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语文教学

2024-1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共9篇)

如何进行语文教学 篇1

一、要注重个性化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 包括多种心理活动过程, 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还有兴趣、情感、意志等, 学生主体通过这些心智活动, 可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 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由于学生的个人经历、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学生阅读同一文本的感受也会出现差异, 这就是个性化阅读, 它受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 个别处理。“语言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 阅读教学的个性化, 不能简单理解为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整齐划一, 让所有的学生都变为优等生, 而是使优等生与后进生, 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提高和发展, 提倡自由选择。在实践中, 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而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的性格是不同的, 人的情趣爱好, 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文学作品是多元的, 如果你试图使多元的变成一元化, 使丰富多彩变成单纯一律, 那就会产生荒谬异化的现象”;“雪融化后是什么”的答案不再是唯一的, 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应破除框框, 让其在自由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 张扬人性的善, 探求人格的真, 让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于阅读文本中得到融合。

二、应考虑生活阅读

在语文课堂上, 阅读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文本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以及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 如《紫藤萝瀑布》、《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与学生相距较远, 所写的内容也远离学生的生活, 所抒发的情感也让学生觉得遥远。总之, 这些作品让学生感到陌生。因此, 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就会停留于表面, 甚至发生偏差。于是, 在阅读教学中就应注意拓展, 让学生了解宗璞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不幸遭遇,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状况。学生只有了解了生活, 才会理解文本, 因为所有的文本都是源自生活的。总的说来, 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之间, 是相辅相成的, 互为促进的。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 也应该阅读作者在创作上的成就, 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了解作者人生的各种境遇, 理解他们身上所浸润的文化底蕴, 挖掘自身的生活体验, 把自身经历与文本结合, 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 最终走向生活的阅读。

三、须重视情感阅读

古人说:“诗言志, 词言情。”其实, 不论是古诗词, 还是现代文, 绝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学生要品味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 就必须注重情感因素的激发。因为情感是推动审美创造活动的动力, 阅读教学应以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安塞腰鼓》一文, 通过多媒体, 让学生置身于黄土弥漫, 鼓声震天的场景中, 学生内心的兴奋随着擂鼓那股冲劲和节奏鲜明的隆隆鼓声不断升温, 对于安塞腰鼓所带来的震撼也不言而明。此外, 朗读也是激发情感的重要途径, 如分角色读、集体读、自由读、范读、熏陶朗读、体验朗读等, 让学生感受声律, 体味词句, 领会情感, 增强语感, 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进而更好地步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四、要区分略读和精读

夏丏尊认为语文的阅读可以分为“略读”和“精读”。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量作了较大的调整, 要求7—9年级的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要完成课内、课外的大量阅读, 略读可以说是最佳选择。“略读的目的在于理解, 了解其内容”, 通读全文, 了解作者的思维轨迹, 弄清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 把握文本的观点、态度和感情, 既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又能增大阅读量。“精读的目的在于揣摩和鉴赏”。在阅读教学中, 它可分为三种基本功夫:理解、鉴赏、触发。理解有两方面:一个是关于词句的, 一个是关于全文的, 在理解基础上就是鉴赏。揣摩文中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深层意义。要求学生把“我”放入作品中, 两相比较, 并能冷静的思考。“诗要反复地吟, 词要低徊地诵, 文要周回地默读, 小说要耐心地看”。引导学生注意用自己的体验去欣赏作品。阅读教学的最高层次就是触发, 由作品感悟到其他的内容, 让学生从作品出发, 又从作品跳出来, 有属于学生自己的心得体会。可见在阅读过程中, 理解是基础, 鉴赏是提高, 触发是升华。理解的深度, 鉴赏的水平, 触发的丰富程度, 应作为新课标下检验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标准。

五、要注重质疑阅读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质疑, 是一种有意识的, 发问、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阅读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该努力把学生从琐碎的、不切合实际的习题中解放出来, 使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主动发现, 主动探求。只有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 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知识、情感的主体。学生的发问可能是幼稚的或是钻牛角尖的, 甚至是错误的。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质疑的情景, 比如开展小组质疑活动, 个人针对文本的质疑竞赛, 比比质疑的广度、深度, 这无疑也提升了阅读教学的层次。另外还要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和技巧, 如组合比较法、探究比较法、旧事物新看法等。如《桃花源记》中有“问今是何世”一语, 教参均译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了?”一学生对此不赞同:“源人已与外界隔绝, 他们又怎知秦已迷惘, 早以改朝换代了呢?他们应该问现在是秦几世了。”的确, 这样的理解更好。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质疑技巧, 质疑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对文本的体验也随之加深。朱熹说“读书始读, 未知有疑, 其次则渐渐有疑, 中则节节是疑, 这一番后, 疑渐渐解, 以至融会贯通, 都无所疑, 方始是学。”应该说质疑不是终结, 学生的思维随着质疑———释疑———再质疑———再释疑, 创新潜能才会不断挖掘、发挥。

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篇2

1.阅读教学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阅读教学贵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逐渐形成阅读能力。学生就感受不到阅读应有的愉快,更谈不上如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2.“一心为考试”的阅读,限制了阅读教学的灵活性。语文学科本身固有的特性,作品中凝聚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有许多内容难以给出实证的分析或准确无误的判断。大至课文主旨,小至一句话、一个词,都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追求标准答案很容易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

二、正确的语文教学方法

1.建立准确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在传统阅读教学的标准答案的束缚下,教师往往追求与标准答案的一致性,而忽视了学生经过许多思维努力给出的答案—因为该答案虽然很有创意,但与标准答案相差甚远。有效的评价体系能使学生切实地感爱到他们的付出和所得是超值的或等价的,因而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探究者。当然评价体系应是综合性的,它不仅包括接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只有这种评价体系才具有交叉互动的功能,从而形成巨大的信息库,正确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2.运用多媒体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激励学生全神贯注投入学习,激发他们创造的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多媒体的运用使语文阅读教学形象、生动、具体而直观,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实物与语言的最佳组合,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阅读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3.重视课内外衔接,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学生语文水平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阅读太少。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语文课程标准把多读多写提到重要位置,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教学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求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增加文化的底蕴。因此,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有计划的指导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师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精读教材的内容,而且要指导学生多读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信息社会时代,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广播、电视、因特网来学习语文。语言文字的阅读和多种媒体的阅读相结合,能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4.进行學法指导和习惯培养,提高学习效率。就阅读教学本身而言,阅读教学要真正落到实处,不仅要有统一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逐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就要进行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反复地尝试各种方法,然后总结出适合自己学习的阅读方法。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做作业

郑香阁(吉林省大安市舍力镇中心校)

学生作业是课堂练习的继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活动形式。从如何指导学生做作业,谈一些体会和做法。

学生作业指导教学目标通过一定数量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检查,也有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取得信息反馈,对于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一、教师要对作业提出明确的要求

在指导学生作业时,教师要从书写、格式、习惯等多方面进行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必要时教师可以亲自加以示范,要使学生做到本子整洁,字迹工整,公式规范以及运算的合理和准确。要独立思考,按时完成。

二、教师要认真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小学生对许多事物都感兴趣,都喜欢问“为什么”。他们在课内课外都有很多疑难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做作业时,要启发引导他们提出自己在学习中感到疑难的问题,并热情地给予解答和指导。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所学的知识得以深化。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大小、难易,教师都不要马上告诉答案,要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可以讲清从哪方面去思考,从什么地方入手。例如,学生提出“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教师可让他们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分被除数不是0和被除数是0的两种情况进行研究。是他们领悟到:不论被除数是不是0,用0作除数去除,运算都没有意义。因此,0不能作除数。这样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效果要比教师的长篇大论的讲解好得多。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了智力,形成了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更加乐于提出问题。

三、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的批改和讲评

作业批改方法不一,但无论哪种批改方法,都应做到:“一做二看三批四记五订正。”

一做,就是教师在批改作业之前,应该把学生作业中的每道题都认真做一遍。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不同解题思路,了解解题时所要用的知识,把握作业的重点、难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二看,就是看学生的作业。先看格式适否正确,书写是否工整,内容有无缺漏,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再看解题思路是否清晰,过程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

三批,就是批改学生的作业。批改时有错误的地方要标出来,如有必要,应在作业篇末或题旁写上批语,批语多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如果有需要改正的,要在最后注明“改正”字样。

四记,就是统计和记录。对批改后的作业进行简单的统计和小结,做好批改记录。批改记录应包括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改正措施等。

五订正,就是让学生订正错误。要做到当天作业当天批,当天订正。订正后的作业还要进行复批复改,直到全部正确为止。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篇3

桓台中学诚俊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只跟据自己以往的思想去进行现在日益革新的教学,就显得落后很多,这样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更应该加深自己的教学反思,不断总结,课后及时照照“镜子”,回顾总结.那么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呢?

(一)选准反思对象

“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有:回顾反思、记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理念;观摩反思同事的教学行为和理念,参与集体交流研讨,诊断自己或同事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反思公开发表的课堂实录(课例)意图、理念,对比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别人成果的可资借鉴之处。

(二)熟悉反思过程

反思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也有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

力。

(三)明确反思方式

1.内省式反思,即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来进行反思,可通过反思日记、课后备课、成长自传等方式完成。

2.学习式反思,即通过理论学习或通过与理论对照进行反思。

3.交流式反思,即通过与他人交流来进行反思,可用观察交流、学生反馈、专家会诊和微格教学等方法。观摩交流,即教师之间相互观摩,根据交流观摩的实际情景,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反馈,即教师通过从学生那里了解到的自己教学效果情况,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使之达到学生期望的效果。专家会诊,即专业研究人员、学校领导、同行教师定期对教师教学行为会诊,从中发现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并通过共同研究来解决问题。微格教学,即以少数学生、教师或专家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教学过程制成录像,课后反复观看交流,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4.研究式反思,即通过教学研究来进行反思。以研究的态度从事教学、以研究的视角反思教学、以反思的成果改进教学。

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篇4

赵智梅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作文教学也同样如此。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山区特有的环境条件和班级开展的课内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开辟观察、习作的渠道,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锻炼写作本领,培养写作的创造力。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生往往怕写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所以我认为:学生作文先要解决一个“作文难”的问题,让学生乐于写作文,再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上海师大吴立刚教授认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从动机走向目的。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发生于学生的“意愿”而不是“强迫”,而“意愿”则是来自于人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自然产生,它需要教师刻意去激发去培养。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1、重赏识激励,让人人成功。

鼓励实际上是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就等于拨动学生创造的心弦,点燃其思维的火花。而赏识则会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兴趣、带来干劲、增强信心。所以我在教学中多鼓励少批评,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例如,我班原有一个学生叫马春雪的学生,起初作文写得很一般,偶尔有一次她的作文写得挺有趣,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还说她有写作天赋,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没想到这么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神奇的力量,这孩子天天在悄悄地写,用她那儿童特有的眼光,写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写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想法,写儿童世界里的烂漫天真,表达她对生活和大自然的情感。慢慢地她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直到现在,马春雪同学的作文在海林特色班也是出色的,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印发给学生学习。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初次写作成功,是后续成功之母。要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就相信自己的能力,会接着追求下一个成功。这种成功感对每一个人终身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

2、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写作热情。

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定期举行作文朗读比赛,请同学互评后打分,然后我在总结时找出每个同学作文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我还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欣赏他人的作文等等。这样学生可学到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励学生改进不足,赶超先进。

为了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我们还安排了“我的作文表演会”让孩子们将自己满意的习作用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师生共同分享习作的快乐,体味成功的喜悦,在展示的过程中作文与做人的教育融为一体,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的创造才能也得到了发展。

3、启发想象,激发写作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除了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外我给学生增加了想象作文和幻想作文的练习。如编童话小故事、科幻作文、寓言续写等。还有一些学生最感兴趣的文题,如,《我的梦想》、《假如我是x x x》、《二十年后的学校》等。这些文题可以使学生放开思路,大胆地去想、去写。也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因此学生只要一见题目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发挥,很短的时间学生就会把一篇篇有趣的作文写出来,特别是中下等生,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坚定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二、利用学校、班级开展的活动,开辟写作的渠道,丰富写作题材。

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是写好作文的另一有效手段。在学校活动中,学生最感兴趣地莫过于各种各样的活动。活动中,学生参与率高,且人人亲自经历,也自然有话可写。经常举行一些班级活动,如掰手腕比赛,放风筝比赛、堆雪人、打雪仗、到水电站参观等。另外,利用身居山区特有的环境,我们经常举办春游、登山、踏青、野炊等大型活动。每搞完一个活动或玩完眼光游戏,我都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题材不限。这样的写作来自于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学生有话可说,有的学生写起来竟收不住笔,最差的学生也能写500多字,写出来的作文即 具体生动又情趣盎然。

通过搞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做到了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心,表达自己的真情和实实在在的感受。通过活动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火种,激发了创造灵感。学生的品德得到了锻炼,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大大增强了写作的乐趣。

三、教会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写作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相辅相成的重要工作。

1、教会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

作文教学要走进生活,欣赏生活。欣赏生活的基础是观察生活,在观察中去爱,在爱中去观察

针对小学生观察中存在的随意性、情绪性、片面性等局限,我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要做到:用眼细看,用耳细听,用手细摸,用鼻细闻,用口细尝,用心细思。让每个学生都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教三年级的《写一种玩具》,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玩具,举办一个“玩具交易市场”,然后让学生仔细地观察自己喜欢的玩具,可自由地推销自己的玩具,也可购买他人的玩具。这节作文课由于有实在的事物供学生观察,而所写的玩具又是同学们所喜欢和熟悉的,因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特别高,一会儿,一篇篇充满想象和童趣的作文就交上来了。

2、教积累写作材料的方法,培养积累兴趣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 就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积累写作的材料。我告诉学生从小要学会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使他们懂得在这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写作的题材。例如,春天,孩子们爱到大河、泡子捉蝌蚪、养蝌蚪;夏天孩子们爱到大河中沤鱼、游泳,就让他们写写捉鱼、烤鱼等,指导学生把自己所经历的事都如实的记在本子上,让学生随时记观察日记,以积累写作素材。

另外,每天抽出早读5分钟时间增设信息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我还指导学生课外多读书,读好书,并摘录书中的好词,佳句,长期坚持下去也会收到事半功倍 效果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能力,这样的教学就可以说是成功的教学。

如何进行拼音教学 篇5

刘莉萍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识字、看书、学习普通话的基础,并且还可以培养小学生自学生字,利用拼音查字典、理解词义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我们可想而知它的重要性。那么如何使小学生学好拼音,是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一直思考和不懈探索的问题,以下是我对如何提高儿童学习汉语拼音兴趣的几点心得。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然后才能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如:在学习复韵母“ao”时,学生已经学了将近一个月的拼音,有一定的经验。上课时,我列举出了班里的同学中有ao这个复韵母的名字,并且告诉他们:“这个韵母在我们班级里使用最多,老师的姓名中也有,你们想认识一下吗?”接着,我把ao写在黑板上,并板书了“赵(Zhào)”。学生显得有些激动,纷纷试读,他们根据口语的发音自己读准了ao。课后,我进行了抽测,发现一部分同学还认识了“赵”这个字。以上的情境设计所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因为课上再现了学生学校生活的细节:想认识同学的名字;想得到机会发作业本;想了解自己名字的音节;想知道老师的名字。这个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读出了ao的发音,感到拼音就在身边,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2.创设趣味情境,增加学生求知的乐趣

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趣味情境,灵活运用,使之自然贴切、新颖 有趣、生动形象,就能化理为趣,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在学习ou这个韵母时,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情境,让一个名字叫ou ou的小木偶(ǒu)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当学生正确地呼唤小木偶,它就伸出鲜红的长舌头快乐地答应,发出有趣的声音,教师适时地用另一种声音配音,评价激励。这个情境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消极被动状态,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读,在不知不觉中接受ou的发音。因为童话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个情境的创设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也较好地践行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应创

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3.假设竞争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课堂课堂模式单一,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对学习的内容失去兴趣。这时必须改变教学方式,采用新的刺激方式进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情绪兴奋,激发其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ao、ou、山新授结束后,离下课还有几分钟,这时一年级的小学已经坐不住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了。这时,我设计了“寻友大行动,丰收在其中”的竞赛:大屏幕上打出一段拼音及相应的文字和彩图:“小蝌蚪,游游游,游到东,游到西,到处找她的好妈妈。找不到,哭鼻子,羞羞羞。”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张苹果形的红纸,找出带有复韵母ao、ou、山的音节写在上面,如果对某个汉字有兴趣也可以画下来认一认。写下来的音节不会读可以走出座位请教同组同学,会读就挂到自己小组所对应的大树上,比哪一小组合作得好,比谁的树上果子多。这个情境符合低年级儿童注意力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展开语文学习,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在竞争中相互交流、全面提高。

二、加强汉语拼音的记忆

儿歌、顺口溜和口诀是很多家长最早和儿童沟通的形式,它们的特点是工整押韵,琅琅上口,浅显易懂,很适合儿童的语言特点。在拼音教学中,学生边读儿歌边拍手边识记,学起来生动活泼。在教学时,我将教材的重、难点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口诀让学生吟诵,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最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儿童机械识记能力一般都强于理解能力,顺口溜的形式就更能突出他们记忆的特长,这样儿童能更好的牢 记字音和发音要领。1.读一读,儿歌记忆

学习单韵母时,把学生喜爱的小动物编入儿歌,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儿歌背熟了,单韵母也掌握了。例如:圆圆脸蛋扎小辫儿,张大嘴巴 a a a ;圆圆嘴巴o、o、o;乌鸦乌鸦u u u;鱼儿冒泡ü ü ü„„ 这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不仅在学习时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了这些字母。而且,儿歌的编写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的创作欲

望很高,学生的作品生动活泼、富有新意。在创编儿歌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并且初步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语文的信心。学生在记忆和想象的同时,老师还要注意给学生指出应该注意的地方。有些声母的形比较相似,容易混淆,如“d和p,b和d,m和n”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别。

2.动一动,牢记字母形

机械重复的读、写只会让人感到腻味,因此,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动产生求知欲望,把知识的学习当做一种自我需求,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了记住“z、c、s”的字形,我不再使用死记硬背,抄抄写写的惯用方法,课前准备一些彩色的绳子,设计一个“小小设计师”的竞赛活动,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摆出最漂亮的“z、c、s”。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操作,十分认真。在自我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很容易就记住了“z、c、s”的字形。更让人惊叹的是不少孩子发挥想象,还用数学中用到的小塑料棒、圆形与彩色绳子一起摆出了“o、e、x、i、zh、ch、sh、r„„”有的孩子还提出打手势的方法来记字母,既简单又方便,这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拼音字母的兴趣。在拼音教学的课堂中,通过精心的活动设计,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培养了孩子们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挖掘了他们创造的潜能。3.猜一猜,读准字母音

正确发音是读准拼音、学好普通话的关键。在读准字音,我们受用直观教学法,—遍一遍地演示给学生看,讲清发音要领,使学生掌握发音的方法。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发音技巧后,我们可以适当插入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发不同拼音时口形的变化,让学生模仿,相互检查,老师巡视。复习巩固时可以开展“猜一猜”的活动,老师摆口形让学生猜;或交换角色,孩子们摆口形让老师猜;还可以孩子摆口形让孩子们自己猜,同桌猜、小组猜。这个方法对掌握发音较难的几个双韵母——“ai、ei、ui、ao、ou、iu”,平舌音——“z、c、s”与翘舌音——“zh、ch、sh、r”以及区分前鼻音、后鼻音都十 分有效,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高,学得轻松、读得准确。

4.做一做,熟记字母表

学完单韵母和声母后,怎样让学生巩固这26个字母,顺利地背下声母表呢?

我让每位学生在课外自己动手做字母卡片。在做卡片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使自身的听、说、读、写、想等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加深了对字母的印象。孩子们人人制作了一套拼音卡片用起来就非常方便。复习课上,我们让学生拿出制作好的字母卡片,按声母表的顺序排列,孩子们在操作中,一边看书,一边排列字母卡片,乐在其中。在排列字母卡片后,同桌互相检查字母的顺序,不知不觉就牢牢记住了字母的形状和排序。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既培养了他们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又加深了对字母的印象,巩固了学习效果。

三、及时巩固汉语拼音 1.通过阅读巩固汉语拼音

对于儿童来说,只是上课的知识是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一些课外读物不仅可以巩固课内知识,而且可以拓展他们的眼界,开发儿童的智力。家长一般都会给他们买大量的课外读物,因为知识所限,他们的课外读物一般都是拼音读物。那么,通过这些课外读物的阅读,在无形中也巩固了汉语拼音。

2.通过动手实践巩固汉语拼音

动手练习的形式很多,有动笔的,有模仿老师动作的,有摆放学具的等等。在这儿我想重点谈谈动手摆学具的练习。摆学具这一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很少,不过它十分适合拼音教学。练习之前,只需要让学生准备好23个声母和6个单韵母,再让学生自制四个声调,外加一个小圆点(摆整体认读音节和轻声时用)。摆学具练习要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先练习找拼音,即:老师读出一个声母或韵母,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形,快速地找出对应的声韵母。然后再练习拼复韵母,方法同上,用单韵母来组合。再练习摆带调韵母和二拼音节,最后练习较难的三拼音节和带调音节。在进行摆放练习时,可以同时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也可以指名到磁性黑板上进行摆放表演或比赛。摆放练习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拼音知识,更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手能力,是一项实用有效的综合性教学手段。

3.通过老师课前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一般在上课前,老师都会对上节课所学几何学进行复习总结,对重难点进行反复强调,通过温帮的方式来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如何进行化学教学 篇6

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在实践过程中,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方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 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 来开展很多有益的活动,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在学好课堂所讲的知识的同时, 充实一下化学课外活动同样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 也是化学教学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摸索出组建化学课外活动小组, 并制定活动计划, 做好习题巩固练习, 定期举行化学比赛、小实验、生活中的化学等等, 学生在学习化学时经常反映开始的时候非常容易听懂, 但是很快就又将已经学过的知识遗忘, 很难做到巩固。那么如何巩固好所学的化学知识呢?我认为做练习题是一种非常值得借鉴的方法。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强化刺激的过程, 目的是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众所周知, 遗忘是在刚刚学习之后急速发生的, 以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慢, 就此看来, 为了避免遗忘, 巩固所学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做练习题。那么, 如何科学地做练习题呢?以下是我在平时做习题的经验,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学习化学

在多年的教学化学体会中, 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学生在学习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理论知识兴趣是十分不稳定的, 我们必须要充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而且这种积极性是非常长久的。我们要坚持肯定成绩、积极鼓励、具体指导、布置任务、这是一种培养学生成功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首先呢, 学生学习化学的入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每学习一段时间后, 我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 联系实际生活当中的化学现象, 鼓励同学们发现和认识身边的化学现象, 从而激发他们探索奇妙化学的兴趣。

二、注重化学教学中的德育

化学课程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在化学教学中, 我们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 让学生学习中国化学发展史的教育, 认识到中国化学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特别是建国后, 我们国家在化学工业上取得的成果更是显著。这些都是教育广大学生学习化学的很好的例子,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让学生了解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 认识科学知识的实用性, 从而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同时也就接受了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三、做好巩固, 深化所学知识

课堂教学所学的内容远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因为, 我们必须要搞好化学的课外活动, 为此, 在课外活动中, 教师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感触, 了解当地的环境保护情况。我在课堂教学以外, 查阅了大量资料, 搜集整理了好多与课本内容相关联的有趣实验、小游戏和化学小常识, 同这些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 每章内容学完后, 我都会和同学们搞一些化学知识竞赛、化学问题征集, 对于优胜者, 给予表扬。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深化了化学课堂知识。

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是一切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 他没有特殊的天赋, 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在那些对人类文明进步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工作者中, 正是因为他们对事物或者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 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和创造。所谓的创新首先是教学方法的创新, 必须不断地去更新教学方法, 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而传统化学教学一味地听老师讲, 看老师做, 而不太注重学生的动手、动脑活动。在这种氛围中, 学生不能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好像课堂就是老师的舞台。而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如何进行化学教学 篇7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方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来开展很多有益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在学好课堂所讲的知识的同时,充实一下化学课外活动同样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化学教学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组建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并制定活动计划,做好习题巩固练习,定期举行化学比赛、小实验、生活中的化学等等,学生在学习化学时经常反映开始的时候非常容易听懂,但是很快就又将已经学过的知识遗忘,很难做到巩固。那么如何巩固好所学的化学知识呢?我认为做练习题是一种非常值得借鉴的方法。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强化刺激的过程,目的是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众所周知,遗忘是在刚刚学习之后急速发生的,以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慢,就此看来,为了避免遗忘,巩固所学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做练习题。那么,如何科学地做练习题呢?以下是我在平时做习题的经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学习化学

在多年的教学化学体会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学生在学习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理论知识兴趣是十分不稳定的,我们必须要充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而且这种积极性是非常长久的。我们要坚持肯定成绩、积极鼓励、具体指导、布置任务、这是一种培养学生成功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首先呢,学生学习化学的入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每学习一段时间后,我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联系实际生活当中的化学现象,鼓励同学们发现和认识身边的化学现象,从而激发他们探索奇妙化学的兴趣。

二、注重化学教学中的德育

化学课程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課外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学习中国化学发展史的教育,认识到中国化学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特别是建国后,我们国家在化学工业上取得的成果更是显著。这些都是教育广大学生学习化学的很好的例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认识科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同时也就接受了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三、做好巩固,深化所学知识

课堂教学所学的内容远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因为,我们必须要搞好化学的课外活动,为此,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感触,了解当地的环境保护情况。我在课堂教学以外,查阅了大量资料,搜集整理了好多与课本内容相关联的有趣实验、小游戏和化学小常识,同这些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每章内容学完后,我都会和同学们搞一些化学知识竞赛、化学问题征集,对于优胜者,给予表扬。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深化了化学课堂知识。

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是一切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殊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在那些对人类文明进步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工作者中,正是因为他们对事物或者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和创造。所谓的创新首先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不断地去更新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传统化学教学一味地听老师讲,看老师做,而不太注重学生的动手、动脑活动。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不能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好像课堂就是老师的舞台。而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因此,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引入了新的的学习方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篇8

一、注重平时积累,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搜集素材

1、生活积累 :

积累生活最直接的方法是向生活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事物持一种观察思考的兴趣与欲望,如此日积月累,他们的经验就会无限的扩大开来。然而,观察要讲究方法,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一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在确定好观察的诸多对象后,要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样观察材料才有一定的条理。二要突出重点。大自然的事物很多,教师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进行详细观察。

2、阅读积累:

积累经验的间接途径是向书本学习,让学生多阅读,多读好文章,从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学习布局结构,感悟表达手法,进行反复诵读,牢固记忆,作文时便可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巧妙运用,得心应手。

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光凭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客观事物呈现在眼前时,只是一个形象或一种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把它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东西,这就要靠分析思考来完成。有些事情不是简单地用几个词句能够记叙或者描述下来的,还需要运用联想的方法,这样才能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3、写日记、周记来积累。

进行日记、周记的练习。指导学生要把握写日记、周记的格式,然后让学生写。开始在检查时,我降低要求,只要动笔了就行,哪怕是只写了一两句话,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养成爱动笔的习惯。有了动笔的习惯,学生就会用眼去观察四周事物,专心去思考自己的见闻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丰富写作的素材。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作文的写作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的想象要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感悟生活,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不仅学好课文,而且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充分地获取作文素材,是学生想象力的主要来源。

1、凭借词语,展开想象,进行片段写作。

汉语中有些抽象词语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教师可以设计小练笔,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使这些抽象词语形象化。这种小练笔同样能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习作水平的目的。

2、阅读之后,合理想象,续写作文。

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教师在阅读教学之后,可以及时顺着作者的思路让学生进行想象练笔,续写作文。由于这种续写是阅读之后及时进行的想象练笔,练笔内容适时迁移,学生易于接受,有话可写,乐于写。

3.利用插图,启发想象,进行练笔。

教材中有许多作文都配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情趣俱佳的精美插图,是进行想象力培养的极好媒体。如教完《赠汪伦》这首古诗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并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启发想象:插图上的环境是怎样的?是什么场面?俩人的外貌、衣着怎样?各在干什么?从他们双手抱拳拱手作揖的动作想象他们会想些什么?他们还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围绕提示认真思考,设立自主作文。

三、注重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

有了生活素材,还必须引导学生深化对素材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与其他语文训练一样要经历一段由“扶”到“放”的过程,并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问题导向明确。

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辞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

2、示范结合实际。

示范学习指导在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一定的示范指导,方能使学生较快地领会取材的思路、写作的方法,并有助于其过渡到半独立和独立的主动习作实践。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材就是最好的范文。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文章,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

3、练笔循序渐进。

在练笔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审题、选材、表达等方面应进行周全的考虑,分步让学生深入体会。如在一次关于爸爸的作文训练中,我采用了多步选择的方法。第一步:在生活日记中寻找关于爸爸的事例。第二步:采用以说为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各自爸爸特点的词语,有些词语不太准确,但经过筛选后,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第三步:选择能反映爸爸特点的事例。第四步:学生练笔,选出一篇代表性习作进行点评。

四、注重作文的修改讲评

1、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

2、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

3、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一文中说:“一个孩子,只要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会消失……。”期望自己的劳动获得成功,这不仅是孩子也是成年人的正常心理需要。成败与否反过头来又会加强或削弱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作出适当正确的评价,尤其是表扬和鼓励,可增强学生内心的成功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所以,我是对学生作文的每一点进步,或者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中的某一长处常常给予夸奖,在眉批或总批中加以鼓励。在给成绩时,我不以一把尺子量全体,而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进步进行衡量。作文教学只要让学生有了丰厚的积累,文外功夫深,再结合其实际水平,抓住写作教学各环节进行技巧训练,他们就能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且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学生的个性,一定会改变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学生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我们要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作负担去对待了。

如何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篇9

一.进行教学质量分析的意义

学校之间的竞争,说到底,还是教学质量的竞争,而不在于学校大楼有多雄伟,场地有多宽阔,规模有多大。学校办得如何,它在社会上的反响怎样,能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与信赖,关键在于这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与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老师讲:把育人质量摆在办学第一位的学校才是好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质量、学生可持续发展上的教学干部才是好干部。

以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课题,将实践行动与研究探索紧密结合的行动研究法,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其实,作为学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尝试着教学行动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行动进行反思→意识到教学问题所在→拿出新的教学行动方案→再尝试教学行动”。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学行动反思”一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明确今后行动研究方向,进而提高教学行动研究质量的前提与保证。

及时撰写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进行全面的反思和分析,就是教学干部或教师对自己所分管的学校教学工作、学科教学成绩状况进行全面、深刻、系统地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而拿出新的具体措施、制订出下一步行动研究方案的过程,就是不断接收、吸纳新的教学思想,不断调整教学改革方向的过程。可以说,它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器”。二.我校质量分析现状 通过一系列的检查、督导评估以及调研,发现如下情况:

1.有70%的老师有比较规范的质量分析,每次大型考试后能及时进行数据统计,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质量分析,且分析比较规范,能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引起重视,为教学指明方向。

有20%的老师每次考试后能进行质量分析,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过程不够规范,分析不够具体,改进措施笼统。

还有一部分老师的质量分析只是为了迎接检查,将分析进行堆砌,简单的复制粘贴,缺少数据统计,缺少提炼,更没有有价值的建议和措施。

2.质量分析报告质量高的班级的教学成绩属于全校中的佼佼者,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没有正式的质量分析,分析不规范的班级成绩明显居于后列。3.具体问题是:

(1)不重视:学校老师没有认识到质量分析的重要作用,并不进行系统的分析;(2)不全面:要么只对考试学科进行分析,对考查学科置之不理,要么只就数字分析,浮于表面,还有的是一篇教学工作总结,没有从成绩入手;

(3)不科学:数据统计不全面不科学,缺少全面的统计、横向纵向的比较、没有目标的达成度,分析不完善、不具体,没有指导意义,改进措施笼统,缺乏操作性。

三.教学质量分析的程序

教学质量分析是一个自下而上在自上而下的完整过程。一般来说要经历如下几个流程:

1.教师个人对任教学科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2.年级组长对整个年级、教研组长(主任)对整个学科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3.主管教学的校长对全校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4.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全校——分学科——年级组学科组内——教师个人——班级学生

四.什么是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或称质量评价报告,是一种大型正规性考试或检测以及考查结束后,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分析并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或建议性意见的书面报告。其作用是汇报教学工作,剖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指导学校教学工作,为学校强化教学管理提供依据,是教研员、学校管理者、广大教师常用的一种文体。

五.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种类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从分析者的角度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校长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2.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主管学科的主任或教研组长

3.教研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备课组长或年级组长(一般可以省略)4.班主任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班主任(初中的经验)5.教师个人质量分析报告——任课教师

6.学生个人的分析报告——学生(对于有能力的学生而言)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特点

1.针对性: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是在某种考试或考查结束后,针对试题或考试效果所作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解决教师所关心的考得怎么样、今后怎么办这样的问题。

2.功利性: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指出的是学科教学中所出现的确确实实的问题,提出的是实实在在的改进措施,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帮助作用,对下一步提高质量有促进作用,是对考试的理性认识。

3.时效性:教学质量分析的目的是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质量奠定基础,时间性很强。因此分析要迅速,报告要及时,如果时过境迁,就失去了指导意义。

4.指导性:质量分析报告不同于其它的应用文,它要求我们分析试题特点、教学效果时要抓准典型试题,典型问题。分析典型时,要与当时教育发展的形势、任务、要求以及基层学校存在的倾向性结合起来,使分析报告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一篇好的分析报告,能引起反思、引起改进、引起调整教学思路和学习策略。当前,我们分析试题时,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指导作用强。

5.全面性:对于学期或学年的质量分析报告来说,如果仅仅就考试学科进行分析,很明显就违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其结果只能是导致师生只注重笔试,忽视音体美等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是片面和狭隘的。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就数据说数据,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将考试结果与平日教学工作相联系。还要关注整个报告项目的全面。七.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结构

1、考试及批卷组织形式介绍

这是数据是否真实客观的前提,对监考、批卷中出现的问题要客观的予以呈现,比如谁监考不认真、批卷漏洞多、数据统计不准确等情况都应进行总结,这既是为以后考试做好规范,也是为下一步分析奠定基础。

2、试卷出处及评价 主要有:

(1)创设试卷的策略思想;(2)试卷考查的内容;(3)试题分数权重;

(4)试题的难度及效度和信度。

如果是自己命的题,就更应该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即使是区里的命题,也可以进行客观的评价。不一定非要指出问题,对试题的难度、对教学的导向都应该有所分析,这也是下一步分析的基础。

3、考试整体的数据呈现及认识

(1)必须准确。这是一个重头戏,是所有老师最为关注的地方,所以首要的要求是准确。分析前必须经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校对,不容许出任何的疏漏。可以在分析前将表格下发给老师校对。

(2)呈现应该多层面、多维度。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的统计,全校总体成绩、年级组成绩统计,年级班级达标情况,与区均值比较统计,与前次考试比较统计等等。

(3)根据校长思路、学校传统、学校考核指标以及考试具体情况等因素确定数据的呈现形式。要重点突出、立场鲜明、不卑不亢。

(4)要对数据进行解读,从中得出学校教学质量的总体发展水平。

4、从考试中提炼的优势、经验及发现的问题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不同于向上级领导所作的教学工作汇报,也不同于教学工作总结和一般的教学论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是反思内容与反思过程的具体承载形式。重在体现“分析”、“反思”,这是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主要特点。也是最能体现分析者水平的地方。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分析学生。学生的成绩与表现,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兴趣态度、学习习惯、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分析时,可以着重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考虑。

(2)分析教师。教师是学生的第一责任人。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成绩怎样,总能从教师身上找到根源与佐证。分析教师时,可以着重从备课、上课、批改、反思、辅导等方面去考虑。

(3)分析学校。教学干部是学校教学规章的制订者,教学实施的研究者、指导者和管理者。教学干部只要研究到位、指导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教师就能落实到位。可以着重从教学常规管理、课外校外活动、教科研工作、教师队伍培养等方面去考虑。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优势与问题要并存,既要让老师充满信心,又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2)不能简单的罗列各学科问题,必须整合提炼。

(3)既要综合,又要具体。所谓综合就是结合学校的管理来说,不能把所有责任都一揽子推到教师身上,从学校计划入手,结合学校目标,围绕学校主要工作来分析。所谓具体,就是要分析到年级组、班级、任课教师,甚至分析到某一个学生。不仅要对考试的整体情况作出分析评价,还要对学生进行个体化的了解和分析。它包括:

a.分类比较研究与个别化评价

教育学理论和实际教育经验都告诉我们,同样的分数并不意味着同样的发展,同样的等级并不意味着有同样的答题结构和答题思路。因此,通过分析比较各个学生(特别是尖优生和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学生)具体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答题时的个性特点和思维过程,了解学生的特殊才能与天赋或思维缺陷,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b.学习困难学生的诊断分析

就是分析研究学生的试卷,了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从而找到学生可能的学习困难所在和可能的先觉知识缺陷,并通过与学生面谈来验证,进而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有选择地研究那些学习特别困难且需要帮助的学生的试卷,结合平时观察和测验判断,对学生因材施教,这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最具人文关怀的教育方法。

c.教学诊断分析

通过学生答卷进行分析,比如选择题的各个选项比例,有可能发现一定范围内共同存在的学习错误和教学薄弱环节,从而对教学存在的问题作出诊断分析,提出改进教学或教学补救的方案,这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有效措施。

(4)要用事实说话。不能高高在上,必须深入调查,亲自统计、阅卷。例如作文出现的问题,必须要有得分率的统计,具体案例的分析。

6、改进措施及意见(1)要关注整体和个体.(2)要针对前面所提到的问题。(3)切忌空洞,要有可行性。

八.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一般形式与要求

1.题目要简练,揭示报告主题。为揭示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主题,同时体现文体特点,拟题时,可采用正、副标题的形式。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与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关键词要准确,亮明报告的重点与创新点。应以报告中多次出现的,突出学校教改、课改重点与亮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不要多,3-5个为宜,要抓住特点、找准典型,不要面面俱到。每次考试,由于学生形形色色的都有,所以反映在答卷上千奇百怪,因此在写分析报告时,一定要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性问题作为重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找准症结,提出对策。

3.结构框架要垂直升降,清晰有序。安排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结构框架,与报告前的分析思路正好相反,可按照由此及彼、由教学管理到教学质量的顺序去考虑。一般可这样安排报告的结构框架:

一、学校基本情况;

二、主要教学成绩(报告重点之一)1.学校办学目标;2.学校教学常规管理;3.学校教、科研工作; 4.内容要集中,突出教学工作重点。既然是“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就不宜过多地将德育、后勤管理等内容掺杂进来。

5.论述要客观,详实具体。既要详细、实事求是地介绍学校或自己分管学科的“主要教学成绩”,进而总结成功教学经验、教学管理经验,又要全面、客观分析学校或自己分管学科教学存在着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并拿出详实具体、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加强与改进方法”。对“主要教学成绩”谈得很清楚、具体,而对教学存在着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加强与改进方法”两部分内容却轻描淡写,示意性地一带而过,这样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反思的全面性、深刻性是不够的,对以后的教改、课改是不会起到多大指导、促进作用的。

6.要将定性分析与量化展示有机结合。既要注重运用语言准确论述,又要注重运用清晰的数据来如实反映。如,学科基本功(朗读、背诵、查字典、单词认读、数学口算、数量关系等)测查统计,学科作业良好率测查,写字规范、端正、匀称、紧凑测查统计,学科综合考试成绩(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待合格率)统计。

上一篇:辽宁省2016年施工员考试岗位:关于防水考试题下一篇:2024 11月 中国银行招聘笔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