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政治史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之政治史

历史之政治史 篇1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 巩固 完善 强化 加强 顶峰 集权 专制 ↓ ↓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 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 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三、调整和改革

1、相同点

⑴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相同与不同)⑴经济: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解放生产力。

前期-解放劳动者本身和释放奴婢;后期-放松人身依附关系、②减轻人民负担——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紧密结合起来——安置流民,更名田等。⑵政治:

①约束统治者,生活节俭,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②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 ③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部矛盾

3、评价

⑴调整或改革后,从经济上看,推动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富强(不同朝代富强的程度不同,东汉较差),多出现治世。

⑵从政治上看,调整或改革后稳定统治秩序,保证社会安定,完善封建统治制度,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⑶从文化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4、历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⑵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变法——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裂与统一、治乱兴衰、调整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⑴中央集权的加强、调整和改革与分裂统一、治乱兴衰是密切相关的。联系起来认识:分裂时期多乱世,说明改革或调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乱世。统一时期多为盛世,说明改革或调整成功;反过来,成功的改革促使统一、盛世出现。⑵调整和改革、分裂统一、治乱兴衰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削弱密切联系。⑶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四、治乱兴衰

1、产生治世的原因 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开元盛世)⑶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改革调整而出现中兴局面。(光武中兴)⑷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贞观之治)⑸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出现乱世的原因

⑴统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专权的现象。(汉、唐、明)

⑵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现象。ex:东汉、唐末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激化。ex:西晋

用心

爱心

专心 ⑶农民战争的作用。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流亡,引起农民起义。⑷自然灾害。

3、认识

⑴对治世肯定其进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正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使社会出现治世。⑵乱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处于乱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争,有利于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统一地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强恢复和发展经济,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虽然都是叛乱,但结果不同。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加强;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被削弱。

五、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顺应了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⑵法家提出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的进取精神。⑶法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袭了两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严刑苛法,不利于长治久安,加之统治者滥用民力,超出了农民阶级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实践证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种宽松的政策。

⑴它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起到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出现治世。秦汉以后,每逢大乱,人民贫困时,统治者多采用“修养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国之策。如汉、唐、明等朝。⑵在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以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如汉朝“文景之治”时出现了王国问题、匈奴问题等,西汉政治思想从无为到有为,从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贵君轻→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巨大。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及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4、政治(统治)思想发展的趋势 百家争鸣→一家专制(秦)→独尊儒术

5、统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狱。⑵利用宗教(西汉以后,统治者利用宗教加强思想控制)

用心

爱心

历史之政治史 篇2

一、强化课堂空间的自由度

在课堂中, 让学生的“会学”“乐学”是教学活动的目的, 以学生为主体, 强调学生的“忙”, 是多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机会。在主动的师生互动中, 热烈的生生交流中, 形成一套“习得知识, 掌握方法, 提升思维, 训练能力, 彰显素质”的良性循环, 以锤炼原我个性气质, 塑造真我精神世界, 可谓“水尝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发灵光”。

当然, 教师撒手不管、无所事事的“闲”是毫无成效的, 只会将课堂引入混乱、徒劳的怪圈———过度喧闹, 没有安静的氛围;过度松散, 没有专心的气场;过度放纵, 没有规范的秩序。教师对课堂的设计, 并不是教学手段有多花里胡哨, 教学内容有多海纳百川, 而是秉承“善于激活学生”的宗旨去构建一堂精诚、精致、精心的接地气的课。

例如, 在《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的教学模式上, 我着重围绕让学生“合作探究”这一环, 即用比赛计分制的方法, 由学生将基础知识梳理清楚。我把学生分成4组, 每组负责一个主题 (汉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影响;唐、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影响) 共计3分。学生通过组内讨论后, 派出代表回答相应的知识点, 只有将措施、影响准确无误答完整, 才能拿下2分, 否则不给分或酌情扣分。同时, 在每一个知识点温习后, 再配合能力提升选择题, 争取活学活用, 选择正确方可再拿1分!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已有的知识, 而且克服了传统一问一答的疲劳感。在课堂上, 学生乐此不疲地“备战”, 都想为本组赢得满分, 有的学生在自己的Partner回答错误后, 迫不及待站起来补充, 氛围十分活跃, 很大程度上也锻炼和提升了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情感品质。短短15分钟时间, 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秤砣虽小压千斤”的效果冲击。

当然, 在具体操作中, 教师切忌越俎代庖, 半途而废, 牢记要将“合作者的身份”“朋友的身份”贯穿这一环节的始终, 在主动回忆旧知、建构新知中体验学习的成功, 感悟协作的快乐。

二、延伸课堂空间的长度

延伸课堂空间的长度, 归根到底是学生心智发展的质的突破。教师要以熟悉“学生现有起点”为契机, 带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这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言的“最近发展区”不谋而合, 做到使学生跳一跳, 就能够得着。运用到具体教学中, 常表现为解题思路的引领, 即从学生现有的答题水平出发, 带领学生经过紧张的努力和快乐的突破, 内化技能技巧。

《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作为一堂高二文科班的复习课, 材料题解答能力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我要求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来探究“唐太宗和明太祖对待丞相的不同态度”及其“评价唐朝、明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 使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更深刻、细致。教师对材料进行点拨, 让学生自己思考, 圈出材料关键字, 使之内化成一种学习方法, 不仅仅满足或停留于起点的教学, 而且推向前进去形成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心理机能和智力水平, 让学生终生受益, 课堂充满思考的能量, 在静中取效!学习效率的提高, 应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入手, 指导学生变单一的学习方法为运用自如的多种学习方式, 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变无效学习为有效学习, 进而由低效学习达到高效学习。教学, 如同德育一样, 最关键的措施是真正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态度品质———诸如如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拓展课堂空间的宽度

建立在思维和想象基础上的认知, 好比一场美妙的旅行。对于历史课堂来说, 与历史人物击掌, 对历史事件身临其境, 让情感沉醉在道德、理智与美的高峰体验中, 亦求知亦享受。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 学习背景广阔无边, 以尽可能轻松的形式来适应学生的心理, 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

学习的外延丰富多彩, 学习的布景也是海阔天空的。帮助学生实现真正高效率、大容量、有价值的欢乐学习, 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切入———色彩就是一块极好的吸睛石———告别黑白的文字、枯燥的概念, 学生不想有半刻的走神。

在《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的教学过程中, 我采用“图说历史”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实践。强调图片 (如汉初郡国二制并行的地图、元朝行省制的地图;唐太宗和魏征的图片;明神宗和张居正的图片;雍正帝和军机处的图片) 的作用, 使学生更感觉真实, 通过视觉的冲击, 加深对课堂主题的认识。历史教育应避免生硬的“重事薄人”, 我们力求创造有血有肉的课堂, 让活的流动的思想和情感, 去丰腴单薄的“原因、经过、结果”的骨架。使之在回顾知识点的当下, 又赋予学生精神上的共鸣, 也使得内容衔接更流畅、引人入胜。

四、提升课堂空间的高度

课堂空间的价值高度是教师所追求的一种与日俱进的新的标高。在形形色色的教学方式中, 在无穷无尽的教学辞海中, 有一条亘古不变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 也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从《学记》的“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到杜威的“在做中学”, 跨中国到西方, 经古代到现代, 都不同程度的强调了启发式教学的可贵。

在《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的最后, 我呈现一段当今史学界的论述, 要求学生联系本节课的学习, 畅所欲言对它的理解。通过思考, 学生灵感迭出, 有“从人治走向法治”角度阐述的, 也有从“理论创新”的角度呼之欲出的, 尽管有些见解略显稚嫩、甚至偏激, 但敢于打破教材束缚, 让思维在大胆独立中越发成熟。当然教师也要善于收官和总结, 否则就失去实用性, 流于形式, 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思维的迁移才能成就新意的果实, 这也适应高考综合应用的能力要求。在近些年的历史高考中, 史论结合的小论文炙手可热, 如果平时我们不放手让学生去表达表现, 临场时, 学生一旦瞟到划了格子的答卷, 很可能在答题之初就在心理上忐忑不安, 心理的败阵往往是思维混乱的引子, 这样的高考感觉是极其糟糕的。我们的历史教学若能达到“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的效果, 即是衡量课堂高度的有效坐标轴。

五、增大课堂空间的密度

历史的包罗万象铸就了人类的世代延续, 文明的源远流长。但无奈于时间空间的限制, 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做到面面俱到, 所以要以最简洁的线条, 拉动最丰富的信息。

《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作为一堂复习课, 课堂小结必须要联系前面知识点以形成整体性、系统化。我在给出“中央与地方, 皇权与相权”两条主线后, 列表格由学生快速回答“从西周到清朝”的一系列朝代中的重要措施, 以考察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宏观架构能力。避免了“教师生硬炮制结论, 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的单通道式传统教学。

主题结构的明晰单纯所彰显的“简洁”, 在教学内容或实践活动中并非删繁就简, 相反, 是更高要求的超越, 教学线条所牵动的信息应该在教师额外的补充中———比如历史小故事———更加丰富充盈, 才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比较全面的认知和发展。有些趣意盎然的课堂时光无疑是学生终身难忘, 回味无穷的。如此枝繁叶茂的向荣课堂密而有序, 充实抵浮华。

历史作为民族的集体记忆, 向来都是生机勃勃的;而历史课堂教学, 作为集知识升迁、能力升级、情感升华于一体的有效载体, 必然是任重而道远的。但我相信, 在“呼唤生命张力课堂”的探索中, 在“动静兼修, 师生共赢”的理念下, 我们一定能走得更稳、更远、更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复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趋势初探[J].林区教学, 2008, 3 (132) :43.

[2]赵亚夫.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J].教育学报, 2007 (5) .

[3]聂乐元.论高中历史“引导—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3:25.

全球绿色政治的历史谱系 篇3

绿色政治的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一方面是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使然,另一方面与各种力量的推动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全球环境政治的发展是国际组织、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普通民众共同推动的结果。其中最关键的是各国政府。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是政府间合作平台,它提出的一切议程最终都要经过各国政府的确认和实施。非政府组织和其他各种行为体也是靠影响政府来实现自己的主张。一个国家的政府对环境政治抱什么态度取决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同时还取决于不同社会力量对执政党的影响程度。如果说社会主义思想从西欧传播到世界各国离不开共产党和社会党的贡献的话,那么绿色政治思想能够成为今天各国政府的共识,也同样离不开绿党的推动。

绿党的主张及其发展

绿党成为一种政治势力,并对国家政治议程产生重大影响是发源于西欧的。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西欧各国都相继成立了绿色政党(尽管名称有所不同)并参加各级选举。之后不久,大部分西欧绿党都获得足够的选票进入包括欧洲议会在内的各级议会。到90年代后半期,芬兰、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和德国绿党相继与其他左翼政党合作,组成全国性的红绿联合政府而成为执政党。其中德国绿党的政治实力最强,1983年,在与德国社民党联合组阁时,15名部长职务中绿党担任了3名,绿党领袖约施卡,菲舍尔还担任了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要职。此外,绿党还积极参与了欧洲一体化建设,成为欧盟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近几次欧洲议会选举中,绿党总体力量一直名列第三,仅次于欧洲人民党党团和社会党与民主党进步联盟党团。在欧盟委员会,也有绿党成员担任欧盟委员职务。

西欧各国绿党取得的政治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其他地区的绿色政治力量,他们纷纷效法西欧绿党的做法,成立了本国绿党并参加选举。为了加强各个绿党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体的力量和政策,绿党效仿社会党国际的做法,开始进行横向联合。1993年成立了欧洲绿党联盟。随后,在美洲、非洲和亚太地区都相继成立了地区性的绿党联盟组织,在此基础上,2001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同时成立了全球绿党协调和全球绿色网络两个组织。前者是各国绿党之间的政策协调性组织。后者的范围更广泛一些,既包括各国绿党,也包括非政党性质的绿色社会运动团体。目前,全球绿色网络联络着79个正式成员和7个观察员组织。其中非洲绿色网络19个成员,美洲绿党联盟11个成员,亚太绿色网络14个成员,欧洲绿党联盟35个成员。

绿党的生命力在于它提出的生态主义哲学观和一整套绿色政策主张。绿色哲学对以往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进行了批判,突出生态中心。从这哲学观出发,绿党提出了自己所要追求的绿色价值,包括生态优先、人权、基层民主和非暴力等内容。其中最能体现绿党创新的是它的生态优先价值。就是要以生态可承受能力为准绳,重新调整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放弃人口和经济的无限增长,减少人类生存对自然的压力。

根据这些理想和追求,绿党制定了自己的各项政策。在经济上,主张变革经济理性,根据社会实际需求而不是为赚钱组织生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废止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的指标,代之以更能准确测量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平等程度的指标。限制甚至废除商品广告;调整经济结构,淘汰浪费资源和高污染产业,发展清洁节能产业。通过行政、立法、税收、财政等手段严格限制环境污染。征收生态税,限制化学农药、转基因技术和各类催肥剂在农牧业生产中的使用;限制过度的经济(包括旅游区)开发,保护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在社会政策方面,主张减少工时增加就业;修改法律切实保护妇女、移民、同性恋者、妓女等社会弱者的权利。在对外政策上,主张裁军,废除核武器,反对战争。主张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援助,帮助其尽快脱贫,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开发。

这些思想和主张是以往传统政党所不曾关注的,它体现了时代的最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政治体系中的不足。

绿党与欧盟政治经济的绿化

绿党作为一种政治力量,至今仍然属于边缘性政党。过去曾一度上台执政的几个欧洲绿党目前也处于在野地位。但它对欧洲政治经济议程的影响却是深刻而长久的。正是由于绿党的推动,欧盟国家才成为全球环境政治和环境经济技术方面的领军者。

绿党通过参加各级选举的竞选活动来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这也是个对选民进行绿色思想教育和绿色知识普及的过程。在绿色政治高涨时期,绿党的一切活动都成为西方媒体的追踪热点和关注焦点。经过长期的反复宣传,绿色思想在欧盟国家选民中已经深深扎下了根,绿色成为一种时尚。绿党政治的第一个作用点是培育了欧洲的绿色选民。

选民的绿化,使得传统政党的选票越来越多地转向绿党。这一形势迫使传统政党不得不改变其排斥绿色政治的态度,转而将绿党提出的思想主张纳入自己的纲领。用当时流行的话说,偷走绿党的衣裳披在自己身上。

首先进行绿化的是左翼政党。德国社民党改革派代表人物拉方丹于1985年出版了《另一种进步》一书,提出要把“生态社会主义”作为社民党新的奋斗目标。从而引发了党内“生态优先派”和“增长优先派”之争。经数年讨论,社民党在1989年12月柏林特别代表大会上通过了生态目标优先的新党纲和红绿联盟新战略。拉方丹随后当选为社民党主席和总理候选人。正是依靠这一战略,社民党才在1998年德国大选中夺回了丢失16年的政权。在红绿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中,绿党倡导的新社会运动议题成为重要内容。英国工党因提出“第三条道路”理论而闻名于世,并依靠这一理论重新上台执政。但无论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还是工党理论家吉登斯,其思想体系中至少有一半内容都与绿党提出的主张类似。

欧洲右翼政党对绿色政治的排斥远胜于左翼政党。但面对中右翼选民对环保思想的接受,也不得不作出纲领调整。从1985年开始,英国保守党理论家沙利文和佩特森等人就纷纷发表文章,阐述环境转向的必要性,并奉劝撒切尔政府要尽早采取措施应对绿色政治挑战,因为未来争夺绿色选票将是决定左右翼胜负的关键。在党内改革派的呼吁下,保守党政府最终采取了行动,于1988

年成立了由撒切尔首相亲自担任主席的内阁环境委员会,并相继出台了《我们共同的遗产》环境纲领和《环境保护条例》等重要政策文件和法律。

德国社民党和英国保守党的绿化,只是西欧传统主流政党吸收绿色政治思想和主张的一个缩影,在西欧绝大多数国家,传统主流政党都经历了这样的转折过程。这是绿党政治的第二个作用点。

第三个作用点是推动了环境立法和环保制度建设。绿党进入各国议会和欧洲议会后,提出了大量的环境立法议案,其活动能量远远超过了他们占有议席数量的比例。一位欧盟委员会高级官员评论说,“在欧洲议会,我们从绿党那里听到的东西最多……在欧洲议会,他们是个小党团,但却是一个重要的小党团。”在上世纪80、90年代,绿党影响力较大的环境委员会是提出议案最多和立法工作量最大的委员会。绿党在环境立法方面的超常能量源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绿党成员非常善于利用各种立法程序和游说手段,采用了很多富有创意性的措施来推进环境立法。二是在西欧一些国家传统左翼和右翼政党势力相当,但又都无法构成单独执政所需多数席位。这样,与第三大党的结盟立场就成了决定哪个主流政党能上台执政的关键。比如在德国和法国,如果没有绿党的支持,社民党和社会党上台执政就非常困难。绿党正是利用这样的有利地位,迫使联盟伙伴作出较大的让步,在执政期间更多地关注绿党所提出的议题。三是上台执政的绿党大都担任了环境和公共健康安全方面的部长,他们利用掌握国家权力的机会大量推进了环境立法和相关制度建设。

目前欧盟国家制定了世界上最超前的环保战略,建立了最完善的环保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执行监督机构。在这些战略机制的推动下,欧盟国家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在国际舞台上,前德国外交部长菲舍尔所倡导的环境外交成为欧盟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都与绿党的长期努力分不开的。

全球绿色政治升温的背后

进入21世纪后,世界面临着能源短缺、粮食危机和气候灾害加剧的严峻挑战,这些问题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生存安全构成了威胁。在这一背景下,环境政治再次升温,世界政治主题和国际秩序格局特征正在围绕着资源环境问题而进行着重组。

从国际合作层面看,无论是G8、G20峰会,还是APEC这样的地区一体化机制,甚或是G2(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这样的双边机制,环境问题都是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从国内政治层面看,各主要大国目前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场围绕着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瓶颈而展开的发展模式调整。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应对被提升到战略高度,成为大国间争夺21世纪世界领导权的竞赛场。

日本于2002年颁布了《能源政策基本法》,2006年又出台了《新国家能源战略》文件。这些政策的总体目标是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自主化和高效能化,确保日本中长期能源供应安全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欧盟委员会于2008年11月13日出台了《能源安全和整体行动方案》。在当年12月布鲁塞尔欧盟领导人会议上,各国就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达成一致。提出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三个20%的中短期目标: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节能20%,使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从目前的7.4%提高到20%。到2050年,在整个欧盟内实现无碳发电。

美国一向被视为全球环境合作的绊脚石。小布什政府带头退出《京都议定书》,给全球气候变化合作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但随着奥巴马上台执政,美国政府也开始打出环境政治牌。如果说奥巴马政府执政半年多来有什么新的创意的话,那就是竭力推行“绿色新政”。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以微弱多数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提出要增加清洁能源投资,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目标和实施方案。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方案提出了到2020年要使美国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20%的具体目标。

在这场绿色政治的角逐中,中国同样提出了自己的议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经济发展模式变革。发展思路从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虽然只是顺序的改变,但却体现出是发展第一还是环保第一的重大战略转折。

这场全球性的“绿色革命”唱主角的是各国政府,但绿色政治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其背后仍然与绿党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国际舞台上率先挑起绿色竞赛的是欧盟国家。而欧盟国家的绿色政治经济优势源自于绿党的长期绿色改良。经过多年的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欧盟国家在环保和节能技术方面形成了相对竞争优势。这一优势使得欧盟成了全球环境政治和环境经济的领头羊。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的过程中,欧盟一直靠打环境牌来争夺世界领导权。这一战略的直接结果就是推动了国际环境合作的不断升级。在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环境合作体系中,欧盟国家始终是最积极的推动者。无论是臭氧层保护合作机制,还是气候变化合作机制,或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机制,欧盟国家都提出了最高的环境治理目标,并相应承担了最多的国际义务。如果没有欧盟国家的强烈要求和积极推动,国际环境合作日程将大打折扣。

“绿色代表未来”,这是绿党最先提出的口号。欧盟国家把这个口号变成了实际行动,掀起了绿色产业竞争。尤其是绿党上台执政时期,提出了征收燃油税,提高汽车能耗标准等一系列立法举措。这些措施使欧盟国家的汽车产业和能源产业形成了相对竞争优势,而美国的汽车产业开始衰落。直到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之后,美国才开始意识到,他们在环境政治方面所持立场不仅仅只是环境问题,而是一场全面的经济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竞争。意识到这一点的奥巴马总统不甘落后,他多次发表演说强调,“哪个国家如果能够在开发新能源方面领导世界,哪个国家就能领导21世纪的全球经济。美国能够成为这样的国家,美国必须成为这样的国家。”

全球绿色政治升温也是各国绿党和各种环保运动力量从国内推动的结果。全球80多个绿党和绿色团体通过参加本国的各级选举活动而将绿色思想主张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即便是在绿党力量受到异常压制的美国,总统选举中也出现了纳德尔和辛西亚·麦金妮等绿党总统候选人。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虽然是民主党人,但也成为一个非常积极的环境政治推动者。他因拍摄引起全球高度关注的环保电影《难以忽视的真相》以及为推动全球环保事业做出的巨大努力而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一道,共同获得了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在这些绿色力量的推动下,美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绿色政治土壤。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其他十多个州,州政府已经率先发起了本州范围的绿色革命,其标准和进程都高于奥巴马政府在联邦层次出台的政策。

在欧盟,各国绿党和欧洲绿党联盟对重大的环境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立场主张,并对本国政府、欧盟机构、八国集团峰会以及联合国等多边机制进行了大量的游说活动。比如当欧盟委员会提出三个20%目标一揽子政策方案时,欧洲绿党联盟对该方案没能提出减排30%的目标提出了批评,同时还对法德两国降低汽车排放标准进行了谴责。呼吁“欧盟领导人必须坚定立场,反对那些要使欧盟推卸责任,不去发挥应对气候变化领导作用的人”。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会议期间,全球绿党联盟发表声明,呼吁“工业国家必须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发挥领导作用,要承诺在1990年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减排至少30%,到2050年至少减排80%”。这些主张虽然不会被各国政府所直接接受,但它所营造的社会舆论气氛会对各国政府的政策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历史政治军事制度 篇4

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它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

决定并为之服务。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中国历史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向知识梳理

一、皇帝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

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历代王朝最高统治

者的专称。从秦始皇起,皇帝的特权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

明代,皇帝废除宰相制度直接统管政府,并建立庞大的宦官机构和厂卫制度,实行专制特务

统治,皇帝制度走向极端。

明末清初,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针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认为君主专制

是“天下之大害”。

在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以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体代替君主

专制政体。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制度。1912年,随着辛

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建立,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

二、中央官制

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三公以下设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

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首创,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了三省的职权。

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

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

宋太祖将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总揽中央行政权力。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

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

相的财政权。

元世祖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健全了中央统治机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另外,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下令以后不许再设丞相这一职务。从制度上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三省制度结束后,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

大臣会议。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

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衙门,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

宜的中央机构,地位高于六部,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1901年按《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三、军事制度

隋朝沿袭南北朝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隋文帝时把军人户籍编人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

再实行军民异籍,使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了军府的数量。武则天时,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

民得不到土地,府兵制难以维持,加上军队中士兵的逃亡和府兵社会地位的下降,到唐玄宗

时,府兵制度崩攒。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

食,免征赋役。天宝年间,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形成军阀割据势力。

北宋有禁军与地方军之分。禁军是国家的正规军,各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都选人禁军。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以达到“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目的。所有禁军要定

期换防,而统兵的将领并不随军调动,以防止武将专权。为集中军权,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

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又设立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直接指挥军队;而统领军队的将

帅无调兵之权,使其互相牵制。

明太祖仿照宋朝的枢密院制度,将大都督府改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五军都

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约。遇有战事,兵部奉旨调兵,由皇帝临时任命将领、总兵统帅军队作战。

四、选官制度

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

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 为依据,注重乡里

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后期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世家地主因此而发

展起来。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

举制形成;

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

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

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

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

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 5年,清政府废

除了科举制度。

五、法律制度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了“以法为本”和“法不阿贵”的治国思想。这对打击奴隶主

贵族特权是有积极意义的。

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治国依据,实行法治。秦始皇参照六国法令,制定并颁行察律。秦律对

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很有影响。《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成熟、最完备的封建法

典;是中华法律文化的优秀代表。朋太祖时制定了(大明律》,增加了经济立法,主张按其罪

行轻重量刑。

六、地方行政制度

西周开始实施分封制。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民,分别授予王室、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

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战国时期,商鞅“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在地方普遍推广,分封制被废除,奠定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

西汉初年的地方统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通过汉武帝的“推恩令“”附益之法”,“郡国并行”之制

名存实亡,地方行政制度复归为郡县制;

东汉的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

金建立后,为加强统治力量,阿骨打推行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制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

方行政组织,平时生产,战时出征,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它对金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

用。辽统治者实行蕃汉分治制度,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

任,沿用唐以来的官制,统治汉人和渤海人,权利不及北面官大;北面官均由契丹人担任,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蕃汉分治制度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有

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瑚,后来发展成为地方行政

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宣

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

与琉球(今台湾)。

明朝实行僧官制度,对西藏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各级僧官也由朝廷任免,法王实际上是最

高的僧官。清朝确立了对西藏宗教领袖**和班掸的册封制度及其继承人灵童“转世”的金瓶

掣签制度,同时确立了驻藏大臣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

清时期,我国对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政策。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设立宣慰

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土司首领

必须忠于朝廷,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明初西南地区的两个宣慰司叛乱,明朝派兵平定后,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后设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清朝在平定“三藩

之乱”后,大规模地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土司制度随之逐渐消亡。

易混概念辨析

●分封制与郡县制 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在周朝以分封制为主,从秦朝统一

全国起,以郡县制为主,也有分封制存在。在西汉和西晋两种制度并存,明朝也实行过分封

制,但与先秦的分封制不完全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地方与中央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

力的大小。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他们虽然对上承担一定的义

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

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由君主任命,可以随时撤换或

调动,郡、县两级政府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郡、县两级的官员

按能力选任,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联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

残余。

●府兵制与募兵制 都是重要的兵制。从南北朝到唐朝后期,我国主要实行府兵制;唐玄宗起募兵制是我国的主要兵制。两者的主要区别:一是士兵职业的性质。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与农业紧密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农闲受军事训练,轮番宿卫京师,战时应征作战并自备武器、粮食等,军费由农民负担。战事结束,解甲归田。募兵制下的士兵应国家招募当兵,当兵是他们的一种职业,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他们由国家供给衣食,免征赋役。二是兵将关系。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募兵制下,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此极有关系。

●猛安谋克制与八旗制度 都是女真人兵农合一韵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都对各自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猛安谋克制由金朝皇帝阿骨打所创立。猛安谋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八旗制度由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所创。八旗是清代军事力量的核心。

●君主专制(或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是指决策的方式,中央集权是指一种政治体制,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大事由其人独断。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长官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阶段性特征扫描 从周朝起,我国就重视国家的制度建设。这一时期,我国确立了包括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官制在内的“周礼”体系。战国的变法运动,破坏了贵族等级社会,确定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君主集权制、官僚制、郡县制等纷纷出现,对此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朝确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政体,郡县制在全国范围推广。西汉王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同时通过刺史制度的设立,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力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大鼎盛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许多制度,表现出承先启后的过渡性。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继秦汉以后又一次大的发展时期,其确立的基本框架,一直影响到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提高了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地方机构的改革,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科举制的建立,扩大了地主阶级政权的基础。北宋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以集中军权和地尤权力为突破口,进行全面的制度建设。元朝对地方和边疆的有效统治,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疆域。明朝继承并革新了宋元的统治方式。朱元璋进行了大规模的立法创制,中国自秦汉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强化。清朝建立以后,以皇权的强化为前提,在制度上解决了困扰历代王朝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一些问题。

规律性知识拓展

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根源、发展趋势及其作用 发展趋势: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不断地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在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三是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

产生根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历史根源,理论上来源于法家思想,实践上是封建国家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分散的自然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以保证小农经济生产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

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生产力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就得到了巩固。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 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消极影响:①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箝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③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概括地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在中国迈向近代社会进程中的历史危害尤为严重。评价这一历史现象时,应该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辩证地分析和探讨,不能一概而论,从而对君主专制制度作出科学地全面地认识和评价。

二、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产生的社会原因:科举制度的开创,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的产物。南北朝时期的土族制度,只是按照门第高低分配权力,不能满足数量众多的出身低微的地主的要求。同时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尤其是均田制实行后,中小地主势力增长,非常渴望进入统治阶层。隋唐时期,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科举制。农家子弟生活贫困,能读书应试者可谓凤毛麟角,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绝大多数是庶族地主。因此,科举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积极意义: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矛盾,扩大统治阶级的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消极影响: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其弊端的出现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强化的产物,并非考试制度本身。

高中政治和历史答题技巧 篇5

1.选择题的做法(1)选择题的构成

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 , 高考政治尤其是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选择题 , 从类型上看大多以“组题”的形式出现 , 即一个材料设计多个试题 , 最多可达到 5 个试题;从形式上看有两部分构成:题干、题肢;从内容上看有三部分构成:立意、情景、问题设置。(2)具体做法 ①抓住立意。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 , 即一个中心思想。因而 , 看到试题后 , 认真阅读 , 并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 , 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然后 , 再看题肢的设问 , 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当然 , 对于简单的试题来讲 , 读完也就应该做完。

②找关键词。一般来说。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 , 如“范围关键词”: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内容关键词”:措施是„„、制度是„„等。“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 " „•、体现„„等。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 , 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③排查误项。高考试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 , 甚至有些题肢的设置一时难以理解 , 在这种情况下 , 最好用排查法 , 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 , 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④不得已 , 猜。对于实在拿不准的题目 , 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 , 可用猜测法。如果此题大多数人都不会 , 每一个人都有猜测得分的机遇。先用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 , 如果能排除两个 , 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正确答案 , 再随意选其中一项 , 这就意味着你答对的概率为 50%, 如果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这 50% 的得分机遇。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四个选项中随便选一个 , 得分的机遇率仍有 2596, 若每名考生对自己不能肯定答对的题目都猜一下 , 那么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 , 考试对所有的考生仍是公平的。2.非选择题解题的思路及步骤(1)非选择题的构成

高考政治单科卷非选择题一般包括简答、辨析、论述三类;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非选择题总称为问答题;部分省市试卷还包括分析说明题、研究性学习试题等。(2)具体做法

①认真读题 , 弄清题意 , 明确中心及分论点 , 确定论据在读题时 , 先要抓住试题提供的解题要求和条件 , 必须明确 , 答案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 而是从试题的文字中分析出来的。其次要明确中心 , 只有围绕中心答题 , 才能与题意的口径相符。再次将中心论点按题意分成几个有机联系的分论点。最后要确定用来分析说明中心论点或是分论点的根据 , 包括政策根据、事实根据和数字根据。这是解题的钥匙。②归类对号 , 落实课、节、框

试题虽然千变万化 , 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 , 必须判明答题要用教材哪些章、节、框的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范围 , 然后胸有成竹 , 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③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先归纳题目观点 , 表明自己的态度。

第二步:讲清有关的理论观点 , 即讲清分析说明问题的理论依据。

第三步:运用概念、原理、观点分析问题。这是答案的主体 , 理论联系实际 , 分析阐明问题的能力在这一步得到体现。这一寸步的层次由理论依据的层次而定。要遵循由远及近, 由表及里。由共性到个性 , 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 ,层层剖析。

第四步:联系重大时事。主要是联系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联系一年来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时事加以说明 , 主要是指党代会、人代会通过的决议 , 重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等。第五步:用事实证明(包括史实、事实、数据等等)。答题不仅要有理 , 而且要有据。新教材特别注重由基本事实引出基本观点。不论是正面论述还是驳斥题都要用“事实(实践)证明”。“事实证明”往往和作用、意义、结论紧密相连。

第六步:反面论证。在正面论述之后 , 一般还应联系反面观点 , 指出观点的错误所在 , 以加深对正面的理解。这一步通常用“如果说„„”“假如„„”这样的句式来展开。

第七步:表明态度或简述自己的认识体会。在论述题答案中这一步是不可少的。在教材中多处可以看到在阐述了一个观点后对青年学生(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表态既要联系实际 ,又要扣紧题意 , 不要空喊口号。④答案规范化

答题时一定要使用教材书面用语 , 而不能使用自己创造的语言、概念及社会、家庭流行的俗语。只有教材书面用语 , 才能做到表述规范、准确、科学、简洁 , 才能和阅卷老师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形成共识、减少误解。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指导

总体概述

成绩的取得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抓书本知识,二抓解题策略即应试能力。

1、是细心审题:

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必须先看清时间、限定词和求答项,尤其是在关键词上不能犯低级错误

2、是规范答题:

格式规范:不同题型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如果格式一错就可能全盘皆输,如评论式的问答题就要注意三要素,比较式问答题要先答比较项再展开具体内容。

语言规范:也就是语言表达要用学科语言,我们应尽可能用书本语言去答题。要点表述规范:一是强调答案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只抓了要点而丢了得分点;二是表述必须条理化,不能杂乱无章,不知所云。

3、是迁移知识:

这种迁移能力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很多学生看到一个题目往往不联系书本知识,不知道用书本语言来表达,结果造成不能得分。我们要重视知识的迁移:

(1)、做选择题时,不少题目在确定选项时很难判断,但如果结合书本知识的相关内容就很容易判断;(2)、做材料题时,有的材料很难理解,只要联系书本相关知识就会迎刃而解,看到问题中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就必须回归书本找答案。

(3)、做问答题时,这点更重要,遇到比较灵活的题目也是最容易丢分的地方,做这类题目时,要求学生先必须学会解剖题目,理解题意,不能云里雾里,然后在脑子中过滤这段时期的有关内容,从中挑出题目需要的内容组合答案,如果能养成习惯的话,解答这样的问答题就很简单了。

4、是掌握技巧:

(1)、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主要是讲选择题时一般至少用两种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开阔思路,训练发散思维。

(2)、抓住一般规律,切忌满天撒网。例如,比较改革运动一般都是要从背景、目的、性质、内容、结果、影响等方面去找比较项,同时注意抓住参照项来思考。

(3)、不同题型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如材料式选择题,所选答案就要注意全面、准确的反映材料原则。程度式选择题就要学会推理,如根本原因就是原因的原因。再如材料分析题,方法很多,但至少要养成一个习惯:先看问题,带着问题抓有效信息,并且将找到的信息予以标注,然后再组织答案。

分例解说

一、关于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一、高考历史选择题常见类型简介

根据近几年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和常考题型,选择题的题型主要分七类:

1.排列选择题(组合选择题)

近几年排列选择题的排列一般分三种:(1)按某一类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列。(2)按历史地理知识的排列。(3)按因果关系顺序排列。

例如: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2004年江苏高考题)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这类选择题考查的角度主要有两种情况:(1)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形式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在考查原因时常用的概念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内因、外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思想原因等。(2)由原因推断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形式为题干是因,备选项是果。

例如: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2004年广东高考题)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动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3.程度型选择题

程度型选择题中的四个备选项有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题干要求的标准,但这些备选择的内容与题干要求的标准之间,“不同于一般选择题的正、误关系”,而是一种“质、量关系,或者说是程度关系”。这种题型的题干往往设置一个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如“主要”、“重要”或者“最主要”、“最重大”等等,其考查往往侧重于因果关系,考查范围往往注重于历史结论。

例如:五四爱国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主要原因在于其成员:(2004年广东题)

A.对文学革命的理解不同 B.对中国传统礼教的认识不同

C.对科学与民主观念的宣传方式不同 D.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同

4.材料型选择题

材料型选择题中引用的材料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文字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历史文献、考古报告、文学作品等;另一类是图表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各种地图、图画、照片、统计图表等。

例如: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2004年广东)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5.否定型选择题

否定型选择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征,就是在题干中往往用“不正确”、“错误”等否定式的词语予以提示。

例如: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004年广东高考题)

A.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 B.拉美人民受启蒙学说影响,民主意识增长

C.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西班牙、葡萄牙不断衰落

D.美国的独立鼓舞人民的斗志

6.比较型选择题

比较型选择题考查分析、比较历史的能力,其特点是在题干中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几个相同点及不同点,其表述一般都是教材中没有叙述过的新的结论,要求应试者通过比较后选出正确答案。

例如:以下关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表述,正确的是:(2004江苏高考题)

A.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B.总部都设在美国

C.都曾经受到大国操纵 D.都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7.填空式选择题(单纯识记题)

填空型选择题,其特点是题干表述不完整,用选项补充完整,其实是填空题的变形。这类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否准确。

例如: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2004年广东高考题)

A.明州 B.扬州 C.泉州 D.广州

二、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

1、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审题

一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二认真审题,对选择题尤其关键。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领会题意和要求。在此前提下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正确解读命题用语;

第二,妙用解题技巧。

三、审题的钥匙——正确解读“命题用语”(1)明确题目结构,注意题干中的各要素。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搞清时空范围。

(2)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3)注意题干中叙述的转义

(4)注意题干中的特殊要求,如“不正确”、“不包括”、“无关”、“都属于”、“共同点”、“相同之处”等。

(5)注意区别题目中的比较固定的各种用语

近几年的历史高考,由于强调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所以试题中要求学生回答历史事件的过程、内容即回答“是什么?”的相对减少,而要求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现象产生的背景要素(含原因、条件等),即回答“为什么?”以及“如何评价?”(含性质、特征、作用、影响等)的试题则大量增加,这种命题特点不仅体现在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上,还突出表现在选择题上。

二、关于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

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

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通过浏览材料,尽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这样就能迅速调动所学知识点,从而使解题明确方向,集中思维,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

2、分析问题、细读材料(很重要的环节)

在明确材料的主题后,接下来应该认真分析命题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设问句中的关键字、词,明确作者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再根据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材料,力争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题思路。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因此这时应根据仔细阅读材料后的思路,再次结合问题到材料中去寻找信息,把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写在草稿纸上备用。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出来,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4、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浏览一遍材料及其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提纲是否正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动笔答题了。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依据提纲,一气呵成,言简意赅,击中要害,不可罗里罗嗦,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①根据材料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②根据以上材料,比较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目的有何区别。

③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上述政策进行客观的评价。

步骤分析

第一步:浏览材料、明确主题。

从材料中的“永乐二年”、“顺治元年”等有关时间和内容的表述,可以看出,本题所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的海外政策”——这就是本道题的主题。这时,应该马上从脑海里调出有关这一主题的相关知识,如郑和下西洋、华侨开发南洋、戚继光抗击倭寇、葡萄牙占据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沙俄的斗争、鸦片走私和禁烟运动等知识点和“闭关锁国”这一外交政策,从而为进一步阅读材料打下基础。

第二步:分析问题、细读材料。

显然,本题是要求比较明清两个时期海外贸易政策的异同点,并归纳出其历史影响。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的阅读材料,明白每段材料的具体意思,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比如材料二的摘引“台湾”就很重要,它隐含着当时清政府制定政策时的心态和目的,即“害怕反清势力的增长,维护满清的长久统治。”

第三步: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先带着问题到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如第①问,材料一的“禁民下海”,材料二的“不许下水”、“不许越界”,材料三的“内外隔”等;第②问,材料一的“因以为寇”,材料三的“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等,就是本题重要的材料信息。

再根据材料意思和所学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第①问的“相似之处”很好概括,就是“禁海”;第②问的“不同”,应具体从材料中的意思出发,结合所学,得出“海患”、“固统”这一关键区别。第③问,应该从对外贸易的角度去理解其历史影响。

这样,已经初步形成本题的答题提纲。

第四步: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根据上述提纲,在试卷上写出自己的答案。注意要用简洁规范的语言文字进行恰当的概括说明,不要照抄材料或简单翻译材料,避免“泛泛而谈”,要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①都不允许民间船只出海,禁止海外贸易。

②明朝是为了防止居民与外敌联系,形成海患;清朝是为了防止居民与沿海反清势力联系,威胁其统治。

③明清的海禁政策,不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导致中国近代贫穷挨打的重要原因。

解答材料解析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解答材料题一定得紧扣材料,上述四个步骤始终没有离开材料,其中关键步骤应该放在第二、三步上,这两个步骤做好了,动笔书写答案应该是非常迅速、非常准确的。而考生们恰恰容易忽视这两个环节,不少考生害怕时间不济,往往是材料都没有读完,意思也没有完全明白,就匆匆下笔,结果是离题千里,答非所问,命中率低下。因此解答材料题(包括问答题),一定要养成“明题意、列提纲”的良好审题习惯。

2、下笔作答时,应该根据材料的语言环境和提取的有效信息,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不可把教材中的表述、老师授课的讲述和材料中的原话照搬照抄,同时做到语言精炼、流畅,书写清晰、规范。

由此可见,解答材料题是有其特殊规律和方法的,考生们如果能很好的落实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四步法”,一定会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三、关于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一、问答题的种类

问答题按照题的性质和要求,可分为叙述、综合、分析、比较、评述、材料式问答题等不同种类。

1.叙述题: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活动的原因(或背景)、经过、意义(或性质、影响、作用、评价)按一定顺序直接叙述出来。

2.综合题:将分散在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系统归纳,贯穿融会,进行表述,并得出适当结论。难度较大。

3.分析题: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现象或内容分解成几个方面:背景、原因、性质、特点、结果、意义、作用、经验教训等,揭示其本质并得出结论。如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启示等等。

4.比较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可比点加以比较,求同析异,以加深对历史事件本质的理解。这是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常用方法。

5.评述题:先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人物的活动,给以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评价历史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地评述。可先叙后评或边述边评,夹叙夹议。

6.材料式问答题:即材料解析题(含图表、图片)和问答题的融合,从形式上看它由两部内容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近几年高考主观试题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种形式。

二、问答题的结构及其作用

1.问答题的结构。任何一道题意明确、表述完整的问题都有四项基本构题成分,即: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

2.问答题结构的作用。

(1)提示项: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题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

(2)限定项:指定解答的已知条件,例如:时间、空间、史实、观点、引语等。

(3)中心项:规定解答所依据的内容。中心项千变万化,无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人物、国际关系等各种知识领域。中心项是构题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项都从属于中心项。

(4)求答项:指定解答的“未知”项目。常见的求答词语有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特点、意义、影响、相同点、不同点等。还有“哪些”、“如何”、“什么”、“怎样”、“为什么”等,既是求答词,又是提示词。这四项结构共存于题目之中,它们出现的次数不一,先后位置多变。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统一,共同发挥考查能力的作用。

三、解问答题的读、审、答

1、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多读,领会材料题意。

2、审题是解答问答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许多考生答题情况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知识和思维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审明题意和抓住思路,答题乱了套,甚至答非所问,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也起不了作用,如何审好题应注意以下几点:考生临试审题是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在短时间内综合、灵活的运用。考生能不能很快了解题目要问什么,要你回答什么,能不能对试题进行深入地发掘,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处理能力。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审要求。审题首先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要学会分析试题的结构成分。一道完整的、题意明确的历史问答题在一般情况下由提示语、限定语、主干语(也叫中心项)、答项语四种成分构成。分析清楚试题的结构成分,就可完整准确把握题意。

第二,深入发掘题意,突破重点难点。

第三,审题型。审题时还应判定该题属于何种题型。如前所述,历史问答题大致分为叙述题、综合题、分析题、比较题、评述题、材料式问答题五种题型。不同类型的试题,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答题形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判定题型对加强答题的针对性是有帮助的。另外,一道试题如有几问,那就要注意这几问是否属于同一题型。因为一道有几问的试题,不同问属于不同题型的情况并不鲜见。

第四,审求答重点。试题的问法,提问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题的重点也就不同。确定答题的重点,有利于详略得当地组织材料,科学分配答题时间。

3、答案规范化。

第一,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是解答问题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或观点。史论结合,就是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评价或结论,做到材料(史实)和观点相统一。叙述史实是答题的基础,好比“画龙”;简要的分析、评论是答题的灵魂(即考生的立场和政治方向),犹如“点晴”。答题既要反对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对缺乏史实的泛泛空论。

第二,叙事有序,论证有力:历史问答题各种类型题虽然各有其特征和能力考查的侧重点,但解答时都离不开史实的叙述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论、论证。叙述史实要有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逻辑顺序,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分析史实,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论证某种观点正确与否,要抓住要点、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论证有力。

第三,详略得当,要点全面:试题要求的重点,应该多写详答,将各要点,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点部分就须少写略答,以繁中求简,杂中取精。这就是要答题“要点化”。当试题涉及到很多时,答案的每个要点就要简明扼要;试题要求的内容较少,答案则应相对比较详细具体。

第四,文字准确,条理清楚:有些考生答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不会概括,罗罗嗦嗦写了一大篇,不得要领,看不懂他究竟说什么。有些考生采用“多答战术”,不管与题意有关无关,让阅卷老师去“拣破烂儿”。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达上应力求文字准确、简炼。这就要学会提炼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编写形式上,要根据题意和答案内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个要点前面必须有数码序号,做到“段落化、要点化、条理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教师面试问题历史政治类 篇6

素质, 合格, 招聘条件, 和我, 理由

1、我校教师招聘的公告已经明确规定:凡是应届毕业生必须是重点师范大学就读。而你所读的是一所普通的本科师范院校,这与我们的招聘条件不太吻合。对此,你能否给我们一些可以放心录用你的理由?

2、据我所知,今天和我校一起过来招聘教师的,还有来自东莞的东华中学。我也了解到东华中学的福利很好,待遇也很高,而你为什么不选择东华中学,而选择湛江七中呢?

3、作为一名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经验是必然的,那么你将怎么样在一定的时间内弥补这一缺陷呢?

4、你认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他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5、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面。假如,有一天在你走进教室,去上课的时候,看到某位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关于你的漫画,同时下面的其他同学也议论纷纷,都说:“真像咱们的历史(政治)老师啊”。对此,你打算怎么处理?

6、假如在你的课堂上,发现某位学生在做其他学科的作业,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能够很体面地制止这位学生的行为,你将会采取什么手法来加以处理?

7、很多学生都讨厌上历史(政治)课,因为他们觉得这些课程很乏味,很枯燥。你有什么好的方子来改善这种局面?

8、班上的学生想到湖光岩去玩,作为班主任你怎样来帮助学生筹备这项活动?

9、作为一个历史师范生,想必在你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许多风云人物的。你能不能举出一个让你崇拜的历史人物?你为什么会崇拜他(她)呢?

10、目前在教育界中,主张在中学课堂中采取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呼声很高,反应也很激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11、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对于这句话,你又是怎样理解的?

12、“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看法?

13、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做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从上述这句话,你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

14、当前社会上流行着这样的一种说法:“教师奴隶化,伏鞍苦挣扎;学生祖宗化,做错不惩罚”,对于上述这种社会现象,请你以一个教师的角色来谈谈你的看法。

15、目前,由于中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很大,导致了他们情绪也极为不稳定。作为班主任,你怎么来引导学生走出这种困境呢?

16、一个好的班集体如同一位优秀教师一样,对全班学生起着特殊的教育作用。你能谈谈如何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吗?

17、你认为什么样的学校才算得上是一流的学校?

18、升学率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学校都在想方设法来提高升学率。从教育的最终目标来看,你认为这种做法有什么可取之处?它的弊端又在那?

1、新课改与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

2、为什么学生会偏科?

学生偏科有很多因素,Langzi认为兴趣、态度是最主要的。你有心去学一门功课,无论周围有什么影响你,你都可以坚持下去。兴趣也是主要的,但只有你有这个心去学习,不管你是否喜欢这门功课,你都会变得比以前更加感兴趣。老师也只能叫你如何去学,即使他教

得不好,但只有你有心,还是回学好的。

3、做好一个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

首先、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我认为一个好教师还要乐业,这一点也很重要。其次,健康尤其是心理和精神健康、再有就是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学生满意,喜欢听!

Langzi个人认为师德、人品及个人的修养。良好的表达能力及为人处事能力;爱心与责任心。

4、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

同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要因材施教。Langzi很赞同,因为学生是人,作为个体,都有其特殊性。老师要想教好学生,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要注意方法,好的方法和得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如孔子也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

5、学生记忆有什么特点,学科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动机的诱发——培养记忆能力的基础

二、兴趣的培养——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

三、方法的指导——提高记忆能力的关键。

6、你认为一种科学的备课方法是什么?平时你是怎样备课的?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备出一份好的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也能使教师教学更有底气,甚至变得胸有成竹。同时,好的教案设计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效率等多个方面,最终对整个课堂课的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Langzi认为无论是哪门学科,教师真正要备好一堂课,就必须脚踏实地,并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地研究和设计。

1、“研读”是备课的必要前提;

2、“博学”是备课的重要基础;

3、“细致”是备课的基本要求、4、“创新”是备课的成功亮点

7、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

本句话源于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是其衍生出的众多“伟辞”中最为著名的一句。Langzi认为,原来是陈老先生的一句勉励之语(可能勉励后人,也或是勉励老先生自己),陈老先生当初写这句话时,断然不会想到在多年以后的今天会引出如此多的讨论吧!

8、你怎样认识集体备课制,它有优势吗?

优点:防止老师偷懒,提高教师教学主动性。减少教师个人的一些违规举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亲密老师之间的同事关系,有利于互相提高水平。

9、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你倾向那一种看法,若两者都不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艺术,Langzi觉得任何一门事物都是艺术 艺术来原于生活,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

10、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从发展性教育的角度出发,好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⑴基础目标 指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

⑵提高目标 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发展。主体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主体性强的学生不仅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⑶体验目标 好的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和愉悦。

2、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好的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征:⑴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

⑵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⑶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

⑷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

3、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主动地学习

现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4、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较强的教学能力也是好的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在:⑴课堂驾驭能力

⑵实践操作能力

⑶语言表达能力

11、现在常常提的“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你怎样理解?

学生是一个民族传承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继续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很简单地打个比方,如果一颗正在茁壮成长的大树,突然之间,中间断了一节,您说会怎么样?以学生为本,其实说的就是传承,接力棒需要有人接的,如果只有第一个,而没有第二个,那会是怎么样?

12、你平常看的教育教学类的书籍和杂志有那些?

(主观见解)

13、你最尊敬的教育家是谁,为什么?

(主观见解)

14、你最赞赏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主观见解)

问题:为什么要选择当山区教师?

回答:原因有以下几点

1、山区也需要教育。孩子都是祖国的希望,而山区的孩子们更是大山能够崛起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家强,西部富则国家富。所以,我愿意为祖国山区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2、我人生理想的实现。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三大乐事之一,那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的希望就是能教育所有渴望学习,热爱学习的孩子们。所以,不管他们是在大都市还是在小山村,我都愿意用自己的学识和爱心,点亮他们前进的明灯。

3、个人喜好。山区的生活条件是很艰苦,但同时那里却有都市所没有的清新的环境和纯净的民风。在山区我可以静下心来,不考虑俗世名利,涤净心扉,踏实教学。

教师面试问题

(一)班主任

1、您作为班主任,将如何组织与培养班集体

2、激励与批评都是一种教育手段,您倾向于用那一种方式

3、主题班会有那些类型,你怎样组织班会

4、请你描述青春期男女学生的心理特点

5、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怎样一种家校合作方式比较好

6、请讲述一件最能让你感动的师生情景

7、如何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

8、学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形象有那些

9、何谓“班级文化”,怎样营造?

10、班主任有多种类型:警察式、妈妈式、民主式,你认为那一种类型教师更有利于学生教育

11、“在集体中进行教育”是谁的教育思想,怎样贯彻

12、“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观点你赞同吗?

13、什么是“班级文化”,你是班主任的话,你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14、许多学校为什么强调学生穿校服,除了整齐外,还有别的意义吗

15、你最欣赏的班主任是那一种类型

(二)教学

1、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

2、你最尊敬的教育家是谁,为什么?

3、你最赞赏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4、为什么学生会偏科?

5、做好一个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

6、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

7、学生记忆有什么特点,学科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8、你认为一种科学的备课方法是什么?平时你是怎样备课的?

9、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

10、你这样认识集体备课制,它有优势吗?

11、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你倾向那一种看法,若两者都不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12、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3、现在常常提的“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你怎样理解?

初中历史课程与我国古代政治文明 篇7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可以说是一种视角、一种串联教材部分内容的方法, 这一角度来看, 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这个话题提出来, 并不是需要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 而是希望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热情, 要培养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学生需要了解我国政治制度从古到今的发展演变过程、认识不同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不同政治制度给我国发展和文明进程带来的影响。因此,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内容, 必须进行精细地梳理和选择。

一、解读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纵观人类的文明史, 在几千年中人类经过确立、改革不断对政治制度进行完善, 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过程中, 既包括了人民群众揭竿而起的抗争, 还包括统治者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一旦我们对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和人物、政治制度进行深入的了解, 进一步进行科学的解释和评价, 便能体会到从人治到法治、专制到民主, 是一个艰难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古代政治制度文明的演变发展包涵了相当广泛的内容。但是因为历史课程自身的基础性、普及性以还有发展性三大特点, 历史课程应该占据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必修的课程地位, 应该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过去的中学历史课程, 对于知识点的传授过于注重, 课程结构太体系化、专业化, 课程设置太过“偏”、“难”、“繁”、“旧”, 历史知识体系划分为“经济”、“文化”、“政治”三大部分, 其中政治文明的核心是阶级斗争。

二、教材中对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内容筛选

在初中历史学科的完整教学过程中, 涉及到了诸多我国古代的政治文明史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的就有如下几点:

(1) 西周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社会制度, 在“分封制”下, 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 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 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 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学生应当理解分封制的内容与含义, 同时对分封制产生的影响进行适当了解。

(2)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包括建立县制、重农抑商、土地制度改革、强化法制等内容, 其中的整治措施包括了励军功, 实行二十等爵制、改革户籍制度, 实行连做法等等。通过若干有效措施提升了秦国的地位。

(3) 秦兼并六国之后, 秦始皇着力加强中央集权, 推行三公九卿制, 设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等职;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制定颁布了《秦律》。通过集权的手段稳定了其统治。

(4)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史实汉武帝时, 西汉王朝进入全盛时期, 社会经济繁荣, 为推行和巩固大一统准备了物质基础;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为推行和巩固大一统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具体的整治措施包括了改革仕进, 建立了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推恩削藩等。通过前几代皇帝执政的经验教训, “兴建功业”, 合理适时地调整了统治政策, 西汉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 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5)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设科考试用以选拔官吏的制度。通称科举制。始创于隋, 形成于唐, 延续至清末, 存在了1300多年, 隋炀帝时, 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学业优敏即明经科, 文才秀美即进士科。唐循隋制, 仍行科举取士制。于进士科外, 增设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常设科目。科举制度的建立与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对于人才培养的一次创举。

其他类似的关于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教学内容还包括贞观之治的内容与意义、忽必烈建立元朝时采用的政治制度、明清两朝为加强封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等等。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总结和归纳, 不难发现, 实际上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经济、综合国力等等社会因素的变化过程。

三、我国古代政治文明内容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学生的年龄结构与心理成熟程度导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恰当, 合适的教学方法。本章中提出了启发式教学与情境教学两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1. 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秦始皇中央集权知识点的教学中, 如果在新课开始时就抛出“什么是中央集权”这样的问题, 很难让学生接受该概念。固有的实践经验与知识结构不足以让学生理解“中央集权”的具体含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这个问题可以用于抛砖引玉, 无法解决的难题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后, 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作为“脚手架”:官僚机构的制定是中央集权的一大特点, 那么秦朝管理机构是如何设置的?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 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教学材料, 学习地方郡县制、中央三公制等机构的具体设置。此后, 继续引导学生回答郡县长官:三公是由谁任命的?具体的职权是什么?进而总结出“由中央任免郡县长官, 由皇帝任免三公, 虽然各司其职, 但实际上是听命于皇帝”的结论。至此, “中央集权”的具体含义就显得呼之欲出了。

纵观世界历史, 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产生或者消亡都存在自身原因, 可以说, 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大多存在着优势与不足, 为了尽可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教师可以继续启发学生分析不同政治制度间的区别与共同点, 以便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

在进一步探索、启发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按照启发式教学方法中的技巧, 再次设置“障碍”, 课堂教学中, 可以安排学生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 尝试分析择郡县而弃分封的具体原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会逐渐认识到郡县制更加利于全力收归。通过上述分析, 结合秦政府的组织结构图, 学生们就可以解释“中央集权”的含义与意义了。

启发式教学的要点在于先设疑, 后思考, 教师可以将问题分解为具备逻辑联系、契合学生心理、关系逐层递进的小问题, 抛出问题, 启发思考, 最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的好奇心也保证了他们易于提出问题, 诸如“政府组织中的九卿具备哪些权利”、“三公之中的承相地位是不是最高”的等等问题, 可能这些问题并不重要, 但是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的投入程度, 能够体现出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优势所在。

2. 情景教学方法

三省六部制是始于隋朝、并且在唐朝快速发展的一种旨在有效加强皇权的政治管理制度。教材中重点陈述三省的不同职责范围, 同时也对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 图片资料中显示了三省六部之间的具体关系。通过阅读教材, 学生可以基本理解、掌握三省六部这一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但是这种单纯阅读的学习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激发思维的火花, 同时, 这种死板的教学也难以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这个问题中, 如果沿用上述递进提问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则可能出现问题梯度小, 需要思考的信息不足的情况。这时, 就有必要引入具体情境, 进行情景教学了。

为了建立恰当的情景, 教师可以提问:“如果唐朝初年时, 某地区因自然灾害导致农民颗粒无收, 地方官必须向朝廷申请免除赋税, 中央处理这一事件的具体流程应当是什么样的?”且不考虑问题的真实性, 或者问题与史实是否相符, 利用创设情境的办法教学是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同时, 这个问题中包含的情景具备很高的可操作性。

结合教材中的文字陈述以及三省六部制的具体图例, 学生们可以尝试按照现有的理解给出合理的处理程序。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注意到了门下三省、中书、尚书三者协同才能完成整个审议、决策、落实的处理过程, 则可以说明学生已经比较透彻的理解了三省六部在处理政务时扮演的重要角色。

结语

通过文章中的论述与分析, 不难看出,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是遵循一定规律而且具有内在联系的。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 任课教师应当采取恰当的方法, 尽可能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问题。

摘要:本文从新课程改革出发, 解读了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同时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与筛选。文章的最后, 作者对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在这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举例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政治,制度,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同,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信息渗透[J], 教育教学交流, 2010.6

[2]汪小慧,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J], 新课程, 2010.2

历史变革中的政治概念 篇8

关键词:马基雅维里;国家(state);共和国;君主国

中图分类号:D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1—0199—03

一、State:作为独立政治实体的国家

拉丁语status(state)是个来自日耳曼的封建语素。对于支配者,其语义大致等同于 “地产”(estate);对于普通民众,应理解为fatherland,即“宗主的领地”。封建时代的权威正当性基于契约身份的立定,其权力的自然疆界不是语言而是土地 [1]。虽然中世纪早期君主和普通贵族的身份具有质的区别——国王通过接受涂油礼被确定为上帝在人间的委托人。无论是君主还是贵族,其权力行使范围完全取决于头衔下覆盖的地产,其权力正当性范围流动不定;State的个人意义大于共同体意义。

从12世纪开始,state逐渐被赋予了更多政治实体的含义。西欧的各个王国、公国、伯爵领地和城市,与古典时期分裂、独立的希腊城邦形成了类比 [2]。此外,虽然拉丁语继续为知识精英们所有,但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地已经通过他们的原生语言形成了民族认同感。14世纪的安吉尔伯特(Engelbert)认为,一个民族(nation)就是一个包括统一的语言、乡土、风俗和法律的共同体;巴黎的约翰也表示:不同的区域都应该有不同的支配者,而不是依靠一个世界统治者支配所有的世俗事务 [2]。另一方面,12世纪罗马法的复兴,带来了公权和私权范围的区分。公权观念将政治行为设定在公共关系范畴,state被视作固定的、持续的政治母体。因此,state的支配者不但要得到民族情节的认同,而且要保证自己的state不受外来权威的支配。

意大利人由于共和国生活倾向用“politic”指代自己的城市国家,state则更接近于地位权势的含义。如卢卡的托勒米(Ptolemy of lucca)近乎照抄古典学说提出:一个包括城市和乡村的城邦,其优势在于满足人类生活的全部所需,进而实现和谐与文雅的精神风貌 [2]。而如果有人要维持state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权势了。因此state并不一定为善,只有politic或republic探讨的学说才是关于正义和城邦的善的学说。当时诸多学者,如德·雷吉米内奇(De regimineci vitatum)、菲利波·赛费(Filippo ceffi)、布鲁内托·拉提尼(Brunetto Latini)都倾向认为,权威者有义务维持城市的善、欢乐和繁荣。吉奥瓦尼·维特博(Giovanni da viterbo)强调若想在一个善的城市当中实现和平,需要权威者遵从正义的号令,他的所有努力付之于公共事业之中,共同的善才可能得到促进。布雷奥阿尔多(Filippo Breoaldo)则表示只有支配者忘却了自己的利益,確保他所有的行为都为了促进公共利益,最好的国家才能实现 [3]。

到了15世纪后半叶,城市权力逐步落入各家族手中,实际上已经演化出以state而非politic为目的的政治形式。这一新型统治形式带来了关于State应该是最合适的政府还是最佳政府的思考[3]。一方认为,应该实现所有公民参与的最佳政府;反对者认为,只有君主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势(state)政治才能有序和平,此为政治的目的。马基雅维里的著作《君主论》和《论李维》试图通约两种理论模式。作为虔诚的共和主义的信徒,马基雅维里在洛伦佐·美第齐上台之后上书《君主论》,希望洛伦佐建立一个意大利领土国家。而且他经常使用dominio一词,即封建宗主权的支配形式 [4]。可见,state的原始含义“封地”在马基雅维里的学说中依然是占有一席之地的。由于意大利缺乏封建传统,我们可以进一步将其理解为“对土地的统治”,以此证明建立一个独立的领土国家正是马基雅维里的所求。而另一方面,马基雅维里相信实现公民自由的前提是国家的自由。因此在君主占据主导的时代,共和国的自由价值也在为维系state发挥它的作用。

二、从追求“善”的国家到维护权势的国家

15世纪以后意大利的君主理论家普遍认为,只有统治者具备了“安全与实力”,方可确保臣民的稳定与安全。[5]因为共和国此起彼伏的骚乱使“关心安全与和平价值的人都不可能对共和国传统具有偏好”[5]。于是他们为君主披上公共权力执行者的外衣。与此同时,也不乏传统的共和主义者试图建立有效的权威制度来维护和平,避免内讧。威尼斯人康塔尼(contarini)呼吁共和国设计一套独立的行政制度来控制本国的公民;帕特里奇(patrizi)强调城邦需要维持自己立定的法律,执政官必须保护城市的status不受外来人控制 [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帕特里奇将status和城市本身区分开来,这里的status已然包含权势的含义。

马基雅维里同样申明君主行使公共权力是为了得到人民的服从,否则他就要失去他的国家或权势;然而,当时主流的政治理论家依旧相信国家安全的保证、权力机制的行使是为了实现城邦的“善”[3];而马基雅维里却坚持将“善”从政治生活中分离出来,因为城邦的“善”总是和人的“善”密切相关,可是他对人性总是持悲观态度。“他们忘恩负义、容易变心,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6]因此,马基雅维里相信政治的运行不需要以“善”为目的,也无法以“善”为目的。

纯粹政治实践的良好运行需要一套独立、合理的权力机制。虽然早期的state有更多的公共意识,但是实质上缺乏具体的公共权力机构与抽象的、非人格化的含义。可以确认,马基雅维里借鉴了君主国的观念。14世纪之后,以英、法、西为代表的绝对主义国家,创设了独立的公共权力机构,君主具备了处理公共事务的职能。虽然当时大多数共和主义者同样认识到支配者和行政官不能高于其职位本身,应当是正义的代理人[3]。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他们为挽救共和国寻找到最佳答案。因为他们追求的“善”是超越政治本身的,是通过非政治尺度来衡量的,国家永远是其逻辑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而非终极维护的目的。马基雅维里的贡献在于,它完全用权力来考察政治生活,因此政治人的能力和善是完全分开的,就像对公民的衡量应该和对人的判断分开一样。

马基雅维里将追求善和正义的政治学转变为维护统治权势的政治学,君主国和共和国应该具备同样的政治原则。1500年他出使法国,法王明确告诉他,自己仅仅想知道从佛罗伦萨这样一个不善管理的政府那里,法国能获得什么帮助 [8]。相比而言他的佛罗伦萨则没有这样的诉求。可以说,在法国的六个月,让马基雅维里看到了佛罗伦萨的病因:缺乏一套强有力的权力机制,对权力的警惕使国家失去了力量。因此,马基雅维里抛弃了传统政治思想热衷讨论权力归属和政府结构的话题,转而将国家放置于单独存在的层面。透过他向洛伦佐·美第齐的劝谏内容可知,state在本质上是命令和强制;君主获得了state,就获得了施加于别人身上的命令;如果人民不服从,君主就失去了state。他所谓的新君主实乃一套权力体系的创建者,中间包含了对武装力量的使用,也包含了对法律秩序的构建,甚至包含了对宗教的推广。因此国家不仅仅表达了一种普遍政体的观念,它实则通过权力手段旨在政治共同体内部保持一种支配秩序 [3]。君主国如此,共和国亦如此。

三、法律——state的保护者

虽然13世纪以来,君主的公共职能逐步得到确定,但这终究是在客观上存在的。在人们的主观意识当中,尤其在君主本人的认识领域,它们仍乐意将state看做自己的财产。罗马法在意大利的传播使得state的私产属性和法权意识逐渐结合。一种流行的观念认为,由于所有的法律都是由人制定的,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state首先是和“人”相关的概念,其次才包含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意义。而君主就是代表state的人。14世纪之后的state可以指权威、财产、官职、权威的地产、王座,甚至是抽象出来的伟大形象;由于法律取代了习俗,state又被表述为法律义务的集合被法律特权者所支配。总之,此时的State不是一个公民实体,而是支配者——君主及其权力结合的实体。由于state之下的人的权利和义务来自于法律,就形成了一个观点:任何一种state都是法定的。这是一个从契约权力到法定权力[10]、从个人权威到公共权威的转变过程。

马基雅维里将state和君主本人建立了貌似无可分离的联系,且赋予了state极强的专断权力,即拉丁文的imperio。从《君主论》的第六章到第八章,imperio的前后语境充斥了武力、运气和邪恶。斯金纳认为应该将《君主论》第八章中一部分的imperio理解为军事命令(military command) [9]。这里引出的问题是,军事化专断究竟意味着什么,马基雅维里眼中的权力应该是绝对的还是有限的?

这里需要明确,马基雅维里深刻意识到,西欧君主和state之间的联系具有专断和法权的双重性质。法国国王深受其臣民的爱戴并被法律所约束,留给马基雅维里难以磨灭的印象。虽然正如佩里·安德森所说:马基雅维里在感慨的同时,并没有意识到法国新王朝的力量基于法兰西传统封建体制與新生合法性的结合——这是意大利的历史所不能给予的。但是他依然能够通过对比,察觉出佛罗伦萨共和政治的不足——缺乏法律限制、充斥着私人暴力的争斗以及没有一个主权者供人民认同。这不但是共和国的缺陷,也是僭主政治的硬伤——意大利僭主不似西欧君主,他们没有君权神授的理论支持,仅仅依靠阴谋和权力斗争上台执政。《君主论》希望洛伦佐结束意大利混乱的历史,既是对意大利政治未来的希望,也是对美第齐家族树立支配合法性的希望。在一个没有法权约束的僭主国家,就急需一个开创良法的君主。

《论李维》前两章对罗慕洛斯的赞扬几乎全部出于其立法者的身份。马基雅维里甚至视罗慕洛斯颁布的法律为后世罗马帝国威名远扬的来源。无独有偶,《君主论》第六章赞扬了依靠武力获得君权的四位著名君主——摩西、居鲁士、提修斯和罗慕洛斯,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诉诸毫无合法性的武力取得权力,却均成为伟大的立法者!虽然君主立的法理论早已有之,例如13世纪早期,西斯潘诺斯(Laurentius Hispanus )就曾提出君主的意志是一切成文法律的起源,14世纪的拜尔都斯对此观点也没有异议。但是他们的逻辑起点在于:一切君主颁布的法律都是神圣法律的颁发,因为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授予 [10]。厌恶基督教伦理的马基雅维里当然不能接受这一逻辑,相反他试图让宗教服务于政治。因此马基雅维里希望洛伦佐能够成为意大利合法性政治秩序的开创者;让洛伦佐之于意大利类似于摩西之于犹太、罗慕洛斯之于罗马、提修斯之于雅典和居鲁士之于波斯那样的法律与宗教的奠基人 。

因此,从《君主论》的线索中即可明确,作为一套政治运行机制的state,尽管专断性极为强烈,但是马基雅维里却强调要用军事和法律作为手段。这恰好是佛罗伦萨所缺乏,西欧君主国所擅长的。他赞美斯巴达的莱库古斯,认为他的立法实现了君主贵族和平民势力的平衡,带来了斯巴达八百年的持久和活力;他贬低梭伦,认为后者单纯的民主思维造成了雅典的短命。然而相比罗马,他留给斯巴达的赞美又显得非常吝啬。最为著名的论断是,他认为罗马若想铲除骚乱,就不会成为日后的帝国,只能像斯巴达那样狭居一方。一个旺盛的、对外征服的国家不可能实现斯巴达的团结。“罗马有着强大的平民,骚乱的机缘有增无减。假如罗马变得较为安宁,则弊端亦将随之出现。”[6] 共和主义的传统价值之一就是实现国家的稳定与和谐。正因为现实中纷争不断造成的巨大反差,让十四五世纪很多意大利学者对共和国丧失了信心,转而寻求明君。马基雅维里同样厌恶共和国出现的混乱,但是他认为如果有法律的程序,骚乱和内讧非但不是共和国衰落的根源,更会是共和国强大的动力。《论李维》第一卷刚刚结束对内战的赞美,就开始强调指控权的重要,他提出法律的存在让民众对某个公民有了“发泄的渠道”。这样一来,内讧和骚乱就会经由公共的暴力和命令来实现,即可杜绝因私人或外帮人的暴力驱使,从而毁灭共和国的自由。佛罗伦萨之所以没有实现罗马的伟业,不在于纷争,而在于从一开始就缺少优秀的立法者,以至于没有保障这种机制健康运行的法律制度。

正因如此,我们更能理解为什么马基雅维里眼中伟大的君主都是伟大的立法者。他赞美落罗慕洛斯,严斥凯撒,只因专制将政治行为与不受法律约束的一己私利混为一谈。即使对于罗马皇帝,他也给予遵守法令者以颂扬。虽然马基雅维里不喜欢君主制,但是一个遵守法律的君主国(如法国)要比一个没有法律的共和国(如佛罗伦萨)更值得称道。

马基雅维里心中良好的共和国需要一套完善的机制和法律,避免腐败的方法就是不断创新制度、不断更新法律。从这个意义上,马基雅维里早就超越了通过混合政体平衡利益集团需要的办法,他希望建立有效的权力机制实现共和国的自由,以法律保护权力机制的正常运行。独立的、拥有完善权力机制,并受法律限制是其对国家的三项要求。国家不再是单纯的个人集合,它与个人是政治生活中互动的两种角色,从而搭建了马基雅维里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体系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7.

[2]Black,Antony.,Political Thought in Europe 1250-145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109-112.

[3]Skinner,Quentin.,The State,in Terence Ball,James Farr and Russell L.Hanson(eds),Political 4、Innovation and Conceptual Change,Chapter5,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91-110.

[4]Dowdall,H.C.,The Word ‘State’,Law Quarterly Review,XXXIX(ClIII),January,1927:107.

[5]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卷):文艺复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98.

[6]马基雅维里.论李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2.

[7]Pennington,Kenneth.,The Prince and the Law,1200-1600,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8]Skinner,Quentin.,Machiavelli,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6-7.

[9]马基雅维里.君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1.

上一篇:一年级下册书法教学总结下一篇:四年级音乐小小音乐剧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