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精选8篇)
一、工作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尽职免责失职追责,全面履行教育、管理、监护责任,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预防溺水事故工作体系,构筑安全防护防线、最大限度减少溺水事故发生。
二、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全镇预防溺水工作组织领导,决定成立镇预防溺水事故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副书记叶能华任组长,各职能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办公室(简称“镇防溺水办”),由李鹏飞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葛鑫航担任联络员。
三、部门职责
(一)综合指挥室:负责牵头、组织协调成员单位开展工作将预防溺水事故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范畴,推动专项工作措施落地。
(二)宣传线: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组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加强游泳安全、防溺水公益广告、警示教育和经验做法宣传,营造浓厚的全社会防溺水氛围。
(三)xx派出所:负责组织派出所民警积极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督促兼任学校法制副校长的民警配合学校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整合公安、应急、卫生、民间组织、危险水城巡防队等力量,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
(四)xx教育管理办公室:负责学生预防溺水事故安全教育,通过公共安全教育课、校园宣传等形式开展预防溺水事故专题教育,增强教师、学生、家长安全防范意识,让学生掌握溺水时正确自救施救方法。指导中小学校全面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印发《告家长书》,并通过开展暑期家访,延伸防溺水宣传教育阵地,增强家长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共同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五)农业农村办公室: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对水利工程日常管理、对大中型水库、拦河坝阐等重要水利工程以及人居密集的主要河道水系等长年保持有深水的区城,督促水域责任管理单位在显著位置设立警示标志;配合公安部门将“智慧水利”相关河道监控设备和公安社会监控相对接,编织覆盖面更广的资源共享监控网;对重点水域以及库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督察监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六)村镇建设办公室:完善公园内水域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督促相关企业加强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作工地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水池、水坑等遗留坑洼监管;对危险水池、坑洼等要及时回填,无法回填的,设立警示标志或有效防护设施,并加强巡查管理。
(七)综合指挥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制定、落实溺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协调开展事故应急救援,配合做好预防溺水、救人自救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制定溺水事故医疗抢救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发生后,迅速到位,及时抢救;重点时期,选派优秀医护人员,组织溺水抢救业务培训,开展溺水人员先期救助。
(八)旅游办:指导旅游景区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对涉水区域落实警示标志,配备相应的护设施,定期组织安全督查;督促旅行社、宾馆酒店、农家乐行业加强对外来游客预防水事故宣传和警示教育,提高游客的安全防范意识。
(九)发展服务办公室:加强防溺水信息宣传引导,配合相关部门指导各企业组织开展一次以预防溺水事故为主题的安全防范教育,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对子女监护的责任意识。
(十)财政管理办公室:负责将防溺水事故相关经费统筹纳入对政预算,保障预防溺水事故工作。
(十一)妇联、总工会、关工委: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加强外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宣传教育,号召机关单位广大党员职工广泛参与游泳安全、预防溺水宣传,营造浓厚的全社会预防水事故氛图。
(十二)团委:加强青少年安全自护宣教志愿者队伍建设,重点面向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群体开展防溺水知识宣讲,组织举办青少年暑期自护教育体验营系列活动,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与“预防溺水、安全度夏”主题宣传。
四、工作重点
突出弱水事故预防,切实看牢学生、儿童以及来xx务工旅游的外来人员;把牢7月至9月天气炎热、溺水事故高发的著期时间段;守牢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溪流、河塘、水库等危险水域。
(一)全面排查整治隐患。各行政村、企业要按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水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全面查找隐患,分析溺水事故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二)大カ开展防范宣传。要针对溺水事故重点人群督促教育主管部门,深入校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切实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各行政村、企业要组织力量,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加强对外来人员的防范宣传。
(三)着力形成工作合力。要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主动作为,积极履责,统筹各部门力量,加大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巡防频率,由点带面,提升预防溺水事故工作实效。要自觉参与,整合力量,做到资源共用信息共享。
(四)大力提升教援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前做好处置溺水事故各项准备,添置必要救援器材全面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坚决防止因出警不及时、处置不果断而耽救援时间,造成不良影响。一旦发生溺水死亡事故,要积极组织有关部门要善处置,严防发生次生事件。
五、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7月20日前)。组织开展预防溺水宣传月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防范溺水事故宣传教育。建立溺水事故警示教育制度,通过专题教育、现场警示教育形式,切实把教育工作做到点、做到人。健全完善预防溺水专项治理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排查整治阶段(20xx年7月21日至8月10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分负责”的原则,完成安全隐患排查,对水域所属地方、单位、责任人、安全隐患、基础设施,以及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警示标识、救接装备设置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逐一建立台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落实排查责任,对排查的每一处水域要标注具体排查人和排查时间,写明隐患情况,并做好留档。要求于20xx年8月6日前上报镇溺水办。建立隐患销号制度,坚持挂图作战,对前期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逐一落实针对性措施子以整治,做到“整治一个、销号一个”。
(三)常态化巩固阶段(20xx年8月11日-9月30日)。按照职责分工,严整改、抓落地,全面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专题宣传教育。镇防溺水办成立专项督查组,开展常态化督查阶段式考评,落实“一事故一核查一通报”制度,严格倒查并问责,并将溺水亡人事故纳入平安建设考核内容。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要充分认识预防溺水事故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维护公共安全的责任感、紧迫感,迅速行动起来,强化工作措施,建立健全联合检查、信息传递等工作机制,推动防溺水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建立溺水事故领导到场制度,发生死亡1人(含)以上溺水事故的,分管领导、派出所所长必须到场;发生死亡2人(含)以上溺水事故的,分管领导、派出所所长必须到场,还需报请县分管单位领导、公安机关领导通知到场。
(二)严格督导,落实责任。要明确责任、定岗定人,切实把工作发动起来,把隐患排查出来,把问题整改消除到位绘制隐患清单、制订整改方案,按照整改时限和标准严格整改到位。镇预防溺水事故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各行政村、企业预防溺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督导检查,建立溺水事故一事一报和倒查制度,对重点水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未按期完成任务的,一律予以通报批评:对责任制不落实、防护设施和警示标牌不完善的一律由分管领导约谈行政村、企业、学校责任领导;对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排查不力,导致发生溺水事故的,一律追究责任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目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生活垃圾的排放量日益增加, 垃圾的收集、处理问题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
1 生活垃圾分类定义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 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4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
2 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
2.1 减少垃圾处理量, 提高土地利用率。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采用的主要方式仍是露天堆放和卫生填埋, 这必然要带来资源浪费和垃圾处理场地紧张问题。垃圾分类, 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 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 减少垃圾处理场地面积, 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2.2 垃圾分类收集能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将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加以回收利用, 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又可以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如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 方便面碗5-7亿个, 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4-7%。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 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 我们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2.3 垃圾分类收集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垃圾的分类收集一方面实现了可回收物的最大限度的回收, 垃圾的清运及处置费用大幅减少, 同时避免了对混合垃圾分选所产生的费用, 使得经济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 通过分类收集后, 可回收物作为再生资源减缓了人们对其它资源和能源的掠夺和消耗, 从而获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2.4 垃圾分类收集能简化垃圾处理技术, 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垃圾分类收集后, 可将其中的可燃成分进行焚烧发电, 提高热效率;可以将易降解的有机物质分选出来进行堆肥处理, 提高堆肥的质量;可以减少用于填埋的垃圾中湿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的含量, 减少环境污染。
3 我国目前垃圾收集的现状
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的生活垃圾仍采用混合收集, 至使大量有害物质如干电池、废灯管等未经分类直接进入垃圾填埋场, 不仅增大了垃圾的运输和填埋量, 而且增大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度。在我国许多城市如广州、青岛等都尝试进行垃圾分类收集, 大都因为没有法律护航, 致使垃圾分类收集“无疾而终”, 迄今国内还没有一座城市全面推行垃圾的分类收集。原因在于: (1) 公众的环保与节能意识淡薄。 (2) 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对垃圾分类给予政策及经济上的支持力度小。 (3) 各地对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没有一套完整详细的管理措施。 (4) 国家缺乏有效的鼓励垃圾分类收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4 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对策
4.1 加大宣传教育, 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居民的支持、社会的理解是垃圾分类收集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只有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 取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垃圾的分类收集才能在全市推广实施。要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 居民代表座谈会, 现场咨询, 街头宣传、制作宣传栏、拉挂横幅、每家每户发放宣传材料和免费提供分类收集专用垃圾袋等各种措施, 向市民宣传分类收集, 引导市民积极参与收集。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市民的环保教育, 除了加强青少年教育、传媒宣传外, 还可通过公布环境公报、垃圾处理公报, 赋予利用可回收垃圾生产的产品以特殊标志和荣誉, 鼓励市民使用这些产品等方式强化市民的环境意识。
4.2 健全法律法规, 政策引导, 政府调控。
目前, 我国还未出台垃圾分类收集的相关法律法规, 分类收集利用无法可依。政府要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在垃圾管理包括分类收集、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规范各方行为, 政府要引导企业和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循环利用。
4.3
借鉴或引进国外垃圾分类收集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并结合我国垃圾的现状和基本国情, 有针对性地研究探索合适于我国垃圾处理的科学方法, 开发适合我国的技术工艺路线, 达到垃圾处理彻底的资源化。
4.4 在全国部分城市中实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结合各城市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探索出合适的垃圾分类收集方法。
先行试点后续推广, 循序渐进逐步实施垃圾分类回收是一项系统工程, 很难突破, 为了稳扎稳打, 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通过市场机制扶持少部分企业来从事垃圾的分类回收, 交给企业在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小区、街道、城区, 开展分类收集试点。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积累经验, 另一方面, 由于选择地点条件比较好, 容易取得突破, 获得成功。树立典型, 从而做到“一人带一户, 一户带一楼, 一楼带一片, 一片带一区”, 形成典型引路, 面上开花的局面, 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开展。4.5构建垃圾回收的产业链。分类、回收的目的是循环再利用, 如果没有“变废为宝”的产业支持, 垃圾回收很难真正落实, “环保”就只能停留在口号阶段。如废电池的特殊处理, 我国每年几十亿节废电池至今找不到归宿。而那些垃圾分类做得较好的国家, 大都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垃圾回收产业体系, “变废为宝”的能力都很强。这需要国家政策向回收企业倾斜, 设立、扶持国营物资回收点。
5 结束语
垃圾分类将是垃圾收集处理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这是一项长久的民心工作, 政府要正确引导, 居民要积极参与, 决不能半途而废。在垃圾的投入地要以人为本, 因地制宜, 加强服务措施, 做到多宣传, 齐动手, 共参与。让垃圾分类后的可用物质变废为宝, 保护环境, 利国利民。
参考文献
[1]兰伟娜.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J].科技传播, 2010, 10:上.
[2]陈春云.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J].农机化研究, 2001 (04) .
[3]林媚珍, 夏丽娜.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方法初探[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
[4]马丽巍, 马丽欣, 赵春, 葛伟年, 石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 2004 (02) .
[5]何德文.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法[J].环境卫生工程, 2002 (04) .
通过几天的参观访问,笔者深深体验到,台湾在做这篇大文章中已取得了可喜成果。尤其台北市的一些做法,效果极佳,很值得借鉴。比如,他们大力推进实施的“垃圾不落地”和“资源回收计划”有力地促进了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同时,他们还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使回收、运输和处理整个渠道畅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经济圈。由于这些措施、办法的综合实施,大大促进了垃圾逐年减量。据统计,2009年比1999年减少了65%,到2011年计划实现垃圾资源全部回收,垃圾零填埋的目标。
垃圾不落地
在台北市考察中,笔者注意到一个问题,在商业街路旁,在旅游景点的一些地方,有垃圾桶摆放,3只桶上的标识分别显示为:“资源回收”、“一般垃圾”、“塑胶”,以方便分类投放;而在居民社区,却见不到任何样式的垃圾桶、垃圾箱,也寻不见密闭式清洁站等生活垃圾暂存或中转设施。
那么,居民区里产生的生活垃圾放到哪儿?怎样收集运输?
经过一番访问,才找到了答案。这是实施“垃圾不落地”的成果。
“垃圾不落地”,就是居民将产生的垃圾直接投放进收集运输车里,运输车将收集起来的垃圾直接送去处理,改变了过去那种将垃圾放置在街道两侧,收运者再把这些“落地”的垃圾装进车里的工序。
要实现“垃圾不落地”,最关键的是两个步骤,即分类和运输。
分类,主要是居民将产生的垃圾在投放之前就要在家中进行粗分类,分成“一般垃圾”、“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即可。将分了类的垃圾按类别装进袋子,待专业收集运输车到来时,分类直接投放进车里。
运输,就是专业收集运输队伍,在规定的时间——下午6:45到晚上10:00,进行定点收集。对于居民送来投放的垃圾,如发现未分类的,拒收或罚款。
自1997年实施“垃圾不落地”以来,经过十几年运转,越来越顺畅,已成为了居民的自觉行动,充分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实现垃圾源头分类的好做法。
垃圾费随袋征收
对于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中的“一般垃圾”采取购买专用垃圾袋方式收费,对于“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则不收费。
然而,开始收费时,并不是按照垃圾分类情况和垃圾的实际产生量收费,而是按户家水表显示的用水量收取。这样容易产生不合理的现象,比如,有的户家用水多,但未必产生的垃圾就多,而用水少的户家倒可能产生的垃圾多。还有一件事更暴露出不合理性,一户人家的水管爆裂,水哗啦啦地流了一天,按照用水量缴纳垃圾费,就要多缴百倍甚至千倍。
这些问题反映出来之后,相关部门对收费形式进行了改革,改为将费用加入垃圾收集专用袋中,当居民购买这种专用袋时,就支付了垃圾费。
垃圾收费专用塑料袋按容积大小共分为6个规格,其中最小的容积为5公升,2.5元台币;最大的容积92公升,46元台币。各种规格的专用垃圾塑料袋都印有标章,有防伪标识,以防假冒。在台北市大部分便利店、超市以及有专用垃圾袋销售标示的商店均备有专用垃圾袋,居民购买很方便。
为了鼓励分类,规定收费专用塑料袋只装“一般垃圾”类,而“回收垃圾”类和“厨余垃圾”类可以用非收费专用塑料袋。还规定应使用专用袋而未使用的,每次罚款1200—6000元台币;对使用伪造垃圾袋的,罚款3万—10万元台币。同时,还鼓励举报违规者,并以罚款的两成作为奖金,奖励举报者。
实行垃圾收费以来,有力地推进了垃圾分类和垃圾源头减量。据统计,10年来,由实行收费前的每人每日平均产生生活垃圾1.12千克,到去年已减至0.39千克,减少量达65%。由于垃圾产生量的减少,从2005年5月起,由每天收运改为了每周5天收运。
发挥志愿者的作用
台湾对于可回收垃圾——塑料瓶子、玻璃瓶罐、纸质饮料盒子、铝铁和泡沫塑料、家用电器、纸类、衣物等,是怎样回收处理的呢?笔者通过参观访问一家资源回收站——台北市中山八德环保教育站咨询中心,得到了回答。
走进这个面积五六百平方米的环保咨询中心,迎面堆放着足有二三卡车的可回收垃圾,有七八位60岁以上的老人对这些垃圾分类整理,他们将塑料瓶的盖子拧下来,与瓶分开单放;将纸箱板整齐地叠好分类;将无油墨的白纸与其它纸张分开,如此细的再分类,为这些资源循环再利用各归其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往里走,堆放的是废旧家用电器,工作人员对它们逐件进行分拆,将不同材料的零器件分类存放,对于可用的器件进行拼装利用,这里使用的电风扇、收音机等,就是他们利用废旧材料拼装而成的。
接下来是创意区,这里的创意成果颇丰,令人大开眼界,巧手加工制作的各种款式的衣服,虽然不是成批成套,但件件漂亮,更看不出以废变宝的痕迹。那摆满架子的一件件手工艺品,也是让人爱不释手……
在现场工作的人,有一位双腿残疾的中年人,他坐在地上正认真地分拆一台收录机,对其中不同材料进行分类。这里的负责人介绍,他开了一家家用电器维修店,为了环保事业,他总要抽出一定时间到这里做义工。
在他旁边工作的是一位70多岁旅居巴西的老人,老人是回台北探亲的,在探亲期间的二三个月里,老人成了这里的常客,他觉得在这里做义工,能为环保事业做点事,与探亲戚一样愉快。
原来,到这里工作的人员,全部都是不取报酬的义工或志工。所不同的是,义工有时间时可以随时到站里工作,而志工则不那么随意,要服从站里根据需要所做出的排班计划,这样既可避免“冷场”,又可防止“爆场”。
为全面推进我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树立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理念,科学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切实提升农村环境质量,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以贴近实际,标本兼治,重在教育,广泛参与的原则,全面深入推进镇村垃圾分类工作,提高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主动性,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的生活垃圾综合管理休系,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在村域内有效开展,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总量控制。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推进全镇X个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各村的垃圾分类达标率85%以上,创建X个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三、工作措施
(一)明确日标、强化责任
1.加强领导
成立XX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XX担任组长,副镇长XX担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XX任办公室主任。
2.明确职责
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制定镇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置的标准,做好各村垃圾分类指导工作;总结经验,做好相关台账,逐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镇外宣办: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和墙绘、海报、报纸等传统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公益宣传,营造垃圾分类宣传氛围;及时总结镇垃圾分类工作的实践做法,做好镇层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
镇团委:组织镇辖区团组织及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镇妇联:组织全镇农村妇女主席培训工作,让各村妇女主席成为垃圾分类指导员、讲解员,并各自组织召开全村农村妇女工作会议,将“垃圾分类、妇女先行”精神传达到位。
3.形成规范
一是建立保洁队员制度。
根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工作方式,各行政村都要配备相应的保洁员和垃圾分拣收集员,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有序进行。保洁员一般按每300人配备1名保洁员,每名保洁员负责责任片区和公共场所的垃圾清扫,分拣收集员负责农户垃圾桶的垃圾分类收集。二是落实网格员联片包户制度。
各村根据实际划分若干网格,每个网格要求网格员深入农户家中进行政策宣传、工作指导,不断引导村民将垃圾分类投放,有效提高分类质量。三是完善分类培训制度。
完善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女户主、村老年人五个层面垃圾分类培训;针对不同层面的群体,充分利用多种载体进行培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做到一户不漏、应知应会,确保知晓率100%。(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广泛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知识宣传,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引导,在全镇广泛营造宣传氛围,提高辖区村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1.政府主导宣传。坚持政府主导,大力利用报纸、公益广告、墙绘、微信、横幅等渠道,开辟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专栏和内容,对垃圾分类知识进行宣传。
2.村级属地宣传。各行政村根据本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各村垃圾分类宣传方案,通过宣传栏、宣传标语、广播、微信、QQ、院坝会等渠道和形式,因地制宜开展好村级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同时,结合网格员联系农户制度,积极利用上门走访、“党员活动日”等活动载体,把垃圾分类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讲解宣传,全面促进垃圾分类知识进门进户、入眼入心。
3.群团合力宣传。镇团委、妇联、科教文卫办等群团组织,结合自身职能和工作性质,强化生活垃圾分类理念的贯彻与宣传,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有关垃圾分类的主题宣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促进垃圾分类理念在辖区青少年团员、中小学生、农村妇女等群体中扎根和践行。
(三)强化协调,完善保障
1.落实经费保障。安排环境卫生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终端设施建设和垃圾分拣执行情况的以奖代补。
2.加强设施设备保障。加强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收集清运车的采购、配置、日常管护等工作。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
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2012年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此件可公开发布)
2012年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质量,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9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十二五”城市管理发展规划的通知‣(杭政办函„2011‟231号)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委办发„2010‟22号)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垃圾分类工作目标,结合生态型城市、低碳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按照“稳步扩面,着力提质”的要求,注重垃圾分类工作的真实性、过程性、基础性和广泛性,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增强责任意识,提升文明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夯实社区基础,强化过程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提高垃圾分类投放质量。
二、工作目标
到2012年9月底,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高新开发 -2-
区(滨江)(以下简称各区‟按要求完成垃圾分类工作目标,其中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经济开发区范围内75%的生活小区开展垃圾分类,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范围内30%的生活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到2012年底前,各区生活垃圾分类质量达标小区占已分类小区的80%以上;各区创建示范小区数不少于辖区分类小区数的5%;建设并充分发挥培训教员、指导员和志愿者队伍“三支队伍”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立法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广大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1.大力营造垃圾分类工作氛围。
(1)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短信平台、户外电子屏、公交站台显示屏和公共自行车亭的视频等载体,播放刊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片和公益广告片等,做到“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纸有文”;在广场、公园、车站、码头、机场及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投放公益广告,持续广泛地开展宣传,努力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工作氛围。[市文明办、市城管委、杭报集团、杭州文广集团、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2)深化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深入开展社区宣传,做到入耳入眼入心,时时提醒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利用杭州市垃圾分
-3-
类的卡通形象、标语横幅、宣传海报、宣传橱窗、社区电子显示屏、社区网站等资源,积极宣传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向分类小区的住户发放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在分类小区的垃圾投放点、单元楼道设置温馨提示牌,实现宣传“到单元、入楼道、进家庭”。鼓励社区设立环保小教室,设置垃圾分类宣传展示设备,方便居民就近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和信息。依托社区城管服务室建立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指导站,设立社区垃圾分类的咨询服务热线。组织垃圾分类宣传进社区活动,将垃圾分类宣传融入社区的各种节会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的宣传。[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市城管委、团市委、市妇联配合](3)组织策划系列活动。策划市区垃圾分类工作两周年宣传活动;定期组织广场宣传咨询活动和进社区活动;开展垃圾分类征文、绘画比赛和知识竞赛、金点子和宣传创意征集等活动。[市城管委负责,市文明办、团市委、市妇联、市教育局、杭报集团、杭州文广集团配合](4)发挥宣教基地作用。组织市民和中小学生参观良渚文化村“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和天子岭“环境教育基地”,通过视频培训、案例展示、游戏体验、参与互动等方式培养垃圾分类的理念和意识。结合各区实际,设立区级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形象生动地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市城管委、团市委、市城投集团配合](5)组织垃圾分类论坛。组织建立“城市公民与垃圾分类” -4-
论坛,利用“我们圆桌会”、“杭网议事厅”等节目,针对垃圾分类工作中出现的热难点问题,邀请名人专家、环保志愿者、热心人士、社区干部、市民代表等开展研讨交流。[市委宣传部负责,杭州文广集团、杭报集团、市城管委、市文明办配合](6)借力社团开展宣传。邀请文艺团体、出版社创作垃圾分类宣传作品,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垃圾分类文化;发挥各类社会团体的作用,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借助名人的社会影响力,制作访谈类节目和公益广告,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市委宣传部负责,市妇联、市城管委、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文广集团、各区政府(管委会)配合] 2.加强垃圾分类知识培训。
(1)抓好分级分层培训。结合垃圾分类推进情况,继续开展分级分层分阶段培训,对市、区、街道、社区从事垃圾分类工作的管理人员、城管服务室人员和社区分类指导员进行分门别类的培训,提高各类人员对垃圾分类工作管理监督和培训指导的能力。[市城管委负责,各区政府(管委会)配合](2)开展“一区一月一课”培训活动。在继续办好“垃圾分类市民讲堂”的同时,组建各区垃圾分类培训教员队伍,深入分类小区实施“一区(社区)一月一课”培训活动,通过社区课堂、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居民、物业管理人员、家政人员、保洁人员等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做到应知应会。[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市城管委、市妇联、市房管
-5-
局、市贸易局配合](3)推进校园垃圾分类教育实践活动。在各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或主题实践活动,编制发放卡通版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和垃圾分类知识读本,从小培养儿童爱护环境、自觉分类的意识。[市教育局负责,市城管委、市妇联、各区政府(管委会)配合](4)拓宽垃圾分类培训渠道。充分利用市民学校、市民大讲堂、新杭州人文化家园、职工(民工)学校、干部学习新干线、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载体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发挥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扩大培训覆盖范围,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市文明办、市人力社保局、团市委、市建委、市妇联、市总工会、市城管委负责,各区政府(管委会)配合](5)设立“垃圾分类网上课堂”。拍摄制作垃圾分类的视频课件,利用“杭州垃圾分类网”()进行网络培训。[市城管委负责,各区政府(管委会)配合]
(二)稳步扩大垃圾分类覆盖范围。
1.稳步推进生活小区垃圾分类。积极鼓励条件成熟的生活小区实施垃圾分类投放。各区应制定生活小区的推进计划,充分做好垃圾分类前的宣传发动、培训、设施配置、分类收运的衔接等准备工作,做到分批有序地推进,确保9月底辖区内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小区占小区总数的75%以上[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小区占小区总数的30%]。
-6-
[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市文明办、市城管委、市环保局、市贸易局、市城投集团配合] 2.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各区范围内已被评为市文明机关、文明单位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市文明学校”的中小学校,率先实施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年底前各区机关、事业单位和中小学校基本推开垃圾分类工作。[市机关事务局、市直机关工委、市教育局、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市文明办、市城管委、市环保局、市贸易局、市城投集团配合] 3.推进公共场所和窗口单位试点工作。车站、码头、农贸市场、专业市场、商场超市、酒店宾馆要进一步加大垃圾分类工作力度,扩大试点范围,总结工作经验,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指导服务,逐步提高分类质量,积极探索公共场所和窗口单位实施垃圾分类的工作模式。[各区政府(管委会)、市贸易局、市工商局、市旅委、市交通集团、市旅游集团负责,市城管委、市环保局、市城投集团配合]
(三)着力提高垃圾分类质量。1.总结推广示范小区经验。
(1)创建示范样板小区。继续深化示范小区的创建工作,各区通过验收的示范小区数不少于辖区分类小区数的5%。鼓励示范小区不断创新管理,建立社区自我管理的工作机制,不断探索提高垃圾分类质量的方式方法,使其成为社区学习交流和市民参观的示范基地。[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市城管委、-7-
市妇联配合](2)深化定时定点收集试点工作。继续深化各区生活小区定时定点投放收集的试点工作,总结试点经验,逐步完善垃圾投放收运模式,结合实际,适时扩大试点范围。[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市城管委、市城投集团配合](3)扩大领导干部联系点范围。总结分管区长联系点的工作经验,推广实施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制度,建立区级领导联系街道(乡镇)、街道(乡镇)领导联系社区的工作机制,积极鼓励市、区相关部门(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同提高垃圾分类投放质量。[市委组织部、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市城管委配合](4)加强经验交流和学习。编印发放•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和•杭州市垃圾分类工作社区案例‣。定期在先进社区召开工作例会和现场会,促进各区、街道和社区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加强国内城市之间垃圾分类工作经验交流,适时召开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研讨会,增进交流,取长补短。[市城管委负责,各区政府(管委会)配合] 2.夯实垃圾分类工作基础。
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是今年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任务,要实现垃圾分类的培训、指导和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化、常态化、专业化,切实发挥“三支队伍”的基础性作用。
(1)组建区级培训教员队伍。以区为单位建立培训教员队 -8-
伍,培训老师数量不少于分类家庭户数的0.4‰;建立健全培训工作制度,按照“一区(社区)一月一课”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市城管委配合](2)加大垃圾分类指导力度。以街道为单位建立指导员队伍,指导员数量不少于分类家庭户数的5‰;建立健全指导员工作制度,落实指导员分片包干的工作机制,落实街道、社区干部每月两次担任指导员的制度。[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市城管委配合](3)落实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加大志愿者招募力度,以社区为单位组建一支来源于分类小区、服务于分类小区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人数不少于分类家庭户数的2%。由社区安排在垃圾投放集中时段进行指导和劝导,杜绝“二次分类”行为。做好志愿者服务的登记工作,落实基本保障和激励措施,大力弘扬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市城管委、市财政局、市直机关工委、团市委、市民政局配合](4)落实物业服务企业职责。明确物业服务企业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职责,加大对物业服务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物业服务企业考评内容,考评结果须征求市城管部门意见,督促物业服务企业支持配合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市住保房管局负责,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城管委配合] 3.完善服务保障工作。
-9-
(1)做好厨房垃圾专用袋保障工作。厨房垃圾专用袋继续实行政府定点采购供应。各区政府(管委会)要做好住户对厨房垃圾专用袋大小的需求调查和采购工作,指导社区做好厨房垃圾专用袋的发放工作,做到厨房垃圾专用袋不断档、全入户,保障到位,大小适当,质量达标。夏季(6-10月份)可根据住户需求和实际使用情况,按照每天两只的标准提供。[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市财政局、市城管委配合](2)落实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由市环保、贸易部门分别制定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收运方案,落实收运作业单位。收运单位要根据垃圾分类工作任务,制定具体收运方案,落实分类垃圾收运车辆,确保生活小区和单位分类投放的厨房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按规定进行分类收集与运输,并接受市民和媒体的监督。[市城投集团、市贸易局、市环保局负责,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城管委配合](3)实施分类垃圾房改造。按照•杭州市区生活垃圾收集点(房)改造建设设计导则(试行)‣(杭城管„2010‟99号)的要求,继续对实施垃圾分类小区的垃圾房进行改造,摆放分类垃圾桶,增设分类投放口,规范分类标识,方便居民分类投放,同时对弃用垃圾房进行清除(拆除)。[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市城管委配合](4)加强垃圾桶日常管理。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做好四类垃圾桶的采购、配置、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做到“数量合理、-10-
种类齐全、图文清晰、摆放正确、专桶专用、清洁卫生无破损”,方便市民分类投放。[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市城管委、市财政局配合](5)推进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建设市区垃圾分类信息管理系统,对市区所有垃圾分类小区的基础信息、分类设施配置、分类投放质量及收集运输、日常考核等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市城管委负责,各区政府(管委会)配合] 4.推进垃圾分类处置设施建设。继续加快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厂改扩建工作,有效提高我市垃圾处置能力,加强厨房垃圾出路研究,探索适合杭州实际的分类处置方式,建立“焚烧处理为主体、生物处理为补充、填埋处理为保障”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保证分类垃圾分类处理。[市城管委,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管委会、政府,余杭区政府,市城投集团负责;市农业局配合]
(四)完善分类工作机制。
1.建立目标责任制。建立三级目标责任体系,由市与区、区与街道(乡镇)、街道(乡镇)与社区签订垃圾分类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和目标任务。[杭州市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 2.发挥激励引导作用。继续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百个优胜小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示范家庭的评选和表彰,充分调动社区干部、“三支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发动社
-11-
会各界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研究适当提高对示范小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环保小教室的奖励和补贴方案。[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城管委负责,市财政局、市纠风办、市妇联配合] 3.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绩效评价研究,加大垃圾分类专项考核力度,制定•2012年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实施细则‣,明确目标任务、考核内容和工作要求。出台•杭州市区生活垃圾直运作业规范‣和•杭州市区生活垃圾直运作业考核办法‣,完善市、区两级分类收运监管机制,加强对分类垃圾收集和运输环节的监督管理。[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城管委、市考评办负责] 4.加强垃圾收费机制研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杭州实际,进一步探索“分得好,少付费”的垃圾收费机制,研究促进垃圾减量、鼓励垃圾分类的收费方案。[市物价局负责,市城管委、市财政局、各区政府(管委会)配合]
(五)加快垃圾分类立法。
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立法调研,结合我市实际,广泛征求意见,尽快出台•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为垃圾分类提供有效的法制保障。[市法制办负责,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城管委配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杭州市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统 -12-
筹协调作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垃圾分类投放的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二)抓好结合,突出重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垃圾分类工作目标,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相关的考核和评选内容,并与生态型城市、低碳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实现垃圾分类工作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要紧密结合垃圾分类工作实际,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实现垃圾分类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全面提升杭州市民文明素质。
(三)加大投入,落实保障。市、区财政设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项资金,做到有钱办事,专款专用。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培训、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工作经费的投入,加大对各类先进单位和个人特别是志愿者的奖励力度,对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和社区环保小教室的建设与运行给予适当激励。
-13-
主题词:城乡建设
垃圾分类△
工作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纪委,杭州警备区,市各群众团体。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法院,市检察院。
-14-
市各民主党派。
为进一步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推进街道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从城市社区到涉农社区的延伸拓展,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管理水平,根据《XX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试行)》(X建村[2019]X号)、《市城管局关于明确各市(区)2021
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任务的通知》(X城管发[2021]19号)要求,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2021年工作目标
创建市级垃圾分类示范街道。
二、分类标准
(一)垃圾分类模式
推广实行“四分法”,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暂不具备条件的可采用“三分法”,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二)设施设置
(1)采取单户或联户形式给住户配置易腐垃圾与其他垃圾分类收集容器。
(2)按照运输能力与实际垃圾产生量合理配置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分类收集车辆,并标明标识、归属地名称。
(3)街道分别设立大件垃圾暂存点、可回收物暂存点、有害垃圾集中归集点各1处。街道所辖涉农社区设置1处垃圾分类收集站(该站包括有害垃圾集中归集点、大件垃圾暂存点、可回收物暂存点)。
(4)街道辖区内每条主要干道设置2-4座垃圾分类收集亭,每个涉农社区设置不少于3座垃圾分类收集亭,其他公共区域50-100米设置1组分类垃圾桶;小区主出入口设置一座四分类垃圾分类收集亭,小区内不超过50米设置1组分类垃圾桶;街道辖区内主次干道、社区、小区设置垃圾分类宣传阵地,分别设立宣传栏、宣传墙、宣传亭不少于3处。
(5)街道机关单位每个楼层设置1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结合实际设置垃圾分类宣传专栏。
(三)收运体系
1.可回收物。采取定点、预约等收集方式,单位、居民无处变卖的可回收物,由街道环卫部门组织收集后,统一由相关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回收利用。
2.有害垃圾。采取定点、预约等收集方式,由街道环卫部门集中收运至有害垃圾集中归集点,并转交环保部门委托具备相应资格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3.其他垃圾。按照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要求,由街道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并由区环卫管理中心统一转运至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4.易腐垃圾。由街道环卫部门负责收集,统一运送至区生化处理中心集中处理。
5.“四分法”以外的特种垃圾。包括体积较大的大件废家具和废电器、建筑装修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等。目前我区不具备统一分类收处的条件,鼓励居民自行变卖或资源再利用,实在无法处置的,联系区环卫管理中心进行处置。
三、工作步骤
(一)筹备发动阶段(7月底前)
1.组织召开部署动员会,明确工作标准、目标进度和时限要求,压实责任,传递压力、激发动力。
2.组织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保洁人员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培训,明确分类内容和工作举措。
3.各社区广泛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宣传工作做到全覆盖,将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分发到户,让群众广泛知晓,形成人人皆知、户户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项目实施阶段(8月初-11月底)
1.建立工作机制,完善街道垃圾分类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业工作队伍,明确各级责任人,建立健全收、运、处工作体系,充实辖区内保洁队伍,根据实际出台相应的考核细则。
2.分类设施配齐配足,投放到位。主要包括完成原有垃圾收集房改造,增设垃圾分类亭(桶),采购、改造垃圾分类收集车等工作。
(三)巩固提升阶段(12月份)
1.组织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重点检查设施投入、机制运行、群众参与以及分类效果等情况,总结前期分类工作经验,建立长效运营管护机制。
2.各社区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理工作纳入常态化运行和日常考核。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各社区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生活垃极分类处理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切实做好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指导协调、推广、实施工作。(二)落实经费,投入保障。
建立以区、街道、社区投入为主,集体自筹、社会筹措为补充的资金投入机制。各社区要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广泛发动外出工作人员、社会成功人士捐助家乡环卫事业。(三)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广播、宣传栏、入户宣讲等多种媒体,让垃圾分类知识进社区、进家庭,普及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积极报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情况、有益经验和先进典型,营造浓厚工作氛围,让社区居民树立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其中,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进一步提高对街道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综合利用,生态化
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在人口基础庞大的背后是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呈爆发式增长,而农村的垃圾处理体系建设却相对滞后。这个矛盾使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长期处于无序状态,“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不仅困扰着农民的日常生活,而且是危害农村生态环境的一大顽疾。据估计,目前我国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大约是3亿t,垃圾成分主要以植物性的有机垃圾为主,塑料、废电池、玻璃等垃圾数量较少。大部分地区垃圾处理方式以就地简易填埋为主,对农村环境污染较大,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很大威胁。因此,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日益紧迫[1,2,3]。
环保部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总结为“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是指农户首先将垃圾按照一定分类方法堆放、贮存,以村为单位将垃圾运输至乡镇垃圾中转站,乡镇环卫部门负责将垃圾集中运输至县级垃圾处理场地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一模式是目前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垃圾处理方式,但由于环保意识薄弱等主客观因素,给依据此模式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各级政府带来很大压力。分析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大部分有机垃圾可以在源头处理,减轻转运及后续垃圾处理的压力,使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置真正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4,5]。
1 当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1)运行费用高。有些偏远山村,离中心镇较远,垃圾从村经镇中转站再到县(市)垃圾填埋场距离长,运输费用高,镇村负担重。
(2)与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各种垃圾混杂,没有做到分类收集,垃圾中可再利用资源回收率不高。许多有回收价值的报纸、纸板、塑料袋等没有充分回收,特别是减量效果不明显。而填埋时又要占用大量土地空间,同时浪费可再生资源。
(3)县(市)级垃圾填埋场的压力较大。大部分县(市)级垃圾填埋场,原来的选址与建设规模都是以中心城区的生活垃圾量为前提的,当实行“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这种方式后,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向县填埋场集中,垃圾量大量增加,原有的填埋场的负担加重,其使用年限大大缩短,面临着新建与扩建的压力,而建设垃圾填埋场是一项占地多,投资大,群众难接受的老大难工程[6]。
2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综合利用
治理过程中要重视垃圾的源头处理,降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成本,使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普遍化、可行化、有效化。高度重视在源头的垃圾分类,减少不必要垃圾入箱、入池,减轻后续处理压力。综合利用是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应尽量采取措施进行综合利用,以达到垃圾减量化、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目的。
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持续递增,其种类也不断增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烂菜帮、炉灰渣了。生活垃圾的成份较前更为复杂,包装废弃物、一次性用品废弃物明显增加,如婴儿使用的一次性尿不湿、妇女卫生用品及一次性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农用地膜、药瓶、电池、电脑耗材、电瓶等难降解有机物质成分占很大的比例。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4大类,包括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针对农村地区的特点,按照是否有害和用途,对不同垃圾可作如下处理[7]:
(1)可生产沼气或有机肥的厨余垃圾。这类垃圾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民俗旅游的发展,其产生量增加,有机成份增高。对这类垃圾的处理可根据各镇村的经济发展、环境位置、乡风民俗等不同,在具体实施中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示范。对产生量不大,又有传统堆肥习惯的村庄,继续鼓励进行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 t有机肥料,这样还可有效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2)只能造农家肥或不出村就可集中掩埋的灰土垃圾。这也是传统的农村生活垃圾,但是随着农村使用化肥量的增大,特别是现在的农民也不是传统意义上农民,其利用率越来越低,随意堆存现象严重。
(3)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旧衣服等。
(4)有害垃圾。主要包括电池、灯管灯泡、农药瓶、油漆桶、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墨盒、硒鼓、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超薄塑料袋、农膜)等。这类垃圾是对生态环境危害最大的,有些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如处置不当,会对土壤、水体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对这类物质的处置国家有明确的分类规定,村镇必须设有专门收集装置,由环卫部门收集送到专业处置点。
(5)可燃垃圾。主要包括果树枝、农作物秸秆等,这些确实是困扰农村的一个大问题。大量堆积在田间地头,秋季和春季焚烧秸杆现象,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要积极倡导秸杆还田,作为新型生物质原料,进行综合利用,政府应考虑补贴政策。
(6)其它垃圾。主要包括砖瓦陶瓷、渣土等建筑垃圾。可就近设置一低洼填埋点,引导村民把此类垃圾填埋到适宜地点[8,9,10]。
3 施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综合利用的可行性
农村生活垃圾中可降解的生物类垃圾,如菜根、菜叶、剩菜、剩饭等。这些垃圾占农村生活垃圾总量的80%左右,应当就地处理,没有必要运到垃圾填埋场填埋。垃圾分类及综合利用的社会意义在于,一是减量效果明显。农村生活垃圾中80%左右为有机生物类垃圾,这些垃圾可以就地降解处理。如果再进一步细分,把可降解的彻底在当地降解处理,把可回收利用的全部回收利用,这样就可把90%以上的垃圾完全彻底处理掉,仅剩余少量有害垃圾;二是运输费用大大节约;三是县市区一级填埋场的使用期大大延长。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后,进入县(市)区一级填埋场的垃圾量明显减少,可延长原有填埋场的使用期,减轻再建填埋场的压力。由此可见,实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既减少了土地占用面积,又节约了政府投资,更改善了生态环境,其社会效果是不言自明的。
4 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认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意义。生活垃圾分类是资源化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不从源头上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资源化利用就无从谈起,减量化的目标就无法实现。要利用多种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环保教育,帮大家算好几笔账,一是经济账;二是资源账;三是生态环境账。大力开展“变废为宝”的绿色环保行动,大力倡导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促进农村干部增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主体意识,促使村民养成自觉分类的习惯,努力营造农村居民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
(2)地方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加大经费扶持力度,对建设简易太阳能垃圾处理室的村要作适当补助,特别是对偏远山村及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村镇,在经费补助上要给予倾斜,切实减轻农村负担,调动村委会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要按照有关规定出台相关的收费政策,对未经垃圾分类直接由地方政府统一处理的垃圾收取一定的处理费。
(3)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长效机制。城管部门要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监管,各县(市)区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的技术指导,适时推广先进经验。各县(市)区要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把它作为考核街道(镇)新农村建设工作,街道(镇)评比文明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依据,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做法,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工作。
(4)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涉及面广,工作要求高,工作的难度较大。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先选择路途较远、运行成本较高的山区、海岛农村进行试点,渐次推开;同时,还要根据各乡镇的规模、产生生活垃圾的主要成份等特点,合理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装置,使生活垃圾在源头输出端就合理有序地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分类输送,提高运行的经济性[11]。
根据目前我国的国情及综合国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必须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及分类后的综合利用,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这种运转模式的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晓勇,夏立江,陈仪,等.北方典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初探-以曲周县王庄村为例[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8):1 582-1 589.
[2]诸培新,朱洪蕊.基于江苏省村庄调研实证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0,(6):497-500.
[3]马庆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2009,19(9):124-126.
[4]胡春芳,闵文江.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调查[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9):106-107.
[5]郜宗智.农村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9):295-297.
[6]张从.农村生活垃圾管理途径的新探索[J].环境保护,2009,(23):32-33.
[7]姚水洪,李昂.浅谈实现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代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23):75-79.
[8]陈蓉,单胜道,吴亚琪,等.浙江省农业生活垃圾区域特征及循环利用对策[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25(5):644-649.
[9]江淑梅.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对策[J].科技资讯,2008,(1):135-136.
[10]李华,蒋溢,李辉,等.三台县农村生活垃圾现状调查与处理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85-16 387.
(一)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环境不断恶化,人们饱受 “垃圾围城”困扰。
人民日报海外版《城市垃圾治理的中国探索》指出,2013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达到17300万吨,如果堆在一起,可以堆出500多座百层高楼。广州产生的生活垃圾两天不处理就能堆到香港;北京每天产生的垃圾,如果用2.5吨卡车装载,能从天安门一直排到河北廊坊,将近60公里。
中国产业信息网“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大数据分析”显示,2015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达到 1.92亿吨,比1979年增加了6.6倍。
(二)什么是“垃圾围城”病痛的治病良方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等方式,这些处理方式都对环境有一定污染。那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
1996年以前,西欧国家、日本、美国和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以填埋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对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也就是将垃圾分门别类地投放,并通过分类清运和回收使其重新变成资源。垃圾减量(Reduce)、再利用(Reuse)、回收(Recycle)的“3R”原则被不少国家奉为垃圾处理的核心理念。
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好处主要有:1.促进垃圾减量。生活垃圾在源头、中转、运输等环节经过分类回收后,不同类型的垃圾被分离出来。垃圾分流后进入环卫系统的垃圾处理量会相应减少。2.减少占地。对垃圾进行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可以大大减少占用土地的面积。3.减少环境污染。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对水、土壤、大气的污染风险。
由此可见,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大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现状
(一)大连市与生活垃圾分类有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划计划。大连市制定出台了《大连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0年2月1日起施行)、《 大连市城市废弃物管理办法》(2003年修正),规定了城市生活垃圾应当进行分类投放、收集、合理利用的条款,但是也存在过于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后来又制定出台了《大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2014年3月1日起施行),规定除居民家庭生活以外的餐厨垃圾要单独存放和收运。
2016年,大连市政府把“启动中心城区垃圾分类前期工作”做为2016年全市18个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之一。
(二)大连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现状
大连市中心城区包括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高新区,共有人口235万人。2015年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日收集处理量2226吨,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约0.95千克/人.日。
1.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大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总体来说是刚刚起步,全面实施任重道远。
----2015年10月起,中山区51个社区的2500个垃圾桶实行垃圾分类,倡导市民将金属、瓶罐、废纸、塑料、织物五类可回收垃圾独立分装投放到可回收垃圾桶,其他垃圾投放到不可回收垃圾桶。
----西岗区日新街道东关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宣传活动。
----八一路街道八一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d.废品回收也是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一个重要途径。
2.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现状。大连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收运采用“垃圾箱桶收集+转运站转运”和“垃圾箱桶收集+压缩车直运”的模式。前端收集容器主要有垃圾桶、废物箱、敞口垃圾箱、地埋式垃圾桶等。运输车辆主要有压缩式垃圾车、小型机动收集车、钩臂车等,目前中心城区共有480辆运输车辆。转运站包括大中型和小型水平压缩式转运站,目前,中心城区现投入运行的转运站共37座。
其中,大型转运站1座,为梭鱼湾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位于沙河口区春光街200号梭鱼湾公园内,设计转运能力为1000吨/日,是全国唯一一座全地下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也是全国日处理能力最大、全地下、垂直式、BOT运营的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于2011年7月投入使用。另有两座大中型转运站正在建设中,其中南松路生活垃圾转运站占地约2400平方米,建成后日转运垃圾200吨;泉水生活垃圾转运站占地面积6900平方米,建成后日转运垃圾500吨。
(三)大連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认识
为了解掌握大连市民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认识和建议,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我爱我家环保小组设计了“大连生活垃圾分类调查问卷”,问卷共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生活所在区域、获取垃圾分类知识的途径、垃圾分类的好处、扔垃圾时面对分类垃圾桶如何选择、生活垃圾分几类收集比较合适、实施垃圾分类处理有什么困难、什么样的情况会促使居民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等8个问题,从2月18日至4月9日,通过互联网、微信、QQ以及发放纸质版等方式展开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1717份。调查问卷结果简要分析如下:
参与填写问卷的市民中,18岁以下占28.47%,19-30岁占18.16%,31-60岁占53.05%,60岁以上占3.33%;男性占41.9%,女性占58.1%。学生、教师、企业职员、公务员、其他占比分别为32.04%、6.84%、32.41%、10.35%、18.36%。
三、思考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纵观大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现状和普通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识,我认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现有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缺少配套的监管和奖惩机制。
2.垃圾分类缺乏统一标准。除了餐厨垃圾(不包含居民家庭产生的餐厨垃圾)、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已经开展分类处理以外,其他生活垃圾如何分类、如何投放没有统一标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的形状、大小、颜色以及分类标志等也没有统一。
3.生活垃圾分类和收运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垃圾分类设施配置不足,绝大部分居民小区未配备分类垃圾桶等垃圾分类设施;即使部分小区开展了垃圾分类投放试点,但收运单位基本上采取混合收运模式。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垃圾生活分类实施方案09-14
生活社区实行垃圾分类工作总结汇报11-17
生活中的垃圾垃圾的分类及处理09-07
生活垃圾分类测试题06-30
“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主题班会07-08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11-01
中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比较研究及启示07-02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案10-29
东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简报06-15
垃圾分类实施措施06-10