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出疹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4-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发热出疹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发热出疹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篇1

了解玉溪市红塔区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流行病特征,全面掌握红塔区发热出疹性疾病流行规律,为制定科学防控麻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9年红塔区发热出疹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红塔区2005-2009年共报告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例257例,其中本地人口报告102例,占报病例数的39.68%;流动人口报告155例,占报病例数的60.31%;实验室确诊麻疹151例,占报告病例的58.75%,确诊风疹11例,占报告病例的4.28%,其他为实验室排除病例。结论 红塔区近几年麻疹发病仍处于较高趋势,病例主要呈散在流行,冬春季病例相对较多,麻疹发病人群呈现低龄化,开展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实验室监测仍然是控制麻疹的关键。

[关键词] 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麻疹;风疹;流行病学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性极强,人群免疫薄弱的地区易引起暴发流行。红塔区自1982年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以来,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工作稳步推进,目前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麻疹发病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但距消除麻疹还还存在一定差距。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及2006年下发的《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要求,结合辖区内麻疹发病情况,红塔区疾控中心在做好儿童常规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同时,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加强疑似麻疹发热出疹性疾病的监测工作。通过分析红塔区2005-2009年发热出疹性疾病(Rash and fever illness,RFIs)的流行情况,为制定更加科学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红塔区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系统,病例实验室检测诊断结果由市级麻疹网络实验室提供。

1.2 实验方法 麻疹IgM和风疹IgM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试剂由珠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均在效期内使用。结果判定采用美国产Etx808型酶标仪进行,以S/N值≥2.1判为阳性。

1.3 统计分析 采用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EPI info6.04)软件和Excel2000进行统计处理。2 结果

2.1 发热出疹性疾病的月报告病例分布

2005-2009年共监测发热出疹性疾病257例,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以冬春季节病例较多,共报告144例,占监测报数的56.03%。各月发热出疹性疾病的报告病例数分布见图1。

2.2 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年龄分布

257例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例分布在各年龄段,发病年龄主要为<3岁的婴幼儿,共报告147例,占报告病例数的57.20%,其次为30岁左右的青壮年,报告40例,占报告病例数的15.56%,各年龄段病例分见下图2。

2.3 不同户藉人群中发热出疹性疾病监测

257例发热出疹性疾病中,本地户藉102例,占报告病例的39.69%,外地户藉155例,占报告病例的60.31%,外地户藉报告病例数多于本地户藉。各不同户藉报告发热出疹性疾病见表1。

2.4 发热出疹性病例的实验室监测

对报告的257例发热出疹性疾病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检测,其中麻疹-IgM阳性检出151例,阳性率为58.75%,风疹-IgM阳性检出11例,阳性率为4.28%,其他为实验室排除病例。各病例报告的构成比以及麻疹-IgM、风疹-IgM阳性率见表2。3 讨论

为有效控制麻疹发病,红塔区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试行)》制定的标准[1],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在做好适龄儿童常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的同时。自2005年以来,要求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开展发热出疹性疾病的监测,采集血清标本及时送市麻疹网络实验室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检测。2005-2009年红塔区疾控中心共监测到疑似麻疹的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例257例,实验室证实为麻疹的151例,占报告发热出疹性疾病的58.75%;证实为风疹11例,占报告发热出疹性疾病的4.28%,其它为实验室排除病例。监测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年龄段中,报告病例147例,占总报的57.20%, 其中<8月龄的病例44例,占<3岁年龄段病例的29.93%。说明麻疹发病年龄呈现出低月龄化的趋势[2],可能与近几年处于育龄期的妇女大多为接种麻疹疫苗后而获得免疫的人群,由于人工自动免疫时间过长,自身体内抵御麻疹的特异性抗体处于低水平状态,从而导致母传抗体弱或提前消失 [3]。是目前低月龄婴幼儿未到麻疹疫苗初始免疫接种月龄而感染麻疹病毒发病的主要原因。

发热出疹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人口资料来源于县统计局历年人口年鉴。

1.2 方法采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运用E x c e l2 0 0 3软件对疏附县2 0 0 4~2 0 1 3年S T D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3 报告病种

报告病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报告的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 (N G U) 、梅毒、尖锐湿疣 (C A) 、生殖器疱疹 (G H) 、S T D性淋巴肉芽肿和软下疳 (L G V) 等7种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未列入统计之中) 。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疏附县2 0 0 4~2 0 1 3年累计报告S T D病例5种2 4 8 5例 (无L G V报告) , 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 最低发病率是2 0 0 5年, 为3 0.2 8/1 0万;最高发病率是2 0 1 3年, 为1 3 5.6 8/1 0万, 年均发病率7 8.3 2/1 0万。梅毒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 从2 0 0 4年的8.7 9/1 0万上升到2 0 1 3年的9 0.6 3/1 0万。淋病发病率趋于平稳略有下降, 最低发病率1 4.3 2/1 0万, 最高发病率3 1.7 3/1 0万, 年均发病率2 0.5 6/1 0万。见表1。

2.2 病种构成及发病位次变化

报告的5种S T D病例病种包括:梅毒1 5 2 0例;淋病6 5 2例;非淋菌性尿道炎2 4 8例;尖锐湿疣5 3例;生殖器疱疹1 2例。病种构成依次为梅毒6 1.1 8%, 淋病2 6.2 4%, 非淋菌性尿道炎9.9 8%, 尖锐湿疣2.1 3%, 生殖器疱疹0.4 8%。淋病和梅毒是我县报告S T D优势病种, 占到8 7.4 0%。1 0年间S T D发病位次发生改变, 2 0 0 4~2 0 0 6年, 淋病排在第一位, 梅毒排在第二位 (2 0 0 4年非淋菌性尿道炎排在第二位, 梅毒排在第三位) , 2 0 0 7年以后, 梅毒稳居第一位, 淋病发病降到在第二位。见表1。

2.3 人群分布特征

2.3.1 地区分布

累计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乡镇依次为英吾斯塘乡 (3 8 0例, 1 5.2 9%) 、托克扎克镇 (3 1 9例, 1 2.8 4%) 、阿瓦提乡 (2 6 0例, 1 0.4 6%) 、布拉克苏乡 (2 5 2例, 1 0.1 4%) 和乌帕尔乡 (2 2 1例, 8.8 9%) 。

2.3.2 性别年龄分布

1 0年来S T D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男女发病比为1.2 8:1, 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男性多于女性, 尤其是淋病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 男女比例达到4.2 2:1。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女性多于男性, 非淋菌性尿道炎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 男女比例0.2 6:1。梅毒患者目前女性比例增加, 2 0 1 3年男女比例达到0.8 4:1。各年龄组均有S T D病例报告, 以两个性活跃年龄组报病数较多, 2 0~2 9岁组为发病高峰, 发病数占4 1.9 7%;其次是3 0~3 9岁年龄组, 占2 4.9 5%;4 0~4 9岁和5 0岁以上年龄组分别占1 0.3%和1 4.2 1%。0~9岁年龄组报告总病例数虽然不多, 仅占3.0 2%, 但是从2 0 0 7年起增幅明显, 主要病种是梅毒和淋病, 淋病占6.6 7%, 梅毒占9 3.3 3%。见表2。

2.3.3 职业分布

职业分布构成依次为:农牧民1 6 4 2例 (6 6.0 8%) ;其他2 1 0例 (6.6 8%) ;家政及待业1 3 9例 (5.5 9%) ;干部职员1 1 5例 (4.6 3%) ;商业服务1 0 9例 (4.3 9%) ;儿童及学生9 5例 (3.8 2%) ;教师6 7例 (2.7 0%) ;离退人员5 1例 (2.0 5%) 。

传播途径分布:以非婚性接触为主, 占5 0.6 7%, 配偶间传播占1 5.7 5%, 母婴传播占2.2 9%, 不详占3 1.2 9%。

3 讨论

疏附县近1 0年S T D发病呈快速增长趋势, 发病率从2 0 0 4年的4 5.2 8/1 0万上升到2 0 1 3年的1 3 5.6 8/1 0万, 年均发病率7 8.3 5/1 0万, 发病水平明显高于2 0 0 8年喀什地区报道的发病率水平[2], 但是低于本区奎屯市报道的发病率水平[3], 说明S T D防治形势严峻, 进一步加强S T D防治工作已是当务之急。报告的5种性病除了淋病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 其余报告病种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 尤其梅毒上升趋势明显, 发病率从2 0 0 4年的8.7 9/1 0万上升到2 0 1 3年的9 0.6 3/1 0万, 发病位次从2 0 0 7年起超过淋病而稳居第一位, 梅毒在疏附县法定传染病排位2 0 1 3年进入第三位, 说明梅毒防治刻不容缓。

与其他地区报道一致, 疏附县S T D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 0~4 0岁年龄组, 占到6 6.9 2%, 因此性活跃期的青壮年是今后S T D预防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女性感染者增加, 9岁以下儿童的S T D发病率持续上升, 报告病种主要是淋病和梅毒, 母婴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婴幼儿淋病、梅毒给家庭、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职业分布广泛, 农牧民所占比重最大, 达到6 6.0 8%, 无业及家庭待业人员发病持续增长, 提示我们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对象不只是所谓的高危人群, 而应该是全民普及。

性传播疾病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病, 其流行与社会因素有关[4]。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1) 加强社会综合整治工作, 严厉打击卖淫嫖娼等犯罪活动; (2) 政府职能部门大力开展性道德教育, 在全社会形成自尊、自爱、自强社会风气; (3) 加强政策开发, 增加S T D防治资金投入; (4) 加强S T D防治专业队伍建设, 建立规范性S T D诊疗机构;开展S T D无偿诊疗, 提高S T D就诊率和治愈率; (5) 建立健全医疗机构S T D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完善疫情监测体系, 提高S T D报告质量; (6) 加大《传染病防治法》、《S T D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力度; (7) 积极争取宗教人士支持, 培养宣传骨干, 以清真寺为宣传阵地, 宣传普及S T D/A I D S防治基本知识, 使广大穆斯林群众建立和形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 (8) 大力开展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监测及以安全套推广使用的综合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 分析疏附县近1 0年性传播疾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 为制定和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疏附县2 00420 1 3年ST D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疏附县2 0 0 420 1 3年共报告S T D 5种2 4 8 5例, 年均发病率78.35/1 0万。梅毒、淋病是优势病种, 占到8 7.4 0%;男多于女;年龄以2 03 9岁为主, 占6 6.9 2%;职业以农牧民为主, 占66.08%;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 占50.6 7%。结论 疏附县的S T D发病率快速增长, 疫情形势严峻, 今后在以梅毒、淋病防控为重点的同时, 应因地制宜继续加强ST D综合防治力度。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监测分析,流行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性病监测方案[Z].2007:9.

[2]王露, 安允萍, 陈跃.2003~2007年新疆喀什地区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J].疾病监测, 2008, 23 (9) :565-567.

[3]杨爱学, 孙赞军.1995~2009年新疆奎屯市性病流行特征分析[J].地方病通报, 2010, 25 (3) :39-41.

发热出疹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篇3

一、临床表现

(一) 典型麻疹

1. 潜伏期:

一般为10~14天, 接受过被动免疫的患儿可延至21~28天。

2. 前驱期:

从发热开始至出疹一般为3~4天, 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结膜炎和麻疹黏膜斑为主要症状。麻疹黏膜斑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于起病后的第2~3天, 在两侧颊黏膜上相对于下磨齿处见到直径0.5~1mm大小的白斑, 周围有红晕, 数量不一, 可融合, 满布两颊成较大白斑, 似鹅口疮, 2~3天逐渐消失。可有咳嗽, 呕吐、腹泻, 全身不适, 食欲减退等症状。

3. 出疹期:

发热后出现皮疹, 持续3~5天。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 逐渐波及额部、面部, 然后自上而下至躯干和四肢, 最后手掌和足底。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 略高出皮面, 疹间皮肤正常。最后逐渐融合成片, 颜色较深。出疹期全身症状加重, 咳嗽为主, 有呛咳、声嘶, 高热, 出现嗜睡或烦躁, 颈部淋巴结和脾脏均有轻度增大, 肺部可闻及少量啰音。

4. 恢复期:

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 同时其颜色由红色逐渐转为棕褐色。疹退后有麦麸样脱屑 (除手掌、足心外) , 并留有褐色色素沉着, 再经1~2周后完全消失, 这种色素斑有疾病后期的诊断意义。

(二) 其他类型麻疹

1. 轻型麻疹:

见于体内有部分免疫的患儿, 如有麻疹疫苗接种史, 或潜伏期有过被动免疫, 或6月龄以下婴儿, 体内尚有来自母体的抗体;或病毒感染量较少时。此型表现主要为潜伏期长;前驱期短且症状轻微, 常无麻疹黏膜斑;皮疹稀疏、细小, 很快消失, 可无脱屑, 皮疹持续约1周, 无并发症。

2. 重型麻疹:

见于病毒毒力过强;患儿身体虚弱, 重度营养不良;原有严重疾患者。此型中毒症状重, 高热持续在40~41℃, 或体温不升, 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 如嗜睡或谵妄, 甚至昏迷、惊厥;或心功能不全;或皮肤出现瘀斑, 皮疹呈出血性, 有消化道出血。此型患儿皮疹常密集融合成片, 满布全身, 或疹出不透, 或出而骤退。此型预后不良, 病死率高, 并发症多。

3. 无皮疹型麻疹:

营养不良或免疫被抑制的患儿, 原发性病毒性肺炎 (巨细胞肺炎) 、脑炎患儿常见, 尤其是T细胞功能缺乏或低下的患儿麻疹病毒感染可无皮疹, 病毒在血液和鼻咽部持续存在, 直至出疹后1个月。患有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且应用免疫抑制药者, 整个病程可从无皮疹出现, 仅有麻疹黏膜斑。

二、并发症

(一) 呼吸道感染

即使在发达国家, 麻疹的病死率也高达1/1000, 一般死于并发肺炎和脑炎。其并发症是由于病毒大量复制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下呼吸道严重麻疹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 (或两者并存) 的患病率为1%~6%, 占麻疹病死率的60%[1]。其临床表现包括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喉气管支气管炎和间质性或大叶肺炎、气胸、纵隔气肿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二) 脑炎

麻疹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急性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和发生于免疫受损患儿的亚急性脑炎[2]。麻疹患儿急性脑炎发生率为0.01%~0.1%。发热、头痛、嗜睡和其他精神状态的改变一般发生在皮疹出现后2~6天。脑脊液中细胞数一般在500个以内, 以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水平轻度增高, 糖含量正常。大多数麻疹脑炎很轻微, 为自限性过程, 只有15%的患儿病情发展迅速, 在诊断24小时内死亡, 约1/4存活者有后遗症, 如惊厥、耳聋、发育迟缓和麻痹。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麻疹的一种罕见并发症, 其特点为进行性发展, 由于病毒潜伏期长, 病程进展缓慢, 被归于慢病毒性疾病。

(三) 其他

儿童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急性中耳炎、腹泻, 其他少见有肾小球肾炎、血小板减少症、肝炎、阑尾炎、心包炎、心肌炎等。

近几年麻疹患儿有增多趋势, 特别是8月龄以内的小婴儿。分析原因, 虽然现在产妇有麻疹疫苗接种史, 但其体内抗体较以前自然感染麻疹病毒时代消失的要早, 胎传给婴儿的抗体少。另外, 由于接种疫苗, 不典型轻型麻疹患者增多, 成人麻疹有增多的趋势。

四、治疗

(一) 一般治疗

休息, 室内空气新鲜, 保持适当的温湿度, 有畏光症状者室内光线要柔和, 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补充足量水分, 保持皮肤黏膜清洁。维生素A:婴儿每日10万U, 年长儿每日2 0万U。

(二) 对症治疗

高热时降温, 有烦躁时镇静, 有咳喘时止咳、平喘、雾化吸痰, 继发细菌感染时给予抗生素。

(三) 抗病毒治疗

应用干扰素肌内注射, 10万U/ (kg·d) , 连用3~5天;利巴韦林 (病毒唑) 10~15mg/ (kg·d) , 静脉、肌内注射或口服, 酌情而定。婴幼儿麻疹易并发肺炎、喉炎、心肌炎, 原有佝偻病或营养不良的婴儿发生麻疹时病情较危重, 应加强对症治疗, 可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 400mg/ (kg·d) , 连用3~5天。

五、预防

(一) 隔离

无并发症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隔离到出疹后10天;易感的接触者应检疫3周, 并给予被动免疫制剂。

(二) 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去公共场所要戴口罩, 注意室内通风。轻型无并发症者可在家中隔离。

(三) 保护易感人群

1. 主动免疫:

麻疹减毒活疫苗8月龄时初种, 免疫期4~6年, 7岁时应复种。

2. 被动免疫:

对于体弱多病患儿、易感者, 接触麻疹5天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0.25 ml/kg, 预防发病。被动免疫仅维持3~8周, 以后还应采取主动免疫。

参考文献

[1]杨锡强, 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发热出疹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篇4

1 回转窑弯曲变形引起的轴瓦发热

回转窑在运行中, 若由于工艺条件的变化, 有较大面积的垮落窑皮, 或窑在升温期间, 翻窑不当, 都可能造成窑弯曲。窑的弯曲使轴瓦和推力盘受力发生变化, 也使轴瓦与轴的对应接触点及受力发生变化, 打破原有的受力平衡, 这是诱发轴瓦发热的重要因素。当窑弯曲时, 蹲在某挡轮带下查看轮带与托轮的接触, 就会发现:第一, 接触区域不断变化, 一会儿接触长, 一会儿接触短, 一会儿透明, 一会儿不透明, 且比较规律;第二, 托轮轴的油膜和推力盘的油膜出现规律的厚薄变化;第三, 液压挡轮的油压会出现规律的波动;第四, 主电动机电流出现规律的波动;第五, 窑头尾密封会时好时坏, 比较有规律。这些现象是窑弯曲的特征。

窑弯曲后, 应当适当减产, 降低窑速, 采取一切工艺手段, 使筒温趋于一致, 使窑尽快伸直。

具体措施:

第一, 先对托轮与轮带表面、轮带与挡轮、轮带与垫板间进行润滑, 减少轮带对托轮的扰动;

第二, 暂停挡轮的上下窜动, 把窑固定在某个位置运行;

第三, 引入干净的冷空气对轴的高温点进行降温, 同时对轴的薄弱环节淋油降温润滑, 还要加大冷却水的流量并经常倒换润滑油, 保持润滑油的黏度。

以上办法坚持4~8h。若不见好转, 应当及时对轴瓦的受力进行调整, 减小发热瓦的载荷。调整时根据右手定则, 力求同档托轮推窑方向一致, 且每次调整量控制在0.5~1.0mm之间, 这样可以有效抵抗因窑变形对托轮的扰动。若此时瓦的发热点不再左右移动, 说明调整基本到位, 可暂停调整, 马上加强对高温点的冷却, 甚至用油石打磨高温点, 这样瓦温就会逐步降下来。调整时, 也应观察推力盘的受力情况, 以防出现负面效应。

2 瓦及瓦胎接触精度低造成的发热

回转窑托轮轴瓦有特殊要求的接触面有三副, 从下往上分别是:球面瓦与球面瓦座的接触, 瓦衬与球面瓦的接触, 瓦衬与托轮轴的接触。以下分别论述三个接触副的特点和作用。

1) 球面瓦与其瓦座的接触点要求连续, 且间距不大于5mm, 接触包角45°左右, 接触宽度为瓦宽度的1/3。它控制着瓦的自由度, 其自位性能即灵活程度保证瓦衬与托轮轴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良好的接触状态。

2) 瓦衬 (背) 与球面瓦的接触精度要在1~2点/2.5cm2, 这决定着瓦的承载能力, 决定着瓦衬抗变形的能力。

3) 瓦衬与轴的接触精度要求不少于1点/cm2, 包角30°~60°, 瓦发热与否关键在于此处。接触精度不够, 局部压力过大会把油膜压溃, 造成瓦与轴直接接触而发热;接触精度不高, 会使局部压力过大, 较大的摩擦力也会产生较大的热量而造成大瓦发热。如果推力盘受力过大或接触不好也会把热量传到瓦上, 使油变稀, 造成油膜强度下降, 引起轴瓦发热。

接触不良造成发热的特征是托轮轴在轴向的温度差别较大, 油膜在轴向有的地方有, 有的地方没有;推力盘的变形也是如此。

球面瓦不灵活, 接触不好的处理措施:

若球面瓦与球面瓦座接触不良, 摩擦阻力会非常大, 自我调心性能很差, 很难适应并克服因热工变化窑变形后轮带对托轮的扰动, 从而导致瓦与轴的接触范围大幅缩小, 造成瓦迅速发热。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松动瓦的限位顶丝, 并在较大范围降低窑速, 以帮助球面瓦的动作。若以上措施仍不能改变瓦的接触状态, 需对窑的托轮瓦座进行调整, 扩大瓦的接触范围, 达到正常运转的目的。当然在实施这些措施的同时要对瓦进行降温处理, 比如淋油、通风等。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在瓦座的调整过程中, 要注意瓦座前进或后退中不能出现歪斜, 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若使用多种手段均不能见效, 就应停窑检修, 对球面瓦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刮研, 刮研结果达接触宽度小于瓦座的1/3, 且接触斑点由高到低, 逐渐加重。并在球面瓦座内晃动球面瓦, 若前后左右比较灵活, 可视为合格, 不然则需重新刮研。检修中还要进行瓦衬部分的接触检查, 使其达到要求标准, 并修研瓦与轴在运转中的拉伤部分。若三副接触面均能达到要求, 在运转中一般不会发热。球面瓦在回装时要注意球面瓦座放置少许润滑脂, 回装过程要保证清洁, 防止异物进入瓦内。

3 轴瓦受力过大引起的发热

回转窑在设计过程中, 都要核定各档受力大小, 要求各档受力尽量一致, 在安装过程中力求提高安装精度, 保证各档受力符合设计要求。但运行后难免会出现基础不均匀下沉、运转部件磨损不同等情况, 造成受力变化。当某个托瓦受力过大时, 超过了油膜强度极限就会破坏油膜, 引起发热。鉴别方法可通过观察各托轮轴油膜的薄厚来判断。如果该轴油膜薄且比较均匀, 再借助手持式测温仪对轴进行轴向温度扫描测定, 若轴温度也较均匀, 差别不大, 这时的发热就可以认为是受力过大引起的。

瓦受力过大时的调整方法:

平时应经常检查轴瓦的油膜和温度情况, 若发现瓦油膜温度高, 就应该及时安排调整, 以确保瓦抵抗风险的能力, 切莫等到影响运行时再做调整。此类瓦的调整不能急于求成, 每次调整0.3~0.5mm, 调整期间时刻关注油膜变化, 切莫猛进猛退, 以免对其他瓦受力造成大的影响。

4 润滑与冷却不良引起的发热

润滑不良是指油量不足, 或因瓦口开的不当不能形成油楔而难以形成油膜;还有油内杂质过多, 不但造成轴的拉伤, 杂质还会集中沉积在瓦口内而形不成油楔, 这几种情况均能引起轴瓦发热。所以巡检中不但要检查油位是否合适、油勺带油和导油分布板位置角度是否合适, 还要检查油是否过稀或内部杂质过多。若有必要可短时间停窑, 用塞尺检查瓦口间隙, 判断是否包角过大。若油量不足, 布油板则不能把油均布到轴上;若是瓦口或包角问题, 用塞尺检查时, 表现为塞尺塞进较浅, 瓦口间隙无平滑过渡, 不成楔形。

冷却不好是指水量不足或水温较高, 不能把瓦温内热量及时带走。此时要打开冷却水, 检查水量是否较小, 循环冷却水温是否超过控制温度, 若进出水温差很小, 应是瓦内水路结垢;若出口较小, 水温较高, 应属于水量过小了。环境温度的提高, 如窑的辐射热和太阳的直射, 会造成瓦座整体温度较高, 使油的黏度下降, 就引起轴瓦发热。当然托轮若温度过高, 也会传到轴上, 使油变稀。

润滑失效导致瓦发热的处理方法:

首先要判断失效的原因, 若油量不够, 就应补油到合适位置;若油勺带不上油或分油板导不过去, 应及时调整, 直到能把油分布到轴上。在调整时若不停机, 应切实注意安全, 也要防止调整过程中掉入工具等异物;若是通过检查判断瓦包角过大或是油泥堵塞瓦口, 应停机清理或开瓦口达到标准要求, 保证瓦口的进油楔角;若是手捻油发现油不干净, 应放出原润滑油, 对油池等清洗后换上新油;若检测瓦座环境温度较高, 应修复隔热板, 并加强各档的通风, 最好用轴流风机改善周围条件散热;当冷却水量小引起瓦发热时, 应加大水量、降低水温及时带走摩擦热;若是发现管道内结垢, 可在进水管道上改一个三通, 制作一个较大的循环桶, 加装除垢液, 关闭进水, 用泵使除垢液在瓦座内循环, 一方面降温, 一方面除垢, 恢复水冷却功能, 之后再恢复循环水系统。

5 结束语

本文从生产经验出发, 对回转窑托轮轴瓦发热的原因、判断方法和调整措施作一补充性介绍。瓦发热的原因不一定是某一个原因造成, 可能是多种原因。因此应全面检查, 综合分析, 找出关键因素, 对症下药, 方能取得较好效果。瓦的安装与刮研方法, 已有很多介绍, 相应标准在各手册中也都能查到, 故本文没有涉及;润滑油的选择都能正确选用也未做赘述。

上一篇:停车场营运方案下一篇:临床能力考核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