系的加班出结果, 无利或无关系的, 以案多为由拖拉。如某地2009年“6.5”抛尸案, 胃内容物送省厅检验, 案子半个月破后知道是毒鼠强致死, 结果是送检几个月省厅还没结果出来, 刑事技术服务侦查破案效能可想而知。

5、刑事技术管理工作不规范, 制度不健全。

如现场原始材料不齐全, 凌乱, 物证缺乏管理。很多地方原始材料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在日历纸上等, 时间久了, 难于寻找, 缺少统一规范的原始记录。经常出现很多案件破了, 抓到嫌疑人, 但却找不到完整的原始材料, 案件无法起诉的情况。物证的管理也存在较多问题, 如没有专门的物证室, 物证随意堆放, 不认真保管;痕迹物证的发现、固定、提取、使用、保管、移交等过程无章可循。出现积案破了, 抓获了嫌疑人, 但物证却找不到了。物证保管不好, 直接影响办案质量, 影响刑事技术服务侦查破案的效能。

(二) 普通民警现场保护意识薄弱, 利用科学技术侦破案件视野不广

普通老百姓现场保护意识薄弱尚可理解, 且随着广播电视以及其他媒介的宣传, 绝大部分老百姓都已有现场保护意识, 可我们还有许多民警, 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接到群众报案后, 先期到达现场的民警随意翻动触摸、随处乱坐、抽烟喝水污染现场的现象时有发生, 直接妨碍甚至是破坏了技术人员对现场的有效勘查。同时, 公安部门许多干警对现场哪些信息可为我们侦查破案服务、怎么服务等科学技术侦破案件知识领域不广, 视野不宽, 影响刑事技术服务侦查破案效能。如利用微量物证、生物物证等侦破案件等。

(三) 综合运用现场犯罪信息侦破案件力弱

侦查破案的核心就是“证据”, 许多与案件相关的物证, 是需要靠科学技术手段才能发现、获取和确认的。如痕迹检验以案件现场遗留的各类痕迹为工作对象, 可用来解决同一认定的问题, 是刑事案件侦查和诉讼中用的最为普遍的狭义犯罪痕迹。在实际公安工作中, 许多刑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后, 往往仅限于现场勘查寻找、发现、提取、固定常见的典型痕迹物证, 而对广义犯罪痕迹中狭义犯罪痕迹以外的那部分痕迹即“非典型痕迹”却不善于发现、分析和运用, 对常规痕迹及其它犯罪信息背后的潜在非典型痕迹进行挖掘, 对于发掘出来的非典型痕迹, 从中找到有价值的非典型痕迹, 结合现场常规痕迹及其它犯罪信息, 综合分析, 合理推断, 为我所用。

(四) 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结合不紧密

现场勘查工作是刑事侦查工作的基础, 要将现场采集到的信息运用到侦查工作中, 为侦查破案服务。有的技术人员不了解侦查工作, 只管勘查现场, 提取痕迹物证, 不管对现场的分析判断, 不能及时将现场的信息反馈给侦查员, 失去了许多宝贵的破案机会。有的侦查员与技术员缺乏沟通, 一味搞调查摸底, 形成了侦查与技术脱节的现象, 同时侦查员在询、讯问过程中, 不能将调查情况与现场情况结合起来, 不能辨识被询问人和被讯问人言词真伪, 影响案件的侦查。

(五) 重技侦轻刑技思想, 削弱了刑事技术服务刑事侦查的效能

技侦在公安部门刑侦破案中运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广, 以致许多侦查员形成了“刑事技术无用, 技侦万能, 遇案首先想到的是技侦甚至完全倚赖技侦”的局面。技侦从某种角度来说, 确实为公安机关大量案件的侦破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 案件有很多种和很多类型, 目前绝大部分案件的侦破还是离不刑事技术, 同时利用技侦侦破的案件基本上都要倚赖刑事技术作为线索和证据的补充, 可以说刑事技术是刑事侦查“赖以存在的供货商”, 技侦应是刑事技术服务刑事侦查的“有力补充”。

二、刑事技术服务侦查破案效能提高途径

刑事技术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公安机关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科技支撑, 是维护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提高刑事技术服务侦查破案效能, 更有利于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

首先, 有效构建刑事技术人才引进、培养以及可持续健康发展机制, 做到思想上重视、经费上保证, 政策上保障、实际上落实。刑事技术服务刑事侦查效能的提高离不开刑事技术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公安部门要商同政府其他部门, 制定并落实优于其他行业、部门、职位的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可持续健康发展机制, 该机制要从政策和制度上保障专业人才政治、经济等福利待遇。如根据发案情况, 配备相应充足甚至可稍余数量刑事技术人员;经济待遇上比局里同等条件任何人要好, 政治上比同等条件下任何人优先解决职级;保障刑事技术专业人员外出培训、进修学习的时间、经费等。真正用感情、事业、待遇拴心留人, 确保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造就一支政治坚定、技术过硬、工作规范、作风严谨的刑事科学技术队伍。

其次, 优化刑事技术中队勘查能力, 配齐配强派出所勘查条件。刑事技术中队是各县 (区) 对发案进行现场勘查主要部门, 其专业人员素质的高低、仪器设备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该辖区刑事技术服务刑事侦查的效能。公安部门要积极取得党委、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 从软、硬件各方面优化刑事技术中队现场勘查的能力。派出所是一般案件最主要的受理部门, 应根据实际情况, 对派出所配备必要的勘查设备以及一名以上刑事技术专职人员, 使之具有一般案件勘查处理能力

再次, 建立规范的刑事技术管理工作机制。管理出效益, 管理出成绩, 没有管理, 刑事技术服务刑事侦查就会大打折扣。要建立规范的刑事技术工作、设备、人员等方面规章制度, 制度要可行, 要赏罚分明, 并抓落实。对外出送检工作, 公安内部应从上至下合理进行规范, 按案件重特大轻重缓急、检验难易等制定透明规范的检验制度, 实行检验时间承诺制, 同时放宽疑难案件或急检外送其它鉴定机构鉴定渠道 (拓宽鉴定经费来源) , 公安鉴定中心部门此外还应配备适应犯罪形势的鉴定设备和鉴定人员, 对送检部门, 应核实送检检材, 对无证明力或多余证明力的检材不需送检的, 应当取消送检。

最后, 加大干警刑事技术知识培训力度, 纠正一些错误观念。要加强干警刑事技术业务知识的普及力度, 拓宽干警利用刑事技术侦破案件的视野, 当前公安机关有很多干警不是公安院校毕业的, 对刑事技术知之甚少, 对现场信息哪些可以为侦查破案服务以及怎么运用不了解, 通过培训, 使接触刑事侦查的干警掌握现场保护知识, 掌握刑事技术包括哪些方面, 有些什么作用以及如何运用为侦查破案服务等等。要提高侦技结合力度, 在干警掌握刑事技术知识后, 侦查员和技术员在案发后加强沟通和交流, 使侦查员能够利用技术员提供的勘查信息为侦查破案服务, 技术员能够通过侦查员的反馈, 更好的勘查现场, 辨别现场有效犯罪信息为侦查破案服务。要纠正“重技侦轻刑技”的片面思想, 让刑事技术和技侦成为插向犯罪分子的两把“尖刀”。

摘要:刑事技术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公安机关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科技支撑, 是维护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提高刑事技术服务侦查破案效能, 有利于更好地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刑事技术,侦查破案,效能

参考文献

[1]、邓绍秋, 谢滨键.论公安院校刑事技术专业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1) .

[2]、周永康.加强刑事科学技术建设.提高打击犯罪能力[EB/OL].http://www.gov.cn/ldhd/2006-09/26/content_399255.htm.

[3]、谢滨键, 李中文, 王艳.论非典型痕迹及其运用[J].中国公共安全, 2010 (1) .

刑事技术与侦查破案 篇3

关键词:刑事技术;刑事侦查;衔接;配合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69-02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带来的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社会各种矛盾日益凸显,使得刑事犯罪形势日趋严峻化;另外,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同时犯罪嫌疑人也借助高科技手段,提高自身的犯罪能力及反侦查能力,智能化、高科技化犯罪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当前的刑侦工作必须实现刑事侦查工作与刑事技术工作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破案率,有效地遏制刑事犯罪高发态势,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刑事技术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案件侦查和诉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的增强,以及应用于刑事技术方面的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缓慢,基层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发挥作用面临瓶颈。

一、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概述

刑事技术,亦称刑事科学技术,是侦查机关在刑事侦查活动中,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发现、记录、提取、识别和鉴定与刑事案件有关的各种物证、书证,为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提供线索和证据的各种专门技术的总称。

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1款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侦查是刑事诉讼的一个基本的、独立的诉讼阶段,是公诉案件的必须程序。公诉案件只有经过侦查,才能决定是否进行起诉和审判。因此,刑事诉讼法第89条规定,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侦查的目的是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最轻或者最重的证据材料。侦查作为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的第一道“工序”。虽然刑事诉讼活动是从立案开始的,但是全面收集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等实质性活动却是从侦查阶段才开始的,所以它是以后各个诉讼阶段活动的基础。从侦查阶段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来看,侦查是在为起诉和审判做准备。因此,侦查工作进行的如何,对案件能否得到正确、合法、及时的处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侦查工作进行得好,收集的证据确实、充分,就会有利于起诉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侦查工作有疏漏或者偏差,往往会给起诉或者审判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有的不得不退回补充侦查,有的甚至可能给办案工作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二、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配合

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应在现场勘查、审查讯问、发现和认定嫌疑人三个阶段有效地衔接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刑事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第一破案力的作用。

(一)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在现场勘查阶段的衔接配合。

现场勘查是侦查破案的第一道工序,是刑事诉讼活动的首要环节。刑事案件现场是指犯罪嫌疑人进行犯罪和留有与犯罪有关证据的地点或场所。刑事案件现场是犯罪行为的发生地,是犯罪证据的保留地,是犯罪信息的储存地。正是因为犯罪现场如此重要,所以几乎所有刑事案件发案后,都是现场勘查人员首先到场对现场进行勘察和保护,长期以来公安部都是严格要求现场勘查要遵循“依法、及时、全面、客观、细致”的原则。

所谓犯罪现场勘查,是指侦查人员依据法律规定,为从犯罪现场收集证据,研究犯罪信息而进行的犯罪现场访问和犯罪现场勘验、检查的总称,是一项综合性的侦查措施。犯罪现场勘查的两大核心内容是犯罪现场访问与犯罪现场勘查、检查。现场勘查工作是刑事侦查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又是刑事技术工作的重头戏。

要提高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使刑事技术真正成为提高破案率的现实力量,把刑事技术和侦查破案有机结合起来,必须首先过好现场勘查关。侦查人员和技术人员都要改变观念,打破刑事技术人员只单纯埋头于现场勘查,侦查人员只管制作调查访问笔录,相互间不闻不问的状况,两者应是一个共同的战斗体,技术人员要有侦查意识,侦查人员要有刑事技术意识,共同来承担起现场勘查和现场调查访问工作。这样便于侦查人员在侦查的初始阶段就能了解现场,立足现场来看问题,分析案件研究侦破方案能从现场出发,避免了脱离现场的胡思乱想和无客观依据的盲目推断。及时地对一起现行案件进行勘查,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在时空上缩短了到达现场的时间,既有利于现场的保护和痕迹物证的采集,又有利于技术人员及时了解案发情况,发现犯罪动态,提取有价值线索,并能及时将第一手的现场信息反馈给侦查员;对于侦查人员而言,既有利于侦查员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可使案件快速侦破,又利于侦查员熟悉技术业务,掌握科技手段,充分了解案件的发展动态和痕迹物证情况,及时把现场信息转变成活的侦查资源,从而增加了破案效能。可见,积极利用现场信息,可以将许多案件的侦破工作解决在现场勘查阶段。

(二)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在审查讯问阶段的衔接。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指具有侦查权的侦查人员为了查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和犯罪情节的轻重而依法对其进行的一种面对面的审查活动。讯问的目的是为了查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和犯罪情节的轻重。审查讯问工作是对归案的犯罪嫌疑人,为证实其犯罪进行的面对面的强制性的调查活动,是侦查工作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侦”和“审”的统一。因此,初次审查讯问工作最好由侦查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制定周密的讯问计划。另外,技术员通过参与到对犯罪嫌疑人的审查讯问,从技术角度分析犯罪嫌疑人供述,反思和解决现场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这有利于对已勘查现场的得失总结,有利于技术人员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也有利于进一步的案件串并的汇总工作。

(三)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在发现和认定犯罪嫌疑人阶段的衔接。

发现和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刑事侦查破案的主要目的,侦查部门要想有效地遏制其扩张恶化,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机制,紧密依靠刑事技术中的科学技术力量。

1.要充分发现和利用犯罪痕迹物证及各种信息。

技术部门要及时将含有现场信息、作案手段、物证资料等串并汇总材料传递给侦查部门,便于侦查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去发现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则及时将有关的信息进行传递,收集情报,当发现嫌疑人员时,及时将指纹、DNA等刑事资料送技术部门鉴定核对,以便及时认定犯罪嫌疑人,从而在调查审讯中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能及时地发现认定犯罪嫌疑人。

以现代科技对付现代犯罪,应是刑事侦查破案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缩短破案时间的制胜捷径。当前,在全国各级公安机关逐步建立起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这一系统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破案力。此外,DNA检验鉴定、声纹鉴定、笔迹鉴定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更使公安机关破案如虎添翼。随着21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应用到公安工作中来。

三、当前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现状及瓶颈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加强及与国际法的逐渐接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对刑事侦查各环节进一步加以规范。面临如此严峻的挑战,我们的刑事侦查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仍然墨守陈规,靠打“车轮战”、“人海战”,靠“程咬金三板斧”式的审查讯问方式,不计成本、不讲效益,远远不能满足现实斗争的需要,也无法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的答卷。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侦技人员所处的地位不同,各自的工作方法、方式和工作对象不同,相互之间难以形成有效地衔接配合,分离脱节现象严重。

(一)刑事技术的现场勘查工作与刑事侦查工作。

部分侦查员认为现场勘查工作仅是技术员的事,与自己无关,对现场勘查情况仅仅关心是否提取到有效的痕迹物证,特别是指纹。对现场勘查的详细情况无人过问,结果现场勘查时有些侦查人员不到场,绝大多数案件的现场勘查情况无人过问;部分勘查人员技术至上观念较重,侦查意识不强,常常是就现场看现场,就痕迹论痕迹,不能依据现场实际及客观态势对犯罪及其过程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判断、推理,以致在接下来的现场分析环节中不能切中要害、一针见血。也就是说技术人员只能谈技术ABC,而不能讲侦查一二三,不能科学地进行现场重建,更加有效地服务侦查,指导破案。

(二)刑事技术工作与刑事侦查的审查讯问工作。

审查讯问工作是对归案的犯罪嫌疑人,为证实其犯罪进行的面对面的强制性的调查活动,是侦查工作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当前的工作模式下,审查讯问是侦查人员个体的事,勘查现场是技术人员的事,技术人员很少甚至几乎从未参与到对犯罪嫌疑人的审查讯问中去,导致了侦查人员审讯时就案论案,工作粗糙,在一些现场条件差,无过硬证据的案件中难以找到有效的突破口,审查讯问很容易陷入僵局,从而影响侦查效果。

(三)刑事技术工作与刑事侦查的发现、认定犯罪嫌疑人工作。

很多案件的侦查工作没有技术和侦查紧密结合的意识,殊不知有时也可“柳暗花明又一村”。单纯的依靠技术或单纯的依靠侦查,都可能取不到好的效果,技术员仅仅局限于现场案件的指纹比对,在后续的侦查过程中缺乏与侦查员的有效沟通衔接,天长日久,案件可能会变成积案,比中的指纹也会变得毫无价值。在传统的侦查模式中,单纯依靠摸底排查、调查访问的做法已无法适应当前刑事案件的发案特点。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地区间不平衡和人、财、物大流动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外来流窜犯罪已呈逐年上升趋势,典型特点是“两头在外”,即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都是外地人,且以侵财型、跨省地市、系列型为主要特征。犯罪分子“素质”也越来越高,犯罪分子异地作案、异地住宿、异地销赃,团伙作案、时分时合、交叉结伙,手段多样,对侦查破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另一方面,新刑诉法的出台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诉讼阶段。刑事技术人员不了解案件的诉讼情况,不利于发现刑事技术在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规范现场勘查活动,提高刑事技术在佐证犯罪事实方面的作用。

四、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结合的发展前景

刑事技术与侦查工作的有效结合是靠人来完成的,作为主体的人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侦查员和技术员的业务知识应该互相融会贯通,这就需要两者加强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著名刑侦专家刘持平说过,“未来刑侦工作发展的趋势是,侦查人员技术化,技术人员专业化”。

一名好的侦查员必须掌握现场勘查常规技术,包括勘验工作中所涉及到的有关痕迹,物品的寻找、发现、固定、分析、提取、包装、运送、保全等工作以及现场照片的拍摄、制作,现场图的绘制,现场勘验笔录的制作,现场录像的制作,侦查测量、登记等技能,同时要了解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运用情况,要在详细占有现场资料的前提下与技术人员分析现场情况,交流意见,为准确分析案件并定性确定侦查方向、范围打下基础。还要增强侦破案件的证据意识,结合侦查获得的线索,提醒技术人员注意现场证据的提取,为破案积累更多的条件;而一名好的技术员应该也是一名好的侦查员,应该具有良好的侦查意识,将侦查意识和思维运用到现场勘查中,将勘查现场的情况客观完整地提供给侦查人员,并及时了解侦查人员工作中发现的可疑情况,结合现场勘查,为侦查工作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分析意见,为案件侦破打下基础。

其实,基层刑事技术受到实际工作要求以及“人、财、物”的限制,如果单纯的从技术角度寻找破案的突破口,至少短期内面临着死胡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在基层侦查部门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技术人员,这些基层的所谓的技术人员与侦查人员通称为侦查员。作为基层刑事技术部门,太专业化了并不利于技术工作的开展,会狭隘技术人员的视线。考虑是否让技术人员来参与案件的侦查和办理,不能只局限于只让技术员参加案情分析会,而不让其参与后续的侦查工作。刑事技术部门应直接参与到侦查办案中去,真正实现技术与侦查的接轨,多加强经验丰富的侦查员和技术员的交流,把侦查经验和技术经验分别带到技术上和侦查上,这样更有利于侦查工作和技术工作的快速发展。

另外笔者根据各地公安机关的现实情况,在警力允许的情况下,多把警力向一线刑侦部门倾斜,或是多加强公安派出机构同刑侦部门的警力交换,让更多派出所同志到刑侦部门锻炼。而交换到派出机构的有经验的刑侦人员将侦查破案经验带到派出机构,增强派出所在侦查破案中的堡垒作用。

总之,刑侦部门作为公安工作的尖刀,侦查工作和技术工作,一定要有机、紧密地衔接在一起,发挥整体功能。针对新形势下的犯罪特点,制定出可行性的预防和打击方案,引进新科技、新成果、新手段和新方法,这样不仅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少走弯路,少犯不必要的错误,还能培育出侦查破案的新增长点,为提高破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手机电子物证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 篇4

电子物证是指以存储于介质载体中的电磁记录或光电记录对案件事实起证明作用的电子信息数据及其附属物。除了具有物证的客观性和可知性之外,电子物证还具有非直观性和多态性、电子物理和诉讼证据的双重属性。电子物证的提取与固定,首先对载有电子物证信息数据的物理实体进行扣押、封存,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物理实体中的电子信息数据进行提取和固定,形成电子物证。为了维系电子物证的客观真实性,在获取电子物证时,应采用取证专用的数据拷贝机和电子物证勘验取证技术(如,SDII服务器恢复系统、效率源DCK等),附加上时间戳信息数据,一次性提取和固定介质载体中的全部电子物证信息。

与传统证据相比较,电子物证有以下五个特点:

1、高科技性 电子物证的高科技性使取证变得便捷和高效,具体表现为收集电子物证快速,保存和固定电子物证便利(电子物证信息量虽大,却占用很小的物理空间并易于保存)。但要求取证技术人员具备与电子物证相关的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并配备SDII服务器恢复系统等专业的电子物证勘验取证设备。

2、存储和提交形式多样性 电子物证以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形成、存储于计算机硬盘、软盘、光盘、磁带等设备及介质中的,其生成和还原却离不开相关的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电子物证的提交形式相应地表现为文书、计算机硬盘、光盘等介质,因而具有与书证、视听资料、物证等证据种类相同或相似的表现形式,并随着科技成果的不断增加,电子物证的提交形式将会更加多样化。

3、客观实在易变性 电子物证一经生成必然会在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中留下相关的痕迹或记录并被保存于系统自带日志(系统日志、安全日志等)或第三方软件形成的日志中,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案件事实情况,但由于计算机数字信息存储、传输不连续和离散,容易被截取、监听、剪接、删除,同时还可能由于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物理系统的原因,造成其变化且难有痕迹可寻。因此在进行电子物证勘验提取时,必须配备专业的数据恢复设备以保证电子物证的绝对完整、准确。

4、存在的广域性 电子物证因行为人使用网络的种类不同或目的不同而存在于局域网或互联网中,而在遍布全球的互联网中的各地网络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器就会留有电子物证。基于电子物证的这一特性,使人们对电子物证所在地的认识有了新突破,因而,取证活动将常常不局限于一地区、一国界,且由于各地区、各国分属不同的法域,对电子物证的法律规定自然存在差异,必然带来取证的障碍和冲突。

5、实时准确性 计算机及网络的使用,是一个实时产生电子物证的过程,除了使用者操作下形成的电子物证外,还存在计算机及网络针对使用

者的操作活动自动记录的相关电子物证,特别是网络中电子物证都是实时形成的,并可以通过取证获得具体、详细而准确的时间记载以及变化情况。即使遭到人为篡改或系统故障等外在因素的破坏,仍可以使用SDII服务器恢复系统等专业电子物证勘验设备,通过数据恢复手段进行电子物证的恢复、固定和提取。电子物证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他具有其它证据种类难以比肩的优越性。同时也使实时犯罪线索搜集与其它取证活动成为可能并富有成效。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从手机中提取的信息可以给犯罪侦查工作提供重要帮助,其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手机也已经迅速成为物证检验鉴定的新对象。近年来得到各方面高度关注的电子物证检验,也因为手机检验技术在物证鉴定领域的迅速崛起,获得了更大的推动力和发展机遇。

一、手机检材的提取和送检

相对于常规物证鉴定的检材,电子物证检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非常脆弱。作为电子物证检验检材对象之一,手机包含的电子信息也具有脆弱性,易灭失和被改变。在提取、保管、送检和检验过程中,任何不恰当的操作都可能会改变或丢失手机检材的电子信息,进而使检验结果或证据价值降低,甚至产生负面效果。

手机检材提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在提取后是否关闭或开启手机。如果手机在提取时处于关闭状态,一般原则是不要开启它。如果手机在提取时处于开启状态,采用的一般规则是先拍照记录手机上的短信息、通话记录、电话簿等内容,然后及时关闭它。提取后及时关闭手机,一方面可以防止手机电池能量耗尽后丢失手机内各存储器中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新的来自网络的通信信息进入手机造成对检材的污染破坏,引起手机通话记录等信息发生变化,或新进入的通信信息在存储过程中重写被删除的存储器空间而彻底毁坏被删除的信息,而这些被删除信息往往具有较高的侦查和证据价值。新信息进入开启手机对手机检验的危害极大,发生的可能性很高,因此关闭手机或将手机放进金属信号屏蔽袋内存放(注意及时给手机充电),以阻止网络信号进入手机是非常必要的。在案件侦查有特别需求的情况下,侦查员才可以让检材手机开启以监视手机通信情况。

与其它电子物证检材提取一样,侦查人员在提取手机检材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让任何嫌疑人员以任何理由接触到手机检材,防止手机信息被有意或无意破坏或更改。此外,现场侦查员还要询问或寻找获取手机的PIN码或PUK码,并注意提取手机的充电器、连接线缆等附件和使用说明书等,它们可能对检验手机有帮助作用。

刑事技术与侦查工作的衔接研究 篇5

一、刑事技术与侦查工作衔接的重要意义

当前, 团队合作与集体观念在刑侦部门应得到充分的体现, 对于打击犯罪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刑事技术与侦查工作构成刑事侦查工作的重要要素, 但是其工作都是为了侦破案件, 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实现这一目标, 应加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结合, 两个部门共同工作, 如果各自为战, 将使案件侦破的能力受到影响[2]。

案件侦破中, 刑事技术人员一般只是关注技术性的工作, 案件现场的关注并不到位, 破案的意识并不强, 只是将案件现场的痕迹以及物证等进行提取。而且这些技术人员缺乏明确的工作目的, 敷衍了事的现象比较严重, 不利于案件侦破的顺利进行。但是如果刑事技术人员能够认识到自己工作的目标, 具有较强的案件侦破意识, 能够在工作中抱有极大的热情, 细致严谨的对现场进行勘查, 对这种可能的信息进行收集, 对犯罪心理痕迹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3], 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有助于促进案件的顺利告破。侦查人员一般是对案件进行调查摸底, 根据特情破案, 对现场的勘查分析以及技术应用不够重视, 破案的科学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犯罪信息大量的存在与犯罪现场中, 对现场勘查时, 勘查人员能够对现场的各个部位以及角度进行勘查, 全面性比较好。犯罪现场设涉及到犯罪的预备、发生以及结束全过程, 需要勘查人员具有较强的连贯性、整体性的认识, 并能够对现场的物证以及痕迹等恢复原状[4]。

在实际的案件侦破中, 刑事技术与侦查人员脱节现象比较严重, 现场勘查中侦查人员不参与, 侦查人员只是单纯的勘查人员进行各种现象的介绍, 或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进行分析, 这种情况下破案的几率并不大, 甚至使案件的侦破进入死胡同。要侦破案件就必须要加强刑事技术与侦查工作的有效衔接, 使案件能够顺利侦破。

二、刑事技术与侦查工作分离的情况

(一) 侦查环节衔接不够

在实际案件侦查中, 刑事技术人员只是对现犯罪现场进行勘查, 侦查人员就只负责调查, 二者之间的联系不够, 技术人员只是将勘查情况简单的向侦查人员介绍, 并不关注接下来的侦查工作。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一般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以往的工作模式进行, 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 导致案件侦破的方式单一性严重, 创造性不足, 由于不重视技术工作, 使得技术人员不能对技术问题进行再次的分析和研究。

(二) 人员业务能力

业务能力上, 技术人员与侦查人员只懂自己专业和工作的知识, 侦查人员的刑事技术知识不足, 不能对犯罪现场进行科学的保护, 痕迹以及物证的提取方式不正确, 但是案件的物证等被破坏, 失去价值[5]。而技术人员勘查时由于侦查经验不足, 单纯凭借自己的主观想法进行现场情况的记录, 不能为侦查人员提供所需的信息。此外, 技术人员更多的是分析侦查现场某一具体事物的结果, 对于侦查工作的开展能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 却无法与侦查工作过程相结合, 由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侦查效率。

(三) 二者在犯罪现场认识存在偏差

工作中, 一些侦查人员觉得犯罪现场是技术人员进行勘查的, 侦查人员只是低当事人等进行笔录, 导致犯罪现场只有刑事技术人员, 而侦查人员只是单纯的听取当事人的话, 可能会出现勘查的情况与访问调查的情况存在偏差, 侦查人员由于没有去过现场就不能与技术人员进行有效地沟通, 长此以往, 技术人员也不会对犯罪现场进行深入的研究, 使案件的侦破水平受到影响。

(四) 管理及奖惩衔接不够

在对侦查工作的考核中, 很少对刑事技术提出要求, 刑事技术以及侦查工作的竞争机制并不完善, 导致侦查人员不够重视刑事技术工作, 技术人员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工作的突破。此外, 在案件侦破后, 存在着重视侦查而忽视刑事技术的现象, 刑事技术人员在案件的侦破中做了很多工作, 有些案件是依据痕迹物证等进行破案, 然而刑事技术人员的工作却没有得到过多的关注和认同, 导致刑事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受到严重的制约。

三、刑事技术与侦查工作的衔接

在实际的工作中, 应加强刑事技术以及侦查的有效衔接, 在现场的勘察、审讯、发现认定嫌疑人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衔接, 强化案件的侦破能力。

(一) 在现场勘查方面的衔接

在犯罪案件中, 对现场的勘查是破案的第一步, 这也是刑事诉讼工作的关键性环节。现场是犯罪行为的发生场地, 存在着大量的犯罪证据以及信息, 因此案件现场是十分重要的。

犯罪现场勘查时, 需要侦查人员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 到犯罪现场进行证据的收集, 并对犯罪信息进行研究, 进行犯罪现场的访问、勘查等、现场的勘查主要是现场访问和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是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技术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案件的侦破中, 应加强刑事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 使刑事技术成为案件侦破的重要手段, 加强刑事技术与侦查工作的有效衔接, 做好犯罪现场的侦查工作[6]。实际的工作中, 勘查与侦查严重脱节, 技术人员与侦查人员认为对方的工作与自己无关, 导致案件的分析和侦破不能一针见血, 找到问题的根源。而且一些技术和侦查人员认为现场勘查只是例行公事, 这种观念下, 现场勘查工作的效果受到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如果技术以及侦查人员能够有效配合, 必然会使侦查效果更好, 使案件顺利的告破。

要积极转变刑事技术人员与侦查人员的观念, 使刑事技术人员不再只是勘查现场, 侦查人员也不只是进行调查访问, 加强二者的联系, 侦查人员应有技术意识, 技术人员也应加强侦查工作的认识, 能够共同配合做好犯罪现场的勘查和调查工作, 使侦查人员能够对犯罪现场有更加深入、透彻的认识, 能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避免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胡思乱想, 影响破案的时间和效率。刑事技术与侦查人员应一同前往犯罪现场, 技术人员能够对现场进行保护, 对现场的痕迹以及物证进行提取, 了解案件发生的情况, 将第一手信息资料交给侦查人员。而侦查人员能够快速的拿到技术资料, 根据科学技术手段, 全面了解案件的发生以及痕迹物证等, 将现场的信息转变为灵活地侦查资源, 促进案件能够顺利侦破。

(二) 审查询问方面的衔接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讯, 就是为了明确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作案的动机, 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情节的轻重等, 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审查询问是对已经到案的嫌疑人进行面对面的调查, 这是侦查工作的重要内容, 当前的审查询问工作中, 技术人员并不参与, 没有足够的、过硬的证据会使得审讯工作陷入僵局, 影响审讯的效果。因此在最初的审查询问工作中, 应有技术人员与侦查人员一起进行, 明确审讯的计划, 审问前, 侦查人员需要掌握过多的现场资料, 了解技术人员的检验结果, 并明确检验结果的具体情况, 如现场痕迹形成的原因、受害人是怎样受伤, 导致受害人死亡的原因等[7]。充分注重分析和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 作案的细节以及比较反常的行为, 能够最大限度的对犯罪行为进行挖掘。技术人员参与到审讯中, 能够对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进行技术性的分析, 认识到现场勘查中的不足, 进一步串并案件。

(三) 发现认定嫌疑人的衔接

在刑事案件中, 发现和认定犯罪嫌疑人是最主要的目的, 在以往的侦查中, 一般是依靠调查摸底, 但是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刑事案件等实际特点, 而且受到经济发展、社会流动性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 外来流窜作案的现象比较多, 犯罪嫌疑人和受害人都不是本地人, 而且犯罪人员作案的手段比较多样, 存在着交叉结伙、异地销赃等现象[8], 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侦查部门要有效地阻止这种犯罪现象, 应积极转变观念, 加强对刑事技术手段的依靠。

技术人员将现场物证资料、相关信息等串并起来交给侦查部门, 使侦查人员能够更加针对的发现犯罪嫌疑人, 侦查人员能够将相关的信息进行消化, 并将信息传给特情部门, 对相关地点进行严格的开控制, 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 及时将相关资料交由技术部门进行核实, 以便快速认定嫌疑人。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 犯罪人员往往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犯罪, 这也是当前刑事侦查破案的重要发展方向, 能够在短时间内破案。我国各级公安机关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指纹识别系统, 并已经在侦破案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同时DNA检测、声纹鉴定等技术的全面广泛应用, 也使案件的告破更加便利快速。

四、结语

在案件的侦破工作中, 应加强刑事技术与侦查工作的有效衔接, 二者全力配合, 使刑侦工作能够全面顺利的进行, 使案件的告破更加顺利, 使办案的效率得以提高, 能够使犯罪行为得到严厉的打击, 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 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此外,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应当充分认识到刑事技术与侦查工作结合的重要性, 并积极将刑事技术应用到侦查工作过程中, 以提升侦查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明平, 曾辉.浅议刑事技术与侦查工作的衔接[J].才智, 2014, 21:233.

[2]梁亚军, 徐国伟, 康岸桥.论加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相结合的措施[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06, 04:72-74.

[3]谢林洁.浅谈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J].经济视角 (中旬) , 2011, 05:143-144.

[4]杨辉解, 刘浩.技术侦查概念辨析[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4, 06:18-23.

[5]庾丹妮.论我国技术侦查的法律规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3.

[6]毕瑞芳.论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的和谐发展[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S1:10-11.

[7]陈烨.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地位和作用[J].大众商务, 2009, 10:227+229.

上一篇:感恩教师节贺词下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