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道德讲堂讲课稿(精选4篇)
授课人:杜典仙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就道德这个话题共同交流、共同学习。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留下了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孔融让梨、陶母言传身教等无数个生动故事,也让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礼让宽容成为流淌在炎黄子孙血液中的精神和力量。
然而,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道德问题却一次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实中“道德的滑坡”,精神上“道德的困扰”,让整个社会都在思考:在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协调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在追求经济发展中如何构筑和坚守我们的道德家园?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如何借重道德的力量?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加强道德建设。我们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中央文明办明确提出各地要结合实际抓好道德讲堂活动的开展,就此与大家一起讨论《弘扬“道德”的力量》。那么,什么是道德?
一、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 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用浅显明白的语言解释就是:道德是人类分辨善恶的标准。直白点就是区分好与坏的标准。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善恶美丑,是非好坏,很简单。
道德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中,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比如,在中国古代对女子要求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在今天如果再这样就不是什么美德,而是不道德,男女平等才是美德。再如,在西方不少国家,父母把子女抚养到18周岁后,就可以不再供养他们了,父母这么做并没有不当之处,但是在中国父母要这么做,肯定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是不道德的行为。这就反映了中西古今道德的不同。
道德在我们生活中也起着法律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哲学家康德说过一句话:“道德是约束动机的,法律是约束结果的”,还有一种说法是道德是让人们不愿意犯罪,法律是让人不敢犯罪,我们要做让人不愿意犯罪。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执意不遵守道德规范的,法律就要追究责任。(举事例)
以上我们简单了解了什么是道德,接下来我们要谈一下为什么要大力弘扬道德的问题。
二、为什么要大力弘扬道德?
明代有一位大禅师,叫洛甫,他也讲过一句非常有名的禅语:“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早晨的时候鸟 从山谷飞出去找食物,回来时却因为白云挡住山口找不到巢了。这句话说明,人类为了提升自己的生活,而创造了物,却被物迷住了双眼,找不到了本心。
这句话的背景,是明代中国的经济曾出现过一个高潮,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物就看得更重了一些。不仅仅是明代是如此,人类社会都就有这么一个规律,往往遇到这么一个问题,创造物质财富越多,人们认识出现的道德偏离就越大,对物和心两者的关系,经常会出现迷茫的状态。
今天,我们的道德建设实际上就是遇到了“几多归鸟尽迷巢”的难题。因此,加强道德建设,加强内心修养十分重要和必要。
大家可能为我国现在是全球经济第二而感到高兴,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道德支撑,这些都是不能长久的呆不住的。三鹿奶粉就是一个例子,这家企业当初160亿的市值,却8亿卖给了三元集团,蒸发市值百分之九十五。这其中一百多个亿的蒸发,其实就是道德的蒸发。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和民主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晰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有一组数据显示2006年,新浪网的网络调查投票,对“你认为中 国人的道德现状”进行表态,总计投票2506个,认为很好的站0.8%,正常的6.74%,异常的21.79%,很糟糕的70.67%。公益时报曾经对“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问题产生争议,有八层民众认为不能扶老人的原因是怕惹祸上身。这些其实是社会信任危机的最根本体现。
“人欲横流,金钱至上”。今天在我们周围道德败坏、道德沦丧、道德失范的负面现象,确实屡见不鲜。以大老虎***、***、徐才厚为首的人物大有所在;近年来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佛山“小悦悦事件”;让人怵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地沟油、潲水油;瘦肉精;毒奶粉;染色馒头……。这些问题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种严重的地步。这些不良企业和个人见利忘义,不顾民众的身体健康,赚取了大量的昧心钱,道德沦丧、伤天害理!我们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都对这样的事情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为了自己的一些私利也可以这样的不择手段,那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可以说会处在一片道德黑暗之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等9个单位联合作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号 召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开展 “五讲”、“四美”、“三热爱” 活动。
接下来,2001年10月,国家发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确定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 “八荣八耻”,教导全国人民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
今天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所有这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整个社会营造出一种从德向善的精神力量和以礼相待、和睦相处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中国的传统道德
中国的传统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维、八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四维(礼、义、廉、耻)
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中华传统文化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我国的传统道德,随处可见,比如我国的传统建筑,大都富有文化内涵,传统建筑的门庭、梁柱上都雕刻的有牌匾、对联,撰写的都是“天下为公”、“志存高远”、“忠厚传家”等道德名言、警世佳句,还有我们一些名校校园也雕刻得有如此之内的道德名言、警世佳句,人们低头不见抬头见,久而久之就渗透到人们的心灵,一代一代传之久远。
我们的国父孙中山先生创中华民国,作为国服的中山装,其所寓意义即是: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门襟五粒纽扣是区别于西方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服饰的设计中寓有治国的大道理。蒋介石同样是效仿中山先生,将四维、八德作为民众新生活运动的大纲。毛泽东主席在建国初年就开始惩治腐败,曾说过这种足以振聋发聩的话:“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四维八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国粹,我们的根。丢掉了自己的根,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四、讲道德其实很容易
也许有人认为,道德这个概念这么大、这么宽泛、这么厚重,让我来传承道德、践行道德、弘扬道德,我是不是有点担当不起。其实我们大家可以不要这样认为,讲道德其实很容易,只需从身边人身边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内心的本真做起。
道德可以很大,胸怀天下、博爱万物;道德可能很难,难到你必须跨过沟沟坎坎,难到你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他人的生命!人的一生中有一些道德超越了个人,是为了他人、为了集体而无私奉献,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牺牲自我,甚至为了全人类利益而献身,这是人生之大德,是我们应终生追求的目标,今天在我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人。(举事例)
道德也可以很小,小道身边事、身边人,一句温暖的话、一个善意的眼神、一次真心的谦让,一抹淡淡的微笑都可以使人们感到道德的存在。道德也可以很简单,简单到仅仅伸出友谊之手即可,简单到轻抬自已的双脚让稚嫩的小草免于践踏。(举事例)
讲道德,重在行动,从小事做起,从本心做起。我们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作为。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我们让一让座,在红灯面前,我们停一停脚步,在道路两旁,我们弯一弯腰捡起一片废纸;在家中我们对父母的一声问候,尽自己一份孝心;在单位对同事谦让,抱着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工作。要有拿得起放得下的心态、知足感恩的心态。要学会知足常乐。
细节见真情,小善见大爱。不知大家注意观察没有,有医生在冬天看病时,总要把听诊器用手捂一捂再贴向病人的胸口;有农妇在邻居向她借刀时,总是把刀口朝向自己,把刀背朝向别人;有老人在路上被石块绊脚了,总不忘把石块 移到路边;等等这些细小的行为都是有道德的表现。我们应当谨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的一次小小的善举不仅是道德的体现,而且在影响周围的人,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
问:大家看看这些图片然后猜一猜这些是什么成语?
问:这些成语都和什么有关丫?对,都和诚信有关。那么什么是诚信呢?(同学们回答)
2、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3、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关于诚信的故事或例子?
刚才大家讲了很多诚信的例子,我们再来看几个关于诚信的例子,我们的古人曾参杀猪的故事,故事一:给大家介绍古代的曾参(can)杀猪的故事。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
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故事二.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baosi),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酉yǒu(同有),夷yí(同宜),太tài,戎róng(同荣))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同样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讲诚信的故事,看几个视频:(守着的是一份诚信)(懂诚信)
5、看完这些小故事以及这些视频,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在第一个视频中的老奶奶一直坚守到夜里为的就是一份诚信,第二个视频中的老奶奶更是坚守几天为的也是一份诚信。老人家尚能如此,我们更应该做到不是吗?
当然,有黑既有白,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有讲诚信的,必然有不讲诚信的,那么我们身边有哪些不诚信的行为?(同学答)
社会上各种造假,假酒假药假烟假鞋,还有之前的三鹿奶粉事件,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等等都是一些不诚信的行为。不仅社会上充斥着各种造假,不讲诚信的商贩,在我们校园里也存在各种不诚信的行为,例如欠了助学贷款不还,学术造假,办理多张手机卡恶意欠费,伪造简历掺杂水分等等。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境贫困,为完成学业,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但一些学生诚信意识薄弱,毕业后不能主动与银行联系,商讨还款事宜,这让国家助学贷款遭遇尴尬。截至2005年底,全国助学贷款损失高达数亿元,原本充满国家人文关怀精神的助学贷款正在成为商业银行的“烫手山芋”,在背弃了贷款协议的同时也背弃了自己的诚信原则;还有学生学术造假,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等对于不少大学生是家常便饭,“天下文章一大抄,在
于会抄不会抄”、“文章=剪刀+浆糊”的观点,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率极高。还有一些同学简历注水花样百出。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也有的同学为了刷各种游戏点卡q币之类的买了很多张手机卡欠费后就扔掉,他们扔掉的不仅是手机卡更是什么自己的诚信,这些行为都违背了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辜负了父母师长的期望,更不配“大学生”这个神圣称号。
6、问:同学们在大学里面最能体现诚信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当然就是考试的时候勒。但是现在校园里考试作弊的现象已经是司空见惯,;有一些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到考试时却用一些上不了登大雅之堂的手段窃取别人的成果,有的直接找人替考,他们这样做,首先失掉的是“诚信”之本,对于别的考生来讲也是极不公平的,作弊形式也由过去的抄夹带、传答案等“秘密行动”发展到公开抄袭、找人替考等等。
看视频:考试不作弊的视频
(老师问:大家看完有什么感想呢)当然这个视频虽然是网络上恶搞的视频,大家轻松娱乐之余却又给人带来无限深思。“诚信考试,杜绝作弊”,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知易行难,作弊的坏处可能人人都知道,可真的自己面对的时候又禁不住不劳而获的诱惑。但凡事不努力就不会有收获,若干年后,考试成绩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云烟,而丰富的知识、诚实的为人、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才是
我们前行的依靠和动力,她们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属于自己的沉甸甸的收获。
“作弊有风险,诚信才无价”——送给日后即将步入考场的同学们。
7、问:谈谈对在大学校园里开设诚信店铺的看法
大家听说过自主购物吗?所谓自助式购物有什么看法呢,就是在无人看管情形下,自备零钱,自己选择物品,主动付费的一中购物形式,自助式购物店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他不仅省去了人力,同时也在见证着社会的诚信力量,一些地方的报刊亭已经陆续开始了这种自助式购物的经营。如果,自助诚信店开在校园会是怎样的情形?学生会自觉投币购买吗?他盈利吗?开办之初有哪些问题出现?如今经营成果如何?同学们怎样看待这个小店?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个诚信店铺的视频:
视频中的这个诚信店铺采用的是自助式购物,这种购物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诚信为基础。当然,在当前社会诚信普遍缺失的情况下,要想完全扭转人们对诚信的回归,仅靠一个诚信小店并不能扭转社会的诚信状况,但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促使每个人都能认真实践着心中的诚实意识,真诚相待,这种经营模式能更真切地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行和诚信观,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一点点把诚信意识传播给社会上的人们,“诚信店铺”的出现,从侧面为诚信价值体系建设作出独特的贡献。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都拿出真诚,做人的原则,换来的必然是生活的美好,社会因此变得更加和谐、美丽。
8、问:同学们能说一说一些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或者名言警句或者成语吗?这里列举了一些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8、看一个视频:百家讲坛-诚信之道
小手指大诚信的视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懂得了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知道诚实守信是人的高尚品性,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是社会立足的通行证。一个人要想在社会立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因此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以诚信为本,踏实做人,为学要严,为人要正,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希望这节课的一些案例能启迪大家诚实守信,自觉注重德行修养,陶冶情操。
各位同事,很高兴今天给大家进行这一期的道德讲堂的宣讲,希望大家通过这次活动得到收获和帮助。我今天给大家宣讲的题目是:《强化诚信意识做好本职工作》。
诚实不欺、恪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即所谓内诚于心而外信于人,古老的华夏民族响誉世界;道德涣散、诚信缺失却是今天中华备受关注的焦点,成为社会进步的痼瘤、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十六大以来,各地人民意气风发,加快城镇化建设,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进。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万象更新的时期,党确立“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目标,今年“两会”“诚信建设”更成为最热门议题,诚信问题已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点。我们国土部门从中责无旁贷的就是要增强全体职工的诚信意识,创造良好的诚信发展环境,积极打造信用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进步。
一、什么是诚信及诚信意识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具有诚信的品德和境界,尊重事实,表里如一,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二是要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一言九鼎。
诚信是历史的、现实的、世界的、永恒的守则和论题。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家无诚信不和、国无诚信不强。做人、就业、持家、从政都应该讲求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孔子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他的《论语》中,有大量关于诚信的论述。孟子对诚信十分推崇,他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他之后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也十分强调诚信的作用,他说:“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董仲舒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其中就有“信”。宋儒周敦颐、朱熹等都把诚信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周敦颐说:“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诚”是圣人的根本,也是仁、义、礼、智之源,同时还是一切行为的基础);朱熹说:“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能够践行诚信并存于内心,那么就找到了所有善行的源头、所有行为的根本)。不仅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同样重视诚信,如商鞅就是通过“立木取信”来推开著名的“商鞅变法”,管仲提出“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说:“言必行、行必果,使信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中华民族诚信文化、诚信思想博大精深,西方文明诚信观念同样根深蒂固。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被敌人毁灭”,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守信用胜过名气”。西方国家治国施政,诚信至关重要,同样是美国总统,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在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诚信意识是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简单地说,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提醒自己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实际上就是诚信意识的表现。
二、强化诚信意识的意义是什么
(一)强化教职工诚信意识,深刻认识创建信用体系的重要意义。增强职工诚信意识,积极创建信用体系是贯彻十六大、实践“三个代表”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构筑职工信用体系是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教职工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正常的政治秩序,维护稳定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职工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良性的经济秩序,推动有序的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职工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可靠的生活秩序,形成健康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增强职工诚信意识,积极创建信用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是现阶段必须重视和加以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
(二)强化教职工诚信意识,积极创建信用体系是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和经济文明程度的有力抓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职工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企而无信”,同样“不知其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一个职工要在更高层次上融入世界,就必须树立诚实守信的 思想意识,践行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才能不断提高职工文化素质;一个职工,只有把诚信作为当务之急的内在要求,贴近世界的长远保证,与时俱进的重要支点,才能逐步走向高强度信任。
(三)强化教职工诚信意识,积极创建信用体系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树立诚信经济的根本途径。
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在欧盟的步履维艰,让我们清醒地看到,教职工 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的逃避债务、合同欺诈、制假售假等不诚信现象,严重损坏了职工形象,制约了投资与消费,败坏了传统美德,造成了信用危机。“诚信”建设,事关职工的形象、发展和未来,因此,国土部门要以诚信建设为突破口,推进社会管理职能转变,为实现新的振兴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人文环境和发展环境。
(四)强化教职工诚信意识,打造诚信工作理念。诚信是发展经济,吸附生产要素的“大磁场”,是破解“农民不富”的“金钥匙”,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弘扬传统美德、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大家要积极行动起来,把诚信这个发展经济、吸附生产要素的磁场做得更强,把诚信这棵梧桐树培养得更加枝繁叶茂,把诚信这块市场经济的奠基石夯得更实,把诚信这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调得更加柔顺,努力打造 “诚 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力推动“诚信”建设,把“诚信国土”打造成诚信建设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为我们给自己和家人赢得更多的鲜花和掌声努力,为我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道德讲堂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讲述身边的道德故事,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欢迎来到“道德讲堂”!我是主持人xxx.苏格拉底说过:“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没有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讲述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今天我们讲述的是有关诚信的话题。中华民族历来都把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文明,人人追而求之,歌而颂之。商鞅立木为信,统一了中国;曾子杀猪教子,他的精神流芳百世;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本次道德讲堂的主题是“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一共分为五个环节: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谈感悟、送吉祥卡。
一、唱歌曲
首先,让我们进入今天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唱歌曲”。
请同学们起立,一起来唱《公民道德歌 》。(主持人播放原唱歌曲)„„„„
谢谢大家。请坐。这首歌曲以歌谣的形式记录道德箴言,深入浅出,易读易诵,春风化雨细无声,点点滴滴润心田,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增强了道德感,陶冶了情操。我们也用洪亮的歌声唱出了我们对生命最真挚的承诺。
二、学模范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些人让心充满温暖。今天我们学习的道德模范是一对兄弟,他们信守承诺,为了兑现“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的誓言,上演了一场悲情接力,他们就是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
接下来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信义兄弟”,一起了解他们的感人事迹。(主持人播放视频)
孙氏兄弟用良心在你我的心中书写了堂堂正正的“信义”二字,也阐述了什么才是诚信,什么才是良知,什么才是我们应坚守和尊敬的品德。信义好兄弟,他们为尊严、为良心奔波,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而这铿锵之声相信一定也打动了你的心。
三、诵经典
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滋养着数千万的华夏儿女,教给我们处世之道。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段经典,学习一段关于诚实守信的诗歌,我读一句,大家跟着我读
一句,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品悟道德力量请看大屏幕。(主持人大屏幕显示经典原句)(边读边放音乐)。
诚信是一句温馨的话,给人温暖,让人快乐; 诚信是一幅五彩的画,让人欣赏,使人陶醉; 诚信是一棵奉献的树,为人遮阳,为人挡雨。让我们用心灵呼唤诚信,让我们用行动实践诚信。
诚信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一直都是我们的信念,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诚信尤其重要。不管在哪儿,我们都要讲诚信,要恪守诚信,这是我们做人的准则,更是我们赢得别人信任的首要要求。
现在,让我们再一次高声诵读这首诗:“诚信是一句温馨的话,给人温暖,让人快乐;诚信是一幅五彩的画,让人欣赏,使人陶醉;诚信是一棵奉献的树,为人遮阳,为人挡雨。让我们用心灵呼唤诚信,让我们用行动实践诚信。(齐诵)
四、谈感悟
这堂道德课,给了我们很多的感动和思考,“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相信孙氏兄弟的事迹也让我们在座的同学有所思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我相信,大家都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下面,我们有请同学,把他们的心中感受分享给我们大家。(采访班级同学代表)
„„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请了三位同学和我们一起分享心中的感受。再次感谢这几位同学们能分享你们的感悟、心得。诚信如甘露,社会若大地,甘露缺失,大地将出现裂痕;诚信如水,道德若船,诚信人越多,社会公德水平就会越高。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做个讲诚信、守承诺的人。
五、送吉祥卡
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这是我们开设道德讲堂的根本宗旨。最后,我们班亲手制作了吉祥卡,现在就分发给各位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并衷心的祝福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兄弟两虽已天各一方,但诚信紧紧相连,哥哥没能兑现的诺言,由弟弟清偿。„„„ 这是人性的本质,是诚信的力量,平凡人的不平凡之举,感动天与地。„„„„生命能闪光,是因为它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你们的身上披着诚信的光芒,头上绽放的是善良之光。„„„„)
【诚信道德讲堂讲课稿】推荐阅读:
道德讲堂讲课稿06-29
道德讲堂《诚信》教学设计07-14
诚信伴我成长道德讲堂教案10-30
道德讲堂主持稿模板12-31
诚信道德建设10-25
道德性诚信03-17
道德讲堂实施方案(完善稿)11-16
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09-28
孝老敬亲道德讲堂主持稿12-12
诚信与道德主题演讲稿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