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风来了(精选5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一个会转动的简易玩具。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研究、发现玩具会转的原理。2.鼓励学生制作出有创意的会转的玩具。教具、学具:
纸盒、吸管、小瓶盖等材料及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授新课 1.导入:
看书中的作品图片,相互讨论: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转动? 2.新授:
师介绍风车及陀螺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看一看,找一找:在你带来的材料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风车和陀螺?其它的材料又能做出什么会转的玩具?
作业要求:请用你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会转动的小玩具,并用画、剪贴等方法进行简单的装饰。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
将自己做到的玩具进行实验,比比谁的玩具转得久,转得快,转得稳。
五、拓展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是制定整个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 它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 制约着课堂教学的运作。
1. 总目标
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1) 知识与技能: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 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 过程与方法: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 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激发创造精神, 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完善人格。
根据美术课程总目标, 《百变团花》的教学目标有如下几个。知识与技能: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 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剪团花及装饰教室,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及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剪纸和折纸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制作出呈放射状的剪纸过程的学习, 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情。
2. 分目标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对“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提出了这样的分目标: (1) 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 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 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 根据意图选择材料, 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 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 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 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 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 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根据以上要求, 《百变团花》一课的分目标为:
通过欣赏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通过动手制作团花,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及合作能力;通过用剪纸和折纸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团花, 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知的过程, 是身心发展的过程, 即由不知到知、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历程。教学过程是为教学目标而存在的,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美术课堂有效的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一步步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 教学目标就像一只握着拳头的手, 教学过程就是一点点地打开、掰开手指头的过程, 这样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这就是有效的教学过程。《百变团花》这一课可以通过以下教学过程实现。
1. 看的过程艺术
教师讲述团花的历史及部分作品。 (出示课件)
(1) 说说这两个团花有什么图案?人们剪这幅团花时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寒梅报春寓意吉祥喜庆, 五只蝙蝠象征五福, 我们称它为“梅开五福”, 寓意新年的祝福。 (用于春节, 寓意福到了)
利用莲花、鱼的谐音和图形组成“连年有余”的吉祥图案称为“年年有余”, 寓意富裕有余的美好生活。
(2) 老师这里还有两张团花, 大家仔细观察上面的图案, 猜一猜它们是用在什么地方的? (出示图案:喜字团花———用于婚嫁, 福禄寿喜———用于生日祝寿)
(3) 同学们, 团花真漂亮, 你们可千万别小看这些团花,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有很多用途呢!可把团花用在哪儿? (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生活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团花,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拓展学生的视野, 了解民间团花的历史和文化。这个环节主要想让知道什么, 看什么, 泛泛地看不行, 而是需要围绕目标来看, 它美在哪里, 并注重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提升。
2. 做的过程艺术
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 你这团花的边缘轮廓很特别, 是怎么剪的?
(2) 谁知道剪掉的是团花中的什么部分?
(3) 你会剪圆形的团花吗?
(4) 分散成了碎纸片了, 是什么原因?
(5) 请剪得好的学生示范 (步骤:折—画—剪)
(6) 在设计镂空的部分时, 大小和团花的整体比例要适度, 否则不好看。另外, 镂空部分的花纹只要画出一半, 剪好打开后就是一个连续的完整的镂空的花纹了。
设计意图: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 能够再学到新的方法, 这部分也是最重要的, 探究方法一定要到位, 一定要亲身经历, 亲手制作才能得出方法———折、画、剪。
3. 悟的过程艺术
(1) 教师提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大花篮, 想在里面装上美丽的花, 你们可要认真剪, 漂亮的花才能放进我的篮子里。
(2) 提示:折纸时, 捏住中心点角对折;剪纸时, 选择三种以上的花纹;打开时, 要慢速轻轻打开。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 剪出没学过的花纹,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学生自由粘贴时, 教师提醒注意色彩搭配及粘贴均匀。
设计意图:欣赏作品, 体会剪纸给大家带来的欢乐气氛。学生通过艺术作品, 感受到创作的快乐, 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课程标准中对“有效教学方法”的概括是这样的: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信息资源、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练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精心谋划和设计, 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1.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思想观点和发展学生思维活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百变团花》导入:“今天, 老师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想看吗?一张正方形的纸把它剪三下, 让它变个样子, 你们相信吗?那可要睁大眼睛看好了。来, 你们帮我数‘1、2、3’, 瞧, 漂亮吧!哈哈, 你们上当啦, 这不是魔术, 只是一种剪纸方式。它把剪纸和折纸结合在一起, 剪出漂亮的图案。对了, 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百变团花》。”
设计意图:在40分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讲解一定不要超过15分钟, 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动手操作, 去感悟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2. 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展示各种实物、教具, 或进行示范性实验, 或采用现代化视听手段, 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对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百变团花》教学过程片段。
教师发放准备好的团花作品。
师:这些团花是如何制作的?团花身上的花纹有哪些是你们认识的?
设计意图:通过成型的作品, 学生沟通交流实践学习方式,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并掌握折、画、剪等制作方法, 知道毛毛纹、月牙纹、柳叶纹、圆点、燕尾纹、瓜子点等, 在欣赏的同时教师进行演示和示范, 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启发学生想象, 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 谈话法
谈话法也称“问答法”“提问法”, 是指教师通过口头提问的形式,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判断、推理, 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百变团花》教学过程片段。
师:谁知道剪掉的是团花中的什么部分?
生:剪掉的是不要的, 空的部分我们叫它镂空。
师:你会剪圆形的团花吗?
生:折的次数越多就越圆。
师:分散成了碎纸片了, 是什么原因?
生:剪的时候, 上下左右不能剪到头。
设计意图:在做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很重要的, 不要急于得出结论, 要让学生亲自在做中学、在做中发现。
四、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所谓教学评价, 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 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 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 通过系统地搜集有关教学的信息, 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上的判断。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 评价时机
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始时, 对学生的课前准备进行评价, 具有积极的导向功能;在美术创作教学过程中把握评价时机, 从学生是否对美术学习有兴趣、能否对材料展开想象、能否利用材料进行充分表达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来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长, 注重评价的层次性, 特别要重视合作学习中的评价;评价活动要体现全员性、鼓励性, 切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2. 评价方式
(1) 自评。自己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只有当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以及对达到的目的程度负起责任时, 他才是真正的学习, 才会对自己的学习真正地负责。自我评价确立了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2) 组评。小组内相互评价, 亦指“互评”, 是指互相评价和反馈, 针对别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或肯定, 或否定, 或作补充, 并陈述出自己的理由。在评价过程中, 由于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相互接触、交流, 能够看到他人的长处, 同时也能注意到自己的不足, 有利于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3) 师评。师评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 美术课堂评价应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的, 教师的评价的目的不是分等级, 而是促进发展, 运用“如果你这样做会更好、更漂亮”等激励性的语言很重要。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乐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3. 评价标准
课程标准指出应用设计学习领域的评价要点为:
(1) 理解设计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设计的作用和意义。
(2) 有意识地运用形式原理进行设计和制作。
(3) 在设计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创意。
(4) 知道单独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
(5) 利用材料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
(6) 运用设计知识, 评述自己和同学的设计作品。
(7) 熟练、安全地使用工具。
在学生创作前,我们不能忽略低年级学生源生态的东西,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低年级学生对创作人物形象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教师的示范正好就能给学生一个台阶,使学生获得形象上的目标。本节课,我示范了多个雨中人物的动态,有一个人打伞的、也有2个人打伞的、还有穿雨衣的„„再结合课件展示多幅学生作品,解决学生对雨中人物的表现以及如何构图这一难点。从最后的作业展评上也可以看到,学生已掌握了这课的知识点,都能完整的把雨景表现出来。既然“下雨了”,那雨点也是必不可少的,正好顺便简单的示范大雨、小雨、风雨,这样,学生对雨的各种表现形式也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2、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风来时的情景和人物变化的动态,能够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风来时的情景。
难点 通过描绘物体的形态运用线条色彩等方式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把你的耳朵竖起来仔细听听有位我们熟悉的朋友来到了我们周围,他是谁呢?(播放各种风声,触动学生的记忆)
生:风来了。板书-风来了 二.探讨学习
1.出示图片找找风在哪?
风躲到了谭老师的画里。我们一起来找找吧。出示两张树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风来时的变化。小树弯腰,树叶掉下来,小花也在点头,云被吹动了,等等。2.风大小对事物影响的对比小实验晾衣服 请学生上台演示,微风和大风来时的不同变化。
微风:衣服微微飘动。
大风:衣服被吹起来,或被吹掉。
3.引导学生记忆想象风吹到不同地方的情境并分享。
风妹妹轻轻的来到小河边,柳树轻摇,风车转动,小姑娘的裙子飘飘,小草儿弯腰,河水泛起了波浪。
风大叔力气很大他来到森林里,树有的被吹断有的被连根拔起,树叶漫天飞舞。太阳扯了一块云朵将自己藏在了后面,可怜的小兔,小松鼠惊恐的抱着快要倒的大树生怕自己被吹上天空。
风弟弟偷偷的溜到了草地上和蒲公英玩起了游戏,吹着来放风筝的小朋友的头发衣服,淘气的将小男生的帽子吹掉。
风大哥来到了海滩上,从椰子树上吹下了一个大椰子,大海看到风大哥来了也溅起了浪花,帆船被吹得时隐时现等等。三.范画展示
风吹到别的小朋友的画里是什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四.学生创作
风吹到你们的画纸上又会有哪些故事呢?我们一起把他画下来吧。
1、作业要求:记忆和想象刮风时的情景,通过描绘物体形态,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2、教师巡回指导。
六、交流评价
1、老师手上有几幅同学画的作品,你们评一评哪些作品有风来的感觉。
第1课
难忘的童话故事 一.目的:
1. 欣赏、了解童话故事中多个形象的特征,创作形式和方法,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在欣赏评价的基础上学会发散思维,尝试塑造出自己喜爱的新形象。3. 从积极的情感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二.重点:在欣赏评价的基础上学会发散思维,尝试塑造出自己喜爱的新新形象。三.难点:欣赏从积极的情感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四.准备:让学生手机一些童话故事的图片,教师准备一些相关图片,开阔学生的视野。五.过程: 1.创设情境
创设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通过情境的渲染燃起学生的激情,从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叙述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2.欣赏画
(1)根据不同的形象,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思想,用绘画的形式所造出自己心目中的新形象。
(2)学生分为两组,一个是中国童话小组,另一个是外国童话小组,从而使学生的更加开阔,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4.评价作品
(1)举办一个画展,让学生共同欣赏众多美丽的童话形象,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评价活动也随之展开。(2)从欣赏和评述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活动中,看学生是否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小记:
学生能创造出新的童话故事形象,学生交流中达到相互学习的。
第2课:印印玩玩
一、教学目标:
1、用生活中各种具有特殊纹理和形状的宠物,通过压印和拓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形象。
2、对印出的形象进行添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求新求异的思维能力。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学会压印,拓印的方法,并能利用之添画,使画面丰富。
四、教具准备:学生优秀作品,示范材料。
五、教学难点:如何根据自己拓印的图形进行再创作,使作品更丰富。
六、教学过程:
1、欣赏探究
(1)看不同纹理效果的画面,想想像什么?是怎样做出来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其自己寻找答案。
(2)学生回答。
2、体验发现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亲身感受,了解各种实物不同的质地,形状和美妙的纹理。
(2)欣赏学生优秀作品,发现其拓印,添画的巧妙之处。(3)丰富学生视觉,触觉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创造表现——分组合作
(1)各组拓印、添画。如可画:动物、昆虫、植物、建筑等等。组成大画面。
(2)可以重复拓印,重叠拓印,更换颜色。
(3)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形象的发散思维及构图意识,增加学生的色彩知识。
4、评价交流:以用品的创意、独特性、画面色彩效果,丰富性去评价。
注: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各种有纹理的小物体,白纸,油画棒,彩色笔。小记: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基本掌握了压抑与拓印的方法。
第3课:水中的倒影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对印画的制作方法,了解美术中的对称知识。
2、了解水粉颜料的特性,掌握简单的水粉画法。
3、学习欣赏美术作品以及生活中的对称美。
二、课型:水粉画
三、教学重点:学习对印画的方法,用水粉颜料表现:水中的倒影。
四、教学难点:颜料的运用、水粉的掌握是教学的难点。
五、教具准备:范作,学生优秀作品。
六、教学过程:
(一)、赏景导入
1、师请大家到桂林“参观”——看录相或桂林山水的图片。
2、说说观感,找出画中的特点——有美丽的倒影。
3、师小结,揭示课题。
(二)、研究探索
1、研究大师及同学的作品,探索其创作方法。
2、师生共同找出作画步骤及方法。师示范: A将长纸对折
B构思,构图,注意与底色的色彩对比 C对印
D添画、补充。
(三)、创作练习
学生将选好的颜料挤好,开始创作,老师巡回辅导,提醒学生注意卫生。
(四)、作品展评——欣赏“美景” 看谁的“风景”最美和“水面”搭配最美。
(五)、收拾整理。
小记: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不断的交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4课:吹吹画画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绘画手段以及工具材料的多样性,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图形联想能力,能够在抽象的图形上进行创意添画。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学生能用吹画的方法,创作一幅有趣的作品。
四、教学难点:学生在作品中是否表现出大胆的想象和创意。
五、教具准备:大师作品,优秀学生作业。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评述
1、欣赏几幅不同效果的吹彩画,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进行探索学习,从中发现新的绘画方法——吹画法。
2、老师小结,板书课题。
(二)、发现学习
1、学生参与演示
2、老师演示,师生共同探究吹画法的方法及其要领。①控制气流的力度,角度。②色彩的浓淡和色滴的形态感。
(三)、创作练习
学生可以单独完成作业,也可以分组集体制作几幅较大的吹画作品。
(四)、完美添画
1、讨论、评析,大家的吹画作品可以添画成什么?
2、学生再次创作——添画。
(五)、欣赏回味。
小记:学生能发挥想象,给吹出的图形添画,在似之间进行趣味联想。
第5课:有趣的手指画
一、教学目标:
1、尝试用手指和手形进行联想,创作出新的图形,扩展学生对绘画表现形式的认知。
2、采用趣味作画的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求异的灵感思维。
二、课型:绘画课,水粉
三、教学重点:了解和基本掌握手指画的方法,创作出丰富的形象。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分散思维,创作出更多有趣的形象。
五、教具准备:大师作品,学生优秀作品。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欣赏各种形式的手印画,引导学生提问,质疑,进行探索学习。
(二)、发现方法
通过投影仪,师生共同研究手形变化,启发学生的联想,归纳出几种表现方法。
(三)、情境激发
师讲一小故事,让学生为故事中的形象设计手帕。
(四)游戏作画
1、鼓励学生蘸色,大胆创作。
2、可以单独创作,也可分组合作。
(五)、集体再创作 评析、讨论作品,进行再创作,使作品更完整,漂亮。
(六)、作品展示 作画方法:
1、用手指蘸色在纸上画出造型。
2、用手指压印
3、用手指的天然纹理印出造型
4、用手掌压印
5、用拳头压印
小记: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思维从中延伸开来,创作出更多的形象。
第6课:染纸多奇妙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学习染纸工艺知识。
2、操作领域:学握、折、染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的情感。
二、课型:工艺制作
三、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简单的折纸、染纸方法,并染出不同的花纹图案。
四、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折纸方法及染纸技艺。
五、教具准备:水彩颜料,范作。
六、教学过程:
1、设疑引趣,尝试导入(1)师手拿宣纸,问学生如何美化白纸?(2)师示范染纸的方法。(3)学生尝试染纸。(4)师揭示课题——板题。
2、指导点拨,由浅到深(1)师:如何染才更美,更透? A折纸,学生跟着老师学折“米”字折。B 学色彩搭配——染
师出示以不同色调为主的生活日常用品,让学生识别其主色调的色彩搭配的美感,色彩对比——协调。
(2)学生学染法。
A师示范,在颜料水中滴入2、3滴酒精——增强颜料的染透力。B把折好的一个解浸入颜料中,要把握好染的时间。C用手挤捏一下,让其染得更透。D用同样的方法染另外的角。(3)学生染纸。
3、展评增趣,总结延伸
(1)展评:学生把作品贴到黑板上,大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理由,再请作者说说自己选色的用意。
(2)师小结:我们学习了染纸,大家都开动脑筋,用折染的方法创作了许多不同的染纸作品。
(3)延伸:染纸的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民间的染工艺(展示蜡染的衣服),染纸也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看老师用染纸的方法都做了什么?(书签、窗花)。
小记:学生能够了解纸张材料的特性,进行美术活动,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第七课 小 扎 染 执教人:贵州省铜仁市第五小学 谢沙
教学重点:
能灵活的掌握并运用“扎”和“染”的关系来制作出美丽的扎染饰品。教学难点:
在实践中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扎染的奇妙效果,了解扎染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喜爱。教学准备:
课件、白布、颜料、绳、水粉笔、范作衣服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提问导入: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这件衣服好看吗?哪里好看?颜色和花纹可是老师自已设计并制作的,棒不棒?想不想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其实老师就是运用了咱们民间的一种印花技艺叫“扎染”,虽然它不光只属于贵州,但也算得上咱们贵州民间的一种印花特色。今天这节课就和老师一起来学习怎样制作“小扎染”。
2、揭示课题:民间印花技艺——“小扎染”。并领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两遍。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维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生活的多姿多彩也离不开扎染的装扮和点缀,下面就和老师一起来看看老师在咱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找到了用扎染装饰的饰品吧!
1、课件展示:有老师自制的扎染小方布,有用扎染制作成各种装饰品如:衣服、围巾、桌布、烛台等学生集中欣赏。并提问老师自制的扎染小方布跟老师衣服上的颜色和花纹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2、老师提问:小朋友们欣赏完了这么多扎染小饰品是不是感觉咱们的民间艺术是那样的伟大和奇妙。
3、老师提问:想不想知道这么多美丽奇妙的花纹是怎样形成的?先别急跟老师一起学一下扎染的小儿歌,聪明的小朋友就会知道美丽的图案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了!
三、儿歌欣赏:
老师领导学生学习儿歌并有感情的朗读两遍。
四、探究新知:
儿歌里说“不用涂不用画、奇妙的花纹出来了”到底奇纱的花纹怎样形成的呢?咱们小组自已观察!
提问:
1、扎布的绳是活结还是死结,绳容不容易打开?
2、绳扎得紧不紧?
3、折开后你还发现了什么奇特的地方没有?
观察完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回答,如:花纹是怎样形成的?颜色是怎样染的?是先扎布还是先染颜色?先扎布有什么作用?被绳扎到的地方有没有被染上颜色?等等
五、探究创作:
经过了咱们自已的观察,现在老师就想请你们自已观察的步骤和方法来试着做一次小扎染!看看能不能也做出美丽的图案出来!
做完后,抽小朋友自已说说小扎染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同时引导小朋友发现作品中不足的地方,并怎样解决。
六、教师演示:
看见你们做了这么多的扎染小样品,老师也忍不住想来做一做,小朋友们注意看看老师的方法和步骤。
演示完后,激励学生还想不想再做一次? 七:拓展延伸:
如果老师再给你们一次制作的机会,你会有什么奇特的想法没有?如:在折布上、染颜色上!有没有更加奇特的想法!
抽一到两位学生展示自已的奇特想法!
八、作 业:
1、小朋友们开动自已的聪明的小脑袋,创造出更多奇特的花纹出来!
2、老师巡视,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九:作业展评:
1、展示:将学生的作业集中展示在台上挂好!
2、评价: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并说出为什么喜欢它!
3、如果这幅作品送给你,你会怎么利用它? 十:总 结:
扎染也算是我们贵州民族的一颗璀璨之星,为了使它更加发扬光大,咱们长大以后一定要努力创新并合理运用,让扎染艺术把我们的世界染得更加多姿多彩。
小记:学生在学习“染”“的同时掌握“扎”的技巧,感受了扎染所产生的奇妙变化。
第8课:有趣的纸浆画
一、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利用纸浆的可塑性的特点,通过揉、捏和推塑等方法进行简单的造型,提高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了解和初步掌握制作纸浆的方法,进行造型表现活动。
四、教具准备:范例作品。
五、教学难点:如何制作纸浆并将之推捏造型。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老师出示几幅纸浆画,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猜一猜这种能产生凹凸感,似浮雕的画面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摸上去有什么特殊感受?
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二)、研究探索
大家一起研究,探索,寻找制作纸浆画的方法。老师小结并板书:
1、备色(调色、混白乳胶)
2、混合纸浆(用报纸)
3、推捏(在有色卡纸上)
(三)、学生分工合作
1、组长安排,有人配色,有人备纸条,分别染上不同的颜色。
2、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让学生体验制作活动的乐趣。引导学生捏、揉、贴、推塑等方法,展开联想,塑造出与众不同的形象。如动物、植物、人物、花卉、建筑等。
3、注意事项
A水浆中的水量不要太多。B色彩搭配与协调。
C画面效果。
(四)、收拾与整理
在作品未干前,教师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学习用具,保持环境卫生。
(五)、作品欣赏
鼓励引导学生互相欣赏作品,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件,谈谈体会。
(六)、课后拓展
教师指导学生将作品挂在教室中,装饰教室环境,让学生体验自己动手装饰生活环境的乐趣和成就感。
小记:把学生扎染的作品拼合在一起,组成一幅美丽的画。
第9课:生日快乐
一、教学目标:
1、学生体验“过生日”的快乐与美术活动的乐趣,学会运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2、尝试设计制作“生日贺卡”,锻炼手工制作能力,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3、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珍惜友情,关爱他人以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课型:设计、应用
三、教学重点:学生体验过生日的快乐,尝试设计制作“生日贺卡”。
四、教具准备:贺卡范例、学生作品
五、教学难点:如何使贺卡更有创意,贺词更温馨感人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讨论、回忆以往过生日的情景,一起来唱唱温馨的“生日快乐”歌,为学生创设一个“过生日”的情境。
2、或者教师提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形象,说她的生日快到了,可她家很穷,爸爸没钱给她买礼物,请同学们做礼物送给她——引出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制作“生日贺卡”。
(二)、研究探索——如何做贺卡
1、找找贺卡的秘密
教师出示几张有特色的贺卡,请学生寻找发现它们的制作特点及制作巧妙之处。
2、再看同伴制作的贺卡,其感人及与众不同之处。
3、师生共同总结制作贺卡的方法及步骤。A裁剪、折叠 B绘画、书写
注意:色彩对比或协调,贺词工整、温馨感人。
(三)、学生制作贺卡 师: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生日就要到了,看谁为她设计制作的贺卡是最精美、最富有创意、最感人的。
(四)、作品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选 出:
1、最精美的贺卡(制作工整,漂亮)
2、最有爱心贺卡(贺词温馨、感人)
3、最神奇的贺卡(造型新颖、与众不同)
(五)、课后延伸
为亲人,朋友制作节日贺卡。
小记:学生设计制作贺卡时,能用各种方法制作生日贺卡,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制作出各种特色,个性鲜明的生日贺卡。
第10课:今天我当家
一、教学目标:
1、增强情感流露,运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2、培养主人翁的意识和勤俭,爱劳动,体贴家人的好品质。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体会“当家作主”的感觉及家长的辛苦,创作:今日我当家。
四、教具准备:优秀学生作品,作业。
五、教学难点:画面人物动态的描绘,室内空间的布置。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可以看一小片段的《小鬼当家》,引导学生对“当家”的乐趣。
2、师:你当过家吗?假如由你当家一天,你会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答:„„
3、师小结,揭示课题。
(二)、动态研讨。
请学生上来表演做家务时的不同动态,由教师和学生比赛,快速画出该动态的线条描画,最后评比谁的动态生动有趣,谁的流畅。
(三)、欣赏比较
欣赏教材及同伴的作品,说说其构思的优点。
(四)学生创作
教师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学生的亮点,并及时表扬肯定,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引导或请同学帮助解决。
(五)、作业展评
看看谁的画面构图最饱满,人物动态最生动、明显。
小记:学生在体验当“小主人”的感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出具有生活情趣的作品来。
第11课:身边的伙伴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情趣,并运用绘画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2、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培养学生善待朋友,关心朋友,帮助朋友,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感受生活情趣,并用绘画形式大胆表现自己身边的伙伴。
四、教具准备:图片,优秀范例照片。
五、教学难点:如何让伙伴更生动。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谈话导入
1、说说自己身边的好伙伴的特点、优点和缺点。以及跟他们在一起的“奇闻趣事”,也可同时展示照片,纪念品,小礼物等。
2、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二)、欣赏作品
伴着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视觉优秀的学生作品及照片,再次感受和伙伴在一起的快乐以及绘画的美感。
(三)、讨论激情
师:你想表现伙伴在做什么的情景?如何使绘画更饱满? 生:„„
(四)、学生创作
表现与伙伴在一起时的快乐情景,教师鼓励学生大胆释放自己的情感,在主动的、积极的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情感抒发,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自己的画面中。
(五)、作品展示
看看谁的画面有趣,人物动态最生动,画面构图最饱满。第二节
(一)、欣赏名作及优秀学生作业
感受其画面的构图美,人物动态美及色彩美。
(二)、学生涂色
(三)、作品展评
(四)、课后扩展
可以回去制作一件小礼物送给自己的身边的伙伴,上面写上由衷的祝福和最想对他说的话。
第12课:石头变变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石头的基本形状进行大胆想象,创造与众不同的新形象。
2、寻找辅助材料,合理应用于设计创作中。
3、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根据石头的基本外形,色彩进行再创造,做出与众不同的新形象。
四、教具准备:各种石头,石头制成的装饰品,图片。
五、教学难点:石头的粘接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教师用变戏法的方式导入学习
2、说说石头的用处
(二)、观察分析
1、以一块石头为例,引导学生以多种角度观察和联想,教师顺势进行示范操作,并出示成品给学生以直观感受。
2、欣赏多份实物范例或图片,学生分析,拓宽学生思路。
(三)、指导创作
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时,应启发学生多利用石头自身的纹理,色彩来进行联想、美化。
(四)、实践探索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并充分运用手中的各种材料,如:用油画棒,彩色笔,水彩笔等,进行描绘,或用小树枝,挂历纸,毛线学做装饰,可用双面胶来贴。
(五)、交流评论
可以举办一次奇石展览会,让学生参观欣赏,进行交流,互评。
第13课:瓶瓶罐罐穿新衣
一、教学目标:
1、根据瓶、罐的外形进行联想,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对瓶罐进行造型和装饰,感悟美术活动的乐趣。
2、通过对瓶罐的巧妙设计与利用,培养学生意识。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有方向性地做准备,造型。
四、教学准备:各种动物,人物,生活用具的范例。
五、教学难点:能巧妙设计,利用手中的瓶罐及材料进行造型。
六、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教师利用带来的范例,讲个小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到教师手中的“人物”上来。
2、观察教师带来的“人物”,说说它们的制作方法及所有的材料。
(二)、启迪联想
1、教师启发学生对实物的外形,进行各种联想,通过对瓶罐的加工装饰,以及多外瓶罐的组合拼摆,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2、教师利用一个瓶子为例,大家来观察想象,并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引导学生探讨,分散学生思维,拓宽想象的空间。
(三)、创作表现
1、学生根据自己的瓶罐,利用各种材料、工具,进行想象、造型。
2、教师只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引导。
(四)、交流评论
1、进行一次作品展览,大家自由参观,对作品进行评价,交流。
2、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及指导。
(五)、课后拓展
教师可以对此课进行拓展,提示学生联想到美化瓶子以外的东西,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并大胆地进行“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
第14课:会漂浮的玩具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选择和利用各种废旧材料,通过剪贴,描绘等方法,制作出简单的立体造型。
2、初步了解水的浮力原理,使制作的物体能浮着。
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
二、课型:造型、表现、综合、探索。
三、教学重点:选择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出简单而新颖的立体造型。
四、教具准备:范例、图片资料。
五、教学难点:学生能否表现出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意识。
六、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1、师用不同的体积、重量的物体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其沉浮情况,使学生明白:水是有浮力的。
2、师:举例某地发生水灾,人们要过去救人可以用什么方法?
(二)、启发联想
观察教材上的以及教师带来的范例,可以在制作形式上大胆想象,我们还可以怎么制作,如何制作才能使作品会漂浮,而且有趣生动,有特色?
(三)、探索创作
学生开始制作,教师不过于强调整体造型是否制作精致,只要学生合理利用材料进行造型,最终使之漂浮在水面上便可。也可以分组合作。
(四)、作品展示
1、师组织学生把“船”开去“灾区”救人。
2、大家来评:谁的“船”浮得好、谁的“船”最牢固、谁的“船”最生动有趣、谁的作品最棒。
第15课:井冈山下种南瓜
一、教学目标:
1、尝试纸塑的形式制作
2、增强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3、回忆井冈山精神,培养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学习用各种色卡纸制作南瓜,并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
四、教具准备:水粉画用具,纸球,范例,图片。
五、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制出多样的别具的南瓜,避免概念化。
六、教学过程:
(一)、影片导入
1、播放一小段当年抗日时井冈山下红军种南瓜的情景影片,并配有解说。
2、教师简单小结,使学生明白今日的幸福生活,是当年红军用血汗换来的。
3、教师指导大家一起来“种南瓜”,以回味当年红军在井冈山下种南瓜的艰苦生活——教师板题。
(二)、探索创作
1、如何“种南瓜”?方法步骤: A交报纸(旧画报)揉成一团 B压紧、固定 C涂色
D添加南瓜叶、南瓜柄 注:学生先说并简单演示。
2、教师小结制作方法及步骤,边演示。
(三)、作品展评——挂南瓜 大家把南瓜挂起来,欣赏,评价。
(四)、课后拓展
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制作其他蔬果,使教学内容得到延伸。
(五)、最后一起合唱《种南瓜》。
第16课:泥公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泥公鸡”这一民间艺术品,让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与爱好。
2、通过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立体造型能力。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回忆公鸡的外形特征,并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教具准备:范例、图片、橡皮泥。
五、教学难点:抓住公鸡的外形特征。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请学生欣赏大家课前收集到的公鸡图片,了解公鸡的外形特征。
2、教师出示一只泥公鸡,请学生说出其特征及制作材料、方法,教师揭示课题。
(二)、学习制作
1、师:如何制作泥公鸡?
生:„„
2、师演示,讲解
3、学生制作,可以独自完成,也可分组合作。
4、师:待会要举行“公鸡选美比赛”
(三)、作品展评
“公鸡选美比赛”开始,请学生将各自的公鸡请到台上来,大家一起来当评委。
评奖奖项: 最神气的公鸡 最生动的公鸡 最好斗的公鸡 色彩最美的公鸡
第17课 花灯
教学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花灯的历史,以及各类花灯的艺术特点。
2、掌握制作彩扎花灯的基本方法和要领,感受制作花灯作品的工艺特点。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相互合作的工作作风和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掌握彩扎花灯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教学难点:把花灯做得精致、美观,造型独特 教学准备:竹签、绳子、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看课件了解了元宵节的来历以及一些习俗,也欣赏了很多元宵花灯,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花灯,好不好?(板书课题)
二、观察分析
1、欣赏图片,提问:先请大家看张图片,你们发现这两种花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第一种是在纸上刻花纹的方法制作的,就叫刻纸花灯; 第二种就是用绸布扎起来的,就叫彩扎花灯。板书
2、欣赏彩扎花灯作品,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说彩扎花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吗?
三、方法指导
1、老师这也有一个花灯,我要请一个同学上来将它一步一步的拆开,其他的同学要仔细观察然后说御淑堂减肥组合晒后控油补水产品很好最安全的减肥药祛痘什么牌子的瘦身好排行榜好用眼膜评价说花灯的制作过程。(板书)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
(1)
捆扎:选择材料,设计骨架,扎骨架(2)
包扎:涂胶,贴纸(3)
装饰:描绘或剪贴,扎穗
2、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张图片,说一说花灯有哪些形状呢?(出示课件:第二关 2)
除了这些形状以外,你还能设计出不同款式的花灯吗?(出示课件:第二关 3)
3、那你们觉得哪些材料适合做花灯呢?老师这里有很多小朋友的作品,我们看一看他们用了哪些材料好吗?
这些作品的选材、造型和装饰和民间花灯作品有什么不同?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花灯?(第三关 2)
四、自主表现
1、学生分小组动手,合作制作一盏花灯。
2、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学生制作上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
五、评析交流
1、将学生作品展览
2、提问:
(1)教室里的花灯展上,你最心仪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2)做花灯时,你遇到了困难吗?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解决的。(3)你的花灯的造型受到了哪些东西的启发?(4)你能让自己做的花灯亮起来吗? 第18课
京九小导游
一.教学目标:
1.在一个活动主题之下,进行综合探究学习活动,实现美术课与它学科知识的融合。2.掌握手工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3.更具自己的自由想象,创作出美丽的城市风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在美术活动中,充分体现小组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掌握手工制作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教学准备:彩纸、彩笔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设计一套内容丰富,情趣浓郁的教学与活动方案。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到娱乐。
(二)探索制作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导游应该有哪些道具。
2.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提法构思,设计导游用的旗和帽以喇叭等道具。3.让学生在合作中加强交流,增强团队意识。
(三)绘画练习
出示相应的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去过哪些地方,关键要把最有特色的景象表现出来,如某一城市的代表性建筑、名胜古迹等。
(四)评价
【二年级上册美术风来了】推荐阅读:
二年级美术上册计划09-14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10-20
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11-07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07-14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07-07
七年级美术上册《标志设计》第二课时学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