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政府调研报告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宿州市政府调研报告(共8篇)

宿州市政府调研报告 篇1

2011年工作回顾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作为,苦干实干,圆满完成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80亿元,增长13.8%,年增量首超百亿;财政收入64.1亿元,增长48.5%,连跨两个十亿元台阶,增速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460亿元,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80元,均增长17%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进入全省前八位。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工业扩张,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全面实施“7233”工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0亿元,增长25%,增速保持全省领先;工业投资250亿元,增长40%。积极壮大市场主体,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100户。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6%,创历史新高。加速培育新兴产业,首文软磁、维多甜味剂、格微光电、万兴科技完成一期建设,诺业生物、湛蓝光电、品青果糖、大诚明科技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省考核目标。

二、狠抓投资消费,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全年累计向国家和省争取资金15亿元;列入省“861”项目完成投资130亿元,增长89%;深入谋划“5161”工程,项目储备规模超万亿。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永通电缆、光大生物质能发电、合成革一期、皖神面粉、锦龙制衣等项目建成投产,国电热电联产、祁南二矿、海螺水泥、冠军陶瓷等项目加快推进。京沪高铁正式通车,宿淮铁路、徐明高速、泗许高速二期、济祁高速、山闵路进展顺利,农村公路建成通车290公里。首座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建成投运。

三、夯实“三农”基础,县域经济激发新活力。战胜60年一遇的冬春连旱,粮食总产突破80亿斤,实现八连增。加快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农产品加工产值550亿元,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25家,年营销收入330亿元,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73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00个,农业产业化工作保持全省先进,带动农民户均增收2680元。现代农业示范区扎实推进,农田水利三年恢复性工程顺利完成。修建通村公路119公里,解决2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林木产业、农机化综合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正式获批。完成土地流转面积55万亩,土地整治5万亩。全面提速县域经济发展。

四、加速城乡建设,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城乡规划管理持续加强,新一轮城市总规划上报省政府待批,灵璧、砀山、萧县总规划通过评审,道东片区、汴北物流园等控详规划完成编制。主城区以“1133”工程为龙头,投资超百亿,实施200项重点工程,新建续建道路40公里。“五化工程”有效实施,改造绿地10万平方米,完成亮化工程64个,全面完成出租车更新,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征收房屋和控违220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1.5万套。突出抓好县城建设,发展框架逐步拉开,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五、承接产业转移,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果。持续给力招商引资,全年实际到位内资466亿元,增长55%;实际利用外资2.3亿美元,增长57%。深入开展皖粤经贸合作,签约项目总数及投资额居全省前列。成功举办第六届黄淮海地区农博会、砀山果蔬论坛。市经济开发区扩区面积10平方公里,“一区六园”建设框架逐步拉开,鞋业基地21个项目开工建设,化工园区20个项目签署入园协议。宿马经济区总规通过评审,起步区建设与招商同步展开。高新技术产业园入驻智慧云计算等6家企业。5个县区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40亿元,128个项目开工投产。14个市级乡村工业园入驻企业198家。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鼓励促进民间投资,全年新增私营企业2413家,个体工商户1.7万户。

六、壮大文化实力,文化建设彰显新亮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博物馆接待观众10万余人次,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39个,农家书屋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全年送戏下基层进社区500余场次、送电影3万多场。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宿州文化产业园、神游世界动漫产业园等项目相继落户,文化产业增加值超10亿元。实施文艺精品工程。

七、保障改善民生,幸福指数得到新提升。加大33项民生工程推进力度,投入资金42.6亿元,增长56%,实施工作跻身全省先进。9件惠民实事如期完成。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5.2万人,农民工技能培训4.2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顺利推进。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免除学杂费4.4亿元,完成151所学校标准化建设,校舍安全加固改造97.2万平方米。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新农合参合率达97.6%,重大疫病预防控制有效落实,社区、乡村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住房保障工作位列全省先进。

八、创新社会管理,和谐宿州开创新局面。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扎实推进“平安宿州”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上升。信访秩序持续好转。“六五普法”启动实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工作取得新成绩,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顺利通过考核验收。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得到遏制。

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塑造负责任、敢担当、干实事、有作为的政府形象。注重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按期办结人大代表议案3件、建议77件、政协委员提案246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效率大幅提升。深化政务公开,畅通政风行风热线,73家部门设立网络发言人。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2年工作总体要求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12年,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这个重要关口,我们必须树立担当意识,坚定必胜信念,锐意进取,争先进位,才能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第四次党代会的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扩张、农业提升、城镇扩容三大战略,以开展“园区和城乡建设突破年”、“社会管理创新年”活动为抓手,抢抓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着力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扩张工业总量,着力在推进产城一体中加速城镇化步伐,着力在促进三化同进中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力争走在皖北地区崛起前列,为加速建成四省交汇的区域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达到省控目标。

全力扩张工业总量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围绕工业五年扩张,深入实施“7233”工程,确保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以上。

着力做大主导产业。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5161”工程为抓手,全年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加大项目考核权重,确保国电热电联产、海螺水泥、龙王庙煤矿、中元复合肥、恒顺工贸、西地亚板材等3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永通林浆纸一体化、金黄庄煤矿、合成革二期、诸暨袜业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城等20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大力实施重点产业规划,积极发展纺织鞋服首位产业,改造提升煤电能源、化工建材、板材家具、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

着力做强现有企业。坚持抓大扶小、促强带弱,完善企业帮扶机制,推动小微企业上规模、规模企业上台阶。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新建两家省级研发中心。抓好30户上市后备企业培育,确保皖北药业上市。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切实保障要素供给。

着力抓好节能减排。严格执行节能减排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全面实行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推进8个节能项目建设。继续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严格新建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全面抓好“三农”工作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始终抓紧抓牢“三农”工作,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力争粮食总产达到81亿斤,农民增收800元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4168”工程,主攻四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粮食、果蔬、畜禽、板材等省市级产业化示范区。持续推动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支持县区争创小麦玉米单产千斤县。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加快60万亩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181”转型倍增计划,力争农产品加工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80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全力招引国内外知名龙头大企业。启动实施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创新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体系。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围绕农民增收五年倍增目标,着力构建多元化农民增收支撑体系。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依法推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启动实施农田水利三年提升规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2.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万亩。全力推进新汴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5条中小河流治理,除险加固两座病险水库,解决2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加速推进城镇扩容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按照城乡一体、区域联动发展的理念,全面掀起园区和城乡建设突破年活动,投入180亿元,实施五大类277个重点项目,建成道路120公里、征收房屋22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200万平方米。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坚持东向高铁、北跨汴河、南展新城、西越高速,加快构筑“132”格局,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突出规划引领,新编完善4个分区规划、21个专项规划、10个园区规划、8个重点街区规划。加快五大片区建设,实施大外环、高铁快速通道工程,拉开城市框架。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文明城市为目标,强化区、街道和社区城市管理责任,推进土地征用、房屋征收、控违拆违重心下移,整顿交通秩序,强化渣土管理,实施“五化”工程,创新“公众城管”模式,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搞好县、镇、村三级规划衔接,加速推进四个县城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功能档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宿淮铁路、徐明高速、泗许高速二期、济祁高速、山闵路建设,力促郑徐客运专线开工,启动206国道改线工程,改造加固农村公路危桥120座,改造升级县乡公路200公里,加速构建现代道路交通体系。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以改革增活力,以开放促发展,不断拓宽改革的深度和开放的力度,进一步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水平。

积极推进各类改革。放宽准入条件,发展非公经济,完善促进民间投资体制,力争新增民营企业2900户。深化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继续抓好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规范土地管理,加强节约集约用地,依法清理闲置土地。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全力主攻招商引资。坚持以税收和就业实绩检验招商实效,持续保持招商引资强劲势头,大规模、快节奏、高频率推进招商引资。注重招大引强、招强引链、挑商选资。创新招商方式,巩固皖粤对接成果,密切跟踪服务,狠抓项目调度,全面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

聚力打造园区平台。围绕“思想解放先导区、特色产业示范区、优质要素富集区、幸福生活新城区”的定位,加速各类园区建设,推动产城一体、功能集聚、扩容升级。

着力发展第三产业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加大服务业投入,促进服务业比重提高、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壮大提升现代服务业。坚持外引与内培并举、生产性与生活性并重,着力打造以宿城为中心、四个县城为次中心的区域性物流中心。落实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改造提升商贸物流、邮政快递等传统服务业,扶持培育服务外包、会展、动漫等新兴服务业。

突出发展旅游产业。制定实施旅游业三年行动计划,完善规划、打牢基础、强化措施、整体推进。加快闵子祠、梅村生态园、皖东北革命纪念馆等重点旅游景点建设,推进高档星级酒店建设,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力争有新突破。

持续推动金融创新。积极引进交通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村镇银行建设,扶持徽商银行、淮海银行县域机构全覆盖,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商行。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申报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大力振兴县域经济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振兴县域经济事关兴宿富民大业,必须持之以恒加大支持力度,激发内生动力,使县域经济成为我市加速崛起的重要支撑。

推动县域经济晋位升级。把工业突破作为助推县域经济的重要引擎,突出抓好一批百亿元产业集群,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三化同进。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落实支持皖北发展“双十条”政策,加大对县区项目、用地等扶持力度。积极争取点供用地,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增减挂钩工作,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完善县域经济考核措施,积极推进扩权强镇,催生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

推进文化大发展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

大力建设和谐文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精心组织全国道德模范推荐、“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继续开展省级文明城市、文明县城、文明村镇和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保护工程,做好24个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实施文化精品工程,鼓励文学艺术创作。实施文化下乡工程。

加速培育文化产业。加快神游世界动漫产业园、宿州文化产业园、钟馗文化园、天鹅洲文化园、星光影视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大做强灵璧奇石、萧县书画、泗县戏曲、砀山唢呐、埇桥马戏五大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决定民意,要竭尽全力把保障改善民生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努力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高度重视就业难、招工难矛盾,加强供需衔接,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争创省级创业型城市。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健全新农合机制,确保参合率达95%以上。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规划,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9所。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推进151所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固改造中小学校舍19.4万平方米。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启动教育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卫生事业。加快推进县级以下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抓好街头、社区等公共场所体育设施配套建设。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稳定低生育水平。

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依法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强化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打击商业欺诈和非法传销。加强价格监管,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参与社会管理。继续抓好超限超载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政府应急管理,提高防震减灾、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国防动员、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争创双拥模范城,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深化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成果。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深入推进“平安宿州”建设。

今年,我们在深入推进33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本着“普惠、解难、量力、当年”的原则,再办10件惠民实事,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1、打通城市“断头路”12条(含县城)。

2、全市完成10个“四有社区”建设。

3、实施清水工程,完成20公里河道综合治理。

4、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000户,村庄整治50个。

5、全市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3万套(间),改造道东棚户区30万平方米。

6、实施城乡净化工程,建成垃圾处理场5个、垃圾中转站45个。

7、全市兴建26处公园广场游园,其中市区7处。

8、继续实施市区供热工程,铺设主管网5.2公里,1.2万户居民用上暖气。

9、继续推进供水管网改造,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5000户。

10、完成马山公墓道路修复及环境整治。

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市长张曙光昨天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百姓之期望、履职之必须。要把对人民负责作为最高准则,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把提速提效贯穿于政府各项工作之中,强化执行力,保持快节奏,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真抓实干,高效作为,提振干事精神。坚持效能为先,倡导勇于担当、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建立高效快捷、迅速果断的执行机制,形成奖优罚劣、失责必问的工作导向。强化目标管理,健全考核督查,严格行政问责。政府班子率先垂范,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一抓到底。坚决摆脱文山会海,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评比,集中精力、群策群力谋大事、促发展。

转变职能,高效服务,恪守为民之本。大力弘扬以实干立身的政绩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清理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网上审批市县区联动,深入推进“四个一”工程。始终保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公仆情怀,站稳群众立场,开展走访活动,满腔热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阳光规范,高效执政,务求履职尽责。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切实规范行政行为。推进政务公开,深化网络问政,做到决策部署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政协、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凝聚发展智慧,形成攻坚合力。

宿州市政府调研报告 篇2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 促进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9年3月国务院相关部委制定颁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作为全国物流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而徐州作为商贸大市, 进一步壮大传统商贸流通业, 增强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也需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形式来实现, 同时发展现代物流业能有效增加地方性预算收入, 对加快提升徐州对外服务功能、增强在淮海经济区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 本文通过对徐州市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提出在调整与振兴徐州区域物流产业规划中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的策略方案, 为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或引导本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2 徐州市物流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2.1 宏观数据的分析

自1991年以来, 徐州的物流产业迅猛发展, 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 自1991年以来物流增加值逐年上升, 而年增长率除了个别年份外一直保持两位数, 最大值达到了20.9%。另外, 客运量和货运量除了个别年份之外, 总体上也呈现出增长的势头, 表明了徐州物流业增长较快。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将其分成“八五”、“九五”、“十五”三个时期。“八五”时期, 物流业、GDP年均增幅较快;“九五”时期, 物流业略快于GDP年均增幅;“十五”时期, 物流业的年均增幅有所加快, 比GDP的年均增幅加快1.8个百分点。

2.2 微观市场的调查

2008年下半年, 笔者组织了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物流专业的学生对徐州市目前比较大型的物流中心及物流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这次对徐州市物流公司、货运公司、物流园区及其他配载公司的调查发现, 徐州市物流业的发展主要处于“信息为媒介, 运输为主体, 配载为协助”的阶段。具体数据如下:

2.2.1 徐州市物流公司数量统计

2.2.2 徐州市物流公司业务覆盖范围

通过调查和计算可以发现, 徐州市物流范围以华东地区较多 (25%) , 其次是华北地区 (10.2%) 。当然徐州到周边的辐射范围业务比率是最多的 (46.1%) , 但其本身业务比率相对较模糊, 在业务量上并没有优势。而华东地区业务量一般细致到各个县镇, 因此物流覆盖区域还是以华东及周边地区为主, 这与公路运输的特点与徐州处的区位有很大的关系。同时, 也说明徐州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其“五省通衢”的交通枢纽应该具有的物流辐射优势。

2.3 现状分析

通过对几个物流中心与大型物流公司集散地的调查, 我们发现徐州市目前已经具有仓储物流产业带的雏形, 主要包括:①沿三环东路已建成的专业批发市场:分别有中国淮海食品城、汽配城、新世纪建材城、工程机械市场、鞋城、升辉装饰城、香山物流园、储运公司物流中心等十余个各类专业物资的集散中心;②沿北三环路及万寨港形成的煤炭与钢铁制品物流带;③分散在市区专业市场的物流集散地, 主要有市体育场物流中心、宣武市场物流中心、物资集团金属物资物流中心等。它们的主要特点是:

(1) 这些中心多是小型物流企业的集中地, 一般规模比较小, 设备简单 (办公桌、电脑) , 只是做到货物信息收集、配载以及货物运输的基本作用, 物流的整体功能并没有展开, 公司的集散功能并没有完全的发挥。这些零散的小型公司的发展主要是靠老客户以及专线运输服务, 部分公司有自己的车辆进行市内的周边县市运输服务, 长途跨省的一般做一些外包, 运输的货物以普通货物为主, 如水果、蔬菜、机械、家电、木材、玻璃等。

(2) 储运设施充足。徐州市原有仓储资源13.94万平方米, 到2008年年底之前已经发展至35万平方米, 铁路营运里程593公里, 每天通过货车280对, 具有日编2万辆货车的能力。内河航道40余条, 通航里程达639公里,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 (不含铁路运输) 完成旅客运输量10291.10万人, 货物运输量1.90亿吨, 分别比上年增长15.2%和14.5%。全市拥有等级公路13602.40公里, 增长12.0%, 其中一级公路878.72公里, 增长7.8%。观音机场已开辟国内航线20条, 航空线里程达到2.0万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21.12万辆, 增长21.5%, 其中私人汽车15.63万辆, 增长27.2%。伴随仓储和运输能力的不断提升, 可基本满足物资流通对储运设施的基本要求。但是, 目前的仓储设施陈旧落后, 技术水平低下。至今还没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其中特种仓库如保温仓库、冷藏仓库、高层货架仓库所占的比例十分低下, 大约只占仓储总面积的3%。

(3) 物流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路线与交通方式发展较快, 近几年由于政府重视, 大力发展快速交通通道与交通方式, 已经基本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但是在物流装备与技术水平方面, 由于物流企业的规模与资金限制, 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主要体现在:仓储设施落后;保管措施落后;装卸搬运机械落后, 机械化程度低;运输车辆利用率、集团化程度低, 空载率高, 辐射范围小, 车辆管理与调度信息不畅通等。

2.4 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以及学生们的实地调查显示目前徐州市物流产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4.1 物流观念落后, 自办物流现象突出

由于对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认识不足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影响, 很多生产或商业企业既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 又怕额外利润被别的企业赚去, 都自建物流系统, 不愿寻求物流服务外包, 进而影响物流产业发展的源泉——物流市场的货源。同时, 物流观念存在误区, 物流在徐州市刚刚起步, 由于受传统体制及历史包袱的影响, 其服务观念、管理水平与市场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物流产业建设重硬件, 轻软件的现象十分严重。

2.4.2 条块分割严重, 企业规模偏小

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 徐州市的物流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 除了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 大多数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条块分割严重, 企业缺乏整合, 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 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2.4.3 物流渠道不畅

一方面, 经营网络不合理, 有点无网, 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 货源不足, 传统仓储库房无法实现现代化的机械作业以及高效率的管理, 形成闲置;老化的运输工具能力过剩, 造成浪费与管理的困难;另一方面, 信息技术落后, 因特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 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 严重制约了物流的流通速度。

2.4.4 服务功能不全

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 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 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 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2.4.5 物流人才匮乏, 管理水平较低

物流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近几年, 虽然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 但是许多企业对于现代化物流给企业带来的利益认识不足, 甚至有些挂着物流企业牌子的所谓物流公司的经理们对于物流一词都茫然无知。这次学生们的调查发现有高达89%左右的物流企业管理者都是其他专业改行而来, 他们很少有专门学习或者接受过物流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

尽管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最早开办物流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之一, 徐州市第一家开办物流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 已经于2006年有了第一批57名毕业生, 至2009年共计毕业近200名物流专业人才。而这些毕业生只有3%左右留在了徐州从事物流管理工作。虽然在徐州高校目前基本都开设了物流专业, 但是物流人才, 尤其是物流管理人才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 徐州市物流产业发展与调整的必要性

3.1 徐州市物流产业的发展是地理位置与交通地位的客观需要

徐州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位于江苏西北部,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 不仅是江苏省委、省政府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 而且是淮海经济区的地理中心、经济中心, 可以辐射到周围20个地级城市、17万平方公里、1.2亿人口的区域范围。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 处于东部沿海开放和中西部开发的连接带、长江三角洲与环渤海湾两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 具有显著的东靠西移、南北对接, 便于客、货转移的战略区位特征。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 即将开工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使徐州市到北京、上海的时间均缩短至两个多小时, 并与规划建设的徐兰客运专线交汇, 徐州将成为全国重要的高速铁路枢纽;5条国道、20条省道、5条高速公路在我市纵横成网;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市区距连云港国际港口200公里, 并以高速公路相连;观音机场已开通至上海、北京、杭州和香港临时包机等地15条航线;鲁宁地下输油管道纵贯境内, 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这一交通体系的建立在客观上产生了对物流产业发展的需求。

3.2 徐州市物流产业的发展是丰富的资源与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 拥有煤炭、井盐、铁、钛、大理石、石灰石等30多种矿产, 储量大、品位高。煤炭已探明储量达39亿吨以上, 年产量2500多万吨, 占全省95%以上;井盐储量为220亿吨且品位很高, 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的资源条件十分优越;石膏年开采能力500万吨, 为华东地区之首。徐州是国家粮棉生产基地, 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秸秆养畜示范区、林业科技开发试验示范区和五大蔬菜产区之一, 是中国银杏之乡、苹果之乡, 全国四大胶合板加工基地之一, 年产量占全国1/5, 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农副产品资源能够极大地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

目前, 徐州市正逐步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机械、建材、化工、食品四大支柱产业工业体系:如3家企业名列中国最大500家企业, 10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百强, 50余种产品产量位居全国或全省第一。有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工集团, 全国最大的汽车收放机生产企业天宝集团, 全国最大的豆奶生产企业维维集团, 全国最大的胰岛素生产企业万邦制药。徐州传统服务业起步较早、基础扎实, 现代服务业业态健全、层次较高, 金鹰国际、沃尔玛、家乐福、中央百货、王府井等国内外知名商家纷纷入驻, 形成了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门类最全、档次最高的“商贸中心圈”。这些产业体系从原材料供应到产成品的输出都需要高效而又庞大的物流产业体系作为支撑。

3.3 徐州市物流产业的发展是其所拥有的巨大的市场空间的需要

徐州在“十五”期间经济保持了年均12.6%的增速, 并在2004年实现了GDP超千亿、财政收入超百亿的“双超”目标;去年全市GDP和一般预算收入更保持了14.3%和32.3%的增速。目前, 徐州市拥有年成交额超百亿元的市场2个、10亿元以上的市场13个, 成为全国重要商品集散地和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进入“十一五”, 徐州市确立了GDP年均递增13.5%、一般预算收入五年翻一番, 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50%左右的目标。强劲的发展态势、丰富的消费潜力、广阔的市场腹地, 使徐州市日益成为一个现实的巨大市场。而这一巨大市场空间的形成也必须有相应的物流产业体系作为支撑。

3.4 徐州市物流产业的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徐州市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较大中心城市及江苏省“三圈、五轴、四个特大城市之一”发展战略之一的都市圈,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总体规划》的发展战略决策, 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 必须建立起与其地位相适应的区域性现代物流网。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现代物流专家汪鸣也谈到, 国家正在做的物流规划中, 把徐州作为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城市之一, 徐州有望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上的现代物流中心。依托徐州综合性交通枢纽优势, 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 重点建设物流中心城市, 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 着力构筑面向苏北和淮海地区的区域物流体系, 形成沟通海外、辐射中西部, 连接华东的快速、高效、便捷的区域现代物流网。

4 徐州市物流产业振兴与发展中政府应该采取的策略

鉴于以上分析, 徐州市要想实现“十一五”规划与《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总体规划》以及《徐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所提出的, 发挥徐州物流“四大优势”, 发展“三大物流”, 建设“一个园区和三个中心”的战略决策, 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 协调引导职能, 才能实现发展与商务高速衔接, 并能提升商贸服务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商品配送物流;发展与区域内产业密切结合的生产资料配送物流, 以及与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密切配合的多式联运物流;同时实现重点规划建设淮海综合物流园区和金山桥、九里、新沂三个现代物流中心的目标。具体说来政府作为《徐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决策者与实施者, 应该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 在重点建设物流中心城市, 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 着力构筑面向苏北和淮海地区的区域物流体系, 形成沟通海外、辐射中西部, 连接华东的快速、高效、便捷的区域现代物流网等方面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4.1 科学合理地规划物流园区建设

以现有的初步形成的物流产业带为基础, 合理利用现有的物流园区及设施, 从淮海经济区物流区域建设乃至全国的宏观物流环境等角度对徐州物流园区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零散而又重复建设, 避免重蹈许多年前全国各地建设各种市场的覆辙。

目前徐州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是要规范化, 要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制定市场准入条件, 规范企业发展, 对现有物流企业进行有效整合, 着眼于建设支撑自身经济发展的框架体系, 重点调整布局和优化企业结构, 形成网络优势, 通过重组、改造, 形成较大规模和较大服务半径的高效物流连锁集群。要按照淮海经济区的产业结构, 构造区域性物流体系, 重点扶持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做大做强。要鼓励企业走出去, 实现与国内甚至国际大的物流集团的对接与结盟。围绕物流品牌的建设, 加快配套能力建设, 围绕江苏省启动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 服务徐州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需求, 以发展保税物流增值服务体系来推动生产性物流的发展。完善相应的服务体系, 加快提升徐州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和辐射能力, 使徐州真正成为连接淮海经济区和全国的物流基地。

物流产业是以有物资流动为载体的, 只有有了物资流动的需求才能有物流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换而言之, 只有在有物资流动需求的区域, 有物资流动需求的时间才能建设相应的物流中心园区。因此, 只有在对徐州各区域范围内物资流动需求调查的基础上, 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 才能做出合理的物流网络规划。

同全国一样, 徐州市的物流工作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 管理分散。而且, 在制定近期或长期物流发展战略以及物流基础建设投资、物流技术改造、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国内网点设置等方面, 缺乏完善的整体规划。物流涉及的交通、铁路、航空、物资等管理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和行政部门, 各部门虽然近几年在物流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相互之间仍缺乏协调, 甚至各自为政。所以要将徐州建设成为国家物流中心城市就必须首先建立起统一的协调管理机制。

4.2 加快对现有的物流园区及周边相应设施的改造, 健全配套设施与网络, 消除阻碍物流畅通的瓶颈

(1) 交通运输是物流速度的保证, 是物流的基础设施, 物流园区与商贸流通中心的交通畅通与否是检验物流是否高效便捷的标志。徐州市区的几大物流中心与商贸市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交通的瓶颈问题。

宣武市场的存在对建国路东段, 迎宾大道、铜山路、民主南路等周边道路形成了巨大压力, 加上火车站、汽车总站的客流是造成市中心区东部交通压力, 形成交通堵塞的源头。

位于故黄河北岸的徐州物资市场及周边的钢材市场, 成为中山北路交通拥挤、车辆堵塞的根源。

现如今, 交通压力最大的就是东三环路。由于进出淮海食品城物流中心、淮海汽配城、汽车南站、升辉装饰城、东兴物资贸易市场、香山物流园的车辆数量庞大, 使得东三环路成为车辆密度最大的路段。加上进出这些市场的车辆往往不经过红绿灯路口, 随意拐车倒车、路边违章停靠等现象时常发生, 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 给交通管理部门也带来巨大的压力。

(2) 作为物资集散地的物流中心, 商贸中心以及物流配送中心必须拥有相应完备的配套设施, 才能发挥其物资转移、转换的功能。当然徐州目前的道路建设, 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加上在建及将要建设的道路网已经基本满足作为物流中心城市的要求。但是仓储作为另一必备的配套设施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宣武市场、淮海食品城、升辉装饰城、香山物流园等附近都没有现代化的仓库与之配套, 尤其是宣武市场等商贸型的流通企业, 由于他们基本上都是小商户、小公司租赁经营, 他们的存货都是采用租用周边民房或小型房间的方式储存, 这样不仅造成物流的低效、高耗, 还会造成诱发火灾、失窃等巨大的安全隐患。

(3) 要转变观念, 建立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各级政府要把现代物流业作为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发展。从目前发达国家的实践看, 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增值作用越来越强。国际社会一般以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 比重越低越先进。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比重约为10%;中等发达国家, 如韩国约为16%, 而我国的物流比重在20%以上。如按此测算, 徐州市2008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7.36亿元, 全年物流成本大约应在400亿元, 如果这一成本能下降10个百分点, 那么全市物流成本能够节约200亿元, 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社会财富。这一方面说明徐州乃至全国的流通领域的管理水平和产出效益还比较低,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国的物流成本有着非常大的节约空间。因此, 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 依托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 加大整合力度, 构建现代化物流园区, 制定积极的政策措施, 引导和促进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把现代物流业培育发展成为徐州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培育和发展物流产业必须建立健全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步伐。在这个方面徐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徐的普通高校及专业院校近20所, 仅次于南京, 位居江苏省第二位, 10余万大中专在校生。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徐州发展大商业, 建设大物流服务, 是政府部门认真研究的内容。笔者认为充分利用在徐高校的知识与科技优势, 为徐州培养物流人才方面应该做到:

(1) 政府牵头, 建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制。成立相应的行业协会, 结束徐州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经过正式备案且经常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行业协会的历史阶段。制定相关的地方法规, 鼓励和保护产业的发展, 是建设物流产业的最好保证。同时, 为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制定相关的物流行业执业资格标准。充分利用在徐高校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

(2) 政府协调, 加强校企合作, 是加快徐州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最佳途径。加强校企合作既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需求, 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 物流企业发展需要新技术、新的管理理念的支撑, 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专家们的指导;另一方面, 学院教学过程也需要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 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人才。校企合作是一种合作双赢、互惠互利的方式。然而, 这种合作没有政府作为媒介, 没有政府的政策扶持是难以实现的。这主要是因为, 企业的生存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 校企合作难免在双方互动中受到各种干扰, 进而会使企业失去合作的动力。为此建议政府应该:

①制定企业接受实习生免税条例或办法, 鼓励企业接受学校实习生, 并使之制度化、法律化。

②增加培养物流专业方向的教育经费、科研经费。设立专项奖学金, 对于品学兼优的优秀毕业生实行留徐就业奖励, 制定鼓励物流专业毕业生在徐就业的措施。

③建立徐州及淮海经济区物流产业发展研讨会例会制度, 定期听取相关专家学者对徐州物流产业发展的意见及建议。

总之, 实现《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总体规划》、《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徐州市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所设定的物流产业发展目标, 必须由政府出面在转变观念、人才培养、加强物流系统整合和企业间的相互协作、整合相关资源浪费、提高配套的物流环境服务水平、规范市场秩序管理程度、加快物流信息传递、强化外地和本市物流之间的协调和安排、降低物流运营总成本等方面进行组织协调, 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摘要:徐州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巨大的市场空间, 适合于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如何落实国务院2009年颁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促进徐州物流产业更快发展, 成为目前徐州市发展经济的主要课题之一。为此, 本文通过对徐州市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提出在调整与振兴徐州区域物流产业规划中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的策略方案, 为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或引导本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物流产业,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徐州市政府网站.2005—2008年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OL].http://www.xz.gov.cn/tzzpd/tzhj/20090323/105745476.html, 2009-03-23.

[2]林时安, 陈天峻.全球采购的中介者及其服务方式[EB/OL].http://www.chinavalue.net/Media/Article.aspx-ArticleId=9962&PageId=5, 2007-07-24.

[3]邵素宏.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EB/OL].ht-tp://e.chinabyte.com/51/2357051.shtml, 2006-04-03.

[4]中国政府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EB/OL].http://www.sina.net, 2009-03-17.

[5]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统计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8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EB/OL].http://www.sdpc.gov.cn/jjyx/xdwl/t20090306-264999.htm, 2009-03-06.

宿州市政府调研报告 篇3

一是多部门配合健全培训体系。各有关职能部门将高校应届毕业生、大学生村干部等青年群体作为开展创业培训的重点。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送培训进校园,与常州工学院等5所院校联合开展GYB、SYB创业培训;市妇联切实深化“巾帼牵手SYB导师行动”,成立女大学生村官联谊会,举办女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市委组织部和团市委实施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把村官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依托市、区、镇三级培训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创业培训。今年以来,全市共免费培训女大学生2000余名。

二是多举措联动建设实践基地。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和评估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认定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211家,其中3家为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积极协调组织全市广大女企业家与女大学生结成创业帮扶对子,女企业家利用自身优势和条件,安排女大学生到自己企业实践,列席企业经营决策会议,参与各类项目洽谈,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帮助。

2011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篇4

一、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去年以来,市政府在中共常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务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6.7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3.1%。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6.2亿元,增长32.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3.6亿元,增长23.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4.7亿元,增长18.5%。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6.7亿美元,增长18.1%。完成进出口总额222.8亿美元,增长47.7%,其中出口155.6亿美元,增长43.2%。新增高效农业14.1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0.9万亩。新增上市企业5家,通过审核待发5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2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37元,分别增长10.6%、12.9%。新增城镇就业8.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企业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继续保持在97%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99%。新增廉租房保障家庭1062户,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家庭724户,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实物配租855户,我市住房保障全覆盖的做法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西绕城高速、宁杭城际铁路、京沪高铁及其配套场站、常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常溧高速开工建设。沪宁城际铁路、常州客运中心和戚墅堰站建成投运。青洋路高架、中吴大道、飞龙东路、新机场路以及机场高架路等建成通车。“三河三园”工程全面完成。通过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承办十七届省运会取得圆满成功,成为江苏历史上最精彩、最圆满、最成功、最难忘、最和谐的体育盛会。我市获得奖牌第一、总分第二、金牌第三的好成绩。全新的城市面貌、精彩的开幕闭幕、一流的组织水平、超越的竞技体育、市民的文明素养,全面展示了常州的崭新形象,大大激励了常州人民“事事争当第一流,耻为天下第二手”的奋勇争先精神。

各位代表,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它为我市“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完成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十一五”是常州经受巨大考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克服了铁本事件和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五年,是我市结构调整进展最快、成效最明显的时期;是民生改善最为突出、百姓得实惠最多的时期;是城乡建设力度最大、面貌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也是我市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外形象迅速提升的时期。——综合实力跨上大台阶。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是2005年的3倍。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达到4550.5亿元和3011.7亿元,分别比2006年年初增加2900.9亿元和1898.4亿元。五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412亿元,外贸出口达到574.1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达到100.5亿美元,分别是“十五”的3.3倍、3倍、4.7倍。五年引进总投资超亿美元的项目34个、新增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0个。五年新增私营个体企业45236户、个体工商户138967家、个私注册资本1284.9亿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14.4%、28.7%、133.8%。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新增12家,累计达到13家;入库税收超亿元企业达到35家;五年上市企业新增11家,累计达21家。

——结构调整取得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3︰61.1︰34.6调整到2010年的3.4︰56.0︰40.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7387.8亿元,是2005年的3倍。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79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1.4%,比2005年提高了14.8个百分点。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09.7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国内外游客总数突破2700万人,是2005年的2.1倍。规模农业面积达到136.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61.4%,水稻单产实现全省“八连冠”。

——科技创新迈出大步伐。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3%,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以常州科教城为引领,探索形成了“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新模式。全市引进重大研发机构59家,实施产学研项目2000余项;新建企业“两站三中心”392家,累计502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引进海外人才1802人、创业团队300个。全市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76家,累计授权专利20241件,其中发明专利1412件。

——城乡面貌发生大变化。城市骨架拉大、功能完善、管理创新、环境优化。南部新城16.6平方公里核心区基本建成,西太湖整治保护开发利用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北部高铁新城全面启动。东大门21条主次道路建设全面拉开。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50平方公里增加到230平方公里。运河南移、城市高架、快速公交、城际高铁、空港改造、奥体中心、博物馆、规划馆、大剧院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运。建立了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建成区数字化城管全覆盖,被评为全省优秀管理城市第一名、“全国交通畅通工程”A类一等管理水平同类城市第一名。累计新增城乡绿地11334公顷。市区60条河道全面整治,清水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所有村实现“三清一绿”,50%以上村达到“五化三有”。县乡河道全面疏浚,大中型水库以及病险小水库全部加固。——人民生活得到大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制度全覆盖,跨入全国地级市相对富裕城市前10名。新建和改造提升市政公园绿地57个,对中心城区所有公厕实施改造,公园公厕全部免费开放。对388条背街小巷、103个菜市场全面实施了改造提升。“公交优先”全面推进,行政村公交通达率达到100%,公交出行率从2005年的8.9%提高到2010年的25.8%。完成了1000多万平方米、125个老小区的综合整治,50万老小区居民受益。

——社会事业有了大进步。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所有辖市区均成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区)。江苏工业学院成功提升为常州大学。医疗机构布局合理调整,阳湖医院即将建成。以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事业繁荣兴旺,完成了市属文艺院团和部分文化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任务,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23件作品获得国家、省“五个一”工程奖。和谐安民工程取得显著成效,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行政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审批事项集中度达82%。与此同时,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审计统计、人武人防、海关国检、药监质监、粮食供销、边防海事、档案地方志、防灾减灾、安全生产、民族宗教、援疆援川、人口和计划生育、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十一五”我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通过这五年的加速发展,我们同先进地区的差距开始缩短,常州在苏锡常板块中应有的地位得到巩固和提升,对全省的贡献份额有了增加。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在中共常州市委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常州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无党派及各界人士,向驻常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部、省驻常单位,向在常的中外投资者、科技工作者和所有务工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常州建设和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调整虽然取得明显进展,但工业结构仍然偏重,现代服务业比重还不高,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城乡居民收入虽然稳步增长,但增速偏低,对照富民的要求差距不小;生态环境虽然得到较大改善,但环境污染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对此人民群众还有意见;虽然社会总体保持稳定,但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和谐社会建设任重道远;虽然政府效能有所提高,但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这些问题和矛盾,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构想和2011年主要工作

从今年开始的“十二五”,是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全面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四大战略,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创新竞争力、生态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努力把常州建设成为创新创业城、现代产业城、生态宜居城、和谐幸福城。

“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

——在经济发展上,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取得突破性进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8%以上,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并逐步成为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要实现新的突破,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争取达到50%。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农业产业协调发展。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00亿元,人均超1.5万美元。

——在城乡建设上,大力推进“三城融合,南北建新;东西协调,开发东部;统筹兼顾,城乡一体”。中心城区在进一步完善功能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建设管理水平,建成现代大气、环境优美、管理有序、宜居宜业的高品质中心城区。南部新城在着力提升核心城区的同时,重点开发建设滨湖新城,做到城市框架基本形成,重要基础设施和功能布局基本到位,成为凸显旅游休闲、生态居住、科技教育等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化新城区。北部新城全面推进高铁枢纽、旅游动漫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个全新的高铁、商务、创意城将迅速在常州北部崛起。对包括戚区、天宁和武进东部270平方公里的东大门实行“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发展”,21条主次干道建设全部完成,轨道交通等重点特色产业初步形成,常州东部地区将成为现代化城市的一个新区域。城乡要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的一体化,全面提升城镇发展水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对外开放上,要用更宽广的视野,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开发区为重要载体,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全面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要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和市场结构,提高双自产品出口比重,增加外贸出口附加值。要鼓励企业大胆“走出去”,充分利用海外的市场、技术、人才和资源,拓展国际发展空间。要在更广领域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全面提高常州的国际化水平。——在人民生活上,要富民优先,实施城乡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让常州人民都能过上宽裕安康的生活。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在增加居民工资收入的同时,还要增加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十二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1%以上。要采取切实措施扶贫帮困,进一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政府救助为主体、以社会救助为补充的救助体系,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并努力帮助他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社会建设上,要做到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普遍提升。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市委十届十次全体会议的精神,市政府编制了《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现已发给各位代表,提请大会审议。

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全市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增长10%;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目标将根据省下达指标确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5分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年”活动,以60项重点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1)突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工业设计、科技服务、节能服务和商务服务业,推进100家制造企业主辅分离。创新金融服务业,确保信贷投放增长15%以上,中小企业贷款增长18%以上。组建5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引进1家外地金融机构,探索成立科技银行。力争10家以上企业境内外上市。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农村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完成创业投资5亿元以上。(2)突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推进运河五号等8个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卡龙动漫等5个骨干文化企业,培育手机报刊等3个新型文化业态。(3)突破发展旅游业。加快发展城市旅游,着力推进环球动漫嬉戏谷、东方盐湖城、中华纺织博览园等十大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国内外游客突破3300万人次。(4)提升发展商贸市场物流业。年成交额超50亿元的市场达到13个以上,超100亿元的市场5个。重点抓好武进区花园街商业街、新北区通江中路商业街区等新型商业街区建设。(5)提升发展房地产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优化房地产供应结构,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建设力度。

2.加快发展新兴产业。(1)实施新兴产业三年倍增计划。重点扶持100家重点企业,实施100个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今年新兴产业中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52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以上。(2)扩大有效投入。推进100项工业重点项目,工业投入增长18%,新兴产业中制造业投入占全市工业投入的70%。(3)加大与央企对接合作力度。重点推进中石油、东风汽车等项目建设,力争央企在常投资企业产值增长22%以上。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1)推动企业技术改造。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2)实施品牌带动。全市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江苏省著名商标20件、境外注册商标80件,新增省级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2个。(3)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步伐。组织实施“十企示范、百企试点、千企升级”两化融合推进工程。

4.大力发展现代农业。(1)推进“双百万亩”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新增高效种植业10万亩、高效渔业3万亩。(2)推动规模农业发展。完成土地流转5万亩,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5万亩。(3)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新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家以上,建设武进现代农业产业园、溧阳曹山现代农业产业园、长荡湖河蟹产业园、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综合园区。

(二)强化科技创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力

1.加快建设创新型园区。(1)增强园区集聚、服务和创新功能,把园区建成科技创新先导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和集约发展示范区。(2)完善健全工作和政策体系,集聚整合全市的科技、教育、人才和产业资源,促进“一核八园”裂变发展。(3)壮大园区产业规模,组织实施“一核八园”重点科技研发及产业化项目100项,8个园区实现营业收入480亿元。2.突出企业主体地位。(1)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0家、高新技术产品150只,100家创新领航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2)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创新联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新增产学研项目250项。(3)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1.2万件和4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2100件。3.建设创新创业平台。(1)加快科教城建设。科教城研发机构及高科技企业总数突破500家,研发人才总数突破1万人,产学研合作项目突破500项。(2)加大孵化器建设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级加速器试点,全市孵化器、加速器面积累计达3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3300家。(3)加快企业研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新增企业创新平台60家,其中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30家。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0家。

4.加快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1)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和“龙城英才计划”,全年引进100个领军型海归创业团队和1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力争有25人入选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壮大创新创业型企业。促进领军型海归创业企业向成长型企业发展,全年企业销售额突破25亿元。(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扶持政策,组建海归创业服务中心。

(三)扩大对外开放,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1.提高利用外资水平。(1)确立新的理念。把利用外资从原来的注重规模转到“量质并举、以质为重、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的思路上来。(2)突破外资大项目。新增总投资超亿美元或工商登记注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35个,力争突破超10亿美元的特大型项目。(3)调整外资结构。新兴产业利用外资占制造业的比重达到5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到账外资比重提升5个百分点。

2.优化外贸外经结构。(1)优化出口结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25%,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60%,新兴产业出口占比达30%。(2)培育规模出口企业。通过市场开拓、品牌带动等措施,加快培育规模型重点出口企业,出口超亿美元企业达25家。(3)加强外经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推进企业建立境外产业基地,中方协议投资增长15%,外经营业额增长5%。(4)发展服务外包。吸引境内外大型服务外包企业进驻常州,培育一批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和中高端人才,服务外包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3.推进开发区新跃升。(1)营造产业特色。鼓励各级开发区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开发区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2)促进提档升级。加快推进省级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园区,加快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各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超过100亿元。(3)提高贡献份额。开发区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比重分别超过75%、50%和50%,新增总投资超亿美元制造业项目占全市80%以上。

(四)改善民生办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1.加快推进富民进程,全面提高人民收入水平。(1)就业富民。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新增就业7万人,大学生就业3万人,技职校毕业生就业1.7万人,援助困难群体就业3000人,动态消除城乡零就业家庭。(2)创业富民。年内净增私营企业1万户,新增个体工商户2万户,新增个私注册资本330亿元。组织各类创业培训1万人次,扶持创业5000人,创业带动就业3万人,建立实训基地、孵化基地60个。(3)保障富民。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分别净增参保3万、3万、2万人,实现应保尽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提高10%以上,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80元,市区老年居民养老补贴提高到220元。(4)改革富民。继续推进农村合作改革,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覆盖率达到40%,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0家。(5)增收富民。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0%,企业签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数增长10%。鼓励城乡居民多渠道增加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提高集体经济分配股息、红利和承包土地流转收入。

2.加大救助力度,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有切实保障。(1)市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月390元提高到430元,低保边缘困难家庭和特困职工家庭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1000元。(2)当季度平均物价指标达到或超过3%时,对城乡低保等九类低收入群体,按当地低保标准的25%发放季度物价补贴。当公用事业或公益性服务价格上调时,对低收入群体给予优惠补贴。(3)全额资助市区低保、三无、五保和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对市区低保、三无、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贫困家庭儿童及孤儿等困难群体实施医疗救助。对城区低保重症精神病人门诊自费部分实行全额资助,对城区低保边缘重症精神病人门诊自费部分资助50%。(4)开展大病、困难大学生等慈善救助,全年救助1500万元以上。(5)落实帮困助学金2200万元以上。中职1-2年级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中职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实行免费教育。对具有常州户籍的城乡低保、低收入纯农户家庭和特困职工家庭在园就读幼儿以及孤残幼儿、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子女、少数民族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给予每人每年保育教育费1000元的政府补助。

3.切实改善居住条件,提高住房保障水平。(1)新开工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12万平方米,续建35万平方米。三年增加实物配租廉租房、公共租赁房6500户,其中今年确保增加1300户。住房公积金扩面7万人,发放公积金贷款20亿元。(2)启动市区8万平方米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试点工程。对市区80万平方米左右的老住宅区进行整治提升,市区住宅小区增设停车泊位3300个。

4.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轻群众就医负担。(1)加快医疗机构布局调整。建成阳湖医院一期、新北医院、儿童医院病房楼。加快一院综合病房大楼、七院门急诊综合楼等建设步伐。(2)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居民在社区就诊比例达50%以上。(3)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职工医保个人住院现金自付比例稳定在30%以内,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住院制度规定范围内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60%。新农合参保率保持100%,人均筹资达280元以上,住院补偿率达45%。(4)切实减轻就医负担。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做好医学检查同城互认和医疗费用控制工作,门诊和住院费用增幅低于同期物价指数增幅。

5.实施爱老助老工程,让老年人享受更多关爱。开工建设市老年康复中心和武进新东方颐养园等8家社会养老机构。运河山庄养老院、戚区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年内竣工,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800张。建成A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331个。市区增建老年人助餐点20个。完成培训养老专业人员600人次以上。新建区级老年大学2所,实现两市五区老年大学全覆盖。

6.推进残疾人帮扶工程,用爱心温暖残疾人。为4000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为城区750名低保重度、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实施居家安养服务,为320户有需求的困难残疾人家庭装配无障碍设施,筹建残疾人康复医院和12家残疾人托养机构。创建5个残疾人扶贫基地,培训600名残疾人,帮助1000名贫困残疾人脱贫。

7.加大农村公共投入,建设幸福新农村。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万人,创业培训2500人。为农服务社覆盖全市行政村达90%以上。每镇送戏不少于4场,每村每月送电影不少于1场,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万户。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4421户。综合整治村庄河塘856个,疏浚县乡级河道100条,建设桥梁100座。全面完成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专项工程建设任务。

8.深入推进“公交优先”,全面实施畅通工程。(1)大力发展公交事业,新购更新空调车874辆,市区空调车比例达100%。建设公交调度指挥中心、礼河公交综合枢纽。新辟10条、优化调整16条公交线路,快速公交一号线延伸至高铁站。(2)科学组织道路交通,实施白云路星园路路口、龙城大道潞横路路口等道口渠化。对机场路等70个道路路口实施交通信号“绿波”控制。全面推进交通文明行动计划。(3)切实解决交通堵点问题,重点解决广化街吊桥路路口、丽华北路、北大街、怀德路劳动西路路口、健身路关河路路口、通江中路以及局前街小学、二十四中、省常中等时段性交通堵点。

9.实施和谐安民提升工程,增强居民安全感。80万平方米老小区提升工程防范设施补建到位,实现老小区保洁、保绿与保安一体化管理。完成沿街商铺技防入户1.5万户,城镇居民技防入户10万户,农村居民技防入户25万户,技防覆盖率达到60%。新增治安复杂场所、易发案地区、背街小巷、居民区视频监控摄像机2000个,建成318所学校主要出入口视频监控系统。开展城中村和次新小区安防设施建设试点工作。

10.加大环保力度,营造宜居环境。推进京杭运河等8个小流域综合整治,确保3条入太湖河道水质稳定达标。对市区外围的40条黑臭河道实施整治,对市内已整治的60条河道实施长效监管。继续对全市13个区域开展废气污染专项整治,新建“禁燃区”54平方公里。加大对机动车、扬尘和餐饮油烟等污染的防治力度,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0天以上。

以上十个方面的工作也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件实事,我们一定要一件一件抓落实,件件实事见实效。

(五)加强社会管理,促进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1.推进教育均衡发展。(1)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建设、改造校舍25万平方米,对26所幼儿园园舍进行新建、扩建、改造。(2)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省优质中小学占比达70%以上,就读率达80%以上。省优质职业学校占比、就读率均达90%以上。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吸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比例达87%以上。(3)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完善减负增效工作机制,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新增市体育、德育、科技、艺术等特色学校90所,新创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100所。

2.繁荣发展文体事业。(1)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完成常州图书馆及少儿图书馆改造并向社会免费开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各类文化阵地公益性演出1000场,低票价经营性演出1000场。培育10家民间非营利性文化机构和10支民间骨干业余社会文艺团队,提供多层次的文化服务。(2)保护开发历史文化遗产,全面启动青果巷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升。(3)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对户外健身器材实施更新改造,完成新建公园、广场、绿地的配套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积极备战省十八届运动会。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1)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加强社区管理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社区各项设施,推进和谐物管,实现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治管理的良性互动。(2)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畅通民意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制度化,继续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和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3)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发挥应急中心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作用,提高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4)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提升综合监管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统筹发展各项事业。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断提升全民素质。实施“市民卡”工程,年内发放100万张以上。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加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实施优生优育早教工程,提高婴幼儿素质。强化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监管,提高饮食卫生安全水平。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工作,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地方志、民族宗教、防灾减灾、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六)推进城乡一体,实现环境建设新跃升

1.推进“三城融合”。(1)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建设延陵路、中吴大道等现代商务集聚区,提升文化宫、南大街商业集中区品位。(2)加快建设北部新城。加快推进高铁新城区、旅游动漫等四大城市综合体建设,全面完成京沪高铁站配套工程,提升高新、电子光伏及出口加工区等五大片区功能。(3)强力推进南部新城建设。进一步完善武进区“十纵十横”的道路框架,加快延政路商务区等“八大街区”建设步伐,加快建设西太湖“滨湖新城”。启动花园街和晋陵路对接工程,龙江路高架南延工程建成通车。

2.合力开发东部。(1)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东大门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大明路、中吴大道东段、劳动东路东段等主次干道建设,促进东部地区交通路网与主城区的无缝对接。(2)完善区域城市功能。加快建设一批商业服务设施和居民住宅,促进人口集聚。(3)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玫瑰湖体育休闲公园,建成丁塘河主题公园。组织对圩墩小区等老城区的全面整治,提升市容市貌。

3.完善城市功能。(1)加快构建对外交通体系。常州西绕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加快泰州大桥接线常州段、常溧高速公路、104国道溧阳西段、241省道金坛北段建设步伐。京沪高铁、宁杭城铁建成投运。常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部完工并正式投运。(2)完善城市路网。续建棕榈路、清潭西路等主次干道,新建新堂北路延伸、晋陵南路延伸等城市骨架道路,改造提升丽华路、劳动东路、永宁北路翠竹段等城市道路。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前期工作。(3)加快航道建设。完成苏南运河常州西段三级航道整治及戚墅堰大桥建设,加快丹金溧漕河、芜申运河溧阳段等三级航道网整治。(4)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大运河东枢纽、采菱港、藻港河南枢纽等城市防洪节点工程。(5)推进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加快电网改造,实施220千伏及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实施老小区和新北区农村水管网改造工程,加快江边污水厂三期、魏村水厂取水口移址工程建设步伐。新建燃气管网50公里。4.改善生态环境。(1)建成国家生态市。年内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在此基础上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市创建工作。(2)继续实施五大“特色绿化工程”。建成太湖湾嬉戏谷、高铁南北广场等绿地,完成蔷薇园和翠竹公园的改造提升,对新堂北路、晋陵南路等新建道路实施绿化,开工建设10个小游园,新增绿地面积355公顷。(3)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施重点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60项,加快建设城市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对100家重点用能单位进行监测,淘汰落后用能设备100台(套)。开展新一轮化工、工业园区和集中区专项整治,推进排污权有偿取得及交易工作。

5.深化长效管理。(1)提升数字城管。完善数字化城管监控系统建设,进一步强化网格管理,提高城管水平。(2)美化市容市貌。对新堂北路、会馆浜路、劳动西路等道路两侧环境进行整治与提升,加大户外广告清理整治力度,维护城市良好形象。(3)改善环卫设施。完成工业固体废弃物安全填埋场一期、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提标扩能项目主体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一期工程建成投运。

6.加快城乡一体。(1)完善城乡发展规划。修订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组织编制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实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规划的全覆盖。(2)提升城镇发展水平。加快金坛、溧阳两个中等城市建设步伐,推进6个市级示范中心镇建设,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发展集约的现代化城镇体系。(3)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五个一体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市85%以上行政村的村级集体年收入达50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增长10%。

(七)提升服务效能,优化科学发展软环境

1.推进依法行政。(1)规范行政行为。政府的各项工作都要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2)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处罚,进一步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3)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2.探索管理创新。(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联审会办,行政审批时限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速20%以上。完善行政服务“两集中两到位”,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度提高到87%以上。(2)推行阳光政务。深化网上政务公开系统,优化在线服务办件系统,做到权力全覆盖、运行全透明、流程全受控。(3)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完善专家咨询论证、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充分利用市长公开电话、“市长与网民”、《每周一报》、《每月一告》等与市民沟通的渠道,倾听民意,汲取民智,呼应民心,为人民服好务、办好事。

3.强化工作落实。(1)提高执行能力。全体公务员要弘扬求实、务实、踏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为民服务能力。(2)敢于创新创造。要从常州发展的实际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在工作中敢于试验、探索和创造,善于用改革的手段和创新的举措,不断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3)加大绩效考核。建立健全效能建设问责体系,高效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4.加强廉政建设。(1)坚持廉洁从政。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对“三重一大”等重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全面推进惩防体系建设。(2)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积极预防和打击各种腐败行为。(3)优化支出结构。构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财政保障机制,公共财政要向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得益的事情倾斜。

泸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篇5

泸州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 刘强

(2012年1月3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第六届市政府工作回顾

2007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届期目标任务,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获全省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开创了泸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预计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890亿元,是2006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35亿元,年均增长30.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6:59.5:25.9;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719亿元,是上个五年的3.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6亿元,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62亿元,年均增长3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750元,年均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470元,年均增长13.6%。在此,我郑重地向大会报告,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第六届市政府历年承诺的民生工程全部兑现!

一、优势优先,产业发展提升经济实力

白酒产业强势扩张。大力推进酒业发展,2011年酒业实现销售收入460亿元、工业增加值230亿元、利税105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7.1倍、7.9倍和8.1倍。泸州老窖、郎酒集团分别完成酒业销售收入160亿元和100亿元,是2006年的5.3倍和12.9倍。培育发展酒业“小巨人”企业26家。全市酒类行业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3个、四川名牌22个。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提前两年迈入“百亿园区”行列,“二郎•名酒名镇”加快建设。酒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5%,挑起了全市经济发展的“大梁”。

传统工业提质增效。工业新开工建设重点项目201个,总投资达500亿元,完成技改投资481亿元。化工产业加快调整步伐,泸州化工园区原料结构调整项目启动,天华公司3万吨三聚氰胺和γ—丁内酯、北方公司3万吨有机硅、泸天化硝酸节能技改项目建成投产。机械产业加快开放合作,泸州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玉柴重工西部基地项目全面实施,中国国机重工集团与长起公司、厦门海翼集团与长液公司合作取得成效。能源产业不断壮大,古叙煤田加快开发,开工新建7对大中型矿井,泸州电厂一期建成发电。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太阳能光伏玻璃项目开工建设。我市被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

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208万吨。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生猪规模养殖比例达55.6%;建成优质稻、高粱、名优果蔬基地423万亩;竹林面积达286.2万亩,占全省的1/5;发展烤烟20万亩。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36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1353个。泸州桂圆、泸州糯红高粱、合江荔枝等获国家地理保护标志,龙马潭区、泸县、合江县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整体认定,泸县生猪、泸州老窖有机高粱成功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新增有效灌面17.6万亩,古蔺龙爪河引水工程顺利完工,纳溪黄桷坝水库等一批水利工程扎实推进。推广使用农业机具12.3万台(套),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140万千瓦。快速推进14个省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纳溪天仙、泸县龙脑示范片获全省优秀示范片,“名酒•名园•名镇•名村”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着力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西南商贸城一期工程建成,2011年泸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14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万标箱,泸州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28.6万人次,全市物流企业达804家。着力打造旅游组织中心,泸州老窖旅游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区,3A级旅游区达5个,2011年实现旅游总收入84亿元。着力打造金融服务中心,成功引进兴业、交通、招商三家股份制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达12家,2011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

二、重点突破,项目驱动增强区域活力

城市发展突飞猛进。编制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立“双百”、“双两百”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目标。“四桥”、“五园”、“六路”、“多工程”快速推进,沱江三桥、沱江一桥复线桥建成通车,国窖长江大桥顺利合龙,酒城大道、城南大道等20余条城市道路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的43平方公里扩展到9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60万人增长到92万人,实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县城及重点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城镇化率达40%以上。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功创建“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顺利通过第五次“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交通枢纽加快构建。大力实施“千亿交通工程”,纳叙铁路、川黔高速公路纳溪至叙永段、泸州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建成通车;泸州港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建成投入运营,年吞吐能力达50万标箱,成为全国内河唯一实现铁水联运的集装箱港口;叙大铁路,宜泸渝、成自泸赤等高速公路,集装箱码头二期续建工程加快建设;叙蔺高速公路实现开工;泸州机场迁建工程进展顺利。泸州客运中心站基本建成。新建农村公路7300公里,全市100%的乡镇、76%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西部重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的主框架基本形成。

园区建设实现飞跃。从2006年的一个园区发展到九大园区,建成面积6.5万亩,入驻规模以上企业282家,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810亿元。三个园区进入全省“1525”工程名单,五个园区列入《四川省“十二五”开发区发展规划》,五个园区迈入“百亿园区”行列。园区成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构建了工业集群发展的大平台。

要素保障更加充分。累计争取中央、省专项补助资金150亿元。争取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11亿元。政府融资平台为重大项目建设融资45亿元,其中发行兴泸集团一、二期企业债券17亿元,成为全省唯一发行两次企业债券的市州。2011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突破500亿元。累计获批用地14.3万亩,排名全省第二位;《泸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启动实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05平方公里。供应天然气68亿立方米、成品油136万吨。建成以500KV泸州变电站为中心枢纽、220KV双环网为骨干的电网体系,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三、开拓创新,改革开放激发内生动力

重点改革有序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事业单位改制不断深化。扩权强县试点成效明显。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财政制度改革稳健推进,收入分配秩序逐步规范。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成效显著,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林权抵押贷款等配套改革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文化体制、水利体制、行政执法体系、资源性产品价格等改革稳步实施。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4.8%,发展经验在全省交流。

开放合作全面加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累计引进项目4300个,实际到位资金1325亿元,是上个五年的10.4倍,成功引进广西玉柴、上海波司登、江苏三木、中国远洋物流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累计到位外资1.1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6.6亿美元。港口开放合作成效明显,与成都、武汉签订《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我市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湖南常德市、上海长宁区和松江区等缔结为友好城市。连续四年成功举办酒业博览会,“中国白酒金三角2011年酒业博览会”升格为商务部重点支持、省政府主办的展会。

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实施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541项,完成科技成果及专利转化278项。“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性能液压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四川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泸州)示范基地”加快建设。纵深推进“以质取胜”战略,大力开展品牌化、标准化工作。国家酒检中心建成运营,为酒业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金融体系不断创新,泸州老窖集团成功控股华西证券;龙马兴达小额贷款公司成立,注册资本居全国小额贷款公司之首。在全省率先启动“智慧城市”建设。

四、关注民生,社会和谐汇聚强大合力

民生工程见实效。投入资金114亿元,实施民生工程项目403项。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五项社会保险”覆盖城乡居民256万人次。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7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7%。城乡医疗救助年人均补助193元。“五保”集中供养率达50%。成功应对“7•8”洪灾、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和特大高温干旱。全面完成我市灾后恢复重建和对口支援广元市昭化镇的任务。完成主城区26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家店1583家。筹集和新建廉租房1.6万套,改造棚户区6342户。完成红层打井16.1万口,新建沼气池12.6万口,改造农村困难群众危房1.4万户,解决109.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投入扶贫资金7.5亿元,解决38.6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生态环境塑新貌。积极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7个、垃圾填埋场5个,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水环境、声环境、城区空气质量保持优良状态。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全市耕地面积59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0平方公里。大力开展“双创”工作,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成功创建“省园林城市”;加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石漠化治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9%,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为全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社会事业上台阶。加快建设教育培训中心,各项教育发展态势良好,“川滇黔渝结合部教科城”建设顺利推进,成功创办川南第一所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不断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西南医疗康健城”建设顺利启动。“十大重点文化工程”加快推进,成功创建“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新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全面提升,邹凯等泸州籍运动员在奥运会、世锦赛上连创佳绩。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育秩序专项治理成效明显,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广播电视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现“村村通”的自然村突破1万个。农村防灾减灾和应急反应能力建设取得实效。

平安稳定有保障。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成功创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城市社区建设不断深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启动。群众和信访工作网络不断完善,全市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等指标逐年下降。政法“三项重点工作”和公安“三基工程”、“三项建设”成效明显,维稳安保、严打整治等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司法行政工作不断加强,“五五”普法工作圆满完成。严格执行“三个一律”,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连续三年获“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市”。

五、求真务实,政府建设提高行政能力

依法行政积极推进。建立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制定《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实施办法》、《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形成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集体决定的行政决策机制。制定规范性文件实施办法,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4664件(次)。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521件,办结率、满意率达100%。政务公开不断深化,广大群众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知情权和监督领域不断扩大。

行政效能持续强化。全面实行绩效目标考核,创新并推行发展目标全省对照比、加分不封顶、重大项目进度公示、督查问责等激励措施。取消和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598项,建设工程项目实现网上招投标。“12345”市长热线受理群众有效来电9.8万件。全面建立市、区县、乡镇(街道)、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提前办结率、按时办结率、现场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四个100%”。

廉政建设持之以恒。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常态化,创新开展党风廉政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构建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经验在全国交流、全省推广。监察、审计职能充分发挥,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深入推进,风清气正泸州氛围更加浓厚。

全民国防教育不断深入,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双拥、人防等工作成效明显,顺利通过第六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审查验收。民族宗教、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对台、外事、侨务、消防、保密、档案、气象等工作扎实推进。完成续修《泸州市志(1991—2005)》。第六次人口普查、第二次经济普查顺利完成。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第六届市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长15.8%,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1%。市六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各位代表:第六届市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泸州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获益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奠基开拓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推动泸州发展的全市人民、驻泸部队官兵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首五年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以科学的理念完善思路;必须坚持抢抓机遇,以务实的举措加快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统筹的方法构建和谐;必须坚持勇争一流,用创业的激情凝聚力量。正是这样,才铸就了泸州过去五年的辉煌成绩;只有这样,才能续写泸州跨越腾飞的崭新篇章!

审视发展现状,我们清醒认识到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增长较快,但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发展不够、发展不足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与广大群众的期盼仍有差距,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仍十分繁重;社会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但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维护稳定的压力仍然较大;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但个别部门和单位的服务水平、办事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将以成绩为起点,变压力为动力,推动泸州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的宏伟目标。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期盼,激励我们必须搏浪前进、奋勇前行。未来五年,是泸州加快发展、跨越突破的重要时期,是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机遇就在眼前,发展不容错失。我们要立足区位,放大优势,顺势而为,借力而行,抓住一切机遇,抢占发展高地。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力实施“156”发展战略,加大统筹城乡力度,着力推进“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加快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长江上游重要港口城市、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努力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

预期目标是: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翻番,超过18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翻番,达到1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翻番,达到13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番,达到1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达到356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升。

主要任务是: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经济转型升级取得突破,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加快推进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两化”互动发展,全力发展白酒千亿产业,基本建成全国循环化工生产基地、川南能源保障基地和大型装备制造基地,初步形成沿江百公里产业集中循环发展带、古叙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带和通道经济发展带。“千亿产业园区”加快建设,综合性收入突破2000亿元。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农村示范片覆盖率达到50%,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农村建设、扶贫连片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五个大变样”。第三产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基本建成现代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旅游组织、教育培训、医卫服务“五大中心”。

——城市魅力更加彰显。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基本形成“一核两副多组团”空间格局,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建设“江南新区”和“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30万人。“一主四副多点”新型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化率达到52%。城市内涵不断丰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大力塑造“中国酒城•醉美泸州”品牌形象,深入开展“国家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巩固和发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成果。

——枢纽功能更加完善。“一横二纵五港区”水运体系基本形成,航道等级全面提升,泸州港形成40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一环七射一横”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建成,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8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三纵四横”铁路网络加快构建。建成泸州新机场。国省干线公路全部改造完成。实现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水公铁空”立体交通网络初具规模,形成安全、畅通、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

——文化特色更加鲜明。按照“酒+N”文化建设思路,以酒文化为城市主题文化,促进历史文化、长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全面繁荣,建成“中国酒城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泸州大剧院、泸州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加快构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和社区有图书室和文化活动室,区县文化馆、图书馆全面达标升级。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演艺、影视制作、印刷发行、创意设计等产业集聚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左右。

——开放合作更加充分。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到位市外国内资金年均增长15%以上,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建设一批省级、国家级开放型示范园区和出口基地。泸州港对外合作功能充分发挥,争取在泸州设立四川保税港区。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成渝经济区发展中主动作为,强化与滇黔的交流合作,加大与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洲等区域的合作力度,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民生工程投入大幅增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系。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基本实现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难有所助、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社会更加平安稳定,全力打造“和谐泸州”。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奋斗铸就辉煌。我们坚信,勤劳智慧的泸州人民一定能把美好的蓝图变成生动的现实,现代化“中国酒城”一定会在西部大地上快速崛起!

2012年重点工作

2012年是新一届市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计划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1%,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

一、提升泸酒比较优势,夯实现代化“中国酒城”发展基础

坚持优先发展酒业不动摇,着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酒业集群发展。促进酒业高端化、品牌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强化规模扩张和市场拓展,完成酒业销售收入550亿元。提升泸州老窖、郎酒集团龙头引领作用,启动泸州老窖30万吨新酒库项目规划建设,完成郎酒两河口1万吨酱酒技改项目和泸州包装中心三期工程建设。深入实施酒业“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发展壮大骨干型中小酒类企业。加大物流、包材、印刷、会展交易等关联产业配套发展力度,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增强酒业核心竞争力。筑牢品质基础,做强做大优质酿酒有机高粱生产基地和优质白酒生产基地。完善功能平台,加快推进“名酒•名园•名镇•名村”、“二郎•名酒名镇”、“中国(四川)酒类产品交易中心”和“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建成“泸州•中国名酒价格指数”发布平台。强化质量保障,完善和提升国家酒检中心功能,建成“四川酒类包装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力打造“中国酒城•醉美泸州”城市品牌,推进城市品牌与产品品牌融合塑造、互动提升。举办“中国白酒金三角2012年酒业博览会”。

大力培育酒文化。着力构建以酿造文化、营销文化、消费文化为重点的泸酒文化体系。强化酒文化载体建设,启动“中国酒城广场”、酒文化一条街等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加强酒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积极推动酒类窖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展“中国酒生态(社区)博物馆”前期工作。编制“中国酒城文化产业园”发展规划,争创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精心策划“中国白酒金三角”国际旅游专线,着力打造名酒旅游精品景区。扩大酒文化标识系统覆盖面。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优化结构中增强经济实力。

突出发展新型工业。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2亿元。延伸化工产业链,加快泸州化工园区原料结构调整、中海沥青加氢等项目建设。提升机械产业技术水平,加快推进“三长”及配套企业技改搬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机械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玉柴重工西部基地项目建设。利用资源优势,推进古叙矿区综合开发。加快编制《泸州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建立转型发展工作机制。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确保太阳能光伏玻璃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坚持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完善园区产业规划,推动园区上档升级,力争九大园区完成销售收入900亿元。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临港优势,推进“一区八园”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启动城西城市综合体建设,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做强做大。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实施旅游“产品、文化、质量、服务”提升工程,力争旅游总收入达到95亿元。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推进“金融生态示范市”创建工作,继续引进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企业上市融资。着力培育信息产业,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总产量达到209万吨。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发展酿酒专用高粱54万亩;新建10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增出栏优质生猪20万头,新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个;新建、改造竹林基地25万亩。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保障猪肉、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力争培育引进1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0个。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着力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农产品安全全程质量管理。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全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实现“双百”城市发展目标。

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依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完成新增城市规划区控规编制,城市控规覆盖率达到100%。完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进出口通道景观设计》和《两江四岸城市设计》。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分区,完善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宜学城市功能。

快速推进城镇建设。拓展城市空间,建成国窖长江大桥、酒城大道至泸州西一期、蓝安路三期等工程,开工酒城大道至泸州西二期、蜀泸大道三期、关口至集装箱码头连接线、蓝田滨江路等项目,力争开工建设忠山隧道工程和泸县、合江城际快速通道,做好“两江四桥”和云龙机场快速通道前期工作。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积极支持泸县、合江、叙永、古蔺县城建设和新区开发;加强集镇规划建设,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小城镇和中心村。促进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

规划建设“江南新区”和“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江南新区”突出“产城一体”特色,通过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和城镇组团的打造,辐射带动周围农村区域的发展,努力建设“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产城一体、城乡统筹”的示范区。“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突出“港城一体”特色,以泸州港为依托,以“水、公、铁、空”立体交通网络为支撑,努力建设西部物资贸易集散基地、西部陆—空—江—海多式联运基地和西南临港产业基地,实现以物流业为引领的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编制完成“江南新区”、“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规划,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发展机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扎实做好建设起步工作。

营造优美城乡环境。提升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走在全省前列,确保成功创建“省环境优美优秀示范城市”。继续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完成申报工作。加强濑溪河、龙溪河等小流域污染治理,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争创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切实加强节能减排,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坚持“三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

四、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坚持市与区县一体化发展,切实抓好“三农”工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城乡协调发展。

筑牢农业基础。加快实施一批骨干水利工程,推进合江锁口水库、纳溪黄桷坝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叙永倒流河引水工程,力争实现古蔺观文水库开工。大力实施已成灌区续建配套,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五小”水利工程、烟水工程、主要江河堤防、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快沼气池建设。推进农机化建设,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好新村规划,全面完成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新村建设规划编制,配套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功能,引导农业集约发展和农户适度集中。强化提质扩面,建设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示范新村,新建新农村综合体8个。拓展示范效应,在有条件的乡镇全面实施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加快扶贫开发。积极对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乌蒙山片区连片扶贫开发规划,做好我市扶贫开发规划,争取国家、省对我市扶贫开发的项目支持。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坚持开发式扶贫,整合各类资金,以赤水河流域干热河谷地区为重点,实施连片扶贫开发3片以上,实现扶贫解困5万人,加快农村低收入群体脱贫致富步伐。

壮大县域经济。坚持全市一盘棋,加强统筹规划,更加重视发挥县域经济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指导。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区县发展特色经济和培育支柱产业,加快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区县协调发展格局。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把更多的精力向民生倾注,把更多的财力向民生倾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建设和谐幸福泸州。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五项社会保险”覆盖350万人次。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和保障能力。启动“西南天年颐养中心”建设。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增保障性住房11800套,加大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扎实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市场物价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设教育培训中心,推进以“川滇黔渝结合部教科城”为重点的教育“十大重点工程”和“十项改革试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强化公共卫生工作,促进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西南医疗康健城”建设,积极实施国际奥比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泸州市青光眼防治项目。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十大重点文化工程”,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快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建设,举办泸州市第六届运动会。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大力推进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数字化和乡镇广播电视标准化建设。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加强新时期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双拥工作成果。做好民族宗教、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保密、档案、人防等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强化群众和信访工作责任,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大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健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扎实推进公安“三项建设”,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增强治安防控能力。提升应急服务管理水平,完成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项目建设,加快救灾应急体系建设。重视网络信息和社会舆情,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和大众心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实行“四不放过”、“三个一律”,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健全完善城乡基层民主治理机制,深化和谐社区建设,积极培育城乡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成果,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六、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增强发展活力,以创新拓宽发展空间,为加快发展增添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健全政府投资决策和管理机制,规范完善投融资平台。推动和引导市场主体改革,依托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落实税制调整政策。深化人事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转变要素保障方式,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充分挖掘废弃地、闲置地潜力,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实施充分开放合作。立足全球,配置资源,开拓市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坚持招大引强,注重招商比选,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实力强、市场前景广的项目,力争到位市外国内资金504亿元。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完成泸州港保税仓和监管仓建设,加快申报保税物流中心,启动四川泸州保税港区前期工作。做好外事、侨务、对台、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工作。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实施“技术创新示范行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质量兴市”、商标和专利战略,着力培育品牌,做好驰名商标、名牌产品、专利等申报工作。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科技、管理领军人才,加快构建川滇黔渝结合部人才集聚中心。

七、实施项目攻坚,保持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坚持对接政策争项目,落实责任建项目,强化监督管项目,计划安排86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50亿元。

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计划实施38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84亿元。确保川黔、泸渝和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泸州段竣工通车。完成泸州港集装箱码头二期续建工程。加快建设叙大铁路和叙蔺高速公路。力争泸州机场迁建工程开工建设。积极推动南渝泸高速公路,隆黄、渝昆和乐自泸铁路泸州段前期工作。改造国省干线公路100公里。

加快产业项目建设。计划实施24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0亿元。建成天华公司聚四氢呋喃、四川银鸽5万吨竹纤维、北方公司7万吨有机硅扩建等项目。加快建设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南区、合江金田纸业、叙永竹浆纸一体化、观文煤矿、岔角滩煤矿等项目。开工建设150万吨硫铁矿采矿及浮选等项目。继续做好石屏二矿、泸州电厂二期、长江航电开发等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民生项目建设。计划实施15个重大民生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确保泸州老窖天府中学新校区主体工程竣工。加快建设蓝田旧城改造、小市麻沙桥片区改造等项目。争取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江阳职高迁建工程、国家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做好双河水库升级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生态项目建设。计划实施9个重大生态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建成张坝景区整体保护性开发项目。加快建设护国公园片区、凤凰湖旅游开发、百吉滩温泉旅游开发等项目。开工建设泸州方全民生国际理疗休闲度假区、玉蟾山文化旅游康体休闲度假区等项目。做好佛宝玉兰山度假区、方山景区整体包装升级等项目前期工作。

八、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坚持依法、科学、民主行政,着力打造务实、高效、创新、廉洁的行政团队,增强政府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落实学法制度,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强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对重大决策事项实行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和监督,严格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推进电子政务,建好政府网站和信息公开专栏,办好市长热线、政务热线、阳光热线。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

深入推进效能政府建设。坚持机关为基层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保障部门为直线部门服务,将服务落实到企业、细化到项目、延伸到基层。深化政务公开,强化政务服务,深入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努力做到审批事项最少、政务服务体系最完善、服务质量最优、办事效率最快、群众满意度最高。强化目标绩效考核,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做到督查到位、评判到位、奖惩到位。

深入推进廉洁政府建设。扎实开展政府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强化制度建设,狠抓制度落实,坚持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事、管人,切实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是全市人民的深切期盼,更是我们肩负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坚韧的意志、更加坚实的步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酒业“小巨人”企业:即销售收入上亿元或经过短期培育销售收入可达亿元以上的酒类企业。

2、二郎•名酒名镇:即郎酒集团委托美国赖恩•约翰逊公司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的“名企建名镇”项目。项目计划增建1万吨酱酒生产车间及若干配套设施,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实施城镇改造升级工程,将二郎集镇改造为生态、宜居的国际化白酒名镇。

3、资源枯竭城市:2007年,国家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资金、政策、项目上给予资源枯竭的城市大力扶持,帮助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泸州是天然气化工的发源地,经过几十年来对天然气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目前天然气资源已面临枯竭,导致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市通过积极争取,于2011年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为我市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和经济转型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4、名酒•名园•名镇•名村:即以泸州老窖集团为龙头,依托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在江阳区黄舣镇集中连片建设酿酒专用高粱基地,配套蔬菜轮种和加工,并发展近郊生态旅游,形成名酒带动名园(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和泸州老窖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促进名镇(黄舣镇)、名村(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

5、双百、双两百:即泸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目标,第一阶段,2009—2012年,城市人口达到100万人,城区面积力争达到100平方公里;第二阶段,2013—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150万人,城区面积力争达到150平方公里;第三阶段,2021—2030年,城市人口达到200万人,城区面积力争达到200平方公里。

6、四桥、五园、六路、多工程:“四桥”,即国窖长江大桥、沱江一桥复线桥、沱江三桥、神六桥;“五园”,即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泸州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泸州化工园区、泸州轻工业园区、泸州经济开发区;“六路”,即酒城大道、蜀泸大道、城南大道、蓝安路、绕城环线、城西新区路网;“多工程”,即城西主排水工程、中心半岛沱江和长江截污干管等工程。

7、九大园区:即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泸州化工园区、泸州经济开发区、泸州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泸州轻工业园区、泸县经济开发区、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叙永资源综合利用经济园区、古蔺县经济开发区。其中,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泸州化工园区、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已进入全省“1525”工程名单;合江县、江阳区、纳溪区、泸县、古蔺县已列入《四川省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省级开发区培育发展地;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泸州化工园区、泸县经济开发区、泸州经济开发区、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已迈入“百亿园区”行列。

8、“1525”工程:即四川省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到2012年,建成1个年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产业园区,5个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产业园区,25个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园区。

9、智慧城市:即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通过建设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进而构建的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

10、五项社会保险: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

11、十大重点文化工程:即泸州大剧院、泸州市石刻艺术博物馆、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泸州市文化艺术中心、泸州市书画艺术展览馆、泸州市网吧连锁公司、“酒城风情”文艺精品剧目、泸州市收藏品交流中心、泸州市印务园区、泸州图书城。

12、政法“三项重点工作”: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

13、公安“三基工程”、“三项建设”:“三基工程”,即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三项建设”,即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14、安全生产“三个一律”、“四项指标”、“四不放过”:“三个一律”,即对煤矿、水上交通安全检查一律实行暗查暗访,发生责任事故一律依法顶格处理,安全生产经费一律予以保障;“四项指标”,即事故件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5、“156”发展战略:即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一大战略目标”、“五大战略任务”、“六大战略重点”。“一大战略目标”,即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五大战略任务”,即“五个”翻番,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六大战略重点”,即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城市,构建大枢纽,繁荣大文化,推进大开放,改善大民生。

16、“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两化”,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三化”,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17、沿江百公里产业集中循环发展带:即依托我市境内的136公里长江黄金水道,以及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泸州化工园区、泸州经济开发区、泸州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泸州轻工业园区、泸县经济开发区、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等沿江布局的产业园区,集中发展酒业、能源、化工、机械等产业,形成集约循环、主业突出、层次清晰、互促共进的沿江百公里产业带。

18、“一核两副多组团”空间格局:“一核”,即以中心半岛及小市旧城、沙茜片区为主的城市中心区;“两副”,即南部、北部两个城市副中心;“多组团”,即以空间拓展、产业布局为导向,形成外围八大功能组团,分别为城北功能组团、高坝功能组团、沙茜功能组团、城南功能组团、城西功能组团、安富功能组团、泰安—黄舣功能组团、安宁—石洞功能组团。

19、“一主四副多点”新型城镇体系:“一主”,即泸州主城区;“四副”,即泸县县城、合江县城、叙永县城和古蔺县城;“多点”,即重点小城镇。

20、“一横二纵五港区”水运体系:“一横”,即长江航道;“二纵”即沱江、赤水河航道;“五港区”,即龙江港区、纳溪港区、泸县港区、合江港区、古蔺港区。

21、“一环七射一横”高速公路网络:即由川黔、宜泸渝和成自泸赤高速在泸州交叉形成“一环”后向周边形成“六射”,再加南渝泸高速形成第七射;“一横”即指宜叙蔺遵高速。

22、“三纵四横”铁路网络:即隆昌—叙永—黄桶铁路、内江—泸州城际铁路、乐山—自贡—泸州铁路构成“三纵”,泸州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叙永—古蔺大村铁路、重庆—泸州—昆明铁路、古蔺—太平—遵义铁路构成“四横”。

23、酒+N:即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坚持“酒+N”的文化建设总体思路,突出酒文化建设主题,统筹推进特色优势文化建设。特色优势文化指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旅游生态休闲文化、长江文化、集邮文化等。

24、两江四桥:即沱江龙透关大桥、蓝田长江大桥、沱江四桥和邻玉长江大桥。

25、三长:即长起公司、邦立重机(原长挖公司)、长液公司。

26、“一区八园”物流体系:“一区”,即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七园”,即安宁物流园区、城北公路交通枢纽物流园区、方山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泰黄物流园区、合江临港物流园区、纳溪物流园区、古蔺物流园区。

27、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三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即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三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即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28、“五小”水利工程:即小塘坝、小水池、小水窖、小水渠、小泵站。

贺州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篇6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们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逆境中克难奋进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遇到极大困难,年初主要工业行业大面积亏损,近四分之一的规模以上企业停产,主导产品市场萎缩,价格下跌,利税缩减,企业效益下滑,严重影响财政收入,一季度连续三个月财政收入呈负增长,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农民工大量返乡,就业形势极其严峻。面对困难和挑战,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全力支持下,市政府积极谋划,全力应对,紧紧围绕“四保”的目标任务,及时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措施,使我市逐步扭转了被动局面,全年经济逆势而上,实现了加速提质发展,社会大局保持了和谐稳定。具体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经济持续较快增长。预计全市生产总值280亿元,增长12.2%。财政收入18.15亿元,增长13.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性收入10.39亿元,增长22%,增幅位居全区第7。实现工业增加值116.53亿元,增长7.9%;农业增加值58.9亿元,增长5.5%;工业技改投资51.6亿元,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72%,增长194.8%,增幅位居全区第1。

——扩大内需取得突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增长58.9%,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万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9亿元,增长56.8%,增幅位居全区第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7亿元,增长18%。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总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新增贷款38.37亿元,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53.5%,增长52.8%,增幅位居全区第2。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外贸出口总额1.35亿美元,增长35%,增幅位居全区第3。全市招商引资新签项目投资总额240亿元,增长63%。其中,内资项目到位资金175亿元,增长81.1%,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59%,增幅位居全区第5。

——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3.98万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3.2万吨以内。

——人民生活切实改善。新增就业136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7%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09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3876元,增长12.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27‰。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投资拉动,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二)狠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条件持续改善。

(三)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增强。

(四)加快城镇化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有序推进。

(五)采取措施拓展市场,扩大消费取得明显成效。

(六)切实加强“三农”工作,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七)深入推进体制改革,开放合作进一步扩大。

(八)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九)坚持为民办实事,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二、2010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10年,是实施科学发展突破发展三年计划和“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在复杂形势中巩固扩大发展成果的关键一年。我们既面临严峻挑战,更有重大机遇。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经济环境中不确定因素较多,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家应对危机一揽

子政策效应继续显现,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更加有利于我们争取国家投资实现更快的发展。近年来我们依托良好的区位、资源和产业等综合优势,扎实推进“四大突破”,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也为保持发展良好势头提供了有力支撑。因此,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又要坚定发展信心,积极主动地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加快推进交通、工业、城建、旅游四大突破发展,特别要突出加快城市建设,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和机制创新,着力改善民生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突破发展三年计划和“十一五”规划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3.98万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3.2万吨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三、2010年主要任务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着重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扩大投资规模,增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继续保持较高的投资增幅,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新开工。今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97个,总投资205亿元,计划投资54亿元。继续加快续建项目施工进度,努力完成更多的投资量。今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的续建项目175个,总投资519亿元,计划投资129亿元。要把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完成投资目标任务的主战场,加快华润贺州电厂、永贺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贺州段、黄姚至昭平二级路等项目建设。继续抓好前4批中央投资项目的续建和新下达计划投资项目的新建工作,确保资金配套,确保施工质量,确保按期完成。加强项目协调服务。继续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继续由市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统筹推进项目建设,落实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度,推行“六个一”项目管理模式等行之有效的项目推进机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部门项目集中联合审批制度,建立并联审批工作机制,提高审批效率。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开展帮扶活动,帮助解决项目用地、审批、环评、资金等突出问题,促进更多项目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

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今年市本级安排1500万元项目前期经费,各县(区、管理区)也要加强前期工作经费保障。要组织力量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并结合规划编制,按照中央投资方向和重点,谋划和储备一批项目,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汇报衔接,加快项目申报审批进度。要抓紧编报中央扩内需投资项目计划,争取更多的中央投资。加快推进贺州至河池巴马高速公路、贺州至韶关高速公路、柳韶铁路贺州段、贺州机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二)着力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进一步调整结构、改造提升、提高效益,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把电力、林产、矿业、电子四大优势产业打造成为百亿元产值的产业,发展上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组织实施280个总投资120亿元的新建、续建技改项目,确保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培育发展后续支撑产业,推动华润富川水泥厂、林浆纸一体化、林板一体化等重大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力争工业增加值突破135亿元,增长12%。

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力争新增10家规模以上企业。支持桂东电子、灵峰药业、金源稀土、平桂飞碟等成长型企业发展,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上市融资,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带动一批配套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升优势特色产业整体竞争力。

突出发展产业园区。抓好旺高、西湾(平桂)、信都工业区和各县(区)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筹建华润(富川)生态循环产业园区,争取贺州电子科技工业园列入自治区“十二五”规划并启动建设,力争各类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21亿元,增长8%。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探索市场化开发路子,加快园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转移承载能力,促进新增工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创新园区招商思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创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认真实施第四轮创新计划,围绕电子、林产、有色冶炼、石材、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逐步实施并完成一批科技攻关项目,开发高端配套产品。继续以“人才小高地”为载体,加快培养、吸引和集聚高层次创新新型人才。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大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对限期淘汰的落后装备严格监管。

(三)着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全力推进城市建设。全面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组建市城建重点项目指挥部,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快“一江两岸三新区”建设,深化“贺八平钟”一体化进程,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完成火车站至西湾(平桂)工业基地一级路、火车站货场路、望高火车站进站路、贺州至旺高工业区一级路一期工程、贺州至姑婆山一级路、环城一级路、城东新区主路网等城市路网工程项目的建设。整合国有集体资源,组建贺州市城市投资开发集团公司,做强做大融资平台,做好经营城市文章。

完善城乡建设规划。加快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完成贺州市绿地系统和给排水系统专项规划,制定城乡建筑风貌改造规划、城市高楼规划以及城市规划区农民建房规划和城中村改造规划。支持平桂管理区完善总体规划,加快平桂管理区行政中心建设。及时修编一批乡镇总体规划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批编制村庄规划,建立覆盖城乡的规划管理体系。

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建立健全城乡国土、建规执法体系,改革执法机制,加大对城乡违法用地、违章建房的查处力度。巩固“城乡清洁工程”成果,实施城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县级污水处理厂今年6月底前建成运营,各县垃圾处理厂年底前建成运营,全市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0%以上。全面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以改造“竹筒房”为重点,结合城乡市政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改造,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一步放宽城镇户籍限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就业和落户,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多渠道推动农民持续增收。扶持贫困山区加快发展,在项目、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适当补助。立足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一批经济强县、经济强镇。

(四)着力夯实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五个一批”工程,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支农投入增量高于上年。整合资源,实施“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新修改造农村公路270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1.73万座;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水利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库区移民和自然保护区群众的生产扶持。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好农业产业调整,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总产量达71万吨,大力发展水果、蔬菜、茶叶、烟叶等高效生态特色农业。继续抓好林业生态建设,完成495.36万亩林改任务。做大做强畜牧水产业,推动畜牧业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支持温氏畜禽养殖公司、巨东养殖公司等企业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发展方式。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控,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新增龙头企业5家,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35%。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落实各项惠农强农政策,足额兑现各项补贴政策。继续推进第三批41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注重抓好大宗农产品销售工作,逐步建立农产品直销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收。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利益

联结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培训农民工3.36万人次,劳务输转3.3万人次。

(五)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拉动力

做大做强旅游业。启动建设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加强旅游投融资平台建设,引资加快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项目、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二期工程、“桂江百里竹海”、二十里贺江竹廊、月湾茶园等景区景点以及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打造“桂东北山水精华游”精品旅游线路。深化区域旅游合作,扩大两广六市旅游合作领域。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提升接待服务水平。力争接待游客人数增长10%,旅游总收入增长12%。

大力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传统消费性服务业,引导商贸服务企业合理布局,加强汽车交易、蔬菜批发、建材市场、小商品批发等专业市场建设。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主导作用,促进农村商品流通。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新型流通网络建设,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力争村级农家店覆盖率达100%。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加快贺州火车站物流中心建设,提升贺州火车站和华安汽运等物流企业的服务功能。积极发展咨询、评估、法律、会计等中介服务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认真落实好国家鼓励消费的财税、金融政策,深入推进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积极发展房地产业,完善住房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鼓励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房地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城安居就业。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强居民即期消费能力。稳步扩大餐饮、商贸传统消费,积极培育旅游、文化、健身等新兴消费热点。扩大和完善消费信贷,加强市场监管监测,保持物价基本稳定,营造良好的居民消费环境。

(六)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增长活力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突出抓好重点企业改制后的二次招商和资产重组,妥善解决企业改制后的历史遗留问题。完成国有新华书店转企改制。加快粮食、商贸等流通领域企业的改革步伐。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以及医疗卫生、财税金融、文化教育体制和事业单位等方面的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认真落实鼓励全民创业各项政策,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着重推进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投资审批、土地、外贸、财税扶持等方面的待遇公平化,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团参加第六届泛珠经贸洽谈会、桂台经贸合作交流会、广州中小企业博览会、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招商引资活动,组织小分队到东南亚、港澳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走出去”招商,实行重点投资商“请进来”考察,引进更多的优势资源和产业链招商项目。不断拓展区域合作领域,完善投资优惠政策,严格落实招商引资考核办法,深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工作,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力争全年引进内资项目到位资金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到位资金增长20%。

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积极应对外贸出口新形势,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巩固钛白粉、机电产品、食品、冷冻蔬菜等特色产品的出口优势。加大对外贸企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充分用好用足国家政策,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推动外贸出口稳定增长。

(七)着力抓好财政金融工作,提高发展保障能力

促进财政稳定增长。积极培植财源壮大财力,力争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积极筹措和安排融资担保配套资金,重点推进城市基础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增强项目建设实现税收对财政收入的拉动作用。积极争取落实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整合支农资金,实施为农民办实事工程和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转变财政投资方式,调整财政投资策略,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作为壮大财政综合实力的资本来运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坚持依法理财治税。严格综合预算,以“金财”工程为依托,加大非税收入管理,把政府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招标、拍卖等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出租收入和处置收入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抓好重点税源以及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资源税等零散税收的征管。全面推广税控收

款机的应用,规范旅馆、餐饮、服务娱乐等行业的税收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在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党政机关出国(境)经费预算方面继续实现零增长,暂停一切楼堂馆所建设的预算开支。

强化金融保障服务。积极推动驻贺金融机构升格和“引银入贺”工作,抓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成立市金融办,争取获批开业3家小额贷款公司。实行信贷投放激励机制,推进政企、银企合作,引导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机构要把握政策机遇,进一步创新和开发金融产品。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多渠道拓宽就业门路。全面落实就业有关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和自主创业,加强对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引导和服务,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做好复转军人安置工作。完善城乡就业服务和援助机制,加大帮扶力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做好就业困难人群、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使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各类企业。探索城乡老年居民、农民工等群体的养老保障办法。健全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0%以上,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落实低收入群体帮扶救助措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维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弱势群体合法权益,重视发展慈善、社会福利、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做好红十字会工作。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强教育资源统筹,提高教育均衡化水平;扎实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加快市职教中心建设,全面完成职教攻坚任务;加快推进贺州学院二期工程建设,积极筹建贺州学院附属高中并实现开班办学。积极发展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加强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建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3家农家书屋。强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扶政策,推行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常态化管理,巩固和扩大创优成果,争取在全区率先实现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满堂红”。抓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继续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建设,扎实做好人民武装、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普法教育。继续加强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进一步抓好外事、对台、史志、档案、审计、物价、气象、人民防空、防震减灾等工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开展造林绿化,突出抓好高速公路、铁路等通道和主要河流河段以及城区、重点城镇、乡村绿化。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石漠化治理。加强重点流域、水源保护区的综合治理。强力实施“贺江清新行动”,加强保护龟石水库水资源,缓解水源污染问题,不断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领导干部大接访、政策法律大宣讲”活动,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深入推进“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市”创建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及有效监控,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强化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坚持为民办实事。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的问题入手,坚持每年为群众办一批实事。继续实施20户以上村村通电工程,解决149个自然村32464人用电问题。全面完成20户以上“村村通”村点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和乡镇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光纤联网工程。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工程和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等工作。

(九)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质量。不断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建立行政决策纠错机制,加大违法决策责任追究力度。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

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努力打造法治型政府。

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完善经济目标和机关效能建设目标绩效考评机制,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大力整顿会风文风,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完善联合审批制度,推进行政审批项目标准化工作。深入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服务事项规范统一,服务程序公开简化,办事时限压缩提速,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着力加强廉政建设。加强政府采购招投标、重大工程建设、财政性资金和社会公共资金的监督管理,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着力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涉企“三乱”行为。严格落实廉洁自律、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着力完善惩防体系,努力打造廉洁政府。

宿州市政府调研报告 篇7

一、调查的实施

1、调查对象的确定

(1) 调查地的选择。杭州市萧山区是浙江省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区 (县) , 是浙江乃至全国民营经济的重要集聚地和策源地。研究萧山区政府部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状况, 对我国其他地区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调查对象的选择。调查主要针对萧山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 并且从不同部门、不同职务等各个层面进行, 以确保调查的全面性。

2、调查方案的设计

本次调查共面向杭州市萧山区发放问卷400份, 收回有效问卷353份。在调查的基础上, 还收集了萧山区近十年来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政策意见, 以了解政府认知的演变。同时, 为使调研更具说服力,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还进行了实地走访座谈。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政府工作人员对企业社会责任基本内涵的认知度

(1) 对企业社会责任名词的了解程度。在353份有效问卷中, 从职务、部门两个层次, 对样本进行分类。调查表明, 大部分的调查对象对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表示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同时, 调查显示:职务越高, 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了解更深入;经济部门的比非经济部门的了解更深入。

(2) 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认知情况。通过调查, 政府官员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总体理性清晰。92.5%的被调查者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 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73.6%的人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最基本的是企业的法律责任, 在此基础上, 更高层次上是企业对社区、环境保护、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和捐助”。

2、关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要问题的调查

通过调查, 萧山区政府工作人员认为, 目前该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 总体比较规范, 但不少企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1) 部分企业劳资问题突出。有52.8%的被调查者认为, 企业劳资纠纷的问题突出, 下岗补偿问题的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2) 部分企业履行社会保险制度问题。有47.2%的被调查者认为, 企业购买社会保险的人数远低于实际劳动者人数。私营企业、港澳台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职工参保的比例普遍较低。

(3)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机问题。有83%的被调查者认为, 企业不会做纯粹的公益, 一般要把做公益与企业营销捆绑在一起。

(4) 企业环境意识问题。有69.8%的被调查者认为, 企业厂区周围环境恶化, 已成为突出现象。

3、关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 在政府引导方面。一些人认为, 目前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上所产生的问题与政府的引导和规制有一定联系。有39.6%的人认为,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了解甚少, 更谈不上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有效监督。有43.4%的人认为, 一些地方政府虽了解情况, 但并没有系统地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有60.4%的人认为, 一些政府管理部门更注重企业利润和税收, 对企业守法经营等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监管不足。

(2) 在企业行为方面。一些人认为, 目前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上所产生的问题, 与企业的生产效益、经营理念、价值取向也有较大联系。56.6%的人认为, 有些企业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缺乏社会责任意识。92.5%的人认为, 一些企业由于经营成本上升, 主观上不愿或减少支付治污成本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73.6%的人认为, 一些企业如没有法律法规或政府的约束, 甚至缺乏主动纳税的意识。

(3) 在员工诉求方面。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认为, 目前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上所产生的问题与员工自身的维权意识、维权能力有关。83%的人认为, 一些企业员工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 不了解法律程序, 缺乏证据, 致使许多案件难以立案。75.5%的人认为, 大多数企业员工打工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不管怎么辛苦, 他们大多数都愿意多加班、多赚钱, 在其他方面任由老板摆布。

4、关于近年来政府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调查

通过收集萧山区近十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相关文件资料可以看出, 政府推动对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非常重要。萧山区在企业社会责任政府规制方面基本形成了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响应机制三大机制,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 约束机制。萧山区主要通过政策约束等规制措施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2010年3月, 萧山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意见》 (萧委[2010]12号) , 提出了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基本要求, 并制定了《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同时, 该区还不断推动健全“三会” (即党委会、工会、职代会) 等企业社会责任内部监督机制, 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 (萧委[2010]6号) 、《非公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 (萧政发[2008]15号) 等政策意见。比如, 在民企党建方面, 早在上世纪90年代, 就着手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工作全局, 着力扩大党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民企党组织。对于这一做法, 胡锦涛同志专门批示指出, “要注意总结此类经验, 研究共性问题。这不仅对浙江有现实意义, 对全国也有积极作用”。

(2) 激励机制。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监督与激励具有替代效应。萧山区建立了与社会责任挂钩的激励措施, 完善了以企业评选为主要方式的激励导向机制。萧山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 “建立和完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优惠政策。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每两年由第三方机构进行一次, 评估结果为优秀的企业, 给予政策扶持”。

(3) 响应机制。突发事件的响应机制不仅需要政府响应, 更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 包括企业自觉援手, 提供救援物资、救援人员、提供平价产品等。比如, “5.12”汶川大地震后, 在政府的号召下, 萧山区某企业第一时间承担8.15万顶救灾帐篷生产任务。胡锦涛同志曾专程到该公司考察, 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表示赞赏。5月16日, 由萧山民营企业组建的一支民企消防队赶赴灾区参与救灾。在灾后重建中, 萧山区建筑企业完成了3717套、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的过渡活动板房建设。

三、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萧山区企业社会责任政府认知的调查, 并结合我国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存在的现状, 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政府认知的薄弱环节, 并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

1、对企业社会责任政府认知的薄弱环节分析

(1) 政府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上存在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片面的观点:第一种观点, 认为企业按章纳税就是履行社会责任, 更多的把企业看作一个经济实体, 而忽视了企业另外一个重要身份———社会公民;第二种观点, 认为社会责任是少数几个部门的事, 而忽视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个部门协同推进;第三种观点, 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事, 政府不应过多介入;第四种观点, 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大企业的事, 认为小企业无需过多承担社会责任。

(2) 地方政府过分追求经济增长。地方政府要想扩大开支, 必须通过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这条途径, 从而导致地方政府过分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更偏重企业的利润和税收, 而忽视了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从而造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3) 监管部门权限模糊。目前, 监管企业社会责任的部门很多, 但监管的权限和范围不尽统一, 而且少有一个单独的部门来监管企业社会责任, 因此, 当企业的社会责任出现问题时, 这些职能部门容易互相扯皮, 互相推诿。

(4) 政策监管体系不够健全。总的来看, 目前各级政府, 尤其是基层政府, 没有建立能够控制企业质量、环保、安全、员工关系等一系列社会责任问题的强有力的监管政策体系, 很多地方没有建立由政府主导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没有把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体系建设真正纳入到政府管理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2、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建议

(1) 确立正确的政府角色定位。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角色定位, 最重要的应突出三个方面:第一是“倡导者”, 包括政府的认可、社会责任意识的普及和对示范企业的树立和推广;第二是“推广者”, 包括行政、经济、舆论手段的推动等;第三是“监督者”, 通过政府的监管、执法, 来保证企业履行责任。

(2) 健全政府主导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基本机制。第一, 要建立跨部门的领导协调机制, 对所涉及到的建设、工商、环保、公益慈善等部门, 要统一领导、明确责任;第二, 要建立激励机制, 运用政策杠杆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挂钩;第三, 要推进标准化建设, 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

(3) 把握政府主导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重点和切入点。第一, 要坚持依法行政, 约束企业严格落实依法纳税、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法定义务, 促进公平竞争、社会正义;第二, 要普及社会责任的常识, 使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人人皆知、人人参与;第三, 要积极运用政府、行业、社会等手段, 为企业搭建履行社会责任的公共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5.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篇8

目标>>GDP与居民收入同增12%

2012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左右。外贸进出口额增长15%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文化>>吉视传媒在主板市场上市发行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省图书馆新馆、省京剧院大众剧场建设,对外开放省科技文化中心综合馆,开展省演艺中心筹建前期工作。

吉林促进文化大发展将

实施100个重点文化项目

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施意见中确定的各项任务,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政府扶持和体制改革两加强,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繁荣。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吉林特色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王儒林强调,要加快发展吉林特色的文化产业,搞好规划布局,实行扶持政策,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区、产业带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歌舞演艺、动漫与创意等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主题公园、文化遗址公园和文化商业街建设。制定实施松花石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松花石产业基地。依托吉林省旅游资源、科技教育、汽车发展、农业生产等优势,推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开发文化衍生品,提高文化产品的精深度和附加值。适应群众文化需求的新变化,鼓励创作生产更多文化精品,着力把吉林歌舞、“二人转”、吉林影视、吉林期刊、吉版图书、朝鲜族舞蹈等独特优势文化打造成为具有吉林特色、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知名度高的文化品牌。

王儒林强调,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市(州)、县(市)文化行政管理主体整合,上半年完成文化广播出版部门组建。积极推进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基本完成全省国有文艺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任务,推动已改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吉视传媒在主板市场上市发行,加快吉林出版集团上市步伐,组建吉林期刊集团。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民营文化企业。

民生实事>>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建设2000个农村文化大院和25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送戏下乡4000场。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建立贫困村、民族村屯、边疆哨所书屋400个,向全省农民工提供生存技能和保障类图书200万册、期刊200万份。完成420个自然屯、10900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提速度、广普及、降价格为目标,实施“宽带吉林”工程,全省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420万户,实现农村300个行政村通宽带。

增加公共服务能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优援。新增5万个视频监控探头,达到全省县(市)以上大型超市、商场、医院等单位监控无死角。

今年扶持建设2000个农村文化大院

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省文化厅厅长林君对2012年吉林省文化事业发展进行了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加快图书馆新馆、京剧院大众剧场建设”,对此,林君表示,2012年力争实现省图书馆新馆项目建设整体竣工,并做好省演艺中心项目启动工作。巩固图书馆联盟、东北三省博物馆联盟创新成果,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做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创建工作。

今年还要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扶持建设2000个农村文化大院、“送戏下乡”演出4000场。按照省里要求,到2013年年末实现全省行政村农村文化大院政府扶持建设覆盖。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发展吉林特色文化产业”等相关内容,林君指出,将围绕吉林歌舞、动漫、二人转开展专题研究,制定专项政策。

林君说,今年将组织申报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相关工作,推进图们江中国朝鲜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争取在“十二五”期间纳入国家级保护区行列。做好“长白山采参习俗”申报世界非遗名录有关工作、满族说部的后续保护工作。

(图/焦淑满)

上一篇:冬至包饺子真有趣作文300字下一篇:青年文艺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