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地理测试题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一上册地理测试题(精选6篇)

初一上册地理测试题 篇1

1.下图中字母C、E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为

A.岛屿、半岛

B.海峡、大洋

C.半岛、岛屿

D.大陆、岛屿

2.关于地球上大洲、大洋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A.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面积最小

B.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它的面积近于其他三大洋面积的总和

C.四大洋是彼此相通的水体,七大洲是彼此不相连的陆地

D.赤道穿过的大洲自东向西依次有亚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3.平均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大洋洲

B.南极洲、欧洲

C.北美洲、欧洲D.亚洲、欧洲

4.按面积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大洲是()

A.亚洲、北美洲、非洲、欧洲

B.亚洲、非洲、北美洲、南极洲

C.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

D.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

5.关于世界各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

B.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

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土耳其海峡

初一地理上册笔记 篇2

年级:七年级

姓名:mystery

七年级地理(上)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学习地理的意义:

1、地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

2、学习地理,有助于将来参加生产建设。

3、学习地理,有利于了解异地环境。

4、学习地理,有利于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练习:

①公元前5世纪成立《易·系辞》,里面有“仰以关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文句。

②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写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注《地理学》。

§2 我们怎样学地理

学习地理的方法。

学好地理,要学会使用地图。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第二语言。

学好地理,要学会搜集地理信息。(如:上网、查资料、咨询等。)学好地理,要学会思考地理问题。

学好地理,要结合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

二、地图。

1、什么是地图:把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景物,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画在平面上,并注上必要的文字的图画。

2、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地图的种类:按性质划分: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4、地图的方向:西南、东南、西北、东北、北、南、西、东。(1)方向有八个

(2)没指向标,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3)有指向标,先找到北方,在进行判断。

5、比例尺

(1)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3)比例尺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4)判断比例尺: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月粗略。(简单的记为:大小详,小大略。)

6、图例和注记。

(1)什么是图例:地图中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

(2)什么是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数字等,叫做注记。

(3)常见的图例:①洲界

②中国首都

③外国首都

④主要城市

⑤铁路

8、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也叫0°经线是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也是经度的起点线。

9、东西半球的界线:20°W,160°E。

10、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1)形状不同:除极点外所有纬线圈都是圆;经线都是半圆

⑥公路

⑦长城

⑧运河

⑨山峰

⑩沙漠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1 认识地球

一、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1)“盖天说”――天圆地方。(2)“浑天说”――“天之包地,犹如壳之裹黄”张衡。(3)大地球形说――麦哲伦环球旅行(航线)。

2、地球形状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三大基本数据。(1)平均半径:6371千米(2)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4)极半径:6357千米(5)赤道半径:6378千米

二、地球仪。

1、地球仪:缩小的地球模型就是地球仪。

2、地轴:用手指拨动地球仪,使它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叫地轴。

3、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北极表示地球最北端,南极表示地球最南端。

4、赤道: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地方所画圆圈叫赤道,赤道将地球分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表示为0°。

5、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为了区别各条纬线,分别为他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纬度。

6、高、中、低纬地区:(1)低纬度:0°~30°;(2)中纬度:30°~60°;(3)高纬度:60°~90°。

7、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为了区别各条经线,也分别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经度。(2)长度不同:纬线圈从赤道南北两极逐渐缩小;经度的长度不同。(3)方向不同: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三、经纬网。

1、什么是经纬网:有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过构成的网络叫经纬网。

2、经纬网的作用:

(1)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2)确定物体运动的方向。

3、经纬网的识别:(1)东西半球的识别:

①东半球范围:20°W~0°,0°~160°E,经度从西到东逐渐增大。②西半球范围:160°E~180°W,180°E~20°W,经度从西到东逐渐缩小。

(2)南北半球的判断:补全法,找出赤道,然后判断,自上而下,经度变小是北半球,经度增大是南半球。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陆所占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陆地占29%,海洋占71%。二、七大洲。

1、记忆口诀:亚、非、美、南、欧、大。

2、名称: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南美洲⑤南极洲⑥欧洲⑦大洋洲

3、六大陆:①亚欧板块②非洲版块③北美板块④南美板块⑤南极洲大陆⑥澳大利亚大陆 三、四大洋。

1、记忆口诀:太、大、印、北。

2、名称: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印度洋④北冰洋

四、各大洲间的分界线。

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黑海、里海、大高加索。

2、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

3、欧洲、非洲: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4、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5、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3 世界的地形

一、海拔。

1、海拔也叫绝对高度,是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2、相对高度: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二.陆地地形。

1、五种形态: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三、海底地形

1、从陆地向海洋不断延伸,海底的地形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地称海岭(巧记为:架、坡、沟、盆、脊)

四、地形图的识认。

1、等高线:在地形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2、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2)判断:①等高线密集,坡度大,等高线稀疏,坡度小。②等高线的弯曲部分,数值向低处凸起,表示山脊,水向两侧流,弯曲向高处凸起,表示山谷,水向中部集中。③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为陡崖。(巧记为:“低凸山脊高凸谷,顶间鞍部叠陡崖”)

3、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海洋:蓝色

平原:绿色

高原:黄色

积雪冰川:白色

4、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4 海陆变迁

一、大陆漂移假说。

1、提出人: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2、内容: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后来,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外漂移,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二、板块构造学说。

1、记忆口诀:亚非美、南太印。

2、六大板块:(1)亚欧板块(2)非洲板块(3)美洲板块(4)南极洲板块(5)太平洋板块(6)印度洋板块

三、火山和地震带。

1、两大地震带:(1)环太平洋山脉地震带;(2)横贯亚欧南部,非洲北部山脉地震带。

2、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3、日本多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交界处。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1 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人口以最快的速度持续增加。

二、人口计算公式。

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数×100﹪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总人口数×100﹪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南部。欧洲西部。美洲的东部。

2、地形:平原、盆地。

气候:温和。

降水:较多。

纬度:中、低。

3、人口密度:每千米²的人口数。单位:人/千米²。

四、世界的人口问题。

1、什么是人口问题: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引起了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过度增长,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问题。

2、人口问题的表现:过多: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住房总面积、人均住房面积均为建筑面积数);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 ;教育经费短缺。过少:容易形成老龄社会,造成社会劳动力不足;社会保障负担加重;同样增加年轻一代的压力;在国家防卫上也存在不利因素,造成兵力不足。

3、途径:与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

4、措施:计划生育。

§2 世界的人种

一、世界的人种。

1、黄色人种:亚洲、美洲、北冰洋。

2、白色人种:亚欧、美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3、黑色人种:非洲。

二、人种与地理环境:肤色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浅。

§3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一、世界的语言。

1、六种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国、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英语:流传最广。

3、汉语:人数最多。

4、法语: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

5、俄语:俄罗斯。

6、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

7、阿拉伯语:阿拉伯、西亚、北非。

二、世界的宗教。

名称

建筑特征

标志

经典

分布地区

基督教

尖顶

十字架

《圣经》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

圆顶

星月

《古兰经》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中部

佛教

方顶

《金刚经》

东亚、东南亚、南亚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一、聚落的组成。

1、什么是聚落?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

2、聚落的形态①乡村②城镇 或 ③村庄④集镇

二、世界文化遗传

1、中国:长城、秦兵马佣、故宫。

2、外国:威尼斯水城、金字塔、雅典卫城。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2 天气和气候

一、天气和气候。

1、什么是天气?

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如晴、阴、下雨、风和日丽、暴风骤雨、阴转多云。

2、突出特点:多变。

二、气候。

1、什么是气候?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如:四季如春。

2、特点:相对稳定。

三、常见的天气符号。

四、天气预报。

1、什么是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

§2 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

1、什么是气温?

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2、表示方法:“℃”。

二、1、什么是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叫等温线。

2、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1)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2)同纬度地区陆地和海洋的温度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三、降水。

1、降水的主要形式:雨、雪、冰雹。(霜、雾不算降水。)

2、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2)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3、降水的三种类型:(1)对流雨(垂直);(2)地形雨(爬坡);(3)锋面雨(水平)。

四、世界降水的分布。

1、雨季:(1)印度的乞拉朋齐;(2)夏威夷群岛的卡维金尼山。

2、世界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五、气候类型图的制作和识别。

1、气温年变化曲线(要用平滑的曲线联结成线)。

2、逐月降水量图(柱状图)。

§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运动。

3、海陆的分布。

4、地形地势。

5、人类的活动。

二、地球的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1、地球的形状影响太阳辐射的大小。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在0°~90°之间)

3、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4、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5、地球的运动有两种方式:自转、公转。

6、地球的自转:

(1)什么是地球的自传: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不停的转动。(2)自转的周期:24小时(一天)。(3)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

(4)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出现一天中天气的变化。

三、地球的公转。

1、(1)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着太阳转。公转的轨道面和地轴形成66.5°的夹角。(黄赤道夹角23.5°)。

(2)公转的周期:一年。(3)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4)公转引起四季的更替

2、春风、夏至、秋分,冬至。春风3月21日;夏至6月22日;秋风9月23日;冬至2月22日。

3、五代划分。

(1)热带23.5°S~23.5°N(2)北温带23.5°N~66.5°N(3)南温带23.5°S~66.5°S(4)北寒带66.5°N~90°N(5)南寒带66.5°S~90°S

四、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1、海洋和陆地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快。海洋吸热慢,散热慢。

2、同纬度地区,陆地和海洋温度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3、洋流的影响:寒流经过区气温低,降水少。暖流经过区气温高,降水多。

五、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1、地形的影响:山地高原气温低、降水少;平原、盆地气温高、降水多。

2、地势的影响: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每下降0.6℃。

六、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2、积极作用: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使气温变化趋于缓和。

3、消极作用:排除CO2滥伐树木,致使全球气温升高。

4、热岛效应: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较去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

§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热带: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热带沙漠气候

1、热带雨林气候。

(1)分布地区:南北纬10°之间,从南美洲、亚马逊平原最为典型。(2)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3)代表城市:新加坡(亚洲)

2、热带草原。

(1)分布地区:南北为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最广大。(2)气候特点: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3)代表城市:巴马科(非洲马里)

3、热带季风气候。

(1)分布地区: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2)气候特点: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旱(11月到次年5月)、雨(6月到10月)两季。

(3)代表城市:孟买(亚洲、印度)

4、热带沙漠气候。

(1)分布地区: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撒哈拉沙漠最为广大。

(2)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干燥。(3)代表城市:喀土穆(非洲苏丹)

二、亚热带:①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②地中海式气候

1、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1)分布地区:中国、美国、巴西的东南部。(2)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3)代表城市:杰克逊维尔(北美洲美国)

2、地中海式气候

(1)分布地区: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

(2)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3)代表城市:罗马(欧洲意大利)

三、温带:①温带季风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1、温带季风气候

(1)分布地区:中国的东北部、俄罗斯的东南部、朝鲜半岛。(2)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温和少雨。(3)代表城市:沈阳(亚洲中国)

2、温带海洋性气候

(1)分布地区:中纬地区的大陆西岸。

(2)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3)代表城市:伦敦(欧洲英国)

3、温带大陆气候

(1)分布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洲。

(2)气候特点:东冷、下热、温差大、降水少。(3)代表城市:莫斯科(欧洲俄罗斯)

四、亚寒带针叶林气候(1)分布地区:亚洲大陆北部,北美洲北部;以俄罗斯和加拿大面积为最大。(2)气候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降水量少。(3)代表城市:西西伯利亚(亚洲俄罗斯)

五、寒带:①苔原气候②冰原气候

1、苔原气候

(1)分布地区:北冰洋沿岸。

(2)气候特点:全年严寒,夏季短促,降水少。(3)代表城市:巴罗角(北美洲美国)

2、冰原气候

(1)分布地区:南极洲和格陵兰岛。(2)气候特点:全年酷寒,降水稀少。

六、高山高原气候。

(1)分布地区:在中、低纬度的山地和高原。(2)气候特点: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显著。

七、金昌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1)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2)降水少的原因:深居内陆,几乎受不到夏季风影响。

(3)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干旱缺水,影响、制约工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八、如何判读气候类型图。

1、以高定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7月,属北半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1月,属南半球。

2、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大于15℃属于热带;最冷月气温大于0℃属于亚热带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3、以水定型:以降水量的多少出现的时间来判断它到底属于那种气候类型。

第五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 §1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一、不同类型的国家(有6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领土面积

(1)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1707万㎞²

(2)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0.44㎞²“袖珍国”。(3)中国面积:960万㎞²,居世界第三位。(4)面积居世界前十的国家:①俄罗斯②加拿大③中国④美国⑤巴西⑥澳大利亚

2、国家人口多少悬殊。

(1)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

(2)世界人口最少的国家:梵蒂冈1000多人。(3)地广人稀的国家:澳大利亚。

(4)人口居世界前十的国家:①中国②印度③美国

3、政治体制不同:①社会主义国家(中国)②资本主义国家(美国)③地区(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或属地-百慕大地区)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1、划分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2、发达国家的分布:北美洲、欧洲、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都在北半球。

3、发展中国家的分布:亚、非、拉,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南半球。

4、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1、产生诧异的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原因:发达国家利用其掌握的高技术和从发展中国家购买来的廉价材料,制造技术含量最高的工业品,并销售到世界各地,获取高额利润。)

3、发展中国家相对处于贫穷状态:(原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生产品种单一,建设资金不足,生产效益不高。)

四、如何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1、推进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叫做“南北对话”)。

2、进行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3、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五、国际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原因:贫富差距。

§2 国际合作

一、国际间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二、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东西问题和南北问题)。

§3 国际组织 一、三大国际组织。UN(联合国)、奥委会、红十字会。

二、联合国。

1、总部:美国纽约。

2、六大机构: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

3、安理会的主要职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4、常任理事国,中英美法俄。

5、主要负责人及任期:秘书长,任期5年。

6、联合国的主要职责:

1、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2、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

3、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

4、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三、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1、总部:瑞士洛桑。

2、奥林匹克精神: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3、理想:和平、友谊、进步。

4、标志:五环

四、红十字会

1、主要任务:

1、防止并减轻人类的疾苦,保护人的生命健康;

2、保障人类的尊严;

3、为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社会福利工作。

2、标志:十字标志。

五、世界贸易组织(WTO)

1、总之: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

2、总部:瑞士日内瓦。

3、职能: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控制和减免关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4、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六、国际组织。

一、主要有: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名称

简称

总部所在地

欧洲联盟(EN)

欧盟

比利时布鲁塞尔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

北约

比利时布鲁塞尔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欧佩克

奥地利维也纳 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上海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篇3

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培育,让学生成为全面型的新世纪人才。

二、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学习世界分区地理相比较容易。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应重点在教法上以面向中游学生的“双基”和应用能力为主,同时兼顾两头,让优秀生更突出,让学困生尽快转变。争取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爱学地理,会学地理,学会地理”,并且会应用地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材情况分析

1、这本书力图构建地理综合实践体系。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地理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地理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

2、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全球意识。本学期的内容是世界地理的区域部分,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地理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

4、遵循地理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就是空间地理思维构建的过程。课本中编排了大量有用而详实的地图,帮助学生熟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从而进一步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体现了地理学科以图导学的教学理念。

5、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三、教学措施

1、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有机结合。

2、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地理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和活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写、说,而且让他们画、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4、注重落实。由于地理在会考中地位的提升,所以从初一开始,就应该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与掌握。

5、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相关的地理图文资料,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6、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灵活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让学生领略地理的精彩世界,增强地理课的吸引力,加速学生认知过程,促进认知的深化。

7、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地理素养。

8、认真做好单元测试工作。以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测教师的教学质量,并及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本学期共安排两次单元过关检测:期中考试前和期末考试前各一次。

四、具体工作

1、单元检测配档

时间

考试内容范围

第九周

六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测试

第十九周

六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

2、学科活动:“放眼看世界”初一地理知识竞赛

时间:6月中旬

3、《游遍中国》社团活动:

A、室内活动:通过在室内观看视频、阅读文本教材、交流展示等系列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足不出户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旅游资源价值的能力,学会观赏旅游景观最基本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B、室外活动,共两次

第一次:活动主题“土城子上看威海”第四周周二下午7、8节课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定稿] 篇4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平均半径6371千米。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圆形,指示东西。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②经线:半圆,指示南北。经线又叫子午线。经线是等长的。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地轴是倾斜的)

二分二至:春分(3.20或21)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6.21或2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秋分(9.22或23)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12.22或23)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①地球运动旋转中心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时差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北逆南顺)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北京市地图)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中国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⑥五个地形部位:山峰(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山脊(弯曲部分向低值突出)、山谷(弯曲部分向高值突出,容易发育河流)、陡崖(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个山峰的中间部分)⑦五个地形类型: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⑧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代表平原,橙黄色代表高原,蓝色代表海洋。

二、陆地和海洋 ①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②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三分陆地,七分海洋)③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④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大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大小:太大印北)

⑤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亚非:苏伊士运河;欧非:直布罗陀海峡;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⑥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洋:北冰洋 ⑦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⑧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⑨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42页。

1.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2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形成山脉(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3.地中海不断缩小的原因: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不断的碰撞挤压;红海不断扩张的原因: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不断张裂;喜马拉雅山形成的原因: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碰撞挤压P43 4.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三、天气与气候(P46)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区别天气和气候要找句子中代表时间的词语)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8页图3.3左侧。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海洋上2月最高,8月最低。(南北半球相反)③气温的总体变化规律: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雾、露不是降水。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的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容易形成地形雨。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气候的要素:气温和降水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65页。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位于南北纬30-40度的大陆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位于南北纬40-60度的大陆西岸)⑴最冷月均温>15℃则为热带: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②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③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④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

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欧大陆: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注意:气候名称中只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带“性”字,其它名称不要随便加。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四、居民与聚落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②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④人口稠密地区(四密):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欧亚东南北美东部,沿海平原中低纬度)。人口稀疏地区(四疏):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人口问题:增长过快或过多(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增长过慢或负增长:(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人口政策:过快或过多→控制生育;过慢或负增长→鼓励生育

⑥人种的划分:根据体质特点的不同,人类可以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注意:印第安人属于黄种人。⑦同一种语言在世界的分布特点:大范围集中分布,小范围零星分布。人种都是平等的。⑧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⑨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世界的主要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英、法、俄、西、阿(六种)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语言主要分布地区汉语中国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俄语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③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④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⑤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⑥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佛寺。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农村、牧村、渔村)和城市聚落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河口和沿海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⑥世界文化遗产: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

五、发展与合作 ①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②目前,世界有一小部分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和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③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亚洲的绝大多数国家。④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初一上册地理测试题 篇5

第一课 天气与气候

1. 天气指一个地方的短时间的变化,它是多变的,我们常用阴晴、气温高度、风力大小等语言来描述天气状况.

2.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具有稳定性,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所以气候用气温和降水情况来描述.

第二课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 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年变化.气温变化的大小用温差衡量,有日较差、年较差;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的变化.

2. 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3. 热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小,温带和寒带气温的年变化大.

4. 等温线是指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小.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大.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中心气温低的地方,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高温中心.

5. 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地形因素: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6. 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的分布与纬线大致平行;南、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等温线更平直,这是因为南半球性质比较单一,海洋面积广阔,而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导致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弯曲的多.

第三课 降水的分布与变化

1.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降水的季节变化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2. 在地图上将降水量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降水量线.

3. 赤道多雨;两极少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量多,西岸降水量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多雨,内陆少雨.

4. 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太平洋东岸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干极”.

6. 测量降水量基本仪器是雨量器.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第四课 世界气候类型

1.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重要因素.

2. 热带气候类型:热带地区全年高温,但降水量的地区差异较大,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3. 温带气候类型:温带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面积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纬度较高的地区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4. 寒带气候:寒带气候又称极地气候,包括冰原气候和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地面覆盖着很厚的冰雪;苔原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苔原气候的地面生长着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

5. 高原山地气候:在中低纬度的高山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终年低温,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第五课 影响气候的因素

1. 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2. 纬度因素: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不同纬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导致高度纬度之间气温和降水存在明显的不同.

3. 海陆因素: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因此,离海洋较近且能受到海洋润湿气流的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多;而远离海洋的地区,一般降水少.另外,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吸热与散热的情况也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则相反.因此同纬度地带,夏季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4. 地形因素: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加1000米,气温下降约6℃.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六课 人类活动与气候

1. 气候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如水稻适宜生长在湿热条件下,小麦适宜生长在温凉干爽的环境中.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篇6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汉字无论是字形的演变,还是其中的文化意蕴,都(níng)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认识和(biàn)析汉字,熟悉它们的内(hán),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继承优秀的文化基因和(hóng)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啜泣(chuò)狩猎(shòu)静谧(bì)骸骨(hái)

B.档案(dàng)卑微(bēi)气氛(fēn)收敛(liǎn)

C.刹(chà)那 喑哑(yīn)迸溅(bìng)霎时(shà)

D.宽恕(shù)簒(cuàn)夺 荫(yìn)蔽 称职(chèng)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蜷屈 仙露琼浆 瘦骨嶙峋 高不可盼

B.葱笼 灰心丧气 一丝不苟 海枯石烂

C.曼舞 丝丝缕缕 塞翁失马 津津有味

D.屡次 鸦鹊无声 洗耳恭听 宽洪大量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在学校元旦文艺汇演上,黄小刚同学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老师们忍俊不禁,学生们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D.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B.在现代化建设中,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作用。

C.网络作为传媒,必须承担社会教育责任。

D.为了防止体育活动时间不再发生伤害事故,体育老师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

6.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诗人泰戈尔,其作品《吉檀加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B.《绿色蝈蝈》的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他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精力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写成了《昆虫记》。

C.《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舍予,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骆驼样子》、《背影》、《踪迹》。

D.《河中石兽》的作者是纪昀,字晓岚,晚年自号石云。其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的短篇志怪小说。

7.名著阅读。(4分)

冰心,原名,现当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 《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 的歌颂:二是对 的崇拜与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分)

各地中小学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以扶持特色带动普及。对基

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中小学重点扶持,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000多所基础上,2020年将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其中开展女子足球的学校占一定比例……”

(1)某中学将举行以“足球梦,梦起航”为主题的校园足球文化节,请你为校园足球文化节设计二项活动。(2分)

(2)小明是班级足球队的一员。在为期一个月的校园足球文化节里,小明参加了不下 10场比赛,慢慢地,妈妈不支持小明踢足球了,说每天弄得脏兮兮的,像个野孩子,还影响了学习。假如你是小明,怎么说服妈妈支持你继续踢足球?(2分)

9.默写。(9分)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5)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阐明了《论语》中“,”的深刻含义。

(7)《观书有感》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39分)

(一)《皇帝的新装》(8分,每小题2分)

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一一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人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相称;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于是他付了许多钱给这两个骗子。好使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他们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直到深夜。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奇异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10.下面对这段文字文意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皇帝有喜欢穿新装的怪癖。

B.两个骗子投皇帝的喜好,轻而易举地骗过皇帝,开始为他织布。

C.两个骗子故意装出很忙碌的样子,其目的就是欺骗皇帝,捞取金子。

D.皇帝接受骗子来织布,主要是想借这一件事,来检验他的臣民是否称职和愚蠢。

11.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的手法是()

A.描写 B.烘托 C.夸张 D.象征

12.文中骗子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对“最美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丽,用它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

B.用“最美丽”表明骗子织布的技术很高,目的是让皇帝相信他们。

C.骗子借这一谎言来欺骗皇帝和他的大臣,让他们相信人间有这样最美丽的东西。

D.是反语,“最美丽”只是一种假象,是借美丽来反衬社会的丑恶。

13.对皇帝这一人物形象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皇帝是想借织布一事来考验他的臣民,可见他的聪明与狡猾。

B.两个骗子骗皇帝能够取得成功,表现了他们骗术的高明,让人在不自觉中就能上当受骗。

C.皇帝由于喜好穿新衣而受骗,表明皇帝思想单纯,生活腐化;两个骗子骗人捞钱,表明他们的贪婪狡猾。

D.皇帝是个很不称职、爱慕虚荣、愚蠢而又狡猾的人。

(二)河中石兽(清)纪 昀(10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①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阅十余岁()②不亦颠乎()③尔辈不能究物理()④如是再啮()

1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寺僧凭借经验,忽而在原地打捞,忽而去下游寻找,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B.讲学家脱离实际,空谈物理,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代表的是“据理臆断”的态度。

C.老河兵却从石性、沙性和水流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判断应该到上游去寻找石兽。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D.文章启示我们: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仅靠主观判断,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三)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6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7.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诗中的“ ”两字

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3分)

18.诗的第二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四)乐羊子妻(8分)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① 以污其行乎()② 羊子大惭()③ 乃捐金于野()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21.文中乐羊子妻告诉乐羊子一个什么道理?对乐羊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五)《宇宙里有些什么》(7分)

⑴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一接触它们的表面就会熔解,甚至化为气体。可是,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做萤火虫呢。

⑵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

⑶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人到了这种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那样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这样的小星星发出强烈的炫目的白光,它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

⑷还有数量众多的中等恒星,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小,表面温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几千摄氏度。

22.根据上文内容,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恒星的基本特征。(2分)

23.选文第⑴自然段划浪线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24.选文第⑴自然段划直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三.写作(50分)

25.请以“我读懂了__________”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提示:括号

内可填亲情、父爱、母爱、手足情……)

上一篇:给交警叔叔的感谢信下一篇:市纪律委员会党代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