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划(精选8篇)
关键字:新农村、农村体育、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政府提出的农村建设的新举措,农村体育的建设与发展因此面临新的契机。在这样的背景下,适时剖析农村体育发展的新机遇,积极探索农民体育发展的新思路,促进农村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获得较快发展,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从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体育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入手,深入剖析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发展农村体育的相应对策。
1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机遇分析
1.1发展开封农村体育有了强力的政策支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 ]1 号)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政府为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而提出的具体意见。为保证“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顺利实施,2006 年3 月1 日, 国家体育总局专门印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体发[2006 ]13 号)的通知。另外,在“十一五”期间,国家还将增加对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将体育彩票公益金6000 多万元以农村为重点实施“全民健身路 径工程”。这些政策或措施的出台为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改善广大农民的体质健康状况,引导农民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1.2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发展开封农村体育奠定了基础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和深入,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整个农村经济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态势。一方面,公路改建、电网改造等工作使得农民的生产、生活的硬件设施环境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农村医疗改革、农民养老保险体制的试行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了初步的保障,有利于减轻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也将逐年下降,农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农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的持续增长,为发展农村体育提供了可能,也奠定了基础。
1.3逐步健全的群众体育管理组织为发展开封农村体育提供了可能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动农村体育发展,必然要求有健全的群众体育管理组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目前我国农村各级政府都建立了主管农民体育的机构。如江西省农业厅有主管农民体育的教育处,各市、县有主管体育的教育科或股,乡镇和村级机构有文化体育指导站和文化体育活动室。省体育局还有管理农民体育的群体处,各市和县一级的文化体育局有群体科或群体股,同时又有江西省的农民体育协会以及到市、县、乡的农民体育协会。在本次调查的23 个村(镇)中,有农民还自发组织了体育协会或乡村俱乐部。在农闲、节假日、盛事喜事期间,各级群体组织或是农民自发组织的协会,因地制宜,开展了喜闻乐见、丰富多彩 的农民体育活动,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和热情有所增长。通过对江西上饶246 名农民的调查得知,6517 %农民愿意参加有组织的体育活动,81.4 %的农民喜欢看体育比赛。
1.4日益增长的农民健身娱乐需求为发展开封农村体育开拓了空间
以前,城乡“二元制”的结构曾使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游离于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但随着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健全,解决温饱后的农民对其可支配收入不再仅仅是储蓄、盖房、给儿子娶媳妇、看病、防老等,他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健身娱乐有了一定的需求。本次实地调研统计结果显示:随着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多,有71.6 %的被调查农民认为自己开始关注体育运动,并乐意参加体育活动,他们希望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文体活动,调剂农闲时节单调的业余生活,增强或改善与邻里的关系,并由此
增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品味。人们能自觉参与体育运动是源于内心对体育运动的需求,随着农民对健身娱乐需求的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农村体育具备了可能。
1.5农民体育消费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开封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业余、小型、多样的农民体育活动日渐增多,农民对体育的观念和态度正悄然转变,农民的体育消费观念正在形成。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消费方式正由单一 2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剖析
2.1开封农村体育参与主体呈现弱势化
农村体育的参与主体是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人口流动有逐渐加剧的趋势,流动的方向是大批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从流动人口的性别及年龄结构特点来看,农民工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男性居多。国家统计局农调队调查数据显示,2004 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9 岁,其中16~25 岁的占45 % ,25~30 岁的占16 %;男性所占比例为66 %。而真正长期居住在城镇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的则以女性和中老年农民等弱势群体为主。农村常住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开展农村群众体育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如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开展好以女性和中老年为主体的体育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我国农村体育发展中遇到的一个新问题。
2.2开封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缺乏
农村体育人力资源是发展农村体育的最重要资源之一,但目前的现状表明,我国现阶段的体育人才大都集中在城市,农村的体育人才严重缺乏,这不仅表现在指导农民体育锻炼的人才缺乏,而且农民体育组织的管理人才也非常紧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部分地方政府或机构却缺乏对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的使命感、紧迫感、主动性和自觉性,缺乏对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性、经济性、前瞻性的认知,正因如此,大部分的乡镇政府缺乏文化与体育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规划、运行与组织体系,体育人力资源培训项目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由于农村体育人才的缺乏,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单一,活动项目的单调抑制了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2.3开封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匮乏
体育场地设施是农民组织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不可缺少的载体。而目前农村体育场地的现实情况为:一是数量少。二是质量差。农村的体育场地主要集中在学校,也多以室外非标准的篮球场和水泥乒乓球台为主,这种场地状况不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健身的需求。尴尬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现状使得要健身的农民只能在庭院、路边、空闲场地或利用田间、地头进行。
2.4开封农村体育经费投资不足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和体育彩票的发行,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虽然逐步加大了对农村体育的投资力度,但与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育文化需求相比,我国农村体育经费还是严重不足,其原因在于:从国家对体育投入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将有限的体育经费主要投入到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比例相对较低,而由于城乡“二元制结构”和城乡经济、文化水平等的差距,使得杯水车薪的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经费又主要投入到城市,体育经费囊中羞涩;从村(镇)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和支配的情况来看,由于农村的费税改革,大幅降低或减免了农业费,村(镇)一级政府或组织筹集体育经费的渠道变得更为狭窄,因此可支配的、用于发展体育的费用就变得少之又少。
2.5开封农村体育教学重视不够
学校是培养体育人才、增加体育运动技能储备的主阵地,但由于体育经费的投资严重不足和一些地方、学校教育观念落后,农村学校体育没得到足够的重视。表现为: 一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一些农村中、小学根本就没有专职体
育教师。二是农村体育教师待遇差,没有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职称难评,使得现有的农村体育教师不能安心于体育教学工作。三是学校体育管理体制落后。如果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开封农村体育的持续、快速的发展。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开封农民体育发展的思路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是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前提;依据农村体育的发展规律,探索适合农村体育发展的新路子是发展农村体育的根本。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可从如下几方面来推进开封农村体育的发展。
3.1加强政府指导,加大舆论宣传,转变农民的传统体育价值观念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低,劳动强度大,生活质量不高;农民生活居住点较偏远,信息较闭塞,农民的思想意识较落后,对体育的价值也认识不清,农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可农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状况并未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因此,要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转变农民的体育传统价值观念,政府应该提高对农村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应把农村体育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小康建设的内容。政府在制定农村体育工作计划时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阶段性发展指标,要把农民体育活动的开展绩效变为政府业绩的考核内容之一。考虑到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居住分散,要有效地动员广大农民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政府还应利用节日、集市及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宣传体育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促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作用,使农民逐渐树立科学的“三维健康观”,进而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3.2树立农村体育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农民体育保障系统
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而要实现农村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农民体育保障系统。农民体育保障系统由硬件保障系统和软件服务系统组成。硬件保障系统主要包括经费的投入和场地设施的建设。这就要求政府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拓宽体育经费的来源,加强农村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建立农村体育活动中心,为农村体育的开展提供物质条件。软件服务系统主要包括农村体育组织服务、农村体育指导服务、农村体育信息服务、农村体育监测服务。现阶段软件服务系统的重点是健全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加强乡镇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加大农村体育各类层次人才的培养。
3.4加强开封农村学校体育的改革,促进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学校体育对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促进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农村体育必然要重视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当前,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1)各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农村学校体育管理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完善管理制度;2)制订符合各级学校体育的教学大纲、教材及评估体系;3)充实和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4)增加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投入、体育场地的建设和体育器材的购置;5)完善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加大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力度;6)深化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加强农村学校体育理论研究;7)注重学校体育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终身体育思想。
一、地方新农村建设需要高职院校“有所作为”
1.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职业技术型各类人才
目前,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然落后, 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仍然不高。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数字表明: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 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 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9.1%, 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只占5%。留在农村和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大多数文化技术素质偏低, 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对教育的需求仍然是大量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农民和基层职业技术人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是一个伴随着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大量学有所长、专业技能过硬、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人才和新农村的建设者。而高职院校具备培养这些人才和建设者的能力。同时, 面对城市巨大的就业竞争和压力, 新农村的广阔发展空间无疑给高职院校的兴盛带来了福音。
第一, 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给钱、给物, 不如给个好干部。农村需要知识、需要更新发展观念、需要赶上时代的步伐、需要大学生帮助他们改变落后的面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更适合农村发展的需要, 在农村更有用武之地, 可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经济收益也不错。第二, 农村城镇化需要大量建设人才。新农村的建设过程, 同时也是农村的城镇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人才是推动其发展的原动力。高职院校每年都可以提供大批人才, 还可以持续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 面向新农村, 同时为高职学生的就业找到了新的渠道。第三, 农业产业化、现代化需要大量建设人才。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生产方式中, 生产基地建设是大规模、机械化、集约化生产, 要求人员素质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经营管理规范化, 而原先的农民肯定难以适应这种科技形势的要求。这一系列的生产建设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 高职院校可以把这种形势作为自己的发展机遇。第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需要培训。城镇化建设必定促使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不断促进农民学习新文化、新技能、新观念, 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逐步培养出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让农民真正成为发展生产、建设新农村的主体, 才能建设新农村。这同样带给了高职院校发展的巨大空间。
2.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及合适的项目
新农村建设过程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适合当地发展的实用技术, 这对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需要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需要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 要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为其发展出谋划策, 充当好助手。高职院校在搞好日常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 要花一定时间进行科研, 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3.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力提高精神文明
大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精神文明程度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许多地方只注重表面的东西, 注重统一规划村庄建设, 而忽视文化建设, 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这就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高职院校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农民的民主管理意识淡薄, 也需要大力加强。
二、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上说, 当前, 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一个举国推进、大力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制造业, 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要靠职业教育;提高就业率, 消除贫困, 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也要靠职业教育;新农村建设的人才主体还要靠职业教育培养;中国的城镇化, 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提高农民工就业水平, 职业教育更起到了关键作用。因而, 高职院校将“大有作为”, 尤其在地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能发挥自身优势。
1. 高职院校是新农村技术革命、技术产品开发的摇篮高职院校走的是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高职院校
有专门从事技术开发与运用的科研人员, 这些研究人员与时俱进, 针对市场需要进行技术革命, 开拓新的技术领域, 同时把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 把新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 学生对农村的生活状况及农村的需求了解最为深刻, 他们能够建议和参与开拓农村市场的技术产品;他们能够吃苦耐劳, 大部分愿意回到农村, 为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肯动脑筋, 改进和设计出适应农村需要的产品和技术。
2. 高职院校是民工和新型农民、社会和企业的培训基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进行, 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参与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必要提升综合素质, 才能适应城镇发展的需要。通过技能和素质的培养, 他们才能融入城镇市民群, 从而从根本上加快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强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的管理, 树立良好的信誉度, 这一系列工作的要求是老式农民难以胜任的, 我们要培养新型农民。有知识、有技能、有素养的新型农民才能成为新农村的建设者。社会和企业需要不断更新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高职院校可以整合自己的教学资源担当这一重任, 同时也可为自己的发展拓宽新的领域。
3. 高职学生是新型技术的驾驭者
与普通高校相比较而言, 高职院校学生虽然理论功底比不上普通高校的学生, 但是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比普通高校学生强。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造就新型的技术人员, 其专业设置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边上理论课边进行实训, 用理论指导实践, 再用实践提升理论。高职院校学生应更加贴近实际, 面向运用, 而这种特点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建设所需是十分有利的。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又是新型的有着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劳动大军、建设大军, 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支巨大力量,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三、练好内功, 加快发展, 充分发挥其“有所为”
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高职教育要开拓新农村市场, 要着力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 把新农村建设的落实和高职院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双赢。为此, 高职院校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更新办学理念, 坚定服务宗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高职院校发展面向新农村, 应该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 从而找准自己的努力方向, 以此明确办学指导思想。高职院校应坚定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宗旨:一方面,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其培养人才, 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 根据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和为其提供所需的发展项目, 积极参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在当地的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 积极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做好服务工作。
2. 创立和亮出服务新农村的特色品牌专业
高职院校的发展须有自己的特色学科与品牌专业, 才能保证其对生源的吸引力, 在招生和就业中处于有利地位。高职院校应按照市场和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职业能力突出, 发展潜力大, 创新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发挥人才、技术集聚优势, 以自己的品牌为说服力, 积极投身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3. 重视“双师型”队伍建设,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千万技术应用型人才, 因此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要有一批既有知识又懂技术的高级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要经常让教师深入工厂车间和农村田间地头学习技术和了解社会和农民的需求;教师要经常充电, 勤于学习, 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只有这样, 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被社会接受, 才能受到社会的欢迎, 才能真正服务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同时学校还可以聘请当地企业和农村的技术人才来学校任教, 将实用的技术和知识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学到的技术和知识更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教师在教学之余, 还要积极投身于搞科研,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确定科研项目, 研究出来的项目能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校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 要积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
4. 配合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宣传
高职院校要积极寻求新闻媒体的支持, 大力宣传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 牢固树立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 宣传每个技能劳动者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组成力量, 宣传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渴求, 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广阔发展前景, 宣传新农村的就业优势。高职院校要充分肯定和鼓励高技能人才的创造性劳动, 让青年学生和技能劳动者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认识到自己前途光明, 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摘要:本文从新农村建设需要高职院校“有所作为”、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高职院校要练好内功“有所为”等三个方面论述高职院校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农村建设,“有所为”
参考文献
[1]伍慧玲.面向新农村——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新视野[N].中国教育报, 2006-4-22.
[2]吴启迪.吴启迪强调:职业教育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N].中国教育报, 2006-9-23.
[3]大力发展农村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N].中国教育报, 2007-3-10.
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发展县域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不竭动力。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产上不去,基础不牢固,再壮美的蓝图也无法实现;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上不去,新农村建设就会失去动力支持。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才能健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更加巩固,农村经济也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就业渠道狭窄、收入水平偏低、增收难度大等一些不利因素和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有关。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增强县域的财力物力,才能促进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有效带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发展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如何发挥农民的主体力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难题。要使现代文明能向农村地区传播,除了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力度外,还必须通过发展县城经济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吸引众多农民到县城就业和消费,这些在县城就业的农民不仅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观念,能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
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历史任务,可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难得机遇和强大动力。
建设新农村有利于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会拉动工业品需求,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村城镇化的过程。抓住建设新农村的契机,走“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协调发展路子,就能实现县域经济的新飞跃。
建设新农村有利于县域经济的集约发展。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应坚持就地城镇化和就地转移就业为主的方针,发展县域和中心城镇吸纳农村人口门槛低的优势,把工业园区与城镇新区建设结合起来,把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结合起来,这样就会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集约发展。
建设新农村有利于县域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建设新农村,有利于县域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搞好发展规划,合理进行城乡规划和产业布局,搞好城镇规划建设与村庄布局规划建设衔接,在推动农村发展的同时加快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新农村有利于县域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发展向农村延伸,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新农村,将有力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县域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
如何以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
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各方互動的经济。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推进“三化”进程。
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察右前旗坚持用现代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把促进农产品加工发展和培育龙头企业摆在重要位置,巩固种植业,拓展畜牧业,强化加工业,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壮大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以工业强县为主导,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察右前旗立足本地实际,科学研究制定县域工业的发展规划和思路,既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又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迅速壮大工业总量,走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方向,扎实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支撑。新农村建设本身就是一个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过程,是让农民在农村就能享受到城市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过程。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应实行政府主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构筑以县城为龙头,以中心镇为重点,以现有建制镇为基础的新型县域城镇体系。
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工程。要保证取得实效,必须制定各项配套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科学编制规划,按规划有序推进。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科学编制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和建设、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基础作用。拓宽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妥善处理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主动的关系,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重点是深化农业经营体制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化就业与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系;深化城乡投资建设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以县级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提升主体素质。要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各类培训和教育活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李鹤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116023)
摘要: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初见规模。但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过度的关注城市利益的扩大,忽视了农村利益的保护而造成了城乡矛盾日益加剧。形成了包括了失地农民返贫,农民工、农二代、留守儿童,价值观的迷失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了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可以统筹发展的原因及二者良性互动的方式,提出了在城市化建设中进行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方面建设的模式。
关键字: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开了对原有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这成为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的开端。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初见规模。人口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17.92%上升到2010年的45.7%,年平均提高1%以上。但是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城市化遇到了“瓶颈”——城乡矛盾日益加剧。在“十二五”制定之际,总结城市化进程中的不足,探索一条城市化与新农村并行建设的新路子,来缓解城乡日益加剧的矛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期实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发展与良性互动。
一、城市化进程对农民的影响综述
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沾沾自喜是远远不够的。纵观城市化进程,我们不难发现,城市化的建设对农民这一群体的利益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甚至一些地区的城市化成果是以牺牲了一部分农民的利益而获得的。解决城市化建设中农民利益的保护及增加农村的经济实力,成为城市化进程继续向前推进的关键。
(一)失地农民返贫
为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扩展的目的,地方政府把向农民征得的农民宅基地等土地复垦后换取同等面积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在征地的过程中没有对农民采用合理的安置方式,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也没有充分尊重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所有权及使用权,农民在城市化的大潮中还没有享受到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又有一次的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被征占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
(二)农民工、农二代与留守儿童问题
据统计,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他们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及相关法律的不健全,使农民工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生活保障。农民工会产生自我怀疑和自卑,用不理智的方式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人,成为城市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因素。出生于80后的“农二代”,他们拥有更多的文化
知识,怀有更远大的理想,对城市的渴望也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但是户籍制度、城市社保等相关制度的制约使他们“留不下,回不去”。而那些依然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三)价值观的迷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还没有完整的建构。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出现了混乱。“信仰逐渐陨灭,理性越来越清晰”,对金钱、地位的追逐远远超过了对“真、善、美”的追求。这种迷失在进程务工的农民工、农二代群体中表现的更加突出。没有精神层面的追求,物质上再丰富也不能给人带来满足,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是非常危险的。从自我的迷失、迷惘到对自己失望甚至对整个社会不满,这个过程是非常危险的,对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非常不利,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二、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发展与良性互动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城市生活习惯、思想方式向农村的扩散,而且还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村庄习俗向城市习惯的过渡、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等等。城市化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不能人为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尊重其客观发展的规律。那些用行政手段推进的城市化模式,尽管使城市变大了,城镇人口变多了,城市化率提高了,但是这种被曲解了的城市化造成了社会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公共配套设施严重缺位。单纯的“空间城市化”、人为的推进城市化不是真正的城市化而是一种浪费的城市化。
(一)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的原因
城市化是一个发展过程,不是意识形态改变就能一蹴而就的。以我国现在的城市化水平(每年大概1%左右)而言,完成城市化的目标至少还要进行50几年。那么如果在这个阶段我们没有优化农村的建设,而是把社会建设完全的集中在城市的建设的话,那么城乡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另外,我国农村人口不论是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还是农村人口总数都是最多的。我们在实行城市化的进程中不仅不能忽视这一群体的利益,而且要想方设法的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使城市化的成果能够惠及到农村。这样城市化才能够获得一个稳固的大后方,才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基于这样的思想,可以考虑一种新的思路来进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发展。在努力提高城市化的速度、优化城市化的质量的同时,让城市化促进新农村建设,令新农村建设成为城市化建设的坚强后盾和稳定的大后方,大力实施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包容性发展”的新战略。总之,我们推行的城市化战略是能够带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建设的新农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
(二)实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1.以城市化建设引领新农村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着城市化的建设。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代表的三大都市圈以及各初见端倪,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周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城市中的技术、产业可以适度的向农村转移,城市中的民主观念可以向农村渗透,这既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同时对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大城市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成熟经验,利用规模优势,提升新农村中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改变农村的面貌,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对于农民来说,如果能在自己熟悉的农村也能有所作为,也能拥有更高水平的生活,有完善的医疗和社会保障,那么即使暂时不能够进入城市变成市民,也能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安居、乐业,也更能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2.以新农村建设促进城市化的推进
新农村建设相当于城市化建设的大后方,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稳定的农村,那么城市化无从谈起。试想一下,大量由于失地而返贫的农民涌入城市,在城市中聚集成若干的“城市贫民区”;大量的农民工、“农二代”在城市化进程中迷失方向、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教育而产生心理畸形,那么城市化如何继续进行下去?而且这些都明显违反了城市化的初衷,城市化成了“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对另外一部分人有益”的过程。所以,只有城市化的进程中,对新农村的建设更加重视才是最佳之选。要对农村加强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逐步培养有新思想、新文化、新理想的新型农民。新农村的建设也为 “逆城市化”做好准备,农村也有城市的现代设施和文明,可以为一部分城市人口向郊外转移提供条件。
三、重视城市化的过渡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继续推进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首先要加大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发展的投入,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加大经济投入才能刺激广大农村的经济、整合农村的资源,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经济实力。
农技部门要定期派专门人员下基层,向农民传授有关科学种田、科学养殖方面的知识。有关部门要大力配合,最大限度的为农民产销打开门路,比如对符合要求种植的绿色蔬菜、生态养殖的家禽等按合理的价格进行及时的收购。这样不仅增加了农村生产的经济收入,还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形成了城乡之间产销一体的科学模式。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进行果蔬业、旅游业开发,比如进行农村生态游,农村采摘游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注意差别化的建设,不能按照同一个模板复制,而是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不同风格、不同优势的新农村。
(二)深入发展新农村的政治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当地政府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加快步伐进行政府职能转变。基层组织应进行村务公开,建立和完善基层民主建设,把权力进行下放,让农民的事由农民自己决定。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生活习惯,不能好心办坏事。农民的生活方式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要求农民一下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把握好尺度、循序渐进,新型的农村建设不能成为城市化建设、城镇化建设的照搬照抄。
基层组织的相关部门要对城市化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进行重新的学习和整理,不但要真正提高领导部门的知法懂法的能力,也要的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农民能够真正运用法律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农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民主氛围,形成“村干部是农民利益的维护者,村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和受益者”的新农村。
(三)逐步完善新农村的文化、社会建设
价值观是心中的信念、是精神的汇聚,是我们做事的指导方向,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在新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采取简单易懂、农民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争取在新农村中形成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统一共识。诚然在城市化的建设中,农民工、农二代、留守儿童这些群体都是城市化建设的奉献者,他们的利益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遭到了损失。虽然国家在短期之内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实,但是我们至少应该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一定要对这些群体进行安抚,让他们明白他们城市是接受他们的,他们是城市化的功臣。只有在城乡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体系,才能对城市化、新农村建设乃至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有统一的认识,也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从而成为最稳定的支持力量而不是“摇摆派”。
新农村的建设要坚持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不能走城市建设中牺牲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建立的新农村是能够直接过渡到城市的新农村,所以不论从社会的发展模式还是经济建设的方式都要吸取城市化建设中的精华。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美好愿望。
总之,在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兼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可行的,既能保证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又能提升农村的经济实力,同时是解决现阶段城乡矛盾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温家宝:《不失时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J],求是,2006(18)。
[2]蔡永飞:《“十二五”如何统筹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N],学习时报,2010(5)。
[3]曹利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奋斗目标到行动纲领》[J],探索,2005(6)。
[4]石玉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及其启示》[J],经济学家,2005(6)
政治原则的调整
考察德国绿党的创建、成长与发展,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 人权主张”和“非暴力政策”作为两条基本政治原则,既体现了德国绿党价值观导向的中心含义,也是其相关政策外延的基础。除了生态/ 经济环境保护主张之外,绿党初创时期的其他政策主张还包括外交和平政策、保护妇女和解决社会边缘人群问题以及经济合理化要求等等。此类政策主张后来又被概括为德国绿色政治四原则,即生态学、基层民主、社会正义和非暴力;而在1998 年绿党竞选纲领中,这些原则进一步被阐述为绿党的指导方针和思想路线,即可持续性、社会公正、民主和平等。依然是遵循着这一方针和路线,绿党力图在战略上“胜出”其他党派的重要举措,就是借助“我们思想到明天”的基本原则纲要,主张在“解放的社会政策”构架下,通过消灭贫困、建立社会伙伴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深化健康医疗政策改革等,实现具体的人权;呼吁“进入科学的社会”,以倡导新的教育改革、实施终生教育和培训、加强科研力度和提高信息化水平等,力争德国在欧洲乃至世界文化之林独树一帜;从公民权和民主参与、国家与社会、政党多元化、法制国家自由主义、媒体在民主国家的作用、技术发展和信息的自我处理、联邦主义和地方自治等多个层面,鼓动“民主的创新”;通过主张“公正、自决、民主地处理性别关系”,包括消除家庭暴力、在职业领域实际体现男女平等以及正确对待信息时代对妇女的特殊挑战,创建“性别公正的社会”;与“生态”、“人权”和“非暴力”密不可分的绿党外交政策,是要面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新挑战,继承“人权运动”、“南北团结运动”和“和平运动”的传统“, 重新确定德国在欧洲和世界的作用”,承担起“世界社会”的责任,等等。同时,就建党的根本战略目标而言,德国绿党已经从最初“反对政党的政党”发展为决心在政党体制内“实现战略选择”的政党。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建党之初的绿党作为公民反核抗议运动的代表,只是所谓议会外反对派的组成部分之一;当时它很难作为一个政党而有所作为,尽管它不仅在原子能利用、和平以及环境等重大问题上有自己独立的立场,而且在所有其他政治问题上都有自己的主张。另一方面,现在的绿党作为具有公民权利的政党,作为“总是不断运用自己的进步与观念的先觉者”,已经懂得并且能够作出向传统政党的路线选择和调整。这种选择和调整的目标,除坚持上述“生态政治经济”的基本原则之外,即试图通过“长期改革战略”树立“改革党”的新形象,在欧洲乃至世界政坛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其一,以“红绿联盟”为起点,构建与其他政党新型的关系。德国绿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以“创新和觉醒-德国通向21 世纪的道路”为题的联合协议,于1998 年10 月20 日在德国波恩签署。但是,绿党与社民党政治合作乃至成为传统意义执政党的尝试,早在1984 年就已开始。其间,不断修订自己与其他政党的关系,保持自己已有的政治成就,始终是绿党政治实践的重要而基本的内容。其二,通过废除党的职员无薪规定、修改任期轮换制及实行双主席制等措施,对党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渐进的改革。尽管对此类改革的效果党内外评说不一,但绿党毕竟是在对自身不断进行改革中寻求继续发展的活力。其三,在事关德国前途与命运,涉及社会、文化教育、欧洲市场、外交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逐步改变“极端”、“僵硬”的态度,以务实灵活的姿态调整“过激”的政策主张,为自己保存政治实力争取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经历了恢复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南巡讲话”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五个发展阶段,实现了理论、地位、机制、方法和管理五个方面的创新。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其一,发展的动力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及其可持续性,构成了推进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动力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和禀赋,以及对上述四种资本的合理协调、优化配置、结构升级以及对于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积极培育等。其二,发展的质量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进化”、“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及其对于理性需求(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的接近程度,构成了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质量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物质支配水平、生态环境支持水平、精神愉悦水平和文明创造水平的综合度量。其三,发展的公平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构成了国家或地区判断“发展”的公平表征。其中包括人均财富占有的人际公平、资源共享的代际公平和平等参与的区际公平的总和。只有上述三大宏观识别同时包容在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之中,存在的“发展形态”就具有了统一可比的基础,对于发展的追求才具备了可观控的和可测度的共同内容。
.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国家、区域的生存支持系统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范围之内。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进而共同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什么?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俗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科学内涵
全面贯彻落实的前提是准确深刻把握。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最重要的是把握其科学内涵。“三个代表”是一个整体,集中阐述了党的性质和党的先进性,我们在学习时应当整体理解,统一把握。同时,认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还应当从“三个代表”的三个方面,特别是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的“发展要求”、“前进方向”、“根本利益”这12个字上深入,掌握内在联系和本质要求。
比如,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是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因为我们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没有这一先进生产力的出现和发展,就没有我们党存在的基础。而我们党能够作为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就在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80年的历史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同样,党要保持自己的性质,保持先进性,必须敏锐地把握先进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发展特点和实现形式,并且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提出有效的措施,真正做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在深化改革、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能否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就不是单纯地发展经济的问题,而是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大问题。对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是这样。我们党就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广泛传播马列主义的背景下诞生的,并且一开始就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表明,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问题上,经过艰苦探索,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才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因此,能否学习和运用、坚持和发展党的基本理论,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这也不是单纯的文化发展的问题,而是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大问题。
同样的道理,我们党一开始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党的80年历史表明,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正确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眼前和长远、个人和集体、国家等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并且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制度、体制和机制来保证真正做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不容易。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要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就是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更是关系到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大问题。
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指导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力争比二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发展必须是协调的。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3)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利
改变那些只管建设、不管保护、滥开发、不治理,只顾眼前的增长、缺乏长远的打算,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的错误做法,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惠及子孙后代。要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怎样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其科学内涵,需要深刻领会这一定义所蕴含的五个关系:一是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的关系。党的执政活动和领导活动既有联系,又不能简单地等同。执政是针对国家政权而言的,主要发生在国家政权活动领域。执政更多地体现为法治活动。领导在广义上是政治活动。在我国现行的制度条件下,党的领导是执政的政治前提,但是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并不是以党组织的名义号令社会成员,而是以国家和公共管理者的角色,通过制定和执行全社会的共同规则━━宪法与法律,来从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活动。
二是执政能力与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的关系。依法执政是现代国家政治建设的一条普遍规律,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党的执政能力综合地体现为依法执政的能力。四中全会强调,党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环节,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三是执政能力与领导制度、领导方式的关系。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本身并不是执政能力,但整个党的执政能力如何,执政成效如何,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但要着眼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还要重视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
四是执政能力与党制定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关系。理论、路线、方针是执政党凝聚党心、赢得人心和引领社会、整合社会的旗帜,政策和策略是执政党的生命。现在,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善于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制定和创新。
五是执政能力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系。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从来都是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伟大事业不断为伟大工程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开辟广阔的前景;伟大工程紧紧围绕伟大事业来进行、确保其蓬勃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着眼于既促进伟大事业、又推进伟大工程提出来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坚强保证。《决定》关于执政能力的科学定义,全面覆盖了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这“两个伟大”,因而是很科学、很全面的。
1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情况,我们党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首先,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必须始终坚持我们党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自身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工人阶级的队伍在壮大,工人阶级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也在不断增强;其次,要积极稳妥地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加以推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党在全社会的战斗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17、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之一,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支持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目前,改革开放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在这20多年里,中国基层民主建设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以下将分别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城市和企业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情况,并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谈几点有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
总之,扩大基层民主,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是,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努力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教育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个奋斗目标,连同政治、经济、点: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目标。这个目标大体涵盖了七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从宏观上规定了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二是从总体上规定了全社会成员不仅实现温饱,而且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三是要求在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生存性需求的基础上,能够充分享受健康向上、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各种文化娱乐。四是在促使城乡居民和个人消费水平从初步小康到比较殷实的小康迈进的同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五是在提高生活消费水平的前提下,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六是在人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七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这七个方面的奋斗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执政观,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观,以及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观。
第二,在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要用大体20年时间,力争使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经有关部门测算,实现到2020年翻两番,我国经济需要年均增长7.18%。到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可以达到或有所超过,到2020年翻两番,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前10年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从2010年到2020年有条件保持年均7%的增长速度,到时候,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4.3万亿美元,人口大约在14亿多一点,人均可以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这个预测表明,十六大把新世纪初大体20年时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符合我国在这个期间的发展实际的。
:第一条是讲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重要的是解决好理论指导、理论基础和理论创新问题。第二条是从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性质出发讲党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讲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问题。第三条是讲党执政的骨干队伍建设。
第四条是讲虽然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本身不是执政能力,但良好的领导体制和机制却是执政能力得以提高的关键,提高执政能力要把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作为突破口。第五条是讲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一定要夯实。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要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成为一个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的执政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的确定,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要把党建设成“两个先锋队”,即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要在全国人民中树立起一种光明正大的形象。这一形象既是我们党自身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同时也是凝聚全国人民的向心力。
如何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以”的指导思想和“四个成为”的总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任务。这五大任务也就是五大能力,即: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我们紧密联系治党、治国和理政的实践,研究问题,创新机制,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这是中央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全面思考和部署。
概括地说,从一个领导革命的党转变为一个执政的党,从领导计划经济的党转变为领导市场经济、领导改革开放的党,这不仅意味着党的历史地位和工作任务的转变,更意味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领导体制以及活动方式的转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党确实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概括为“五个一些”,实际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体制和机制还不完善;二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素质和能力方面还有差距,这些是我们今天提高执政能力所要解决的新课题。比如说,原来我们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手段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习惯于用政策代替法律。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方式,要依法执政就要学法、懂法,就要善于用法。依法执政过程就是执政能力的提高过程。
一、深刻认识发展草业的重大意义
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位,占国土面积的41?郾7%,大约是耕地面积的3?郾2倍,也明显大于林地面积。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与森林一起构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草原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牧区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草原与耕地、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一样,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严格保护、科学利用、合理开发草原资源,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草原保护建设,特别是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草原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稳步推进,草原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步转变,草原保护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截止2005年底,全国人工种草累计保留面积达到1459万公顷,草原改良面积1583万公顷,草原围栏3789万公顷,种子田面积45万公顷,生产草种11万吨,有20%的可利用草原实施了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通过保护建设,项目区草原植被得到初步恢复,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牧民种草养畜热情高涨,以草定畜、科学养畜的意识得到增强。
1?郾发展草业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草原作为地球的“皮肤”,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开垦草原、超载过牧、破坏草原植被的现象十分严重,草原不断退化,生态持续恶化。我国天然草原大多位于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等各大水系的源头和上中游地区,面积大,分布广,有着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对减少地表水土冲刷和江河泥沙淤积,降低水灾隐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退化草原是我国主要的沙尘源地,也是荒漠化的主要发生地。保护和建设草原、发展草业,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2?郾发展草业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发达的草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可以有效增加畜产品供给,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在合理利用天然草原的同时,积极发展草地农业,实行草田轮作,可以优化农业结构,有效培肥地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草原也是食品、纺织、制革、制药等产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保护和建设草原、发展草业,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可以有效扩大农牧民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繁荣牧
区经济。
3?郾发展草业是加快草原地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我国草原地区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这些地区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牧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草原畜牧业是草原地区的优势产业,加快地区发展必须发挥产业优势,做大做强草原畜牧业。保护和建设草原、发展草业,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对于促进扶贫开发、巩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二、积极推进草业可持续发展
尽管近年来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草原生态总体恶化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草原生产能力总体偏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农牧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还没有根本提高,保护建设草原、发展草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当前草原保护建设及草业发展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认识不足,政策措施滞后。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未将草原保护建设列入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未列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全局予以统筹考虑和积极支持。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和保护建设的稳定投入机制尚未建立。草原法制不健全,监理体系不够完善。
二是草原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目前我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原火灾、鼠虫害、雪灾等自然灾害也十分严重。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累计开垦草原约2000万公顷,其中近50%已被撂荒成为裸地或沙地。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草原不断退化,沙尘暴、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危害日益加剧,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对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三是人口压力增大,草畜矛盾突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牧区人口成倍增长,北方干旱草原区人口密度达到11?郾2人/平方公里,为国际公认的干旱草原区生态容量5人/平方公里的2?郾24倍。目前我国北方草原家畜平均超载达36%以上,比上世纪80年代增加了18%。
四是生产方式落后,经济效益不高。我国草原畜牧业经营粗放、管理落后、效益低下等现象较为突出。有的牧民仍过着逐草而牧、随水而居的游牧生活。草原的家庭分散经营势单力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难以有效应对国内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方式的竞争。
五是投入不足,草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我国草原区大多为边远贫困地区,经济落后,地方政府和广大农牧民财力有限,难以有较多的资金投资草原建设。草原地区水利、交通、通讯、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落后于其他地区,难以适应草原保护建设及牧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世纪我国草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草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以下简称《草原法》)等相关法
规为草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科学发展观为草业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国家高度重视食物安全和能源安全,为草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为草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加快草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草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实施《草原法》,从以经济效益为主转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生态优先上来,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草原保护建设与利用的关系,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加快推进草业经济增长方式、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农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认真实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重点工程,积极推进草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草业支持保障体系,不断增强草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草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把握一个根本,遵循两个规律,实现三个目标,坚持四条原则。
一是把握制度建设这个根本。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我们要按照《草原法》的要求,继续推进和落实草原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基本草原保护、禁牧休牧轮牧等制度。
二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干旱半干旱和高寒地区应以恢复原生草原植被为主,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三是实现“草原绿起来、草业强起来、农牧民富起来”的目标。要通过实施草原保护建设工程,推进草原资源合理利用,加强草原监理监测等措施,尽快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好转,恢复草原植被。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积极推进草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以商业化的理念谋划草产品和畜产品的营销,打好绿色牌、生态牌,做大做强草地畜牧业,不断提高草地畜产品的竞争能力。要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把草原生态保护与农牧民生产生活结合起来,把农牧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总之,要全面保护草原资源,实现草原永续利用,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
四是要坚持科学规划、有效保护、加快建设和永续利用的原则。科学规划,就是对全国草业发展进行总体的规划,提出科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以及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有效保护,就是通过围栏封育、禁牧休牧、补播改良、防火防灾等措施,加大对天然草原的保护,尽快遏制天然草原退化的势头,恢复草原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就是针对草原保护建设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以草原围栏、棚圈等基础设施和人工饲草地等为主要内容的建设。永续利用,就是采取以草定畜、划区轮牧、舍饲圈养等科学合理的利用方式,提高饲草利用效率,减少对草原植被的破坏,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
三、切实加强对草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保护和建设草原、发展草业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事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任务相当艰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小草大事业”的理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对草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要像重视粮食安全一样重视草原生
态安全,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保护基本草原,像建设林业生态一样建设草原生态。要将草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草业发展的目标责任制,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一是坚持依靠法制,推进依法治草。《草原法》是指导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根本大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是指导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纲领性文件,必须深入贯彻实施。要按照《草原法》的规定,继续推进和落实草原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严格的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促进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进一步加强草原监理机构队伍建设,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草原保护建设和监督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依法严厉打击开垦、乱采滥挖、非法征占用等各种破坏草原的行为,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保障草原持续健康发展。加快配套法规规章制定进程,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基本草原保护、草原征占用补偿等方面的配套法规。加强普法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加大草原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依法保护草原的意识。
二是坚持依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促进草业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超载减畜补贴、牧草良种补贴、牧草机械补贴等政策措施,将公益性草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纳入到公共财政支持范围,并逐步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增加对草原监理、监测、科研、推广、灾害防治等公益性事业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草原监督管理能力,提高草业发展水平。在坚持国家和各级政府长期稳定投入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元投资机制,鼓励国内外企业、农牧民个人等社会资金投资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业发展。
三是坚持依靠科技,推广适用技术。加快草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要努力增强草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广泛运用先进实用技术,提升草业发展整体技术水平。要加大科研、教学、推广设施建设力度,支持科技创新,紧紧围绕草业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加强科学研究,力争有所突破。要特别注意加快草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积极推广良种生产、优质高产牧草种植和饲草饲料青贮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草业的科技含量。要分期分批开展技术培训,提高草业工作者和农牧民的科技素质。
四是坚持依靠群众,维护合法权益。农牧民是实施禁牧休牧的主体,也是保护建设草原的主体。要把尊重广大农牧民的首创精神作为开展工作的有效方法,把维护农牧民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始终坚持紧紧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工程带动、强化服务等措施,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真正让农牧民得到实惠。
五是坚持加强监理,提高执法水平。草原监理机构是依法保护草原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加强草原监理机构队伍建设,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草原保护建设和监督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大对禁牧休牧的监管力度,依法打击各种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保证禁牧休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六是坚持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环境。草业发展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要加强草业的宣传工作,大力宣传草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广泛普及草业科技知识,弘扬种草、护草、爱草的绿色文明。树立和运用大资源的理念,高度重视草原资源的保护开发,确保草原永续利用。树立和运用大农业的理念,把草业和畜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来发展。树立和运用大食物的理念,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增加草畜绿色食品供给。
树立和运用大生态的理念,充分发挥草原的生态功能,建设好草原生态屏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建设草原的责任意识,努力创造全社会爱护草原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乡村转型,新农村建设
乡村转型发展, 即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因城乡人口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要素重组与交互作用, 并由当地参与者对这些作用与变化作出响应与调整而导致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形态和地域空间格局的重构, 主要涉及村镇空间组织结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就业方式、消费结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城乡差别等方面的转变。始于1978年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中国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村生产力有效释放, 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 改革重心逐步转向城市领域, 农业和农村改革与发展逐步滞后于工业和城市, “三农”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整体稳定发展的最为紧迫的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 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动力, 各地在继续稳步推进二、三产业和城镇发展的同时, 逐步加强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 并部署“新农村建设”重要战略, 积极促进农村生产转型与发展, 乡村转型发展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
1.适应乡村转型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理念
(1) 确立“强村富民”的理念, 对于受中心城市辐射影响强的城市郊区农村, 需在城市化进程中定位和引领乡村转型, 强化城乡经济融合,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 新农村建设要吸取“冒进式”城镇化发展带来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教训, 确立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理念, 以土地整理与统筹城乡用地为重点,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村社区。
(3) 新农村建设应确立城乡整体规划和平等发展理念, 把农村发展同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独特乡村文化的开发和保护相结合, 重视建设多功能高效现代农业园区, 壮大农村特色经济和生态文化产业。
2.适应乡村转型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2.1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区域主导模式
首先, 按照城镇化进程及效应, 突出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性, 如近郊区、远郊及城镇周边区、传统农区和山区农村等;其次, 凸现农村生产发展的主导性, 如都市型农村经济、生态循环经济、现代农业基地、企业群体集聚等;再次, 明确农村发展的制约性, 如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科教文化落后等条件。
2.2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操作主体模式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政府的作用是理念倡导、规划引导与示范引路。农民是建设的主体, 但须有积极性和组织性。提高农民勤劳、自立与合作的精神伦理也十分重要。因此, 在促进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进程中, 要充分体现农民自主择业和创业的主体性, 优先扶助农村创业性职业农民及其专业协作组织。
2.3推广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实践模式
新农村建设首要标准是生产发展。对区位与资源条件相似的农村, 要实现农业资源由农户分散式利用转向股份合作制和产业化经营, 促使“生计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型发展;对专业市场活跃的农村, 需拓展与其他经济的联系, 推进农村特色产业的规模化与社会化;对经济先发地区的农村, 推行区域优化开发和城村“一元化”建设, 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
3.适应乡村转型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策略
3.1遵循城市化和农村发展阶段性与地区差异性, 是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决策的科学基础
统筹城乡发展, 关键是要解决区域密集型的中心城区和分散化的农村城镇两极失衡的问题, 发展壮大城镇化体系的中间层面。为此, 应扎实推进以新城和中心城镇为核心、以新农村与新社区建设为支撑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策略。
3.2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与提升农村生产力相结合, 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
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特点, 新农村建设要创新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产业联动、经济互动的长效机制, 推进“三整合一提升”的战略, 即空间整合, 逐步推行迁村并点;组织整合, 建设中心村和农村社区;产业整合, 发展现代农业与股份制企业, 着力提升农村生产力及其创新发展能力。
3.3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文明化, 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
农村产业与就业转型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深化市场取向的农村综合改革, 着眼特色、优质与高效性, 把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和增强农村竞争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种养传统及农民主体能动性, 加速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龙花楼, 邹健.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转型发展.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2 (4) :97-100.
[2]蔡, 王德文, 都阳.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30年历程和经验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3]李培祥, 李诚固.论城乡互动:解决“三农”问题的机制与对策.地理科学, 2003, 23 (4) :408-413.
[4]刘燕鹏, 陈刚, 李立贤.我国20年战略机遇期的“三农”问题.经济地理, 2005, 25 (6) :860-863.
[5]蔡运龙.中国农村转型与耕地保护机制.地理科学, 2001, 21 (1) :1-6.
[6]刘彦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地理学报, 2007, 62 (6) :563-570.
[7]文琦.中国农村转型发展研究的进展与趋势.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1) :20-24.
[8]张凤平.我国东部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典型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6, 27 (2) :41-4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指导思想,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对旧农村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促进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既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又是新农村优秀成果的享受者,所以在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以农民为本这一核心内容;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我们不仅要考虑当前利益也要顾及长远利益,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各种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化表现。新农村的建设,新型农民的培育,农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都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
一、把科学发展观融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这样几方面:过分追求经济增长,农民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些农村社会歪风陋习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生活环境恶劣。只有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融入新农村建设,才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理想目标。
1.把科学发展观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建设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农村生产的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依靠,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使生产模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力争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之路。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主要是为广大农民服务的,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能够过上衣食无忧、房屋宽敞、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活档次逐年提高的宽裕生活。
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深入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和发展农村教育,以此来保障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文化修养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才能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2.把科学发展观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主人翁地位的实现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为谁建设、靠谁建设、建设成果由谁享受?通过把科学发展观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可以得出明确的答案:是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真正做到以农民为本,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农民意见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蓝图中。
3.把科学发展观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实现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新农村建设,才能解决其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消除贫富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才能促进小康社会的实现,构建和谐新农村。
二、把科学发展观融入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分析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这样才能保障各个目标得以实现。
1.各级政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航领路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目前,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中,仍有一些村庄在走先污染后治理或者不治理的老路,致使出现自然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一些干部政绩观出现严重失误,村民之间利益摩擦变大。针对此现状,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主线,指导农村工作。地方政府在落实中央政策时,应把一般理论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为构建和谐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宣传、拓宽渠道,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发展实践提出的伟大战略,是关于发展观念的一场革命,它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基调,实现农业生产科学化,农村建设标准化,农民关系和谐化。在科学发展观的宣传中,我国各级职能部门和干部应充分利用电影院、电视、电脑、村喇叭、农村书屋等途径,为农民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条件。只有农民对科学发展观给予肯定,对把科学发展观融入新农村建设这一必要性认可,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目标又好又快实现。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新农村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可靠的保障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这是对可持续发展观最通俗易懂的解释。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全面、协调、可持续之路。使农民在充分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树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新理念。科技是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的最终选择。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资和利用力度,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应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的作用,注重对农学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除了对研发人员的支持外,还应调动广大农业院校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为农民定期开展培训,以提高农民接受和运用科技的能力。
4.提高村干部素质,为新农村建设走科学发展之路提供和谐有力的领导班子
自从我国实行大学生村官制度以来,基层干部的素质水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西部和西南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对大学生吸引力非常弱,致使这些地区村干部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作为农民的领头人,村干部觉悟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村干部平时应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对科学发展观有一定了解的干部,应深入对其进行研究;对科学发展观不知或知之甚少的干部则应加快学习步伐,确保能将科学发展观融入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理念来对待新农村建设,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只有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始终,才能协调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稳步前进。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责编/张立新)
【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划】推荐阅读:
林区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05-23
村新农村建设规划06-28
县新农村建设规划07-01
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宗教关系论09-28
郑州市新农村建设发展09-21
形势与政策论文建设新农村11-11
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11-24
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与路径研究12-09
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体规划10-01
新农村建设与社会主义形势与政策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