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转专业细则(通用12篇)
2005-10-6 10:30:23
福大教[2005]96号
为了推进我校学分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发展空间,更好地规范我校本专科学生转专业的工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基本原则
我校本专科学生转专业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申请自由、宏观控制、规定时间,公开考核,双向选择,择优录取”。
转专业必须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本着学生自愿和学校教学资源允许的原则,由学校公布计划,统一组织考核,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在操作程序上,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各学院转出和接收转专业学生的数量原则上分别控制在该专业年级学生总数的10%和5%以内。
二、基本条件
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必须是我校在读一年级的本专科学生,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1、在校期间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未受过任何处分;
2、已修原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平均学分绩点不小于1.0;
3、身体条件符合转入专业学习的要求。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转专业:
1、经转学进入我校学习者,或已有一次转专业经历者;
2、属于保送生、定向生、委培生者;
3、入学未满一学期者;
4、艺术类专业申请转入非艺术类专业者;
5、专科申请转入普通本科专业者;
6、高职专升本申请转专业者。
三、工作程序
1、学院制定拟接收转专业学生计划。各学院根据本学院教学资源情况和学校的规定,提出拟接收转专业学生的专业、学生数,以及对申请转入学生的接收条件、考核内容和考核办法等,并报送教务处。
2、教务处对各学院接收转专业计划名额进行汇总,并根据各学院的教学资源确定其转专业的计划名额,报主管校长审批并在校园网上公布各专业的计划名额、接收条件、考核内容和考核办法等。
3、接收学院公布咨询时间,安排专人或通过学院网站接受学生咨询。
4、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填写《福州大学本专科学生转专业审批表》连同相应的证明材料(如可证明本人兴趣爱好的证书复印件等)在规定时间内送交所在学院教学办。
5、各学院按照有关规定对所有申请转专业的学生进行审核。对同意转出的学生,学院出具学生成绩单连同《审批表》交教务处。
6、教务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基本条件者将有关学生的申请材料转交接收学院。
7、各接收学院对所有申请转入专业的学生进行面试,并遵照公布的接收条件和考核办法对申请转入的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确定拟同意转入的学生名单报送教务处。
8、教务处对转专业学生进行审核和汇总后,在校园网上对拟批准转专业的学生名单进行公示,最后报主管教学校长批准。
9、各学院收到学校同意转专业的正式文件后,通知相关学生并做好相应的转专业善后工作。
四、时间安排
1、春季学期的第10周,各学院上报接收转专业学生计划等材料。
2、春季学期的第11周,教务处公布接收转专业计划,各学院安排转专业咨询。学生提出申请,学院审批和出具成绩单。
3、春季学期的第12周,接收学院进行全面审核。
4、春季学期的第13周为公示及审批时间。
五、其他事宜
1、在院内转专业的学生,向本学院申请,由学院院务会集体讨论批准,报教务处备案。
2、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原专业的期终课程考试。无故旷考者除按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处理外,取消其转专业资格。
3、学生转专业后,原已获得的学分符合转入专业的课程计划规定要求的,经接收学院确认后,予以承认;不符合要求的,可作为选修课学分记录。
4、本实施细则从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可在教务处网页下载专区‘注册中心’栏下载)
1.学院接收转专业学生计划表
一、调查了解转专业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我们向南京林业大学经管院各年级139名转专业女大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及访谈, 我们发现这些转专业的女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心理问题:
1.新的环境不适应。 (1) 我们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有56名 (约占40.2%) 受访女生因为不能正确面对新环境, 难以融入新集体而产生恋旧心理; (2) 调查访谈对象中有31名女生 (约占22.3%) 觉得转入经管院的生活并非理想中的那样丰富多彩, 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产生了失落心理; (3) 有部分受访者 (19人, 约占13.7%) 感到经管院里人才济济, 不能适当定位自己而产生困惑心理。
2.学习方面。由于对所转入的新专业了解还不够深, 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宏微观经济学”、“财务会计学”等专业性较强的学科, 与所转入班级原来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有62名 (约占44.6%) 受访女生觉得转入所学专业后所学的专业知识很难, 学起来较吃力;有35名受访女生 (约占25.2%) 觉得现在所学的专业知识有点难, 多下点功夫基本能赶上;有33名受访女生 (约占23.7%) 觉得现在所学的专业知识不怎么难, 和转专业前的知识难度差不多, 基本能跟上老师上课的进度;仅有9名受访女生 (约占6.5%) 觉得转专业后所学知识容易, 老师讲什么内容都能跟得上。通过对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分析, 我们发现:很多转专业的女生由于对学习成绩、考试结果过于担忧而产生了焦虑心理;有些转专业的女生觉得自己学习上再怎么努力也一定不如别的同学而产生了自卑心理。
3.人际关系。转专业的女生们到了新的班集体中, 由于种种原因, 很难立刻就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中, 在一些班集体活动中就总觉得自己只是“旁观者”。因此,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发现人际关系问题也是转专业女生们所面临的另一大问题, 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心理方面的问题: (1) 抑郁心理。女大学生的抑郁心理往往由于不善交际、缺少朋友而产生。这种心理使她们遇事总往坏处想, 不愉快的事情常在心头萦绕不去, 学习、做事心不在焉, 严重者还会产生失眠、厌食、轻生等现象。受访女生中, 就有15人 (约占10.8%) 坦言自己曾有过类似的心理困惑。 (2) 胆怯害羞心理。通过对转专业女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 我们发现:约有一半的转专业女生在班级活动及和新同学及舍友的相处中总是小心翼翼、敏感拘束, 喜欢回避矛盾, 害怕当众出丑, 严重影响了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 (3) 强烈的自我意识心理。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女生在回答“你对待新同学或舍友提出的意见会怎么样”这个问题时, 有16名女生 (约占11.5%) 选择“不接受”;有49名女生选择“视情况而定”;有74名女生选择“虚心接受并改正” (约占53.3%) 。 (4) 自负心理。自负是过高估计自己能力的一种心理表现。我们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同部分女生的交谈中了解到:转入经管院的很多女生大一时在自己原来的院系、班级中都是成绩名列前茅的, 这使得部分女生在转入经管院后仍然抱有自我优越感, 在与新同学的交往中往往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种心理使她们很难与新班级同学相处, 与班级同学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二、转专业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针对我们所发现的转专业女大学生所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搞好宣传教育, 预防心理问题。 (1) 面向全校女生开设女性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系列课程, 预防心理疾患的发生。 (2) 经管院可以结合本院女生较多的实际情况, 开展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这也可以帮助解答转专业女生所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 (3) 其他形式的心理卫生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播放音像资料、办心理卫生宣传栏等方法对转专业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卫生宣传教育, 使她们能够开阔视野, 提高心理素质。 (4) 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加强对转专业女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使转专业的女大学生们都能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 并寻求积极的解决途径, 树立生活的自信, 成才成人, 培养健康的人格。
2.引导转专业女大学生形成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的自我评价越接近实际, 自我产生的心理障碍就越少, 适应社会的能力就越强。反之, 过分地高估或者低估自我, 就会在实践中出现焦虑、紧张不安以及狂妄自大等不良心理状态[2]。因此, 要解决经管院转专业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就必须引导她们学会客观、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1) 自我反思。针对自己在转专业后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冷静、理智的自我思考, 做出客观评价, 及时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 及早解决问题。 (2) 社会比较。在生活和学习中, 转专业女大学生往往通过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 尤其是与自己条件相仿、情况类似的人, 从而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 做出类似的自我判断, 帮助自己做出更加客观、全面的判断。 (3) 心理测验。转专业女大学生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 选择相应的标准化心理量表进行测验, 根据测验结果, 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 明确自我定位, 从而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
3.学校要选择优秀的相关专业课老师为转专业后学习上有困难的女生开设专门的辅导课程, 帮助其克服学习上的不适应性, 增强自信心。由于转专业女生各自原来的学习背景不同, 她们转入新的专业后, 其专业知识素养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很多女生在面对“财务会计学”、“宏微观经济学”等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时, 往往有很大的学习压力。任课老师利用丰富的知识、出色的才能、优秀的品质、灵活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行为、情感向积极方面转化[3]。针对经管院转专业女大学生的特殊情况, 学校要选择经管学院较为优秀的相关专业课老师为转专业后学习上有困难的女生开设专门的辅导课程。任课老师要多鼓励、多疏导, 帮助其克服学习上的不适应性, 增强她们学习的自信心, 使她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避免各种因学习上的不适应而引起的心理问题。
4.协调改善转专业女生所在班级同学间以及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 加强同学间信息交流的通畅。转专业的女大学生进入新的班集体、新的宿舍, 相互之间尤其要加强沟通、交流, 处理好彼此间的人际关系。 (1) 在新的班集体和宿舍, 应该倡导学生之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 不搞“小团体”, 使同学之间尽量处在一种“不即不离”的状态。 (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也有好奇心。对于同学之间的隐私, 要教育学生们不要想方设法去探求。即使知道同学或者舍友的某些隐私, 也要守口如瓶。将同学或者舍友的隐私告诉他人不仅是对同学或舍友的不尊重, 也是不道德的, 这种做法也会严重影响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 (3) 鼓励转专业女生们积极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班集体的活动不单纯是一个活动, 更是同学之间联络感情的重要形式。教师应该鼓励转专业女生积极参与配合新的班集体的活动, 让自己尽快融入到新班级的大集体中。 (4) 班主任及辅导员平时要多鼓励班级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转专业女生发现班集体同学有困难要主动帮助, 自己遇到困难也要主动求助, 有时求助反而能表明你对别人的信任, 能够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 加深感情。 (5) 班主任、辅导员老师, 可以经常对转专业女生进行“社会适应教育”, 指导她们学习人际交往技巧, 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使转专业女生和班级其他同学之间本着真诚、尊重、平等、相容的态度相互交往, 使同学们生活在一个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
三、结语
大学生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 在社会转型逐步推进、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 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扰, 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进而深刻影响到各界人才战略能否得以实现。
要提高一所普通高校的综合实力, 学校不仅要做好教学、科研、招生、心理、就业等各方面工作, 同时也要广泛关注各种类型的学生。转专业女大学生是经管院女大学生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 由于其学习环境、学习强度、职业要求、职业期望等的特殊性, 她们的心理状况体现出不同于其他学生的一些特点。广大高校要十分关注转专业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的大学生人群, 群策群力, 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 真正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共同促进转专业女大学生及所有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摘要:转专业女大学生是女大学生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经管院转专业女大学生为例,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 发现她们身上所存在的强迫、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一系列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如何引导使其更快更好地成长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关键词:转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284.
[2]周平, 沈建芬.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6) .
英国读硕转专业读商科难度系数最低
一般而言,文理科学生出国都可以转读商科类课程。但转读金融专业需特别注意,金融专业在英国属以数学为手段的理科类课程,一般要求学生要学过数学专业且成绩良好,不同学校要求略有差别。埃克塞特大学、巴斯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利兹大学、纽卡斯尔大学、伯明翰大学、萨塞克斯大学等都在金融商科方向十分突出。
英国读硕文科生可转专业较多
文科生出国留学,可选择转读的专业较多。本科学语言类的学生可以转学大众传媒、翻译、新闻、外语教育等专业;本科学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学生,可以转向新闻、会计、市场营销等方面。推荐学校:谢菲尔德大学、诺丁汉特伦大学、莱斯特大学、金史密斯大学。
英国读硕理科生应慎转专业
有不少理科专业的学生专业成绩非常不错,但纷纷以商科就业前景好为由选择商科专业。由于大部分理科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前景都相当不错,因此建议理科生,如果不是对原有专业特别不感兴趣,可以考虑继续在该专业深造,或者转的专业与原专业有一定关联,比如本科学生物的学生,如果觉得读医难,可以选择读与生物专业相关的营养学和药剂学。这样的话,一方面,不会浪费本科阶段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对日后就业也有利。因为,这几年留学的中国学生中,起码有六成都选择读商科专业,这些学生在未来几年的就业竞争肯定激烈;而报读理科专业的学生相对较少,就业空间显然较大。
转专业申请材料需扬长避短
学生若想转其他专业的话,尤其是如果所转专业的跨度过大,我就建议应该考虑在申请过程中多提供些辅助材料作为支持。如结合自己的家庭背景、大学期间学习或接触过某一领域的工作写一份个人陈述,来论述申请动机,使教授相信你确实非常喜爱新的专业,并有能力来学习这个专业,这样更有利于申请到好的学校。
为了进一步规范转专业工作,根据重庆大学《关于开展2017年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现对2016级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制订如下实施细则。
一、转专业计划人数
1.不限制申请转出本院的学生人数;
2.本院拟接收转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平行班”的学生25人;拟接收转入CQU-UWM国际联合办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2班”或者“3+2班”的学生10人左右。
二、接收学生的报名条件
1.基本报名条件。大学期间无违反校规校纪行为,身心健康,成绩优良,各门课程无补考。大学一年级(即2016级)理工类专业学生,我院不受理体育、艺术、文史、文理等科类专业学生的申请。对于确有专长,在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科领域具有潜质或突出成绩者,优先考虑。
2.电气平行班报名条件。第1学期的课程总绩点不低于3.0;《大学英语(1)》课程成绩不低于75分,或《大学英语(2)》、《大学英语(3)》课程成绩不低于60分;《高等数学(II)》课程成绩不低于75分,或《高等数学(I)》课程成绩不低于60分,或数学专业的相关数学课程成绩均不低于60分。对于选修《高等数学(III)》或没有选修过任何《高等数学》课程的学生,不接受申请。
3.“2+2班”、“3+2班”国际联合培养班报名条件。“2+2班”指由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联合办学的“2+2”项目,前2年在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习,后2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学习,毕业后将获得双方学位证书;“3+2班”指由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美国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联合办学的“3+2”项目,前3年在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习,后2年在英国诺丁汉大学或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学习,毕业后将获得重庆大学本科学位证书与对方学校硕士学位证书。为此,电气工程专业国际联合培养班报名条件为:(1)大学第一学期的课程成绩要求不低于电气平行班的报名条件,对于英语成绩突出者,优先录取;(2)为了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入选电气工程专业国际联合培养班的学生,在重庆大学学习2-3年之后要求出国学习。关于电气工程专业国际联合培养班的详细情况,可向我院陈民铀教授咨询(电话:***)。
三、录取原则
1.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学校有关规定和程序。2.坚持专家考核、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
3.对报名电气平行班和国际联合培养班的学生,在考核结果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国际联合培养班的学生。
四、考核办法
考核办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1.笔试内容由学院聘请专家命题和阅卷,对《英语》和《中学物理》两门课程进行闭卷考试(不考英语听力),笔试时间为2小时。
2.面试内容由学院组织专家对申请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考核,每人面试时间为5分钟左右。
3.笔试与面试的具体时间与地点在下学期开学之后另行通知,时间初步定在2017年2月25~26日左右(开学第1周周末),地点初步定在虎溪校区第一教学大楼。
五、转专业申请与考核流程
对于满足报名条件的学生,首先通过网络报名(详见重庆大学教务处通知),同时要求将申请材料纸质文档及含GPA的课程成绩单于2017年2月21日(开学第1周星期二)前交电气工程学院教务办公室(A区理科楼第九教学大楼A9709,联系电话:023-65112557)。对于申请“2+2班”或“3+2班”的学生,请务必在申请书上明确提出。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环节,最终确定转入学生名单。请申请人密切关注重庆大学教务处网站和电气工程学院网上通知。1.首先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凡不符合报名条件或弄虚作假者,取消其申请资格。
2.笔试或面试缺考者,取消其初录资格。
3.经综合考核并参考申请人的高考成绩和大学第一学期成绩后,由电气工程学院提出初步录取建议,并报学校审批。
为进一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确保转专业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转专业的相关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根据《重庆大学普通本科学生管理办法》和学校“关于开展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我院决定成立2013年度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制订了此项工作的实施细则,现公布如下:
一、转专业计划人数
根据我院的师资力量、学生人数和学科发展等实际情况,经院务会研究决定:
1、由于学科性质特殊,不接受其他学院学生。
2、学院内原则上转进与转出学生持平,即专业一对一的互动。
二、转入资格及要求
1.只针对2012级在校本科生。
2.入学后必修课程无补考,第一学期必修课学分绩点不得低于3.0。
3.在校期间无违规违纪记录。
三、考核内容
考查申请转入专业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
四、转专业考核流程
采用学生自主报名申请,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阶段,最终确定转入学生名单。
1.资格审查:不符合本细则第二条第3项要求的学生不接受其申请,不能参加下一轮考核。
2.笔试:采取闭卷方式,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长共3个小时。试卷由学院自主命题。
3.最终录取名单根据笔试成绩和综合面试成绩综合确定。
五、对上述实施办法及具体实施过程有任何疑问者,可直接向学院、学校教务处反映并及时回复。
艺术学院
尊敬的学校领导:
您们好!
我是2012级生物工程专业02班的学生张华。因入校时服从调剂进入生物工程专业,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我发现自己无法融入到这个专业,学习存在很大的难度,在这次期末考试中,虽然我学习已经能够很用功,可仍然有三门不及格。经过对本校各专业的了解,我认为化学专业更适合自己。
来到学校已经半年了,在对生物工程专业有一定了解后,发现此专业是我校有影响力的专业,师资力量很强,实验室设备在国内属于一流,就业前景、发展前途光明。
但是,通过本学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未来专业课程的了解,我发现自己对本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缺少学习兴趣,生物工程专业并非我所喜爱的专业;同时,尽管我在上课时努力学习,课后积极复习,完成实验与作业,但还是得到了这样糟糕的成绩。
相比较之下,我更喜欢化学专业,高考时,因对此专业的兴趣而
把本校当做高考的目标,遗憾的是我没能进入该专业学习。入学后,我一直关注化学专业,并自学了此专业的一些专业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相信如果转专业成功,得到专业老师的指点,我一定能够在本专业取得较好的成绩,不辜负院系领导的培养。
对于将来的就业,我希望从事有关于化学专业方面的工作。请领导相信,我会报以最大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化学专业的学习中。
因此,我向院系领导申请从生物工程专业转至化学专业。希望领导能予以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张华
一、转专业的利弊分析
(一) 转专业将推动传统高教体制改革
允许学生转专业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让大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不仅有利于学生开发学习潜能,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有利于社会人才资源配置。这也是大部分院校政策性允许学生转专业的最大的原因。
其二, 学生转专业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改革。为了不造成难以为继的后果, 不论转出专业还是转入专业均需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 调配教学资源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培养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使专业建设和管理更加适应社会要求。
(二) 转专业的负面影响
转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专业间新的不平衡。冷门专业学生人数过少, 可能造成教学资源浪费, 而热门专业学生过多则可能导致教学资源不够。对于专业转出院系而言, 若转出学生数过多, 从一方面说明该院系专业建设的失败, 这是很多院系所不愿面对也不愿承认的事实, 另一方面, 也可能造成该专业无以为继, 造成教学资源浪费, 这些是大部分院系极少批准学生转专业申请的原因。也因为如此, 对于转出人数必须综合考虑资源的调配, 而限制转专业的人数。
对于学生来讲, 转专业会给一部分学生带来新的困扰。
其一, 由于转专业人数的限制, 那些想转而不能转的部分学生极有可能因此灰心, 消极怠慢本专业的学习。
其二, 部分学生在成功转专业之后, 会有一个较长的适应期, 比如要补修转入专业所要求掌握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课程和学分, 另外要适应新的班级新的同学, 重新建立各种人际关系, 会比其他学生有更大的学习与心理的压力。
二、高职学生转专业原因
分析高职学生转专业原因有利于确定允许转专业的标准, 并帮助明确允许转专业的程序和要求。归纳学生转专业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因素:冷热门专业及就业导向、性格及兴趣、身体条件限制。不同原因应有不同的处理原则。
(一) 冷热门专业及就业导向因素
不少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 通过网络、师兄师姐、亲戚朋友或同学了解到冷热门专业对于就业的影响而产生转专业的意向。社会上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如果允许根据冷热门专业为导向, 必然导致人才过剩及激烈竞争, 而且根据个人和社会理解的冷热门专业有时会有偏差。另外, 往往热门专业在高考录取时, 录取分数就相对较高, 部分学生因为高考分数达不到其第一志愿或其他志愿分数线, 由于服从分配, 在录取时被调剂到其他专业, 如果无条件允许这些学生以个人兴趣为借口转专业, 也会造成不公平, 再者, 较低分学生进入所谓热门专业后, 又是否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这也是不确定的。
(二) 性格、身体条件限制及兴趣因素
如果是真正由于性格及兴趣因素, 学校是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为有兴趣, 往往能够学得更好, 这部分学生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因为因高考分数达不到其第一志愿或其他志愿分数线, 由于服从分配, 在录取时被调剂到其他专业。
第二种: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 不是出自于个人的意愿和兴趣, 而是家长、老师或亲戚朋友依据对个人对于目前社会就业环境和待遇等情况的理解和社会经验, 要求学生填报的专业志愿。
第三种:学生入学后,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了解, 发现自己对所报专业理解有误, 才意识到当时所填报的专业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专业, 而经过理性分析和探究, 明确了最适合自己性格特征和兴趣的专业并非高考所填报的志愿。
对于以上三种类型的学生,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认真学习及考虑后, 对于自己的身体条件、性格特征、学习兴趣有一个充分、理智的认识, 确实不适应原专业学习, 而对于兴趣所在专业, 又能够证明自己能够学习得更好的话, 其转专业的意愿应予以支持和鼓励。
三、构建转专业良性机制的措施
转专业的施行, 是学生享受权利的一种体现。转专业给大学生带来转变人生轨道的机遇, 事关学生利益, 它要求转专业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缜密, 严防疏漏。高职院校在保证学校教学管理正常运行的前提下, 制定转专业相关程序, 要秉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做好转专业相关的一切工作。
申请时间一般为第一学期期末, 或第二学期开学前一星期, 第一学期所有专业一般都是一些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 转专业成功的学生第二学期就可以很好地学习新专业。
研究转专业后师资、教学资源的合理配比, 以确定本校适宜转专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包括转出专业学生人数百分比, 以及转入专业可接收转专业学生的名额。
设计转专业报名、申请条件、申请者的成绩要求、综合素质要求及心理素质要求等, 设计考核录取方案。转专业主要是针对对转入专业带有极大兴趣的学生, 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应当显示出对转专业所付出的努力及成绩, 通过转专业的录取考试、面试等。
四、转专业的后续管理
学校应把转专业后续处理工作纳入转专业的整体工作中, 明确转专业后的事项和要求, 并提出周全方案引导各相应管理部门提前准备解决问题:
1.学生的学分问题:我院规定, 转专业学生应按照转入专业教学计划修读转入专业所要求的学分, 如何修读并获得相应学分应有具体规定和管理方法。转专业后可能涉及的免修、补修课程应有提示, 避免有些同学可免修却重复修读, 需补修却没有修读延误毕业。原专业考试不及格、重修等处理问题, 也应有明确方法。
2.学生的教材问题:学生转专业后的教材将随之变更, 学生非常关心原专业教材和新专业教材如何处置购置问题, 教材问题的解决影响到学生能否及时使用教材适应新专业, 应有相关管理方案。
3.学生的学籍管理:应及时调整学生学籍资料, 特别是学生的专业归属变更所涉及的其他方面也应及时更新。避免学生完成一学期的课程后才发现自己的专业还在原专业停留。
高职院校不断做出努力, 从政策上有条件地允许学生转专业, 尊重了学生个性发展和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 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提升的动力。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并不能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能转专业。除转专业外, 高职院校应该采取、推行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地通过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等调配, 以及优化专业结构, 不断完善转专业机制及其配套管理, 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 允许他们辅修其他专业, 挖掘学生学习潜力, 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继续深造, 获取自己所喜欢专业的学位。开拓学生视野, 占据未来就业竞争优势, 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有材.对大学生转专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高职院校讲坛, 2011 (35) .
最近,各种大学排行榜又在各大门户网站上火了,我也禁不住诱惑买了一本,准备给孩子填报志愿时用,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大学排行榜呢?
——四川考生家长
对近来风靡网络的各种各样的大学排行榜,做家长的,还是要“冷”下来。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无论是对于高校,还是对于考生来说,这一规律都是适用的。不同的高校承担着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人才培养的重任,伯仲之间,怎能比出高下不同层次、不同办学类型的高校在文化积淀、历史发展、社会支持、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差别,在高等教育中更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仅仅依赖一些统计数字力图全面反映不同高校在高等教育中起到的作用,评价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是不科学的。
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院校也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流的大学都是有特色的大学,有特色的大学不一定是一流的大学”。对于考生来说,适合自己的大学才是最好的大学。填报志愿是个“量体裁衣”的过程,考生只有全面地了解并掌握学校的发展历史、综合实力、优势专业、近年来的录取分数等方面信息,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
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只有理智与冷静的思维才能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高考填报志愿就是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这时,考生和家长“冷眼旁观”一下纷繁的大学排行榜,未尝不可?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听到一名专家讲,了解一所大学,要了解学校的历史沿革,这个对志愿填报有什么用昵?
——湖南长沙罗永和
了解学校的沿革,就是了解这所学校的发展历史。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根据院校原来的归属看出学校办学的特色。例如长春理工大学前身长春光学精密仪器学院,曾经归属中国科学院机电部兵器工业总公司,光电工程是其特色,其光电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我们如果了解这些知识,在填报志愿时将自己的兴趣潜能和所选学校的特色专业相结合,有利于自己的长远发展。
其次,有助于辨明学校实力。目前我国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达两千多所。通过了解学校沿革有助于辨明学校的实力。一般来讲办学历史时间越长,学校的实力也就越强。
例如: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开、南京大
最后,了解学校的沿革有助于看
出学校的强势学科和专业。院校的强势学科是与学校历史发展轨迹相连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水声工程相关专业很强,因为学校前身是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很强,因为该校前身是唐山铁道学院;中南大学医科实力不俗,因为学校和湘雅医学院有关;浙江理工大学与纺织有关的纺织工程专业很强,因为学校可以上溯到1897年成立的蚕学馆。
综上所述,了解学校的发展沿革,对我们的志愿填报可是非常有利的哦!
申请书是个人或集体向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表述愿望、提出请求时使用的一种文书。申请书的使用范围广泛,申请书也是一种专用书信,它同一般书信一样,也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申请书要求一事一议,内容要单纯。以下是由
尊敬的校领导、老师:
我叫XX,籍贯,是我校(大专)XX班学生。在入校的三个月多时间里,我逐步地完成了由一个高中生到专科生的转变。在本系学习的这几个月里,辅导员和老师都给了我们莫大的关怀,给了我学习与锻炼的机会。不过随着本专业系统的学习和深入,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来自理想与现实的,还有更多的。
我承认XX专业是一个有发展前景专业,并且其就业率在我校也在高水平。因种种原因,现向学校提出从校(大专)XX班转为(大专)XX班
因此和冒昧的向辅导员老师提出申请,希望能够转入XX系XX班,使学生能够更顺利的逆转我偏离的航向,以最优的姿态,迎接机遇和挑战。并且我保证:在以后坚决刻苦学习。遵守校纪校规与认真学习专业内容.
范文网【】
此致
转专业申请书【1】
尊敬的院系领导:
你们好。
我是xx系xx班的大一新生,我叫xxx,籍贯河南。现郑重提出转业申请,希望能够转到会计学学科专业。
20XX年高考后,经过了我的认真考虑,决定放弃复读,把所有的精力放到大学的学习上来,并综合自身的条件在各三本院校中选择了贵校,因为众所周知,贵校的管理在河南所有的三本院校中是有口皆碑的,所以我坚信,在贵校良好的学习氛围下,通过我自身的努力,一定会学有所成。
然而,由于我的分数和二本分数线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又倾心于会计学,但据我考察,贵校的会计学又是热门学科专业,报名人数很多,竞争很大,所以我没有十足的把握被贵校的会计学学科专业录取。但是,我从贵校的网页上看到了入校可以转学科专业的消息,心底又燃起了希望,于是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贵校作为第一志愿,并且服从调剂。
很幸运的是我得以被贵校录取,但同时又有些不幸的是没有被会计学录取。试着了解了一下xx,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兴趣不大,没有太多学习它的欲望和动力。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自己对此也深有体会。当然学习也不仅只凭兴趣,但只要对某个学科专业有兴趣,这个学科专业又适合自己,并且投入精力学习,在学习中发现乐趣,相信最后一定会成功的。而面对一门自己毫无兴趣甚至不喜欢的学科,没有学习的激情,也无法找到好的学习方法,不但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反而会使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枯燥无味,最后的结果不仅学无所成,更重要的是浪费了青春,浪费了生命。如同在荒漠里找水,最后自己身心疲惫,还可能找不到水,就算最后找到了一点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而最后的结局依旧是付出惨痛的代价。所以,学一门适合自己的学科专业十分重要,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而且将来也能更好的服务大众,回报社会。
在报志愿之前,通过对各种学科专业的了解,我对会计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计学主要是培养具备会计、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及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等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及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社会对这方面人才也十分需要,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对会计学的主要课程如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等也十分有兴趣,对数字的敏感程度也很高,而且十分想考注册会计师,在对考注册会计师十分重要的英语和数学这两方面也有不错的基础和极大的兴趣。所以综合各方面情况,经过我充分的思考,我认为会计学是一门十分适合我的学科,并下定决心将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会计学学科专业中,我相信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在会计学方面一定会学有所成,实现自己的理想,开辟一片光明的未来。因此,我向院系领导郑重提出申请,望各位领导老师能够批准,给我这次实现梦想的机会。最后,祝各位领导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时间
转专业申请书【2】
尊敬的校领导,院领导们:
您好!
我是xx.首先跟您说声“对不起”!因为这份申请可能给您带来种种不便,我在此深表歉意,希望老师谅解。
经过今年高考的层层选拔,很荣幸来到我梦寐以求的大学——***大学。来我校近三个月以来,对原***学科专业有一定了解,发现此学科专业有许多优秀的老师和学生,学校领导也给予了较高的重视。能就学于此,实在是有幸。但是,在大学的这三个多月来,我发现**学科专业比**学科专业更适合我。缘于我对***的热情和喜爱。所以,现在我郑重提出转学科专业申请,希望从***学科专业转入***学科专业。在校三个月来,我积极参加学校活动:······;被选进院级学生会***部,积极开展做好学院***活动:·······等。我的业余爱好是***等。我很喜欢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大学生活给了我许多展示自我的舞台。
我非常喜欢***(与所转学科专业有关)所以这次我想请校院领导老师给我一次机会,让我进入***继续学习,接受学科专业教育。您看到枝头含苞待放的花蕾了吗?犹如我二十岁的年龄,她不怕风吹雨打,骄阳暴晒,严霜压顶,因为她要开放!她的确经过了磨砺,她可能不再如初的美丽,甚至会有花瓣残缺,但是作为花,她开放了。那是自主生命为生命争取后的最美的笑容。给我一个机会,也许以后的路会坎坷,会荆棘;但是,是我自己的选择,即使遍体鳞伤,我还是可以笑的。相反,如果连一个机会也没有,即使完整无缺,也少了拼搏的痕迹,剩下了遗憾。
兴趣是人做好一件事情的关键,我想做有用的人,想为了理想奋斗,想为了兴趣与爱好拼搏,想在自己有兴趣的方面施展才华,请领导给我走向梦想舞台的机会,让我能展翅高飞!
综上所述,我真诚地提出转学科专业申请,敬请各位院系领导、老师给与考虑。
敬希批准,特此申请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申请日期:
转专业申请书范本【3】
尊敬的院系领导:
您们好!
我是XX级XX系XX班的学生XX.因入校时服从调剂进入XX工程学科专业,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发现自己在学习这个学科专业时,存在难度。经过对本校各学科专业的了解,我认为XX学科专业更适合自己。
入校5月以来,在对XX工程学科专业有一定了解后,发现此学科专业是我校有影响力的学科专业,师资力量很强,实验室设备在国内属于一流,就业前景、发展前途光明。但是,通过本学期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未来学科专业课程的了解,我发现自己对本学科专业的重点学科专业课程缺少学习兴趣,XX工程学科专业并非我所喜爱的学科专业;同时,尽管我在上课时努力学习,课后积极复习,完成实验与作业,取得学科专业课程成绩排名班级第10名的成果,但这并未达到我的理想。相比较之下,我更喜欢XX学科专业,高考时,因对此学科专业的兴趣而把本校当做高考的目标,本校的XX学科专业在行业中,也排名较前。入学后,我一直关注XX学科专业,并自学了此学科专业的一些学科专业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相信如果转学科专业成功,得到XX学科专业老师的指点,我一定能够在本学科专业取得较好的成绩,不辜负院系领导的培养。
对于将来的就业,我希望从事有关于XX学科专业方面的工作。请领导相信,我会报以最大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XX学科专业的学习中。
因此,我向院系领导申请从XX工程学科专业转至XX学科专业。希望领导能予以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申请日期:
大一新生转专业申请书【4】
尊敬的院领导们:
你们好!
我是xx级计算机工程系1班的学生xxx。来我校一个学期以来,在对计算机学科专业有一定了解后,发现此学科专业有众多名师,学校也给予高度重视,就业前景、发展前途十分光明。能就学于此,实在是很荣幸。
但是,就我本人而言,也逐渐发现对此学科专业的种种不适应。计算机学科专业并非我所喜爱的,我对计算机学科专业课程的热情和对自身学习本学科专业的信心存在很大缺失。在这种不喜爱与不自信下,我很难全身心投入对计算机学科专业的学习中。
而相比较之下,我更喜欢土建学科专业,一直以来对此学科专业也很关注。因为其中有我喜欢的物理,有我喜欢的手工动作。对于将来的就业,我也想从事有关于建筑方面的工作。就算我知道以后工作中会很艰辛,但是我也很快乐。我也相信,我会报以最大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土建学科专业的学习中。
人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是无法驱策的,人能支配的只有行动。虽然我们进大学都是为了学习,以期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但是学习不是任务,它是人要走的路。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历程,渐渐明白并最终了解了自己,计算机工程不是我的所好,亦不是我的所长。如同在戈壁上掘井,掘得再深也掘不出水。即使偶然加碰巧有了一点,到那时所付出的代价已经远远超过了水的价值。就算我付出的四年花样的青春年华,使我成为计算机工程系的优秀份子,但犹如燃烧在灿烂的阳光下的蜡烛,发光了发热了,但是照明黑暗驱逐寒冷的价值却永远消失了。
以上便是我申请转学科专业要说的话,敬请各位领导以长辈的身份,慈爱地给与考虑。
因此,我想申请转系。由我校计算机学科专业转向土建学科专业。希望领导能予以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近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是,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却不高:敬业精神不足、吃苦耐劳精神不足、发展后劲不足。这确实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短板,而这个短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我们的学校只注重专业教育,忽视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的培养造成的,特别是没有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各地在抓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同时,都注重质量的提高。但是,各地各职业学校往往只注重抓专业教育,把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当作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全部。学生认为只要拿到技能等级证书就万事大吉了,因而弱化了文化课、专业理论课的学习。
企业家聘用、培养人才有句话:“德才兼备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职业技能相当于一个人的硬件,以“德”为核心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软件,“硬件”与“软件”共同决定了一个人的市场竞争力。把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等同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不注重抓立德树人,必然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那么,技术、技能“硬”但品德“软”的人,他们的职业道德、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是值得怀疑的,甚至连就业创业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我们现在培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十年、二十年以后同样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到那时,他们要承担起与我们国家地位相符的责任,承担起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重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指出:“提高质量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应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要的文化基础,熟练的职业技能,健康的身心素质。”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指出:“不要把技能培养与人的发展对立起来,不要把就业与人的发展对立起来。”要“强调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技能、掌握知识;学会工作、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学校学生有过硬的技术和技能确实很重要,但是,没有良好品德为基础,再好的技术、技能都是行而不远的,甚至有害的。所以,职业院校必须既抓技能、技术教学,又抓立德树人,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重点的“德”。同时也要从“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汲取智慧,立足实际,把立德树人这项工作抓紧抓实。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学校要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抓手,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学生把其作为必修之课,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专业教育和立德树人两个“轮子”同时转动起来;注重知行统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使职业学校的学生既建构起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又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修养,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 高校的扩招无疑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导致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现象日益普遍, 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或无兴趣的学生, 在规定的条件内都有重新选择就读其他专业的机会, 这对于许多学生来说, 可以弥补高考填报志愿时的盲目和无从, 及时调整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向, 对个人及社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 转专业制度不仅是教育制度的革新和进步, 也是更加尊重大学生主体精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的体现。这对高校教育和管理, 对大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转专业是一次机会, 但仍需要学生做好准备,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新专业情况的了解过于片面, 大多是道听途说, 对该专业的预想过于完美。实际上转专业过后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比如有些学生很快就会对新转入的专业失望, 甚至可能中途放弃。更容易为人所忽视的问题还在于:不少转到新专业的学生在融入新集体方面出现难于适应的情况。同时, 学生必须明确一点:无论在哪一个专业, 学习都不是轻松的事情, 转换专业不代表可以彻底放松, 新的专业学习可能需要加倍的时间、精力, 在转换专业之前就应该了解该专业的学习情况, 甚至拟定大致的学业计划, 作好心理准备。
鉴于转专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高校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规定来限制转专业的条件, 以防止学生盲目和跟风。而转专业学生对新专业的适应状况可以反映出转专业政策的合理性, 这种适应状况的核心体现就是学业的完成优劣。因此, 对转专业学生的学业适应状况的反馈研究, 可以了解学生在选择新专业时的动机组成, 为及时调整相应的政策规定以限制学生因过于盲目致使转专业后出现厌学、混学分等现象提供一些参考, 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提高转专业满意度。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选取本校2011年和2012年全校成功转专业的学生为对象, 转入专业原来的学生做对照。按转专业前后划分学期汇总成绩, 剔除其缓考、补考、重修、复修、免修课程的成绩, 统计指标选取加权平均成绩和平均成绩, 其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成绩=∑ (学分*成绩) ÷∑学分
平均成绩=∑ (成绩) ÷课程门数
数据分析用spss16.0完成, 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学生转专业前后的成绩差异, 用独立T检验分析转专业学生与转入专业原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将加权平均成绩和平均成绩按分数段划分为七个等级, 统计学生成绩在转专业前后各等级的分布变化, 同时将转专业后的成绩分布情况和该专业原学生的情况做对比。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转专业前后的成绩变化
由表1可知, 2011年和2012年转专业学生在转专业前后, 其加权平均分和平均分均存在显著的差异 (P<0.05) , 说明转专业显著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其中2011年的差异更加显著, 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P<0.01) 。
图1详细的表明了学生转专业前后成绩的分布情况, 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 学生转专业后成绩在高分等级分布的更多了, 2011年转专业的学生在转专业后加权平均分和平均分分布最多的是在85—90, 而转专业前则是在80—85, 提升了不少。2012年转专业的成绩变化没有2011年明显, 加权平均分和平均分分布最多的等级和转专业前一样, 但从其它等级的分布比例可以看出, 转专业后成绩更多的分布在高分等级。
对比相同年份相同时期加权平均分与平均分之间的分布趋势, 我们发现, 2011年转专业前后加权平均分与平均分的分布趋势一致, 2012年无论转专业前后, 加权平均分在高等级的分布都要更均匀, 在几个高等级中人数差别不大, 而平均分在高等级的分布集中在80—85和85—90, 推测主要是由于学生成绩中的高分集中在选修课或学分占比较小的课程造成的, 主修及学分占比大的课程成绩偏低。
3.2 转专业学生与转入专业原学生的成绩比较
表2的结果表明了转专业学生在转入新专业后的成绩与转入专业原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 (P<0.01) , 结合图2可知, 相比转入专业原学生, 转专业的学生成绩更多地分布在高等级, 说明转专业学生的成绩更优秀。
对比转入专业原学生加权平均分与平均分的分布趋势差异, 我们得到了与2012年转专业学生相同的结果, 2011年和2012年作为对照的转入专业原学生的加权平均分在高等级的分布要少于平均分的分布, 说明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学分少、难度低的课程成绩高, 而学分多、难度高的课程成绩低的情况。
4. 讨论
4.1 转专业政策变化对转专业学生学业适应的影响
相比2011年, 2012年本校的转专业政策有了较大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取消转出的成绩绩点限制及增加转专业名额。总体来看, 2011年和2012年学生在转专业后都较好的适应了新专业, 学业成绩状况良好而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说明转专业政策的调整是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 转专业工作切实为学生带来了好处, 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对其整个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了积极的调整。但对比2012年和2011年转专业学生的成绩情况, 2012年转专业前后的成绩差异性较2011年弱 (但也达到显著水平) , 2012年转专业后的成绩在高等级的分布较2011年少, 而且存在学生个人成绩中高分主要集中在学分少的课程的现象, 分析原因如下:2012年转专业学生在转专业后至今的一年中除了要学习新专业当前学期的课程, 还要补修新专业以前学期的课程, 有不少课程时间上冲突, 需要学生自学, 期末考试安排也相应吃紧, 学生学业压力较大, 因此转专业后的成绩只较转专业前有提高已实属不易;2011年转专业的学生已在新专业学习了两年, 漏修课程早已补完, 因此不能说明2012年转专业学生较2011年的学业适应状况差, 仍需做后续反馈分析。
4.2 转专业学生和转入专业原学生的成绩对比
转专业学生在转入新专业后的学习成绩明显较转入专业原学生的高, 我们不能直接认为完全是因为转了专业, 兴趣提高, 学习热情高涨。因为在选拔转专业学生的过程中, 接收学院一般会选择成绩较好, 品学兼优的学生, 当然如果学生在莫方面有专长, 也可作为特殊人才培养, 但对于本身成绩较差, 只以对原专业没兴趣为申请理由的学生, 转专业成功率较低。
针对这种情况, 我认为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将本专业的学科特点, 就业方向及前景, 学术研究热点等更多地、更早地介绍给学生, 最好在新生入校后就进行, 使学生有兴趣去学习, 做到学有所思, 学有所想, 但同时还应教育学生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只要有能力, 专业的枷锁并不存在, 毕业生中的一大部分都没有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 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4.3 学生不同学分、不同难度课程学习情况的分析
从转入专业原学生的加权平均分与平均分各等级分布的差异中, 我们发现一般学生普遍有学分多、难度高的课程成绩偏低的现象, 但2011年转专业的学生则无该现象, 说明优秀学生或学习兴趣高的学生对高难度课程的掌握情况较好。推测其他同学对难度高课程的学习精力、时间投入不够, 而这部分课程主要是其专业主干课程, 透彻的掌握这些知识无论对今后的学术研究还是职场发展都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议难度较大课程的任课教师多对学生宣传课程的重要性, 改善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平时考核、小测验使学生多注重平时学习的积累, 加强此类学分多、难度高课程的学习效果, 提高学习成绩, 培养出更优秀的专业人才, 为社会发展与进步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雷树祥.我国高校转专业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 2007 (3) .
[2]夏军.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动因及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6:038.
[3]康志胜, 陈英.规范转专业程序, 强化学籍异动管理—对学生调整专业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 1999, 1.
[4]李凯军, 冯修猛, 闫实, 等.成绩分析及其对教学管理的指导作用[J].医学综述, 2009, 15 (16) :2552-2554.
[5]张志霞, 许童羽, 朴在林, 等.高等学校学生成绩分析方法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322-324.
[6]刘慧娟, 肖珍教.当前高校本科新生转专业的意向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6 (34) :f41.
【武汉大学转专业细则】推荐阅读:
清华大学转专业名单12-09
武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09-13
武汉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06-17
大连大学学生转学转专业管理规定(试行)06-04
武汉大学中文09-08
武汉大学校史10-10
武汉大学网络12-14
武汉科技大学期末09-13
武汉大学812真题07-07
武汉大学校长讲话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